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lte技术论文

lte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3-16 07:22: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lte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lte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字】 TD-lte 无线网络 覆盖规划

一、TD-LTE通信系统

LTE是以OFDM技术为核心,取消了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采用扁平网络架构,由3GPP组织制定的全球通用标准。LTE包括频分双工(FDD)和时分双工(TDD)两种模式。

TD-LTE是指TD-SCDMA的长期演进,是TDD版本的LTE技术,采用了TDD(时分双工)、OFDM(正交频分复用)、MIMO(多输入/多输出)以及高阶调制等多项关键技术。

二、TD-LTE无线网络组成及其规划

2.1 TD-LTE无线网络组成

TD-LTE在组成方面同前代相比最大区别在于取消了RNC,eNB与EPC间通过S1接口直接相连,eNB与EPC节点多对多连接,形成网格网络,eNB之间通过X2接口直接相连。

EPC可分为控制面实体MME和用户面实体S-GW(SGW/ PGW)。

S1接口是eNB与EPC之间的接口,它分为用户面和控制面。S1的控制面接口(S1-MME)提供eNB和MME之间的信令承载功能。S1的用户面接口(S1-U)提供eNB和S-GW/ P-GW之间的用户数据传输功能。

X2接口是eNB和eNB之间的接口,该接口用于负载管理、差错处理以及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用户面接口称为X2-U,控制面接口称为X2-CP。

2.2 TD-LTE无线网络规划步骤

TD-LTE规划流程同样包括数据采集、规模估算、站址规划、网络仿真、性能评估和调整五个阶段。

数据采集,先根据建网策略提出建网指标,收集准确的现网基站、地理信息、业务需求等数据,用以明确建设区域及场景。规模估算主要是通过覆盖和容量来确定网络建设的基本规模。容量估算则是分析一定时隙及站型配置条件下,TD-LTE网络可承载的容量,计算是否可以满足用户容量需求。站址规划主要是依据链路预算的建议值,结合目前网络站址资源情况,进行站址布局,并在确定初步布局后,结合现有资料或现场勘测来进行可用性分析,确定目前覆盖区域可用的共址和新建站点。网络仿真是指在完成初步站址规划后,进一步将站址规划方案输入到TD-LTE规划仿真软件中进行覆盖及容量仿真分析。

通过分析仿真输出结果,可以进一步评估目前规划方案是否可以满足覆盖及容量目标,如存在部分区域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要对规划方案进行调整修改,最终满足规划目标。

2.4 TD-LTE无线网络规划要点

TD-LTE网络规划中,传播模型用于计算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路径损耗。

目前采用COST231-Hata模型作为初始模型:

其中:

d单位为km,f单位为MHz;

L为城市市区的基本传播损耗中值;

hb、hm为基站、移动台天线有效高度,单位米;

a(hm)为移动台天线高度修正因子;

Cm为城市修正因子。

采用COST231-Hata模型计算(2.6GHz频段)典型城市链路预算结果如下:

现阶段TD-LTE容量规划主要考虑小区平均吞吐量,要求在每扇区1载波同频网络、20MHz、2:2子帧配置条件下:小区下行平均吞吐量达到20Mbps;小区边缘用户下行平均速率不低于500kbps;TD-LTE试验网容量仿真业务模型取定方式为单小区10个FTP用户。

TD-SCDMA网络CS64业务覆盖能力略强于LTE网,因此TD-LTE如果要达到邻区空载、10用户同时接入时、边缘单用户下行吞吐量大于1Mbps的覆盖目标,理论上需要在TD-SCDMA现网站距基础上增加少量站点。

三、小结

本文通过介绍TD-LTE技术,引出了TD-LTE网络规划设计,并详细介绍了TD-LTE网络组成及规划要点。但无线网络的规划设计、建设及优化是一个重复递归的过程,如何做好网络建设和优化,提高通信质量,需要我们不断的实践探索,总结完善。

参 考 文 献

[1] 沈嘉、索世强、全海洋等;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第2篇

 

一、引言

 

光纤通信、基站设备的快速进步,有效地促进了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和改进。目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进入到了高速率、高可靠、高覆盖的TD-LTE时代[1],TD-LTE已经成为当前移动通信的主流技术。该技术使用OFDM的多址接入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无线链路通信技术,采用高可靠性的软件无线电技术和高效的调制解调技术,同时能够实现智能天线分布和空时编码通信技术,有效地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率,可以满足视频图片、文字声音的传输,确保满足移动通信需求[2]。

 

二、移动通信技术应用发展现状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已经经历了四代,分别是2G、2.5G、3G和4G等。LTE已经成为4G时代移动互联网的主流通信技术,其包括两种,分别是我国主导的TD-LTE技术和欧美等国家主导的FDD-LTE技术[3]。TD-LTE作为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最新采用的技术,可以有效支撑高带宽的数据传输功能。

 

据工信部统计,截至2015年12月底,我国TDLTE产业已经建设了120万个4G基站,进一步提高了TDLTE覆盖范围和保持较大的数据流量。TD-LTE技术的快速推广,迅速增强了智能终端产业,并且与移动互联网、移动APP相互结合,诞生了移动计算、云计算、分布式计算等应用技术,积累了海量的数据资源,进一步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并且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形成了一系列的大数据产业。

 

三、 TD-LTE技术应用与研究

 

3.1 TD-LTE应用优势

 

经过研究和改进,TD-LTE已经具有许多应用优势:

 

(1)TD-LTE可以灵活支持移动宽带数据传输,下行采用OFDMA技术,最高速率可以达到100Mbits/s,能够满足数据高速度下载需求;上行采用OFDM的改进版本SCFDMA技术,能够有效减小低峰均比,减弱终端发射功率,延长终端使用时间,上行速率可以达到50Mbits/s。

 

(2)TD-LTE技术可以充分地利用通信信道对称性的特点,简化系统设计复杂度,提高系统性能,并且系统高层总体上可以与FDD保持一致,更好地实施数据传输融合。

 

(3)TD-LTE技术能将智能天线与MIMO技术融合,提高系统在复杂通信场景中的自适应性,减少小区间的干扰,提高小区切换成功率和用户通信质量,并且能够实现空间、时间、频率资源快速调度,保证系统吞吐量。

 

3.2 TD-LTE承载业务研究

 

TD-LTE技术快速发展,无线网络传输的多媒体数据资源占比迅速上升,承载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比如家庭电子相册、智慧政务、智慧社交等智能软件。

 

(1)家庭电子相册

 

目前,智能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等多媒体录入设备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日常生活的留念,使用数字设备拍摄、录制、保存和管理家庭照片和视频资源,并通过TD-LTE通信网络传输资源,将网络资源存储到相关的云存储中心,可以分享相关的网络内容。

 

(2)智慧政务

 

随着TD-LTE通信技术的应用,传统的电子政务办公模式无法满足人们的功能需求,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需求,利用无线网络开发手机终端、Ipad终端的电子政务办公软件,可以满足工作人员的电子办公应用系统,提高电子政务应用的办公方便性。

 

(3)智慧社交

 

TD-LTE通信技术为人类社交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开发了微博、微信、腾讯QQ等智慧社交软件,利用GPS定位用户位置,使用关联规则挖掘技术推荐相关的同学、朋友,扩大人们的朋友圈,搜索相关的社交浏览足迹,推荐朋友的喜好,寻找具有共同爱好的人群,可以一起旅游、购物、看电影等,实现信息共享。

 

四、结束语

 

随着TD-LTE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成为研究和应用的重要方向之一,与智能移动终端相结合,开发了在线教育、智慧旅游、电子商务等业务软件,有效地提高了人们工作、生活和学习的便捷性,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乔海庚 来源:中国新通信 2016年7期

第3篇

关键词:LTE;标准化;LTE-A LTE;R10关键技术

1 前言

移动通信从2G、3G到3.9G,是从移动语音业务到高速数据业务发展的过程。伴随GSM等移动网络在过去的二十年中的广泛普及,语音通信业务获得了巨大成功。基于CDMA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通信和娱乐业务,降低无线数据网络的运营成本。但这也仅仅是往宽带无线技术演进的一个开始。LTE技术的产生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种以OFDM为核心技术的3G演进系统,支持1.25-20MHz可变带宽,上、下行峰值速率分别达到50Mbps、100Mbps,频谱效率达到3GPP R6的2-4倍;在系统架构上采用全IP的方式,通过QoS机制保证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提高小区边缘用户的数据速率等。截止2013年1月,GSA统计已经有66个国家的145家运营商推出了商用LTE服务。

2 LTE标准化演进

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的简称,又称E-UTRA/E-UTRAN,和3GPP2 UMB合称为E3G(Evoled 3G)。LTE的最初提出是为了抗衡WiMAX技术。LTE/LTE-A标准发展如下所示:

2004年12月:3GPP通过LTE Study Item立项申请;

2006年6月:3GPP启动LTE Work Item(Release 8)

2007年11月:3GPP正式通过TD-LTE帧结构方案;

2008年12月:第一个可商用的LTE R8版本系列规范;

2010年4月:LTE R9版本(ASN.1冻结)

2008年:ITU完成了IMT-Advanced标准征集通系列文件:通函,最小要求,提交模板,评估方法指南;

2008年3月:3GPP启动LTE-Advanced研究(SI);

2009年9月:LTE-A作为IMT-Advanced技术天提交到ITU;同时3GPP启动LTE-A WI(R10版本);

2009年9月:中国向ITU提交了TD-LTE-Advanced,被采纳为IMT-Advanced候选技术之一;

2010年9月:ITU WP5D#9会议通过了6个候选技术提案都满足ITU-R规定的IMT-Advanced最小要求;

2011年2月:3GPP完成了LTE-A R10基本版本并提交。

3 LTE R10版本关键技术分析

3.1 载波聚合

为了满足单用户峰值速率和系统容量提升的要求,一种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增加系统的传输带宽。因此LTE-Advanced系统引入一项增加传输带宽的技术,也就是CA(Carrier Aggregation,载波聚合)。CA技术可以将2~5个LTE成员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聚合在一起(R10只支持2载波),实现最大100MHz的传输带宽,有效提高了上下行传输速率。终端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决定最多可以同时利用几个载波进行上下行传输。

CA功能可以支持连续或非连续载波聚合,每个载波最大可以使用的资源是110个RB。每个用户在每个载波上使用独立的HARQ实体,每个传输块只能映射到特定的一个时隙上。每个载波上面的PDCCH信道相互独立,可以重用R8版本的设计,使用每个载波的PDCCH为每个载波的PDSCH和PUSCH信道分配资源。也可以使用CIF域利用一个载波上的PDCCH信道调度多个载波的上下行资源分配。

3.2 增强的干扰协调

随着LTE网络的部署和发展,未来网络构成是由多制式、多种功率等级的基站构成的异构网络(Heterageneous Network,HetNet)。在异构网络中,各种功率的基站间必然会存在干扰问题,传统的ICIC技术是解决LTE系统中干扰的一种方法,通过如软频率复用、控制下行发射功率等方式可以缓解同频宏网络部署时小区间的干扰问题,但是它不能解决异构网络下的干扰问题。因此在LTE-A中,提出增强的干扰协调技术(Enhanced ICIC,eICIC),目的是解决异构网络场景下的各种复杂干扰问题。

下图是异构场景下的干扰场景分析。对于图中a场景中,宏网络用户处于CSG小区的覆盖范围内,因为没有权限接入到CSG小区中而受到HeNB小区较强的下行干扰。b场景中,因为使用偏置使距离宏网络更近的小区用户驻留在Pico小区中,这些用户会受到宏网络较强的下行干扰。

目前增强的干扰协调技术主要有基于非CA和基于CA的两种解决思路。对于基于非CA的eICIC技术,主要是使用TDM的方式来解决共信道干扰问题,包括使用几乎全空的子帧(Almost Blank Subframe,ABS),时间偏移,符号偏移等多种方法。对于基于CA的eICIC技术,可以利用CIF域进行载波间的交叉调度方式将不同的控制信息调度在不同的载波上以减小控制信道的干扰问题。对于数据信道,可以使用下行干扰协调机制。

3.3 无线中继技术

为了获得3GPP LTE-A制定的高速无线宽带接入设计目标,LTE-A技术引入了无线中继(Relay)技术。Relay技术中,终端用户可以通过中间接入点中继接入网络来获得宽带服务。这种技术可以减小无线链路的空间损耗,增大信噪比,进而提高边缘用户信道容量。3GPP从R9版本开始对Relay技术进行研究,在R10版本对其进行标准化、经过长期的讨论,3GPP根据中继的策略对Relay进行了如下分类:

(1)Type 1 Relay:Type 1 Relay可以独立控制某个小范围区域内的终端,具有独立的小区标识和无线资源管理机制。从终端侧来看,Type 1 Relay就是一个常规的eNodeB。

(2)Type 1a Relay:Type 1a Relay具备Type 1 Relay的大部分特征,但其Relay与终端之间的接入链路和eNodeB与Relay之间的回程链路使用的频谱是不同的。

(3)Type 1b Relay:Type 1b Relay也具备Type 1 Relay的大部分特征,但其Relay与终端之间的接入链路和eNodeB与Relay之间的回程链路使用的是相同频谱。该类Relay通过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的物理隔离,来实现Relay同时工作在两条链路上而不发生相互干扰。

(4)Type 2 Relay:Type 2 Relay具有独立的物理层、MAC层、RLC层等功能,具有独立或部分RRC功能。由于Type 2 Relay没有自己独立的小区,也不具备独立的PCI,其独立控制功能受控于eNodeB,即Type 2 Relay仅发送PDSCH,但不发送CRS和PDCCH。

3.4 多点协作传输与接收

LTE-A系统中引入了多点协作传输与接入技术(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CoMP),主要目的是消除小区边缘处的小区干扰,提高边缘用户的传输速率。LTE系统中同频组网是主要的组网方式,小区间干扰成为影响小区边缘用户性能的主要因素。CoMP技术可以将干扰信号转化为有用的传输信号来提高边缘位置处的用户使用体验。CoMP技术可以分为下行和上行。

3.4.1 下行CoMP

下行CoMP的实现方式分为联合处理(Joint Processing,JP)和协作调度/波束赋形(Coordinated Scheduling/Beamforming,CS/CB)两大类。

(1)联合处理:多个传输节点同时保存准备向用户传输的数据。

联合传输(Joint Transmission,JT):同时从多个传输节点向用户传输相同的数据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目的。

动态传输点选择传输(Dynamic Point Selection,DPS):某一时刻只从一个特定传输节点向用户传输数据。

(2)协作调度/波束赋形:只有主服务传输节点保存准备向用户传输数据。

通过在传输节点间传递信息,多个传输节点联合决定CS/CB的调度方式。

根据协作小区是否隶属于同一个基站,CoMP又可分为基站内CoMP(Inter-site CoMP)和基站间CoMP(Intra-site CoMP)。对于基站内CoMP,协作是发生在同一个基站下的各小区之间,因此小区间可以交互大量的数据,而且小区之间信息的共享可认为是没有时延的。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同一个BBU(Base Band Unit)下各个RRH(Remote Radio Head)之间的协作也可看做基站内CoMP。而对于基站间CoMP,小区间需要通过X2接口来交互大量的控制信息或用户数据,这对于X2接口的容量和时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了支持下行CoMP的正常工作,需要终端进行特定的反馈。反馈信息需要包含多个传输点的信道状态信息,干扰信息以及测量信息。根据实现方式不同,可以通过显式、隐式的方式来反馈信道状态,TDD系统也可以通过终端发送SRS信号,基站利用信道互易性和CSI信息进行下行信道质量的估计。

3.4.2 上行CoMP

上行CoMP的实现方式和下行基本相似,分为联合接收(Joint Reception,JS)和协作调度(Coordinated Scheduling,CS)两类。

(1)联合接收:通过多天线接收某一终端的信号,这些天线可以位于不同的位置或不同的基站。

(2)协作调度:多个接收点进行信息交换,决定由哪个接收点为终端服务。

上行CoMP同样存在基站内和基站间CoMP的情况。对于非同一站址的情况,根据实现不同,对S1或X2接口的时延和容量都会有非常高的要求。

3.5 增强MIMO

要达到LTE-A提出的目标数据传输速率,需要通过增加天线数量以提高峰值频谱效率,即多天线技术,包括波束赋形和空间复用等。多天线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提高系统容量和频谱利用率的方法。目前这方面最直接的方法是在基站站点上增加天线,即采用高阶的MIMO技术。

在LTE阶段可以做到在基站侧设置4个天线,终端侧设置4个接收天线和1个发射天线,这样只能做到下行4x4、上行1x4。

为了进一步提高峰值频谱效率,LTE-A中的空间维度进一步扩展,并且对下行多用户MIMO进一步增强。具体来讲,基站侧将增加到8天线,终端侧增加到8个接收天线和4个发射天线,这样就可以做到下行8x8、上行4x8,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下行传输的吞吐量和频谱效率。此外,LTE-A下行支持单用户MIMO和多用户MIMO的动态切换,通过增强型信道反馈和新的码本设计进一步增强了下行多用户MIMO的性能。

4 小结

作为LTE的平滑演进,LTE-A能够保持与LTE良好的兼容性;提供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下行的峰值速率为1Gbit/s,上行峰值速率为500Mbit/s;更高的频谱效率,下行提高到30bit/s/Hz,上行提高到15bit/s/Hz;支持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从宏蜂窝到室内场景的无缝覆盖。R10版本引入几项技术,载波聚合通过已有带宽的汇聚扩展了传输带宽;MIMO增强通过空域上的进一步扩展提高小区吞吐量;CoMP通过小区间协作,提高小区边缘吞吐量;Relay通过无线的接力,提高覆盖。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引入,LTE-A能够充分满足或者超越IMT-A的需求,成为未来通信的领跑者。

[参考文献]

[1]沈嘉,索士强,等.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2]严文发.LTE/LTE―Advanced R10标准化进展.信息通信,2011年第2期.

[3]房秉毅,张云勇.LTE/LTE-A技术及标准进展.电信网技术,2010年第5期.

第4篇

【关键词】 TD-LTE 室内覆盖 建设 解决方案

一、前言

在我国的通信领域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也向着更加高质量、高水平的方向进行,而TD-LTE就是最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各个通信的运营企业都开始在TDLTE方面投入更多的研究精力,从而使得我国的通信技术在网络技术的基础上,实现高度数据业务与多媒体业务。而TD-LTE室内覆盖建设就是在TD-LTE研究中最为主要的一个内容。

二、TD-LTE室内覆盖建设的需求

TD-LTE的室内覆盖与3G网路的覆盖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的,存在的问题也是较为相似的,主要就是进行覆盖的通信网络的质量水平以及底层的覆盖程度较弱的问题。其中3G网络的覆盖在解决这些问题时都是通过室外基站覆盖以及室内的分布系统着两种方法来实现的。但是这种方法在TD-LTE覆盖中就比较难于实现,住哟爱就是由于TDLTE覆盖存在着在较短时间内出现衰落同时在空间中也会出现一定的损耗的问题。所以实现TD-LTE覆盖的高质量要求,所以一般的都是使用室内覆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要进行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在进行这个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与建设成本、建设后续的维护与维修、网络质量等进行综合的考虑,并且尽量实现较大程度上降低网络运营过程中的影响。

三、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方法

在进行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两种方式,也就是单通道建设方式与双通道建设方式,接下来就将对这两种建设方式进行总结与分析。

3.1单通道建设方法

所谓单通道建设就是通过合路器将TD-LTE系统与现在已经存在的单通道室内分布系统相结合。通过这种方法进行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有着较小的改造量,有效的降低施工的成本,但是在使用单通道的建设方式时,会形成较少的天线模式,所以导致了提升UE峰值的速率与双通道的方式相比较低。在进行TD-LTE室内覆盖系统建设的初期,如果有着丰富的TD-LTE系统的频谱资源,可以在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双通道的方式,将TD-LTE在室内的单通道系统中进行应用。采用单通道方式往往都是在已经具备了室内分布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同时数据业务又是较低的建筑,使用这种单通道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3.2双通道建设方法

在进行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MIMO上下容量增益能够通过双路建设系统来有效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使用双通道覆盖系统有着较好的效果,而双通道建设方式也可以分为新建与改造这两种方式。

1、新建两路。所谓新建两路就是在原有的系统天馈线的基础上,将两路天馈线系统进行额外的增加,这种新建的天馈线路主要就是由TD-LTE系统来使用。这种系统的建设往往都是在合路存在着严重的多系统的干扰,同时又有着能够增加两路天馈线的现场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应用。

2、新建一路、改建一路。TD-LTE中一路室是为TDLTE进行使用,同时其中的另一室却是与其他系统共同使用,与其他的系统进行共同使用的一室需要在TD-LTE系统的基础上进行规划与建设。而另外的一个供TD-LTE系统使用的一室则应该通过馈线与无源器件等进行选择而使得TD-LTE系统的功率保持较为平衡的状态。

四、TD-LTE室内覆盖的解决措施

在进行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式有基于分布式基站的方式与FemtoCell、Pico等方式。接下来将在分布式基站组网的方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室内覆盖的解决措施。

4.1基于分布式基站组网方式的室分系统建设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知道TD-LTE室内分布系统有改造与新建这两种建设方式,但是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选择两种方式,主要就是单极化天线以及双极化天线。下面就对新建方式的分布系统与改造式的分布系统等进行分别的分析,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4.1.1新建室内分布系统

在使用新建建设方式进行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如下的方式进行解决:首先就是当覆盖的区域面积较小的时候,往往都是使用BBU+RRU+无源分布系统的方式来实现覆盖。在这个系统中,一个BBU往往可以与多个RRU实现连接。当系统中出现容量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BBU+RRU的方式使得容量的配置更加的灵活,在实际的容量的需求的基础上,在BBU的控制下通过RRU为系统分配足够的容量,从而使得容量不足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种解决方案如下图所示:

其次当覆盖的面积是较大的时候,采用的解决方案就是BBU+RRU+中继器+无源分布系统,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对室内的覆盖,使得覆盖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其中这种方案又可以分为几种情况,其中一种就是当新增两路主馈线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两个通道来进行解决,从而使得室内覆盖系统的质量可以达到一定的标准;另外一种就是当无法进行多种馈线的安装时,可以通过安装一根馈线进行通信数据的传输,这个时候可以使用单馈线的中继线来实现。

4.1.2改建室内的分布系统

当室内之前就有2G或者是3G的系统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的改建实现TD-LTE室内分布系统的建设,这个方式也需要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进行考虑:首先就是当覆盖的区域较小时,往往都是使用BBU+RRU+无源分布系统的方式实现系统在室内的覆盖;其次就是当覆盖的面积是较大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的解决方案为BBU+RRU+中继器+无源分布系统来实现室内分布系统的覆盖。

五、对MIMO中继器概述

通过以上解决方案的介绍,所有的解决方案中都使用了MIMO中继器,下面就对该设备进行详细的介绍。

室内往往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就是人流是非常的密集的,业务量的数量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想要实现室内TD-LTE系统的覆盖,主要就是通过基站、干线放大器以及室内分布系统的共同配合下实现的,当进行干线放大器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使得室内分布系统的末端的功率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质量更好的通信信号,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对系统建设成本的控制,并且使得室内的中小区过多的问题得到有效的避免。而在这个系统中,中继器与3G系统中的干放有着类似的作用,实现信号与馈线与基站实现耦合。在TD-LTE中继站中可以通过信号处理方式的区别而分为双馈线MIMO中继线与单馈线MIMO中继器。其中双馈线中继器可以分为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下行链路就是将下行的两路信号通过外接耦合器的方法而实现与中继器的下行输入端口相连接,过程中通过滤波器实现对干扰信号的过滤,之后再通过环形器而实现对射频的放大,最后再通过重发天线进行TD-LTE信号的发动,从而实现对下行链路的覆盖。而下行链路则是将手机发射的TD-LTE信号通过重发天线来进行接收,经过滤波器实现将干扰信号的过滤,然后通过低噪放模块来实现信号的放大,之后再经过基站耦合器实现与基站之间的连接。

而单馈线中继器的工作原理与双馈线中继器相比较是较为简单的,在此就不进行详细的说明。

六、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通信的信号质量以及信号的传递速度的需求不断的提高,所以TD-LTE室内覆盖技术成为了目前最为热门的研究项目。在本文中对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基础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希望可以通过本篇论文给TD-LTE室内覆盖系统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赵经纬. 锁定70%业务区 专家解析3G室内覆盖策略[J].通信世界, 2014(37).

第5篇

关键词: TD-LTE; 互操作; 重选; 虚拟邻区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5)10-82-02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coverage in the early of TD-LTE construction, 4G and 3G, 2G interoperability is needed to ensure the user's service-aware. The inter operation of the systems can maximize the existing 3G and 2G network coverage advantage and give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4G network. This paper firstly checks the 3-4G adjacent regions of the Liandu District of Lishui, and then completes the checking to the edge regions of the adjacent regions without deployment. The virtual adjacent region scheme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3G to 4G re-election. The contrast test proved that virtual adjacent regions can achieve the same effect as real adjacent regions.

Key words: TD-LTE; interoperability; re-election; virtual adjacent regions

0 引言

TD-LTE建设初期由于覆盖不足,需要通过4G与3G、2G互操作来保证用户业务感知。系统间互操作可最大化地利用现有3G、2G网络的覆盖优势,对4G网络进行有益的补充。研究TD-LTE与既有网络(GSM、TD-SCDMA)互操作策略和技术方案,就是为了引导用户体验LTE网络带来的新业务和更高的服务质量,在LTE网络规模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中,利用既有网络进行有益补充,最大化利用现有网络的覆盖和质量资源。

1 互操作总体部署原则

⑴ 4G网络覆盖区域内,开通到3G的重选和数据业务连接态重定向功能。

⑵ 4G网络覆盖区域内,开通4G到2G的重选和数据业务连接态重定向功能。

⑶ 4G网络覆盖区域内,2G基站配置向3G的重选,3G基站配置向4G的重选和重定向,终端回落2G后可通过桥接方式返回4G;2G基站配置向4G的重选功能并配置邻区,终端可直接返回4G[1-2]。

⑷ 终端优先驻留4G网络,室内场景中优先驻留室分小区。

2 3-4G互操作邻区优化

LTE网络建设的目的是满足用户对高速率业务的需求,但建网初期LTE网络覆盖不足,为保证用户的数据业务体验,4G在PS域是优先考虑与3G网络的互操作,因此,在PS域,TD-LTE与TD-SCDMA互操作的优化是网优人员一项重要工作[3]。

2.1 莲都区4G到3G邻区核查(见表1)

截止2014年5月21日,莲都区已开通4G小区数为1145,其中没有配置4G-3G邻区关系的小区有971个,占莲都区小区总数(1145)的84.8%,而这971个小区总体掉线率为0.3%左右,对全网掉线率指标影响极大。通过后台对莲都区5月6日到5月12日一周的无线掉线率指标统计为0.3%。另外,掉线率大于0.3%的小区21个,其中19个是没有添加3G邻区的,如表2所示。

由于LTE处于建网初期,用户数量较少,每个小区的掉线率指标普遍较低。随着网络的进一步进展,用户数量会迅速增大,到时候无线掉线率指标会有很大上升,对用户感知会产生很大影响。

2.2 4G到3G邻区漏配补全

主要针对LTE网络边缘小区的3-4G邻区进行核查,是否有边缘小区未配邻区的情况,进行邻区补全核查。如表2所示。

案例说明:根据扫频数据,小区1YY_交通宾馆TD_T-3(Cell Id=643)小区添加邻区及调整效果如下,添加后的邻区对源小区的切换次数贡献较大,添加后一周切换次数增加20%以上,说明添加意义明显。如表3所示。

2.3 4G到3G邻区数量优化

优化原则如表4所示。

对丽水莲都区4G现网添加3G邻区数量按照表3邻区数量标准进行核查,结果如下:

宏站邻区数大于25个的共有6个小区,共需删除一月无切换邻区9对;一月内双向切换小于10次且切换成功率小于50%共计删除11对。宏站邻区数小于7个的共有42个,大部分覆盖周边城郊结合部,由于山体阻挡,无需很多邻区,其中在密集城区的有6个小区,已经根据扫频分析添加邻区24对。按照上文所述的邻区数量优化原则,对这44对区邻进行优化。

3 虚拟邻区技术的应用

3.1 3-4G虚拟邻区介绍

由于目前2\3\4G网络规模不断庞大,需要对各个网络进行本系统或者异系统的邻区添加也相对增多,为了减少邻小区添加的繁琐操作,我们提出了加虚拟邻区的方案,本方案着重解决3G到4G重选的问题。以下是虚拟邻区添加原理 [4-6]。

传统邻区添加方法:先配置外部LTE小区(真实小区信息,有多少小区就配多少小区,工作量大),然后TD侧小区配置周边LTE真实小区为邻区,需要确定地理位置等信息。

虚拟邻区添加方法:先配置外部LTE小区(只需要将LTE侧不同频点的小区各配置一个,小区可以是现网存在的,也可以是虚拟的),然后TD侧小区将对应不同频点的LET小区配置为邻区即可,不用关注LTE邻区地理位置信息。

相对于传统邻区添加,虚拟邻区实施后,工作量大为减少,避免了漏配4G邻区现象的产生;缺点是此方法只适合于重选和重定向两种互操作方法,后续要实现切换等功能,还是需要采用传统邻区添加的方式。

虚拟邻区就是在3G外部和内部邻区中添加三条LTE邻区(F,D,E频段各一条),这三条邻区不需要邻区的具体信息(加邻区时需要用PCI、ENB IE、TAC的地方都可以用11来代替),只需要相对应的频点和频率标识填写正确即可(即F站点频率索引为39,频率标识为38350;E站点频率索引为40,频率标识为39250;D站点频率索引为38,频率标识为37900),这样此TD小区就能实现向任意一个LTE小区的重选,减少了TD小区添加很多个LTE邻小区的繁琐操作。

3.2 虚拟邻区的配置

通过LMT-R工具在3G进行添加LTE邻区,步骤如下:

⑴ 添加LTE频率;

⑵ 添加RNC间LTE邻区;

⑶ 本地小区下添加LTE邻区;

⑷ 开启SIB19;

⑸ 小区优先级设置;

⑹ LTE侧优先级是7,TD侧优先级为4;

⑺ 打开系统间切换算法开关。

通过以上7个步骤,TD小区下的某个LTE的真实邻区就添加完成了,所谓真实邻区就是所有的LTE信息(比如PCI,TAC,ENB ID,小区标识)都必须是真实准确的;添加虚拟邻区时,把第1,2,3步骤里面LTE的具体信息都改成11,保留频率索引和频率标识不变,第4,5,6步骤和加虚拟邻区一致。

3.3 虚拟邻区测试方法

本次测试为了实现3G到4G的重选,所以必须让UE处于空闲态占用3G信号,然后移动到有4G信号的地方,分别在配置虚拟和真实邻区下,对比UE是否都能够实现重选以及重选时长。

测试地点选取:本次测试地点是人和佳苑地下车库,该车库无4G信号,主要由TD小区人和佳苑室分(CI248,扰码15)覆盖,车库通道出来就由4G小区灯塔行政村FHTL-2(PCI55)覆盖。

3.4 虚拟邻区的测试结果

3月16号在人和佳苑地下车库测试,TD侧添加真实邻区,L1手机从TD到LTE重选的时延在4S内(从TD侧的最后一条PagingType1直至收到LTE小区的系统消息),从信令208条到209条用了不到4S的时间, 重选前UE占用的是扰码为15的小区,RSRP为-45,重选后占用的LTE小区PCI为55,RSRP为-95.81。重选时长为3.6S;

3月16日在人和佳苑地下车库测试,TD侧配置虚拟邻区,L1也能从TD重选到LTE小区,重选时长(从第449条信令到450条信令)也为3.6S,重选前占用的TD小区扰码为15,RSRP为-42,重选后的LTE小区PCI未55,RSRP为-105.5。

通过以上两个场景的对比测试,得到结果如表5所示。

3.5 虚拟邻区测试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无论在TD侧添加真实邻区还是虚拟邻区都能达到重选的效果,而且重选时间都在3.6S内;

通过TD外部和内部都加三条虚拟邻区,可以实现TD到任意一个LTE小区的重选,而不需要进行邻区对的添加才能实现重选,而且重选时长一样,减少了繁琐的添加邻区操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添加虚拟邻区与实际邻区的网络性能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虚拟邻区可以像真实邻区一样达到相同的效果。本次丽水3-4G优化,对莲都区TD邻区关系进行了梳理,进行了邻区的核查与补漏,使3-4G合理的邻区关系达到了最佳,提升了实际网络性能,实现了3-4G网络的平滑过渡,有效提升客户感知,为今后LTE网络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磊,葛瑶,赵红柏.TD-LTE频率规划方案分析[J].广东通信技术,2012.12:44-46

[2] 陈其铭,张炎炎,潘毅,孙炼.TD-LTE系统间干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7:61-66

[3] 刘健.针对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的TD-SCDMA无线网络优化模式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 马明科,李巍.TD-LTE室内分布系统建设方案探讨[J].信息通信,2013.4:234-235

第6篇

山东联通在2012年开始分组承载传送网的建设,2013年基本完成核心汇聚层面和市区接入层面的全覆盖,分组传送网设备集采中标厂家包括华为、中兴和贝尔,三个厂家在各地市分别进行了综合承载传送网的建设。其中组网结构、业务承载方案,与RNC对接方案等关键点成为时下讨论研究的重点。

2 综合承载传送网的组网结构

综合承载传送网采用分层结构组网,分为核心汇聚层和边缘接入层。核心汇聚层组网结构主要分为三种:环形组网、口字型组网和双上联组网。

山东联通各地市组网主要采用环形和口字型组网方式。双上联组网和口字型组网结构类似,但由于需要耗费大量的光纤资源或者波分波道资源,因此在实际组网时主要还是采用折中的口字型组网方式。

边缘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接入层主要根据光纤资源情况,分为双挂环形组网和单挂环形组网方式,一般光纤资源能保证的区域优先选用双挂方式,因为双挂方式除了能实现传统的路径保护(1:1 LSP)外,还能实现双归保护,从而避免汇聚设备单点故障引起的大面积掉站。

3 业务承载方案

3.1 业务承载需求

山东联通综合承载传送网主要有两大类业务承载需求:

⑴基站回传等自营业务或者系统的承载需求:

具备IP化、以太化基站的接入能力,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基站回传流量的承载;

满足LTE网络的承载需求,实现基站间灵活互访、基站多归属、基站组播等承载能力;

能够满足动力监控、综合业务接入网网管等各类系统的承载需求。

⑵政企业务或者大客户的承载需求:

⑶提供高可靠、大容量的二、三层VPN接入能力,能够满足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等二、三层VPN的组网需求;

⑷具备电路仿真能力,提供ATM/FR/DDN等电路的接入能力。

3.2 承载方案分析

山东联通综合承载传送网的业务承载方案可归结为三点:

⑴对于2G和3G基站的TDM业务,可以采用伪线方式一PWE3实现。并在核心节点采用CSTM1端口进行汇聚。El业务一般采用SAToP方式,封装帧数和抖动缓存暂按设备缺省值取定。

⑵对于TDM、以太网、ATM等大客户专线,应采用相应的伪线方式实现。对于L3VPN的大客户专线,可采用核心汇聚层L3VPN加边缘接入层伪线、层次化L3VPN等两种方式实现。

⑶对于未来的LTE业务,分组传送网络需要承载s1和X2接口的流量。业务对IP转发的层面要求将进一步下移。可采用核心汇聚层L3VPN或层次化L3VPN到边缘的方式。

不同厂家对于3G IP业务承载方案的推荐会有所不同,就山东联通而言,基站数据域业务承载方式主要存在两种,(1)L3VPN部署到边缘-华为主推;(2)L3VPN部署到汇聚-中兴和贝尔主推。两者各有优势,L3VPN部署到边缘需要为基站互联端口分配IP地址,根据目前3G基站的IP地址分配规则,会涉及大量基站的IP地址调整,但符合中远期网络的演进思路;L3VPN部署到汇聚,基站IP地址的调整量将大大减少,与现有MSTP提供3G移动回传FE的业务提供方式、维护方式相似度高,利于分组传送技术引入后网络运行维护的逐步过渡。

山东联通综合承载传送网的业务承载方案如图3和图4:

4 综合承载传送网与RNC的互联方案

目前,山东联通2G/3G基站的电路域业务在核心机房均通过155M电路与BSC/RNC直接相连。3G基站的分组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域业务与RNC对接现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RNC直接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业务汇聚设备互连,另一种是RNC通过CE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互连。

在RNC直接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互联情况下,若RNC的GE或STM-1接口不足,可采用以下方式:

4.1 RNC接入端口扩容

通过对RNC的GE和STM-1端口成对扩容,满足与分组承载传送网业务互联的需求,同时可以减少对已有3G业务的影响。通过逐步割接,可将现有以MSTP网络承载的3G分组业务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上。

4.2 RNC接入端口不方便扩容

应将MSTP上的分组业务在汇聚层或核心层直接割接到分组承载传送网上。通过分组承载传送网设备与RNC相连。

就山东联通目前的组网而言,由于还存在着大规模的2G/3G基站采用MSTP传输接入,在一定的时间段内无法保证IP化,因此还存在着核心设备与RNC有大量的CSTM-1口对接,RNC的扩容在未来2-3年内也将继续进行,也会带来一定规模的GE口扩容,因此中大型地市的综合承载网与RNC互联通过分组业务汇聚设备显得更为合理。

5 传输背景人员快速融入IP RAN维护

引入分组传送技术后,整个综合承载传送网解决方案都是以数通技术作为基础,如何使传输背景人员快速融入IPRAN的建设维护显得尤为重要,结合实际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5.1 比较传统传输理念和IP化理念的异同

传统的MSTP网络属于硬管道交换,所有业务都是建立端到端的连接通道占用固定带宽,

但是综合承载传送不一样,它既继承了传输端到端OAM的特性,又有数据网络逐跳建立连接的特性,整个网络是一张弹性的网。我们可以借助传统IP城域网的理念去类比IPRAN技术的相关概念,深入理解数通相关知识。

5.2 深刻认识全程全网和端到端业务理念

与传统的MSTP一样,综合承载传送网也需要建立端到端业务的概念,我们不仅仅需要理解分组网络是如何进行信息传递的,而且还需要把无线接入和核心网纳入到我们关注的范围,从NODEB和UTN如何连接,RNC与UTN如何对接,整个数据流进入UTN以后如何进行封装传送等等,理解整个UTN、在配置数据排除故专业提供论文写作和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障时才能得心应手。

5.3 认真学习实施方案

建议在工程建设期间认真学习具体的实施方案,一般而言,厂家会根据设计文件完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从组网方案、拓扑设计及设备选型、IP地址规划、路由部署设计、MPLS隧道设计、业务部署设计、可靠性设计、时钟/网管同步设计、QOS部署设计等等。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你学习完成一张网搭建所需的所有知识。

5.4 熟练掌握网管

网管需要掌握相关的数通知识,如I-SIS/BGP/MPLS/VPN/RSVP TE等等,需要对解决方案中用到的知识点有个较深入的理解,另外一方 面我们又要熟练掌握网管的相关操作,在IPRAN的维护习惯上,我们更偏向于网管操作,不会像传统数通设备维护那样通过命令行进行操作,但是网管操作的基础又是数通知识,因为网管只是提供一个界面,提升效率,真正要配置的还是数通协议。理论和网管是IPRAN的两个关键点,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我们要同时加强这两方面的技能。

5.5 工程随工学习

更多的现场随工学习可以帮助你快速提升,深入现场多操作设备,通过实际对比分IPRAN技术与MSTP传统传输的区别。工程建设期的随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为工程建设期不用担心业务是否受影响,操练起来能更充分。

6 结束语

综合承载传送网已经是一张成熟的网络,但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方面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并且完善,例如北方省分的二级汇聚(县乡层面)如何拓展,综合业务区规划带来的网络调整等等,随着LTE的引入,综合承载传送网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目标网络架构的一张精品网。

第7篇

【关键词】 共BBU 负荷 U900 WCDMA

一、背景介绍

佛山2014年年底在核心城区部署U900,主要利用U900强穿透力解决WCDMA深度覆盖问题,提高用户对3G网络的体验,由于同无线环境下U2100提供给用户的速率和通话质量都相对要好,因此覆盖良好区域使用U2100,U2100无法覆盖的区域使用U900。单载波话务量对比,U900基站话务和流量占比分别达到7.48%和5.12%。因U900频谱限制(一个频点),一个基站载波数在3~4个,UMPT板负荷不超过10%,存在资源富余,结合现网情况,可考虑将U2100基站负荷均衡到U900基站上,以便在不增加BBU的情况下缓解U2100基站负荷。

二、案例分析及效果

2.1 负荷分析

针对现网基站主控板负荷超过70%、且同站部署了U900的U2100基站指标进行了统计,该站在单板HSUPA/ HSDPA处理能力不足告警,其他指标情况如下:

按照惯例,针对该类情况,需要对基站进行分裂,新增一套BBU。为了节约投资又解决现网问题,决定进行U900下挂U2100扇区的实验。

2.2 解决方案

U2100基站的W2扇区相对负荷较高,将其割接至U900基站有利于降低U2100基站负荷。具体方案如下表1。

2.3 效果对比

观察割接后几天U2100和U900基站的指标,整体上没有异常,同时U2100基站板件负荷有所改善。

2.3.1指标分析

U2100基站割接前后U2100和U900指标对比,指标正常。割接后因资源较之前充足,用户速率从1596kbps提升至1772kbps,提升了176kbps,用户上网体验得到改善。

2.3.3主控板负荷分析

U900基站在U2100基站2扇区割接过来后主控板负荷翻倍,最大值从5%左右增长达到11%左右。U2100基站主控板负荷最大值下降了10%左右。

2.3.4基带板负荷对比

U2100基站的基带板HSUPA/HSDPA处理能力不足告警已解决,U900基站在U2100基站2扇区割接过来后基带板负荷翻倍,最大值从4%左右增长达到9%左右。U2100基站基带板负荷最大值下降了10%左右。

三、结论

U2100小区与U900共BBU且共主控板的情况下,不影响性能指标,在不增加机柜、主控板和电源板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了U2100主控板负荷、基带板HSUPA/HSDPA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改善了用户速率体验,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节约了一个基站的费用。

由于业务的不断发展,流量业务成为用户的主要消费,而流量业务对基站资源的消耗大,2015年资源倾向LTE网络,无较多资源投入3G网络,基于当前实验站的指标情况,结合厂家不提倡U2100和U900共站,建议兄弟分公司暂时只针对高负荷需要进行分裂的基站作U900下挂U2100扇区的操作,不作共天馈等方面的U2100和U900共BBU建设。

参 考 文 献

[1]王昕,樊友.U900规划和设计研究[A].2013全国无线及移动通信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13

[2]梁松柏.城区U900网络部署必要性及可行性研究[J].电信技术.2014(02)

第8篇

6月17-20日

会议名称:俄罗斯莫斯科国际电力电子展览会

会议地址:俄罗斯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概况:世界各国著名的电力电子企业均普遍看好俄罗斯市场并云集该展会,参加该展是中国电力电子出口企业开拓此市场的最快捷有效的途径!

展览范围:电力产品;电子控制系统、电缆走线管、电缆接线盒、电气绝缘材料、漆包线、电磁线圈、变压器、电缆及附件、接口技术、布线系统、户外箱体、整体安全机房、电气工程管理设计软件、仪器仪表、建筑电器、墙壁开关、照明产品、太阳能及其它新能源产品;电气产品

6月18-20日

会议名称:2013第八届中国国际RFID、物联网技术与云计算展览会

会议地址:广州琶洲·广交会展览馆C区

主办单位:中国物联网产业推广中心

香港货品编码协会

亚太RFID技术协会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

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

展会概况:以RFID(无线射频识别)、传感网、自动识别、云计算技术和应用为主体展示内容;为中国物联网、云计算产业链一次最完整的展示;充分体现了传感网、RFID、云计算等技术、应用、商务以及整个行业的特色和当前需求。

展览范围:RFID产品;自动识别产品;智能卡产品;其他物联网相关产品;云计算平台构建技术、芯片和软件平台开发、云服务解决方案、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营、云计算通信网络设备和服务、数据存储、服务外包、数据与网络安全、云计算标准等方面

联系人:朱忆

电话:13539794711;020-23379151

邮件:

6月18-22日

会议名称:第二届海峡物联网产业博览会暨海峡电子信息产业博览会

会议地址: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科学技术部

国家教育部

中国工程院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福建省人民政府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展会概况:展会为论坛、技术交流、产品推介会。(一)电子信息物联网产业发展论坛:邀请政府部门、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运营商代表、企业用户及相关新闻媒体参与,就如何振兴海峡两岸电子信息联网产业等问题开展研讨。(二)技术交流对接:邀请电子信息物联网企业及相关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就领域内的若干热点问题及先进技术等进行深入探讨,展示电子信息物联网及相关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同时征集相关领域内国内外论文,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选出优秀论文在技术论坛上宣讲。(三)企业产品推介:会议展览期间,将适时为企业安排产品推介专场,进一步推广企业技术与产品,宣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扩大企业产品市场。

展览范围:消费电子(绿色家电、视听、3D电视、IT产品等)展区;平板显示、LED照明及显示技术产品,触摸技术展区;集成电路IC、电子元器件展区;智能通讯网络系统产品与技术,智慧装备行业,智慧家居生活产品与技术展区;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云计算,互联网展区;教育电子产品与教育信息化展区;汽车电子产品与汽车信息化展区;绿色环保产品与研发设计展区

会议组委会地址:福州市鼓楼区福飞南路92号

电话:0591-63175563;13685001810

邮件:

联系人:曹先生

网站:

6月19-22日

会议名称:新加坡通讯展

会议地址:新加坡

主办单位:Singapore Exhibition Services Pte Ltd

展会概况:CommunicAsia展会已逐步发展为亚洲地区资讯通信科技产业规模最大的服务平台和顶级盛事。除与EnterpriseIT一道共同展示资讯通信科技创新成果以外,它还是云集买卖商家,促成双方交易和实现最佳投资回报的理想平台。同期举办的展会还有enterpriseit2011(第8届国际企业资讯科技展览及研讨会)、broadcast-asia2011(第15届国际广播科技与设备展览会及研讨会)、interactivedme2011(第5届国际互动、数码媒体与娱乐展览及研讨会)。

展览范围:3.5G/LTE/4G、宽带、超小型化移动基站、光纤到户、基础设施与网络技术、网络电视、移动上网、移动通讯与应用、定位服务、无线技术、卫星通讯,天线等。

联系人:wendy

电话:0755-25338299

邮件:

6月20-23日

会议名称: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软件及信息服务交易会

会议地址:大连世界博览广场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由国家商务部、信息产业部、教育部、国务院振兴东北办、科技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中国贸促会、辽宁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大连市人民政府具体承办的目前国内最高规格、最具实效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IT行业年度盛会。

展览范围:软件部分:基础软件、支撑软件、应用软件、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集成电路(IC)设计;信息服务部分:服务载体、服务外包、评估认证咨询培训、数据处理、软件维护、软件测评、定制开发;新兴信息技术部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数字技术、互联网应用、 商业智能、新电子商务、智能终端、人工智能、新媒体。

电话:021-62990137-811

6月26-28日

会议名称:2013亚洲移动通信大会暨2013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

会议地址: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主办单位:GSM协会

展会概况:向移动通信行业专业人士和热衷移动产品的消费者展示尖端技术、产品、设备和应用;云集资深移动通信业界专业人士,提供见解独到的主题演讲,特色专题讨论会和世界级的互动交流机会;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可以通过该活动学习和拓展当前移动应用程序市场的相关知识;针对以移动技术为核心的营销和广告规划之创新活动,连接市场营销专业人士及运营商。

电话:021-62990137-811

邮件:

6月28-30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广东国际智慧城市暨物联网技术应用博览会

会议地址:东莞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东省贸促会

东莞市人民政府

香港粤展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展会概况:同期活动:中国国际智慧城市暨物联网技术高峰产业论坛、数字电视内容服务创新论坛、光纤入户发展论坛、智能社区创新论坛、城市智能交通技术与实践论坛、智慧城市管理论坛、个人数码产品论坛。

联系人:王富进

电话:13342865079

邮件:

2013年7月展会一览

7月11-14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国际智能手机及苹果周边产品展览会

会议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山东省人民政府

广东电子商会

展会概况:由中国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唯一消费电子专业国际性博览会,也是中国消费电子产业的旗帜性展会。本届博览会期间将设置苹果周边及供应链产品展区,搭建资本与产业创新,工业生产与消费个性化需求的交流平台,利用展览展示、高峰论坛、网络互动、社会化传媒手段将消费电子企业终端消费需求进联系人:许可

电话:13544546065

邮件:

7月18-20日

会议名称:2013年中国西部国际指挥调度、卫星导航技术设备展览会

会议地址: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国家工信部军民结合推进司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信息中心

成都市人民政府

四川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办公室

展会概况:应急指挥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对突发事件处理的全程跟踪、支持。从突发事件的上报、相关数据的采集、紧急程度的判断、实时沟通、联动指挥、现场应急支持、辅助领导决策,即在短时间内对突发性危机事件做出快速反应并提供妥善的应对措施预案;借助网络、CALLCENTER、可视电话、无线接入、语音系统等各种高科技通讯手段,及时协调系统内的各个单位。本届展会将突出指挥调度及卫星导航高科技为特色、以推动国际、国内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化发展为宗旨。

展览范围:指挥调度技术与设备;应急通信系统;卫星导航与安全系统

联系人:贺伶俐

电话:18081177538

邮件:

7月18-20日

会议名称:第23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暨上海国际微波理论、电磁兼容、射频及天线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上海光大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电磁兼容委员会

展会概况:主要包括电磁兼容、射频技术、微波技术、雷达技术和无限通讯技术等领域。近700家制造企业参展。

展览范围:材料、基板;防雷产品及应用技术、电磁兼容检测、电磁兼容认证、相关RF产品与技术等;元器件;测量装置及加工装置;软件及模拟器;工程技术及生产委托

联系人:高攸纲

电话:010-62282343;62283322

2013年8月展会一览

8月1-3日

会议名称:2013深圳国际便携产品创新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通信学会

展会概况:从2G到3G再到4G,从功能到智能再到云终端,从T9到全键盘再到多点触控,从600M到1.5G再到四核,从30万到500万再到1200万像素,以及MEMS、3D、NFC、无线充电、防水&hellip&hellip移动终端市场可谓瞬息万变。数以万计移动终端企业的设计、制造、采购与决策人员每年汇聚于Mobile Win Show2013,寻找更多助其创新及控制成本的供应商

展览范围:盘点和展示最新技术与应用;应用处理器;无线技术;电源系统;移动显示专区;制造技术专区;无线充电专区;电子材料;整机与外设专区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第五届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

会议地址:深圳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

国际物联网贸易与应用促进会

展会概况:2013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是一个关于物联网完整产业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技术、短距离通讯技术、最新移动支付技术、电子标签生产解决方案、读写器开发最新技术、中间件的精确控制技术、及其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物流、防伪、人员、车辆、军事、资产管理、服饰、图书、家用智能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展示的高级别国际盛会。

展览范围:RFID产品线;智能卡产品线;智能卡读写设备提供商;生物识别;安防监控;传感器、传感网络节点;核心控制芯片及嵌入式芯片;通信技术与产品;网络架构和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和软件;物联网示范应用

电话:021-62990137-812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中国广州4G通信展览暨应用大会

会议地址: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

广东省人民政府

广州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目前世界两大4G技术为TD-LTE和FDD-LTE。TD-LTE是中国主导的3G标准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它与另一大标准FDD-LTE采用基于LTE的同一套标准体系,两者共平台设计可以共享研发资源和成果,共芯片终端便于实现全球漫游,从而共享全球用户规模。

展览范围:4G网络和商业模式;无线宽带政策与标准;移动互联网应用与服务;LTE-Advanced;WirelessMAN-Advanced(802.16m);最新手机装置与策略;固定和移动网络部署;光通信;IP核心和回输技术方案;互联网创新与移动新媒体;运营转型战略和战术;家庭基站;物联网;三网融合;4GWORLDCHINA目标市场;电信运营商;手机服务提供商;电信增值服务提供商;互联网服务、产品提供商;系统制造商;移动终端制造商;通讯测试设备;软件提供商;系统集成商;通讯接入产品制造商;信息通信研发;系统设计;科研机构;大学;金融和投资机构;政府和产业组织;互动娱乐产品开发商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广州国际信息与智能化应用技术展览会

会议地址:广州保利世贸展览馆

主办单位:保利地产

广州市保利国贸投资有限公司

展会概况:国内首个聚焦信息技术行业级应用的专业性展会。

展览范围:面向工业、商业、服务业的信息与智能化应用解决方案;工业信息与智能化;商业、零售信息与智能化;服务业信息化;互联网与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技术及服务;物联网技术的企业级应用;嵌入式软件及系统;企业级通信网络技术应用;企业级硬件及多媒体解决方案;ICTSmart city 智慧的城市;面向公共管理、居住生活的信息与智能化;数字化公共管理与服务;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ICTSmart more 即见的未来;新技术、新产品、新概念;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各类应用app;3D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机器人技术;3S技术;绿色IT(计算机高效节能、环保技术);新潮消费电子、多媒体娱乐、游戏、数码产品配件等;智能城市案例、智能园区案例;院校研究成果展示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15-17日

会议名称:2013第二届中国(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

会议地址:青岛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青岛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在首届软博会里,展商数量为177家,同期举办的2012软件产业发展与融合创新高层论坛与2012青岛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招商推介会,成效显著,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国内重点软件企业、高成长性软件企业,展示企业最新科研成果。

展览范围:基础软件;应用软件;软件信息服务;互联网服务;物联网软件;系统解决方案;嵌入式软件及智能设备制造

电话:021-62990137-811

8月22-25日

会议名称:2013数字世界亚洲博览会

会议地址: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主办单位:北京市投资促进局

美国国际数据集团

展会概况:专门面向苹果系统平台的行业展会及会议,为参会人士提供娱乐、培训、通信及企业级应用的深度体验。

展览范围:个人电脑及周边产品,消费电子产品,最新最具创意的软件、硬件、配件、相关技术等

电话:021-62990137-812

邮件:

8月25-27日

会议名称:2013第八届中国西安国际科学技术产业博览会

会议地址: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单位:西安市人民政府

展会概况:通过展览展示、高峰论坛、技术研讨、产品推介、商务考察等方式为各省区市政府、高新区、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搭建展示交流平台,全力打造中西部最具代表力的科技成果展示窗口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展览范围:政府形象及成果展;全国开发区、科研院校科技成果展;低碳环保与能源工业技术专题展;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专题展;半导体照明技术产品专题展;国家十二五规划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阐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项目,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航空产业、航天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和项目

电话:021-62990137-807

8月27-29日

会议名称:2013韩国国际IT技术融合博览会

会议地址:大邱国际会展中心

组织机构:大邱广域市

庆尚北道

韩国电子工业协会

展会概况:将进一步整合全球市场机会,举办一系列跨国采购、产业链对接、采购招标等贸易洽谈活动。同期还将举办全球瞩目的“2013第十二届国际情报显示学术大会(IMID)”“IT综合产业研讨会”“信息技术研讨会”“IT电子进出口洽谈会”等相关配套活动,特别是IMID国际情报显示学术大会是世界三大显示技术大会之一,大会每年都邀请世界显示技术领域里500强企业高层参与此次盛会。

展览范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移动设备;3D传感器液晶显示屏、冷光屏、FED显示器;电子元器件组件;生活类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消费类电子;智能工作

联系人:姜淑秀

电话:0532-88895116;18661656996

邮件:

8月28-30日

会议名称:2013年巴西国际消费电子展

会议地址:圣保罗市北方展览中心(Cidade Center Norte)

展会概况:该展览做为南美唯一的同业展览会,得到巴西及国际知名企业的广泛支持。

展览范围:家庭各类消费电子产品、个人数码电子产品、电脑及电脑周边产品、网络产品、消费类电子配件、电子零件、LED显示模块及光电产品、互连技术及产品、电源设备、车载电子产品、全球定位系统、通信及无线产品、移动电话、其它相关电子产品及技术等。

联系人:朱力

电话:020-82590932;15920144576

邮件:

8月31-9月5日

会议名称:2013年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IFA)

会议地址:德国柏林国际展览中心

主办单位:德国娱乐与电子通讯工业协会

展会概况:是欧洲及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通讯及信息电子技术产品领域最重要的国际性展览之一,为欧洲及全球的电子消费品销售商和采购商提供了聚集了解和展示新产品最佳机会和理想场地。

展览范围:在线电子消费品,卫星接收机、解码器,投影仪、数码相机、录音录像载体、家庭影院;移动媒体、通讯设备和远程通讯设备,汽车多媒体、导航系统;数码照相机、摄像机,硬件、配件及外设,软件、系统软件和有效程序、多媒体应用系统、在线软件、通讯软件;手机和在线服务、家庭网络、无线装置、遥控和遥感装置、家庭小型商场的报警装置、录像系统的记录装置、监视设备、家用电器的监视、时序安排和遥控设备、自动控制的数据系统;卫星服务装置、测量设备、IP网际协议、互联网解决方案等。

联系人:刁先生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