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线路设计法论文

线路设计法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13 06:03: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线路设计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线路设计法论文

第1篇

但随着传输光缆网结构的不断完善及传输资源的不断增多,AutoCAD在绘制路由总图、制作规划方案、数据统计时存在劣势,很难将详细道路及建筑地标信息进行展示及标注,郊县及农村无地理数据信息点,无法对郊县进行详细的光缆通达规划,若通过设计人员人工补充底图,工作量巨大无法完成;通过相关带有地理信息的矢量地图转化为AutoCAD[3]时,图层展示混乱且不直观,尤其是不能完成基站、光缆、管道、等传输资源的数据查询及统计,更无法完成相关数据分析。

2、本文图层制作探讨

2.1MapInfo与GoogleEarth相互支撑

本文采用MapInfo作为基本制图软件(MapInfo地图基础数据由中国移动建设单位提供),MapInfo矢量图中含有城区建筑物、道路、郊县地理信息等大量基础数据,利用点、线、区域等多种图形元素,可详尽、直观、形象地完成路由总图及规划图层的绘制[4]。带坐标信息的AutoCAD也可以直接运用于MapInfo当中,MapInfo的精华是其分析查询功能,即它能够精确地在屏幕上查询、分析与其相应的地理数据库信息,方便快速完成传送网资源统计[1]。MapInfo提供了良好的经纬度控制显示技术,运用GeoCode功能使传输网相关资源能实时地、准确地显示在MapInfo中,本文以新疆阿拉尔市郊县及农村为例进行说明。由于MapInfo中的基础数据为一次性提供,无法实时更新,随着城区的发展,部分地区的相关信息已经发生了变化,无法做到准确规划设计。为此将GoogleEarth地图网络在线加载到MapInfo中,以GoogleEarth为底图进行传输资源和地理信息的校正和补充建设[2],完成汇聚机房、光缆路由、光交等传输资源的绘制,贴近实际物理位置及传输路由,将传统的Auto-CAD逻辑路由图转变为带经纬度坐标的实际光缆物理路由图。在构建传输光缆网路由总图的同时可进行总体规划,具体思路如下:郊县末端接入层光缆通达所有行政村、兵团连队、厂矿、较大自然村(≥50户),接入层主路由一步规划形成实际光缆物理环路,提高传输网络安全性及承载能力;骨干/接入汇聚层光缆覆盖全面、安全稳健,覆盖所有县城、重点乡镇团场、行政区。按照目标传送网规划逐步完善郊县末端接入及主路由光缆覆盖,补充优化骨干层光缆,按照规划期分年度逐步实施实现目标传送光缆网。

2.2MapInfo转化为PDF开关图层

采用GoogleEarth底图作为参照,提高了传输网路由图的准确性和规划指导性,但随着传输网结构的日益复杂和传输资源的不断增多,MapInfo按照点、线、面进行图层划分也随之增多,开关图层展示光缆路由时操作较为复杂,本文将MapInfo传输光缆网资源转换为PDF进行展示,如图5所示。由上图可以得出,MapInfo中的图层转换成PDF开关图层时,图层并未减少,只是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本文进一步采用AdobeAcrobatXPro对导出的传输资源的点、线、面、文字图层进行合并、裁剪,使路由总图展示更加清晰、操作更为方便,规划成果输出直观更具指导性,通过PDF阅读器就能清晰实现光缆路由图的分层展示。

3、结语

第2篇

关键词:n次公交换乘,最优路径

 

1 引言

目前,公交换乘算法大多是以“空间距离”最短作为第一考虑要素,如Dijkstra算法,遗传算法,A*算法和燃烧算法等算法,这些算法不适合公交网络的特点和人们在选择公交乘车方案时往往把公交换乘次数最为第一考虑要素的实际情况,本论文在分析和总结公交站点、公交线路等公交数据的特点基础之上,采用了了基于n次公交换乘的算法,使系统更方便,更好的满足了生活中人们的实际需求和提高了查询的效率。

2 公交乘换数据分析与抽象

2.1 公交数据的分析

数据是GIS的核心部分,数据的组合结构的设计决定了系统功能实现的程度。

①公交数据的种类.公交数据简单的可以分为两类:公交数据主要有公交站点、公交线路、以及公交路段等数据组成。论文参考,最优路径。

②公交站点、线路分析.这里为了讨论方便,对公交站点、线路都做简单的处理。默认公交站点唯一,并不存在站点同名等。默认公交线路为完全的单向线路,不存在双线,单双线结合,单环行线和双环行线等。

2.2 公交数据的抽象

同一公交线路两个方向上的同名站点的抽象在同一公交线路上的同一个站点,还有其他的一些较复杂的情况都抽象成简单的情况。

3 公交乘换算法设计

对于公交换乘的算法,很多学者都进行了一些研究,得出了最优的路线查询,但对于最优路线有着不同的理解:基于最短路径的(如:Dijkstra算法、遗传算法、A*算法和燃烧算法等),还有部分算法是基于换乘时间最少,所用费用最少,换乘次数等。论文参考,最优路径。论文参考,最优路径。但对公交乘客的心理调查表明:在公交换乘方案的选取上,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到达目的地的换乘次数要最少,其次才是要求路径最短。因此,基于最短路径的的公交换乘算法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在目前的公交换乘算法中,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n次公交换乘算法是比较符合人们出门时选择公交线路时的实际要求的。

根据人们的出行习惯以换乘次数最少为约束条件进行设计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优路径算法­——n次公交换乘算法描述。

整个最少换乘算法的思想是一个递归的过程,从搜索经过起点站或目的站点的线路开始,由线路查找该线路经过的所有站点,再从这些站点查找经过它们的所有线路,不断迭代,直至找到终点站为止。算法的描述如下:

步骤1 输入乘车的起始站点和目的站点;

步骤2 对起始站点A进行站点所在公交线路搜索,得到线路集合LA, 同时对目的站点所在公交线路进行搜索,得到线路集合LB;

步骤3 判断交集Result=LA∩LB:如果Result! =null,则Result即为从A站点到B站点的直达线路,输出结果并结束运算;

步骤4 如果Result==null,将LA中各线路中A站点以后所有站点不重复地加入集合UA,将集合内每个站点作为起始站点,B作为目的站点,重新按照步骤2、3进行搜索;

步骤5 如果Result!=null,则得到一次换乘的方案,输出结果并结束运算;

步骤6 如果Result==null,则重复步骤4,依次进行。设定换乘次数的上界N,然后以不大于N次换乘的方案得到可行路径。当换乘次数超过N时,Result仍然为null,则表示从站点A没有可到达目的站点B的公交方案,算法结束。论文参考,最优路径。本算法的主要思想可由图1表达:

图1 公交换乘算法流程图

4 公交乘换算法的实现

本公交换乘算法的实现过程为:输入所要查询的起始站点A和结束站点B,首先,查询站点A和站点B之间是是否有直达线路,如有则返回直达线路并退出查询;如过A、B之间没有直达线路,返回站点A能够直达的站点集合S,接着判断集合S中是否有站点C能够直达B,如存在站点C能够直达B则返回站点C并退出查询,如果不存在站点能够直达B,接着查询集合S中的站点C能够直达的站点集合S1,依次递归,直到存在换乘方案使站点A能够到达站点B或达到最大换乘次数是退出查询。论文参考,最优路径。

5 结语

本算法从分析,设计到实现的过程中,是以到达目的地的换乘次数要最少为第一原则,路径最短为第二原则,利用n次公交换乘,进行算法的描述和设计,全面阐述了公交乘换算法的原理、特点,以及公交乘换的研究现状,同时结合人们的出行习惯,总结了公交乘换算法的研究方式,实现了n次公交乘换算法。论文参考,最优路径。本文研究了简化情况下的公交乘换算法,在现实复杂其情况下的公交乘换算法则更加复杂,例如考虑单双线问题等,尚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尹志华,罗小龙,刘少华.荆州电子地图公交查询算法与分析[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1):141-143.

[2]邵燕林,许晓宏,郑爱玲.公交乘换分析的数据库设计与算法实现[J].计算机时代,2004,(3):16~19.

第3篇

关键词:公交行车调度问题;公交线网设计;乘客到达率;Fisher法

引言

公交行车调度问题是地面公交系统运行组织的核心。通常,公交行车调度作业包括:时刻表生成、行车计划编制、劳动配班3部分内容。其中,线路发车时刻表是进行车辆和司售人员调度的基础;行车计划编制是为线路发车时刻表内所有车次任务安排合意的车辆运营;劳动配班又称为驾驶员调度,即为每个车次安排司乘人员。根据运行组织范围的不同,公交行车调度问题可分为单线路行车调度问题及区域行车调度问题两种类型。前者主要考虑线路运行中的乘客和公交公司的利益均衡;后者则允许车辆在不同线路间通过插入一系列空驶车次实现跨线行驶,从而更侧重于线路在区域上的协同。单线路行车调度问题是研究区域行车调度问题的基础。因此,论文关于地面公交行车调度问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单线路行车调度优化问题展开。

1 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公交行车调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其模型的建立多以乘客乘车成本最小化和公交公司收益最大化为优化目标。陈芳[1]在发车间隔的研究中以乘客等待时间和公交车运行费用为优化目标,通过权重法建立了分时段调度优化模型,并采用步长法进行仿真求解。张无非,张驰等[2]基于乘客到达数据对公交行车调度模型求解进行了研究。该研究以乘客的等待时间和公交公司的利益为目标进行优化。该研究通过在乘客等待时间量化中引入罚函数机制,避免了乘客等待时间过长。戴连贵和刘正东[3]将乘客时间价值分成两部分内容,一是乘客在车站的停留时间,二是乘客的乘车时间。其中乘车时间又包括两站间的行驶时间、乘客下车时间、车上乘客停站等待时间。孙文霞等[4]则假设公交车单位时间运营成本固定,认为乘客费用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公车上的拥挤费用,二是等车费用。Andrede和Robin[5]将公交行车调度看成N中位问题,运用选址理论,分别考虑线性模型和环模型。

在线路乘客到达率处理方面,现有研究多采用移动平均法和插值法。文献[2]用三次样条插值来处理客流数据,将小时上车人数和净上车人数换算到分钟时间刻度引,同时引入站点客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将其平移叠加处理成发车点的客流量。部分研究采用Fisher算法[6]对有序样品进行聚类划分调度时段。杨新苗等[7]运用Fisher算法,将客流分成时段,以确定了最优客流时段划分,为公交行车调度的优化时段提供依据。

综上,现有关于地面公交行车调度模型虽然较为全面地考虑了调度中的关键因素,但对公交车在各站的上下客情况以及乘客公交出行过程中的时间成本构成分析较为粗糙,这使得其研究应用性较差。基于此,论文通过分析公交线路客流在站点的分布特征,将乘客到达率转化为一个随时间变化的连续函数,并用Fisher法分割公交发车时段,以乘客的等车时间最小和车辆的载客率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地面公交行车调度优化模型。

2 线路乘客到达率匡算

3 线路发车时段划分

按照线路客流时辰分布特性,将线路运行时段划分成有序的发车时段,则线路客流特征中各个时刻(时段)的到达人数则为有序样本。论文采用运用有序样品聚类方法来划分发车时段。该类方法中,国内外应用较为广泛是Fisher法(又称最优分割法)。因此,论文运用Fisher法分割公交发车时段。

以步长为 为时间刻度,将一天内的发车总时长等分,则有:

其中 为首班车发车时间, 为末班车的发车时间, 为向下取整函数。该聚类中未考虑首末班车,将其合并到第一个和最后时段。则有中间时刻对应的乘客到达率为:

4 公交行车调度模型建立

5 结论

论文通过分析公交线路客流在站点的分布特征,将线路乘客到达率转化连续函数,并用Fisher法分割公交发车时段,建立了以乘客的等车时间最小和车辆的载客率最大为目标的地面公交行车调度优化模型。论文研究成果对地面公交线路的行车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地面公交行车调度问题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陈芳.城市公交行车调度模型研究[J].中南公路工程.2005,30(02):162-164.

[2]张无非,张驰,严奇琦.对于公交汽车调度问题的求解[J].工程数学学报.2002,19(S1):81-88.

[3]戴连贵,刘正东.公交行车调度发车间隔多目标组合优化模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7,07(04):43-46.

[4]孙文霞,宋倜,乔国会.公交行车调度中发车间隔控制研究[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36(02):89-93.

[5]Andrede P,Robin L.Optimal timetables for public transportation[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B-METHODOLOGICAL.2001,35(8):789-813.

第4篇

【关键词】:民用建筑电气;节能;节能灯;功率损耗

中图分类号: 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我国尽管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能源需求十分紧缺,但在这种情况下能源浪费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近年来电能作为二次能源的供需矛盾表现的越来越突出,能源紧缺已经严重的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节能问题就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长远方针,如何节约电能自然的就成为了每个建筑电气设计人员需要认真考虑的难题。本文就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所采用的几项节能措施来进行探讨。

二.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依据负荷容量、供电的距离和分布以及用电设备的特点等因素来合理的设计供配电系统,尽量做到系统的简单可靠,操作使用方便。变配电所应该尽可能的接近负荷中心,从而缩短配电的半径进而减少产生线路的损耗。合理的选择变压器的台数以及容量,进而能够适应因为季节性导致负荷变化,可以实现灵活的投切变压器,最终达到经济运行而且减少因轻载运行带来不必要电能损耗的目标。

三.变压器的节能设计

降低变压器的有功损耗,变压器的有功损耗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P=P0 +β2Pk

上式中 P―变压器的有功损耗(KW)

P0―变压器的空载损耗(KW)

β2―变压器的负载率

pk ―变压器的短路损耗(KW)

1.P0作为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又被称作铁损,它主要由漏磁损耗与铁芯涡流损耗而组成,它的值和铁芯的制造工艺以及材质有关,但与负荷的大小没有关系,因此我们在选择使用变压器的时候最好挑选使用节能型变压器比如SL9、S9、 SC8等等。它们使用优质冷轧进行取向矽钢片,实施“取向”处理,能够使矽钢片的磁畴方向趋向一致,从而降低了铁芯涡流的损耗,45度全斜度的接缝结构使得接缝的密合性更好,进而降低了漏磁的损耗。

2.P0是变压器负载传输的损耗也被称作变压器线损,它不仅取决于经过绕组的电流大小,而且还受变压器绕组的电阻大小的影响,而且还和负荷率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在选择使用变压器时要选择那些阻值比较小的绕组,比如铜芯变压器。β2Pk用微分可以求出它的极值,在β=50%每千瓦的负荷时,这时的变压器能耗值最小,但是在β=50%负载率时只降低了变压器的线损,并没有降低变压器的铁损,所以也不算是最节能的。综合初装费,高低压柜、变压器、土建运行以及投资费用,又会导致变压器在使用期内预留合适的余量,变压器最节能经济的运行负载率通常都在75%~85%之间。

3.在选择使用变压器台数以及容量时,必须要依据负荷情况,来综合考

虑年运行以及投资的费用,合理分配负荷,选取电力负荷与容量相适应的变压器,从而将工作保持在高效低耗的区间内。

四.减少线路损耗

因为配电线路存在电阻,当电流通过的时候就会形成功率损耗,它的公式为:

当“R”线路电阻在经过电流不变的时候,线路的长度越长则电阻值就越大。假如在一个工程施工当中因为线路上下纵横交错,通常工程线路长度不小于万米,大的工程更长,这就导致电能的损耗是非常巨大,因此设计人员要高度重视降低线路能耗。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线路上的电流通常是保持不变的,因此要降低线损,只能尽可能的降低线路电阻。而线路的电阻值R=PL/S,也就是跟导线的长度L以及导线的电阻率P成正比,跟导线的截面S成反比。要降低电阻值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考虑:

1.尽可能的选择使用电阻率P较小的导线,比如铜芯导线,其次是铝线。

2.尽量减少导线的长度,在设计过程中线路应该尽量避免走弯路而选择走直线,此外在低压配电当中尽量避免走回头路。变电所要尽量的靠近负荷中心,从而减少供电的半径。

3.增大导线的截面积,对于线路比较长的而言,在满足热稳定、载流量、保护配合以及电压降要求的前提之下,在选择线截面的时候应该加大一级的线截面。这样所增加的线路费用,因为节约能耗从而降低了后期年运行的费用,在进行综合考虑经济节能时还是比较合算的。

五.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的提高能够降低线路无功功率的损耗,进而实现节能的目的。上述所提到的输电线路损耗AP中不仅包括线路传输无功功率时产生的线损,而且还包括线路传输有功功率时所产生的线损。传输有功功率主要是为满足建筑物功能。通常在供配电系统中的一些用电设备比如变压器、电动机、灯具镇流器和很多的家用电器都存在电感性,会导致形成滞后的无功电流,它要在系统中要经过高低压的线路后传输到用电设备的末端,在无形之中提高了线路的功率损耗。但是这一部分损耗的是能够避免的,具体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1.降低使用的用电设备所产生的无功损耗,增强使用用电设备的功率因数。在进行设计时应尽量使用功率因数较高的用电设备比如同步电动机,电感性用电设备可以选择使用有补偿的电容器用电设备等。

2.用静电电容器来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能够产生超前的无功电流用来抵消用电设备的滞后无功电流最终实现提高功率因数的同时又降低了整体的无功电流。在具体的工程设计当中有高低压柜集中补偿法以及采用分散就地补偿方法等,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六.电动机节能设计

降低电动机损耗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动机的功率因数以及工作效率。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要选择使用高效率的电动机,但是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电动机往往都是建筑及水暖等专业设备所配套的,由设备制造商进行统一的供应,因此节能措施只能够贯彻在运行的过程之中。除了就地电容器补偿降低线路损耗外最主要的就是降低空载运行以及电动机轻载,这是由于在轻载运行状态下电动机的效率是极低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通过采用变频调速来控制电动机从而使其在负载率变化时能够自动的调节转速,从而提高电动机轻载时的效率实现节约电能的目标。

七.照明的节能设计

照明的节能设计要求是指在确保不降低照明质量、不降低作业面的视觉标准的前提之下,力求降低照明系统中的光能损失,进而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光能,往往采用的节能措施有下面几种:

1.充分的利用自然光。这是进行照明节能设计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进行设计时电气设计人员要更多的加强和建筑专业的配合,做到合理利用自然光从而使其跟室内的人工照明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大大的节约人工照明电能。

2.照明设计标准规定了各种场所的视觉要求、照度标准以及照明功率密度等等。照度标准不能够随意的降低,也不能随便的提高,必须要有效地控制单位面积灯具的安装功率,在充分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之下,通常房间应该采用高效发光的紧凑型荧光灯以及荧光灯,高大厂房、车间以及体育馆场的室外照明等通常采用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钠灯等高效的气体放电光源。

3.推广使用性能优、低能耗的光源用电附件,比如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镇流器、电子变压器以及电子触发器等,民用建筑内的荧光灯适合选择使用带有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应该优先选择使用电子镇流器,气体放电灯则适宜使用电子触发器。

八.结束语

民用建筑电气的经济节能设计有着很大的潜力,相关的电气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充分仔细的考虑,反复的比较设计方案,从而拿出一套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之下,能够符合各种技术指标,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节能措施,最终实现节约电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胡龙才,现代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方法探讨[期刊论文]-科技资讯2008(33)

2. 吴胜军,建筑电气设计节能之浅见[期刊论文]-商场现代化2010(23)

3. 顾伟国,浅谈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措施[期刊论文]-安徽建筑2008,15(5)

4. 彭代军,高层住宅楼电气设计的相关问题研究[期刊论文]-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3)

第5篇

【关键词】供电系统,电气设计,防雷接地

中图分类号:F4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的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的功能日益多样化,人们对建筑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而,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整个建筑的供电系统和防雷接地工作,也渐渐被提升到新的高度,在笔者多年的电气设计施工,和相关的供电系统和防雷接地工作经验中,笔者发现,供电系统;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应尽量满足电源的质量要求、减少电能损耗;防雷接地;内部防雷与外部防雷相结合,保障人身安全,避免建筑和电气设备造成损坏;在设计、施工和维护方面也给人们带来许多方便。

二.电气设计中的防雷接地分析和探讨

为了把雷电流迅速泄人大地,以防止雷害为目的的接地叫做防雷接地。在做办公楼的防雷接地设计前,首先根据办公楼等效面积和办公楼所在区域的年平均雷暴日等参数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再根据年预计雷击次数确定办公楼的防雷类别,最后按照《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办公楼的防雷接地分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两类。

1.外部防雷措施探讨

外部防雷系统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带、接地极等有机组成。缺一不可。设计时,首先根据土建所提条件,确定选用何种形式的接闪器、引下线、接地带和接地极。不同结构形式的建筑物,选用的外部防雷系统各不相同。

在办公楼设计中,经计算年预计雷击次数为0.159 97 次/a,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用Φ10 圆钢避雷网暗敷于屋檐及女儿墙上作为接闪器,凡突出于屋面的物体均与避雷网可靠连接。避雷网网格大小不大于20m×20m 或24m×16m。屋面避雷网与所有柱内的主筋牢固焊接,利用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在地下800mm 外引线与接地扁钢牢固焊接,其中2~3 根引下线在地上500mm 处引设断接卡供检测用。室内接地带利用基础及地梁内主筋,并与引下线牢固焊接,在底层引出地面供配电箱接地用。利用基础内钢筋作为接地极。当测试接地电阻不够时,由扁钢接地带外引增装角钢接地极,角钢接地极埋于地下800mm。办公楼接地电阻值

2.内部防雷分析

内部防雷系统的作用是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办公楼的防雷设计中,内部防雷主要包含浪涌保护和等电位联结两种方式。

(一)浪涌保护

所谓浪涌,指的是超出正常工作电压的瞬间过电压。在办公楼中,为防止电子设备遭受雷电浪涌而损坏,故需作浪涌保护。浪涌保护通过安装浪涌保护器(SPD)来实现。浪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泄放浪涌电流、限制浪涌电压。在办公楼设计中,采取分级保护、逐级泄流的原则。在电源的总进线处安装放电电流较大的一级浪涌保护器,每层配电箱及电梯配电箱内设二级浪涌保护器。

(二)等电位联结

等电位联结的目的是减小防雷空间内各金属部件以及各系统之间的电位差。做法是用联结导体将处在需要防雷空间内的防雷装置、建筑物的金属构架、金属装置、外来导体、电气装置或电信装置等联结起来。等电位联结分总等电位联结(MEB)和局部等电位联结(LEB)。总等电位联结作用于全建筑物,它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建筑物内间接接触电击的接触电压和不同金属部件间的电位差,并消除自建筑物外经电气线路和各种金属管道引入的危险故障电压的危害。在一局部场所范围内将各导电部分连通称作局部等电位联结。在办公楼设计中,采用总等电位联结,电源进线做重复接地。变配电室设一个总等电位MEB 箱,将建筑物内保护干线、设备进线总管等进行联结。总等电位联结线采用BV-1×25mm2 线穿SC32 管。总等电位联结均采用等电位卡子,禁止在金属管道上焊接。各层动力配电箱及休息室卫生问内安装局部等电位LEB 箱进行局部等电位联结,根据需要也可在计算机中心、安防、电信、消防等有电子设备的房间内做局部等电位联结。

三.电气设计中供电系统的分析探讨

1.科学设计供电方案

办公楼电气设计时,首先要确定办公楼的供电方案。办公楼供电要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满足电源的质量要求,并减少电能损耗。

在本办公楼中,无消防泵和消防电梯,只有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因此,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为二级负荷,其余为三级负荷。办公楼的电源由上一级降压站经10KV 架空线路及10KV 电缆进一层变配电室,变配电室内设10KV 干式变压器1 台,把10KV 电压降至380/220V 后,为本楼的用电负荷供电。应急照明和消防疏散指示标志等二级负荷采用EPS 应急电源供电。

2.严格加强对负荷的计算

之所以要进行负荷计算,主要是因为办公楼的用电设备工作时的实际负荷不等于设备的额定负荷(安装容量);在设计时,如果直接采用额定容量进行设计势必会造成浪费,因此必须先进行负荷计算,算出全部设备的实际负荷,以便正确选择供配电系统中导线、电缆、开关、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还可以计算出全厂的电能需要量、电能损耗以及选择无功补偿容量等,做好办公楼在电气上的节能措施。负荷的计算方法有需要系数法、负荷密度法、单位指标法等。由于需要系数法比较简便,因而低压母线上的负荷计算多采用需要系数法。

式中:Kt 为同时系数;Kn 为需要系数;Q30 为用电设备组无功计算功率(kvar);P30 为用电设备组有功计算功率(KW);S30 加为用电设备组视在计算功率(KVA);Ijs 为计算电流(A);Pe 为用电设备额定功率(KW);cosΦ为功率因数。办公楼设计中,在低压母线上进行无功补偿。利用上述公式逐级计算后,即可得出无功补偿容量。计算出的无功补偿容量为120kvar,补偿后,10KV 侧的功率因素可达0.98,满足供电部门的要求。补偿后的总的视在计算功率为251KVA,选用400KVA 的10KV 干式变压器,变压器负载率为62.75%。

3.低压配电网络

低压配电网络,是指从终端降压变电所的低压侧到用户内部低压设备的电力线路,其电压一般为380/220V。

(一)供电系统的合理配置

为便于维修,多层建筑宜分层设置配电箱,每套房间宜有独立的电源开关。单相用电设备应适当配置,力求达到三相负荷平衡。办公楼共有四层,每层总面积较大,在不同位置各有两个电间,故在每个电间内分别放置动力配电箱1 台,为本层的照明箱及动力负荷供电。

(二)用电质量要求低压配电线路应当满足用户用电质量的要求

电能质量主要包含电压和频率两个指标。电压质量除了与电源有关以外,还与动力、照明线路的合理设计关系很大。在设计线路时,必须考虑线路的电压损失。一般情况下,低压供电半径不宜超过250m。插座和照明应分别在不同供电回路。照明系统中的每一单相分支回路电流不宜超过16A,光源数量不宜超过25 个。插座回路中每一回路插座数量不宜超过10个;电能质量的频率指标在我国规定工频为50Hz,是由电力系统保证的,它与照明、动力线路本身无关,但超过了规定值,将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结合工程实际选择合理的接地方式

配电网络主要有放射式、树干式和混合式3 种接线形式。在办公楼设计中,采用放射式与树干式相结合的供电方式。动力负荷采用放射式供电,照明用电采用混合式供电。

四.结语

加强对建筑的电气设计中的供电系统与防雷接地工作,对于提高建筑的整体安全性能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其设计的专业技能,结合具体的工程的实际情况,从而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青 杭州庆春路越江隧道供电系统设计 [期刊论文] 《自动化博览》 -2011年6期

[2]肖盈 建筑电气设备中防雷接地及供电系统的设计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7期

[3]张星 探讨某办公楼电气设计的几个方面 [期刊论文] 《云南冶金》 -2011年4期

[4]金大算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电气设计 [期刊论文] 《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0年5期

[5]陈新民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电气设计介绍 [会议论文] 2003 -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电气分会2003年建筑电气论坛会

第6篇

[关键词]电工技师论文论文撰写要求

一、电工技师论文的作用及分类

电工技师(高级技师)论文是其在总结研究本职业(工种)领域中的有关技术或业务问题时,表达其工作或研究过程及其成果的综合实用性文章,是维修电工技师从事本职业(工种)的学识、技术能力的基本反映,是科学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总结的文字体现,也是个人劳动成果、经验和智慧的升华。技师专业论文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撰写者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追求和探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的文字存在形式,撰写技师专业论文是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和保证人才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按电类技师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一般电类技师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按电类技师论文具体涉及内容的主要有:维修电气经验总结类、技术革新类、新产品开发类和四新技术推广类。

二、电工技师论文撰写的要求

撰写电工技师专业论文,既是一个艰苦的思考、探究和再学习的过程,又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对工作实践、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等做出客观的评价。

1.注意论文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指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基本观点和内容能够反映事物内在的基本规律。电工技师专业论文的科学性来自对客观事物周密而详实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丰富而切合实际的材料,使之成为研究论述的基础。

2.注意论文的翔实性。电工技师专业论文要求作者所提出的观点、见解确实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要使自己的观点能够得到普遍的承认,就一定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这样,就应该在已掌握的大量材料中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关键证据来证明。

3.内容正确、语言简明。撰写技师专业论文应当力求言简意赅,无多余的字句。对论文的内容不要进行艺术性渲染和夸张;切忌不适当地夸大个人在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中的贡献;更不能将技术问题的争论引入政治观点。同时,在撰写技师论文时,要注意按照撰写格式进行撰写,并熟练应用。

三、电工技师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论文的选题必须立足于总结工作成果与实践紧密联系上。在对已获得的大量素材进行分析、归纳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确定写作的基本方向。

1.论文的选题原则:准确恰当、提高创新和可行实用。

(1)准确恰当。论文的选题要提得准确恰当,面向实际,着眼于社会的需要,确实是生产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选题一定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与自己的工作领域相结合。

(2)提高创新。创新性原则是指选题要有新颖性、先进性,有所发明,有所发现,以推动本职业(工种)的发展。遵循这一原则,选题时必须注意选择位居本职业(工种)较前沿的并具有普遍意义的课题;选择填补空白的课题;选择补充前人学说的课题;选择突破禁区的课题;选择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课题,即借用其他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从新的角度进行研究、验证或论证来解决本职业(工种)中的老问题或疑难问题的课题。

(3)可行实用。可行实用性原则是指要选择有利于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有完成的把握,同时也符合自己的志趣、适合个人能力的论题。

2.论文的选题方法

(1)选择能发挥本人特长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都具有相当长的本职业(工种)专业工作的经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和技术特长;而预备技师在学校学习4~5年,理论知识特别是新技术的知识非常充实,但实践经验欠缺。

(2)选择具有突破性的论题。申报电工技师(高级技师)的人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对于生产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最有发言权。如果敏锐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处,加以研究,就能形成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论文。

(3)选择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所谓具有普遍性的论题是指在生产实践中有广泛的用武之地的课题。例如,用现代电气技术改造机床的电气控制问题、变频技术在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问题及电梯的技术改造和维修技术问题等。有些问题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需要进一步研究总结的内容,这些都属于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

3.论文的推荐选题

(1)典型PLC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组合机床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立体车库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材料分拣装置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2)典型低压电气柜的设计。两台三相异步电动机动力控制电气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变频调速控制柜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总计量配电箱设计、安装与调试。(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某通用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电气设计、安装与调试;某学校生活区配电系统设计、安装与调试。(4)电子技术应用设计。三相正弦波变频电源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晶闸管串级调速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5)典型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基于单片机和LCD的电子钟的设计;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等。(6)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改造。Z3050型摇臂钻床PLC改造;M1432A型万能外圆磨床PLC改造;T68型卧式镗床PLC改造;B2012A型龙门刨床PLC、变频器改造等。(7)楼宇自动化技术及维修。电梯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无塔供水系统控制线路的安装与维修等。

总之,加强对电工技师毕业论文的指导,可使他们通过论文的写作,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发挥技术带头人的作用,为高层次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取证问答[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 

[2]机械工业技师考评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M].维修电工技师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3. 

第7篇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000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00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00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

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2000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

第8篇

一、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10kV及以下)

96年9月至97年担负分公司10kV配电线路(含电容器)、10kV用户站继电保护定值整定工作,由于分公司原来没有整定人员,但自从开展工作以来建立了继电保护整定档案资料,如系统阻抗表、分线路阻抗图、系统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用户站定值单汇总(分线路),并将定值单用微机打印以规范管理,还包括各重新整定定值的计算依据和计算过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定值整定计算的管理资料。近两年时间内完成新建贯庄35kV变电站出线定值整定工作和审核工作。未出现误整定现象,且通过对系统短路容量的计算为配电线路开关等设备的选择提供了依据。97年底由于机构设置变化,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开展定值整定工作并顺利完成工作交接。

二、线损专业管理工作

96年至98年9月,作为分公司线损专责人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完成了线损统计计算的微机化工作,应用线损计算统计程序输入表码,自动生成线损报表,并对母线平衡加以分析,主持完成理论线损计算工作,利用理论线损计算程序,准备线损参数图,编制线损拓补网络节点,输入微机,完成35kV、10kV线路理论线损计算工作,为线损分析、降损技术措施的采用提供了理论依据,编制“九五”降损规划,96-98各年度降损实施计划,月度、季度、年度的线损分析,积极采取技术措施降低线损,完成贯庄、大毕庄等35kV站10kV电容器投入工作,完成迂回线路、过负荷、供电半径大、小导线等线路的切改、改造工作,98年关于无功降损节电的论文获市电力企协论文三等奖,荣获市电力公司线损管理工作第二名。参与华北电力集团在天津市电力公司试点,733#线路降损示范工程的改造工作并撰写论文。

三、电网规划的编制工作

98年3月至98年11月,作为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制《东丽区1998-2000年电网发展规划及2010年远景设想》工作,该规划涉及如下内容:电网规划编制原则、东丽区概况、东丽区经济发展论述、电网现状、电网存在问题、依据经济发展状况负荷预测、35kV及以上电网发展规划、10kV配网规划、投资估算、预期社会经济效益、2010年远景设想等几大部分。为电网的建设与改造提供了依据,较好地指导了电网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并将规划利用微机制成演示片加以演示,获得了市电力公司专业部室的好评。

四、电网建设与改造工作

96年3月至现在参加了军粮城、驯海路35kV变电站主变增容工作,军粮城、驯海路、小马场更换10kV真空开关工作,参加了贯庄35kV变电站(96年底送电)、东丽湖35kV变电站(98年12月送电)、小马场35kV变电站(99年11月送电),易地新建工作,新建大毕庄35kV变电站(99年12月送电、2000年4月带负荷)、先锋路35kV变电站(2000年8月送电)。目前作为专业负责开展么六桥110kV变电站全过程建设工作,参加了厂化线等5条35kV线路大修改造工作,主持了农网10kV线路改造工程,在工作中逐步熟悉设备和工作程序,完成工程项目的立项、编制变电站建设及输电线路改造的可行性报告,参与变电站委托设计,参加设计审核工作,参加工程质量验收及资料整理工作,制定工程网络计划图,工程流程图,所有建设改造工程均质量合格,提高了供电能力,满足经济运行的需要,降低线损,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满足了经济发展对电力的要求,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五、专业运行管理

参加制定专业管理制度,包括内容是:供电设备检修管理制度;技改、大修工程管理办法;固定资产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供电设备缺陷管理制度;运行分析制度;外委工程管理规定;生产例会制度;线路和变电站检修检查制度;技术进步管理及奖励办法;科技进步及合理化建议管理制度;计算机管理办法、计算机系统操作规程。技术监督管理与考核实施细则;主持制定供电营业所配电管理基本制度汇编。参加制定生产管理标准,内容是:电压和无功管理标准;线损管理标准;经济活动分析管理标准;设备全过程管理标准;主持制定专业管理责任制:线路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防污闪工作管理责任制;防雷工作管理责任制;电缆运行专业工作管理网及各级人员责任制;变压器反措实施细则。主持制定工程建设项目法人(经理)负责制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城乡电网改造工程招投标管理办法(试行);城乡电网改造工程质量管理暂行办法等。

积极开展季节性工作,安排布置年度的重要节日保电工作、重大政治活动保电安排、防汛渡夏工作,各季节反污工作安排。

这些工作的开展,有力地促进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六、科技管理工作

96年至今,在工作中尽可能采用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工作之中,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一是应用固定资产统计应用程序,完成全局固定资产输机工作,完成固定资产的新增、变更、报废、计提折旧等项工作。二是应用天津市技改统计程序完成技术改造(含重措、一般技措项目)的统计分析工作。三是作为专业负责完成分公司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作,组织完成配电线路参数、运行数据的录入工作,形成线路数据库,并用AUTOCAD绘制分公司地理图,在地理图上标注线路的实际走向,所有线路参数信息都能够在地理图上的线路上查询的出,该项成果获天津市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五是完成配电线路加装自动重合器(112#线路)试点工作,形成故障的自动判断障离,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为配电线路自动化进行了有益尝试。四是2000年9月主持完成分公司WEB网页浏览工作,制定分公司“十五”科技规划及年度科技计划,制定科技管理办法,发挥了青年科技人员应发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