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1 07:29: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级企业技术中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市级企业技术中心

第1篇

[关键词] 技术中心 隐性知识 显性知识

一、引言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Polanyi)。显性知识也称为编码型知识,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是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被存放在各种文献中。而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难以格式化的非编码型知识,它植根于特殊的环境和背景,是停留在实践层面即时性的非批评性、经验性知识,往往被不自觉和无意识的运用。在现实中,隐性知识通常表现为经验、技能、灵感、洞察力、直觉、心智模式、信仰、价值观、团队默契、组织文化和风俗等。

隐性知识的交流是直接有效的,但不能大规模的进行,传播效率极低;而显性知识的获取是间接的,但它必须经过编码和解码,并内化为隐性知识。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定位

狭义上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始于技术研发,终于市场实现。因此创新需要技术研发能力,而且需要包括市场在内的一系列职能的配合。为了提高企业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的主体地位,从1991年开始,国务院提出要鼓励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中心或技术中心。初始阶段,技术中心定位停留在技术开发机构的层面上。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一系列的探索,企业技术中心定位不再仅限于研发能力,而是企业整合资源能力的提升。

企业技术中心是企业的一个技术机构,也是一个技术经济组织,它不仅是以往企业技术开发部、科技部和研究设计院的合并机构,还包括信息分析部门、市场研究部门,企业技术中心与企业其他部门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

三、企业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

技术创新过程的基本特征是其不同阶段之间存在多种联系,每一阶段所开发与积累的知识对其他阶段也都是有益的,且存在着一个相互反馈的过程,即技术创新是一个“干中学”的过程。创新的成功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学习是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知识创造、知识获取和知识转换的基础。知识信息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资源,也是创新阶段间的触媒。技术中心的显性知识包括各种手册、文章、专利、管理文件、软件、技术指标、市场数据和分析报告,而隐性知识则包括技术诀窍,经验及直觉等。根据知识管理,隐性知识可以通过“身教”传授,也可以通过编码后显性化传播,因此隐性知识的管理也牵涉到显性知识的管理。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需要一定的场所“Ba”、载体,以及可能的组织惯例形式,据此提高知识在企业技术中心内的创造和转移。企业技术中心的知识管理按过程可分三方面:知识的获取、知识的传递,以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

1.知识的获取:内部创造。建立各层级会议,包括技术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月联席会议以及成员内部交流。在隐性知识能否传播或共享的问题上,一种观点认为隐性知识能够明晰化从而可以共享。根据SECI模型,知识创造场“Ba”,及各种会议手段可以综合集成技术中心各领域专家的意见并创造新的知识。外部合作。外部获取是知识的重要来源之一,包括产产合作、产学研合作等模式。此过程中显性知识易于转移,但是隐性知识的转移困难,即由于存在技术诀窍(know-how),可能导致合作研发后企业无法掌握核心技术。

2.知识的传递

①显性知识的传递: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平台的特点是通过对运营流程中信息的收集、规整、加工、挖掘,加速信息及显性知识的流动,辅助各职能人员决策,部分解决了“黏着信息”的问题。②隐性知识传递:人才流动。隐性知识特殊性在于以人作为其载体。同层次人员流动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传递。从早期日本、韩国等国的追赶经验中可以看到,落后国家的追赶主要通过以技术人员为载体的知识流入完成,包括国外专家、工程师的流入和国内人员留学归国。组织内的隐性知识传递可依靠职能人员的轮岗,而不同组织机构之间则可以通过外部合作的方式。

3.隐性知识的显性化:①归档技术中心管理文件。管理文件包括人员管理文件,项目管理文件、评估管理文件、办事流程和操作管理文件,其性质属于组织惯例的显性化。惯例指有规律的、可预测的行为模式,其强化标准运作过程,往往是管理者经验判断的规范化产物,关注于信息和项目的优先权等等。②组建技术知识库。知识库中包括技术中心所拥有的技术专利,以及商业数据库等。企业建有图书馆、资料室或订阅技术文献检索服务,可以及时了解技术与市场动态,并且提供了人员交流的平台。③信息分析和可行性报告。企业应及时搜集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的信息,通过行业专家清晰的判断,编码为行业市场分析及技术预测文档,并据此进行可行性分析。

四、结语

创新的过程即是信息知识的创造和传递过程,企业获取知识的过程可以通过内部创造,或通过外部合作及人员引入,通过各种形式的“场”汇集各方面的知识,促进新的隐性知识的产生;配合信息化系统及人员流动将知识共享到所需的部门;并通过建立技术知识库记录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最终形成创新绩效提高的推动源。

参考文献:

[1]宁艳阳 常立农:试论企业隐性技术知识的管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11):61~64

[2]孙亚芳:山西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评价研究,山西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第2篇

[关键词]创业板市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

一、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原因

处在经济复苏期,我国中小企业刚刚从金融危机中磨砺过来。中小企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中小企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的重点培养对象,但一直存在融资难的问题,阻碍其发展。无论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存在的弊端。还是外部经济环境的不成熟,都使得近年来大量的研究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问题。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中小企业的一般特点,但是又有着“高新技术”的显著特征,这使它在体现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同时,也表现出了自身的特点。

(一)规模小、竞争力弱、企业管理水平不高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注册资本少,规模偏小,自有资金的不足使得在经营过程中抗风险能力差,且与大型企业相比,竞争力也相对薄弱。

(二)自身信用不高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虽在科技含量和创新力量方面优于一般的中小企业。但是由于在规模与资金方面先天的不足。使得它们为获取短期利益而发生逃税、逃债的行为,这给投资者带来了风险。造成融资渠道堵塞。尤其是在银行贷款方面,逃债而引起银行贷款的大量坏账呆账,使银行更多的选择低风险的大型企业作为被融资对象。

(三)信息不对称以及抵押和担保的不足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拥有高新技术的背景,但在融资过程中,其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壁垒却致使一般的金融中介机构和投资者几乎无法逾越,也就是信息不对称,这给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带来不利影响。当出现信息不对称时。金融机构会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抵押和担保这种能保护自身贷款利益的融资服务,但往往中小企业因为过高的中介费用和严格的抵押担保条件而放弃此融资渠道。

(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政策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科技贷款体制缺乏资金流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在动力。

(五)融资渠道狭窄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主要来源是私募基金,包括风险投资等。风险投资等的主要退出渠道是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身原因,往往不能达到上市要求,这样就阻断了风险投资等资金退出渠道,形成恶性循环,阻碍了风险投资等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另外,私募基金投资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满足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量。

二、我国创业板市场与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两种,其中股权融资是主要的融资来源。创业板市场在我国开市之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以私募股权投资为股权融资渠道,但由于私募股权投资退出渠道的阻力,融资数量非常有限。债券融资则包括商业信用贷款、商业银行贷款、债券融资、金融租赁等。

(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创业板市场是指专门协助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新技术公司筹资并进行资本运作的市场,有的也称为二板市场、另类股票市场、增长型股票市场等。

我国创业板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2009年10月23日开板。30日开市。根据中国证监会2010年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证监会已受理223家企业创业板发行上市的申请,共有36家创业板企业挂牌上市。较主板市场,创业板市场主要有以下特征。

1 以增长型公司为目的。其中以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发展为最主要目的。所以上市条件较主板市场宽松,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低门槛”。

2 高风险,高收益,吸引投资。功能定位、制度设计和市场竞争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创业板市场的高风险,但是高风险对应高收益也是创业板市场吸引投资的一个特征。

3 监管方式是“披露为本”,且它对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全面、及时和准确。

4 保荐人制度。对保荐人的专业资格和相关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创业板市场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直接融资渠道

从创业板市场定义的角度看,我国创业板市场是针对我国高成长的新兴创新公司特别是高新技术公司而建立的,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直接的融资渠道。使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能够避开从银行贷款或从风险投资等渠道进行间接融资的困难。

通过发行股票融资,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此类资本可以增强公司的信誉和举债能力;再者,此类资本具有稳定、安全的特性,它将大部分风险过渡给股东;而且还有利于足额筹集资金,足额融资对于创业发展中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创业板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优秀的融资渠道。

(三)我国创业板市场通过向私募基金(PE)提供退出渠道,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了间接融资渠道

按照企业的发展顺序,一个企业的种子期、初创期、发展期、扩展期、成熟期和Pre-IPO各个时期,都需要私募基金的资金流。这里的私募基金指的是广义的私募股权投资。我国创业板市场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前的这段融资期间内,主要是通过增加PE投资者的信心来间接地使融资渠道通畅。而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最终上市后。私募基金得以退出,然后进入其他未上市企业中。增强其流动性。从而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可以说,我国的创业板市场弥补了PE的两大缺陷,一个是流动性差,一个是投资回报方面的道路不畅。

最有代表性的私募基金是风险投资,也称为创业投资(VC)。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风险投资是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风险投资通过从企业到企业的流动对各个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来实现自身的资本增值。从企业的角度看。就是融入风险投资资金、发展及让资金回流,这是一个互利的资本运动过程。风险投资资金在从被投资企业到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回流过程称为风险投资的退出。风险投资的退出主要有股份上市、股权转让和公司清理这三种方式,其中。股份上市是风险投资退出的最佳选择,但在以前也是最困难的退出通道,因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实力有限,主板市场准八条件严格,使得其大部分无法上市,造成风险投资退出难,同时也使我国风险投资整体积极性不高,影响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的融资活动。追溯到我国创业板的提出之时,创业板市场即将开市的讯号给予风险投资者信心,促进了他们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资金投入,通畅了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如今,创业板市场的开市,从根源上通“堵”开“流”,他们更加不用担心资金有去难回的状况发生。也因此更加积极的投入资金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创业板市场不仅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繁荣,还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做出了贡献。

(四)降低信息不对称为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通畅了银行贷款融资渠道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向银行进行贷款融资时,银行不仅仅遭遇如一般中小企业一样的财务状况不清晰问题,而且还会遇到技术壁垒这样的信息不对称。我国创业板市场具有且优于主板市场的一点就是,它的监管方式是“披露为本”,对信息披露要求更加全面及时,这不仅克服了一般中小企业财务状况不明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也向贷款银行提供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专业特点和发展趋势,给银行可靠的信号。使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这条融资渠道更加通畅。

三、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新趋势

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市以来,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充足的资金来源,已经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与发展,其融资渠道呈现出了新的面貌。不仅如此,未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也将呈现出新特点,这也是与创业板市场的开市密不可分的,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积极要求进入创业板的愿望会促使我国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更加严格规范自己,缓解因企业管理水平不高、信用度低等问题造成的银行贷款受限问题。当前,创业板市场虽然只接受了一部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上市要求,但其向外扩张的辐射作用却是很大的。我国不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前固步自封,由于融资渠道单一固定,不会在此方面做较大改变,但在上市要求的驱使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会对自身严要求。以达到在创业板市场上市的要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会因自身的良好表现得到银行认同,有效缓解银行贷款难问题。

第二,高收益与退出渠道的通畅会促进风险投资的繁荣,受风险投资很大影响的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将受益匪浅。其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一旦在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将意味高收益和快发展,这满足了风险投资的最初愿望。即帮助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并同时使自身获取高额利润。其二,我国创业板市场为风险投资提供了便利通畅的退出渠道,使风险投资不再有后顾之忧,更加积极地扶持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上市,以获得利润。两个方面相结合,将会使我国风险投资业空前繁荣。间接优化了我国全体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

第三。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市后。会使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使我国现有科技贷款体制增加资金流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内在动力。我国创业板市场开市不仅其自身大受关注。也会将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推上浪尖。现今,已有国内各方人士对此关注。政府部门也将参与在内。上市是规范的,上市融资政策也会强化规范问题,带动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同时,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力展现,也将使我国现有科技贷款增加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流入的内在动力,政策的完善与科技贷款资金流入内在动力的增加都将为我国全体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铺平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王景斌,风险投资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J],会计师,2009(11)

[2]薛玉莲,李全中,财务管理学(第2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3]骆阳,高新技术企业中小企业板融资问题研究[J],财会通讯,2009(14)

[4]常飞,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现代商业,2009(18)

[5]刘向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1)

[6]杨钧儒,私募资本市场助推中小企业发展[门,西部论丛,2003(11)

[7]高如娟,高涛,论资本市场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之路径选择[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

第3篇

摘要: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我国中小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三大技术创新模式进行比较,探究更适合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关键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22-0157-02近年来,我国部分学者开始关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王中华、赵曙东依照技术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三大基本模式,即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其中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是主要模式。代传奇通过总结归纳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内、外部因素,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决策的三层次模型,提出了“不同的企业环境、不同的创新项目应该采取不同的技术创新模式”。张玉韬、吴凤平运用AHP分析法比较了模仿创新、自主创新及合作创新三种创新模式,得出了目前我国中小型企业应该以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不断地积累资金和高技术人才,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飞跃的

结论。

1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分析

我国中小企业在企业数目中占据了较大比例。以工业企业为例,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工业企业单位数为343769个,其中包括9448个大型工业企业,53886个中型工业企业和280455个小型工业企业,中小型工业企业占据了总工业企业97.3%的比重。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中小企业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从外部因素来看,中小企业发展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影响,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担保问题等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影响企业规模发展。从内部因素来看,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短缺、研究开发费用昂贵以及技术创新本身的风险性,只能依靠模仿其他产品,并进行生产与销售,导致了企业技术创新力量不足。企业主要关注产品的价格、渠道和广告宣传,而不能根据市场的状况和消费者的需求开发新产品,造成企业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中缺乏相关技术人才,很多企业经营者缺少管理经验,其中还有大部分企业仍然属于家族型企业,企业员工主要是家庭成员,因而缺少技术创新人才,影响到了企业的创新能力。

2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三大模式

自主创新(Independent Innovation)是指企业依靠自己的力量独立完成创新工作,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源由企业投入,企业对创新独立进行管理。

模仿创新(Simulating Innovation)即通过模仿而进行的创新活动。

合作创新(Collaborating Innovation)即通过企业与企业间的合作,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企业技术创新。

3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3.1自主创新模式

自主创新由于开发成本较高,并且自主创新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开拓市场。我国目前有少部分中小企业成功地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转型。下面以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杭州华丹农产品有限公司是集食用、药用真菌的研究、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公司主要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专家,积极与世界上相关国家或科研机构建立科研协作,主动参与本领域的各种学术活动,使华丹公司广泛获得了本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信息,为其有效的创新奠定了条件。因而在5年时间里先后研究出了一系列食用菌生产、加工技术和配套设备。自公司创建以来,共申报国家专利16项。

我国中小企业要想实现自主创新,必须加强企业创新理念,吸纳创新型人才,同时加大资金投入,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开发成本,而且技术创新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因此,并不建议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而是希望具有一定资金实力、敢于创新同时又拥有大量创新人才的部分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创新模式。

3.2模仿创新模式

模仿创新的优势在于:可以节约大量研发及市场培育方面的费用,降低投资风险,也回避了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稳定性,降低了市场开发的风险。这种创新方式不是照搬照抄,而是要企业关注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产品的市场需求,一般是在产品已经占据市场的前提下,开发出类似的产品,加以改进和完善,从而达到较好的市场份额。这种技术创新模式适用于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但资金不足,又不愿承担创业风险的中小企业。但是实行这种模式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创造。

3.3合作创新模式

合作创新的优势在于:可以弥补企业在进入新行业时的资源和能力不足,获得“1+1>2”的整体效果大于局部效果之和的效应,实施合作创新的合作各方可以发挥各自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完成新产品的开发和市场化。因而合作创新模式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合作创新模式又包括企业委托、企业合作和建立产学研基地等多种情况。

企业委托模式是指由企业提供资金并确定研发要求和目标,由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提供科研人员、必要的技术设备,由这些科研人员自主进行研发,然后将研发成果交给企业。这种模式能够解决企业技术人员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但是不利于提高企业自己的创造力。

企业合作模式是指为了完成某一技术或产品研究开发,几个企业相互合作建立合作组织,共同出资、共同开发并共享研发成果的一种合作创新模式。可以是几个企业合作,也可以是几个企业和高等院校、几个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根据合作各方的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加快研发进程,提高研发效率,同时多个单位共同参与能够有效分担风险。这种模式不仅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同时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优势互补,但容易造成企业间的一些利益纠纷。

建立产学研基地指企业与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签订合同,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一般由企业提供场地和部分资金,由大学或科研院所提供研发所需的一些设备和人员,人员主要是大学生和科研人员。这种方式对高校来说有利于学生接触企业,学到很多课堂之外的知识,增强实践能力,对于企业,有利于企业了解更多新技术,同时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研究成果。

综上,本文认为对于部分创新能力较强,并且拥有足够的资金实力和人力资源的中小企业,它们可以选择尝试自主创新模式,这样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加速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则应以合作创新模式为主,模仿创新模式为辅,主要是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同时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等,实现多方的“共赢”。另外可以在法律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学习其他大型企业,进行模仿创新,从而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莉莉,黄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实现模式探究[J].

 东南大学学报,2006,(12).

[2] 王中华,赵曙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研究[J].中

 国科技论坛,2009,(7).

第4篇

关键词:模仿创新;中小企业;中间集聚性;知识产权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is the enterpris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maintain it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s the main body of economic strength, its good development is to 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mprove the key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untry. At present,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is still i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technical ability, lack of resources, lack of talent stage, there is no ability to engage i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increasingly close with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so the advocacy of our countr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do a self positioning, imitation and innovation as the main innovation mode selection their.

Keywords: imitation innovation; SMEs; intermediate cluster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中图分类号: C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创新模式选择的背景

技术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维持企业持续竞争力的根本。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和规模的增大,其技术创新更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整个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一些相应政策出台的基础上,发展呈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创新的内部障碍:(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生产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的问题。并且,中小企业的R&D投入只占全国R&D经费的40%,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管理不规范,劳动力素质差。企业缺乏制度规范,内部管理水平低下,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科技创新人员缺乏等等。使得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针对这种现状,国内许多学者围绕就如何更好的提高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倡导企业进行自主创新以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在此基础上作大作强,逐步形成自己的标准。所以,笔者认为,加大R&D投入,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创新模式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模仿创新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最佳创新模式。

二、模仿创新优势的理论分析

第5篇

关键词:数据中心 中间件访问 主数据 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11-0000-00

1 现阶段企业数据中心中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意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各大企业当中数据中心的作用就是数据信息进行集中和交流的地方,这就要求数据中心在进行运行的时候要做到有着运行稳定和安全可靠的网络机房进行有效的支持,不单单如此,还需要系统管理人员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容量带宽较高的网络容量。在每一个企业的数据中心当中在设备支持方面都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在设备机房当中对于机房中的温度以及湿度也有着较为明确的指标以及规范。为了有效的保证网络资源方面的需要就需要保证有着足够的网络宽带来对其网络机房的运行提供相应的支持以及各个地区的企业数据中心之间的交换和网络连接。在现代化信息发展的社会企业中的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了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想让企业的数据中心可以进行良性的运作就必须着强大的技术支持以及优秀的技术性人才进行管理,完善企业数据中心的管理机制,最终为企业的运行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保证企业在当今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

2 企业数据中心物联网系统的硬件构架设计

为了保证企业中企业数据中心的物联网系统可以有序稳定进行运行,也就是说在一个模块中出现了问题的话也不会对其他模块运行产生影响,阻碍其他模块的正常运行。在本文中所提到的物联网系统数据中心的分布架构模式设计就是可以保障系统可以进行良好的运行和扩展能力。采用数据中心的分布构架设计有效的将整个数据中心物联网系统进行划分,其中就包括集中管理层、现场设备采集测层以及现场控制层,与此同时,在这个系统中的各个模块都是互不影响,各司其职的。

集中管理层:在整个系统构架当中,集中管理层就是对整个现场的监控层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其具备有双机冗余的功能,对整个系统中的现场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制成统一的报表。将集中管理层作为基础,在其智商还可以有效的实现多种的高端应用管理功能,高端应用管理功能就包括:报警管理功能、报表管理功能、运维管理功能以及授权管理功能等多种功能。

现场控制层:在整个系统当中现场监控层主要的任务就是负责数据信息的收集工作。每一层的数据都是根据现场的总线数量、信息终端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设备机房中物理区域的划分等方面进行设计从而得到多个数据采集终端。这个数据采集终端具有数据信息处理、视频数据采集、实时报警功能以及网络协议转换功能,总的来说是一台结合多功能为一体的一种监控服务器。这套设备装有内部镶嵌Web服务,从而可以支持远程浏览器服务。与此同时这款数据采集器可以同时对机房中的温湿度参数、安全系统以及相关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终满足于用户的各种需要。

现场采集设备层:数据中心的物联网系统中的现场采集设备层主要是由l/O采集模块以及通信转换模块进行组合而成的,它与被监控的设备以及传感器进行有效的连接,从而有效的保证被监控的目标与监控平台始终保持数据信息的连接。现场设备采集层中的硬件设备全部都是模块化架构,l/O采集模块在得到传感器所传输过来的信息之后,再进行相关的系统配置,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对全部传感器中数据的相互匹配与对应,通信转换模块就是对智能设备以及现场监控进行直接连接的有力保障。

3 物联网系统数据中心的软件构架设计

在企业当中数据中心的物联网系统的开发是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开发的,该系统属于开放性系统。在整个系统当中为了有效的促使各个模块之间可以进行无缝的整合,就需要一台核心的服务器对整个系统进行调度,整个服务器的构架设计也是全部采用了模块化的架构设计。

在企业数据中心物联网系统当中的各个业务逻辑板块还可以进行系统规模的扩大,将每一个服务器的模块部署从而实现分布式的支持服务,并且与此同时采取多级冗余、双机冗余以及负载平衡等多种技术来对物联网系统数据中心的性能进行提高。

一般情况下企业中数据中心物联网系统的监控平台都是由多个子系统和一个集成平台进行组合实现的,在这个系统当中每一个子系统都是可以独立进行运行的,然后按照监控系统进行管理并且进行统一的划分,最后再由集中管理平台进行集成。在整个物联网数据中心系统中主要是分为七层架构,然后通过设备层以及网络层对其进行统一的信息交流,在这七层构架当中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1)接入层:接入层主要是考虑设备、客户端、短信电话、网页浏览以及企业分公司和语音报警的接入。

(2)用层:主要是负责企业资产系统、报表管理系统以及专家知识库系统的正常通信。

(3)应用支持层:主要的作用就是应用于用用户的登陆、授权哟及Web服务和相关参数的管理。

(4)据层:数据层主要的作用就是对各个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参数配置数据、门禁管理系统数据等。

(5)系统层:在系统层中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就是系统基础设施以及系统服务。系统基础设施主要负责的就是对各个服务器的承载以及储存。而系统服务再分为两个部分就是安全管理以及基础服务。

(6)网络层:就是将信息以太网的形式进行传输,支持网络传输协议,并且网络的宽带速度不能低于10Mbps。网络层的应用不仅如此,此外它还可以提供与其他系统之间进行交流的接口。

(7)物理设备层:系统中的物理设备层对现场总线有一定的要求,它要求现场总线有着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物理设备层可以支撑SNMP以及RFID等多种的常用标准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保证集成第三方提供的设备。

4 数据中心RFID资产管理模块的设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RFID管理模块属于是具有较高安全级别以及稳定性较好的系统。RFID管理模块中的设备信息可以有效的和实际中的设备进行相互对应,最终形成一套智能化管理。

我们可以有效的将RFID管理模块的特点进行利用,在服务器设备以及设备存放柜当中安装上三个RFID电子标签,在网络机房的出入口上分别安装上RFID识别监测设备,然后与系统监控管理平台进行结合,从而可以对资产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的记录与更新,在很大程度上对资产的流动方向进行监控,实现对其的精准查询。

将RFID管理模块防止到资产管理当中,就可以让管理人员对每一个设备的实时情况进行快速的掌握,与此同时还可以对出入机房的情况进行有效的查看,在对机房进行巡视的时候还可以使用相关手持设备对机房的每一个设备信息进行查询,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资产设备信息以及数量信息的准确。

5 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我国企业中物联网技术在数据中心的管理上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以及效率,对于机房设备的运行环境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对企业当中国的资料进行整合有着促进的意义。采用物联网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资产设备的正确使用进行了保证,而且对企业人力物力的成本进行了降低。

参考文献

[1]朱鹏.物联网技术在企业数据中心集成管理中的实践应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3:38+172.

[2]董震洋.物联网技术在数据中心管理上的应用[D].上海交通大学,2012.

[3]黄兰秋.基于云计算的企业竞争情报服务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12.

[4]李刚.黑龙江省国土资源信息数据高效利用与服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13.

[5]孙勇祥.数据中心生产集成管理系统架构设计及实现[D].复旦大学,2012.

[6]胡健.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3.

第6篇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回顾

随着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以及社会资本研究的发展,近年来部分学者开始研究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结论普遍表明,企业与外部实体之间的联系以及企业内部形成的关联能够加速技术、信息和知识从外部向企业的转移及其在企业内部扩散,有利于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从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Powell等(1996)认为,拥有社会资本多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Gabbay和Zuckerman(1998)认为社会资本通过作用于企业研发的开展,从而推动组织内部资源与信息的交换,并促进技术创新。Cooke和Wills(1999)指出,社会资本提供给企业与外部创新网络联结的机会、从而提升商业、知识和创新绩效。Landry、Amara和Lamari(2002)认为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的创新决策和创新程度有重要影响。Greve和Salaff(2001)认为企业社会资本能提高企业的吸收能力,并通过有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开展技术创新。Hagedoorn等(2002)认为,社会资本有助于企业通过共享资源来掌握复杂技术,由此提升创新能力。郑胜利和陈国智等(2002)认为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有利于促进企业知识转移,外部社会资本有利于增强技术创新优势。陈劲和张方华(2002)从资源获取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企业社会资本确实能够影响企业的信息获取、知识获取和资金获取,进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Wu和Wei(2004)认为企业通过与外部知识源和信息源建立广泛的社会关系网络可获取技术创新优势。

二、实证研究设计

1.变量选取和测量以及回归模型

(1)解释变量――企业社会资本变量的选取和测量

本文借鉴陈劲和张方华(2004)等的作法,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角度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划分。企业内部联系选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为变量指标进行测量;企业外部联系进一步划分为纵向关系、横向关系和社会关系。纵向关系选取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为变量指标进行测量;横向关系选取与其他企业的关系为变量指标进行测量;社会关系选取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关系为变量指标进行测量。

(2)被解释变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变量的选取和测量

Brouwer和Kleinknecht(1999)发现,专利数与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因此,新产品产值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成为度量技术创新绩效的常用指标之一。陈劲和张方华(2002)也采用了这一指标度量技术创新绩效。本文借鉴他们的作法,也采用新产品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比重作为技术创新绩效的衡量指标。

(3)控制变量

相关研究文献表明,企业规模、R&D投入、激励机制、资产负债率以及资产净利润率等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将这些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处理,以单独反映企业社会资本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4)回归模型

其中:PTECH为新产品销售收入/总销售收入,代表企业技术创新绩效;INR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关系;LNR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HNR为与其他企业的关系;SNR为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关系;SIZE为总资产的自然对数,代表企业规模;R&D为研发支出/总资产,代表企业R&D投入;LEV为总负债/总资产,代表资产负债率;ROA为净利润/总资产,代表资产净利润率;INC为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代表企业激励机制。

2.数据来源和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本文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均来源于问卷调查。2006年5月,我们完成问卷调查表的设计。在问卷表中,我们设计了①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关系;②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③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④企业与大学等研究机构的关系;⑤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等五个变量指标。我们采用李克特(Liken-type)7级度量方法分别对这5个变量指标进行量化处理,调查对象为企业的总经理、企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我们将问卷通过邮局寄发以及协作单位发放等方式发放给从江西省各地区随机选出的550家中小企业,发出问卷总数为350份。截止2006年12月底,共收回问卷143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25份,覆盖全省各个地区,问卷有效回收率为22.7%。

三、实证分析和实证结果

1.独立样本均值差异检验

我们首先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分别按照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关系、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关系、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关系以及企业与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关系分为高组(大于均值)和低组(小于或等于均值),然后检验两组间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检验结果见表1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在企业社会资本的4个变量中,除了企业横向关系之外,其他3个变量指标的高组和低组之间的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均值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个结果与表1中的相关系数分析结果一致,也进一步表明,从整体上看,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影响。

2.多变量回归分析

单变量分析只能表明单个变量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但这种相关关系也可能是由于其他变量的影响所引起的。要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我们还需要进行多变量的回归分析。为了避免多重共线性问题,我们对4个社会资本变量进行逐步回归,也就是说,我们在对实证回归模型进行回归时,逐步把4个社会资本变量加入模型中,因此,我们共有4个回归模型。具体回归结果见表2所示。

从表2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协作关系在所有模型中的回归系数均为正,且在模型①、②和③中的显著性水平均为1%,而在模型③中的显著性水平为5%;企业纵向关系在所有模型中的回归系数也均为正,且均在5%的显著性水通过检验;企业社会关系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正,显著性水平为1%。而横向关系在模型③和④中的回归系数虽然为正,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这些结果表明,除了横向关系之外,其他企业社会资本变量均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社会资本存量越高,其技术创新绩效越高。在其他控制变量中,我们发现,企业资产净利润率和企业激励机制的完善程度也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尤其是激励机制,显著性水平在所有的模型中均为1%,这表明企业获利能力和激励制度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本文研究结论

本文利用课题组在2006年对江西省中小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实证考察了企业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我们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联系两个视角,将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四个层次:企业内部各部门协作关系的内部联系、企业与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纵向联系、企业与其他企业关系的横向联系以及企业与大学等科研结构关系的社会联系。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内部联系、纵向联系和社会联系等企业社会资本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我们还发现,企业激励制度的完善程度和企业获利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参考文献:

[1]边燕杰 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 (2)

[2]张方华:知识型企业的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4

[3]石军伟 胡立君:企业社会资本的自愿供给:一个静态博弈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8)

[4]Cooke・ P・ Wills・D. 1999, Small Firm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Enhanc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Through Innovation Programs,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3, 219-34

[5]郑胜利,陈国智.企业社会资本积累与企业竞争优势[J].生产力研究,2002(1)133~137

第7篇

关键词:采购业务;内部控制;实务

企业采购业务管理是为了促进企业合理采购,满足生产经营需要,规范采购行为,防范采购风险,以实现企业目标。根据2011年8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7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roduct Price Index,下称PPI),比去年同月上涨7.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11.0%(国家统计局网站)。PPI反映的是全部工业产品出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显示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面对的成本压力。

在当前充分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在全国涨“薪”一片的大环境中,企业采购业务作为企业经营目标实现的基础环节,如何取得质优价良的物资和服务,降低生产成本,逾来逾重要。采购在企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购进原材料和辅助材料成本要占到一般加工制造业生产成本的50%以上,采购物料成本更是占了中信大锰产业园内的各个产品最终产品生产成本的84%~98%,甚至有一个新能源产品人工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低于2%。这意味着,在获得物料方面所做的点滴成本节约都会对利润产生重大的影响。加强采购管理控制是中信大锰产业园提升内部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为了提供不间断的物料流和物资流从而保障正常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发展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当条件允许的时候,将所购物料标准化,以最低的总成本获得所需的物资和服务,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以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目前企业采购业务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风险:

1.采购制度不统一,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

中信大锰产业园采用供销一体化经营策略与公司采购制度不统一,达不到与整个公司的协同效应。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项目部门(生产单位)对物流部的工作经常采取强硬态度,而负责采购的物流部与项目部门(生产单位)的合作不热心,导致有时采购回来的商品不符合实际需要,导致了部门间的冲突和扯皮推诿现象,造成了时间和资源浪费。例如,物流部按采购计划购买了一台高精度的材料元素分析专用实验设备,价值近百万元,设备回来后才发现某些指标、性能不能完全满足实验需要,而该设备是国外进口的,退货,维护升级成本很高,后来只能将就着使用,造成极大的不便。采购队伍力量有待加强。

2.零星材料采购业务组织

中信大锰产业园从201 1年才正式投产,为提高工作效率,早日建成投产,今年以前在项目建设期的一些零星材料采购业务都是项目组自行组织采购;但投产半年以来,并没有把该零星材料采购业务转移到物流部,不利于采购业务的集中管理和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堵塞管理漏洞。

3.供应商的选择和采购机会

中信大锰产业园内的项目都是新能源新材料高新技术产品,有特殊性,项目负责人依仗技术优势,往往对采购业务施加了不恰当的影响,甚至于在很多进时候直接就决定了供应商人选,有很大程度主观性。不利于企业在采购价格、质量、效率方面的风险控制。供应商的评估和准入制度还有待完善。采购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使用水平有待提高,原料采购的缺乏快速反应机制,容易错失最佳的采购机会。而新能源新材料产品的主要原料如锰原料、钴原料、锂原料价格变动的影响因素多,价格波动大。例如,2010年金属锰的最高和最低价的差额超过5000元,四氧化三钴的价格2010年3月份到5月份2个月的时间内,每吨价格波动达到2万-3万元,这对产品的成本影响很大。

4.产品质量的监控

产品的验收往往是到货检验,不能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容易发现质量隐患,难于解决出现的残次品问题,也容易造成停工损失。

5.绩效考核

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考核制度,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对供应方的考核局限于定性的主观判断,缺乏规范的流程和科学依据。对物流部的考核缺乏具有可操作性实施细则,不利于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二、对企业采购业务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统一的、科学可行的采购管理制度

尽可能地做到集中采购,使企业的采购业务集中,避免多头采购或分散采购,以提高采购业务效率,降低风险。加强各项目部门(生产单位、技术中心)与物流部的沟通,避免因为沟通不畅而使采购业务的执行偏离预期目标。打造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优、专业门类全、人才数量足、发展后劲强,能够为中信大锰工业园提供物有所值的商品的采购队伍。

2.改善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

供应商的开发和管理是整个采购管理体系的核心,其表现好坏与否也关系到整个物流部的业绩。一般来说,供应商开发包括的内容有:供应市场竞争分析,寻找合格供应商,潜在供应商的评估,询价和报价,合同条款的谈判,最终供应商的选择,在供应商的开发和选择上。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的第一道关口,优质的供应商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化采购成本,对于关系到量产产品的供应商要有严格的评价过程。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开发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考虑到控制的成本、效益原则,建立科学、可行的供应商开发和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1)建立科学的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制度,企业管理部负责组织制定供应商体系评价标准,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供应商管理体系评价,负责供应商评价工作小组的组织、管理工作。物流部参与供应商的体系评价工作,负责对供应商的日常评价工作,负责提供现行供应商的的信息资料。技术中心负责评编制供应商的评价计划,参与供应商评价工作,负责维护供应商资源库并提供相关信息资料。技术中心把供应商的评价计划传递到企业管理部,物流部把供应商的日常评价传递到企业管理部,企业管理部制定评价计划。

(2)成立有技术中心、企业管理部、财务部、项目部门(或生产单位)、物流部人员参与的供应商评价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将供应商自查表先发给供应商自查,供应商将自查结果资料交报给工作小组,工作小组审定结果合格后组织现场评价,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作出初步评价。

(3)由有技术中心、企业管理部、财务部、项目部门(或生产单位)、物流部人员参与组成的小组,对供应商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中对供应商管理体系、合约执行能力、财务状况、设计开发、生产运作、测量控制和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审和综合分析评分。主要考察供应商的质量体系;计量管理;设备管理;供应商对其上游供应商管理;培训管理,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有完

善的培训考核制度和记录。最后形成双方签字认可的考察报告。

(4)根据评价组对供应商作的评价结论报首席执行官审批后与合格供应商签定质量保证协议。公司受理供应商的投诉,按情况是否属实和严重性决定是否对供应商评价工作小组进行考核,以防范舞弊风险。

(5)由物流部负责人督促采购主管对供应商进行每月绩效跟踪考核,包括3月一次的验收与缺陷记录;交付和价格绩效。建立供应商年审制度,业绩引导订货机制,相关部门根据批准后的供应商评价报告和更新供应商管理系统信息作出供应商名单的调整。

3.加强采购价格控制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在提高产品产量、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首当其冲是价格战。因此,企业除加强管理、优化组织结构、降低生产成本外,更应注重构成产品的生产资料的采购成本的降低。而企业中各相关部门购进的原、辅材料、设备、建筑材料、各类商品及其他物资,都在不同层面影响产品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采购价格控制是采购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采购不仅仅是物的问题,因此价格控制的本质也不是以价论价的过程,它的本质是建立一套适应市场发展的管理机制,是规范物资采购的手段,是企业精细化管理、降低产品成本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

(1)价格决策。提高决策效率,建立原料采购的快速反应机制,把握好最佳采购机会。采购过程中的价格决策要做到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杜绝采购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发生,大宗采购要尽可能的采用公开招标。公司成立由主要领导任主任,成员包括各部门负责人的价格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和负责公司的价格管理工作。

(2)情报。物流部和财务部要广泛收集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市场信息,掌握主要采购物资的信息变化。做到对主要采购物资价格变化的即时的、动态管理。提高采购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使用能力,获取充分的市场信息,做出正确的采购决策,尽可能做到在低点用合同锁定采购价格。

(3)采购价格的确定流程。首先,物流部向供应商询价。接受询价的供应商应在三家以上,询价过程和供应商的报价要如实登记备案。其次,采购价格经财务部审核,按照审批权限报有关领导审批后,进行采购合同谈判、签订合同与执行。公司常年使用的大宗物资采购业务,由公司首席执行官率领采购谈判小组与生产厂商直接谈判、签订采购合同。最后,物流部把采购资料及合同交财务部一份做好备案。

4.完善采购业务流程

由项目部门(或生产单位)提出需求计划,生产安环部审核后报分管领导后再报首席执行官审批。物流部凭审批过的需求计划表安排采购事宜。货物采购回来后由使用单位或者专门的验收部门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单),财务部根据已审批完的付款申请书按合同约定付款。企业严格预付账款和定金的管理。涉及大额或长期的预付款项,每月进行追踪核查,综合分析预付账款的期限、占用款项的合理性、不可收回风险等情况,发现有疑问的预付款项,及时采取措施。采购业务的执行过程中,要实行内部牵制制度,保证计划、授权审批、执行、付款、记录由不同的人执行,相互牵制。事前、事中、事后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进行全程的动态监控,避免因采购产品质量事故造成损失。

5.加强会计系统控制,建立退货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制度。

企业按新会计准则加强对购买、验收、付款业务的会计系统控制,详细记录供应商情况、请购申请、采购合同、采购通知、验收证明、入库凭证、商业票据、款项支付等情况,确保会计记录、采购记录与仓储记录核对一致。企业指定专人通过对帐单等方式,定期与供应商核对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等往来款项。

企业建立退货管理制度,公司在与供应商的合同中明确退货条件、退货手续事宜。对退货事宜,要及时收回退货货款。涉及符合索赔条件的退货,由物流部负责人考核并要要求采购主管督促经办人在索赔期内及时办理索赔事宜。

要建立绩效考核制度,由企业管理部每月对采购价格、到货及时率、验收合格率、档案管理、合理采购量等指标进行考核,将物流部人员薪酬与采购业务指标完成情况挂钩,要把供应商也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来,确保内控措施能得到切实执行。从管理体制上加强对物资采购决策者的监督;对物资采购人员形成长期有效的教育机制;凡是主观上有意做出损害中信大锰产业园利益的人员,一经查实,必须追回损失,并坚决辞退当事人员和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8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应用

二十一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信息化与自动化完美结合的社会。信息化的普遍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因此数字化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力自动化中。数字化最显著的特点是精确度高、可靠性强,因此在可操作性强,生产中的实用价值也比较高。现代工业自动化是必须的,但是对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能够促进电力行业迅猛的发展并且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如何能够去了解数字技术并且如何更好的去运用它是实现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所在,做好这些才能不断突破自我得到提高。将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进行应用和创新,能够更好的促进工业电气自动化发展,同时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是非常有效的。

1、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电气自动化依靠高科技技术发展,同事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产业化的发展。高速发展的经济可以刺激科技的发展,这其中也包括计算机技术。工业上电气自动化和数字化相结合,数字化的精确、可靠使自动化的操作更好的进行,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的优点,而自动化水平也可以得到提高达到良好的效果。当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非常普遍,无论是在工业、金融还是服务行业都得到了很好的利用。因此,只有将电气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们的特色,完成企业制定的目标。在现场操作中,数字化的精确性和可靠性可对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检测还可以进行管理,他们这种结合还可以更好维护电气自动化。数字化技术能够更好的将数字互感器和光纤网络进行融合,这样能够减少工业电气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也能更加的方便和准确。并且在安全性方面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在企业实施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将数字化技术糅合进去,这样能够实现企业的全程化监控,也能及时的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并且可以使各级人员保持联系,利于企业的管理。

数字化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完善的工业发展体系离不开标准,而数字的精确很好地为这个行业制定标准。数字化和自动化的结合在生产中可以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包括机械设备,这样就可以利用最低的成本得到最高的效益。现代的社会对各行业的要求都有精确的标准,数字化更是应用到各行各业。数字化的广泛应用主要是因为它能以低成本带来高的价值,促进生产。

数字技术有很多优势是其他技术无法达到的,最典型的就是不再复杂而且迅速,鉴于这些特性,工作中更便于操作。数字化的特点明显:准确、可靠、便于识别,这些特点在操作中会节省很多财力和人力,因为精确相对来说更安全,也是工作持续运行的保证。数字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操作简单,因为精确识别度也高,只需要简单的指令即可,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操作信息进行判断和识别,同时,在信息传递的时候渠道也是非常多样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传送渠道,这样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应用创新策略

数字化技术几乎在各行各业都有涉及,当然电气自动化也少不了,而数字技术给它带来的成就也是不可小觑,不仅促进了工业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还使它具有更光明的前景。然而数字化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依然存在有不足,而这些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这些不足主要是因为发展时间不长,所以现在的数字技术系统并不完善,精通数字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也不多,这也造成了数字技术虽然各行业都有,但并不普及。由于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问世,使现代社会也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近几年来互联网逐渐普及,手机、电脑更是几乎人人都有。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日常生活的接打电话、网购等都是互联网技术的体现。但互联技术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没有一点缺陷的,它最大的阻碍就是智能化程度非常低,这样就使得数字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智能化程度偏低的情况。科技在发展,时代也在变化,不同的时代对技术的要求也不一样且往往在提高,电力行业也是如此,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紧跟时代步伐。一个领域的技术要想得到较好的发展,它的辅助行业的技术也要有更好的发展。数字技术若不先发展起来,必然阻碍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因此,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进行应用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策略,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电气工业的发展。其中,采取的策略一定要具有创新性,在安装、程序完善和使用等方面要有非常好的发展。

2.1实现智能安装

工业电气自动化若想实现智能化安装离不开光纤技术。在实际连接时,可以利用智能终端和间隔层对数据进行采集和控制,以实现双重设计终端操作,其中一部分配置主要用于对跳闸、现场信号传送和测控遥控的全面保护,而另一部分则是为了合理利用这种双重功效以及进一步加强电气自动化的可靠性。此外,还应该对工业电气自动化程序接口进行完善,设置PC自动化平台并与ERP和MES系统进行连接。为了更好地进行连接,通常将TCP/IP作为通讯标准,使程序接口更加标准,在满足用户对软硬件数据需求的同时,也能显著提升层面通讯质量和智能化效果,从而更好地解决PC平台自动化问题。

2.2完善程序化操作

调度命令是完善程序化操作的前提,而在调度命令前应该先将审核后的票据存在电脑上,并在实际操作中设置人工界面,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闸刀、开关等设备的设计工作,进而不断完善系统功能。为了确保系统功能,可以先对其进行模拟预演,使其达到默认识别或自动操作状态,从而在无工作人员在场时,也能完成系统操作。为了将数字技术更好地应用到工业电气自动化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完善开放化、信息化管理,使信息处理更具综合性,并将其与网络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实时自动控制和程序化操作。

3、结束语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也是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社会。科技的进步不仅促进经济发展而且对国家建设也尤为重要。这些高科技中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也很重要,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目共睹。虽然科技在发展,但对科技的要求和需求都在提升。传统的科技包括工业自动化都要不断完善方能满足当代社会的需求。而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数字化与自动化的结合,这样可以提高操作性,也可以节省物力财力,也会促进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芳.数字技术在电视创作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