发布时间:2022-07-14 23:39: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事业单位分类工作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1-0076-02
绩效考核作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工具,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考核,获得真实的绩效考核反馈信息,为事业单位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进而促进了组织目标可以顺利实现。目前,事业单位通常是每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也只是走走过场、流于形式而已,没有科学合理的运用激励制度,已经根本不存在任何的考核意义。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完善和加强绩效考核的制度,充分地挖掘出每一名员工的工作的潜能,使每一名员工可以在公平环境下积极的投入到工作中,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方式,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主测评和评议流于形式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过程和结果不够公开化、清晰化,绩效考核总是带有一层神秘的面纱,无法听取广大职工和群众们的意见。在对绩效考核进行评议的过程中,听到的全部是好话,在述职时也经常是只报喜不报优,过于夸大好的成绩,刻意避免谈起缺点,民主测评和民主评议只是敷衍了事罢了。
(二)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领导的工作重点,都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财务和业务工作上,即便是事业单位已经设有考核制度,但是也没有被严格的落实,不重视日常的考核,也没有积累资料,不建立账或卡,导致年终的绩效考核工作与日常考核工作严重脱节,没有任何依据可供其查询。在年终时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只是走过场而已,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质量。
(三)考核标准不严谨
考核标准需要按照员工的工作职能设定,而并不是按照员工的职位来设定的。如果考核标准没有明确的界定清楚,考核项目设置有一定的缺陷,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会纵容绩效考核的随意性。没有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无法使员工信服。带有缺陷的考核内容,定性指标没有通过定量方式表选出来,考核条件过于笼统和简单,严重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四)不重视考核总结
在绩效考核工作完成之后,没有及时向被考核对象反馈具体的考核意见,不重视与考核对象的沟通,考核结果没有被充分的转化和利用,没有充分发挥出考核的效果。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问题,一方面严重地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和真实性,不利于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使绩效考核工作缺乏一定的因素性,其考核工作只是走过场,使事业单位领导无法真实地了解员工的真实情况。
二、提高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方式的建议
(一)加强民主测评和评议工作
被考核对象与所在部门的全部职工长期、生活、学习和工作在一起,职工对被考核对象的工作业绩、业务能力、遵纪守法和思想素质等情况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绩效考核时可以通过召开职工座谈会的形式,找相关人员面谈等一些有效的民主评议的形式,大量收集广大群众的意见,只有这样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主观主义和以偏概全的现象发生。绩效考核的结果必须透明化、公开化,这不仅仅是民主化绩效考核工作的反映,同时也是科学化客观管理的实际要求。
(二)强化绩效考核的认识
绩效考核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其他职能部门相比较,绩效考核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工作。需要通过大力的宣传,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和职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绩效考核工作作为单位中的其他重要工作一样来抓,对其进行检查、监督和安排。应设置专管绩效考核工作的部门。不允许将绩效考核工作视为单位的临时工作,随便拉人拼凑一个班子,敷衍了事。应由单位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作为单位重点工作来抓,由专人负责这项工作,建立职工考核的档案或台账,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监督绩效考核者的作用。
(三)明确考核标准
在绩效考核之前,应明确考核的具体内容,增加绩效考核的操作性。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确定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廉、勤、德、绩、能。在实际操作时,应根据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自身特点,对绩效考核要素进行量化、细化制定出详细合理的量化打分、硬化指标和细化标准。
(四)将考核工作总结做好
强化绩效考核结束之后的反馈环节。首先,在绩效考核工作过结束后,应及时并认真地总结出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不健全的地方等,便于提高今后的绩效考核工作,同时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认真分析出职工队伍目前的真实情况,分类进行排队,并找出其中的不足,提出有建设性的整改意见。其次,加强绩效考核的反馈结果,在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做出后,应对被考核对象进行考核面谈,由上级领导对下级进行考核面谈,将考核的真实结果反馈给职工,使职工可以清楚了解自己目前的业绩情况,同样管理者通过与职工面谈也更了解下级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这样创造了一个双向的良好沟通环境,使考核对象了解自身现状与组织期望值间的差距,进而通过绩效考核对考核对象起到了激励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对于事业单位管理来讲是特别重要的,事业单位应逐渐地完善绩效考核工作,并应在工作中执行与之相关的政策,在事业单位中实现绩效考核工作的真正目的,促进员工的工作质量和作风的提高,使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在事业单位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及相关对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6-8.
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是有效推进两项统计制度改革。2019年上半年,国家统计局为健全全国服务业统计制度,全面反映服务业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将年总收入在1000万元及以上的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行业事业法人单位纳入统计联网范畴,并实行月报化。按照黄冈的统一安排部署,武穴人口社会科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多次与部门沟通协调,最终在教育、卫生系统筛选19家单位进行统计联网直报。截止目前为止,行政事业单位家数位列黄冈第一,并全部实现月度报表规范化、常态化。除这一改革之外,同时还对高新技术统计制度进行改革。6月上旬,省统计局重新对科技单位名录进行认定。随后,下发了《湖北省高新技术综合产业统计制度》,将原统计范围扩大到“高新技术企业+符合湖北省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统计分类参考目录的企业”,并且,不再设立基层表,直接从高新工业、高新建筑业、高新服务业等三个行业大类中取值。对照高新技术统计要求,二季度,初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
二是积极配合“四经普”核实改错工作。在“四经普”工作中,社科文专业、服务业的单位共有3578家,占全部非一套调查单位的45%。其中服务业企业2663家,行政事业单位674家,民间非盈利组织237家。按照普查办的统一安排部署,在清查阶段,主要核实单位类型、行业分类以及审核修改法人单位与产业单位表间错误。在普查正式登记阶段,主要配合普查办对普查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指导,核实查询主要经济指标的逻辑性与匹配性。
三是高效完成普查年份文化产业认定工作。普查年份是文化产业认定的关键年份,为做好文化产业认定工作,切实反映武穴市文化产业的现状。人口社会科根据省局下发的《文化产业单位清查认定业务简明手册》、黄冈市局印制的《文化产业手册》,积极与工业科、商贸科以及企业会计沟通确认,主动与宣传部、文旅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做到“两确保”:确保规上文化产业认定工作不遗不漏,确保规下文化产业工作真实有效。同时,先后三次对文化部门业务负责人、镇处经普办人员、镇处文化站负责人进行文化产业业务培训讲解及相关业务指导。根据黄冈人口社会科最新反馈,武穴市2018年普查年份规上文化产业单位数和规下文化产业单位数在黄冈排第二。
四是认真做好年度劳动工资上报评估工作。年度劳动工资评估上报工作关系到武穴人民的切身利益。今年以来,根据黄冈人口社会科的统一安排,启用新软件程序对2018年度劳动工资进行汇总上报。截止2019年3月底,全市共有386家四上企业、 534家行政事业单位(包括财务独立核算与非财务独立核算)以及40家私营抽样企业。其中四上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2602元,行政事业单位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65252元。根据最终反馈结果显示,2018年武穴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47287元。
五是继续做好三项抽样调查工作。2019年上半年,抽样调查主要是限下服务业抽样调查、交通运输业抽样调查以及企业创新调查情况等三项抽样调查。其中限下服务业抽样调查样本单位7家,交通运输业抽样调查5家,企业创新调查情况及企业家问卷274家。截止目前,在发改局、交通局、武穴办事处、梅川镇、龙坪镇、工业科、投资科以及商贸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已圆满完成这三项抽样调查工作。
六是高质量完成日常常规报表工作。服务业统计工作是整个第三产业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为狠抓服务业统计数据质量,在保质保量完成日常报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统计工作培训和业务指导。对龙头企业华新环境工程(武穴)有限公司、武穴市宏森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统计数据分析核实;对新进企业武穴市东方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武穴市梦众劳务业务外包有限公司进行统计数据规范指导;对教育系统黄冈天有高级中学、私立武穴市百汇学校进行统计口径培训,切实做到数出有据、机表一致。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自成立以来,注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轨道。目前,全市336个事业单位,没有纳入登记范围的60个,已登记238个,登记率为87%,比上年同期增加19%。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机构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奠定工作基础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挂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牌子,依法登记、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同时,配备2名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干部专职负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事业单位公务印章的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行为,年初出台了《**市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办法》(阿政办发〔2005〕17本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号),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守则、办事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对外公开上墙、对内责任到人,各项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力促进了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培训,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一)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为使全社会普遍了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程序、目的、意义,提高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登记氛围,提高登记管理工作的知名度,我局开通了**市机构编制网,并利用网站对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年检工作进行网上公告。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基本知识、登记须知也在网站上进行了,这种宣传形式,具有时效长、范围大、效果好的特点。另外,每年运用报刊、专刊、政务中心窗口等宣传舆论工具,有力的推进了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二)强化培训,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资质管理,自2003年以来,我局每年采取集中培训、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讲课)、下到乡镇站所现场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法通则》中相关法律知识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领导干部任前培训时,均将上述内容作为必读篇目,通过培训,各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领导干部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增强了法人意识,强化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力的推动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立足实际,抓住重点,创造性的开展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一)克服点多面广的困难,全力做好登记工作。我市事业单位多分布在基层乡镇,点多面广,给登记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深入全市八乡三镇所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详细调查、摸底,掌握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操作程序,建立了事业单位档案库,积累了基础资料。对报审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及时发证公告,确保了法人登记工作的真实性与严肃性,维护了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部门横向联合,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在工作中,加强与各行政主管部门间的协作,明确职责,建立行政主管负责制,将各事业单位行政主管局领导列为第一责任人,把事业单位完成登记情况作为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不积极主动办理相关手续的单位,追究部门领导及相关当事人的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此外,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国资、土地、房产、档案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为申请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办理相关证件,提供相关文件材料,减少事业单位申报的往来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各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做好证书使用互访工作,全力推行“凭证办事”制度。为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制度,我局与相关部门加强业务联系,共同营造使用证书的“硬”环境,使法人证书真正成为事业单位进入市场的“身份证”、“通行证”。我局于2002年9月开始,定期组织全市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部门开展证书使用互访活动。及时了解各单位到有关部门购买汽车、房屋产权登记、进行诉讼活动时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情况,部门间交流了经验、发现了不足、形成了共识,探索出了部门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好办法,强化了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个别事业单位未办理法人登记,但在银行开户、办理了组织代码证,或是在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同时又在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登记,造成“双重法人”等问题,我局主动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沟通配合,建立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今年5月,结合我市五保合一社会保险管理系统的启动,与市社保局联系,系统录入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输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已办证的事业单位,必须出具当年年检过的法人证书,通过“凭证办事”制度的强力推进,极大的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证书的作用和使用价值,强化依法登记和监督管理措施,促进登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建立档案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为了使登记管理工作积极健康的向前发展,我局先后筹集1.5万元配备了档案柜、档案盒,完善了档案设施,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分类方案,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照区分全宗、分类、组卷的要求,整理卷内文件、编写案卷封面、排列案卷、编制案卷目录,对于在材料校勘检查过程中,印章不清晰的补盖印章;缺年少月的经核实,准确地写明年月日;残损不清,字迹模糊或签发手续不完备的加以弥补和查注清楚。截至目前,已归档组卷211卷、备案197卷。此外,为更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潜心钻研,结合实际编写了《浅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创新》的论文,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为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严把审核关,确保顺利完成年检工作。为保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建立了受理人初审、审核人复审、负责人终审的“三审制度”,重点把好“五关”。一是材料关。严格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的材料要齐全,内容要真实,数据要准确,并做到“三看”:一看数量,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应提交的文件要求,审查事业单位提供的材料是否俱全;二看质量,对申请登记单位提供材料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严格审核,不走过场,确保登记执法的严肃性;三看时限,对已领取登记资料的单位,严格时限要求,确保登记工作在法定时间内有效进行。二是审核关。在审核中,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上年度工作总结,着重对事业单位开展的业务工作等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改;对弄虚作假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发证关。对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单位印发证书,统一编号,由领证人签字,有关资料由事业单位和我市事登局各留一份存档。四是公告关。将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有关登记事项通过《**报》和《**市机构编制网》向社会公示,加强监督。五是收费关。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统一的收费标准。今年,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46个事业单位办理了设立登记,目前,我市登记率已达87%。对43个事业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及经费来源进行了变更登记。对192个事业单位进行了年度检验,年检合格率达100%。
四、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经常性的组织学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相关法规,以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业务水平。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小陈老师工作室出品,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结合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知识学习,强化登记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坚持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树立了登记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
几年来,**市事业单位管理登记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是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贯彻落实《条例》精神、领导重视、主管部门强化指导和各事业单位规范运作的结果。**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2001年7月、2004年8月分别两次被评为自治区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度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优秀党支部”。
今后,**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勇于实践、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努力工作,力争全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夯实基础求实创新
谱写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新篇章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自成立以来,注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使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运行轨道。目前,全市336个事业单位,没有纳入登记范围的60个,已登记238个,登记率为87%,比上年同期增加19%。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机构建设,完善规章制度,奠定工作基础
**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与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挂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牌子,依法登记、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同时,配备2名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干部专职负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对市事业单位公务印章的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行为,年初出台了《**市事业单位印章管理办法》(阿政办发〔2005〕17号),同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人员守则、办事流程、岗位职责、服务承诺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做到对外公开上墙、对内责任到人,各项规章制度的逐步完善,有力促进了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培训,为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保障
(一)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为使全社会普遍了解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的程序、目的、意义,提高对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登记氛围,提高登记管理工作的知名度,我局开通了**市机构编制网,并利用网站对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及年检工作进行网上公告。对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基本知识、登记须知也在网站上进行了,这种宣传形式,具有时效长、范围大、效果好的特点。另外,每年运用报刊、专刊、政务中心窗口等宣传舆论工具,有力的推进了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
(二)强化培训,规范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为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资质管理,自2003年以来,我局每年采取集中培训、与市委党校联合办班(讲课)、下到乡镇站所现场培训等多种培训方式,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民法通则》中相关法律知识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管理等内容进行集中培训。领导干部任前培训时,均将上述内容作为必读篇目,通过培训,各单位法定代表人及领导干部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认识,增强了法人意识,强化了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有力的推动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工作规范化建设。
三、立足实际,抓住重点,创造性的开展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一)克服点多面广的困难,全力做好登记工作。我市事业单位多分布在基层乡镇,点多面广,给登记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为切实开展好此项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我们深入全市八乡三镇所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详细调查、摸底,掌握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严格遵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规范操作程序,建立了事业单位档案库,积累了基础资料。对报审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并及时发证公告,确保了法人登记工作的真实性与严肃性,维护了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部门横向联合,促进工作有序开展。在工作中,加强与各行政主管部门间的协作,明确职责,建立行政主管负责制,将各事业单位行政主管局领导列为第一责任人,把事业单位完成登记情况作为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不积极主动办理相关手续的单位,追究部门领导及相关当事人的责任,确保工作落到实处。此外,积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国资、土地、房产、档案等部门的密切配合,为申请法人登记的事业单位办理相关证件,提供相关文件材料,减少事业单位申报的往来次数,提高了办事效率,受到各事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三)加强部门沟通与协作,做好证书使用互访工作,全力推行“凭证办事”制度。为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使用制度,我局与相关部门加强业务联系,共同营造使用证书的“硬”环境,使法人证书真正成为事业单位进入市场的“身份证”、“通行证”。我局于2002年9月开始,定期组织全市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部门开展证书使用互访活动。及时了解各单位到有关部门购买汽车、房屋产权登记、进行诉讼活动时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情况,部门间交流了经验、发现了不足、形成了共识,探索出了部门使用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的好办法,强化了对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个别事业单位未办理法人登记,但在银行开户、办理了组织代码证,或是在办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同时又在工商部门办理企业法人登记,造成“双重法人”等问题,我局主动与工商、税务、技术监督、金融等部门沟通配合,建立相互监督、相互支持的工作机制。今年5月,结合我市五保合一社会保险管理系统的启动,与市社保局联系,系统录入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输入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号,已办证的事业单位,必须出具当年年检过的法人证书,通过“凭证办事”制度的强力推进,极大的体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法人证书的作用和使用价值,强化依法登记和监督管理措施,促进登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建立档案制度,强化规范管理。为了使登记管理工作积极健康的向前发展,我局先后筹集1.5万元配备了档案柜、档案盒,完善了档案设施,并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分类方案,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按照区分全宗、分类、组卷的要求,整理卷内文件、编写案卷封面、排列案卷、编制案卷目录,对于在材料校勘检查过程中,印章不清晰的补盖印章;缺年少月的经核实,准确地写明年月日;残损不清,字迹模糊或签发手续不完备的加以弥补和查注清楚。截至目前,已归档组卷211卷、备案197卷。此外,为更好地完成档案管理工作,工作人员潜心钻研,结合实际编写了《浅谈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创新》的论文,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建议,为今后工作的更好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五)严把审核关,确保顺利完成年检工作。为保证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建立了受理人初审、审核人复审、负责人终审的“三审制度”,重点把好“五关”。一是材料关。严格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的材料要齐全,内容要真实,数据要准确,并做到“三看”:一看数量,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应提交的文件要求,审查事业单位提供的材料是否俱全;二看质量,对申请登记单位提供材料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严格审核,不走过场,确保登记执法的严肃性;三看时限,对已领取登记资料的单位,严格时限要求,确保登记工作在法定时间内有效进行。二是审核关。在审核中,要求各事业单位提交上年度工作总结,着重对事业单位开展的业务工作等进行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改;对弄虚作假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发证关。对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单位印发证书,统一编号,由领证人签字,有关资料由事业单位和我市事登局各留一份存档。四是公告关。将核准登记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有关登记事项通过《**报》和《**市机构编制网》向社会公示,加强监督。五是收费关。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统一的收费标准。今年,我市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46个事业单位办理了设立登记,目前,我市登记率已达87%。对43个事业单位的名称、法定代表人、住所及经费来源进行了变更登记。对192个事业单位进行了年度检验,年检合格率达100%。
四、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
“打铁还须自身硬”,作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经常性的组织学习《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相关法规,以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业务水平。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建设“学习型机关”为契机,结合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及业务知识学习,强化登记管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坚持秉公办事、清正廉洁,树立了登记管理机关的良好形象。
我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会计工作人员,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二十余年,深知会计工作艰难,会计人员是随时会被站在被告席上,只有在工作中十分仔细,不辛苦,一心一意的工作。下面,我将近段时间个工作总结报告如下,敬请各位提出宝贵意见。
我在事业单位从事经济管理工作五年;在工业企业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十三年;企业破产后从事物业管理、建筑业管理、经济管理、公司等财务工作四年。经历了我国新旧会计制度的变革,从会计手工记帐核算到企业会计电算化核算的发展过程。会计核算采用微电算化,大量减轻了会计工作者的重复脑力劳动,能抽出更多时间更新知道,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参与长短期决策,参与企业全面预、决算,参与企业的方针政策的制定,更能体现会计职能反映和监督在企业中的作用。我喜爱这份工作,愿意用我所学的知识奉献给社会经济建设。
我在事业单位从事会计管理工作五年来,在站长和党委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江津市渔种站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负责制订每年各部的生产经营承包计划和经济责任制,完善站里的经济管理制度;负责核算供、产、销及利润的分配全过程和工程建设的核算;负责全站的社会统筹,劳动工资管理等。我站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拥有职工约五十人,单位小会计人员共两人,出纳一人,会计一人。在会计核算方法采取的是记帐凭证核算形式,材料按实际成本核算,成本按产品法核等。在编制每年的财务计划上,用上了在学校所的知识,对全站费用开支进行科学的划分,将费用分为固定性费用、变动性费用、混合性费用,获得站里盈亏保本点、保本量、保本销售额,目标利润,进行全面弹性预算,然后将各项指标分别下达落实到各经营承包中去。在会计工作中做到了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找差距、查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及合理化建议。在我任职期间,每年在会计核算上都得到江津市农牧渔业局的表扬。由于我家中几子妹都在永川化工厂和四川省天化所工作,为了更好照顾父母,于一九八八年调入永川化工厂工作。
我在工业企业从事会计经济管理工作十三年来,在厂长和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从事永川化工厂财务会计核算工作。该厂是大二的化工企业,先后在厂里从事工资基金的核算、结算资金的核算、物资材料采购的核算、成本核算、销售核算、货币资金的核算、总分类和明细分类帐的核算、对整个企业资金的运筹、九五年厂里开始采用会计核算电算化技术,为了适应会计核算电算化技术,自己平时抽出业余时间通过自学,现也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能单独熟练地掌握会计电算化核算和基本的数据库操作技术等工作,由于工作上需要,在九九年全面负责厂里的财务处领导工作,在财务处领导岗位上,合理地组织财务处会计核算工作,按时准确地编制各类会计报告,运用国家给予企业的政策,为厂里里豁免地方税20多万元,新产品税减免10多万元,利用合理、合法手段,筹集企业经营资金。在各种会计核算中,能认真对待各种复杂的经济业务,搞清经济业务的来胧去脉,做到心中有数,能按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办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能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在国有工业企业从事会计经济管理工作十三年中,永川化工厂财务核算,是按国家的方针政策、政策、法律、法规、会计制度的规定,严格执行的。在财务帐套的设置和各式各样项经济业务的处理上,都遵守了会计制度的规定,每年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税务部门对厂进行重点检查,会计师事务所年终审计,给予财务核算很高的评价。
这几年来,由于财务部门坚持会计原则,按会计制度的要求办事,拒决企业某些领导为谋求个人利益的违纪、违规、违法等行为,对财务部门意见很大,在厂里进行曲不正当的反宣传,在职工中形成永化厂财务帐是假的、帐目不清、混乱的现象,给财务部门在企业经济管理上设置大大小小的障碍,企业经济管理失控。永化财务部门先后换了四个财务负责人,现在这个财务负责人是从一年倒闭的企业被下岗后,通过私人关系,调入永川化工财务部门负责财务工作,职称是会计师,但业务水平一般,对会计电算化不会,胆子还特别大,大到虚开增值税票,进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强行会计人员进行帐务处理,这是违背税法,是一种犯罪的行为;对企业待处理财产盈亏,不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审批,强行要求会计人员进行帐务处理;进行了财务改革已发现供销部门在财务上交了现金,财务上未入帐的现象;厂里某些部门对外工程或设备加工,财务上已无法进行监督,已失去会计的监督职能。现我深深地体会到,国有企业不重视企业管理,只重视规模效益,不重视市场的变化,搞一些虚假的经济责任制,不求实际,企业闭门造车的搞生产,更不重视财务工作者的脑力劳动,每年财务部门给厂里提了不少合理化建议,厂里都不完全认真予以采纳,这是国有企业体制造成。
如国有企业在材料采方面,是一种盲目性的,生产部门提出急需材料,供应部门采购回来,价格上由供应部门确定,没有严格的监督措施,造成材料物资积压,资金形成极大的浪费,企业资金自然而然就越来越紧张。时间一久,这些材料生产上用不上了,只有等待统一报损。国有企业管理不合理,跟不上社会发展形势,是国有企业的人和管理体制造成,也是目前国有企业最普遍的现象,在销售方面,销售部门从不主动去争取市场,占领市场,拓展市场,任由市场变化,最终使国有企业在市场上所占的位置越来越小,面临困境。这类问题在国有企业我如牛毛,都是国有企业的人和体制造成,在这种体制下,形成人浮于事,人心不定,虽然有自己的理想,却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不可能得到实现。我曾经抽业余时间,对厂历史资料进行过认真研究分析,由于国有企业管理上失控,造成厂损失每年大约在800万元左右,形成费用年年增,利润年年少,负债年年增,市场年年小,企业已形成无法挽救的局面。
作为一位普普通通的会计人员,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和工作,自己的专长和专业水平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使自己在工作中感到十分苦脑,思想十分矛盾,想询求一个自己能发展的空间,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边学习边工作,积累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为社会经济建设出一份力。
企业破产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外打工容易,如“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私人企业管理不规范,许多经济业务本是很简单的,却变成了很复杂的经济业务了。在工作中,并不是应聘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工作并不是单纯的干自己的本职工作,平时还要兼一些本职之外的事来做。工作虽然十分辛苦,但心里压力很大,这种工作环境却锻炼了我。如干完本职工作之后,还要兼一些办公室的工作,做好每周的财务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每日快讯的网络传送,都必须要由自己完成,私人或个人的经济帐目,还需帮助清理等一系列的工作。只要在工作中不停地做事,这总是好的呀。私人企业虽然工作忙一些,但他也是为社会创造财富,为社会解决一部份就业问题,这总是为社会出了力呀。总而言之,在工作中,无私心杂念总是把工作做得好的。
撰写人:___________
日
期:___________
2021年公司仓库管理员工作总结
不仅是公司有仓库管理员,学校,工厂,事业单位等都有仓库管理员岗位。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此岗位工作细节较多,较忙碌,以下是南海人才网整理的仓库管理员工作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茫茫碌碌中已近期末,转眼间我料理食堂仓库已经一学期了。作为食堂自然是离不开饮食,食是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假如我们离开了吃的东西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所以作为学生的食堂这也是很重要的。我们树立了学校食堂不能“只算经济帐,不算政治帐”,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吃好、吃满意的理念,改变以往一味“把家”,不能亏本的思想和做法,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学校食堂每周都精心编制菜单,确保菜肴品种的合理搭配并降低菜肴价格,把荤菜由市场价变为___元,蔬菜为几份___元。同时,增加食堂硬件设施的投入,更换了台布、快餐盘,餐桌上增加了面巾纸、牙签,___了餐柜纱窗。作为管理员更应多为职工的饮食着想,为保证每位同学的身心健康而考虑,现我对这段时间的工作作以如下总结:里水人才网
一、监理炊事员在原料质量及粗加工方面做到:
1、原料由专人到指定的长期供应点采购。
2、设有专门的原料验收员,经验收,腐烂变质等不合格的原料坚决不予进入学校食堂。
3、有专门盛放原料的容器,绝对不能让原料被污染。
4、设有原料加工的专用场地。
5、原料清洗做到荤、素分开。
二、在食品贮有方面做到:
1、食品分类存放,排列整齐。
2、有食品货架和货柜,并做到离墙、离地存放。
3、仓库做到干燥、通风通气,有防潮、防霉设施。
三、监理炊事员食品制作及餐间做到:
1、通风透光良好,给、排水方便合理。
2、地面有无毒,耐腐、蚀材料构筑,无积水。
3、粘贴有白色瓷砖墙裙。
4、天花板光滑整洁,无霉点,无蜘蛛网。
5、灶台及分餐台粘贴有白色瓷砖,并保持无污渍垢。
6、设有能防蝇、防虫、防尘的卫生设施。
7、高有青菜浸泡池,买青菜要求先行浸泡___分钟。
四、监理炊事员对餐具做到:
食堂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1、有专人负责洗涤,消毒餐具。
2、设有餐具洗涤池,冲洗池及消毒池。
3、已消毒的餐具采取了保洁措施。
实施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改革,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是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事业单位特点、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岗位设置的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为什么要实行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
2000年以来,国家出台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关于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2002]35号)等系列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政策,提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重点,建立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促进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006年,为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转换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事业发展。国家人事部制发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国人部发[2006]87号)文件。根据国家政策,省、市、县分别印发了鄂办发[2008]1号、十办发[2009]14号和溪办发〔2010〕50号文件对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部署。
目前,在教育事业单位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岗位设置管理改革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深化教育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有利于建立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入岗位竞争转换用人机制),有利于吸引和凝聚优秀人才到事业单位工作,增强事业单位活力(实行开招聘的选人用人制度)。
二、实行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与职称评聘分开、工资改革绩效工资改革有什么联系?
2002年以后,教育事业单位依据[2002]35号文件《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精神,推行了以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竞争上岗为主要内容的职称制度改革(职称改革),目的是强化竞争激励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进一步打破论资排辈、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营造优胜劣汰、能上能下、择优聘任、鼓励创新的用人环境,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2006年实施的工资改革、2009年实施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等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把过去的职务等级工资制(待遇随人走)变为岗位绩效工资制(待遇随岗定),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进行了配套,并明确规定在没有按规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之前,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工资、岗位绩效工资只能按所聘职务对应岗位的最低等级套改岗位工资。
目前,推行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结合,与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相结合,与促进事业单位用人机制转换相结合,组织引导教育事业单位因事设岗、按岗聘用、以岗定薪、合同管理,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将专业技术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包含其中,是2006年岗位工资改革和2009年的绩效工资改革的深化和完善。
三、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基本内容、目的、原则、范围是什么?
1、基本内容。推行“两项制度”即推行岗位管理制度和聘用制度;实现“两个转变”,即管理上由身份管理转向岗位管理的转变,用人上变固定用人为合同用人。
2、基本目标。以建立岗位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为主要内容,以转换用人机制和搞活用人制度为重点,着力建立起有别于机关和企业,权责清晰、分类科学、机制灵活、监管有力、符合事业单位运行规律和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学化、法制化。
3、基本原则。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进行岗位设置。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原则;坚持公开平等、以人为本、依法办事原则;坚持责权明确、能上能下、岗变薪变原则。
4、实施范围。经县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全县教育事业单位(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特校)和局属二级单位)。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公办教育事业在职在册在编的正式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含特岗教师)。
四、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岗位如何设置?
1、岗位类别设置。教育系统岗位类别包括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类,其中,管理岗位指具有行政、党群等管理工作职责的岗位、专业技术岗位指教师岗位和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
2、岗位等级设置。管理岗位设七级至十级4个等级,分别对应现行的科级正职、科级副职和科员、办事员。专业技术岗位设置9个等级,其中,高级设置五级、六级、七级3个等级;中级设置八级、九级、十级3个等级;初级设置十一级、十二级、十三级3个等级。工勤技能岗位包括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对应一至五级技术工岗位。
3、岗位控制。依据全县教育事业单位教职工编制总量和在册正式人员数量等因素实行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超岗单位按编制数核定,不超岗单位按现有人数核定),其中,小学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90%,高中、中职、初中和幼儿园教师岗位占岗位总量的比例一般不低于85%。
全县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比例总量控制在0.5:4:5.5以内,其中,县一中、县二中、县应用科技学校、县实验中学、教育局属二级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2:4.5:3.5;其它初中高级、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1:4:5;小学及幼儿园中级、初级岗位控制比为5:5。
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结构比例控制目标为:高级岗位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结构比例为2:4:4;中级岗位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助理级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4、岗位条件设置。岗位任职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其中,基本条件是任何人员上岗都必须具备的条件(取得相应等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并在下一级岗位聘任三年以上),具体条件由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单位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制定。
五、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是什么?
1、职责划分。政策规定:县委组织部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控制,负责全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政策指导、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
县教育局是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工作指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
各单位(学校)是岗位设置管理的主体,具体负责根据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原则,按需设岗,严格程序,自主组织岗位聘任。
2、工作程序。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程序:①单位(学校)制定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含岗位设置控制数及工作实施办法);②报县教育局和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初审;③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修订单位(学校)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含考评细则);④广泛听取职工对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提请单位职工大会或职代会审议通过;⑤单位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经集体讨论和职代会审议通过后,提交县教育局审核,报送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准;⑥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学校岗位设置的具体实施工作。
六、如何处理好岗位设置管理中的岗位聘任问题?
1、聘期与管理问题。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原则上以单位(学校)自主组织聘任。对于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的学校(或教学点),乡镇中心学校对岗位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调控、集中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实行人员集中聘用。
专业技术人员聘期统一定为三年。按照核准的结构比例,岗位有空缺的,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和人员队伍状况,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在岗位控制数内),按照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逐步到位。
实行岗位设置后的单位必须在有岗位空缺的前提下聘任缺岗人员,没有空岗不得聘任和调入人员。聘任期内新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须待本届聘期结束后参加下一届竞聘上岗,不得直接聘任。
聘用合同期满后,学校应按有关政策规定,对受聘人员的履职情况认真考核,及时作出续聘、解聘、竞聘和岗位调整等决定。
岗位聘用原则上采取逐级晋升的方式,对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岗位急需并符合破格条件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2、首次岗位聘任问题。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在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岗位结构比例的,根据国家和省、市、县有关规定,按照“先入轨、后完善”的原则,使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通过竞聘,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不能竞聘到高等级岗位的人员,过渡到相应职级最低等级);在单位未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前(超编超岗没有空岗),不得新聘人员;以后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解聘等办法过渡,使人员结构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在过渡期内,现有人员结构超过核定的岗位总量20%的单位,一般不开展新的专业技术职务申报。
3、关于岗位设置待遇落实问题。对符合政策规定,按照工作程序,经过县教育局审核审核和县人社局认定,完成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单位,按照工作人员的新聘岗位等级,从认定的次月起对调整、晋升岗位等级的聘用人员按程序审批兑现相应的岗位工资。单位人员岗位变动后,从变动的下月起按新聘任岗位的工资标准执行工资待遇;对不按政策规定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的学校,人事、教育、财政部门不予认定岗位等级、不予兑现工资、不予核拨经费。
4、关于岗位聘任“一票否决”问题。对基本条件不合格、聘期内师德考核或年度考核有一年及以上不合格者,聘期内累计病假超过6个月或事假超过45天者,实行岗位职务聘任“一票否决”,只能在同职级最低等次,或者低于原职务岗位聘任。对在党纪、政纪处分期间或正在接受立案审查或停职审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暂不参加竞聘上岗。
七、如何抓好教育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改革工作?
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一项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制度创新,既要坚持改革的方向,又要注意处理好与现行制度和政策的衔接,减少与现行制度的矛盾和冲突,确保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平稳过渡、顺利实施。
要准确把握政策,广泛动员宣传,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安排;
要按照“先入轨、再完善”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稳步推进,首先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制度先建立起来,先入轨运行起来,保持队伍稳定;
要科学制定设置方案和实施细则,严格工作程序,阳光操作,民主决策,公平竞争上岗;
要坚持基本原则,严格工作纪律,认真落实政策;
摘 要 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是事业单位巩固自身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有效的、科学的绩效考核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然而,绩效考核工作同样存在不足,需要予以克解。本文从分析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作用入手,阐述了适应单位绩效考核的成果及存在不足,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希望对完善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不足 对策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作用
(一)有助于贯彻落实按劳分配制度,促进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经济制度仍然是以按劳分配为基本原则。因此,在事业单位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可以将按劳分配制度更好的落实,使职工形成公平观念,敦促他们懂得劳动的重要性,并在积极努力工作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推动事业单位向更为健康长远的方向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有助于增强职工的法治观念,使单位规章制度得以落实
目前,多数事业单位都借鉴或自行制定了许多合理的规章制度,但在实际管理中不能很好的落实,无法收到预期效果。事业单位落实绩效考核机制,能够使相关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促使职工认识到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使事业单位规章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有助于实现单位健康运营管理,确保自身长足发展
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职工具备良好健康的心态。绩效考核能够激发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新性,促使他们焕发崭新的精神面貌,端正工作态度,负起责任,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促进事业单位的长足发展。
(四)有助于提升或巩固单位形象,维护单位的良好声誉
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树立。事业单位的良好形象是提升其对外形象的重要元素。相反,如果事业单位在某个细节出现纰漏,就有可能导致原有良好形象的坍塌。因此,在事业单位落实绩效考核机制,能够确保单位的健康运营,同时促使单位内部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树立其单位的良好形象,或者巩固已有的对外形象,使损害单位声誉的行为得以有效克制或避免。
(五)有助于职工之间公平竞争,实现单位和谐稳定发展
在社会各个领域内体制深入改革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之间已形成各种发展策略的较量。因此,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能够促使职工形成公平竞争,努力提升单位整体业务水平,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实现事业单位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成果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通过绩效考核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首先,很多单位以“专业知识竞赛”的形式巩固了职工的知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熟练的运用专业知识;其次,很多单位以“服务标兵评比”的形式,努力增强职工的服务意识,促使职工发挥积极性主动性,更好的为需求者服务,维护了单位的良好形象;再次,单位还通过“计算机操作技能大比拼”形式锻炼职工的电脑操作能力,使职工在电脑操作方面能够熟练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在比拼过程中还注重培养职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敦促职工学会利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在电脑上解决问题,注重方法的积累,确保职工学会创造性的工作。
三、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改革不彻底,导致内部承包滋生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缺乏改革,致使内部承包现象仍然留有得以滋生的温床,使绩效考核的效果不甚明显。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表面上二层机构在积极落实政策,实际上还在通过承包制度进行资源分配和配置,使绩效考核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绩效考核规划制定不合理,剥夺了职工的发言权
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制定绩效管理规划时,普遍存在领导“一言堂”的不良现象,忽略了职工的心理愿望和心理感受,严重剥夺了职工的发言权,致使其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意见或建议。这样,势必会使绩效规划丧失绩效考核的基础性地位,绩效管理更是无从谈起。
(三)绩效规定过于硬性,领导与职工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很多事业单位绩效规定的内容过于硬性,缺乏弹性。即使职工提出一些合理可行的意见或看法,也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因此,严重打消了职工的积极性,助长了职工散漫的工作作风,职工更是从心底不愿与相关领导进行沟通,使绩效考核工作处于不健康状态。
(四)绩效考核评价不科学,影响职工工作情绪
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未能意识到工作考评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不良现象,领导没有针对每个职工的工作表现给予合理到位的评价;同时,这种绩效考评的不同等现象还直接表现职工的工资待遇上,工资待遇与劳动付出不对等。
(五)绩效成果无法长期巩固,职工自我约束能力较弱
某些事业单位不能很好的巩固已经取得的绩效成果,往往取得成果后的一段时间里,就发生反弹现象,使绩效管理水平迂回到原来的状态和水准。这是职工自我约束能力有限导致的,他们常常出现自满心理,不能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绩效成果无法长期巩固。
四、克解绩效管理体系难题的对策
(一)加大绩效考核落实力度,杜绝内部承包现象
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是一项符合社会发展形势的合理制度。因此,事业单位应当成立专门工作部门,针对较为严重的二层机构承包制度进行严格到位的监督,使绩效考核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将政策落实,才能使事业单位的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整合和配置,才能通过绩效考核制度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赋予职工的发言权,共同参与制定绩效规划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事业单位的作用不断扩充。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规划前,可以由事业单位领导为首联合职工及其他人员进行商讨会议,与会成员应当共同分析绩效考核规划事宜,做好充足的事先准备工作,实现绩效规划工作的周全考虑,并由相关人员做好商讨记录,将每次会议的商讨记录存于事业单位,利于事业单位内部需求的分析。
(三)注重与职工的沟通,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事业单位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应当利用一定时间组织工作总结会议,定期倾听事业单位职工的心声,关注职工对事业单位的看法和想法。在会议中,可指定一名工作人员将谈话内容落实到纸面,并拿给单位领导进行研究,以便发现事业单位领域的动态,便于与职工的及时沟通。这样,事业单位与职工以平等为基础,才能在某个层面引起共鸣,共同努力,落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应有的作用。
(四)规范绩效考评方法,使职工心悦诚服
既然谈到绩效,应当使职工资待遇与其劳动付出成正比。领导应当学会关注职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并与职工及时沟通,对表现优秀的职工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稍差的职工给予中肯的鼓励。如此,才能保证职工心目中的归属感,促使他们加倍努力工作。当然,对职工的激励不应只停留在物质激励层面,更应当注重对职工精神层面的激励,在思想意识上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五)建立有效制约机制,巩固绩效考核成果
首先,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的现实情况,充分考虑职工个体的差异性,建立一种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的约束机制。这种机制能够使职工在工作中实现自我约束,自我反省,自我完善,有利于职工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
其次,为巩固激励管理的效果,单位应当对正面典型进行及时的肯定和宣传,发掘其精神,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潮;针对负面典型,应当将重点放在警示作用上,做到对事不对人。
再次,单位领导干部应当发挥表率作用,注重自身职业道德建设,时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工作管理中不偏私,做到赏罚分明,赢得职工对事业单位的高度认同感,更好的鞭策他们,使他们在工作中谨言慎行,遵守绩效考核规制。
五、结语
总之,事业单位实行绩效考核符合社会发展趋势,是科学可行的。当然,尽管绩效考核机制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但是其在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事业单位全体成员应当对这些不足给予应有的重视,并认真分析存在不足的原因,立足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摆脱困境,将绩效考核机制真正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完善绩效管理体系,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立伟.事业单位何以“被改革”?.国际商报.
[2]黄一心,许璟,顾琳.事业单位管理干部绩效考核的探讨.科技管理研究.2011(9):81-83.
关键词:绩效考核事业单位应用研究
一、目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观念陈旧,认识不到位
目前,部分事业单位仍然停留在传统人事管理阶段,即使有了绩效考核,也缺乏足够的理解和认识。主要表现在领导层把主要精力放在抓业务工作上,年终临时拼凑班子仓促考核,影响考核质量;被考核者在述职时,报喜不报忧,夸大成绩;而群众不了解考核的重要性,在评议中只说好话,民主测评敷衍了事,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二)考核内容形式化,缺乏标准规范
考核内容缺乏具体的量化标准,或量化指标不细致不系统,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平时的考核没有资料积累,账、卡不健全,使年终考核与平时工作脱钩,无据可查。考核的等次不能严格按规定标准确定,大锅饭倾向严重,讲平均,搞平衡,优秀指标控制不严。
(三)指标设计流程过于简单、量化不足
绩效考核管理中,被考核方在绩效计划、衡量标准的确定等方面参与不足,让被考核方觉得绩效考核是一种监督和惩罚的手段。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过程往往是上级下达的绩效指标,指标设置的合理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指标制定后缺乏及时调整修订,致使某些指标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意义。
(四)缺乏对绩效考核必要的培训
在实际工作中,对职工特别是对具体参与绩效考核的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知识培训和辅导。绩效考核不仅取决于评价系统本身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还取决于评价者的评价能力,评价者的任何主观失误或对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的认识误差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其它环节的有效性。
(五)不重视考核总结
考核工作结束后,不注意向考核对象反馈考核意见,没有充分有效的利用和转化考核结果,使考核作用不能充分发挥。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创新途径
(一)重视和完善绩效考核工作
1.提高对绩效考核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职能相比,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宣传、鼓励,使单位领导、考核对象、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绩效考核工作放在议事日程中去安排、督促和检查,才能使绩效考核真正发挥作用。
2.明确考核内容,量化、硬化考核指标,增加绩效考核的可操作性。从实际出发确定考核的内容,应以其承担现职工作所需具备的素质和完成工作目标需具备的条件为基本依据。主要包含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在实践中将德、能、勤、绩分别细化出若干个指标,每个指标再分成若干个分值档次,按总分值再划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4个考核等次,根据得分情况确定奖励标准,这样使绩效考核更加直观、通俗、易于掌握。
3.坚持考核原则,严格把关,使考核客观、公正。只有坚持考核原则,做到层层把关,才能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公正性、严肃性,考核等次的确认才会被广大职工接受并起到相应的激励、促进作用。
4.重视平时考核工作。加强平时考核工作的资料记录和积累,为年终考核提供可靠依据。充分考虑平时考核的比重,以解决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脱节问题。事业单位可采取以部室或科室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资料累积起来。全单位每季度考核一次,以拉开部室或科室之间的档次,年终再进行总考核,评出部室或科室以及职工年终考核档次。
5.充分重视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工作。被考核职工与所在部门的其他职工长期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一起,其他职工对被考核者的思想素质、学习情况、业务能力、工作业绩、遵纪守法等有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考核时可采取职工座谈会、找有关人员面谈等民主评议形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避免以偏概全、主观主义等问题。
6.考核工作要有专管部门及专人负责。不能把考核工作作为临时性的工作,要由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担起来,并作为日常工作去做,要有专人负责。各部门要建立健全职工考核台帐和档案,并起到监督和督促考核者的作用。
7.做好考核工作总结,加强绩效考核反馈环节。首先,考核工作结束后,应认真及时总结绩效考核中的经验、不足,以利于今后考核工作的改进。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分析职工队伍现状,分类排队,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其次,加强绩效考核反馈,使被考核者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给被考核者申辩说明或补充的机会,从而通过考核对被考核者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二)重视考核结果的应用
1.必须明确绩效考核与“提薪”和奖金的关系。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一整套工资标准,并采取“一年一考核,一年一晋级”的工资晋升方式,工资提升或调整,主要依靠单位统一进行。这仅是纯粹的“晋升”概念,没有“调薪”的概念,目前的日常考核与工资提升或调整无关。奖金作为超额劳动的报酬,代替了“提薪”的功能,奖金发放变得复杂繁重。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求,薪资分配应遵守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必须对每一名职工的劳动成果进行评定和计量,按劳取酬,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决定职工报酬的主要依据。合理的薪酬不仅是对职工工作成果的承认,而且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在单位整体形成进取和公平竞争的氛围。应该通过考核,建立“提薪”新概念,运用提薪、奖金的杠杆,使每一位职工在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及时获得提薪与奖励。
2.必须明确绩效考核与晋升、调动的关系。每个职工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就会有更高的需求,希望进一步获得单位的承认,会为在较好的职务上工作感到骄傲和自尊,也会为不能取得好的职位而恼火和不安。总之,职工希望晋升,而单位应开通这条“晋升”通路,满足职工欲望,使之成为激励杠杆。每个职务都要求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每一个职工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用人要扬长避短。通过考核全面了解职工情况,为单位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岗位找到合适的人选,使职工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以此相应的以“晋升”为目的的考核工作就可以纳入日常工作的考核过程之中,也就是说将职工日常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的考核结果,用于“提薪”和“奖金”的同时,也作为“晋升”的依据。
3.必须明确绩效考核与教育培训的关系。从主观上讲,事业单位教育培训责任机构非常希望提高培训教育的实效,然而,他们并不清楚单位中哪些部门、哪些岗位的哪些人是急需要接受培训的,而这些人因为缺乏何种技能、知识和经验,而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的能力,或不能胜任现在的工作,这些人又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在哪些方面得到教育帮助等等。教育培训责任机构所清楚的是上级有何种指示,上级是如何要求他们进行普及教育的,诸如继续教育合格率达到百分之多少、政治理论学习参加人数达到百分之多少,还有安全教育、普法教育等等。教育培训的责任者所关心的和所追求的是上级的意图是否得到贯彻,教育工作是否展开,花了多少教育经费等等,而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培训所应解决的根本问题。
改变这一切的起点是把教育培训的责任转移到各部门领导身上,使现场监督和管理者成为教育培训的直接责任者和担当者,使得现场监督和管理者不仅负有完成工作的责任,负有使部下更好地工作的责任,同时也负有教育培训部下的责任。然而把教育培训与工作直接衔接的唯一中介就是“绩效考核”,即通过系统的考核,把教育培训与工作衔接起来。首先,把指导、教育、帮助和培训本部门人员作为部门管理者的责任,并列入日常考核内容,成为考核要素之一。其次,把对本部门人员的考核过程,直接作为教育、指导和培训职工的过程,即所谓“岗位培训和教育”。第三,把日常考核结果积累起来,作为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的第一手材料交给培训部门(日常考核结果中包含有关个人工作成绩和工作能力方面的记录,以及领导指导、教育的情况,个人的努力结果和个人的希望等等)。另外,依据每个人的工作情况和岗位培训教育情况,单位的教育培训部门可以在情况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按单位整体要求,制定和实施培训、教育计划。第四,必须明确绩效考核的地位。对职工的工作或者对工作中的职工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运用于工资、奖金、晋升、调动、教育培训工作,这是对“绩效考核的地位”最一般的描述。
三、结束语
随着事业改革的全面推开,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工作也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和深化的时期。对于大多数单位来说,绩效考核工作是全新的工作,也是对原有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挑战。对于各单位的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说,如何在稳定的基础上,科学有序地引入绩效考核体系,将是未来一个阶段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改革与管理工作中的热点话题。只有做好绩效考核工作,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才能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才能使人力资源各项工作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
[1]吴国存,李新建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2]赵立波.事业单位改革:公共事业发展新机制探析[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3]谢晋宇.人力资源开发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郭庆松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5] 黄海霞.“培训:能否消除本领恐慌”[J].嘹望,20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