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2 16:59:3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入党宣誓程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学校;教育仪式;界定;特征
仪式,一直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几乎所有的人类学流派都对仪式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认知角度。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仪式”一词逐渐从人类学、社会学领域走入教育学领域,“教育仪式”引起了越来越多教育学者的关注,国内关于“教育仪式”的讨论和研究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国内的教育仪式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来自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仪式案例介绍和各类学者对教育仪式功能与机制的思考。而来自社会学、人类学、教育学等不同视角的审视,对教育仪式的功能、作用机制莫衷一是,无法对教育实践产生实际、有效的指导作用。因此,从界定、分类与特征等方面对“教育仪式”进行一番系统的梳理,对于相关领域研究的深入和各级学校教育仪式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教育仪式的界定
正如著名人类学家特纳所说:“仪式,是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国内学者郭于华在其《仪式与社会变迁》一书中进一步将“仪式”界定为“象征性、表演性、由文化传统所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和程序”,这种“行为方式和程序”可以是特殊场合情景下庄严神圣的典礼,也可以是世俗功利性的礼仪、做法,亦可以是被传统所规范的一套约定俗成的生存技术或有国家意识形态所运用的一套权利技术。
顺是逻辑,“教育仪式”即指教育领域的“仪式”活动,是结合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而设计的,具有强烈象征性和表演性的,从设计模式、参与主体和效果都进行了具体设定的教育载体和程序化活动。校园中的教育仪式活动一般包括大型的仪式,如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入队、入团和入党仪式、颁奖仪式等,同时也包括比较小型的仪式,如校门口学生迎接仪式、上下课仪式等。
二、教育仪式的分类
上述将学校教育仪式划分为大型仪式和小型仪式的分类依据是参加人数的多少和影响程度的大小。所谓大教育仪式是指在秩序形式上表现为典礼的重要活动,而小教育仪式则是指日常个人之间的仪式化行为。显然这种分类模式基于学者自身的教育实践,具有很强的方便性和实践性,却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学术上的严谨性。
学界对于仪式的分类标准很多,如马文・哈里斯主张教育仪式按照其活动目的可以分为团结礼仪和生命关节礼仪两种形式。然而目前在人类学中较为普遍的是根据其用途进行划分,如国内学者王海英在罗纳德・格兰姆斯六种类型说的基础上将学校中的仪式活动分为仪式化、礼仪、典礼和庆典四大类。其中,仪式化活动包括升旗仪式、入队、入团与入党宣誓仪式、十八岁成人礼等;礼仪活动包括个人间(如见面礼、社交礼)、群体间(班级比赛前礼仪)以及个人群体间(上下课礼仪)的仪式化行为;典礼通常是指新生入学典礼、开学或毕业典礼等;而庆典活动可以分为节日庆典(如元旦晚会等)和庆功庆典(如奥赛、体育比赛的获奖庆功会等)两类。
三、教育仪式的特征
大量的人类学研究表明,仪式具有表演性、象征性、关联性等,那么在学校场域中的教育仪式又具有哪些特征呢?同样由于学者的分析视角不同,教育仪式的特征描述也是大相径庭。本文在回顾过往研究的基础上试图整合各种观点,梳理出的教育仪式特征如下所述:
1、象征性
正如文化人类学家格尔兹(Geer_tz)所说:“在仪式里面,世界是活生生的,同时世界又是想象的……然而,它展演的却是同一个世界。”象征,也许是仪式最为核心、显著的特征。在学校场域开展的教育仪式,往往是以一定的象征符号如可以采取的具体事物、形象、语言、文字、动作、音乐等多种形式作为其活动的核心。在这里,象征符号是仪式的表现形式,而象征意义却是仪式活动的旨归。换句话说,在教育仪式中象征符号是象征意义的载体。而只有在仪式的象征性意义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仪式的“教化”和“陶染”功能才能得以实现,这恰恰是教育仪式在学校场域得以长久存在的原因。
2、虚拟性
有的学者将仪式形容为“一场令人心旷神怡的游戏”,这勾勒出了仪式的另一个重要特征――虚拟性。象征性,注定了教育仪式的完成需要参与者共同表演,而其所营造的必定是一个虚拟的“心理世界”。然而,在这样由表演出的“象征符号”所构成的虚拟世界中,置身其中的仪式参与者的情感、体验与感受却是真实不虚的。这种对参与者形成强烈冲击的心理体验与情感,使得仪式的象征意义能够圆满实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讲,在教育仪式中“虚拟性”与“真实性”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3、程式性
国内学者龙宝新在其对教育仪式的定义中明确指出,教育仪式除了“象征意义鲜明”等特征外具有“高度程式性”。和一般性活动不同,仪式活动是实践活动失去其功能性价值而仅保留其象征性作用的结果。所以仪式活动的人文意义并不在结果,而在其过程之中。由于功能性的丧失,仪式活动在传播过程中需要很强的可重复性,高度的程式性就成为其发展的必然。
4、卷入性
根据格尔兹的观点,仪式的直接功能是引发人们两种不同种类的习性、动机、情绪。仪式功能下实现不但需要仪式活动自身的象征性与虚拟性,更加依靠参与者的情感卷入程度。学校场域的教育仪式更多地表现为群聚色彩,具有一定高强度的集中性。在群体参与的前提下,各种教育仪式活动无不竭尽所能渲染出一种特别庄严、肃穆的“场”,利用这种场效应使得每一位参与者不但置身其中,而且能够“置心其中”,在情感上与整个仪式活动的节奏达成“共振”,甚至进入某种“如痴如醉”的“物我两忘之境”。显然,这种高强度的情感卷入相对于课堂中单维度的认知卷入而言,对学生的态度影响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
5、半工具半表达性
在人类学研究中,仪式一直是作为一种表达而出现的。而在教育是作为首要目的的学校场域中,这种高度程式性的过程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表达的形式,其背后所蕴涵着的丰富思想教育内容成为教育者的重要关注点。于是,教育者们不断地为各种仪式活动赋义、增值,使其原始的象征性、生活日益丧失。因此,在学校的教育仪式中仪式活动的表达性变得非常微弱,其工具化色彩却相对浓厚。本质上讲,教育仪式活动是在其表层的表达下实现其工具化的目的,是一种十分隐蔽的微观权力技术的运用过程。
大家好!
近年来,我校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在党总支和教育局团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局团委的要求,不断配合学校各方面的具体工作,依据新形势下素质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更新观念,开拓创新,以德育为素质教育的龙头,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为重点,以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为载体,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和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团组织的政治敏锐性和先锋模范作用,为青年团员的健康成长、为学校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现将我校团委的主要工作成绩汇报如下:
一、提高团员思想素质,不断深化团的思想教育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科学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团组织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要求,共青团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引领时代的潮流,孕育时代的希望。可以说,团的工作任重而道远。我校团总之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狠抓思想道德建设。做到了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方法得当,措施有力,收效明显。
(一)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用科学的思想武装青年
近年来,我们及时抓住每一次富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对团员青年进行政治思想理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要求他们响应党的号召,用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并转化为学习的动力、成长的方向。如:在八十八周年之际,我校团委举办了纪念“五四动运八十八周年”合唱比赛、演讲比赛、座谈会、诗歌朗诵等活动,并利用广播、黑板报、校报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的伟大意义,通过这一系列教育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团员青年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激情;在纪念12.9运动中,举行了爱国主义演讲比赛和一系列纪念活动;每年都为年满18岁的学生举行成人宣誓仪式,增强了青年团员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校团组委组织全校团员奉献爱心,为灾区同胞捐款,共捐款XXX元;同事校团委还组织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这些活动凝聚了校团组织的向心力,团结了同学,解决了思想问题、方向问题,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导向作用。
(二)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形成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
环境可以造就人。对于学校来说,各方面作风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整体工作。校风建设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也是团委的工作中心。我校团的工作,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日常教育,引导学生从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爱祖国,乐于助人,遵纪守法,遵守公德,珍惜粮食,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严于律己,勤俭节约,文明礼貌,讲究卫生做起,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学用结合,言行一致;在学风建设方面,近年来,校团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对学生开展学习方法指导。
二、以团的自身建设为基础,不断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
组织建设是团的建设的重要一环,我们努力实践学校对团委提出的要求,即“团委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切实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解决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要把团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把校团的工作做强、做好。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一是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团的建设,团组织结构完整,阵地得到不断完善。我校团的组织由教师担任校团委书记,下设学生会,由学生担任学生会主席,三个年级分别成立了团总支和学生会,并由年轻教师担任团总支书记,指导学生在本年级开展团的工作;近几年,学校团的基地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建立了独立的团委办公室,团员活动室,心理健康咨询室,学生广播站,体育活动室等。二是学生自主管理成为校团工作的一大特色。在我校团委组织的多项活动中老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很多成效显著的活动都是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的,比如五四演讲比赛、纪念12.9运动等等,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
(二)团的组织生活有序开展
我们按规定时间召开团代会,及时增补团委委员以健全组织机构,正常开展民主生活会,完善团委委员的例会制度等,以协调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讨论部署下阶段工作;在各年级设立团总支,在团委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符合各年级特点的活动;对各团支部的工作也时刻注意指导和检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争创“合格团支部”活动,明确要求各支部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争创学校的“优秀团支部”和XXX的“先进团支部”。同时加强了对团干部、班委干部的培训,平时有短期培训,明确具体工作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在假期举办学生干部的夏令营或培训班,从干部意识、活动组织策划能力等入手全方位进行培训,使得学生干部的力量加强,成为团工作的强大生力军,这些干部分散在各班各支部,夯实了各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推优荐才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展开,几年来有XX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被吸收入党;并通过团课、本支部书记及支委的谈心等形式加强对团外青年的思想教育,绝大部分团外青年已向团组织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团委严格按照程序和要求,发展新团员。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占领校园
(一)团组织文体活动异彩纷呈
在搞好以上各项主题活动之外,我们通过学生会,坚持开展常规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如英语角、手抄报、有奖征文、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拔河、元旦猜谜、长跑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各项活动努力做到有量度,有计划,讲究科学性,兼顾教育与情趣,知识与娱乐,活动与休息的关系,寓教于乐,以美育德,求真启善。
(二)社会实践活动常抓不懈
几年来,我校团委积极组织团员青年关注家乡发展、参与家乡的建设,利用寒暑假深入社会开展公益劳动和社会调查活动,举行社会实践活动的报告会并对活动成果显著的进行表彰和奖励。与社区结对子、到福利院慰问孤寡老人、开展“献爱心希望工程”活动、定期为离退休教工服务等青年志愿者活动也开展得有声有色,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委还根据社会的发展,加强信息化建设。团委办公室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硬件配备齐全,有电脑、打印机,在网页上还设有意见箱,充分听取学生的心声。
在人的一生中,类似年会、表彰会这样的仪式还有很多: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入党宣誓、婚礼、公司庆典……这些仪式大多数对我们具有特别的意义,甚至有的会让我们刻骨铭心。而这,正是仪式的价值所在。
对于“仪式”的误解
所谓仪式,是指特定活动过程中的一系列行为方式。仪式通常比较正式,有着既定的程序和流程,有的仪式还要借助特定的工具、服饰、装饰等等。宗教活动可能是当今仪式中最为复杂的社会活动,每次进入教堂这样的地方,庄严、肃穆的感觉都会油然而生。开学典礼、婚礼这样的仪式则能带给我们另外的感受,这些感受可能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产生强烈的影响,而这可以称为仪式感,是我们在参加特定仪式过程中内心所产生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往往伴随着敬畏、尊敬、认可等心理感受。从古至今,仪式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提起企业管理中的仪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会是各种类型的动员会、年会,铺天盖地的横幅、招展的彩旗,隆重的场面、铺张的陈设,其实,这些都是对仪式和仪式感的误解。就企业实践来看,对仪式的误解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形式主义。有些企业经营者不愿意搞仪式,觉得纯属形式主义,费时费力,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一些具有技术背景的管理者,他们认为90后员工不喜欢受束缚,更不会喜欢各种繁文缛节的仪式。然而,互联网餐饮“三剑客”品牌之一的伏牛堂创始人张天一却认为:“有人说90后是去仪式化,反流程的群体,我不这么看,他们被认可、被关注的需求更加突出,更需要仪式和流程化的东西。” 张天一本身就是一位90后,我们相信,他的观点至少代表了一部分90后人群,值得管理者思考。
铺张浪费。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者总是把年会这样的活动简单化,员工一起聚个餐,然后现场发个红包,年年如此,员工们往往会觉得太没创意,只能望着“别人家的年会”表示羡慕嫉妒恨。经营者之所以不愿意把年会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原因之一恐怕是基于成本方面的考虑。其实,举行仪式,不一定需要高额的成本,只要设计得当,完全可以做到花小钱办大事。比如年终聚会现场增加些参与性强的热门游戏,或者是员工自编一些简单的小节目,甚至是搞一些经典或热门影片现场配音,等等。
“口号党”。常常看到一些理发店、饭店组织员工每天早晨在店门前充满激情地喊口号,跳街舞。看起来确实是一种仪式,但更是对仪式感的一种片面化理解,他们只是照搬了一些仪式中的局部环节而已。仪式感并不排斥口号,但口号并非仪式感的全部。在一些专卖店里,员工每成交一笔较大的业务,现场的广播都会播报一下这位员工的工号和一句恭喜的话,然后,所有员工都会同时说一句“加油”,虽然这只是一句简单至极的口号,但因为配上了语音播报业绩,其效果和理发店门口喊口就有了很大的差别。
用仪式提升管理成效
其实,如果我们把仪式用对了,可以大大提升管理成效,增强员工的凝聚力,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君不见,每年春节后的首个开工日,腾讯员工都会排队领取小马哥的利是红包。腾讯员工年收入数十万,却依然对金额只有一二百元的利是红包如此重视。据说,每年领红包的队伍在腾讯大厦的楼下绕了很多圈,有的员工凌晨就开始排队,甚至还有人带着笔记本电脑边排队边工作。
那么,到底哪些仪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呢?
新员工入职仪式。笔者认为,新员工入职是最值得仪式化的一项管理活动,尤其是对于从校园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应届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对初入职场的人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很可能会奠定一个人的工作风格、行为习惯,甚至会改变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因此,如果企业能够将入职这件看似平常的事以特别的仪式呈现在新员工面前,他们或许会铭记终身,即便某一天从企业离开,他们还有可能因为入职仪式的感动而对企业保持长久的感情。某互联网公司在新员工入职当天,将电梯间门口直至公司的前台铺上红地毯,新员工进入的时候,公司的管理层及他所在部门的员工全部在两旁列队欢迎,新员工们往往受宠若惊,对这样的入职仪式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在当天增加个总经理一对一宴请的话,相信任何一位新员工都要被融化了,都会死心塌地为企业服务。
重大纪念日活动。正如人们往往会以隆重的方式庆祝结婚纪念日一样,企业的重大纪念日也值得通过一些特殊的仪式来庆贺。重大纪念日不仅仅是诸如开业仪式、周年庆典这类常规纪念日,更可以包括经营实现重要目标、产品更新迭代、员工入司几周年等等。比如中国电信等企业,会向工作满20年、30年的老员工发放奖牌,表彰他们为企业所作的贡献。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有点“国企化”,但确实也是鼓励优秀员工长期服务的一种方式。腾讯其实也有类似做法,会向入职满十周年的员工赠送限量版的尊贵“钻企鹅”作为贺礼。
员工表彰活动。很多企业会定期开展各类优秀员工评选与表彰活动,如某电视媒体每年都会在主持人、记者、技术、经营等岗位序列评选出十佳员工,最终结果由全员投票产生;一些房产中介公司也会评选年度、季度甚至月度销售冠军、重大进步奖等等,并且通过专门召开表彰会的形式,将此事广而告之,有的甚至还会让获奖者身披绶带、胸佩红花上台领奖。这样的仪式,成本低廉,但却能大大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同时也向广大员工彰显了企业对于业绩优秀者的认可,无形中会对其他员工形成示范效应,从而产生广泛的激励效果。在此过程中,还有部分企业广泛开展网络投票,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宣传优势,扩大评选表彰活动的影响力,不仅仅对员工产生影响,而且向社会传递了企业的价值观,从而塑造了良好的雇主形象。
深职院出台了志愿服务管理办法“1+3”文件,包括志愿者的注册与管理,志愿者培训、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以及激励保障制度等等。(一)注册与管理深职院校志愿者联合会负责全校志愿者注册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学院志愿者分会、机关部门志愿者服务队负责各学院、部门的志愿者注册工作。注册程序为:申请人直接到志愿者组织提出申请,或通过网络方式提出申请,填写《志愿者注册登记表》;志愿者组织对申请人进行审核;符合志愿者条件的,参加志愿者组织举行的《志愿服务理念与实践》专项培训,培训合格后签订志愿者注册协议,举行宣誓,授予志愿者编号,佩戴志愿者标志。为便于注册志愿者的统一管理,志愿者注册后即获得深圳市统一使用的注册号。每年对注册志愿者进行年审,每年参加志愿服务时间20小时及以上者年审方合格,否则取消其注册志愿者资格。(二)志愿者培训深职院志愿者培训分为通用培训和岗位培训两类。通用培训主要包括志愿服务理念和心态、文明礼仪等知识的培训,岗位培训主要是让志愿者掌握与服务岗位相关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业务流程和作业标准等知识和技能。学校开设《志愿服务理念与实践》专项培训,共20个学时,其中理论培训6个学时,志愿服务活动实践14个学时。所有志愿者均需参加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成为注册志愿者并取得志愿服务证。20个学时的时间记录为志愿服务时数。志愿者参加每项志愿服务活动前,需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校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负责建立“志愿者培训师资源库”,负责集体备课和讲课,并统筹协调各学院培训的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三)激励与保障制度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志愿者之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社会建设与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全校师生志愿服务工作;各学院和机关学校成立“志愿者之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要成立相应领导机构,设立志愿服务中心,明确责任领导和工作人员;各学生班级要设立志愿服务团队,各团支部在其支部班子中可以设立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委员。2.投入保障学校设立志愿者工作专项基金,为“志愿者之校”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形式的志愿服务资金募集机制,改善志愿服务物质保障条件;加强和规范志愿服务资金管理,严格财务和审计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志愿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促进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发展。3.志愿服务保障一经深职院注册的志愿者即可享受深圳市义工联所规定的交通、保险、医疗等基本保障。校外志愿服务活动有需求方时,一般情况下,志愿服务需求方应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交通、餐饮、临时休息场所等基本保障。学校倡导志愿者参保校园意外险,费用由政府、学校和个人三方缴纳。志愿者参加市外志愿服务活动或者市内多天或市内具有一定风险的志愿服务活动时,由校志愿者组织或校外需志愿服务的单位负责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志愿者提供相应的人身保险。4.激励机制深职院将志愿服务纳入推优入党和评优、评奖工作体系,将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学生评优、评奖的必备条件;同时建立志愿服务档案卡,将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关情况记录到就业推荐材料和毕业生信息库;成立志愿服务储蓄银行,实行志愿服务时间和学时、学分转换制度;依据志愿者服务时间和业绩,实行志愿者星级认证制度和志愿者服务证书制度;设置志愿服务“校长奖”,定期开展志愿服务优秀集体、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的评比、表彰。
二、个性层面的文化建设
个性层面的文化是组织中成员和成员所组织成的非正式团体的精神追求。充分认识到组织成员的个性化需求,注重他们在个性层面的要求,使个性与共性层面达到良好的平衡,才能使组织产生创新力,推动组织发展。深职院“志愿者之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统筹协调全校师生志愿服务工作;除此之外各学院成立“志愿者之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志愿服务中心,学校鼓励各学院依托学院专业,发展学院特色志愿服务。如汽车与交通学院深圳地铁志愿者有一套完善的招募与管理办法。艺术设计学院“蓝心青年志愿服务中心”确立“服务社会、帮助他人、完善自己、弘扬新风”的行动宗旨和“爱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的志愿者口号,服务中心下设9个服务队,珠宝鉴定和会展志愿服务队是学院的特色项目,广泛参与深圳文博会、香港·深圳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水墨双城双年展、深圳动漫展、关山月美术馆、深圳华·美术馆、鹏宝轩艺术馆等各种大型专项志愿服务活动,或到深圳市各社区开展珠宝首饰鉴定等服务,为深圳的创意文化产业做出积极贡献,生学院的食品安全志愿者提出“义家人,超开心”的志愿服务口号。外语学院利用自己学院专业开展“Openyourmouth,openyourworld”英语第二课堂辅导——四点半课堂,充分利用学生放学后到家长下班前的空闲时间,即16:30——18:00,以一对一的形式,协助孩子们完成作业,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培养孩子们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对话的交际能力,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深职院经济学院“非遗文化志愿服务对”和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合作,为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沙头角鱼灯舞开展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志愿服务,如进行鱼灯舞传承辅导、鱼灯编扎培训、“非遗”文化辅导、专题讲座、专题展览以及合作研究等。通过师生的文化志愿活动与“非遗”传承与保护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和活动参与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背景层次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