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9-28 15:06: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材 育德 教师
一、信息技术育德的意义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育德中提到:小学阶段“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德育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
因青少年信息判别能力,自控制能力较弱,使其沉迷于网络而产生厌学情绪,同时不规范的操作使用也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强化德育尤为重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为他们信息技术生活的“终身幸福”奠基,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1]
二、信息技术育德的策略
1.深挖教材涉及育德内容
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地位、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纲要”只是一个指导性文件,是对全国整体计算机教育的规范和指导,在全国各地自主编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也强调了德育内容。就重庆大学版教材而言,每册都有与德育相关的内容。如三年级下册《安全上网小贴士》健康文明上网教育,四年级下册《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文化传统教育等。信息技术教师多数是“技术”出身,对教材中操作层面的内容闭着眼睛就能完成教学。德育内容相对抽象,而且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学科考查时也大多对学生的操作水平进行测评,以至于教师对此重视程度相对较少。80%的教师都提出其中德育部分是最难教的部分,更有甚者认为,信息技术是以操作为主,德育内容应点到即止,在教学相关的教材时按照教材一带而过,导致学生也形成了这种课内容不重要的意识和相关知识认知上的盲区。对此,教师应几个“儿子”一样带,把德育内容和技能操作教学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六年级下册《大足石刻受损调查》(以下简称“《调查》”)作为后半期的几乎全部内容,以《调查》流程作业为蓝本,上好《调查》课,并开展本地域的文物、环境、风俗等实践调查,综合应用信息技术课中所授的WORD、EXCEL、POTOSHOP、网络搜索引擎、EMAIL、百度地图等,在调查作业中对信息技术掌握,拓展,在实践活动中感受风土人情、环境变化,从而进行灵上的净化与熏陶。[2]
2.教学过程中培养习惯和道德素养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地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具有良好的网络道德等。在每堂信息技术课上,都可以浸染德育知识在里面。看似有的章节没有育德内容,教师也可以有意无意点拨与拓展其中,如:五年级上册第3课《玩转艺术照》,教材使用人物肖像制作图片艺术相片效果,教师在讲授:“侵犯别人的肖像权是违法行为,请不要随意使用、涂改别人的相片哦!”学生感受到了相关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教材的其它内容也能见缝插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四年级上册《规划电子小报》让他们知道知识版权的重要性,尊重版权和著作权;《设计刊头》中未经著作人同意,不能复制别人的设计成果,知道以上行为都可能违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上网小贴士》教育他们不沉迷于网络和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不要传播不健康的内容,自觉抵制黄、赌、毒和等不良信息,网上活动也要遵守社会道德准则与人际交往准则,不阻碍正常的信息交流,不破坏网络环境与安全。
3.构建信息技术德育的主阵地
传统的说教式,讨论式,启发式的德育工作可能对学生已感觉空洞乏味,而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内容可以是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学生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德育内容。《学雷锋做传人》主题队会中,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班会课形式,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利用网络技术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地去搜集雷锋的知识,寻找自己遇到的问题,使得师生交流变得平等,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探索与展示信息技术条件下,生动丰富的图文资料、视频短片,互动交流的网页和FLASH课件,这样的主题班会,比教师简单空洞的说教更直接有趣,使主题班会课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课堂教学实效。也可组织教师研发学生交流的平台,建立虚拟的网络生活世界,搭建学生生活交流的平台、网络实践的场地、健康成长的方向。学校网站中设立“身边的榜样”进行榜样教育,“学习交流”网络交流、“视频资源库”进行网络学习、“博客平台”组织网络学习交流在这里,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参加社区内的各项活动。传统节假日与纪念日可以建立专题博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4.培养学生良好的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健康的信息意识
在日常的信息技术课堂上,特别是上机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规范的操作流程。如三年级上《鼠标点点点》介绍关闭计算机,要求学生按照关机步骤,并告诉学生这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数据的安全。在教学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通过实例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病毒一旦入侵和蔓延,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损失。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不道德的行为,也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同时,网络上信息良莠不齐,很多学生不会利用网络,常常会在猎奇、恶作剧、自我实现等不良心态驱使下,花大把时间在QQ群说“八卦”,沉迷游戏中的“虚拟人生”。这极有可能不知不觉中成为网络的破坏者和自已的毁灭者。对此在和家长沟通协作的前提下,首先要在网络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正确引导,然后针对网络道德和法律问题开展讨论,通过教育和引导,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分辨力和不良信息抵抗力,在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会互助、合作和支持,培养学生健康的信息素养。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书如果没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推动手段的目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长期反复秩序渐进的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生硬的教育,而是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自己的视野,开阔学生的“德行天下”的胸怀。教师要发挥其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用多种手法,深入浅出地德育教育,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健康而丰富,工作得心而顺手,这才是做新时代教师的不懈追求和动力。
参考文献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电化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把课堂模拟成各种场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进入课文中的境界。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草原》时,为了让学生对草原风光和草原风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上课伊始,可以播放德德玛的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和内蒙古大草原的风光图片。学生有了这样的直观感受,还用解释什么是“一碧千里”“翠流”“绿色渲染”吗?学生在初步感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后,伴着悠扬的马头琴曲,去品读作者优美的文字,自然能想象“柔美的小山、绮丽的小诗、明如玻璃的小河”是一种怎样“境界”。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情境教学,促进了学生与作者、教者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对陌生事物有了感性认识,达到了“入境始与亲”的目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怎会不乐于学习呢?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然。限于知识、经历的肤浅,学生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可有效化解这一难题。如三年级上册的《赵州桥》一课介绍的赵州桥,它以举世无双的设计在世界建桥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但我们的学生对赵州桥的历史知之甚少。从这一“学情”出发,必须设法变古为今,化远为近,借助多媒体来加深学生的感受。教学中,我紧紧扣往“坚固、美观”这两个统领全文的中心词,选编了几组录像片断,让学生从录像上的壮观画面和凝练的文字解说中,形象地看到这座高度科学性和完美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再配上一幅“分流泄洪”的投影片,让学生懂得赵州桥的珍贵,不仅在于它的古朴和巨大的跨度,还在于大拱的两肩各背着两个小拱的绝妙布局,也使学生理解了“既能减轻洪水的冲击,又能减轻桥身的重量”的构造特点,体会到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感受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样,信息技术的运用,就轻易地突破了课文的难点,突出了课文的重点。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有助于化解学生认识活动中的难点,深化学生情感活动,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
三、激活思维,培养能力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借助多媒体传送信息,不仅是为了给学生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使之建立表象,更是为了在学生对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再现情境,以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促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例如,在讲四年级上册的《长城》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边播放录像,让学生别听录音边思考“长城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这样,学生看到长城雄伟壮观的画面,听到豪迈赞叹的声音,就会情绪高涨,踊跃发言。长城的特点“长而壮观,高大坚固”就会脱口而出。借助这一问题,能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思维整体结构获得优化,向追求“独到”,探索“最佳”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2)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在识字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能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语文课在教象形字、指事字时可以出示画面配合教学,教会意字和形声字时可用幻灯片移动教学。如一年级教“日”字,屏幕上出现一轮红日,又圆又亮,太阳边缘变成一个圆圈,中心慢慢缩小变成一个黑点,然后圆圈又变化成方框,就成了汉字,学生看见了电脑的演示,就会对这个象形字自然过目不忘。使用信息技术,使本来枯燥无味的识字教学,变得趣味盎然。因为它省时、高效、优质,且给人以美感,深得师生的喜爱。
⑶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录音媒体是以清晰和流利的普通话,有的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录制而成的。播放朗读录音带,使学生沉浸于某种境界,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如五年级下册的《草船借箭》这一课,教师的朗读与配乐录音朗读的效果是无法比拟的。当录音带放到“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大声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擂鼓声、呐喊声、箭如雨下的嗖嗖声,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战场。学生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听完录音后,都能记住故事梗概,对人物的语气也能模仿得惟妙惟肖。学生在这种音响效果的氛围内学习,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展开了想象,培养了说话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
四、拓展延伸,丰富资源
现代教育对于信息技术的依赖将会越来越明显,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在丰富的信息支撑下的语文学习是未来语文学习的重要特征。信息资源的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补充学习内容的必需信息。今天的语文学习,特别是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呈现出其思维的开放性,于是这就使语文学习本身具有了对信息资源的特别需求。就学生个体而言,每个人兴趣不同,知识与生活环境也不同,因而每个学生对于信息资源的需要也就不同。以二年级下册的《恐龙的灭绝》为例,二年级的孩子很难想象恐龙的样子,仅仅一幅图片是满足不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又是怎样灭绝的呢?如果恐龙不灭绝会有人类吗?人类会灭绝吗?如此丰富的信息需要,也只有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才能得以满足和实现。
(2)补充学习内容的关联信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好地解决了语文教学相关的信息资料不足的问题。如四年级下册中《桂林山水》一文的教学,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在想象和朗读上多做文章,学生很难有真切的感受,因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也不够深刻。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通过网上收集图片,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特别是桂林的山奇、秀、险,水静、清、绿,只有通过图片让人直观感受才能更容易理解文字的含义。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这种与学习内容相关联的信息补充越来越重要,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特长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3)补充学习过程的衍生信息。教学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又衍生出了更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充分交互也必须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才能实现。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的《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课前预计的关于环保的相关信息在实际教学中满足不了学生要求。学生不仅要知道空气污染、水土流失这种现象,更要知道这其中的细致原委;学生不仅要自己知道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重要意义,还可通过专题网站及网络论坛等形式启发更多的人警醒过来,参与到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这些衍生信息的传播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就便捷了许多。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数学学科的突出特点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及抽象性,而学生处于抽象性思维方式逐渐取代具体思维方式的时期。如何把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呢?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可通过信息技术相连。所以,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显得十分必要。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动画、声音、文字和图像等多媒体工具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促进学生求知欲增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我在讲解三年级下册这一章“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时,我采用动画的方式引入了这一环节:花丛中,蝴蝶围着蜜蜂飞,蜜蜂不高兴,向蝴蝶质问为什么围着它飞,蝴蝶说: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不仅仅这样,在图形世界里,你面前的这朵太阳花也和我们是一家人。学生听完这一描述后,瞬间产生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再拿出图片提问:在图形世界里,他们为什么是一家人?他们具备的共同特点是什么?以此引出对称图形的特点,这样的方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
首先,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增强自主学习及收集信息的能
力,我们现阶段处于信息化时代,网络和计算机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些都帮助我们较快得到信息,全方位的网络资源可以使我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及开阔的视野,学生及老师在其中都受益颇多。广泛的网络资源可以为学生自主学习及获取信息提供方便,如:我在讲解三年级上册有关千克及克的概念时,我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了解哪些物体的重量以千克为量级,哪些是以克为量级。常用的质量单位都包括什么?他们之间的进率是怎么样的?另外,还有哪些别的质量单位,它们适用的范围是什么?通过网络,学生可以知道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及毫克,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及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是我们信息时代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我们当今数学课堂所追求的目标。要实现有效的融合,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及努力。
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具有针对性,练习的内容要能反映本课的教学目标,要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起到理解、巩固和引申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起到补充的作用。这就需要课堂练习的设计要任务明确,要紧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清华版四年级下册《添加动画效果》一课时,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设计了这样一个任务情境:在茫茫大海中,小丑鱼不幸被海盗掳走,它的爸爸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最后成功解救了自己的儿子。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明确自己的上机任务,笔者通过网络教室的教师机给每位学生的学生机发了一份营救小丑鱼的练习说明和要求的PPT文件,让他们在明确练习后开始营救。每张幻灯片中都有不同的营救任务,需要学生分别运用动画效果中的“进入”“强调”“退出”“动作路径”命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就在学生的营救行动中得到实施和巩固。同时,学生在明确任务的基础上来完成课堂练习,也使操作更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贴合生 活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将课程与生活中的行为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服务于生活”的思想意识。
例如,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课《网上导游》,旨在培养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快速查找所需信息的能力。教完本课后,教师发现学生都能比较顺利地掌握这一技能,但要有效整理这些信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所以笔者设计了一个课堂任务:为“十一”长假的“吐鲁番之行”设计一个两天一夜的旅游日程。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查找吐鲁番的旅游景点,同时还要通过网络了解各景点观赏的时间,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统筹安排。学生经过一节课的努力学习,制作出了自己的旅游日程安排表。虽然有些学生的安排不尽如人意,但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知道该如何有效整理自己查找到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体现层次性
由于学生整体素质不一样,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差异,如果用同样的标准去衡量每一位学生,要求学生都学会同样的技能和任务,那可能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遵循“经过努力能达到”的原则,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水平、操作技能等因素,对课堂任务的设计进行分层处理,既要创设舞台让优等生表演,发展其个性,又要给学困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各类学生都能“吃得饱”又“吃得好”,力争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 获。
例如,在教学清华版六年级下册《启动电机》和《延时等待》两课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两个任务:①让机器人走出一个平躺着的“8”;②在这个基础上让机器人走出一个正着的“8”。这两个任务中,①比较简单,可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要,②因为需要用到之前所学习的转向模块,同时转向的角度需要学生通过机器人的运行情况去做调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都在努力尝试并有所收 获。
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还能引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探究,由于练习的设计是有梯度的,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所以当学生完成低梯度的任务且学有余力时,他们可以思考和探究去完成更高梯度的任务,让学习变得更主动。
将课堂练习变成“长作业”的一部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课堂练习通常只是为当前的教学内容设计的,考查的也只是一个个零碎的知识点,这样在学期末让学生回顾学习成果时,他们会觉得很枯燥,不利于其对整学期知识的复习与整理。为了改善这一局面,笔者在教学中根据软件的特点,尝试将一个个知识点的课堂任务变成一个学期的“长作业”。
例如,在教W清华版三年级上册的“Word软件学习”模块时,笔者设计了“电脑小报”的任务,制作它绝非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所以笔者把这个任务定为本学期的“长作业”。学生每节课进行的小块任务都要进行保存,文本框、艺术字、自选图形、图片等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在Word中学习的点滴知识都应用到小报的制作中来。到学期末,一个个完整的电脑小报作品就完成了,笔者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打印张贴到“学习园地”中,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 悦。
一个学期的“长作业”可以让学生在期末系统地看到这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达到“学以致用”的目 的。
课堂练习的设计应贯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在信息技术理论课教学中尤为突出。所以,理论课的课堂任务的设计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小学三年级的第一课是《认识计算机》,这节课理论知识较多,学生经常会用“无奈”的眼神看着讲台上口若悬河的教师。为了改变这一现象,笔者上课时,直接将一台已报废的计算机拆开,让学生看看主机箱里面的主板、CPU、内存、硬盘都长什么样,再让他们通过网络查找这些部件的作用,并以小组评比的形式进行现场PK。这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网络他们不仅知道了这些部件的作用,还发现随着科技的进步,这些部件在不断更新,功能也在不断变得强大。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完成对本课知识点的学习,这时学生是在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信息技术的课堂练习多样 化
信息技术课堂中的作业大多是通过学生上机做练习来呈现的,其实它还可以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呈 现。
一、巧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提高学习效率。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可以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年级上册《莫高窟》一课,主要介绍莫高窟里的彩塑和壁画。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敦煌是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对彩塑和壁画没有任何直观印象,更好无法想象出洞窟内的珍贵文物。可以说,莫高窟对学生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张白纸,缺乏感性的认识。如何弥补这一缺陷?一位教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先播放了一段有关莫高窟的介绍,内容包括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概貌、彩塑和壁画,还有慈眉善目的菩萨、威风凛凛的天王和身强力壮的勇士等特写镜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详细的解说,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学生们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不时发出惊叹的声音。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针对学生不了解莫高窟这一实际情况,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对莫高窟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弥补了学生认知上的空白,为新课的学习作好了知识铺垫。
二、巧用多媒体,突破重难点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比较抽象,加上小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导致学生难以理解知识。尤其是一些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学生不能准确理解的话,就会影响教学效率。针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适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就能将静态的文字动态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枯燥的内容生动化,从而巧妙地突破难点、轻松地突出重点,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
学习三年级下册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学生在理解“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等词语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一位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组融图片、声音、动态于一体的视频。伴随着优美的旋律,一幅天然山水画映入学生的眼帘。只见峰上冉冉升起白烟,白烟直上云霄,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就像紫色的云雾。山上直泻而下的瀑布,气势磅礴,犹如一面白光闪闪的白练。教师边播放画面,边引导学生理解“生紫烟”“挂前川”“飞流直下”的意思。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轻松地理解了三个词语的意思,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巧用多媒体,启发想象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不仅语言美,而且优美文字的背后还能折射出情境交融的意境美,从而扩展了学生思维,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素材,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年级上册《石榴》一课,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生动的词语,尤其是写石榴成熟后的文字,语言优美、风趣,是启发学生想象的极好素材。一位教师通过录像播放了一段石榴园中喜人的丰收场面,然后集中呈现数枚石榴的画面。教师提问:想象一下,这些石榴的神态是怎样的?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说出这个像什么,那个像什么。教师继续追问:如果你现在就在石榴园,你会想些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说,想品尝一下石榴的果实;有的说,想用画笔把它们画下来;有的说,摘几颗石榴,比一比它们的颜色、形状、味道有什么不同……学生们的话语中洋溢着对石榴的喜爱之情。在这个案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石榴的画面,为学生的想象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教师的连续提问,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巧用多媒体,拓宽渠道
“生活的外延就是语文的外延。”语文教学应当有深度,有温度,也要有广度。许多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什么,还关注学生课外学什么。让语文教学变得立体起来、丰富起来,这是语文教学应有的情怀。借助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小课堂变得大世界,让学生在小小的网络世界学到广博的知识。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导入
有效导入即在新的教学内容开始讲授之前,引导学生进入我们所要学习的学习状态,把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程序当中去。下面笔者就自己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谈一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导入的有效性。
一、内容关联,前后呼应
【案例一】
在设计新时代出版社《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用我形我速“替换图片背景”一课教学过程中,起初的设计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很自然的想到了游戏或者是猜谜的形式。本课与图片的编辑整合,因此设计了一个与图相关的谜语,过程为:
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一起猜一个谜语:
谜面是:冬天待在院子里。
学生猜谜……
公布谜底是(图)。
师:今天我们就来运用图片编辑软件“我形我速”来对图片进行编辑。
引出课题:《背景替换》。
……
按照这样的设计进行试讲后,虽然这样的设计在引入过程中虽然气氛很热烈,引起学生兴趣,同时也完成了教学导入的过程,但是导入过程中的“图”仅停留在了字面意思上,与本课的教学内容关联度不高,使教学导入的效果打了折扣。
引题的目的是为了课程的推进服务的。本课的目标是:体验照片合成的效果,掌握操作的方法,反推回来,展示一个学生意想不到的学生的照片与世界名胜背景合成的一幅“假照片”来引题,效果会如何呢?经过对教学设计的修改,导入部分调整为: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又可以和父母外出游玩。咱们班有没有同学去过长城,金字塔和巴黎埃菲尔铁塔呢?
生:没有。
师:我这有一些照片,这张在圆明园的照片上是谁呢?(展示本班某位学生与圆明园背景合成照片)
这张在金字塔前照片上的是谁呢?(同上)
这张在巴黎埃菲尔铁塔前照片上的同学是谁呢?(同上)
学生非常的惊奇:老师这是怎么回事呀?
师:好,下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揭晓答案: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的课题是:“《照片带我去旅行》――替换背景”……
这样一来,通过展示一系列与学生相关,却与其认知有着反差的实例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和思考,得出结论的同时也引出了课题,整个过程变得自然流畅,导入与新知学习过程形成了无缝对接。
二、设置悬念,吸引注意
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影响着整个学习过程的成败,设计成功的教学导入必定能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迅速进入学习情境。
【案例二】
在教授新时代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wps表格单元格格式”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保留小数的成绩单,空出成绩部分让学生填写。课前有意将其中一个单元格格式设置为数值型保留小数位数为0。而后将设计好的电子表格发送到每一台学生机。
课堂上老师提出,今天老师请同学们先来热热身完成一个任务:将老师发送给大家的成绩表按照投影的样式填列。看看谁先完成。
学生认为任务很简单争先恐后,起初都很顺利,然而到了被特殊设置过的单元格时,学生都表现出了疑惑的表情:老师,这个成绩的小数部分怎么输不上去呢?
怎么回事呢?(悬念产生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决类似的问题。
以上的教学导入中,简单的一个设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并产生了一种探究的动力,支持他们不遗余力的去探究,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提高了课堂的教学实效。
三、引发兴趣,自主探究
我们在设计导入的时候,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并用系统论的观点去设计整堂课的情景,而不仅仅局限于上课伊始的新课导入。一些可让人感觉“作秀”的症结就在于忽视了“激趣”与“维趣”的衔接问题。
【案例三】
在讲授三年级下册学习录音即简单的声音编辑一课时,先用投影仪展示事先加工录制好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新闻片段,让学生直接接受感观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兴奋点1)
师:大家刚才看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直上九天的影片,有没有注意到这是教师给它配的录音?
生:注意到了。(齐声)
师:那么,大家想不想自己也去做一个配音呢?
生:想。(齐声)
师:如果我们的演讲能配上一首乐曲,那一定会增强演讲的气势和魅力。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软件可以方便地做到这一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录音机”这个软件来配制解说词。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兴奋点2)
学生们都很好奇,如何在影片中配上音乐和自己的声音,产生一种急于想掌握方法的冲动,教师介绍启动“录音机”的方法后有学生们探究尝试实现录音效果。
当学生身处这样的导入情景时,能完整的体验“好奇”到“了解”再到“向往”的心理经历,然后在“向往”心理的驱动下,去中东完成任务的探究同时“配音”这一向往贯穿着整个课堂。
四、承上启下,架设桥梁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我看来,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知识迁移,温故知新,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充满自信,去学习新知。
【案例四】
在讲授新时代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声音的编辑与加工”一课中在讲解了声音的功率、频率的概念后,在“声音的合成”过程中设置了如下环节:
教师活动:演示运用CoolEdit软件将不同音频文件合并成一个完整的音频文件,指出音频是可以运用一些软件进行编辑的。
学生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音频素材,大话西游中“only you”的两个片段,也模仿进行音频的合成。在向CoolEdit软件导入第一个音频片段以后,再导入第二个却出现错误。
教师引导:根据错误窗口的提示,分析错误原因。
得出结论:采样频率不一样。
如何设置采样频率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而对于余下的几个问题,如何进行解答操作,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笔者有幸参加了昆山市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的评比工作,对当前“整合”的状况,可谓窥斑见豹,对存在的现象及其深层次的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思考和忧虑。
时下的“整合”课,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一)蜻蜓点水式
一位教师上英语课,要求学生进计算机房上课,明摆着是要进行“整合”。而实际教学环节中,用到电脑的地方仅是让学生用鼠标点一下选择题的答案,而对于学生的答案信息,老师还不能够进行有效反馈,学生也不能判断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这样的“昙花一现”的整合过程,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学效果有多大意义呢?纯粹是为了整合而整合,因为需要整合才整合给听课老师看的“整合”。
(二)包罗万象式
为了显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全面整合,体现教师的整合理念、整合素质,信息技术包办一切,似“狗皮膏药”似的随处可贴。复习检查、介绍背景、分析文章、布置作业,教师导语……声音、图象、视频等一哄而上,课堂成了教师演练“教技”的“演兵场”。
(三)画蛇添足式
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时,为了让学生体悟月下静谧的美丽景色,用屏幕投影文字,在关键的词句下加点,并用不同颜色显示以突出效果,甚至还加上了“铛”的金属声音。本来做的都比较到位,而那“铛铛”的金属声音,却一次次地把文中静谧之景象、学生领悟到的宁静的心境全部打破。
(四)越俎代庖式
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教师在上课时为了展示精美的课件,不“浪费”资源,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学生主体,用媒体的声音、图象、视频代替学生的思维想象,代替学生的听说读写,教师成了导演或播放师,学生则成了观众。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十九课《狼和鹿》时,在理解“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时马上出示课件演示“鹿的王国”。而在理解“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又迫不及待地出示了“一根根枯木”的景象,容不得学生的思维、想象。而其实对“鹿的王国”的理解,学生应该有更生动、更生活化、童趣性的想象,“消退”、“蔓延”是一个渐趋的过程,并非一下子就“满目枯春”。这样的多媒体运用,不是辅助教学,简直是扼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与注入式教学无异,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五)故弄玄虚式
一位教师在上苏教版六年级语文《碧螺春》,为了让学生了解有关茶的知识,花了十多分钟的时间讲述如何上网、进入某某主页,然后点击某某内容某某栏目,而学生好不容易进入该页面时,检索到的信息仅是对茶文化的一般性介绍。对于学生关于课文《碧螺春》的感悟、理解和积累帮助不多。在某种意义上说甚至化易为难,悖离于教学目标,使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有其偶然性和必然性,教学现象亦是
如此,综上所述现象的发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更主要的是对整合所产生的误区而导致的必然性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
误区一:把整合与教师素质等同起来,似乎信息技术不与学科整合就不是一个高素质的教师。有的甚至在使用PowerPoint Authorware Flash方面相互比拼,认为用Authorware 做课件的老师比用PowerPoint做课件的老师素质高,而用Flash做课件的老师就领先其他老师一步。其实信息技术只是教师素质的一个方面,教师的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如语言规范生动;举止亲切、自然、有感染力;板书规范;知识面广、应变力强等,不能以偏概全,以点带面。
误区二:把整合与教育理念等同起来,认为不“整合”就是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否定,就是落后于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就是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赶不上潮流。其实教育理念与应用层面的教育技术(当然包括信息技术)根本是两码事,先进的教育理念可以用先进的教育技术来呈现,但也可以用传统的教育技术来呈现,而先进的教育技术并不代表教育理念的先进。
误区三:把整合与教育水平等同起来,把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高低、一位教师的执教水平优劣与整合的情况等同起来。其实整合课固然代表着将来的发展趋势,但是并不一定所有的课都需要整合,整合仅代表教师水平的一个方面。
如何走出误区,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的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呢?一是要加强培训,以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为重点,积极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积极组织参加教育技术和信息化设计的培训,使广大教师在具备先进的教育技术的同时具备先进的教育观、教学观、评价观。二是要更新观念
1 正确看图,培养儿童的观察力
小学看图说话课,要求学生通过看图回答问题,看图说几句话,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提高学生用普通话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看图说话对于小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各方面的能力的培养都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1、通观画面,分清类型。《看图说话》的画面内容大致包括:景物、人物、动物。因此,说话的类型可分为:描述景物、叙述事件、叙述童话。当画面出现后,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辨出景物画,还是人物画,或是童话故事。如果是景物画,应从景物的特点出发,让学生弄清景物的时间、位置特征;如果是人物画,则应从人物的外貌、衣着、神态、动作、语气,标志分辨出不同的人物特征;如果是童话故事,就要让学生看清画面有几个角色,每个角色的特征是什么?对画面有个整体印象。2、细致观察,明确中心。细致观察是形象描绘的前提。图画是生活的场景,一种形象化的语言,是触发想象的媒介,是意境的集中体现。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细致看图,弄清图中事物,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图上已有的人和事物,分析图意主要反映一件什么事,以加深学生对图意的了解。这样,中心明确了,述说图意就有了方向。3、多角度观察,把握特征。《画杨桃》(三年级下册11课)非常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结果的方法。波兰作家阿·卡斯基写的《检阅》(三年级下册14课)描述了两个场景,其中在描写国庆节检阅场景时作者先简略描述了其他的检阅队伍,然后重点写了儿童队伍中的拄拐男孩的位置、神态以及观众对他的评价,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这些孩子真棒”。《我家跨上“信息高速路”》(三年级下册23课)从进入网络、浏览页面、访问网站、发电子邮件等方面让我们了解网络的特点和作用。两位作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活进行了观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精彩的世界。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体裁的不同来把握文章的观察角度。状物要观其形、察其色、嗅其味、赏其姿、悟其性;写景要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时间进行观察,写活动既要观察点,又要观察面。4、重点观察,分清主次,低年级学生认识水平较低,二幅画的主体是什么?学生往往不易把握。教师在看图形式的安排上,注意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如第二册基础训练六第六题《值日》,在学生读题看图回答了问题后,再让学生说图意时,应该让学生思考:这幅图的意思告诉我们什么?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在学生基本了解了图画的整体意思后,再让学生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分别观察每个人都在干什么?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观察,深入思考展开想象。采取让学生小声说,相互说,分组说等形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面向全体,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2 紧扣画面,拓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