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8 10:14: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街道乡村振兴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今年以来,在区农业农村局的精心指导下,街道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结合乡村振兴战略,以先进的指导理念,高起点的规划定位,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打造“美丽光明”。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争取工作主动性
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多次召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切实加强阴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组织领导。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及时成立以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为组长,包村科级干部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人员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对全面开阴村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工作进行了细致、周密的安排和部署。二是严格评审论证。多次邀请专家、领导对项目规划进行汇报评审和现场视察论证,并广泛征求村内老党员、村民代表的意见,认真讨论研究,形成了《阴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方案》,拟定了一个符合村情民意的整体规划和年度目标。三是统筹项目资金。光明路街道统筹使用好各类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引入社会资本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二、全面推进实施,确保工作实效性
一是抓基础设施建设。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与杭州汉潮集团签约,并聘请浙江华清集团规划设计东山阴美丽乡村,率先在全区实现了“雨污”分流。阴村垒砌花池11个,栽植女贞33颗,小叶黄桃苗4000棵,硬化路面28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32盏、旱厕改水厕300多户,铺设花砖300多平方。二是抓村域环境治理。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突出工作重点,实施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以提升村容村貌为抓手,重点围绕村周边主要道路、村内小巷、河沟、田间地头等区域,彻底清除“三堆五垛”、裸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三是抓文明建设提升。阴村通过特色党建助推文明养成,完善“好商量”办法,加强社会治理,推行党员积分量化管理,开展党工委书记讲党课、美丽乡村建设宣讲,树立典型榜样,以家风带村风、以村风带乡风,让村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
石堆镇位于安丘市东部,面积6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1.06万户,人口3.9万,耕地面积6.4万亩。今年以来,石堆镇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着力点,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以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为主线,加快推进“四个城市”建设,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一、基本情况
(一)全面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全面摸清每个村底数,包括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村规民约制定、在外能人、矛盾纠纷、村霸村痞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突出重点,开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创建活动。
一是产业兴旺方面。开展“带富增收富民”活动。1.培育一项致富产业。各村结合实际,突出特色,确定一项或多村确定一项能够有带动性的增收产业项目,增加群众收入。2.培训一套致富技能。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举办种养业、务工知识等培训班,确保有劳动能力的群众培训达到90%以上,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的新型农民。各村帮助留守人员联系工艺品加工、农产品粗加工等项目,最大可能的增加家庭收入。3.探索一条融资渠道。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扶持,金融信贷单位,对有意向发展项目缺少资金的家庭,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复退军人、回乡创业大学生创办项目,帮助落实贷款方案,最大限度的提供金融服务。
二是生态宜居方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活动。1.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和卫生整治,通过落实门前三包,完善村规民约,加强宣传教育等手段,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意识,确保村庄环境卫生长期清洁。坚持“应绿尽绿,能绿则绿”,对村内主要街道进行绿化、亮化,房前用竹篱、围栏围起,房前屋后规范栽种瓜果、绿化小品,全村形成“植物自然,乡土浓郁”的景观。2.加快美丽村庄建设,全镇打造西莲池、前留晃、阿洛、西河洼、董家下坡、马家亭子、梯门、娄戈8个示范村。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镇驻地村、社区中心村利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农村居民向镇区、社区集中居住。
三是乡风文明方面。开展“倡树新风正气”活动。1.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每月确定一个评选主题,在“阳光议事日”活动中开展“移风易俗标兵”“石堆好青年”“种养殖能手”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利用电视、报纸、微信等形式,对先进典行大张旗鼓的宣传,激发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目前已评选巾帼标兵117名、移风易俗标兵121名、石堆好青年92名。2.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各村成立红白理事会,增强群众简办婚丧嫁娶事宜、远离不良习俗的自觉性。3.开展系列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开展广场舞大赛、消夏晚会、农民趣味运动会、书画展等系列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4.每村打造1条文化长廊,重点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引导观念,让大家感受到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风尚。
四是治理有效方面。1.开展“街头巷尾平安”活动。每村配备1名警务助理,每村建立一支治安巡逻队伍,警务助理牵头开展治安巡防,信息收集、矛盾化解工作。每村建成一套“天网”监视系统,连接派出所治安监控平台。每村组建一个警民微信交流群,提供警务服务、典型案件和安全防范等信息,随时随地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2.开展“全民参与调解”活动。每社区聘请1名法律顾问,在阳光议事日组织法律咨询和宣传,让法律咨询服务形成常态化。各村成立调解委员会,由支部书记任主任,由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优秀村民和评选出的先进典型组成,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力求“小事不出村”。每村建立一处“听证室”,对家长里短、邻里争吵等简单矛盾纠纷实行村级听证。
五是开展“干部能力提升”活动,强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保障。制定了《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村干部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每月召开一次“阳光议事”会议,组织学习农业技术、法律常识、健康保健等知识,充实阳光议事内容,增加阳光议事日的吸引力。要求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确定一个净增收不低于3万元的致富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在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土地流转上下功夫,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确保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
(三)打造示范点,进行典型带动。重点打造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四个示范点。其中,步云岭休闲生态园,规划面积3500亩,已建成1500多亩,是集观光旅游、户外运动、休闲采摘、餐饮娱乐、农事体验、延伸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休闲旅游综合体。目前,已发展阡陌人间、步云山庄、云岭人家、环秀山庄等11家休闲农庄和1处步云赛鸽文化交流中心。通过园区的示范带动,发展大樱桃、草莓、蔬菜等高效种植大棚80个,发展西瓜、大桃、黄金梨等1500亩。莲池高效农业示范园,规划面积2200亩,已建成1100亩,已发展百汇紫苏庄园、东顺蒜黄种植基地、华仔蔬菜种植基地、田硕洋葱种植基地、孟戈有机蔬菜合作社种植基地等5家。亭子高效农业示范园,占地150亩,已建成高效种植大棚45个。沃奇文冠果主题公园,占地面积358亩,以生产生活生态、健康文化旅游为主题,建设木本粮油博物馆、文冠果加工和旅游综合体、文冠果健康体验展示中心,打造文冠果种植、选育、高产示范、集散、加工、营销一体化的全国木本粮油谷。目前,已经栽植文冠果210亩。全部建成后,带动就业人数300余人,年可实现利润2900万元,利税700余万元。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对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教育引导不够。农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程度不够深,尤其在发展产业方面,目前大部分产业项目主要以工商资本下乡的方式建设,通过引导群众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难度很大。
(二)缺乏政策、资金扶持。在基础设施提升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镇级财政不足,单凭县、镇、村三级财力,很难对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三)人才匮乏。目前,广大农村对人才缺乏吸引力,大学生及高层次人才不愿到农村创业。回来的也只有在外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
三、意见建议
(一)建议加大对群众乡村振兴战略的教育培训力度,调动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建议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医疗、教育、文体等设施,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按国家2300元扶贫标准,2012年云阳全县尚有农村扶贫对象41637户、153338人,贫困发生率达15.3%。但是,云阳人一直努力着,为早日实现心中那个绚丽的脱贫梦和幸福梦勇往直前,从不懈怠。
近年来,云阳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走民生导向发展之路,积极探索自身优势,大力发掘乡域特色,破解脱贫之困,促进农民增收,努力打造“一乡一品”、“多乡一业”的乡域特色发展格局。
借羊还羊解决发展“无本”之难
水竹村位于云阳县农坝镇东北端,海拔950至1500米,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708户、2778人。2009年以前,村里大多数人住的都是土房子,唯一的一条村级主干道的路面也是坑坑洼洼,只有零星几户人养着几只羊,全村年人均纯收入仅有3908元。
2010年,水竹村被纳入整村脱贫村,村支两委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将发展山羊养殖作为全村的主导产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2011年底顺利通过市级整村脱贫验收。
在发展山羊养殖的过程中,村支两委成员多次带领养羊大户到外地考察、学习,从推广“高床漏风式”圈舍、种草圈养入手,改进养殖模式,实现了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好结合。
为了创新借羊还羊的滚动发展模式,村里对想养殖山羊又资金困难的贫困户统一调配种羊,按照圈舍面积大小无偿出借种羊(最多不超过6只)。“集中建圈、分户寄养”养殖模式是该村在山羊产业发展中的又一创新。他们针对很多贫困群众没有资金修建圈舍的实际,由村委多方筹资10余万元,修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标准羊圈,低价出租或免费提供给困难户饲养山羊。
村民唐定明一直想扩大山羊养殖规模,但苦于无资金支持,多次到银行贷款未果。2009年他从村扶贫互助协会借款10000元,新建圈舍60多平米,并向村委借种羊6只,年底养殖规模就扩展到了26只。尝到甜头的他一鼓作气将圈舍扩建成了280多平米的标准化圈舍,2012年底山羊养殖量已经突破了130只,成了村里养殖大户之一,年增收10万余元。“不但借羊,还可以借钱,真是我们想都不敢想的政策”,唐定明感慨地说。
而今,水竹村有100只以上山羊养殖大户12户,30只以上80余户,养羊户总数达到了220多户,年出栏山羊7800余只,2012年实现全村人均纯收入6658元,超过该镇人均收入300多元,实现了“山鸡变凤凰”的完美逆转。
借羊还羊的扶贫方式,让不少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很多乡镇纷纷展开试点。清水土家族乡岐山村出借种羊68只,第一年回收小羊76只,借羊农户山羊存栏量达到364只。通过滚动发展,目前岐山村已建成标准羊圈3050平方米,山羊存栏量达到2155只,龙洞乡全乡年出栏山羊达6万余只。
据了解,为了解决贫困农户有人力资源、草山资源,但缺资金、技术的实际情况,云阳县还引导春辉公司推出种羔羊寄养按增重付酬、能繁母羊借母还仔的户企联动发展模式。对种羊扩繁户,公司将断奶种羔羊通过寄养方式发放给贫困户,饲养到配种体重后由公司回收,农户饲养期间种羊的增重部分,公司按市场价格付给农户报酬。几年来,公司已在5个乡镇、13个贫困村,累计寄养山羊3861只,扶持农户1034户,其中贫困户728户。
创新思路小小葱花俏销他乡
龙洞乡是典型的边远乡,素有种植葱花的传统。80年代末,龙槽村干了10多年村长的刘启平,退下来后闲着没事,便开始规模种葱花。当时家家都种葱花,只不过仅限于日常食用,老村长“种葱花卖钱”的想法,让不少人很是怀疑。
但不久怀疑便消失了。据龙槽村4组组长黄佐军回忆,刘启平一开始种了0.3亩,年产葱花2000多斤。“赶船挑到万州去卖,价钱是1.2元/斤。当时猪肉才2.4元/斤,老刘卖小小的葱花就赚了近3000元。”于是,村民们也陆续加入到葱花种植队伍中。
葱花种植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产品耐运输,乡党委政府经过分析对比、召集群众开院坝会座谈讨论,决定将葱花作为该乡农户增收的特色产业重点发展。乡政府多方筹资170万元,按照通达工程标准整修葱花种植基地道路18公里,修建蓄水1000立方米的抗旱池20口,铺设喷灌水管5000米,解决基地灌溉用水及运输难的问题。
如今,龙槽村在6组鹿子坪成立了葱花产业支部。同时,全乡围绕市场联产业、产业联支部、支部联党员、党员联农户的思路,采取“连块成片、规模种植”的办法推动葱花种植。葱花产业支部的19名党员带头扩大种植面积,实行一对一定点帮扶困难户,带动附近120户农户种植葱花500亩。他们还成立葱花种植专业合作社,由乡政府分管领导牵头任合作社理事长。合作社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引导群众入社,目前已在龙槽村、大麦沱社区的12个组发展葱花种植800多户、种植面积1200多亩,产量近300万斤,产品远销宜昌、万州、重庆等地,创产值1000万余元,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余元。
龙槽村村民刘志财去年种了8亩葱花,不用出家门就每天能卖100余斤,赚100来块钱。他说,万州、奉节等地的收购商每天定时、定点到葱花基地收购,四季葱按每斤1元,分葱按每斤1.4元销售,他们不用为卖葱花“抠脑壳”,直接消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种起葱花来就更有劲了。
有了产业支撑,农民的生活也有了保障。对此,云阳县扶贫办副主任李显平说,送物不如开思路,送钱不如送技术,完善造血功能,提升再生能力,才是脱贫致富的最佳途径。
振兴旅游不再端着“金饭碗”叫穷
壮大农业产业的同时,云阳也开始大力提升旅游扶贫。尽管从总体上说,当下旅游扶贫还是件新鲜事,但事实上,这已经成为推动山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好路子,也使许多农民端上了“金饭碗”。
谈起云阳的“金饭碗”,清水乡乡长陈群根用“熠熠烁辉”四个字来形容。云阳清水土家族乡是全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也是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方,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缸两洞一石笋,一库两峡一草原,融入土家文化、高山纳凉特色,观光、休闲、度假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真是一片欣欣向荣啊!”陈群根自豪地对记者说。
据李显平介绍,云阳在海拔较高、有旅游资源特色的9个乡镇15个村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并确定清水土家族乡、凤鸣镇、人和街道的5个村为先行示范点,以点带面,助农增收。因地制宜,按照“差异发展,突出个性”的原则,统一规划。清水土家族乡围绕龙缸景区发展星级农家乐、观赏植物、观光农业;凤鸣镇以城郊型为特点,重点发展休闲农庄、生态庄园、特色农业;人和街道以高山为特点,重点发展消夏避暑、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
乡村旅游项目启动以来,清水成功推出“青山清水、风情土家”的乡村旅游品牌。该景区紧邻天下第一缸――龙缸景区,非常适合亲近大自然的露营避暑,游客也可到附近农家乐长住,还可以到新开业的原生态龙缸景区观赏奇峰异境、呼吸清新空气。
岐山草原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大草原,海拔高度在1000-1650米,景区的主要特点是高山、森林风光。眼下气温只有20℃左右,门票优惠价为30元。景区修好了部分两室一厅的小木屋,每栋日租价500元,可住4-5人。
近两年,清水乡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旅游接待能力以及接待水平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业已初具规模。截至目前,已在歧山、龙洞、清水三个村云利路、草场路、龙缸路沿线6个扶贫移民居民点发展了80余户农户参与乡村旅游接待,接待床位达1500余张,日餐饮接待能力达3000人,已建设大型农家乐2家,4家星级酒店已处于建设之中。
记者一路走访发现,云阳虽然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但云阳人并非不知道自己的优势所在、利好所向,相反地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十分清醒,但一直以来苦于没有政策扶持、资金支持和合理的规划。如今,依傍着优秀的生态旅游资源,悠久的文化资源,云阳人决心振兴旅游业,不再端着“金饭碗”叫穷。
目前,云阳县被重庆市扶贫办命名为“乡村旅游扶贫高级示范区”,通过先行示范点,以点带面,助农增收。云阳将继续整合资源,打造四季“全天候”乡村旅游品牌,让乡村节会精彩纷呈。“在云阳,你每一天都能实现乡村游。一年365天,天天有不同的风貌;一年四季,季季有不同的主题。”云阳县旅游局负责人介绍说,“乡村游这个云阳旅游品牌,日渐火爆。”
发展贫困村乡村旅游事业,既让城市居民走进乡村赏田园风光,食农家特色美食,感受新农村极大变化,也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强了农村造血功能。“走乡村旅游扶贫之路,是云阳人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捷径。”李显平这样认为。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
引言
报告中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处理好“三农”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部分,也是逐步成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基础设施也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完善,进而产生许多工作岗位,为当地的贫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使人民的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村民通过美丽的自然环境,得到了源源不断的收益,生活在生态宜居的地方,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就会大大提高。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也会被更深层次地发掘弘扬,一些古老建筑、优秀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就会被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居民的思想会更加开放,与外界的交流会更多,为了更好地吸引外界游客,村民会积极学习,进而提升本村文明风气,这对于乡村精神文明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贵州经济的发展增速虽然较快,但相对于一些发达地区增长空间较大,乡村旅游业起步相对较晚,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因此,本文将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提出了一些措施。
1贵州省旅游业的现状
贵州是名副其实的旅游大省,打造了“爽爽的贵阳”等脍炙人口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而且旅游业也是全省经济支柱产业。据贵州省统计局数据,2019年,贵州省接待游客113526.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2318.86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30.07%,占据贵州省2019年GDP的很大一部分。在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下,国家政策的倾斜与扶持,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旅游+农业”等模式的不断发展,贵州省大部分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贫困乡村摆脱了贫困,建成了新型的农村。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镇好花红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万峰林街道处纳灰村入选了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对于贵州省来说,乡村旅游业一直是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产业。
1.1“山地旅游+地方特色”模式
贵州省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拥有较多丰富多彩、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舒适宜人气候条件。同时贵州的历史文化底蕴颇为深厚,从1930—1936年,的足迹遍及贵州的68个县(市、区),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如娄山关战斗遗址、会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地点。这些丰富的资源条件,形成了目前贵州旅游产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创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主体功能区,形成了特色突破、多极拉动的旅游模式。
1.2“全域旅游+智慧旅游”模式
贵州省发挥交通与旅游区位优势,做好荔波、赤水、七星关、碧江、玉屏、盘州、独山、道真、威宁、桐梓、思南、从江、罗甸等多个旅游门户,创建了多个优质的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了“云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和相关旅游服务APP,形成了以花溪青岩古镇、黄果树瀑布等景区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智慧景区,引领带动了贵州旅游产业的高质量、智慧型、全方位的发展态势。
1.3产业融合模式
贵州省创建了旅游业和农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特色旅游模式,形成了具有贵州独有的特色乡村旅游。在贵州山地特色的基础上,探索研究出了观光体验、休闲创意等特色功能融合模式,通过发挥区域种植、养殖特色,合理系统地设计和规划,建设乡村商业品牌,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同时依靠当地特色的民风民俗文化、生态田园风光等优质旅游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体验式游玩服务,让游客充分地沉浸式观光畅游,创新打造了一批具有贵州独有特点的农业与乡村旅游休闲示范区,为突出“爽爽的贵阳”的城市形象定位和宣传多彩贵州作出贡献。
2贵州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地势原因,贵州省山区较多,导致乡村发展建设较为缓慢,一些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卫生等方面设施较为落后。而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和旅游体验感息息相关,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游客的反馈将决定这些旅游景点是否可以长久发展。很多景区在村镇,然而有些道路坑坑洼洼,并未得到很好的修缮,停车场位置不足使得出行不方便,景点之间不能快速直达,基本没有公共卫生间,卫生间多为村镇村民自建,卫生环境较差,旅馆多为自家房屋改造,住宿条件简陋,卫生不达标等一些问题都将会带来游客一些负面反馈,导致游玩时间缩短,经济收益减少,甚至可能会产生负面宣传,不利于景区的长久发展。
2.2缺乏专业人才,管理制度不完善
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而言,不可或缺的就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然而对于乡村旅游业而言,很多景点都是依靠当地居民经营,以农家乐、民宿为主,性价比较低,村民由于缺乏专业的经营与管理知识,很多村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导致综合素质偏低,服务水平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同时,还因为管理制度混乱,缺乏规范化统一的管理制度,使得乡村旅游业呈现一种杂乱无章的粗放式经营状态。要想实现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多个部门之间协同合作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然而现存的问题却是难以形成统一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以及缺乏现代化专业化的管理人才。
2.3乡村旅游品牌缺失
对于旅游业而言,一个知名的品牌显得尤为重要。一些知名旅游胜地和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知名品牌,而对于贵州省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而言,则缺少品牌。乡村旅游业主要依托于当地政府,靠政府的力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很少会与第三方合作,如旅行社、旅游公司等。同时,由于乡村旅游规划并没有制定管理制度,因此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财政支撑可能是有限的,会阻碍当地乡村旅游业的优化配置和资源整合。临近的乡村之间未必能够形成利益共同体,产生集群效应。大部分都还处于“农家乐”这个层面,不能创新推出更具有发展前景的旅游品牌,缺乏竞争力。
2.4安全意识薄弱
安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保障,目前贵州省的乡村旅游还存在一些安全问题。贵州地形比较复杂,有很多瀑布和大水潭,安全隐患较大。安全设施落实不到位,如,濒临水潭的地方没有安装防护栏,缺乏安全警告牌等。一些森林探险项目存在安全问题,如,一些岩洞没有开发,就对游客开放,探险项目没有配备专业的导游,而是由游客自行联系当地的村民来引导,甚至在旅游旺季,人手不够的时候,由当地未成年人充当导游,引导游客进山探险;而且山里部分地方没有通信网络,遇到突发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2.5环境保护不力
对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通过绿色手段,帮助实现乡村振兴。然而在实际的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过程中,有些人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对当地的旅游景点大肆开发,一些洼地、峰林、峰丛、溶洞、暗河等遭到破坏,甚至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遗迹、生态资源等,使其变得面目全非,最终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不够,只顾“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管生态环境的修复。如,直接将废水排到河里,就地焚烧垃圾等行为。
3贵州旅游业实现乡村振兴的措施
3.1推动基础设施与旅游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一环是要保证旅游景区有配套的基础设施,如加宽美化乡村连接县城的道路,修建公共卫生间并配备工作人员定时清扫,对餐饮及住宿情况进行持续监督,通信网络全覆盖等。只有拥有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安全舒适的景区环境,游客才能在游玩时感到身心舒畅,扩大景区的口碑,游玩人次才会增加,乡村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由此可见,基础设施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善,是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的基础性保障。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在规划区域旅游时应将基础设施建设考虑在内,将餐饮、住宿等行业与乡村旅游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共推贵州旅游业的经济发展。
3.2完善旅游业规划,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自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贵州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紧抓这次机会,开发旅游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利于贵州将自然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为乡村振兴的发展添砖加瓦。但是大开发不等于滥开发,不能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要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寻找平衡,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自然资源不受损害,要积极保护当地的峰林、峰丛、溶洞等自然景观,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有在保障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下,旅游业经济才能持续稳步增长。
3.3挖掘民族文化特色,突出乡村旅游特色
通过挖掘各地民族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农耕文化等,把乡村旅游和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保留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汁原味,提升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化,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感受当地的文化底蕴。乡村旅游要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将旅游产业延伸至其它产业。如,在保留传承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同时,开发乡村养老、影视基地、婚纱摄影基地等其它旅游产品,打造独有的乡村旅游品牌。
3.4加强人才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专业服务能力
乡村旅游业面临着人才紧缺的现状,为了解决这种局面,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开展好职员素质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经营者来说,可以将乡村居民进行统一管理,进行培训,并通过建立与培训相关的考核制度来评价培训情况,提高乡村旅游职员的整体专业能力。此外,还可以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农村输送旅游专业人才,这不仅能够提高整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质量,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环境下,贵州省的乡村凭借着特有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快速发展,但还存在乡村旅游品牌缺失、安全意识薄弱等问题,贵州的乡村旅游业要积极查找问题、改进问题,激发乡村旅游市场,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加快贵州省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邓小海,肖洪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乡村旅游转向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8(05):42-49.
[2]董菁,毛艳飞,张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乡村旅游产业的优化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2018(09):50-52.
[3]王琳丽.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旅游业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2020(06):40-41.
[4]黄快林,黄立霞.以乡村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N].湖南日报,2018-11-18(002).
[5]陈永驰.河南省乡村振兴进程中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一、以打造样板为目标,深化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以站位高、融合深、服务细、供需准、参与广、保障稳、工作实为工作推进原则,着力建立起运转高效的机制、搭建广泛覆盖的平台、组建灵活机动的队伍、开展丰富实用的活动,初步形成全域覆盖、全面动员、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1、高站位强化顶层设计。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实践中心主任、46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机构,组建十大工作组,挂牌成立实践指导中心和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制定出席会议、部领导挂钩联系和城乡联动、结对共建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区实践中心—区实践指导中心—实践所—实践站—实践基地”的五级结构。按照区指导中心5名、镇(街道)所2-3名、村(社区)站1名的要求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目前,区指导中心机构编制全部落实到位,指导中心主要人员已经到位。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纳入区乡村振兴战略,区财政安排每年300万、三年共900万的专项资金用于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相关推进扶持考核办法也已经制定下发,保证了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推进有力、有序、有保障。
2、重整合完善服务功能。在莲花馆筹建区文明实践中心,整合馆内现有的规划馆、清廉馆、历史名人馆、政治生活馆,形成以莲花馆为核,市民广场为圈,向南北延伸的组合式、多功能文明实践阵地群。打造“一云六屏”线上文明实践信息服务平台,目前TV端、手机端已经完成进入试运行阶段。基层实践所(站)建设正加快推进,11个所、215个站已经初步建成并开展活动, 1871个各类阵地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打造“总队、支队、队”三级志愿服务体系,建立了19支区级和11支镇(街道)级常备支队。一批党性强、熟悉基层工作、善于与群众交流沟通的干部职工,有一技之长的骨干和社会各界热心人参与其中,形成了“党群携手 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服务格局。收集汇总区级综合性志愿服务项目201个,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3、重效果推进文明实践。围绕群众群众所需所盼所想,提供实实在在接地气的文明实践服务。理论宣讲聚人气、接地气,“百姓名嘴”“红色文艺轻骑兵”深入田间地头、公园广场开展巡回巡讲,“阳湖学习达人秀”引导全民学习。文化服务统一调配,继续开展送戏送电影送综艺活动,流动图书车、文艺大篷车把文化服务送进社区、村头。关注民情见人走心,“民生茶室”“老娘舅调解”“老崔说事”让党员干部经常性、面对面地同群众交心谈心。关爱特殊群体,“平安铃”关爱独居老人,“良师良言”心理热线关注青少年健康,“帮帮团”“微心愿”为困难家庭解难题、圆梦想。5月20日举办全区“文明花开 心绣未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行动,29支志愿服务支队统一亮相、宣誓,开展集中行动,为市民提供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5月以来,有12支区级支队先后启动和开展“爱要益起”、“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装点新武进 青武护河行”、“文化点亮心灯 文明美好人生”等一系列活动,掀起了文明实践活动。
二、以突出效果为导向,深化推进各类文明创建活动
以深化文明城市建设为龙头,以文明素质提升为抓手,注重统筹结合,注重城乡共建,扎实推进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常态推进文明城市建设。以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总评为契机,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最新要求》,进一步健全文明城市建设长效机制,巩固扩大创建成果。组织文明城市建设十大专项行动,聚焦市民文明行为、城市建设管理、公共服务环境、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方面,补短板、促提升、抓长效,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理顺机制,明确两个涉农街道定位,纳入乡镇考核体系,把改造后的花园街纳入商业街考评范围,明确要求,重点部署。与区老干部局联合,由10名热心退休老干部组成区级老干部巡访团,变每季度巡查为不定期、不定点、不定时的常态巡查,促进文明城市相关单位和负责人绷紧常态长效之弦。积极宣传《常州市民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刊印3800份《条例》及《宣传手册》分发基层。组织“我们的节日”宣传体验活动,开展机关志愿者文明交通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理念,提升市民文明素养,用文明实践活动助推文明城市建设。
2、积极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按照市文明委《关于深化新时代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意见》,推动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深化文明村镇创建,突出“一镇一品”、“一村一韵”创建模式,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把农村乡风民风建设与人居环境建设、文化生活提升,民生幸福工程、精准扶贫、“厕所革命”等内容紧密结合起来,深化创建的主攻方向,打造一批典型示范村,实现了文明村镇创建率70%以上。深化文明单位创建,以推动窗口单位服务态度、服务流程、服务设施提升为基本目标,推进文明单位创建上水平。深化文明校园创建,突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学生爱国情感培育和文明行为养成,从个体、班级、细节抓起,注重典型培树、注重载体推动,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创先争优活动有机结合。深化文明家庭创建,突出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继续开展区、镇级“最美家庭”和“五好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孙英家庭获评全国抗疫最美家庭。
3、深化拓展文明创建内涵。积极引导鼓励支持非公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扩大文明创建参与度。深入开展文明窗口、文明班组、文明职工等评选,筑牢文明创建基础。组织开展各类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餐桌、文明上网等宣传实践活动。推进诚信示范街(店)创建,开设红黑榜,积极引导社会诚信。发挥文明单位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其履行社会责任,广泛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突出城乡共建,开展文明单位与学校、村(社区)、贫困地区结对共建。
三、以提升素质为根本,深化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围绕提升市民素质和道德水平,积极营造宣传氛围,开展选树道德典型、深化道德讲堂等实践活动。
1、以教育提升,注重核心价值融入。在城区沿街企事业单位和主要店面LED显示屏、主要交通干道、公园绿地、商场超市、旅游景点等人流集中地点,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引导基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并广泛宣传告知,积极组织参与全省优秀村规民约推选。推进移风易俗,推广“市民茶室”、“初心茶室”、“睦邻亭”、“德孝亭”、“大福来”等群众首创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做法,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宗教渗透,抵制陈规陋习以及腐朽落后文化侵蚀,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下发全区道德讲堂工作要点,进一步加强对全区道德讲堂工作的规划和指导。灵活采取总堂承办和分堂举办相结合的办法,积极举办网上道德讲堂,至目前,区级总堂共举办12场次。
2、以标杆引领,注重典型选树。下发了《关于印发<“武进好人”推选宣传管理办法>的通知》,畅通推选主渠道,关注“凡人善举”、“平民英雄”,坚持月度推、年度评,重点推选一批沉在第一线扎扎实实做工作的先进典型。上半年,我区又有谈宜庆、张小英、苏汉斌、陈建良、徐敏等5人当选“常州好人”,尹玲、邵民明、华友根、戴雪琴等四人当选“江苏好人”。广泛推动各地各部门开展各类典型的推选,如湖塘镇每年评选最美湖塘人、湖塘好人,人社系统坚持评选优秀农民工等,形成学好人、做好人、选好人的浓厚氛围。彰显榜样力量,关爱礼遇模范。年初,区领导走访慰问蒋健、双警夫妇卢平和王一丹等部分好人模范,为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和问候。举行抗疫护士先进典型事迹交流座谈会,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弘扬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广泛建设“善行义举榜”,有效地推动好人善行理念贴近群众、融入生活,形成建榜上榜、学榜用榜,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生动局面。
3、以活动影响,注重道德实践。注重知行合一。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建设为契机,挂牌武进区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发挥志愿服务促进中心的指导协调、供需对接、孵化培育、培训展示等功能。在抓好区级部门、属地板块志愿者注册率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和指导社会公益组织加入“志愿江苏”平台,形成具有武进特色和武进做法的志愿者品牌。截至目前,注册人数达196168 人,注册队伍1123支,开展活动11892项。重点规划建设好区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建立完善全区“区、镇、社区(村)”三级志愿服务网络布局。组织开展“邻里守望”、“邻里节”等活动,开展送戏送电影送综艺下乡,组织“社区天天乐”,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让群众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潜移默化提升文明素养。
四、以项目推动为依托,深化推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
对未成年人工作实施目标化管理,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在实现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创特色亮点。
1、选树宣传先进典型。深入开展“新时代好少年”推选宣传,根据中央文明办有关文件精神,在全区广大未成年人中发掘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先进典型。上半年,重点推选宣传了一批在抗击疫情过程中自强自立、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先进典型。1-6月份,共向常州市推荐了6名“新时代常州好少年”候选人。6月1日,通过武进日报、今日武进等媒体,了10位“新时代武进好少年”,宣扬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典型事迹,在全区广大青少年中大力营造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
近日,在梅州全市互看互比互学梅江区现场交流推动会上,梅江区主动服务全市工作大局,为拓展生态园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提供用地保障的经验和成效,得到了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区委书记潘小韬表示,梅江区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提振精神,攻坚克难,加快建设富有客都魅力的商旅中心、宜居家园、文化名城、和谐之区,全力打造新型城镇化创新区、生态适宜型产业集聚区、世界客都展示区。
强产业,社会经济蓬勃发展
走进位于梅州市东升工业园的志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花园式的厂区环境,顺畅合理的流程布局,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令记者一行啧啧称叹。“几乎可以这样讲,在我们国内的手机当中,每10部手机就有一个是用我们的电路板。”公司行政部门负责人一边带着记者参观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一边介绍道,言谈中流露几分自豪。
据介绍,致力打造成国际一流的HDI及高多层电路板品牌是志浩电子科技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为了提升在HDI(手机)、电脑主板及高多层板的产能,2012年投入约八千万元用于技改和更新设备,并荣获“广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称号,是梅州纳税百强企业之一。
如同志浩电子科技一样,梅江区的风华环保设备、嘉和微电机、超宇电动葫芦等新型特色工业经辛勤“耕耘”,也都已经开始展现美好的前景。
这都是梅江区依托梅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大力发展新型工业的成功范例。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既要‘扩容’更需‘提质’”。区委书记潘小韬认为,作为中心城区,梅江区既有江北古城的人文底蕴,又有江南新城的基础积累,在发展城市经济上得天独厚、前景广阔。
近年来,梅江区充分发挥城区地缘优势,把握西阳镇划归梅江区后城区扩容提质的契机,坚持以招商引资、转型升级为引领,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向重点扶持产业的方向发展,重点推动机电、电路板、食品、制药和酒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向高端化发展。着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生物科技、传统优势产业、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和教育培训等生态容纳型产业及以精致高效农业和食品药品为特色的生态产出型产业,打造生态经济综合体,努力做大中心城区经济总量,促进梅江区振兴发展。
梅江区还依托世界客商大会、首届客家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平台,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扎实开展“暖企行动”,利用市场机制引进大资金大企业,以大项目支撑大发展,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2013年以来吸引了奥园养生产业园、富港城市综合体等大项目相继落户。
同时,依托丰富的文化生态资源,突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致力培育保健疗养、健康管理、度假休闲、婚庆服务、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为重点的生态吸引型产业,加快建设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客家文化产业基地、嘉应歌剧院、客家人文博览园、千佛塔宗教文化区等项目,进一步打响“休闲到梅州、享受慢生活”品牌。
优环境,加速提升城市品位
千佛塔上悠远的钟声、古城风情浓郁的凌风老街、繁华的城中商业街……在梅江这个历史与现代交融、古朴与时尚并存的城市,你随处可以感受到其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为提升城市品位,打响城市品牌,梅江区确定了江南街道为宜居镇(街)试点、城北镇玉水村为宜居村庄试点、鸿都社区和新中社区为宜居社区试点,全力推进宜居社区创建工作。引导房地产企业在开发经济适用型小区的同时,适当开发梅江碧桂园、皇家名典等档次较高、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的宜居品牌住宅小区。为优化城乡人居环境,梅江区精心组织城乡环境整治大会战,全面开展“清洁家园”创建活动,在全市率先并提前一年完成省、市农村垃圾处置基础设施建设任务,81个行政村实现封闭式垃圾屋或垃圾中转站全覆盖。为构筑绿色生态家园,梅江区扎实推进“绿满梅州”大行动,全力加快郊野生态型绿道建设,切实提高城区绿化覆盖率,优化城乡生态环境。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扎上至群益公路、东升至龙坑公路等乡村路网建设;推进黄塘河、周溪河、黄寨河整治工程,保障水利设施安全;支持客运枢纽中心、海吉星农产品商贸物流园等枢纽站场建设,打造闽粤赣边商贸集散地。实施“123”工程,优化镇村发展环境,抓好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引导农村连片建设富有客家风情的新型社区。
作为广东文化旅游特色区的核心区、嘉应新区建设的核心区和起步区,梅江区确实称得上是宜居宜业的家园。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江南新城、优化江北古城”的要求,该区突出推进江南新城、攀桂坊古城、客天下东城、芹洋半岛品牌战略发展区、客家文化产业基地和城北休闲农业观光基地“三城一区两基地”等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抓好土地房屋征收,为重点工程提供用地保障。
“特别是江南新城这个被列为广东省2013年重点建设的项目,更是加快梅州城区扩容提质、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特色宜居城乡的重大战略举措。”陪同记者采访的区委同志无不自豪地说,“这个正在规划建设的新城,将成为世界客都的又一个明珠。”
夜晚的梅城,灯火璀璨,在泮坑风景区高观音山顶远眺,梅江两岸宛如一条流光溢彩的彩带,景色煞是迷人。
重传承,推进文化名城创建
一个周四的上午,记者一行来到江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排练室里,李大姐带着一群已退休的姐妹们,正伴随优美的舞曲在翩翩起舞。区政府党组成员沈敦辉看了兴奋地对记者说:“你看我们的文化活动中心多好啊,既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又可以排练文艺节目!以后等我退休了也到这里来活动。”
据介绍,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梅江区江南街道办结合创建“市文化先进街道”工作,积极投资建设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完善公园广场设施、组织文艺演出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全面激发社区文化的活力,让文化活动融入百姓生活,打开了“文化名城”建设的新局面。
近年来,梅江区努力抓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依托现有平台开展各类文化和宣传教育活动。据统计,2013年全区开展的系列文化活动共吸引10万多群众参与和观看,为广大群众提供的图书阅览、科普、新风礼仪讲座等免费文化服务项目20多项,免费开放公共空间设施场地100多处,服务群众15万多人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梅江区一方面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大力打造城乡综合文化社区。通过依托各镇、街现有公共场所,以及充分利用辖内保存现状好、人口比较集中的老祖屋、围龙屋等闲置客家古民居,进行改造升级,打造成群众文艺活动场所,实现区、镇、村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目前梅江区文化馆达国家三级标准,全部镇(街)综合文化站达省二级以上标准。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公共文化设施平台作用,组织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和“开心广场—百姓舞台”、“文化下乡”、“南粤幸福活动周”等活动,让群众享受文化盛宴。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共开展春节等节庆文化活动10多场次、广场文化活动和社区文化活动50多场次、送戏下乡80多场次、送书下乡10多场次、农村电影放映1000多场次。同时安排专业人员指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舞蹈、声乐、健身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及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也为社会和谐、平安名城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梅江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拥有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年历史的千佛塔和仙境般的泮坑风景区以及凌风路、联芳楼、古村落玉水村和百岁山、客家公园、客天下等众多名胜景点,还有席狮舞、铙钹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围龙屋、客家山歌等文化瑰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3月,“人境庐和荣禄第”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北镇玉水古村被住建城乡部、文化部、财政部认定为中国传统古村落。
正是依托这厚重的人文积淀,梅江区抓住创建“广东梅州文化旅游特色区”的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宗教文化、养生文化,积极推进文化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了山水景观和客家文化相融合的城市旅游精品线路以及“赏绿色美景、观绿色农业、摘绿色食品、吃绿色小菜”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惠民生,促社会和谐稳定
辖内城乡居民医保、社保、低保、优抚等保障标准和覆盖率位列全市第一;全市范围内率先实行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置机制,是国家卫生城市;全省率先在镇(街)、村(社区)设立服务群众工作站(室),全市试点探索推进“廉洁镇村”建设,所有镇(街)成功创建“平安镇街”、“文化镇街”,政务环境高效廉洁、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公众安全感、群众满意度位居全省首位,是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这诸多的“第一”和“率先”,让记者一行不免对梅江区刮目相看。
建设“首善之区、幸福梅江”,社会和谐稳定是基础。梅江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社会和谐程度,针对辖区人口多、项目建设多的实际,强力推进服务群众工作,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速和全面提升。而服务群众工作站(室)的建设,就是始于梅江区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目标,对社会管理新机制的积极探索。
城市社区以江南街道为试点,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服务群众工作站统揽整体工作的开展,实行“街道、社区、片区”三级网格化管理,形成层层帮助群众、促进和谐的服务群众工作网络格局,对应每一级网格,服务群众工作站整合了区直单位挂钩联系干部、街道挂社区干部和社区居委会干部、民情联络员等多方力量,组建管理和服务团队,使社会管理服务进小区、进楼栋、进家庭,实现了社会服务“零距离”、社会管理“全覆盖”、居民诉求“全响应”。
据江南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服务群众工作室的设立,确实增加了不少工作量,但也有效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提高了群众满意度。据统计,2013年全区共发放干群联系卡17700份,各站(室)接访群众12043人次,受理群众反映情况29249件,为群众代办服务事项10179件。
为打造和谐之区,梅江区还深入开展“平安梅江”创建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流动(寄住)人口和出租屋服务管理方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确保了世界客商大会及各项重大活动期间社会和谐稳定。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加强校车、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计划岗位征集工作的通知
闽毕支〔2021〕6号
各有关市、县(区)“三支一扶”办,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
2021年,我省将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现就做好2021年省级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征集范围及数量
征集承担省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任务,并纳入到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范围的县(市、区)的乡(镇)的教育、农业(含林业、海洋与渔业、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农技推广、农业现代化和水利)、卫生和扶贫(含基层保障、综合性文化服务、司法)等农村基层紧缺工作岗位。乡镇工业(产业)园区岗位和乡村振兴岗位新纳入征集范围,并予以适当倾斜,不征集城区街道、社区岗位和乡(镇)党政办岗位。
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约600名高校毕业生,纳入范围的每个县(市、区)岗位征集数原则上不超过15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可适当增加。
二、工作流程
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申报、审核和工作,通过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以下简称公共服务网,网址:220.160.52.58/)开展。
(一)岗位征集申报。3月5日前,各有关县(市、区)“三支一扶”办按照岗位征集填报要求(以下简称填报要求,详见附件),统筹考虑本地基层人才实际需求、其他基层服务项目实施情况、期满就业情况等因素,在规定范围内征集岗位,确保岗位信息完整、准确,通过公共服务网“三支一扶”/“岗位征集”/“岗位需求申报”上报设区市“三支一扶”办。
(二)岗位信息审核。3月15日前,各设区市“三支一扶”办审核所辖县(市、区)上报的岗位信息,并通过公共服务网报省“三支一扶”办复审。各设区市“三支一扶”办要认真对照填报要求,统筹考虑2020年度招募情况、管理服务情况和已下达的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专项经费指标,严格把关各县(市、区)岗位数量和条件设置。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完成岗位征集申报和信息审核后直接上报省“三支一扶”办。
(三)下达招募指标及岗位。省“三支一扶”办根据各地岗位征集、“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日常管理服务、期满就业跟踪服务和相关政策待遇落实等情况,审核拟定招募指标,报经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适时面向社会公布招募岗位信息。
三、工作要求
各地要切实加强与本地教育、农业(含林业、海洋与渔业、计生和水利)、卫生、扶贫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合理把握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岗位比例,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基层人才需求,统筹考虑岗位安排与期满就业工作,优先征集有空编或者将来2年内有空编的基层服务单位岗位。岗位征集工作中有什么具体问题,请直接与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联系。
联系人:游 风
联系电话:0591-87565225
附件: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填报要求
福建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
2021年2月3日
(此件不公开)
附件
2021年省级“三支一扶”计划岗位征集
填报要求
1.单位名称:须体现单位所在乡(镇),例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乡(镇)**小学。
2.服务单位所在地:精确到县(市、区)一级。
3.岗位名称:按照岗位性质填报,例如:教师、医生、工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
4.服务类别:分为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四类,其中支农和扶贫岗位下设小类,例如:岗位为**镇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服务类别应选择支农(农村实用人才服务站)。
5.需求人数:每个岗位申报1人。同一岗位需求2人及以上的,分别申报。例如:**乡(镇)便民服务中心(1)、**乡(镇)便民服务中心(2)。
6.性别:性别要求一般设置为“不限”。各地可统筹考虑在岗“三支一扶”人员和基层服务单位人才队伍结构情况,按相同岗位1:1比例设置岗位性别要求。
7.学历要求:岗位学历条件一般设置为“大专及以上”。学历要求“本科及以上”的,需报送相关说明材料,经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设置。
8.专业:根据岗位实际,专业条件可填“不限”。如需对专业作出具体要求的,一般按照大类进行设置,严禁因人设岗。各学历层次(研究生及以上、本科及以上和大专及以上)对应专业要求须为同一或相近专业。支医岗位应有明确专业要求。
9.其他要求:对岗位有其他要求的,可在此栏中说明,但不得与本《通知》要求相违背。
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振兴“两翼”特别是黔江区50万土家苗汉儿女致富奔小康的根本前提。在加快构建生猪、蚕桑、烤烟三大现代农业产业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始终坚持把加快“三大”农业产业的发展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从现有的产业基础出发,从促进发展入手,将过去单纯靠政府“强推硬逼”的发展产业,转变为出政策给扶持、上规模重激励、送科技教方法,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的引导服务式发展。
第一,要形成“区域大产业”的工作格局。乡镇党委、政府是贯彻落实中央、市、区农村改革发展政策措施的基层和“中枢”,是各项惠农政策落地的“主体”,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走“政府主导、广泛动员、大户带动、规模经营、整乡(镇)推进、全面发展”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实践表明,水市烤烟、金溪猕猴桃、石会蚕桑的产业,无论是群众的接受度、面积的占比、收入的比重都是显而易见的,是成功的例子和典范。如何巩固现有基础,进一步夯实面积,以点为轴扩散周边,尤其需要我们沉心静气“一抓不放”。一是学有样板,以白石乡“六分工作法”为榜样,结合实际抓一个产业扭住不松手。二是完善机制,机制活、产业兴,在后农业税时代,怎么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围绕“加强农业基础、扶持农村发展、加快农民增收”,百计千方构建乡镇工作机制。三是加大投入,在用好、用活、用够各级政策的同时,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地增加对“三农”的投入,兑现各项扶持“三大农业产业”的“硬”政策。“区域大产业”工作格局的形成,可以动员、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和各种资源参与农业产业,使愿意直接投资农业的人更多,从农的人员、资金、项目更广泛,分布更合理,措施更具体,为产业的良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第二,要强化工作重点,突出“主业”,促进产业加快发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乡镇工作性质的使然,但并不是说,工作就平铺直叙,“兵来将挡,水来土淹”,而是有轻重缓急的,有“主业”的,那就是一切围绕产业想、产业转、产业投。大力促进产业发展,通过产业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善基础设施,修村级连网路、入户路、农网改造、水窖、农房改造;产业与帮乡扶贫相结合,继续实行区级扶贫集团对口帮扶街道镇乡,在加大扶贫帮乡力度上有新举措,机关干部下驻帮扶贫困户制度上有新突破,街道帮镇、镇帮乡的梯度帮扶上有新进展;产业与科技有效结合,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农村科技培训,将现代技术、管理和人才等要素引入乡镇,促进其区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延伸产业链条,在农产品加工、销售上做文章,鼓励建立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等。通过发展农业主导产业,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打造“200亿黔江、跻身全市区县20强”、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做出乡镇应有的贡献和努力。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黔江的人民群众共享重庆乃至全国发展成果,这项工作主要靠农业产业的发展来完成。改革开放30年,我区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成绩有目共睹,农村经济总收入、粮食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7874万元、13.9万吨、71元上升到2007年底的21.27亿元、24.77万吨、2828元(农经口径)。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生动体现。在产业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落脚点,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粮食、最直接的“票子”、最问题入手,坚持做到勤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常兴安民之举,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随着经济发展而逐步较多地增加。市委《决定》规划到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要实现6000元,要达到平均水平,今后4年平均要增加400元以上,如果产业上不去,难度极大,更不用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应采取强有力的工作措施,认真谋划未来4年发展的思路、目标和具体措施,细化到年,分类到作物,科学测算对GDP的贡献份额,而不是上有政策、我有对策,上有指标、我有数据。着力帮助有一定产业基础、有规模经营大户、有致富“领头雁”的村(居),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对有劳力、有土地、有种植头脑的农户,给予其必要的扶持。同时,壮大集体经济、镇域个私经济,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增加产业投入,动员机关干部和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产业建设,形成人人思发展、个个能创业的产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