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综合实践课教学

综合实践课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20 17:38: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综合实践课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综合实践课教学

第1篇

回顾延庆县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劳动技术教育占主体

其设计与技术的创新教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思想,也是我们继承、拓展、深化课程的主要渠道。

1.劳动技术课教学已经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课程启动——“学点”劳动技术知识。初步实验——“学习”实用的生活技术。全面落实——“学会”生活与实用生产技术。

在这三个阶段中,上级行政部门指令明确,评价措施具体。因此出现有专用课时,专用教室,专兼职教师,选择技术项目有针对性的良好发展势态,也出现了许多亮点。

正在探索着的第四阶段,劳技课程走向综合——培养“综合素质与创新精神”。面对当代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前的传统技术教学,正在转向现代新科学、新科技教育。此阶段的重点任务放在怎样选择科技含量更高的内容,使之更符合社会科技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要。与时俱进,体现科技创新教育;实现的课程目标是开展课内外的“设计与技术创新活动”,并逐步实现与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社会实践的综合。

2.取得的主要经验有:

(1)各级领导、学校、教师乃至学生家长,教育思想端正,重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教育行政部门从人力、物力上,加强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

(2)行政、教研部门、学校管理,步调一致,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劳动技术课教学逐渐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涌现了一批典型学校。

(3)全面开课,课堂教学常规化,出现了一支热爱劳动技术课教学的专兼职教师队伍,一批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生。

(4)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社会生产实际。

(5)教学方法不断改进,重视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设立活动主题,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拓展

1.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建设

其开发与实施课程的核心:一是搭建课程框架;二是进行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教师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三是引导学校、教师,由学科教学走向综合课程。纵观课程实施过程,其课程内容繁杂,任务艰巨。因此,我们经历了新课程理论培训、区域性课程开发实施试验、启动新课程的基本过程。

2.取得的基本经验

通过课程的初步实验,使我们欣喜地认识到:

(1)“科技传播活动”与“科技创新制作活动”已经成为县级区域性主题,以展现校园文化特色的校级主题“骄傲的独轮车运动”与“关注农业”、“走进家乡”等科技种植、科技环保活动主题,成为我县校本课程的雏形。

(2)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国家课程,确实需要进行地方进行管理、规范,需要学校领导重视,任课教师积极开发,才能建立、实施课程。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需要各级领导、教师提高认识;需要敢于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4)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中的“生成性”,成为创建、发展课程的关键因素。在开发中还要考虑到课程资源、内容的地区资源、条件的限制。

(5)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形成系列,就要有:学校领导创建课程的意识;教师群体开发课程的意识;良好的主题设计。如设立“科技传播活动”主题,由此开发出了“关注农村环境——乡镇企业污染问题研究”“关注农业生产——土地、水、化肥、农药使用技术研究”“关注农村日常生活——洗衣粉的去污效果实验”“关注农村旅游经济——农家饭、田园生态建设与旅游项目研究”等。再如设立“我们的校园文化特色”的校级主题,可由此开发出“骄傲的独轮车运动”“独轮车运动的音乐艺术”“独轮车运动的……”等系列。

三、转变角色,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

1.做学生的指导者。教师要明确活动的重要价值是凝聚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过程中,必须立足于“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而不是在知识的传授上;要为学生创造学习所必需的环境和条件。如对学生调查方向和主题的确立,在资料的积累和分析,以及在调查方法的运用等方面给予必要指导,使学生在明确自己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基础上,细化自己的学习活动,思考学习途径,承担角色和任务。

2.做活动的参与者。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范围是相当广泛的,很多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范围,为此,教师也没必要把精力过分的放在这些内容的学习上,应把精力放在对学生获得这些知识的方式方法的指导上,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共同学习、研究问题,扩充知识。

3.做学生的咨询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学生所承担的任务,考虑他们在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需要和可能:充分估计学生在活动中的可能,他们会遇到哪些困难?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他们会需要怎样的帮助等等。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并做好咨询服务工作。

4.做学生的促进者。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素材和亲身体验的机会,教师要把握活动中思想教育的契机,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要注意捕捉新的信息并及时的判断其价值,同时创造性地将它转化为新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新的发展机会,把握新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态度、知识和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通过实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功能性认识不足,缺乏统一的政策支持,普及率很低,设计、开发课程的意识有待增强。

二、任课教师专职极少,兼职太多,且不稳定。专职教师,学历偏低。兼职教师,为主科增加课时现象突出。因此,阻碍了教师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困扰了教师培养、教学方向的确立。因而出现,教师依据自己特长“哄着学生教”,顾及主科教学,应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现象。

三、学校、教师缺乏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构成因素的理解与重组技能,严重地制约并影响了教学的发展。

新课改的课程构成,给正在发展的劳动技术教育,带来了冲击。在认识上,产生劳动技术教育如何定位的困惑。在实施上,缺乏具体的教学载体等问题。

四、作为实施课程的主体,劳技教材因教师特点选用,种类太多,且不从发展项目出发,难于形成县级区域性的骨干技术项目,难于集中培训,更难于建设一支专业化教师队伍。

为加强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课程资源开发,加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力度,建立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推进我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为此,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一、树立课程理念,认真学习课程理论,规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注意体现教育新理念,发挥其特有的育人功能。

1.全面关注学生的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追求实施完整人的教育,是促进学生能力及素质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价值观、态度、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还要考虑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会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具有奠基作用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学校领导、教师要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出发,勇于探索、创建课程。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对于课程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们应该遵循“继承,发展,再创新”的原则。在实践中去理解“继承、发展、创新”课程的真正含义。

2.坚持“以活动促发展”的教学思想

早在十九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在论及人的发展问题时就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不能给予人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就要用自己内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要使教育改变学生,就必须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完成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构建,实现自我发展。要精心设计有助于学生发展的活动,并为学生确定适宜的活动目标和活动对象,以及为达到目标所需要的活动方法和活动条件。

3.提倡以主动学习为基本方式的教学

主动学习是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的体现,它提倡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包括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交往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学习者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加工、改造和创造等实践活动来实现自我发展。这种方式的教学,要求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自我发动、自我选择、自我组织、自我指导、独立思考、自我评价等一系列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活动。促进他们个性和特长的形成,真正成为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能力的人。

4.重视以体验性知识为教学基本内容

现代知识观强调由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转换,要求学生通过亲自接触事物,进行操作、观察、实验、探究体验等具体的活动和在个体的主动和能动以及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选择能体现可感知、可指导、可推动的体验性活动,调动学生的情感、知觉、思维、注意等一系列功能共同参与体验,关心他们所获得的体验以及他们的追求。引导学生接触社会、走进大自然,使他们在身临其境中增长才干,在体验中认识世界。

二、认真组织,积极参加培训与教研,争做课改先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它是一个复杂、全新的课程,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认真研究它的内涵,各个方面的融合方式。

加强任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保证课时;加强横向、纵向交流,力求实现边学边改边创新。学校的领导、教师都要积极学习课程理论,进行课程实践,创造性地建构课程,积极开展案例研讨活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

三、继续加强主题活动设计,实施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拓展的研究,实现四个方面融合。

1.强化区域性的骨干技术意识,认真研究我县区域内社会劳动技术与学校教育的特点,提高劳动技术项目的科技含量。将劳动技术教学作为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课题研究”与“项目研究”,认真分析,拓展课程,逐步实现四个方面融合。

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为核心,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综合实践能力为基点的设计与技术训练。

2.加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训练,努力实现规定的目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完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与学生的考核制度,建立良好的保证机制。

1.将教师的课前的资料准备、活动组织设计、社会调查等时间纳入教师工作量。

2.将学生的课业考核成绩:

(1)常态课程的学业成绩:劳动技术教育,初一、初二,每周1课时,按照《延庆县2005年初中毕业考试劳动技术学科考查方案》执行。

(2)阶段性学习成果展示:

每个年级、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通过以设立活动主题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方式渗透与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主题展示活动1—2次。

每个学生,以小组主题的社会调查、实践,搜集整理资料、展示活动的结果和所用的时间,折合成对本课程学习学分。

(3)学生的课业成绩=劳动技术教育成绩+主题活动效果成绩。

五、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与管理:

1.我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行县、校、任课教师三级管理制度。努力实现县有区域规划,校有特色建设,教师资源开发的发展方向。县、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建设指导组,学校组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内外指导教师队伍。

第2篇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实行〕》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科技特色,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

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 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 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写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过程目标: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实证的方法。

5. 人格目标: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创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四、具体工作:

结合教材开展教学活动。

1. 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 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 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 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 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内容整合的基本要求:

第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指定领域共同的价值追求。

第二:把握各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各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延伸。

6. 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五、丰富综合实践活动小学生活动的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综合实践活动各领域之间的整合。

六 、存在的问题及想法:

第3篇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本学期的教学我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强调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注重过程,强调开放,重视师生互动.注意做到以下几方面:

1,基于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2, 回归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第4篇

一、合理收集史料,让学生有效参与综合实践

史料是人们研究历史和学习历史的前提,所谓史料教学即注重对史料甄别、选择、判断、分析、运用,而学生在历史教师的引导下探讨历史问题,并形成一定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开展史料教学的前提为让学生明白史料是什么,学会对史料的价值的真伪进行辨别。相关史学家明确指出,史料是人类在社会发展历程中遗留下的痕迹。

如果从价值角度分析,可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其中第一手史料和历史发生过程十分接近或准确记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考古挖掘、口述历史等。而第二手史料则为经后人研究和诠释的如专著、专论、学术论文等史料。由此可见,第一手史料有更高的价值,但目前很少初中生很少有机会获得第一手史料,解读史料能力也较为欠缺,所以历史教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为第二手史料。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主要通过网络或文献等方式搜集史料,或者借助历史教材中附带的相关材料。史料有着广泛的选择范围,尤其在历史文献中存在真伪之分,因此在选择史料时应注意其真实性。以《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为例,教师就在教学中引入一则史料,即春秋战国期间,某国国王对手下将领说……”。通过分析史料能让学生直观理解春秋时期各个国家的纷争,提高学习效率。

二、运用合作教学,让学生有效参与综合实践

合作学习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好奇心,同时对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一般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一方面能增加小组合作成员的多样性,也能增加合作小组学习的竞争性。

小组分工是合作学习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即学生是任务的主体,教师要按照课文教学后再安排所有小组根据教师课堂讲述总结学习难点和重点并一起记忆,最后教师进行随堂检测,通过将每位学生的检测结果作为其所在小组的最终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能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在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归属感带动能竭尽全力为自己小组赢得荣誉,提高学习效率。一般影响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为什么样的问题适合合作学习以及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对此教师在设计问题可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以母题带子题;这个问题可以教师精心设计的,也可以由学生提出,既能围绕课文内容情节,也能围绕课文篇章结构。问题设计和取舍要能体现教材的难点和重点,更要具有讨论价值。围绕这个问题再设计子问题带动合作学习进展,使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初中历史教材中提到黄金和丝绸,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历史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大豆或玉米之类的东西代替,然而其中的治金和绘画都要运用实体展现。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准备相关学习要用的物品,部分学生家里没有电脑就可选择去有电脑的同学家中查阅资料,每位学生在合作小组中都会参与其中,并从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挖掘德育因素,让学生有效参与综合实践

历史是一门以史实为基础的学科,以史育德能体现历史教学中强调的史论统一,也能实现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与智育的统一。新课改要求历史课堂传授给学生知识和培养能力外,还要塑造学生思想品质,激发学生爱国情感,成为德智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国人。

第5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综合探究”课实践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新编教材与以往同类教材相比,其编制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的改革创新,体观了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其中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是在每一单元之后都安排了一课“综合探究”的内容。

针对“综合探究”活动课的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我在如何突破旧框框,把综合探究课上出特色、上出实效上下了一番工夫。下面我以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简称《过年》)为例,总结自己的实践体会。

一、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有没有探究欲望,活动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话题或问题情境的创设如何。话题或问题情境的创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从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事件展开,学生会感到更自然亲切,更有探究的兴致。例如:我在设计《过年》的综合探究课导入环节时就安排了如下轻松的话题:

(1)你喜不喜欢过年?为什么?

(2)说说过年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件趣事,与大家交流。

(3)你认为春节这个传统节日为什么能打动人心,深受大家喜欢?

过年,本身就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过年趣事,人人会说,人人也喜欢说。为什么喜欢过年?学生很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就能为下一步层层诱导、深入探究埋下伏笔。

除用轻松的话题开题导课外,我还让学生观看过年、图片、录像,感悟过年氛围;播放电影《过年》的片段,启发学生回忆过年的经历;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从歌声歌词中导入过年话题,等等。这些都是开题的好方法。

二、从能引起学生思辨的问题展开探究

“综合探究”课的教学过程一般都是围绕问题进行的,问题是探究的驱动力,能引发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探究。问题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关系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高质量的问题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热情;(2)具有思辨性和发散性;(3)问题的难度最好控制在“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的程度上。教师在提问时,应尽可能少用那些“是不是”、“是什么”、“怎么样”等这些传统的提问模式,多问一些“你是如何理解的”、“你认为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你是怎么想的”、“你如何看待与评价”等,以引起学生开放的心态,从而给学生更多发散思维的空间。例如:《过年》一课,我引入过年话题,让学生回味感悟过年的情境,在学生了解过年的来历和过年的一般的习俗后,我设置如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探讨:

(1)现在过年与过去过年有什么不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传统的过年习俗有哪些还一直持续至今,它为什么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3)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延续或改变,你是如何看待的?

(4)现在中国流行一些“洋节”,比如圣诞节、情人节等,对此你有何看法?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学生深刻感悟到春节蕴涵着的深厚文化内涵,并对时展对传统习俗的冲击与改变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这有利于传递美好情感,弘扬传统美德。

三、组织探究性讨论,掀起探究教学的

讨论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与探究方法,它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钻研的精神;有利于发展学生认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究合作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讨论的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必须经过讨论才能解决,组织学生探究讨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辨性、开放性,要有讨论的价值。如学生思考认识上的困惑点、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没有现存答案的问题或没有确定性答案的问题都值得学生讨论。

比如,你喜不喜欢过年?你为什么喜欢过年?这类问题没有讨论的价值,学生可以随兴而答。而像“有人说如今的‘年味’淡了,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电话、电子邮件拜年,代替了登门问候,等等,对此你怎么看?你认为这些是否有保留的必要?”这类问题有争议性,适宜经过探讨,各抒已见。

讨论可以同桌之间、组内同学之间、组际之间开展。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为某一问题争论离题太远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对学生通过交流仍未解决的疑惑点,教师要加以重点启发,进行巧妙点拨;对学生讨论探究过程中,又主动提出的新问题,教师要尊重呵护,并可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

四、交流探究成果,给每位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交流展示探究成果,是“综合探究”活动课的一大亮点,是学生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绝佳机会。教师一定要创设民主的氛围,使学生敢讲、愿讲、乐讲。这一环节教师可把讲台让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唱主角。

有的问题,学生课前已阅过一些资料,课堂上又通过充分的讨论,讲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令人信服赞叹。有的学生观点偏激,有的学生争论有些激动,这都无碍无妨,教师可以让学生放开手脚。对某些问题,学生有不同观点展开争论时,教师要遵循“延缓判断”原则,不要急于表态,判定谁对谁错。有些问题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如在教学《过年》一课时,学生对很多地方不允许放鞭炮不理解,认为过年就该热热闹闹,放鞭炮是延续了上千年的春节习俗,没必要禁止。而有的学生认为这是为安全考虑,过年本是开心快乐的事,如果放鞭炮引发火灾,就得不偿失了。最后有学生提出,最好发明一种安全鞭炮,既能满足人们过年放鞭炮热热闹闹的要求,又能确保安全,不会引发火灾事故。这一观点得到很多同学的认同。但能发明出这种安全鞭炮吗?又有学生质疑。“这就要靠大家努力了,靠你们的才能智慧,说不定还能申请个国家专利呢!”“传统本身会不断继承和变化,需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适时总结与引导,使探究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述展示探究成果的方式,属课堂口头表达展示。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探究时间长,可限定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展示交流,如几天后或几个星期后。延期展示交流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进行的合作探究成果。由于这类成果的内容一般较多,有的是小论文,有的还可辅以图表、照片、声音、文字、课件或实物。交流的形式包括成果展示、成果展览会、成果交流会、成果汇编集等。这种交流方式,既是对一段时间内开展综合探究学习的书面总结,又是对学生探究成果的肯定和鼓励,有利于激发学生下一课程继续深入探究学习的热情。

五、拓展延伸,把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

《历史与社会》综合探究课的设置,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内容,建议授课一课时。时间有限,一堂课能解决的问题是有限的。安排“综合探究”课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弄懂或学会解决几个问题,而重在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因此,“综合探究”课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内,必须把学生探究的热情延伸到课外。在教完《过年》后,我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的作业:

1.访问家中的长辈,了解他们在不同年代过年的经历和感受,了解他们对当今春节习俗变化的看法。

2.利用图书、网络等媒介,收集图片和文字资料,举办一个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专题小展览。

3.传统“节日”只是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之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就我国传统的饮食、服饰、民居等选择一项内容继续研究。

上述拓展活动项目,有利于使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真正建立起有机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继续深入探究教材之外的社会大课堂知识的学习热情。

《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把“综合探究”引入课堂,为学生科学学习、可持续学习开启了大门。随着实践与探索的深入,探究式学习肯定能成为最具魅力的学习方式,“综合探究”课在新课程改革中必定会生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农村 基础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56-01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新一轮的教学改革,重点在于改变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把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于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运而生。目的是促进学生不同个体的发育,培养立体思维以及团队合作动手实践能力等。这本是教育改革一大亮点,但在农村学校推行过程中却成了一大“盲区”。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目前农村中小学实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状。

一、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

(一)农村中小学校仍以“应试教育”为主流,“以分数论英雄”

看的仍是优秀率和升学率,像综合实践这样的课程不纳入到考察范围,因此在学校和教师中没有被重视起来,甚至认为把时间用在上综合实践课,影响了正常课程的讲授。有时候综合实践课程会被其他“主科”占用。

(二)家长对综合实践也不重视

觉得用一节课时间观察蚂蚁搬家是教学生“不务正业”。不如背单词、背古文、做数学题。甚至有的初中家长认为,综合实践,不如直接回家务农,这样既参加了实践,又解决了农忙时家中劳动力不够的问题。

(三)对综合实践认识不深,学生也对此不重视

不能否认大部分学生对综合实践是很感兴趣的,但在学生的理念中,综合科就是带他们去“玩”,至于从中学到了什么,都是次要的,只要玩得开心就可以了。导致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完成教学目标。

二、师资力量匮乏

笔者所在的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存在和其他农村学校同样的问题——教师少,压力大。普遍存在多年级、多学科任课。特别是综合实践这类,竟然出现一名老师兼任了6个年级课程的情况。跨度从小学到中学,尽管备课讲课兢兢业业, 可这么大的备课上课量,毕竟难以面面俱到。就连笔者本人也兼任八年级的综合实践课。虽然也经过培训、听过公开课,但除了本专业课程教授之外,很难拿出更多的精力放在综合实践课程上。

三、教育资源不足

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实施需要信息技术、科学工具、大量图书资料的支持,相对于城市学校,农村存在明显的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除教材和城里学生相同外,课外知识的获取渠道狭窄很多。学校图书馆一般都是摆设,几乎没有什么有用的书籍,且农村地区的互联网不普遍,查找资料较为困难。课程资源的不足,给农村学校教师挖掘、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带来了很大难度,常常使课程实施陷入困境。

是不是面对这样的窘况,我们农村的综合实践课就不要再开展下去?当然不是。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针对这些情况,笔者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农村开展这样综合实践活动有所裨益。

首先,教育理念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都应该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不仅不会影响正常课程,还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常规课程的讲授可以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然后与家长进行良好沟通,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合力,促进农村中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发展。甚至可以邀请一些有特长的家长以指导的身份直接参与到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

其次,壮大师资力量。设专门的综合实践课教师,从兼职课程中抽离出来,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综合实践课的研发。还要多“走出去,请进来”,即到各个综合实践课程开展较好的学校汲取经验,多听课、多沟通,与其他教师交流经验。也邀请其他学校教师到本学校来听课,提意见。学校还可订购相关刊物,供教师学习,并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等活动,提高教师素养。

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70-01

小学数学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它是一种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富有生活情趣的数学活动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树立积极的探索意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应凸显实践性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活动课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室内活动中的做一做、数一数、摆一摆、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贴一贴、玩一玩等,室外活动的社会调查、专题采访、实际测量等,目的都是让学生“动”,动口、动脑、动手。例如,一年级学习《元、角、分》后,教师不妨设计一节《小小百货店》活动课:先让学生自备平时用过的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自己动手制作标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然后再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百货店”,再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体验购物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加减计算。这样一个个富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不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体验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二、创设情景激感,优化活动课的课堂效果

诱发、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活动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在设计上更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能力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更使一部分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对于一堂实践活动课来说更是如此。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愉快和谐气氛中进行的教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现。

三、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使之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看到这则内容,笔者心底那一股儿时的思绪不由地涌现在眼前。小时候,每当和妈妈手牵手走在阳光下,总会这样说:“妈妈,你看我的影子有多高呀!”有的时候也会这样不高兴地说:“妈妈,我怎么变矮了呢?”当时妈妈总是急于去干活,而无心给笔者说个明白。今天面对这个实践活动内容,那股急于让学生弄清影子的知识,让学生参与的激情荡漾满怀,于是这个星期天,便给学生留下这份具有探索意义的作业:“阳光的伙伴----变化的影子”。

课上汇报交流时,学生摩拳擦掌,兴致极高,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他们都发现影子长短的变化规律,通过自己测量的数据总结出:中午12时,太阳照射下的影子最短;到下午,太阳斜射下的影子越来越长。让学生在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与掌握知识,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体现了数学的价值所在,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四、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生活中充满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第8篇

一、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实践能力,为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小学综合实践课强调通过学生们自己的观察、测量、参观、访问、调查、制作等活动,学会探究问题,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学会综合运用知识。因此,学生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其生活实践经验,以学校、社区、家庭中的问题选取学习课题,建立与生活目的的联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我爱我家》时,我首先把能给你幸福而且充满爱的一个地方――家作为提出有趣的活动主题。请学生们一齐交流:你认为什么是家?家里有什么呢?第二步:向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家;第三步:小组选取课题制定活动方案;第四步:收集、整理与家庭生活有关的资料;第五步:展示并总结。这样,通过让学生们看一看、说一说、问一问、写一写,真真切切地去感受家的温暖与美丽,去体验亲人的关爱与无私。

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都含有教育的意义。”要让学生“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由此他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教育应该在生活中进行。从中可以看出他极其重视学生在生活中的亲身经历、实践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增强自我表达的信心。

二、师资、学科整合,团体协作,全面提升活动效能

为了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学校可将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组建成教师指导小组,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因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空间的广阔性、时间的延续性及内容的多样性等特点,所以当确定活动主题后,学生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所要进行的探究活动不可能是单一的。如果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仅赋予某位专职教师,是难以满足全体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需要的,这样往往会导致指导教师顾此失彼或放任自流,再加上农村小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就使得活动的开展“有其形而无其质”。

在开展《广告知多少》的综合实践活动时,我们可以组织信息技术与美术课的教师参与活动的指导;根据农村学生家中极少有电脑这一情况,让信息技术课的教师在课上指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掌握上网查阅资料的技术,还从网上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在设计广告时,美术教师就在美术课上对学生进行广告设计的指导,这样的协同教学,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活动中真正得到提高。

三、加强行动引领,提高活动实施的有效性

活动的实施阶段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但这绝不是说在活动中教师可以袖手旁观了,而是要跟踪观察,适时引领行动,保证活动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活动实施的力度。一位教师讲述过这样一个活动实施经历:课堂上引导学生确立了活动课题“商店招牌调查”,要求学生课下搜集资料。结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搜集到的资料寥寥无几。问学生时,他们则说“家里没有电脑”“以为班里这么多同学,我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在让学生采访、调查时,学生个个兴奋异常,可结果是两手空空地回来了……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要掌握其方法,方可获得成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更是如此。分析上述案例,其不成功的原因在于教师事前没有引导学生认真筹划活动的内容、步骤、方法以及成员的分工等问题,从而导致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毫无实效可言。

首先,教师在行动前要引导学生设计好活动计划。如研究“商店招牌调查”课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具体分析其内涵和外延,细化出子课题,如商店招牌的名字及其含义、商店招牌的字体、商店招牌的设计等;选择同一子课题的学生组成一组,这样各组搜集或调查的内容就具体了;小组成员再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这些问题一一具体化了,学生就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实践活动,也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