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

小孩心理学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1-29 17:43: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孩心理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孩心理学论文

第1篇

你看――陈先生蹦蹦跳跳地推开家门,一点也没有平时的斯文,一把搂过妻子:我的论文终于拿了大奖!妻子也高兴:我说你行,就是行!闻言,陈先生更加兴奋,从沙发上跃起,孩子般手舞足蹈。晚上,妻子陪在陈先生身旁。本来是一幅恬静的夫妻家居图,却说不清因为什么,忽然风起云涌大煞风景。妻子说了丈夫几句,陈先生坐在沙发上生闷气,把嘴撅得老高。妻子赶紧过去哄丈夫。忽然,陈先生扭过身,钻进妻子的怀中。妻子笑了,像慈祥的母亲抚慰着年幼的孩子……

这是男人的孩子气。有调查发现,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年龄特征的1400个家庭中,都有一种有趣的现象:男人在家中撒娇的概率远远超过了妻子和孩子,男人更有孩子气。这是由于男人要扮演强者的社会角色,在外面要比女人承受更多的生活压力,却比女人更少宣泄的机会。但人总需要心理的自我调节,于是回到家就会多一些宣泄的需要,以获得心灵的抚慰。

谁是满足抚慰需要的最合适的人呢?当然是母亲。但是,母亲不能陪伴我们终生。所以,我们在心理上,就把和母亲形象相仿的、起到了母亲作用的人当成母亲,叫做“心理上的母亲”。母性是女性的首要角色特征。而妻子是男人最亲密的女性,于是,男人也就更容易把妻子当成心理上的母亲,在妻子面前像个孩子了。聪明的女人都会读懂丈夫的孩子气。

当然,婚姻生活中,女人也有孩子气:撒娇,任性,柔弱,依赖,小鸟依人。这便是所谓的“小女人”。

你听――“那天晚上我们又吵了架。第二天下班回来,我旧事重提。他一个劲儿给我讲道理,气得我要死。最后我实在憋不住了,只好跟他讲:你就不能说句好听的话,非要讲什么道理呀?他这才傻乎乎地明白我想要的是什么,赶紧过来哄我。我只是一个任性又爱撒娇的小女人,有着大多数女人都有的小脾气,只希望自己心爱的人能疼我、爱我、宠我、哄我、包容我,甚至把我当成没长大的小孩子……”

事实上,妻子当当小女人、耍耍孩子气,确实有助于婚姻和谐。在大多数男人的心中,女性有点儿孩子气更显纯真可爱。不少男人也甘愿怜香惜玉,充当妻子的保护神,让自己更“男人”。相反,有些女强男弱的婚姻出现障碍,多与妻子不会扮演小女人有关。所以,恰当地耍耍孩子气,当当小女人,是女人应有的睿智。

但是女人不要忘了,在婚姻生活中,丈夫常常又是一个大男孩,是需要妻子这位“心理上的母亲”呵护的。所以,女人还要让自己像个母亲,学会抚慰男人。

最后,我们再看看老人身上的孩子气。

一位做女儿的说:“每次回家,弟弟、弟媳都会放下手里的活,和我一起陪老爸打一会儿麻将。我不太会玩。弟弟就说,不用你会,你知道输就行。可输也要会输呀,要让老爸感觉不出来,他才开心。看到老爸虽赢得不多,却比给他几百块都高兴,我想,就这样哄老爸开心,让他多一些孩子似的笑,不也挺好吗?老爸还喜欢和小孙子一起‘胡闹’:孩子们吹牛皮,他也跟着‘胡咧咧’;孩子们讨论‘重大问题’,他也出谋划策;就连孩子们演小话剧,他也要扮演一个角色。老爸真的变成‘老小孩’了。”

第2篇

论文关键词:小学 美术 创新思维

论文摘 要: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可见,开发小学生的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的职责,美术学科是培养发展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学科,并且要把培养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

一、将扩散思维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与聚合思维相对应。那如何将扩散思维融入小学美术教育?由于前面分析了小学生不同时期各自不同的特征,所以不同时期应该正确运用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如针对低学年(一、二年级)学生无拘无束、好奇、想象力丰富的特点可以在美术课堂中结合扩散思维训练。

比如:首先找出这班学生以前的作品并表扬他们画画得好,很聪明,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课堂情绪,然后布置作业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后问:“看到这个圈你能想到什么?把你想到的画出来,谁想到越多画得越好,谁就是这个班里最聪明的孩子”。结果这堂美术课学生非常积极,从他们交给我的作业中,我看到了太阳、地球、螺帽、杯盖、眼睛、戒指孔、数字0、字母O……其中许多答案甚至让人不得不惊叹小孩子的想象力让我这个成年人汗颜,还有许多学生第二天来找我给我看他们昨天回家后画的作业……这堂美术课让低年级学生充分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力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作业还尝试去观察身边的事物,他们所学到的东西也不是仅仅一堂美术技能课所能比拟的了的。

二、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因此,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学生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构建起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情景,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地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为此,教师要从如下方面做起:

1.创设开放的学习与探究的氛围

创设的前提是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想象,没有大胆的假设。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精神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为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接纳、支持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而是一种娱乐,从而进入最佳学习状态,这样才有利于做出大胆的设想,萌发创新性思维。学生在这种民主、温馨、和谐、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他们创造意识的培养,为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完善其个性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激发认识兴趣

兴趣是与大脑皮层中最大的兴奋中心产生联系的,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这就为创造型思维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为此,小学美术教师要精心安排教学,从激发兴趣着手,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情绪。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以兴趣作向导,引导学生独辟蹊径,从常人的思维中思考、分析,以获得全新的创造。通过这种方式,可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在兴趣高涨时总激发创新思维的火化,这时教师只需轻轻点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会如开闸的洪水源源流出。

美术创新教育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有很多专家学者正在研究或者已经研究过了。笔者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尝试将创新思维与小学美术教育两者相结合。结果证明这二者完全可以结合到一起:创新思维的融入使小学美术课程充满了趣味性,未知性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而美术课堂又给创新思维的培养、创造力的激发创造了操作条件。

参考文献

[1]贺志朴,姜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01.

第3篇

陈鲁

纽约大学认知与发展心理学博士,现任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分校心理系副教授。曾任美国心理学会、美国儿童发展研究学会、纽约科学院、美东心理学会、日本语言科学学会会员。著有畅销书《0~6岁A+育儿法》。

陈鲁

手记

最近几天为了写这篇文章,又重读、新读了很多研究论文,有趣、实用的研究发现让人目不暇接。很多研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我在读博士的时候,周围的一些心理学教授、博士后、博士生甚至是本科生做出来的。记得当年出入他们的婴儿实验室,看他们富有创意的实验设计,听他们的讲座,和他们在饭桌上讨论,心里还有些纳闷:“他们把婴儿研究得这么透干什么?”而时隔20年的今天,我为了家长们的需要,再来更深入细致地看这个领域,对这些研究者们的敬意和谢意油然而生。让我们一起看一下视觉是如何帮助小宝宝了解世界、成长学习的吧。

来,和他“对视”吧!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心理学家Peter Wolff 通过每天3小时对新生儿和母亲互动的跟踪观察发现,小宝宝大约4周大的时候,母子间就开始产生持续较长时间的目光对视了。他进一步发现,目光对视过程往往都是由小宝宝来启动、又由小宝宝来主动持续的。我们把这种大人小孩对视行为称作“大小对视”(亲子对视)吧。

之后的研究发现,新生宝宝虽然视觉能力像“小近视”,但他们却喜欢看人的眼睛。有一项研究是,新生宝宝看到同一个人脸部的两种照片。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是平静地直视着小宝宝的,另外一张照片上人的眼睛则斜视看着别处。嘿,你一定想到了,小宝宝会盯着第一张照片看更长的时间。

人类是长期进化的产物,宝宝刚生出来时表现出来的很多天性都是有助于人类生存的。那这种喜欢和大人对视从而形成“亲子对视”的行为意义在哪里呢? 实验发现,在刚出生的宝宝啼哭的时候,给他们喂平均0.1毫升的糖水、不让他们看见喂水人的脸,他们就能停止啼哭了。但是,到了他们4周大的时候,啼哭的宝宝如果看不见喂水人的脸庞,喝完了4 毫升的糖水仍会哭个不停。一旦喂水人的脸进入他们的视野,他们就不哭了。在一项研究中,喂糖水的研究人员根据实验要求故意把目光落在宝宝的额头上,大多数的宝宝竟然会把头往上仰、上身向上伸,以便追逐到那人的目光,形成“亲子对视”。看来这种对视有平复4周大宝宝情绪的神力啊。

当宝宝9~12 周大的时候,目光对视和喝些糖水等招数已经不管用了,他们照哭不误,因为此时的宝宝啼哭的原因更“复杂”一些了,不像更小的宝宝那样是较单纯的生理反应。但是,在给9~12周大的宝宝喂奶的时候,如果相伴有“亲子对视”,他们喝进去的奶量会比没“亲子对视”经历相伴的宝宝多。也就是说,与亲近的人对视能让这么大的宝宝食欲旺盛。

小宝宝来到世界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认清周围都有什么人、每个人和自己的生存有什么关系。当这样日复一日在目光对接的同时得到了营养、抚慰,他心中就对拥有这双看着自己的眼睛的人产生了信任,而这种信任就是密切亲子关系的基础。

他在用眼睛学习!

婴儿期的语言发展是智力发展的重头戏。 同样是两岁多的宝宝,有的会说七八百个词,有的也就会几十个甚至几个词。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宝宝听到的话语是否和宝宝的视觉信息相匹配”。那么,这是什么意思?

新生宝宝喜欢看人的眼睛,但是,等到他能坐、能爬、能站、能走了,视野一下开阔了,就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周围的东西。上期说过,不到半岁的小宝宝就能从听到的连续语流中把单词分离出来,只不过不知道这个单词是什么意思;但他6个月以后,就会通过把听到的和看到的结合,琢磨出一个个词语的含义。

妈妈看着、指着宝宝在吃的鸡蛋说:“蛋蛋!”宝宝就明白了,这个东西叫“蛋蛋”。这时,妈妈的目光、指的动作,给了宝宝双重信息,来让“蛋蛋”这个词与实物相对应。而如果妈妈只看着鸡蛋说“蛋蛋”,只有妈妈的目光是“蛋蛋”这个词所指物的线索,宝宝便较难琢磨出“蛋蛋”这个词的意思,除非他能追随妈妈的目光、看妈妈在看什么。

18个月以下的宝宝还不太会自如、密切地追随大人目光。所以,当宝宝自己在专注地看着一样东西,这个时候妈妈应该去追随宝宝的目光,用话语把宝宝看到的东西名字说出来,这样宝宝才能马上对上号。

在一项研究中,17个月大的宝宝被教一些新词。一种情况是,宝宝边听词边看实物;另外一种情况是,宝宝不看实物却也听到这个新词。在前一种情况下,宝宝更容易学会这个新词。这说明视觉信息很重要。

这个结果也不排除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因为宝宝更愿意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便更有动力去记住这件东西叫什么。另外一项研究支持了这个观点:13个月大宝宝的爸爸妈妈有的喜欢用“指导性语言”,就是爸爸妈妈自己选个玩具,吸引宝宝来玩。比如爸爸拿起个球,说:“来,我们一起来玩球吧!”有些家长更常用“伴随性语言”,就是观察到孩子在看什么,马上用语言来描述孩子看到的东西:“啊,小鸟好可爱啊!”“这辆车真大!”跟踪研究到宝宝22个月大,发现那些爸爸妈妈常用“伴随性语言”的宝宝的词汇量比那些爸爸妈妈常用“指导性语言”的宝宝的词汇量大很多!

第4篇

“菠萝科学奖”有笑点、无“尿点”

数钱能镇痛瓦罐汤为何好喝猴脑如何控制机械手……4月7日,有着中国版“搞笑诺贝尔奖”之称的“菠萝科学奖”颁发了“心理学奖”、“数学奖”、“物理学奖”等9个奖项,他们向好奇心致敬的态度,让严肃的科学多了一份亲和力。

郭龙,北京最好的打击乐手之一,参加过很多party,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来演奏“科学”这么抽象的主题。

李野墨,著名播音艺术家,但在这个4月,他却在大庭广众用浓重的东北味穿插河南腔的男中音朗诵起“天若有情天亦老,人学物理死得早。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看相对论。”

于谦,谦儿哥就不用介绍了,平常演出的场地不是著名茶馆就是演播大厅,但在这个夜晚,他第一次在科技馆说相声,而且还是给“牛顿”捧哏。

这些平时想不到、不靠谱的想法和做法,在4月7日居然非常和谐地成功“跨界混搭”。因为他们出现在一个号称“中国版”的“搞笑诺贝尔”评选颁奖典礼上,它的名字叫“菠萝科学奖”,它给自己的定义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正规科学奖项,有着有趣甚至古怪的取向,它可能会改变你的思维。

“大约从2001年起我便开始关注‘搞笑诺贝尔奖’了,去年无意间翻开六七年前买的一本《泡沫》,发现那时候我在一段介绍‘搞笑诺贝尔’的文字旁写下了一行字,有一天我也想让中国有这样的奖项。”菠萝科学奖发起人之一、果壳网CEO姬十三说。一时心动,他发了一条微博,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了回应。浙江省科技馆馆长李瑞宏通过微博向他表达想一起尝试,这让姬十三兴奋不已。于是从去年冬天开始,“菠萝科学奖”就开始了惊喜之旅。

国外的“搞笑诺贝尔奖”(the Ig Nobel Prizes)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中国的“菠萝科学奖”也并不希望仅仅做成“中国版”,或者只是“搞笑”。

“我们希望向好奇心致敬”,姬十三说,“所以设置了两个硬性的评奖条件:一,必须是正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严肃的科学论文或实验研究。二是必须好玩、有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迅速被大众关注并广泛传播。而且科学也能和菠萝一样,又酸又甜。”

正是在这个原则的指引下,菠萝科学奖的五大常规奖项中的三项――化学奖、心理学奖、物理学奖分别颁发给了鸡汤怎么做最好喝――瓦罐鸡汤;怎样减轻病痛――不妨数数钱;用猴脑控制的机器人有什么本领――为主人烹制鱼香肉丝――这些看上去“鸡毛蒜皮”的研究。

此外,菠萝科学奖还设置了医学生物奖、数学奖;两个专项奖,为发明奖和幻想奖;两个特殊奖项,为菠萝U奖和菠萝Me奖。

不严肃的“从一而终”

除了开头提到的“跨界混搭”之外,菠萝科学奖还有N个“笑点”,使它的“不严肃”,内外兼修、以内养外,可谓不严肃得“从一而终”。

笑点一:

职业主持人和搞笑主持人对比,一口河南口音的爱因斯坦、阿基米德、牛顿(同一个演员扮演的)穿越时空来到颁奖现场,用他们最著名的理论不合时宜地插科打诨,和谦儿哥讨论发型,和身材魁梧的浙大校长讨论服装,和美丽的专业主持人抢台词……让科学青年们情不自禁地发出认同的笑声。

笑点二:

颁奖词也分上半身、下半身。本来获奖论文的研究方式都很科学,颁奖词前半部分也在规范地表扬严肃的科学性,但最后一转,用术语抖包袱,露一小手。比如:“通过曹操后裔Y染色体某基因的分析,为真正的曹操男性后裔提供了身份鉴定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发现曹操和曹云金很可能并无血缘关系。”整场下来两小时,基本无“尿点”。

笑点三:

语言很理科,风格很文艺。最具代表性的是理科生的思维和理科男关注的细节,比如芝加哥大学细胞生物学女博士刘和德国马普海洋微生物学所博士严实改编的《因为爱情》生命科学版。当两人对唱出:思念是波函数的诗篇,像海森堡矩阵般蔓延,哪怕几率中都是测不准的誓言。当DNA只剩下起点,眷恋仍随核苷酸遗传,想在配对里联会你和我的双链……台下笑成一片。

“菠萝科学奖”两大泪点

泪点一:

在发表获奖感言时,凭借《瓦罐鸡汤主要滋味物质研究》获得“化学奖”的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黄文教授在例行感谢之后说,“也要感谢我自己这么大年纪了还有好奇心来领这样一个奖”。

仔细观察这些获奖者的“生态”很有意思:9个奖项,除2个奖项的获奖者没到场外,其余7位中,除洪柄熔教授年过花甲,其他几位的平均年龄小于40岁。正是这些年轻人相对轻松的心态让他们能够接受这个奖项。但这种好奇心能保持多久呢?

是继续做自己好奇又有趣的研究,还是做一些“重大”科研课题,对于多数名片上仅有“博士”头衔的获奖人来说,也许这种选择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泪点二:

菠萝科学奖的另一位发起人、浙江科技馆馆长李瑞宏在发言时说“希望各位获奖人在未来能把这个奖项写进自己的简历里”。

第5篇

社会科学素养包括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和方法论,它是经过学术论证和检验的对世界的认识。就新闻工作而言,包括多学科的知识。本文以社会心理学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为例,结合几个曾经的热点新闻,探讨社会科学素养的缺失,对受众可能造成的误导,以及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

2011年10月13日,在广东佛山南海发生了一场全国闻名的悲剧,2岁女童小悦悦(王悦)在小巷里遭两车碾压,其间有18人路过,都没有施以援手,直至一名拾荒老太将其送往医院,终因受伤过重,在医院去世。《羊城晚报》以《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见死不救》最早爆料,斥责路人没有及早救援,并称路人是“冷漠”的。这成为随后铺天盖地报道的主要观点,例如,有媒体就评论道:“佛山的事件说明,有一种冷漠和无情在中国社会潜伏甚至游动着,它们随时有可能被激活,像毒气一样窒息一个特定环境下人们的道德感,制造出令社会道德底线无法接受的表现。佛山那18个人的冷漠,以及肇事司机的逃逸,就是中国社会道德面貌的一个真实细节”。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但若是一位社会心理学家看到这样的评论。估计会请义愤填膺的评论家们冷静一下。那18个路人是冤枉的,他们其实并非道德上存在瑕疵,而只是“多元无知”这一心理学效应下不自觉的牺牲品而已。

“多元无知”(Pluralistic ignorance)是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它被用于描述人们在公众场合的行为模式。通常人们在公共场合里,如果遇到模糊不清的状况、突发的事件,为了消除自身的不确定性,会观察和模仿身边他人的反应。结果形成彼此趋同的行为模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其《影响力》一书里,指出在美国普遍存在着“当一名受害者在痛苦中挣扎着需要帮助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旁观者伸出援手”的情况,其中最著名的案例是凯瑟琳·季诺维斯(Cathefine Genovese)案。值得注意的是,此案和“小悦悦事件”性质类似,但情况还更为恶劣,对此案的反思导致了“多元无知”概念的提出。

1964年3月13日,纽约皇后区发生了一场凶杀案。29岁的妇女凯瑟琳·季诺维斯凌晨下班回家,在路上被一陌生男子用刀杀死。在长达35分钟的作案时间里,凶手追逐受害者三个街区,并在她声嘶力竭的求救声中将其杀死。在这段时间里,38个邻居透过窗户目睹了凶杀案的发生,却没有一个人费神拨一下报警电话。最终季诺维斯因失血过多而去世。这场悲剧发生以后,《纽约时报》进行了如下的报道:“在半小时内,38名皇后区令人尊敬的守法公民眼睁睁地看着凶手在丘园三次追逐并刺杀同一个女子。有两次,他们发出的声音和他们的卧室里突然亮起的灯光都让凶手吃惊地停了下来。但每一次他都返回去。找到她并刺死她。整个过程没有人一个报警。”事件震惊了美国。其后新闻和报道的基调也同中国类似,质疑美国是不是变成了自私自利、麻木不仁的社会。有的将其归咎于电视上的过多暴力,导致人们对现实中暴力的过分容忍。更多的媒体人则认为是都市生活,使得个人与群体疏离。导致人的“非人性化”。

但社会心理学家仔细研究了相关报道以后。却得出了不可思议的结论,认为之所以会发生这一悲剧事件。原因是旁观者人数太多。因为目击者的人数越多,使得每个人觉得自我责任越轻,这个道理适宜于中国的一句俗语,“三个和尚没水吃”。而且人们在选择行为的时候,通常会采用社会认同的行为模式,他人的行动是自我行动重要参考。若他人采取若无其事的态度,人们也会自然地模仿。为了证明这个观点,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实验,让一个人在大街上假装癫痫发作,若是一个人在场时,他获得帮助几率是85%。而当五个人在场时,获得帮助的几率只有31%。

除了人数,还有几个因素会影响到人们是否参与到帮助中去。一是对事件重要性的判断。假若危险情况是确定和明显的,人们施以援救的几率会大得多。例如我们很少看到溺水时旁观者冷漠的新闻,这是因为类似的危险显而易见。二是通常文化习俗里人们表现得老成,举止稳重更容易受到尊敬。三是对于陌生人,人们通常难以判断其求救的表情和危险程度。以上也是都市为什么看上去比乡村社会更为冷漠的原因。

那么参照上述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小悦悦案件里,大量的新闻和评论将其指向18个路人的冷漠事实上是不公平的。来自各地的打工者,在路过一个陌生街区,于下午5点并不能看清楚形势的黄昏,又听不到2岁的小孩发出的明确求救信号,因此不能主动停下来救援,是情有可原的行为。

可惜的是纵观相关的评论和报道,提及了“多元无知”这一基本社会心理学现象只有一家媒体。绝大多数都犯了当年美国媒体的错误,将基本的心理现象无限拔高,这反映了社会科学素养的缺失。过去比较强调记者的科学素养,但是一直没有注意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使得小悦悦事件里18个路人被过分的指责,承担了太多的骂名,而廉价的指责并无助于事件的解决,反而导致对社会道德水平过于悲观的估计。

在小悦悦事件新闻报道和评论里,违背社会科学常识的还有其他,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情况几乎是很多新闻报道的通病。上述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接下来笔者从统计和概率的角度探讨小悦悦及其相关事件中存在的报道误区。

通常新闻记者是好事之徒,喜欢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并上升到普遍的意义,但这归纳意义的过程其实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极大可能性。依据统计和概率规律,个体只能有限度地代表整体,例如一个人的犯罪,这并不能否认其家庭,更不能牵扯到他的种族和国家。而在小悦悦事件里,众多媒体不是将其视为个案处理。探讨出现类似情况下避免危机,而是提出过于宏大的命题。有媒体这样写道“因为小悦悦的悲剧,是在以一种极端残忍、极端血腥的方式,告诉我们:道德病了,人心病了,制度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很显然,小悦悦的遭遇,又一次次戳破了我们社会的道德脓疱,推倒了那些虚华与矫饰的沙塔,也是对GDP神话的某种嘲弄。”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不负责任的评论,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目前还没有找到很好的测量手段来评价。中国既有小悦悦案这样的悲剧,但也有最美司机、最美妈妈等充满正能量的案例。要说明道德整体水平的上升和下降,需要更大规模的统计和测量。

国外有学者就指出,概率统计知识应当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从事新闻报道就很难避免夸大其词,以偏概全,造成社会不必要的损失。以最近发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案为例,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因被其室友投毒,不幸去世。悲剧发生后,媒体进行广泛报道,有的指出这是医学院的教育缺乏人文素养所致,有的评论说“只有高智商、缺乏高情商的大学生,充其量不过是存在缺陷的半成品。而情商扭曲的高材生甚至可能成为贻害社会的危险品”,有的指责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结果,有的提出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就有问题,还有的建议彻底改变现有的大学生住宿体制,将合租制改为自愿选择或者一人一屋。只有少数媒体能够比较客观地指出,大学生的精神和心理疾病发病率的问题。

事实上报道新闻的时候。人们对大学生这个样本的理解就已经出了概念上的错误,似乎发生恶性案件是不可思议之事。但客观而言,大学生目前早已不是扩招前的数量。有统计指出中国在校大学生的规模已经将近3000万,相当于英国人口的一半。在这样规模的人口基数下,出现精神疾病,发生刑事案件的数量自然会大得多。有人指出相比过去,大学生同室相残的新闻数量多了很多。但如果比较下人口基数,以及媒体的日渐开放,大体上大学生同学关系并不比过去有多大变化。为一个偶然的案件,而去指责整个教育制度是荒唐的,如果为此改变现有大学住宿结构,将是人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再举一个媒体常犯的统计错误。在中国新闻媒体里常有癌症村这样的报道,指出某地特定癌症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并指出这是当地化工厂等所致。因为看统计数据,似乎不应有同一疾病在某一地区明显多发,但事实上并非一定如此。以扔硬币为例。大家都知道正反的可能性是一半对一半,但现实情况里,并不会出现正一次、反一次轮流出现的情况,而是某段时间正面多些,某段时间反面多些,很多癌症村也可能是这样。高于常规数量的病例集中在一个地方是概率上非常容易出现的情况,新闻里有某人连续中大奖、某罕见病发生于一个家庭的情况,这其实并非少见。

统计和概率是理解社会的重要手段,但数据有时也会以微妙的形式撒谎,如果不是科学的测量,得出的数据将会很大程度上误导公众。小悦悦事件里,有舆情调查中心就做了如下的调查,数据显示当问及“‘你认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水平相比十年前有何变化’时,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当今社会的道德水平不乐观,有九成以上(94.2%)的受访者认为相比十年前,现在社会的道德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倒退,其中82.1%的受访者认为‘有很大倒退’,还有12.1%的受访者认为‘有一些倒退”’。参加调查的有两万多人,样本数目很大,看上去也很科学正规,并且在互联网上参与填写问卷。但这个数据并不科学权威,如果作为社会科学论文,一定通不过基本的学术评审。

互联网的问卷调查不是科学的统计方式。它首先在样本总量上就把大批不能上网的中国人排除在了统计之外。其次。网民的人口分布并不均衡,绝大多数网民是20-40岁之间的年轻人。第三,在互联网上愿意投票的人本身就对这个事件有了比较强烈看法,他们表达意愿强烈,但大量不愿意表达意见者的看法就被忽略了。这就像评选历史上最伟大的美国职业篮球运动员,姚明当选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愿意支持他的人极多。以不科学方法得出的统计数据,只能代表填写了两万多张问卷的网民看法。

然而,上述问卷又是从具体案例出发询问的抽象问题,诱导性是非常明显的。社会心理学实验就发现,随机设定的数据会影响人们对价格的判断。例如,在屏幕上随机播放一个数字,其后询问被试者某个商品的价格,得到的回答大体在这个数字上下范围内。那么小悦悦事件的新闻发生在先,再询问对中国社会道德的看法,自然会得到更为负面的评价。

在设计调查问卷上,有倾向性的题干也会有操纵数据的嫌疑。如问及“你是否支持中国出台有关见义勇为、帮助别人的法律”时,结果显示,七成多(74.8%)的受访者表示“支持”,仅一成多(13.3%)受访者“不支持”,剩余11.9%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

做统计问卷时的基本常识就是人的态度是容易为问卷所左右,因此提出问卷时应当采取中立的立场。并且需要将问题进行细化。上面调查里使用了见义勇为这样的词汇,作为社会认同的规范,让人去选择不支持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而且题干本身也存在逻辑的陷阱,见义勇为是一件事,帮助别人又是另一回事,被糅合在一起同时出现于问卷里。但帮助他人未必就是见义勇为,明显有诱导被调查者的嫌疑。

第6篇

我相信,生活的目的不是想要让你感觉美好,或让你感觉糟糕。它只是要让你感觉。

每日自励

我平等看待一切。

每日短文:把问题简单化

我很喜欢小孩子,发现小孩子在很多方面都堪称我们的老师,尤其是他们处理矛盾和冲突的方法。当一个孩子生另一个孩子气时,他往往会说“我不和你玩儿了”,然后便走开,而过不了多久,他可能就会主动回来找那个孩子玩儿,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根本不会把这种摩擦当成什么事儿,更不用说还傻傻地放在心上。他们总是能够把许多在我们看起来很大的事情简单化,从而更多享受到轻松的人际关系。

但成人却往往与此相反,常常会把小成大事,有些人甚至会为了几毛钱和人打架乃至拼命。在工作场所,有时就是因为对方无意中说错了一句话,就耿耿于怀地寻机报复。最可笑的是在学校中,同学间为了一些日后看来无所谓的事情打得头破血流,有的老师甚至就因为学生没有毕恭毕敬地看他写的书或论文而把学生整得死去活来。

而更加危险的是,这种情绪往往会成为一种心态,一种习惯,甚至是一种人生态度。此外,这种情绪的传染性还特别强,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也会“污染”周边的环境,搞乱他人的心情。毕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达到荣辱不惊境界的人并不是很多。

根据著名的“熵定律”,从整齐到凌乱是自发的过程,而反过来,从凌乱到整齐却需要做出特殊的努力。与此理相同,无论是个人的心态还是人际关系,都有可能因为彼此的不克制而“集腋成裘”,最终演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很多离婚案中,其实双方并没有原则上的冲突,只是因为不能宽容和理解对方,总是争吵和怀疑,久而久之,感情的裂痕越来越大,直到无法挽回。

有意思的是,从研究这个问题入手,一些心理学家发现,夫妇年龄相差在7岁以上的婚姻稳定性非常之强,其中尤以10岁左右最佳。究其原因,除了年长一方常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外,更主要的就是能够谦让,当一方有火气时,他(她)总是能够以孩童般的处理方式冷却,一笑了之,并且能够很快淡忘,不让鸡毛蒜皮的事影响人世间最重要的两件珍宝——感情和健康。

每日书摘:“失败者心理”使梦想渺小

就在撰写本章时,我在某个集会上做了两次演讲。那次集会有数百人从各地应邀出席,这些人都在过去一年里创下了100万美元以上的优良业绩,公司特别举办这次集会来褒奖他们。

这些出类拔萃的成功者抛弃了消极的思想、态度与想象,他们就是这样远离了失败主义。

在拥有了积极的态度之后,他们彻底相信积极思考的力量,想象成功,努力工作,于是成为了胜利者和成功者。他们的家人也在那样的过程中享受了很大的幸福。

这些,你也同样能做到。

出席者中有人很干脆地说:“我获得成功并不是靠自己,完全是我妻子的功劳。是她把我从失败者心理中拉出来的。”

站在他身边的妻子说:“我的丈夫本来就相当优秀,我所做的只是让他想起自己真正的能力和形象而已。”

她的丈夫过去不相信自己,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低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他平常的谈话中,悲观和否定的语言日渐增加。“好像不会顺利”、“他应该做得到,我不行”、“我做不好这个工作”等等。

在业绩优秀的人得奖时,他会表现出典型的消极心态:“我是不可能得奖的。”这里说典型,是因为他从来没有想象过自己成功的样子。

有一天,他在早餐时和过去一样悲观地发牢骚,妻子认真地反驳道:

“请你听我说,每天听你发牢骚我已疲倦了。我了解你,你是个优秀的人才,但每次都自己欺骗自己。够了,我已经厌烦你悲观的论调了。如果这是事实那我也只好忍耐,但两者都是谎言,请你不要再说了。”

丈夫想阻止妻子数落,但妻子还是继续说下去。

“我话还没说完。我是爱你的,我很了解你,也相信你。所以我不准备默默地看着你因为无用的自卑感使自己成为庸才。像个男子汉那样和自己决战吧!以后如果你再说消极的话,我一个字也不听了。”

她一连串地说完这些才停了下来。

她的话打动了丈夫的心。他知道妻子说的是对的。为了不再说消极的话,他不得不改说积极的话。慢慢地,他自然开始做积极的思考,进而开始积极行动了。

经过努力,再努力的结果,他终于获得了成功。

第7篇

从2000年开始,我从上千本中外图画书当中挑选出130本书,然后在台湾和北京的幼儿园分别读给3个不同年龄段的小朋友听。最后根据小朋友专注的程度和笑的反应选出了10本书。小朋友反应最热烈的,就是他们最喜爱的图画书。这10本书从大人的角度看起来, 并不见得有什么高深的实力,但是当念给小朋友听的时候,它却可以深深地抓住小孩子的心,吸引他们一念再念。仔细总结,我发现它们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特点1幽默好玩

对于幽默的内容,孩子们比较能够持续长时间的阅读,记忆也会更为深刻。幽默,可以促进创造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当孩子遭遇一些挫折时,幽默能够使他们从挫折中暂时解脱出来,让潜意识的焦虑和冲动得到抒发。

例如《大象艾玛》这本书,当小朋友读道:艾玛举起他的长鼻子,放声大笑:BOOO,所有的大象都吓一大跳,东倒西歪地叫起来:“哎哟,我的天哪!”许多小朋友都开心地笑了,纷纷发出“哇”的声音,有的孩子站起来,有的孩子还会模仿大象的样子。

跌跌撞撞,这种动作型幽默,最容易引起小朋友的反应和模仿。孩子习惯用感官和肢体来探索图画书的文字、画面,身体动作的幽默有非常强的吸引力,这与大人口语的幽默其实非常不一样。当我读到这个画面时,大象摔得东倒西歪,小朋友也笑得东倒西歪。

特点2以动物为主

孩子非常喜欢动物的故事,他们会有非常亲切的感觉。比如《米米系列》的主角是地鼠,《你看起来很好吃》的主角是霸王龙,《图书馆狮子》的主角是狮子,《吃六顿晚餐的猫》的主角是猫等。

特点3文字叙述精炼

具体、简单的文字,让小小孩可以非常快速地进入故事的情境。比如《好饿的小蛇》有一页这样讲:第5天,好饿的小蛇扭来扭去去散步,他发现一个带刺的菠萝,你猜好饿的小蛇会怎样?啊呜──咕嘟!啊──真好吃。这种拟声字小孩子非常喜欢。

《圆白菜小弟》有一页:“嘣咔――”猪山大哥吓坏了。肚子变成了圆白菜的狸猫,浮在天上。记得在台湾和小朋友看的那本还是没有翻译过来的日文版,我就是直接口头上翻译过来给他们听的。小朋友们看到这样的画面,反应都非常热烈。

特点4贴近生活

6岁以下孩子的思考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到了小学一二年级,才开始能慢慢地有思考能力去思考他自己以外的世界。所以,在这个阶段,我们提供给他的图画书一定是围绕着他自己本身的生活、熟悉的人和事物,这些最能够引起孩子的共鸣。

特点5有趣的身体话题

和孩子接触过的人都知道,对大便、尿尿、放屁之类的事,他们会特别感兴趣。有些书光念书名,就能让小朋友眼睛一亮,快乐地哈哈大笑。这些被我们大人认为不雅的题材,往往最受孩子喜爱。

如果想逗孩子笑,只要话题绕着排泄物,或身体发出的声音,一定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当孩子眼前出现一本叫做《大家来大便》的书时,其反应可想而知。这本书在不同年龄的3个班级,念出题目后,就立刻吸引所有孩子的目光,在小小班,甚至一念题目,小朋友们就都笑了。

虽然没有故事情节,但大便这个主题很能吸引小朋友,加上很浅白的文字。因此,整本书听起来却趣味横生,这使得小朋友们可以一直聚精会神地听完整本书,并且还会有很积极的反应。

特点6有趣的声音效果

《丢饭团的笑婆子》里就有很好玩的声音效果,有一页的文字这样写:从前,在古老的日本,有一位个头很小、样子可笑的老婆子。她总爱笑, “咦――嘻――嘻――嘻――” 地笑个不停。她还喜欢做饭团子。中班、大班的孩子听了都有很积极的反应。

还有《米米系列》里的“啪啦、哗啦”的声音也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关注,并有时去模仿那个声音。还有与常态不同而让孩子感到好玩的,像《冬冬,等一下》。通常孩子看到谁被谁吃也会觉得很好玩,有个老婆婆吞了一个苍蝇,这样的题材就非常吸引孩子。

还有《蹦!》这本书,那个“蹦――”的字眼,相信翻看多的孩子会很快认得,因为那个声音是他感兴趣的。

特点7节奏与韵律

因为小小孩很容易分心,如果我们能够借着问问题的押韵、节奏、重复关键词句等这些手法,让即使3岁的小孩也可以对读书保持相对多一点的注意力。

问问题

《我不知道我是谁》,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是在拼命地问问题,这样很容易让孩子立刻进入书的情景。“我是一只猴子吗?”“我是一只树袋熊吗?”“我是一头豪猪吗?”还有《小便的故事》,猜猜看谁在水里小便?当你这样读的时候,听故事的小朋友会想要立刻回答,猜的对与错还不是第一重要,重要的是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从而产生热烈的互动。

重复

如果故事的每一页都是新的故事情境,是非常困难的,他没有办法从这个故事情境立刻跳到完全新的故事情境中去。所以,必须这一页是这句话,下一句话还是重复上一句的百分之八九十,只是稍有不同。让孩子在熟悉中有能力去一点点地接受故事的变化。到最后,或某个关键的地方,再有一个惊喜,那就更完美了。

节奏韵律、押韵

小小孩接受新的情境或文字有一定的困难度,在节奏上,需要让他有一个规则性与熟悉度,因此,节奏韵律特别重要。比如“小老鼠上灯台”这种有押韵的儿歌,其实就是小小孩最需要与喜欢的,这可以让小孩子感觉朗朗上口。

如果大家有机会到幼儿园念书给孩子们听,当你看到他们对这些书的热爱,我想,你也会跟我一样深受感动,毫不犹豫地蹲下来,重新走入孩子的阅读世界。

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恋物;形成因素;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166-02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一直是家庭乃至社会担心的课题。人的心理发生与发展,就是把人的生物特征和需要,不断地纳入到这一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规范之中,生物学因素决定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存在[1],而家庭和社会因素则决定着心理现象发生和变化的方向。心理疾病导致青少年出现很多问题,恋物行为就是其中之一,青少年恋物倾向的形成与家庭,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密切相关,其心理发展阶段的不稳定性与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的不良影响密切相关。

1恋物行为与恋物癖的区分

1.1概念区分:恋物行为是指儿童对某种特定物品的依恋。在这种特定物品的陪伴下,儿童能获得安全感和慰藉,而一旦离开它,儿童容易哭闹、焦躁不安,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儿童失眠、拒食[2]。目前恋物行为不局限于幼儿,青少年当中也越来越多见。根据对青少年行为和心理的研究发现,青少年对于某样事物或物体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及狂热。比如说对某一个布偶的依恋,必须有它的气味才能睡觉,否则会产生睡眠障碍,这些都是一种恋物行为。“恋物癖”是变态心理学中的一个专业术语。它是指对对象的一种象征意义上的迷恋,而恋物行为是存在于青少年身上的一种“恋物行为”,还没有达到“癖”的程度[3]。

1.2恋物对象:具有恋物行为的这类群体,他们的恋物对象可能是毛巾,毛毯,毛绒玩具,或者其他某种具有特殊气味的东西。而患有恋物癖的群体,他们的恋物对象大多是对异性身上的某种东西很感兴趣,收集异性身体接触过的东西,比如内衣,内裤等,多见于男性,恋物癖是一种性心理障碍。

2调查对象及研究方法

2.1调查对象:采用抽样方法,选择某大学的入学新生以及某中学在校生,总共400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3岁-20岁(15.90岁±2.158岁)。

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无记名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回收率81%。

2.3因素测量方法: 总共设计了30个问题,分别从青少年的生长环境、性格、生活习惯等方面对其展开调查[4]。

2.4统计方法:全部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Ver12.0进行管理和统计分析。

3结果

3.1相关因素及分析

3.1.1性格与有喜欢的气味的相关性: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分,不同的性格在该项目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对有喜欢的气味选择上存在联系。通过卡方检验,该组数据中性格与有喜欢的气味的数据得出的P值为=0.002

3.1.2护理干预措施:该项目对研究对象当中选中了其中为大一新生这类群体,此类群体中主要采取的是认知领悟疗法[5],认知领悟疗法治疗过程中,通过让患者回忆叙述幼年的生活条件和症状产生发展的原因、过程及具体内容,帮助他分析发病根源,分析其幼时生活事件与日后行为的关系,给他讲解正常心理发育过程,恋物是一种变态与不成熟的心理表现,是十分幼稚和愚蠢的。对其进行护理干预且取得一定效果。大多数人意识到这是一种坏习惯,并努力使自己改掉。

3.2

3.2.1父母的关心与物品是否带来安全感的相关性:父母的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会影响孩子是否缺乏安全感,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会使得孩子转移其他东西找寻安全感。通过卡方检验,该组数据中父母的关心程度与物品是否带来安全感的数据分析得出P=0

3.2.2护理干预措施:该项目研究者针对父母对小孩的影响力,对家长进行教育、大力宣传心理卫生知识。走访小区通过讲解父母的关心程度与对孩子成长的联系,使得家长加强意识。 让全社会都来重视青少年物品依恋问题,家长老师应该充实心理学知识, 早发现青少年行为问题并及时治疗; 治疗措施上有的放矢; 注重自身素质提高, 并且与青少年、家长交朋友取得信任、共同合作才是行为矫正疗法的关键所在。

3.3

3.3.1喜欢的物品与伴物而眠存在联系:本组数据中参照了毛绒玩具,电子产品,小饰品四个选项,与是否伴物而眠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卡方检验,该组数据中喜欢的物品与伴物而眠的数据分析得到的P=0

3.3.2护理干预措施:采取脱敏疗法,例如晚上想要抱着毛绒玩具睡觉时,可以按照医生的提示,这是幼稚的行为,必须戒掉。同时采用厌恶疗法,告诉患者当产生恋物意念时候, 回想过去由于恋物受到的责备、唾骂和处分, 联想将来对个人前途的影响。通过联想的厌恶疗法来控制自己的行为。.

4讨论

4.1性格差异对物品依恋的影响:不同的生长环境影响一个孩子产生不同的性格,而性格上的差异会有相应的行为习惯。青少年性格上的一定缺陷会对某物或某行为产生一定依恋,而物品依恋较为常见。相对缺乏安全感或过分依赖的青少年会对具有毛绒感或温热触觉等特征物品有依恋感,比如夜晚必须手持毛巾而眠才能安然入睡等。所以应重视性格上的不足以弥补行为上的缺陷。

4.2家长对孩子的关心现况:现如今大多数人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的成长世界。与孩子缺少必要的关心与沟通,如此长期使孩子被冷落,加上独生子女的现状,缺少伙伴,会使得孩子转移注意力,恋上某件自认为有安全感的物品,与其说话,游戏等等一些异常行为,甚至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不离开身边,一离开了就会不安,烦躁。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与孩子的是否健康成长息息相关。

4.3青少年伴物而眠的习惯:除了缺乏安全感,还有可能是习惯没有及时得到纠正,使得伴物而眠习惯化。青少年的恋物行为没有受到重视,这与家长或者是周围的人缺乏与此相关的专业知识有关。因此早期对孩子进行纠正以及向周围的人宣传青少年恋物行为相关知识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陈丽君,程利国.青少年依恋发展特点的初步研究.成都教育学院学报;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8)73-76

[2]吕斌.解读恋物行为[J].中华家教.2006(9):41-42

[3]果子. 恋物癖非同小可要重视[J]. 科普天地(资讯版), 2008, (10):4-5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