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汉语拼音学习材料

汉语拼音学习材料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13 03:47: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汉语拼音学习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汉语拼音学习材料

第1篇

我也曾教学生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去读写单词,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较好地读写单词,为此,我探究过很多读写单词的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实验、比对、总结,我找到了适合小学生准确、快速读写单词的方法。那就是,利用“登门槛效应”与“心理迁移规律”拼读、拼写识记单词。

第一步:“化整为零”与“登门槛效应”

什么是“登门槛效应”呢?

“登门槛效应”用一个词来形容,即是“得寸进尺”。我们让学生直接读写一个音节比较复杂的单词时他们不愿意做,也做不好。我们让学生去读写一个较小的音节时他们却很乐意去做,很容易就能做好。所以,我们在教学单词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首先,把一个“大”而“难”的单词分成比较小的简单的发音单位。然后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去完成任务。也就是“得寸进尺”。

例如:teacher可以把它分成tea cher两个发音单位,然后让学生先把tea这个发音单位拼读、拼写熟练(为什么要“拼读、拼写”后面会详细说明)。因为这个要求难度很低,学生很快就能完成好。确定学生都已经会了再让学生把cher这个发音单位拼读、拼写熟练。因为前面的任务他们已经很轻易地就做到了,所以也就很乐于去完成第二个任务了。等到学生们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两个音节,再让他们读出和写出teacher这个单词他们立刻就能做到。

为让学生更快、更好地登上“门槛”光化整为零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好的拼读、拼写方法,只有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第二步“拼读、拼写”与“心理迁移规律”

这种方法就是借用学生已有的“汉语拼音”学习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对后继新的学习的迁移来读、写单词。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第一,“迁移”的概念是什么?

心理学中有一种心理现象:学习的迁移。

我的观点主要采用了山东省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所用的教材:《教育心理学》(小学部分,由林丰勋主编)中的观点。

迁移的概念是:“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种新旧知识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就是学习的迁移。”

通过学习“迁移”的概念我们应该知道: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新、旧知识之间会发生学习的迁移。

第二,迁移发生的前提是什么?

我们还是要看这段话:“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影响着后继新的学习。”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已有”这个词,通过这个词我们也不难看出迁移发生的前提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

第三,迁移发生的范围有哪些?

“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已有的知识经验、技能和态度影响着后继新的学习。”这句话说的就是迁移在学习中所起的作用。而在这几句话中我们首先应该强调几个地方,第一是:“任何学习”。第二是:“都是”,这也就是说任何学习都普遍存在迁移规律。

第四,迁移发生的程度受什么影响?

“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书中还说:“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

汉语拼音学习和英语单词学习之间的迁移。

第一,汉语拼音学习和英语单词学习之间迁移的可能性。

通过前面我们对迁移发生的前提条件的了解可以断定汉语拼音学习和英语单词学习之间具有迁移的可能性。

第二,汉语拼音学习和英语单词学习之间发生迁移的范围。

前面我们知道了迁移的发生是在任何学习中都会发生的。既然这样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汉语拼音的拼读、拼写和英语单词的拼读、拼写一定会发生迁移。

第三,汉语拼音学习和英语单词学习之间发生迁移的程度。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1、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之间的共同点。

英语单词是一种拼音文字它的拼读和汉语拼音的拼读有很多的共同点。

“学生迁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学习内容的深化程度。”“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并导致迁移的产生。”这也就是说,旧的知识、技能等和后继新的知识,相似性越多越容易发生迁移。书中同时还举了英语和法语的学习,它说:“英语和法语这两种学习材料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学习这两门外语时,在听、说、读、写以及记忆、思维等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方面也具有共同的要求。这些共同的成分决定了两种学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彼此之间很容易发生迁移。”

2、汉语拼音和英语单词之间的相似形。

既然相似性能导致迁移的产生,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英语单词和汉语拼音间的相似性。我认为英语的辅音字母和汉语拼音的声母在发音方面具有共同的成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读音和汉语拼音的韵母在发音上具有共同的成分,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它们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的成分,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拼读上具有共同的成分,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这许多的相似性一定会导致迁移的产生。

3、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已有的背景知识。

书中说:“原有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迁移方式,原有的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书中还说:“已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越有利于新的学习,即迁移越容易。”通过书中说的这些观点我认为,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学习汉语拼音,到了三年级以上已经是非常熟练了。在听、说、读、写方面更是得心应手,也就是说我们已有的“知识结构”、“知识背景”很丰富了,所以迁移起来很容易。

第2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fē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三、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第3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编排了情景图、短语、句子和儿歌,认识70个常用字。显而易见,教材采用了多种方式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综合性、整体性。于是,我把汉语拼音部分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将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说话、阅读短语和儿歌等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兴趣,力图取得最佳学习效果。

一、声母发音与课文插图的整合

新教材汉语拼音部分有几十幅富有启发性的插图,或示意字母发音、或表明字母形体,还有一些是为提高拼读能力而安排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形象帮助学生学习抽象的拼音字母。声母的本音虽然都是“标准的音”,但因为听不清,学生学习还是不方便。新教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给这些声母配上了不同的韵母,使声母也能发出响亮的音。这种呼读音,虽然能发出响亮的音,方便学生的学习,但还是难以启动学生自学、自悟、自会。教材又配上了能够表声母音的插图,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如学习g这个声母时,从图导入:从远处飞来了什么?学生看书上的插图,可能回答:“白鸽”“三只鸽子”。教师继续引导:谁能编一句儿歌记住“ g”,学生回答“鸽子鸽子ggg”“三只鸽子ggg”。接着让学生发出正确的读音:如“鸽”(ge),然后告诉学生把ge读得轻些、短些,这样的发音就比较接近本音,也有别于音节ge音了。用这种方法可以教b、p、m、f、k、h、j、q、X、Z、C、S、Zh、Ch、Sh、y、W,配合这些字母的插图都能引出声母相应的字音来。有几个声母如d、t、n、l的插图不是取音,而是取形,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直接练习声母的读音。

二、拼读音节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六岁的孩子入学前已会说很多话了。从拼音角度来讲,他们已经会发很多音节的音了,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和理解为什么要分解音节。如看见一丛草,他们认识是草(cao),却不会将草(cao)分出声母C,韵母ao。更不会有意识地将声母和韵母连成音节进行四声拼读,因此字音(音节)的拼读成了孩子们拼音入门的学习难点。根据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音节的编排特点,教师可以调用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切入音节,拼读难点。如汉语拼音第5课三拼音节:gua、guo、hua、huo、kuo,可以先制作课件从电脑中依次出示一个西瓜、一口锅、一朵花、一堆火和由小扩大的圆等图片,先请孩子们认一认在生活中早已熟悉的事物,说一说它们的名称(实际上已调用他们原有的“语音储备”),然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它们(指这些事物)是怎么拼出来的?当学生理解有困难时,再用课件分别展示出声母和相拼的韵母以及声调,对应摆放在图片下面。最后启发学生:这些声、韵母合在一起加上别的声调就成了别的字音了,你们想认识它们吗?再以此分别推出以上五个音节的四声,让学生读一读,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说出双音节词或一句话即可)。这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扩展活动无一不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的。

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力争做到看到音节便能准确、熟练地读出来。教师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拼音部分出现的209个音节。为了增加学生拼读兴趣和效果,我从学生最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日常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使用的学习文具入手;从学生最乐于做的事情入手。每日一句,出示在黑板上方,为学生营造喜闻乐见的拼音音节氛围,使他们爱学乐学,既提高拼音能力又发展了口语交际能力。

三、认识汉字与观察情景图的整合

新教材拼音部分的内容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看图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了巧妙的组合,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观念,也突出了各知识点的科学性。特别是与学习内容紧密联系的情景图,给师生带来了更大的创造性学习的空间。教师应站在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上,认真审视每一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它们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会认汉字。

1.看懂留意,练习拼读。有的情景图内容简单,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出现。如第7课,妈妈擦玻璃、爸爸拖地、我做贺卡。可以让学生自己看图、练读音节、认汉字。有的图内容复杂,学生看了图还不能导出音节的读音,如第11课的情景图,教师作为引导者要带着学生仔细观察,启发思维,讲清留意后,引出diéffējī和汉字“叠飞机”。

2.抓住画面特征,记住字形。有的情景图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图上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在画面的某一处。教学时应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像,如第4课的情景图,一只小兔奔跑时的腿形,多像“兔”字下面的两笔。

3.充分利用图加深记忆。刚学会拼音字母的学生,拼读音节是有一定难度的,在教学生看图读音节识字时,首先引导学生看图,看懂图意很容易就拼出音节了。学生在认读时,遇到认不出说不上的汉字,教师可以凭借描述图意,帮助学生复现画面内容,唤起表象,使学生忆起见面字的读音和字形,如第8课情景图,“太阳刚刚升起,可以换成什么词来说?”学生思考后回答“日出”,这样字的形和音的问题迎刃而解。把看图、拼音、识字整合在一起,有益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益于调动群体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作用,是提高识字效率的重要方法。

四、阅读儿歌与识字的整合

第4篇

要想学好英语词汇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利用构词法,分类记忆法,相关意义联想法,集中使用法。下面分别加以举例说明。

一.英语构词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

1、合成法:

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合成在一起而构成的新词,叫做合成词。例如《新课标》中的单词: background , baseball , basketball , bathroom , bedroom, birthday ,blackboard , chopsticks, classmate classroom , countryside, downstairs , everything,everywherefisherman, football ,granddaughter , grandmother , grandfather grandson,handbag ,handwriting ,headache, hometown homework,housework , newspaper,nobody ,nobody ,nothing notebook,overcoat,playground,policeman, policewomanpostman,railway , schoolbag ,somebody, someone something,sometimes,somewherestrawberry,supermarket toothache ,toothbrush ,toothpaste,underground 等等。

2、派生法

所谓派生,即在词根上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与原意略有变化或截然相反的词。

动词+ er 构成的新单词表示“执行动作的人” ,e.g. work worker

动词 + ing 构成动名词 ,e.g.draw drawing

形容词+ ly 副词, e.g.quick quickly

形容词+ ness名词, e.g.kind( kindness

名词 + ful 形容词,e.g.carecareful

名词+ y形容词, e.g.cloudcloudy

前缀un-(否定前缀,表示“不”), e.g.un + happy unhappy

前缀dis-(否定前缀,表示“不”、“否”、“非”、“……的对立面”),

e.g. dis + honest(诚实的) dishonest(不诚实的,不正派的) dis + pleasing(愉快的) displeasing(使人不快的) dis + satisfied(满意的) dissatisfied(不满意的)dis + appear(出现) disappear(消失) dis + like(喜欢) dislike(不幸福的)

3、转化法

英语单词的词性非常活跃,名词用作动词,动词转化为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等现象非常普遍,这种把一种词性用作另一种词性的方法就叫做词性的转化。阅读中经常出现转化词,我们在阅读时只要抓住单词的原始意思,再结合句子成分加以分析,就容易弄清它们的引申义。例如:

(1)动词转化为名词

例: We stopped there for a swim. 我们在那停下来游了一会儿泳。

(2)名词转化为动词

Have you booked your ticket?你的票订好了吗?

(3)形容词转化为动词

例: The train slowed down to half its speed.火车速度减慢了一半。

二.分类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是一个既古老又经典的记忆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要求我们首先对要学习的材料经过分析并且进行分类整理,然后再加以记忆。学习的材料经过我们分类整理,就显示出来了规律性,看起来也有条不紊,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根据规律去记忆单词。同时,经过我们整理过的学习材料,在大脑中储存起来就像被装在不同的盒子里,当需要时就可以马上提取,避免了那种杂乱无章的现象。如果我们将必须记忆的内容按一定要求进行分类,那么,记忆的内容就变得容易多了。实际上,分类过程就是一个理解的过程,本身就已经具有记忆的功能了,我们一边在分类,一边在理解,一边就已经在记忆了。

例如我们要记忆下列10种物品:猫、帽子、狗、挂钟、桌子、衣柜、眼镜、鹦鹉、鞋子和戒指。如果我们使用反复背诵的强记方法也可以,但往往要花比较多的时间,并且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为了便于记忆,我们可以把上述的10种物品先加以分类,比如:猫、狗、鹦鹉是动物,帽子、眼镜、鞋子、戒指是穿戴在身上的东西,挂钟、桌子、衣柜则是家里的摆设。我们把这些物品一一加以分类之后,就容易记忆了

三.相关意义联想法

1.音义联想记忆法

音义联想记忆法就是通过联想,在单词的英语发音和单词的词义之间建立联想的记忆法,是以谐音的方式赋予单词发音意义的一种记忆方法。

例如:silver 银,银子

(洗油碗儿)暑假在饭店里洗油碗儿,为的是“银子”。

2.形义联想记忆法

形义联想记忆法就是在单词的组成部分与单词词义之间寻找联系进行记忆。形义联想记忆法又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拼合联想记忆法,汉语拼音联想记忆法,缀合法,和比较联想记忆法。

(1). 拼合联想记忆法

拼合联想记忆法就是通过拼凑合成的办法将词形与词义进行联想记忆的方法。拼合联想记忆法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单词+单词单词、字母+单词单词两种。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单词+单词变成一个新的单词

例如下面的词:class+room变成classroom,bed+room变成bedroom,black+board变成blackboard,hand+some变成handsome

B.字母+单词变成一个新的单词

比如:broadadj.宽阔的,广泛的

b(象形:大肚子的人)+road(路)变成broad(adj.宽阔的,广泛的)

人(b)脚下的路(road) )越走越宽(broad)。

(2)、汉语拼音联想记忆法

汉语拼音联想记忆法就是根据英语字母组合与汉语拼音间的对应关系,把英语单词的拼写形式转化成为汉语拼音的组合形式,进而把英文词义与汉语拼音对应的汉字相组合,建立联想来记忆单词。

例如:damage 损失,损害

da(大)+ma(马)+ge(歌)damage(n.&vt.损失,损害)

骑着高头大(da)马(ma)唱着歌(ge),却突然摔了下来,你很受损失(damage)。

(3)、缀合法

缀合法就是把单词或词根通过增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新单词的方法。

例如: struct(词根:建筑,建造) construct (组成,构成,建筑)

con(前缀:共同;加强语气)+struct(词根:建筑,建造)construct(组成,构成,建筑)

共同(con)建造(struct)在一起就组成、构成(construct)……

(4)、比较联想记忆法

比较联想记忆法其实就是借助一个和新单词相类似的旧单词,通过对比的方式进行记忆的方法。

比较联想记忆法有一些记忆要领:抓住共同点,突出相异点,强化差异点。例如:

race 种族;赛跑,赛跑,竞赛

比较联想记忆:rice 稻,饭,米

种族(race)跟稻米(rice)都是多种多样的。

四.集中使用法。

集中使用法就是把单词放在句子、文章中去通过使用去记忆的方法。单一的单词是非常枯燥的,我们很难记忆。比如:right这个单词,它可以用作名词意思是权力、右边,用作形容词意思是对的,用作副词意思是恰当地,还有短语onthe (one`s)right在……右边,all right这个短词又有很多解,right away马上,以及复合形容词right-handed用右手的(与左撇子相反),rightly确实地等等

第5篇

阅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而识字又是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低年级学生要快速学会独立阅读,必须大量识字。而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还很少,独立阅读还很困难,有必要尽快掌握较好的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提升语文学习水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目标”针对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明确提出两条要求:(1)认识常用的汉字1600-1800个,其中会写字800-1000个。(2)要喜欢学汉字,要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这两条要求相辅相成。然而,第二条要求更是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只有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了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才能提高识字能力,从而轻松达到识字量的要求。

如何使学生喜欢主动识字呢?这应遵循新课标中所说:多识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把识字融入日常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拥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学习拼音,初次接触汉字时,要借助拼音以及教师的指导识得汉字。而到了小学二年级,学生已经能独立通过已有的认知水平认读汉字,说明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在教学时,如果教师包办主讲,学生只是被动听众,这样很难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培养。所以,在识字教学时应该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何使识字教学更生动、更有趣、更有效呢?我将从以下几点谈谈看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布鲁纳曾经也说“学习的兴趣,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那么,对于识字的兴趣就是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语文本来就是开放的学科,在讲授新课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善于创设娱乐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带有趣味性的语境中识字,唤起学生的识字愿望。

例如,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一册《青蛙给星星打电话》这一课,我设计了朋友之间打电话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首先,我请两位学生模仿打电话场景,并指导学生注意打电话的语言,即注意语言的组织、说话的顺序、语气,文明用语等。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极好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紧接着多媒体出示青蛙打电话背景图片,出示字卡,学习“青”对照识字。通过青蛙认识“青”字,直观的识字教学让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学习了“青”字,出示儿歌介绍“青字大家族”:“河水(清清)天气(晴),小小(青)蛙大眼(睛),保护庄稼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请)你保护小(青)蛙,它是庄稼的好哨兵。”引导学生通过儿歌自主识字,使学生喜欢识字,自愿识字,进而达到识字目标要求。

二、营造氛围,轻松识字

每个汉字单拿出来学习都是枯燥无味的,在识字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一开始接触汉字就感兴趣呢?就喜欢识字呢?低年级的语文课文基本上都是韵文、儿歌、寓言故事等。这些都有丰富的内容,情节生动有趣。在教学时如果配上音乐、背景图片、动画,或将所学内容编成一首儿歌,那教学效果肯定不一样。例如,在讲授长春版小学语文第三册《寄给青蛙的信》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这一课相关的动画,动画中体现出青蛙、松鼠、蜗牛大叔之间的对话。有了生动的情境,枯燥的教学变得趣味横生,学生的识字积极性也很高。

三、利用汉字规律,引导学生自主识字

在识字过程中,要想让学生能真正提高识字水平,必须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使其拥有独立识字的本领。(1)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基石,也是识字的法宝。学生只有掌握了汉语拼音,才能借助它识得我国成千上万的汉字。(2)很多汉字也是有一定特点的。在汉字中,有一些文字是象形文字,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通过形状来识字。例如,山、火、犬、羽等。又有一些文字是形声字。例如,青字家族:情、清、晴、蜻等声旁表示字节,形旁表示字义。还有一些会意字,意会字的意思,从而理解字,达到识字效果。例如,“从”随从,人与人前后相随。“明”明亮,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适合自己并且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让学生在掌握和寻找汉字规律的同时,获得自主识字的方法。

四、在日常生活中识字

当今是信息社会,在日常生活中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教育资源。生活是很好的识字课本,社会也是很好的识字课堂。文字无处不在,学生日常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和文字打交道,例如,商店名称、商品名称、人物名称等,还有大街小巷各种各样的广告牌,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识字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和家长沟通,适当合理引导学生自己买东西,在此过程中遇到生字多问多记,久而久之自然就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第6篇

关键词:趣味剂 情境 游戏 实践

汉语拼音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帮助小学生识字、学好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是汉语拼音教学又相对抽象和枯燥,对刚刚迈入学校大门的孩子来说,要掌握这有效工具却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将枯燥的拼音教学内容富于趣味性、生动性,能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即为兴趣。我们知道低年级的学生思维多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学习的兴趣大多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的天性和年龄特点,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在课堂上适时地加些“趣味剂”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我们的课堂越品越有味。

一、创设课堂情境时注入“趣味剂”

主动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首要特征,在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为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才会乐此不疲地去探。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不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但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往往比较枯燥乏味,学生没有兴趣和激情,而且容易遗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巧花心思,以激发学生兴趣为手段,为他们创设学习情境。

[案例一]:(课件:一只小鹦鹉站在树上)

师:小鹦鹉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来玩个问答游戏,你们说好不好?

众生:好!(兴奋、激动)

鹦鹉:问答要开始了,记得要快速回答哟!你做好准备了吗?

众生:做好了!!!(齐声回答)

鹦鹉:zh的整体认读音节是什么?

众生:(zhi)。

鹦鹉:ch的整体认读音节是什么?

众生:(chi)。

鹦鹉:sh的整体认读音节是什么?

众生:(shi)。

鹦鹉:那么in的整体认读音节是什么?

众生:不约而同地说出是(yin)。

鹦鹉:Good! very good!

众生:耶!(生高兴地叫了起来,并做出胜利的手势)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都不用老师教,就推想出了今天要学习的整体认读音节“yin“的读音!

师:小鹦鹉刚才悄悄地告诉老师说大家表现地都很不错,想和大家一起唱一首《幸福拍手》歌,你们说好不好?(学生兴趣很高,一同唱了起来。)

……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从前的教学,由于教师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所以管束的强制性影响很大。这样做,对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是十分不利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激发和支持学生想象的情境,适时、合理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优化教学过程,课件中设计了较多的与课堂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动画,图片,给学生以乐趣,为学生创设了学习情境,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游戏中增添“趣味剂”

低年级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游戏是他们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可以把枯燥的拼音教学融入有趣的游戏中。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曾经说过,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中,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以下案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游戏的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了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案例一]:(找朋友)

师:昨天,我们学会了b p m f这四个声母。今天一大早它们就来找我,对我说呀,它们很寂寞,想请我们班的小朋友为它们找找朋友。你们愿意帮助它们吗?

众生:愿意!

师:那好!现在就开始吧!(分发bpmf与 a的字母卡)

师:b, b,你在哪儿?’

一生:b,b,我在这。

师问全体学生:b,b,它在哪儿?

众生:b,b,它在那儿。(手指着生拿卡的方向)

师:ā,ā,你在哪儿?

一生:ā,ā我在这儿。

师:好朋友,b―ā―bā

众生:好朋友,b―ā―bā。

p m f 与ā的相拼与上面教法相似。

……

活泼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天性,符合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教学中如果将知识和游戏相结合,让学生能在生动有趣、轻松愉快中学会知识。这个案例中,我以找朋友这个游戏的形式,把枯燥的拼读环节设计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从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大大延长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同时我在发放字母卡片的时候,给了拼音基础好的一些孩子,让他们能在这个环节中起到“小老师”的作用,带着其他学生在游戏中学会拼读,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中渗透“趣味剂”

第7篇

关键词:识字网络环境资源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9-248-02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将是一个从观念,思想到方法,行动都不同于二十一世纪的全新教育;而这个全新的教育又将以“教育现代化总揽全局”方能实现。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的当务之急,必须真正实现由“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主体”的转变,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沉闷气氛,在教师的帮助下,积极主动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思想和观念的现代化。然而,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实施教育,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因此,必须通过运用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创设非常形象、直观、生动的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努力达到看得见、听得进、学得会、记得牢、用得活的最佳效果。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不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而且也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强大动力。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探索网络环境下新型的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和教育技术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一、传统识字课型的偏向。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在过去的实践中,很多教师在处理识字与阅读写作的关系时曾出现过两种偏向:

1、片面强调识字写字对阅读写作的制约作用,片面强调识字写字的重要地位,将识字写字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唯一的,单纯的“重要任务”,忽视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忽视了及时发展语言,忽视了读写对识字写字的促进作用,延误了语言的及时发展,也造成识字效率不高。

2、为了尽早阅读与写作,夸大了汉语拼音的作用,试图以汉语拼音代替汉字,提前进行阅读与写作。虽然在发展学生语言和发展学生读写发面有一定的进展,但是拦路虎只被绕开而没有消失,学生最终的读写还是要用汉字。识字质量不高和识字数量不够,不仅严重影响读写的顺利进行,也对学习汉语言文化有消极的影响。

二、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模式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做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标中对低年级的识字要求明确提出:“1—2年级要多认少写”,这是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而做出的恰当的要求,也是实现“将识字写字和发展语言,与阅读写作巧妙结合起来”的目的提出的现实的科学要求。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目的也是在增大识字量的基础上,在小学起始年级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创新识字、阅读、写作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使小学一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左右的学习,能掌握2500—3000个汉字(能写2500字,能认识3000字),能够在计算机上用规范输入法输入汉字,并用电脑写出800~1000字左右结构完整、通顺流畅的作文,做到提前阅读、写作,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跨越式发展。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识字教学相整合,老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设更多优美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学习内容,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反复再现学习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而且还加快小学生的识字的能力。通过两年的网络环境识字教学实践,我在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识字教学的新理念,在达到跨越式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对传统识字教学的继承和创新下,初步探索出在网络环境下识字教学的模式。下面我以小学语文第一册《自选商场》为案例,作一步的阐述。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布鲁诺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

2、自主识字,渗透学法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 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

3、游戏巩固,说话练习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假如一直保持着枯燥的生字讲解,也难以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所以在充分发表自己的识字方法后,我就创造了情景,采用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孩子的学习情况。

4、拓展阅读,知识整合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实施新课程其中一点就是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活用课本。课程是学生手中的教材,又远远超出了这本教材。它应该是一泓源源不断的活水,能巧妙地拓展利用课程资源可以体现出教师的语文教学素养和智慧。

在巩固识字后,我充分利用了网络环境下的优势,让学生在网络上自由阅读我给他们提供的相关阅读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带有拼音注释的,方便他们阅读的电子文本。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拓宽了学生的阅读层面,对教材进行了适度适量的超越,还有效地将学生的学习认识从“字——词——句”上升到了“段——篇”。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还注意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阅读积累。不仅积累学习过的生字,更积累了新的言,新的文化。这样学生的识字量扩大了,阅读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知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

5、打写表达,实践运用

《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而跨越式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增大识字量,提早阅读进而达到提早写作的目的。其实在学生大量阅读后,他们都会有一种想跟别人分享自己阅读收获的冲动。而教师就应该抓紧这个契机,为孩子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们一吐为快。所以在阅读完后,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是商场的经理,你还可以在自选商场里添加什么物品,让人们购物更方便?”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和思维能力的锻炼。在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后,我立刻让他们在网络的留言板上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虽然有的孩子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这也是他们涉足于写作天地的练习作,不仅可以让他们的思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且在潜移默化中他们已经对所学的知识再次得到实践运用,也对消除了写作在心中的恐惧了。

《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信息化的当今社会,网络的优越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源。在网络时代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增多了,明显地,传统的 “传道、授业、解惑” 的课堂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适应不了当今的社会。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使课堂成为知识融会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北京教育出版社.

[2] 韩绍祥,魏国栋.试教通讯. 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8篇

关键词:识字教学 快乐学字 方法

小学一、二年级总共要求认识1800个常用字并采用认写分开的形式编排,目的是让学生提早阅读。识字量大了,课文篇幅长了,在识字教学方面的时间多了,其它语文教学任务就无法完成。在识字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好规定的教学内容,做到会读会写,并能在生活中初步使用。如果时间少了,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

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音形义是打开识字教学的金钥匙

一般来说,在识字教学的最初阶段,学生识字的主要障碍是字形。因为绝大多数生字是常用的实词,学生对部分字词的音、义是熟悉的,但独立分析字形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识字教学应以字形识字为主。在学了一段时间后,儿童掌握字音、字形的能力提高了,但由于虚词和含义较深的字词不断增多,字义理解逐渐成为学生识字的主要障碍。这里涉及一个教学材料的弹性、针对性、持续性和整合性的问题,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的取舍,都是紧紧围绕字的音形义进行的。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汉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备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仔细研究低年级教材中的识字部分不难发现,教材本身更尊重学生的识字规律,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这为引导学生“多识字,快识字,识好字”创造了条件。

二、革新识字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识字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大兴趣,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实践发现,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玩耍氛围中记住汉字。

1.游戏识字。如“钓鱼”,在第三册识字的教学中,实验教师在黑板上画了很多带生字的小鱼,然后把学生分成小组,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组词,看哪个小组钓的鱼最多。

2.谜语识字。即把一些生字编成字谜,让学生在猜字谜的过程中识记生字。例如:分开是三个,合起来无数(众)。

3.说儿歌识字。例如:乱——七嘴八舌发言,学习环境就会乱;扎——俯身用手往下打,固定帐篷为驻扎。

4.形体动作识字。即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记忆字形。

例如:把手放在眼睛上——看;双臂伸直,双腿并拢——十。

5.图像识字。如教学“采”字,出示鲜艳的画面,一棵树上有一些果子,一只手灵活地采摘着树上的果子。

三、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激发其探究创新意识

汉字数量多,笔画繁,结构复杂,难认、难记、难写,如一个个死学,费时低效,枯燥无趣,但依规律而学,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认识一组“品”字构字法组成的生字:“品”、“晶”、“森”、“众”“鑫”“淼”。以“品”为例,教师可以提问:“品是由什么字组成的呀?”答曰:“口。”接着设计体态语,喝茶并喝三口,然后问学生:“刚才老师喝了几口茶?”并告诉学生:“中国字有个特点,就是一个单字重复几次组成一个字,每重复一次意思就加强一次。汉语里,‘三’表示多,所以‘品’由三个‘口’组成,就表示喝了很多口茶的意思。”凡由三个相同的单字叠加而成的字,就是品字形结构的字。品字形结构的同体会意字规律是一字重复三次,每重复一次意思就加强一次。以此类推,学生就不难掌握其他几个要学的字了。

要掌握方法,自主认字,创新识记。识字教学与其他教学一样肩负着开启学生心扉、发展学生智力、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重任。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挖掘学生大脑中蕴藏着的巨大潜能,让学生自己想出认字的办法,如编故事、编谜语等。

四、搞好识字教学的具体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