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01 21:09: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网络信息安全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网络信息安全论文

第1篇

最近几年,水利部门根据水利工作的实际状况,在对治水经验和实际操作进行总结的过程中,提出要转变过去的水利发展道路,坚持走可持续发展水利道路,建立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道路。随着水利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水利信息化构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渐转变成为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力量。根据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的一期工程城市水资源的监控管理,水利电子政务的相关项目和大型灌区信息化试点等重要工程的顺利完成,水利信息化基础设备也在不断的健全,对业务的使用能力也在逐渐加强。防汛抗旱,城市水资源的监控管理,水利电子政务和全国水土保持监管信息体系等业务也开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水利信息化基础构建和业务不断拓展的过程中,相关的保证水利信息化安全的体系也逐渐形成。

2强化水利网络信息安全的解决措施

网络和信息的安全隐患问题,使得水利信息化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要及时的进行预防,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逐渐增加信息的安全性,加强其中的保护能力,保证水利信息化的持续运行。

2.1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信息安全规划包含了技术、管理和相关法律等多个层面的问题,是稳定网络安全、物理安全、资料安全和使用安全的关键因素。信息安全规划不但依赖于信息化的管理,还是信息化形成的重要力量。在信息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信息系统安全构建和管理要更加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和目标性。

2.1.1以信息化规划为基础,构建信息化建设

信息安全是在信息化规划的基础上,对信息安全进行系统的整理,是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力量。信息安全规划不但要对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更好的发现信息化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还要根据信息化规划以及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思路,有效的处理信息安全的问题。

2.1.2构建信息安全系统

信息安全规划需要从技术安全、组织安全、战略安全等方面入手,构建相关的信息安全系统,从而更好的保证信息化的安全。

2.2日常的运维管理

2.2.1注重网络的安全监控

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水利网络安全和互联网安全关系更加紧密。所以,注重互联网安全监控,从而及时的采取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是现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

2.2.2安全状态研究

网络信息安全是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需要定时对网络安全环境进行整体的分析,这样不但可以发现其中的问题,还可以及时的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改正。安全态势主要是利用网络设备、主机设备、安全设备和安全管理工具等策略来进行信息的处理,通过统计和分析,综合评价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并且对发展的状态进行判断。

2.2.3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进行风险评估,可以及时的发现信息安全中的问题,并且找到积极有效的解决措施。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是:(1)对被评估的主要信息进行确定;(2)通过本地审计、人员走访、现场观看、文档审阅、脆弱性扫描等方法,对评估范围中的网络、使用和主机等方面的安全技术和信息进行管理;(3)对取得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判别被评估信息资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风险;(4)从管理体制、管理措施、系统脆弱性判别、威胁研究、漏洞和现有技术等方面,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分析和管理相关的安全问题;(5)根据上面的分析结果,建立相关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2.2.4应急响应

所谓的应急响应就是信息安全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主要是为了尽量的减少和控制信息安全所造成的严重影响,进行及时的响应和修复。应急响应包含了前期应急准备和后期应急响应两个部分。前期应急准备主要有预警预防制度、组织指导系统、应急响应过程、应急团队、应急器械、技术支持、费用支持等应急措施,并且定时进行应急演练等。后期应急措施主要有检查病毒、系统防护、阻断后门等问题,对网络服务进行限制或关闭以及事后的恢复系统等工作。通过两个部分的不断配合,才能更好的发挥应急响应的重要作用。

2.3教育培养

人是信息安全的主要力量,其中的知识构造和使用能力对信息安全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及时的进行信息安全教育,提升人们的信息安全意识,从而有效的减少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

3总结

第2篇

相较传统的国际关系,网络空间引发的利益冲突关系更为复杂。一方面,由于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创新,网络信息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信息安全可能涉及所有的网络使用者,一旦发生侵权行为就突破了传统国际法的管辖权,影响范围涉及多国家。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法体系并不存在普遍公认的国际法规则,并且各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不对称性使得各国网络立法存在界定是否构成网络信息侵权的标准不一。难免出现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强国依靠自身的先进技术肆意侵害他国网络信息安全,干涉他国内政,对他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甚至是国家安全产生重大影响。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首先,当前网络并非由政府机构完全掌控。现今由于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使得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自身就面临着很大的威胁。其次,网络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使得原有对网络信息的传统管辖模式无法应对当前的新趋势。最后,互联网全球化的加强,现今网络服务都是跨国性的,网络信息内容安全风险的解决要考虑到各国不同的国情。因此,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管理的对策必须要符合国际惯例。

二、解决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法途径

(一)通过双边会议、多边会议建立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

由于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超国家政府,所以使得国家单边主义威胁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不同类型的国家,无论其大小与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劣,都理应处于平等位置,平等的享有被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权利。当前已经有国家和地区通过交流达成共识,希望通过制定协议共同促进信息安全的保护,可以在此基础上根据政治或地理位置的相近形成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作为国际组织,其有助于解决集体的困境和相互依赖的选择问题,并且其具有组织制定统一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章程的权利。该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的成员可以实现获取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共享、联合打击非法利用、滥用信息技术及加强网络关键信息技术设施的建设等权利,但同时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的各成员也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例如,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必须避免将其用于破坏国家稳定和安全的目的,避免给各成员国国内基础设施的完整性带来不利影响,危害各国的安全。除此之外,各成员国有合作打击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从事犯罪和恐怖活动或者破坏成员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行为的义务。各个成员之间必须加强互联网技术的共享,相互之间转让网络信息技术,相互弥合数字鸿沟,提升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应对威胁的能力。针对区域组织内成员的网络信息安全实行统一的监管,制定统一的信息交换的标准和程序。组织内成员共享使用信息,必须严格遵守程序,其目的在于使各成员提高保障信息安全的能力,一方面可以相互放心安全地使用网络,另一方面在本国以外多了一层区域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内其余成员国的保护。使得本国公民的信息得到更多的保护,并且保障国家的信息安全,使得网络安全性提高。区域性网络信息安全维护组织的成立需建立在各成员国相互信任,平等互惠的原则上。一旦组织内部成员实施了违反组织章程侵害成员国网络信息安全的行为将受到区域组织成员国一致的制裁,例如限制该国在成员国公司的经营业务等。

(二)建立全球范围内广泛适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国际公约

在2015年1月9日,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常驻联合国代表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网络信息完全的保护展开进一步讨论,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建立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国际公约。国际公约的目的是在各方利益主体博弈的过程中,通过保障网络信息安全使网络信息时代下的各行为主体可以公平占有使用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发展带来的利益并且保障各国的安全,维护各主体的合法权益。首先, 国际公约需遵循《联合国》,根据《联合国》国际公约应明确指出国家应尊重原则,要求国家行为应尊重其他国家的,不得以非法手段侵害其他国家,这里不仅包含了传统国际法所称的平等、安全和不干涉内政,也包含了非传统安全的网络信息安全,国家应当尊重国家之间彼此的核心利益,并且尊重与网络信息安全有关的国家政策问题的安全。例如“国家不应以窃取、监听等不文明手段获得他国信息”。其次,公民的网络信息也属于公民的隐私,并且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的安全涉及到公民的财产,所以公民的网络信息也是公民的财产权利,保证公民网络信息安全同样是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护。国际公约应尊重公民的基本权利,所以国家应在“充分尊重信息空间的权利和自由,包括在遵守各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寻找、获得、传播信息权利和自由”;对他国公民通讯的监控和信息的获取,应取得合法手续,并且必须出于合法目的。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是科技不断创新的产物,未来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剧,网络信息技术将会涉及方方面面,只有保证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性才能使得各国不断运用创新。否则无法保障网络信息技术的安全,国家就会丧失建设全球网络时代的信心,科技的发展将会倒退。再次,国际公约的制定旨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避免国家实施违反国际法原则的侵权行为。例如对别国公民、企业组织、政府机关进行监控,对国家进行监听和非商业用途收集信息。出于对各国共同安全利益的考量,国际公约应该本着平等互助的原则制定统一的监管网络信息的标准,保护国家间共同的利益,统一制定评价国家行为需要参考的因素,明确国家网络信息安全不可侵犯的界限。最后,由于网络信息技术涵盖范围广泛涉及了信息收集、监听监控、国家安全等领域,所以内容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国际公约在实施过程中其约束力存在不足,故而要结合国际法以及其他国际公约。例如《联合国》、反恐领域的国际公约、人权保护公约、《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跨国公司和其他商业企业关于人权责任的准则》并且配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人权委员会等机构相互合作。

(三)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的监管机构和执行机构

第3篇

1.1外部环境的影响

计算机作为网络信息系统运行的重要载体,其运行的安全基础来自于可靠的计算机运行环境,所以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中,确保运行环境的可靠性是十分关键的环节。计算机作为硬件设备,其在运行过程中极易受到来自于自然灾害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在雷电、电磁和水的作用下,计算机设备的可靠性会受到破坏,导致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受到破坏,设备出现故障,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计算机无法正常。

1.2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属于一种计算机程序,其通常会存储在执行行数据文件和程序中,不易被计算机操作者发现,但一旦触发,则可以有效的控制操作系统,获取计算机网络信息。计算机病毒具有一定的潜伏性、传染性、破坏性和触发性,其传播通常是通过复制文件、传送文件及运行程序来实现的。在日常计算机操作过程中,能够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具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通过网络、软盘、光盘、硬盘还是磁盘都能够实现病毒的传播,而病毒在被触发后,会通过不断的复制影响系统运行的速度,损坏系统文件,导致信息数据被删除,文件技失,破坏计算机硬件等,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

1.3系统固有的漏洞

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攻击都是利用这些计算机操作系统本身漏洞来进行的。尤其是在应用软件与操作系统之间存在着非常多缓冲区所溢出的漏洞,对缓冲区的溢出开展攻击,可能引发系统重启、程序运行时报等后果。更加严重的就是堆栈溢出,工具者能够利用堆栈溢出盗窃客户的重要信息,甚至能迫使服务器拒接新的指令,让其无法与合法的用户连接。所以系统所固有的漏洞是威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一大隐患。

1.4恶意的人为攻击

目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即是恶意的人为攻击,通常以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为主,主动攻击就是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带来破坏。而被动攻击则是通过窃取、破译和截获等手段,在不对信息网络正常工作带来影响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信息。无论是主动攻击还是被动攻击,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对用户信息的获取和破坏,会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导致信息泄漏。部分攻击者还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修改和破坏,从而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数据丢失,利用这种手段来窃取用户密码等重要信息,严重危及国家和个人的信息安全,导致巨额的经济损失发生。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护策略

2.1强化网络安全意识

个人要增强网络安全保密意识,增加网络安全保密知识,提高网络保密素质,改善网络安全保密环境。还可以参加一些网络技术的培训.掌握最新的网络肪病毒和黑客技术,确保个人计算机信息万无一失不要随意打开来历不明的电子邮件及文件,不要随便运行不太了解的程序,尽量避免从Internet下载不知名的软件、游戏程序。

2.2硬件系统的安全防护

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护首先要做好外部环境防护措施,防止由于外部环境的因素引起计算机设备的损坏。要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所处的环境干燥,房间建筑要牢固,而且附近不能有磁场源的出现。另外在网络设备接入端上加装弱电防雷设备,以保障在雷雨季节主要的设备能够安全的运行。

2.3加装杀毒软件与防火墙

应对计算机网络病毒最简单有效的手段就是加装杀毒软件,并且与软件防火墙配套安装。杀毒软件是我们日常所使用的最频繁的安全技术,能够查杀病毒,而且现在的一些主流杀毒软件还能够防御木马的入侵。但是有一点要注意,杀毒软件一定要及时的升级,保证自己的计算机所加装的是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并及时更新病毒数据库,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效地防范病毒。除了做好杀毒工作之外,还要定期的做好网络维护和数据的备份工作,对一些重要的数据异地储存,实时备份。加装了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之后必须要严格的进行病毒扫描,针对邮件附件、网络传输或者以移动介质方式所接收的数据,在接收之前利用杀毒软件来进行计算机病毒的扫描。

2.4及时加装补丁程序

现在越来越多的黑客与病毒利用软件和系统的漏洞来对网络用户进行攻击,当计算机系统程序出现漏洞时,会引起巨大的安全隐患。所以软件厂商为了弥补这些漏洞,就会定期补丁程序。我们可以使用专门的漏洞扫描器来扫描漏洞,并且下载软件漏洞补丁,及时的安装补丁程序,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由漏洞程序所引发的安全问题。

2.5采用黑客防护措施

在黑客进行网络攻击时,需要首先获取目的主机的IP地址,所以可以对IP地址进行隐藏,这样黑客无法获取IP地址,就导致其攻击无法进行。黑客攻击时通常都是以一些不必要的端口作为主要渠道,所以我们在应用计算机过程中,可以将这些不必要的端口进行关闭,从而封死黑客入侵的主要渠道。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监控和入侵检测技术,这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方法,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计算机的监控,避免其被滥用和非法入侵。

3结束语

第4篇

1.1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性为进一步加快我国卫生信息化整体的建设步伐,推进信息技术在全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善我国卫生防疫、公众医疗、基层卫生等状况,提高公共卫生健康水平,国家鼓励地方政府建设全国联网五级数字卫生信息平台。即:建设覆盖全国“省—市—县(市、区)—乡—村”五级数字卫生体系,并通过租用营运商提供的网络,实现对全国卫生信息以及公众健康信息的收集、处理、查询、传输和共享,完成面向公众基于个人健康档案服务和远程医疗会诊。

1.2加强卫生信息收集整理的重要性加强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是改善和提高卫生系统质量的前提条件。尽管及时可靠的卫生信息是改善公共卫生状况的基础,但是,由于各级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在数据采集、分析、和使用方面的投入不足等原因,常常无法实现及时的跟踪以达到完全链接和反映现实医疗卫生状况,导致决策者无法正确发现问题、了解现实需求、跟踪最新进展、评估所采取措施产生的影响,干扰了行政管理部门在卫生政策制定、项目设计以及资源分配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所以,加强卫生信息收集整理对改善和提高卫生系统的服务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1.3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和管理的必要性安全管理是一个可持续的安全防护过程。信息安全建设是我国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承载着大量事关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信息数据,网络与信息安全不仅关系到卫生信息化的健康发展,而且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开展卫生行业信息化必须重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和管理体系建设。一是强化安全保密意识,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是确保卫生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的前提条件;二是加强法制建设,建立完善规范的制度,是做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基础;三是建立信息安全组织体系,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是做好卫生行业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关键;四是结合实际注重实效,正确处理“五级数字卫生体系”安全,是确保信息安全投资效益的最佳选择。

2卫生信息安全的风险与需求分析

随着网络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是信息化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广度、速度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普及,黑客攻击成指数级增长,利用互联网传播有害信息的手段层出不穷。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可忽视的安全风险。所以,可靠的卫生信息就需要一个安全的数据运行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或社会提供有效的、高质量的、安全的数据保障。

2.1安全风险分析目前卫生系统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应用系统风险和网络风险。应用系统风险主要体现在身份认证、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授权管理控制等,此类风险可以通过应用系统的改造提升得到控制。网络风险主要体现在网络结构不够清晰、区域划分不合理、区域边界防护措施缺失、接入网络缺少相应的防护措施、安全管理不到位等,容易造成可用带宽损耗、网络整体布局被获得、网络设备路由错误、网络设备配置错误、网络设备被非授权访问、网络管理通信受到干扰、网络管理通信被中断、传输中的网络管理信息被修改和替换、网络管理中心受到攻击、外部单位接入风险、本地用户接入威胁、恶意代码传播和破坏风险、安全操作风险、安全管理风险等等。系统和网络出现问题,将会造成网络信息丢失和网络瘫痪,无法实现网络功能和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

2.2网络安全需求分析保证网络相关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为业务活动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网络要安全、设备运行要正常。为此,必须要保证网络体系结构安全,采用各种安全措施有效防止卫生网络系统遭到非法入侵、未经授权的存取或破坏可能造成的数据丢失、系统崩溃等事故发生;采用灵活的网络拓扑和冗余与备份,保证网络结构不因单点故障造成网络业务活动的中断;采用可信的网络管理手段,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网络系统遭到有意攻击、设备故障、网络管理出现漏洞等是网络安全防范的重点。

2.3边界安全需求分析清晰、规范地界定、标识网络边界,是网络边界设备和安全网关实施防护的有效措施。采用具有多层访问控制功能的防火墙对接入实施控制;使用基于网络的IDS有效侦测来自内部、外部对网络边界的攻击,严格记录网络安全事件,配备网络边界设备脆弱性评估工具,有效监控网络边界设备的配置、运行状态和负载;配置网络穿透性测试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对网络边界安全有效性进行检查。边界安全是网络安全的门户,提升网络边界安全设备管理服务功能,是保证安全策略设计、配置、部署等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2.4网络管理安全需求分析对于卫生网络系统而言,网络与信息的安全时常受到威胁,最常见的就是拒绝服务攻击、网页篡改、恶意程序等。为保证网络与信息的安全,需要构造科学、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以业务为中心,面向卫生系统,将不同的网络进行整合,基于应用环境来管理网络及其设备的正常运行。当网络异常时,基于事先制订的策略(主要是应急方案)和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主动采取行动(如:终止、切断相关连接;停止部分非关键业务等),达到主动保证卫生系统网络安全和正常运行的目的。

3卫生信息安全的防御体系与网络的维护

3.1卫生信息安全的防御体系卫生信息安全防御体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攻防双方都是与时俱进的。防护的目的在于阻止入侵或者延迟入侵所需要的时间,以便为检测和响应争取主动。一旦防护失效,通过检测和响应,可以及时修复漏洞,杜绝威胁,防止损失扩大,确保业务运行的持续性。从技术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攻击和防御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的体系。一段时间内,安全防御发挥着有效的作用,此时的安全体系就具有一定的平衡性,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稳定的,一旦攻击技术有所突破,防御也需要随之更新,安全防御体系就是在这种由此及彼的相互牵制中动态发展的。

3.2网络的维护随着信息系统在卫生行业的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日渐凸显。一旦网络出现故障,小到造成单机信息丢失、被窃取、操作系统瘫痪;大到全网网络服务中断,业务被迫停滞,甚至是重要数据丢失等一系列严重后果。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构建坚固的网络环境,是每一个医疗单位的责任,同时也是挑战。在网络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对网络基础设施的维护主要包括:确保网络传输的正常;掌握卫生系统主干设备的配置及配置参数变更情况,备份各个设备的配置文件。这里的设备主要是指交换机和路由器、服务器等。主要任务是:负责网络布线配线架的管理,确保配线的合理有序;掌握内部网络连接情况,以便发现问题迅速定位;掌握与外部网络的连接配置,监督网络通信情况,发现问题后与有关机构及时联系;实时监控整个卫生行业内部网络的运转和通信流量情况。

3.3信息安全风险控制策略面对复杂的大规模网络环境,无论采取多么完美的安全保护措施,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都在所难免。因此,在对信息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其安全风险控制策略,利用相关技术及管理措施降低或化解风险,如物理安全策略、软件安全策略、管理安全策略、数据安全策略等,可以将系统安全风险控制在一个可控的范围之内。

第5篇

(1)网络共享性带来的安全威胁。促成网络诞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在进行资源共享的时候我们得到了极大的便利,但是这种共享同样提供了机会给破坏分子,他们可以利用共享资源来对使用者的计算机或者信息系统进行攻击甚至直接破坏,这正是当前网络存在安全威胁的一个重要的表现。

(2)网络复杂性带来的安全威胁。众所周知网络是具有开放性的,所以网络用户可以浏览到很多内容,比如个人信息资料或者一些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的信息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会包括很多敏感信息,可能是个人的或者企业内部的,很多调查网站甚至利用这些个人信息来进行贩卖从中牟利,这使得很多人的个人信息等敏感资料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泄露了。

(3)网络开放性带来的安全威胁。计算机网络技术之所以能像今天这么发达,是汇聚了很多人的心血的,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构成是十分复杂的,是由多个网络硬件设备以及软件等组合而构成的,这种复杂性其实也是有它的缺点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网络信息的安全。

(4)网络边界以及传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威胁。如今在进行网络构建的时候习惯对其边界进行可扩展处理,这可以说是网络建设的一个需求了,虽然为以后的空间扩展提供了便利,但是这种特定却让网络的边界变得更加不确定,在进行共享访问时网络安全边界被破坏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增加了网络信息传递的途径,这种具有很大不确定性的传输路径增加了中间环节被影响的可能性。

(5)信息密集带来的安全威胁。很多网站建立的初衷就是收集相关的信息,同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形成最终的结果并且展示给用户看,但是在信息收集的过程中缺乏挑选性,没有精准的对信息进行筛选,这就可能会造成网络安全威胁。

2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系统

2.1系统的物理环境

我们首先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机房安装,保证机房内的物理环境、机房内摆放使用的设施以及机房的装修都需要按照国家规定来进行,使用的装饰材料等要保证其防水、防潮、防火的性能达标。只有保证了机房建设以及其物理环境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更好的进行信息和数据安全的保护工作。首先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要进行正确的选址,在楼层适中的位置进行建设,同时尽量远离那些具有危险性的建筑设施,这样也更便于企事业单位进行后续的网络建设。其次是安设门禁系统或者环境监控措施,一般来讲现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中心都具有这样现代化的机房。环境监控措施例如自动报警装置或者UPS等,可以对中心机房内的信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出现设备异常或者物理异常的情况就会立刻进行警报;同时机房内一般会安装专用空调并且保持开机自启动,来对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进行调控保持。最后是防火措施,一般来说现代化的机房内设施也会比较完善。

2.2系统的运行环境

想要保证信息系统安全,就要对其核心因素——人给予足够的重视,企事业单位首先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然后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例如引入先进的技术等,为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系统的安全保驾护航,从各个角度比如组织角度、技术角度以及管理角度来为网络系统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注意和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层层递进有序的完成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其一是对于那些计算机网络和信息系统安放的场所高度重视起来,安装有核心网络设备的场所都应该有显眼的标志来进行说明,比如安装门派或者其他醒目标志以及其他醒目的文字标志例如“机房重地,闲人勿进”、“严禁烟火”等,避免出现误闯的情况,例如路由器、中心服务器和交换机等都属于核心网络设备。其二是备份中心机房的网络设备、网络通信线路以及控制装置等。其三是为了保证数据完整,可以在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系统通信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加入一些冗余信息在网络数据传输中,这样更便于发现网络传输中是否有修改或者删除数据信息的操作。

3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关键技术

3.1防病毒软件以及防火墙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毒防护技术就是防病毒软件,现在的计算机网络防病毒软件分为两类,单机防病毒软件和网络防病毒软件,二者的区别就是防护是在哪里进行的,在计算机本身或者在网络上。单机防病毒软件的工作原理是对本机以及与本机远程连接的资源来进行扫描分析,从而发现病毒并且尽快进行清除;网络防病毒软件则是在病毒入侵网络时发现并且清除病毒。防病毒软件具有一定的防病毒入侵作用,但并不是无懈可击的,对于很多新生病毒来说是没有作用的,所以还需要进行定期备份数据系统或者加密关键业务信息等措施来建立防护系统。

3.2密码技术

第6篇

1.1网络安全管理防范策略

法律和管理制度是维护网络安全的最强有力的保障。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颁布与保护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为打击各种网络犯罪提供有力的武器。而有效的管理是将法律诉诸于实际的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规章要求,对计算机使用人员、系统软件、设备以及信息、介质等进行制度化的管理,将网络行为规范化,将对营造网络安全环境,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网络安全管理时,应该任期有限原则、最小权限原则、职责分离原则和文秘站:多人负责制原则。具体的讲,需要建立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漏洞检测升级制度;信息登记、审查、清除、保存和备份制度;操作权限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通报联系制度;计算机机房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用户登记制度;网络地址管理制度以及应急措施和预案、保密制度等。除了在法律与管理制度层面进行安全防范之外,还很有必要对计算机的使用人员进行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并掌握具体的修复网络安全漏洞,规避安全风险的技能,并努力使新型安全技术得到应用和普及。另外要加强对计算机使用者在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规范他们的职业行为,鼓励他们积极勇敢的同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破坏行为的犯罪行为作斗争。

1.2网络安全技术防护策略

1.2.1安装杀毒软件和主机防火墙杀毒软件最初主要是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查杀,随着杀毒软件技术的更新与升级,如今的杀毒软件还可以对特洛伊木马和其他一些恶意程序进行预防。在正式开始使用计算机前,需要对其进行杀毒软件的安装,通过杀毒软件对计算机的安全漏洞进行检测、对存在的病毒进行扫描与清除,另外还有定期的及时对杀毒软件自身进行更新和升级,以便能够更早的发现问题,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起始位置。而防火墙相当于一个过滤系统,像一堵墙一样可以将网络安全攻击阻挡在安全范围之外。它可以对进出网络的信息流向进行控制,还可以为网络提供一部分使用细节。在网路通讯过程中,防火墙会指向访问控制尺度,可以通过的只有被防火墙同意访问的数据或人,而那些带有攻击破坏性质的数据或人就会被拒绝通过。在计算机中安装防火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由于网络黑客或其他攻击者的恶意来访而造成的信息泄露、更改或删除等风险的发生概率,并且还能利用防火墙对内网的不良行为进行屏蔽和过滤,可以使网络环境得到净化,保障网路信息的正常运行。

1.2.2隐藏IP地址如果IP地址泄露被黑客掌握的话,那么他们常常将攻击的目标定位在IP地址上,展开对这个IP的恶意攻击,例如Floop溢出攻击和DoS攻击,就是在黑客们通过对网络探测技术寻求到主机的IP地址之后展开的恶性攻击。因此将IP地址隐藏是规避安全风险,防止黑客入侵的一个重要举措。隐藏IP地址最有效的做法是使用服务器,因为计算机用户使用服务器的话,即使黑客利用网络探测技术来探测主机的IP地址,他们探测到的也只是服务器的IP地址,对于用户真正的IP地址是探测不到的,这样一来就可以很有效的防止黑客的攻击,保障用户的上网安全。

1.2.3防止黑客入侵黑客的攻击活动不仅仅只是对用户的IP地址进行入侵,他们的攻击活动几乎无处不在,为防止网络黑客的恶意入侵还需要做好一下几点防范措施。第一,不要随意对陌生邮件进行回复。有些网络黑客会通过钓鱼网站冒充别人的身份向计算机使用者发送一些看上去很正规的邮件,在邮件中会常常会要求用户填写用户名、密码等个人信息。由于有些计算机用户自身的网路安全意识较为淡薄,对邮件发出者的身份深信不疑就会将个人信息输入到邮件之中并进行回复,这样一来网络黑客就可以随意进入这些计算机使用者的邮箱开展破坏性活动,因此对于陌生的邮件不要轻信和回复。第二,黑客入侵的另一个常用手段就是利用字典攻击技术获取Administrator帐户的密码,因此计算机用户要注意将Administrator帐户进行重新配置,可以选择比较复杂的密码对Administrator帐户进行密码保护,并且进行重命名,之后再创建一个新的普通权限的Administrator帐户用来迷惑网络黑客。这样一来,网路黑客同样不能确定哪个才是真正的拥有管理员权限的Administrator帐户,从而减少他们的侵入破坏。

第7篇

由于EPON系统包含三层路由设备,可以天然隔离广播风暴和ARP攻击,即使发生异常,也可以把负面影响控制在其相应的VLAN区域内,避免对整网产生影响。所以,从后续实际运行维护的角度考虑,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用分布式三层架构比较合适。

网络物理规划。巢湖供电公司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通信方式,对公用配变用户信息的采集,采集主站到集中器使用光纤通信,集中器到采集器采用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对专用配变用户信息的采集,采集主站到专变采集终端采用的光纤通信的方式。根据巢湖市配网的结构和城市道路的走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现期的光纤网络分为三个主环,然后采用分支到集中器和专变采集终端的方式。由于采集系统主站到采集终端是点到多点结构,故采用无源光纤以太网,简称EPON,网络的拓扑图如图一。EPON网络的主要优点是点到多点结构,且光纤的分支点使用的光分配器ODN是无源的,不需要电源,施工方便,运行安全可靠。由于只在集中器和专变采集终端设置IP地址,采集器不设置IP地址。巢湖电网集中器和专变采集终端数量按1万台考虑,网络按中规模网络进行规划。三个环网的局端设备OLT设备通过光纤网络汇聚到一台H3CS-7502的光交换机上之后,再通过综合数据网NE40的VPN通道,接入省电力公司的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

网络物理保护。由于EPON网络不支持环网结构,为对采集系统网络进行保护,我们采用双局端设备OLT,光纤用“手拉手”方式进入用户端设备ONU。ONU配备一主一备双光口,当光纤故障造成主光口无信号时,设备自动启用备用光口,ONU与采集设备采用双绞线连接。由于只在采集终端配置IP地址,ONU不需配置IP地址,故ONU在主、备光口切换时不需要重新配置IP地址,从而实现了信道的自动切换。“手拉手”的两根芯可以使用同一根光纤以节省投资,网络保护结构如图二。二、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网络逻辑安全措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逻辑安全采取四项措施。措施一为终端认证,ONU通过对集中器进行MAC认证以及IP对MAC绑定,实现对终端的安全识别,同时限制用户接入的速率,避免对上层网络和系统的流量冲击。

第8篇

2通信网络安全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作出不同的解释。一般意义上,网络安全是指信息安全和控制安全两部分。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信息安全定义为“信息的完整性、可用性、保密性和可靠性”;控制安全则指身份认证、不可否认性、授权和访问控制。

当今社会,通信网络的普及和演进让人们改变了信息沟通的方式,通信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主要载体,在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与多种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这种关联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危险--一旦通信网络出现安全事故,就有可能使成千上万人之间的沟通出现障碍,带来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无法预料的损失。

3通信网络安全现状

互联网与生俱有的开放性、交互性和分散性特征使人类所憧憬的信息共享、开放、灵活和快速等需求得到满足。网络环境为信息共享、信息交流、信息服务创造了理想空间,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巨大推动力。然而,正是由于互联网的上述特性,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易损性等特点使其受攻击不可避免。

计算机病毒的层出不穷及其大范围的恶意传播,对当今日愈发展的社会网络通信安全产生威胁。

现在企业单位各部门信息传输的的物理媒介,大部分是依靠普通通信线路来完成的,虽然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和技术,但还是容易被窃取。

通信系统大量使用的是商用软件,由于商用软件的源代码,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这些软件存在安全问题。

4通信网络安全分析

针对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固有的开放性等特点,加强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观念和技术水平,将固有条件下存在的安全隐患降到最低。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不熟练,违反安全保密规定和操作规程,如果明密界限不清,密件明发,长期重复使用一种密钥,将导致密码被破译,如果下发口令及密码后没有及时收回,致使在口令和密码到期后仍能通过其进入网络系统,将造成系统管理的混乱和漏洞。为防止以上所列情况的发生,在网络管理和使用中,要大力加强管理人员的安全保密意识。

软硬件设施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方便管理,部分软硬件系统在设计时留有远程终端的登录控制通道,同时在软件设计时不可避免的也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或是未发现的漏洞(bug),加上商用软件源程序完全或部分公开化,使得在使用通信网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必要的安全等级鉴别和防护措施,攻击者可以利用上述软硬件的漏洞直接侵入网络系统,破坏或窃取通信信息。

传输信道上的安全隐患。如果传输信道没有相应的电磁屏蔽措施,那么在信息传输过程中将会向外产生电磁辐射,从而使得某些不法分子可以利用专门设备接收窃取机密信息。

另外,在通信网建设和管理上,目前还普遍存在着计划性差。审批不严格,标准不统一,建设质量低,维护管理差,网络效率不高,人为因素干扰等问题。因此,网络安全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5通信网络安全维护措施及技术

当前通信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在日常生活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把网络风险降到最低限度。于是,保护通信网络中的硬件、软件及其数据不受偶然或恶意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障系统连续可靠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就成为通信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对非法入侵的监测、防伪、审查和追踪,从通信线路的建立到进行信息传输我们可以运用到以下防卫措施:“身份鉴别”可以通过用户口令和密码等鉴别方式达到网络系统权限分级,权限受限用户在连接过程中就会被终止或是部分访问地址被屏蔽,从而达到网络分级机制的效果;“网络授权”通过向终端发放访问许可证书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网络和网络资源;“数据保护”利用数据加密后的数据包发送与访问的指向性,即便被截获也会由于在不同协议层中加入了不同的加密机制,将密码变得几乎不可破解;“收发确认”用发送确认信息的方式表示对发送数据和收方接收数据的承认,以避免不承认发送过的数据和不承认接受过数据等而引起的争执;“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般是通过数据检查核对的方式达成的,数据检查核对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边发送接收边核对检查,一种是接收完后进行核对检查;“业务流分析保护”阻止垃圾信息大量出现造成的拥塞,同时也使得恶意的网络终端无法从网络业务流的分析中获得有关用户的信息。

为了实现实现上述的种种安全措施,必须有技术做保证,采用多种安全技术,构筑防御系统,主要有:

防火墙技术。在网络的对外接口采用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层进行访问控制。通过鉴别,限制,更改跨越防火墙的数据流,来实现对网络的安全保护,最大限度地阻止网络中的黑客来访问自己的网络,防止他们随意更改、移动甚至删除网络上的重要信息。防火墙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应用广泛的网络安全机制,防止Internet上的不安全因素蔓延到局域网内部,所以,防火墙是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

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保护内部网络不受外部网络的攻击,但它对内部网络的一些非法活动的监控不够完善,IDS(入侵检测系统)是防火墙的合理补充,它积极主动地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网络加密技术。加密技术的作用就是防止公用或私有化信息在网络上被拦截和窃取,是网络安全的核心。采用网络加密技术,对公网中传输的IP包进行加密和封装实现数据传输的保密性、完整性,它可解决网络在公网上数据传输的安全性问题也可解决远程用户访问内网的安全问题。

身份认证技术。提供基于身份的认证,在各种认证机制中可选择使用。通过身份认证技术可以保障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及可控性等功能特性。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通过一个公用网(一般是因特网)建立一个临时的、安全的连接,是一条穿过混乱的公用网络的安全、稳定的隧道。它通过安全的数据通道将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公司业务伙伴等跟公司的内网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扩展的公司企业网。在该网中的主机将不会觉察到公共网络的存在,仿佛所有的机器都处于一个网络之中。

漏洞扫描技术。面对网络的复杂性和不断变化的情况,仅依靠网络管理员的技术和经验寻找安全漏洞、做出风险评估,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网络安全扫描工具,利用优化系统配置和打补丁等各种方式最大可能地弥补最新的安全漏洞和消除安全隐患。在要求安全程度不高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各种黑客工具,对网络模拟攻击从而暴露出网络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