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5 13:17: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国培体育研修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hhtgrth”为你整理了这篇开展“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项目总结提升暨学科教材第二次研修培训活动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为全面加强我县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升教师的学科素养,准确把握学科课程标准,用好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升我县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2021年3月13日至14日,姚安县教育体育局开展“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项目总结提升暨学科教材第二次研修培训活动。培训分别在姚安一中、大成中学、思源实验学校、龙岗中学、大龙口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体育局等8个培训点同时开展,来自全县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和小学数学、语文及幼儿教育的1187名教师参加了此次培训活动,培训现已圆满顺利完成。
为了更好地做好“国培计划(2018)”送教下乡项目的总结提升,解读好、掌握好、运用好学科教材,专门从昆明聘请了石梦媛、邢保华、杨晓炜等15位“全国优秀班主任”“昆明市学科带头人”“春城教学名师”专家为培训班授课。专家们对初中、小学、幼儿教育的教材进行了全面梳理,做了深入细致的解读,以教学课例为案例,贴合教学实际,讲解深入浅出,分享个人经验,课堂氛围轻松而愉快。为我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用好教材,驾驭教材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帮助。
一、培训的基本情况
我校“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从2010年9月15日至2011年1月9日历时5个月,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734名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在华中师范大学分别参加了为期10天、15天、3个月等不同类型的培训。共有201名来自全国各大学、教研机构和教学一线的著名专家、教授、特级教师为培训班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报告。组织学员实地考察了武昌实验小学、武汉市光谷小学、华师一附中、华师附小、武汉市卓刀泉中学、武汉市武珞路中学、武汉市洪山中学、武汉市第四初级中学等多所武汉市重点中小学校和湖北省示范学校。各研修培训班组织学员班级交流研讨、圆桌论坛及网络论坛,到培训结束,网络论坛共发帖9 574条。每班配备了体育器材,组织了才艺纷呈、热情四溢的联欢晚会,参观了湖北省博物馆、黄鹤楼、东湖等风景区。培训期间每位学员都提交了研修论文、教学案例,并组织了优秀学员评选工作。
在培训管理团队、授课专家、参训学员的共同努力下,我校2010年的“国培计划”结出累累硕果。我们将培训管理手册、专家授课课件、学员教学案例、学员学习心得、学员学习论文等编辑成《培训成果汇编》70册,刻录光盘10碟,编印华中师范大学《“国培计划”项目实施工作简报》41期约100万字。
二、主要措施
1.组织完备,措施得力
“国培计划”是教育部为提高教师队伍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实施的国家级项目,肩负引领、示范和重点支持的重要使命,承载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关爱。对此,我校高度重视,组成了组织结构完备、工作职责明确、管理系统和学术系统清晰的培训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马敏为组长、副校长李向农为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协调和实施培训工作。在教育部中南高师师资培训中心设立“国培计划”实施办公室,由培训中心常务副主任吴伦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尽全力切实保障“国培计划”的顺利进行。
为确保培训的专业水平,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师范司和各省教育厅的相关要求,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宗旨,采取首席专家负责制,分学科组建了由省内外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的教学名师组成的培训专家团队,抽调了一批具有教师培训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培训管理与服务。每班配备两名专职班主任和两名助理,全天候参与班级管理和服务。在学员中成立班委会、推选小组长配合班主任一起管理班级事务,组织班级活动。
由于各项工作领导到位、落实到位、责任到位,全体人员分工协作,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实施工作中,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同志及我校校长马敏、副书记吴晋生、副校长李向农、黄永林等领导同志关心指导“国培计划”的项目实施情况,并出席了“国培计划”各培训项目的开班典礼。
我校校长马敏为“国培计划”欣然题词:“实施国培,服务国培”。
2.课程设置科学合理,注重培训实效
基于“国培计划”的重大意义,我校马敏校长召集专门会议,组成专家组对课程设置多次进行研讨,明确培训目标,确保认识的深入性和目标的明确性,为“国培计划”提供了良好的组织领导保证和质量保证。从培训方案的制订到组织实施都经过了专家精心设计和反复修改,课程设计上精益求精,充分体现教育部组织“国培计划”“以学科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的培训宗旨,强调了培训的实效性。
培训课程按五个模块设计。(1)现代教育理念模块:通过解读我国当前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宏观政策,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形势要求,介绍国际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展现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引导开展师生角色认知和师德教育等,促进学员更新教育理念、开拓教育视野,形成先进、开放、多元、深入的教育认知。(2)教学改革模块:通过追踪学科前沿,提升对教学功能的认识,介绍课程改革和教学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探讨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有效方法,以及开展教学研究、开发建设教学资源、运用教育技术等的有效策略,帮助学员提高教师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3)教学案例研讨模块:通过呈现、分析同行教育教学实践,或者反思自身教育教学行为,从中提取真实的典型案例、挖掘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对此进行教育理念探究和教学行为诊断,推动学员进一步校正教育价值观和教学方法论,体验、验证理论和方法,开发、形成一批骨干教师研修的优质案例资源包和有效使用办法。(4)教育观摩考察模块:通过走进武汉市有特色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研究观摩实践基地,开展同行观摩、座谈与评价,或亲身开展教学实施、监控和反思,促进学员相互砥砺,激励专业成长,学习借鉴成功教学经验,推动学员在真实情境中丰富体验、深化认识、改进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实践能力。(5)校本研修规划模块:通过介绍国内外教师培训先进理论,分享校本研修实践经验,讲解校本研修的设计策划、组织实施、反馈评价和绩效管理等规划思路,启发学员从多角度整合力量、利用资源、应用信息技术等,创造良好的校本研修生态环境和现实条件,促进学员提高校本研修设计和对青年教师的指导能力。
3.创新培训模式,贴近一线教学
与以往的培训不同,“国培计划”更加注重以问题为中心,以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提升教师的课堂技能,加速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转变,更加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我们力争做到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贴近一线,使“国培计划”成为最有吸引力、最有效的培训。
为保证“国培计划”的培训质量,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单一培训方式,在方式上进行了许多尝试和创新。在充分吸取2009年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国培计划”的特点与要求,安排专家报告、名师讲座、大会交流、小组讨论、网络论坛、圆桌论坛、参与式培训、课堂教学观摩等多种培训形式,在专家的引领下,组织案例教学、问题探究,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案例教学。聘请研究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专家和著名学者、教授为学员授课,并进行研讨和交流,同时还邀请了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创新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线特级教师、教研员等为学员介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做课堂教学观摩点评。我们要求授课教师能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供丰富的课堂教学案例,启迪学员的思维,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掌握鲜活、生动的教学案例。
(2)参与互动。结合学员的特点,“国培计划”采取专家讲授与学员交流相结合的参与式培训的形式,并与其他行之有效的培训模式有效结合。这种形式我们在开展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省级培训、基础教育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时就已经广泛使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参与式培训模式因其加强了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合作探究,受到学员们的高度赞誉。可见,若这种模式使用得当,便能发挥其最大的优势:广泛调动学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多角度的思考和探讨。
(3)问题探究。在培训前,我们已经为学员提供了一系列与教育教学相关的课题,让学员带着问题参加培训,通过资料收集与整合、交流与探讨等过程,分享彼此的经验,获得大量信息与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增进对教育教学的认识与理解;组织学员对课堂教学观摩课进行点评、研讨的活动,使学员可以在思想的碰撞与交流中得到提高。
(4)专家指导。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科专家培训指导小组,由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负责教学工作,在进行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学科方案的设计,在培训期间与学员同吃同住同学习,主持专家讲座,引导专家与学员的互动,随时解答学员的疑难,参与学员论坛,与学员零距离对话,不时将学员研讨活动推向。
4.师资团队阵容强大,实力水平令人折服
为确保培训的专业水平,采取了首席专家负责制,分学科组建了由省内外熟悉基础教育实践的教学名师组成的培训专家团队,阵容强大、实力雄厚。来自全国各地的201名专家为培训班授课,他们中有熟悉、参与中学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的高水平研究人员、专家学者,有中小学教学一线的特级教师和优秀骨干教师(40%),有中小学教师培训经验丰富的培训研究者、管理者和培训师,体现了国家级培训团队的水平。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专家郭元祥、佐斌、雷实、鲁子问、雷万鹏等,教育专家和学科专家朱家雄、李季湄、冯晓霞、陈佑清、杜时忠、李家清、杨再隋、刘华山、王宝祥、李季、舒白梅、吴伦敦等,以及来自一线的特级教师李镇西、胡明道、金莺、靳岳滨、郭文红等。
由于专家阵容强大、来源广泛、结构合理、风格独特、个性鲜明、优势互补,深受学员欢迎,他们的精彩讲授,时常博得学员的阵阵掌声。在培训中,学员们近距离地认识和接触了全国著名的专家、教授以及一线特级教师,领略了名家的风采和魅力,分享了他们的教学经验。专家们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也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学员。正如吉林市教育学院邹春红在感言中说:“在培训学习中,我们与专家牵手,与精英同行。在度过一个个充实的日子之后,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蜕变的欣喜和激动。一场场专家的报告,为我们指明前行的方向;一个个精彩的案例与反思,让我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提升……我们汲取着理论的营养,分享着研究的快乐,充实着实践的经验。培训班的学习,引领我们从小学语文的迷茫中逐渐走向清晰……”湖南邵阳市绥宁县长铺镇第一小学的陶荣海老师总结得好:“短短的15天‘国培’,让我们了解到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最前沿的科研成果,对我们既有观念上的洗礼和更新,也有理论上的重构和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在这里,我们不仅成为了知识的接受者、学习者,更成了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我们对自己以前的教学行为、管理行为进行反思……”.
5.规范管理,细致周到
在这次“国培计划”项目中我们抽调了一批具有较丰富教师培训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员负责培训管理与服务,每班配备两名专职班主任和两名助理,全天候跟班管理服务。我校制定了严格细致的组织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各项工作责任到人、服务到位、分工协作,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狠抓落实,把服务做到了学员的心坎上。班主任和学员学习在一起、吃住在一起,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实施工作中,保证各项工作有序高效地开展,使广大参训教师在培训期间学习安心、生活舒心、事事顺心。
在班级管理方面,管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强化细致服务,规范管理,竭尽全力帮助学员解决困难。(1)管理规范。制定了《学员与教学管理办法》,对教学管理、考勤管理、作业与考核管理、组织纪律管理与后续跟踪管理等都做了明确规定。制定了《安全应急预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公共卫生及安全突发事件做了周密安排。(2)环境优雅。培训地点安排在校内,教师们住在校内的三星级宾馆桂苑宾馆,重回优雅的大学校园,在优美、静雅的人文环境中身体得到放松,性情得到陶冶。伙食卫生干净、菜品丰富,得到了教师们的一致称赞。(3)资料齐全。为每个学员准备了一个资料袋,内装笔记本、笔及笔芯等学习用品,印发了《培训手册》,在手册中有每位授课专家的讲义,配发了课程改革自学参考书,并在培训结束时将培训课件、通讯录、电子相册等相关资料制成光盘发给学员。
由于大家的配合,整个班级的管理井井有条,学员出勤率高,笔记认真,班级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管理和服务的细致到位,当然这些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班委会和学员们的共同努力。
三、培训的特点与主要成效
1.感受名家,增长学识
学员们近距离地认识和接触了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领略了名家的风采和魅力。学员们认真聆听了像雷万鹏、吴伦敦、佐斌、雷实、陈佑清等专家的精彩报告,他们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态度令人钦佩;认识和了解了像沈旎、姜瑛俐、靳岳斌等教学研究名家;分享了像张基广等一线特级教师教育家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念激励着每一个学员。专家的报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有的热情洋溢,声情并茂;有的风趣幽默,诙谐生动,让人受益匪浅,感慨万千。很多人都是含着眼泪听完报告的。大家感慨,“原来课可以这样上,学习可以这样有趣”“这些也都是我原来做过的,只不过我没有在意没有记录”“做校本研修就是要做有心人――有心发现,有心记录,有心反思,有心分享,有心分析、研究、总结提炼”,这样的感言和心声在培训简报上比比皆是。
2.系统研讨,分享经验
在专家名师的示范引领下,各类研讨呈现从未有过的深入和广泛。研修探讨内容涉及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与对策,教学设计与教育技术应用;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法论、技术路径和可利用的资源包;师德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校本研修的设计实施等。在优秀案例和成功实践经验的分析研讨中,学员们分享了经验,解决了困惑,完善了知识,更新了观念。
这次“国培计划”采取了多种培训形式,如案例教学、班级论坛、圆桌论坛、问题探究、专家引领、观摩示范、互动交流等,培训过程强调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热情。大多数学员感觉紧张而充实,感动而快乐。
3.互动交流,收获友谊
此次“国培计划”更加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之间存在隔膜:在教师职后培训中,专家学者满足于埋头苦讲,一线教师习惯于奋笔记录,但结果却是听起来很有道理,用起来一无是处。这种站在各自立场,只关注自己的视域,不能形成有效对话的现象,已成为教师职后培训的痼疾。为此,有必要开展“角色互换”,形成全面互动,从而帮助受训教师体验并理解不同层面的教育真谛、行为与理想。
为帮助学员调整学习状态,我们在活跃班级研修氛围、激励学员学习积极性、激发学员学习内驱力上下工夫、想点子。通过班级论坛和互动研讨等多种形式,与专家的授课内容进行深度“撞击”,摩擦出“思想火花”。每次课堂的互动环节大家都热情高涨,下课了还“余兴未了”“言犹未尽”,还与专家继续交流学习感悟。无论是听课还是讨论、交流,大家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与钻研的激情。
我们欣慰地看到,参训教师“动”起来了,“活”起来了,不管是不太熟悉新课程理念的教师,还是进入“课改高原期”的教师,大家在“国培计划”中互助合作,迸发出巨大的教育能量。在这里的一次次激情的交流,一句句亲切的话语,使友谊的光环将整个培训渲染得温馨而富有情感,让大家留连忘返。
4.分享成果,拓展培训
我们通过互联网创设网络讨论平台,建立“国培计划”网络论坛,设立“网络社区”。在这一平台中,参训教师自主发帖,将自己喜欢或者觉得可以和大家共享的内容上传,和其他参训教师与专家进行激烈的讨论,交流研修经验,探讨教师培训中的问题。为各位参训教师提供后续研修,帮助参训教师更好、更方便、更快捷地选择进行后续的自主学习,反思和重构自己教育教学的理念和行为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还建立公共信箱、QQ群等网络形式进行交流,利用网络的便捷、开放、交互等特点,使参训教师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互动交流,使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变得随时随地,更加畅通。在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了培训功能的延伸,拓展了学员培训后的后续交流学习,深得学员喜爱。
5. 以人为本,温情服务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管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到微笑服务,温情管理,时刻把温暖送到学员身边,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竭尽全力帮助学员解决困难,让大家在培训中处处感受到温暖和关心。
来自株洲的谭飞波老师在他的稿件中这样写道:“我们的班主任从早到晚忙碌着,白天,上课中他们扮成一位学员,与学员一起认真聆听教授讲课,课间休息,她们扮成服务员,检查热水瓶是否有开水,帮我们擦黑板,帮教授倒开水。晚上,整理资料,编印简报,打印学员通讯录,制QQ群。令人感动的是,学员外出游览时,她们替学员上网查找乘车线路和景点,她们处处替学员着想,急学员之所急,想学员之所想。”除了对学员的悉心服务外,我们还做到对授课教师的细致服务,如:有的授课教师要在上课前一天晚上到达授课地点,金曾妮老师一大早为授课教师送去热腾腾的早餐;罗忻老师总是热情地开车去接送授课教师,哪怕只有几百米远。这些事例无不渗透出了管理人员对学员和授课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切之情。
一、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
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1.教育大计。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培训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地各校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教师培训,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教师培训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机会较少,教师培训制度有待完善,支持保障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教育规划纲要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大力加强教师培训,新时期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紧迫要求。
围绕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2.新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紧扣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战略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努力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体系,加大教师培训支持力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供师资保障。
完善培训制度,要按照“统筹规划、改革创新、按需施训、注重实效”原则。统筹城乡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机制,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进修与校本研修相结合,境内培训和境外研修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促进中小学教师培训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二、紧紧围绕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推动各地通过多种有效途径,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分类、分层、分岗培训。今后五年,对全国1000多万教师进行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支持100万名骨干教师进行国家级培训;选派1万名优秀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组织200万名教师进行学历提升;采取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促进中小学名师和教育家的培养,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
有计划地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全员培训要按照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4.以农村教师为重点。遵循教师成长规律,着力抓好新任教师岗前培训、职教师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研修提高。
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教育教学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120学时。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对所有新任教师进行岗前适应性培训。
深入钻研业务,职教师岗位培训:重点是帮助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教育教学实际能力。每五年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360学时。
探索教育教学规律,骨干教师研修提高:重点是帮助骨干教师总结教育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研能力、培训和指导青年教师的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全员培训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进一步推进“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要加强农村音乐、体育、美术、英语、信息技术、科学课程等紧缺学科教师培训。重视幼儿教师和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加强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要求。提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努力提升教师学历水平。有计划地补充优质师资的同时,5.以中青年教师为重点。重点鼓励支持45岁以下中小学教师通过在职学习、脱产进修、远程教育、自学考试、攻读教育硕士等多种学习途径提高学历水平,特别是对专科学历以下小学教师进行学历提高教育。2012年,小学教师学历逐步达到专科以上水平,初中教师基本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高中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者的比例有明显提高。职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应坚持学用一致、学以致用的原则。
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能力水平。大力加强师德教育。重视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6.以师德教育为重点。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创新师德教育的方式方法,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广泛宣传模范教师先进事迹,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并与教师资格定期登记紧密挂钩,形成师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班主任培训制度,大力加强班主任教师培训。深入实施中小学班主任教师培训计划。所有班主任教师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针对班主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班级管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专题培训,不断增强班主任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本领。
推动大规模教师培训的开展。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7.以实施“国培计划”为抓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发挥示范引领、雪中送炭和促进改革的作用。国培计划”包括优秀骨干教师示范性培训、中西部农村教师培训、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培训、班主任教师培训等重要项目。通过实施“国培计划”为各地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和开展教师培训输送一批“种子”教师;探索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建设教师培训重点基地;为中小学教师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师创造更多更好的培训机会,提供优质培训服务。各地要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根据当地实际,制定教师培训规划,组织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三、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方法。
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8.积极创新培训模式。适应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
并针对不同类别、层次、岗位教师的需求,9.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以问题为中心,案例为载体,科学设计培训课程,丰富和优化培训内容,不断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倡导小班教学,10.努力改进培训方式方法。改进教师培训的教学组织方式。采取案例式、探究式、参与式、情景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鼓励教师自主选学,培训课程内容、培训时间、培训途径、培训机构等方面,为教师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选择机会,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11.积极开展教师远程培训。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将集中培训与远程培训相结合,采取混合学习模式,开展大规模的教师培训。
促进校本研修与教研活动相结合,12.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加强校本研修的指导和管理。远程教育与校本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的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高师院校和中小学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完善教师培训制度。
逐步实现教师培训管理信息化、制度化。13.完善五年一个周期的教师培训制度。规范教师培训证书制度。建立教师培训管理档案。
需修满规定学分(学时)培训课程。探索建立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课程衔接、学分互认的机制。将教师完成培训学分(学时)和培训考核情况作为教师资格再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聘任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依据。14.建立严格的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制度。教师在五年周期内。
方可记入教师培训学分管理档案。15.建立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制度。制定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标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教师培训机构资质认证。经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资质的培训机构所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
择优遴选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承担培训项目,16.实行教师培训项目招投标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确保培训机构公平参与、规范运作、能进能出,形成教师培训机构竞争择优机制。
完善教师培训质量评估体系,17.强化教师培训质量监管。建立教师培训质量评估机制。加强项目过程评价和绩效评估。将教师培训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各地教师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五、加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
18.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大学特别是高水平大学培训中小学教师。支持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基地。鼓励具备资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参与教师培训。积极开展教师培训国际合作项目。构建开放灵活的教师终身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加强政府、高校、教师培训专业机构、中小学校分工合作,19.深入推进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充分利用卫星电视、计算机网络等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优势。构建开放兼容、资源共享、规范高效、覆盖全国城乡、天网”地网”人网”相结合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公共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教师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相关机构的整合和联合,20.充分发挥区县教师培训机构的服务与支撑作用。积极推进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改革建设。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基础能力建设,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上联高校、下联中小学的区域性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集中培训、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的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加强教师培训团队研修,21.加强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每年研修时间不少于72学时。完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
形成多样化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实施教师培训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建立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库,22.加强培训课程资源建设。采取政府购买、组织开发、引进等方式。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完善优质课程资源评审与推荐制度。经教育部授权组织评审并推荐的优质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方可在全国范围推荐使用。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组织评审的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方可在本地区范围推荐使用。
六、加强组织领导。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身份认同;主体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5-0093-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the conception of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by such means as formation mechanism exploration, basic assumption establishment and constituent element analysis etc, the author built a conceptual model and a physical mode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are conducive to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se models intensif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ehaviors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vels, create a wa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ducive to professional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al sharing, help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from unidirection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to multidimensional professional view dialog and professional behavior improvement, blend personality elements such as professional spiri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etc, which embod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makings, into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nsif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ew conceptions and collective wisdom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form an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s;identity recognition;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在学校教育领域,体育教师历来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周围“重要他人”(学生、学校领导、同事)对体育教师的认同度低于体育教师的自我认同度[1]。体育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是影响其主体性建构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到体育教师对“我是教师”这个身份的深刻理解,也关涉到体育教师主体性建构自我专业发展的系列问题。专业发展是体育教师成为学校教育专业人员的主体性建构过程,高规格、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水平对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对学校体育整体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欧美国家,除了政策支持以外,许多国家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方式指导本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美国学者库根和希尔[2]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获得水平开展系列研究时,发现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模型中模拟的教学情境,使体育教师在相应指导性条件的要求下对自己的专业身份进行认知和反馈,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最有效的。斯帕克斯和卢克斯[3]针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设计出了5种通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这5种模型既能用于指导教师实现个体层次的专业发展,也可以通过主体性建构的策略,使教师在教学共同体内开展教学合作与专业决策。他们用这些教学合作方式和专业决策手段来调适建构的模型,使之不断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关注点,并推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国培计划”项目提倡的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旨在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4]。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常开始于针对形成某种观点的会话,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持续的和互惠的理解过程[5]。基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原则和主体性建构的理念,通过改变体育教师个体与群体层次的专业发展方式,为体育教师创设一种专业参与和实践共享的专业发展模型,帮助体育教师从单向的教学知识获取向多维的专业观点会话和教学行为改进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本研究基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的相应理论和原则,探索构建一种能帮助体育教师间进行合作、交流与分享的专业化发展模型,进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强调新理念的生成和群体智慧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尝试通过模型实现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活动流程的合理规划与指导。
1 模型的形成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实现[6]。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机制,就是体育教师在对自己个体特征和所归属的群体特征进行认同的基础上,运用主体性建构的策略,将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案例收集、数据整理、概念剖析和理论阐释等教学要素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之中,同时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个性要素融入到专业活动过程。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包括基本身体素质、技术与技能)和终身学习的手段,系统地学习从事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断通过教学实践来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专业水平,进而成为个体和群体都能认同的优秀体育教育专业工作者。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形成机制,正是结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进程,按照设计论的研究方法提出来的。具体的形成机制是:(1)提出基本假设;(2)构建概念模型;(3)发展实体模型;(4)校正和完善模型;(5)形成模型。在这些机制中,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一是体育教师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二是主体性建构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如何;三是辨析身份认同与主体性构建的关系。身份认同可以视为体育教师个体认识层次,用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个体认识层次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在对教学客体的认知中表现出一种自我印证和分析专业实践能力的水平,是个人教学经验的升华,是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在理论与经验交互作用下的个体主宰专业的自主建构过程。通过主体性建构策略,体育教师运用主体层次的认识来解读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解建构教学过程,按照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律形成学科能力,并建构适合自己的主体教学认知图式和框架,具有强烈的个体经验性。在身份认同与主体性构建的关系方面,合理的身份认同对于体育教师构建主体层次的专业发展体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使体育教师从主体认识的层次去理解专业引领、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身份问题。
2 模型的基本假设
2.1 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和使命担当
教师专业精神包括教师认同、教师美德、教师使命3个层次[7]。只有具备专业精神,体育教师才会生成终身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意愿。例如选择体育教育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学习结束后选择体育教师行业并进入体育教学领域进行工作,并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教师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就称之为体育教师专业精神中的专业身份认同,只有具备清晰的专业身份认同感,从事体育教师行业才会有职业幸福感,才能有效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具备了专业精神,体育教师才能在专业工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我是谁”的疑问,才会给予个体足够的专业关怀。在身份认同和专业关怀的基础上,个人才可能积极而有效地从事体育教学这一专业的工作,在“育体、育人、育心”的专业工作中渗透个人的专业精神和体现个人的使命担当。
2.2 探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建构策略
为促进体育教师之间围绕专业发展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互动与专业交流活动,以便更准确地表达他们对个体身份的认知和理解,并引出他们对体育教学问题的认识和反思,可以采用主体性建构的方式进行专业交流和讨论,这样会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进程。在体育教师群体内部,通过个体关于专业化发展观点的表达,群体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角色定位,对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取舍。在专业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让体育教师按照主体性建构的原则表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式,如“我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是……”、“我的观点是……”、“我的解决思路是……”等等,通过建立立体的支架思维方式,帮助体育教师间有关专业化发展的观点不断交换和碰撞。
2.3 形成体育教师的良性身份认同
用特定模型来规划和解析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最大的优势是模型的结构可以与体育教师的教学生活结合起来。运用专家引领的方式,可以解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预测性疑惑与难题,也可以用来帮助回答“我属于哪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特质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属于这个群体?”等专业身份认同的基本问题。开展团队协作,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在专业群体内部进行角色定位与比对,寻找自身的专业不足,进而调适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内容。开展同伴互助,可以弥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短板,及时进行专业技能提升、转换和更新。我们很难改变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但可以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以一种“舍我其谁”的专业发展理念去形成良性的身份认同。
2.4 重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种类繁多,既有理论方面的阐释,也有操作层面的指导,并且许多模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借鉴其中启发性和关联性较强的模式,去改进和创新现有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重塑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对于本研究的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 模型的若干构成要素
3.1 基于身份认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被许多教学研究文献所阐释,它的含义非常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博也尔[8]在其著作《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文中提出,他认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由学校管理人员、学校教师、在校学生和其他校内外与学校教学有关的人员组成的非管理型组织,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成员之间可以相互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专业问题。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蕴含着学校体育的规律性以及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专业身份的独特性,应凸显出体育教学的专业特点,意在强调体育教师的专业学习不会是一种外源性质的附加活动,相反,它强调体育教师如何学会持续性的专业共同学习,并且成为体育教师这一特殊专业群体的习惯性活动。再者,由一半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转变为学习共同体,其核心是培植散播于体育教学、学生和学校管理者关于体育教师专业生活中的身份关怀伦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理解基于身份认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要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是认识到如何使体育教师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去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第二是认识到如何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发挥不同教师个体的专业功能。这两个关键点可以通过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生活中的运动经验、运动观察、实践体验等指标来反映,使体育教师经历教学知识获得、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能力强化、教学感悟提升的个性化过程。由于体育教师个体进行身份认同的水平和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经验、专业品性、专业生活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需要重视不同身份认同水平的体育教师的认知风格,通过加强式专业反思的方式,有效界定个体的身份认同阶段,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专家学习,利用现有的反思成果,整合和构建有利于个体身份认同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3.2 基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体育教学具有理论引导和技术与技能支撑的双重性,体育教师学习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这种障碍因人而异。面对出现的障碍,不同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策略也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会影响到体育教师专业学习行为的有效性。Korthagent[9]提出了有关教师专业学习行为的3层次模型,认为格式塔层次、教师实践知识层次和构建学习理论层次是构成教师专业学习层次不可或缺的内容。用三层次模型来解释基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行为也是很适用的。格式塔层次以专业学习阶段的实际运动经验为基础,通常由一些无意识的实际运动经历构成。对于运动实践知识层次而言,许多体育教师的技术技能学习行为自身都是意识不强烈的,但是通过反思与练习,可以意识到一部分学习行为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会有很大帮助。构建学习理论层次已经上升为体育教师对专业学习情境的归纳性理解与感悟,要求体育教师通过主体性建构的方式,按照不同层次的要求,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短、长期专业学习行为体系,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3 基于学科发展意识的体育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学科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体育教师学科发展意识就是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断要求专业成长的意识,能够对教学、训练等专业素养进行认识、分析,并能够对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和反思[10]。在体育教师经历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教师对专业教学、专业研讨、专业交流、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促进自身学科意识发展等环节意识不足,这些意识上的缺陷可以用“匠人-手艺”模式、理论直达模式和专业反思模式来解析。“匠人-手艺”模式强调运动经验的重要性,要求新入职体育教师通过观察和模仿老教师的教学过程建立学科发展意识,带有“匠人”传递“手艺”给“徒弟”的特点。“理论直达模式”强调相关专业理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它能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传递给体育教师,但这种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单向思维的直达模式,忽视了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专业反思模式”将体育教师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与自己的运动实践经验链接起来,重视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表达,鼓励体育教师阐释和分享自己的专业观点,不提倡盲目追随他人的理论和经验。基于学科发展意识的专业反思行为给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路径,要求体育教师首先树立体育学科发展意识,这也是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关注点,再通过体育教师实施专业主体性建构策略与手段之后开展专业反思,进而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洞察力和敏锐性。
3.4 基于“课例研修”指导的体育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课例研修”要求具有同一身份的教师专业群体根据课例的特点开展主体性研修,以解决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11]。“课例研修”对体育教师专业个体之间的合作性要求很高,需要经历行动学习――专业实践――专业研修――再学习――再实践――再研修――总结等环节,如果必要,各环节可以循环反复,直到问题最终解决。通过“课例研修”,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可以构建体育教师专业行动循环体系,将教师的专业行动、专业反思和专业研究结合起来。它的起点是基于“课例研修”的专业学习,鼓励体育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学习专业发展知识,要求体育教师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专业交流常态化。在“课例研修”活动中开展教学经验评析,是一种以专业为导向的行动循环流程,使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理论外化、群体组合、主体内化的历程才能实现。
3.5 基于专业认知结构调整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图式是用来表示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的心理学概念,通过中心主题组织程序来表现。教师专业发展图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观为依托,由与主题有关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课堂管理知识组成[12]。面对同一学科,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认知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专家型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积累了大量专业发展图式,这些专业发展图式是教师在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针对体育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或结构不良性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认知结构去解决和创生,并且随着体育课堂的无尽变化积极创新自己的专业认知体系,继续生成新的专业发展图式。这就需要从系统与全面的视角分析体育教师的专业认知结构,它应该包括教师专业参与前期的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与技术技能准备,专业参与中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个人教学观的验证与指导,专业成熟期进行的教师间专业观点碰撞、专业经验分享和专业共识达成的过程,以及对自己的专业认知结构做出持续周密的思考和积极主动的调整,有利于体育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图式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
4 模型的构建
4.1 构建概念模型
在确定构建模型的关键要素之后,可以按照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设计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概念模型是建立在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是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体育教师所应担负的教学责任、教学义务以及应秉持的教学理念和必备的教学基础。通过个体探索与运用主体性建构策略,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条件下,开展专业反思。专业反思阶段可采用专业实践评估、专业培训跟进、专业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分享、专业评价与反馈等形式,然后经历行动学习――专业实践――经验总结的环节,指导专业行动循环,构建符合体育教师个体实际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层次,改善个体的专业学习行为方式,生成与创新适合个体的专业发展图式,促进个体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图1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
发展概念模型
4.2 构建实体模型
实体模型是对概念模型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解释,要将各要素物化为适合于具体操作流程的方式方法,既要考虑到体育教师进行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的要求,又要处理好各项外部干预条件的影响。构建实体模型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实体模型
1)教师工作坊提出和发现问题。
教师工作坊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用于开展教师集体研修的教研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教师们就某一教学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从而达成具有共识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工作坊是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体模型的流程起点,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体组织形式,体育教师们可以围绕同一教学专题,从不同视角展开专题分析并深入研讨,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分配研讨任务,并将工作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提交给相应专家。
2)专家引领与专业学习。
根据教师工作坊提交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校体育领域的专家就某一教学问题指导教师们进行剖析和探究,并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还可以就问题所代表的运动技能的教法与学法的原理给予学员方法论上的引导。同时要根据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运用专业的思维方式学习分析各种教学现象的能力,指导体育教师学会终身从事专业学习的方式与方法,积极构建适合个体的教学思想与理念,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专业学习策略与手段,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和个人专业反思做准备。
3)课例研修与专业反思。
课例研修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凝练教学问题,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案例,通过行动、实践、研修、总结等可循环环节,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听评课和展示课等教学活动,寻找个体与他人或群体间的专业实践差距,有利于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专业反思,形成研修总结,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体育教师专业反思是集回忆、思考、评价于一体的活动,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教学活动的反馈,其主要为了思考、反省、探索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13]。在课例研修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反思个体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成果,寻找不足,也可以反思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同伴的教学过程,深入分析蕴含在其中的教育教学规律与问题,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予以验证和核准。在开展专业反思的过程中,要通过专业反思日志、随笔和备忘录等及时记录反思环节,形成主体性建构的反思材料,使其成为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交流分享和寻求同伴互助的依据。
4)交流分享与同伴互助。
交流分享是实体模型中最自由的环节,也是不同观点进行碰撞和交织的重要时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们根据自己研修和反思的材料,自由发表各类观点和评论,分享个人研修和反思的成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出现个体不能解决的教学问题时,需要借助同伴互助的途径。实践证明,同伴互助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高效途径。由于每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人数有限,必要时需要开展校际之间的合作,形成校际间的相互支持、互助合作、相互促进的新型体育教师交流文化。交流分享与同伴互助立足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它的价值诉求在于最终解决体育教学问题,它倡导体育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以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为最终目的。交流分享与同伴互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参与教学研讨、集体研修、观摩课评析、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速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进程,也可以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也将有利于体育教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时教学资源的互用与互补。
5)开展行动研究。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人员通过研究教学实际情境,得出相应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用在和研究情境相近或相同的背景中去验证,从而得出结论的教育研究方法,它非常强调参与和合作的研究方式。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自己专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在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帮助下,面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实践提出问题,确定行动研究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与方案并付诸实施,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与路径,并反馈到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去。它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审查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做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将研究行为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发展背景中去。行动研究使体育教师成为驾驭自己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并能有效促进专业知识增长和专业素质提升,形成个性专业经验和专业能力。
6)形成经验与能力提升。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娴熟的运动技能、恰当的教学安排、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科学的教学环节都会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作用,但这些要素同时受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总结与形成的个体专业经验的影响。专业经验的形成与专业能力提升相辅相成,将专业发展经验转换成专业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路径,开展围绕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储备和技术技能提高为核心的集体研修,制定合理的研修内容,使体育教师提高专业发展对比意识并进行自我加压,升华个体专业精神与职业信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诉求,同时在提升专业诉求的过程中形成与总结新的专业经验,为教师工作坊提供新的研究素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与进步。
7)专业自信、专业精神与外部预设、内部干预对实体模型的调节作用。
树立专业自信、提倡专业精神是体育教师进行身份认同的首要前提,外部预设和内部干预是体育教师主体性建构专业发展模型的主要手段,它们对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体模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教育行业组织中,体育教师拥有非常明晰的职业特征和行业标准,较之社会其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体育教师较容易获得专业自信。问题是,在学校,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不具备任何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其具体身份与话语实践身份不一致,这种身份目前还不能超越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与体育教师话语实践体系不匹配的现状。我们认为,当体育教师面对不同人群时,其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知会有差异,他们获得的身份标签也会不同,合理的身份认知会为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自信,体育教师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需要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质。专业精神表现为体育教师对其所从事的专业具有认同感,这种认同包括对自我、专业价值和专业组织的认同,也包括对体育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和认知。专业精神具有内隐的特征和多种外在表现形式,它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智慧等形式展现出来,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感悟、理解、探索和反思,帮助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愿景。
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来自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评价的开展等外部预设条件,对体育教师的角色调整、专业身份归属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诸多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者,也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导者。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更新专业认知、强化专业发展动机、拓宽专业发展视野、激发专业发展兴趣、树立专业发展意愿等个体内部干预途径,彰显专业发展精神的力量,通过主体性建构长远的专业发展愿景,来寻求个体专业发展中的独特感受与判断。
体育教师专业自信、专业精神所表达的是对个人专业身份的一种认同,需要通过专家引领、专业学习、课例研修、专业反思、交流分享、同伴互助等环节去概括和阐释,最终使体育教师的专业信念与态度、个人特点与专业性质实现匹配,个体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达成一致。外部预设、内部干预属于主体性操作层面,面对来自专业发展外部环境的诸多预设问题,体育教师既要有充足的认识,又要具备个体内部进行干预的能力,通过行动研究、专业经验形成、专业能力提升等手段进行归类和整理,提交到教师工作坊,形成符合个体实际的主体性解决策略。
5 总结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有利于体育教师辨识自己的专业身份和专业群体归属。在获得专业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体育教师通过主体性建构策略,发现专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并进行解决,实现专业知识共享。该模型把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专业精神等身份认同方面的要素与主体性预设和干预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觉和自省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构建要反映一定的教师观,本研究运用的模型构建方式,始终突出体育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现主体性发展的目标,代表的教师观是信任教师、理解教师、让教师自己认同自己、让教师自己探寻适合自身条件的专业发展路径。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模型的各要素之间的联接关系进行论证,尝试构建对大部分体育教师都适用的专业发展流程。
本研究认为在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教师个体要将模型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做适合于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对应和排序,形成符合自己专业发展要求的知识体系,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果对自身的条件认识不足,该模型并不一定符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要求。因此,该模型仍需在实践中通过特定的研究方法、策略和途径去验证和完善,使得体育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对经过努力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术技能进行专业反思,通过与专家和同伴的交流获得更加宽阔的专业发展思路。
该模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内隐性问题,也会涉及到一些简单而又普通的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取向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呈现出过于隐蔽和普通的特性,容易造成研究者的忽略和遗忘,但这些问题却是关涉到体育教师顺利实现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所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通过模型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习惯和教学机智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考量,对模型的可操作性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环境和专业生活中,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活世界去验证和调整模型的内部结构,为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层面做系列研究,为改进和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结构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雪梅,褚岩鸿.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路径重构的理论阐释[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605-612.
[2] COHEN D K,HILL H C. Learning policy:when state education reform works[M]. New Haven,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113.
[3] SPARKS D,LOUCKS-HORSLEV S. Five models of staff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J].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1989(4):40-57.
[4] 赵富学,张学忠.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的建构[J]. 体育学刊,2011,18(4):93-99.
[5] 蒋银健,郭绍青. 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构建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6):89-106.
[6] 朱旭东.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 教育研究,2014(6):81-90.
[7] 张华军,朱旭东. 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J]. 教师教育研究,2012,24(3):1-10.
[8] BOYER E L. The basic school:A armnunity for learning princeton[M].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113.
[9] KORTHAGEN F,LAGERWEIF B.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how does it work?[A]//KORTHAGEN F A,KESSELS J,KOSTER B,et al. Linking practice and theory:the pe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C]. Mahwah:Lawrence Erihaiim Associates,2001:175-206.
[10] 金纪东. 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策略分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1(5):90-91.
[11] 赵富学. 体育教学问题研究[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199.
体育游戏是小学阶段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特别是在《新课标》的推进下,小学低段的体育教学应以游戏为主,使学生在“乐中学、学中取乐”,达到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体育游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在主动快乐气氛中学习体育,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的作用更突显了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的重要性。
【关键词】
体育游戏;小学体育课堂;合理运用
1.引言
体育游戏融体力开发和智力开发于一身,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深受人们喜爱,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体育游戏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是少年儿童喜爱的活动,也是他们认识自然和社会,加强互相了解,发展智力、能力的一种教育手段。少年儿童经常参加体育游戏,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游戏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规则和竞赛因素,因此,可以培养学生遵守纪律、朝气蓬勃、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果断、顽强等优秀品质。
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创编,选择游戏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游戏的特点,合理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小学体育课中游戏应具备趣味性,能培养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兼具德育、培养身心,与主教材搭配一致,同时具有保健性和安全性的特点。
2.游戏在一堂课中的具体运用
2.1体育课的准备部分
在安排准备部分的内容时,选择的游戏要具有使学生短时间兴奋起来,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的兴趣,并使机体进入活动状态的特点。通常在准备活动中有两类游戏:一是集中注意力游戏,如按教师相反口令练习,报数游戏等,这样学生就会在短时间内达到精力集中,精神状态饱满。二是使身体加快进入运动状态的游戏。如强度不大的接力游戏,动作反映游戏,各种集体的活动性游戏以及与基本教学内容相近似的各种辅游戏,此类游戏练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在情景中让身体关节,肌肉,韧带得到较全面的活动,使机体进入工作状态,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做好心理和身体上的准备。
2.2课的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使学生掌握必要体育知识和技能技术,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等。一般采用三类游戏:一是配合主要教材的辅和诱导性游戏,如持轻物投远用投纸飞机、投纸团等方式进行,用这些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手臂鞭打的能力。二是配合复习教材的辅游戏,如解决跳远中起跳腾空步的动作,可选用一定高度的吊球,让学生起跳后用头部触球,这个游戏可以巩固提高学生的踏跳腾空动作。三是发展身体素质和提高技能,体能的游戏,如30米跑的教学用“迎面接力”的游戏进行等,进行这些游戏都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能。
2.3课的结束部分
结束部分的任务,主要是通过调整和放松活动,达到放松身心,减缓兴奋性,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的目的。一般采用轻松、负荷量小、节奏较慢的活动性游戏,如舞蹈,气功放松练习,放松操,集体在放松动作中按口令做某一动作的游戏等。
3.游戏的具体实施
3.1游戏场地器材的准备
根据体育游戏的内容、性质以及参加的人数和水平等情况,在课前充分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这是完成体育游戏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效果的必备条件。场地要平整无杂物,距建筑物要有一定距离,地面的标记、界线要鲜明,组距要合理。器材、教具要简单实用,投掷器材要放置在划定的区域内。为了保证游戏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在场地器材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做1-2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3.2游戏的讲解示范
教师应位于游戏者都能听得清和看得见的地方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的内容包括:体育游戏的名称、目的、方法、规则和结果,其中应特别讲清楚游戏的方法和规则。讲解的语言简明扼要,生动形象,使游戏者一听就明白,并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讲解的方式要因人而异,有所区别。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段的学生,应当多启发诱导,可采取边讲解边示范的方法。有些较复杂的游戏,还可采取“尝试改正”的方法。
3.3游戏的组织
不分组的集体游戏要选择好引导人,分组游戏则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技术高低、训练水平等情况,使各组的实力大致均衡。常用的分组方法有:报数法、队长选人法、固定分组法、男女分组法等,教师应酌情采用。一个游戏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组织和领导有直接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游戏者的行动,掌握进程,控制局面。教师对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补充说明,加以诱导,使游戏正确顺利地进行。对违纪犯规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教师还要善于观察游戏者情绪及活动量,运用增减比赛次数、扩缩场地距离等办法来调整游戏的活动量。游戏的裁判通常由教师担任,也可由学生推选或教师指定见习生担任,但教师要全面观察游戏全过程,保证游戏在公正、准确、安全的基础上顺利进行。
3.4游戏的总结与评价
游戏结束时的评判工作是游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游戏活动的结果,尤其是胜与负的评判非常关注。因此,教师在评判胜负时必须根据规则要求,实事求是地做出明确公正的裁决,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除此之外,教师的评判还应注意多鼓励那些失败者,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表扬在游戏活动中勇敢顽强、积极拼搏、遵守纪律、关心同伴、热爱集体的人和事,鼓励大家向其学习,教育大家争做这样的好学生。同时对获胜者应注意向其提出更高的要求,勉励他们要谦虚谨慎,以争取更大进步。
4.结束语
实践证明,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健身作用,合理运用体育游戏,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训练的自觉性,从而为不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训练水平,这对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参考文献:
[1]樊江浩.体育游戏与教学[J].教育革新,2005,5(1):5152
[2]唐举.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体育游戏[J].广西教育,2007,(11):41
[3]谢健.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科技信息,2007,(6):249250
作者简介:
马晓燕,女,小教一级,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对于陇南市中小学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来讲,“什么样的内容是最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培训课程设计应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是落实好培训工程的关键。因为,“培训课程”一头紧系着“培训工程”的美好愿景,一头关乎着广大教师的业务提升、专业成长和推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因此,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做好培训课程的价值定位和设计工作。这就要求课程设计从价值定位到目标构建再到内容选择等,一方面要紧扣参训教师的工作实际和个人实际———这是“立地”,另一方面要体现积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态度、理念、模式、方法等内容一一这是“顶天”,即应紧密结合“培训工程”的宗旨并结合参训教师的实际,是实施好“培训工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教师向更高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作用的体现。纵观陇南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他们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由班主任、部分体育爱好者或有一定体育特长的教师,通过长期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提高的循环发展,目前,占体育教师比重较大;二是少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或当地体校毕业生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是部分学校或领导有目的的培养,通过优秀教师的传帮带、外出参加培训、研修再加上自主学习、反复锤炼而成长为体育教师。三者看似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点,即反映了陇南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热爱教育事业;长期实践,反复锤炼;优化人才资源,传、帮、带;层次不同,逐级提高;进修培训,加速发展;优胜劣汰,时时更新。具体结构可通过表1(参训学员结构一览表)进一步了解。通过表1中参训学员信息,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为:男女比例不平衡,以男教师为主;学历层次以专科为主,中专生仍占一定的比例;职称以中级为主,高级较少,几乎没有;年龄结构合理,但遗憾的是每期的50岁以上者,基本是以完成培训任务为主;体育师资以语文、数学、英语等非专业学科教师为主体,并且近三分之一参训教师没有承担体育教学工作,申请参加体育课程培训,一方面认为比较轻松好过关,另一方面觉得可以锻炼身体等。整体上看专业师资队伍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素质急待提高。长期以来,陇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提升缓慢,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结构不均衡,整体存在专业发展学习动力不足和研讨氛围不浓,教师主要职业活动受限于学校的狭小天地,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和继续教育投入少及缺少制度保障等原因,使得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较少甚至缺失。因此,培训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应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及课程特性,既要考虑到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连续性和可发展性。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目标和内容
课程目标和内容不仅指参训教师缺失的教育教学、学科教学和教研知识、方法、技能及能力的建构和提高,更要关注和发掘蕴藏在农村骨干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优势和潜能。不同的课程定位产生不同的课程目标体系,进而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综合相关研究表明,英法德美日各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定位大致有两种:一是为了取得资格或学位,二是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在课程内容上前者偏重于理论性,而后者立足于实用性③。从陇南市“培训工程”的宗旨来看,应属于后者,那么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就是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的,通过开展培训通开课程和专业课程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国家关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了解体育课程发展与演变的基本趋向,为丰富和开辟校本课程拓宽思路,积极开发学校所在区域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设学校特色体育课。2.养成实施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自觉性和胜任力;3.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研读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探讨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科教研能力;4.强化教师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通过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在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主要以“实践取向”为主体,进行了系统、灵活、前沿、分层分类等特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在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比重的选择上以实践为主体,这是与参训学员的结构特点和需求相一致的,是对体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补偿培训;其次,培训课程内容共分三大模块,涵盖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与变迁、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形势、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结果、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变迁等5个专题讲座,另外还包括2大模块共8个课题的体育教学能力培训以及教学观摩与评价,每个专题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围绕体育教学对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培训和学科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新趋向的引领;第三,专业课与学校综合培训课程方案紧密结合,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形成了分层、分类设计,既反映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又重视思想、情感、意志、个性品格等内容,并在内容组织实施上体现实践的特点。同时,又紧密结合“培训工程”总课程方案内容,如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及实践、学科教学理论实践与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教学简笔画、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文化素质提升、专家引领等课程,以促进教师对课程作用的价值判断能力、将资源转换成课程的能力、系统化构建课程内容的能力、有效组织与有效实施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自觉调适的能力。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培训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训目标达成与否和内容习得的活动方式,它对培训效果和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时,既要关注他们是成人的学习特点,更要注重通过培训课程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被关怀、被接纳、成就感、存在感、胜任感及自信心的提高等心理因素,从而激发和维持后续专业发展行为。通过交流和访谈得出:他们最喜欢体育课程培训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最害怕纯理论的“一言堂”和培训者的强势灌输,他们认为在富有平等和谐交流的活动中,更能发挥激励、支持和释放个人优势、拓展和维持个人良好人际关系及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因此,统筹每位教师个人优势、所在学校及社区优势和培训单位自身及环境优势,进行有效培训活动方式的选择和组织,为教师培训提供较为理想的活动方式,值得培训者潜心探究④。通过几年承担培训课程实践,结合“国培计划”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认为培训的有效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讲座+案例+研讨”式。该模式适合于通识理念或专业课程研讨类的专题培训。具体实施办法为,教师讲解导入呈现案例培训者和受培训者之间或受培训者相互之间运用新理念对案例进行研讨教师归纳总结。以上为一个循环,可以视其内容和研讨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循环。
(二)观摩+模仿+点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各种体育教学技能内容的培训。具体实施办法为,参训教师直接参与模仿练习体育教学技术,或教师观摩示范课(可以是视频资料,也可以是实践类示范课)培训者和受培训者共同点评示范课内容,学习示范课中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受培训者运用学到的理念和技术做示范课,其他受训者和培训者共同点评,重新设计和完善、组织实施教学。
(三)“展示+自评+他评”模式。在培训后期,每个受训者必须进行一轮说课训练,或者提供一节自认为满意的“优质课”,向培训者和其他受训者展示,并在自评基础上接受培训者和其他受训者的点评,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建议进行改进和完善,再次展示,循环实施⑤。
(四)培训评价方式培训评价是一定时期培训任务完成与否的衡量标准。对以陇南为主体的体育教师来讲,培训评价也应分层、分类予以实施,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考核评价模块一:重视其体育教学基本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如体操教学中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武术基本动作、正确的田径运动技术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等。针对参训学员的特点,在培训技术与技能考核与评价层面,我们要求承担体育教学任务的参训教师必须“学会一操,练会一拳,熟练一项”,即至少学会一套最新的广播体操,学习掌握或规范一套武术小套路,如五步拳、少年拳等,熟练掌握某项运动的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包括场地规格、画法及规则要求等,因为大部分参训学员不是体育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技术动作均需进一步提高;没有承担具体体育教学工作的参训老师可以了解、欣赏和评价相关运动知识或教学比赛。考核评价模块二:应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对理论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通过撰写体育论文,单元或某一运动技术教法创新,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展示,培训心得体会,体育器材制作方法与经验交流等方式灵活进行,将学、练、评、反思融为一体,讲求应用性,重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针对部分非专业参训学员,可以就自己所代课程或熟练专业[注释]按要求完成相关培训考核与评价等。
四、结语
>> 美国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模式探析 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问题探讨 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辽宁省普通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研究 培养创新精神,促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构建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关于一流大学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探讨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人本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讨 基于绩效管理模式的高校师资队伍培养创新研究 高校师资队伍培养机制问题研究 西部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对地方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师资队伍现状的研究 谈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 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地方转型发展高校数学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工程类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地方特色高水平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思路与措施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之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积极推出留学资助项目,加强教师国际化培养
地方高校一直将教师出国深造、交流和科研合作作为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有目的、针对性的优先选择重点学科和重点项目的学科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到世界一流大学进修、深造和项目合作。鼓励青年教师出国培训、进修,提高地方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也是地方高校选派公派留学与交流的主要方向之一。据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年度报告显示,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的执行有力地配合了教育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计划”的实施,推动高校与国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的强强合作和强项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人才保障。
(3)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营造国际化氛围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日益升温,强化国际合作与交流对学科建设的支撑与服务功能,利用国际合作与交流创新和助推各层次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引领与支持地方高校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工作,提高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水平,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在地方高校国际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显著。地方高校积极开发和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参加多层次的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交流的力度明显加强、合作交流范围逐步扩大,提高了国际化教育竞争力。例如: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获批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1项,国家教科文卫重点引智项目计划1项,浙江省引智项目3项。引智专家来华工作19人次,聘请外籍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22人,全年组团出访8批次,教职工因公出国(境)参加各种学术活动120批、243人次,接待国(境)外来访团组31批、229人次,来华留学生人数1709人。成立“越南研究中心”,开展国别组织研究。
(4)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强境外校际合作
地方高校把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放在了教育发展的战略意义上,对内加强对老师的培养,国际化理念的建立、语言文化水平的提高、教育思想的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开设国际化课程,提高自身的国际教育竞争力。对外加强国际宣传,引入国外教育资源,借助中外合作办学、建立国际合作团队、中外合作项目等形式,加强与国外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联系,通过教师互访、项目合作、学生交流等途径加快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例如:西北政法大学2010年与韩国国立江原大学、忠北大学、日本桐荫横滨大学新签订校际交流协议3个,与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1项。与美国福特基金会、亚洲基金会、麻州法官协会开展的刑事辩护律师培训、行政法与行政程序项目、中美法官实务交流等项目交流频繁,进展顺利。与香港法律教育信托基金、美国福特海斯大学、德国锡根大学、韩国地区的学术交流、交换生项目进展顺利。
国内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困境
(1)高等教育国际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地方高校的地域性和历史性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国际视野还需进一步开阔,国际意识进一步提高。国际化课程体系的匮乏和不全面,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完善,国际化师资紧缺或重数量轻质量,国际交流中重“索取”轻“对话”,海外培训重业绩轻效果,合作办学对办学规模、办学条件的重视不够等现象要求地方高校在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中从上到下提升国际意识,深刻认识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必要性。
(2)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资源有限
国家把高水平大学定位在大力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政策上的不断倾斜决定了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上资源有限。地方高校的国际宣传力度不大,国际影响力小;教师境外培训数量有限,致使论资排辈现象出现;教师短期培训较多,科研、交流及学习不能得到预期的效果;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弱,引智不占优势。
(3)学科建设的差异导致师资队伍国际化整体水平不高
地方高校在学科建设上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普遍是参差不齐,个别学科的突出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但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师资队伍国际化的进展,学校资源上的倾斜,优势学科发展迅速国际化水平较高,其他学科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其国际化水平也就有限,由“木桶原理”可知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还需大幅度提升。
(4)科学的师资队伍国际化管理体制不完善
灵活多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机制,创新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备的教职工培训体系,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健全的海外高层次人才的专业技术评聘体系,开放、严格的师资队伍选派选拔机制,体制上的不健全、不完善也制约了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
国内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国际化的培养模式
(1)提升国际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国际化培养
知识、政治、经济的全球化高速发展,推进了地方区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给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地方高校应在推广国际化意识,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地域特点和自身特色,制定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引进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教学方法,开设国际化课程,坚持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为地方区域对外经济发展培养国际意识强、熟悉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语言的人才,另一方面吸引国外留学生,提高国际知名度。在“引智”方面,既要注重数量,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也要加大国际优秀人才和高端学者的引进,加快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合作的同时,强化教师的创新观念,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与国际学者“对话”,提出自己的学术理解和科研成果。在教师培养上要明确访学计划,跟踪服务,过程管理,强化考核评估制度建设。
(2)强化社会服务意识,加大地方扶持力度
地方高校作为地方教育的龙头,社会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三大职能之一,理应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排头兵,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人才,开展科学研究加速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做好高等教育大众化服务工作,建立覆盖面宽的终身学习网络,引领地方特色文化构建。密切关注地方区域性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方向,强化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意识,必然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扶持,在政策上、资源上给与倾斜。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经济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双赢赋予了双方合作的动力,地方的关注和扶持给了地方高校国际化发展更大的平台,大幅度提高国际知名度,灵活多样的人才引进政策,大量国际化建设的资源投入。
(3)创新高等教育区域化,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
重视地方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地方高校的特色,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方高校,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生和发展,“立足区域,制胜全球”的提出,把人们的视野逐渐由“全球”转移到了“区域”上。为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地方高校由行业或部门院校合作走向了联合办学、合作办学、联合教学的周边区域合作为主的模式,在学科和制度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协同创新及公共资源建设等领域实现合作,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了高等教育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提高了地方高校的整体实力,提升了国际知名度,加强了教师的流动性,构建师资队伍国际化新模式。
(4)突出办学特色,增强师资队伍国际化竞争力
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认真分析地方高校地域上的独特性,历史文化的沉淀,认清自身的资源和优势,寻找价值性高、独特性强的办学风格和特征,重点培育特色文化,以特色求生存,以优势求发展。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是地方高校的生命力和竞争力,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地方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和国际吸引力、凝聚力,以特色吸引、凝聚人才,以特色促进国际化发展,提升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例如:南京审计学院围绕 “特色、质量、国际化”办学理念,采取引培并举的方式,推进师资队伍国际化进程。五年来,引进具有海外学历或具有1年以上海外访学经历的教师23名(其中海外博士7名);实施“海外访学计划”,选派31名教师赴国外研修;依托合作项目平台,选派专业教师出国研修;鼓励教师参与执行行业国际任务,遴选12人次教师奔赴美国等10个国家参与联合国审计委员会的审计工作,提升了教师专业实践的国际竞争力。
(5)“引进来”、“走出去”,加强教师国际化流动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高校不断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素质关系到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促进教师之间的国际流动。高校教师的国际交流成为地方高校师资国际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手抓:加大力度、创新机制引进国外智力,建立海外高级人才数据库,招聘国际学者和国际高端人才;邀请世界学术大师、知名学者来校访问、授课、教学科研合作与交流,推出访问讲席教授和访问特聘教授计划,设立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国际合作办学,与国外大学建立互访制度,加强教师流动,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科研合作;国际人才的引进,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推动了学科建设的发展,提高了地方高校教育和科研国际化水平。“引进来”的同时,还要“走出去”,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学术带头人和研究生去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培训、访问、授课、项目合作或进修,促进学术的国际交流,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科研方法,开阔教师的国际视野;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宣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校的国际知名度;提高师资队伍中国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组织的工作经历比例;鼓励教师加入国内外学术组织,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在各领域争取更多话语权,提高学校的学术地位和声誉。
(6)加强学术梯队培养,提高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
地方高校以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技、知识创新推进社会发展,教育创新和科研创新的主体是师资队伍中以学科专业为依托构建的学术梯队。学术梯队具有学术性、方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学术梯队的建设首先要有集教育、科研、开发实践和管理于一身的学术带头人,既能保证学术梯队的学术权威性,又能引导明确的研究方向,还能提高学术梯队的凝聚力。学术带头人的国际化水平代表着地方高校学术梯队的国际化水平。在学术梯队的国际化培养中,要加大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力度,积极参与或组织国际交流与合作,熟悉学科前沿发展方向,鼓励学术带头人任职于国际科研机构、国际学术刊物、国际一流大学和国际学术组织,增强学术带头人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学术骨干是学术梯队建设的中坚力量,通过进修、访问、项目合作等形式的学术交流提高学术骨干的国际化水平。学术人才的引进是造就学术带头人、构建学术梯队最直接的办法。地方高校在人才引进上要不拘一格挖掘国际智力资源,引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推动人才合理流动,提高地方高校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浙江工业大学网.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工作总结.2013.3.21. [EB/OL]
[3]中国教育新闻网.2013.10.01. 寻找高校在区域发展中的角色.杜云英. 《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1日第7版
2013年10月29日至11月2日,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教育局举办了首届教学科研周活动。122人参加会议,展示了36节观摩课,400多位教师参与科研周活动,达到了全旗教师的25%。本次科研周包括校长论坛、观摩课、说课、评课、区域连片教研、在京挂职锻炼汇报等内容。
年度主题――聚焦课堂!
“科研”固然不能靠“周”或者“年”来一劳永逸,教育科研是长期的、常态的、永恒的主题,但通过集中展示中小学课堂及教研的现状,有助于唤醒教育人的科研意识,从而迈出由经验型教学向科研型教学转型的步伐,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胜利’,那只是‘空洞的胜利’”,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达喀尔会议上通过的《全民教育行动纲领》中的一个重要论断。达喀尔会议明确提出:世界教育的发展目标应从全民教育向全民优质教育转变。
这是世界性的难题,也是阿荣旗面临的难题――在基本办学条件实现飞跃之后,下一步如何通过规模发展转变为内涵式发展,实现基础教育的根本“转型”。
2008年,阿荣旗作为内蒙古地区最后的“两基”达标的旗县,通过了国家验收。这是教育上的里程碑,它意味着:二十多年来为改善办学条件,为使“每个孩子都有学上”,国家、自治区及地方政府可谓竭尽全力:一系列的“工程”(危改、寄宿制、一二期义教、两基攻坚),“两免一补”,“免费教育”,半个世纪甚至百年来的历史欠账基本还上了,办学条件终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2012年,阿荣旗就投入项目建设资金3.28亿元,建成了即使放在京沪等地也属于高档的阿伦中学;阿荣旗第一中学迁址建设项目启动;完成了7所学校风雨场馆建设任务,扭转了高寒地区冬季体育课难上的困局;为5所学校新建了塑胶跑道;完成了乡镇23所学校326套“班班通”建设任务;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已达88%;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先前只有大城市才有的少年宫也出现在这片曾叫“屯”的土地上……
一位老校长感慨地说:“过去娶媳妇的梦敢做,可是阿荣旗的学校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梦不敢做。”
办学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后怎么办?下一步的路子怎么走?中国教育如何与粗放、高耗、低附加值的中国经济一起来个“华丽的转身”?怎么才能把“空洞的胜利”变成“实在的胜利”?使我们的教育,起码是义务教育,实现“既公平又卓越”,追求教育的均衡发展,追求每个孩子人生起跑线的近似,追求人长远、和谐、全面的发展?
“公平且卓越”是中国乃至世界教育追求的目标。“公平”,使每个国民能享受到基本相当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卓越”,使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这是阿荣旗乃至中国教育面临的大课题、大难题。
提升教师、转变模式、聚焦课堂、回归本质:阿荣旗的思路与打法
何为优质教育?不仅仅是校园的豪华,不仅仅是设施的洋气,甚至也不仅仅是升学率的简单提升。2008年“两基”达标之后,阿荣旗就较早提出“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用他们形象的比喻说:先前几十年我们教育是为解决“温饱”而奔波,现在终于有能力为“小康”使劲了。何为教育的“小康”?学界的争论不如老百姓质朴的、直观的、感觉性的理解:有涵养、有品位呗。不仅要吃饱,还要有营养;不仅要追求物质满足,还要有精神归宿。“内涵式发展”说到底就是学校不能仅仅是一个应试的工厂,而应该是一个有品位、有精神追求、有文化向往的、能影响学生一生的精神家园。
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的关系,假如打个比方的话:前者是爱情,后者只是婚姻;前者是家,后者只是房子;前者是睡眠,后者只是一张床;前者只是长寿而已,后者才是生命的质量。二者层次与目标有很大差别。
关于“内涵发展”或者“内涵式发展”的提法,在学界是有争议的――
有人认为,内涵是指物质的本质属性,内涵必须与特定的“名词”或者“概念”对应,没有概念,就没有内涵。教育部的文件中出现了“内涵式发展”, “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质量”又如何能提升呢?层次、水平可以提升,重物可以提升,质量只能用“提高”。从语法修辞上讲,内涵只能讲“充实”,而不能讲发展!外延只能叫“扩展”。无论如何任何事物的“内容”是无法发展的。
如同“素质教育”的概念一样,学界可以无限期地争辩下去。但我们可以这样简单地理解:外延式发展侧重于孩子“有学上”,改善学校办学硬件,学校形成一定的规模;而内涵式发展则是在“有学上”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好学”,受优质教育,受有品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以人的终身发展、和谐发展为归属的。
阿荣旗把内涵式发展的重心放在了教师、课堂、学生身上。
教师,所有教育要素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要素。学生“择校”,说到底是“择师”。阿荣旗清醒地意识到历史发展中长期积累的师资问题: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敬业精神不强,专业化程度低,职业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更是匮乏。抓好的一把扑克牌是不能随意调换的,只能从永无休止的培训入手。仅2012年阿荣旗全年就培训教师2181人次,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3期,培训教师713人次;选派一线教师137人参加市级培训,选派中小学校长及骨干教师215人到京沪等教育先进地区学习;组织中小学骨干教师584人参加了“国培计划”培训,举办了爱德中小学英语教师暑期培训班。同时,阿荣旗还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制定了“共享蓝天计划”,利用教师研修网集中培训教师532人次,实现了“大规模、普及化、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训目标。
培训的效果是明显的,在科研周期间,记者在听课、评课、观看集体备课及校长的发言时发现,今天教育倡导的新理念、新思想、新主张,在不少教师、校长那里是烂熟于心的,虽然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还存在巨大的鸿沟,但能分清现行教育的是与非,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例如,不少老师在思想上认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课改理念,但评课时,仍然不由自主地退回原点:“你讲解的重点突出,学生配合得很好”……
区域联合教研也是阿荣旗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一大思路。他们把全旗的中小学按地理相近和强弱搭配的原则分为五个区域,以城带乡,以强带弱,联合教研,共享智慧。为了防止集体备课中的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把集体备课的教案“冷”在抽屉里,仍然凭经验上课;二是全盘照搬集体备课的教案不再进行个性化设计),他们采用“二分三合”的模式,要求个人复备的教案返回教研协作组。从王杰小学副校长刘慧梅的一份总结报告中可以看到打破校际区域界限连片教研的收获: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有两种思想。
校本教研有长足发展。学校是为了挂铜牌子而教研,还是为解决本校问题、个人问题、身边问题而教研,这是两种教育观的反映。从科研周可以发现,很少有校长、教师标榜本校有多少国家级课题、自治区级课题。材料交流的、日志记载的更多的是身边的问题、身边的小现象:怎么防止“生活味”取代“数学味”?当学生发现教材上的理论和生活实际矛盾的时候;当家庭压力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影响……
内涵式发展:几代教育人的历史使命
科研周活动结束时,沈为聪副局长的一段讲话颇为耐人寻味。他说:以“运动”的方式搞教研肯定是有悖于科学精神的,但它是教育科研的助推器,“科研周”可以理解为“破冰之旅”。课堂是一条扁担,一头连着课程,一头连着学生的人生,所以要“聚焦课堂”。课堂不改变,其他的花样翻新,算不上学校内涵式发展。因此,“聚焦课堂”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课堂效率高,学生才不厌学,过重的学业负担才能减下来,学生才能有时间和精力参加其他活动,才能有时间读书、参加社会实践。
他指出了当前教师和课堂教学亟待改变的问题:不少教师仍然不备“课标”和学生,只备教材;课堂上老师仍然是牵着学生走,而不是引导学生往前走;不少老师只教教材,不教如何学习,不大关注哪些学生学会了、哪些还没有学会……
本次科研周的主题是“聚焦课堂”。今天的校长,对课堂教学有话语权者有几?话语权的有无,取决于你是教育家还是社会活动家,取决于你是行政化的还是学者化的,取决于你是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还是琢磨教育深层问题的专家型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