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4 07:02: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房地产公司年终工作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
1、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全年新开发建筑面积约1.5万m2 ,其中商业街占7300m2,竣工楼房3栋(33#、34#、35#),竣工面积9000m2,完成建设投资约800万元,实现销售收入1062万元,销售面积9327m2。续贷900万元,累计贷款约1100万元。减少应付工程款350万元。存货房屋总计约9300m2,其中1-6区房屋面积为4734m2,商业街房屋面积为4566m2,存货约为1117万元,应收款243万元。公司机关人员工资约40万元,银行利息约90万元,办公费30万元,招待费17万元,小区物业公司维修费21万元,总费用约每年200万元。本年度公司经营状况较往年有所好转,望全体职工继续努力工作,再接再励。
2、小区的建设情况:今年雅居园小区新开住宅楼3栋,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收尾工程8000平方米。在工程建设中,一是抓工程质量,二是抓工程进度,三是抓安全文明施工。
雅居园商业街建设项目,是我公司领导班子经过慎重、周密考察后决定建设的,位于济阳新老城结合部,十中以东,与兴化步行街互应,建成后将成为济阳商业领域又一热卖点。规划楼层为二至三层的独立单体楼房,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建设投资约800万元,又可根据用户需求在南侧自行按照统一规划建设,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现已全面竣工并可以使用。
3、房屋销售经营情况:针对当前我县住房市场供大于求的实际,公司一是积极调整销售价格,尽最大限度降低售价;二是降低工程建设成本;三是应客户需求,能甩项甩项处理,由住户自行设计;同时,积极利用宣传单、宣传牌、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宣传小区优越的位置、良好的物业管理及优质的售后服务,提高了知名度和社会信誉。针对顶层楼房销售难的问题,公司经研究决定降低售价,优惠于内部职工,既解决了部分职工住房困难,又有利于资金的回收。全年销售房屋120套,销售面积9327平方米,销售收入1062万元,销售率85%。
4、宣传措施的转型情况:现今社会是网络信息迅速发展的科技时代,公司也充分的认识到了这点,所以积极开拓新思路。今年通过办公室人员的努力,初步架设完成了自己的网站系统,全面立体的展示公司各方面的发展和业绩,既节约了宣传经费的重复投入,又扩大了公司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对于公司发展信息的及时传递和网络信息的准确接受提供了便利。
5、党务工作:在新的党支部的所有全体成员以及新一任的支部书记的努力下,建立健全了党内各项工作制度。年内发展预备党员2名,转正2名,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名,党支部的各项工作逐步完善。
6、物业管理情况: 物业管理公司是一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但多年来一直没有摆脱围绕总公司吃饭的不利局面。去年总公司投入近30万元的维修费,今年公司又投入了20余万元的维修费,锅炉、管道年久失修,公司年年往里投钱,收取的费用不够开支,造成连年亏损,入不敷出。
今年,为使广大用户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总公司今年9月下旬就对锅炉管道维修进行了部署,成立了专门领导班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了物业公司最大限度的支持。并调整了领导班子,由公司副总袁树忠亲自抓,并印发了《致雅居园小区用户一封信》,为使广大居民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说明情况,让居民知道,因物价因素、煤炭价格上涨,今年的取暖费价格较往年有所提高,敬请广大用户予以理解和支持。物业公司是自负盈亏的企业,没有多余的财力来照顾大家,在取消福利取暖的今天,只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完全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希望各区居民要顾全大局,如果你居住的一家停暖,将给周围住户造成很大影响,使整体热源受到很大损失,也影响到采暖设施的热平衡。为了广大居民的利益和不影响物业公司的管理,欢迎您积极地参与采暖。
作为物业公司的主管单位—开发公司,在今后的冬季供暖工作中,将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消化和克服种种困难,搞好设备维修和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为今后取暖做出更大的努力。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年开发总量少,建设规模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二是资金回笼慢,造成公司经营困难,难以开展大的经营活动;三是由于国家土地政策至今仍在
冻结,公司没有土地资源来发展业务;四是企业改革力度不够,真正形成激励机制的目标还没有实现;五是小区物业管理人员素质水平和业务技能不高,与居民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经营状况不佳;六是各分公司的开拓市场意识还不强,围着公司转的经营模式仍没有改观;七是各项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水平不高;八是员工的思想还不够解放,始终未能真正认识到“变则通,通则久”的管理方针的可行性和持续性,思想观念保守。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二oo四年工作计划和发展战略目标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认清形势
作为一名财务工作人员,一名出纳,我非常清楚自己的岗位职责,也是严格在照此执行。
1、严格执行库存现金限额,把超过部分按时存入银行。审核现金收支凭证,每日按凭证逐笔登入现金日记帐。
2、严格保证现金的安全,防止收付差错。对收入和付出的现金及支票都由我和主任双重复核,以确保准确无误。
3、坚持每日盘点库存现金,做到日清日结。这样一来,问题便不会留到隔日,及时发现,及时改正。严格遵守银行结算纪律,对拿去银行的票据做到填写无误,印鉴清晰。
4、严格审核银行结算凭证,处理银行往来业务。对业务单位交来的支票,在收到支票时,认真审核该支票的金额,日期,印鉴,然后正确填写银行进帐单。坚持做到每日序手工登记“银行存款日记帐”。
5、随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不签发空头支票。保管好现金,收据,保险柜密码,印鉴,支票等。妥善保管好收付款凭证,月末准确填写好凭证交接单,及时传递到集团公司分管财务手里。对于这快日常工作,自我经手以来,没有出过任何差错,我想这一点应该是值得骄傲的。
6、每月编制工资报表,到月底及时汇总各部门当月考勤情况,询问李总当月工资是否有变化,然后根据其编制工资报表,编制完毕先交由金主任审核,审核无误后,交由李总签字确认。最后是在工资的发放过程中,做到认真仔细,不出差错,在这点上,我有过一点失误,虽然及时纠正了,但也是我值得提高警惕和需要改正的地方。
7、我手里还有一块就是和房地产业务有一定关系的工作,就是去集团公司给媒体及相关业务单位请款。李总刚交给我这份工作的时候,我并没有把它和业务联系在一起,只是广宣部的同事将单据及请款单填好签好字后,我便盲目的就拿到集团公司,一旦分管会计问到我相关问题,我便是一问三不知,只好又回来问广宣部的同事,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经过主任和广宣部同事的指导,我逐渐对房地产广宣方面有了了解,后来再去请款,也顺利了很多,也节约了很多时间。而且,我将请款这项工作用细致的表格健全,做到有据可查,也便于年终统计。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最近的《2012企业年终奖》调研显示,总的来说,大约有半数的受访公司稍微上调了员工的年终奖,有接近四成的公司下调了年终奖,还有一成公司维持不变。
令那些被公司下调了年终奖的职场人更郁闷的是,2013年的涨薪形势也不容乐观。根据科锐国际《2013年薪酬调研》报告,2013年,受访公司的平均薪酬涨幅为9.34%,数字跌至2010年来的最低水平。
年终奖不再是简单奖励
科锐国际的调研显示,较之2011年,58%的受访公司上调年终奖,10%的公司维持上一年的基数不变,受2012年外需放缓与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有32%的受访公司下调年终奖——但至少对于68%的受访公司员工而言,2012年不会比2011年糟糕。
放眼整个市场,年终奖能发挥的影响力实际上变得越来越大,不论是对公司、整个行业、城市或是整个区域而言,年终奖不再是对员工整年工作的简单奖励,它已经开始成为判断公司、行业或区域发展的兴衰、人才吸引与留用的重要参照指标。
而对于公司高层而言,在经济形势不明朗时,为了降低公司运营风险,更倾向于通过年终奖,在年底与员工分享利润,挽留公司的核心人才。
与2013年涨薪幅度排名相对应的是,国企上调年终奖的比例最高,在受访公司中,有大约71%的国企会上调年终奖。最可能对到手的年终奖感到失望的应该是外企职员,有10%的受访外企年终奖缩水超过20%,为参与调查的不同性质企业中比例最高的。
这是因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1至11月,国有企业累计营业总收入达37.9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11月环比增长11.8%。在国企的薪酬结构中,通常年终奖占比较高,所以采用上调策略的企业比例也会较高。同时,2012年因为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波动,跨国公司的经营更容易受国际形势的拖累,为了节约开支应付不景气的环境,不少公司只能采用下调年终奖的幅度的方法。
从行业的角度来看,70%的受访房地产公司上调年终奖,位列接受调研的房地产、服务、医疗健康、高科技、零售、消费品、物流、能源与化工、汽车、机械制造以及金融几大行业中的比例之首。比例居次的是服务行业,打算上调年终奖的服务行业公司比例仅比房地产行业低1%。有66%的受访医疗行业公司管理层有上调年终奖的打算。
但金融行业的员工依然身处“重灾区”,受2012年欧债危机尚未结束的影响,只有37%的金融行业公司给员工增加年终奖,相反却有63%的公司下调。
企业的性质也能影响员工的年终奖。报告显示,71%的受访国企、64%的受访民企上调年终奖,而受访外企上调年终奖的比例仅为52%。
二三线城市的职场人的幸福感可能会比一线城市的职场人更强烈一些,六成受访企业上调年终奖,高于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中,广州、上海下调年终奖的企业比例最高。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梯形转移与城镇化建设,二三线城市迅速发展,在引进人才方面会以优越的岗位和薪金招贤纳士。而广州的外向型企业居多,上海的外资企业集中,这一类型的企业在2012年下调年终奖的比例最高。
消费、电商最有可能涨薪
金融行业在2013年薪酬涨幅排行榜上的排名也靠后,而科锐国际的《2013年薪酬调研》报告显示,位居2013年涨薪幅度前两位的行业竟然是消费行业和电商行业。
消费品行业薪酬涨幅最高,达到9.77%,高出平均水平0.34%。科锐国际的这份报告分析认为,过去数年,那些快速扩张的行业为了招纳人才,提供的薪酬已经高出行业平均水平30%,因此它们不会再继续提供过高的年度薪酬涨幅。但消费品行业是以人为主的行业,要保持稳定的销售增长,必须依赖人力,稳定的涨薪幅度对于人力资源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措施。
但是,科锐国际的分析也强调,相比较于2012年10%的薪酬涨幅,消费品行业在2013年的薪酬涨幅实际上略有下降。
人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随着房地产业的逐步规范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地产行业人才竞争也呈日趋激烈的态势。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喜欢什么样的企业,在这样的博弈中,企业和人才找寻着自己的发展空间。
企业:忠诚是通行证
房地产业人才的定义正从原来的“找地能人”、“找钱能人”向更广阔的企业型人才转变,各地产企业对人才的重视和渴求正日益加强。根据《地产》与智联招聘此次进行的房地产才情深度调查,目前企业对高端职位人才的渴求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智联招聘副总裁赵鹏指出,总体来看,房地产行业在人才需求和企业人才建设上,具有自己的独有特点。特别是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房地产行业形成了“一多―少”的独有格局。“多”是指房地产行业链条很长,因而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全方位的,是全面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的结合,需求的人才类型很多。“少”则是指与其他行业一个流程需要若干人去做的情况不同,地产行业需要的是核心人才,一个优秀的地产团队只需要几个关键岗位的精兵强将就足够了,因而就人才需求的总体绝对值而言是无法与其他行业的需求量相比的。
此次调查也显示,2006 年地产高端人才需求呈现出5大新趋势。
人才需求多样化
作为房地产主力军的住宅地产对于中、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旺盛,尤其是住宅地产中的高端住宅项目对于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作为持有物业的商业地产,有着比住宅更广阔和更长远的发展空间,因而其对于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而作为地产新军的工业和物流地产可谓异军突起,此方面人才严重短缺。与住宅和商业地产不同的是,目前国内从事工业和物流地产的公司几乎全部是外资大鳄,在本土化过程中,人才本土化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步,这样的人才在我国是极度短缺的。
异地扩张明显,人才需求总量上升
目前,地产行业异地扩张势头强劲,这使得项目总经理、分公司总经理这样的职位需求量相当大。对于很多房地产公司而言,为了增强项目的可控性,他们都不惜重金在总部所在地聘请高级管理人员,再派往外地,因而北京房地产项目的减少并没有影响到北京对于房地产高端人才的需求。
“外行”进入,对人才需求一团雾水
一家刚刚进入地产行业的企业,认为自己需要寻找一位总经理,于是请来了猎头顾问,提出了要求。经过猎头顾问的专业分析与建议后,企业才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总经理,而是若干位分别负责不同职责的高端人才。而此次调查也显示,不少地产企业自身对于人才的需求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因而在人才配备上很难实现最优组合,这是诸多新进入企业所面临的普遍问题。
海归人才无优势
在房地产行业内,实战经验永远是第一位的,参与完整项目的个数、成功案例的个数永远是最有说服力的,所以即使有再丰富的求学经历,没有实践经验,在国内仍然很难有立足之地。长期以来地产行业对于“海归”似乎不是很感冒,但融/ 投资方向、设计规划方向的职位还是比较青睐“海归”人才的。此外,外资公司通常也会要求营销高端职位的人员具备海外背景,而在其他高端职位的竞争中,海归则不具优势。
伴随着REITs(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在中国的发展,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些在国内毕业后从事银行、房地产咨询工作,在海外学习、有房地产金融工作经验的人,一旦回到国内将成为众多房地产公司 “猎取”的目标。但无论如何,海外的背景必须加上相应的经验,才可能真正抬高自己的身价,否则盲目地“镀金”毫无意义。
高端人才必须具备企业忠诚度
某位有着丰富经验的房地产从业者,在行业中摸爬滚打了近十年,从各方面指标来说,已经具备了在高端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然而,由于他跳槽频繁,在每个公司都不能长期服务下去,在一个公司最多也只完成了一个完整项目,因而即使猎头顾问极力向企业推荐,企业也无法认可此人来承担一个高端职位的职责。
企业招聘除了对于高端人才的各项硬性指标要求以外,有一项软性指标是对所有高端人才都通用的,那就是对企业的忠诚度。所有的高端职位都要求候选人在一个企业中至少完成2 ~ 3 个完整项目,否则很难进入猎头顾问和企业的视线。
2006年地产高端紧缺人才一览表
从业者:我们不都是高薪一族地产企业在招聘员工时看重要素对于期望进入房地产企业的人来说,房地产企业的人才发展空间和薪金水平,是他们关心的关键问题之一,此次调查也为希望进入者揭开了高薪的面纱。
人才获得与人才选拔
百家地产开发企业的调查显示,企业获得人才的主要渠道为网络招聘、招聘会、本企业员工推荐和校园招聘。但是,当企业内部出现中、高端职位空缺时,企业还是首先考虑从公司内部直接提升,其次会考虑社会招聘,接下来是公司内部公开竞争,最后才是内部员工推荐企业外人员。
在地产企业选拔人才时,他们最看重应聘者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和沟通技巧。地产行业对于专业技能的要求相当高,除了专业教育背景以外,很多中、高端职位还要求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由于房地产项目周期长、近年来新项目又层出不穷,因而行业内流动性很强,对房地产人才的工作经验要求不仅仅是工作年限、曾担任的职位,更为重要的是有从事完整项目的经验,频繁跳槽将严重影响房地产人才的职业发展。
薪酬与福利
岗位之间薪酬差距大是房地产行业薪酬的一大特点,因而尽管调查数据显示平均工资较高,但是并不代表房地产行业从业者普遍薪资较高。
房地产企业常用的长效激励方式主要是年终奖金和长期服务奖。年终奖金是对一年工作业绩的肯定,而长期服务奖则是对员工忠诚度的认可。而外行人期待的“圈内人”特有的买房奖励和优惠则并不是房地产企业激励员工的主要方式。
在福利方面,房地产企业除了为员工提供的“五(四)险一金”以外,绝大多数企业还为员工提供了餐补、车补、带薪假期等。
求职者:知名民营企业是首选
从6月下旬开始,《地产》联合智联招聘分别对房地产的从业者与求职者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调查,内容包括房地产业前景、职位前景、期望薪金等众多问题。业内、外普遍看好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尽管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受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大,但是广阔的发展空间、诱人的薪酬还是吸引了众多的“外行”。调查显示,在外行的求职者中,近九成人给予了房地产行业较高评价。从业者也表示了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认可。65.18%的被调查者都认为房地产行业发展比较乐观,虽然有近50%的人有“跳槽”打算,但也仅限于行业内跳槽。更有近半数从业者认为工作不错,打算继续好好干。
在挑选和选择具体公司时,求职者与从业者也出奇地相似。都关注三项――企业品牌与企业文化、发展空间、薪酬福利。略有不同的是求职者对个人发展空间的看重略胜于薪酬福利,而从业者对于此两项的看重程度几乎相当。总之,房地产企业要想真正吸引、保留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在为员工提供满意的薪酬福利、广阔的发展空间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自己的雇主品牌。
知名民营企业、上市公司是首选
在求职者首选的房地产企业中,更多的人选择了知名度高的民营企业,这多少有点出乎意料。这一方面说明求职者对民营企业寄予的厚望,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相对于上市公司、大型企业、外资企业系统、完整的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进入民营企业似乎更容易一些。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从业者的身上。调查中,从业者表示如果在业内跳槽首先选择知名度高的民营企业。可见,民营企业的发展以及未来空间得到了圈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可。但与求职者稍有不同的是,拥有了丰富行业经验的从业者,选择上市公司和外资企业的比例相对高一些。
业内、业外薪水差一个档次
希望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求职者,目前薪水的中位值所在区间为3000~5000元,组中值平均值约为5200元左右。根据薪酬判断,希望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求职者以中、高端人才为主,工作经验在3年以上的占了60.97%,5年以上的占了46.34%。房地产的高速发展历史以及未来的广阔发展空间正在吸引各个行业的优秀人才进入。
而这些求职者对于进入该行业后的薪资期望,几乎都比原来高了一个档次,中位值所在区间为5000~8000元,组中值平均值约为8500元。而对于从业者的调查数据显示,他们的薪资水平中位值所在区间为5000~8000元,组中值平均值约为7200元,略低于行业外求职者的期望值。
今年,我们还特别关注了一群工作资历为5年的公司人―这19位公司人都于2006年下半年开始进入职场。5年前,他们还是新鲜人,现在,他们中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了收入快速增长期―特别的是,在他们的成长经历中,还包括了2008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这些行业,收入高成长性
总有一些行业是给那些能够承受起更高收入波动压力的人的,比方房地产。
我们调查中的一位从事房地产销售工作的公司人在2008年时只拿到了1万元的年终奖,而他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拿到了15万元和30万元―最近两年的时间里,他的年终奖就翻了一番。
房地产行业收入对年终奖依赖性非常强,这类公司的这部分开支主要从销售利润中分拨而来,这也导致房地产行业的年终奖直接反映了该行业当年的销售利润变化。
这是一个对大环境十分敏感的行业。2007年,房地产行业高位景气,根据科锐国际的统计数据,该行业当年的薪酬较上一年相比有10.3%的增长幅度。2008年,房地产行业进入低迷状态,薪酬增幅跌为6.8%。到了2009年下半年,受利率七折等一系列楼市优惠政策的刺激,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了快速反弹,重新进入增长,行业总体薪酬增幅从2009年的8.1%一直上升到2010年的15.6%。
2009年上市的房地产企业龙湖集团甚至在该年年底的集团年会上设立了一个“飞驴奖”,得奖的是全年坐飞机出差次数最多的一位员工,飞了超过130次。这一年,龙湖集团的销售金额达到了333.2亿元,同比增长81%,与之相对应,公司年终奖比上一年增加了10%至50%。
直到2011年,房地产行业又进入调整期,行业整体薪酬增幅也随即下降为12%。但从调查数据来看,尽管增幅有大有小,这个行业在过去5年里,薪酬增幅每年都超过了10%。在调查的10个行业中,只有金融行业增幅同样超过10%。
但同时,我们调查的这位公司人在这5年时间里,职位并未发生太大变化―都是销售专员。这和房地产行业“低门槛、高收入、低升职空间”的特征有直接关系。
另外一个出乎意料的收入高成长性行业是酒店业。
根据酒店业网站迈点的调查,一位国际品牌5星级酒店的普通客房部经理的年薪(不含全年福利)在2009年为7万至10万元,国内品牌酒店为5万至8万元。
根据仲量联行的统计,2010年至2013年,平均每4天中国就有一家国际品牌酒店开业。所有加速扩张的酒店管理集团都在四处挖人。一家猎头公司在过去的两年里,每年大概要为这些高端外资酒店招聘中高级管理人员几百个。2007年时,这个数字只有几十个。51Job首席人力资源专家冯丽娟说,一位从业5至8年的酒店从业者,已经算是资深人士了。
酒店集团的圈地行动,直接促使了行业整体薪酬的大幅提升,中方员工与外方员工之间的差异也在缩小。
这些行业,收入进入稳定阶段
从调查结果来看,过去5年中汽车行业收入在前几年保持着较快增速,而在近两年则进入相对稳定的增长状态。
接受调查的杨俊,在五年中从事的一直是汽车零部件采购工作,职位从最初的采购员晋升到如今的采购经理,年薪从最初入职第一家公司时的8万涨到了目前的30万,他现在就职的这家外资汽车公司是他五年里换的第三家公司。
这与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有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整车销售增幅在两成左右,但利润增长更快。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汽车销售与汽车出口都转入颓势,并一直持续到2009年上半年。很多跨国公司或裁员或采取其他方式控制成本。在2009年,有超过30%的汽车企业―主要是跨国公司冻结了当年的调薪计划。
杨俊也是在此期间出现了想跳槽但没地方去的情况。
但同时,中国汽车公司却趁此机会开始扩大其市场销售份额―虽然跨国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量并未因金融危机出现实质性的影响,增长率仍然很高。
从2009年下半年到2010年,随着小排量购置税减半以及诸如汽车下乡等各种激励措施的纷纷实施,在全球汽车市场仍未走出低迷的环境下,中国车市则出现了“井喷”的情况,产销量突破千万级。
2010年底,杨俊跳槽至另外一家外资汽车公司―在薪酬福利制度上,外资公司仍然优于国内公司。之后,他的收入趋于稳定状态。但同时,他在外资公司的职位空间却始终没有得到太大的上升空间。
据科锐国际汽车行业高级经理杨娟的观察,从2010年开始汽车行业的新增职位明显高于替换职位,“这说明了近年来该行业的人才需求在发生结构性变化。”
这些行业,收入很分裂
根据科锐国际对各个主要行业过去5年整体薪酬增幅的计算,除2009年以外,在其它4年里每一年处于增幅最高位的都是金融行业,其增幅最高达到了2011年的15%。
但金融行业由于构成相对复杂,例如接受调查的在招商银行工作的Lisa,在2010-2011年间,她的总年薪增幅达到了50%。但由于年薪基数较低,这一数字仅为11.25万元。看上去远远低于金融行业的平均水平。
但对她来说,商业银行是一个长期性,具有更高成长性的行业,相对比较稳定―在2011年末,已经传出一些基金、券商公司不发年终奖的消息。
以基金行业为例。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成长之后,基金行业从2008年开始出现资产规模的趋势性下降,而这种态势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得到延续。2011年基金业延续了战地收缩的态势,资产管理规模由2010年末的2.52万亿降至2.17万亿,缩水比例达12.83%。换句话说,他们已经不好意思像前几年那样,年终奖至少十万“起跳”了―至少,他们不敢公开发了。
但对于Lisa来说,她的薪酬不会出现这样疯狂的大起大落。因为商业银行设计的薪酬体制,往往会提供比较固定的提升制度,更倾向于鼓励员工长期为公司服务―在过去5年里,商业银行的表现往往比同行业内其它公司稳定。
这些行业,有惊喜
5年前,医药就成为了成长性最被看好的行业。事实上,该行业的薪酬增幅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近几年的增幅在逐年提高。
在一家制药公司任职的David,在5年的时间里,总年薪就从4.1万涨到了13.4万元。同时这个行业的福利也相当不错,惠氏制药的James在这5年里没有拿过年终奖―因为这家公司并没有发放年终奖的制度,但其全年福利可以达到他年薪一半以上。
尽管我们调查的仅为市场销售部门,但根据科锐国际的统计数据,医药行业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间的增幅一直超过8%,在2011年,其增幅从上一年的9.3%上升到了10.0%,在所有行业中仅次于金融和房地产。
从医药行业的整体状况来看,2011年,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较2010年同期仍然较快:2010年1月至8月医药制造业收
入增长25.69%,利润增长34.71%。
5年来,关于医药行业的暴利传闻一直也没有停止过。同时,它也与医改等政策直接相关。另外,近几年,如辉瑞制药这样的跨国公司开始通过并购、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可能会加剧这个行业的竞争。不过这些因素并不会影响到这个行业整体的上升趋势。
需要指出的是,在《第一财经周刊》薪酬福利调查中,医药行业是唯一一个销售岗位收入高于管理岗位的行业。
还有一个惊喜来自于化工行业。
对于化工这个大家普遍都已经感觉进入“成熟期”、不会有高速增长的行业来说,虽然该行业受到全球经济尤其是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比较大,行业内公司的薪酬差距相对较小。但在2010至2011年,由于受国际原油和国内煤炭价格上涨,石化产品价格也跟进上涨,化工行业的公司人大多获得了不错的收益。仅工作5年的张成2010年的总年薪达到了30万,今年他预计自己能达到33万元。
再顺便说一句,今年,调查数据中不包括中石油及中石化公司。
这些行业,靠跳槽
在高速增长的互联网行业,其薪酬体系则表现出了混乱的状态―这都是人才大战的结果。在这个行业中,收入的大幅增长大部分都是依靠跳槽获得的。
在腾讯、淘宝、百度这样行业公认薪酬水平较有竞争力的企业面前,那些中小型科技创业企业仍会向猎头拍下两倍甚至三倍的薪水,为的就是能从大公司中找到“顶梁柱”。科锐国际高科技行业高级经理张策称,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薪酬大概比五年前有100%的增长。
我们的一位调查对象,在国内一家知名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从事研发工作的公司人张浩宇,工作5年时间里,最高调薪幅度仅为30%。2011年,另一家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支付公司开出了“doublepay”的条件想挖张浩宇去。这个案例也反映了互联网行业公司发展的现状―每当一家公司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者对一项业务的现有发展速度不太满意的时候,组建新团队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挖人。
科锐国际高科技行业总监陈晶表示,“互联网行业的热门岗位对工作年限和经验没有具体要求,主要是看公司人的个人能力。”这一点与其它行业都有显著不同,但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该行业良好的增长前景。
有意思的是,IT及通讯行业虽然与互联网行业同属于高科技行业,但5年中该行业的薪酬福利变化却与互联网行业表现出了相反的情况,其增幅表现得相对稳定。不过,受到移动互联和云计算发展的影响,可以预见未来这两类行业的薪酬水平会变得越来越接近。
但如果要说哪个行业才是最好的行业,恐怕就得因人而异: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激进的销售,不妨选择医药行业;如果你能够承受风险,房地产行业则是另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如果你还有技术,为什么不选择互联网行业?
如果你已经选对了行业,那么再看看同一行业中不同职能岗位对收入变化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吧。
David(男)
行业:医药行业
岗位:销售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09年,食品行业销售―医药集团销售
4.1-13.4年收入:万
增长率227%
在制药行业市场部门工作的David对自己在2011年的工作还算满意。2011年最大的收获,是从某医药集团旗下的药厂调往了总部。这一年,他的年薪是9万元,年终福利为2.79万元,全年福利(不含年终福利)为1.71万元,此外,公司还提供针对销售岗位的年终返点3%。
2011年,David预计所在部门普遍调薪的幅度为20%,这比2010年的调薪幅度上涨了3%。而他个人调薪幅度为28%,高于部门调薪幅度。不过,调薪幅度并没有让他觉得满意,“和工作强度比,还是不够的。”曾经有猎头公司让David考虑某国药集团的一个同等职位,比他目前的工资每月高了1000元,David觉得颇有诱惑力。调任公司总部后,David改变了想法。相比起跳槽,他希望得到公司的认可,从而提升工资水平。
但同样在销售部门的James则已经开始留意跳槽了。2011年,是他在惠氏工作的第五年。这一年,他的薪水是9.72万元,其中福利为3.72万元。他对公司这一年的调薪并不满意,“公司和所在部门调薪幅度为8%,基本上就是CPI的涨幅。”最贴心的一件福利是增加房贴,基数是底薪的25%,按月发放。James每个月能拿到约1000元的房贴,这为他每个月3500元的房贷减轻了一部分压力。
惠氏制药是James的第一份工作。他还记得进入惠氏的前两年是他成长最快的时期。公司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比如“新员工培训”“销售专项培训”“谈判技巧培训”等,这段时间,他也从最初的销售助理成为一名销售客户代表。2011年,由于公司发展成熟,自己升职空间较小,James开始留意跳槽机会。
医药业:快速发展,流动率较高
在最近3年的时间里,医药行业在快速发展,最紧缺的岗位是研发和市场。后者收入增长幅度快,甚至在最近这5年里年薪总收入高于普通管理岗位。不过,同在制药行业,James希望看准机会跳槽,David则期待在公司内部获得提升。这源于他们所在的公司类型不同。跨国企业在并购后,往往中方与外方调薪期待和福利待遇有差距。中方员工可能需要有更高的调薪幅度,但外资公司并未完全适应中国医药行业的这种高速发展,无法提供给中方员工这样的期待。但在中资公司中,虽然最近5年外资公司加入竞争,但它们有中国公司的资源和渠道优势。特别近3年来,竞争强度远高于外资公司。这也是David决定留在公司总部的原因。市场上,医药行业人才的紧缺,也给了James和David更多的跳槽机会。但他们如果期待在收入上能再次获得大幅提升,可能得再过几年。
热点职位:研发、市场策划。年龄在35岁左右,工作年限在8至15年左右的中层将会非常抢手。
张成(男)
行业:化工行业
岗位:销售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08年,PPG-艾默生;2011年,艾默生―汉高公司
14-30年收入:万
增长率114%薪
在化工行业工作的公司人张成在最近5年内跳了两次槽。2007年,张成在一家美资涂料公司PPG从事销售,当时他的年薪为6万元,当年包含各种福利在内的总收入为14万元。
2008年,他跳槽到美资化工公司爱默生,年薪上涨为8万元,年总收入达到了24万元。2009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他的年薪仅从8万元上涨到8.5万元,年总收入几乎没有增长。不过,随着之后一年行业进入快速恢复期,张成的年薪又上涨至10万元,加上5万元年终奖励,15万元的其它各种福利,2010年他的年度总收入达到了30万元。这一年里,他所在公司的整体调薪幅度都与这个水平相当,各个职能岗位的年终奖励力度基本接近,并没有像其它行业那样在不同岗位间出现显著差异。
2011年,他又跳槽到了汉高公司,还是继续自己熟悉的销售岗位工作,这一
年,他的年薪(不含福利)为24万元,他预计自己在2011年年终现金奖励将占到其年度收入的35%,如果再加上各种福利,年度总收入将比他之前待的爱默生公司有大幅提高。张成所从事的销售岗位与研发、管理等其它岗位之间薪酬收入的差别并不明显,年终奖励力度基本接近,这是与其它高增长行业相比的特别之处。
包括所在行业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过短暂不景气的情况在内,张成在工作5年中的薪酬增幅是114%,对于化工这个已经进入行业成熟期、员工流动率较低的行业而言,薪酬水平大幅度增长的概率很少。
化工业:波动大,岗位差别不明显
从今年化工行业的调查情况来看,2011年受国际原油和国内煤炭价格上涨影响,石化产品价格也跟进上涨,化工行业的公司人大多获得了不错的收益。
但在2009年,在一系列负面消息的打击下,作为一个已处于生命周期“成熟期”的行业,化工行业在金融风暴中的表现并不好看。在这样的背景下,推迟或取消薪资调整计划,放缓或冻结招聘计划,均在情理之中。在2009年年初翰威特的一份报告中,化工行业整体薪资增长的比例下降超过50%,而34%的公司都表示冻结了其2009年的薪资增长计划。当时,很多公司对人员总数进行了控制,不增加人员甚至对组织结构进行了精简。
此外,由于化工行业在生命周期中正处于成熟期,相对其它行业来说,化工行业的员工流动性比较稳定,员工的离职率在2008年及2009年达到了10年来的最低。
热点职位:产品研发类、工厂运营类中及工程建设中高层人才、销售市场类人才。
Kitty(女)
行业:快消行业
岗位:销售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10年,联合利华―雀巢
11.2-18年收入:万
增长率60%薪
2011年,在雀巢公司从事销售的Kitty认为公司提供的最贴心的一件福利是“去香港旅游”,最鸡肋的一件福利是“员工商店优惠”。这一年,她的年薪是20万元,年终福利2万元。
虽然2011年Kitty的年薪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6万元左右,但2010年她所在部门的调薪幅度为15%,而2011年的调薪幅度仅为5%。这一调薪幅度低于她自己的预期。这使当时她从另一家同属于500强的快速消费品公司跳槽到雀巢的理由―薪酬有所增长―也显得不那么可爱了。
2009年,Kitty还在联合利华公司担任客户助理经理,这也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已经工作了三年。公司平时各种工会福利较多,季度销售奖金以及年终奖也都比较丰厚。唯一让她觉得不方便的是公司地点较远,上班不方便。当时她的年薪是12万元。跳槽使她的收入几乎翻了一倍,从12万元上升至20万元。但如果让现在的她选择,她认为自己可能会考虑留在原公司―目前公司的福利待遇似乎吸引不了她。
工作5年来,Kitty的个人年薪增幅为60%。仅从增幅程度来看,低于绝大部分其它行业同龄人的薪酬增幅。而考虑到她第一年首份工作的起薪是11.2万,在行业间相比较处于高位水平,而在该行业整体薪酬中福利待遇占比也较高。对于那些不喜欢承担高风险,并不激进追求个人收入在短期内高速增长的公司人来说,能保证薪酬稳定增长的消费品行业往往会成为他们择业时会重点关注的行业。
快消、餐饮:相对稳定,福利是关键
诸如消费品这样的行业,其增长程度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并不显著,即使在金融危机来临的时候,其薪酬落差也相对比较小。
对快消行业来说,随着行业工作经验和工作资历的上升,个人所获得的薪酬增长相对稳定,而福利则是区分企业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
“对消费品行业增长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化发展节奏和人均收入增长。”科锐国际东区消费品行业总监于丽娜分析,“消费品行业近五年来整体发展比较平稳,多数企业在研发和地理扩张上增加资源配置,为了城市化带来的新机遇做对接和增长的布局。”据于丽娜观察,在消费品行业,研发和市场营销人才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薪酬大有因人而设的灵活性。
热点职位:研发和市场营销人才供不应求。此外,供应链人才开始稀缺加剧。在稀缺人才上,5~8年的经验是高稀缺区,也往往容易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关注度。
Lisa(女)
行业:金融行业
岗位:管理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无跳槽经历
3.6-11.3年收入:万
增长率213%
Lisa在2007年本科毕业的时候,想也没想就在几份Offer里头选择了招商银行。她的工作岗位是管理。
在进入招商银行的时候,银行根据员工的学历、职称、专业工作经历和所任职务等因素核定行员级别,并因此确定基本工资。此后,随着行员等级上升,工资收入也会相应地调整。用更通俗的话说,需要论资排辈。像Lisa这样的大学毕业生,入职时候的月收入往往只有2000元。在转正之后,月收入一般将提升至3000元。
最开始的半年是清贫的―6个月的试用期里,过节费被削减到一半。而名目繁多的过节费几乎是银行工资收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细细数来,元旦、春节、五一、国庆以及行庆都有数目不等的过节费。在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第一年,这部分费用甚至可以相当于半年的收入。很多人没有熬过这清贫的半年便辞职离去。在招商银行,加班是家常便饭。虽然每年发14个月薪―每年6月和12月份分别发双倍薪水。与付出的劳动相比,所得到的年收入让这份工作显得性价比不高。
在工作的第四年,回报开始显现。除去第一年收入,Lisa在2008年和2009年的税前年工资收入都只拿到3.6万和4万。但进入第四年,Lisa的收入实现了质的飞跃。她在2010年和2011年都分别比前一年同期增长了50%,即实现6万和9万的年工资收入。而她预计2012年收入增长幅度不变。
提成这样的事,与Lisa无缘。这跟岗位无关。在招商银行,即使岗位是销售,个人的业绩也不以提成的方式兑现。取而代之的是绩效奖、倒班补贴。例如比较常见的中班补贴一个月在1000元左右。
银行:收入稳定,强调持续发展
和金融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商业银行的薪酬体制更鼓励员工长期为公司服务。在看中绩效的同时,更强调员工的持续发展。稳中有升的工资收入之外,福利是常常被提及的另一项银行工作的好处。家属医疗保险、独生子女费、企业年金、班车安排、长达6个月的哺乳假、与职位相对应的住房补贴,诸如此类的福利,虽然有些琐碎,却是相当的贴心。其中有一些诸如交通费、取暖降温费、书报费、旅游费、置装费的福利,它常常以购物卡、提货券的形式下发到员工手中。
最近5年来,金融类公司中基金、证券等公司受到中国和国际市场影响较大,波动也剧烈。商业银行一直表现稳定,特别2011年,有数家商业银行收益超过了基金类公司。这种稳定性往往体现在员工的收入和职业上升空间中。
热点职位:投资研究类的职位、银行对公
业务客户经理、综合管理类高级人才需求量较大。
马勇(男)
行业:房地产行业
岗位:销售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10年,恒永信―朗坤行
3-33.6年收入:万
增长率1020%
28岁的马勇进入房地产行业的时候,是2007年。他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恒永信。这是一家房地产公司。马勇的职业类别是市场销售。可以说,马勇入行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但作为一个职场新人,他却没有分享到房地产市场好时光带来的好收成。从加入房地产行业的时候开始,他不但起薪很低,而且年薪一直平淡无奇。前两年是2万元,后三年是3.6万元―即使在工作的第四年跳槽后,也没有改变这个数字。
相较之下,马勇的年终奖收入倒是很有看头。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马勇的年终奖收入从第一年的1万元,一路涨到2010年的30万―那是房价持续回暖并疯狂上涨的一年。在史上调控最为严厉的2011年,房价事实上还是未被真正触动,因此他的年终奖也史无前例地攀升到30万元。
同样28岁的Emma,比马勇早一年进入房地产行业。作为一名法务专员,Emma走的是技术专业路线。在收入构成上,她几乎就是马勇的另一面―除了第一年,她的年终奖始终毫无变化地维持在2万元上,有两年甚至因为跳槽而归零。但她的年工资收入,则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逐年稳定地上涨。在2006年入职的时候,她每个月的税前收入只有2000元。但在2011年,她的月收入已经涨到2万元。与此相对应的是其职位的变化。每一次职位的变化都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尤其最近一次,从法务助理总监升到法务副总监的职位时,她的月收入从1.2万增加到2万。跳槽也让Emma的工资收入起到质的变化。两次跳槽都为她的收入带来1.5倍的涨幅。
房地产:靠工资还是靠年终奖
房地产是一个相对而言,门槛较低的行业。这是销售部门的马勇起薪仅为1万元的原因。一般而言,房地产销售大类的年终奖收入跟房价和企业利润有着密切的关系。最近5年来,无论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房价不管如何曲折变化,总体都是呈上涨趋势。在这个行业中,销售和支持部门的收入构成截然相反。支持部门门槛相对较高,其收入也相对比较依赖其自身的资历。相对来说,支持部门的流动性没那么高,但跳槽加薪的空间则更大些。因此,可以说,销售看天吃饭,支持部门靠经验吃饭。
除了销售部门,管理也是年终奖上涨幅度较大的岗位。和销售部门相比,管理岗位能拿到更高年薪,以及更多年终奖。这是因为这一岗位的业绩往往直接与公司当年销售利润挂钩,也承担更大风险。
热点职位:工程、设计、成本、运营、投融资、商业人才等;每个专业里年龄35岁左右,工作10年左右的人员都是中坚力量。
杨浩(男)
行业:汽车行业
岗位:采购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11年,克莱斯勒汽车采购主管―某外资汽车公司采购经理
12-35年收入:万
增长率192%
2007年,杨浩成为一家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采购员,当时他的税前年薪为8万元,年终奖励为2万元,加上各种其它福利,他获得了约12万元的年度总收入,这一水平要高于他朋友圈中的同龄人。
2008年,他的职位升了一级,而公司却因财务紧张为由当年并没有给他加薪,年终奖也一分未发,这令他感到很失望。2009年,由于公司业绩仍没有什么大起色,他的年收入依然保持不变。但因为当时两年里,他所在的汽车行业整体不景气,杨浩没有因为对薪资福利不满而选择跳槽。三年来,他的年收入一直维持在12万元左右的水平,对比其它行业公司人因为经验和工作资历增长而得到相应薪酬收入增长,杨浩觉得汽车行业的收入对公司业绩的依赖性过强了,使自己反而没得到合理增长。
由于受到美国汽车业衰退,以及总公司经营不善的影响,该公司业绩不好,他当年的总收入为12万元。在2010年,公司把上一年升职没发的薪酬福利都给他补上了,所以他的年薪增长到了18万元,加上各种福利,当年他的总收入达到了22万元。
2011年,他决定跳槽。这一年,他到了另外一家外资汽车公司成为采购经理。虽然还是一家外资汽车公司,但他的年总收入跃升到了35万元。相对于福利,杨浩说他更看重的是薪酬,“因为薪酬是能够实实在在拿到手的现金”。从2006年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至今的五年时间里,他的个人薪酬涨幅是192%。这一增长主要集中在后两年里,亦即他跳槽后的两年里,并非逐年稳步增长。
汽车业:两极分化
过去5年里,高成长的中国汽车行业的高福利都建立在高业绩增长之上。2011年底,一汽大众宣布年终分红消息为27个月的基本工资,也缘于其销量突破了100万辆。同一时期,奇瑞汽车则突然在承诺调升的工资发下后,又将该笔钱从工资卡中全部扣回。这让汽车行业的2011年的年终福利出现了两极分化的情况。
但高福利并不年年都有,这与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而惨淡的年景也不是没有过。2009年初,有超30%的汽车企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冻结了2009年的调薪计划,行业内其余公司薪酬增长比例也明显低于以往。而随着2010年国内汽车销量大幅回升,当年汽车行业的年终奖金增长了200%。在该行业,对于一些从事核心岗位工作的公司人来说,其收入不仅与公司业绩密切相关,也维系于这个行业的整体起伏。
热点职位:高端综合管理人才、汽车电子方向(EE)、汽车内外饰方向、4S店总经理等。
陈杰(男)
行业:制造业
岗位:销售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10年,IT外包服务公司―外资配电产品制造公司
4-10.8年收入:万
增长率170%
2007年,陈杰在一家IT外包服务公司做销售,加上福利年总收入为4万元。其后两年他的年收入增加到5.52万、5.72万元。2009年他跳槽到了一家外资配电产品制造公司,连同各种福利年总收入增长到了8.5万元。2011年他的年总收入上升为10.8万元。
为10.8万元。对于跳槽后薪酬的变化幅度,陈杰表示比较满意,但因为刚毕业时的基本薪酬较低,他对于整体工资水平并不满意。虽然有点不满意,但在过去的一年中,他并没有想跳槽,因为“公司里能学到不少东西”。而且基本上同行业内的公司的薪酬体系都差不多,除了基本工资上调,或者职位上涨外,没有太多别的诱惑力。
另外一家外资照明产品制造公司高级研发工程师汪啸风称,2011年4月公司上调了薪资,其月薪上涨了3000元。半年后公司再度对部分员工调薪,其月薪再次增加了200元。该公司人的调查数据显示,其入职6年来公司每年都上调了员工薪资。2007年平均上调30%,2008年平均上调10%,即便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加剧的2009年,薪资仍平均上调了3%。当时其它很多公司都在裁员和减薪。他所在的公司也有裁员,但他顺利成为加薪队伍中的一员,虽然加薪幅度不及前两年,但
他觉得比较满意,“能加就很不错了”。
2010年,他的月薪上调了1000元。当年10月,他得到了升职机会,从研发工程师升为高级研发工程师,2011年月薪则上涨了3000元,至1.2万元。2011年,他的年总收入(含福利)达到了20.5万元。而2006年他入职时的年薪(含福利)仅为4.2万元。
制造业:技术研发岗位是核心
近5年来工业制造行业,特别是电子制造行业在国内的外资公司主要以工厂生产制造或代工为主,研发大多在国外总部。中国作为人力资源低成本国家受到很多外资公司的青睐,整体发展稳中有升。就算同样在电子制造类企业中,作为重点岗位的“研发”往往能够在薪酬上获得更快的提升。
“行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人才需求的旺盛以及薪酬水平的提升。”科锐国际工业行业高级顾问丁萌说。
相对于电子制造,其他制造业公司则受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总体而言,过去5年来,传统制造行业的公司人对于年终奖的满意度都相对一般。特别是本土制造业公司因为缺乏核心技术,往往是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与外资企业竞争。因此,薪酬福利制度会倾向于位于掌握技术核心的关键岗位。
热点职位:集中在供应链、制造工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运营等中高层管理职位。
张远(男)
行业:IT/通讯行业
岗位:管理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09年,手机软件设计公司―通讯公司;2010年研发―管理
8.5-19.6年收入:万
增长率131%
张远是在2006年,硕士毕业后进入一家国内手机软件设计公司工作。两年里他从开发工程师做到开发主管,年薪(不含福利)分别为7万元和11万元,年终福利均为1万元;工作的第三年他跳槽到另一家行业排名更靠前的手机设计方案公司,又从开发工程师起步,第四年升任开发经理,目前在这家通讯公司仍然担任开发经理的工作。这三年的年薪(不含福利)分别是14.5万元、16万元和16.5万元,年终福利分别为1.8万元、2万元和2.6万元。
在年终福利上,张远并未期待太高。一些很小的福利反而更加吸引他。
对工作过的两家公司,张远在每个阶段的工作初期对公司福利都比较满意,特别是跳槽后公司提供下午茶和报销通讯费让他觉得非常贴心。这五年来他的年终现金奖占年收入的比例从前两年的7%到2011年的13%。工作前两年他的调薪幅度分别是30%和15%,最近两年的幅度放缓,分别是10%和8%。2009年跳槽以前的3年,张远认为是自己作为一个“菜鸟”在职场中快速成长的时期;跳槽后前两年调薪幅度都比较满意,2011年他却认为“调薪间隔较久,幅度也很一般”。
“研发”是技术密集型工作,工作强度大,但是相对于其他岗位来说,薪酬福利都较高。可不同的公司待遇也有所差别。张远就认为同行业内HTC和三星等大型企业对他来说最有诱惑力,“虽然薪酬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工作强度小,薪酬的性价比高一些”,IT通信类行业重视技术和销售,研发类职务在这类公司具有优势。
IT、通讯:剧变年代
在一些知名大公司研发类职位公司人的问卷中,2007年到2009年的薪酬上涨幅度较高,自2009年至今变动较小。IT通讯行业可以细分至电脑及外设、手机、设备、软件、增值业务等领域。这五年来个人电脑从单核CPU到开启四核时代,特别是iPad的出现更让平板电脑成为大众追求的主流产品;智能手机从五年前的“传说”变成了常态,iPhone和Android甚至改变了整个行业的生态环境。
行业的剧烈动荡也影响到了一些大公司的前景。惠普公司2011年一度为是否剥离PC业务犹豫不已,在苹果公司产品的犀利进攻下,传统手机和PC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巨大冲击。大公司对于技术和渠道的掌握不再是那么稳固了,这也会带给中小公司和一些创业技术团队更多的机会。这样的行业的剧烈动荡会引发职场上的大变动,但行业大公司的薪酬还是具有足够的吸引力。
热点职位:数据中心、云计算、IT架构等。无线通信高端人才经验要求在8年以上。
杨瑞(男)
行业:互联网行业
岗位:销售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10年,京华网络管理岗位―慧聪网销售岗位
3.2-8.7年收入:万
增长率172%
杨瑞现在的工作是慧聪网的产品经理。
2007年到2009年他在京华网络从工程师做到项目经理,年薪(不含福利)分别是3万、4万和4.5万元,年终福利分别是2007年的2000元和后两年的3000元。这三年里他的年终现金奖占年度收入的比例始终在7%左右,他对公司各种福利待遇、调薪幅度都不满意;2010年他跳槽到慧聪网,两年里从产品经理做到高级产品经理。
在他看来,产品经理这个职位需要把握一个产品的总体发展,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创业公司,这个职位的发展空间几乎都是由所操作的产品发展前途而定。可能你会在某个大公司里看到无数个产品经理,他们对产品的不同操作方法也决定了自己在公司的地位。大部分拿着差不多的年薪重复自己的工作,而小部分人会因为一两个成功的产品成为行业里的知名人士。
他现在还不是知名人士,还只是一个拿着差不多年薪重复自己的人,所以他的收入涨幅也未达到其他大公司的那种夸张程度。
2011年年薪(不含福利)从6.4万元升至8万元,2011年年终福利为7000元。但他对这一年的福利比较满意,年薪与业内平均水平相比略低,年终现金奖占年度收入的比例上涨至8%,调薪幅度为40%。
不过就五年来的发展,杨瑞还算满意,“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工作能力和付出基本成正比”。对公司提供的薪酬和福利最满意的是涨薪、年底评优奖金以及办公环境改善。
互联网:冰与火
在互联网行业,大部分这个行业中的传统公司,如杨瑞现在所在的慧聪网,并没有新闻中看上去那么热闹。他们都被称为产品经理,却只拿着过得去的薪水,涨幅低于行业内水平。但杨瑞所在的公司并不能代表着这个行业的未来。热闹是那些电子商务公司的。
这一热潮是互联网自1990年代后的诸多极端表现之一。京东商城、凡客、当当网等一些公司大肆扩张,不惜成本抢夺市场份额;另一方面,窝窝团、高朋网、敦煌网等公司却在大幅裁员甚至关闭。一些网站的总监级员工可以拿到50万至100万的年薪,而更多的人则在担心自己手中的饭碗。
但一些大公司表现也不错。为了留住员工纷纷表现慷慨:阿里巴巴在2011年8月推出了总额35亿元的员工福利基金计划。在大公司里,不同部门根据业绩的差别,福利待遇也会高低不同。
热点职位:研发工程师、高级技术研究员、在线营销人员、网站运营等职位。
Kathy(女)
行业:航空服务业
岗位:管理
工作时间:2006-2011
跳槽经历:2008年,某合资企业经理助理―
中国南方航空客服经理
4.5-13年收入:万
增长率189%
Kathy是四年前加入南方航空的。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合资公司担任经理助理,工作中常常要面对充斥着数字的报表、加班又是家常便饭―这种工作状态让她想逃离。一年后,她跳槽到了南方航空。不过在南航,也有她不太适应的地方:一方面,除非有特别好的机遇,晋升很难,可能5年甚至10年才会获得晋升;另一方面,在南航这样的国企,等级森严,气氛也比较沉闷。“大学毕业时,从来没有想过去国企工作。”
她是中国南方航空的一位客服经理,2011年,她的年薪是12万元,包括社保、公积金、年终奖等在内的福利约5万元。
在南方航空工作的这几年里,Kathy对薪资福利等待遇都比较满意。在她看来,公司提供的最贴心的一件福利是公积金。“公积金自己交20%,公司会交20%,这样算下来,每个月的公积金就有3000元。”另外一项贴心福利是公司饭卡补贴,虽然每个月打入员工饭卡的钱只有400元,“实际算下来,800元都不止”,Kathy说。鸡肋福利则是“携带不便,又不太值钱”的劳保用品,比如洗发水、洗衣粉、卫生纸、肥皂等,每个季度会发一次。“还不如发50元现金。”
工作并不轻松,“每天不知道会碰到什么样的人和事”,这让她觉得压力很大。最经常遇到的事情是航班延误,一些由于航空管制、流量控制等造成的航班延误“看不见,摸不着”。但Kathy说,如果继续在航空业工作,她不会选择离开,因为南方航空已经是待遇很好的企业。有时她也会陷入迷茫,“工作五年了,还是不知道怎样的工作才适合自己”。
航空:收入稳定,强调持续发展
航空业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的行业,由于竞争并未如国外那么充分,因此目前来讲,薪酬和福利待遇相对都不错。特别是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机长岗位。
比如南方航空,员工可以每年申请三次往返机票,其中一次可以是国际往返。几年前,南航员工可以100元往返(机票免费,燃油附加费未收,仅收取机场建设费);又比如,员工可以申请南航的集体宿舍,设在机场附近、配置齐全的四人间一般收取60元左右;还有一些被小部分员工认可的福利,比如可以在VIP休息室见到各类明星,获得合照或者签名机会。诸如此类的与他们工作相关的小福利,往往能使航空业员工对自己的职业和公司有更强烈的认同感。
但同样,对于从业者自身的资历要求也相对较高。这也是在短短4年里,Kathy能迅速拿到年薪12万的原因。但这个行业的问题在于市场化步伐迟缓―虽然在她加入南航之前,就已经出现了数家民营航空公司,但和国营公司相比,民营航空公司的利润情况更加严酷,再加上2010年,特别是2011年上半年高铁的陆续投入使用,这对于航空公司的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但受益于供不应求和行业集中,虽然航空公司2011年业绩同比出现下滑,约为10%,但运营情况总体依然保持增长的态势。、
但目前中国总体来说,航空行业还是以国营公司为主。这也是造成员工虽然薪酬不错,但升职空间相对较小的原因。
房地产业的特点是:发展速度最快、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最高、造就的富豪最多、涉及的税费最多、接受税务机关专项检查最多……连续三年成为进行税收专项检查的重点行业,说明“这个行业肯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涉税问题”,经调查分析发现,房地产业通过各种手段少报销售收入或拖延纳税,偷逃、占用税款主要表现在:
(一)收入方面
1、预售房款未按规定预缴税款
(1)将预售收入记入“其他应付款”贷方,未按照国税发[2003]83号(2006年1月1日后为国税发〔2006〕31号文)文件的规定将预售收入乘以15%利润率计算出预计营业利润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统一计算缴纳所得税。
(2)把预收购房款变为购房订金,或者垫付款项,不确认预售收入。
(3)混淆预售收入与销售收入的概念,选择预售收入转销售收入的时机,达到拖延纳税的目的。
(4)采取各种手段隐瞒、转移预收款收入,有的甚至将预收款直接转入私人银行卡,直到房产交付使用后才入帐缴税,使国家税款不能及时、足额入库。
2、销售收入确认不及时
(1)对已办妥移交手续,按合同协议应全部收回售房款,因购房者原因未及时收回的,企业往往采取不及时入账的方式推迟收入的确认或者隐瞒收入,影响营业税、企业所得税。
(2)企业将已完工的产品出租或是自用,不按规定做视同销售行为的收入确认,并将实际取得的租金或营业收入在帐外循环或记入关联企业。
3、隐瞒收入,收入计算不准确
(1)虚开发票,实现“双偷”
开发商和客户为减少产权过户时双方应缴纳的各项税费,采取虚报成交金额,协议少开或不开发票的手段,实现“双偷”。
(2)低价开票,少计收入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销售房屋开票时,不按实际销售价格开具发票,而是低于实际价格开票入账,另一部分房价款开自制收据不入账,以此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这种手段多发生在个人承包开发经营的房地产项目。
(3)提供虚假或不完整的销售面积
销售面积不属于企业纳税申报中必须填写的内容,但该数据却能直接及时反映出企业销售的进度,为初步估算销售收入实现的状况提供依据。所以企业有关人员有意识隐瞒、不肯如实提供实际销售面积,增加税务人员核算企业收入的难度。
(4)以收抵支
①以商品房抵付施工单位工程款。房地产开发公司为弥补资金短缺,通常以部分商品房抵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在账务处理上,将售房收入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等往来科目,抵减应付工程款,从而达到少计收入,偷逃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②以房抵债,以完工房地产抵付借款、银行贷款。房地产开发企业没有钱还款(银根收紧以后更甚),就用一部分房地产抵付借款,往往到不能再“拖”的时候再办理销售手续申报纳税,甚至隐瞒销售。这种手法多发生在小型开发商和承包工程的个人身上。他们的开发资金不足,往往向银行贷款,向民间个人借款或拖欠承建人工程款。
③以商品房抵付回租租金,换取其他单位、个人的非货币资产等等。
④以完工房地产抵付职工奖励支出。近几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企业职工收入可观,特别是中层以上人员收入更高,个别企业以应支付职工奖金的多少确定不同的价格由个人进行销售,其差额作为收入的发放,从而少缴了营业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⑤以完工房地产抵付各种应付的建筑安装工程款、广告支出和其他支出。购买房地产的企业或个人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了货物或劳务,房地产完工以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就按“优惠价”向其出售房地产,用市场价与“优惠价”之间的差价来抵付应付款项,双方都少缴了税款。
⑥房地产企业在拆迁环节为避免大量的现金流出,同拆迁户达成协议,用购房价格上的让利抵顶拆迁赔偿款。
(5)收取价外费用不计收入
不少开发商在售房后,以各种理由收取水、电、燃气、外装修等代办费,在往来账款科目按代收代付核算,没有将其并入营业收入申报纳税。为客户提供的额外服务,如防盗门、封闭阳台等相关收入委托物管部门结算且长期挂帐,企业就合同房款作收入,形成帐外循环。
(6)内部预售再转售,转移利润。
一般情况下,房地产销售在开盘初期销售价格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销售价格逐步提高。有的企业利用内部认购,以较低的价格签订预售合同,一段时间后又以较高的售价进行转售,但合同签订的价格为预售合同价格,其差价名义上是订购人收取,实际上转入了企业账外收入。由于房产价格是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而上下浮动,上述利润转移现象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对其价格的重新核定难以寻找依据。
(7)收取广告管理费、房租收入未按规定纳税。
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往往有让广告公司在开发地块上做一些广告牌取得广告费收入的情况,有的还盖一些临时用房进行出租取得租赁收入,这些收入都未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申报纳税。
(8)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利润转移。
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很多都有若干个经营内容不同的公司,如:建筑设计公司、咨询公司、商贸公司、建筑施工公司等等,通过与这些关联公司之间的交易,将开发房地产利润转移,造成房地产开发项目亏损或微利。将开发的商品房低价卖给股东、关系单位、或关系人。
(9)因施工方延误工期等原因收取的罚款收入直接抵减应付工程款。
(10)挂靠企业开发,不申报纳税
一些个体经营者或单位为了获得房地产开发资格,往往采取挂靠某个房地产开发企业,上交一定管理费的方法开发房地产。他们既不合并作账,也不单独申报纳税。这类开发商偷逃税的手法靠“三快”:一是组建快;二是运作快;三是解散快,造成漏征漏管。
4、假代建、真开发
这种偷税方式多以土地所有方的名义报建,所需资金由开发方代垫,实际是开发企业以转让部分房屋所有权为代价,换取了部分土地所有权,而土地所有方以转让部分土地所有权为代价换取了部分房屋所有权。双方均发生了纳税义务,一方为销售不动产,另一方为转让无形资产。
对假代建的检查要以合同协议为主,严格执行代建的四个条件即:
(1)以委托方的名义办理房屋立项及相关手续;
(2)与委托方不发生土地使用权、产权的转移;
(3)与委托方事前签订委托代建合同;
(4)不以受托方的名义办理工程结算。
(二)成本费用方面
1、利用虚开、代开发票等手段,人为抬高开发成本,减少应纳税所得。
(1)不合规发票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期间费用方面存在的最大问题。
如会议费、出国考察费、差旅费、场地租金、水电费等。
(2)取得的拆迁补偿费支付凭证一部分不符合规定。
如企业单位开具行政事业单位发票;村委会开具农、林、牧发票;资金往来发票、商场购买的收据,个人开具的白条等。
(3)额外摊派乱列支。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成本当中经常会出现被征用土地的所在乡镇或单位向该企业额外摊派一定的费用,收取这些费用大多使用银钱收据,并多以公益发展基金、各种补偿费名目开具。
2、利用成本核算特点虚增成本
目前多数房地产企业结转销售成本的方法是以每平米的单位造价×销售面积的金额来结转成本。
由于项目开发周期跨度一般在1年以上,企业开发项目中的单位项目较多,对口的施工单位、供料商多,项目开发早期财务不能及时的取得各项目的“工程结算单”,所以在会计核算单位造价时往往使用以预算造价计算单位成本的方法。一些房地产企业的财务人员利用这一特点,自行加大早期单位平米的计划预算造价,从而达到少缴企业所得税的目的。
3、房地产商自用房产、出租用房产不及时从“开发成本”结转至“固定资产”,而是混入“开发产品”科目中,直接转增“经营成本”。
例如某房地产公司将自建自用的办公楼成本43万元,直接混入项目开发成本中,未结转固定资产,虚增经营成本。
4、超标准列支费用
利息支出问题--未在成本对象中分摊借款利息。由于房地产公司借入资金量大,利息支出较多。部分企业财务处理为将其作为财务费用全部直接在税前扣除,影响了当期的税前利润,造成纳税滞后。
高利率融资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超国家规定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标准扣除费用;同时往往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5、成本费用重复入帐。
企业利用建安工程施工复杂、项目繁多、专业性强的行业特点,重复列支费用。
(1)企业在签订建筑安装合同时,已经将附属工程、水电工程、屋面防水工程等包括在合同总价款中,在工程完工结转成本时,又就这些单项签订虚假合同,或者建材发票重复进入开发成本。
(2)企业将开发项目全部发包给建筑施工企业,且合同中明确规定建筑材料由承包企业负担,但仍将为施工企业购买的建筑材料的票据在开发成本中列支。
6、虚假列支成本费用
(1)旧城改造土地出让金优惠列入成本
房地产开发项目如属于旧城改造,该项目在土地出让金方面是有一定优惠的,而且这种优惠幅度是很大,具体的操作模式是开发公司先全额上缴土地出让金,然后地方财政再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然而有的开发公司在上缴土地出让金时记入开发成本,在取得返还款项时并不冲减成本,造成企业虚增成本。
(2)人为加大期间费用问题比较严重。
例如:大额或巨额送礼费用的发票内容开具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虚增职工人数,提高税前扣除工资限额;采取非法手段获取发票或取得与本企业无关的各种票据在期间费用中列支等等。
(3)预付款大大超过合同价款
除了改变原设计规模,增加楼层面积等正常因素外,有的企业付款后以现金取走;有的利用同属一集团的关系,预付款与往来款混同,而建筑公司又归地税管征,难以查证;有的企业干脆直接领取现金作为预付工程款的原始凭证。
(4)利用建筑安装发票监管不严密的漏洞,虚列土建安装工程成本
由于税源紧张,少数地方把建筑业发票作为“引税”的主要工具,实行由税务征收管理部门或发票管理部门代开发票,只要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便可开具,有的是以房地产公司名义直接开具,有的是以虚构的建安企业名义开具。
利用建安发票虚列成本的,房地产公司只要支付3.3%的营业税及附加,便可偷逃33%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重点要检查开发成本中由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建安业务是否真实。
(5)关系单位虚开发票,虚增企业成本
房地产开发企业涉及的行业较多,一个项目的开发包括设计、建筑施工安装、加工业、建材商贸、房屋销售业、广告、物业管理等诸多部门。不仅使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日常处理票据的工作量大、成本核算也容易混乱,也给房地产企业虚增成本带来了可乘之机。
7、利用“预提费用”、“待摊费用”账户调整当期利润
房地产企业“婆婆”多,企业规费负担重,问题相对集中,大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小到街道居委会,形成文件明确规定的收费就有上百个,如,土地出让金、征地补偿费、土地配套费、商业网点费,水、电、气、暖、人防、消防、公共设施配套费等费用。
从房地产业项目开发管理审批流程可以看出,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得相当严密,没有上个环节的审批、许可、费用缴纳手续,下一个环节的管理部门就不会再办下去,房地产开发项目就会中断。因此,正常情况下,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可能存在拖欠规费问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房地产开发企业大都存在预提各项规费数额大,有的配套工程已经完工验收之后也不及时结转工程成本,而是长期挂账,滚动使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几方面:
一是政府各部门已经清理不再收取的费用,开发企业照样计提挂账。
二是:规费抵免收益
地方政府在加快当地城市建设步伐中,为减轻财政支出的压力,往往在招标房地产开发项目上附加一些配套开发建设项目,由房地产公司无偿为有关部门承担“形象工程”、“领导工程”等,承担这些工程可以按规定享受“规费抵免”,政府不用给房地产公司工程款,对房地产公司应缴的地方性收费项目给予减免或降低收费标准,对无权做主减免的规费,则“暗箱”操作,给予私下“照顾”,不再收取,但房地产公司对上述已经不用再支付的规费仍按规定的标准预提挂账。
三是由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地方经济中占据重要位置,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较近,加上政府的各项规费征收随意性较大,通过疏通各种关系长期挂账(实际已不再支付)。
如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5年按照政府有关部门的收费文件,预提政府配套、水电暖安装、房产交易费、人防费等920万元长期挂“预提费用”科目,纳税人已通过各种关系或优惠政策的许可,实际已不用再支付,未按规定冲减开发成本,这种情况在房地产业比较普遍。
检查过程中,应重点审查各项费用计提是否有政府文件规定,是否按规定标准计提;查明各项规费未正常缴纳的真实原因,如:规费收取的有关部门是否有缓缴、免缴或催缴的文件、通知书,在此基础上,根据企业所得税真实性原则、据实扣除原则、合法性原则,从严掌握税前扣除范围和标准。
8、成本核算混乱,收入与支出不相匹配
(1)跨时间、跨地域滚动开发房地产项目,人为将应由以后开发项目负担的成本、费用记入已完工的开发项目。
(2)混淆分清成本负担的对象,年终把当年度成本、费用全部列入已完工产品成本。
(3)自用房产仅分摊前期工程费、基础设施费等费用,而土地成本、借款利息、建筑安装等费用由出售房屋承担,造成成本结转不实。
9、销售费用列支问题
(1)销售人员的人数以及工资未如实纳入企业正常人员工资管理,而是直接混入其他销售费用中列支,销售人员的人员数量随意性大,工资支出较多,造成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计税依据计算不准确。
(2)虚增费用
由于对销售费提取比例税法尚无明确规定,各公司取费标准不一致,一些房地产公司通过支付销售费的形式,将收入进行转移隐匿;或将一些“灰色”成本(如无票支出、非法支出)以费的形式支出、转帐,挤占税前利润。
(3)广告费、业务招待费超支
超标准的广告费、业务招待费支出企业混入“会议费”、“销售费用”等其他科目中,减少“业务招待费”等明细科目的账载金额。
按照“预售收入”计算扣除广告费、业务宣传费和业务招待费。
二、如何进行房地产企业的税务稽查
(一)税务稽查方法
1、从行业特点出发改进税务检查的方法,由单一的年度检查改为年度检查与开发项目检查相结合。
房地产企业应以单位项目作为检查的重点。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往往都在一年以上,通常以一个纳税年度作为检查时限范围的方法,不能适应房地产业的具体情况,检查的内容及发现的问题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如果以房地产公司开发项目为切入点进行检查,则能比较全面地把握其项目开发的过程,容易发现税收违法行为。采用项目检查法,以房地产企业已完工或阶段性完工的开发项目为检点。从项目开始到结束,针对项目的完税情况,全面审核项目的收入和成本支出的真实性、准确性。对开发周期较长项目,分期作为检查的重点。
2、拓展和完善调查取证的渠道和方法。
为更加准确、全面掌握开发项目的数据资料,可以到计委、建委、规划、土地、房管等部门调查落实其土地面积、土地使用权、建筑面积、可销售面积、已销售面积的确权时间和相关数据。
(1)从计委、建委、土地局、规划局、房管局、银行了解相关信息,掌握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有关信息。
(2)要求企业提供一些与项目基本信息有关的证件资料。
(3)要收集纳税人的基本信息
3、收集企业基础资料、数据
基础资料数据的收集是保证检查质量,提高检查效率的最基本的保障。
房地产企业纳税检查需要收集的基础资料有:企业基本情况表、开发手续情况登记表、项目部分会计科目汇总表、开发成本明细表,项目销售情况一览表等。
通过以上表格数据的登录,可以全面掌握房地产项目开发的实际情况,提高稽查分析、定性的准确性;同时可以为下一次检查提供数据参考达到数据共享,提高检查效率。运用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分析方法,有利于发现企业提供的资料中所存在的疑点,为进一步检查提供依据。如开发手续情况登记表中反映的规划面积、施工面积、土地面积、合同造价可以同项目销售情况一览表的数据对照,看企业提供可销售面积与规划许可证之间反映的面积有无差距;
建筑安装许可证的合同造价与实际合同和实际支付施工费的差额。开发成本明细表同项目部分会计科目汇总表、项目销售情况一览表对比,看房产交易费、维修基金支付额与帐面销售收入是否成比例,销售面积是否一致,测定企业实现收入与帐面收入是否存在差额。
4、运用整体测算法分析企业成本构成比例的合理性,找寻检查突破口。
由于房地产企业财务数据多,金额大,特别是成本方面的纳税检查,检查人员寻找工作的切入点有一定难度,因此通过整体测算,分析企业成本构成比例的合理性,找寻检查突破口。
(1)各规费支出的依据和比例
土地契税【土地局按土地评估价格的4%代征】;
土地出让金【土地局按土地评估价格的40%收取】;
房屋产权交易费【房管局按房产证面积以3元/㎡收取】;
配套费的内容主要包括(由各政府及职能部门收取的费用,大体包括)
人防基建费【无人防工程的开发项目。人防办按房屋售价的2%收取】;
市政建设配套费【收费局按总建筑面积以73元/㎡收取】;
墙改费【收费局按总建筑面积以5元/㎡收取】;
公共建地费【针对小规模插建项目,收费局按总建筑面积以50元/㎡收取】;
渣土处理费【城管局按总土方面积以5元/㎡收取】;
热力集资费【供热公司按总建筑面积,住宅楼50元/㎡、写字楼100元/㎡收取】;
煤气、天然气集资费【煤气公司按3000-3500元/户收取】;
规化验收费【收费局按总建筑面积以2元/㎡收取】;
房屋产权交易费【房管局按房产证面积以3元/㎡收取】;
代收业户维修基金【房屋价格的2%】
(2)通常建安成本比例
目前房地产项目的工程造价一般掌握在:多层住宅(4-6层)造价为650-750元/m2,小高层住宅(7-17层)造价为980-1100元/m2,高层造价为1400-1500元/m2。其中土建、安装大致占总造价的75%和25%。
(二)房地产企业收入的检查
1、收入检查的基本思路
(1)将从外部取得的有关开发项目分析信息,与企业的收入、成本等项目核对,确认申报的开发项目。
(2)从房地产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收集各项目的建筑面积,与企业帐载面积和实地核对,以确认销售面积。
(3)收集企业销售合同统计数据、预售房款统计数据、售房发票记录,分析比对,并将结果与申报、帐上记录进行核对,以确认销售(收入时间、数量、金额)准确性、及时性。
(4)深入到项目开发地、销售现场实地盘点、掌握项目建设及销售入住的情况,分析判断账面可能存在的疑点。
(5)房地产开发企业涉及的关系单位较多,一个项目的开发包括售地单位、施工企业、建材商贸、销售公司、广告公司、物业管理等诸多部门,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财务日常处理票据的工作量加大,因此对于与房地产公司帐载金额大且业务往来频繁的的单位,进行重点外调核实。
2、稽查收入确认时点应注意的问题
(1)、首先要正确区分销售收入与预售收入的区分。企业应以房地产管理部门出具工程项目合格证之日,或者首笔房地产使用权交付之日,或者办理首笔产权转让手续之日的较早者为房地产销售开始。收入确认问题是指已完工开发产品的收入确认,开发产品经过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即作为完工(以下的“完工之日”,亦指验收合格之日)。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收取的价款(包括定金)作为预售收入,开发产品完工后按照售房合同有关条款办理移交手续后应确认销售收入实现。企业在开发产品未办理移交手续前,所获得的分期预收款,不适用分期付款方式确认收入的规定,不作为销售收入处理,而应作为预售收入计算预计营业利润。开发产品完工后,开发企业应根据收入的性质和销售方式,按照收入确认的原则,合理地将预售收入确认为实际销售收入,同时按规定结转其对应的计税成本,计算出该项开发产品实际销售收入的毛利额。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视为开发产品已经完工:
①竣工证明已报房地产管理部门备案的开发产品(成本对象);
②已开始投入使用的开发产品(成本对象);
③已取得了初始产权证明的开发产品(成本对象)。
(2)、收入检查的内容
开发产品出售后是否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原则确认收入的实现;
预售收入是否按规定的利润率计算出预计营业利润额,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视同销售行为的收入是否按照税法规定确认收入和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代建工程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是否正确;合作建房收入的确认是否正确;开发产品的出租收入的确认是否正确;关联企业之间的销售价格是否按独立企业之间业务往来的价格收取或者支付款项;客户放弃的购房定金有否及时转作其他业务收入;商品房售后服务收入,如代客装修、清洁等取得的收入有否作其他业务收入;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付施工单位的工程尾款、质量保证金,超过合同、协议规定的支付时间三年以上没有付出的,应作为其他收入处理,以后年度实际支付时可税前扣除。
(三)房地产企业成本费用的检查
1、是否准确区分期间费用和成本、开发产品建造成本和销售成本的界限,有否虚列、重列有关的成本、费用。
2、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公共设施配套费是否按成本对象进行归集,是否将成本对象完工后实际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销售成本。
3、销售成本的结转是否正确,同一企业有多个房产开发项目,其发生的成本、费用能否划分清楚,在结转当期销售成本与费用时是否与收入相匹配,有无汇杂其他未结转收入项目的成本、费用;有无多计开发产品单位工程成本和已售商品房面积;
4、为代收的开发产品公共部分、共用设施设备维修的维修基金是否作在税前扣除;
5、土地闲置费的税前扣除是否符合政策的规定;
6、成本对象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单项或单位工程报废或损毁是否作为财产损失直接税前扣除;
7、为房地产开发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发生的,是否计入有关房地产的成本;
8、“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坏帐损失”等期间费用是否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进行扣除,是否存在为规避扣除比例的限制而将上述费用部分计入开发成本的情况;
9、未按规定转作本企业经营性资产以及临时出租的待售开发产品,是否也计提了折旧;
10、是否将未结转入销售收入的预收款所涉及到的营业税及附税一并结转到当期销售税金,有否重复列支税金;
11、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支出和修理费用,是否按税法有关规定进行税务处理;
12、一些特色扣除项目的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1)白蚁防治费
(2)竣工奖等各类给施工单位的奖金
(3)延期交房违约金
(4)应付施工单位的工程尾款、质量保证金
(5)墙改基金
(6)人防费
13、销售费用和广告费、业务招待费的划分是否正确;
14、一些限制性扣除项目是否已作纳税调整;
(1)工资及三项经费
(2)劳动保护费
(3)保险(社会保险,财产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等)
(4)公益救济性捐赠等
15、按规定不得扣除项目是否作纳税调整。
(1)有否将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本性支出在直接在税前扣除。
(2)各项跌价准备金、投资减值准备是否已作纳税调整
女强男弱,情侣渐生嫌隙
2011年2月20日,唐轩从成都坐火车回北京上班,与高挑漂亮的女孩梁丽在车厢里相识了。梁丽1988年出生,来自四川省乐至县,因家境不好,她高中毕业后就出来打工,当时在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当售楼小姐。时年29岁的唐轩,四川邛崃人,北京理工硕士毕业后应聘到北京某钢铁厂的科研部门工作。火车上,两人相谈甚欢,好感倍增。在北京西站,两人依依不舍地告别,并互留了联系方式。此后,通过电话、QQ传情,爱情之花很快在他们心中盛开了。
热恋期间,两人一同考取了驾照,憧憬着在北京买房买车的幸福生活。2011年8月,梁丽成功通过了公司的各项考核,被派去销售新楼盘。梁丽对样板房一见倾心:南北通透,阳台带空中花园,以至于她忍不住找领导给自己留了一套。回家后,梁丽雀跃地跳进唐轩怀里:“嘿,你不知道我现在卖的那套房子,样板间有多好看!我和领导说了给咱们留出一套,所以,我们要努力攒钱,你说好不好?”唐轩脱掉她的高跟鞋,按摩她已经僵硬的小腿:“好,你说什么都好。”梁丽提议,将两人的钱合起来存在一张卡上,作为购房基金。
然而一年后,那个楼盘的房子售罄了,梁丽留下的那一套,因为首付没攒够只能放弃。唐轩明白,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原来,唐轩虽然工作听起来光鲜,但每个月的工资并不高,只有等研究的项目成功了才会拿到奖金,不过,时间却很漫长……就这样,梁丽的买房梦被男友拖了后腿,彻底破碎了,一开始,梁丽是带着玩笑的语气数落唐轩,后来,次数多了,唐轩心里便有了怨言,但强忍着没表露出来。
梁丽的销售业绩越来越好,最高时月收入能达到两万元,几乎是唐轩收入的4倍。她有时会忍不住和唐轩对比一下工资,几次三番后,受到“刺激”的梁丽竟萌生了让唐轩跳槽的想法。但唐轩却坚持自己学习多年就是为了从事科研,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呢?多次劝说无果后,梁丽渐渐心灰意冷,她只得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她越来越忙,而且因为长得漂亮工作能力强,常被领导领着一起陪客户吃饭。
2012年9月的一个夜晚,梁丽又酒后晚归,唐轩发了怒:“你变了,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你到底在干什么?”梁丽反问唐轩:“是我变了吗?努力工作赚钱,去实现自己的梦,就是变了吗?”唐轩一时竟被问得无语。
巨奖刺激,放弃科研改售楼
2014年8月,梁丽存折上的钱攀升到35万元。然而她却悲哀地发现,北京四环以内的房价全部超过了每平方米3万元!就算勉强交完首付,契税和装修费依然没着落。眼看着攒钱的速度追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梁丽心急如焚。照这样下去,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何时才能在北京买得起房子?要想快速实现买房梦,除非唐轩跳槽,另谋一份高薪工作。然而,无论梁丽如何劝说,唐轩还是拒绝跳槽。
转眼,到了2014年年底。因为业绩出色,梁丽拿到公司奖励的年终奖:一辆大众宝来轿车。而唐轩的年终奖是一张200元的购物卡。梁丽将自己的年终奖拍照上传到微博,受到了很多粉丝的追捧:“同样是年终奖,我的简直太不堪一提了,现在夕阳产业跟朝阳产业的差距真的是越来越大了!”“金融和房地产行业就是霸气!”梁丽将这当成教育唐轩的教材:“你看看,夕阳产业跟朝阳产业的差距越来越大呢,你别不爱听,我觉得你现在的工作就是夕阳产业!”梁丽只顾自己说得痛快,浑然不觉一次次刺伤了唐轩的心……
2015年4月的一天,梁丽升职加薪成为营销组长,职场得意的她又忍不住在唐轩面前炫耀:“亲爱的,我真为自己骄傲,短短三年时间我就升为组长,你不知道我付出了多少努力!你也要加油哦!”梁丽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让忍了很久的唐轩反感到了极点,他终于爆发了:“梁丽,我忍你很久了!上次你拿年终奖的事情来给我上教育课,这次升了个组长又在我面前炫耀,你明明就是嫌弃我没本事。百般讥讽我堂堂一个硕士生还没你一个高中生挣得多,既然你这么看不起我就分手吧……”梁丽早就看不惯唐轩年复一年甘于现状、不思进取,回答得很干脆:“分就分!”
2015年年底,唐轩在办公室和几个同事闲聊,有人感叹说某公司的年终奖很霸道:几个人拿着小球往一个球框里扔,大奖是房子,连小都是一台苹果电脑。同事张涛不以为然地说:“这有啥好惊叹的,我昨天看到有个叫‘沙漠玫瑰’的网友在微博上晒自己的年终奖,那才叫土豪呢,整整300万人民币!”唐轩想起梁丽的微博名正好也叫“沙漠玫瑰”,自从分手后,他便不再关注梁丽的任何信息。心有所动的他赶紧找到梁丽的微博,发现她就是同事所说的土豪年终奖的得主!
看到前女友收获了数不清的赞,唐轩也心情复杂地点了赞。晚上,唐轩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在梁丽金光灿灿的土豪大奖面前,唐轩开始反思。想想梁丽的年终奖,再想想自己这些年因为坚守工作岗位不仅失去了女友,薪水也一直原地踏步。唐轩觉得自己错了,他决定跳槽,重新找份朝阳产业的工作!
职场失意,归罪女友年终奖
唐轩发了一封邮件向梁丽道歉认错,希望能重新修复破碎的爱情。也许是旧情难忘,也许是见唐轩终于肯辞职了,梁丽决定原谅唐轩。很快,两人重归于好。
2016年2月,唐轩向单位递交了辞职报告。辞职后的他充满雄心壮志,可在辗转几个人才市场后,他发现朝阳产业对专业性要求很高,特别是金融或网络公司。恰好这时,梁丽的公司要招几名售楼员,梁丽和唐轩商量:“要不你去我们公司发展吧,很多男售楼员赚得也挺多,这样咱们上下班也方便一些。”唐轩也觉得做销售来钱快、前景不错,便答应下来。3月18日,唐轩成功应聘进了女友的公司。5月初,梁丽利用工作之便,精心为自己挑了一套户型和位置都不错的房子,两人商量等装修好了就结婚。
然而,同做销售,研究生毕业的唐轩业绩却远远不如女友,这让他深受打击。为了帮助男友提高业绩,梁丽将自己的售楼经验悉数传授给唐轩。然而,唐轩多年来一直从事循规蹈矩的科研工作,根本不擅长和客户打交道,因此一连两个月,在公司月底考评上,唐轩都排在了末位,心急如焚……
9月,梁丽得知公司有个非常好的楼盘准备开盘销售。她很清楚,楼盘自身条件好,不愁卖不出去、赚不到钱。出于私心,作为主管的梁丽将唐轩派了过去。到新楼盘上班没多久,一位中年男顾客找唐轩想买18楼的一套房,他自己看了之后,又分别带着家人、同事、亲戚来帮他参谋,每次唐轩都从头到尾给他们介绍。那位顾客有时晚上八九点还会给唐轩打电话咨询房子的细节。唐轩早就对这位只看不买的顾客厌烦了,没好气地对顾客说那套房子已经卖出去了。唐轩万万没想到,男顾客竟然是公司副总伪装的暗访人员!唐轩对顾客的恶劣态度惹怒了副总,梁丽为此受到了严厉批评,唐轩也因此被开除了。
也许是气恼唐轩丢了自己的脸,梁丽绝情地对他提出了分手。之后,倒霉到极点的唐轩奔波在求职路上,却始终没找到满意的工作,最后,为了生计只得找了一份保安的差事临时过活。2016年国庆节,唐轩应邀参加之前同事张涛的婚礼,得知昔日科研室一起研发的项目成功了,光奖金每人就发了两百多万。唐轩听了心里极为失落。看着昔日和自己同起点的同事用奖金买了房子车子还娶了娇妻,自己如今却过着没钱又没爱的凄惨日子,他觉得这一切都是梁丽发的那条年终奖的微博引起的。如果不是被她的炫耀刺激,自己的命运便不会如此凄惨。唐轩越想越气,他觉得自己的一生都毁在梁丽手里了。他决定和梁丽同归于尽……
近期看着朋友们都开始成家立业才发现自己身无分文,每月还要为还信用卡的款而头疼。心仪已久的佳能EOS-5D相机最近已经降到2万元左右了,苦于手中没有现钱,还不能购买。
方先生该怎样规划他的收入,达到购买相机的目的,使自己的生活水准不降低又能很好地积累财富呢?
财务分析
方先生月工资应纳税所得额为4300元(“三险一金”可在税前扣除),月工资应税额:(4300-2000)×15%-125=220元,年终奖应税额:30000×25%-1375=6125元,全年应税额:220×12+6125=8765元。
每月支出房租1300元,生活费800元,交通费200元,通讯费300元,水电煤气费合计100元,买烟100元,每月给父母500元略表孝心,固定支出3520元,每月还需要近4000元(工资剩下的780元和信用卡透支的3000元)用于购买衣物、PARTY、泡吧、郊游等等。
从目前状况看,方先生虽略有负债,但能以年终奖金抵消掉月均超支部分,应该说消费基本能够做到量入为出,只是消费过于草率,资金安排缺乏计划性,用途、时间均不尽合理,加之消费控制能力不是很好,恶性循环,造成现金流紧张。因此,主要是改善方先生的现金流状况,对消费进行合理地调整和控制,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采购,尽量压缩不必要的开支等等。
财务策划
增收节支:
方先生有广告设计特长,美术功底好,可在外兼职,预计一年约能有税后收入18000元,平均月收入1500元。
建议方先生近两年暂时搬回父母家同住,既可节约房租、生活费、水电煤气费合计2100元,又可对父母多一些照顾机会。但由于其工作在东二环,父母家在南五环,交通费将由原来的200元增加至400元,同时交通时间将延长一倍。
吸烟消费现在看来并不大,但对健康危害极大,不但导致以后购买寿险的成本明显上升,而且结婚后直接影响妻儿健康,建议戒烟。
方先生手机被叫远远多于主叫,无长途,且主叫通话人群较为固定,就是两位校中好友,因此,可通过正确选择移动公司套餐解决,如:68元“商务套餐”+10元“家庭计划”。每月个人通讯费控制于80元以内。但由于兼职工作需要与甲方多次沟通,可能会使电话费激增,建议方先生通过变更移动电话家庭计划用户组成员的方式,使月均话费保持在300元左右。
方先生的服装普遍比较适合其个人风格且较为时尚,但价格不菲,建议不要过分追逐名牌,克制购物冲动,待促销打折时购买;或者以时间换金钱,通过多搜集不同品牌服饰打折促销信息的方式享受优惠;再或寻找适合自己的服装品牌,使自己的消费品牌相对固定,享受其会员待遇等等。
另外,在同朋友交往时,不要为面子而争着买单,这样往往会使自己陷入窘迫之中。最好的方式还是大家轮流坐庄,或者实行“AA”制,通过以上方式,方先生随意性支出可减少50%。
建立应急储备金:
方先生年富力强,处于发展潜力最大的时期,因此,应急储备金有3倍左右的月工资支出已经足够了,约合1万元。由于方先生消费控制能力不是很好,建议存为3个月定期存款,一方面其流动性类似现金,又可享受到高于活期的利息,另一方面,可以提醒方先生不得擅用此钱。
个税管理:
通过与公司协商,公司决定按照每人每月200元标准购买市政交通一卡通卡发给职工作为交通费,按照每人每月300元标准购买移动公司充值卡作为通讯费,相应金额从员工年终奖中扣除,这样方先生的年终奖金减为:30000-(300+200) ×12=24000元。然后再由单位将这笔年终奖按月分摊后的2000元所在税率区间计税,适用税率10%,则年终奖应缴税额:24000×10%-25=2375元。
通过此方式,方先生全年年终奖应税额:2640+2375=5015元,与规划前相比节税3750元。
强制储蓄:
方先生每月应继续坚持每月交父母500元,请其代为办理月存500元的一年期零存整取储蓄,年利率3.33%,扣除5%利息税后,本息合计6088元。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息周期,为防止利率上升带来的利息损失,待该笔存款到期后转存为一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为4.14%。
按照此方法,在利率及利息税不变的情况下,两年后可得12415元,三年后可得18991元,四年后可得25826元,在加息周期内,实际收益将大于以上推论。
巧用信用卡:
方先生有两张信用卡,可将A银行信用卡的账单日期设为每月1日,记账日为每月20日,B银行信用卡的账单日期设为每月16日,记账日为次月5日,两卡最长免息期均为50天。
A银行提供了信用卡自动分期付款业务服务。因此,可在月初2日选择用A银行信用卡到自己认为合适的商家购买相机花费20400元,分12期偿还,每期还款1802元,计算如下:
分摊额:20400/12=1700(元)
每期手续费:20400×0.005=102(元)
每月还款额合计:1700+102=1802(元)
这样,方先生便用最快的速度和适当的价格拿到了自己心仪已久的相机。但是还款的问题也来了,方先生本来就现金流紧张,这下更麻烦了。这时,B信用卡就要和A信用卡配合使用,发挥作用了。
聚会改为AA制后,虽然仍然是他埋单,但朋友们会把各自的“份子钱”交给他;在朋友需要买东西时也可以替朋友刷卡消费,然后换取现金。
另外,方先生在办公室工作,经常会为公司采购一些办公用品等等,金额不大,但次数相当频繁,以前方先生都是从单位借支了现金去,现在方先生可用自己的信用卡刷卡购买后再回公司报销,拿到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