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04:11: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坐井观天教学反思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小学语文 新课改 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凸显学生的主体作用,显示自己的教学水平,顺应新课改等,开始采取各种方法给予学生主动权,从而使得小学语文花样虽多,但教学效果不显著。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新背景下自己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认知和见解。
一、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密切联系生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DD生活。
(1)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论启示我们:一个自呱呱坠地而长大有为,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其思维、认知、情感、语言、词汇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对语言的感受、认知、学习、发展,是活生生的,实实在在的,最具有魅力与渗透力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就会学得活泼生动。以教学《坐井观天》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丽的景色,让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是多么丰富多彩,进行思维的拓展。但一位学生却说青蛙可能看不到这样美丽的景色。我让他说出了原因DD环境被污染。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他的生活体验,对生活的关注。而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现在环境受到了破坏的种种情况。
(2)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快乐和宝藏,就孕育着灵感和热望。语文源于生活,让学生从语文中去寻找生活、感悟生活、创造生活,这是实施语文教学的一个出发点。只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点燃灵感的火花,感悟生活,从生活之水中激起灵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积累,就有灵感的迸发。
(3)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语文;生活中处处洋溢着语文气息,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还是以教学《坐井观天》为例,我把握契机,提出“那么我们能不能用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呢?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由此展开了一番激烈的讨论。从而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重视社会实践活动,关爱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协调生存,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为人类正是自然界的精灵,人类如果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报复而最终毁灭了自己。老师让学生在一个广阔的天地中,积极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二、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翁,而教师却成了课堂的发现者、开发者、欣赏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当中教师自始至终不要去干涉学生的学习行为,而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课堂中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教师只是在规范学生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作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与质辩,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只有让学生是思考了,是探究了,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使课堂成了他们学习的演练场。
(2)以学生为主体,就应该采用开放式的课堂。开放式课堂教学法不是指某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也不是传统教学方法简单地综合运用。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的实质是把课堂教学看做是创造性“施教一学习”行为,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不同的主体为中心的活动耦合起来的全方位开放的“人一人”自组织系统。开放式课堂教学法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课堂教学管理过程的效益化和科学化以及课堂教学辅助系统的合理化,目的是使课堂教学系统结构优化,达到外部适应与内部和谐,实现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智能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三、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各类教科研活动,提高自身素质
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个案研究和收集;要牢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可采取以下几点作法:
(1)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
(2)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总之,小学语文教改的路程还很漫长,教师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地提升。今天的我们正在逐步地掀开新课改的“盖头”,总而言之,要利用课改的有利时机,多动脑筋,勇于探索,让学生在紧张活泼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语文,让多才多艺的高素质的教师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不知从何时起,在一片安宁中走入夜的世界成了我一直以来的习惯。今夜,独坐窗前,我的世界屏蔽了一切的宠辱与杂念,只有一泓无底的宁静。伴着阳台上摇曳的花草,检索这些年来的生命册页,我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至理名言,如果说孔子的话说出了学生学习与思考的辩证法,那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则道出了教师“教”与“研”的辩证法。教研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生产力,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成长力。“教”和“研”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两条必由之路, “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一个教师如果只“教”不“研”,或许他可以成为一个经验型的教师,但必定难以成为学者型、专家型的教师。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不少教师对教育的持久热情和执着在渐渐衰减或变味,疲惫加上浮躁使得教师淡化了“研”的热情,没有心思和精力沉潜于研究,为了提高教学成绩,他们往往只是加大对教学的时间投入,为追求高分数,以至疲于教学。这一类型的教师,因为没有“研”的意识,只能周而复始地“教”;由于缺乏“研”的能力,缺乏对教学经验的提升和对教学中生成问题的反思,便少有对问题解决策略的寻求,更别说用理论的视角审视自己的教学工作了,这样,他们只能成为熟练的“教书匠”,而不是专家型教师,教学成绩提升的空间将会越来越小。以“研”促“教”,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教师减负的捷径。
如果说“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那么“研”只有源于“教”才有活力;如果说无“研”之“教”如同坐井观天,那么无“教”之“研”则空洞乏味。有部分教师是为“研”而“研”,随“研”而“研”,甚至忙于“研”,而无暇思“教”。也有些教师功利思想很重,他们往往为完成学校或上面下达的任务而“研”,为评职称、评骨干、写论文而“研”,评上了职称和骨干,就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什么积极性和热情消失殆尽。还有些教师的“研”就是一个人闭门造车,他们把“研”等同于写论文,写脱离教学实际的理论文章,概念、名词满天飞,以至于煞费苦心换来的所谓的教研成果与教学实际相去甚远,更遑论为课堂教学服务。上面的几类教研当休矣!真正意义上的教研,应当超越功利主义,立足于学校教学实际,脚踏课堂教学的沃土,以达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给校长提过一个建议:“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并不是要求教师去做教学之外的另外一件事,而是让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使“教”与“研”共生互补。“教而不研,则教必失之肤浅;研而不教,则研必失之深晦。”只有把“教”与“研”结合起来,边教边研,才能做一个“眼高手高”的教师,才能达到教学的更高境界,才能成就教师的幸福感。
爱“研”才会赢!
关键词:有序;良序;课堂调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13-03
我相信,几乎每一位教师都梦想和追求“高效课堂”。这不难理解,只要课堂教学还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效果和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进步、身心成长。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这个问题已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高效课堂一定是有良好秩序的课堂,即有效调控的课堂。课堂教学与课堂调控好比是马车的双轮、飞鸟的两翼,课堂调控作为保障正常教学秩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日益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问题是,怎样的课堂秩序是正常、高效的?如何才能建立这样的课堂秩序?
一、课堂调控目标之辨:有序与良序
课堂秩序的有序对于保证教学效果的必要性应该是不证自明的,但什么样的秩序才是真正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即什么样的课堂秩序才是有效乃至高效的呢?这个问题尚有争议。我比较了国内一些名师的小学语文教学示范课和美国的小学教学课堂录像。乍一看,显然我们的小学课堂是“有序”的,美国的小学课堂则是“无序”的。反复观看之后则不由自主地陷入深思和反省。我细细品味两种课堂秩序,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表象上的有序和无序,隐含着两点深层的区别。第一,课堂上学生活力的表现不同。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即使其间有很多阅读、思考、情感体验、讨论、认知修正与完善等学生主体性参与的活动环节,也不难感觉到设计者对生动活泼氛围的营造,但总体上依然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美国小学语文课堂严肃不足却活力四射。尤其是学生发自儿童天性的好奇与投入在两种课堂中的表现明显不同。第二,师生的角色功能不同。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是主导者,不仅主导课堂目标、过程、环节的设计,而且主导设计方案的实施(更有甚者,有些公开课连哪个问题由哪个学生回答、如何回答等都是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在这种课堂中,教师是导演兼编剧,学生只是演员);美国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功能是指导者和辅导者。这里体现的是大家常说的问题:教师与学生谁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或者教与学哪个是目的,哪个是手段?是教师要学生学,还是学生请老师教?
我无意对两种小学语文课堂做优劣之分,要做评价的话,我承认各有千秋。通过比较,引起我深思的问题是:有序与有效是对应的吗?秩序井然的课堂一定是高效的吗?或者说课堂秩序只有一种吗?哪种秩序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呢?
说到秩序,不只有有序和无序之分,还有隐显之分、良恶之分。
有些学者的书桌,常被批评为杂乱,在杂乱中,学者自己却可以“取之左右逢其缘”,一经整齐归类往往让学者找不到自己要找的东西。看似杂乱的学者书桌就是一种隐性的秩序,摆放整齐的书桌是一种显性的秩序。美国小学语文课堂显然同样是教师设计的,也包含教学任务目标、实现目标的方法和过程的预设。两种小学语文课堂的区别与其说是有序与无序,不如说是显性的秩序与隐性的秩序。
专制统治下百姓小心翼翼,没有言论的批评,也没有行动的抗争,一切都统一规范有序,但这是一种恶序,不是没有问题,只是压制了问题。苏格拉底被罗马法庭判了死刑,他可以在法庭上发表抗议、发表演说,指斥判决的荒谬与无稽,但他不肯接受学生的安排越狱,而是选择接受死刑,因为这是以法的名义做出的判决,尽管他不承认法庭给他定的罪名,但他尊重法律。苏格拉底所尊重的是社会的良序。
秩序的有无是表象,隐显是其表现方式,良恶才是其本质。我们在调控课堂秩序时必须反思的不是课堂秩序的有无、隐显而是其良恶。应该反思我们所追求或构建的课堂秩序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或者说,要反思一下这种有序是否同时是良序。
二、课堂调控方法之辨:有形与无形,有为与无为
(一)无形胜有形
无形的调控,即隐性管理。所谓课堂隐性管理,是指老师在不影响正常授课的前提下,对于那些不认真听讲或者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所采用的隐含在教学活动中的、有针对性的、非公开的管理方法。课堂隐性管理是课堂管理的一种基本方式,与课堂显性管理相比,它具有灵活性、高效性、艺术性的特点。课堂隐性管理的策略很多,最常用的有表情示意法、走动示意法、手动示意法、变音示意法、提问示意法、兴趣示意法、表扬示意法等。通过应用这些隐性管理策略既能把那些没有主动投入学习过程的学生的思维拉回课堂,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同时又呵护了这些学生的自尊心。注重课堂隐性管理策略该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努力的一个方向。
有形的课堂调控,有时是必需的,但依笔者的经验无形的隐性调控应作为优先选择,不是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最好不用有形的调控措施。
(二)无为而自治
提高课堂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建设高效课堂的根本途径,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的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比如课堂知识的延展就是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我们平常评价一节课的标准,可能重在课程目标的完成上:如基本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运用,甚至会炮制一个测试标准。但我觉得给学生一个自认为正确的标准答案,给教师课堂教学一个定量定性的标准,还不如在教师完成基本教学要求的同时,在教学中留下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让他们自己在探究中阅读、搜寻、讨论、验证,即所谓的“举一反三”、“在做中学”。通过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课堂良序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
课堂教学信息量的扩充,也是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化课堂调控于无形的有效方法。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教学为例,用不多的时间很快完成(甚至只需预习)字词学习和内容的掌握等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学生的角色表演,让学生对“坐井观天”的寓意有直观感性的认识,再补充鼠目寸光、夜郎自大等成语故事进行相互印证,强化认知。再补充相关动物成语典故,如守株待兔、兔死狐悲、亡羊补牢、歧路亡羊、盲人摸象、狐假虎威等,利用学生看过的卡通片、幼儿园时读过的拼音读物和喜爱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些安排,都遵循着信息量大、指向性强、相关度高的原则,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能够吸引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中国古人视无为而治为管理的最高境界,如果我们的教学水平足够高,方法足够灵活多样,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调控或管理”同样可以无为而治。
三、课堂调控之三忌三要
课堂调控应是艺术的而非生硬的,是春风化雨般潜移默化的养成过程,而非临时动议、一蹴而就的粗涉。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课堂调控之三忌三要。
(一)忌给学生贴标签孤立学生,要以正面的期许让学生融入团队
给学生贴标签,是将学生偶尔的差错放大并固化,结果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反而会导致其更加不良的情绪,产生被孤立、隔离的感觉,缺乏团队归属感。在对个别出格的学生进行惩戒或批评时,切忌将批评对象从团队中独立出来,贴上标签,如“你就是一个坏学生”,将他从好孩子中孤立出去。对“刺头”学生,采取“隔离”措施,如座位隔离,课间到办公室独处,体育课、活动课单独安排等,不仅消极,而且适得其反。尽管可能避免一些麻烦,但这只是暂时的,只是延迟了麻烦的发生,把麻烦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教师。
使每个学生都融入相应的团队,用集体荣誉感激发他们的自律自治则是比较有效的调控方法。团队间的竞争会生发团队内的荣誉感、归属感与团队成员对自身的正面期许。因此,培养团队意识,通过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自我期许来矫正一些学生课堂学习中的不良习惯会产生无形而有效的调控效果。
(二)忌滥用惩戒,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在孩子犯错的情况下,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尊重孩子人格、维护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进行。不同的学生,其性别、个性、成长环境不同,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同样的方式对有些学生可能只是隔靴搔痒,对另一些学生可能就是不能承受之重。因此,惩戒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学生和师生间已建立充分信任的基础上,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把握分寸,用好火候;慎用惩戒,用则必达目的。
(三)忌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要科学管理课堂时间
我们首先去的是滴水湖。站在湖边,看烟波浩淼,一望无际,清风浩荡,胸襟大开。据说此湖面积是杭州西湖的三倍。可是诺大一湖,为何命名“滴水湖”?望着湖中的标志性滴水雕塑,不解其意,问湖滨管理人员,亦难言其详。于是,这引诱着我们对“滴水湖”命意作点顾名思义的思索。笔者让学生们合作探究以下三个问题:
一、从“一滴水”可以联到哪些相关的格言、警句?从中是否能窥见命名者的某些立意匠心?
二、“滴水湖”的命意对建设大上海有何启示?
三、“滴水湖”的命意对我们做个怎样的上海人有何启示?
答案一一呈现:
“大海中的一滴水”――滴水湖即使三倍于杭州西湖,但比起邻接的浩瀚东海来,当然不过是一滴水而已。上海虽然发达,但与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对整个人类发展所作的贡献相比,显得何其渺小。
因此,上海人必须谦虚谨慎,切不可沾沾自喜、夜郎自大。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不干涸”――就像安泰离不开大地,上海也只有融入全国的改革开放乃至当今世界发展的大潮,才能有蓬勃的生机和不尽的活力。
因此,上海人必须开放豁达,切不可画地为牢、坐井观天。
“滴水渐积成沧海”――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上海的发展起步较晚,文化根基不深,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也需要继往开来的沉淀,才能真正做到融汇百川、沉雄博大。
因此,上海人需要持续积淀,切不可好高骛远、浮躁轻狂。
“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上海是中国的上海,上海的发展得益于祖国大家庭的扶持、润育,上海有责任回报祖国和各兄弟省市的支援。
因此,上海人要有感恩情怀,切不可得鱼忘筌、自私狭隘。
……
――即水抒情言理,对话何其精彩!
由此不难看出,滴水湖不仅是上海城市精神的象征,也是上海人人格胸襟的寄托。在上海发展的宏伟蓝图中,滴水湖不过是浩浩长卷中的一个小意象,但却是一个富含深厚哲理的诗画相融的意象。她吸纳东海,气象万千,格调如太白之诗,奔放而飘逸;境界如东坡之词,雄奇而旷远――多么发人深思的创意手笔!
接着,我们驱车前往洋山港,车过跨海大桥,犹如蛟龙出水,直赴洋山。当笔者乘兴登上山顶,仰长天,观沧海,俯瞰码头巨舰连横,气势磅礴,何等恢弘!这吞吐五洲四海的洋山深水港仿佛是“滴水湖”意象的妙笔笺注,或者说是与“滴水湖”诗篇神韵契合的“外一首”吧。
恰好,当天的报纸报道:神七升空,上海航天承担“神七”飞船研制三分之一的任务。至此不觉激情满怀,逸兴遄飞,面向大海吟得小诗一首:
湖名滴水因邻海,港辟洋山可济洲。
吐纳风云天地小,胸罗万象看星球。
――上海人必须有如此胸罗万象的襟、吐纳风云的大气魄!
机不可失,笔者又给古典诗词选修班的同学布置了一个作业:以“登小洋山”为话题和诗一首或填词一阕。
试看两篇习作:
登小洋山有感
朱成纯
东风远渡小洋山,蛇舞长龙叩大关。
欲引狂澜三万里,仰天笑傲报轩辕。
浪淘沙
张峰
乘驾御东风,飞跨长虹。
洋山深港大江东。
漫步峥嵘山石顶,一览天空。
聚首论英雄,指点盘龙。
艨艟列舰傲苍穹。
安得倾情邀四海,豪饮千盅。(如今,世博会的盛举,让张峰同学的这个美丽的愿望化为现实了。)
至此,既有顾名思义寻根究底的探讨,又有即景生情赋诗填词的兴会,“课”亦活矣!
滴水湖、洋山港――姊妹篇杰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当我们换个角度来看,她们又何尝不是一笔生动形象、寓意深刻、值得开发和利用的教育资源呢?
教育,的确需要一点画龙点睛的匠心。什么是上海精神?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上海人?这是我们常常在教室里、校园中讨论的话题,司空见惯、屡见不鲜。但是那些只是概念的阐发、是理性的认知、是抽象的思考。当我们站在滴水湖边即景联想的时候,那才是直观的感受、是诗性的领悟、是切身的体验。感受比认知更鲜活,领悟比接受更自信,体验比思考更深刻。当然,校园中、教室里的认知理解之类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好比是“画龙”;而走出课堂回归现实的感受、领悟和体验,则是在为龙“点睛”。于漪老师曾说:“教学不能只教到黑板上,必须要教到学生的心里去。”的确,龙不点睛,怎能破壁飞腾?
“画龙”需要长期积累,“点睛”的契机往往偶然得之。教书育人需要长期积累的“画龙”,也需要偶然得之的“点睛”。“点睛”需要发现契机或创造契机,需要艺术的匠心和灵感。但凡有长期的积累和育人的匠心,则自然不乏偶然得之的契机和灵感的。
清代诗人袁枚有诗云:“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皆为绝妙词。”他说的是诗歌创作的原理。但岂止写诗,我们的教书育人又何尝不与此同理?从此出发,也就不难理解:教师即课程,学生亦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课堂无处不在,“生成”契机无处不在,教育场也无处不在。
海滨归来,壮观浩渺的滴水湖、洋山港依然在脑海中历历如画,反思当日这个发生在东海之滨的教育小插曲,伏案开灯,匆匆写下小词一阕以记其事:
――调寄卜算子
俱是课程人,
互动开泉壤。
解道画龙与点睛,
在在资涵养。
诗吟滴水湖,
词赋洋山港。
湖海江山作课堂,
收获一份平常的心态
人到三十,心已不在年轻,从教十年,时光已不短矣!佛教禅宗里有一句话:“平常心也是道“,三十岁给我最大的变化,是修炼成了心静如水的平常心态。回顾参加工作走过的十年,曾经自卑过,也曾经彷徨过,也曾经沉沦过,每日里,在抱怨和惋惜中低鸣;在彷徨与颓废间游荡;在郁悒和挣扎中徘徊,有时,感觉自己就像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前进的方向。去年冬天的时候,学校组织观看了李桂林、陆建芬的事迹,给我的不仅是感动,更是心灵上的震憾,没有水,没有电,生活在海拔2800米的悬崖山颠上,寝食于深山恶水之间,条件极为艰苦,每天,桂林、建芬夫妇从猴子才能爬上的悬崖边的天梯上接送孩子们上学放学,稍不留意,就会命丧黄泉。可就是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桂林、建芬夫妇坚守了十九年,期间,有几次走出大山的机会,过上级一点舒坦的日子,他们都放弃了。我一直在思索之中,在当今社会,金钱至上,拜金盛行的时代里,桂林、建芬老师能够荡平物欲横流带来的心灵上的涟漪与不安,保持对世事,对万物一种平静的心态,是多么的不易。有时,我感觉到教育就是为了守住心中的烦燥与冲动,保持一种心静如水的心态。抱怨也好,烦恼也罢,都是伤情动感的,中医说得好,伤则损心,烦则伤肺,与世无补,与己无益,不妨学学佛教中的“拿起”与“放下”,守住心灵的宁静。我庆幸,我在三十岁的时候能够捕捉到这一人生的重要禅理。
多读了几本书
“腹中有书气自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对读书理想与向往,我喜欢一个人静静的看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温柔的白炽灯环绕之下,我会开始一天读书旅程。从大本头到小小说,从杂志到报刊,从文本阅读到网络浏览。读书不仅仅是为了求知,也可以为了休闲,更多的时候我读书是为了追求心中的一份平静。过去的一学年,我认真、仔细地读了几本书、摘抄了两本读书笔记、背诵了整部《中庸》、写了十六篇读书体会,存放自己的qq空间之中及电脑上,这些虽稚嫩、虽肤浅、虽暗淡无光、虽有血无肉,虽暗含羞涩之容、虽存有坐井观天之识,但我相信一个词语,有感而发,有了感才能生情,有了情,证明大脑是实在的,心是充实的,不至于是存在世间的一个躯壳而已,血管中还有些滚烫的东西,心中还有一丝丝的对生活、对工作、对学生、对自我的愿望和理想,有了这些,我感觉这就是人生的一笔巨额财富,若干年后,当再次看起的时候,也可能是一件珍贵古董。
关于教学
一、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首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孔雀开屏以展示自己美丽的天性,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具有渴望得到别人赏识和表扬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也都希望别人,尤其是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因此,我们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一个积极的评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们敢说、想说、能说。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转述“通知”,写“留言条”》时,让一个小朋友把中心校的电话通知说一下,赵校长说,中心校打来电话,通知邓老师明天上午到中心校参加广播操比赛。要求穿……穿……衣服……(众笑)师:别笑,这位小朋友开头说得很清楚。不要紧张,想想,要求穿什么衣服?上身穿――生:(接着说)上身穿红毛衣,下身穿白裤子,脚……脚穿白球鞋、白袜子。师:你记得很好嘛!谁还有补充吗?于老师在小朋友说得有缺陷时,他不是马上中止他的发言,而是鼓励他,善于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加以肯定、表扬他的优点,嘱咐他不要紧张,慢慢地启发他说具体。
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口语交际,促进学生语言表达的发展。那就给学生定框框,一锤定音无视学生学习的发展态度,只会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造成学生甘当听众,观众的消极心理。因此,我们在评价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参与的思维过程,而不是结果。教师要着重评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态度。评价时对优点要讲足,对缺点与不足要讲准,评价的语气要诚恳,对出现的毛病要及时地给予纠正。
二、师生评价――相互结合
《新课标》中指出:“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评价别人,由学会评价别人到评价自己,学会赏识别人到自我赏识,和同学之间有了和谐的关系,拥有了内在心灵的和和谐关系,拥有了内在心灵的和谐,心境一片明朗。如一位老师在教《小熊真可爱》时,指名让学生讲故事,其他学生当“评委”。小评委们在认真聆听同学讲完故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能主动地各抒已见,有的说:“他讲得很好,声音很响亮。”有的说:“他讲得还可以,但是内容讲错了。” ……这样讲与评结合,互动互助,双方都有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既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养成了认真听别人讲话,尊重别人、互助合作的好习惯。赏识赋予了孩子沟通的智慧,赋予了孩子生命的智慧。
三、尊重学生――独特体验
评价不是一心要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他们一切努力的思考得出的不同的见解给予肯定,给予一个积极的评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一个学生敢说、想说、能说,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一位教师在执教《坐井观天》时,当讲到:“青蛙坐在井底,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当时有一顽皮的学生抢白:“不对,青蛙知道外面的精彩,但它不敢跳出来。”这位教师并没有因为学生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而生气,也没有压制他,反而鼓励他说:“你的想法很独特,说给大家听听。”他大声地说:“如今,有很多人爱吃青蛙,因此有人千方百计四处捕捉青蛙,青蛙一定是害怕跳出井外,遇到危险,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尽管它知道井外的世界很精彩,但还是不敢跳出来。”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同学们都由衷地为这新颖、独特的见解而喝彩。鼓励激起了求异的思维,点燃了智慧的火花。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
1.提问对象不能面对全体学生
调查发现,大多数老师经常提问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而对于成绩差的学生很少或几乎不提问,这说明成绩差的学生不受教师的关注。
2.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
调查显示,有近35%的小学生很少举手发言,而且二、四、六三个年级呈现递减趋势,表明随年级增加,小学生越来越不愿意参与课堂提问。
3.提问后教师评价不恰当
问卷调查中,62%的学生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回答进行适当点评并给予鼓励,表明学生希望得到肯定,受到重视。但调查中也发现只有60%的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给予适当的评价,仍有40%的教师提问后评价方式不恰当。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问题的原因
1.教师备课不深入
在小学,语文老师大多数担任班主任工作,班主任工作繁杂,备课时间会相对减少,因此对于问题设计的难易度、排列顺序、问题表述等方面考虑的就很少,而且很难做到和学生兴趣点相连接,从而导致问题过难或枯燥乏味等问题。
2.教师课上处理成绩差的学生成问题能力差
之所以差生在提问时不受重视,不是差生不受老师喜欢,是因为教师设计问题梯度性差,问题对于差生过难,教师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生成新问题以应对差生不恰当的答案,于是为避免时间浪费,干脆找成绩好学生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3.教师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在小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中,几乎没有标准答案,有理即正确,为了对学生进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激发学习兴趣,多数教师一味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空洞的赞美,不能对问题的回答进行正确的评价。学生其实并不喜欢这样近似虚假的鼓励,渐渐失去参与课堂的兴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
1.课前设计
(1)清晰明确。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有限,缺乏知识积累,缺少社会经验,理解能力有限。而且调查也显示教师对于各个学段的问题设计重点是不同的,各有侧重。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清晰明确的问题,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例如:《记金华的双龙洞》,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有的教师这样问:“作者是怎样浏览金华的双龙洞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样的问题很容易把学生弄晕,不知从何答起。若问:“能把作者游双龙洞的地点按顺序说出来吗?”学生定会跃跃欲试,接着问:“每到一处,作者有什么见闻?从字里行间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这样把问题分解开来,并做到问的具体明确,不仅使学生乐于思考,敢于回答,还能提高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刻性,真正做到有效提问。
(2)抓兴趣点。小学生另一年龄特点是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集中,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注意寻找课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的兴趣爱好的切合点,使问题具有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教师可以设置悬念:“青蛙到底有没有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天呢?”学生由此进行争辩,想出多种结果。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锻炼了求异思维、争辩能力和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乐于思考、愿意参与,使教师的提问有效而有趣。
另外,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课前设计还要注意问题的深度、梯度和外延问题,争取使问出的问题深浅适宜、层层推进、并给学生留有创造和想象的空间。
2.课上实施
(1)提问时机恰到好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抓住提问时机是有效提问的关键,而且小学生年龄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要求教师要洞察学生心理,善于捕捉时机。也就是:当学生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时;当学生受旧的知识影响很深而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等。
(2)提问方式灵活多样。小学生的特点是喜欢新鲜事物,好奇心强,加之小学语文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免有些枯燥,提不起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提问方式上灵活多变,以不同的提问方式唤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实现教学目标。
(3)提问对象广中有重。由于每个人发展程度是有差异的,一个班级中必定会有对于语文学科学习优秀与不优秀之分。但是教学目标对每个学生的要求是一样的,所以教师提问的对象应是全体学生的,只是问题的难易程度会有所不同,或者说在教学板块中各有侧重。
(4)问后评价丰富具体。小学阶段不仅是积累知识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品格,尤其是自信心形成的阶段;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又是没有标准答案,有理即正确。因此教师问后评价对学生的知识与品格的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应及时的对学生的答案做出恰当而具体的评价。优秀的地方加以表扬,不足的地方引导其改正,加以鼓励。
3.课后反思
小学语文教师作为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施者,其课后反思是必须的。通过反思课堂中提问时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教师可以总结自己的提问是否真正做到了有效,是否符合教学目标,是否促进学生发展,有哪些不足之处,又有哪些处理的较好之处,以此来作为下一次备课与讲课的借鉴。一次一次调整,一步一步改进,从而能够真正实现有效提问。
参考文献:
[1]张玲菊.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微探[J].文教资料,2005,(28).
近日,笔者阅读了中联办郝铁川先生的《恶法亡国论》一文,作者在文中写道,“在众多原因中,值得我们法律人注意的是,恶法是亡国、或曰加速亡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恶法可以加速一个国家的灭亡,这样的事例可以举出很多。这提醒立法者一定要注重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良法治国的必由之路。”作者的观点引起笔者深深地思考,对执行力从何而来有了一些新的看法。面对任何存在的问题,都有两种思考的方向,一是内省,二是归因于外。当校长们一味地强调教职工的绝对执行力时,是否“内省”过?笔者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执行力不高的关键,在“上”而不在“下”。要想制度执行到位、政策落实到底,学校的决策必须科学、前瞻、“贴地”。
第一,校长的决策必须科学,这是对管理者决策力的拷问。学校制度和规定的科学标准,早有定论,那就是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国家的法律、法令和法规,对孩子的明天和国家的未来负责。校长要反思制度出台的流程是否科学,学校出台的每一项政策,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还是一时冲动的结果?是一个人想出来的,还是集体的智慧?是否容忍了反对的声音,同时对这些反对的声音采用了什么样的途径和手段进行有效的沟通等。当然,作为校长需要对学校进行一定的“顶层设计”。由于教职工的思想、觉悟、水平和能力一时跟不上,在不能全面、正确理解的时候,作为“顶层设计”的校长有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宣讲措施呢?绝大多数人不接受、不理解的决策,没有群众的知晓与认同,再好的发展理念和计划也很难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甚至会遭到巨大阻力和抗拒。要审视制度的内容是否科学。制度出台的立场是什么?出台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职工和学生的发展,还是为了管理的方便和权威?出台制度的内容是否抓住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还是游走在教育教学的边缘?出台制度的能级是教职工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还是遥不可及的,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教职工是否能做到等问题都要进一步思考。
第二,校长的决策要具有前瞻性。即使学校现在出台的制度和政策是科学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不断地调整,因为世界永远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优秀的学校一定要走向世界,校长一定要认清明天,明天是计划今天的重要依据。因而,校长的决策必须具有一定的战略眼光。领导者只有具有全局观,才能站得高、看得远,避免坐井观天的局限性和只顾一点、不及其余的片面性。着眼全局,不仅指着眼所在地方、单位的全局,也不仅指着眼国家的全局,还包括着眼世界发展趋势。只有具备这样的全局观,领导者才能更科学地把握国家的全局,更准确地为自己所在地方、所在领域、所在行业、所在单位进行定位和谋划。这样的决策才是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眼光的前瞻性,才能直抵教育的内核,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之上,做出具有前瞻性、领先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判断。校长必须站在世界教育的前沿,洞悉教育发展的历史潮流,只有走在教育发展潮流的前列,才能占有先机,才能勇立潮头,也只有这样,学校做出的决策才能大气,不会拘泥于眼前之得失,汲汲于一时之名利。纵观古今中外留名教育史册之学校,概莫能外。
第三,校长的决策要“贴地”。不管学校如何思考、如何决策,只有“贴着地面行走”,将教育理想、决策和校情、地方情、师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扎根于校园,扎根于师生之间,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目前,有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一直存在于校园之中,存在于不少校长身上:领导们参观、学习回来,不考虑客观实际,就一味地将外校的经验和做法在学校推广、实施。外校好的做法要学习,学校已有的经验又不肯有所舍弃,叠床架屋,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层层加码,次次增容,最终让老师无法承受。众所周知,管理经验有着不可复制性。学校要学习的是成功的“合理内核”,而不是它的具体做法,学校要将学得做法和经验进行“校本化”处理。即使这些经验和做法是好的、正确的,如果绝大多数老师不接受,也要学会大胆摒弃,或者分步推广,实行“寸进”之法,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任何一所学校所取得的成绩或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根本上说,都与校长的思想、观念、态度、作风、言行、个人素质、领导能力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因为“校长是学校的第一谋划者、第一管理者、第一责任者、第一资源、第一质量、第一品牌,任何人无法取代。”(李金初)当管理瓶颈出现时,不能一味地强调执行力,更不能简单粗暴地压制反对、强力推行,而应该对管理制度进行严格地审视和深刻反思,看看制度本身是否出了问题。当管理失去人心时,不能一味地指责教职工,更不能采用行政的手段进行打击、开展运动,管理者应该对自身的能力、品德、为教育献身的精神进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