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0-19 13:58: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

第1篇

作为日常交际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中西方的禁忌语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该文从禁忌语的历史演变入手,就中西方禁忌语在语音与词汇方面的相同点以及表现在颜色、数字与话题等方面的不同之处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禁忌语;文化差异;中西方;交际

作为文化现象的一种,禁忌的产生与其发展演变都有着可追溯的历史文化渊源。东汉文字学家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了“禁”与“忌”这两个字:“禁,吉凶之忌也;忌,憎恶也”。由是观之,“禁”与“忌”这两个字都是带有贬义的,表示的是人们所避讳的事物。而鲁迅在《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中写道:“看一本旧历本,写着‘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这么多的禁忌。”禁忌语这一文化现象是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民族与语言之中的,而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决定了中西方会有着不同的禁忌与避讳,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禁忌语。如若不了解禁忌语的话,就难免会在中西方的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失误,从而影响到正常交际的开展,如此一来,了解中西方禁忌语的异同也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了。

1禁忌语的定义及其历史演变

追根溯源,“禁忌”一词可以追溯到太平洋群岛波利尼西亚(Polynesia)的汤加语(Tongan),其英语音为Taboo,而汉语称之为“塔布”。及至后来,这一名词在人类学、人种学以及社会学领域的研究中成为一种专用名词而得以广泛的运用。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来看,禁忌语是在文化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以及语境等因素的综合交互作用之下所产生的。在人类文明的早期,考虑到人类低下的认识水平以及较为有限的征服自然的能等这一实际情况,人类在正确地认识与掌握自然现象与规律方面存在着极大的难度,如此一来,会将语言与一些令人敬畏的客观事物联系起来也就不足为奇了。及至此时,语言禁忌也就产生了。《圣经》的“十诫”中就有“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因为妄称上帝名的,耶和华必不以他为无罪。”故而,对于正统的犹太人来说,God一词是禁忌的。可以这么说,任何一种禁忌语的产生都有其社会意识形态的因素,而这一因素也会极大地影响到禁忌语的演变。及至现代,封建迷信成分在禁忌语中的比例相对降低了,并且,与日益深化的跨文化交际这一大趋势相伴随,中西方的禁忌语也在相互作用与影响,也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相似性。可以这么说,在现代,禁忌语的外延得以延伸,只要是在交际中或者是在公共场合中引致其他人出现反感情绪的词汇等都可以纳入到禁忌语的范畴之中来。

2中西禁忌语的共同特征

即便说中西方有着差异化的文化背景,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中西方文化之间还是有着一定的共性的。由是观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西方禁忌语也就相应的会存在有一定的相同特征,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点:

2.1语音方面

长期以来,作为人类交流工具的语言,在原始时代就被赋予神秘的力量,这一神秘性就在于当时的人认为语言是人类一切祸福的根源。从这一角度来看,有一些词语是普遍被中西方的人们视为禁忌语的,具体来看,那些与代表灾难的词汇有着相同或者是相似发音的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会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一类词汇,以免为自己和他人招来灾祸。在中国,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筷子,实际上在古代是称为“箸”的,这也是因为“箸”与衣食住行中的“住”有着相同的发音,而对于古时的船家来说,最忌讳的就是“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者翻了都是不吉利的。有鉴于此,便将“箸”改为了“筷”,此时,“筷”又与“快”有着相同的发音,取其“快速”这一吉利之意。语音方面的这一特点在西方也极为常见,比如说,“cock”一词,大家都知道它是“公鸡”的意思,然而,在美国的俚语中,“cock”一词指的却是男性生殖器。如果你需要表达“他有两只公鸡”的话,就可以用“rooster”来代替。

2.2词汇方面

1)猥亵词语的避讳

辱骂性的词语往往会冒犯与侵犯到他人,由此就会使人反感,更有甚者还会引致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从这一角度来看,一般会将此类辱骂猥亵性的词语视为大众禁忌。一般而言,在英语中,绝大部分牵涉到宗教或者是性的词汇往往是辱骂性的,比如说:rubber,这一词汇除了有橡皮擦和轮胎的意思之外,还有的意思,如果一个人说:“Healwayscarriesarubberjustincase”,实际意思是“他总是携带以防万一”。

2)亵渎神圣的避讳

那些直接称呼上帝或者是佛祖的语言,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神的冒犯,也应该要禁止这类词汇的使用。举例来讲,基督教徒是不能轻佻地提到上帝或上帝的名字的,往往会用gosh和golly等词来替代god,类似于God、devil、heaven、hell、Christ以及damn等词只能在特定的场合使用,如若不然,就会被视为是对神的冒犯。有鉴于此,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要尽可能地避免使用这类会亵渎神圣的词语。而在中国,神的名称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称其为“大帝”,“大圣”,“佛陀”等。

3)生老病死方面的避讳

即便说死亡是每个人生命的最后归宿,但人们依旧会敬畏死亡。与死亡相关的词汇对于中西方而言,在其日常生活中都是要尽可能地避免提及。若要表达这一意思,通常来讲都会较为委婉地来表达。比如说,在英语中委婉表示“死亡”的词汇是极为丰富的,据不完全统计,与“死”相关的词汇就有400余条,特别需要指出的就是,这些词汇往往是与基督教紧密相连的,如“begone,wentoff,wenttohislasthome,tofallasleep,tobetakentoparadise,turnupmytoes”等等。而在汉语中,与“死亡”相关的词汇仅在《汉语委婉语词典》中就多达481条,如“升天、驾鹤西去、西游、谢世、辞世、羽化、圆寂、仙逝、与世长辞,寿终正寝”等。除此之外,中西方在对待与表达与疾病相关的意思之时也是极为谨慎与避讳的,比如说,在提及一般的病痛之时,西方人会说“Ifeelnotgood”,中国人则会含糊其辞的用“不太舒服”来表示;如果说是较为严重的疾病,以癌症为例,西方人会用“BigC”或者是“thelongillness”来指代,而中国人则会用“那种病”或者是“不好的病”来替代“癌症”。

3中西禁忌语的不同之处

禁忌是一种没有明文规定却约定俗成,大家都通晓遵从的行为准则,他是和所处民族、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等有密切关联的。所以英语国家的禁忌与中国语言禁忌有着天壤之别,下面我们简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剖析英汉禁忌语之间的区别:

3.1颜色禁忌

具体来看,中西方禁忌语中,有关颜色的禁忌尤以红色与白色差异最大。以红色为例,立足于人类学的视角来看,红色可以给人带来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颜色往往是与太阳相关联在一起的。远古时代,人们认为“日至而万物生”,处在阳光照耀下的事物往往都是生机勃勃的,此时,人们也就会喜欢与太阳联系在一起的红色了。再加上,封建迷信时期盛行祭祀与巫舞活动,古人对太阳崇拜也就赋予了红色以吉祥之意。比如说,中国人在嫁娶这一类喜事中,会在门窗等处贴上大红色的喜字,新郎新娘也会穿上红色的喜服,以此来寓意新生活的红红火火。除此之外,在中国,红色还与运势有关,比如说,明星的受欢迎可以称之为“走红”、“一夜爆红”、“红透半边天”等。在西方,红色却是与血液联系在一起的,鲜血流出之时,往往伴随着生命的危险与威胁。故而在西方文化中,红色是与暴力、冲突以及战争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一点来看,红色也就成为一种颜色禁忌。汉学家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选择的是《Thestoryofthestone》,而非直译为《Thedreamofredmansion》,这也是因为“red”一词容易令西方人联想到“暴力”等不好的事物,由此就可能会对西方读者产生一种误导,使其从“red”一词来主观推断小说的主题,从而影响其阅读《红楼梦》的兴趣。在风靡全球的《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中,“血色婚礼”是这一小说的极大,堪称史上最血腥剧集,在这里,血红色也就代表着屠杀和灭门。再以白色为例来分析中西方禁忌语的差异。在中国,白色一词出现频率极高,可以简单地从其常用语境中推断出白色之所以成为禁忌语的原因,白虎在五方说中代表的是秋季,古语记载:“白虎者,岁中凶神也”。举例来看,从古至今,中国在亲人的丧事中,穿戴的都是白色的孝服与帽子,守丧期间,也会在头上或者胸前戴上一朵白花。除此之外,白色还代表着“阴险”,在京剧脸谱中,白色脸谱代表的是奸诈多疑与凶诈,如:《三国戏》里的曹操,在《说唱脸谱》中如是唱道:“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而在西方文化中,白色往往是与乳汁、百合花、云彩、雪花等相关联的,故而,白色也就有着纯洁、高雅之意了。比如说,在英语习语“awhitesoul”中,表示的就是天真纯洁,再比如说,“oneofthewhitedayofsb.life”表示的又是某人幸运的一天,

3.2数字禁忌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极为常见的现象就是人们往往会对某些数字极为偏爱,而又对某些数字略为忌讳。即便说这一现象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毋庸置疑的是有关于数字的禁忌是全球范围内的一种共性现象。在中国,从语音的角度来看,数字“四”因其与“死”的发音略相似,在发音时,极易联想到死亡这一不好的事物,也就被中国人视为是不吉利与晦气的。即便是到现如今,楼层、房间号都极为避讳“四”,尤其是在医院。而在月份方面,五月因其潮湿多雨,农作物也容易遭受病虫害,故而,称五月为“恶月”。在西方,禁忌的数字是“十三”,究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北欧神话之中。相传有十二位北欧神祇聚餐,而煞神不请自来,凑满了十三人,聚餐完之后,煞神恶作剧,害死了一位最受人尊敬的神灵。再加上,圣经中的记载,出卖耶稣的犹大是其第十三位弟子,而且在最后的晚餐上也是第十三个人,聚餐的日子也是十三号,自此,数字“十三”便代表着不吉利,西方人极为不喜欢这个数字。

3.3话题禁忌

众所周知,西方人强调的是个人主义与独立性,而这些也就决定了西方人对于隐私的注重。从这一角度来看,涉及个人隐私的话题,包括年龄、体重、婚姻状况、收入等在内都是较为敏感的。在与西方人交际的过程之中,如若不注意这方面的话,就极易引致其不快与反感,从而影响到交际的正常开展。英语中有一句习语:“Aman’shomeishiscastle”,这也就意味着与家相关的事物都是不可侵犯到。具体来看,有一些常见的英语问句:Howoldareyou?Howmuchdoyoumake?What’syourreligion?Didyougetmarried?上述这些问题涉及了一个人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与,而这些都被西方人视为个人隐私。然而,处于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却对个人隐私没有那么看重,在其看来,上述这些问题表达的是他们对其他人的关心与问候,并不认为这些是属于禁忌话题。

4结语

禁忌语作为交际语言中的一种,会受到、传统习俗、心路历程等因素的影响,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得中西方的禁忌语有其相似性的同时,更为明显的就是其不同之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化以及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开展,禁忌语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考虑到这一实际情况,我们要更进一步地学习与掌握中西方禁忌语的共性与不同之处,从而更利于跨文化交际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永晨.论试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J].苏州大学学报,199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崔永华.词汇文字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7.

[4]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5]孙静.从民俗心理角度谈汉语禁忌语与委婉语的历史流变[J].现代交际,2009(11).

第2篇

【关键词】语言;文化差异;翻译

语言不仅是信息的载体,而且也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都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信仰、心理和价值观。翻译作为一种语际交流方式,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也是文化移植的过程。因此,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除了要通晓两种语言文字外,还必须要了解这两种语言代表的两种文化,深刻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

一、思维差异与翻译

汉英两个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事物,往往因思维方式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对颜色的使用和表达,汉语的“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黑眼睛”则译为“dark eyes”;汉语的“黄”,英语译为“blue film”.此外,在逻辑思维上也存在差异。例如英语句子“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若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那就大错特错了。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该是“今天无论你怎么出洋相都不过分。”

由于英汉文化的差异,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如英语句子“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的正确译法为“不过我们说到故事后头去了。”因为在“前”与“后”分别代表“过去”和“未来”时,中国人与西方人似乎采取了不同的观点,中国人仿佛是面对着过去看问题的,因此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说法;而英语民族则相反。

二、历史典故和差异与翻译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大量口头流传和文字记载下来的典故,反映了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民都各自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一些典故往往不易理解,也就难于欣赏。如三个和尚的典故留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谚语:“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要把这个谚语神形并茂地译成英语并不是那么容易。主要问题在于信仰基督教的英语国家对“和尚”这个概念比较陌生,而有关和尚的这个典故更是鲜为人知。因此.译成英语时形意很难兼顾。要译好这些历史典故,就必须要注意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

在我国传统的宗教文化中,有道教主宰天地的“玉帝”,有佛教中法力无边的“如来佛”,有神话中的“龙王”,而这些在欧美文化中都是不存在的。西方国家多信奉基督教。对于中西方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是应当注意的。由于宗教文化的差异,有些词汇在汉语和英语都有对应的词汇,但它们所蕴含的宗教文化信息却大相径庭。比如英语中“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西方人认为龙是凶残的怪物,应予消灭。而汉语中的“龙”字则恰恰相反,它是传说中“上天”的神物。中国人常常把自己比喻为“龙的传人”。 但由于汉语的“龙”和英语中的“dragon”存在着文化信息上的差异,有些“龙”字的汉语不能直译为“dragon”。因为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而“亚洲四小龙”译成英文时最好转换喻体,译为“four Asian tigers”。

三、生产活动和自然环境差异与翻译

语言常常与人们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中国人常说“像老黄牛一样勤劳;力大如牛”。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地,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地理环境影响气候,因此也影响着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以及词语的内涵。比如中国的“东风”和英语中的“east wind”,虽然汉英两种文化中都有对应词语,但内涵却截然不同。中国西部是高山,东临大海,在中国人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而英国的“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

四、生活习俗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约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套话是“你到哪儿去?”、“你在干什么?”或“你吃过了吗?”在中国文化里,这几句话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礼节性的、见面打招呼的一种方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话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到哪儿去?”、“你在干什么?”之类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纯属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对方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了吗?”则会使他们不知所措,他们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语,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如“Hello!”、“Good morning”或“How are you?”。

就称谓而言,不同语言里对一个概念的所指和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汉语里姐姐和妹妹、哥哥和弟弟分得很清楚,而英语里则不问姊妹、不问兄弟一视同仁,分别为sister和brother,汉语里表示堂表亲属关系的词语也是径渭分明,堂兄和堂弟,堂姐和堂妹,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分出大小,又要说出性别,而英语里却模糊、笼统,一律称为cousin。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其中的很多习俗也产生了很多笑话。但是,不同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形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各种文化差异,多看,多想,多动脑,从各个方面增加自己的知识含量,力求最大程度的忠实于原作,给读者带来精神上的完美享受。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 中西送礼 送礼行为 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引言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统上很注重礼尚往来。因此,送礼也就成了表情达意的一种沟通方式。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项目负责人、著名社会评估专家柯兰君教授(Prof.Bettina Gransow)曾说:“送礼作为社会互换的一种形式,无论是过去和现在,对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都起着积极和消极的作用。具有正面和负面的功能,送礼同时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所形成的互换方式。”在西方送礼行为也非常普遍,但中西方对送礼的看法不同,处理方式和接收方式也不同。本文从“送礼”这一社会现象入手,具体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进一步了解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二、中国人送礼与西方送礼的差异

1.对送礼的看法不同

中国人送礼比较重视礼品本身的价值。而西方人送的礼物一般都很轻,如向女朋友表达爱情,送上一枝玫瑰花;朋友过生日,送上一张贺卡;参加朋友的周末晚会,带上一盒巧克力。他们并不在乎礼品的贵贱,认为意思到了就行。有位男士送给他女朋友一枝已不太新鲜的花作为生日礼物,她仍然很高兴,认为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生日。中国人送礼重内容,而西方人更重包装。西方人送别人礼物,包装精美,包装的价值往往超过内涵的价值。你有时收到看来很大、很豪华的礼物,而拆开来一看,里面却是很小、很普通的物品。

2.对送礼的处理方式不同

中国人送礼讲究藏而不露,甚至行若无事,主人在客人走了以后才会发觉查看。而西方人讲究当面拆开,当面表示惊喜和感谢,以示对送礼者的尊重。英美人接受礼物时,会立即说:“It’svery nice.”“I really like it.”“That’s what I just wanted.”之类的赞美话,以不辜负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如因某种原因,不想当面拆开,必须予以说明,并致歉意。

3.对送礼的接受方式不同

中国人收受他人礼物时,喜欢再三推辞,以示谦让和客气,并且在收到礼物后虽然满心欢喜,也会将其搁置一旁。但是西方人则不然。他认为你的礼物是经过千挑万选的,所以送来了,就要毫不客气地“笑纳”,并且还要当着你的面打开看看,除了要惊叹一声外还要再盛赞一番。

三、中西送礼习俗体现的文化差异

1.不同的社会风俗习惯

人们的举手投足、一言一行都严格地遵守各自社会的风俗习惯。可以讲,它们都是某一社会价值观的真实写照,而不同社会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社会期望,因此,即使是同样的行为也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交际失误就在所难免。譬如,中国人在交际时,十分重视变通、含蓄。这样的风格在美国文化中则会给人以“不精确”、“模棱两可”的感觉。在美国社会中,“直言快语”才是人们所崇尚的[1]。

2.中西方礼貌原则的差异

在中国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人们极为重视“谦虚”,这是中国人的美德。中国人之“谦虚”与Leech提到的“谦虚准则”本质上不同。中国人的谦虚主要体现在“卑己尊人”,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比如中国人在赠送礼品时,常以贬低所赠之物达到尊人的目的,如:“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Leech提出的“尽力缩小对他人的贬损;尽量扩大对他人的赞赏”的“谦虚准则”则不同。西方人赠送礼品时,会直接表达希望对方喜欢、欣赏所赠之物。另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受到赞扬后的回应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很大差异。当受到称赞时,西方人最得体的便是说“Thank you”,欣然接受,以避免损害对方的面子,因而符合礼貌准则。而对于一向以自谦来尊重他人的中国人来说,通常会否定赞扬的真实性,以示谦虚,以此符合礼貌准则。[2]

3.中西不同的面子观和价值取向

“面子”是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概念,“Face”只是汉语中“面子”和“脸”的英文直译词。汉语中经常会提到“给面子”、“给脸”、“丢面子”、“丢脸”等。汉语中“脸”、“面子”通常指群体出于尊敬给予个体的一种良好的声誉。汉语中面子的获得要依赖于他人的参与,不能把自己置于与他人分离的境地。Brown和Levinson将“面子”(Face)定义为每个人都想获得的一种公共的自身形象(public self- image)。它体现了个人的欲望或需求,是一种个人主义的,以自我为取向的形象。而汉语中的“面子”则是依赖于他人的群体取向。[3]

中国人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今天,不论是富是穷,不论身份高低,不论在城市农村,都追求脸面,将送礼、维系体面和关系等视为基本需要,将争脸、给面子和礼尚往来列为基本行为规范,形成中国人社会中恒久而普遍的礼品消费行为。

西方社会“面子”的概念从内涵来讲要比中国的“面子”小得多,他们倾向于把人与事分开,对人不对事。双方可能公开对抗,大嚷大叫、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但因为他们是任务取向、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事后仍然是朋友。西方对“面子”的理解受到印象机制的影响,反映了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因为在主体上,西方是平等取向,人际关系基于平行,所以人们追求自我实现、个人奋斗,人们高度重视个人权力、个人隐私,人们强调各开其口、各行其是、各展其才、各实其志。西方的面子概念与中国迥异。首先,中国的面子主要强调人际关系,而西方的面子和中国的面子一样具有“社会约束力”。其次,由于西方受个人主义取向影响,集体规范或期望较低,人人试图建立“平等性”关系,一旦发生冲突,人事两分,对事不对人,因此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人的“死要面子”。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方西有不同的送礼方式和不同的文化因素。只有通过表象追寻实质才能实现对不同文化的正确理解,才能更好地与西方人交往。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第4篇

【关键词】电影翻译;中西方文化;文化差异;翻译原则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社会和文化生活领域之间的交流也不断增强。电影在当前各国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其不仅能够传播信息和抒感,而且能够更好的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从而使观众获得艺术上的享受。在当前文化交流过程中,电影翻译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递作用。目前我国电影翻译总体质量还不如人意,特别是对于引进的外国优秀影响,在具体翻译过程中还要针对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综合语言规律、文化背景及心理审美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确保翻译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电影翻译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1.电影中的审美价值及特征。电影翻译作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审美具有密切的联系,这也使翻译工作包含一定的审美价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性,这也使受众在审美方面也存在差异。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美感与生活相联系,而西方国家则认为审美在生活之上,与社会生活具有明确的界限。因此在电影翻译工作中,需要把握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核心所在。电影作为生活的再现,这也使电影名称中也包含着较多的民族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工作中,需要遵循审美原则和文化原则,尽可能对原有国家的文化信息进行还原,并利用最为贴切的形式将其传递给受众。电影翻译工作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其以独特的审美理念使更多优秀的电影跨出国界,为全世界观念带来视听上的盛宴,并更好的推动了全球电影艺术的快速发展。

2.翻译工作的表达差异性。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存在较多的方面,如人们表达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我国更重视句子之间的意合,并依靠词语的顺序来表现内容。但西方国家的人们则对句子的形合更为重视,语句结构更为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中西方人们在思维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分歧,中国人更习惯综合考虑问题,对语句的暗示、归纳和含蓄更为重视。西方人则不同,其更注重分析,语句更重逻辑性。对于中西方语句结构来讲,基本都是主谓宾结构,但由于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差异性,因此也导致基本句子结构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英文语句结构更为紧凑,能够明确的表达出词语之间的关系,在句子中更多的会应用到衔接词语。汉语句子相对简单,句子较为松散。在电影翻译过程中,由于电影中的台词相对简单,为了能够更好的表现出故事情节的紧迫感,不仅要做到词句节奏对称,而且还要能够让观众理解,要符合电影表现内容的同时,还要与汉语或是英语的特征相符合。

3.电影翻译中不同文化的差异性。语言承载着一个国家地区的民族文化,因此不同语言其具备不同的文化内涵和背景,这也使处于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其他地区的语言很难理解。因此对于具有地区文化的语言信息,在电影翻译过程中需要做到正确翻译。需要根据不同国家民族的不同文化习惯来准确对语言的使用方式的进行表达,从而使观众能够更好的理解电影中蕴涵的文化元素。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对于涉及到区域地理文化方面的内容,在翻译时要进行适当的补充,这样观众在观看电影过程中也能够更方便的对电影内容进行理解。

二、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遵循原则

1.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强化双方优势互补。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对于电影翻译工作者来讲,需要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能够将文化背景背景更好的在电影翻译过程中进行渗透,有效的避免了将文化背景孤立于语言之外,使其成为观众对电影进行深刻理解的辅助手段。在电影翻译工作中,无论是翻译还是文化背景都是服务于观赏这一共同目的,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语言对思想和情感的表达,全面提高观众跨文化欣赏电影的能力。

2.增进文化交流,提高翻译水平。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其精华部分,同时也存在糟粕。因此在电影翻译过程中,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注意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做到兼取并蓄,实现双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随着国际间电影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人类各种文化差距的逐渐缩小,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同样对异域文化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注重不同文化差异性的特征,不仅能将新鲜元素注入本国文化之中,也能促进本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加速“文化全球化”的进程。在增进文化交流的同时,电影翻译工作者除了培养自身的语言基本能力外,还要学习双方的文化,因为一定的文化语境赋予了该语言特定的意义。加强对语言文化差异的学习,提高翻译水平是缩小电影文化差距的必由之路。

三、结束语

不同国家存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这也使电影翻译会受到不同文化的制约影响,使其印上社会文化的烙印,更好的将中西方文化差异凸显出来。当前我国电影事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西方国家优秀的影片不断被引入我国,这也进一步增强了中西方文化差异之间的碰撞。作为电影翻译工作者,需要在具体翻译工作中更好的实现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了解其差异,形成优势互补,全面提高电影翻译的水平,增进中西方国家之间文化的交流。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 中西方文化差异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贸易的加速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已经是当代社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种背景下,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社会和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导致中西方文化差异。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因而作出了不准确的推论,以致产生误解和曲解,影响交际效果。通过对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来指导英语教学。

一、中西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文化差异

1.个人隐私。

在某些方面,中国人的隐私观念比较薄弱。中国人提倡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苦辣,对方也愿意坦诚相告。而西方人则非常注重个人隐私,不愿意向别人过多提及自己的事情,更不愿意让别人干预。比如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否、家庭状况都是很私人的问题。

2.时间观冲突。

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他们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在西方,要拜访某人,必须事先通知或约定,并说明拜访的目的、时间和地点,经商定后方可进行。而且西方人一般是准时到达指定地点。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有些人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地按照计划进行,往往时间观念很淡泊,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从而引发冲突。

3.赞扬与赞美冲突。

各国的风俗、礼仪、交流都受特定环境的影响,都具有鲜明的特色。中国人注重谦虚,在与人交际时,讲求“卑己尊人”,这是一种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礼貌现象。在受到赞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会谦虚地说“不好”、“不行”等,因为谦虚是中国人的美德。这体现出中国人在交往时,更注重委婉、含蓄。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 English is quite 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西方国家却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当他们受到赞扬时,总会很高兴地说一声“Thank you.”表示接受。因为西方人注重直来直去,“坦率”就能体现他的价值观和交流方式。

4.称呼语言的差异。

在交际中,中国人重视等级差别,为了能抬高别人的地位,喜欢用官衔称呼对方,以示礼貌。以“姓+行政职务”作称呼最为常见,人们对职称是副职的领导称呼时,也习惯省去“副”字,以示尊敬。而在英语国家,在非正式场合,同事及上下级之间一般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以表示礼貌。但是在一些正式场合,人们也用一些头衔称呼对方。

二、造成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探究

造成中西文化冲突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本,就是因为中西双方有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背景,必然带来人们思想、行为等多方面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分析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思维模式存在差异。

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和认识,不同的国家存在不同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模式方面必然存在差异,这一点在中西文化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注重逻辑和分析,而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表现出直觉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的特征。西方人想法喜欢直来直往,而中国人则比较含蓄、委婉。

2.行为规范各不相同。

由于从小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的不同,导致中西方人的行为规范的差异,所以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3.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的交际能力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产生的,必然与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价值体系,这套体系能够帮助人们区分美与丑、善良与邪恶,这就是人们的处世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但是它不能脱离具体的文化而存在,每一种文化的判断标准是不同的,这种文化认为是好的,另一种文化可能认为不好,但是它们在自己的文化体系内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绝不可以理解为一种价值标准先进,而另一种价值标准落后。以中西文化为例,在中国文化中,人们推崇谦虚知礼,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同时社会风气也往往封杀过于突出的个人,正所谓“行高于众,人必非之”。在中国文化中,集体取向占据主导地位,追求个人发展被视为一种严重的个人主义,必然会受到谴责。而西方文化则非常崇尚个人主义,“随遇而安”被看作是缺乏进取精神的表现,是懒惰、无能的同义语,为社会和个人所不取。人本位的思想根植于他们心中,人们崇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实现个人利益,并且认为个人利益至高无上。

三、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我们与西方的交往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很多文化方面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跨文化交往的效果,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极有必要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措施如下:

1.转变教学观念。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中,外语教学多半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师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授课的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切实认识到文化冲突的危害性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英语文化知识教育的量与度,以及教学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改进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大学的英语教学侧重点都放在了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加以控制,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电影、投影仪、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西方电影了解国外的风俗,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使其学到知识。

3.通过阶段性专题介绍,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

阶段性专题介绍是立足于课堂外,通过专题讲解、请外籍教师介绍、搞活动、组织竞赛等多种形式,进行较系统的文化导入和交际能力培养。专题题目有:颜色用法差异、动物寓意的差异、体态语言的差别、圣诞专题晚会、英美谚语专讲、禁忌语专讲等。每次专题讲座前,可先请学生课前准备,根据主题选择分组回答问题、急智题抢答、小品演出、找错误、看原版电影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拉近学生与跨文化交际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掌握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许果,梅林.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Vol8,(6):121-123.

第6篇

中西方文化差异口语教学影响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有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与宗教,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道德观念等等。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导致了中西方语言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文化学习与交流的多种困扰因素。这些内容反映在语言里,又通过语言给予表达与传播,所以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要了解和掌握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必须先从文化谈起,对于我们学习英语、运用英语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英语口语教学与学习,使学生在真正进行口语对话时可以达到真正的交流,而不是只是了解表面的意思,达不到真正文化与文化的对话。

但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往往培养了学生造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而忽视了语言的社会环境,特别是语言的文化差异,使学生很难说出符合场合的句子,从而使他们的交际能力得不到提高。我们现在学习英语口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到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去学习去生活去工作,因此,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语口语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比较教学。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密不可分,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相同的字、词对不同的民族而言,由于历史与文化背景的不同,又具有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时,不仅要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了解其文化意义。

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一书中就指出:“语言有一个环境,它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传统和信念”。许多学生虽然学习了语音、语法、词汇,有了相当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和一定的知识面,但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常常不能用英语比较深入、灵活、得体和有效地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以雅思口语口试为例,据统计,在2006年雅思考试中,中国考生雅思口语平均分仅为5.39分,可谓全球倒数第一。而2007年,中国考生雅思口语的平均分更是降低到5.36,蝉联全球倒数第一。2008年和2009年,中国考生的排名依然没有进步。社会对大学生口语能力类似的批评,不断见于报端,我国英语口语考试大纲早在1999年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对学生语言得体性、适切性的要求。

由此可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确实对于口语教学,对于英语交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价值观与道德标准的差异

西方人注重个人展示,以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相反,中国文化却提倡谦虚谨慎。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例子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中国人在言语交往中喜欢试探,言辞婉转含蓄,避免直截了当,以免过于直露,使对方没面子,令对方难堪。英语中婉转语也很多,但英美人在交际中更注重显示自我,他们认为大多数的人际交往只是一种思想交流、信息传递的方式,对“面子”的考虑往往不如中国人多,他们期望对方做出比较直接明白的回答。如在交谈中,外方代表已经再三表达了否定的看法,但为中国人则误把对方的“No”当成谦虚或托辞。

二、社会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往往相互问“你吃过饭了吗?”其实问话者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这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尴尬,因为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种问候的方式。西方人会认为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 外国人对于“Hello,have you eaten your meal?”这样的招呼,往往不知如何回答,甚至还有些不高兴,误认为那些同他们打招呼的人以为他们没钱吃饭,而回以“我有钱吃饭”。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Morning!”或“Good Afternoon”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A nice day,isn’t it?”

又如,汉语“谢谢”的英语对等词是“Thank you”,如何正确地使用和对其做出恰当的反应却是颇有学问的。

就像美国人英在受到别人祝贺、赞美时,“Thank you”是最自然恰当的回答;但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为荣,对赞美、祝贺往往会回以“哪里?哪里?”“惭愧,惭愧”等,如按汉语直译过去,则变成“Where? Where?”或“I feel ashamed”,这样作答则会让对方迷惑不解,这样不得体的回答最终会导致交际失败。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和使用英语的国家在各自的日常交往中,如问候、聊天、称呼及答对等方面都有不同的模式,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

三、社会习俗的差异

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有明显区别。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中国人听后会说一些谦虚之词,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Thank you”。如A:You look beautiful. B:Thank you.而我们对于别人的赞美往往谦虚地说:“没有,没有。”“哪里,哪里。”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怀疑自己的判断力。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接受对方的赞扬。

第7篇

关键词 旅游英语 修辞差异 中西方文化差异

旅游业已成为一项飞速发展的重要产业,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游客涌入中国,来了解,感受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和历史传统。外国游客一般是通过阅读旅游资料、观看图片简介及聆听导游对景点讲解来了解我国的奇观异景,而文化是旅游的核心,外国游客在陶醉于美景时,不仅使感官上得到满足和享受,更重要的是感受异国他乡的历史文化。然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某些方面成为旅游的障碍,由于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文化视角会造成不可避免的“文化碰撞”。由此看来,进一步提高旅游资料翻译的准确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旅游英语翻译中修辞差异和文化差异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修辞差异

汉民族具有综合型思维方式,注重整体和谐,修辞手法喜用横向铺叙、层层推进的句式结构。而西方民族审美情趣看重简洁,所谓“Brevity is the soul of the wit.”(言贵简洁),句子结构倾向于主次分明、层次分明,这与他们注重逻辑分析的思维方式分不开。由此可见,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审美情趣的不同,必然形成汉、英两种语言在修辞方面的差异。

(一)重复结构

重复结构的一个典型例子是排比句现象,汉语、英语里都有。排比句通常采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语义相联、语气连贯的词组或句子排列成串,达到“壮势”、“达意”的目的。但汉语和英语的排比结构有很大区别,汉语的排比结构不仅强调齐整美,而且强调反复关,共同词语反复出现,这种排比辞式齐整是汉语重复结构的重要标志。反观英语的排比辞式,“英语的排比一般只强调结构上的整齐匀称”而不刻意于共同词语的反复出现。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情趣由此可见一斑。比如的一句名言:“我们说,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是宣传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其译文为:“ We answer that the Long March is the first of its kind in the annals of history, that it is a manifesto, a propaganda force, a seeding-machine.”试比较中文与英文,在原文中“”一词反复出现了三次,而在译文中这一词仅出现了一词,其余用代词it 来指代,这是因为在英语中代词的使用频率较高,对于汉语中反复出现的名词用代词取代可以使译文更简洁。

(二)四字结构

“四字成语”和“四字格”是四字结构在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方式,比如成语“星移斗转”、“南辕北辙”等。“四字格”是一种音调铿锵、排比连用、势如行云流水的修辞方式,如“中华大地,江河纵横,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烟火怒放,火树银花,灯舞回旋”等等。汉语的“四字格”行文的风格为形式整齐悦目,音调抑扬顿挫,语气连贯自然,这与汉语言行文讲究酣畅淋漓的审美情趣有关。但这样的修辞方式却有可能被西方读者误认为堆砌辞藻,华而不实,故弄玄虚,因为他们审美的情趣在于简洁、严谨。因此,在面对这样的旅游解说内容时,必须让学生对语义进行提炼概括、删减调整,以使译文语义简洁明了,比如峨眉山导游词中的一段:峨眉山月清凉皎洁,光华如洗,熠熠生辉,丝丝扣人。在旅游英语翻译中大多数采用副词或形容词来解释这些四字结构,这样比较符合西方的修辞审美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游客对眼前的美景产生共鸣。

二、 旅游英语翻译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中西方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反映在语言中就是谋篇布局、修辞方法等行为习惯。旅游英语是一种应用性语言,是不同文化背景下与游客之间的一种纽带和交流桥梁。旅游翻译主要是通过翻译让翻译后的旅游资料符合各种游客的审美情趣,起到传递信息、诱导游客、宣传当地文化等功能。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处理旅游英语中的文化差异是十分必要的。如“饺子”“粽子”“元宵”等食品在英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如果勉强将“饺子”译成“dumpling”,不仅后者意思要宽泛得多,而且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拉家常,其乐融融的场面的联想。“粽子”可以解释为“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eaten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但是外国朋友不知道屈原这位伟大的楚国诗人,不知道龙舟节的来历,不知道为什么要在那天吃粽子,粽子的内涵意义仍然没有被传递过去。例如,“作为炎黄子孙,还可以去拜谒离西安不远的黄帝陵”。译文:“Ifyou are of Chinese descent, you may pay tribute to the tomb of Huang di (Yellow Emperor), first Chinese emperor”。这则译文看似比较通顺,但稍留意便发现其美中不足之处。因为中国传说中,黄帝和炎是上古时期部落的首领(chief),而并非皇帝(emperor)。皇帝指的是君主制国家的元首名称之一。自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称皇帝。此后我国历代封建君主才称皇帝。译文中将“黄帝”译为“Yellow(下转第160页)(上接第131页) Emperor”或“First Chinese Emperor”并不十分合适。再如三月三节,可译为“San Yue San Festival (a festival that usually takes place on the third day of the lunar third month, when minority people, especially the young get together for folk song contest or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三月三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一个传统阶梯,极具民族色彩。在阴历三月初三的日子,青年男女聚在一起举行民歌大赛,并借此交朋友。如果不加上解释性翻译,则外国游客很难理解其真正含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翻译旅游资料的时候,不仅要进行两种语言的转化和对比,还要考虑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要注重文化的准确传达。

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并迅速发展着。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让人叹为观止的风景名胜的文明古国,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旅游英语资料承载着中国文化,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使命。因此旅游资料的翻译更应该从中西方文化和修辞差异着手,注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运用合适的策略进行处理,采用各种翻译技巧,尽量使译文能够唤起游客的共鸣,更好地传播文化。

参考文献

[1]袁鑫.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看旅游英语翻译.科技信息,2006(7).

[2]张宁.旅游资料翻译中的文化思考.中国翻译,2000(5).

第8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9-0072-03

1 引 言

目前,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世界各国的商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商家纷纷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和市场方向,争取能在这个商业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知道,商家在参与市场竞争时都会普遍碰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将自己的产品更好地推向市场,推向世界。商品如果想顺利地出口并在国外占有一定的位置,这就不仅要求产品本身要质量优良,而且产品的介绍、商标翻译要迎合国外消费者的心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好的产品及商标翻译对消费者的心理影响是积极的,它能给消费者留下好的印象,激起他们内心的消费欲望。而不成功的商标翻译对消费者会带来负面影响,这不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还会影响到企业本身的形象。而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背景下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共通语言,国际商务的丰富内容和繁杂活动决定了商务英语翻译的复杂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它不仅涉及东西方文字和文化的转换,更涉及国际商务理论知识、国际商贸各个领域的专业语言特点以及各种国际商务文体的行文和专门表达法。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中要特别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要重视其文化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做出适当的调整,我们要兼顾国外的历史背景、文化风俗、忌讳、文字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同时注意应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使语意传达完整贴切,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正确运用好语言,使中西方文化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得以充分的体现。

2 商标的翻译

众所周知,商标在产品销售中起到重要的广告作用。驰名商标在消费者心中就是可靠的质量和优质的产品,就是合理的价格和良好的服务。语言是“文化的镜子”,汉语的许多商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时,这些文化内涵要通过翻译完整地反映于译文中非常困难,因为汉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与英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而这就要求译者必须熟悉两种不同语言的语用原则,具备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知识,能够设法沟通语用意义差异,译出的商标才有意义。比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为“White Elephant,”在字面上,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不准确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这个含义来自于一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这个大臣发觉这头白色的大象很棘手,它的胃口极大又无法安置,但因为是国王送给他的,他既不敢转送给他人,更不敢宰杀,只好小心地侍候着它。不久就把大臣给吃穷了。由此可知,英语国家的人恐怕不会买牌子为“White Elephant”的电池,因为消费者不愿买“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那么。“白象”牌电池应该怎样翻译呢· 我们可以考虑用一种西方人心中象征着强大、有力量的动物lion(狮子)来代替,将“白象”译成Brown Lion。如果买来的电池真是威力无比,消费者何乐而不为呢·

再如,我国上海生产的大白兔奶糖多年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它具有上乘的质量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另一方面,这与白兔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不无关联。但假如把它译成“White Rabbit”并把奶糖销往澳大利亚,或许销量会不尽如人意。因为在澳大利亚大量野兔四处掘洞,破坏草原并与牛羊争食,影响其畜牧业的发展,那里的人们不会喜欢兔子这种动物,所以也不会喜欢以此为商标的商品。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尤其是一些动植物的名称词,如金鸡、白象、孔雀、等,以及数字和颜色词。在英译与这些词相关的商标时,务必小心谨慎,以避免翻译过程中因词义褒贬的变化造成译成的英语商标不受欢迎,从而影响商品的销售。

3 广告宣传用语的翻译

广告的主要功能是打动广大群众,诱发其购买欲,它在商品销售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广告翻译亦然,它强调的是译文的效果,强调译文能否在译语语言文化环境中达到促销的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文是否被广大群众理解、认可、接受。文化差异是汉语广告英译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广告离不开语言,而广告用语是商务英语翻译中一个较难的领域,国际商务英语中,广告词往往带有跨文化、跨语言的色彩,任何广告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上。文化差异造成的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念,成长环境、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等都会影响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及广告的效果。比如,宣传中国海南岛的广告语 “欢迎你到天涯海角来” 在对外宣传英语时曾经按照字面意思翻译为“Welcome to the End of the World”而 “The End of the World” 有“世界末日”的意思,试想一下,当外国游客看到这样的广告时,有谁还敢来游览“天涯海角”呢· 那么,商务工作者将它译为“Welcome to the remotest Corners of the Globe”效果就截然不同了。再如:有一则广告“Take the TOSHIBA,Take the world”这里的Take一词的翻译是关键,不能按照字面将其译为“拿来”或“带来”,准确的翻译应该是:“拥有东芝,拥有世界。”有些广告语在东道主国很出色,但是被翻译成外语之后便显得平淡无味、毫无新意。所以对于这种翻译,多采用四字成语、生活谚语等来展示它的说服力与感染力,而且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的是翻译时的灵感和经验。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