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俗文化教育

民俗文化教育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23 12:16: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俗文化教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俗文化教育

第1篇

    一、思想上重视民俗精神的德育作用

    1.充分发挥民俗文化中的爱国思想的教育作用。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信念,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的不变主题。我国众多的古代典籍都充溢着先贤们的爱国思想,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化典籍特别是古代诗文,让学生接受爱国思想情感的熏陶。我国古代着名文人大多是崇高的爱国主义者,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文章着作都可以作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屈原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他创作的《楚辞》包含着强烈的爱国思想。如“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爱国主义操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对国家民族振兴的执着追求;“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信念。屈原作品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至今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2.坚忍顽强的意志力教育。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和平年代,人生道路相对平稳,经历的事情太少,这使他们承受外来压力的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磨难。教师在讲授课文时,应有目的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力教育。如教学《史记》时,让学生收集有关司马迁的生平资料,通过阅读《报任少卿书》进一步了解司马迁的生平。他在遭受宫刑之后,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选择奋起,以超人的毅力完成《史记》。他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是顽强意志的精神财富。

    二、在课堂上发挥民俗知识的智育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民俗教育,有助于学生理解相关的文学知识。在阅读课上教师应注意把民俗教学作为分析课文的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以学习《孔雀东南飞》为例,这篇课文内容比较丰富,情节较为繁琐,学生往往学习兴趣不浓厚,这时教师可以利用文章中的民俗文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刘兰芝和小姑告别时说:“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其中初七指七夕,也可称乞巧节、女儿节。教师可以顺便讲解七夕节的风俗,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七夕节大概起源于西汉,每逢七月初七,人们会举行节日活动。按汉朝习俗,这一天要晾晒衣服和书。乞巧节的习俗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发展而来。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吸引到课文中。另外,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或许会有这样的疑问:刘兰芝被遣回娘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求婚?教师就可以介绍汉朝的婚俗:汉朝时对妇女的贞节不是特别看重,女人丧偶或离婚后仍可再嫁,男子对女子是否曾经结过婚不是特别在意。如我们熟悉的名士司马相如就娶了守寡的卓文君,才女蔡文君也曾改嫁多次。汉末有些不仁的叔伯、兄长为了钱财或者占有寡妇的儿子,就逼寡妇再嫁,这些寡妇为了抗争甚至被逼死。刘兰芝以死抗争兄长的逼嫁,正是当时许多寡妇命运的集中反映。可见,教师拥有丰富的民俗知识对语文教育教学是非常有益的。

    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地方民俗资源的教育作用

    课本的教学资源是有限的,教师应把对学生民俗文化的培养延伸至课外,因为民俗文化产生于民间生活。组织学生开展民俗课外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地的民俗文化,这种形式比简单讲授教材知识更有趣味性和生命力。因此,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民间、深入生活,收集和整体由广大劳动人民创作并流传至今的各种物质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各种神话传说、有趣的俗语、俚语等。如河南地区各种有特色烙印的民俗文化:刚健勇猛的少林功夫、以柔克刚的太极拳、司马懿得胜鼓、三门峡地区的百佛顶灯、淮扬的太昊陵庙会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调查,并采用讲座、报告、知识竞赛、主题班会、报告汇演、征文等形式对所调查的民俗文化做总结,让学生真正了解民俗文化的内涵,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传统节日进行节日文化教育,使学生真正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文化内涵,如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目的是表达生者对祖先或者死者的深切怀念,找回民族之根;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还可以搞一些采风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民俗特色节庆活动,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丰富多彩的课外生活既可以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果显着。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所以,民俗文化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值得每一位语文教师关注和利用。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品德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它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几千年的中华民俗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无疑是一座琳琅满目、异彩纷呈的文化宝库。中华民族精神在众多民俗文化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国民俗文化是实施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

随着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我们的教育观也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依旧挂在嘴边,但效果却常常不尽如人意。现代教育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战略,学校天天都在倡导素质教育。尽管素质教育没有明文规定要学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却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指引。孔子说:“因材施教”,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但是这种思想,这种教育方式却在学校里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虽然现代教育主张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创新教育、实践教育,表面上是为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添了一股新的力量,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满路荆棘。近年来,我将民俗文化引入思想品德课堂,将民俗文化引进学校素质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一、民俗文化走入思想品德学科教学

民俗文化资源博大精深,这是学校学科教学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在有的学科教材中就已经显现一定比例的民俗知识,如,中学语文教材中就有一些体现民俗文化知识的课文(散文、诗歌);音乐、美术教材中的民间技艺;历史地理教材中的民俗民风等。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适当有效地拓展渗透一些民俗文化知识的教学,取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那么,在有的学科教材中没有显性的民俗知识内容,教师是否就觉得自己学科的教学和这毫不相干?其实也不尽然。如,思想品德这门学科一直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正统严肃的,很少有教师认为可以把它和多姿多彩、趣味横生的民俗文化联系在一起,因而在实际教学中就缺乏对民俗文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但我们还是可以有创新之举的。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有“尊师重教”一节教学内容。在以前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通过列举一些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例来说明尊师重教是一种优良风尚、传统美德。而我在教学前先向学生提了一个问题:我国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是什么时候提倡的?鼓励学生课后去查询相关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民俗资料:明清以来,各府州县例行的尊师敬老的传统礼仪。老百姓家供奉祖宗牌位,正户题名为“天地君亲师”,其中“师道”列为五尊之一。旧时书生、学子、学童在家中正堂,私塾、县学、府学、大学均在正厅供奉孔子牌位。在冬至节时,旧俗也要由学董牵头,宴请教书先生,先生要带领学生拜孔子牌位。山西民间就有“冬至节教书的”谚语,说的就是这种尊师风俗。至今民间仍有冬至节请教师吃饭的习俗。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学生了解了平时不曾知道也没机会知道的内容。接着,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教师又提出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些风俗的?有学生认为,之所以成为风俗,是因为它已经深植人心,长期沿袭而成为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了。这些风俗在礼仪形式上不同,并无精神上的差别,都体现了对师道的尊重。由此可见,尊师重道是我国传统的美德。

又如,我在上初中思想品德“友情伴我同行”时,就在教学前先让学生收集我国古代经典的传颂友谊的故事,不查不知道,学生通过收集发现有很多传颂至今的感人故事。管鲍之交、鸡黍之交、舍命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胶膝之交等,通过讲故事,学生知道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并知道了八拜之交是什么意思。语出《紫钗记・吹台避暑》:“俺二人以八拜之交,同三军之事。”元曲《冻苏秦》:“你不知这张仪和我是八拜交有朋友。”又《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与小生同郡同学,当初为八拜之交。”俗称结拜兄弟为八拜之交;按古无八拜的礼,以互相四拜算为八拜。八拜之交应该是指对结义双方长辈行八拜之礼,正式结为金兰之好。但据说这八拜是沿袭过去八个著名的金兰典故,而在这之前有的学生把八拜之交理解为朋友之间相互对拜八下,可见今天的中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了解的欠缺,在此基础之上,学生还补充了很多俗语和风俗,这些学生已经很少使用和接触,教师采用了学生小品表演的方式,表演了桃园三结义的场景,让思想品德课堂一改死板的面孔,教师适时地提问,为什么这些故事传颂至今,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引出了友谊的珍贵,要用真诚、理解、宽容、关爱、帮助、平等、无私、奉献来浇灌,才能让友谊之树常青,这时教师又举了现代名人、伟人交友的故事。所以友谊从古到今都是人们所期望追求的宝贵情感,千金易得,知己难寻,我们要珍惜友谊。

教师发掘具有教育功能的民俗文化资源渗透到思想品德教学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又能有效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学效果明显。可见,只要教师有心挖掘,合理利用,让民俗文化知识融入学科教学中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当然,民俗资源纷繁复杂,各学科也有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实现有效渗透必须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可能性

在学科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一定要渗透民俗内容,如完全没有渗透的可能和必要,就不要牵强附会,更不能生搬硬套,弄巧成拙。

2.合理性

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渗透民俗教学内容,不能喧宾夺主,顾此失彼,以至影响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

3.灵活性

对渗透的民俗知识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民俗知识特点灵活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或教师直接传授方式。

二、民俗文化走入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之一,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和开放性,可以拓宽学生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课程资源,开发民俗文化校本课程对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意义是非常明显的。

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个较好地把民俗文化和校本课程结合的例子――《探究我国传统节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之所以拟定传统节日文化的课程内容,是兼顾到民俗知识特点和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民俗文化纷繁复杂,包罗万象,有礼仪民俗、生活民俗、娱乐民俗、观念民俗等,这些众多内容不可能一一呈现在课程中。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多姿多彩,是我国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内涵,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是不可轻视的素质教育资源。每一个节日都有它的历史渊源、美妙传说、独特情趣,而且呈现在平时生活中的节日民俗事项,贴近学生生活,生动有趣,通俗浅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正因为如此,有很多学校对学生都开展了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活动。但是我们的校本课程不能只是流于对民俗文化的简单介绍,而应该对它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更多地挖掘文化的精髓所在。

1.课程目标定位更高更具体

把提升学生对节日文化的深层理解和分析能力作为教学目标,在平常生活中,呈现于学生生活中的传统节日事项其实也不少,但我们学生只是停留于对民俗表现形式的认识上,对其蕴含的精神内涵并不清楚。所以,教师不仅以增加学生对节日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为己任,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去挖掘感悟节日民俗中蕴含的思想内涵,真正领悟到节日文化的魅力,也为他们今后自主学习更多的民俗文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实施主题单元教学,增加学习广度深度

我国传统节日就有十几个,我们集中对我国六大主要传统节日(春节、元宵、端午、清明、中秋、重阳)的学习。在教学中,我们教师是以每个节日作为一个主题学习单元,在每个主题之下确定三个学习专题。如:

专题一:了解某节日。主要是对该节日知识的了解,如,了解节日的由来、节日的传说、节日的习俗及地方特色、节日诗词等。有的是学生利用网络、图书、家人、亲戚等途径自主学习获取认知,然后相互进行交流,有的是由教师课堂直接传授。

专题二:探究某节日。采用探究学习方法,挖掘习俗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从驱邪内涵、祈福内涵、纪念内涵、美德内涵、精神内涵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成表。节日习俗也是良莠并存,让学生讨论辨析传统节日中的陋习,还组织学生对“移风易俗”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现在全家在饭店吃年夜饭,到外地旅游过年等现象,学生对此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生还有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一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很重要。

专题三:体验某节日。节日习俗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一些事项,除了他们在节日生活中耳闻目睹,我们还让学生参与一些节日事项的体验,体味节日的乐趣,感悟节日的内涵,如逢元宵节、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教学生学做包汤圆、包粽子,尽管手艺有点难度,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有的还向家人请教,然后再传授给别的同学。教师教学生学做中国结。大红的中国结,给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节日喜气,反映出我国百姓对平安、和谐、幸福、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学生是乐在其中,感受在其中。

3.编写配套校本教材,为课程教学提供借鉴指导

一个好的校本课程一定要有精心编制的校本教材,这个教材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特点,图文并茂,语言亲切,具有良好的可读性。教材中呈现有节日知识介绍、相关知识连接、延伸拓展问题等形式,比较注重留给学生一些思考、质问和探究的空间。校本教材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提供一些资料,也为今后其他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值得借鉴的材料。

三、民俗文化走入校园文化活动

良好的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用优秀的民俗文化来构建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都应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以节庆活动为载体,以广大师生为主体,创设节日气氛浓郁的校园静态环境,组织丰富多彩的以节日文化为主题的校园动态活动。

1.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学校主管部门或学校领导管理层提出学校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为其从事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平台和服务。学校全体师生,都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还可以邀请部分学校家长参与活动。活动中没有观众和表演者的明确划分,在场的每个人都是活动的参与者。

2.活动形式多样化

有集中活动和分散活动形式。集中活动时,有歌舞戏剧表演和节日诗歌朗诵,都由师生自导自演;有节日知识趣味竞答,由在场的所有师生家长参与。分散活动时,活动场地分成几块,有现场体验技艺活动,如,包粽子、剪纸、编织中国结、做香包;有现场趣味游戏活动,如,有奖猜灯谜,还有品尝风味小吃等。校园节庆氛围浓厚,参与激情高昂,参与率高达95%以上。

把校园节庆活动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享受“节庆”带来的快乐,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师生共同参与体验活动,也增添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感情。

第3篇

一、提升自我,了解民俗文化

在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传承民俗文化,倘若语文教师自己都一知半解,很难想象能教出喜欢、理解民俗文化的学生。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提升自己,广泛地了解民俗文化,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今的教学工作。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民俗文化的内容很多,对教师的文化底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学识水平、艺术修养、文化品位不高,不能真正地体验到作品内在的神韵与作者为文之用心,就不能真正地走近作者,理解作品。再者,中华大地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形成的民俗文化也是各具特色,不胜枚举。为了能进一步提升自我,让自己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地了解民俗文化,笔者大量地阅读相关的书籍,查阅相关的资料,力求将教科书中所涉及到的民俗文化理解透彻;并学习、研究本地的民俗文化,力求在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不至于对课文内容理解得不深不透、捉襟见肘。在课余时间,笔者走访了当地民众,参观了本地的博物馆,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民俗文化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教科书中所描写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知道本土的民俗文化,将作品精神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之中,达到真正地领会作者的旨趣与作品的神韵,并且提高欣赏文学能力的目的。

二、依据教材,深挖本土民俗文化

近年来,随着专家学者的呼吁、课程改革的重视、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增加以及测验考试的青睐,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更加凸显,这就为民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提供了可能性。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涉及到民俗文化。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有《社戏》《安塞腰鼓》等这样一些反映地方民俗风情的选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开设了民俗文化专栏,所选课文大多是写各地风俗、讲述民间艺人轶事,描述街头商贩的吆喝,展现了一幅幅有声有色的民俗风情画卷。不仅如此,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到民间采风去”。开设有“家乡素描” “认识方言”“乡土发现”“节日探源”等5个专题,让学生关注平常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探寻日常生活背后的“学问”,并在“参考资料”中增加了“语言与风俗”“少数民族节日风俗”的知识。

在这些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教学中,笔者与学生一起深挖本地的民俗文化,并通过视频、音乐、图画等形式展示。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时,笔者与学生一起跟随沈从文先生欣赏了云南民歌的风采,了解到这个多民族地区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渗透了唱歌的民族特色。之后,笔者给学生讲了本地赣南采茶戏,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在学习《端午的鸭蛋》与《春酒》这两篇课文时,笔者与学生一起探讨了本地过端午节和春节的民俗。在这探讨过程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虽然同在一个县区,过节的风俗还是略有不同的,有些村在过端午节时包粽子;有些村是过年时才包粽子,有些村在过年时举行“游神”活动,有些村庄却没有,果然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在深挖本土的民俗活动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自己所在地方的民俗文化的了解,也知道了一些以前不曾了解的民俗活动,扩大了他们的知识面,增长了他们在民俗文化方面的知识。

三、走出课堂,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渠道之一,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还得有第二课堂的文化意识。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因此,笔者常常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去寻找本地民俗文化。

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的主要阵地。在课余时间,笔者常常带学生到学校的图书馆或附近村庄的文化馆,让学生在图书馆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苯谈?嗣瞧砀5拿篮眯脑浮??庑┒挤从沉死投?嗣窠】档纳?钚奶?⒚篮美硐耄?庑┎⒎且皇币坏氐姆缦埃????瓿晌?恢置赖姆绶丁⑸频淖非蟆⒄娴闹腹椋?庑┒匝??难?蘸徒逃?遣豢傻凸赖模??馨盐颐敲褡逦幕?械木?璐??淮?忠淮?娜嗣恰T谥醒в镂慕滩闹腥缬猩婕暗较喙氐拿袼字?妒保?淌?沙浞掷?谜庑┟袼撞牧希?匝???星币颇??乃枷虢逃?1热绻糯??闹谐3I婕暗焦糯?娜说摹俺鍪馈薄ⅰ叭胧馈彼枷搿W魑?淌?涂梢愿嫠哐???淙辉诠?ダ??加懈呷斯橐?缋铮??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66_1.shtml>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第5篇

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中更好更有效地开展民俗文化教学呢?上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合作的参与过程”。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历史教学也可以结合民俗文化的特点,给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时间去体验、感悟、探究,感受民俗文化的美好,体现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

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开展民俗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有如下几种。

一、让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感受民俗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已往人类活动的客观发展过程。人类的活动一刻也离不开时间和地域,时间的不重复性决定了历史不能重复再现。“这就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进入历史情境,走进历史人物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去感受历史的灵魂并与历史人物的心灵沟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和体验历史真实,从而实现人类理想和精神的传承,实现人本身的健康发展”。 在民俗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某一章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特点,创设或再现历史情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感受民俗文化。

1.用历史照片创设历史情境

时间具有不可逆性,历史已成为过去,后人无法直接感知,所以历史研究必须借助史料间接去了解已往人类活动的过程。照片是一种很好的有助于历史学习研究的载体。照片将历史发展的某一瞬间真实地记录了下来。照片所提供的信息,比很多文献记载都清晰、准确、生动、细腻。照片是凝固的历史、形象的历史、传神的历史,人们可以从中获得直接的感受。在新课程的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民俗文化方面的插图,其中绝大多数是历史照片。《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课中的《走进家庭》呈现了多幅照片和插图。在课堂上,教师应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照片所提供的这段“凝固的历史”当中,以主人翁的角色去体验那段历史,去感受历史的灵魂,感受民俗。例如:在讲述“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时,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第112页的插图《清代与民国女装》和《清代官服与民国中山装》,学生的视线随着这些历史照片慢慢进入保守的清代、开放的民国时期,感受到那些时代服装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感受到那个时代所特有的民俗气息。

2.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巧妙插入相关音乐或影视资料,创设历史情境,使课堂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学生如身临其境,“体验民俗,感悟民俗”,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现以浙江省衢州市菁才中学陈小华老师的《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的教学设计为例。

(导入新课时播放《好汉歌》,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千多年前的北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吗?

生:《水浒传》。

师:对。《水浒传》讲述的是宋朝时期梁山好汉的英雄故事。不过今天,老师可不是要你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而是要去“风风火火闯九州”。好不好?

生:好!

师:那就让我们到北宋的都城汴京去闯一闯。

(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体验民俗)

师: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哪座城市呀?对,就是河南开封。当时的汴京是怎么样的呢?(播放视频)大家说说看自己都看到了什么?

生:(讨论后回答)店铺、小摊、杂耍、染布、马车等。

(教师引导学生将其与现代城市进行对比)

师:这些是汴京街头繁华热闹的景象。茶馆、酒店、街头的小摊、赶车的马夫、行路的商人,人们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是老百姓的生活,也就是世俗生活。(播放视频《蹴鞠》片断)好,再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人是在忙什么?

……

师:在宋代,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就叫“瓦子”,在瓦子里,一块块比较固定的演出场地就叫做“勾栏”。现在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当时瓦子里会有哪些娱乐活动?

生:杂剧、杂技、舞蹈、“说话”等。

师:大家想不想欣赏一段呀?

(播放皮影戏《梁祝》,了解皮影戏怎么演)

师:在瓦子里,除了好玩好看的东西,还应该有些什么?

生:还有许多小吃摊点、饭馆、茶楼等。

……

师:由此可见,瓦子是当时人们娱乐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不管是演出的人们,还是看演出的人们,台上台下都乐在其中。而当时瓦子分布如此之多,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社会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

用影视资料和歌曲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体验了两宋时期“情趣无限的世俗生活”,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

3.用角色扮演形式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课堂上的角色扮演就是“引导学生根据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在课下收集、阅读材料,编写历史剧本,分配角色演练,然后在课堂上担纲历史角色来展示有关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活动过程,以此体验和感受历史” 。历史学科教学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它的特殊性使许多过去的历史情境已无法一一再现,学生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用角色扮演形式虚拟一个个历史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深入领会课文的内容,成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感受民俗文化。

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四课《悄然转变中的社会生活》的“生活中的变化”时,可以结合课文和教师提供的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身份的人(如慈禧太后、保守大臣、开明人士、在北京读书的学生、黄包车夫等),并用动作、表情或语言反映对火车或有轨电车的态度,虚拟历史情境,体验20世纪前后“生活中的悄然变化”,体会“中国人民从误解到逐渐习惯并接受这种文明的辐射和过程”这句话的内涵。在讲述“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安排四位学生,两人为一组,一组扮演清朝时期的一位地主乡绅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另一组扮演民国时期的一位政府职员和普通百姓,虚拟他们在街上相遇时的情景。若时间允许,可以多叫几批学生扮演。通过角色扮演虚拟历史情境,让学生体验清朝时期称“老爷”“大人”和民国时期称“先生”“女士”时的不同感受。

二、开展体验民俗文化的其他实践活动

1.进行社会考察、参观和调查访问方面的体验

社会考察、参观的内容一般涉及文化古迹、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等。在地点选择上应是就近或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例如:在讲述《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的“中国的世界遗产”时,山西可以组织学生考察金融中枢平遥,安徽可以组织学生考察中国民居博物馆――西递、宏村古民居,广东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开平雕楼,杭州则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西湖文化的考察。可以采取学生自愿组成兴趣小组,由教师指导的方式。活动时间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活动步骤一般是:集体制订考察方案─分配任务─查阅资料─准备用具─现场考察─撰写报告─汇报交流。

调查、访问活动就是通过走访当时人、当事人,了解他们目睹的历史,间接体验真实的历史和历史给他们的真实感受。例如:旧中国女子缠足的陋俗,早在50年前就已基本上消失了。到目前为止,中国估计还有100万小脚女人,她们大多是80岁左右的老年妇女。在讲述上述内容“头脑中的变化”时,可以走访这些老年妇女,记录她们缠足的悲惨经历,以及小脚给她们的生活所带来的种种不便,从而体验放足对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及生活改变的意义。开展这种教学活动时,首先要选择和确定好访谈对象,同时还须事先拟定访谈提纲。在访谈时,要如实做好文字记录,有条件的可以录音或录像。在学生做好访谈记录后,教师要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民俗文化的理解。

2.开展操作性强的实践体验活动

苏联教育家马卡边琦说过: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实践可以成为学生体验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写春联、贴春联,从而体会过年贴春联的传统习俗文化。

民俗资料是活生生的历史,是反映历史现象的重要材料。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保护、整理民俗资料,直接体验历史发展的变化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变化规律。如:在教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第三课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时,可引导学生收集粮票、油票、布票、肉票等票证,从中体验计划经济时代人们生活水平低和生活资料的短缺与紧张,感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三、通过开展综合探究学习活动来体验民俗文化

“探究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是指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紧紧地追问、探寻问题的结果,是对历史的叩问。”探究式学习是中学历史新课改极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历史学习的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各种历史资料的收集、利用,从而作出自己的解释” 。

“探究民俗,反思民俗”的教学过程一般有这么几个环节:激疑启思(创设问题情境)─确定问题─引导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启迪反思。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的教材中,在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综合探究活动,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和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历史与社会》九年级教材中,每一课都配有1~2个专题探究,其中有关民俗教育的是第三课的专题探究《感动不平凡的变化》中有感于生活用品的变化和有感于休闲方式的变化。

体验民俗文化的综合探究活动形式多样,有资料搜集探究、社会调查探究、活动设计探究等,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积极参与。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专门的综合探究课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民俗,反思民俗”。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往往将教学内容分解为几个探究的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探究兴趣自由组合成几个学习小组,接着分头查找资料,集思广义,提出各自的观点,然后各组在课上派代表对问题和观点进行阐释,与全班同学交流。

例如:在《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分成春节组、元宵节组、中秋节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相关民俗活动,分析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体验中国传统节日所倡导的团圆之情;以小组讨论、互问互答的形式进行探究活动,体会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演变过程,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倡导健康的节日文化。

总之,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作为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有力载体,需要历史教师转变观念,运用智慧和艺术,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方式与方法,才能使民俗文化教育更有价值,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兴趣盎然,更有收获。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付堂. 对目前历史教育的追问与感悟[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5).

第6篇

1.民俗的教化功能;教育和潜移默化;

2.民俗的规范功能;

3.民俗的娱乐功能;起到快乐、愉悦的调剂作用

4.民俗的审美功能,能对社会成员心理产生悦耳悦目、悦神悦意的作用;

5.民俗的维系功能。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校园文化首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良好的“四有”公民,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与民俗文化是相近的。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这可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更好的传承,同时也教育了学生。

彝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民间有各种各样的传统曲调和舞蹈,而在盘县淤泥乡主要是山歌和达体舞两大类。走进淤泥乡到处可闻彝族人民劳作时即兴哼唱出来的山歌;傍晚时随处可见三五成群的彝家人民手拉手围在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达体舞。在我们淤泥乡,小到三五岁老倒六七十岁人人都会唱歌和跳舞。特别是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更是热闹非凡,到处杀猪宰牛庆祝节日的到来,夜晚时大家手拉手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舞蹈更是让人留连忘返。

基于此,基于响应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我和我们学校的几个老师共同做了《民族文化进校园》的课题研究。在我们几个的努力下和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得到了顺利进行。于是,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等校园文化到处都显示出浓厚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学生和老师在民族民俗文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个个或多或少都学会了唱歌、学会了跳舞,学生和老师的脸上都露出了甜美而充实的微笑。

由于文化进校园,许多学生爱上了唱歌,喜欢上了跳舞。得到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又从民间聘请了山歌手来校教学生唱山歌、敬酒歌等民间歌曲。学生不但学会了唱山歌,有的学生还学会了编写山歌。如:九年级(3)班的王刁同学编写的:

读书之人不用心,

不知书里有黄金;

若是知道黄金贵,

点起明灯下苦心。

根据学生的需要我们又组织了老师(大部分老师都会跳彝族达体舞)在课余时间(一般下午六点钟)教学生跳舞。在我们老师和领导的努力下,一大批喜好唱歌、跳舞的学生脱颖而出,在近几年的《多彩贵州》选拔赛中有荣获县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柳媛、柳萍双胞胎组合,县级组织的活动中,只要有我们乡或我们学校选送的队伍都可以抱着奖牌回来。这些成绩与我们研究的课题《民族民俗文化进校园》是分不开的;这也不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所需要的结果吗?

第7篇

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我国经济发展程度普遍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一点使我们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西方的文化也处处比我们先进。20世纪80年代以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相互冲突,是思想政治教育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更有甚者,如“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论者认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实质就是落后和先进的问题,即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落后的文化,西方文化是现代的、先进的文化。这一以偏概全的错误思想对后世着实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即使中国的经济已经腾飞,仍有不少人抱有这样的观念。基于这种思想现状,当代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对中国的文化道德传统,认识上产生膈膜,情感上产生疏远,行为上产生反叛。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外来风潮不断冲击着我国的文化壁垒,西方文化中追求个性、时尚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会更迎合年轻人的审美和口味,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诱惑,很难对相对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感和自豪感。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基础薄弱对传统文化的教育本身重视不足,造成了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短缺。国学经典、诗词歌赋,越来越少地被诵读;即使是课堂要求背诵了,也只是粗读皮毛,对其中的内蕴知之甚少。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具体内涵的理解程度不高,传统文化知识欠缺,越不懂越不感兴趣,越不感兴趣就越不愿触及,形成恶性循环。思想政治教育者传统文化底蕴不深思想教育工作者作为大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执行者,在把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自身传统文化素养的缺乏导致教育无法有效地被施行。他们本身也是高校毕业选的,大多数对传统文化也并没有过深的了解和认知,大学生身上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特点也会体现在其身上。高校整体传统文化氛围差,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无法有机结合现在高校传统文化氛围也很淡薄,在大多数的高校课堂里几乎找不到传统文化的影子;同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缺失,重政治性、轻文化性,没有找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平台和有效模式,更不要说理性地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结合了。即使有的学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也难以提出可行的方案,把传统文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少,这导致了“雷声大雨点小”,空有口号却没有结果。

如何发挥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第8篇

1.民俗文化与历史知识教育

历史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学好历史知识往往需要理解加记忆。理解和记忆有很多途径,学习民俗文化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这一点可以从心理学的研究中得到证明。

根据识记规律,意义识记优于机械记忆。“心理学家沙拉・巴德谢曾对历史系的学生做过实验,他发现在上课时能够深入了解历史背景的学生比理解力低、仅仅能够记住课本条文的学生更能保持长久而准确的记忆。现代认识心理学关于信息加工水平的研究,也有力地支持了这一结论。研究证明,对信息的加工水平不同,记忆效果也不同。加工水平越深则记忆效果越好”[1]。因此,通过民俗文化让学生深入的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并加深记忆。

同时,“心理研究还证明:多种感觉通道参与识记比单种感觉通道识记效果更好。多感觉通道参与识记可使同一内容在大脑皮层建交多通道联系,留下的记忆痕迹就较为深刻和牢固,从而增强识记效果”[2]。因此,有着影视、传说、评话、小说等多种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充分调动了人的各个感官,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记忆。

可见,民俗文化在中学历史知识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低估的,其有助于学生在丰富的民俗文化中识记历史知识。

2.民俗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爱国情怀的激发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世界上的所有国家概莫能外。白寿彝先生说,“现在我们历史教师面临的最大任务是通过历史教学进行爱国教育,这是关系我们建设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一个重要的措施”[3],可见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的突出地位。可是,应如何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显然,薄薄的历史教科书,已经很难让21世纪享受着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大餐的中学生从中体会历史的丰富底蕴。单纯地凭借教材进行的所谓爱国主义教育必定是空洞而缺乏根基的,正如前苏联作家兼社会活动家哈科夫所说:“一个人,只有热爱、珍惜并尊重自己祖先积累下来的一切东西,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爱国者。”[4]因此,历史教学必须进行宽泛的历史陶冶,必须让“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再现于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而要做到这些,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或是多媒体教学中几幅挂图、几段录像是远远不够的。民俗文化具有增强民族认同感、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就民俗文化的这一功能而言,多媒体作为中学历史教学的辅助手段,有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3.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社会中的人建立在人文科学知识之上,通过对人类优秀文化吸纳、受人类优秀文化熏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提高人的文化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成果,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和继承性,是人类真实情感的传承和反映。历史教学吸纳民俗文化,挖掘其中优秀的文化成果,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氛围中感悟高尚的人文素质,将民族的精神力量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也是民俗文化环境熏陶的过程。

4.民俗文化与中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教育

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观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是历史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情感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整个青少年时期,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渗透,就是要在“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把情感价值观本身的目标与民俗文化所内含的德育因素自然地有机地不显痕迹地结合起来,使情感价值观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内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合理地在历史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是实现历史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如何在历史课堂中渗透民俗文化的教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拿出足够的智慧和耐性。它既是中学历史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共同努力,担负起这份责任。

参考文献:

[1]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6.

[2]叶一舵.心理学教程.厦门大学出版社,198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