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汽车工程专业

汽车工程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12 14:03: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汽车工程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汽车工程专业

第1篇

国内有汽车工程专业的大学主要有:

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 、武汉大学 、浙江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隐喻;认知策略;映射;汽车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教学

中国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2-0225-02

0 引言

从亚理士多德时代开始,隐喻就被作为一种主要文学修辞手段进行研究。上个世纪70年代,认知语言学家开始从认知角度对隐喻进行真正的跨学科研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都试图找出隐喻理论在二语习得中应用的渠道,Cameron&Low将隐喻研究引入到了应用语言学领域。本文拟运用隐喻认知理论,从人类认知角度出发,分析隐喻与专业词汇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利用隐喻认知策略在汽车专业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中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的几点启示。

1 隐喻认知理论

认知语育学家认为隐喻就是利用一种概念表达另一种不同概念领域的事物。以相似性为基础的隐喻能够使人们创造新的意义和为人们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视角,它对人类认识事物、形成概念、发展词汇均起了重要作用,所以语言教师可以利用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可以利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释语言中不同形式的隐喻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系。

隐喻是通过映射实现的,即从一个人们比较熟悉且易于理解的、具体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或较难理解的、抽象的目标域,从而达到重新认识目标域的目的,从这一层面理解,隐喻应是词汇教学中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习者根据已有知识和认知模式在词汇之间建立起联系,触类旁通地领悟、记忆和应用词汇知识,特别是难理解的、抽象的专业词汇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发展专业词汇网络。

2 汽车专业词汇教学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市场经济对汽车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呈多元态势增加,特别是国际汽车市场交流要求培养具有高水平英语的复合型汽车专业人才。许多开设汽车工程专业的高校采用汽车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即利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促使学生通过英语获取各种专业信息,了解学科前沿成果,掌握世界科技动态或用英语与同行专家交流。在汽车专业英语中,专业词汇、术语维系著专业英语的语音和语法,是语言学习和实际运用的基础,并且很多专业词汇和通用英语词汇音形完全一致,只是涉及特定专业内容,具有了特定内涵,所以词汇教学是专业英语教学的基础。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已接近成年,认知水平提高,具备了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因此汽车专业英语词汇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性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大量词汇并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策略。

3 隐喻认知与专业词汇的关系

词汇的隐喻性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词汇产生和发展的隐喻性和词汇使用的语境隐喻性。研究发现,很多体现科技进步的专业词汇是在人的隐喻认知基础上,参照人们熟知的、具体的概念对新的事物或行为进行整合,进而生成新的概念和词汇。这一点在很多合成词中可以得到体现。有些则是对原有词义范畴进行延伸,即在相似性的基础上,通过联想从一个范畴向另一个范畴映射,从而产生了新词义。这一点可以在专业词汇中得到了映证。

同时,词语的使用也具有语境隐喻性,即语言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隐喻。专业英语词汇就是普通词汇在特定专业语境中产生的词汇,有些词汇意义是在字典中找不到的,所以准确理解它们不仅需要隐喻性的认知以及与特定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语境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词汇的意义并准确使用。

4 隐喻认知策略的应用

Danesi认为“隐喻能力”指的是说话和写作过程中辨认和使用新隐喻的能力。它包括语境适合性和操作性策略两个方面,前者指对目的语中隐喻概念所包含的心理影像的识别能力,后者指在交际中正确使用概念图式的能力。Littlemore从四个方面对隐喻认知能力进行细节性探讨:①使用隐喻的创造性,即“原创”新隐喻的能力:②理解隐喻的熟练度,指理解一个隐喻多层含义的能力:③理解新隐喻的能力,指正确理解“原创性”隐喻的能力;④理解隐喻的速度,指轻松、准确、及时理解隐喻的能力。由此,专业词汇教学应结合专业知识,利用词汇的隐喻性质讲解其词义的来源及使用,强化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学生专业英语意识和思维能力。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4,1词汇产生的隐喻性随着汽车技术快速发展,相应的各大汽车制作商不断推出新的款式并给其附以具有特色的名字,这些名字作为专业词汇在汽车工程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理解并记忆这些词汇往往成为学生的难点。教学过程中适当讲解该词汇映射的源域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些汽车是以制造商的名字命名的,如Chevrolet、Ford、Buick等,告诉学生它们的来历可以让学生了解其背景,更好的掌握其发音其词义。还有就是一些舍成词术语的产生也体现了隐喻认知。可以用隐喻讲解,例如Road master(路霸)是别克历史的一款车型,在这个合成词中master原为“主人,主宰”。因为它是别克汽车外观设计的里程碑,体现了许多崭新元素,如全钢车身,子弹形车灯,及高坡度的挡风玻璃,以致于当时欧美的汽车造型都在向它看齐,所以汽车厂商运用master来映射该车的霸气风格。再如,jaeket(夹克)是一种套在人体上的衣服,汽车汽缸外部也有一个可以冷却发动机的套子,借助这两者的相似性产生了waleriacket一词,很形象的表达了“水套”的外形和作用。

4.2词汇发展的隐喻喻使词义在原有的范畴上进行延伸,尤其使本体向喻体进行映射从而产生了多义词。然而多义词的多种意义之间的联系不是任意的,它们的产生和变化都与人的认知有关。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隐喻认知认识中心词义转为联想词义的过程。这样,学习者可以结合专业特点,根据隐喻认知模式从中心词义推导喻义,而不需要机械记忆所有的含义,有利于词汇意义的理解和长期记忆。例如wiper的中心词义“擦拭者”是由其动词wipe(擦拭)转换而来的,后因汽车的产生而将其中心词义映射到汽车领域,从而具有了“刮水器”的意思;govermor的中心词义为“统治者”,而速度是汽车的特性之一,控制汽车也就是控制速度,所以governor被引申为“调速器”:因为mumer(围巾)和消声器的形状和作用有些相似,两者使用时都为筒状,前者可以解除寒冷,而后者可以消除噪音,所以在汽车专业中mumer意为“消声器”。再有piuow本意是“枕头”,汽车的很多零件就像枕头一样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专业英语中,pillow做“垫片”讲。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可以将基本词汇和专业词汇联系起来,既有利于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隐喻认知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3词汇使用的语境隐喻性人们在使用词语时会因不同的语境产生不同的隐喻认知,从而产生新的词义。最典型的是人们利用自己熟悉的身体器官与新概念的相似性,在特定的语境下给原本表示身体器官的词汇赋予新的词义,这同时体现了人们的认知情感。现代社会中,汽车是人类很重要的一种交通工具,所以有“爱车”之说,这种感情通过隐喻认知反映到了语言中,出现在一些汽车专业英语词汇中,例如body(身体)被赋予“车身”的意义,arm(手臂)则为“节臂”,tllmtfle(喉咙)经过隐喻认知后理解为“节流阀”,而rib(肋骨)则被讲做“加强筋”。

还有一些词义是仅在某种语境中产生并使用的,比如说与相关专业知识联系而产生的词义,所以专业词汇教学过程中可穿插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应用词汇。例如,汽车“扰流器”的作用是分散气流对车身的阻力从而增强汽车动力性,如果结合这一专业知识就不难理解与其相对应的英语术语spoileT(损坏者)了。再如thesis本意为“底座”,而在汽车专业语境中只能做“底盘”讲;frame(框架)为“车架”也体现了本意与语境的结合。

5 结论

隐喻作为人类的认知方法无处不在,它对语言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汽车专业词汇教学中关注隐喻认知理论,根据教学具体情况讲解词汇与隐喻的关系,积极运用隐喻认知策略可以激发学生专业词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隐喻和汽车专业词汇之间的关系,借助例子提出了一些相关教学技巧,以期望教师培养学生隐喻认知策略,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锋2008.隐喻认知理论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102-105

[2]束定芳,汤本庆2002.隐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和研究课题[J]外语研究。(2):1-6

第3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车辆工程;汽车构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55-03

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将双语教学作为重要考核指标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要求“用双语授课课程课时达到该课程课时的50%以上”,为此,我们应该从外语、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习惯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一、《汽车构造》课程双语教学建设意义

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国家的汽车行业还存在很多问题,国产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随着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被源源不断地引进到国内,进行车辆工程专业双语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掌握国外一手先进资料和文献,了解国外汽车先进的设计和制造理念,学会独立地思考和解决车辆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汽车工业的腾飞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汽车构造》是南京农业大学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相关学科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本校的《汽车构造》课程被定位为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专业课,面向交通运输、车辆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开设,为后续的专业方向课奠定良好的基础,以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需要,培养综合素质高、工程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强、面向生产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通过推行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汽车的发展历程和行业的发展动态,掌握汽车工作原理与结构,具备分析汽车的不同结构、比较其优劣的能力,养成分析问题和探究结构奥秘的习惯,领悟汽车及其结构的设计思想,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意识,为培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总论、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曲柄连杆、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发动机点火系,发动机起动系统,发动机冷却系、系,汽车传动系,汽车行驶系,汽车转向系,汽车制动系,其中,发动机电控系统、自动变速器是汽车中比较重要的电子技术。

二、南京农业大学双语教学的现状

双语教学在我国开展的时间已有10年之久,在一些教育部指定的重点高校的教学实践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学生从开始听天书一般的纯英语专业课到基本跨过了外语和专业的双重门槛,感受到双语教学的魅力。但在我国普通高校中双语教学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国内高校开设《汽车构造》双语课程的高校还比较少。可以借鉴的资料还不是很多,但是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已经基本具备开设双语课程的条件,此课程是本校《汽车拖拉机学》的子课程,《汽车拖拉机学》经过近十年的精心建设,已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笔者所在的院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师队伍中50%以上的老师先后赴美国、日本、荷兰、新西兰、德国、澳大利亚等国进修和学习,是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教学队伍。《汽车拖拉机学》课程已形成了以农业机械化工程为江苏省重点学科、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为平台,学科带头人领衔,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教师梯队。教师运用英语进行教学和口语交流没有障碍。《汽车构造》是为大学三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此时学生已大部分通过了四级考试,有相当学生也已通过了六级考试。学校每周都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角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积极性。学生具备学习双语课程的条件。

三、《汽车构造》双语课程建设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双语教学教材的建设。由于“双语教学”在语言、教材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在教材建设上应由学校划拨专项资金,缓解教师对双语教材的后顾之忧。根据我国车辆工程专业《汽车构造》课程的设置内容,在调研、查阅大量英文原版教材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四本内容先进的原版英文教材,它们是:海伍德编著的《内燃机原理》(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FundamentalsJohn B.Heywood),格里特编著的《汽车》(The Motor Vehicle,T.K.Garr),吉莱斯皮编著的《汽车动力学原理》(Fundamentals of Vehicle Dynamics,Thomas D.Gillespie),米林肯编著的《底盘设计原理与分析》(Chassis Design:Principles and Analysis,William F.Milliken)。在《汽车构造》双语教学自编教材编制的过程中,整合国内外教材为教学内容做整体规划,内容最终确定为发动机和底盘两部分。发动机包括两大机构、五大系统,即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柴油机)、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和起动系统。底盘包括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

2.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教学。①多媒体教学。由于此课程是本校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汽车拖拉机学》的子课程,先前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教案和课件的修改。教案与课件全部用英文完成,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术语和概念用中文和英文同时标注。由于本课程教材中有大量图片,所以课件中引入英文原版教材的内容,精选图片,多用立体图。复杂难理解的内容,则制作成动画,分解结构,从基本功能的实现到完善技术性能所采取的技术手段,使学生一目了然。②通过结构拆装教学。由于此课程实践性很强,所以我们增加了实验教学课时。学生亲手拆装汽车各总成或部件,加深对结构原理的理解,增加他们对汽车实物的感性认识,从总成拆装到总成装配、功能检测到故障分析,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③利用实物教材教学。在实验室直接利用实物教材教学。如讲授发动机的结构类型,用中文和英文讲述各类新型发动机,如上海大众桑塔纳轿车发动机、丰田轿车发动机、日产尼桑发动机、EQ6100发动机等各类发动机总成的特点,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采用了外文教材授课模式。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我们决定采用以下三种双语教学方法:①渗透型双语教育。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使用英语——有的是使用一些常规的课堂用语,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说。②穿插型双语教育。在讲授课程内容时,交替使用中英文两种语言,或以中文为主,在理解中文的基础上适当用英语补充;或以英文为主,在用英文教学的同时,适当辅以汉语的解释和说明。③双重型双语教育。同时使用中文和英语两种语言教学。教师通常可采取团队教学的形式,但每位教师只负责用其中的一种语言进行教学。比如,《汽车构造》课程专业教师用汉语讲授,另一位教师用英语配合授课,这种两种语言并存的双语教学模式也会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这几种双语教学方法我们都会不断地尝试,在不断的实践中一定会获得新的感悟。相信经过不断的探索,我们一定能找到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

4.考核方法。考核成绩是这样进行分配的:平时成绩2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40%+实验成绩10%,合理的分配成绩比重,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影响。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提问、讨论、作业等。由于《汽车构造》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发动机和底盘部分的课程,总课时为90节,18节课时用于实验,学生在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对汽车的原理和构造会有深刻的认识。在期中和期末各进行一次笔试,题目内容为英文形式,回答时可用英文和中文两种语言。如果考核方式仅有期末考试一种单一的方式,也许会造成多个学生的分数较差甚至不及格,也不利于平时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考查,所以笔者认为上述成绩的设计是合理的。

5.评价方法。由于《汽车构造》双语课程是本校教学改革新的尝试,在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与其他教学活动相比,“双语教学”在能力养成、教学精力、物质保障和风险承担等方面,都要求教师必须要有持续性较大的投入。由于双语教学在授课内容和方法上,比非双语教学产生的工作强度大、资料取得难等特点,建议学校适当增大课酬系数,如课酬系数可以定位为3.0。否则,老师们更愿意投身收益较高的科研工作而不愿意花大力气教学,这不利于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开展双语教学是本校进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提高本校本科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但双语教学试验与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只有通过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才能将双语教学的实践顺利地进行下去。双语教学是一种强化习得外语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各种语言教学模式有着殊途同归之处。至于到底哪些模式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研究、去实践。为了使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获取更有效,从事英汉双语教育的学校或教师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模式以取得更好的试验效果。当然,不管采用哪种模式,都不要偏离双语教育的目的:获取学科知识,营造双语环境,为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和使用提供更充分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探索出一条开展双语教学的有效途径。相信经过几年的坚持和积累,本校《汽车构造》双语课程必将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毛晓明,陈少华.关于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J].高教探索,2004,(12):41-42.

[2]郭 瑞.浅谈双语教学[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学科版),2002,(4):97-99.

[3]任卫群,饶芳.工科专业类课程双语教学的体系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3):103-106.

[4]曹仁稳.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8-80.

[5]孙中华.高校双语教学教师外语水平调查分析与能力培养应对策略[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5):134.

第4篇

关键词 汽车服务工程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以及汽车的普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与管理领域日益凸显其重要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发展目标是立足于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具备汽车服务工程的基本理论,①系统掌握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能从事汽车运行管理、经营销售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②③因此,研究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合适地方本科院校特色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汽车服务产业的发展,汽车服务类教育已比较成熟,目前已经形成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相结合的汽车服务类人才教育体系,能够有效地满足汽车服务类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例如,美国已有多所大学设置了汽车服务管理或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部分设置了汽车服务类的研究生教育。同时,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汽车服务类培训体系,要求所有汽车服务类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汽车服务类工作。除去正规学历教育外,针对汽车服务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在美国汽车产业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指导下,还建立了美国汽车服务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在美国汽车服务类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日本,许多大型汽车企业也都设有专门的汽车服务类研究、咨询、培训机构,如日本本田、日本丰田等都非常重视汽车服务类人才教育,并为中国进行过汽车服务类人才培训。可以说,日本汽车服务类教育和培训已形成体系,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汽车服务类人才培养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每年向社会输送数万名汽车服务类毕业生,然而社会上却呈现出:一方面汽车服务类人才短缺现象继续加剧,汽车服务类人才需求单位感到“一才难求”;另一方面汽车服务类毕业生就业困难。这说明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人才的需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出现脱钩,不论在服务人才的种类和层次,还是服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都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通过相关文献调查发现,目前我国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没有依据地方需求、自身优势和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人才的能力要求,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定位,特别是地方应用型大学还没形成与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错位竞争”的战略定位。(2)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没有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只是在原来车辆工程专业基础上开设了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学、物流工程等少数专业课,课程设置缺乏科学依据。(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目前我国的汽车服务教育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忽视启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往往理论概念讲得多,实际方法研讨得少。这种培养模式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欠缺,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4)缺少针对性的实践教学。目前社会汽车服务后市场要求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使学生具备很强的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以胜任将来从事的汽车服务类工作。然而,由于汽车服务工程学科起步相对较晚,造成实践教学的方法和手段较落后,尤其缺少针对市场需求的实践性教学,因此学生的自主应用能力的培养也受到制约。

2 改革方案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全面探讨培养汽车服务类应用型人才方面的改革举措,构建了完善的汽车服务类教学体系和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改革方案如下:首先,进行理论分析,为汽车服务类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依据,形成初步的研究框架。其次,对目前汽车服务类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进行全面的分析,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再根据社会对汽车服务类专业人才技能的具体要求,结合地方性大学的培养目标和我校的办学特色,确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再次,在汽车服务类教学的各环节贯彻教育教学的创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后,对新型汽车服务类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总结,分析研究成果的特色和推广意义。

3 持续改进

本文提出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针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建立建全培养体系,优化培养机制,通过学生自评、教师考核、指导组监督、用人单位评价等方式,对毕业生能力培养的课堂授课、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全部教学环节进行逐项出口评估,并利用评估结果对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进行持续改进,使本专业毕业生具备“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范围广”的能力和潜质。

第5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汽车服务工程 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242-01

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盐城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自2007年成立以来,已培养近400名学生。针对我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结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拟采用应用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即采取“3+1“模式,三年在校实习,累计一年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作为教学型院校,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突出应用型,为下一步的工程硕士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现有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1.人才培养目标中没有突出工程教育,导致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需求有脱节。

2.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职称晋升体系、成果奖励体系仍以论文、项目、获奖级别为标准,导致专业缺乏双师型教师。

3.本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工程人才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与森风集团等汽车服务类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但是效果尚需提高。另一方面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优惠与鼓励政策,校企双方对实践教育的管理、认识上认识不够,人才培养的目标难以满足要求。

二、研究计划

1.根据企业需求合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确立应当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进行差异性定位,走与学术型培养目标错位发展的道路,培养目标的制定应突出应用型特点。

2.围绕培养目标科学构建三大教育平台

为满足工程应用型人才对上述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构建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要求,进行三大教育平台建设,即课程平台建设、技能平台建设、综合素质平台建设。

3.更新观念,探索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新途径

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当消除传统工程教育的弊端,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式,跳出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强调面向工程实际,尤其是新技术、新成果等要及时进入课堂。

三、研究内容

1.制定基于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系统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工程制造、工程施工、工程运行或专门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具有工程师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课程网站建设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培育离不开课程建设的改革,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有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营销学、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服务企业管理等,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课程建设成精品课程势在必行,有必要对这些专业课程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进行课程网站建设。

3.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内容对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学院自身的实验条件,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同时增加设备台套数,增加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投入,科学合理地组织实践教学环节,使之符合卓越工程师的能力培养要求。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必须有企业的参与与支持,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将进一步加大顶岗实习的力度,增加企业顶岗实习实践的力度,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职业素质,实现由学生到职业人的无缝对接;在企业学习期间,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由给学生讲授理论教材转向实践教材、传授理论原理转向传授实用高端技术、基础理论研究转向应用技术研究,注重成果转化,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4.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有江苏森风集团、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江苏奥新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马恒达悦达(盐城)拖拉机有限公司等,根据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在进一步做好上述企业的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争取更多地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另外联系2-3家汽车服务企业作为实习基地,进一步加大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5.师资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这对师资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将安排中青年教师进入一线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鼓励教师考取汽车工程师等资格证书,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使教师开阔视野,提高水平,同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

四、结论

为响应教育部的卓越计划,盐城工学院正在积极开展卓越工程师实施计划,汽车工程服务专业作为机械类学科,有必要实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而汽车工程服务专业又被列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按照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对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体系进行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以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建设计划为契机,对汽车工程服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有助于毕业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到工程实践的真知识,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到企业的实践环境中,同时也必将带动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研究,2013(14):25-27

[2]陈秋林.德国“双元制“对我国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的启示.价值工程,2010(9):26-27

[3]戴建国.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06):92-96

第6篇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30-02

一、引言

汽车服务业是指彼此相关联的各类汽车服务形成的一个有机系统,是所有汽车服务提供者组成的产业[1]。汽车服务业在我国最早起源于汽车的维修体系,并与其他各项汽车服务项目一起迅速发展并壮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服务产业当前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历史性发展机遇且科技含量更高的技术行业,这也必然对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的相关技术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国内外高校纷纷开设汽车服务专业。国内最早开办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截至目前,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以及职业院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从汽车服务市场巨大的人才需求出发,纷纷开设了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汽车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培养掌握现代汽车技术和汽车服务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的汽车技术服务管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熟悉汽车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能够从事汽车试验检测服务、商务贸易、保险理赔、信息咨询、企业管理、零部件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技术应用型人才,应该“懂技术,善经营,会服务”。而且,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不仅应掌握汽车行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应具备一定的汽车服务实践技能。

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3+1”培养体系的构建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所谓“3+1”教学模式,是指在大学的四年中,前三年主要进行理论教学和相关实验的教学。而第四年是集中实践、实训环节。内容包括校内实训、毕业论文或是毕业设计。在前三年理论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通过第四年的强化训练,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从而全面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必须科学合理地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具体可分为基础教育模块、学科基础必修课以及选修课。(1)基础教育模块。本模块应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利用我校工科基础教育公共平台,课程的设置严格按照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来完成,此类课程约占总学时的39.2%左右。(2)学科基础必修课模块。该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学科基础课基本上和原先的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设置相同。而专业方向课是体现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特色所在,包括汽车营销、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金融等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在汽车后市场方面的专业理论素养,体现“宽领域”的就业思路。(3)选修课模块。该模块为本专业拓展课程。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进一步深化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以及汽车商务相关行业的综合能力,使学生了解国内外汽车服务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学生在本模块必须完成四门课,总计8学分的学习任务。

2.师资队伍建设。高等学校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资源是第一基本要素。特别是对于新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高校,在进行学科建设时显得更为重要。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实验师资队伍是完善并提高专业学科建设的基本保障。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学科特点来看,其专业涵盖面广泛,技术层次较高,因此对专业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开设本专业的高校而言,建设一支专业理论水平深厚、动手能力很强的高素质、双师型人才师资队伍,特别是本学科带头人,这也是专业建设起步阶段的首要任务。同时还有必要引进具有丰富汽车服务行业经验的高级技师、技师等作为实验、实训教学人员,以满足汽车相关实验、实训教学的需求。为此我校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思路,一方面积极的将教师送到国内外高校进行学历进修,以期提高其理论水平;另一方面,将教师送到企业以提高其实践动手能力;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既包括学术水平较高的教授、博士,也包括在汽车服务领域里拥有丰富行业经验的高级技师或技师。截至目前,本专业的师资队伍基本能完成所有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所有教学任务。同时所有的教师都成为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未来本专业还将继续送教师去其他高校进修,还要同时加大引进力度,特别是高水平的专家或教授。

3.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对工科而言,教学实验教学环节一方面是课堂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汽车服务专业更强调实践动手能力,因此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成果。只有通过完善的实践教学平台,学生才能熟练使用各种汽车相关检测、诊断和测试设备,熟练地掌握汽车常见故障诊断方法。为此,实验室设备不仅要求配备齐全,而且要逐步建立开放性实验室,保证所有学生都能亲手操作,巩固、消化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操作技能,积累工程实践经验。为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第一,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不低于30%;第二,聘请汽车服务企业资深技师或高级技师担任指导教师;第三,在课程组织形式上,采用“3+1”实践教学模式,在第四年集中培训。包括集中的校内实习实训、校外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4.实训基地的建设。汽车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对实验室实践项目的重要补充,在汽车服务专业技能综合实践中也能起到重要补充作用。同时也是汽车服务专业实践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实训基地条件能够让学生提前并充分地接触社会,感受服务社会的实际、具体过程。因此,建设好实训基地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必备条件。为此,应大力加强校地、校企等多方合作机制,开拓建立各类型的校外实训基地[2]。由于学校所在苏南地区经济发达,目前已逐渐形成了汽车行业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汽车服务市场。基于此优势,我校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方式,加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了自身特色。

三、结语

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首要职责。由于汽车服务工程是一门新的本科专业,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常熟理工学院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应以苏南地区的汽车相关行业为主要依托,充分考虑我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发展放向,充分体现自身教学特色,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力图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汽车服务业高级人才,为本地区乃至全国汽车服务行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国方.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戚萌.汽车行业服务与营销人才需求分析[J].科技信息,2009,(07):23-24.

第7篇

【关键词】工作过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作过程”是工作人员在工作情境中为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行动的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教学应该以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和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按照工作过程来制订培养计划,使学生在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学习,获得可迁移的工作过程性知识。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分析

1、行业现状与发展

2008 年我国汽车产量和销量分别为934.51 万辆和938.05 万辆。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10 年1 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 数据,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 万辆和1364.48 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中国汽车累计产销突破1300 万辆,同比增长创历年最高,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汽车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就业、增加税收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 汽车对社会形态的影响, 使中国进入了“汽车社会”。我国汽车生产厂家多达120 多家, 汽车改装厂家多达500 多家,汽车生产厂家的数目超过了美国、西欧和日本汽车生产厂家数的总和,居世界第一位,这为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未来几年内急需大量掌握汽车诊断技术的高技能应用性人才。

2、职业能力分析

目前,毕业生就业面从原来的汽车维修,拓展到汽车后市场所涵盖的各个领域。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汽车维修企业、汽车销售企业、保险公司、汽车公估公司等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就业主要分布在机电维修部门、销售部门、培训部门、车险理赔部门、车险查勘部门等。根据人才需求分析,企业需求的主要工作岗位为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配件管理、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车辆维修质量检验、汽车维修技术总监等。

3、工作任务分析

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岗位主要为汽车机电维修、汽车配件管理、汽车保险理赔、汽车维修业务接待、车辆维修质量检验、汽车维修技术总监等,其中机电维修技术人员需求量最大,为此故障诊断与修复和汽车综合故障诊断与修复。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核心内容界定

通过市场调研、职业岗位能力及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理论与生产相结合,与企业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教学计划,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专业、系办企业、校企合作企业于一体的专业建设模式;共同开发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共同开发专业领域内应用研究课题。在此合作基础上共同探讨出“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专业岗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岗位一体”是指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的理实一体初级模块课程教学和初级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能掌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通过中级模块课程教学和中级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能进行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与修复;通过高级模块课程教学和高级技能强化训练,使学生能进行汽车综合故障的诊断与修复。

2、基本运作方式

由于当前所招学生层次不齐,而企业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培养出符合行业需求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特色的高素质灰领人才,是当前高职学院需要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以“教以学生为本、学以市场为需、育以技能为主、才以应用为先”为育人宗旨,通过多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在“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策略指导下,借助“项目法教学”“实训模块学习”等的改革,鼓励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通过实训锻炼提高操作能力,为学生熟练掌握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专业技能和适应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学习能力奠定基础,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

1、专业教学方法坚持“教、学、做合一”的原则。

2、根据专业课程特点,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来设计专业综合实训项目。

三、按照工作过程的需求,确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

下图所示,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教育,使学生对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开阔视野,熟悉当前汽车行业和企业, 了解在校期间开设哪些课程,经过哪些教学环节,能力结构要求,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做准备。其次,学习作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的人才需要掌握的知识,即本专业所必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如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汽车车身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汽车电路等专业理论知识等; 以及需要掌握的技能, 即汽车电气设备、汽车各电子控制单元的拆装、调试、检测等。

四、交叉补充

采用交叉补充等方法确保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所谓交叉补充是指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把课程分为通用部分和提高部分,在学完通用部分内容之后, 选择不同方向进行学习。采取多样化的非常规教学模式与常规教学模式相结合,形成交叉互补,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让学生较快地融入社会。

1、校企联合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学校教师经常到企业了解专业发展现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争取企业对办学的资助。另一方面,企业回访学校,向学校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并开设先进技术讲座,使学生能在校内就接触国际上最先进的维修技术及方法。另外,学校可帮助企业培养员工,向企业输送人才。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是跟企业进行联合,进行竞赛等项目,一方面拓展企业思路,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实践技能和对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2、开放实训室制度

选择性地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在学完通用部分内容之后,选择不同方向进行学习。为此,建立开放实训室制度,学生可以自发地组成小组(独立或由一名教师指导)到汽车实训室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

3、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学习与工作整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一个尽量真实的学习环境和具体的工作任务,呈现工作过程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在实训室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并要求学生通过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取得一个特定的工作成果(产品或服务)。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满足专业要求的工作行动,正确使用工具,与工作对象(同学之间可客串顾客、同事和管理人员等角色)进行沟通, 真正地学会工作。学生通过经历工作过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职业意识和方法,而且通过合作学习,学会在工作过程中与他人交流与沟通,最终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总结

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就是要形成以工作过程和用人单位要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为中心,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新的教学模式, 是实现培养生产、管理一线和企业“零距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从而有效提高毕业生的行业和社会认可度。而科学合理选择符合职业岗位、合理设计开发核心课程则是实现基于工作过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代新雷。 基于工作过程的《车身控制系统检修》课程构建[J]. 职业教育研究. 2011(07)

[2] 李英,何宝文, 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沿革之剖析[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3)

[3] 王坤,张文科。探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4] 巫兴宏。 基于工作页的一体化教学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10)

第8篇

关键词:汽车维修专业;课程体系;设想 一、改良课程系统,完善教学内容

尽管目前的汽车维修专业展开了多样式的变革,但很多内容及方法还是用以往专科系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所以,汽车维修专科的课堂变革,起初需改良课程系统,再深入改善教学内容。应当怎样选取课程和设置教学内容方可以适合课程变革的需求呢?同时此内容符合就业岗位的需要吗?

中职教育是为经济发展而效劳,为公司培育相应的技术人员。因此,课程变革必须依据公司需要及就业岗位要求而进行,而且还需思虑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因此,汽车维修专科课堂变革应当以公司需要为根本依据,以就业方向为引导,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及技能培育为基础来拟定课程及授课节点。特别需对于汽车维修课程实践能力强的特征,建立优化课程系统。它就是由重点课程及授课项目合组的工学结合课程系统。使学生在详细、完善的工作进程中学习和研究,在体会专业成长的同时提升自身整体技能。

二、加深进行项目化小班教育方式

当前,项目化小班教育方式已被多数学校广泛施行,而且获得了优良的教育成效,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究其原因是由于此项教学模式可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动手实操机会,并且尽可能带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但是,在授课进程中,因为项目化教学还存有些弊端,导致在授课的进程中,老师还采用以往的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汽车维修专业重视的是亲手实操,填鸭式教学只是背诵而不加理解的方式已经不符合维修专业的需求。所以,必须在课程变革后,老师在授课的进程中,需转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实操才能,采取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和学习热忱。老师还需将堂上教学转变成工作场合教学,真切做到使学生在完成项目工作的进程中学到相应的知识。此类知识涵括了专业理论、技能学识以及操作技巧、安全等职位需要的相关知识。

三、增强老师素质培训,建立综合素质的专业老师队伍

伴随着中职教育变革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对老师的需求亦愈来愈高,特别是汽车维修专科,不但需要老师具备极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高超的实践技能,而且需要把握教学理论及有效的授课方法。这些年来,我国许多学校均增强了师资训练,并且还从公司招揽了部分出色的技能人才填补到老师队伍中去,所以多数学校就拥有了高超技能的老师,但是高级技师也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很好的专业老师。尽管当前老师培训的形式多样化,但是大部分均是以培训职业技艺为重点,而在授课才能这方面就相对缺乏能力培养。所以,我觉得还需提升师资培育目标,将授课才能与职业技艺有机的组合起来,建立综合素质的专业老师队伍。

四、开拓学校与公司合作模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

中职教育是为经济发展而效劳,职业教育唯有依靠公司的就业平台,方可以真切达成其目标,并且学生就业职位是验证职业教育是否成功的有效途径。所以说,公司和中职院校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与职业院校是紧密相连的合作伙伴。但是,还存在个别学校与公司合作关系虽然许多学校与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了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但还存在与企业合作关系懒散,使学生实习时期岗位不够稳固,公司供应的岗位数量及质量无法满足学生实习的需求,让工学结合的目标没法达成。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开拓学校和公司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开展工学结合的技能人才培训方式,多轨道创建学生岗位实习场地,真切做好工学结合,让中职教育具备不断发展的动力。

综上所述,笔者针对汽车维修专业实践性强的特征,设计出构建汽车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程系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将来的从业的路上多一道选择,让生命更完美,使道路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