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市政工程技术论文

市政工程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09 19:37: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市政工程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市政工程技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重点,也是保证人们正常生活的前提,一般来说,市政施工要求比其他的施工要求都要高因此为了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我们需要对市政施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提高市政建设的效率。

一市政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原则

要想保证市政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首先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全过程进行管理,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采用科学的管理办法和管理手段来进行管理工作。(2)其次还需要遵循标准性的原则,所谓标准性是指在市政建设必须要按照相关的准则和标准来执行,并参照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施工。(3)最后市政建设还需要遵循经济性的原则,经济性的原则是在市政建设的过程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市政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施工技术管理不规范

当前我国时市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施工管理不规范,这是阻碍我国市政建设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市政建设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市政建设在管理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不足,同时相关的管理机构对市政建设的管理不到位,在管理过程中管理工作不当,这样市政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质量方面的问题,加之市政建设工程本身施工困难、施工周期长等特点,更加加大了市政建设的难度。

2市政工程施工技术比较落后

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也呈倍数的增长,在市政施工单位中由于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建立统一的市政施工标准,甚至还有些企业没有相应的施工资格,这样更保证不了市政施工的质量。这样市政工程在投入施工以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市政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如果施工人员还是墨守常规,不懂得使用新技术,积极进行技术的交流工作,那么我国的市政建设之路将停滞不前。

3技术管理制度不健全

由于当前我国市政建设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加之我国的市政建设技术水平还比较落后,因此当务之急我们首先需要更新管理制度,并且合理分配市政建设过程中的角色,使市政建设过程中每个人员权责明确。同时还应该加强安全管理的作用,安全管理里工作是市政建设的重点理应受到重视,但是我国目前的市政安全管理现状就是政府和相关的单位由于缺乏安全理念,没有给与市政安全管理足够的重视,因此我国的市政施工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

三提高市政工程各阶段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对策

1做好施工前技术管理工作

如何提高我国市政工程各阶段的施工技术我们需要参照几种方法来实现:首先是在市政施工之前就应该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计划是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规划,在施工计划中还应该设计到施工材料,以及施工管理制度。然后是施工之前需要企业完善施工的管理制度,施工管理制度是施工的重点,在施工管理制度中应该充分体现出施工工作的重难点,深入分析施工实际中存在的管理问题,采用先进技术,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全责,确保施工工作能够有序的进行,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制定科学的管理规则,对施工的现场状况进行勘察,并对勘察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同时还需要微施工计划设置好变更制度,这样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突况,就就可以及时对施工计划进行变更,可以确保施工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加强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

我们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进行在市政施工,施工的过程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定期进行沟通,施工人员和单位不能各自为政。无论施工工作中进行到任何步骤都需要严格参照施工流程来进行,随着施工工作的不断展开,对施工的质量要求越来越严格。当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避免会出现施工图纸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相矛盾的地方,施工人员就需要参照施工的具体情况来修改图纸,完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工程高效进行。同时还需要记录人员做好施工现场的记录工作,针对施工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准确记录,方便后期查看。对于建筑施工中的材料还需要定期检查,监督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并对施工过程中的出现的突况也需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这样就为工程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据。

3竣工阶段施工技术管理

市政工程竣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的情况进行检查工作,对工程施工中的各项治安比偶进行严格检查,尽量减少施工误差。等到检查完成之后还需要对整个施工情况进行总结,将施工中的详细情况和相关资料进行对比,总结施工中的不足,为以后的施工的工作提供依据。最后还需要完成施工的交档工作,将施工公告称的相关资料移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查和备份工作。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的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市政建设具有规模大、周期长、资金量大等特点,而且市政建设也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就需要我们给与市政建设过程足够的重视,确保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章毅 单位: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工程承包咨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童鑫刚.深度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各阶段技术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07):255-256.

[2]张友东.浅析市政工程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建材发展导向.2011(03):410-411.

第2篇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1、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1.1、环保要求

环保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直接要求。目前,市政建设的过程中深化了环保理念,为给排水提供规范的环保标准,要求市政给排水工程既要达到市政建设的环保标准,又要规范自身在施工中的环保表现,平衡市政给排水的经济效益与环保要求,很大程度上树立了环保标准。

1.2、协调要求

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需要遵循协调要求,适应市政建设的发展。市政给排水系统需要结合市政建设的所有工程进行协调规划,设计成具有协调能力的建设方式。协调市政给排水的规划与设计,有利于市政化的建设效益,促使市政在生活、生产中充分利用给排水系统,保障市政给排水具备科学、完善的优势。

1.3、目标要求

目标要求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最终原则。例如: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求是满足生活用水,而给排水规划的过程中,则需体现目标要求,根据市政的生活需水的实际状况,提出设计方案,充分利用市政生活供水的优势,发挥目标要求的约束作用,达到市政给排水的建设标准。

2、市政排水规划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2.1、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城市用地竖向规划

在目前的市政给排水规划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防洪的整体规划不合理,不能因地制宜的采取有力措施,设计和组织市政给排水设施的筹建,而且目前我们的社会发展相对较快,城镇化规模不断壮大,这也给我们的市政给排水工作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所以进行市政给排水的规划设计工作不仅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也要对当地的城市发展进程有足够的预判,鉴于此我们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作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受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影响,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采用的重力流和短管压力流的两种工作方式会引起高程太低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帮助相关的规划部门的评审工作,我们则需要结合自身工程的特点,对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的雨水设计工作进行调整,将不利于出水口的位置弄清,按照相对合理的安全潮水位进行设计。

(2)在对城市用地竖线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时,对城市交通道路和地面排水的建设工作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所以我们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规划的时候,要对长期和近期的目标进行合理的综合,并对规划中的工程排水状况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能引起的缺陷和问题,将城市以后的发展和城市的竖向用地规划以及排水工程的设计进行合理的结合,降低城市规划中不完善现象的发生,尽量减少工程中存在的制约环节。

(3)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时,采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方案,会导致无法保证高程,使得市政给排水工程,不能够满足城市发展中对防洪减灾工作的要求,以及对雨水的有效利用,同时还会导致工程存在很多隐患,比如没有进行雨水排涝泵站的设计工作,就会导致城市中的道路和小区不能够按照科学合理的重力方式,对水量进行流放,并且只有进行了雨水管内地的设计,才能够确保排水系统在雨季遇到涨潮时候的正常使用。

2.2、污水管埋深不合理的原因分析

由于在当前污水管道的埋设设计中,原污水提升泵设施设计位置不合理,造成污水管道埋设的太深,导致城市污水管网高程不够科学,无法实现合理有序的污水排除作用。原污水提升泵站规划位置的确定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设在某绿化区的附近。以减少对周围居住区的污染。在排水工程设计中,对单项的设计通过管材,基础,施工方法等的合理选用以降低市政排水管网的投资是较有效的,确定合理的排水管设计高程也是节约投资的重要一方面。而合理的高程需依据合理的排水规划。

2.3、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编制滞后

不确定因素多在市政道路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往往出现道路要求尽快建设,而设计所需的排水工程规划没有编制或在修编中。造成了~些排水工程不能与道路工程同期设计,同期施工的现象。

3、市政排水规划设计的要求

3.1、满足市政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需求

满足市政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市政给排水设计中最根本的任务,也是其最低的目标要求。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市政的有效资源和有用的空间范围,并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还应该为以后的改善和发展留一定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达到其最低目标,还可为以后的更改和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还可以减少治理成本。耐久性和稳定性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最根本的特性,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其需求,还以保证人们生产生活活动的有序进行。

3.2、给排水的区域分配

市政给排水的区域分配是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市政需结合自身特点,优化给排水的区域分配,以免浪费水资源。例如:某市政给排水工程中,利用规划设计的方式,确保区域分配达到平衡的状态,首先该工程设计人员,汇总影响给排水规划的因素,如:农业、生产等,针对影响因素做系统化的研究,合理分配水资源的区域配置,大致规划出给排水的设计路线;然后针对该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制定给排水的区域方案,细化分析不同因素对水资源的需求,规避过量开发的项目,充分调配水资源,促使其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高效利用水资源,遵循开源节流的建设标准。

3.3、给排水的防洪安排

防洪是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关键目标,解决多雨季节的洪涝灾害。以某市政在建市政给排水为例,分析防洪方面的规划设计。该市政存在双重洪涝隐患,即:外洪、内洪。内洪可以通过蓄水解决,适当时进行排水,难度比较高的是外洪防护。该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要配合外洪防护的体系,该市政一旦遇到外洪隐患,通过市政给排水工程,一方面进行预防、控制的作用,另一方面执行分洪泄流,有效疏导了洪水,因该市政已经建成了防洪大坝,所以降低市政给排水防洪设计的压力,防洪部分只需要满足泄洪、疏导的标准即可,无需再重新规划数值参数,该市政更加注重市政给排水的配合力度,体现规划设计的分配能力。

3.4、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可以作为城市市政给排水防洪规划的配合部分,但是因为雨水系统同样具备独立性,所以对其进行单独分析。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必须符合市政给排水的整体要求,充分发挥配合与辅助的作用,完善给排水的整体性。一般市政给排水对雨水系统规划设计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满足工程自身的给排水需求,还要解决城市的突发排水情况。例如: 某城市在多雨季节,由于雨水量瞬时突增,导致路面淤积大量的水资源,此时该城市雨水系统有可能出现洪峰风险,超过雨水系统标准的承载压力,影响路面交通,所以该城市规划雨水系统时,设计出了准确的压力值,同时调整垂直标高,防止雨水过度於堵在路面上。

3.5、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市政给排水的污水系统时,可以吸取其他市政的设计经验。目前,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比较常见的污水消耗方式为集中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内,规划出污水处理点,通过管道将污水引流到集中处理污水的地点,利用高效率的消耗方式,快速处理污水。例如:某市政针对市政给排水污水系统的规划设计,提出改进方式,以此来提高污水消耗的水平,仍然采用集中处理的思想,将原有单一的处理点,改为多个处理点,通过管道连接所有的处理点,形成以局部地区为主的污水系统,减少污水达到处理点的距离,由此可以减少污水输送过程中的突况,既可以提高该市政污水处理的效率,又可以体现污水系统规划设计的效益,符合市政发展的需要。

3.6、重视环境保护

目前,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环保、绿色、节能是首要考虑的任务,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即应该将市政的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相结合,共同实现市政的可持续发展。要想市政的经济能够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政府就应该“爱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一观念深入人心,最终实现市政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大部分地区在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只是在于建设的效果,而忽略了对环境的重视,一味的追求高效的经济收益,而没有真正的达到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目的――环保和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用水量。

总之,我国非常重视市政给排水的建设质量,将其作为市政建设的关键部分,满足市政给水、排水的需求。市政给排水工程需通过规划设计的方式,规范工程建设的标准,而且规划设计是市政给排水的重要部分,为施工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体现规划设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效益价值。由此可见:市政给排水有效利用规划设计,对提升工程的质量和建设水平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内涵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646(2016)08-0068-02

1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

其一,人才培养模式设置不科学。一些院校专业建设不尽合理,专业设置随意,更换频繁。一些院校盲目相信规模效益,片面强调院校规模,盲目扩大学校规模和专业规模。其二,“双师型”教师缺乏。一方面原因是专职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另一方面原因是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不稳定。其三,应用科研能力不够,社会服务能力不足。很多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方面,应用科研能力是高职院校的软肋。不能很好地将科研转化为生产力,缺乏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其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落后。通过多年的示范建设后,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实习、实训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仍有很多专业的实习和实训无法在校内实训场所完成,这就需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其五,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不够。很多院校和企业合作的方式还停留在表面形式,缺乏与企业的深度和广度合作。

2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内涵建设模式

经过调查研究,笔者认为要加强内涵建设,高职院校要从以下五个层面着手:一是办学定位、办学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三是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专业实践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四是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五是组织管理及机制、校内校外监督机制。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了本专业的内涵建设工作。

2.1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的特点,本专业采用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学校内进行理论学习和校内实训,后一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设计(论文)。近年来市政专业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建设行业企业的建设工期和用人实际需求,聘请外校专家、行业专家进行论证,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2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鼓励教师提升学历水平。目前,我专业共有教师9名,其中教授3名,高工1名,副教授1名,讲师4名,以上教师均获得了硕士学位,都具备企业工作经历。另一方面,鼓励教师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首先,定期派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其次,鼓励教师考取专业资格认证。本专业教师中一级建造师2人,造价工程师2人,二级建造师3人。再次,聘请企业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任教或做讲座,一方面为学生和教师带来新知识、新资讯,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交流。

2.3应用科研能力提升

学院大力提倡和支持教师教育教学和应用科研工作。为了提升应用科研能力,我院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学院设置科研处,综合管理全院师生科研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二是学院给予科研活动大量的经费支持。三是学院开通了“数字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数据平台”等电子资源,供教师查询资料。四是学院将科研工作列为教师职称评选工作的量化指标,督促教师努力提升科研能力。在学院的带领下,我专业注重与企业合作,提升应用科研能力。近五年,市政工程专业教师共完成科研10余项,30多篇,申请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其中,我专业与企业合作完成多项科研和专利,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2.4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结合本专业特色,大力推进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我院已建有测量实训室、材料检测实训室、市政道桥工程施工实训室、桥梁结构模拟实训室等多个校内实训室。结合专业特点,开发了多个典型实训项目。因受市政工程形体庞大、施工周期长、施工流动性大、消耗资源巨大等特点制约,校内实训基地不能完成全部实训项目。为此,我专业积极开拓企业资源,与省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合作,共同建设有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定期安排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和使用,为学生实践课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条件,保障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的结合。

2.5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教育的指导思想就是“以企业需要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本领和职业素质为目标,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合格人才”。我院从以下几方面推进校企合作:一是积极加大组织力度。设立校企合作教育科,专门负责校企合作事宜。二是积极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专业实践;定期安排教师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学生顶岗实习、企业用人等问题;聘请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进行授课或讲座;聘请企业专家为毕业答辩的专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市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与企业进行横向科学研究。三是加大服务力度。为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加深了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

2.6顶岗实习

我院采用的是“2+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企业要完成一年的顶岗实习,既是学习任务,又是工作任务。它是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工作岗位的桥梁和纽带,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规范顶岗实习工作,学院制定了顶岗实习“22333”管理模式,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在这期间,制定了顶岗实纲、顶岗实习课程标准、顶岗实习计划、顶岗实习安全守则、顶岗实习协议书、校企合作协议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学生顶岗实习记录、任务书、鉴定表、日记、周记、实习评价等文件。从制度上规范顶岗实习工作,让顶岗实习工作能够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各方预期的目的。

3结语

综上所述,提出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内涵建设发展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逐步扩大“双师”队伍。提升应用科研能力,加大服务企业和社会力度。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扩大理实一体化平台规模。深化校企合作程度,秉承双方互惠互利原则。规范顶岗实习工作,保证学校、学生、企业各方预期。

参考文献:

[1]虞凯.江西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

第4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市政工程项目的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的全过程,其中施工阶段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防止施工超预算以及施工企业降低成本、取得效益的重要阶段。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合理确定造价和有利于控制,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本文就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方法进行了论述。

现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以建设单位(业主)分别与承包单位(主要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签订合同的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国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来缓解国内建筑市场压力,但财政投资上的巨大浪费对稳定国内建筑市场出现不利的影响。同时,我国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理论和观念受到传统体制的束缚,停留在滞后于市场发展方面的研究。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必须要做好自身管理的不断完善,重视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才能有效的遏制“三超工程”和“豆腐渣工程”,从而促使建筑市场积极稳定的发展。

市政工程项目投资失控、施工成本过高、资源浪费过大是我国固定资产投资领域普通存在的现象。目前,市政工程是国家和经济实体投资的主要渠道,对拉动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是国民经济和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支柱产业。工程造价管理是管理项目建设投资的主要手段,对工程质量、投资成本乃至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普遍存在着技术与经济相分离的状况。特别是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工程质量控制与工程进度控制,忽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而技术人员忽视工程造价,造价管理人员不懂得与工程造价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导致工程造价难以有效地控制。

近些年来,国际上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的要求是事前预控、事中控制。而我国传统的做法在客观上造成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帐的后果,使得造价管理的控制目标长期难以实现。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学术界于八十年代提出了全过程造价管理和控制的理念。 在施工阶段,施工企业建设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制定不合理,缺乏科学规划和先进管理;材料管理方法落后,材料采购不科学,不能很好地掌握采购时机,加上建筑市场管理混乱,材料价格失真,使得占建安工程成本 60%~70%的材料费用失去控制;在施工组织方面,多数施工企业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方法,现有的人、财、物没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施工成本过高,大量资源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建设项目在施工阶段工程造价失控的现象仍然严重,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现行的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和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作进行深刻的分析研究。

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对影响该阶段工程造价因素的管理,采用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将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各项消耗和费用支出控制在批准限额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逐步消除施工中的浪费现象,最终达到实现预期的工程造价的目标,从而实现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获得最大投资效益的目的。

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是工程项目产品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量的投资资金通过建筑施工这一环节不断“物化”,最终形成固定资产。因此,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同济大学丁士昭教授对项目造价管理的哲学观是这样概括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不平衡是永恒的,平衡是暂时的;有干扰是必然的,无干扰是偶然的”。正因为项目环境充满了矛盾、变化和冲突,所以才有必要加强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在项目实施阶段,由于外部条件变化、设计阶段考虑不周全等因素暴露出来,导致设计变更,造价也随之变化,这就需要及时采取纠正措施,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所以,这一阶段也是造价动态控制最集中的阶段,它关系到企业施工项目的盈利问题。

市政工程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在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管理活动,所以,必须坚持动态控制的原则,即在施工过程中将人工、材料、机械发生的实际值与目标值相比较,检查有无偏离,若有偏离找出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实质就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经济与法律法规手段,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将多个难以预见的不确定因素优化为特定的确定因素,尽可能规避风险、降低造价。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实行动态的研究不仅是对工程造价的管理的研究,更是对工程质量、安全方面的控制,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制度的建立始于 1950 年,国家引进前苏联的概预算定额管理制度,从建国至今,我国的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可归纳为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和量价分离的市场化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两个阶段。随着我国建设市场逐渐出现“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局面,我们更需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经验,学习和掌握科学的造价管理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创造性地运用[5]。

首先来看一下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定额计价是以法定价格为基础的定价方式,虽然逐渐失去法定地位向指导性发生转变,但定额在现行的计价方面是必不可少的,仍然是计价的依据和基础,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和动态管理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定额作为严格控制工程消耗量的标准,对定额基价实行动态管理,变计划价格为指导价格,变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工程造价具有动态性,所谓动态性指工程价值随着项目的实施时刻变化,不同的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其工程费用发生内容、组成部分、金额大小不同,受许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动态因素,如:政策变化、人工费上涨、材料费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工程造价时刻变动,所以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应实行动态的管理研究。动态管理是指管理随着管理对象内部因素或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相应变化。其含义是:管理对象系统内部及其外部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管理活动需随之相应地变化,管理是动态的过程,反映物质的运动性,表明管理过程就是根据管理对象发展变化的反馈信息进行协调,以有效地实现管理目标的过程。

市政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基本原理是把计划投资额作为投资控制目标值,在工程实施中,定期地进行投资实际值与目标值比较,通过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额与投资控制目标值之间的偏差,然后分析产生偏差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的目标值与投资实际值产生的偏差最小,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佳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投资控制最终目标。

结语:

综上所诉,在实施阶段材料价格发生变化、设计发生变更时,可以快速了解工程造价变化情况,定位为主要影响因素,借此找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从而实现市政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

【参考文献】

[1].邱义明.工程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申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

[2].戚安邦.工程项目全面造价管理[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3].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5篇

英文名称:China Water & Wastewater

主管单位:建设部

主办单位: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 ;中国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4602

国内刊号:12-1073/TU

邮发代号:6-86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中国给水排水》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刊物。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602,国内统一刊号(CN):12-1073/TU,邮发代号:6-86。

第6篇

关键字: 市政工程 农民工 教育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第一章 引言

1.1、概念简述

改革开放后,我国已开始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城市化的步伐更是不断加快。因此,我国的市政工程也越来越多。那么什么是市政工程呢?张国栋在其所著的书《市政工程》中指出市政工程是指市政设施建设工程。市政设施是指在城市区、镇(乡)规划建设范围内设置、基于政府责任和义务为居民提供有偿或无偿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各种建筑物、构筑物、设备等(张国栋,2009)。市政工程属于国家的基础建设,是指城市建设中的各种公共交通设施、给水、排水、燃气、城市防洪、环境卫生及照明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对外开放的基本条件。

市政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一般的施工企业自己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又无法满足如此大量的工程施工。所以施工企业不得不使用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十二五”过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更是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民工进城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而农民工是新时期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是城市化,机械化进程下的产物,属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但是农民工又有自身的缺陷与特点。那么企业该如何对其进行管理呢?

本文将会介绍两种管理方法:亲民管理和施工考核管理。亲民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以人为根本,从而发挥其最大的创造性和你能动性。施工考核管理即对农民工在施工现场的表现进行考核,设立奖惩制度从而对他们表现予以奖惩以满足现场管理。

1.2、市政工程中农民工的现状及特点

由于大部分农民工属于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人口基数大,他们受教育程度普遍比城市同龄较低。因此所致,其综合素质偏低。正如张明生在《工程劳务分包和农民工管理的研究》中所说:“农民工的处境是‘三低’、‘三差’,安全管理存在‘三难’、‘三不足’的现象(张明生,2010)。”其中“三低”是指文化素质低,作业技能低,自我保护意识低;“三差”是指劳动条件差,生活环境差,劳动保障差。由于农民工大多来源于农村,接受教育较少,所以其文化程度远远低于同龄城市人口。文化水平低,又没有接受过专业技能培训,这就导致其作业技能低。此外,每个人身上都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他们在施工过程中最关心的就是如何挣到更多的钱,所以有时候只求速度与进度而忽视了自我保护。“三难”是指安全管理难,教育培训难,安全协调难;“三不足”是指政府管理与重视不足,建设单位关注不足,施工单位管理不够。民工的管理困难主要是因为其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低,所以导致管理困难。而农民工又是社会上的特有现象,他们更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具有人口基数大的特征,所以政府很难完全顾及。而施工单位,尤其是民营企业,他们所关注的是如何使利益最大化,所以就忽略了对民工的关注与管理。这也就直接导致他们在施工现场很难管理,因此,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就成了对农民工的管理的重头戏。

第二章 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

2.1、对农民工教育和培训的目的和意义

从教育学上来说,教育是增进人的知识和作业技能,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影响人的思想行为的活动。教育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说教育是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助推器。同样,在施工企业中,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和培训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劳动力水平和生产效率,为企业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养使其树立了安全生产、创新、认真、负责的工作意识,由于农民工的思维和观念得到了更新,从而安全管理不再困难;管理调节不再困难。此外,对社会来说,这还对缓解我国农民工就业压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对农民工来说,教育和培训可以增加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加其科学文化知识;传递先进的生产经验;提高施工作业技能。农民工的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也促进了我国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是我国产业尽快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无论是对企业自身还是对社会以及农民工来讲,对农民工进行培养和教育都是百利无一害。因此,对农民工的教育和培养,社会和施工单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2、培训的内容

由于农民工缺乏安全意识,科学文化知识,施工作业技能,所以施工单位应当就农民工的现状与特点开展进场安全教育讲座,以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开展施工作业知识讲座,提高其作业技能;开展质量知识讲座,以提高农民工的质量意识,也可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2.1、安全知识教育

由于市政工程分项工程多、工序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性较强,危险性较高。而大多数农民工人更是散兵游勇,因此安全管理显得十分困难。但是安全生产又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这种状况下,对农民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经过培训后,他们树立了良好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后,施工现场就会少发生甚至不发生安全事故,也使安全管理不再困难。否则,要想抓好安全,减少事故发生率,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市政工程具有跨度大,挖方区域面积大,基坑深,作业机械多,用电工具多等特点,因此,这些也成了市政工程中的危险源。与大多数建筑工程相似,市政工程危险性较高,也是工伤事故多发的行业。所以就要对农民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及岗前培训,尤其是特有工种,必须持证上岗。那么要怎么对其安全培训呢?

首先,要提高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由于民工自身都有较大的负担,他们最关注的就是能不能挣到钱的问题,往往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所以要让他们知道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泰山,防患于未然的道理。要让他们懂得如果发生了不安全事故,不但对企业不利,而且对他们自己不利,对家庭更不利。同时,要清除麻痹大意心、存侥幸的心理,万事都要以安全为重。只有思想认识提高了,事故发生率才会降低。其次是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由于农民工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安全防范知识也比较缺乏,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安全色”,不知道“三不伤害”,也不知道什么是“四口”、“五临边”,更不知道什么是安全法。所以要对其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岗前培训。要让他们知道安全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要让他们知道建筑施工的“五大伤害”,也要让他们知道不伤害别人,不伤害自己,不被别人伤害,更要让他们提高安全意识,无论是么时候都要防患于未然,而不能因为麻痹大意忽视了施工安全三件宝。无论是么时候,只有思想意识提高了,才能以恶小而不为,以善小而为之。一旦农民工的思想认识有所提高,工地上的违章操作就会相应的减少,现场管理也就更为轻松。

2.2.2、施工知识和质量知识培训

施工知识和质量知识培训属于职业技能培训。由于市政工程具有的规范性强、技术性强、质量要求严等特点。而农民工来自四面八方,建筑施工经验少,作业技能低,质量意识淡薄,受教育程度也低。因此,施工企业有必要组建经验丰富的师资团队对农民工进行施工技能和质量知识培训。首先,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教育培训设施。其中师资队伍可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总监、工长等来担任,他们可以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质量验收经验传递给农民工,做好技术交底。其次是要以施工单位的投入为主,受益主体农民工为辅。由于农民工最关心的就是工资的问题,而非接受培训的问题。所以只有施工单位重视对农民工的培训,才能达到共赢的目的。只有合格的工人才能构筑合格的工程,而对民工的培训正是将这些散兵游勇变成具有一定的职业技能的工人。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观念也得到了更新,思维也变得活跃,这样,施工过程中就不存在不规范操作了。没有不规范的操作,工程质量也就有了一定的保障。工程进度也会相应的提高。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做好了工程技术交底,他们就不会蛮干,乱干,胡干。有一定的规范对其约束,且有一定的职业技能,他们就能做出满意的工程。

如图所示,虽然施工企业对农民工的培训会投入一定的经费,但是最终受益的还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对农民工进行安全知识、施工技能、质量知识的培训,做好了工程的技术交底。此时,受益主体是农民工,他们有了一定的技能后,能够快速的融入这个产业,这也帮助社会解决了农民工就业难的问题。对他们培训之后,他们的思维得到改善,观念发生了转变,在施工过程中,就减少了违章操作,就减少了质量事故的发生。这就有助于施工单位创建优质工程,该工程有了社会的好评之后,施工单位承包的工程优惠相应的增加。总之,在这个大循环之中,农民工、企业主体以及社会都是共赢的主体。

以中建二局某公司海南铜鼓岭国际生态旅游综合体市政工程项目为例,该项目为了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和管理,成立了以项目经理、生产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安全总监为导师的培训小组。该培训小组针对农民工自身的缺陷和特点,进行了多次分门别类的教育和培训。此类培训主要包括进场安全教育、施工作业技能、以及质量知识讲座。这不但提高了农民工的安全意识和施工作业技能,而且降低了现场管理人员的纵向管理难度和农民工的横向跨度。农民工对施工技术交底有了彻底的了解,降低了现场管理的难度。因此,这也保证了该市政工程的生产效率,也使优质工程评选的百分比大大提高。对他们教育和培训后,农民工的安全意识、作业技能、质量意识都有所增强。迄今为止,该项目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质量事故更是少之又少,且被提名为安全文明施工工地。因此,对农民工的培训是百利而无一害。

第三章 对民工的现场管理

3.1、亲民管理

“四书”之一,《大学》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强调了个人的修养与社会治理的关系。之后又说了社会大治的八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天下大治的每一步都是以亲民,体察民情,以人为本为基础的。天下之理如是,更何况对农民工的管理呢。因此,在施工现场对民工进行管理时,管理人员一定要以人为本,实施亲民管理。儒家思想很早就提出了“仁政”、“仁治”。而这种管理方式是指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展开的,以实现人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动。亲民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在重视人的需要;激励员工为主;培养员工;组织设计以人为中心。

3.1.1 尊重农民工

马斯诺曾经说过人有工作和担责的本能,还有哲学也说过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农民工也具有创造性和创新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管理员需要采取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不断地鼓励,不断地激励,不断地培养,让农民工觉得很有参与感,这样他们才能全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儒家思想很早就说过“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爱人之心。农民工是市政工程的直接劳动者,他们的劳动应当得到别人的尊重。现场的管理人员应当尊重每一位民工。多多听取民工的意见和建议,多鼓励和激励他们让他们觉得有参与感,有成就感,有责任感。这样就能变管理被动为主动,他们就会变得很自觉,从而工作的生产效率也会提高,工程质量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3.1.2 鼓励和激励农民工

首先,现场管理人员要学会与农民工进行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想法,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在施工过程中多鼓励他们,多激励他们,给他们心理暗示,让他们感受到施工单位的人文关怀。这样他们就能更好管理,更服从管理。其次是在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技巧。不能吝啬一句句鼓励的话语,更不能粗鲁骂人。讲话方式一定要委婉,不能一命到底,更不能妄自尊大。采取教育示范,引导的凡是为主。总之多些鼓励少点绝对的语气。这样不但能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还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无论是管理人员还是农民工工作起来都会觉得顺心而非闹心。

3.2、施工现场表现进行考核管理

施工现场表现的考核与管理实际上就是对农民工设立一定的考核制度进行考核与管理。由于农民工自身的特点和现状,应对他们设立奖惩制度。根据其在现场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者惩罚。奖惩制度本着“奖惩结合,有功必奖,有过必罚”的原则。对于工作积极负责,无违规操作,施工表现积极的农民工一定要给予奖励。由于民工有很重的负担,所以他们在施工现场最关心的就是钱,如果对表现好的人进行奖励,这不仅可以激励获奖人再接再厉,也可以敦促其他人奋勇直追,向他学习。同时,这一举措还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相反,有些民工不听指挥,违规操作,无视安全管理,对于这些表现差的民工进行惩罚。此举可以杀一儆百,终止他人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树立企业的威信。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对农民工应该恩威并济,多鼓励引导。用合理的方式实施管理,给他们创造一个愉快地工作环境,一切以人为中心。这样民工就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第四章 结论

总之,现代社会对市政工程行业中的民工的关注正在一步步拓宽,施工企业应该承担对农民工进行教育和培训的职责。跟上社会的步伐,对民工实行良性的管理,教育和管理并重。为社会减轻负担,降低压力;为民工增添筹码,增加作业技能;为企业树立形象,提高质量,增加利润。

参考书目

第7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给水排水专业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82-03

一、引言

为适应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2009年教育部开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同济大学是第一批参与试点的高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给水排水专业是第一批试点专业。为适应改革的需要,我院给水排水专业在本科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课程体系上形成了鲜明的工程特点,产学研结合紧密,积极开展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培养,在人才模式方面也进行了探索。

二、专业背景简介

(一)历史沿革

我院给水排水专业成立于1952年,并于当年招收第一届上下水道专业本科和专科生,195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获准国内第一批“市政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市政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并于1983年开始招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1985年获准建立国内首批“市政工程”博士后流动站。1988年成立环境工程学院,于1998年改名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04年首批通过全国高等学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本科)评估,2007年成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二)师资

承担给水排水专业本科核心课程教学任务的主要是市政工程系的22位老师,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8人,讲师5人,均有博士学位,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进取及敬业的品质。其中两位老师分别于2009年、2011获得学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的二等奖和一等奖,一位老师获得2011年学校本科生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专业基础课的大部分教学任务由我院环境工程系和环境科学系的相关教学团队承担,化学类、力学类教学任务分由学校化学系、航空和航天力学和土木工程等学院承担。

(三)学科方向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给水排水专业已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水资源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运行最优化、水处理理论与技术方向(含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技术)、污水和废水处理理论与技术三个学科方向,是我国水处理工程问题的重要研究基地和水处理设备的研究开发中心之一。

三、特色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结合学校人才培养要求,即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发展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人格协调统一,知识面宽、基础厚重、素质高、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有理想抱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给水排水专业提出的培养目标是,掌握城市水系统良性循环,水安全技术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专业工程师基本能力训练,有水资源开发利用、水的输配、处理、收集与再生利用等领域,胜任规划、设计、管理、施工、咨询、教育和研究开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市政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在这目标下设置的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人文与社会科学(哲学、社会学、法学、文学、艺术、心理学、军事学、思想道德等)、经济管理(经济学、管理学)、工具性知识(英语、计算机应用、文献检索、科技写作等)、专业核心知识(结构力学、水力学、工程力学、环境微生物学、水质工程学、建筑给水排水工程、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水工程施工、环境监测、给水排水工程仪表与控制等)与社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知识(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通过四年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备发现和解决给水排水工程问题的能力,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发、设计、管理及系统思维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二)课程建设

1.卓越课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落实同济大学“十二五”人才培养规划,学校依托“985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本科卓越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经学院(系)推荐申报,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共有150门专业核心课程立项为同济大学本科卓越课程(专业核心课)。给水排水专业的《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水质工程学(上)》、《给水排水管道工程》、《环境微生物学》于2011年被立项为本科卓越课程,参与课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同时接受学校的教学监督,进行课程自查、学生评教、督导检查等,以检查改革的实施及落实情况,对教学效果进行多维或多系统的评价,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卓越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为严煦世、刘遂庆的《给水排水管网系统》、范瑾初、金兆丰的《水质工程》、李树平、刘遂庆的《城市排水管渠系统》等。编者均为学院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资深的给水排水专家、教授。通过教学过程,实现了理论传授和实践展示,使学生更能理解后续实践教学内容。

与课程相对应的是一系列的课程设计,如《建筑给排水课程设计》、《给水处理课程设计》、《污水处理课程设计》、《给水管网课程设计》、《排水管网课程设计》、周群英、王士芬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章非娟、徐竟成的《环境工程实验》等,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接受动手能力的训练,理论充分联系实际,强化所学。

2.实践课程。

(1)实验教学。依托我院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水处理实验技术》等实验教学任务都由该示范中心承担。实验示范中心规范的管理、科学的内容选择和设计、严谨的教学态度,很好地保证了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的实验教学质量。

(2)校企联合培养。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落实教学安排。为了加强校企联系,我院与知名企业签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联合培养协议,如上海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并成为国家第一批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其他协作单位还有吉博力(上海)贸易有限公司、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环境工程设计研究分院等,以落实认识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工程、设计、规划的认知。

2012年,我院首次聘请15名工程实践经历丰富的企业工程师为校外导师,传授企业的先进技术和先进企业文化,深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要求一人一题。2012年,由学院外聘导师或校外企业指导教师合作带毕业设计的学生多达15人,占总毕业设计人数的近20%,使受训的学生能真正了解实际工作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要求。

(3)创新实验。我院2004年起,通过《环境科技创新实验》课程与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整合起来,规定本科生在第六学期初,由学院集中动员、系里组织,根据学生自愿选择的原则,进入教师的课题组和实验室,观摩老师的科研活动,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学习和训练,最后完成课题实习报告,使学生能近距离与专业教师接触,无论在科学研究思维方面还是动手能力上得到切实的锻练,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在试行二年后,该课程即纳入培养计划,作为每个在校生的必修课程,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质量保证

同济大学对所入选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有相应的政策倾斜和管理措施,对入选计划的专业在国际交流上予以优先考虑,增加研究生的录取名额,在毕业设计的优良率上,提高了5%,对核心课程可以申请立项成为卓越课程加以重点建设。同时参与学校每个学期的质量监督和评估,以检查培养方案、教学大纲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分析研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共性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对培养方案要求开设的所有课程,由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管理办公室进行一学期一次的教学质量检查,由学生参与全部课程的评价,校、院二级领导和督导不定期听课,学生毕业前还须对所有课程进行问卷调查,以监测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完善培养体系。

(四)管理措施

为了保证学生的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学院还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专业培养计划每四年进行一次修订。修订前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和企业的意见反馈,由系提出修订意见或方案,经学院教务指导委员会讨论审核后定稿,报学校审批,以确保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并能适应社会需要。

教学过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又一重要环节。除学校常规的教学监督外,学院和系领导不定期地对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进行课堂检查。对教学效果好的,尤其是在学校每年举行的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在全院大会上进行表扬,并鼓励青年教师前去观摩学习;对所呈现的问题予以交流,以逐步提升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都拥有很高的学历,其中有些人是毕业后就来学校工作的,他们的工程经验需要得到提高。为丰富他们的知识结构,学院决定由党委书记领衔,对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工程能力和水平进行研讨,然后制定相应的政策,与相关企业签订青年教师的培养协议,每年选派若干名高学历的青年教师带薪、全职到协议单位进修,保证他们在企业的学习时间、质量及经济收入。同时,学院每年举行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由师生公认的资深教授现场点评,共同探讨教学教法。通过这些措施,任课教师在知识结构和教学水平上都得到全面的发展。

学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体。学生成绩优异、综合能力强的,可以被推荐保送免试研究生或出国交流,有机会获得学校、学院和企业设立的各类奖学金,优先获得推荐给用人单位的机会。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经验丰富、负责任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全面负责学生的管理工作。每二周一次班会课,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学院对班主任进行工作量补贴。

四、卓越人才培养

(一)生源

我院生源质量较好,近几年来入学新生高考分数超过生源地重点本科分数线50分以上的均达到83%。这些学生大都毕业于当地的重点高中,其中很多同学在高中阶段也获得了众多奖项,如2011级学生高中阶段获得国家级比赛名次的有11人共获奖13项,占到11级总人数的8.4%。

我院实行环境科学类招生,2010年以后,将原来大类学习时间由一年半改为一年,旨在强化专业学习和指导。大类分专业(给水排水、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由学生自主选择,各专业人数历年保持基本稳定,给水排水专业学生人数略多。

(二)毕业情况

四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能力得到提高。07级给水排水工程五位同学获得“立升杯”全国高校给水排水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奖。

给水排水专业近五年共毕业338人,仅有5人没有取得毕业资格,毕业率达98.5%。

给水排水专业的就业情况历年较好,但随着社会和个体需求的多样化,就业的去向也呈多元发展的趋势,由原来的以直接就业占优、少量出国的状况,逐渐改变为以直接工作、考研和出国齐头并进的态势,在2012年,出国人数占优,也有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近三年来的就业形势见图1。

(三)国际交流

同济大学进入21世纪后,以本科国际合作办学为重要特色的国际化战略步入快车道。我院先后与美国波特兰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法国多芬大学和图卢兹国立科学应用研究院等签订了学生交流的合作协议。项目有短期、中期、3+2和双学位等种类,交流人数逐年上升。自2008年开展国际交流项目以来,给水排水专业出国交流学生已有11人,占学院总交流学生人数的30%。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知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五、结语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正在实施过程中,培养的方式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待于继续探索,尤其是结合“90后”青年人的个性特点及成长成才规律。另外,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切实满足社会需要,还有待于社会、企业的检验。

第8篇

关键词:市政工程 沥青路面 施工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对我国沥青道路建设进行质量控制主要从原材料、碾压工艺和碾压厚度上进行质量控制,这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也是基础。除了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还需要施工者结合具体的施工条件、施工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既要保证施工质量,也要保证经济效益。

一、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流程

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施工准备主要是从人、机、料三方面进行准备和分配

(1)先要了解需要的技术人员、材料、机械设备,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注意在一些关键工序上要配技术精良的队伍参与。

(2)其次,主要机械设备的配备,如摊铺机、压路机等,这需要技术娴熟的人员操作机械。

(3)再次,现场人员必须配备的检测施工设备的准备。

(4)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材料的选购,包括材料的规格、用量、特性及供应商的确定。做好这些主要的准备工作将会是后面的施工工作更加得心应手。

2施工阶段

2.1主要原料沥青混凝土的制备

(1)科学的确定混合料的配合比:混合料的配合比合理与否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首先采用水洗发来确定配合比设计,计算矿料的合理级配并制作试件以确定配合比,再通过实验分析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符合要求的配合比。

(2)拌和厂址的选择,应选择运输方面便,且场地要开阔离水源近同时对附近居民的生活不能造成影响。

(3)搅拌机应选择全自动化控制系统,温度控制高精度,设备校核调试方便的。(4)试拌,在正式进行批量生产前要进行试拌,以调整搅拌机的最佳设置从而提高搅拌质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保证工程技术要求。

2.2混合料的运输

沥青混合料从搅拌站到摊铺现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根据运输距离、通行能力来确定运输队伍,而不能随意的选择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尽量选择大吨位自卸型汽车,装料前应清洗车厢内壁,为防止于与车厢沾黏,可以涂一层隔离的混合液。运输时应该密封,以防渗漏和雨水的渗入从而改变其配合比。同时注意不能装的过满,以防渗漏污染路面。卸料时必须有人专人进行指挥配合摊铺机卸料摊铺。

2.3沥青混凝土摊铺技术

(1)沥青混合料运输到位,摊铺之前应清理路面面层,以保证施工面层干净平整,再按规定和要求喷洒粘层油,喷油应均匀,防止影响到上层的油石比。摊铺时应保证烫平板的温度,同时运输车辆不能间断要保证连续摊铺作业。

(2)摊铺作业过程中温度控制非常重要,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不得低于130℃ ~150℃,而改性沥青等应适当提高 10℃到20℃。摊铺不止要连续,还要保证稳定,速度应取决于运输能力和供应能力。摊铺机不得中途随便收斗,防止混合料发生离析现象。应采用整幅摊铺。纵向接缝应在以摊铺部分预留一定宽度。摊铺过程中不允许人工进行反复修整,摊铺后未经压实前不得踩踏,若摊铺周边出现缺陷可有人工修补。

2.4沥青混合料的压实

压实的质量控制重点在碾压温度和碾压方式上,在合理的温度里合理采用碾压设备。压实诗应注意一下几点:(1)初压时,初压长度不宜过长,且压路机不得在未压实的混合料上倒轴,必须在同一轮迹上返回。每一轮迹于上一轮迹重叠30cm,且不能急停、急驶。初压宜压 1 ~2 便,初压后检查平整度、路拱等,必须进行修正,消除材料的离析现象。(2)复压应紧跟在初压之后,采用不同型号的碾压机进行碾压,在坡道上碾压时,应关闭振动碾压。(3)终压可采用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终压应保证路面无痕迹,通常碾压次数不得少于2 次。

2.5排水措施

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害已经成为现在路面损害的一个重要方面。雨水通过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孔隙或者通过路面裂缝进入面层,将导致路面承载力下降,甚至导致路面破坏。如果通过裂缝进入路面基层,可能使路面地基软化,路面结构发生失稳,整个路面会发生沉陷或者沉降。所以,在市政路面施工的时候,必须设置行之有效的路面防水措施。为了防止水从沥青路面裂缝进入基层,可在基层顶设置2cm 的防水层或者在沥青路面下直接设置防水层,这样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此外,为了避免水通过路面裂缝进入基层,也可在基层顶面铺设砂垫层,将结构中的水排至路基外。

2.6接缝处理

沥青路面接缝分为横向接缝与纵向接缝,施工时接缝的处理不当会导致接缝处跳车、凸起、低洼等事故,直接会影响道路的外观、内在性质、使用要求甚至质量问题。当在道路施工时,必须要保证接缝处理满足要求。首先,必须具有良好的压实度,保证接缝质量;其次,接缝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防止后期接缝破坏;再者,接缝的处理技术应当选用合适,热冷接缝技术恰当应用。保证接缝构造要求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压实度和足够的强度。从细微处入手,从混合料的摊铺,接缝碾压等层层把关,从根本上解决沥青路面接缝的施工质量问题。

二、提高市政工程沥青路面施工的有效措施

(1)在旧路改建工程中,应先对原有路面的损坏部位进行合理地整治处理,否则会影响加铺层路面的施工质量。对于原有路面出现的沉降、坑包、以及板块断裂等现象或者原有沥青路面下沉、塌陷的损坏部分,首先应将原有路面损坏部分全部挖除,包括已被破坏的基层、路基。在松散的基础被清除完成之后,再采用灰土或级配碎石等进行回填,应分层回填至路槽顶并夯实。

(2)接缝处理不当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接缝分纵缝和横缝两种。两台以上的摊铺机梯队作业时的纵缝应采用热接缝。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20cm以上。上面层的纵缝宜安排在车道线上。下面层可采用斜接缝,上面层必须用平接缝。接缝应粘结紧密、充分压实,连接平顺。横缝以平接缝为佳。从接缝处起继续摊铺混合料前,应有3m直尺检查端部平整度,不符合要求时,应予清除。接缝处应用切割机划线切除,然后清理干净,并涂粘层沥青,最后使摊铺机就位。

(3)摊铺机是沥青路面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其本身的性能及操作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选择碾压机具、碾压温度、速度、路线、次序等关系着路面面层的平整度。

(4)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发现粗集料窝应在碾压之前立即铲除,并用新料填补。不可用薄层贴补法找平,防止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脱落,引起面层推移破裂。

(5)加强路面的维护与保养。路面的维护与保养是沥青路面施工中服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也是市政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沥青道路上出现裂缝、坑槽、松散或者是路面无光的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处理的关键在于维护与保养。对于裂缝的处理也应该进行分类,对于一些严重的裂缝,是由于路基的表层温度降低导致而成,如果裂缝的宽度在3毫米以上的,应该消除裂缝中存在的杂物或者是尘土,然后慢慢的吹干,吹千之后在利用一些沥青混合物进行填充,填充之后就将裂缝的物质扫匀,让其保持一定的平核。如果有一些地方出现道路下沉的情况,首先利用碎石把路面填平,之后,再进行上层路面的铺设和维护。有一些路面很松散,而且,松散的面积没有办法测量,针对这种现象,应该选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如果范围太大,那么,就要考虑重新铺设路面。如果下沉面积不大,那么就开始进行小面积的修补,将松散的路面画出具体的位置,然后将路面凿出来,之后,再进行填充和压实。有一些路面经常会被水研磨,或者是因为雨水过大,导致路面有洼地的问趣出现,这样就要先把水抽干净,将路面清理之后,增加路基的高度就可以了,这样就可以避免下次的水灾害。

三、结束语:

总之,在沥青路面施工时,我们应该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规范施工,采用精良的队伍和先进的技术,把路面施工的各方面误差控制在允许误差之内,使得施工后的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外观、足够的强度和平整度,具有良好的内在性质和使用要求,使得市政沥青路面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