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心组学习计划

中心组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05 05:38:4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心组学习计划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心组学习计划

第1篇

 

在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水平也在不断地完善着,信息化教学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信息化教学模式对应于课堂教学来说有着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质量,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与发展。

 

一、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第一,信息化教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意义。首先,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学生对抽象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认知,可以有效的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效的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内在主动性。其次,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深化教学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对各种化学知识的理解,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最后,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能力,可以有效的促进现代化学课堂教学事业的发展与成长。在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应用过程中,教师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相关电教理念,这样可以有效的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与素质能力,有利于我国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第二,高中化学教学中信息化教学原则。首先,科学性原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的理解与使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基于课堂教学内容与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其次,教学目标性基本原则。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设置与开展的基础,一些教学方式与内容都是基于教学目标开展的,对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设置中要明确既定的教学目标,保障教学质量。最后,就是发展性的基本原则。在化学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开展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原则,基于学生的需求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开展。

 

二、高中化学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组织与实施策略

 

第一,树立科学的教学意识。现阶段教师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没有明确的认知,不理解信息化教学的深刻含义,认为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化学教学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这也就导致了教师在化学活动的设置过程中较少使用信息化模式。基于此种问题,首先,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方式的认知与理解,探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教学价值与重要意义,塑造一个正确的信息化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要完善自身的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能力,优化自身的信息教学能力,为开展信息化化学教学活动奠定一定的基础。最后,教师要优化自身的信息教学模式与方式,提高整体的信息化教学技能与综合水平。

 

第二,明确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辅地位。在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信息化教学的辅地位,不要喧宾夺主,让信息化教学模式取代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将二者有效的融合起来,通过信息化教学模式弥补传统固有教学模式的弊端与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充分的发挥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自身效能。首先,教师要保留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利用信息教学模式辅助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次,教师要基于现有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基于化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能力,科学的设置化学课堂活动,明确具体的教学思路与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氛围与质量,构建有效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最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彰显信息化教学辅助手段的优势,有目的、有内容的提高教学整体质量,全面有效的保障学生自身素质能力的综合发展。

 

第三,构建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要想保障知识学习与理解的有效性,就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是提高学生质量的重要方式。对此,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通过各种有效的模式与手段营造一个符合化学学习的氛围。首先,教师要做好备课准备。教师要基于化学学习内容与目标,科学的设置教学模式,通过各种基于信息化的设置的图片、视频以及文字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鼓励发言。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对于各种化学问题要勇于探究、勇于质疑,通过科学的讨论方式与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加强化学教学整体质量。

 

第四,保障信息化学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在高中化学课堂信息教学活动的设置中,教师要保障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适时、适当以及适量,明确教学重点,探究合适的着力点,灵活的融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教师要对化学课堂进行宏观的掌握,科学的选择,这样可以有效的保障化学学习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有效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可以充分优化现有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整体发展。对此,教师要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模式的重视,通过各种科学的方式探究合适的信息化教学手段,规避信息化教学模式与化学教学的缺点,充分的整合资源,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效能,进而有效的实现既定的化学教学目标。

第2篇

工业集群化,即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对加速区域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就从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生成原因、工业集群化的现实意义、我省及我县工业集群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的主要措施这四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及生成原因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也被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工业集群化,是传统工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是在特定的范围内,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一定区域规模的企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企业之间自觉组织或有组织的综合体,而不是无组织的混合体。有些地区将工业集群化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扎堆”,认为只要通过招商引资,把相类似的企业放在一个区域就是工业集群化。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讲,地理自然“扎堆”的或者共享基础设施的若干同类企业,不是界定产业集群的基本标准。产业集群应是能够发挥有机整合、带动及辐射效用的产业聚集体,也就是只有通过产业链将企业紧密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增强企业间的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才能促进生产力的真正跃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

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工业发达国家几乎所有竞争力强的产业通常都采取集群的方式。在美国某类产品通常与某个城市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如底特律的汽车,西雅图的飞机。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西海岸旧金山的硅谷地区,依托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及旧金山科研机构雄厚的知识资本和源源不断的创新投资,以超常速度发展it产业、基因工程等高科技产业,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产业基地。硅谷实质上是一种园区经济,即产业集群。美国哈佛大学以研究竞争战略而著名的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十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后提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成功的产业集聚区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发展出坚实稳固的竞争优势。那么,产业集群是怎么形成的呢?综合来看,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市场规律所致,形成了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二是由政府主导,形成了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

自组织性的产业集群实际上是市场与产业互动的结果。一般先是在某个地方出现某个产品的集中生产,往往几十家、几百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集中在不大的区域内。为了给这些产品找销路,便出现自发性的市场,市场出现和扩大并逐步成熟后,便会促进形成自己的合理秩序,进一步推动了生产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资源型,就是企业向原料产地集中,比如大石桥的镁砂产业集群;二是人才技术型,就是通过科技和人才优势吸引企业不断集聚,美国硅谷是最典型的范例;三是市场型,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最具说服力;四是区域型,就是企业向某一优势地区转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具备这方面的优势;还有劳动密集型,等等。而政府主导型产业集群则是在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即兴办各类工业园区,并给予政策扶持,进而得到了规范和提高,这是当前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的最关键因素。刚才提到的美国硅谷是这样;德国慕尼黑市为促进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发展,专门成立了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管理招商中心,代表政府对进区企业提供全程服务,成就了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宝马汽车公司、西门子电器产业等,都与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有密切关系;日本工业园区是先进技术与高层次产业的集聚区,各类工业园区已达到4591个,园区的兴办,大大加快了日本制造业发展的步伐;在台湾地区,新竹科学园也是在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并颁布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前提下成长起来的亚洲三大科学园区中最成功的一个。国内的苏州工业园区、中关村科技园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的产业集群,也都是政府主导型普群集的典型代表。总体来说,产业集群的发展有两大力量推动,即市场规律(内力)和政府引导(外力);两大主体作用,即企业自身作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政府推动作用(加速区域经济发展)。

二、工业集群化的现实意义

由于产业集群综合了市场和行政组织的功能,形成了一个稳定、持续、有序的生态组织,从而在整合力、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市场或行政组织所没有的整体竞争优势。迈克尔·波特也提出:“产业集群”以三种主要形式影响竞争:首先,它增加内部企业或产业的竞争力;其次,它增强创新能力,并因此导致生产力的上升;第三,它刺激新企业的成型,进而反援创新并扩展到整个产业集群。归纳起来,产业集群在以下几个方面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够降低成本,提升效益。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布局在空间上相对比较集中,产业配套也比较齐全,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企业能够充分利用聚集经济条件,形成低环境成本、低信息成本和低配套成本等一系列明显的成本优势,突出表现在原材料、配件、运输、销售等方面。

二是能够促进创新发展。由于集群内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大量存在,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每个企业都要不断创新技术,谋求竞争优势,使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产生并迅速传播,有效提升了整个群集的竞争能力。同时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迫使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单位资源的产出增加,企业和产业集群的经济绩效都会有所增长。

三是能够创造市场优势。产业集群的市场优势主要来源于它的产业规模优势,以及在产业规模优势基础上形成的专业化市场、区域性品牌、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的整体竞争力。例如浙江余姚塑料工业的发展,在当地,大多企业都生产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塑料生产及塑料制品集散地,进而形成了专业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还有广东中山市古镇灯饰的发展,其国内市场份额已经达到70%,产品远销到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

产业集群作 为地区经济的增长极,其扩张优势远优于单体形式存在的企业,它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比较大的产业规模,从而对区域经济快速增长和地区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产生重要影响。

一是产业集群可以有效提升国内外竞争力。打造工业集群、实现区域关联企业的互动,充分整合资源,刺激区域创新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是提升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主要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山东半岛和环渤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群。如温州市区的打火机占世界总产量的70%,嵊州的领带产量占国内市场的80%、占全球市场的30%,等等。对外贸易方面,浙江40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近万家个体私营企业从事出口商品加工,产品销往世界五大洲的150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整体优势。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产业集群在参加国际竞争中的重要作用。

二是产业集群可以有力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当社会发展由起步阶段进入加速成长阶段后,产业结构趋向高级化,经济发展开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消费结构转型,第三产业开始逐步上升为主导产业;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在加速成长阶段,传统松散型、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模式必将为社会所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各种生产要素高度集聚、优化配置为前提的集约化发展模式。所以说,集约化发展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工业集群化对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广东东莞、江苏苏州、浙江绍兴等工业集群集中的城市,经济增长速度都是相对较快的。

三是产业集群可以有效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工业集群化发展,不仅可以吸收本地居民就业,还可吸收大量外来人力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的互补、平衡。集约化发展是当前及今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在落后地区,由于生产力布局分散,工业化发展缓慢,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走集约化发展道路,通过集中力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将极大地改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通过调整生产力布局,可以更好地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同时,人口相对集中后,可以通过集中投入人力、物力、财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劳动者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加快工业集群发展,还可增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节约能源、集中治理环境,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战略体系等。因此,工业集群化既促进了交流,又强化了竞争,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条希望之路。

三、我省工业集群化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业集群化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改革开放后,广东、江浙一带的产业集群开始发展,到,已经具备相当规模。我们都到过广东、江苏、浙江,看到了工业集群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比如:苏州重点发展it产业,目前电脑笔记本产业占全市产业的1/2;中山古镇灯饰集群产业占世界总产量的3/5;还有浙江永庚的五金制品,占全国总量的1/2。在浙江,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个大型产业集群,一般规模都是全国第一,每个乡也都有一个小集群,这些小集群有的也是全国一流。有的集群是大产品,如汽车集群、船舶集群,有的是小产品,如打火机产业集群等,小产品一样有大市场,就看你能否做到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工业集群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省的工业集群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于90年代,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原有产业布局形成的围绕国有大企业或企业集团聚集的产业集群,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后民营经济发展形成的产业集群。从发展阶段看,辽宁产业集群的发展大多只有10-30年的时间,有的处于起步阶段,有的处于成长期,大多数初步完成了产业的集中过程,基本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从产业布局看,辽宁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钢铁、石化等装备制造、资源开采及加工业。近年来,我省工业集群化化发展速度加快,一批新的工业集群已现端倪,像辽阳的钢材、本溪的药业、丹东的仪表,还有我们辽滨的海洋装备制造等等。截止目前,全省超百亿元县域工业产业集群达到9个,分别是:法库县的陶瓷、辽中县的装备制造、瓦房店市的轴承、庄河市的食品加工、海城市镁质材料、大石桥市镁质材料、辽阳县的钢铁精深加工、开原市的起重设备、铁岭县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而在江浙地区,每个县至少有一个产值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在我县,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石油化工、机械加工、海洋装备制造、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并具备了产业集群的雏形,到,这四大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120家,实现工业产值34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工业产值的48.5%。其中,以宝来石化、辽通化工、大洼石化总厂、振奥化工为代表的石化产业已经发展到90家,实现产值110亿元,税收1.5亿元。新兴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全县上下对工业集群化发展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一系列有效措施的实行,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目前已经成为辽滨沿海经济区的重点产业之一,共有宏冠船业、辽河石油装备制造、中际海洋工程、中新加船配等产业关联企业55家(运行企业19户),实现产值43.4亿元,税收6200万元。以鸭业养殖加工和绿色食品加工为主的食品及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18家,其中市以上龙头企业4家,实现产值22亿元,税收5500万元。以石油机械和管材加工制造为主的机械加工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共有规模以上企业50户,盘锦晨宇工业项目区已经成为辽河油田石油专用管材生产基地,实现产值36亿元,税收6300万元。同时,我们的一些园区,如东风镇帅乡工业园的生物工程产业,清水镇肉鸭生态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的肉鸭及羽绒服装加工产业、新立外商园的机电设备产业等,也都具备了发展产业集群的基本条件。但除石油化工产业产值已过百亿(但企业相对分散,还没有形成集聚发展之势)外,其他产业规模还比较小,总体来说,我们的工业集群化水平还较低,产业集群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因此,我们必须把工业集群化作为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的努力方向,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 、坚定信心、持续推进县域工业集群化发展。

目前,北方地区工业集群化发展还不成熟的主要表现:一是

产业集群优势不明显。很多地方产业集群优势不突出,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有一些地方也没有把工业集群化发展作为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对工业集群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扶持。二是产业集群内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不少工业集群仅仅是众多生产同样产品的企业的简单集中,产品雷同,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大量“小而全”的企业在同一个集群中阻碍了产业链的延伸并危及集群自我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三是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各产业集群内的大部分企业规模小,实力有限,技术条件薄弱,有的企业甚至生产方式落后,普遍缺乏技术创新和开发能力,经营业务比较单一,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利润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其技术创新能力。

综合分析北方地区特别是辽宁工业集群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工业集群化缺乏正确认识,产生“集群泛化”,只是将工业集群化简单地理解为企业的“扎堆”,认为只要通过招商引资摆项目,把相类似的企业放在一个区域就是工业集群化。而企业和企业家本身也存在着各自为战、小富济安的思想弊端,不能像南方中小企业那样联合起来,提升整体竞争力。从而导致工业产业不能沿着其内在规律健康发展,更不利于产业做大做强。二是工业集群化要经过一定的培养过程,时间较慢,一个集群的形成少要5—,多则10—30年,或更长时间。像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88平方公里的苏州工业园,gdp实现112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07.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经过15年时间的不懈努力得来的。而北方地区起步较晚,一些地方只想追求速度,不愿意做见效慢的事情,导致工业集群化发展偏离了正确轨道,反而发展缓慢。三是思想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总认为小集群不如大综合,一提起园区,都想做综合园区,名称要叫大,产业一般都是3—5个,甚至更多,问他哪个产业在全省、全国、全世界有名、能叫得响,则无话可说,形成了“大而全”、“小而全”现象,阻碍了工业集群化发展进程。四是在招商引资过程中,一些人认为综合园区招商容易,而专业集群招商难,综合园区什么项目都可以进,而专业园区领域“窄”,不容易招,直接导致招商引资与工业集群化发展的背道而驰。

四、加快推进工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解放思想,树立工业集群化的发展理念

一是要深刻理解工业集群化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工业集群化作为促进发展的重中之重。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工业集群化发展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通过扎实、连续的工作,不断培育和壮大工业集群,拉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三是要树立“小商品、大市场”的观念,不要小看一种产业,只要我们把它做精做大,做成全国第一、世界第一,它就会成为大产业。所以必须要结合发展实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工业集群化发展。四是要克服招商引资的畏难情绪,工业集群招商开始时是艰难的,不像综合产业什么都行,但是,一旦我们把集群的龙头引进来,其他企业就会迅速跟进,招商引资就会事半功倍。而综合产业园区开始好像很容易,但是接下来就会越来越困难,而且也很难招到大项目。由此可见,统一思想,树立加快工业集群化的信心和决心,是发展工业集群的第一步,也是关键所在。

(二)打造专业园区,建设好产业集聚发展的平台

工业园区是工业集群化发展的重要平台,我们在建设工业园区时,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认真分析研究好园区在资源、产业等方面的优势,进行科学定位,也就是产业集群定位,同时做好园区规划,并严格实施。工业集群的定位,决定了工业园区的位置、规模和发展方向,而工业园区的位置、规模又制约着工业集群的发展。工业集群的规模由其产业链的宽度和长度决定的,如汽车集群产业链长而且宽,一台汽车的零部件上万个,主要配件也有几十种,所以汽车集群要求园区的规模较大,至少10平方公里,甚至几十平方公里。有一些产业链较短、较窄的小集群,如五金制品,产业链短,产品品种规模限制较小,面积可以相对小一些。建立园区能否成功的关键是科学定位,即确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工业集群的定位要根据园位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和产业基础等综合条件,进行科学分析,一般是一个园区建立一个工业集群,如果规模较大的园区,可以建立2-3个工业集群。工业集群之间一般都有一定的关联度,特殊规模较大的园区,也可以在一个园区中建立2-3个专业产业园,如:辽滨的石化园区、海工园区和石油装备园区。

针对当前我县各园区规模较小,不足以支撑大的产业集群的实际,我们正在规划以二界沟镇和田庄台镇为主,辐射王家、唐家和平安等南部各镇,总面积135平方公里的大洼县临港产业区,这是我们在发展进程中必须思考和争取的一个“外延”问题,也是我们从当前着眼、集中力量共同做大沿海经济总量的必要手段,更是从长远发展考虑、弥补未来发展空间不足的重要路径,是主动接受辽滨辐射、加速沿海开发开放步伐的重大举措,是实现“争十进百”目标的有力保障,也是推进工业集群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产业区紧邻辽滨沿海经济区和盘锦新港,地处辽宁沿海经济带主轴与渤海翼的重要节点位置,可同时接受辽宁中部城市群、辽西沿海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的辐射,区位及交通优势明显。与营口、鞍山、抚顺、锦州等工业化城市顺畅连接,能源和原材料的采购、专业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市场销售等产业环境优越。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进程的加快,东北装备制造产业向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愈加明显,临港产业区的建成,必将成为东北装备制造业新的聚集点,成为承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基地。

临港产业区的产业定位是:以成套装备制造产业为主导,通过发展环保及高新技术产业,构筑家纺、食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地,全力打造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黄金产业带和以环境效益、研发能力、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的绿色产业带。产业区要按照建设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和县域南部中心镇的目标要求,集全县之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功能和综合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各镇优势,重点针对东北三省装备制造产业发达的内陆城市实施招商引资,加速项目建设。计划到今年年底,完成产业区规划、环评、立项等各项审批程序,以及20平方公里起步区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三通一平”标准;开工建设项目达到10个以上,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到20__年,实现产业区规划区内基础设施建设的“七通一平”,入驻项目发展到100家以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税收10亿元以上,建成具有独立设计研发能力的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和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到2015年,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以上,实现产值500亿元以上,税收15亿元以上。到2020年,完成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以上,形成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3个,实现产值1000亿元以上,税收30亿元以上。

产业区将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共同招商、共同受益”的原则,建成为全县各镇共建共享的产业集聚区。一是坚持规划先行,这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由建设领导小组指挥部聘请并积极配合沈阳建筑大学科学编制产业区规划,明确发展方向,为全 力打造省级重点产业园区创造先决条件。二是加快调整产业区建设用地,这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合理开发沿海未利用地的基础上,主要采取土地“增减挂钩”的办法,通过各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合村并屯,把土地指标向产业区集中,对于重点产业项目,要通过积极对上争取,实现土地指标的“点供”。三是提早谋划招商引资工作,这是产业区建设发展的关键所在。按照“谁招商、谁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各镇优势,依据产业区发展定位实施招商引资,入驻项目产生的税收100%返还招商各镇,以此调动各镇参与产业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产业区建设指挥部(管委会)将发挥职能作用,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围绕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和龙头企业,实行“点对点”招商,并统一产业规划和项目布局,加速产业区项目集聚,促进全县快速、均衡发展。

(三)政策引导,推进工业集群化进程

打造一个工业集群不容易,试想为什么多种生产要素要向你的工业集群化集聚呢?区位、资源、人才、市场等很重要,也是基础条件。一个产业一个集群的发展靠培育,如果只靠产业的自身发展,也可能壮大,但那需要的时间将很长,有的工业集群化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结果。而政府的培育支持则可以使产业快速发展。那么政府如何培育工业集群化的发展呢?制定好扶持政策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培育一个工业集群,就要把国内甚至国际上该行业领先企业研发中心及配套企业引进我们的园区,加以培育、壮大,使之成为省内、国内及国际产业的聚集区和先导区。工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是关键。全国、全世界都在招商引资,为什么企业非要上你这里来,企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一是投资的区域风险(主要是安全问题),二是市场情况,三是投资的初始成本(包括土地、基建成本和相关税费),四是企业的运行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力资源、公共设施成本、相关配套企业等)。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上述条件均有影响,特别是对企业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影响重大,企业投资对上述因素会综合考虑。如果其它条件相似,政策因素将起决定性作用。我们要发展工业集群,就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制定的相关政策也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如果政策对各个产业都是一样,就会使一些非主导的小企业都进入园区,结果是资源被占用,产业都没有发展起来。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政府的政策资源也是有限的,必须集中运用才能有大的突破。我们现在给政策是为了培育壮大一个产业,是为了获得更大的长期效益。培育产业就像我们培育种子一样,就是要有选择,要分清哪些是企业是龙头骨干,哪些是配套关联的企业,哪些是无关紧要的,我们就要靠政策来选育。所以我们要对重点培育的产业给予特殊的扶持政策,特别是龙头企业,要敢于给大的政策,用政策扶持龙头企业,靠龙头企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生成和壮大。

(四)实施产业招商,加速工业集群化进程

要以产业招商为突破口,集中精力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一是要认真分析本地区,特别是园区的比较优势,确定主导产业,全面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及发展前景,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找出产业龙头企业或者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重点企业,逐个分析研究其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向,选定重点招商目标。二是紧紧围绕已经确定的产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延伸产业链,充分发挥专业招商小分队的作用,进行“点对点”的敲门式招商,以工业集群化为目标和抓手,开展以商招商、配套招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容易成功并形成产业竞争优势。三是结合各镇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改变过去先找朋友后选企业的做法,要先选定招商对象,再根据需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联络,增进交流,提升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四是要充分认清招商引资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持之以恒。一个好项目的落地,决不是谈一两次就能成功的,往往需要几年的时间,无数次的洽谈协商。所以,我们一旦选定了合适的产业项目,就要一追到底,组成专业队伍,利用各种关系,不怕拉长战线,直至项目落地。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项目和战略投资者,拉长产业链条,加速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第3篇

一、学习情况

我局党委中心组学习坚持学理论、议大事、谋发展、出成效的思路,采取集中辅导、专题讨论、学习交流等学习形式,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不断深化理论学习,丰富学习内容,突出学习重点。全年完成集中学习时间12天(次),做到每月确保一次,出勤率95%以上,每个中心组成员都做了大量的学习笔记,结合分管的业务工作写心得体会。做到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

(一)领导重视,率先垂范,确保学习人员落到实处。理论是旗帜、是方向。只有加强理论学习,才能扩充知识,掌握客观规律,增强政策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我局党委把理论学习当成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理想追求、一种工作需要来抓,落实到人。按照上级的要求,严格执行学习考勤制度、学习档案制度。每次集中学习,全体成员都能严格要求,按时参加集中学习讨论。遇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都事先向局党委书记请假。局党委书记率先垂范,亲自主持学习会。局党政办对每次学习进行考勤记录,存入学习档案,公布出勤情况,确保学习人员的落实。

(二)制定计划,严格执行,确保学习时间落到实处。年初,根据区委理论工作意见,及时制定下发了2016年中心组学习计划、中心组学习制度,严格执行月学习计划,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中学习讨论,并确定一名领导作重点主导发言。中心组学习,做到年度有学习意见、每月有实施计划、个人有学习笔记、重要学习有专题活动。除集中学习外,中心组成员还充分利用8小时以外的时间认真看书学习,自觉开展读书自学活动,保证了学习时间的落实。

(三)求真务实,突出重点,确保学习内容落到实处。今年结合形势和工作重点组织学习领会2016年全国和省、市、区“两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区;系列讲话精神,新出台的《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以及区委、区政府重大部署和决定等多项学习内容,使中央、省、市、区委的重要方针政策和精神得到及时有效贯彻执行,确保学习内容的落实。

(四)严格制度,创新形式,确保学习效果落到实处。我局中心组注重学习制度建设,以制度保障、规范和深化学习,创新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一是以制度保障学习计划的落实。每次学习都提前通知,把要学习内容、方法、个人自学准备的内容、重点发言人都一一通知每一位中心组成员,使参加学习的同志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好其他工作,避免工学矛盾,搞好自学,做好学习准备。二是以制度保障学习效果的落实。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实行述学、评学制度,把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应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实践,使学习的成效转化为实际工作的效果,转化为提高中心组成员的思想理论水平,转化为增强中心组成员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具体行动。通过学习,班子成员政治信念更加坚定,工作思路更加拓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自觉性、使命感、责任感得到提升。

二、学习特点

(一)领导带头好。中心组学习是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党委班子经常议学习、抓学习、管学习,局领导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写、带头用。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昌见十分重视抓中心组理论学习,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部署学习任务,亲自审定学习计划,亲自主持中心组学习、亲自督促中心组成员学习,带头开展自学和参加集中学习,带头做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带动和推动了中心组及机关的理论学习。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都积极主动参加各项学习活动,做到一丝不苟做好学习笔记,有的放矢地参与学习讨论,联系工作实际撰写学习体会,在中心组内部形成了学理论、用理论、研究理论的良好风气。

(二)学习方法活。一是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集中学习讨论重点发言的同志都会前准备书面材料,全年中心组成员每人都安排了一次重点发言。同时根据自身工作需求,进行个人自学,按照规定的学习内容和篇目,制定个人自学计划,写出读书心得体会。二是理论学习结合工作实际列出讨论专题,每次突出一个重点、集中一个主题、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提高了学习效果。三是短期培训和调查研究相结合。以建设文化研究为载体,加强构筑研究平台,组织理论骨干培训、经验交流、问题剖析,把理论学习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

(三)示范带动强。我局充分发挥中心组理论学习的带头作用。一些重要的学习内容中心组与局机关全体职工一起学,这样既加大了中心组带动全局机关学习的力度,又带动和促进了机关理论学习的全面落实,在全局形成了讲学习、抓学习、自觉学的浓厚氛围。

第4篇

一、强化管理,完善制度,不断加大中心组学习的

组织化建设

党工委把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置,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学习理论的自觉性。党工委各中心组成员除参加中心组学习的规定动作外,还要定期到村委会、社区、重点企业走访调查、收集民意,充分发挥上下联动的作用。为把理论学习的“软指标”变成“硬任务”,近几年来,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集中学习制度、中心发言制度、学习体会交流制度、个人自学制度、学习考核制度等,做到时间、经费、人员、制度、档案五落实,要求中心组学习做到有年度学习计划、有集中学习讨论记录、有考勤登记、有个人学习笔记、有学习心得体会文章、有学习专项经费。如,党工委每年从党建经费中拨出5000元,作为学习中心组用于购买辅导书籍和聘请专家教授上课等专项经费,党刊、优秀理论读本等学习资料均做到人手一册,为理论学习的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讲究方法,坚持学习形式的多样化,务求实效

一是精心组织安排学习内容。本着精干、管用的原则,结合形势精选学习内容,给班子成员灌输中心思想,更新价值观念,提高理论层次。上半年,党工委中心组邀请**市、**市市党校等2名老师到我街与党工委中心组成员一起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三旧”改造及“xx”规划,开展分析讨论、实地调研,进一步认清了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今年以来,党工委学习中心组开设专题讲座2场,集中研讨学习15次,中心组成员撰写心得体会和调研文章10多篇,参与率达100%。

二是落实领导干部下基层调研制度。党工委把领导干部每月到村(居)挂钩联系点调查研究作为理论学习的硬任务。每年严格按照定立题、计划、审定、调查、研讨、推介等六个环节,成立重点课题调研组,由工委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单位共同参与,调研成果直接与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考核指标挂钩。

三是学习方式多样化。采取交流式、研讨式、辅导式、调研式和解剖式等多种方式开展中心组学习,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上半年,党工委组织了中心组成员到先进地区佛山、珠海等地参观学习,亲身体会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思想解放的程度,学习他们的“三旧”改造成功经验,为我街“优二进三”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服务中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也切身体会到,结合当地实际,找准结合点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关键,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充分运用理论指导具体工作。

一是理论学习要和实际工作相结合,着力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指导性。紧紧围绕本街工作重点、难点、进程和新问题,要求中心组成员“分片包干”,进行深入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同时要形成文字材料,有价值的要形成调研论文,有利于指导往后的工作。今年,我们根据全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确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三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等调研课题,对党工委学习中心组下步的学习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中心组学习,推动了我街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三旧”改造取得重大突破。经过两个多月的宣传发动工作,**街道的“三旧”改造取得了重大突破,试点单位杉甫村“三旧”改造工作在7月初初战告捷,村民全数同意“三旧”改造,并与开发商签订了《房屋拆迁补偿协议书》,为中东西“三旧”改造打响胜利的第一炮。二是经济稳步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加快。上半年,**街道社会总产出47.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29%;工业总产值44.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6%;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2.0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3.64%;生产总值(gdp)9.0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59%;外贸出口总值1493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75%;税收总收入2987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财政收入1.49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

二是理论学习与“开放创新”大讨论,与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今年上半年,党工委中心组学习组织开展了“开放创新,加快发展”的大讨论,着力解决影响**发展的主要思想障碍,理清发展思路,寻找发展差距,积极探求科学发展、创新发展之路。

四、提升能力,确保理论学习有的放矢

一是通过学习打造竞争力。党工委中心组始终把促进发展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努力做到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当前群众的思想日趋多样的情况下,注重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的作用,既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

二是通过学习增强凝聚力。积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坚持用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工作得失,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

第5篇

一、存在问题

XXX分公司党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照文件要求逐项进行自查,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学习原著、原文较少,学习研讨内容流于形式。

2.党委会记录不够规范,未对每个议题做到痕迹化管理。

3.基层党支部“主题党日+”制定了年度、季度计划,但活动落实不够,大部分仅限于学习资料、观看视频。

4.在党支部建设方面存在有“重表象、轻质量”倾向,开展党员教育活动时,有仅学习文章、资料,没有深度学习原文、原著等情况。并且在执行4+X学习时,未能全部到位。

二、工作亮点

一是厘定责任清单。坚持党员领导干部“五带头”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任务清单,从带头开展学习教育、带头做合格党员合格领导干部、带头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带头做好问题整改、带头推进工作任务落实方面量化细化为5项具体任务,同时履行指导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学习教育,并结合《将改革进行到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在分管部门和班组进行1次党课辅导。强化支部书记主体责任和组织推动作用,组织落实“”、召开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加强问题整改逐项列出支部书记承担的责任和应当做好的工作,明确抓学习教育责任。

二是加强督导考核。通过采取党支部交叉检查、党群部门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有针对地提出指导意见。同时把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情况纳入各党支部党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级党支部书记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情况的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到位的及时进行约谈提醒,对工作落实不力、搞形式走过场的严肃批评、及时纠正。

三是注重分类指导。注重层次性,区分普通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在“学”“做”“改”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载体等方面要有区别,对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更高标准、体现更严要求。注重针对性,根据普通党员、党员干部等不同群体,采取不同措施办法,确保每个党员都能受教育、有提高。注重灵活性,鼓励基层党支部创造性开展工作留出余地和空间,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开展学习教育。凡是有利于调动党员参与学习教育积极性的做法都要予以鼓励,凡是有利于提升学习教育效果的措施都要予以倡导。

三、下步整改措施

(一)强化落实中心组学习计划。严格执行年初制定的《分公司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开展党委中心组学习,创新学习方式、增强上下联动、和互动,进一步加强对原著原文学习研讨,通过开展中心组成员主题发言、相互交流研讨等方式,全面提升政治理论知识水平。

(二)严格落实党委会议事规则。严格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党委会记录管理,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在党委会上进行讨论和表决,每个议题完结后,再进行下一个议题,便于在进行党委会记录时留下现场痕迹。

第6篇

为认真组织实施我市统计“五五”普法教育工作,根据《x市统计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和《2008年统计法制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开展“每月学法”活动。将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列入每月学习计划之中,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每月学法”活动,并做好学法记录,全年干部职工学法时间不少于40学时每半天为4学时,切实做到“时间、内容、人员、效果”的落实。

二、抓好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工作。重视抓好领导干部学法工作,把法制学习列入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内容之一,年度局党组理论中心组学法不少于4次,并做好学法记录。

三、加强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上半年将举办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请省统计局、市政府法制办和法院的有关专家对统计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有关知识进行专门辅导,并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取经,以提高我市依法开展统计执法检查、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能力与水平。

四、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统计普法工作。根据省统计“五五”普法规划的安排,今年统计普法的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争取当地党委、人大、党委组织部门、普法办、党校的重视和支持,将依法统计知识纳入今年当地党委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人大法制讲座、领导干部培训班及公务员普法考试的内容之中,并做好具体实施工作。

第7篇

一是摆上位置,党委高度重视。局党委始终坚持把党委中心组学习摆上重要位置,作为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做到理论学习与党的建设一起部署、一起推进、一起落实,把中心组理论学习纳入正常工作部署。局党委建立了中心组学习组织机构,制定学习计划,确定专题,并进行重点发言和学习讨论。中心组成员平均出勤率都在99%以上,学习计划完成率都保持100%,重要的学习专题还扩大到各单位的负责人。目前,共组织了12次集中学习和专题讲座活动,保证了学习活动正常开展。

二是健全制度,严格学习纪律。健全并坚持学习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逐步形成和完善了学习组织、学习考勤、学习档案、学习通报、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检查考核等制度。健全学习组织机构制度。党委根据人动情况,及时对中心组成员进行充实调整。建立点名考勤制度。党委规定学习人员必须到会,缺席人员必须事先请假、事后补课。

三是内容广泛,学习形式多样。去年,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先后安排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关于党委(党组)实施“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的若干意见》(试行)》及省、市及县里领导的重要讲话等内容。同时,坚持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专题报告与理论调研相结合、“走出去学”与“请进来学”相结合等学习方式,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目前,中心组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和股室实际,展开8大课题调研,并形成《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几点对策》、《浅谈加强招投标监管工作》、《如何加强建筑市场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统筹推进市政工程建设》、《加强我县城市建设档案管理的几点思考》等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文章。

四是学风端正,理论联系实际。局党委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要求,紧密联系建设系统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密联系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紧密联系当前的城乡建设工作实际,把学习理论与推动实践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党委中心组的学习,把科学发展观理论精髓的深刻理解,贯彻落实到“城内完善功能、城外拓展延伸、郊区梯次突破”、“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尽快提升城镇化率”、“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全市宜居宜业首选县”等问题中去,真正把理论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工作本领的动力。

二、注重载体,提升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

局党委十分注重抓好领导班子和基层组织建设,以党委(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亲和力影响和带动全系统党建工作的开展。

一是精心部署,严密组织。先后制定并完善了党委职责、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党委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党委会议制度;同时利用每周一次行政例会的方式,强化对全局工作的科学领导,深化“规范、和谐、求美”的总体要求,使广大党员的理论修养、党性观念明显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执政能力明显增强,各党支部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是创新载体,齐头并进。县建设系统的服务作风、方式、效率和质量攸关建设全市宜居宜业首选县和全省工业经济强县征程。局党委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同心共建”、“大联系大台帐大帮带”、创先争优等主题活动契机,把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活动融入党建工作做到同安排、同部署,按照全面开展、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务求实效的总体要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软环境建设,切实转变作风,着力打造服务型城建机关,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形象。

三是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局党委全力推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先后3次召开党委民主生活会,认真查找近年来制约我县和本部门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寻找破解难题的主要措施,进一步理清了城乡建设工作思路。我局的学习实践活动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跃岭挂钩指导学习实践活动。活动期间局党委还围绕“规范机关管理、建筑市场管理等8大课题展开调研,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文章,并围绕调研课题组织班子成员、各股室负责人上讲台为党员干部授课。

在“同心共建”和“大联系大台帐大帮带”活动中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局党委为镇村投入资金10万余元硬化村道路,完善村部公共设施;实行一对一帮扶,党员干部先后资助款项近万元,筹集资金近2万余元为该村困难户路桂芝重建新房,宏城公司党支部还出资3000余元为新房进行外粉刷。同时,质监站党支部、日升公司党支部与挂钩扶贫点姜村、村开展共建活动,党员干部先后筹资近8000余元对困难党员实行帮扶,每个支部还出资近5000余元资助村建设。局机关党支部还积极帮助居委会新农村建设点安装路灯40盏,受到村民的高度好评。

去年5月以来,局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大力开展创先争优、让市民生活得更有尊严主题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各党支部围绕党委部署分别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工作。5月19日,局党委组织党员干部赴挂钩扶贫点镇村、居委会、村的党员干部开展“重温入党誓词活动”,使全体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党的知识的再教育。

三、注重规范管理,节约建设凸显成效

一是规范管理抓制度。局党委“浓墨重彩”地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管理行为,在机关管理、建筑市场管理等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先后制订实施了《局机关干部职工考勤考评细则》、《局机关干部职工岗位设置及工作职能方案》、《建筑安全生产检查的规定》等一系列制度。在全县党政机关率先推行上下班指纹打卡制度,强化上下班纪律;局机关各股室建立工作台帐制度,记录每天工作情况。这些制度的实施,形成了上下联动、相互支持的为民服务氛围和和谐共事、共谋发展的工作局面。同时,我局定期开展全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将检查结果在一定范围内予以通报公示。

二是节约建设抓落实。按照“规范、和谐、求美”的总体要求,我局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立项、审批和工程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督、审计、质监制度,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工程建设“刀刃”上。市政工程项目开工建设前必须经过局工程技术委员会把关,对工程设计情况进行科学论证,设计深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并对工程的结构安全性进行审查,让局工程技术委员会成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节约建设的坚强卫士和忠实守护者。去年全县市政工程项目通过工程技术委员会把关,节约建设资金800万元。

三是行业建设抓延伸。为进一步促进我县建筑行业科学发展和规范管理,局党委在开展“规范管理、节约建设”主题活动的同时,不断延伸行业建设触角。去年,局党委组织班子成员、建筑企业协会和负责人,赴广丰县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目前,参照广丰管理模式,正在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我局对所有市政工程项目安排班子成员和一般干部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进一步促进工程节约建设。此外,在全县在建市政工程项目建设中开展“规范管理、节约建设”评比活动。

四是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年来,局党委始终围绕县委常委(扩大)务虚会提出的“主攻一园、决战两区、推进三化、打造四新”的战略部署,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加速赶超,有力有序的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目前,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0.9平方公里,人口达9.2万人,城镇化率达35%,投资15亿用于县城重点项目、市政公用设施项目建设,在年度全市组织的新型城镇化目标工作考评中取得较好成绩。按照“一核心、两组团、四卫星、多集镇”的空间定位,小城镇建设的思路进一步明析,三个重点镇建设快速推进,其他乡镇建设小城镇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四、注重民生,开创和谐新局面

第8篇

二、每周一上午8:30进行局机关政治理论学习,学习由局机关党委副书记主持,下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局机关干部职工参加。

三、每月第一周周一召开中心组学习会议,学习由局机关党委(党组)书记主持,学习有关政策法规及县委县政府有关文件。每季度研讨交流不少于1次。

四、分管领导要及时督促局办公室认真精心安排每周周一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党规,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及省市县重要文件和有关会议精神、领导讲话,行业法律法规、业务知识和近期相关文件等。

五、全体干部职工要严格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参加政治理论学习,学习期间不准迟到、不准早退、不准大声喧哗,更不准接打电话。因工作需要不能参加的,要提前向局分管领导履行请假手续,无特殊情况不得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