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06 14:17:4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中生物复习资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第1篇

【关键词】高三生物;复习教学;对策

复习课是生物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阶段性复习更是尤为重要。生物复习课堂教学永远要追求的三个字是:“实”、“新”、“活”。“实”是指内容实在,不虚华,不让形式冲淡内容,真正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新”是指形式不落俗套,方法有新意,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学有兴趣;“活”是指课堂教学永远都是动态成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学情灵活施教策略和方法,“活”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机智,会联系,会拓展,会变通。

一、发挥备课组作用,加强教师团队合作

集体备课就是要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教师的备课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它与个人备课相比,对教材把握更加透彻,对学情的分析更加细致,可以避免教学中走弯路,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由于高三的二轮复习的备课工作量大,综合性强,往往备一节课要花费很多时间,这更需要我们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尤其是我们生物的复习,如果要按上述我说的这种复习方略进行复习就必须通过我们教师之间的合作才有其可行性。这里的合作包括备课内容的分工。每位教师要明确自己负责哪块知识?哪些插图?要备好哪些方面如设计什么问题、什么典型题目、这些问题、题目以什么方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可能会出现什么困惑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也要做好一定的预测问题研讨。每位教师对自己负责的这块内容通过个人的潜心专研提出自己的思考、经验和困惑供大家讨论。课后交流。再完美的备课在不同的班级上完之后都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课后进行交流而成为一种教学经验甚至可能产生一种更新的观点,这都将有利于我们今后的教学。

二、找准复习支点,注重复习策略

对于二轮复习的支点在哪里?以往我们都是从二轮复习资料上去找,以二轮复习资料为依据,但这样做往往有一个缺点:容易把课本丢掉,学生对二轮复习资料的题目没兴趣做,因为太多了。如何把课本与资料充分利用,又不至于让学生学的乏味?我认为我们可以从课本中的插图找到复习的支点,实际上对高中生物的主干知识课本都有相关的插图,插图可以说是课本的第二语言,里面的信息的确很多,这要我们师生共同去挖掘,根据本人今年的复习体会,通过对课本插图的复习理解,既可以让学生复习课本知识,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文字转换能力,也容易找到与之相关联的知识,再通过二轮复习资料的相关总结和练习提升学生对主干知识的理解和解题能力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复习方略。当然这样复习确实要耗费老师的大量精力。一是需要我们老师对课本插图进行梳理、分类,有关插图之间的联系自己首先要心中有数。二是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插图时,需要我们老师能根据插图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发现学生容易忽视的地方,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三是找到有关的典型题目进一步巩固有关知识,提升解题能力。对于典型题目的来源可以从二轮复习资料及外来信息中找,这样既促使学生去熟悉课本,又充分利用二轮复习资料和让学生及时了解外面的信息。如果这些工作都是由老师单干,每上一节课都要这样做的确很难,这就要充分发挥我们备课组的作用了。

三、提升试题讲评的丰富度

当今的高考不管对学生的什么能力的考查还是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高考前做大量的题目是不可避免的,而学生的解题能力的提升与教师的试题讲评是分不开的。一节试题讲评课的好坏我认为取决于三个因素:试题本身的质量;教师对试题的思考;教师对学生答题情况的了解。

教师对试题本身的思考深度将直接影响试题讲评的丰富度。我们平时的训练、考试都是为了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提升解题能力。如何通过有限的题目掌握更多的知识?这要求教师在试题讲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拓展联系,提出更有思考性的问题,作一些变式训练,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如果我们讲每一道题目都能这样拓展延伸,我想学生只要遇到相关的题目应该知道怎样去做。

四、反思教学方法

第一,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加强课后辅导。在复习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有意无意地将太多的精力和荣誉给予成绩好的学生,教学的重心向成绩好的学生倾斜,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视为差生,对他们关注的太少,教师缺乏对他们的鼓励和帮助,好像他们就是来“陪读”的,从而使得好的学生昂首阔步,越学越好;有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信心不足,越来越差,直接导致整体成绩两级分化,对后进生也是一种损失,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第二,常言说得好,学无定法,贵在得法。高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强,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法,力求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教师不仅要重视对教师教法的研究,对改善学生学法的探讨也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第三,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老师除了采用对学生提问,分组讨论,要求学生查资料,写小论文等等传统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适当的运用电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杨兆山,教育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第2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复习 错题管理策略 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在高中生物复习中,学生做习题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错题可以反映学生的知识薄弱点。如果学生能够正视错题的价值,充分利用错题挖掘潜在的知识信息,并及时地纠正和补救,将其转化为显性的知识。那么,错题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所以,下面尝试将错题管理策略应用在复习过程中,试图为繁重的复习课程带来一种有效的方式。

1 应用错题管理策略的流程

错题管理策略在高中生物复习中不仅仅是学生的活动,同样也是教师的活动。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具体流程设计见图1。

2 学生错题管理策略的应用

2.1 学生错题管理的建立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说强调学习的实质是学习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基于桑代克的尝试与错误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错题的出现也是试错的一种表现,且这种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学生不能只关注做了多少题,还要关注错题,注重错题的价值。在管理错题的过程中建立知识点与思维的联结,将隐含在错题中的知识通过整理,转化为显性知识。通过分析错误原因,归纳解题过程中的困难,实现知识之间的双向相互作用。

根据高中生物一轮复习的教学进程,学生的错题归类可依据教材的分布按章节进行整理,之后装订成小册子。学生错题管理的步骤(图2),包括错题的归类、题中涵盖的相关概念、正确的解题思路以及错因分析。

错题的收集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典型性原则和实用性原则,避免乱抓错题,增加学习负担。其中,学生对“错题”进行“相关概念的整理”,弥补知识点的漏洞,补全知识结构,从而建立知识体系。“正确解法”是让学生根据梳理的相关概念进行思考,可通过画图、写思维导图等方式,将解题思维呈现出来,让学生学会归纳提炼,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避免思维混乱现象。“错因分析”则是学生的反思及总结,帮助学生理清解题的原因,调整心态,避免再次出错。学生错题管理的实例(表1)。

2.2 学生错题管理的使用

2.2.1 温故知新

学生错题管理建立后,需要经常回顾,反复思考,理清思路,使每一道错题发挥最大效果。间隔的时间可根据个人的记忆规律进行操作,开始时可以间隔时间较短,之后可适当延长时间。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识的来龙去脉,查漏补缺,使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触类旁通。

2.2.2 考前复习

学生错题管理的小册子应该成为考试前有限时间内的重点复习资料。学生可根据考试内容查找相关错题,进行重点复习,通过对错题的再认识,有效地巩固知识,避免同类错误再次发生。考前有针对性的复习,远远优于题海战术的效果。

2.2.3 互相交流

对于每一位学生来说,做错的题目及解题错误的原因都不相同,其反思的深度、广度也存在差异。因此,平时学习时,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换错题管理小册子进行交流,从他人的错误中吸取经验,探寻学习方法,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进学生间的合作学习。

3 教师错题管理策略的应用

3.1 教师错题管理的建立

教师建立错题管理的渠道主要有两个部分。① 每次测试后,教师都要根据学生考试的情况进行考情分析,并结合考纲要求抽取重点题目进行整理,分析学生错解的情况、原因,以便在评讲课中对症指导,具体实例如表2所示。② 教师要定期督促、检查学生错题管理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纠正和指导。

3.2 教师错题管理的使用

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考试情况和学生错题管理小册子,建立教师错题管理小册子,发现学生思维的缺陷,掌握学生的认知动态,从中获得教师教学中的反馈信息,弥补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失误和漏洞,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活动主要包括3个内容:① 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以此提高学生辨析解题错误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反思从而学会学习,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提高指导的针对性;② 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若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帮助和激励;③ 根据错题管理小册子调整后复习阶段的教学策略,使得复习课程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教师还可根据错题管理小册子,选取适当的题目进行修改形成新的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避免学生盲目地做练习题。

4 总结

通过以上教学研究可知学生通过对错题进行管理,及时纠错、反思、归因、积累,找到解决错误的对策,从而达到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教师可将学生的错题管理进行归纳、总结,并综合分析学生的错误倾向,了解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情况、心理状态,从而正确调整教学策略,改变复习时盲目评讲试题,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因此,建议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督促学生重视错题,加强对学生错题管理的帮助和指导,并且定期督促、检查学生错题管理小册子,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重在“学”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当题海的“奴隶”。总之,错题管理策略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但效果显著且有意义的策略,只要长期坚持,学习的效果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荣荣.让数学学习中的错题更有价值[J].求知导刊,2016,(01):86.

[2] 杨佐诚.浅议生物错题集的管理与利用[J].中学时代,2013,(14):25.

第3篇

【关键词】生物会考;复习方法;初中生物论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097-02

初中生物会考是对教师二年来教学效果的一次检验,是对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一个检测,也为高中生物打下基础。因此,走出复习的误区,探索一条既符合学生年龄,又能让学生愉快接受基本生物学知识的教学途径,就显得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复习呢,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1 思想上高度重视

笔者从多年的教学中体会到,思想决定方法,方法决定效果。会考成绩虽然只作为高中录取新生的参考,但是考好了既是对自己二年学习的肯定,也为明年的中考树立信心,因此,在思想上、行动上我们要高度重视生物会考复习。

2 制定周密复习计划

初中生物一般在3月份才授完新课,2个多月时间要复习四册课本的知识,时间紧、任务重,难度相当大。因此要制定周密复习计划,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诱导学生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强化课堂效益,向45分钟要质量,提高初中生物课的复习效率。

2.1 要按照知识遗忘曲线的规律进行复习:本学期刚学完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印象相对较深一些,所以在安排复习的时候,如果能按照学生对知识的遗忘曲线,科学地安排了复习的先后次序,依次从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的顺序对学生展开复习,一方面学生较容易掌握考点,提高了复习效率;另一方面,复习的顺序从易到难,在学生的心理上无形中给了一定的鼓励,增加了学生学习、复习的信心。

2.2 系统复习夯实基础:转变理念,突出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说、学生记”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每节复习课,前面10分钟,让一位学生站起来不看书本和复习资料,复述本章节的主干知识。平时学习好,已看过复习资料的同学,很快能复述出来。平时对生物学重视程度不够,花在生物学学习上的时间较少的同学复述不出来,站在那里,同位同学就会小声告诉他。对这种现象,我不作批评,因为我的目的让学生回归课文内容再次重温书上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年轻人总是争强好胜的,复述不出来,站在那里的同学,课后总能挤时间把书本和复习资料看上一遍。这样就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2.3 对重要的、难度大、典型性和热点的内容进行专题复习精讲精练:

(1)如对照实验,是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变量的控制,很难分清实验组和对照组,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有关内容,理解其概念,还把课本中所有的对照实验都找出来,列在一起进行分析对比,并精选一些典型的习题练习和讲解,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现在的初中生物新课程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概括性强、生动直观,是对课本内容的高度浓缩,其作用是语言、文字无法代替的。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重视对图像的复习,要求学生做到位置、结构、名称、功能四统一,指导学生读文对图、看图释文、文图活用、读图解题,使图文结合,提高学生对图像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

(3)进入课程改革以后,考试出现了这样的倾向,就是出题更注重紧密联系社会、科技发展、生产生活实际。这类问题的显着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换句话说,“题在书外,理在书内”,解答的基础仍是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力。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很注意收集电视新闻和报刊杂志上与生物学有关的,特别是与本市有关的热点新闻、与生物学知识有关的生活与生产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原理解答实际问题。如: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如何自救和救援?H1N1流行时,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黄牛的黄皮肤和水牛的黑皮肤是不是相对性状等等。有相当一部分人不能正确回答,就通过分析,加深理解、记忆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运用能力。

(4)以小题综合、大题分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每年会考的填空题都是考学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能力的综合性题目。这种难题、大题是建立在易题、小题的基础上,是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对知识的理解程度、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有较高的理解能力、较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所以在复习中备课时,教师应多找一些复杂的综合性题目讲解。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小题目,逐个小题目板出来进行分析、讲解,学生自然会感到容易理解,然后再逆过来,再把这几个小题目综合起来分析,引导学生独立进行联解一遍。这种复杂问题通过分步分解和综合训练,学生必然容易接受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2.4 模拟考试及时讲评:考试是检查复习效果的最好方法,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知道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存在着哪些缺陷,及时进行弥补。我平时注意积累了大量资料,建立了题库,我按照会考的形式出题,精心挑选,题目贵在精而不在多。每次考试,我总是尽快进行批改,并及时进行试卷讲评。做试卷讲评,不仅仅是为学生提供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更重要的是要讲出答题的思路,明确题目包含着哪些知识点,还要分析学生普遍存在错误的原因,使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仔细审题,看题目的题干表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找出已知的条件和隐含的条件,排除迷惑条件,问的又是什么问题,涉及哪些方面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还要强调注意用规范语言准确地表达。如有的学生把“莴苣”写成“窝菊”,把“菠菜”写成“波菜”,把“荠(ji)菜”写成“齐(qi)菜”把“特异性”写成“特导性”等,避免像这种因马虎、草率而丢分的遗憾。

2.5 查漏补缺:复习完一遍知识点以后,必须抽时间对所做题目进行巩固,防止学生遗忘。让学生看做过的练习题和试卷,侧重看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对掌握差的部分进行查漏补缺。对知识掌握比较缓慢的同学,给他们适度的压力,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不同的考试分数要求。教师要对症下药,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要不时鼓励他们,肯定他们的进步。学生,总是像是未挖掘的璞玉一样,一定要有人去发现他们,打造他们。这个打造的过程,是有一定难度的,而且最终也不一定在我们手上打造成功。但教师要相信璞玉终会闪亮!

3 加强考前指导

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生物复习课堂教学 有效性

重庆市进入新课程已经有三年了,2013年一轮走完,每个老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小心翼翼。不断学习,不断前行。现在回头来看看,平平稳稳的过来了,生物学科的教学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但我们绝对不能说我们达到了新课程的要求,真正地贯彻了新课程的教育思想。今年我又接到了2014级的高三年级,怎么进行高三一轮的复习,高三的复习课究竟怎么上,我常常思考。我观察到很多的老师高三复习课和上新课一样,照本宣科。我们老师很苦很累。如何提高新课程下高三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打造卓越课堂?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复习课要“以生为本”

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余文森教授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其中有效性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因此课堂教学有效性应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标准,只有有利于学生的当前和终身发展的教学课堂才是真正有效的课堂。

高三的复习课,我认为绝不是新课的再一次的展现。而应该从学生出发,研究自己的学生的学情,学生经过了新课的学习以后,现在还有那些知识没有掌握,学生的纠结点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复习重点就应该落在这里。要知道,我们现在的学生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已经会描出一些图画了,我们也不能从头出发,这一点我认为上复习课时很重要,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我们的高效课堂在能实现。

二、深入研究新教材,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现在是“一标多本”,教师更应善于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尤其是我们重庆市采用的“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要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予以补充、删节、修正,力争达到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研究不同版本的教材,整合资源,为备考提供复习资料

三、是做好《课标》和现行《大纲》的比较研究

凡是《课标》与现行《大纲》都有的内容、都要求达到的层次,那就必须要求学生掌握;而两者都不涉及的以及不作要求的,则可以略过;如果《大纲》要求的内容而《课标》不作要求,则不需重视。对教材中的内容要做灵活处理,模块中有的内容讲得很详细,但课标没有要求的就不讲或删去;教材中有的地方讲得很少,甚至一点也没讲,但《课标》内有明确要求的就要加以扩展和补充。

四、复习时必须处理好教材与教辅的关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教辅资料肯定会有一次较大的洗牌和重新改革。教辅资料与教材不配套,使复习备考有较大的偏差。切忌那种忽略教材,而将复习的重点放在教辅资料上的做法;教辅资料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相关难度较大,偏离考纲的习题进行删减。不能让我们的孩子陷入题海之中。绝对还不要迷信教辅的答案,但出现异议时,以现在的教材或大学专业教材为准。我们教师还应该多读专业教材,拓宽视野。

五、注重知识体系的重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

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试题编制尽管是从新情境、热点问题入手,但所考查的仍是书中的基础知识,即使是综合试题也是如此。因此,切不可忽视基础知识教学,而要遵纲依本,认真完成本学科内的基本概念、原理的复习,并注重学科内知识的联系,抓住教材知识的主线,加以梳理、归类和整理,并通过一定的组合方式有机组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建立知识网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更有助于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迁移和综合。在高三的复习课上,我们有很多的老师从来不对高三一年的生物复习进行设计,进行总体规划。就是按着必修1、2、3、选修3这样的顺序进行复习。要知道我们人教版的教材在阐明知识上采用的是螺旋型的方式逐渐递进,比如讲解基因工程,在必修2第6章和选修3的第二专题都有呈现。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把相关知识分散来进行,复习费时费力,效果也不好。所以我们应该在对教材仔细研究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打破原来教材的知识框架,适当调整教材的前后顺序,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可以提高高三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例如,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在教材中分布于必修1第六章和必修2的第2章,如果将它们归为“细胞分裂”一节来讲授,重新组合成知识块,以板块为单位突破重点、难点,使前后知识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避免了复习课中对旧知识的机械回顾带来的枯燥乏味,又使得对旧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具体可以进行章节内综合,跨章节综合。如:复习酶的知识,可以同时介绍基因工程中涉及到的DNA连接酶、DNA聚合酶、RNA聚合酶、限制酶的功能。再如,把必修的遗传和基因工程整合在一起进行复习。我们重庆2013年高考题是把这两块知识整合在一个题中考试的。这样复习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建立。

六、改革教学方式

第5篇

1

自编生物学案的类型与编制方法

1.1随课学案

随课学案指的是在新课教学中使用、用以辅助教学,完成教师教学设计中要达到的部分教学任务所设计的学案,也就是常说的“学案教学”。

1.1.1随课学案形式

(1)识图。

如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书上是彩图,但考试用的是黑白图。做“动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学案的目的,首先是要让学生能识别黑白图上各个结构;其次达到练习的目的,巩固各个结构和细胞器的功能。

(2)列表比较。

.

这类随堂学案是最常用的,对提高教学效果也是最有效的。如设计表格比较“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减数分裂各时期特点”、“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等。这样的列表比较不仅让知识更清晰明了,便于识记,而且让前后相关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系统化。这样的列表比较有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如“四种有机物的比较”,让学生根据他们的认识来比较,不同的比较层次也可以反映学生掌握的程度。两种教学手段适时使用,不仅使知识系统化,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自我整理知识的能力。

(3)绘图。

如画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变化的曲线图,减数分裂各阶段的染色体的形态、数目与排列特点。比起看现成的图,学生自己画出来,可以加深其对整个过程的认识。

1.1.2随课学案的特点和功能

随课学案文字、格式简单明了,知识呈现清晰,是完成教学设计的重要而效果显著的手段。此学案对学生的认知起到引导、综合、总结和巩固的功能,对相关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归纳整理,列表比较更是可以容易地得出相关结论。

1.2复习学案

考试前学生复习,一般采用看教材、看笔记、做练习的方式。教材虽然内容详实,但知识没有整理,看完抓不住要点;笔记对每节课的知识有所整理,但前后知识之间的对比联系不够,而且学生的笔记也不一定全面,况且有的老师的板书随意,记下来也毫无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复习负担,笔者自编了复习学案。

此学案并不仅仅是知识清单,教师将知识网络做成填空的形式发给学生。这些空格可以以考试的形式或课后作业的方式完成,订正之后,就是一份完整的知识网络复习资料。

复习学案据不同的时期或用途,分成三类。

1.2.1学期复习学案

把一学期或一年的知识进行整理,可以按教材顺序整理,也可以不按照教材顺序,把本册或两册书中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比如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依次放在一起,便于比较;被子植物的“双受精”和“胚的发育”整合在一个图表中,这样,相关知识点间更具有连续性。

复习学案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案,知识经过整理后更具有系统性、连续性,脉络更加清晰,也更便于对比记忆。

1.2.2会考复习学案

会考复习学案据会考大纲编写,不一定有教材中所有的知识。会考复习学案整合程度可以更大,一般是按专题整合。

1.2.3高考复习学案

(1)高考复习学案的编写方式。

高考复习学案按专题编写,应用于专题复习阶段,专题可大可小,常规是按9个大专题编写,北京四中生物组毕诗秀老师做的复习资料在大专题下又设小专题,专题细化为:

专题2:绪论;专题3:生命的物质基础;专题4: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专题5:细胞增殖;专题6:细胞工程;专题7:新陈代谢概述;专题8:绿色植物新陈代谢;专题9:动物新陈代谢;专题10.微生物代谢与发酵工程;专题11: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12:生殖发育;专题13:遗传的物质基础;专题14.遗传规律;专题15:变异与进化;专题16:生物与环境;专题17;高中生物实验复习―基础实验;专题18:高中实验复习、实验分析设计;专题19:调查示例。

针对几大专题,整理主干知识提纲:

专题20:主干知识复习提纲、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21:主干知识复习提纲、新陈代谢;专题22.主干知识提纲、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23:主干知识提纲、生命的延续性;专题24:主干知识提纲、生物与环境。

毕老师还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了一前一后两个专题:

专题24:致新高三的全体同学们(近三年高考分析、理综考试特点、复习建议、复习具体要求);专题25:临考前嘱咐(高考前的复习任务、考场上应该注意的问题,如时间安排、心态等)。

这相对于一般的教辅书的设计,是一份更加系统、完整的导学、导考材料。

(2)高考复习学案的内容呈现。

知识经过系统整理后,有的可以做成填空,有的可以留出空白,让学生自行整理,也就是说,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是引导学生们一起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

1.3预习学案

教师预先让学生熟悉一下内容,甚至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一定会提高。

1.3.1预习学案的编制方法

第一部分:问题导引――针对本节内容要解决的问题设疑,让学生明白本节内容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基础知识检查――做成填空的形式,以检查学生预习效果,也告知学生本节内容中基本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三部分:提出问题――学生预习过后,可能会提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疑点;二是提出由此内容联想到的问题。

1.3.2预习学案的使用

学生预习过程中完成学案,教师必须做到全批全改。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本节内容的可接受程度;二是可以了解学生的疑问,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在课堂上解决这些问题,或直接把答案写在学生的预习学案上,也可以在课下找学生解决、讨论。可以说,预习学案是师生间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2 自编学案的特点与教学价值

2.1针对性强

教师自编学案时,可以针对自己的学生层次来设计难度、拓展面,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达到教学目的。

2.2灵活性强,便于调整

教师自己做的电子文档,便于修改,有不足的可以补充,并且可以针对每年不同的生源可以调整。

2.3完整性

第6篇

【摘要】高中教学中提到细胞有两种吸水方式,一种是渗透吸水,如动物细胞和成熟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另一种是吸涨吸水,如不具有液泡的植物细胞吸水方式。植物细胞没有大液泡,就不能渗透吸水,动物没有大液泡,就能渗透吸水。很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极大的疑惑。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许多老师和学生对细胞"质壁分离"也存在较大的误区,认为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和原核生物细胞等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本文对细胞吸水和"质壁分离"做了必要的解释。

【关键词】渗透吸水;吸胀吸水;质壁分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281-01

1动物细胞或原核生物细胞的吸水方式

动物细胞或原核生物细胞吸水方式主要是渗透吸水。所谓渗透吸水既是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扩散的吸水方式。动物细胞或原核生物细胞的原生质是一种含水量超过80%的胶质溶液。将动物细胞或原核生物细胞放入不同浓度的外界水容易中,水分就会通过相当于半透膜的细胞膜,从低浓度一侧扩撒进入高浓度一侧。动物细胞或原核生物细胞主要就是靠这种渗透作用方式吸水维持生命活动的。

2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

植物细胞的吸水有两种方式,一是渗透吸水,二是吸胀吸水。

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方式主要是渗透吸水。成熟植物细胞的液泡的体积占到了整个细胞体积的90%,构成了细胞内液体成分的主体,其内具有一定浓度的水溶液,称为细胞液。细胞膜、液泡膜和细胞质构成的原生质层已被挤压成为一薄层,相当于半透膜。成熟植物细胞主要靠液泡的渗透压吸水,如放入水中的植物叶片表现坚挺,放入水中的胡萝卜条长度变长等,这是由于植物细胞吸水,并且此时细胞所吸水份主要进入液泡。同样,成熟植物细胞的失水,如干旱或夏季中午时,植物萎蔫,叶片失水下垂,主要失去的是细胞液里面的水。因此成熟的植物细胞主要靠渗透吸水或失水。当然并不是说此时的吸水方式唯一就是渗透作用,细胞质内的胶质物质也可以靠吸涨吸水。

吸胀吸水是指依靠亲水性物质如淀粉、蛋白质和胶质等具有结合水的能力而吸水的一种方式,如滤纸具有的强吸水能力。对于未成熟细胞或干种子内,细胞放入低渗水溶液中吸水,吸水动力主要是细胞内淀粉和蛋白质等亲水性物质强吸水的能力,而不是靠细胞内外水溶液的浓度差。因此未成熟细胞或干种子细胞的主要是渗透吸水,当然也不能说吸胀吸水是细胞的唯一吸水方式,在细胞吸水过程中,渗透作用也逐渐加强。

值得一提的是,成熟的植物细胞,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进出细胞液,原生质层是相当于半透膜,构成原生质层一部分的细胞膜和液泡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在非成熟的植物细胞和种子细胞中,水分子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也体现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

3质壁分离解读

所谓的"质壁分离"既是指细胞壁和细胞质相分离的现象。在高中课本中,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从而达到学习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方式以及物质跨膜运输的目的。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实验。但是由于教材没有对该实验作进一步的知识提升,导致相当多的师生在对"质壁分离"知识点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有成熟的具有大液泡的植物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几乎所有的高中生物知识解读和复习资料中,提到动物细胞、原核生物细胞和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不具有大液泡,因此无"质壁分离"现象。这是高中师生普遍存在的理解误区。"质壁分离"中的"壁"指的是细胞壁。成熟植物细胞由于细胞壁的伸缩性比原生质层(体)的伸缩性小得多,所以随着细胞失水过多而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结构,因此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这些都是无可争议的。但未成熟的植物细胞也能在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发生吸水或失水现象,其原生质体体积就可以随着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增大或减小。对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它们虽然无液泡结构,但其原生质体具有吸水或失水现象,又因有细胞壁,故将其置于高渗溶液中也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相对于未成熟的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体积较大,失水能力较强,置于适当低的高渗溶液中就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质壁分离"现象较为明显而已。

与未成熟植物细胞类似,原核生物细胞(除无细胞壁的支原体等外)、真菌和蓝藻等细胞都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1]。但具有区别的是,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试验中,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而在未成熟的植物细胞等"质壁分离"过程中,其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

第7篇

关键词 微课 高三生物 二轮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文件编号: 1003 - 7586(2016)06 - 0067 - 03

“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佛山市教育局信息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使用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是“微型教学视频课程”的简称,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含活动、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适合学生学习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微课具有以下特点:① 时间短,一个微课的时长一般是1~10 min,学生观看不易疲惫;② 内容精,一个微课只围绕一个知识点展开,内容高度提炼;③ 可重复,学生可以重复观看微课直至弄懂为止。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从4月中旬到6月不足2个月的时间,多以专题复习的形式展开,时间紧,内容多。如何提高生物二轮复习的效率,有效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笔者期望通过自制学生需求的微课应用于生物二轮复习中以提高复习效率。学生利用微课的可行性和需求情况如何呢?为此,笔者展开了调查。

1 调查的基本情况

调查时间于2015年4月学生进入第二轮复习前(福建省质量检测结束后),调查的对象是笔者所任教的高三年级2个班学生,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总共发放问卷88份,提交76份,问卷回收率86%,有效率100%。

2 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2.1 学生应用微课的可行性――助跑硬件

在调查中,84.2%的学生有智能手机(可观看视频)、平板或电脑等数码产品,具备观看微课的条件(图1)。84.2%的学生在家能及时下载资源,能第一时间获得新制作的微课(图2)。85.5%的学生有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过,其中21.1%的学生经常使用电子设备进行学习(图3)。可见,微课在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中的应用是方便可行的,即便有的学生自己没有相关的硬件条件,也可以通过班级公用电脑使用微课资源。

2.2 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情况――助跑空间

本次调查对象都为普通班学生,整体生物学知识水平一般。在调查中,有90.8%的学生认为自己的生物学科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图4),这与真实情况相符。在课后自主复习时,学生遇到不同的困难:40.8%的学生认为缺少有针对性的复习资料,如针对单个知识点的详细讲解;38.2%的学生认为知识点太多,无从下手;22.4%的学生认为对课堂学习过的知识难以学以致用;18.4%的学生很少进行课堂之外的学习(图5)。学生自主复习多数是在晚自修和周末时间,所以在生物学中碰到疑难时,52.6%的学生选择自己思考;由于与同学共处时间最长,有42.1%的学生会求助同学;受师生共处时间、场所等限制,只有34.2%的学生求助老师(见图6)。根据图7统计,过半数学生希望通过改变目前生物的复习方式来取得进步,然而却有36.8%的学生对是否改变复习方式表示无所谓,说明他们在学习态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跟他们的生物学科已有基础、学习兴趣及学习动力等各方面有关系。可见,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和自主复习效率有待通过微课辅助提高。

2.3 学生对生物微课的需求情况――助跑动力

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前,教师先介绍微课,让学生观看教师自制的生物微视频,从而使学生对微课有一定的认识。教师通过建立微课群以期望及时提供新制的微课,并及时为学生答疑。在调查中,93.4%的学生愿意在生物二轮复习中应用微课(图8)。通过群共享的方式,有43.4%的学生非常愿意利用周末时间及时下载并复习微课内容,他们表示自己可以做到;而40.8%的学生心里愿意,但认为出于惰性难以践行(图9)。有54.2%的学生愿意在群里面进行交流或私下问老师,让老师来答疑(图10)。从调查可见,多数学生愿意在复习中应用微课、也期望通过微课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想学习、想进步却难以践行,可能跟他们长久积累的学习惰性及自我掌控能力有关系。因此,学生对微课较高的需求意愿成为微课开发的良好动力。

2.4 学生急需教师制作的微课――助跑方向

对于微课制作的内容需求调查结果表明,有过半数的学生要求制作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的微课。此外,学生对遗传专题、细胞三种分裂方式、实验专题、选修三专题、解题技巧等方面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图11)。学生需求的这些微课内容都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制作微课以供学生学习应用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3 后续研究展望及不足分析

3.1 微课制作中后续研发展望

根据调查,在二轮复习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笔者结合学生的需求与教师的时间精力进行综合分析,制定了如下目标:

① 制作的微课内容包括: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选修三专题、实验专题、细胞分裂。

② 制作的微课类型包括:专题知识型微课和解题答疑型微课。在专题知识型微课中,针对某个重要的专题进行复习,注重基础知识及知识之间的联系,并通过练习及其讲解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标,一般含5~10个微课,有利于学生考前复习。在解题答疑型微课中,教师重点针对学生课后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选取高考典型例题,进行分析讲解。

③ 制作微课的时间和使用方式:

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和周末时间制作课件和微课,建立微课QQ群,将制作的微课第一时间上传到群文件中,供有条件的学生及时下载学习;对于那些家里没条件下载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微课拷贝到班级电脑供他们学习。学生使用微课过程中有什么困惑或意见都可以在QQ群中进行交流或私下与教师交流,教师及时进行答疑和调整。

3.2 微课制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善办法

由于教师制作微课的技巧及教师能力水平有限,所以在制作微课中,电脑录制声音效果有时不是很清晰;微课的艺术效果也可能不大理想;微课的生动性不够,缺乏幽默。这些都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期望今后能更多学习微课制作技术并参考优秀微课,从中吸取优点,积极参加微课制作的交流与培训,最终提升微课的质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此外,制作微课耗时耗力,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制作的微课数量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所有需求,可以发动更多教师共同参与制作更多的微课。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要发展,教研必先行”,新课改的教研工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是时代的呼唤,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根据教师的教学实践,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全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校生物科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生物的教学。如何更快更有效地培养教师,我们认为,开展以“同伴互助”式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因此,我们相信,在同伴相互的交流与学习中,才能得到宝贵的经验,取得更大进步。为此,我们科组根据实际情况,每两周安排一位教师开设一堂公开课,期中前安排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教师先展开示范交流,期中后尽可能安排新教师及教龄较短的年轻教师展示,要求青年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展示的公开课尽量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创意。同时课后组织全组教师进行评析,由开课教师先陈述教学设计,组内教师分析优缺点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规定每位参与评课教师至少指出一条不足之处,给出一条有实用价值的建议,使评课真正取得效果,使参评双方都有所得。此外,科组内教师每节课后要写好教学反思,科组长定期进行检查。这样的安排,使组内教师每一学年至少有一次公开课授课及评价交流的机会,学会反思与归纳,更有助于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新教师的学习与进步。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除了向科组教师学习外,年轻教师在课余期间,还要认真学习研究各类教学教研杂志,从中吸取对自己教学有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二、“请进来,走出去”,结合科组培训进行

“请进来”,即邀请专家、骨干教师开设讲座,以讲座的形式开展新课程、新教材的分析与研究。“走出去”,即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及教研活动。对于教研室组织的每次市级公开课研讨会我们科组都非常的重视,不管路途远近,我们都会要求相关教师认真参与、学习。暑假组织了青年教师认真参加通识培训与新课程标准、学科教学培训,全体教师认真参加各项教研活动,及时、全面地向组内教师传达新信息、新理念,尽快适应新变化。

我们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加强与课改实验学校的协作交流。先后多次组织全科组教师到市内、外的重点中学听课、学习,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家级、省级培训班培训。近三年我们科组的青年教师为来访的市外重点学校、区内兄弟学校生物教师等演示了教学观摩课和公开课。

科组内培训工作制度化管理,把校本培训当作科组常规工作来抓。

培训内容力求做到全面、丰富、翔实。具体有新课程教学理念、生物课程标准的学习、实验技能的培训、科研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必修和选修教材内容的学习等,力求教师对当前的生物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有一个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培训形式力求做到多样化,贴近教师工作实际。主要有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在培训效果上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的目标、新的教学方式和新型的师生关系;方法上采用专家讲座、案例分析、反思教学、参与式讨论等研讨形式。

三、开展师徒结对,扶一把,送一程,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科组青年教师较多,断层严重,以老带新、师徒结对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科组长组织上述老教师轮流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进行有效的指导,促进他们成长。年轻教师的论文撰写、辅导学生竞赛、说课比赛等,科组长和所有教师都必须要亲自指导,形成大家都深入课堂,研究教学的良好氛围。

青年教师的指导要立足于课堂教学的全程指导,教师们最渴望的还是如何将理论落实到实践之中。在教研工作中,科组长或骨干教师应选择典型课例,全程指导。有时请骨干教师亲自上课,结合实践讲理论,一会儿给青年教师讲,一会儿给学生讲,将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课堂直观地表现出来;有时请青年教师先讲,针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骨干教师即时走上讲台,参与组织教学,进行即席指导,同时引导听课教师讨论,整个课堂变成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这种全新的模式,构建了一种新的学校文化,为科组长、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及学生搭建了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使教师受到空前的锻炼和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四、利用录像技术进行课例教研,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教学录像,组织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讨论,在讨论中学到经验,提高技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不懈的努力。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科组教师必须通过录像,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不断改进,“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循环往复,使教学能力不断地提高。

五、对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进行发展性评价,提高科组教师的教研积极性

作为科组长要有鼓励教学良性竞争的管理理念。应该提倡“教学的竞争不是一味地为成绩而战的片面的竞争,它是在培养学生具备综合素质、创新精神的前提下进行的与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成绩反馈、教学论文撰写、课外实践活动开展等有关的教学活动的竞争”。科组长要懂得运用发展性评价量表对教师进行鼓励激发,善于及时发现不足,善于用教学动态管理的理念进行公正评价,着力营造“团结奋进”的局面和“昂扬向上”的舆论气氛,不断强化“合作基础上竞争、竞争过程中合作”的整体态势,使每一个教师在强烈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中形成你追我赶,不懈进取的状态。

六、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奋进

同伴协作、加强交流,积极探索备课制度改革,试行集体备课制。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科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必须要有反思。反思要把本课设计最突出的优点、最能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本人在实施中需要改进的部分等都记录下来。教案一般采用Powerpoint设计,提倡教师根据个人实际的个性化教案。这样既加强了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同时又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提高了备课实效。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教研活动的展开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科组内教师间总能互帮互助,课件、复习资料等其他教学资源是共享。老教师的电脑技术水平有限,在做课件时遇到困难,新教师主动帮助,从而提高科组教师的电脑技术水平;新教师驾驭课堂进行教学的经验不足,老师也主动出谋献策;高二年级的实验操作考试辅导需要大量人手,整组教师就一起参与探讨实验教学手法,探讨如何辅导才最有效等,并共同参与辅导工作;高二会考的培优补差,备课组必须集体负责;高考备考科组集体讨论教学复习进度和内容、再由任课教师作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建平.新课改推动教师走校本教研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3-03-01.

[2]张行涛,李玉平.走进校本教研[M].开明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