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影视文化论文

影视文化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3 23:31: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影视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影视文化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韩国影视在儒家传统文化的保存和现代化以及商业化的过程中成为重要媒质。中国是泱泱文化大国在社会的转型期传统文化却被慢慢湮没。社会文化淡漠。价值取向模糊。分析比较韩国的文化视点和文化价值总结发展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韩流来袭

在世纪之交的中国沧桑巨变中,“韩流”汹涌而来。“韩流”的产生绝不是平地风云,唯有在文化多元共处的框架中,谋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才是比较理想的文化互动模式。外来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后的多元文化结构,是韩国近代历史中文化领域发展的极大成就,这种文化结构也成就了韩国的影视产业。

韩剧中有着浓厚的温情和鲜明的儒家道德,恰如其分地填补了国内目前的道德空白。韩国既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又经济发达,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先进,世界韩国研究者有一个共识:“儒教传统是韩国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儒学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和“学而优则仕”的为学之道,在韩国深入人心。并演化为注重教育的传统。剧中所体现的儒教传统,那种森严的长幼尊卑关系、几代同堂的生活方式以及孝顺父母、重视家庭、谦恭有礼的人生态度,让人感受到浓郁的东方文化传统。

二、韩国影视的文化视点

人性亲和力。韩剧为什么如此有生命力,不仅因为东亚文化的同质同源,还在于韩剧的叙事技巧揭示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体现了全人类的善世思想。每部韩剧都有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核心。无论是青春偶像剧如《蓝色生死恋》、《冬季恋歌》、《浪漫满屋》等,还是日常生活剧如《爱情是什么》、《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抑或是历史剧如《明成皇后》、《商道》等,都有一个情节曲折、细腻精致、打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中通常蕴涵着这样一些主题:亲情、爱情、友情、信义、利益、误解、宽容,情和义、恩和怨被绵密而富于技巧性地编织到日常化的真实生活场景里,既令观众感到无比亲切,又常常被其中蕴涵的戏剧元素所打动。无论故事如何发展,韩剧总有一个情节核心如影随形,紧紧扣合,这是吸引观众看下去,并被打动的核心要素。因此。很多韩剧即使长达几十上百集,观众仍是忠心耿耿、不离不弃,伴随剧情始终。比如多数韩国影视剧是以普通人的生活为描述对象,用细腻而朴素的手法再现韩国民众的精神风貌。无论轻松诙谐还是感伤忧郁,都真实而亲切。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的感觉,仿佛剧中的人物就生活在自己的身边。

文化亲和力。韩剧在题材类型上显现出多样化,而且在内容上也很注重伦理道德的力量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从形式看。有历史剧、现代剧;从主题看,有历史题材的励志剧《大长今》、《海神》、《茶母》,也有现实题材的励志剧《明朗少女成功记》、《汉城奇缘》。主人公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不畏艰难、不计名利、不怕打击,历尽曲折终有所成。伦理剧《黄手帕》,反映传统文化中人性的真善美、恕道、孝道和人格救赎,《商道》旧瓶装新酒反映现代商业精神和义利之争;肥皂喜剧《爱情是什么》、《我的嫂嫂十九岁》、《我的名字叫金三顺》、《校园卧底》、《黑道千金要结婚》、《爱在哈佛》、《家族荣誉》等幽默诙谐,主人公的生活情感费尽周折而结局却皆大欢喜;爱情剧《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雏菊》,感情执著坚如磐石,悲彩凝重,让人为之扼腕悲泣,有“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凄楚之绝美。

韩剧的文化构图从基本的生活细节铺开。以家庭为点、社会为面,辐射到各个行业、各个社会阶层,人物的情感丰富和文化的立体呈现。伦理和道德的社会约束,舆论的强大作用,再加上美丽的自然景观、寓情于景的叙事手法、悠扬哀婉的主题曲等,在一种不动声色的客观性的描述中展现人物的生活状态和心灵状态,在银幕荧屏上实现新写实小说的个人化书写。韩剧中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人物心理的准确客观的把握。细腻细致的描摹非常深入人心。尤其深得同样面临事业和家庭等各种关系困扰的中青年女性的共鸣。工作中的竞争、同事的远近亲疏、利益分配。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无论是和谐还是纷争。都有因东方文化的含蓄而有着为情义、得失难以启齿的心理较量。韩剧中的女性形象,大多感情专一,执著于理想与家庭,遇到困难隐忍坚强。一方面负有传统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也富有现代社会的事业女性特有的进取精神与不懈的追求和努力。演员表演真实投入,感情真挚,画面干净,色彩浓淡相宜。虽然韩剧冗长繁琐,但还是在中国大陆有很高的收视率、有很强的视听效果,很富有感染力。

三、当代韩国影视的立足点

韩国在政治和经济上全面接受现代文明的同时,在文化层面上也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的精神文化传统。韩国人认为人的修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二是伦理道德水平。韩国人所信奉的共同道德就是儒家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近年来亚洲金融风暴过后。韩国人进行了反思,认为西方文化道德在其鼎盛期过后,已明显暴露出一系列的弊端,如“拜金主义”使人钱迷心窍,不择手段;“个人主义”涣散集体,瓦解民心;人情淡薄漠视亲情,分裂家庭。有害社会。于是韩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国策。主张不仅要挖掘发扬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精髓,而且要大力发展以儒家文化道德为主体的“文化产业”,一方面可以抵制欧美颓废文化道德对传统儒家文化道德的冲击,另一方面可以成为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仅在2002年韩国就向文化产业提供资金5000亿韩元,约合4,5亿美元。同时,韩国又于1999年制定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随后又陆续对原有的《演出法》、《唱片录像及游戏制品法》进行了修改,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发展空间。

四、当代韩国影视的文化价值

韩剧在我们国内的流行主要是东亚文化圈共存的对儒家文化的认同感,不仅韩剧,新加坡和日本的影视剧也都同样在国内深受欢迎。这种文化的同质性是东方文化的魅力所在,也是当代文化形态及价值观念的转型期,国人的思想迷失和对传统宁静和谐文化精神的渴望。尤其是韩剧,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更为纯净、雅致、唯美。优美的画面,无论朴实还是华丽都很生动,传神的对白,悠扬动人的音乐,准确细腻的表演,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东方文化特有的仁义、礼孝、含蓄、内敛,切近而遥远的熟悉,感动着世纪之交的中国在沧桑巨变中渴望亲情和谐生活的芸芸众生。

西方有句谚语:“上帝在细节中。”用曲折的剧情吸引人。用唯美的画面迷倒入,用婉约的音乐打动人,在文化共通中营造亲和氛围,在文化差异中展示独特风情,韩剧就是通过对其中一个个细节的精妙把握,完成了对中国观众的一次又一次征服。无论是历史剧还是现代生活剧,当代韩国影视在电影电视剧题材选题和内容情节中面向生活与现实的个人化形态上,都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文化策略与文化战略方式是文化市场化运作的独特显现。韩剧注重在触手可及的家庭生活细节中,充分挖掘通俗琐事的表意潜力,在细致入微的家庭生活流程中客观呈现、主观营造厚重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并借以倡导真善美,使人物的精神得到逐步的阐发和张扬。可以将韩剧的文化价值概括为: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倡导现代观念而又尊重传统、看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呼唤现代人的沟通理解。

第2篇

1.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重视传统文化

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或是外国文化都应该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对文化的学习不应固步自封而应与时俱进。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呢?拥有一个文化素质高的教师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外国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时,传递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外国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基础,高举弘扬中国文化旗帜,努力学习外国文化将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

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二、结语

第3篇

关键词:英文电影片名;文化适应;汉译;适应论

随着经济、信息、文化的全球化,世界的交流愈来愈频繁,文化的交融和引进输出也尤为繁盛。其中英文电影的引入是最突出的文化交流现象之一,越来越多的人不满足于国产电影带来的有限观影感受和内容,进而追求英文电影。由此,英文电影的翻译便随之蓬勃而且重要起来,尤其是电影片名的翻译。影片片名的翻译同一般的文本翻译不同,需要起到广告作用,吸引观众。然而,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不止于一片之宽,如何把影片片名翻译好,使其既能达到贴近影片内容,传递主题信息,通顺流畅,富有审美价值,又能达到广告效果,为中国观众所接受,就成为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此外,影片翻译稂莠不齐,中国之大方言之多也造成许多电影片名出现“一名多译”的局面,这样的纷乱繁杂让影片片名质量得不到稳定的保证。本文试图在文化适应论的角度,从审美心理适应,典故习语借用,和宗教文化三个方面着手,来探讨影片片名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一、电影片名的特征

(一)英文电影片名

1.语言特征。影片片名需要达到广告效果,讲求精简易懂。所以影片片名一般较短,采用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就英语语言本身特点来说,名词简短容易让人记住。所以英文影片许多以名词命名,其中包括人名地名物名,抽象名词,时间名词等,如“Jane Eyre”,“Waterloo Bridge”,“Cars”。此外,为了不让片名过于单薄,部分片名会采用词组方式命名,形容词词组,动词词组,名词词组,其中也以名词词组居多,比如“Gone with the Wind”。

2.文化特征。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区别在于宗教文化,另外一个便是俚语习语和典故了。有些影片片名为了剧情和让本土观众印象深刻的需要,会采用本族俚语习语或者与宗教相关的词语来为影片片名,如”Seven”。正是这些特点,使得影片片名翻译时,有一定的难度。其一,译者需足够了解英语语言和其国家的文化,否则不能准确翻译影片片名导致引起一定程度上的文化缺省,如Rambo: first blood,起初翻译成“第一滴血”,于原片名而言不符,因为原片名是出自于英文的习语,首战告捷的意思。

3.审美特征。影片在起名字时,为了让大众片名印刻在心里,会采用一些艺术形式让影片勾起人们的审美感受。这类片名一般采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反语。然而,由于英语语言是逻辑性强且偏理性的语言,这类片名在英文电影中较少出现。

(二)中文影片片名

1.语言特征。中文影片片名和英文片名一样,都需要语言精简易懂。然而,中文片名一个很大的语言特点便是追求朗朗上口,故而多采用四字成语,如《卧虎藏龙》。

2.艺术文化特征。汉语语言很丰富,而且人们都喜欢运用各种手法,化用诗句,化用典故,运用比喻拟人夸张,化用成语等艺术手法。如《一枝梨花压海棠》,《窈窕淑女》。

根据以上中英文影片片的特征,总的来说,英语语言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再加上中英文化差异,翻译时应当要注意源语和译入语的语言特征和文化特征,使英文影片片名的译名适应汉语文化特征。

二、英文电影片名汉译特点

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多种多样,分类方法也因人而异,但无论在哪种分类方法中,都少不了三种最基本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意译和音译。在这三种方法的基础上,又产生了直译加意译,音译加意译等方法。在此本文主要基于直译、意译和音译这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来探讨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技巧。

(一)直译

所谓直译法就是指在译文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是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直译是英文电影片名最主要的翻译方法之一,也是在形式和内容上与源语最接近的翻译方法。电影片名往往起着传达整部电影主题的作用,通过电影片名,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电影的主要信息,所以为了不失去原文本所具有功能,在翻译英文电影片名时,有时我们需要保留或尽可能再现英文电影片名的形式或特点,这时就需要译者对英文片名进行直译。例如:American Beauty《美国美人》,Pride and Prejudice《傲慢与偏见》, Braveheart《勇敢的心》,Little Women《小妇人》,Pirates of the Caribbean《加勒比海盗》,Despicable Me《卑鄙的我》,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Schindler's List《辛德勒的名单》。

(二)意译

意译主要是指翻译时抓住内容和意义这一重要方面,牺牲形象,结合上下文比较灵活地传达原意。例如:Oliver Twist 和Forest Gump 分别被翻译成了《雾都孤儿》和《阿甘正传》,而不是翻译成英文片名所对应的人名,这样做不仅避免了过于生硬的翻译,又传达了比原文更多的信息。又如:Mission: Impossible 《碟中碟》 Inception 《盗梦空间》 Fast and Furious 《速度与激情》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电影片名的意译不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内容和意义上,有时甚至比原文更能体现电影的主题,传达更多的信息。

(三)音译

所谓音译法,就是按源语的发音规则,直接翻译成与目的语发音相同或类似的文字语。这是电影片名最简单、最方便的翻译方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英美影片中,常用主人公的名字或故事发生的地点作为片名,其中有些是由著名的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其人名、地名早已为众多的民族所熟悉,所以翻译时可直接采用音g法。例如: Avatar《阿凡达》,Titanic《泰坦尼克号》。

Jane Eyre 《简爱》 David Copperfield 《大卫・科波菲尔》 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英文电影片名音译的对象主要是人名,地名,以及事物的名字等特殊名词。

除了上述三种翻译方法外,电影片名的翻译方法还有很多种,译者在实际操作中不必拘泥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要灵活变通,结合两种或多种翻译方法。

三、适应论与电影片名翻译

维索尔伦( Jef Verschueren) 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提出了语言适应论( Theory of Adaptation)。适应论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不断的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

维索尔伦的适应论对电影片名的翻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个语言转换的过程,把英文的片名翻译为汉语,即是一个从英语向汉语转换的过程,在这个翻译过程中,合适的片名翻译与正确的语言选择是有很大关系的,也是基于语言的适应性。以1985点到2015年这三十年的英文电影片名汉译情况来看,直译所占为极少数,而大多数都采用了意译等翻译方式,而有些汉译片名完全与原英文片名并无直接关系,而是由电影情节而来的,这些都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电影所采用的不同的翻译方法。正如维索尔伦指出,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严格按照规则,或固定地按照形式-功能关系作出,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来完成。

中西文化的差异是影响翻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也体现出了翻译为了符合文化因素所做的调整。电影片名在整部电影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因而电影片名的翻译大多为适应观众所处的文化而与原片名不能一一对应。在对英文电影片名进行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因素,如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审美特点及宗教因素等的影响,电影片名呈现多种翻译方式,所带来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给电影观众呈现出了最适合电影内容,而又与中文习惯所相符的汉语片名,这正是维索尔伦语言适应论的充分体现。

四、总结

对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深以及国人对英文电影需求的增长,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且值得深究的话题,此外,英文电影片名所饱含的中西方文化的融合c潜在的商业价值也为进一步探讨其翻译方法提供了生长的土壤。本文旨在灵活应用前专家、学者对翻译理论与策略已有的成果之上,结合小组成员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实例分析,为当前外文电影引入市场的英文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通过结合相关翻译理论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实例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建设性结论:

(1)中英文电影片名在语言、文化和审美特征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过程中要注意将这些差异做到最大化相融;

(2)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主要采用直译、意译和音译的方法,实际运用时应结合英文电影本身的特点采取和结合不同的方法;

(3)文化适应对英文电影片名的翻译具有指导性意义,在实际翻译中文化适应程度越高的电影片名越容易被国人接受。

参考文献:

[1]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12.

[2]吕瑞昌.汉英翻译教程[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3: 139.

第4篇

一、石化企业对网络营销内涵的认识问题及对策

不同的专家、学者对于网络营销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在企业界中对此应加以分析、界定,否则在企业确定市场目标、供需关系、竞争形态、营销手段、客户关系以及企业组织结构时都将出现偏差。

笔者认为,我国学者张润彤对于网络营销的界定更为得当,张教授指出,从广义角度讲,凡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进行的、为达到一定营销目标的营销活动,都可称之为网络营销。

从狭义角度,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之上、借助于互联网特性来实现一定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手段。

根据实际调研,大部分的石化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基本是与广义网络营销的概念相符,不少企业的领导认为,在企业的网站上展示了自己的企业形象、提供了相关的信息等就是网络营销,这是极为不恰当的。而笔者认为,开展网络营销活动,不能将其与企业传统的营销活动割裂开来,它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在原有营销战略基础上的营销活动的进一步拓展。

二、石化企业在网络营销手段方面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营销职能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种或多种网络营销手段,当前,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交换链接、病毒性营销、网络广告、会员制营销、网络商店、信息、邮件列表、许可E-mail营销、个性化营销等。

我国的石化企业在网络营销手段的具体应用方面,从形式上讲,可以说基本都已采用,但是仍有不足。

1.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是最经典、也是最常用的网络营销方法之一,是人们发现新网站的基本方法。在我国,石化企业大多属于国有大型企业,加之历史原因,可以说相互之间是“互相认知”的,这也就意味着在本行业内,获得理想的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后,至多是互相在网络上查找对方网站方便些,其他的作用则较少。

而石化企业的业务范围广、全球化程度高的特点在搜索引擎注册与排名方面恰恰是当前石化企业忽视的问题,在国外的著名搜索引擎中获得理想的排名有利用拓展企业的知名度、更好的展现企业形象以及增加商机。

2.交换链接。交换链接又称互惠链接,即分别在自己的网站上放置对方网站的logo或网站名称并设置对方网站的链接,使得用户可以从合作网站中发现自己的网站,达到互相推广的目的。

在石化企业的实际运作中,交换链接虽然在每一个网站上面都存在,但是应注意当前大部分的交换链接对象的选择上,基本是与上级单位、友好关系单位的链接,而缺乏具有一定互补优势的网站之间的合作,而这类网站恰恰更能拓展本企业的业务。.病毒性营销。病毒性营销是通过用户的口碑宣传网络,使信息像病毒一样传播和扩散,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传向众多受众。

笔者认为,在网络营销的具体手段中,病毒性营销是当前石化企业与其他企业相比,运用最不成功的手段,例如医药产品,可以在一些门户网站的论坛中广泛宣传其疗效。而石化企业,因其产品的独有特点在病毒性营销方面运作较难。笔者认为,可以采用传统营销结合网络营销的做法,利用网络的时效性和经济性,引导“病毒”的传播,最终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4.网络广告。网络广告是大部分企业都在利用,但又不甚重视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很多企业界的人士认为,网络广告的点击率并不能代表其效果,且效果难以评估;点击后交易行为并不一定伴随发生;网络广告受众毕竟较其他媒体受众少等等。

笔者认为,其他广告我们看后就一定会购买?其他传统广告的效果就能完全准确评估?石化企业的电子商务是B2B电子商务,它的广告就算是采用传统媒体,可真正的潜在客户(也即“真正”的受众)与网络广告受众会相差多少?

真正要让网络广告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是应该在网络广告内容本身,以及网络广告的策略上多做文章。

5.会员制营销。会员制营销已经被证实为电子商务网站的有效营销手段,国外许多网络零售型网站都实施了会员制计划,几乎已经覆盖了所有行业,国内的会员制营销还处在发展初期,时代珠峰公司、西单电子商务公司网络商场都采用了这种营销思想。

笔者认为,在B2B的企业电子商务中,同样可以借用会员制营销的理念并加以变革,将其作为构建石化企业供应链的一种手段,增加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联系,增强相互间的伙伴关系。

6.网络商店。当前,大部分的石化企业基本都已建立了自己的企业网站,通过企业网站展示企业形象、相关信息、开展网络营销活动、进行电子交易等,或者是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电子商务活动,但是却很少利用网络商店。

第5篇

一、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策略

为了使影视制作技术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更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应当使影视制作的艺术与数字化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使得影视制作更深入人心。最重要的一点是应当不断地提高影视制作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使得制作人员对数字化技术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在技术的指导和艺术的创造灵感下不断地完善影视制作的质量,丰富影视作品的形式。在这一过程中,制作人员要对影视制作的数字化、计算机化以及制作设备的高度集成化有所认识,使得制作环节以及制作工种之间形成相互配合的关系,在影视制作领域实现数字化技术,需要多门专业知识以及影视制作的多个部门之间形成紧密的配合。由艺术家和数字化技术人员相互配合,首先由艺术家制作故事版或者是分镜头剧本,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利用计算机技术或者是模型模拟真实的影视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最高效的拍摄场景使用方案,并在拍摄现场设置灯光照明、场面调整和摄像机运动等拍摄细节的问题,避免在拍摄现场出现设备浪费,场地使用时间过长和场地使用成本过高的状况,之后由数字化技术人员对影视制作的后期进行数字合成,实现最佳效果的影视制作效果。为了不断地提升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掌握水平与艺术水平,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时候要求制作人员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也就是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认知,并且要求制作人员能够掌握基本的二维以及三维的动画制作和非线性编辑。从事录音工作的制作人员应当对音乐有一定的认知,掌握必备的录音工程技术的知识,同时,英语素质和计算机素质也是要同期加强的,因为当前集影视制作的多数专业化软件都是以英文版本的形式出现的,在熟悉整个软件的使用过程以及阅读设备说明书的时候都需要制作人员的英语专业素养。为了避免出现照本宣科的情况,在对制作人员的数字化技术以及艺术融合的培训过程中,要给予充分的实践机会,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给制作人员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在没有工作任务的约束之下,使得制作人员自由发挥,制作复杂的特技效果,在真刀实枪的实践过程中,帮助影视制作的制作人员克服技术的难点,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从而在制作影视节目的时候能够更好地将数字化技术和艺术效果融合在一起,实现更高水平的影视制作。在数字化技术的辅助之下,影响制作的形式变得更加的多样化,不会受到技术方面的限制,使得当前的影视节目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但是在进行制作人员素质锻炼的时候,注意不要过多地强调影视制作的形式,否则会对制作人员的思维产生较强的局限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之后的影视制作的形式变得单一、格式化,对影视制作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的局限性。

二、总结

艺术与技术是共同发展进步的,影视节目的制作是一门艺术,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化技术对影视节目的制作质量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说明艺术创作以及数字化技术的处理两个部分是不可分割和互相依存的一部分,本文对数字化技术与影视节目制作艺术的融合进行了探索,对未来影视节目的制作人的培养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未来影视制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空间,数字化影视制作的作品能够更加丰富,能够更加满足广大观众对于影视节目的需求。

作者:李媛 单位:长治学院

第6篇

高校既是先进文化传播的中心又是先进思想的交流中心。大学生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的中坚力量。目前,社会上假冒伪劣产品频出、食品安全危机日益严重、社会责任感缺失等现象层出不穷,更需要具有道德和责任感的优秀员工和有良知和底线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而这种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大学生在校园里是学生,一旦进入社会成为企业的员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需要大学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和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建立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商业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帮助学生建立职业道德思想,培养学生的正确择业观念,养成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

2商业文化伦理教育课程与实践环节设置

首先,在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强调各种职业岗位需具备的标准和准则,使学生在感知实践的过程中,将遵从市场规则变成一种文化自觉性。其次,要专门开设文化伦理类课程,如商业伦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等课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未来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要求。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1)通过开发具有文化传承功能的特色课程,如“商业文化伦理”,此类课程应当结合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和当地的经济环境,通过编写配套教材,强化商业文化伦理教育,在课程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营销价值观和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所谓的优良的素质包括职业道德、科学知识、素质、审美观点、劳动技能等方面。这些需要在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深入学生的思想中,进而引导他们的行为。

(2)“商业文化伦理”课程还可以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专题的内容包括:商业文化伦理的形成与演变,成功企业的文化伦理特点,产品因素中的伦理问题、渠道竞争中的伦理问题,营销竞争中的伦理问题,服务营销中的伦理问题等等。商业文化伦理所涉及的内容应该贯穿在营销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实际的企业营销管理实践中,有关于营销管理的环节确实需要高素质、高品德的管理人员承担社会责任感,树立榜样,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所以可以以专题的形式,将“商业文化伦理”研究的问题融合到营销管理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无论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以道德为准绳、以法律为准则、保持道德底线、不弄虚作假,这种企业人才才能够真正的给企业带来利润和长久的发展。

(3)针对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设立专门用于培养大学生的“抗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的特色课程。同时大力支持营销专业的学生参加营销技能训练、口才能力培养训练、挫折训练。对于企业针对大学生设立的各种技能评比和营销大赛更要积极参与,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能够具有自主学习、创新、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很多企业都反映招进单位的营销专业毕业生,学习能力很强,但道德品质欠缺,如离职后带走客户资源,甚至向竞争企业泄露企业的经营机密;更有甚者,离职时带走产品销售货款。从大学校园走出去的营销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适应能力差、抗压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于客户打交道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后很容易放弃,不愿意再去尝试的现象。而这些表现恰恰是企业最忌讳和反感的。所以要满足企业对营销人才的要求,就必须在大学教育阶段就开始着重培养营销专业学生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等。这些能力的培养绝不能仅仅靠书面和课程的培养,而是需要将学生推向实践环节,多和社会接触和企业接触,通过营销类的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抗压、抗挫折能力。

3商业文化伦理课程设置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1)“商业文化伦理”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教育的专门课程,教师在讲授中需要具有较为全面的社会文化知识和透彻的问题分析能力。大学生的大学生活是他们进入社会的最后一道门槛,很多学生没有社会工作经验,又不愿意强硬接收老师的训诫。所以,在开设此相关课程时,教师讲授一定要生动、有趣、具有说服力,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案例和理论相结合,多举案例,以真实企业的发展成功与失败来告诫学生,只有员工具有职业道德,能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学生才能够真正对企业有益。

(2)“商业文化伦理”相关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与理论基础课程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才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现今很多企业为了成功不择手段,通过不道德手段操纵市场,获得暴利,教师对这类企业一定要有甄别能力,为学生选取的案例企业一定是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公德,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企业。通过课程向学生介绍文化和伦理在企业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具有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高学生对企业文化与论文问题的认知能力,并且掌握正确处理文化、道德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伦理的分析,深入剖析成功企业如何成长与壮大的深层次原因。这些课程知识的讲授对于未来都要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难得和宝贵的。

第7篇

关键词:类型化表演 武士道 歌舞伎 能剧 传统思想 现代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一、引言

1951年,黑泽明的《罗生门》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金狮奖后,日本电影开始以一种高姿态进入到世界电影的舞台。而随着日本影视登陆中国市场并占据了中国市场的相当的份额后,关于日本影视发展的模式和特点的思考也越来越普遍。本文试图从武士道、能乐、歌舞伎以及日本的其他传统文化中解读日本影视表演的类型化。

“类型化”在影视范围内一般是指“类型化电影”即“类型片”,而在本文的解读中,影视表演的“类型化”更多的指向于模式化、规范化以及程式化。

二、类型化表演的角度分析

日本传统的黑社会电影中大都充斥的是英雄主义的悲壮之举。这种悲壮除了通过汗血淋漓、刀光剑影、尸横遍野等表现外,更是由演员的表演传递出来。通常,这些演员的表演已经趋于类型化。演员要表现出角色的重情重义、肝胆相照,这时的演员则需要冷峻的眼神、霸气的动作以及相对的残忍。早期高仓健的表演不仅代表了崛起于日本黑社会电影时期的绝大多数男演员的表演风格,而且对于后来日本男演员的表演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除去男演员们的正义凌然之外是一般女演员的类型化表演,表现在夸张的表情和更加夸张的动作。这种现象自日本电影诞生就普遍存在着,比如《青春残酷物语》中久我美子的表演。

三、类型化表演的文化渊源

(一)武士道精神的衍化

“大和民族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武士道精神渗透在每个阳刚的日本男人血脉里。”11世纪开始,武士道精神已经成为日本封建社会主导的道德规范,而在当代,它标志着日本大和民族的民族精神。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将黑社会团体合法化的国家。在日本,黑社会团体有着自己的准则,黑社会成员也有着相应的行为规范。青春动作片、任侠片、实录片等一系列黑社会电影的出现在内容上是对武士道精神的宣扬和追捧。于是,银幕上出现的一个个黑社会的成员成了武士道精神的代名词。即使是日本影视业发展到现在,武士道精神的传输依旧没有间断。

(二)绘画、戏剧等传统技艺的启发

法国著名影评家皮埃尔•比耶尔曾说过:日本电影的优点来源于日本文化,同时又体现了日本文化,所以它给予人们的印象是和日本的文化实质完全相同的。的确,日本电影受日本传统文化影响颇深。首先,日本绘画喜欢以四季为主题,而画面中的人物则成为了陪衬。在潜移默化影响下的日本电影多用远景来表现主题,而其中的人物则变成了景物中的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要想在相对宏大的空间中突出角色、突出自己,夸张的表情和夸张的动作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元素。

除去绘画,戏剧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存日本最早的电影则是由歌舞伎演员作为主角的《赏红叶》。虽然,在电影发展的初期,歌舞伎是看不上电影的,“不过电影却从这个江户时代的大众戏剧那里吸收了很多养分。战前的古装戏演员从艺名到扮相,甚至化妆、肢体动作、发声都受到歌舞伎演员的影响。”如同中国的京剧一般,置身于一个华丽的大舞台上的歌舞伎表演有着自己的程式,“程式是规范的、夸张的,不是简单直接地反映生活。它虽来自于生活但却是生活素材的高度提炼、加工、装饰。”受此影响的日本电影,尤其是无声电影在其表演上也会有不自觉的夸张,在他们看来这不是做作,而是生活的高度真实。

在歌舞伎之外,能剧对日本电影有着深远的影响。能剧中的每个主角基本上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个面具,而这个面具就是角色的象征和最直接的体现,无论是相貌还是性格。而在除去了面具的电影中,每个演员都面临着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的问题。此时,“脸谱化“成为标榜角色的一个特征。这里的脸谱化并非指的是京剧中的脸谱,而是指脸谱化的表演,即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特点、性格。同时,“面剧是能剧表演外侧的较直观的属性,将一个角色的内心逼真的刻画在‘脸’上,而不再需要任何多余的表情,既是‘无表情’,又是‘无限表情’”。因此,可以说作为特例的北野武的反戏剧化表演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的戏剧化。

(三)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

在日本,等级制度是相当严格的,同时男尊女卑的思想也深深地刻在日本人心中。因此男女不同也是电影演员力图通过表演传达出来的,这也就出现了演员突出自己性别特点的表演,男性更加阳刚凸显封建家长的姿态而女性更加阴柔凸显了母性的一面。

同时,当下的影视剧表演也受日本漫画的影响颇深。许多影视剧都是由漫画改编而来,而漫画当中的人物绝大多数的时间是运用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体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发展。而在日本,漫画产业已经相当成熟,产业覆盖面波及男女老少。因此,影视表演受其影响也不足为怪。

就是在传统和现代的交互影响下,日本影视的表演越来越倾向于类型化,越来越具有日本本国自己的特色。

[1]陆彭.高仓健的表演艺术与日本文化.代传播.2009(1).

[2]四方田犬彦.日本电影100年.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第8篇

[关键词]意境 佛教 消融 影响 表现

〔中图分类号〕I0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5-0139-05

在意境理论的古代生成与现展中,学界普遍认为,儒家主要从“言”、“意”、“象”的角度开启了古典诗学及意境说的方向。儒家追求尽善尽美的伦理境界,渗透于文艺作品,成为审美意境的人格内涵之一。老庄道家学说则主要从“道”、“气”、“象”、“阴阳”、“象罔”、“游”、“逍遥”、“虚静”、“心斋”等方面的论述,促进了意象说、意境说的形成。道家追求自然自由的理想境界,主导了中国山水诗画对于清逸淡远的审美意境的追求。然而,在意境与佛学的关系问题上,学界有较多争议,对佛学有兴趣者往往特别强调古代意境说与佛学禅宗的难解之缘;另一些人则认为意境是中国文化的固有之物,是中国文化独特精神在艺术审美领域的表现,其产生与佛教文化无关。对意境理论与佛教文化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本文尝试在广泛清理材料的基础上对此作一探讨。

一、牵附抑或消融:对佛教文化与意境关系的不同解读

对意境理论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一种观点认为尽管意境说的发展受到过佛教禅宗的影响,但意境说是中国文化的固有产物,是中国文化独特精神在艺术审美领域的表现,其产生与佛教文化无关。

持此论者断然否定佛学对于意境说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充分自信。他们认为意境说乃是儒道两家作用于诗学的产物,在佛教这一外来文化产生之前,意境说已经形成。夏昭炎是此论的代表人物,他在《意境概说》一书中专章对意境的源流进行考辩,指出意境“绝非由某种外来文化移植或衍生而来”;[1] (P179) 意境的发生年代久远,意境之根深扎于中国文化的深层之中,其源可以上溯到数千年前的文化艺术活动中。夏昭炎分析了东周时代的青铜莲鹤方壶,认为3000年前的艺术作品已具有如此精巧的结构,包蕴如此深远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显示出意境成熟的特征。先秦的诗歌、音乐、工艺美术等领域都已经有了具有相当魅力的意境作品。在他看来,自有诗歌以来,意境即已客观地存在于诗中,一部诗歌美学史,几乎就是一部以意境说为审美理论核心的诗学史。萧华荣也指出:“‘境’并不神秘,也并非佛家所独擅,因而不必过分作牵附佛教教义的解释,古代诗学也自始至终未作这样的解释,只不过因为佛教的流行故而其术语也成为人们乐于借用而已。”[2] (P129)

夏昭炎把意境作为一个艺术美的因素来分析,有其合理性,然而,作为艺术美的意境与作为理论概念的意境是两回事,两者的历史并不一致,夏昭炎虽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作了分头梳理,然而在得出“意境理论的出现与发展也有了三千年的历史”[1] (P228) 这一结论时,显然把意境的出现与意境理论的出现混同起来了,由此而断定意境说是中国文化固有的产物,理由似乎并不充足。

另一种观点认为意境说是在佛教或禅宗的直接影响之下形成的。如孙昌武在《佛教与中国文学》一书中指出,梁、陈之际的真谛已较系统地传译了印度大乘佛教、瑜珈学派的著作,至唐初,玄奘进行了系统的译介,并以之为典据创立了中国的唯识宗,产生巨大影响。“唯识的‘内识转似外境’的理论被借鉴、发挥,形成了中国文学理论中的境界说。”[3] (P349)

张节末对意境的产生与性质有独特的看法。他指出,意境是禅宗的美学突破的产物,其感性基础是现象空观,主空的自然观与看空的人格观两相结合产生出一门全新的美学:心造的境界-意境。他说:“禅宗的直观方式向中国的山水画、写意画导入了精神的深度,使之心灵化和境界化;向中国诗歌的缘情传统导入了更为虚灵空幻的意,形成了诗的意境。”[4] (P23) 意境之“意”不是通过语言的传达和理解得到的,要意会、妙悟,是直觉和直观。“意境之意,与其说是言意之辩之意或者意象之意,还不如说是与六根之中意根相对的思虑之意,而第六识即是依意根起作用而形成的意识。这在禅籍当中是有重要根据的。”[4](P202) 张晶也认为“诗论中的‘意境’,是指超越于作品的物质形式,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中生成的整体性美感,这个范畴源出于佛学,乃是无庸讳言的。而当它进入诗歌美学之后,可以说使中国的诗论以及诗歌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5] (P100) 这种立场充分地信任外源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前述认为意境是中国文化固有产物的观点来说,无疑是一种有力的反拨。

二、参禅与悟境:佛教文化对意境理论实施影响之表现

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天文、医学、风俗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佛教对文艺的影响途径之一,即是通过一些受佛学禅宗影响的诗人艺人而达成。近代学者有人认为意境说的形成完全得力于佛教禅宗,有些言过其实,但说王昌龄《诗格》、皎然《诗式》、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都潜藏着禅宗的影响痕迹,则有理有据。唐以前文论家刘勰即已有借用佛学之“境”,如“动极神源,其般若之绝境乎”(《文心雕龙・论说》)。唐人“以禅入诗”、宋人“以禅喻诗”,佛学禅宗对诗歌的影响可见一斑。从浩瀚史料中,我们可以窥见,佛教文化对意境理论实施影响之表现大约有以下三方面。

1. 读经、参禅行为日渐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之中,为佛教文化对意境理论产生影响打下坚实基础。

佛教自东汉传入,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之后,到隋唐五代逐渐昌盛,在建立佛教各个宗派的同时,还创立了中国化的新教派禅宗。禅宗融合了儒道诸家的智慧,对佛经教义进行众多“格义”、革新,改进了佛教僧侣固有的修行方式,促成了佛教走向开明化、本土化,成为影响最深远、最中国化的宗教。禅宗对儒家的心性思想、老子的无为思想、庄子的逍遥思想都有所吸收,融印度佛学与中国文化于一体,具有宽容、自由、大度的生存智慧,因此较佛学传入中国被本土化后产生的其它宗如天台、华严、净土等宗更具有包容性。至唐、宋,慧能开创的南宗禅以其“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悟道方式风靡于士大夫之间。

给意境命名的初唐诗人王昌龄,既出入佛寺又来往于道观,对于佛道两家的“境”都有体悟。王昌龄对“意境”的直接论说比“物境”、“情境”更简捷:“三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这里的“真”通于道家与佛家之“真”,实质上是一种表达内识、哲理、生命真谛的最高境界。

终其一生于佛门的中唐诗僧皎然,提出了对后世意境论影响甚大的“取境”说,提出“境”有“禅境”、“物境”与“心境”之分,在心物关系方面明显接通禅宗“境不自生,因心故现”的主脉。佛学主张“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因此心外无境,境由心造。皎然的“境非心外,心非境中”,(《昼上人集》卷八)即是对佛学“心造”说的沿用。从“取境”到“造境”,从“象忘神遇”到“采奇于象外”,可以发现皎然的佛性修养对其诗论的影响,他的“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也是对佛学“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诗学发挥。皎然把“清、远、神、静”作为诗境的审美要点,并常常以禅入诗,如“释事情已高,依禅境无扰”(《奉酬颜君真卿》)、“月彩散瑶碧,示君禅中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答俞校书冬夜》)等。

晚唐的司空图强调“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并推举王维等人的禅味山水诗为诗的最高境界。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意境说发展史上不可多得的以诗论诗的杰作,充满了独特的禅之意趣与智慧。“《二十四诗品》乃唐代美学融摄佛学的垂范。在这一理论体系中,艺术世界的本体是刹那生灭的绝对存在;艺术世界的创造主体是能够体现绝对存在的有觉生命;艺术世界的生成来自于有觉生命对于绝对存在的生命礼赞。”[6] 尽管司空图在诗文中很少直接用到禅语,但不少学者发现诗情禅趣在《二十四诗品》思想层面上相通。如陈仲义认为:“司空图《二十四品》的全部风格定位,几乎都是贯穿着‘不即不离,不住不著,纵横自在,无非道场’的中观思想。”[7]

从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读经、参禅行为对当时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而对于在意境理论形成过程中做出巨大贡献的王昌龄等人来说,影响之大,不言自明。

2. 佛理诗、禅味诗画的勃兴,更是佛教文化对意境理论的形成施予影响的又一表现。

意境理论的形成不是一种自觉的理论行为。它首先潜藏于人们的文艺创作实践中,而佛理诗、禅味诗画的勃兴,则是佛教文化对当时社会影响的进一步扩张。据统计,王维诗集中明显与禅有关的诗作有81首,韦应物有67首,刘长卿有55首,钱起有25首,刘禹锡有50多首。[8] (P61) 其他如陶渊明、谢灵运、杜甫、王安石、苏轼、白居易、李商隐、周敦颐等人的诗作中也常飘逸出佛禅的灵光神韵,就连倾心道教的李白,也曾体验禅境:“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庐山东林寺夜怀》)王昌龄、皎然、司空图、严羽、王船山等人的诗论词话中则折射出佛学的旨意天机,一些释氏常典屡见于文人笔端。大量传译的佛学教义以及佛教本土化之后产生的禅宗关于“境”、“观”、“境界”、“意境界”、“不立文字”、“扫除一切名相”等命题的论述,极大地诱导了古代意境说的孕育、萌生和命名。

3. 佛教文化对意境理论的影响更直接地表现在文艺品评中以禅喻诗等文艺现象上。

佛教自东汉传入后,不断发展,影响日盛,至宋代文人参禅则更为普遍,以禅喻诗成为一时风习,正如苏轼所说“每逢佳处辄参禅”。用禅理参诗最为成功的,首推苏轼。苏轼50岁时曾出资30万重新刻印《楞伽经》,使之重新畅行于世。在重印本中,他回忆当年偶见此经时“入手恍然,如获旧物,开卷未终,夙障冰解,细视笔画,手迹宛然,悲喜太息”,足见《楞伽经》有着撼人心魂的魅力。《楞伽经》主张在禅境中体验人生的无常感,如梦如幻。苏轼诗中就有多处此类表述,如“愿君勿笑反自观,梦幻去来殊来已”,“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等。在《送参寥师》中苏轼以禅的“空”“静”观论诗道:“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韩子苍干脆把诗道与佛法相比拟:“诗道如佛法,当分大乘、小乘、邪魔、外道。”(《诗人玉屑》卷五引《陵阳室中语》)

至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以禅喻诗,强调禅道与诗道相通于“妙悟”。他在《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是借用佛家的“羚羊挂角”、“镜花水月”、“空中之音”等比喻来阐述唐诗之妙境及意境之特征。钱钟书《谈艺录》中评论严羽道:“他人不过较诗于禅,沧浪遂欲通禅于诗。”

明清时期王夫之对佛教有专门研读,他借用佛学“现量”这一术语来表达“心目相取”、“即景会心”的观点,并综合前人的“应感之会”(陆机)、“直寻”(钟嵘)和“妙悟”(严羽)等说的诗学思想,他的“现量”说对后人研究意境的直觉体悟思维有启示作用。

至于王国维思想中的佛禅因子,散见于他的“境界”论中对于“观”、“见”、“不隔”、“两浑”、“须臾之物”等的论述。

三、渊源与渗透:意境理论对佛教经典之汲取

作为美学范畴的“境”,最早出现于王昌龄的《诗格》中,如“心偶照境”,“搜求于象,心入于境”,他的“诗有三境”说对意境说影响很大。被严羽评为“在唐诸僧之上”的江东名僧皎然,比王昌龄更近佛教。他把佛经中拈出的“境”字大量入诗,据不完全统计,《皎然集》中含有“境”字的诗就有30多首,因此是皎然真正把佛学的“境”引入诗学。从渊源来看,文论家标举“采奇于象外”(皎然《诗式》)、“境生于象”(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超以象外”(司空图《诗品》)、“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司空图《与极浦书》)、“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严羽《沧浪诗话》)、“风雷无形而有象”、“意伏象外”(王夫之《正蒙注・诚明篇》)等等,都或多或少地与道家“大象无形”的思想有渊源关系,又或多或少地受到佛教禅宗的无形渗透。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意境理论的形成受到了老庄思想与佛学禅宗的双重影响。

佛学将心理现象分为“十八界”,包括“六根”、“六境”、“六识”。所谓“六根”即“内六处”,指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境”即“外六处”,是与“六根”相对应的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均属一心之变现。初唐高僧道世所编《法苑珠林》称“法”为“意境界”,是意识活动中之境界,总摄从感官到意识的所有感觉、知觉、思维。所谓“六识”,即依据“六根”对于“六境”所产生的心理认识。“境”在古印度梵文中为“visaya”。“境”的要义在于它是精神与现象的同一、主观与客观的共存。佛学的“境”经王昌龄等人而诗化、中国化、美学化,引申到作品中,便是作者内心感发之境界,引申到文艺批评中,便是读者经由作品而体验到的艺术境界。在佛家看来,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不可割裂,宇宙自然本是浑然融合的一个整体,万物万象都是多样而统一的诸相,“诸根会合”,才有可能形成境界。唐代山水诗画注重创造浑融一体、圆通谐美的意境。佛学的空灵神韵更为显明,如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等句,诗意与佛理互渗,意境隽永。

禅宗对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般若智慧颇多推崇,般若无相论对古代意境说的影响值得注意。《金刚经》中的般若无相论认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色相、身相、法相、实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都是不真实的,应当破除世间的一切名相,扫除六尘,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一切识见也是虚妄不真实的、片面的,应当破除一切执,还原本心,世界的本来面目才能呈现。《金刚经》中的波罗蜜无我论认为:“我识”“我见”是我执、我迷的表现,只有彻底破除我识、我见,于人不取四相,于境不着六尘,扫除一切名相、法相、非法相,才能达到无我的波罗蜜彼岸之境。法如筏喻论丰富了古代诗学道法自然、法由心生、至法无法的诗法论。“舍伐筏登岸,禅家以为悟境,诗家以为化境,诗禅一致,等无差别。”王士祯《带经堂诗话》中的这些观点有着相当明显的佛学痕迹。

传统诗学中关于“空静”“虚静”的说法,主要从创作心境、审美心境的层面给意境理论提供了心理学前提。“空”、“静”、“虚”在古典哲学、佛学、理学中都是不可小觑的概念,且都带有形而上的意味。佛学禅宗盛行后,“空”、“静”、“虚”观对文艺有进一步的渗透,渐渐演变为具有创造性、生成性的审美心境前提。“空”、“虚”在佛教禅宗中也是重要观念。“空”、“虚”并非杳无一物,而是容纳“所有相”的本体,能够派生万物。《金刚经》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坛经》云:“一切草木,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尽在空中。”六祖慧能有名言:“心量广大,犹如虚空。”佛教“苦空”观宣扬只有看空才能脱离人生苦海,禅宗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为基本命题,以心为“空”,将心置于本体地位。“静”是佛门修习的根本要求,“静”是心如止水,远离妄念,但并非死寂,而是“求静于诸动”。因此,禅宗中的“空”“静”具有生成性与创造性,这对古典诗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创作心境、审美心境等方面。张晶对此有细致的论述:“空与静,都不是长久的、恒定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插入,暂时切断创作主体与世界的功利的、世俗的联系,使主体以审美的眼光来打量世界。……只有心灵‘空静’,方能洞察、统摄大千世界生生不息的种种物象,在自己的心灵中将之加工为审美意象。这里又涉及到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意境’论。”[5] (P47-48)

禅宗思想中虽然少有哲学、美学问题的直接论述,但其存在观、人生观、自然观等方面却有着丰富的哲学、美学意蕴。禅宗主张从日常生活的活泼生命中体验作为宇宙本体的“真如”、“法身”、“般若”,以觉悟众生心性本原为宗旨,主张人与外界的圆融,关注人的精神自由,无意中给文人学士提供了一种审美性的生活态度,敞开了那种空灵又微妙、虚幻又真实的精神世界,为人们走向澄明超越的审美境界提供了一种妙悟与观照之路。禅宗主张的“空”是一种人与自然、外界浑然一体、圆融自在的苍茫境界,即“梵人合一”的境界,人无限趋近于真如本性,存在的本真在物我通融的境界里敞亮,人与自然、世界的关系得到还原。“空”是不生不灭,超越有无,不执于虚妄。尽管禅宗的空观不等同于道家对空、静的主张,但两者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层面上颇有相通之处。禅宗主张独特的直观体验,自观自心,自识本性,自我觉悟,“‘禅’所重视的用直觉把握宇宙的思维方式,对生命自由境界的追求,对审美艺术创造出来的意境,对意境给人以审美愉悦的理解都有不可忽视的沟通和影响。”[9] 禅宗尤其主张扫除语言名相。“名相”是种种以语言或符号为依据的东西,意境正是产生于“名相”之外。

禅境和意境在把握世界的方式、生物心理上都有着相通、相似之处,然而两者的走向不同,禅境超脱苦难而走向佛境,意境则通过艺术而走向审美。禅宗诗歌的审美境界的范型就是一切现成现量境、水月相忘如如境、珠光交映圆融境、任运随缘日用境。现量境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如如境能所双亡,色相俱泯;圆融境珠光交映,重重无尽;日用境饥餐困眠,脱落身心。与现量境、如如境、圆融境、日用境相应的意境风格亦即平时我们所说的澄明高远、色相俱泯、圆融谐美、质朴自然,这在禅诗中有着最为明显的表现。因此,我们可以说,体证禅诗审美境界,对整合传统诗学的境界论,探讨佛教文化对意境理论的影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佛学禅宗对于古代形神论、以形写神、穷形尽相、体物得神、传神写照、形神兼备、离形得似、离象得神、破形得似、神不在迹、神韵无迹、意象、兴象、意得神传、超以象外得其环中以及景外之景、象外之象、境外之境、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等有关意境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夏昭炎. 意境概说[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2]萧华荣. 中国诗学思想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昌武. 佛教与中国文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4]张节末. 禅宗美学[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张晶. 禅与唐宋诗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王耘.《二十四诗品》:唐代美学融摄佛学的垂范[J]. 唐都学刊,2004,(1).

[7]陈仲义. 打通“古典”与“现代”的一个奇妙出入口:禅思诗学[J]. 文艺理论研究,19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