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门诊中药房实习

门诊中药房实习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4 14:38: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门诊中药房实习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门诊中药房实习

第1篇

关键词 抗高血压药物 用药金额 用药频度 日均费用

中图分类号:R972.4; R713.5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3-0039-05

高血压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是导致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我国每年新增高血压1 000万人,高血压“三率”水平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300万人,其中一半与高血压有关。所以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非常重要。目前常用降压药主要有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等[1]。本文通过对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药品管理和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本中心门诊药房的药品管理系统中抽调出2010-2012年所有抗高血压药物进货记录,对药品名称、规格、零售价、消耗量和用药金额进行统计。

1.2 统计方法

运用Excel 2003,进行数据分类、计算、统计和排序。①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定义为“用于主要治疗目的的成年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参照《新编药物学》第17版[2],结合药品说明书和临床常用量设定;②用药频度(DDDs)=某药年消耗量/该药DDD值,数值越大表明用药频率越高;③日均费用(DDC)=某药年用药金额/DDDs,DDC的分析克服了药品日剂量不同的缺点,使药品价格有了可比性,数值越大表明治疗费用越高;④对药物年用药金额、DDDs排序并编号,计算两者序号比,该比值反映了用药金额与DDDs是否同步[3]。序号比接近1时,同步性好;序号比>1时,表明药品使用率高且价格较低;序号比

2 结果

2.1 用药金额分析

2010-2012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总金额见表1;2010-2012年各类口服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见表2。

由表1可见,2011年抗高血压药与全部药物由于实施基本药物的招标而导致的停、换药关系及实施零差价政策使得两者金额都直线同比下降,2011年与2010年药物构成比基本持平。2012年基本药物进入运行稳定期,抗高血压药物金额虽较2011年稍有上升,但在药品用药总金额增长的情况下构成比回落(3年中最低),提示了高血压用药金额的稳定性,表明了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后患者得到了切实持久的实惠。由表2可见,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用药金额中,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钙通道阻滞剂(CCB)类3年内占比保持约83%,说明这两类药物临床应用较广。总体上各类药物使用金额都保持平稳,其中ARB类用药金额虽3年内保持第一,但在2012年首次出现了下滑,构成比下滑了约6%。复方制剂3年间保持了稳步增长的势头,特别是2012年构成比增加了约6%。从中可以推断出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固定复方制剂的联合治疗高血压的新趋势开始形成,该类药物日益得到患者和医生的认可。利尿剂由于其不良反应较多、降压效果和依从性的不足、更多添加于复方制剂中使用,利尿剂用药金额逐年下降。

2.2 用药品种分析

2010-2012年用药金额居前10位的口服抗高血压药见表3。

由表3可见,3年中排名在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99%是由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钙通道阻滞剂(CCB)类药物组成。其中,2011年复方制剂类药物首次进入前10位,排名第10位,到2012年该类药物排名大幅增长,排名第3位。这与表2结论相符,说明该类药物临床应用逐渐得到认可。2012年前10位排名中首次出现了外企生产品种: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络活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排名分别为第8和第9。说明了社区医院用药进口品种的引进和使用逐渐与患者意愿相符,并显示出上海基本药物采购范围的宽广和人性化。

2010-2012年DDDs排序居前10位的口服抗高血压药的年用药金额、DDDs值排序(序号),计算两者序号比的结果见表4、表5、表6。

由表4、表5、表6分析可知,序号比值均介于0.4~4,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基本同步,反映用药基本合理。3年中DDDs排序第1和第2的都是替米沙坦片(毓乐宁)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说明这两类药物的使用频率在本中心最高。而且这两类药物的DDC在3年中持续下降,替米沙坦片(毓乐宁)的DDC从2010-2012年分别为2.97元、1.79元和0.71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安内真)分别为2.1元、1.62元和1.14元。从使用频率最高两类药物的降价趋势明显的现象上可见2011年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药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可喜成果。

由表4、表5、表6的汇总情况来看,ARB的用药频度在前10位中占6个,其次是CCB类药物占3个,β受体拮抗剂和复方制剂占1个。这说明CCB和ARB已成为本中心抗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物。2010-2012年本中心的抗高血压药用药金额前10位中序号比值≥1的药物占50%左右,说明本中心抗高血压药物的总体价格较为合理。这几类药物同步性高,使用率高且价格较低。序号比值

2.3 2012年用药分析

由表6可见,3年中DDDs居前10位的药物,2012年DDC明显下降(2012年新引进的两个进口品种除外)。前2年DDDs保持稳定的替米沙坦片和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地位正逐渐在2012年被缬沙坦、坎地沙坦、氯沙坦钾这些ARB药品中的“后起之秀”和复方制剂所取代,这说明了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后,药品价格的降低、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医生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和医生对新型药物的承受力和合理使用性逐渐提高。

3 讨论

本中心2010年与2011年药物构成比基本持平,2012年在药物用药总金额增长的情况下构成比回落(3年中最低),提示了高血压用药金额的稳定性,表明了基本药物政策实施后患者得到了切实持久的实惠。

ARB类和CCB类药物是本中心最常用的一线抗高血压药,3年内使用金额占比保持在约83%。ARB类药物因其作用机制独特,以高亲和力和特异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结合,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压力反应和功能反应,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不会导致缓激肽的蓄积,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该类药物疗效稳定,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和依从性,无ACEI类药物的干咳和CCB类的踝部水肿等不良反应,适用于绝大多数各种年龄和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CCB类药物在用药金额上逐年递增且DDDs也稳定保持在前3位,DDC逐年下降,该药物通过阻滞钙通道,松弛小动脉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而降压,亦能逆转高血压所致左心室肥厚,其降压疗效突出,对血脂代谢影响小,较少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具有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尤其是第三代CCB药物半衰期长,作用持久,疗效可靠,患者依从性高,是WHO推荐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的一线药物[5]。

值得重视的是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本中心的用药金额和DDDs的增长非常明显,原因是该药服用方便,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小。《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ARB与小剂量噻嗪类药物合用时,降压效果可以达到甚至超过ARB剂量翻倍的效果。噻嗪类利尿剂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造成不利于降压的负面作用,而与ARB合用可抵消此不利因素。此外,ARB可使血钾水平略有上升,从而防止长期应用噻嗪类药物所致的低血钾等不良反应[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指出,治疗高血压应尽量使用长效制剂,从2010年起本中心基本使用药物全部是长效制剂,使用方法为每天1次,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能防止靶器官受损。同时,也说明了该类药物应用前景的广阔和市场需求的普遍,政府应大力扶植国内企业加大该类药物优质品种的研发、生产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 19(8): 701-743.

[2] 陈新谦, 金有豫, 汤 光. 新编药物学[M]. 17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 318-411.

[3] 陈龙保. 江苏省老年医院2008-2010年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1, 11(5): 356-358.

[4] 李旭琴. 上海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0-2012年门诊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J]. 上海医药, 2013, 34(12): 27-30.

[5] 吕琳, 陶红慧, 林燕. 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2009-2011年口服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J]. 药学服务与研究, 2013, 13(3): 224-226.

第2篇

目前,就大多数中医院校课程设置安排的情况来看,《临床中药学》理论课多设在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中医基础及中医诊断知识薄弱,尚无临床实践,而临床实习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年,两者之间间距长达三四年,临床实践机会不够,导致学生学习中药多死记硬背,对中药的性能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药物功用的理解和应用意识。因此,中医类或中药类学生在毕业后也普遍存在着中药学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中医专业类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了动手操作能力、中医辩证思维能力、对疾病综合处理能力、理法方药运用能力等临床能力不强,并且对于中药的采集、炮制、中药饮片辨识等实践相关内容及方法知识欠缺;中药专业类学生因缺乏实践机会,导致了对中药理论开拓研发能力不足,科研课题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问题。目前,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正在成为中药学教学改革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全国各中医药院校也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主要集中在饮片观摩、上山采药或开展中药房实习、门诊见习等实践环节教学活动。这些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对中药学相关科研、职业技能训练的环节和方法,尚未做明确而具体的开展和实施。针对上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进行改革。教高[2007]1号文件规定,要“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重点建设500个左右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二、实践教学的改革目标和措施

《临床中药学》课程涉及知识面广,内容庞大,根据专业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临床中药学》课程中一些非重点药物的讲授,集中课时用于《临床中药学》实践环节的教学。目前国际先进高等教育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因此,我们实践教学的目标就是要着重关注科研和职业两大技能的实践培训,并根据医药类专业的不同,灵活选用各种合适的实践教学模式,各有侧重,从而强化学生各种科研创新和职业实训实践能力。

1.科研技能。《临床中药学》作为中医专业基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体现以中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技能为主体的特征,要求学生牢固掌握临床中药学药性和药效,以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考虑到中医药专业类的学生后期会学到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等药效相关课程,为避免重复性实验,因此在科研技能实践环节中我们主要强调中药药性理论。中药药性即中药性能,是中医药理论对中药作用(主要是功效)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也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其药效机理的理论依据。中药药性实验研究,是对临床中药学总论部分的补充,是整个实践教学的基础,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指导性,有助于学生在未来从事临床工作时更好、更准确地处方用药,提高行医的能力,同时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后期开展药效实验或进一步科研深造也打下良好的基础。具体实践实施中,我们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等实践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增设紧贴学生相关专业要求的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经典中药药性实验,制定中药性能理论实验讲义,同时也增加部分探索性实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规模较小,周期较短、难度适中的题目或结合教师科研课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意识和科研习惯。最后通过研究报告、实验设计标书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综合运用药性理论的实践教学效果。以大学生实践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系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为载体,作为主要指导老师,我们已经指导数名本科生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科研项目,主要围绕药性理论的五方面展开:①四性,如选用寒热两性不同的中药附子、干姜和知母、石膏分别观察对发热动物解热或导致动物体温升高等作用。②五味,如观察辛味中药紫苏与紫苏芳香挥发油在辛味“能散能行”(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毛细血管、抗菌、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等)的区别。③归经,如选用示踪剂,经尾静脉注入动物体内,不同时间取动物器官组织,测定各器官组织的放射性强度,将其换算成示踪剂含量,即可反映药物在体内的定位分布及特点,间接提示其作用于机体内敏感的靶器官,验证其归经部位。④升降浮沉,如观察黄芩生用、酒制、炭用等不同炮制方法对升降浮沉的影响。⑤毒性,如选用附子、细辛等有毒中药灌胃实验动物,观察其毒副作用。

2.职业技能。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引导普通本科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加快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响应国家号召,我们按社会对中医药类技术岗位的要求,采用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以培养职业技能为目的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考虑到真实工作环境的局限性,我们采用现代创新教育技术的方法和手段,结合《临床中药学》课程的特点,建立生动形象的多元化模拟实践教学环境———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并配合计算机软件应用,让学生身临其境,就像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参与相关工作,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并为学生走上社会和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互动式模拟中药房就是仿真中药房架构空间布置,将中医师用药处方和中药师调配等一系列过程融为一体,既节省教学时间,又降低教学成本。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首先在CNK“I中国典型病例大全数据库”搜集典型病例,把一些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患者”提出所患疾病的不适,“中医师”推荐正确的中药,“中药师”鉴别、炮制等调配和制备中药。对中医学类专业学生来说,互动式模拟中药房是培养临床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能够让学生对所示病案进行分析、确立治法、选择用药,使学生提前进入中医师角色,加深理解选择用药的技能,体会到中药运用的规律性和灵活性。对中药学类专业学生来说,利用互动式模拟中药房交互特性,熟悉如何审方,如何规范拉斗、如何抓药、称量和倒药等,对中药的动植物形态、中药饮片的形状、中药炮制的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特殊中药的煎服方法等有基本的认识了解,让学生能更好记住中药的性能、功效及主治。

为使临床中药学的实践教学模式不仅仅拘泥于模拟实践环境,真实环境下的社会实践和毕业实习两个阶段对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必不可少。社会实践阶段,主要利用课余时间去药用植物园辨认中药,熟悉中药的形状和功效,或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到野外开展中药资源分布调查,辨认采集动植药物并制作成标本或建立宣传中医中药的社会服务实践平台,向社会大众介绍中药相关的知识,弘扬中药文化,将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收获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毕业实习阶段主要指加强与医药企业的联系,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建立校外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学生深入到实习基地,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获得第一手感性知识,真正体会到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工作的能力。最终,通过资源调查研究论文、研究调查报告或者毕业论文的撰写来评估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实践教学效果。

第3篇

【关键词】中药调剂;差错;解决对策

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是药物用于临床的重要环节,在处方调配过程中,任何差错的发生都将直接影响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药房配方工作忙碌又繁琐,认真仔细,努力负责才能诠释对患者最大的尽责。通过对这些差错的分析,提高饮片调剂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因此必须把好中药调剂关,确保质量与用药安全,有效地为防病治病服务,通常它有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在这里笔者就在我院中药调剂过程中常见的差错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中药调剂工作中发生的主要差错

1.1医生书写处方不规范 ?医生处方不规范,书写潦草,调剂人员有时辨认不清,导致错误调配。医生的这种态度给药房的调配人员带来很大的麻烦,不仅影响了调配中医处方书写笔误医师处方因误写一字或书写潦草不清而误使中药调剂人员错配而影响疗效,乃至不良反应和不应有的后果。(1)两种药物名称仅一字之差或字形相似,但功效相反,如处方中将天麻写成升麻,天麻功能平降肝阳,升麻功能升阳举气。(2)药物名称笔划相似,但性味功效不同,如一张处方,方中黄精字体潦草,写得像黄柏,而黄精为补阴药,黄柏为清热燥湿药。

1.2药品名称相似中药的种类有很多,且命名也多种多样,有的中药名称仅一字之差的就有很多,如不仔细辨认在调剂过程中很容易调差。也有一些药物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现象存在,这些名称相似的饮片调剂人员很容易混淆。也有一些药物具有相似或相同的别名,如不是很了解它们的来源和功效,在调剂过程中也很容易混淆,如补骨脂别名“破故纸”,为补阳药,而木蝴蝶别名“云故纸”、“千层纸”,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调配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切勿将“破故纸”错发为木蝴蝶。

1.3药品外观、体积形态相似由于调剂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有些外观、形态相似的药物很容易在装斗时错装,进而导致调配时错误。

1.4调剂人员因素 有些调剂人员由于个人情绪或未休息好,上班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或患者较多调配处方时过于急躁,造成落药,调错药现象。另外还可能在发药时患者同名,没有辨别患者其他信息直接将药发出去,而使患者用药效果不佳或无效[1]。

1.5饮片调剂量不准饮片调配是依据医生处方要求,将加工合格的中药饮片,调制成便于患者内服或外用的药剂的过程,调配的工具是戥子。关于操作方面,调剂操作规程明确规定:每剂药误差正负不得超过5%,一方多剂时应严格按递减分戥法逐剂进行复戥,禁止凭视觉主观估计。

1.6处方应付不准确调剂人员对处方应付掌握不熟,如书写“白术”按实用中药调剂手册[2]应付“炒白术”,书写“龙骨”应付“煅龙骨”。也有些医生对处方应付不太了解,不知所开药物药房应付何品种,从而出现医生用药意图与药房实际配付品种不一致,存在着“脱节”的窒螅使患者得不到有效地治疗。

1.7调配人员责任心不强处方调配时不认真,聊天说笑;分剂时马马虎虎,不均匀;光顾快而忽视了调剂质量,调配后不自我复核或复核徒于形式;遇到处方有疑问不明之处,怕麻烦,不与原处方医生联系,而是盲目猜测,估读估认;同一张处方两人甚至多人同时调配,由于相互之间协调不好,重复称取或遗漏药味;对特殊处理药物不按调剂常规或脚注要求调配等等。

2 解决对策

2.1建立完善的中药调剂制度中药饮片调配工作是整个中药调配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最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因此非药剂人员或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直接从事中药调配工作,新分配的或实习进修人员必须加强带教工作,对一些贵细药和毒麻药要有专人专柜管理,药房应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和管理制度,中药调配人员上班时间必须集中精力配方,安静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配方。因此,应强调药房重地非本室人员不得入内的管理规定,提高中药房调配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加强医德医风与责任感教育。

2.2提高中药调剂人员的业务水平中药调剂是一项涉及知识面很广的专业技术工作,中药调剂人员只有全面提高专业素质,掌握各专业的理论知识,才能保证中药调剂的工作质量,充分配合临床工作的需要。认真把好审方、调配、复核等关键环节,做到制度化和规范化,在调剂过程中发现处方不规范,应与处方医师沟通,并及时纠止或重签名。确保调剂质量和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2.3加强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中药调剂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要充分认识到中药调剂工作的重要性,一丝不苟对待调剂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2.4建立奖惩制度中药调剂责任重大,直接关乎患者的身心健康,为了充分保证中药调剂的工作质量,避免差错的出现,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连续工作无差错的调剂人员给予奖励。对出现差错人员要及时提醒,给予经济上的惩罚,?对连续出现差错人员必要时可停岗学习,对易犯差错??药房要在醒目地方立警示牌,提醒调剂人员注意,通过奖惩制度,充分调动调解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责任心和分险意识。

总之,有效的减少调剂过程中的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学服务是每个药剂人员的责任。我们只有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才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药差错,推动药学服务的提高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崔敬,杨毅恒.门诊中药房处方调剂差错原因分析.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7,4(5):60-61.

第4篇

关键词:医院;临床中药学;开展

临床药学在国内各个三级综合医院逐渐得到重视的同时,由于在以西医为主的医院环境下中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受到传统中药理念的束缚,以及中药房的条件有限、工作开展困难,临床中药学方面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基本还是一片空白。①在中药当下不断地被研究,不断改革和发展,在剂型和纯度方面不断优化,疗效显著,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成为发展之必然的情况下,中药在医院得到了广泛应用。②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学科的分工愈加细化,这使得医药逐渐分了家,医生只致力于诊断疾病和开具处方,中药师也仅仅在中药房负责调配中药,处方的用药是否正确、剂量是否合理,药物之间是否存在配伍禁忌,是否会出现不良反应等问题已被中药师抛诸脑后,因此药物联用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已数见不鲜。一旦出现此种现象,患者一味将责任归咎于医生,医疗纠纷数量呈上升趋势,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殊不知医疗体系不健全,缺乏临床中药师指导用药才是问题的根本。当然,目前已知的中药种类繁多,单由临床医师掌握如此巨量的知识和信息,实属不可能。再加上中医临床用药复杂、医药分家严重,出现了医者不知药之所制,药者不知药之何用的现象[1]。本人将我院结合实际,探讨如何开展临床中药学。

1 中药在医院的临床用药情况

临床上经常使用的中药有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由于中成药具有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占药品比例大、携带方便、便于服用、疗效确切等优点,其销售金额是中草药汤剂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当然,新剂型的出现并不能完全的取代汤剂而占领中药的市场,汤剂也有新剂型无法替代的优势,如利于随证加减处方、吸收快、奏效迅速、价廉易得、制备方法简单等等。

1.1中成药的应用情况

1.1.1中成药在医院用量较大 医院每月会进行一次用药前10名统计排名,在2013年1月1日~2014年3月31日,入围前十的分别有以下10个中成药注射剂:喜炎平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醒脑静注射液、参芪扶正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在这15次统计中这些药品比例分别为20%~50%,可见中成药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的需求量不可小觑。

1.1.2 中西药结合得到广泛的推广 从医学的发展角度来看,中药与西药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任何药学的发展都必须吸收其他的优秀的科学成果,中西的结合就是一个相互取长补短的过程。自然而然,中西药结合后的效果优于单一的中药或者西药,较好的疗效也是中西药结合得到广泛应用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中西药结合之后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由于中药成分复杂,可能与联用的西药发生反应导致药效降低或者产生毒性,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危害其生命。从医院2013年下半年的门诊处方统计分析,其中40%的患者的处方同时开具了西药和中成药或西药和中药饮片,但在处方中并没有特别的注明任何相关的注意事项。如鹿茸、甘草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当与阿司匹林等水杨酸衍生物同用会引起消化道溃疡;药酒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米嗪、阿米替林、氯丙嗪、多虑平等同服时,前者可加快后者的代谢,从而增强三环类抗抑郁药毒性,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

1.1.3中成药放置在西药房,由西药师调配 中药师和西药师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并不相同,药学和中药学两个学科的侧重点不一样。药学主要学习对象是西药,所谓的中药学的相关学习只是走马观花,了解一下。而中药学则是专门学习中药的相关知识。中药与西药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药需要在传统的中医理论指导下根据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性质用药,这些方面的知识都是中药学学生必须掌握的,对于西药学的学生就不尽然了。由于不是特别清楚中成药的药性以及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中成药的方法,西药师很难指导患者正确用药。

1.1.4西医师开具中药处方屡见不鲜 将中成药当做西药管理,由西医师开具中成药处方也成了理所当然。目前从一些医院抽样调查的结果看:综合医院中95% 的中药注射剂是由西医医师使用,中医院也有80% 的中药注射剂由西医医师使用[2]。中医注重对"证"的诊断,同一个病因表现不同的证而采取不同的治疗;不同的病因出现相同的证而采取相同的治疗,所以常常出现"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现象。西医在开具处方时往往按照西医的理论指导开具处方,更多的依赖药物成分的药理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还会造成药物不良反应[3]。但是很多西医师都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他们对中药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中药既治不了病、也吃不死人。他们根据药品的说明书断章取义,片面的看待药物的疗效,一个清热解毒药最后可以当做万金油适用于多种疾病。例如:在本人实习期间,曾留意一个医师的处方,他开具的治感冒的处方必有茵栀黄颗粒。此外,中成药的说明书在不良反应那一栏基本是"不良反应尚不明确",这也让许多医师放松了警惕,认为不明确就等于没有,这使得他们用药时更加肆无忌惮。

1.2中药饮片的应用情况

1.2.1中药饮片在医院大多数由具备专业中医知识的医师开具 医院多数中药处方还是由中医师开具,但是即使是中医开具的处方也存在一些问题。现在临床上的中医师,特别是年轻的中医师对不同产地中药的优劣、不同炮制的功效作用、中药的药理作用及识别等中药理论和知识了解不多,不能满足临床要求[4]。例如十八畏十九反的情况时有发生,处方书写不规范(医师喜欢用缩写简写或者音近字代替),医师在开具有多种炮制品的中药时用药混乱等等。

1.2.2中药房的调配人员依然以西药师为主 由于学校培养的中药方面的人才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药房人手紧缺;加之待遇福利方面的问题导致很多中药房工作人员转行,中药房工作人员极度匮乏。另一方面,西药学的人员相对较多,西药房人员充足甚至有富余,所以西药师被"支援"到了中药房。西药师在中药房机械的调配中药,缺乏专业的中药素养,在很多时候难以胜任中药调配方面的工作。例如,在调配蜈蚣这个中药材的时候头足是否去掉的问题,往往容易被他们忽视。

1.2.3中草药超量频繁发生 有人曾做过调查,在调查的200种常用药物中超量药物168种,占抽样总数的84%。其中超量百分比在1%~50%有144种。占抽样总数的72%;超量百分比在51%~100%有105种。占抽样总数的52.5%,居前十位的分别为木香、砂仁、豆蔻、小茴香、浙贝母、蝉蜕、川芎、莱菔子、柴胡、当归;超量百分比在100%以上的有64种,占抽样总数的32%,排名前十的分别为瓜蒌、豆蔻、丹参、酸枣仁、白鲜皮、蝉蜕、五味子、地黄、木香、莱菔子[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草药临床用量普遍存在超量情况。

1.2.4中药房中药炮制品问题颇多 中药通过炮制除增加疗效外,更重要的一点是降低药物毒性,达到去伪存真的目 的[6]。中药炮制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用药之后的临床效果,炮制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常见问题有,蝉蜕上有泥土,药材中混杂了烟头塑料袋;白芍切片有炸心,白花蛇舌草切段过长;荆芥过分碳化,全蝎盐没有漂干净;五灵脂、乌梢蛇有腥臭味等等。中药炮制对中医临床起了重要的作用,因而必须重视中药炮制,防止粗制滥造,以确保疗效和用药安全[7]。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的“全球合理用药大会”上,有报告指出,全球有50%药物被不合理使用,从而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和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因不良反应导致死亡[8]。随着中药在医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合理应用中药显得格外重要。例如,"马兜铃酸肾病"的产生除了药物本身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之外,从目前的资料汇总分析很大程度是由于使用的剂量、疗程不合理;未能遵从传统中药使用原则;对药物肾损害的危险因素缺乏了解和个体差异等[9]。所以,开展临床中药学,实现中医与中药的有机结合是提高中药质量与疗效、解决当前中药临床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2 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必要性

我国《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指出:临床药学是开展医疗机构药事工作的基础,突出了临床药学在临床药物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10]。临床中药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医辨证用药基本理论及应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着眼于科学的阐述中药的基本理论,探索中药防病治病、康复保健的作用机理,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用药提供科学依据[11]。和临床药学相比,他们都是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但不同在于临床中药学更注重于科学的阐述中医辨证用药的基本理论及其规律。恰当的选择中药的剂型、剂量、规格以及给药途径和方法,客观的评价药物疗效探讨作用机理,为临床解决疑难杂症提供依据。

很多人认为,中药师的职责仅仅是负责在中药房调配中药,审查中医师开具的处方是否对症、用量是否准确,确保药房的中药材质量,其余的事情与他们无关。然而,近几年中药的不良反应事件频频发生。例如,马兜铃酸性肾病和鱼腥草注射液事件。这些都在向我们暗示: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必要性。

3 临床中药学的实施方法

3.1医院方面 尽力为培养现代化临床中药师提供条件是医院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当前有的学校开设了临床中药学这门课程,且很多中药学学生都能充分的掌握中药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实际的临床工作和书本上的知识的掌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现在的高校普遍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使得学以致用成为了空谈。另一方面,只有将学到的知

识充分的运用到工作中,才能充发挥临床中药师的作用。所以医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3.1.1具备对临床中药学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要想搞好临床中药学,医院领导的重视是必不可少的。而领导的重视是建立在对中药的充分认识之上的。在现在的综合性医院中,中药的用量较大,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较多,为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医院领导和有关部门也要注重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把它们作为医院临床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管 理[12]。例如,可以选择一批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中药学人员进行相关的知识培训,一定比例的公费派他们去临床中药学发展的比较好的医院进修学习,为临床中药学的开展做准备。

3.1.2加强临床中药师与临床医师的联系 临床中药师与中药师的区别就是前者着重于临床的实地应用,临床医师掌握着患者的第一手资料,加强药师与医师的联系,可以使药师充分了解药物临床作用的效果,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向医师提供用药建议;医师可以通过药师的建议逐渐加强对药学知识的了解,做出对患者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最终达到医师药师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目的。

3.1.3成立中药情报工作室 中药情报工作室是临床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报工作室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临床中药学工作效果的优劣。中药情报是关于中药临床中药学知识的集合,它提出包括中药品种、给药途径、剂量控制方法、合理用、中药相互作用等有关临床中药学集体工作的科学依据[13]。我们可以结合已收集的资料和药物相关的理化性质、药理性质与医师一起进行分析探讨,最后向医师提供安全有效的建议。同时还可以使药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造新的知识,不断优化药师的知识结构。也可不断的搜集和更新中医和中药的相关信息,药讯,为院内的医务人员提供及时准确的配伍禁忌、中药中

毒抢救措施、用法用量等方面的相关信息。

3.2临床中药师方面

3.2.1努力学习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不断查漏补缺 作为中药学的工作人员,学好中医药基础理论知识是本身的责任和义务。当然,单单学好书上的理论对于实际中的工作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所有的理论都要付诸于实践,接受临床的检验。我们应当在不断的实践中检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跟随发展的脚步和患者的需求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宽视野,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最终胜任自己的岗位。

3.2.2保证中药材的质量 中药材存在来源的多样性,例如,大黄的来源就有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药用大黄三种,如何正确区分药材质量的优劣真伪就成了药师的重要责任。此外,一种药物有多种炮制方法,对应治疗的疾病也发生了变化。如大黄就有酒大黄、熟大黄、大黄炭、生大黄四种炮制品,炮制品的质量好坏,选择炮制品的种类是否正确,成了临床中药师值得关注的问题。中药是中医治病的手段,中药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了中医治病疗效的好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否,所以保证药材的质量是临床中药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3.2.3处方审核监督和促进医师规范合理的给药方案 中药的处方通常是根据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证来对症下药,再选择相应的药通过君臣佐使的配伍来达到治病的效果,病情转变的同时药物的君臣佐使关系也会发生变化,各味药的剂量也可能根据病情的转复而发生变化。例如,风寒感冒常用荆防败毒散来治疗,风热感冒常用银翘散来治疗。在综合性的医院中,由于中西结合治疗疾病得到广泛的推崇,而在较多时候中西结合的效果确实很不错。但是由于中药的成分复杂,目前尚没有分析透彻,单单根据中药的说明书来使用药物是欠考虑的。有时会出现相互拮抗的情况,或者在中成药和西药注射剂的连用时西药的加入使得整环境的PH值发生变化,从而使中成药注射剂原本澄明的体系出现沉淀物而影响疗效,或者一个要得加入使得另一个药物的血药浓度升高,甚至危及生命。如地高辛和银杏叶片合用时,银杏叶片会使地高辛片的血药浓度升高而增加中毒的危险[14]。

因此,临床中药师应该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不断完善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在拿到医师的处方时,首先查看是否存在十八畏和十九反的情况;其次查看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再次看药物剂量是否超量,特别是有毒药物;再次查看处方中使用的炮制品种类是否合理。如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告知医师,建议修改。

3.2.4参与医师的查房活动 在审查处方的时候临床中药师只能看到一个诊断出来的疾病的名称,就拿感冒来说,处方上下的诊断是感冒,但是感冒有很多种,对于不同的感冒所用的药也是截然不同的。处方上面我们只能看到片面的静止的疾病,而中医治疗疾病是根据病情的发展而逐步改善处方,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①和医师一起查房首先有利于临床中药师及时的更新患者病情资料,可以更准确的审查处方的合理性。②可以收集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并将其分析、整理成册,在以后的用药过程中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③可以和医师进行交流讨论,不断使处方趋近合理化。④临床中药师也可以和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向患者讲解用药的相关事宜。

3.2.5开展中药的不良反应监测 许多人都错误的认为中药是纯天然的没有不良反应,但是不然,为什么中药的不良反应没被大家注意,原因有两点。①优秀的临床组方中的药物毒性得到了其他药物的克制,起到了减毒增效的作用;②是被临床的疾病症状所掩盖了[15]。由于大家的误解加上中药治疗疾病的复杂性,导致了中药临床使用不规范,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特别是中药注射剂。临床中药师应对中药的不良反应进行追踪调查,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并做好详细的分析;与医师交流探讨,防止类似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

3.2.6开展用药咨询服务 鉴于中药在院内的使用情况,许多医师、护士对中药知之甚少,有的患者几乎是一无所知。所以有必要在医院开设用药咨询窗口,由资深的主管中药师主持,对象是广大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指导患者正确的用药方法、用药频次,交代给患者中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中药的配伍禁忌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等。给有疑惑的医务人员解疑答惑,并向他们宣传有毒中药的使用规范。例如,规范有毒中药的加工炮制;严格执行正确的煎煮方法;严格限制有毒中药的剂量;进行合理的中药配伍;选择适当的中药剂型;合理得当的应求,力图“以毒攻毒”。

3.2.7积极参与到中药的科研项目中 中医药在我国的科研工作相对于西药比较落后,这与中医药的传统特点、医院领导对中药的重视和中药人员自身的素质等有关[16]。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的科研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专研,积极的开展中药的科研项目。此时,临床中药学的人员应起好带头作用,积极投身于中医药的科研事业当中,开展临床药物的疗效评价和药物的相互作用研究,搜集不良反应案例、分析并上报,发挥好中药方面的优势,挖掘自己的创造力为中药的深度开发而努力。

3.2.8自觉的进行继续教育,重视自身素质教育 由于临床中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药交叉学科,要求中药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和药学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才能取得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信任和认可[17]。必须具备的医学知识有病理生理学、解剖学、中医学基础等等,药学方面的知识有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方剂学等等,而且,这些学科仍处于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当中。临床中药师的继续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延续的过程,需要跟着中医药发展的步伐而不断进步更新,还要不断的满足患者需求的变化,唯有这样才可以胜任临床中药师的工作。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我们工作所必须的,但是以后我们的工作将要直接面对患者,对象不同,交流方式也会不同。鉴于当前的临床中药学刚起步,临床中药师的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并且缺乏临床经验。所以,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与患者交流中有极大的作用,在临床上与医师交流获得临床的相关知识有积极作用,在和相关医护人员沟通并将自己的意见贯穿到患者身上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爱因斯坦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和善和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18]。”我们身处一个比较特殊的行业,这个行业时刻充满着生的喜悦以及死的哀痛,时时刻刻都得对每一个生命负责。现在的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除了与患者家属自身的素质有关系外,还与医护人员的医疗技术的精湛程度和自身的道德素质的高低有很大关系。技艺是道德的体现,没有了道德,技艺便失去了意义[19]。中药师必须正确定位自己的工作价值,找准工作的突破口,最大化的体现自身技艺的意义。

3.2.9改变中药师“以药为中心”的服务模式 现在的临床中药师基本都是呆在药房,负责药物的调配,药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他们的服务中心。但是R床中药学主要针对的是患者,是为患者服务:指导患者正确用药,督促医师合理用药,监督医护人员正确将药师的建议传达到患者身上。最终的目的都是让患者的疾病得到较优的治疗,所以临床中药师应该走出药房,面向广大的患者,将“以药为中心”的模式改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将注意力转移到患者身上,及时注意患者病情和处方的变化,关注患者表现出的临床反应,时刻将患者的健康记挂在心上,充分发挥临床中药师在临床用药过程中的作用。

4 讨论

医院中中药的应用问题还没有引起医院领导的注意或者没有得到相应的解决,现在的中药师依然画地为牢,没有踏出中药房面向广大患者。然而,中医药快速发展的今天,这无疑是跟不上中医药发展的脚步,也无法满足广大患者需求。此时,临床中药学的开展无疑是一条让药师走出药房、让中药不断得到发扬、让中药学不断进步的光明大道。

临床中药学的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相关的工作者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是适应医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的,只要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医院的支持,通过医院的各相关工作人员和中药药剂人员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临床中药学的研究和工作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上来的[20]。

总而言之,临床中药学的开展必将引领中医学和中药学开拓更广阔的空间,走向更辉煌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h,吴嘉瑞,杜守颖,等.基于我国临床中药师的几点思考[J].中医教育,2011,30(6):36-38.

[2]杨毅恒,翟所迪.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6,4(6):34.

[3]程宗琦,缪丽燕.中药在综合性医院的合理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0):772-773.

[4]康凯.中医学专业应加强中药学教育[J].中医教育,1994,13(3):47.

[5]郭娟,任润和.常用中草药超量情况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08,8(2):139-141.

[6]王磊昆.中药毒性的一些认识[J].光明中医,2008,23(6):851.

[7]张新华.医院中药房炮制品常见问题分析[J].光明中医,2010,25(9):1724-1725.

[8]田晓青,合理用药责任重于泰山[J].中国医学论文报,2005,31(4):88.

[9]梅全喜,高玉桥,胡世林.应理性对待含马兜铃酸类中药[J].中国药房,2006,17(7):554.

[10]赵夕秋,论中药师在临床药学中的作用[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6,3(2):45-47.

[11]高学敏,钟赣生,张建军,等.临床中药学学科界定要点[J].中医教育,2004,23(4):43-46.

[12]陈翠华.综合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的设想[J].河南中医,2008,28(20):73.

[13]刘小平.对医院开展临床中药学工作的初步设想[J].中国药房,1990,1(4):16.

[14]何燕清.临床中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中国药房,2009,20(27):2158-2160.

[15]许多,谢明,贾树娟.有毒中药在临床中药学指导下的应用[J].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2013:621.

[16]何三明,张孟炎.医院临床中药师的工作职责探讨[J].药事组织,2003,12(9):54.

[17]张冰.临床中药学的进步与职业中药师的继续教育[J].中国药师,2006,9(3):286-288.

[18]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1979:310.

第5篇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全科人员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要意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和领会医院工作精神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职工积极参与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法制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学服务工作。

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三、坚决执行山东省药品网上采购工作,保证临床用药供应。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并密切联系临床,及时了解各科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药品供应信息通知至临床科室,保证了临床药品的及时供应。

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了加强药品在购进验收、在库养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我科成立了药品质量监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内工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并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保证了我院药品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且减少了医院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 》,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张贴公示。

五、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溃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我科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网络直报报工作。

在过去的半年工作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主动服务意识欠缺、临床用药指导的开展不够全面及深入、由于实行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暂时导致药品不能及时供应、药品管理的指导工作不到位等,都是我科有待改进的问题。

XX年药剂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科室成员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全年药品收入360万元,其中中药饮片收入121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33.9%,中成药收入100.1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28.04%,中药使用率为61.94%,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收入135.9万,元占全年药品收入的38.06%。西大分院药房业务收入150万元,比上年增长25%。处方调配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一以下,顺利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动员搞好双创,深入开展医院质量管理年工作今年是我院创等级医院验收及深入医院质量管理一年,全科人员按照医院总体要求,多次召开科室会议,对科室成员广泛宣传和思想动员,使大家能清醒认识到创等的重要性,提高了参与创等的积极性。组织成员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考核,搞好制度建设,同时完善相关资料,为顺利通过双创验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规范科室管理我科以双创达标和医院质量管理为契机,认真搞好科室的管理工作。一是对科室的制度、规范、程序进行了一次梳理,查漏补缺,该完善的完善,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室管理文件,使大家有章可循,用制度管人。二是配合医院搞好绩效工资发放,此项工作是医院顺应事业单位改革以及医院科学发展总体要求而进行的一次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重质量和效益的改革,我科积极响应,广泛宣传,使每一个成员认识此次改革的重要性,对本科室的绩效工资发放采取公平合理、质量效益优先、逐步改革到位,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三是主动查找问题,排查矛盾隐患。对科室的成员多做思想工作,先后对成员谈心、思想交流。积极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工作氛围,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四是加强思想政治学习,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党的科学发展观,写好心得体会。五是组织成员学习医院下发的文件,传达院务会议精神,认真贯彻执行。六是搞好与其他科室联系,相互协作,服务好临床科室。七是做好处方点评工作,按照《处方管理办法》严格审核处方,对大处方、有安全隐患的处方打回修改,并建立了登记本。每月按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从而提高了我院的处方质量,强化了医疗安全。九是做好廉洁行医、反商业贿赂工作。宣传教育我科人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不计付出,不计报酬,树立高尚的医德医风形象,严于律己,杜绝歪风邪气,净化医疗领域空气。

三、药品质量管理工作药品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医院的医疗安全与信誉。我科严把药品购进质量关,一是对供货商的管理,建立供货商信息档案,索要三证,签订供货质量保证协议书;

二是药品购进管理,制定了一套从计划、审核、采购到验收的完整相关程序,对购进药品名称、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失效期等基本信息认真审核、记录,有质量问题的一律不予入库,从而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对药品效期实行动态管理,以先进先出为原则,近效期药品及时报告并通知临床科室,从而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减少医院损失;

三是积极搜集药品相关信息,时刻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做好药品不良反应记录、本年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六份。

四、做好药品招标采购工作药品挂网采购率达95%以上,达到了省药招标采购要求。积极做好药品采购工作,探索适合我院的药品储量,科学储存,合理减少库存,少积压,满足临床需求。

五、加强业务培训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从药人员业务素质不仅是提升医疗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需要,也是个人发展的一项措施。我科积极搞好“三基”培训测试工作,狠抓从药人员业务素质,督催从药人员参加各种院内外培训,鼓励参加职称、执业资格考试,今年我科有三人已通过工人等级考试。四人通过培训取得药品从业合格证。

六、规范一次性耗材管理我科按照卫生部要求加强医疗一次性耗材管理,严格审核供货商资质,索要“三证”,建立档案,按规定办理入库验收、出库等记录,按要求上报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使我院一次性耗材方面逐步达到规范管理。

七、搞好甲流防治工作为了搞好我院甲流防治工作,按照医院要求储备好相关物资、药品,组织科室成员学习医院的防治预案,积极做好防治工作。

今年我科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

1.是虽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工作制度,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2.是从药人员业务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3.是培养临床药师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医院领导给予重视与支持。

4.是库房面积严重不足,储存条件有待进一步提高。

以上几点不足有待我们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使我们的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关于XX年工作,我们提出以下设想:

一、是继续加强从药人员业务素质,采取自学与争取医院领导安排到上级医院短训,全面提升从药人员业务素质,注重人才培养。

二、是做好中药房建设的后续工作

三、是对绩效工资实行合理分配,注重质量与效益,奖罚分明,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以此搞好科室管理。

四、是抓好“三统一”工作。

总之,我们还需要加强管理,提升自身素质,期待来年工作有进一步提升,力争使各项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过去的一年中,药剂科各项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认真贯彻执行药政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在院党政领导的关心和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有关职能部门和科室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医院的工作重点和要求,全科职工以团结协作、求真务实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和目标。现将药剂工作情况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全科人员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充分认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重要意义,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学习和领会医院职代会精神和各阶段的工作重点,在日常繁忙的工作中,不拘形式,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开展学习和讨论,激励职工积极参与推进医院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和实施。通过系统的学习教育,提高了科室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了法制意识,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做到自觉遵纪守法,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以提高窗口服务为己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做好一线窗口药学服务工作。

二、完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病人。门诊药房是药剂科直接面对病人的重要窗口,如何方便病人、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是药房工作的重点。随着2月份急诊绿色通道的开通,我科通过将中心药房与急诊药房合并、岗位人员整合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住院病人及急诊病人24小时的药品供应,保障了急诊流程的正常运作。医学教育`网5月份,医院为站所的医保病人开通绿色通道,安排站所病人在住院部挂号看病交费后再前往门诊药房取药,为避免病人在住院部及门诊部间来回奔波,我科主动将站所病人取药的工作任务改由急诊药房承担,让站所病人真正享受到“一条龙”服务,树立了医院的良好形象。通过完善工作流程,合理设置窗口、机动配备人员等,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克服困难,提高工作效率,有效改变了取药排队、取药难等现象,为病人提供方便。

三、坚决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临床用药供应。严格执行药品网上阳光采购,保证了购进药品的质量,并密切联系临床,及时了解各科药品需求动态及掌握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将药品供应信息通知至临床科室,保证了临床药品的及时供应。

四、加强药品质量管理,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为了加强药品在购进验收、在库养护等环节的质量管理,我科成立了药品质量监控小组,质控小组成员每月不定期对科内工作流程及各岗位的工作质量进行抽查,并督促科室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每月28日全科召开质控会议,由质控员将检查结果汇总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质控小组成员督促整改。医学教育`网为了进一步加强药品质量管理,根据广州市药监局发关于《广州市医疗机构药品使用质量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制定出我院《药品验收质量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质量管理制度》《近效期药品标识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并相继实施,从而有效保证了我院药品质量,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且减少了医院因药品过期造成的损失。

五、做好每月药品盘点,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每月末组织全科人员进行药品盘点,为保证盘点数据的准确性,盘点工作尽量安排在临近下班时间及班后。为保证信息系统药品运行数据的准确性,三番四次地与信息中心、财务部、软件公司等沟通,力求完善信息系统,协助财务部做好药品经济核算工作。

六、开展临床药学服务,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20xx年3月,我科在实行门诊处方评价制度的基础上,新开展了临床药学服务,每周定期委派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病例讨论等,进一步加强了全院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有效监测,并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七、积极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将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转为主动服务的形式。在日常工作中,主动到临床收集药品使用后的信息反馈。发现药品发生不良反应时,协助临床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工作并查找原因,如与药品质量有关的,及时更换厂家,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可疑必报”的原则,督促临床主动填报不良反应报告,我科及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的网报工作。

第6篇

    我实习的第一科就是服务台,原本以为可以进科室的,结果有那么一点失望,没想到在服务台的这一个月中,对接下来的实习有很大帮助,让我很快熟悉了医院环境,以及看到了很多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其实服务台的工作很轻松,每天就是回答问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第二科是心脏内科,终于要走进病房,走进科室,对此充满了好奇与期待。刚进入病房,总有一种茫然的感觉,对于护理工作处于比较陌生的状态,也对于自己在这样的新环境中能够做的事还是没有一种成型的概念,刚去的时候护士长给我们分别安排了带教老师,带教老师先带领我们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各班工作,接着为我们讲解工作性质。好在有带教老师什么事情都为我们讲解,有些事情也让我们去动手,带教老师的丰富经验,慢慢的我们也熟悉了这科的工作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对环境的熟悉,实习生活也逐渐进入正轨,这应该算的上是实习阶段的很重要的收获,学会适应,学会在新的环境中成长和生存。

最后一科就是重症监护室了,虽然时间很短,但却是我感触最大的一个科室,犹豫病情严重,要给病人口护,翻身,导尿等等;我很认真的学习各个方面的知识,了解各种护理技术,练习各种操作,以及无菌操作。监护室的工作很繁琐,方方面面都要把病人照顾到,虽然累但是真的学到很多东西,有的仪器是别的科室看不到的,这一个月,我对护理知识以及护理技术都有了新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满足病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是从生理学角度如呼吸,循环、体温、饮食、排泄、清洁、环境、活动、休息、姿势与等方面出发,由护士运用护理技术来实施的。当病、人由于疾患等原因而不能自行漱口、刷牙时,护士应对其进行口轻护理,这不经可是病人保持口轻清洁,湿润、去除口臭感到舒适,还可预防口腔感染,防止发生并发症。排尿时人的正常胜利活动,也是人的基本需要。对于排尿发生障碍的尿潴留病人,在查明非尿路阻塞所指的情况下,可采取一系列措施,如改变病人的卧位,热敷和按摩病人的下腹部,利用条件反射来诱导排尿,如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等。如上述措施无效,还可在无菌操作下施行导尿术,把尿液从膀胱内引出,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满足其排尿的基本需要,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采取的护理活动有观察生命体征、给药、肌内注射、静脉输液、输血等。对腹部手术后病人,协助其取半坐卧位,可促使感染局限化,减少毒素吸收,减轻伤口缝合处张力,以缓解疼痛,促进愈合。对高血脂病人,常采用低脂饮食,限制病人动物性脂肪的摄入,以配合药物治疗等。在病室实习期间掌握了各种铺床法,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病人入院及出院护理,口腔护理,褥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晨晚间护理,血、尿、便、常规标本采集的意义以及方法。知道了医嘱处理,病室报告、重症记录、护理病例,体液出去量记录单的书写方法。熟悉了口服、雾化吸入、注射给药法。药物过敏试验及溶液配制法,皮试结果的判断,静脉采血、输液、输血的方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与记录方法,体温单绘制法,氧气吸入法、吸痰法、鼻饲法、洗胃法、灌肠法,男、女病人导尿术。监护仪、呼吸机的使用方法及保养。心电图的波形特征,各种饮流管道的原理及护理要点。在急诊室习期间熟悉了分诊的方法,常用急救药的作用,剂量、适应症及用法、常见中毒病人的抢救方法。例如;洗胃机的使用及各种中毒症状的抢救注意事项。掌握里心肺复苏术。在外科实习期间掌握里无菌技术操作,穿脱隔离衣的方法。知道了换药原则及胃肠减压的方法。外抗常见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前、后的准备及护理。

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都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冻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这几个月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

我们发现,护士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医院不能没有护士,医生离不开护士,病人离不开护士,整个环境都离不开护士。这琐碎的工作,有着完整的体系,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正因如此,才能发挥其独到的作用。因为有了临床的实习,我们才更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护理工作,更具体而详尽的了解这个行业。进入临床的第二个收获:正确认识护理,树立了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养成了良好的工作态度。同时意识到法律制度日益完善,人们的法制观念不断增强,懂得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现代护理质量观念是全方位,全过程让病人满意。这事人们对医疗护理服务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丰富了法律知识,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可以使护理人员懂法,用法,依法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护士这个职业很平凡却又很伟大,一个好的护士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职业素质,要耐心,细心,胆大。护士会得到病人尊重的同时,也会时常受气,受累,但是也必须用笑脸去面对病人。护士长常教导我说,我们护士也算是服务行业,就算你再累,再气,也要脸上充满笑容。刚开始,我对这句话很不在意,甚至有些反感,觉得当护士怎么就这么委屈呢?但是经过几个科室的学习,感觉就是不一样了,忙了,充实了,也学了不少东西,也明白了怎样处理护患关系。

第7篇

[关键词]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1(a)-0086-04

[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of promoting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grassroots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our country,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have invested a lot of resources. The author selects the representative state, county, township and village health institutions in Yunnan Province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s and experience of service capacity of some grassroots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find some problems at the same time, which includes lack of talents of professional serv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mbalance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of basic-level medical organizations, inadequate propaganda. Then the author proposes several suggestions of the diversified ways of cultivating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ation of preventive treatment of disease idea and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of basic-level medical organizations, and so on, so as to provide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service capacity of grassroots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frontier minority regions.

[Key words] Grassroots leve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 capacity; Frontier minority regions

《“十二五”期g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2012年,为贯彻落实国家医改相关政策要求,切实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卫生部等5部委联合《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全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实施[1]。

笔者就云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情况,先后赴曲靖市、麒麟区、沿江乡、保山市、隆阳区、腾冲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南华县等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市、县中医院,乡镇卫生和村卫生室,对各级卫生管理机构者、医疗服务机构负责人和专家、一线医护人员、社区居民患者进行了访谈、座谈调研。经过实地调研,对云南省基层中医药服务发展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该调研报告。

1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现状

1.1 总体情况

1.1.1 服务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实施中,全省不断健全完善省、市(州)、县、乡、村五级医疗卫生中医药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向下辐射、逐级帮扶指导的中医药服务体系[2]。2012年以来,国家投入专项资金8713万元,省级投入专项资金5460万元,启动实施了91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建设项目、3530个村卫生室中医药条件改善项目和1.2万名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3]。据统计,到2015年12月底,全省97.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3.9%的乡镇卫生院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其中73.4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2.55%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了中医药综合服务区;83.5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1.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近11%[3]。经过3年的建设,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尤其是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中医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升,见表1(来源于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统计数据[3])。

1.1.2 服务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2015年底统计数据,全省73.4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2.55%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了多种中医药方法和手段综合使用、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并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3],普遍设立了中医科室,配备了中药房和中医诊疗设备,能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4~8种,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分别不少于200种和80种[3]。83.5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71.3%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中医药服务量占比近11%[3],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3~6种,配备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分别不少于100种和50种,能够运用中药饮片或中医非药物疗法,开展常见病、多发病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形成了以腾冲县、宾川县为代表的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中医药事业能够取得快速发展,主要原因是:①国家有关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政策对中医药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和《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的颁布,同时当地政府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中也起到关键作用[4]。②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3,5]。③中医“治未病”的理念与思想逐步深入人们的现代健康理念,民众对于中医药的认识不断加深,需求显现[7]。

1.2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过程中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

1.2.1 借力相关政策,探索医保措施 《关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要求,所有参合县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并将针灸和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引导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全面开展付费总额控制,适应分级医疗体系的建立,完善差别支付政策,将支付比例进一步向基层倾斜,鼓励城乡居民在基层使用中医药服务[8]。在医保政策方面,全省多地市县医保中心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办公室将市、县中医医院作为医保和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鼓励农民群众选用中医药治疗,并从医保政策角度进行了有效探索。其主要做法,一是将常用的中药饮片、中成药、中医诊疗技术纳入报销范围,提高纯中药饮片处方值限价标准,参合农民在各级医疗机构选择中医药服务的报销比例提高,各地区采取各种方式将支付比例向中医药倾斜。例如,腾冲将中医医院住院费用的报销比例在县级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的基础上提高5%,达到80%。二是对中医药处方值、中医参与治疗住院次均费用、住院费用起付线等政策作了调整。例如,楚雄南华县将乡镇卫生院中医门诊次均处方限价由40元提高到70元,村卫生室中医门诊次均处方限价由30元提高到70元,从政策层面打通了“最后一公里”;曲靖麒麟区针对参合人员在乡、村两级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中医非药物治疗处方,下调中医住院补偿的起付线,乡级中医科住院补偿起付线由200元下调至150元,区级中医科住院补偿起付线由400元下调至350元,有力支持了乡村两级中医药医疗业务发展,减轻了人民群众选择中医药服务的费用负担。

1.2.2 注重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 国家近年来的中医药鼓励政策和群众医疗需要使得基层中医药人才需求旺盛,除了招收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以外,基层中医药业务培训成为提高现有医疗队伍服务能力的有力措施[9]。部分地方政府新招录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医药专业比例达20%以上纳入县级政府责任目标管理。建立州市、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指导帮扶机制。县级中医医院和城市大中型中医医院设置基层指导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中医药业务指导。以基映<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及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为契机,各县(市、区)建立了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为县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免费提供中医临床带教进修、实习、培训,结合县级医疗机构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项目的开展,采取接受进修、巡回医疗、轮流下派、技术培训等开展业务指导和技术帮扶工作。

1.2.3 中医文化传播方式多样化 弘扬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必经之路。在中医药事业发展中,部分优秀的基层单位充分发挥挖掘中医理念、养生文化的内涵,集思广益,摸索出了一系列亲民、生动和注重体验感知的中医文化传播途径。一是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微信等新媒体开展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增加转播互动性。各市、县卫生计生部门编写了中医药知识宣传材料,重点依托市县级中医药专家资源,节假日举办讲座和咨询等宣传活动,引导“云南中医”等知名中医药微信公众号,感受中医文化,参与中医养生。二是大力推进医疗机构中医药文化建设。保山、楚雄等地市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馆标准建设。保山市中医医院、腾冲市中医医院建设了中医文化长廊,以腾冲固东镇中心卫生院为代表的一批乡镇卫生院建成了富有文化气息的中医馆和中草药植物园,部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充分利用壁画、墙报和在室内外张贴宣传画图等普及中医药知识。腾冲市腾药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药王宫已被批准为云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基地,现药王宫已打造成集中医专家坐诊、中医药学术交流研究、药膳餐饮、中药批发零售、中医药文化推介、中医药历史文物展览等为一体的特色旅游点。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服务的灵魂,调研中,凡是中医药服务能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中医药文化氛围都较为浓厚,宣传形式灵活多样,是中医药文化植根于群众的具体表现[2]。

2 基层中医药服务存在的问题

自2012年国家开始实施基层中医药的能力提升工程以来,全国中医药事业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经过调研,笔者主要梳理出以下问题:

2.1 中医药服务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

根据2014年底统计数据,全国每万人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数为3.08/万人;云南仅为2.00/万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同时,亦低于广西2.25/万人、贵州2.15/万人、四川5.11/万人、重庆4.06/万人,是西部12省市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每万人覆盖率最低的省份[10]。

[3] 我省圆满完成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EB/OL]. http:///wjwWebsite/web/doc/UU2016214 0530005944,2016-02-14/2016-06-29.

[4] 赵臻,杨海丰,李金芳,等.我国中医基本现状调查指标体系设计与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6):526-529.

[5] 王高玲,纪娇.构建及提升社区中医药团队健康服务能力探析[J].医学与社会,2015,28(1):34-36.

[6] 赵新平,李文华,黄斌,等.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分析[J].上海医药2014,35(2):19-24.

[7] 郎@章,李和伟,张妍.浅析国内外社区卫生服务评价体系应用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6):869-870.

[8] 胡秀华,王如峰,赵丕文,等.现代生物学发展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195-197.

[9] 贾莹,李菁,尹爱宁,等.构建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4,34(5):93-95.

[10]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年鉴2014[G].北京:中国卫生和计划年鉴社,2015:49-99.

[11] 付文娇,沈绍武,肖勇,等.我国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统计工作现状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6):110-112.

[12] 周伟,王文英,袁兆康.江西省11地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能力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1):26-28.

[13] 郭初.我国信息服务业服务能力的计量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3(15):52-54.

[14] 龚鹏,余小萍,王彦华,等.关于提升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的调查[J].中医药导报,2015,21(9):41-43.

[15] 吴耀持.中医药适宜技术社区推广与应用十年回辟[J].上海医药,2015,36(19):3-5.

[16] 彭青和,马芳琪,邓超,等.中医药融入化区卫生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巧思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69-171.

[17] 马洪瑶,申俊龙,徐浩,等.中医药特色社区健康管理的理论依据与路径创新[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3):1543-1546.

[18] 蒋飞雁,施永兴,肖洁汶,等.能力指数评价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9):1389-1393.

[19] 张勇,任维东.云南:“药物宝库”的产业化之困[N].光明日报,2015-12-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