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19 02:23: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领导力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产物。对即将加入职场的大学生而言,组织中的行为是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学习《组织行为学》课程是大学生在校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具有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的作用,可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与行为,提升大学生的情绪智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
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
是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立志创业的学生有追求成功的意识,但对个体行为与组织行为的感知与深入研究不多,人际知觉度不高,职业能力有待磨炼,管理认知更需要提升。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与课题,加强在校阶段的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适应新员工角色、成长为优秀员工,对大学生创业者走向成功,意义重大。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早已得到认同,但是大多数学校的做法仍局限于个体层面的教育,如创业意识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等等,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提升。然而,作为创业者,不仅需要自我管理能力,更需要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领导能力。对个体差异的理解、对个体行为的洞察、对群体心理、对员工群体行为、对组织行为的认知与把控能力,更是大学生今后适应创业环境、适应管理角色、开展创业实践的重要基础与保证。在校阶段开阔视野,学习有助于创业开展的人际技能、情绪智能,研究群体、研究组织行为,关注管理能力、关注领导力培养是不可或缺的。对个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认知与调适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基础体现,对立志创业的学生而言,职场之路和创业践行应该“先知而后行,其行更有所得”,在校期间,选择《组织行为学》的研习是大有裨益的。
学习《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职业能力
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组织中工作的人们只有理解组织中的行为,理解员工互动的行为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在组织情境中工作。在校期间研习《组织行为学》,增强理解、预测、影响组织情境下自己和他人行为的能力与素质,对大学生创业起步的指导意义非凡。
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的,是研究人们在组织内外如何思考、感受进而指导自己在组织中行动的学问。它采用系统方法,运用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研究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揭示各种组织中人员彼此相互作用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对组织行为学的学习与研究可为大学生在校的社会成长提供丰富的营养,促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前以清醒的旁观者的姿态,全面感知和审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互动,研究提高对人们行为活动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的策略和途径。对组织行为学的研习,能使大学生在校阶段就能拥有对创业实践的全局过程预览与典型案例思辨能力,是大学生在校阶段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组织行为学》提供了组织活动预览
和多层面行为的知行教化
人的高度组织化是工业化和市场经济化的产物。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有着复杂的影响,从个体行为来看,人类所具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使人的行为变化多端,同一情境下,不同的人的表现差异很大;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也有很大差异。从群体来看,群体行为不是个体行为的简单相加,人们在群体中的行为与人们独处时的行为是有差异的。《组织行为学》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用多学科的知识、系统研究的方法、权变的策略、多层面的分析、开放的系统观解读组织,可使学生学习多学科的知识,分析和理解组织情境,体验全球化给组织带来的巨变、给创业者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学习从个体、团队和组织多层面解读人的行为,以权变的方法和开放的理念理解组织活动,预测人的行为,达成组织目标。《组织行为学》的学习和实践潜移默化地改善着学习者的思想与素质,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培养:(1)提升自我认知,逐步塑造自身人格;(2)开展社会学习,改善组织知觉;(3)把握情绪、态度和压力,逐步改善情绪智能;(4)学会识别问题和机会,优化个体决策;(5)学会全面感知团队问题与过程,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6)不断认知沟通渠道,学习改善个人沟通与组织沟通;(7)不断认知权力与影响力,学习影响他人;(8)不断认知认知冲突,学习冲突管理;(9)不断认知组织,学习组织文化,适应组织变革;(10)不断自我实践,锻炼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是大学生创业者不可或缺的课程,可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前就系统地认知人在组织中的行为与心理,了解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调控。可以启发大学生对组织的认知,使其深刻理解创业者的角色能力要求,对创业者今后的创业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知行教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的研读将深化大学生
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的社会化适应期
在走上社会后,大学生将来无论处于怎样的组织中,从事何种工作,组织行为与其必将有关。作为组织成员,必须了解组织历史和物理布局、了解组织战略、了解组织的绩效期望、了解组织的权力机制、感受组织的社会活力;必须融入组织,熟悉工作程序,履行员工绩效行为,体验工作场所的情绪与压力;必须适应组织氛围,面对团队中的冲突,体验组织各层级之间的沟通,在碰撞与调整中加强人际关系,实践新角色行为,解决工作与非工作之间的冲突,适应企业文化与企业变革。
《组织行为学》揭示的组织内行为,可为大学生提供角色实践的全局感知,组织内的管理预览和模拟实践,对于即将成为新员工的大学生而言,有很强的认知提升作用,有很强的人际感知作用,有很强的实践导向作用,将深刻地改变大学生的角色知觉和社会知觉,使大学生对自己作为组织员工的行为与心理成长要求有整体的感知、理性的把握,使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团队建设与组织变革进行全局的预览和理性的解读。这对大学生就业后的积极态度、工作业绩、合作精神,对其在组织中扮演更重要角色时的正确决策具有工作价值观引领作用、团队实践指导作用、人际行为参照作用及自我情绪和压力调适作用。组织行为预览与感知可以深化学生的社会知觉,缩短大学生创业者的社会化适应期。
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
引导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组织行为的案例将组织与现实工作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在置身社会环境前,就全局预览并分层解读组织环境与行为,使学生在创业前就能预览和解读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使学生感知个体的差异、能力的差异、人格的差异、价值观的差异、态度的差异、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等。《组织行为学》创设的案例模拟,可以锻炼学生置身于复杂的人际与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互动能力,组织行为的案例模拟,可以促使大学生换位思考,增强学生的情绪智能,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造就。
对于立志创业的大学生而言,所追求的已不局限于对自身资源和能力的有效利用,而是扩展为对组织资源、社会资源的调用。组织行为学案例模拟可让大学生学习识别问题与机会,见识个体决策的理性选择参照,预先感知和体验所有创业团队都必然会遭遇的权力、影响力、沟通障碍、冲突、变革等问题,更能使大学生预定位于管理者的角色地位,以管理者的视野开展思考,结合实际深入解读组织行为,解读组织结构的构建、组织文化的创建、组织冲突的管理、组织效能的激发等等,思考并探寻在组织的复杂工作情境中进行分析、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策略,必将对即将走上创业之路的大学生尽快适应角色、提升领导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导向性影响。
先知而后行,才能有所作为。《组织行为学》对组织的实践预览与知行教化作用,可使大学生对组织现象进行全面、系统的感知,改善大学生原有的认知风格、心理模式及行为方式,提升认知能力和心理能力,提高情绪智能,使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实践中加速社会化适应,引导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创业素质的自我培养。
参考文献
[1]麦克沙恩.组织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14.
[2]斯蒂芬·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精要(第9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3-12.
[3]石伟平,徐国庆.管理能力训练基础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徐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5]蒋乃平.职教课程改革是永恒的主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8,(25).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210098)
摘要: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应始终围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而能力素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本文在查阅文献、专家访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利克特量表、层次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手段,探讨建立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层级体系,以求能在此基础上,为有针对性地开拓大学生能力素质提升路径提供一点实证参考。
关键词 :实证研究;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C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4)10-0016-03
一、能力素质的相关理论
(一)前人研究
关于能力素质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化过程,20世纪80年代,能力素质理论广泛应用到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特别是在公司的培养机制上发挥着很好的作用。很多学者对能力素质的定义做了阐述,见表1。
(二)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的著名“冰山素质模型”把个体素质描述为海面上的冰山,其中,知识和技能属于漂浮在水面上的表层部分,是可以看见的,这部分是对任职者基本素质的要求,而内驱力、个性品质、社会动机、自我形象等属于潜藏在水下的深层部分的素质特征,是较为隐蔽、深层和中心部分的潜在特征。
二、能力素质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
(一)编制大学生能力素质库的方法
编制能力素质库主要依靠以下方法:
1.查阅素质能力词典。由麦克利兰主持的咨询机构于1996年出版了《分级素质词典》(通常称为《胜任素质词典》)。经过发展,目前,国内最流行的最前沿的27项能力素质模型和能力素质主要分为: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专业素质、思维能力、个人特质、态度和品质等。每一层下都有相应的二级指标和等级分类标准。
2.文献研究。从中国期刊网CNKI上以“大学生”为“篇名/
关键词 /摘要”进行搜索,自2001年至2012年的中国期刊全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并以“能力素质/素质模型/能力”为“篇名”进行二次检索,初次检索结果为478篇,经过浏览删减保留了80篇,通过阅读、筛选,保留27篇涉及大学生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模型的相关文献。仔细阅读,提炼文中谈到的大学生能力素质条目,经过频数统计,最后得出了68种素质特征。
3.行为事件访谈法
课题组采用了素质模型建构的基本方法,即行为事件访谈法,主要操作方法是:通过被访者对相关事件的描述,从中提取出优秀大学生的能力素质指标的构成。首先请一组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组成讨论小组,通过头脑风暴,从中整理出最能够说明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行为事件和生活事件。同时,选取10位优秀大学生,10位我们认为一般的一般大学生,在访谈过程中,要求被访人员谈谈自己所做的事情中比较成功或失败的事件。要求所有被访者描述事件的具体情境,他是如何做的,他的行为是什么,这些行为导致了什么结果。每位人员的访谈时间控制在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
访谈的主要内容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的主要经历。
(2)认为自己做得最成功的事情,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认为自己做得比较遗憾或失败的事情,失败或遗憾的原因是什么?
(4)您觉得作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应当具备哪些基本的能力素质?
(5)在求职期间,您认为用人单位最注重大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6) -些建议或意见。
访谈结束后,笔者通过对访谈文本的主题分析,结合21项胜任素质词典,分析整合了所有基本的状况,将大学生能力素质进行归类和整理,归纳出优秀大学生素质特征,并分别给予定义,建立初步的优秀大学生综合素质库。其中二十项综合能力分别是:1.分析概括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推理判断能力;4.理解力;5.自我反省能力;6.心理调适能力;7.团队合作能力;8.人际交往能力;9.表达能力;10.沟通能力;11.适应能力;12.信息采集能力;13.倾听能力;14.管理能力;15.组织协调能力;16.决策能力;17.处世能力;18.理解力;19.洞察力;20.行动力。
十项涉及到个性因素,分别是:1.上进心;2.自信心;3.责任心;4.独立性;5.毅力;6.果断性;7.敢为性;8.自制力;9.自律性;10.情绪稳定性。
对三十项素质进行编码,并参考有关资料予以定义,根据访谈和文献资料整理,概括出各项素质的特征,最终建立优秀大学生能力素质库。对大学生能力素质库,经过反复讨论研究,最后确定将第一因子命名为:人格力;第二因子命名为:思维力;第三因子命名为:协同力;第四因子命名为:领导力,并建立优秀大学生能力素质的指标层级体系。
(二)确立能力素质指标层级体系
1.重要性评价
从大学生对他所认为成为一名优秀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出发,并结合部分用人单位的职业需求,问卷计分采取利克特5级量表,在重要性的评价中:1=完全不重要,2=不重要,3=一般,4=重要,5=非常重要。问卷的内容以行为描述为主,参考前面所归纳出来的相应素质的有关理论和现成量表,进行问卷项目编制。课题组在河海大学图书馆、教室等地,涉及河海14所学院,共计发放问卷980份,回收945份,有效问卷920份,有效回收率为93.8%。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上30项能力素质指标平均重要度为4.2,为保证能力素质各构成部分对于评价大学生的能力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将上表中重要度低于4.2的素质指标删除掉。通过以上甄选,并请专家组对剩余指标进行讨论修订,最终得到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总共二十项,如表2所示:
2.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访谈和利克特量表所甄选的结果,构建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层级体系,见图1。
(三)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目前,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经常使用的方法有特尔斐法、两两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以及层次分析法等。根据现行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所表现出的不足及本文所建立的指标体系的特点,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大体要经过以下五个步骤: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4.层次总排序;5.一致性检验。其中,后三个步骤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逐层地进行。根据层次分析法,经过运算,得出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的权重如表3所示。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能力素质十八项三级指标,按照重要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管理能力、决策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理解力、团队合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进取心、处世能力、自信心、敢为性、分析概括能力、责任心、毅力、自制力。
三、结论与思考
本文在查阅文献、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利克特量表分析法,建立在校大学生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并探索性地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从而得出能力素质指标体系的层级排序情况。
能力素质指标体系只是评价一个人是否有能力胜任某项工作的一种工具,它不是包罗万象的,更不是万能的。另外,能力素质理论运用于高校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具体操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不断地跟踪深入研究,并不断反馈,从而对理论进行修正,形成一定的评价体制以及相关的操作指南。
[
参考文献]
[1]祝丽娟,基于“冰山模型”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路径[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12)
[2]陆伊基于胜任力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7.
[3]魏景柱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社会实践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当下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社会各界都相当重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现状。从各方面综合考虑来看,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与世界经济形势的不容乐观有关系,而且与我国长期的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等方面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但最重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比较欠缺,不能满足企业的相关需求,不能很快融入社会大环境中。社会实践能力欠缺是大学生难以找到心仪工作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教育政策上的缺失,我国在对大学生的实践创新上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导致大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实践锻炼。所以,当下要想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率,缓解大学生难就业的情形,就应该重视对在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培养。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学生理论培训,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
大多数民办院校都比较注重对学生理论培训,而忽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没有深切地理解就业能力能够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关键所在是社会实践能力的高低,院校对社会实践缺乏关注度。学校相关部门对社会实践的支持不到位,不能达到默契的配合,因而社会实践呈现出结构简单、内容陈旧之势,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指导教师都是非专业的,对其也没有足够的了解,师生参与的热情度都很低,社会实践所具有的强大的作用没有得到师生的认可。学生对于这种缺乏组织纪律性、参与热情度极低、没有强大感召力的社会实践并不注重,即便迫于其他原因加入活动中,也只是暂时性的,在实践中没有组织纪律性,态度随遇而安。大多数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真正意图所在,只是觉得社会实践是学校分给的必须完成的一项课外作业,与自己以后的就业没有任何关系,因而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甚至有些学生为完成学校所分配的实践任务,自己不亲身体验,在实践报告上胡乱编造、弄虚作假。
2.缺乏健全的社会实践指导及管理体系
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与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是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够顺利进行下去的有力保障。当前,民办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到位,一方面是民办院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没有确立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案,学生在实践中遇到一些难题、束手无策时,没有专门的教师为其答疑解惑,很多实践活动只走形式,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3.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反馈制度
通过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但在实践过程中,学校及企业还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价反馈制度,还未细化实践活动的具体类型,缺乏对实践活动成果进行具体的量化考核标准,而且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也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这就使得学生无法清楚地认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和劣势,无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
4.缺乏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大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需要得到学校、政府及企业多方面的积极参与和配合。而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高校没有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创业就业方面的投入力度明显不足,学校内部缺乏积极的创业环境和就业氛围[1]。政府对大学生就业培养的支持力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此外,企业为降低管理成本,在支持和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方面还亟待提高。
二、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路径
1.增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要建立一套健全的制度体系,让学生对社会实践有具体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第一,民办高校自身要先懂得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能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部门以及所有教职工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推陈出新,逐步完善实践育人的制度体系,加强对人才的不断培养,将社会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将其融入学校的实际教学环节中,将社会实践作为考核的内容,作为学生期末的评优标准,在学生的成才过程中,为其铺设一条平坦之道。通过召开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让加入到实践活动中的教师真切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学生在今后工作中的深远影响。第二,增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力度[2]。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运用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媒体向公众进行宣传,及时有效地向学生发送实践需求,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就业能力,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实践活动,确立有效的实践价值理念,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完善社会实践指导及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实践的管理策略与指导方案。首先,健全全员参与的管理体制。民办院校由于自身条件有限,在社会实践上缺乏人力与物力资源,全员化参与的热情度不高。因此,必须强化社会实践的组织领导力量,全面科学地做好社会实践之前的细致规划,运用学校相关部门对全校师生进行宣传,使社会实践活动有一个健全的组织体系。其次,学校可以将社会实践归入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贯穿到大学生涯始终,每学期实行量化考核,计入该生最后的总学分中,作为评选优秀学生、评定奖学金的参考系数。让这种组织活动真正落实,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其顺利地实施下去[3]。最后,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的指导力度,由于各年级学生的思想特征及特点迥异,所以要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为学生们量身打造属于自己的实践指导教师,学校也要定期聘请就业专家以及业内知名人士向学生做相关的培训及指导,提升学生的专业精神。3.完善社会实践考评反馈制度奖评制度是检验大学生实践活动是否有效的主要方法,这种奖评制度使学生能很好地总结和反思自己在社会实践中的收获以及在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少走弯路,顺利地完成一次实践锻炼活动。在这种考评体系中,首先,学校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分类,对于不同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与之对应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社会实践对未来就业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其次,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开展,为学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实践锻炼机会,学生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专业知识领域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让这些能力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可以让企业领导所赏识,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精英人才,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建立这种考评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热情度。4.做好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保障工作首先,做好高校的保障工作。高校应积极提倡大学生参与国家组织举办的关于大学生创新就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激情。同时,高校内部也应在这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举办一些有关创业就业的比赛或专项活动。在校园内创造出一种浓郁的人人自主创新、人人自主创业的就业氛围。也可以在校内邀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开设一些面向学生的创业就业基础性知识讲座。在此基础上成立相应的社团,把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聚在一起,对其进行相关的有针对性指导,帮助想创业的学生把创业激情转化为现实中的创业实践方案,使其真正成为一个可以创业的项目,从而应用到实践中。其次,做好政府的保障工作。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使创新意识深入人心。政府应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并出台一些相关优惠政策,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行政审批、财政支持等多方面的便利。如设立大学生创业专项基金,开通大学生创新创业绿色通道,建设大学生信息交流平台,邀请成功人士与大学生创业者进行面对面交流,提供创业指导等。政府的这些关注和政策优惠不仅是对创业者的支持,也更是为了帮助创业者实现梦想。
三、结语
大学生能够更好地立足于社会中的一个关键点在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强弱,而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想得到质的飞跃,就必须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只有动员政府、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与大学生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参与到大学生社会实践中,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下去,这样,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大幅度提升,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也极大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帮助其快速、持久地壮大起来。
参考文献:
[1]潘素芳,沈楠.社会实践是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5).
[2]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12.
论文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指出了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已经成为高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并逐渐成为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线工作者,对于大学生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6年7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是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所以研究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指出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集中,急功近利特征明显
一般高校正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往往在学生大三以后,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也集中在这个时间段,此时除了大量操作性和常规性的的日常管理工作之外,辅导员还面临着学生毕业相关的各个固定程序性工作,难以形成系统、规范、科学的就业指导时间安排,这就导致很多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工作临阵磨枪,泛泛而谈,希望一蹴而就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学生也面临着毕业、求职、升学等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和压力,对于辅导员的就业指导更是疲于应付。过于集中的时间安排在主观或客观上形成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或提高就业率才开展就业指导的急功近利的特征。
(二)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简单,处理问题力不从心
就业指导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要求辅导员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除了能够掌握和解读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之外,还需如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等多门学科。但目前高校辅导员缺少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就业指导专业化程度偏低,知识和信息储备不足,在开展就业指导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就业指导过程中往往只能起到简单的宣讲作用,仅仅介绍就业政策、求职面试技巧等,其实对于就业政策、形势、求职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网上查询和自学得到。而处理学生真正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社会、交际、法律、心理等相关问题,辅导员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三)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方式僵化,难以做到因材施教
高校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以课程教育和班会为主,对所有学生采用同一种灌输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指导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支招儿的多,解惑的少”,也让学生感到没有实际帮助。由于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有限,辩证思维基础不深厚,大学生在观察、分析事物时难免过于主观、片面或者过于自信、偏执,在处理一些如职业目标等关键问题时往往表现出盲从、草率的状态。这些问题不是空洞的灌输能够解决的,需要辅导员充分利用处于学生管理一线的的角色优势,真实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根据学生的性格、天赋、兴趣,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四)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成效反馈显微,缺乏调查评估
当前高校辅导员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教育,但在就业指导成效的反馈上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对于已经毕业的学生关注有限,缺少回访调查。另一方面,缺少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个性品质的等要求——即用人策略的动态分析。这些调查反馈的缺失导致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和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只要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矛盾,就能为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最有力的参考和依据,才能不断评估与改进就业指导工作。
(五)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能模糊,缺少统筹管理
当前,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职责和权利尚不明确。高校辅导员究竟要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做哪些事情,哪些工作是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哪些工作是辅导员的,没有明确的规定,很多工作存在交叉。有的高校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课的老师,有的却并没有相关要求。有些工作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可做可不做,做和不做一个样。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上职能的模糊严重影响其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二、增强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全程化和阶段性相结合
就业指导工作应该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服务,而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辅导员不能期待在短暂的一两个学期就能通过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要树立全程化职业指导的理念,并将职业指导融入到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有研究者指出,大学生就业能力,“除专业能力之外主要还包括:1)概念化能力。包括掌握状况的能力、理论性思维能力、解析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能力、企划能力、创造力。2)沟通力。主要包括亲和力、协调性、依赖性、包容力、表现力、交涉力、表达力、说服力、领导力、组织力。3)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核心是自控,自控能力主要表现为计划能力、学习能力。”[1]社会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与辅导员日常工作的目的有很多相通之处,高校辅导员在职业指导上具备其他教师所不具备的优势与条件,能够将就业能力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在树立全程化教育的同时,还应突出重点,在大学的不同阶段,体现出不同的职业指导特点。大一侧重于专业教育和自我认知教育,大二初步明确职业目标和形成提高就业能力的意识,大三通过各类活动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大四则突出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类辅导,以及建立毕业生跟踪体系。
(二)正面灌输与引导渗透相结合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因为社会经验有限,大学生在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表现在就业上如择业时往往过于看重工作地点、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外在的物质条件,而对于服务他人和社会考虑得比较少,表现出一种利己的价值观,而企业用人方面,要求毕业生具备诸如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个性特质,要求我们的学生具备服务的价值观。所以作为辅导员,系统的灌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服务价值观,系统地讲解、传播就业指导知识是做好就业指导有效的途径之一。
反复地灌输就业理念具有强化教育的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定势,这种心理定势的形成,使我们的就业指导教育更容易开展,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其次,灌输的方式方法要不断创新,照本宣科、浮于表面只能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浪费时间。辅导员应注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时代热点问题进行就业理念灌输,不断创新,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将职业指导渗透到日常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中。职业指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除了道德和专业要求外,还包括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表达动手,创新学习等能力。而这些和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育人是不冲突的,作为和学生接触最多的辅导员,完全有条件在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心理辅导、班级活动、处理事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融入职业指导的内容,充分利用班会、座谈、走访、网络、学生活动等形式,增加和学生接触的机会,“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些优势都是其他教师所不具备的。由于辅导员与学生的亲密关系,学生也更易接受这种教育,也弥补了正面灌输的某些缺陷。在日常工作中将就业教育与学生日常管理、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也凸显了思想政治工作服务于人的本质特征。
(三)共性指导与个性指导相结合
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哪些困难,如何取舍兴趣发展与社会需要等,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从整体上掌握学生学生状况,关注所带学生的需求,针对学生需求设计就业指导的内容。同时,也要注重关注特殊困难的学生,如学习困难、心理问题、家庭贫困的学生,注意总结与研究特殊群体学生的共性特点,从而使辅导员的就业指导更有针对性。在关注整体的同时,也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指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挫折。注重个性化教育,努力发现与培养创新人才,给他们提供展现才能的平台,一方面调动他们热情,使人才得到锻炼和提高,一方面又形成榜样力量,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四)调查研究与反馈评估相结合
首先,开展已毕业学生的工作情况调查。定期通过问卷或交流的形式,了解所带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就业能力的自我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建立学生就业档案,经常与暂未就业的毕业生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态和需求,尽可能地提供相应帮助。通过调查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认真研究解决办法,并将之贯彻到以后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其次,开展企业用人要求调查。收集就业市场以及企业职能需求的信息,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用人的要求,如,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专业水平、个性特征等等,并将之及时反馈到就业指导工作中。再次,开展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了解就业指导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听课、走访、教学评价等多种渠道开展调查,了解就业指导课的动态以及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专业教师或相关职能部门,从而更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学工作。
(五)规范管理与学习培训相结合
高校应重视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一方面规范管理,制定就业指导工作职责要求、目标和具体措施,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体系,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明确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责、权、利。另外,要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学习培训机制,如邀请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专家作专题辅导,有计划地选送辅导员参加相关职业指导培训等。高校辅导员自身也应有计划地搜集补充就业指导相关知识,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一、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方向学生的要求及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011 年上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业与收入分配司完成了 《2011 年一季度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报告》。据报告执笔人邓海滨介绍,2011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加大。2011 年下半年将有 660 万普通高校毕业生 ( 比去年增加近 30万人) ,以及 700 多万中专、职高、技校及 “两后生”( 初、高中毕业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家庭中的富余劳动力) 集中进入人力资源市场。他还进一步强调,将加大高等教育招生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提高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就业岗位需求的能力。在招聘时,用人单位普遍希望工商管理事业毕业生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令他们失望的是,相当多的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不熟悉企业等就职机构,对企业亟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许多学生对管理理论耳熟能详,但对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解决问题却一知半解。据有关媒体的调查,求职大学生普遍认为,缺乏工作经验已成为就业最大的门槛。企业也反映,应届大学生到岗工作,即便学什么专业干什么工作,其实际知识应用率仍不足40% ,而且多数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
这些年来,高校各专业包括工商管理专业都在不断扩招,而且大家一般都认为,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意味着更好的工作和更高的收入。但在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今天,这样的 “预期”可能难以成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高校应确保学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劳动市场的需求。用人单位需要的是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员工。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只有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相关的实践能力,才能顺利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上述矛盾的出现,与当下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管理体系密切相关。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所传授的管理方法偏重知识性,学生光听不练、光学不习,导致其遇到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虽然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也安排了一定课时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生产实习和假期社会实践,但是,实践期间学生对企业接触不够全面,甚至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了解企业。总的来说,学生深入企业实训的机会较少,有限的实训也由于时间短而难以深入。
在西方,商业管理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的。比如,澳大利亚拉筹伯 ( LaTrobe) 大学的商业管理 ( 旅游管理) 系,在该专业方向课程休闲学 ( Leisure Studies) 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就是,要求学生在一个半月内,从零开始策划最具成效的筹款活动。休闲及娱乐就业领域要求工作人员需掌握多种技能,包括懂得分析人们的娱乐需求以及掌握策划、经商和财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顾客的消遣乐趣。而休闲学这门专业课程正好能提供这样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后多年都难忘休闲学课程中的这次作业。他们纷纷谈到,在几十天里,团队不断磨合,通过相互沟通达成了统一的目标和共同的行为规范,最后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筹集资金,分工合作,成功举办了一场慈善舞会。在 4 年的学习期间,该校商业管理系学生要掌握以当今休闲趋势为主题的策划、筹办、市场评估等理论知识,同时也有较多参与大型休闲活动筹备工作的实践机会。笔者认为,高校工商管理方向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单位未搭建好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与企业交流的桥梁; 二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缺少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实践课内容不够深入。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给学生提供与实际业务活动联系紧密的工作体验机会; 同时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具有综合、开放的特点,以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按此方向采取各种措施,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探索
笔者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牢固掌握该课程的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在课程前、课程中、课程末三个阶段做了以下实践教学的探索。
1. 课程前阶段
超市经营管理课程定于 2009 年 9 月开始。为了让学生对超市的管理工作有切身的认识,笔者在2009 年的上半年多次与学校附近大型超市的人力资源部经理沟通,希望超市能够给学生提供暑期工作的机会; 鉴于各超市的用人需求额度的限制,有部分学生在暑假假期 ( 课程前) 就进入超市实习。学生通过岗位应聘、岗前培训、超市管理工作实训等一系列实习经历,深入接触企业实际的业务活动,获得了对超市经营管理的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好这一课程打下了较好的实践基础。另外,在处理繁杂的超市经营具体事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社会工作的责任和义务,锻炼了自身吃苦耐劳的能力。
2. 课程中阶段
在讲授超市经营管理课程的理论知识时,笔者除认真备课外,还经常结合学生作为消费者所接触的超市服务案例来阐述课本的超市管理理论,这样可以使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更加容易。此外,还给学生布置针对中山市各大超市实地调查的实践作业。在这一实习作业中,作为授课老师,笔者先期与各大超市的管理人员密切联系,详加说明,再对学生做好分组及相关安排,与学生一起讨论超市调查问卷设计等一系列工作,最后各组学生完成调查工作后,学生按组上交相关内容的调查分析报告。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必须深入到超市一线,仔细观察人、机、商品、服务等具体业务活动,让所有学生能走出校门,到社会现实中去锻炼。特别是针对消费者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报告,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人际沟通、调查统计等各方面的基本技能; 另一方面,通过撰写分析报告等,让大家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来分析问题,提升判断力、分析能力。
【论文摘要】部分高职高专大学生在自信心、自控力、学习能力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帮助受处分学生方面,也需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通过不同层面的努力,达到帮助他们进步的目的。
一、高职院学生受处分原因分析
高职学生进校成绩一般比较低,部分学生在自信心、自控力、学业能力等方面与本科院校大学生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反映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就是学生更容易违反学校纪律,受处分的学生也呈增多趋势。根据规定,违纪学生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处分。而受处分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种:
1.违反学籍管理规定
违反学籍管理规定所受处分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违反考勤管理规定。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独立学习的意识不强,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违反考勤纪律,在教育无效的情况下,给予处分,以达到警示作用。此种处分占处分率的80%以上。二是违反考纪。个别高职院学生平时学习不用功,考前复习不认真,把希望寄托舞弊上,明知不可为而铤而走险,受到严厉处分。
2.违反宿舍管理规定
据统计,大学生在宿舍的平均时间约占在校时间的60%,宿舍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宿舍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各高校非常重视这一阵地,采取种种措施,如辅导员住宿舍、党员示范宿舍、“文明宿舍”评比等办法。但是宿舍违纪行为仍屡屡发生,表现如下:在宿舍赌博、吸烟、喝酒、甚至制造事端挑起同学之间矛盾等;有的在宿舍私接电源电线,用违章电器,制造不安全因素;有的不服从管理人员管理,借事起哄,扰乱宿舍管理秩序等。
3.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
大学生普遍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遵纪守法的模范群体,但有的学生法制意识、自律意识、防范意识较差,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案例。如参与抢劫团伙、组织传销活动、非法驾驶、聚众斗殴等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学生个人成长,社会影响极坏。
4.其他违反《学生手册》规定的行为
除此之外,还有违反计算机信息传播规定,故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收看、复制、传播物品,以及违反各个高校自行规定的校规校纪等。
二、受处分的高职院学生的教育转化
处分的目的在于教育,对被处分的学生的作用是促其改进。但处分能否达到它真正的目的,如何避免处分的消极影响,本人作了以下探讨:
1.重视受处分学生的事前事后教育,关注其行为表现。
加里宁说:“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心理上施行一种确定的、有目的和有系统的感化作用,以便在受教育者身上,养成教师所希望的品质。”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自己所希望的品质,就要做大量的、艰苦的疏导、沟通工作。不是为了处分而处分,而是为了教育而处分,因为处分不一定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某学生第一学期因打架受了警告处分;第二个学期,又和社会不良分子纠合,把同学打伤。辅导员对他进行耐心的帮助,分析其原因,并且鼓励他积极参加班级活动,使其深受感动,真心实意地承认了错误,向同学真诚地道歉,收到了很好教育效果。处分起作用的关键在于处分前和处分后对学生的教育。
学生违纪受处分,有时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因过去的不良习惯触犯了学校纪律;有时是因为一时冲动,无法克制自己;有时是侥幸心理,认为学校不会严格处理。对此,教师在处分之前,一定要充分进行调查研究,和被处分的学生谈话,解决思想问题。对于受处分学生的进步,教师应该及时肯定,进行鼓励;对于无所谓的学生,帮助其认清利弊,指出后果,进行强化教育;对于心理消极的学生,注意开导,关注其心理健康,避免其做出极端行为。
2.深入、细致、持续地做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
对于受处分学生做教育转化工作前,教师有必要调查受处分学生的背景,阅读其档案,向家长了解其在家及大学以前的表现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计划和开展教育工作。受处分学生往往孤独,内心世界不愿意打开,受到较少的关怀。教师进行教育谈话时,如果能说出该生以往的一些经历,他会感到老师的关心,教育效果会更佳。如梁同学平时纪律散漫,经常迟到,偶尔旷课,根据规定给予警告处分,因此对老师不满。老师在阅读他的档案之后,谈话时,对其档案描述的疾病进行关心,并且告之求医治疗办法,经过耐心引导和劝说,该生主动配合老师教育,之后有较好的自律性。
医学证明,对于一种病菌导致的疾病,如果一开始没有根治,在特定的诱因下会反复发作,病菌会有抗药性,使得病情更加严重。有些犯错误的学生也是如此。杨同学因旷课受到警告处分,经过教育有了一些进步,但不久他又恢复原样,处分加重到记过。因此,对他们的表现情况要持续跟进,时间间隔多长视乎其表现,注意其思想动态,实行有效的教育方法。
3.发现受处分学生的闪光点,因材施教。
闪光点,即优点,表现突出的亮点。受处分学生不是坏学生,也有其闪光点,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师发现和利用这些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恢复信心,自觉改正错误。事实证明,闪光点就如星星之火,经过教育者的点燃,可以把受处分学生的黑暗驱除。
某生个性开朗,为人讲义气,有一定的领导力,高中时曾担任学生干部,工作出色,而其缺点也很明显,自负、约束力差、不服管教等。入校以后,曾因旷课、违反宿舍管理规定受留校察看等处分。辅导员在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了解到该生网络技术较好,在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举办时,动员他参加创业竞赛,最后取得不错的成绩,使其倍受鼓舞,据反映,目前他表现很好。只要我们发现了学生闪光点并及时捕捉,为受处分学生寻找舞台,让其表演最适合的角色,就能够收到教育的效果。
4.发挥学生干部和家长的作用,全员育人。
教育是一个环境,氛围影响到每一个受教育的个体。教师对受处分学生的教育只是点的作用,氛围才是对他们影响较大的面的作用。在校的氛围由各个班的氛围形成,在家的氛围由家人营造。要想真正地改造受处分学生,教育者必须发动学生干部和家长共同参与到受处分学生的教育中来。
朋辈心理辅导目前为各个高校所重视,理由是朋辈间能无缝沟通,在特定情况下,同龄人却容易说服同龄人。学生干部作为学生中的较为优秀群体,了解学生,受处分学生和他们学习生活在一起,能受到较大的正面影响,学生干部和他们结对子,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某班学习委员,不但自己和受处分学生谈话,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还向老师建议如何管理那些学生。现在,该班的受处分学生上课的纪律受到任课教师的好评。
据调查,因为各种原因,相当部分受处分学生不希望让家长知道被处分了。学校要充分考虑学生心理因素,一般情况在学校教育帮助,严重者要通知家长配合,但是对于一些特殊学生也可以采取不通知其家长的办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某生受留校察看处分,按规定应该通知家长,但其母亲身体不佳,不能受刺激,在他的请求下,考虑到他的特殊情况,学校没有告诉其家长。经教育,该生自己做出改正承诺,结果成绩有了进步,还积极参与各项活动。辅导员打电话到他家,不提他的处分,而是提出表扬,鼓励其母继续关心他的学习、生活。该生后来很感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5.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有限有效性,尽力而为。
学生的培养由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完成,学校的培养可能对一个学生个人的成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但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学校只能承担一部分培养责任。学生升上大学后,受前期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个性、行为习惯已初步养成,教师要彻底改变一个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对受处分学生教育过程中,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遭到抵抗和误解。这时候,教师不能放弃教育工作,反而要更加耐心,坚持不懈地去做培养转化工作。效果不一定能马上看到,但最终会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感激。某学生在校期间,因为个人行为散漫,无心向学,被老师多次叫去谈话做思想工作,可惜当时没有起到明显的效果,最后该生不能如期毕业。可喜的是,毕业后,该生认识到了老师对他的教育是正确的,并主动联系老师,感谢老师当时的照顾和对他的教育。
三、启 示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教育者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对受处分的学生倾注更多的爱和精力,用实际行动去感化他,尽量避免冲突,建立良好的教育与被教育关系。教育者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一定会收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樊小华.试论受处分学生的转化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4(2)
摘 要 本文主要是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以啦啦操在中小学的发展来论述这项运动对中小学生所产生的教育作用。这项具有特色的运动项目很适合于在中小学开展,不仅是一种锻炼手段,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发展了学生的舞蹈功底与对音乐的认知,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了团体、责任、信任等人格要素教育。
关键词 中小学 啦啦操 体育课程教育
一、前言
随着啦啦操运动的诞生和在我国的传入,在短短几十年我国啦啦操运动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运动技术水平也在迅猛的提高。我国啦啦操运动首先是在高校得到发展,与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的产生有直接的关系。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育展示现场,我国啦啦操队员的精彩表演,引来广泛关注,使得啦啦操运动在我国的发展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安徽太和二中的课间操在网络走红,着装统一以简单的健美操步伐代替传统的课间操。被称为中国最牛课间操,从而引起了热议,也引起了中小学体育教师对这一现象的思考。伴随着新体育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这项运动更多的融入到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同时也推动我国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一条路径,啦啦操运动在体育课程中对中小学学生产生哪些教育价值,这也是本论文主要探究的问题。
二、啦啦操内容分类体育课程教育
(一)啦啦操动作范式体育课程教育
啦啦操运动的动作素材多种多样,风格各异,可以融合爵士、拉丁、街舞、等动作元素,是一项个性化、艺术化、健身化趋势的运动项目。随着这个项目在中小学的开展,使的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打开学生视野,中学生正好处于人生的青春期,这项运动的出现可以更好的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方向更健康,项目对动作的包容性也给学生以启示,整套啦啦操的动作是由多种风格的动作创编得到的,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创新性,以及最后整套动作的成功表演使参与学生体验成就感,增加学生自信心。
(二)啦啦操音乐体育课程教育
啦啦操的音乐是根据啦啦操项目的独特性来选择一首或多首不同的乐曲组成一套啦啦操的音乐。啦啦操运动要求动作表现音乐,音乐衬托动作,两者相互补充,使整套动作出现跌宕起伏、高低错落、动静结合的表演效果。舞蹈啦啦操音乐通常选用迪斯科、摇滚、爵士乐、舞曲等动感、时尚、富有激情的音乐。动感的音乐首先就会唤起人们的激情,加上有力的动作的配合,这也是啦啦操运动的魅力。从而可以提高中小学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对音乐的鉴赏和运用,音乐是人类没有国界的语言。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有自己对音乐独特的见解,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啦啦操口号和道具应用体育课程教育
能够使用口号和道具是啦啦操运动很特别的一点,在技巧啦啦操的初级和中级的套路中是必须要口号和道具的,这些口号都是很有舞动性的,以及可以和观众互动的,而且要能够与音乐、动作相吻合。这些口号的设计可以让我们看到中小学生青春、活力、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可以很好的塑造一个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啦啦操还有一个独特性,就是可以用道具配合动作。道具的使用增添了这个项目的观赏性和创编的空间。在课堂上,同学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拉拉花球、扇子、横幅标语、旗子等来进行新的创造,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让学生自己创编口号去激励自己同时激励他人,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意识。
三、啦啦操运动特征对中小学学生教育价值
(一)生理教育价值
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操化动作运动,学生在其间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下,身体素质会普遍的得到提高,动作感觉要能很好的配合上音乐,每个动作节拍要能够迅速有力,对学生不论是上肢力量还是下肢力量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基本规律有针对的进行教学与训练,以啦啦操基本功为主,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柔韧和灵敏性的发展,使得神经控制能力能得到充分的发育。通过啦啦操的学习,使得学生身体变的强壮但不是僵化,柔软但有力。
(二)心理教育价值
强劲的音乐是啦啦操的一个特色,很好的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认知,受到音乐的熏陶更加积极向上,而且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舞蹈功底。以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个性的发展,个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参与啦啦操运动的过程不仅是个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人的人格精神塑造的文化熏陶过程。项目的包容性体现了学生间的沟通交流能力、领导力、管理能力等,难度动作的相互配合,使学生懂得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信任,以及突破自身,挑战自己的自信心。
四、总结
通过对啦啦操项目在中小学的迅速发展主要原因和所能达到的相应教育效果的分析。啦啦操动作的多样性,配套音乐的选择,口号和道具的应用,动作队形的创编这些方面都对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些也是这个项目在中小学发展迅速的因素。通过啦啦操运动在中小学的发展和壮大,使得学生不仅体质得到了提高,舞蹈功底和音乐素养也都得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得学生个性得到发展,领导能力得到培养,更深入认识到责任是与信任是,从而造就全面、协调、完善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张庆如.啦啦操运动发展演进及特征表现[D].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
[2] 张弘,鞠海涛.啦啦操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01.
[3] 李雅文.啦啦操运动的形式美[J].当代体育科技.2015.05.
[4] 张登芬.啦啦操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市海清学校分校为例[D].首都体育学院.2014.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食品“卓越工程师”教育模式就是以培养“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方案,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现代食品产业发展的需要。笔者在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多年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就食品“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改革谈一点体会。
一、“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的模式有两个:一是专业技术型,二是基础理论型;上述人才也许计算机、数学模型、基础理论等掌握得很好,但实践动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下降了。有的工程专业的学生只会写文章,对搞设计束手无策。近几年来,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该计划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高等教育率先启动的重大改革计划。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目前,全国许多大学认真贯彻教育部有关通知精神,积极推动学校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制定了适合现代工业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改革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着重提高工科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培养一批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师开始了教育大改革。
(二)国外研究现状
迄今为止,美国拥是世界上工程教育体系最完备的国家,譬如,麻省理工、斯坦福、加州理工、卡内基梅隆等大学在工程学科的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做法。另外,美国富兰克林・W・欧林工学院对工程教育别具一格,与许多“先理论后实践”的工程教学方法不同,讲究的不仅仅是教授概念,更是讲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
挑战和课题联系起来。美国欧林工学院认为,未来工程界的领军人物,一要具备精湛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二要对工程的社会作用有广泛的理解;三要创造性地提出解决当今世界工程问题的新办法;四是使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的创业精神和才能;要求学院教会学生具有其将来从事工程行业所需的创造性,理解工程工作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福祉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目前,世界许多大学十分重视工科教育与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企业管理精神的融合,并制定出可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计划。
迄今为止,国内外的一些工业高校在“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是,国内尚未有关于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制定具体内容的相关报道。
二、食品“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
(一)建立“新型食品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面向岗位”工程教育理念
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特别是我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形成且至今根深蒂固的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屏障,包括工程教育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隔绝,以便适应“新型工业化”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教育的缺点,即实行以工程师或企业家速成为目标的培养模式。按照“强工程、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质量体系。
(二)建立“产学合作教育”模式,改革学校“独立教学”体系
食品工程教育要实行产学结合,组成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由企业的总工程师或技术总监、各行业协会或行业专家、教授组成,其中企业或行业专家不得少于50%。高校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人才作为全职教师对学生的工程实践教学或科学研究进行指导。让学生们能够直接感受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增强企业对学生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长期企业实习工作计划,不断完善产学合作培养方案。
(三)创新“我要学”教学方法,改革“让你学”教育模式
传授知识做法以教为主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为主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传统的讲授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的,僵化落后,教学效果差;要深入探索如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网络协作等以学为主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要深入研究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知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的养成与构建的规律,注重培养过程中的共性要求和个性需求,加强师生互动;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的任务,使学生真正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应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应增加开放性的任务型活动和探究性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教师还要注意学生团队合作和与人沟通能力的培养。
(四)建立“教学科研结合”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以上课为主”单一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
大学的科学研究是育人的重要方式,重大的科技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大学生不仅要从课堂中获取知识,而且要从亲自做科研、做设计得到工程训练,只有两种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真正的高水平人才。
(五)建立教师“工程能力”教学资质考核机制,改革传统“论文+课时”教师考评方法
大学要积极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称聘任和考核等制度;考核和评价内容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职称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或锻炼经历。另外,政府和学校要制定鼓励企业支持教育的优惠政策,不断强化企业对人才培养的社会责任,建立企业承担实习制度和实施计划,不断探索产学合作培养工程师教育新模式。
三、“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方案改革的目标
培养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知识扎实、设计能力强,能从事食品加工管理、科研、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具备初步设计能力的食品“卓越工程师”。要面向现代食品工业化和国际化,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设计能力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食品产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食品工程技术人才。以提高食品工程类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目标,针对工程人才培养与教育的重要环节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打造专业大师队伍,注重课程教材建设,强化设计教学环节,创建并实施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体系,建立一套为满足现代食品工业化、国际化人才需要的培养模式和机制。
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重点
随着食品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方式改变,改革的食品“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需要增加与食品工程有关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食品新产品设计开发、食品广告(影像)设计、食品供应链设计、食品包装设计、食品机械和自动化设计、食品质量体系认证、食品营销设计、食品虚拟现实设计等。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培养食品工程创新型人才主线,以强化工程师教育为核心,体现“强工程、重设计、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培养特色。
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优化工程教学课程,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汲取国外大学的经验,鼓励学生选修人文、艺术素养课程。例如:《美学》、《设计学》、《中外食品文化》、《心理学》、《社会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等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限选专业英语外,还开设双语课程如《粮油食品工艺学》(双语)、《果蔬加工工艺学》(双语)、《畜产品加工工艺学》(双语)等,大大提高学生的设计知识和外语应用能力。
优化培养方案,注重设计能力培养。在改革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中,要适当增设创新项目,鼓励本专业学生获取各种创新项目学分,以创新奖励学分替代公共选修课学分;创新项目具体包括教师的科研课题、工艺设计和生产现状调查等;获取得分的依据包括:正式发表学术论文,或设计出较高质量作品,或取得国家级发明专利,或参加全国科技知识、技能竞赛并获奖等。
改革教学计划,提升大学生创业理念。增加经济管理类的选修课,如《食品连锁经营》、《互联网+食品》、《财务管理》、《企业成本核算》、《食品政策与法规》、《管理概论》、《经济法概论》、《投资项目管理学》、《世界贸易组织》、《企业经营决策》等;在选修课程方案中建立创业教育板块,譬如,增加创业教育概论、创业技巧、创业案例分析等授课内容,不断提高学生对创业的认识水平,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
改革实验实践教学,加强工程设计性能力培养。增加课程实验设计内容,不断优化改进试验方法,要求实验设计课时所占比重达30%以上。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例如《动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植物性食品设计开发大实验》;也可以增加生产性设计环节,例如,《食品包装设计》、《工厂设计》、《工程原理课程设计》等。要充分利用假期实践对学生的实践性能力进行锻炼,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多样性的假期课外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市场或企业生产实习和企业调查等。利用科研训练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鼓励学生计入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和能力;另外,要强化对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的实践环节的监督,加大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权重。
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积极推行案例式、讨论式、探究式、调查式等新型教学办法,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育理念。减少答题模式的作业方式,增加读书报告等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设计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素质。
强化工程实践训练,明确企业培养职责。校外工程实践训练基地应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其任务是承担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与高校有关教学管理人员一起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实践训练质量。企业要配备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指导教师,并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设专业课程;企业还应根据校企联合培养方案,落实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并安排学生跟班实际动手操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企业还要与高校共同为学生提供安全保护,并对学生开展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的教育。学校要从校外实习基地聘请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术水平高的工程师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定期邀请到学校向学生授课,并作为学生工厂实习的指导教师。
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探讨兼职教师管理机制。学院要将制订《外聘授课教师工作暂行办法》,积极运用学校人才政策,结合本专业情况,开展人才聘任制工作,遵循“不求我专业所有,只求我专业所用”的方针,继续聘用一批国内外业务上拔尖,急需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同时,对外聘的人员加强考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聘用人员及时辞退。
建立教师参与工厂锻炼制度,强化教师创造力教学能力。要强化食品工程师创新、创业教育和领导力教育内容,首先要培养创造性的教师,引导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锻炼和新产品开发,使教师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紧密融合,培养出一批能讲、会操作、敢于创新的师资队伍。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求把知识的传授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灵活地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对理论创新、技术创新的过程有较全面的了解和亲身参与的经历。
总之,要培养出适应现代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师,就要改变传统工业化阶段面向行业、面向岗位的工程教育传统观念,突破专业划分和专业隔绝,改革“岗位式”或“订单式”技术或技能教育的局限性以及重学术论文轻工程应用设计的现状,实施以“卓越工程师”或企业家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只有按照“强实践、重设计、全素质”的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产、学合作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改进以“填鸭式”为主的培养方法,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使学生成为教与学的主体,更好地发挥年轻人的智力和创造潜力。
参考文献:
[1] 周文化,林亲录,郑仕宏,钟海雁.推进食品卓越工程师创新计划的思考.2013(2):157-160.
[2] 谢蕴江,张民,任海霞.基于卓越工程师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几点思考――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教育教学论坛, 2014(1):97-98.
[3] 罗欣,李大鹏. 打造卓越工程师摇篮培养应用型食品工业人才.山东农业教育,2013(2):20-21.
[4] 王雪艳.集美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2013(6):742-744.
[5] 袁先铃,叶阳,刘君,王凌云,刘清斌. 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食品产业创新型卓越工程师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5):3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