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3 23:50: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文基础课程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很多职业技术学院往往会考虑到学生是否掌握了本专业的技能,而过分的采用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方法,大量开设专业技能课。在认为公共基础课尤其是人文社科类课程(也是我们所说的通识教育)对于掌握专业技能没有多少帮助的思想指导下,有意无意地挤占和减少公共基础课程学时数,甚至取消公共基础课程的现象,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当中比比皆是。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可能拥有某一个方面的技能,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具有广阔的视野,很强的文化素质,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
本文采取的是层层递推的方法进行写作。首先在阐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公共基础课程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模式改革的必然性,然后再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模式改革与课程设置的关系,公共基础课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性。紧接着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基础课程设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再提出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措施。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90年代中期确立地位,大规模发展始于90年代末,到了2000年以后开始形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热潮。虽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时间非短暂,但是目前研究成果还是挺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动因的研究。二是关于关于高职内涵与办学途径的研究。除这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外,这一时期还有不少关于高职的比较研究及中、高职衔接的研究。比较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经验的介绍上,如台湾地区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美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这些研究主要是在对国外高职教育的静态剖析,其目的是希望从国外高职教育的发展中找到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教训。在我国发展高职教育的初期,这些研究成果是非常必要的。
论文摘要:分析目前高等职业教育常见的几种课程模式,指出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1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结合高职教育特点,在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等方面,提出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笠的建议。
每一种职业都有自身的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依据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进行设计和开发,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使培养的人才达到职业要求。
一、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现状
(一)楼层式结构
传统的学科型课程模式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类,被称为“三层楼”式结构。目前大多数院校按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的顺序安排。这种结构模式的实质是沿袭本科教育课程结构,以学科主线建构。尽管有关院校根据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增加了实践教学环节和人文课程,强调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教育,但总的来说,未能突破以学科教育为基础的课程模式框架。
(.二)平台式结构
平台式结构是按专业大类,拓宽专业口径设计的一种课程结构模式。它将课程按公共课、专业大类基础课、专业课或专业方向分层建构平台课程,把课程按授课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纵向排列。公,共基础课平台,主要是相关学科基础拓宽,增加人文社科和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大类基础课平台,则打通原来几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构成新的大类专业基础课群。平台式结构对课程整合的要求极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又走向了“楼层式结构”的范型。
(三)模块式结构
模块式结构是在对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课程组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以能力为主线建构专业的课程设置。在模块式结构中,学科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体系是两个彼此联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学科知识模块是面对岗位群建构的,既包括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知识,又有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模块主要由实验、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组成。这种课程模块随意吸收了现代课程论的许多思想,强调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但大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模块的针对性差,模块之间不能灵活组合,技能考核体系不完备、重知识、轻实践等问题。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宗旨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解释和假设:即知识的本质。建构主义认为“符号”是知识的一种,但不是知识的全部。知识是非符号的,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的一个建构过程。建构:即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是积极的建构过程,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在已有知识经验为生长点而“生长”起来的。社会情境性:即知识的建立过程。建构主义反对传统教学将知识从具体形象中抽象为概括性的概念与规则,反对让学习者在独立于现场情境之外进行学习,而学习的结果可以自然而然地迁移到各种情境中的观点,认为情境因其具有差异性、变化性而无完全“普遍适应”各种具体情境的法则,知识只有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才能交流。为此,应把学习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使之在实际生活中有更广泛的迁移。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商职课程设置的启示
(一)使学生建构起对本专业的认知并为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为“职业”认知莫定基础
课程应充分考虑专业特点和行业的能力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具体操作上要改变以往文化课的学问化倾向,强化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月及务于学生的“专业学习”,服务于学生的“生涯发展”,课程的设置应尽可能与学生将要从事的职业特点结合起来,公共课、职业技术课之间应尽可能相关。
(二)按照高职专业培养规格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高职教育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社会性,即与本专业本行业实际的针对性
要精选教学内容,力求符合“职业”需要,设置实用性强的专业课程,特别要将新技术、新成果、新工艺及时补充到课程内容中去。这样,通过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建立起来的对本专业和本行业的认识(即生成的知识经验)就会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生长点”,从而使学生建构起本专业的完整体系和“职业理念”。如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根据确定的培养规格,将注册建造师培训的有关课程列人教学计划,这些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很强,是获取注册建造师资格证书的必修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还取得了本行业的一些“从业资格”证书,充分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特色,一举多得。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就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随着人类步入信息化社会,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各种形式融合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社会交往、工作学习、经济活动、事务处理和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发展,社会用人单位对包括人文外语专业在内的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能力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合理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是培养面向社会应用需求人才的基础和关键。为了能将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
1调查问卷的设计
(1) 目的
经过调查,以期较全面准确地了解哪些计算机课程受到人文外语类专业学生的喜爱,在实际工作中能给予其及时有效的帮助,根据调查结果适当调整课程的设置,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2) 对象
这次调查,向历届人文外语类各40名毕业生下发紧扣研究主题的电子调查问卷,实际收回74份,有效问卷74份。
(3) 调查内容
根据人性化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电子问卷调查设计成选择加问答样式,问卷内容包括:
① 刚进大学时您的计算机基础如何?
② 在完成计算机一级考试后,如果给您一个机会,选修N门以下计算机课程,您会选择哪几门?
③ 除了学校开设的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您还接触过(听过或自学)哪些相关课程?
④ 请写出您觉得开设最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
⑤ 请写出您觉得开设最无关紧要的计算机课程?
⑥ 您现在从事的职业?
⑦ 您觉得计算机课程在设置上存在哪些问题?
⑧ 经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您感触最深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您还想学习关于计算机哪方面的知识?
2对调查结果的研究与分析
(1) 为了正确研究课程改革方向与合理设置课程的安排,需对学生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有正确的了解,特制定第一问题,即刚进大学时您的计算机基础如何?调查所得的结果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80%的学生在刚进大学时有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也正符合自2004学年开始,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内容实施“非零起点”教育的事实。“非零起点”教学内容的实施有利于后继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2) 第二问题的设定,让学生自主选择出他们希望上的课程,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比较真实的反映出学生对相关课程的喜爱。结果如下图2所示。
由上图可以反映出,在学生心目中受欢迎的课程项目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视音频编辑,其中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为最。或许这些课程在实践操作中能比较快地看到成果,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能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所以这几门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
(3) 由于受到专业的限制,人文外语类专业开设计算机类课程有限,而学生通过从周围了解或接触到一些关于计算机的课程内容,让我们相信这些课程内容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为学生所需要并熟练使用了。鉴于此,特设置第三个问题,即除了学校开设的有关计算机的课程,您还接触过(听过或自学)哪些相关课程?
A.多媒体技术与应用
B.网页设计与制作
C.二维动画设计
D.ACCESS数据库
E.办公自动化
F.计算机网络
G.电子商务技术基础
在外语专业学生的选择中,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基础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其他几项;而在人文专业学生看来,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技术基础这些课程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被学生所需要,其认可度最高。
(4) 此次调查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的毕业学生,他们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区分老师传授的知识哪些是重点。故我们将第四题设置为问答题,即写出您觉得开设的最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图3为调查结果。
图3所示为学生自主认为开设的较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虽然结果中课程所涵盖的面比较广,基本囊括了平时所上课程,但不难发现在众多课程中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以其应用面广,学习上手快的优势脱颖而出。
(5) 为了正确、全面、系统地制定出课程改革的方案,在对学生觉得开设的最有意义的计算机课程的研究与探讨后,提出了请写出您觉得开设的最无关紧要的计算机课程的问题,这部分内容有助于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适当修改与调整某些课程的授课模块,其调查结果如图4所示:
由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结合自己工作中所用知识的实际,总结现实经验,认为ACCESS数据库在平时使用最少。或许是因为数据库数据的繁杂对文科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频率低,因此,学生们得出这一结论。这些学生虽然已经走上岗位,但工作时间还比较短,在认识上可能不太完善,所以在课程设置时可将此结果作一定的参考。
(6) 考虑到课上内容的应用与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紧密相连,所以,我们对学生现在的职业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外语类专业的学生多为教师与文员,而人文专业类的学生大多为教师与管理人员。这些职业的特殊化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对课程偏爱选择的理由,故在设置人文外语类学生计算机课程时应将他们将来就业趋向考虑进去。
(7)“您觉得计算机课程在设置上存在哪些问题”是问卷调查的第七题。“偏于理论,所学的不精通”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学生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多依赖书本,考试也偏于卷面,再加上短短四年的大学时间里计算机课程开设有限,想要系统地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了学生难以实现的梦想,这导致了上述问题的产生。故在设置课程时要注意理论与实践并进,适当增加学生上机作业时间,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8) 最后,我们发出总结性的提问,即经过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您感触最深的是自己学到了什么?您还想学习关于计算机哪方面的知识?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人文外语类计算机教学课程改革的方向。其调查结果整理如图5所示。
结果分析:或许因为人文和外语类学生毕业后多数从事文员与教师工作,所以,他们更喜欢办公自动化和多媒体技术课程。学生迫切需要能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课程内容。
经过几年时间的实践工作,学生在之前的教学基础上还希望能获取的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新增一些课程设置。调查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显示可知图片编辑这门课程已成为外语与人文类专业的学生最想要学习的课程。这或许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需要用到一些图片,而这些图片需要进行一些处理,故图片编辑这门课程在课程设置时需要考虑进去。
学生对ACCESS数据库这门课的学习存在一些疑问,或许因为这门课程自身存在一定难度,也许是被调查研究的人文外语类专业学生在工作中对数据库的使用频率低,多数学生对这门课程表现不太积极,故在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换成别的课程或减少课时,降低要求。而学生比较感兴趣并且认为能在今后工作中发挥较大作用的课程是多媒体、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图片编辑,这些课程不仅在学习过程中能很快上手,并能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这些课对毕业生今后的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所以,这几门课程可以作为设置的重点。
3对课程改革的建议与设想
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计算机基础课程按照“1+X+Y”课程框架,在大学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这门课学生可根据自身计算机基础程度的不同选择一般程度或高程度)。第三学期开设面向专业“X”课程群,主要有“课件制作”、“多媒体网页设计”课程。第四学期继续学习面向专业的“X”课程群,主要有“办公自动化”和“电子商务”课程。第三、四学期的面向专业的“X”课程以重应用为主。“X”课程主要结合专业特点,通过布置大作业,做小项目的形式进行课程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技术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学习的意义,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目标。完成“1+X”课程体系的学生可以选修“Y”选修课程群,如图片编辑与视音频技术。“1+X+Y”课程框架如表1所示。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开设的课程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其内容照搬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因此,如何修订面向专业的“X”课程的教学内容,使之符合非计算机专业,又能面向专业,促进学生的发展(深造、就业)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结束语
高校人文、外语专业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担负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各学科领域的普及和应用任务。通过对学生的深层次计算机内容的教学不但能提高这些学生的就业、深造的竞争力,也能推动计算机教学在新形势和新技术方面的发展要求,将大学生培养成既具有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谌新年,何宏,肖伟平. 基于“非零起点”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7(15):46-47.
软件工程课程围绕着软件工程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管理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其目标是在软件工程方法论中规范和工业领域中行业标准的指导下,在约定的时间期限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发出满足最终用户质量要求的软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各种方法的运用背景和方法,还要求进行实际体验。对应的课程体系设计应包括:通识类课程、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我校软件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通识类课程、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和为一系列学习目标所要求的技能的实践类专业课程。图1对比了现有课程体系和应用式教学模式课程体系。
1通识类课程模块:根据理科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设计了数学与自然科学、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课程。
2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实践环节。围绕典型实践项目的设计,选择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学生带着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课程知识,同时要注意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口语+书面)、人际交往能力、系统的分析及开发能力。
3实践项目类模块:目标是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块,主要由实践类专业选修课组成。作为一个专业课程模块,它包括了工程导引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项目课和以项目为驱动的毕业设计等课程。
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与实践
1基础知识的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培养特色,选择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教学中推荐采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式,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兴趣。
(1)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根据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可以选择国内著名出版社的案例教程或者实践教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选取,设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补充适当的典型案例。由于学生普遍都缺乏实际项目经验,教师在教学内容中需要加入适量的典型案例进行精讲,或者选择一个难度适中的完整项目案例贯穿在整个课程的知识教学当中。
(2)教学方法。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知识传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掌握知识、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关键是引导学生对终生学习的必要性引起重视。具体地,推荐采用案例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案例的引导,吸引学生对软件开发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不同方位、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思考,自己寻找解决方案,设法让学生投入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案例中的问题,安排学生轮流上讲台做分析和归纳,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分析总结能力。
2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课程中以项目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各个角色定期轮换,让学生理解项目组中的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增加协作和沟通能力。在课程评价中也以小组为单位,增加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需要对小组成员的协作、通信过程进行记录。
3培养应用实践能力。
(1)增加实验课的比重。作为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加强实验教学的比重,可以将实验课时与主讲课时的比例定为1:1,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能力,加深学生对软件工程的思想、技术及管理方法的领会。
(2)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包含两个部分: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在课堂上通过项目的实施来组织教学内容,学生分小组完成预先布置的开发项目,在实验教学中掌握各种软件工具,学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深入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
4师资力量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培养青年教师:加入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团队;通过“做中学”在多维度、立体化、理论与实践、课堂与工业相结合的环境中锻炼成长;学院创造条件,鼓励青年教师成长。
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李阿丽(1979-),女,山东即墨人,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讲师;寇光杰(1977-),男,山东临朐人,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山东 烟台 264025)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鲁东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课程教改项目、2011年鲁东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改项目(项目编号:Z1111)、2012年鲁东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校企共建课程教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038-02
21世纪我国已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背景下,如何构建并实施新形式下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育质量、积极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是高校正在深入研究的热点课题。鲁东大学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作为2011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各个学院都在积极探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路。本文总结了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提出了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工作思路和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
在学校党委和学院领导的组织领导下,本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和目标是:明确以应用为本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和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以完善专业方向设置和优化课程体系为重点,通过凝练专业特色和专业方向、调整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优化课程教学、强化实践环节等形式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网络工程专业改革调研
网络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于2002年新设立的目录外专业,在专业设置上没有任何现成的专业建设经验可供参考。2004年,鲁东大学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开展本专业的招生和培养工作。2011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进一步做好鲁东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改革,针对用人单位、在校学生、毕业学生、专业教师以及省内外高校展开了广泛调研。调研采用面访、电话和网络问卷的形式展开,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调研结果表明,一方面大多数单位认为毕业生的本专业知识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但是对于某些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公司来说,学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待加深、加强。另一方面,社交能力以及专业技能也很重要,而本专业毕业生在这方面还有一定的欠缺。此外,在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方面还是存在诸多不足。因此,要加强学生以上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教师认为应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在校学生和毕业学生认为应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
同时对南京邮电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厦门理工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这些学校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各有不同,各个学校结合自己的强势学科和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理念,各有自己的特色。调研中还查看了各大招聘网站,了解到近几年网络工程类人才比较紧缺。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了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定位以及改革的方向,拓宽了办学理念,同时也增强了改革的决心。
三、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
经过充分的调研,明确了鲁东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1]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较高的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网络、通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技术开发、应用等工作。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及网络工程、网络安全的实用技术,接受网络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性能分析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从事网络系统设计与维护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协议体系、网络互联技术、网络性能评估等相关知识;掌握网络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掌握信息与网络安全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对网络通信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开发、安装、调测和应用的基本能力;掌握计算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与别人协同合作、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竞争能力;了解与计算机科学技术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四、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是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鲁东大学2006年开始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和网络工程专业按大类电气信息类统一招生,不分专业。一年半后学生按照专业兴趣选取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按学科招生、分阶段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形式。按照知识结构和课程的层次关系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两个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下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课程模块;专业教育平台下设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三个课程模块。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如图1所示。
1.通识教育平台课程设置
通识教育平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学科基础,通识教育平台由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组成。
(1)必修课程。必修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体现了学科专业的交叉和渗透。具体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两个课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思想修养、身体素质和英语应用能力,且在思想修养课程中增加了实践学分。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奠定了学生良好的数理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2]
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为了强化语言能力培养,在公共基础课程中增设了“普通话应用”必修环节,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级乙等以上的记为合格。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提高其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科基础课程中增设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
(2)选修课程。选修课程设置是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学科选修、人文素质类选修和公共选修三个课组。学生选修课程主要有“数值分析”、“数据建模”等课程,可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在学科选修学分中学生需获得2个创新学分。创新学分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参与课题等方式获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需从人文素质类课程选修中获得6学分。该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课程详细设置如表1所示。[2]
2.专业教育平台课程设置
专业教育平台下设专业必修课程、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三个课程模块。专业必修课程为学生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可以在专业方向选修课程中任选一个方向模块,完成该方向的所有课程。网络安全及应用方向旨在培养网络环境下安全方向的软件开发人员,学生主要学习网络安全相关的理论知识,加强网络安全软件的开发能力。网络工程技术方向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网络工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学生主要学习网线、构建局域网、利用路由器构建各种网络互联、路由器各种命令的熟练配置、交换机各种命令的各种配置、网络故障分析、异构型网络的互联、无线局域网技术和广域网技术等。对于专业任选课程,学生需选6学分,可从软件工程专业、信息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方向的课程中选取,或在本方向的任选课程中选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取相应的课程。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需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结合专业方向,增强了实践环节。专业平台的必修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均设有实践课时,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以及实践能力。
五、结语
目前,鲁东大学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已成为校级教学团队。教学团队全体成员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已申请多项省校级教改课题,实时地对课程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培养适合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2-022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密切,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组织结构的快速变革,使得国际贸易的内容、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革新和变化。这些变化对国际经贸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校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必要改革,不断提高经贸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高校热议的话题是,社会究竟需要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大学究竟要培养、能培养具备何种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经贸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学生能力与课程体系
(一)关于学生能力的思考
长久以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毕业生究竟该具备何种能力和素质,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热烈讨论的话题,许多学者撰文详细归纳总结了国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总的来讲,学者们认为学生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交流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包括业务实操能力,制单能力,报关能力,谈判能力等。
很多高校开始走访企业客户,进行社会调研,希望找到究竟具备何种能力的大学生是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调研结果有些令人吃惊。众多企业认为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即基本的沟通交流能力、吃苦耐劳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语言能力等,专业能力反而并不是很重要。
这些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更多的是对一个合格员工,无论其教育水平高低,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的基本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专业核心能力不重要,也不能否定学科对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是因为目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不具备企业需要的最基本能力,企业只能奢求其达到最低标准。但面对同样具备基本人文素质的大学生,企业需要的还是具有专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否则大学就没有设立学科的必要,企业招聘员工时也不会有专业限制。
(二)关于课程体系的思考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专业相对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的培养目的,通过合理的课程安排,使学生具有从事该专业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种知识和能力不仅是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从事专业活动的能力。
毫无疑问,学生是社会人、自然人与经济人的综合体,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可能全部由高等教育完成,一些学生基本人文素质的缺失也不能完全归罪于高等教育。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一些基本人文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其整个求学生涯和人生阅历。即使对高校来讲,能力培养不能仅仅通过课程体系建设,更多地要通过校园文化,学校的校风学风建设,教师的言传身教等方式实现。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承担所有能力的培养。
但如何尽可能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难题。同时,课程体系不是静止的课程排列顺序,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执行和操作。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一)现状
原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曾指出,高层级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点是以能力培养的系统化取代知识培养的系统性;与面向岗位和职业培养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相比,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面向的是行业,它要求学生具有较为综合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应用型本科教育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立足于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旨在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具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会学习的“应用型人才”。
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一般包括研究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两部分。研究型人才主要侧重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具备坚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和国际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研究工具。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经济学理论素养,熟悉国际贸易全过程实务操作和相关法律,了解主要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政策,掌握应用WTO规则维护企业利益的能力,有较高的营销、人际沟通能力和外语水平。
我国大多数院校的国贸专业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课程设置却只是模仿国内一流大学研究型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然后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微调,没有突出自己的特色。基本课程主要包括:经济学原理、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应用统计学、会计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国际商法、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跨国公司、国际金融、国际营销学等专业课程。许多院校由于自身能力相对缺乏,高年级无法开出门类较全的模块化课程,使得国贸专业课程体系相对狭窄。
课程内容上,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课程内容调整更为困难,理论性课程开设的学时和授课难度需要做适当调整,不能和研究型大学相比,实务性操作课程要超越高职阶段,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地方性院校的课程还要服务于当地人才需求,这一切无疑加大了课程体系建设的难度。
(二)与国外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
国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有些学校称为国际经济学专业,归属于经济学院,视为应用经济学分支;有些学校称之为国际商务专业,归属商学院,课程体系侧重于企业管理方面,加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等课程。但无论归属于哪个学科,国外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教育(类似公共基础课)、商科核心课程、商科专业课和选修课等四类课程组成。
将国外课程体系与我国课程体系相比,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
1.公共基础课侧重点不同
所有国贸专业都比较重视学生的外语水平。我国对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国外则是提供了多语种的外语课程供学生选择。
差异在于,我国公共基础课比较注重政治、体育、军训、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国外大学没有体育、军训这类课程,主要开设美术、音乐、戏剧、艺术史、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课程,重视培养学生沟通技能和人文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无论是归属于商学院还是经济学院,国内外专业基础课设置比较一致,都为必修课程,课程科目也较为接近。包括宏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统计学等。但和国外课程相比,中国的专业基础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讲授方式,过于强调理论,忽略课程实务性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3.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设置上,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学、国际经济学等课程都是国内外学校比较重视的课程。但由于培养目标和客观环境的不同,专业课设置上各国有较大差异。
国外专业必修科专业口径较宽,可以开设几十门课程,学生有广泛选择自由。除了国贸专业最基本的专业课程外,开设了大量涉及国际商务和运营的课程,如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谈判、各国商务政策、跨文化管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熟悉国际范围内的商业运作规律及经济环境,而不仅仅是从事贸易的能力培养。
我国专业课重点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关注范围较窄,学生选择余地较少。
4.实践教学
和国外学生相比,我国的国贸专业学生实践机会较少,学生从事实务操作的能力较为欠缺。
在英美四年制教育中,许多学校采取了“三明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三年级时,可以到企业实习一年,然后再重返校园继续深造。学校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帮助学生联系实习企业,并开设专门课程帮助学生在企业实习中更好地学习,总结企业实习经验。有的高校开设课程让学生熟悉国外商务环境,甚至让学生走出国门,熟悉国外市场。
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还无法实现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只能通过实验室模拟教学和短时间到企业参观实习等方式完成实践教学。
5.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同国外教学相比,我国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这种缺陷将影响学生毕业后从事国际经贸活动的能力。从事国际经贸活动能力不仅仅取决于学生所掌握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还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人格魅力、影响力、感召力和交际能力等方面,需要通过跨专业、多学科相关课程的学习来培养。我国课程体系在这方面相对欠缺。
三、优化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课程体系建设基本思路
课程体系的设置是高等教育中的一个极为重要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动态的过程,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进行调整,同时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师资力量、教材、教学条件和教学手段的配套才可行。
根据国家教育部要求,所有高校国际经贸专业的课程设置都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为蓝本,包括八门基础课中的五门,即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各高校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办学理念,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对于应用型本科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就业为目标,根据地方经济的需要,培养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一) 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关于国贸人才应具备能力的讨论到现在没有定论,对人才能力的要求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变迁,但商务人员的基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从事国际贸易业务的能力等还是不变的。学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可以在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
课程体系按照“宽基础、活模块、重实践”培养模式,与学生能力培养相适应。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开设的前期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称为“宽基础”,大部分课程集中在大一和大二讲授,这部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本沟通技能,语言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基本的专业素质和思维,引导学生以一个“经济人”的眼光看待事物。后期专业性课程,采用不同专业方向的“模块化”教学,根据专业发展方向和专业核心能力要求,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某个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如货物贸易实务操作、银行业务领域、国际运输物流领域、国际投资领域、服务贸易领域等。“重实践”则要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实践活动。
国贸专业学生就业范围较广,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不仅局限于国贸领域,还有许多学生从事银行、营销、管理、会计等其他工作。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面,国贸专业的课程体系要着力于培养基础扎实、专业面向广、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毕业后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提高的能力,降低学生转换工作的难度,培养学生适应市场需求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
(二) 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国际经济与贸易并不是纯粹的经济学专业,而是经济学与商学的有机结合,甚至更加倾向于后者。对于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而言,应该为培养国际商务领域的业务人才,而不是为培养研究人员做准备。课程体系的设置应该突出人才培养的应用性,体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商务性。理论教学安排上侧重于如何应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必安排过多理论的图形数学推导和历史沿革,而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点问题,开设专题讲座方式进行热点问题探讨。一些基本的管理知识,如管理学原理、 国际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知识等,学生都应该了解。这些课程虽然不是经济类学科的课程,但对学生将来进入企业从事业务活动,大有益处。专业模块设置中,要从企业运营角度设置并讲述课程内容,要学生了解国际商务环境,学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国际经贸领域寻找和把握商机。
(三) 加强实践教学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在加强基础的前提下,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以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教学重点,保证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实际业务工作的操作能力。加强实践教学不仅体现在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提供实践教学场所等,更重要的是,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校内实习和校外实习的有机结合。
校内实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并熟悉业务操作的各个主要环节,掌握业务环节的基本内容,为校外企业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校外的企业实习中,学生不仅可以锻炼其业务能力,了解专业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锻炼学生基本的沟通能力、交往能力、英语能力,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对学生整体综合素质的考核。但校外企业实习也有它自身的缺陷,学生无法接触到所有业务环节,只能熟悉某个环节的业务操作。剩下的知识点需要通过校内实习进行弥补。
职业能力训练方面,可以适当采用以“毕业证书+技能证书”的培养模式,即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既要完成高校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又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或行业的各种技能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书。
(四) 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经贸领域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电子商务改变了贸易流程和方式、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改变了国际贸易流向和货物结构等。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国际经贸人才需要熟知经济全球化的运作机制,包括WTO的多边贸易体制和诸边贸易体制,熟悉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及其内部贸易机制,熟知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学校根据地方发展和企业需要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学生应对国际经贸领域新发展的能力。
(五)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
课程体系中的能力培养目标,必须要通过学校教学活动实现,需要一个好的教学管理体系的支撑。不同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能力各不相同,学院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学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也要考虑学院教师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学样要培养一批优秀的教职队伍,教学水平高,科研成果多,能够带领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或企业课题,帮助学生提高学术水平,了解理论的灵活应用。
可以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课程安排上,专业基础课循序渐进,针对学生专业要求分层次上课。课程内容讲授更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着重讲解课程的难点重点,更多内容由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则应该保证教师在有效的时间内,为学生提供高质量讲授内容;保证有很好的机制约束学生行为,保证最基本的自学时间,保证学生学习质量不会因为教师授课时间的减少而下降。
参考文献:
IT行业职业需求高职基础课程改革一、当前基础课程改革的若干问题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课程教学改革开始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内涵提升的一个显著特点。但是,基础课程改革受到的重视远远不够,大多数只是围绕如何为专业课程服务而进行,问题颇多。首先,课程定位不明确。一种观点认为,基础课应服务于专业课;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基础课应有自己的教学系统,很难做到根据专业课需求进行断章取义的教学。其次,基础课教学大纲依然存在静态封闭的现象,考核方式没有本质的突破,课程模式、课程标准、教材等个性不明显。最后,在与专业、职业的衔接上,公共课程改革思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与专业相结合的课程改革过于走向极端,出现了重实用轻人文的现象,忽视了公共课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的基本功能,不利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
二、职业需求分析
关于职业需求,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提出了5个类别:基本胜任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群体影响力。中国学者夏祖浩则分为4个方面:成就动机、基本技能、思考和学习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为了总结当前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种种职业需求,作者以IT行业为例,对媒体中出现的152篇不同岗位的招聘广告进行了统计分析。其中涉及的广告分别来自“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6家以招聘为专题的网站,招聘单位涉及民营、国营、合资和独资四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工作地点分布在国内26个省份的33个大中城市,招聘职位归类为网络工程师、网站编辑、办公文员、技术顾问、销售助理,市场推广、培训讲师、维修专员等21种,学历大专,招聘广告时间2012年7月18日。
通过分析,作者发现,社会对学生的职业需求基本可归纳为4个层面。处在第一位的是专业技能。100%的用人单位对高职生最基本的要求是掌握一门技术。这一类要求中出现最多的用词是“熟悉”“精通”和“熟练使用”,出现频率占整个招聘广告的99.2%。由此可见,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是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只有具备了这种专业能力,在用人单位看来才能够真正做到“可留”。处在第二位的为个人素质,提及率94.7%。使用频率较高的依次为“责任心”“独立”“肯吃苦”“性格”。可想而知,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毕业生的个人品行,有些招聘广告甚至把对个人修养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就是希望能够发现拥有积极工作态度、独立完成工作并具有较高道德水平和健康人格的人才。这样的人在企业看来才够得上“可用”。处在第三位的是社会适应能力,提及率83.7%。主要包括“团队合作”“沟通协调”“抗压”以及“服务意识”。具备了以上社会能力,毕业生才能够在工作中顺利、愉快地完成任务,也才算得上一名“可信”的员工。处在最后一位的是“发展能力”,提及率只占31.1%,但是与5年前的招聘启示相比,这一要求却是增长幅度最大的。随着工作岗位的增加,工作的迁移性和工种的可变性日益凸现。新的就业形势要求高职毕业生在多样性、多变性的职业生涯中不仅精通在校期间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超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用人单位看来,这种人才极其难得,称得上“可靠”。
三、改革方向探索
从分析结果不难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职业需求不仅仅是掌握一技之长,还涉及个人素养、社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而这些性格的形成和培养,单靠专业课来解决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一点上,基础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倡“职业教育”而非“专业教育”
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牢牢树立起职业教育理念而不是着眼于IT专业教育,不仅重视与IT学科领域理论知识的衔接,更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力,教导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社会,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加强社会实践,提高社会适应力
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学校应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深化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在课堂内引导学生注重自身修养,教导学生如何做人,更要在课堂外引领学生参加大量的社会实践,进行义务劳动,参加志愿者活动,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联系或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所参加的活动进行总结、交流,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个人应变能力,对自己的知识水平、性格特征、个人素质和社会适应力有一个明确的判断,以便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改进和提升。
3.建立动态教学大纲,提倡模块教学模式
当前,IT行业发展迅猛,专业和职业并非终身对应,个人的职业身份正在不断模糊。高职公共课不仅要建立动态教学大纲,根据社会发展和职业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更要提倡模块化教学,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度和量,为学生提供共享和独享的教学内容。
4.完善教师知识结构,提高教师行业素质
从社会大环境考虑,高职教师必须走职业化道路,提高教师入门门槛,扩大职教教师培养途径,紧密联系职业技能和专业操作能力,提高评估体系。从学院来看,对已经参加工作的基础课教师提供进入IT企业而非高校学习深造的机会。从教师个人来讲,通过自学、与IT教师、企业员工组成教学团队,提高综合业务水平和职业能力。
5.改革评价体系
高职基础课程不能再以一次考试和一种考核方式评定学生成绩,而应该从终结性评价转向注重过程和促进学生应用能力发展的形成性评价。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能力考核,不再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而是通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能力、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其次,注重社会考核在基础课程考核中的比例,尊重社会实践单位和其他学生给出的评价。最后,明确教师的责任不仅是给学生一个最终的评价结果,更要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能力测试中寻找学生的可取之处和可改进之处,提醒、督促学生不断完善和提高,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一分个人发展档案,对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进行纵向发展指导,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整体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1]夏祖浩.浅谈大学生就业恩能够里标准与竞争优势[N].中国教育报,2006-05-17(8).
[2]基于市场需求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
[3]吴琪.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6):123-124.
关键词:针灸推拿;人文素养;专业技能
高职院校不仅要培养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更要培养具备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近年来,高职生素质逐年下降,使得教育工作愈加困难,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为亟待各大高职院校解决的难题。本文以我院为例,总结在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相融合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以提供有益的借鉴。
1提升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综合素质不高,严重阻碍了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人文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具有丰富情感的人才善于与人相处、沟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耐基有一句名言:“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知识,85%依赖于人际关系。”医学是“救人生命”“活人性命”的学科。高职医学生今后主要从事与人的生命打交道的职业,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与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才能符合人们心目中“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才能“精勤不倦、仁爱救人”,才能“救死扶伤、维护健康”。
2高职医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人文素养即做人的基本修养,也就是做人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与基本态度[1]。随着高职院校的兴起,大批高职毕业生走入社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但由于“技能为本”办学定位的偏差和职业教育产业化的冲击[2,3],众多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重能力轻素质,过分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本科院校学生而言,文化基础薄弱,尚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之受当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无抱负、无志向,思想认识模糊,社会公德缺失,是非判断力差;文化素质低下,知识面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基本阅读能力、文字书写能力差;道德素质低下,缺乏勤奋刻苦、踏实上进、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心理素质差,社会适应能力欠缺,缺乏团结互助的精神品质,等等。以上这些使得高职教育工作困难重重,且严重阻碍了学生今后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3人文素养与专业技能融合的途径
3.1转变教师教育思想
医学高职院校的广大教师不管是专业课教师还是基础课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明确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刻理解先“树人”再“授业”的重要性,清楚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无论是进医院、诊所还是医疗保健机构,所从事的都是与人、与人的生命和健康打交道的职业。因此,教学不光是培养学生技能,更要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要将“治病救人”“人道主义”“人文关怀”理念灌输给学生,不仅教知识、教技能,更要教做人。在学科教育中,要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育学生诚信正直、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倡导学生恪守职业道德,弘扬精诚仁爱的医德,增强职业荣誉感。
3.2充分发挥公共基础课的引导作用
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交礼仪、医学伦理、医古文、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等基础课的引导作用。这些课程虽然课时较少,但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理想、价值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学生通过学习社交礼仪课程,规范社交礼仪,达到改变个人形象、提高自身素养的目的;医学伦理和医古文这两门基础课程,通过介绍当代各种医学伦理和古代名医传记、医理阐释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医学、继承发扬医学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深刻理解“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庄严与神圣,尤其是我国传统医德经典之作———《大医精诚》,每个习医者都应将此作为准则来要求、鞭策自己,秉承“大医精诚之心”“皆如至亲之想”,从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3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在针灸推拿各专业课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教育,教知识,练技能,学做人。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践训练、讨论解答、案例教学、角色扮演、任务驱动、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等多样化教学方法[4],让学生不仅学知识、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学表达、学分析、学思维、学关怀。让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中懂得异位思考,理解体会病人的感受。如在针刺、艾灸等操作中,暴露治疗部位时要注意给病人保暖,用治疗巾遮盖,避免其受凉;在进行针刺治疗时,先在纸垫、棉团上刻苦训练,然后学生间互相进行实体操作练习,努力提高针刺水平,避免引起病人的疼痛感与不适感;推拿手法练习中更应督促学生克服怕苦怕累的不良心理,勤加练习,达到“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效果;在针刺推拿治疗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时时关注病人的面部表情,询问其感受,解释治疗的方法、作用、适应证等。
3.4丰富校内外实践活动,强化人文素养
3.4.1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生誓词》在每年一度的开学典礼上,带领学生在国旗下庄严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学生誓词》,其作用不可小觑。之后的学生访谈显示,大多数高职医学生在入校前对医学专业认识浅薄,不知今后将何去何从。通过宣读誓词这一庄严神圣之举,学生心潮澎湃,怀揣“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梦想,对今后的学习生涯有了总体规划与终极目标。3.4.2举办校园技能节展示活动“争当技能精英,成就精彩人生”,我院每年隆重举办一次大学生校园技能节———学生技能展示活动,迄今为止已举办了9届,给各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良好平台。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在为期一周的展示活动中,向全院教职工、学生、校外人士充分展示了针、罐、灸、手法等各种才艺与良好的专业素养,并积极进行义诊活动,为学生、教师、校外人员缓解、解除身体疼痛等,受到广泛好评,大大锻炼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加自信、成熟、热爱本专业。3.4.3校园义诊与社会实践当下,大学生也有不少病症,如常见的颈肩腰腿痛、便秘、失眠、痤疮、痛经、头痛、踝关节扭伤等适合针灸推拿治疗的病症。我院充分利用校医院和实训室,教师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每周1~2次的校园义诊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四诊法”收集病史资料,辨证分型,制定合理的针灸推拿处方,并鼓励学生大胆实践,之后观察疗效,讨论分析;利用每年六、七月份的双休日时间,教师带领学生在市区繁华路段,如宝鸡市市民中心和行政中心等地进行针灸推拿技能展演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近距离接触广大市民,提供咨询与义诊服务,获得社会一致好评。这些活动的举办,让学生直接充当医者,零距离接触病人,当场验证学习效果,展现个人素养,激发了学习动力与兴趣,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3.4.4参加国赛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技能大赛———针灸推拿技能大赛为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我院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已参加过两届大赛,收获颇丰。在2014年国赛中,我院4名参赛学生分别获得高职组“保健按摩技术”项目一等奖,“常用推拿手法”项目二等奖,“画经点穴技术”“针灸操作技术”和“常用推拿手法”项目3个三等奖的好成绩,极大地锻炼、鼓舞了学生。回校后,参赛学生与在校学生进行参赛心得体会面对面分享与交流,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卫东.高职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与培养策略探析[J].继续教育,2012(8):26.
[2]艾红梅.高职院校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教育相融合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59.
[3]郭海峰,李滢,王军.浅析人文素养对高职学生就业的影响[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