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2 10:49: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七年级地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用你的火眼金睛选出最中意的一个,选出后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前的括号内(共40分)1.目前世界上共有国家和地区( )A.100多个 B.190多个 C.300多个 D.500多个 2. 基督教进行宗教活动是在哪里进行( )A.教堂 B.佛寺 C.神庙 D.清真寺 3.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是 ( )A.非洲 B.欧洲 C.拉丁美洲 D.亚洲 4.地球自转一周,世界上没有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地区可能出现在( ) ( )A. 北温带 B.南温带 C.寒带 D.热带 5.测量气温的仪器要用到: ( ) ( )A.温度计 B.湿度计 C.雨量器 D.气压计6.某地2011年人口出生率为11,7%,死亡率为10.4%,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A.0.3% B.1.5% C.22.1% D.1.3% 7. 如果給地球做件衣服包裹全身,那么所需面料至少要( )A.6371平方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4万平方千米 D.742平方千米 8.伊斯兰教徒被称为( )A.僧人 B.基督徒 C.佛教徒 D.穆斯林 9.中国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的“西天”和“经”分别指( )A.古印度、佛教 B.西亚、伊斯兰教 C.阿拉伯半岛、基督教 D.耶路撒冷、犹太教 10.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 周的航行,这次事件证明了:( )A 地球上都是海洋 B.地球是一个球体C.地球是方的D.地球上海洋陆地各占一半 11.下列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的是( )A.自然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气候温和湿润 D.地形崎岖 12.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法语 D.俄语 13.下列都属于发达国家的是( )A.印度、泰国 B.日本、法国C.巴西、澳大利亚 D.中国、美国 14.“金发碧眼”说的是 ( )A.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以上都不是 15.人口稠密的地区绝大部分位于: ( )A.中低纬度的大陆内部地区 B.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 C.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D.中高纬度的平原地区 16、当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杨利伟从飞船中遥望自己的家园——地球时,看到的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是因为( )A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广阔,所占比例大 B 太空中光的折射作用C 地球表面全部被水覆盖 D 地球上森林面积广大17、“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 ) 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 B、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C、降水与商业的关系 D、降水与农业的关系18、在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表示 ( )A、地势越高 B、风力越大 C、海底越深 D、云层越厚19、地球的公转周期为:( )A、一年 B、一天 C、半天 D 半年 20、上课铃响了,几个同学满头大汗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 的时候,要注意防暑。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2点 B.日出之前 C.子夜 D. 14点21、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 )A、季节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太阳东升西落 D 、昼夜现象2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 自东向西 23、我国大部分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热带 24、站在北极点上的人,他的前后左右是什么方向: ( ) A东 B 西 C 南 D北25、下列描述,表示气候的是 ( )A 多云转晴 B暴风骤雨 C 风和日丽 D四季如春26、世界上面积和最小的洲分别是:( )A、非洲、南极洲 B、北美洲、大洋州 C、亚洲、大洋州 D、南美洲、欧洲27、地球上最长的一条纬线是( )A北极圈 B、北回归线 C、本初子午线 D、赤道28、 面积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 大西洋 C 北冰洋 D 印度洋29、在国际上,一般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 )A.南南合祚 B. 欧盟 C. 南北对话 D.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30、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国家的大洲是: ( ) A、非洲 B、大洋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31、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A、方向 B、绕转中心 C、周期 D、产生的地理现象32、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A、劳动力充足 B、就业困难 C、居住条件改善 D、生活水平提高3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深度: ( ) A、视具体情况而定 B、不深不浅 C、越浅 D、越深34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 )A、乌拉尔河 B、土耳其海峡 C、巴拿马运河 D、苏伊士运河35、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0°,180° B 20°W,160°E C 20°E,160°W D20°N,120°E36、地球自转产生了:( )A、四季变化 B、昼夜交替 C、昼夜长短 D、昼夜37、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多分布在:( )A、大洋中部 B、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C、大陆内部 D、两极地区38、俗话说:“找不着北了”.从地理学的角度讲,这个地方应当是在:( )A、赤道上 B、南极点上 C、北极点上 D、回归线上39、以下情况使空气质量降低的是:( )A.汽车增多,尾气的排放量增加 B.公园扩大了绿化面积 C.合理安排农贸市场 D.城市道路拓宽40.发达国家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 ),使用该语言的国家主要是( )。 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 )。 3世界气温从( )向( )逐渐降低。 4、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地球上人类可以分为( )种( )种( )种三个主要人种。5、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 )。 6、山地迎风坡降水( ),背风坡降水( )。 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 )和( ),聚落形成的条件有( )( )等。 七年级地理试卷 第3页(共6页)8、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 )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9、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 )( )。三、连线题:请用你的智慧牵线搭桥(每项1分共10分)(一)将下列温度带与其特征或界限用直线连接起来。a.热带与温带的界限 ①四季分明,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b 寒带 ②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现象c.温带 ③回归线d.热带 ④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二)将下列各地区与其建筑物用直线连接起来A、云南 ①丽江古城 B、山西 ②厚墙加小窗C、西亚 ③平遥古城D、安徽 ④皖南古村落E、威尼斯 ⑤高架屋F、东南亚 ⑥水城四、识图题展现你的才能吧(共30分)1、根据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由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所用的时间逐渐 (缩短或增长),人口增长速度 (加快或减慢)。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婴儿出生率上升,人口死亡率 (上升或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 (高或低)。(2)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问题有哪些?(2分)(请举例两个或两个以上) 七年级地理试卷 第4页(共6页) 2、读四城市全年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在A、B、C、D四城市中,全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气温年变化的是__________,降水量季节变化的是__________、雨热不同期的是 。2>C城市气温的月份是________月,B城市降水量最少的月份是________月。B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_ A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 _ 。3>A地区气候的特点是____ _ ,D位于地球五带中的____带 3、(4分) 资料:地球怎么啦?下列现象人们观察到的 部分地理现象: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顶的赤道雪峰正在融化。 中国,青藏高原的冰川也在融化,雪线上升。 东非高原上,部分地区干旱面积扩大。 南极,冰山融化,企鹅生存环境恶化。 读上述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漫画中反映的或你知道的导致气候变暖的 原因有哪些?至少列举出两条。
(2)面对全球变暖,我们怎么办,至少提出两条建议 七年级地理试卷 第5页(共6页)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是不平等的。请把下列选项填入A、B关系图中。(5分) a.富国更富 b.出售石油、矿石、木材、橡胶等原材料 c.出售轿车、轮船、飞机、高档日用品等 d.赚到的钱少 e.产品的价格高5.读下图“大洲和大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填出图中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所分别表示的大洲、大洋名称:A ,C ,E ,① ,② ,③ ,。 (2)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3)A和B分界线是 ,D和E的分界线是 。
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A 4、C 5、A 6D 7、B 8、D 9、A 10、B11、D 12、B 13、B 14、C 15、C 16、A 17、C18、D 19、A 20、D 21、A 22、A 23、C 24、C 25、D 26、C 27、D 28、A 29、C 30、A31、A 32、B 33、D 34、D 35、B36、B 37、B 38、C 39、A 40、B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共18空,每空1分,共20分)1、汉语 中国 2、陆地3。赤道 两极 4、黄 黑 白5、降低6、多 少 7、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交通 地形 气候 资源等8、南部 东部 9、纬度因素 地形因素 海陆因素三、连线题: a.③ b ④ c.① d.②(二)将下列各地区与其建筑物用直线连接起来A ① B、③ C、② D、④E、⑥ F、⑤ 四、1、(1)缩短 加快 下降 高 (2)资源短缺 住房拥挤等 2、A C C B 7 7 地中海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3、汽车尾气 乱砍树木等 植树造林 少开私家车 多做公车等4、 5、 亚洲 欧洲 北美洲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南极洲 北冰洋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4、活题,能答到点上就行。评分标准分析:出题严格按照命题原则,难题在识图、选择题中都有体现。识图题是地理题型中最难的,他要求学生不仅有相应的知识做储备,还要有一定的空间观念才能完成要求。选择题题型看似简单,但有些题运用几个知识点才能很好的完成选择。连线题和填空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只要把基础掌握好了就问题不大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1.以下海峡和运河不是亚洲与其他大洲分界线的是:( )
A.苏伊士运河 B。土耳其海峡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高北低 D.中部低,四周高
3.下列示意图能够正确反映亚洲河流流向的是:( )
4.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地震,并引发了海啸。日本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B.日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
C.日本建设了很多核电站
D.日本是一个岛国
5.下列属于日本进口的商品是
A、照相机、摩托车 B、船舶、车床
C、铁矿石、棉花 D、轿车、合成纤维
地理七年级下册期中试题6.东南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热量、水分充足 B。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C.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高 D。市场需求量大
7.关于东南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南亚地处“十字路口”位置,巴拿马运河是十字路口的中心
B.泰姬陵是东南亚的古代建筑
C.东南亚人喜食大米饭,大米产量高与当地的热带湿热气候有关
D.东南亚是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
8.下列名胜古迹属于印度的是
9.下图中,能代表印度热带季风气候的夏季风风向的是
图5为俄罗斯沿60°N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0题。
10.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11.右图是“俄罗斯东西两大经济地区的基本资源指标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淡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发达
B.俄罗斯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乙地区,是因为乙地区
土地资源比甲地区丰富
C.俄罗斯今后工业的发展方向应该向乙地区发展
D.图例中甲代表的是东部地区,乙代表的是西部地区
12.中东出口的石油,大部分由波斯湾海运输出。图中甲石油输出路线是
A.波斯湾—地中海—大西洋—西欧
B.波斯湾—好望角—大西洋—西欧、北美
C.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日本
D.波斯湾—阿拉伯海—印度洋¬—澳大利亚
13.电视里我们经常看到阿拉伯男人头上缠着白色的缠头巾,穿着宽大的白色长袍,还可以看到许多白色的建筑物。总之,白色在这里是永远的流行色,这主要是因为:( )
A.白色代表纯洁,所以阿拉伯人喜欢
B.这里的明星喜欢白色,阿拉伯人很崇拜明星
C.白色是一种宗教象征
D.白色对强烈的阳光有反射作用,吸热较少
14. 下列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稀少 B.绝大部分国家都是发达国家
C.是世界上工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D.畜牧业发达
15.某同学在欧洲西部 旅游时拍摄了许多旅游景点图片,有个标注错了,请你帮忙找出来:( )
16.属于非洲的景观有:( )
①湿热茂密的雨林 ②广阔无垠的草原
③星罗棋布的海岛 ④一望无际的沙漠
⑤陡峭幽深的峡湾 ⑥悬崖壁立的裂谷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①②④⑥
17.关于图中四个国家及所在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不足,生态环境恶化
B.甲国畜牧业和工矿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C.乙国农业发达,实现了区域专业化和现代化,是世界能源消耗大国
D.丁国资源丰富,森林和矿产主要分布在亚洲部分
18.能够正确反映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多看多学,才会进步。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人教版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人教版地理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50%)
1.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亚洲是世界面积的洲 B. 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C.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洲 D.亚洲南北所跨纬度
2.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地中海气候显著 D.大陆性特征显著
3.下列大洲轮廓图中,表示亚洲的是( )
读图“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4-7题。
4.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
)
A. 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
C.东西低,南北高 D.四周高,中部低
5.图中A处为(
)是世界峰。
A.珠穆朗玛峰 B.勃朗峰 C.乞力马扎罗山 D.麦金利峰
6.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
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 D. 由东向西流
7.亚洲的地形以(
)为主.
A.高原 B.山地 C.平原、山地 D.高原、山地
读图“亚洲某岛国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9题。
8.在户外,当地人们平时常穿( )
A.毛衣 B.棉袄 C.夹克衫 D.短袖衫
9.该国淡水资源短缺,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 )
①从邻国进口淡水 ②实施海水淡化
③废水回收利用 ④过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在世界各大洲中,季风盛、最典型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非洲
11.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分别是( )
A.长江、多瑙河 B.湄公河、伏尔加河
C.湄公河、多瑙河 D.湄公河、莱茵河
12.欧洲河网分布的特点是( )
A.河网稠密、水流平稳 B.顺地势呈放射状分布
C.内流区面积广大 D.水流湍急、多峡谷
贝贝打算暑假去中南半岛各国旅行,读下图回答13~17题.
13.曼谷气候类型的特点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C. 终年炎热干燥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14.中南半岛属于亚洲哪个地区(
)
A.南亚 B.西亚 C.东亚 D.东南亚
1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
)
A.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
16.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
A.山区地区 B.河流沿岸与河口三角洲
C.沿海地区 D.河流上游地区
17.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源充足 B.地势较高 C. 水能丰富 D.交通不便
18.拉丁美洲居民主要通行的语言是:( )
A.汉语 B.英语 C.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D俄语
19.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哪个时区的时间(
)
A.东八区 B.西五区 C.西八区 D.零时区
20.下列有关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以高原为主 B.多瑙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
C.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 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1.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丙地终年盛行东南风
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 D.丁地夏季盛行西南风
2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23.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是( )
A.亚洲 B.欧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24.下列四个图能正确反映北美洲地形分布特点的是(
)
25.有关西亚社会情况的介绍,正确的是( )
A.西亚是___、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
B.西亚的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___、犹太教共奉为圣城
C.西亚是世界人口密集区之一
D.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
二、综合题﹙50%﹚
26.读“亚洲的范围图”,回答(12%):
(1)从经纬度位置来看,A亚洲主要位于 (东、西)半球和 (南、北)半球。
(2)亚洲东临F 洋。西与B欧洲,以 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 海峡为界。
(3)亚洲西南以 运河与C____洲接壤。
(4)东北方向以 海峡与D 洲为界。南面与E______洲隔海相望。
(5)图中海洋H沿岸人口 (稀疏或稠密),其主要原因是 。
27.读南北美洲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9%)
(1)北美洲地跨热、温、寒三带,大部分位于 带.因为 和 _______穿过其间(两条重要的纬线)。
(2)南美洲大部分面积位于 (南、北)半球,图中 山脉是世界最长的山脉。图中两大山脉组成 山系。
(3)图中①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呈 形沿 洋海岸分布,影响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是 因素。
28.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和“非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回答问题(8%)
(1)非洲西临_________洋,北隔着地中海与 洲相望.
(2)非洲气候类型中分布范围最广的是_________气候.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的规律是以
为中心,呈_________的分布特点。
(3)图中①地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是_________(袋鼠或长颈鹿)。据图判断,非洲的地势特征大致是___________;A.B两条河流中流量较大的是 _____(填字母)。
29.读下列有关南亚地图,完成问题。(12%)
(1)南亚东临____湾,西滨____海;按高、中、低纬度的划分,南亚大部分地区处于____纬度地区;
(2)南亚的国家是______ ;南亚有2个岛国,分别是斯里兰卡和______ 。
(3)根据地形剖面图,南亚分三大地形区:北部为高大的_____________ 山脉,中部为地势平坦的恒河平原,南部为起伏和缓的______ 高原。
(4)北回归线横贯南亚中部,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 气候;在孟买的市场上,最不可能出现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凉鞋, ②雨伞, ③棉衣)
(5)南亚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 月—10月,因为这一时期南亚受______ 季风控制,此时为南亚的______ 季。
30.读西亚某矿产海上运输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
(1)西亚有丰富的______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 。
(2)填写图中矿产西运路线(北支)经过的地理事物:从A海湾——__________海峡——印度洋——D_____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__________海峡——大西洋,输往E 及美国。
(3)西亚位于亚洲的 部,由于气候炎热干燥,_______资源缺乏。 所以当地主要发展_________业和绿洲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C B A A D D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B D C B A C A C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D D B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
26.(12分)
(1)东 北 (2)太平 乌拉尔 土耳其 (3)苏伊士 非
(4)白令 北美 大洋 (5)稀疏 纬度高,气温低
27.(9分)
(1)北温 北回归线 北极圈(可调) (2)南 安第斯山 科迪勒拉
(3)长条 太平 地形
28.(8分)
(1)大西 欧 (2)热带草原 赤道 南北大致对称
(3)长颈鹿 东南高西北低 B
29.(12分)
(1)孟加拉 阿拉伯 低 (2)印度 马尔代夫
(3)喜马拉雅 德干 (4)热带季风 ③
(5)6 西南 雨
30.(9分)
(1)石油 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x k b 1 1.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多少千米A.6378 ; B.6357; C.40000; D.6371;2.本初子午线是A.0°经线; B.180°经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 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A.南北极圈; B.赤道; C.南北回归线; D.本初子午线4. 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 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5. 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五带中的A.北温带; B.热带; C.北寒带; D .南温带;6. 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A.南极圈; B.赤道; C.北极圈; D.回归线;7. 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交替; C.昼夜更替; D.形成五带; 8.下列各项,不属于地图基本要素的是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 D.颜色;9. 在1:300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地距离是A.10千米; B.100千米; C.9千米; D.900千米;10. 甲地海拔为8848米,乙地海拔为-400米,则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A.9248米; B.8448米; C.8848米; D.400米;11. 星期天,我们要去朝阳市人民公园游玩,不知如何乘车,应选择A.中国政区图; B.朝阳市交通图; C.朝阳市地形图; D.中国交通图;12.关于图幅大小相同的一组地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大; B.比例尺越大,表示范围越小;C.比例尺越大,表示内容越粗略; D.比例尺越小,表示内容越详细; 13. 陆地面积占全球面积的A.39%; B.61%; C.71%; D.29%;14.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A.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白令海峡; D.乌拉尔河;15. 世界上面积的大洲是A.亚洲; B.大洋洲; C.非洲; D.欧洲;16.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 B.巴拿马运河; C.苏伊士运河; D.黑海;17. 四大洋中,面积的是A.印度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18. 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 ①气候变化 ② 人类活动 ③ 地壳的变动 ④ 海平面的升降 A.②④ B.①② C. ③④ D. ①③19. 有人预测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其原因是A.当地火山和地震的活动造成的; B.苏伊士运河的开凿使红海拓展;C.冰川融化,地震活动造成的;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继续张裂作用;20. 三面临水,一面邻陆的陆地称为A.大陆 ; B.大洲; C.半岛; D.岛屿;二、读图答题(每空1分,共30分)1.读下图,回答:(5分)(1)写出下列各点的地理经纬度A C (2)图中位于北半球的点有 。(3)B点位于A点的 方向,B点位于D点的 方向。2.读右图,完成填空。(6分) (1)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______ _,时间是______ _。(2)当地球公转至B处时,太阳直射______ _,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 _ _。 (3)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D向C运动的过程中,北京市由______ _季向______ _季过渡。 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5分) (1)B 带、C 带。(2)AB两带的分界线是 ,CD两带的分界线是 。(3)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和极夜,只有太阳斜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4.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4分) (1)甲山比乙山低________米。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2)B处与H处相比,坡度较缓的是________。(3)G处为_ ___ ____。5. 读东、西两半球图,回答问题:(5分)(1) 写出大洲或大洋的名称:③ 洲;⑦ 洲;B 洋;C 洋;(2)七大洲中位置最南的大洲是 。(填大洲名称)6.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写出板块名称: E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 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 _____。(3)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字母填到 相应的答案栏中。每题1分,共2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B C A D C D C A题号 [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o B B D B A B B C D C二、读图答题(每空1分,共30分) 1.(1)A(140°E,80°S) C(160°W,20°N) (2)C (3)东北,西北2.(1)北回归线,6月21日或22日 (2)赤道,昼夜平分 (3)秋,冬3.(1)北温,热 (2)北极圈,南回归线 (3)BD4.(1)170,东北 (2)H (3)陡崖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变化现象
C.昼夜现象 D.昼夜交替现象
2.太阳直射最北、最南的界线是
A.南回归线和北极圈 B.北极圈和南极圈
C.北回归线和南极圈 D.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3.下面是同样图幅的地图,你若采用比例尺的地图是
A.建平县行政图 B.朝阳市行政图
C.辽宁省行政图 D.中国行政图
4.下列山脉为两个大洲分界线的是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乌拉尔山脉 D.大分水岭
5.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A.0°和180°之间 B.20°E和160°W之间
C.20°W以西到160°E D.20°W以东到160 °E
6.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7.地球上,海洋所占的比例是:
A.71% B.29% C.50% D.39%
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9.下列词语中,描述 天气的是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
10.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带
A.春装 B.夏装
C.秋装 D.冬装
11.2004年8月13日台风“查理”袭击美国,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台风的是:
12.赤道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南极大陆终年严寒少雨且温差大,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位置
13.下列地区中多地形雨的是
A.沿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喜马拉雅山北坡 D.喜马拉雅山南坡
14.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
A.午夜 B.日出前后
C.日落之后 D.早晨8 时
15.造成世界气候地区差异的原因是
A.各地区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B.各地区风俗习惯不同
C.各地农业发展水平不同 D.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
16.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比较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A.干旱的沙漠 B.原始的热带雨林
C.寒冷的极地 D.中低纬度的沿海
17.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18.划分发 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依据是
A.军事力量强弱 B.开发历史早晚
C.经济发展水平 D.人口多少
19.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 B. 发达国家都位于北半球
C.发展中国家都是二战后独立的 D. 发展中国家都位于南半球
20.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B.北美洲、欧 洲、大洋洲
C.拉丁美洲、欧洲、大洋洲 D.亚洲、欧洲、北美洲二、综合题(21题8分,22题11分,23题9分,24题10分,
25题11分26题11分,共60分)
21.根据材料,回答下面问 题。
材料: A、B、C三个人同乘一辆飞机去非洲救助难民,A、B、C三人都信奉宗教,途中三人交谈,A说我是英国人,每个礼拜都去教堂做礼拜;B说我是穆斯林,我们的宗教活动在清真寺进行;C说我来自泰国,在我们国家,寺院遍布全国。
请回答:
(1)A信奉 教,这一宗教主要分布在 洲、 洲和大洋洲。
(2)B信奉 教,主要分布在 洲的西部和 东南部, 洲的北部和东部。
(3)C信奉 教,现在主要分布在亚洲的 和 。
(4)世界上有一半的人信仰宗教,在中国,多数人 (信、不信)教,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 教。
22.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上比例尺改为数字式是1: ,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2)用直尺量算一下,可知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
(3)甲山在乙山的 方向。
(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 高度;试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
(5)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 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6)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 处爬山要容易些。
(7)填出图中字母所表 示的地形名称: D E
23.根据材料, 回答下面问题。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 22 13
非洲 38 14
北美洲 ] 14 9
亚洲 8 14
欧洲 10 11
大洋洲 7 11
(1)计算表中各洲2002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请把计算出的数值填在表中空格内。
(2)比较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 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 洲。
(3)世界上人口的分布特点是 ,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 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 的发展相适应,与 相协调。
24.读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内容。
(1)大洲:① ② ③ ④ ⑤ ⑥ ;
(2)大洋:⑧ ⑨ ;
(3)从东、西半球看,大洲⑦属于 ;
(4)大洲①和大洲②的分界线是 。
25.读A、B两地(北半球)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最低气温出现在 月;气温出现在 月;此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说明此地气温的年变化: 。
(2)B地哪几个月份降水较多? ;那几个月份降水较少? ;
说明 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 。
(3)B地的气候类型是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 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地中海气候 ④寒带气候
(4)A地的气候特征是
①全年温和多雨 ②全年高温多雨
③终年寒冷干燥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5)你知道判断气候特征的两个重要指标是什么?
; 。
26.读世界人种的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 、 和 三个主要人种。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 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 分布。世 界上所有的人种都是 的,没有优劣之分。
(2)白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 洲的北部以及北美洲的中部、南美洲的东南部和大洋洲等地。
(3)黄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的东部、 洲的北部和南美洲等地。
(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 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D A A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D B D D B C A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21题8分 22题11分 23题9分 24题10分 25题11分 26题11分,共60分
21.(1)基督 1分 欧 美 1 分( 2)伊斯兰 1分 亚 非 1分(3)佛 1分 东部 东南部 1分(4)不信 伊斯兰 2分
22.(1)5000 50 2分(2)150 1分(3)西南 1分(4)海拔 400 2分(5)295米 1分(6)B 1分(7)鞍部 山谷 陡崖 3分
23.(1)每点0.5分,3 分
人口出生率 人口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世界 9
非洲 24
北美洲 5
亚洲 22
欧洲 -1
大洋洲 18
(2)非 欧 2分
(3)不均匀的 有计划 社会、经济 资源、环境 4分
25.(1)1月 7月 15度 3分 气温年较差较小,冬季温和,夏 季不太热 1分
(2)10 、11月 7、8月 春夏降水较少,秋冬降水较多3分
(3)③地中海气候 1分
(4)①全年温和多雨 1分
(5)气温 降水 2分
26.(1)白种 黄种 黑种 集中 零 星 平等 6分
(2)欧 非 2分
2.地球的大小P10图1.6: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比例缩小做成的地球模型,叫做地球仪。结构见P12图1.9
3. P12图1.11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的圆圈,叫做纬线。形状是圆,长度不等(但纬度相同的两条纬线长度相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变短),指示东西方,相互之间平行。
4. P12图1.10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叫经线。形状是半圆,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交于南北极。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经线和纬线交织构成经纬网,用于定位。
5.经度P13图1.12:用于标识不同的经线; 0°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地表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该线以东的180°经度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该线以西的180°经度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经度变化规律: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6.纬度P14图1.15:用于标识不同的纬线;0°纬线即赤道,最长纬线;赤道以北的90°纬度称为北纬(“N”),以南的90°称南纬(“S”);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
7.东西半球分界线P13图1.13:20°W和160°E。东半球范围:20°W 0°160°E;西半球范围:160°E180°20°W。判断某点位于东西半球的方法:如该点经度160°则在西半球;经度在20°-160°之间,是东经则在东半球,是西经则在西半球。
8、南北半球的分界线P14图1.16:赤道。判断某点位于南北半球的方法,如该点纬度为北纬则在北半球,如该点纬度为南纬则在南半球。
9.判断某点位于五带的方法P20图1.23:如该点纬度500米,峰峦起伏,坡度陡峻);高原(海拔较高,>500米,地面坦荡,边缘陡峻);平原(海拔较低,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最小);④轮廓:P41图3.6。⑤洲界线,P42图3.7-3.8:亚洲与欧洲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与非洲界线:苏伊士运河(埃及);北美洲与南美洲界线:巴拿马运河(巴拿马);亚洲与北美洲界线:白令海峡;欧洲与非洲界线: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
3.四大洋P41图3.5:①名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分布:除印度洋在东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东西半球;除北冰洋在北半球外,其余三大洋跨南北半球。北冰洋是纬度、跨经度最广的大洋。③面积:太平洋(,岛最多)>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最小)。
4.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升降。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主要证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吻合、动物相似性、古地层相似性。
5.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P46图3.11:①地表由多个(七大)板块构造(欧亚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地处亚洲南部的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②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相对运动:挤压、碰撞形成山脉;相背运动:地层断裂,形成裂谷。);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和地震(全球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6. 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主要有:(1)海洋运输;(2)海洋资源利用(旅游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能源等);(3)填海造陆。对海洋环境的破坏行为主要有: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海洋生物,产生的后果主要是破坏海洋生态和海洋景观。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1. 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况;大气状况易变。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动的综合状况;大气状况稳定。卫星云图上的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陆地,白色代表云层。常见天气预报符号P55图4.2。
2.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气温和降水。它们会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
3.气温的时间变化:(1)日变化P60图4.6:一天中,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温出现在日出前后。(2)年变化(陆地上)P61图4.7:北半球7月气温,是夏季,1月气温最低,是冬季,南半球刚好相反。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之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气温的空间变化:①受纬度位置影响,P63图4.10:世界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递减。②受海陆位置影响:夏季,同纬度陆地的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的气温比海洋低。③受地形因素影响: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温,寒流降温。
5.降水形成条件:①空气上升冷却,水汽凝结②有凝结核③云滴增大变成水滴或冰晶降落到地面。
6.降水的时间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全年均匀型。
7.降水的空间变化,P67图4.13:①受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②受海陆位置影响:中纬度地区沿海多,内陆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东部地区多,中、西部地区少;③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地迎风坡多,背风坡少;④受洋流因素影响: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8.世界的气候:根据各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全球共分为11种(五类)气候类型P68图4.14。
气候特征:以气温的高低和季节变化、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变化来说明。
结合地图册P30识读各种气候的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了解各种气候的特征。
(1)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年均温>20℃)
类型 分布 气温特征 降水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附近地区 终
年
高
温 终年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分干湿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中西部 终年干燥
热带季风气候 东南亚、南亚 分旱雨两季
(2)亚热带气候(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20℃)
类型 分布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纬度30°-40°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纬度25°-35°大陆东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3)温带气候(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最冷月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气温>20℃)
类型 分布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地区大陆西部
(40°-60°大陆西岸) 冬温夏凉,各月降水均匀
(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气温13亿)、印度(亚洲,>11亿)、美国(北美洲>3亿)、印度尼西亚(亚洲)、巴西(南美洲)。(3)海陆位置不同:有临海国、内陆国、岛国。(4)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比例重小(约20%),人均GDP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工业生产技术高、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达,农业技术先进、现代化程度高,教育水平高。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例重大(约80%),人均GDP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工业生产技术水平低,农业技术落后,教育水平低。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1、在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伤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2006年3月,世界人口已达65亿。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自然增长率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主要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都是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相反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则是人口稀疏地区。(图4.5p66)
3、人口数量过多和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影响,如交通阻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为了解决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人口增长的同时,乡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迁移。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但城市人口的过度膨胀,会产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住房困难等问题。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等。
5、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人口政策。有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实行生育控制政策;有些发达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会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如俄罗斯和日本,采取措施鼓励生育。
6、世界的三个主要人种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他们的地位是平等的。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主要是白种人;亚洲和美洲黄种人较多;非洲中部、南部黑种人较多。(图4.10p71,4.11p72)
第二节语言和宗教
1、世界主要的六种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图4.13p75)
语言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中国、东南亚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除巴西以外的国家
俄语俄罗斯、中亚、欧洲东部
法语法国、非洲中部
阿拉伯语中东、非洲北部
2、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
(1)基督教: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形成于亚洲西部,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2)伊斯兰教:教徒称为穆斯林,产生于阿拉伯半岛,主要分布于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在中国又称回教或清真教;
(3)佛教:创始于古印度,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4)在中国多数人不信教,维吾尔族和回族多信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佛教中的一派)。
3、认识各宗教代表性的建筑。(图4.15p77)
第三节聚落
1、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分为乡村和城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一半的人住在城市,主要从事工业和服务业等。乡村分为农村、牧村、渔村和林场。不同地方乡村差异很大,各地民居与环境密不可分。(图4.18p79)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于耕作;水源充足;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本级学生,学习水平较差,没有形成比较好的课堂氛围,学风和班风比较差,很少一部分学生在地理学习上表现出较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并且愿意积极主动的钻研地理知识,基本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和技巧,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还有为数不少的男同学比较懒散,学习不够努力,成绩差距很大,需要努力提高。
二、教学任务与目标: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会学地理”。
通过学习,学生全面学习所学内容,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课标和考试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熟悉学业水平考试的考查方式,充分做好考试准备。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主要任务是,完成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学习。提高学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达到课标要求,为学生地理素质达标和学业水平考试做好准备。具体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走进国家、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四、教学措施:
1、根据课标和考试要求,进行全面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要求抓好常规课堂教学。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2、加强辅导交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应教学策略,没有压力只有动力,相信努力就会进步。加强小组合作,发挥学生带动、帮扶作用,学生互助,共同提高。
3、认真学习课标标准,专研考试说明,围绕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教学,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4、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课学业水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五、教学安排:
第一周 二《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2
第二周 二《了解地区》 第二节南亚第三节 2
第三周 二《了解地区》 第四节欧洲西部第五节 2
第四周 二《了解地区》 复习 2
第五周 三《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2
第六周 三《走近国家》 第二节埃及第三节俄罗斯2
第七周 期中复习
第八周 三《走近国家》第三节俄罗斯第四节法国 2
第九周 三《走近国家》 第五节美国 2
第十周 三《走近国家》 第六节巴西 2
第十一周 三《走近国家》 第七节 澳大利亚 2
第十二周 三《走近国家》 复习 2
第十三周 八上第一章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2
第十四周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2
第十五周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2
第十六周 第四节 中国的民族 2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