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青蓝工程徒弟总结

青蓝工程徒弟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15 02:36: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青蓝工程徒弟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青蓝工程徒弟总结

第1篇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作为上届导师工程徒弟代表在此发言我感到很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向提供本次学习机会的领导、带领我们的班主任和组织本次活动的刘娜娜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转眼我们已从导师工程毕业半年多了,在这毕业的半年里虽然脱离了曾经魔鬼式的活动,但是回想过去两年的生活我们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我们也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们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我们的教学艺术也有所完善,我们的教学经验变得丰富,我们的业务知识进行了拓宽,最重要的是对于导师工程我们由最初的被逼无奈到后来的心甘情愿再到现在的充满感激。因为作为过来人我只能说通过这个工程我们真的成长了很多。

刚开始的我为了弥补试讲时犯下的错误,为了让我所带班级的班主任相信我是可以带好的,我去听导师的课,去听导师的课,去听其他物理老师的课,后来我为了向学校证明我可以带好物理这门课,我努力的向导师学习,再到我想升到九年级带九年级的课,我不想被下放而努力的学习老师的教学艺术,再到我想带好我的第一届学生,不让学生在我的物理上留遗憾,不让我对自己的第一届留遗憾,和我想成为刘老师那样优秀的教师而真诚、虚心、主动的向刘老师学习。在这两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变的自信了许多,在各方面也都有很大的提高,那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有许多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高超的教学能力,还有许多优秀的教学品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做好教师,最好的是和教师做朋友。"那我们就和我们的导师做最好的朋友吧。

也许导师工程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烦恼,也许我们曾经对此抱怨过,也许我们曾经想退出过,但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站好讲台,站稳三中的讲台,我们一定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坚持向我们的老师学习,将他们的教学经验、艺术、方法学为己用,早日打造一个优秀的自己。

导师工程徒弟代表发言稿(二)

张苏培

尊敬的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能作为徒弟代表在此发言我感到很荣幸。首先,请允许我向提供本次学习机会的领导、带领我们的班主任和我的指导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在工作和生活中给以我们帮助的各位前辈致以崇高的敬意!

转眼导师工程已经进行一年多了,在这一年里我们的心态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的教学技能有所提高,我们的教学艺术也有所完善,我们的教学经验变得丰富,我们的业务知识进行了拓宽,最重要的是对于导师工程我们由最初的被逼无奈到现在的心甘情愿。因为通过这个工程我们真的学到了很多。

刚开始的我为了弥补试讲时犯下的错误,为了让我所带班级的班主任相信我是可以带好学生的,我去听导师的课,去听其他物理老师的课,后来我为了向学校证明我可以带好物理这门课,我努力的向刘老师学习,再到我想升到九年级带九年级的课,我不想被下放而努力的学习老师的教学艺术,到现在我想带好我的第一届学生,不让学生在我的物理上留遗憾,不让我对自己的第一届留遗憾,和我想成为刘老师那样优秀的教师,不仅获得各种奖项,而且努力让自己拿第一,让自己的教学实录被中央选用而真诚、虚心、主动的向刘老师学习。大家可以看到我从刚开始的被迫到现在的心甘情愿、虚心去学,那是因为我们的老师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有许多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有着高超的教学能力,还有许多优秀的教学品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想做好教师,最好的是和好教师做朋友。"那我们就和我们的导师做最好的朋友吧。

也许导师工程真的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烦恼,也许我们曾经对此抱怨过,也许我们曾经想退出过,但是为了我们能够更好的站好讲台,站稳三中的讲台,我们一定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坚持向我们的老师学习,将他们的教学经验、艺术、方法学为己用,早日打造一个优秀的自己。

在这里还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多多指出我们的问题,不论是教学上还是为人处事上一定不要吝啬你们的批评,因为你们是我们的目标,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我们也一定努力不辜负你们的栽培和期望,不辜负学校的对我们的要求和培养。

青蓝工程徒弟代表发言稿(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代表徒弟教师发言。在此,我代表我们所有的徒弟教师感谢联校领导为我们提供了"青蓝工程"这样的平台,给我们带来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你们的关心和呵护!感谢在未来教学工作中对我们进行悉心指导、耐心帮助的各位导师们!

作为年轻的新教师,我们有理想有激情有闯劲,但我们缺乏经验,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们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学经验有待丰富、业务知识有待拓宽……总之,与骨干教师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迫切需要导师的指导和帮助,希望在导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尽快成长。联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的适时举行,犹如雪中送炭,给了我们希望和信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 我们拜师学艺,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骨干教师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教书育人、严谨治学的教风。我们的导师都是在教坛上默默耕耘了多年的教师,他们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教学风格。可以说,我们的每一位导师都是一个丰富的资源库,都有许多值得我们青年教师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因此,我们今后一定要虚心向导师学习、请教,真心诚意地接受他们的指导和督促。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在导师的指导和带领下,我们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更主动的去学习。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一定会勤学多问,及时总结,仔细研究教法,提高我们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学习导师们经验的同时,注重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学以致用,多探索,多积累,找到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诚心、精心、细心、耐心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态度;勤学、勤问、勤看、勤听是我们拜师学习的方法;成长、成熟、成才、成功是我们拜师学习的目的。

"青出于蓝胜于蓝",我相信,我们徒弟教师一定不会辜负导师的希望与厚爱,也一定不会辜负联校领导的要求和培养。通过导师们的言传身教和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一定会在这"三尺讲台"上实现我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2篇

关键词: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青蓝培养模式

0引言

近年来,新教师数量逐年增加,他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关乎学校的规划发展。学校办好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结构科学合理、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其中,大量的新教师迫切需要成长,他们热情高涨,朝气蓬勃,但大多数是从校门走向校门,在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方面都相对欠缺,需要针对性的指导和引领。此时,新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尤为重要。古人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责任心强、教科研能力突出的老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指导新教师制订个人发展规划,成为了新教师成长的科学、有效路径。本文将从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入手,重点研究青蓝培养模式,并对其内容进行阐述。

1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是指“在开放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主体在内外双重机制的交互作用下,自我规划设计、主动谋求个人职业生涯和专业发展的动态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教师对自身与环境的评判和思考,对职业的认知和选择,对职业前景的预测,对职业能力和专业发展的评估与设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有助于明确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发挥特长,激发个人潜能,有助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抓住工作重点,明确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实现个人发展。因此,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和设计,是教师自身不断成长、持续保障专业发展、最终取得成功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路径和必然选择。对于新教师而言,职业生涯设计更加重要,关系到他们的岗位适应能力。目前,大部分新教师是从校门走向校门,没有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经验,工作前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并且高校的恒温环境也逐渐使他们失去了一定的竞争力。因此,新教师更加需要科学合理地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2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路径

新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具有终身性、阶段性、专业性的特点,分为短期和长期设计。其设计路径包括:(1)参加新教师岗前培训。新教师岗前培训是教师进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掌握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措施,是教师上岗、教师资格认定、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必备条件之一。新教师岗前培训内容包括: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政策法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等。岗前培训的考试成绩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尤为重要。(2)参加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学校为新教师提供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旨在帮助新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确定自己的努力方向,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参训教师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参与教学观摩等方式,了解学校的办学历程,明确学校师德建设的相关要求,从教师资格证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申报等方面确立专业发展的短期目标,并且更好地融入到学校的内涵建设中去。(3)参加专业提升培训。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结合系部及学校的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专业的、高层次的专业提升培训,聆听专家的经验分享,与不同年龄层次的优秀教师在一起讨论交流,从而获得自身的专业提升。(4)积极开展“青蓝工程”项目。“青蓝工程”项目是近年来在高校兴起的一种青年教师培养模式,“青蓝工程”中的“青蓝”取自《劝学》中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即由指定“老”教师对“青年”教师在科研、教学及实践等诸多方面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使青年教师能够迅速成长为能够胜任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优秀教师。

3青蓝培养模式研究

青蓝培养模式是新教师长期的职业生涯设计,是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引领、帮助、促进新教师成长,并且为新教师成长提供保障。青蓝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多方面有较高水平的中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与新教师结队,使新教师得到迅速成长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青蓝培养模式是传统的师徒关系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体现,也是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的传承。青蓝培养模式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

3.1新老结对,组建青蓝团队

学校各部门应高度重视新教师进校后的培养工作,认真组织,宣传动员,为新教师选择思想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教科研能力突出的指导教师,新老双方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并且,在结对实施过程中,各部门要配合学校对结对双方进行跟踪监督,不定期抽查核实,保证计划正常落实。其中,老教师必须教风严谨,锐意创新,主动承担传帮带的责任,卓有成效地帮助新教师成长,具有良好的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新教师必须虚心听取老教师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不断反思,积极进取。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新教师学习成果汇报活动,给予新教师展示的机会,获得自信,更加努力进取。

3.2青蓝团队进行师德培训

青蓝团队中的“师傅”是师德师风的引领者,是新教师情感和信念的塑造者,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师职业道德。老教师的优秀师风和光荣传统即是青蓝团队进行师德培训的教育资源,爱岗敬业、淡薄名利、潜心钻研的师德风范,即是新教师学习的榜样和力量。新教师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党支部具体落实、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下,应紧跟老教师步伐,维护教师职业形象,提振师道尊严。

3.3青蓝团队进行专业建设

青蓝团队中的老教师在本专业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为本专业带头人,长期致力于专业建设,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并且,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融入学科专业发展前沿。教学方法和手段先进,重视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和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科专业发展,对专业建设贡献突出。他们有明确的专业研究方向,在专业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开展的研究工作属于本专业的前沿方向或具有创新性构想,有较为突出的合作研究和教学改革成果,并已经取得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在如此优秀的老教师带领下,新教师可以认真听课,课后进行消化,整理自己的课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实施方案,在教研室展开课程研讨,讲述自己的心得体会和收获,并整理归档,形成完整的学习材料,以供同专业的新教师共同学习。学习的同时,新教师需要每学期进行课堂展示,呈现学习成果。老教师通过新教师展示课活动,考查新教师的工作态度、专业能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是否有所进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帮助新教师更好更快成长。除此之外,学校可定期开展新教师教学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校进行指导;带领新教师赴兄弟学校开展课程改革的交流活动。

3.4青蓝团队制订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

老教师指导新教师制订自我发展规划是青蓝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教师自身发展,更加关系到学校的内涵建设及发展。制订新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即是新教师转换角色、自我审视、主动学习、主动提高的过程,也是老教师共同提高,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见证学校发展的过程。过程中,新教师融入新的教学团队、科研团队,对学校组织目标认同,融入到学校发展;老教师按照学校内涵建设的目标,指导新教师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个人发展规划,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对新教师的发展进行定期跟踪,提供帮助,促使新教师迅速成长,实现教师、学生、学校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因此,青蓝培养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教师培养,从传统的师徒关系发展成为新老团队建设,从师傅对徒弟单一的教学指导发展成老教师团队对新教师团队全方位综合性的引领,包括心理建设、情感建设、师德师风培训、教学能力提升、专业素养提升、教育水平提升、职业生涯设计,贯穿新教师从入职开始的成长之路。青蓝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为学校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素质高、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终身教育思潮下,教师专业化是伴随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全过程的重要进程。其中,学校实施青蓝工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新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是学校教科研的重要力量,其教学、科研、专业能力将直接影响着学校人才的培养,承担着教育事业的未来。青蓝培养模式是新教师培养的重要、有效方式,是长期持续的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实践活动,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学校在培养新教师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为新教师的成长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通过青蓝培养模式,对新教师进行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升,由此提升新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办学水平,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程振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连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3]伍尚海.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SWOT分析及策略[J].贺州学院学报,2011(3):101-104.

[4]王友青,姚明亮.浅析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6(18):106-107.

[5]刘尧.高校青年教师如何规划未来.中国教育报,2009-11-18.

[6]孙建军.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洛阳教改论坛,2007-9-5

[7]席微娜.江西高校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8(24):187.

[8]刘继荣,杨潮.试论高校青年教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8(8).115-118

第3篇

这个学期备课组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认真负责地开展以下工作。

1.明确学校工作的指导思想,备课组的每位教师能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认真落实到位。各位教师都认真努力地完成本职工作。

2.主动配合学校开展各项工作,积极认真的开展备课组工作。

3.组织好学校安排的公开课。要求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上两节公开课,每一位教师没有特殊情况要参加听课活动,并认识组织好听课后的评课、总结与反思,找出优点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慢慢地把这种每月一课成为一种科组的常规课。

4.备课组老师积极认真听课、除听本科组教师的课外,还有主动去听其它科组教师的课。

5.更新教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每位教师能按照教学的进度及教法,抓课前预习、讨论交流、启发指导、巩固训练四个阶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还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增进了教学效果。

本学期,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我与刚步入工作岗位的杨老师结成了师徒关系,在这一学期里,我努力践行着做为师傅所应尽的责任。

一、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徒计划。根据杨老师的特点,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以指导课堂教学为主要工作,加强指导和反思,使“青蓝工程”真正落到实处。

二、互帮互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虽然我是师傅,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很多地方还是需要虚心学习的。所以,本学期我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我本学期的工作目标之一。师徒结对的活动让我自身也进步不少,我基本做到带着精心的设计走进课堂。

三、通过听课、评课指导帮助他发现一些自己难以注意到的问题,作评课的指导时,我会反馈很多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如上课时和学生互动、小组讨论、关注全体学生等比较好等优点我都给予肯定;对课堂的缺点如重点难点知识的不够突出、课堂上缺少激情,评价语言较少,整堂课时间分配得不够科学等,我都直言不讳地给他指出来。

通过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活动,我感觉到杨老师在课堂教学水平上有了明显的提高,我真为他感到高兴。同时师徒结对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实在师傅这“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差距了。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充实自己,我觉得工作有所成效是一种幸福,是一份荣耀,我会努力去追寻它。

回顾一学期的教育教学和教研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设计教案的水平有所提高,但结合学情组织教学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主体性发挥还不够好,放手的力度不够,缺乏学生观,没有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没有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今后努力方向,针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下学期主要应在实践中重视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狠抓教师基本功,科学合理掌握好教学时间,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每个教学环节心中有数。

2、把学校推行的教学模式切实落到实处,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的时效性,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4、继续扎实做好“青蓝结队”工作,带着这份热情,不懈努力,和青年教师们一起携手共进。

第4篇

“最长的”一个学期,也抵不过时间溜得很快,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坚持努力工作和主动学习,汲取营养,就我个人而言,可谓是获益良多。现将过去任教期间的心得与反思总结如下:

思想方面,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和总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积极参与学校党支部组织的思想政治学习和实践活动,并在过程中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修养,结合实际教育教学管理当中的许多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政治理论水平的同时树立了价值观和教育观。我想,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要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以身作则,相信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培引导学生,做一名德才兼备的老师。

工作样态方面,我自始至终都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积极做好各项工作的安排准备和协调,坚守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一心一意热爱着自己的教育事业。在这个学期中,配合学校完成本学期教育教学任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期间圆满完成戏曲进校园、学生运动会、“博雅杯”诵读、紧急疏散演练等各项活动的组织任务。

我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勤,并时时处处有大局意识和看齐意识,向身边的榜样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专业技能,学习他们的爱岗敬业,坚持团队合作,相信,一群人可以走的更远,并且处理好个人学习与学校工作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上,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心爱护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点滴细节,坚持陪伴,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教育教学方面,作为一名年轻教师,为了使自己尽快适应工作,提高专业素养,我认真备课上课研课,每次上课前我都查阅与内容相关的详细的资料,参考别人的教案制定符合自己班级学生特点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在教学工作中,本人认真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注重学生的实际获得。并用生活中的情景引入,鼓励学生进行课前3分钟演讲,,用兴趣撬动课堂,借住生活情景,走进语文世界,并通过小组合作,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做到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所获得。我同时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法指导,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站立在学校课堂的正中央。

学校组织的“青蓝工程徒弟展示课”、“优秀教师引领课”“优秀班主任交流座谈会”、“专家进校园”、“我爱我家项目学习”、“校本学习”等活动使我在教育教学、班主任工作、教材教法研究、以及个性学生辅导方法等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改变。在参加学校的各项教研活动中,我认真聆听并且及时记录关键信息,注重汲取其他老师的宝贵经验,为我所用,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育人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自我修养。

第5篇

我们的小学不仅是培养优秀小学生的摇篮,它也是培养优秀教师的摇篮,在这片沃土,这个充满生机、活力和温暖的大集体里学习、生活,各位老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踏踏实实的教学风范让我身在其中受益匪浅,他们的榜样作用使我意识到新教师唯有不断学习,在教学中锻炼自己,追求进步才能让自己不仅只成为这里的一员,也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成为这里的骄傲,为学校和精心栽培我的老师们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以师范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高质量有效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中踏踏实实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关注到每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受学生尊敬的和信赖的老师。

在学科教学方面,我时刻告诫自己要做一个科研型教师,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来说,有的是一腔的热情,和对职业的坚定信念,而缺少的是老教师的宝贵教学经验,因此我要虚心的向她们学习上课中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课堂调控技能等等。在组长汪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积极参加组里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与老师们一起学习新课程理念,探讨教学教法。今年我们又开展了青蓝工程,我们这些新徒弟更要虚心的认真学习,要扎扎实实完成好的此项教学活动。青年教师的成长,成熟要靠自己在教学中的苦练,摸索。面对大班教学我不断的思考,摸索,实践: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消除课堂死角现象;如何既拔高优秀生又保整体质量。为此我也正在每堂课的教学中尝试着积极制作教学用具设计灵活多样的游戏活动,使学生们在积极参与的同时获得知识;在课后,我认真地给孩子写评价,主动跟孩子们交流与家长沟通,不断鼓励后进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取得进步。

本学期我担任了五(*)班的副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的帮助下,我从刚开始望着纪律松散的学生不知所措到现在能帮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得到学生的配合,心中对每位帮助过我的老师充满感激。以后我更应多观察,多问,多做提高自己管班方面的能力。

第6篇

一、赋予教师职业生活的幸福

校长要用欣赏的眼光去赏识教师。教师都有被别人认可的需求,校长要懂得欣赏教师的优点,学会慷慨地在小事情上去赞美教师;要尊重教师。要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优秀的。同时在学校范围内,开展“聆听、感悟、讲述发生在你身边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演讲比赛活动,让教师去寻找、发现自己身边的好人好事。并用心记录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每一位教师都去用放大镜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弱化别人身上的缺点,从而建成和谐幸福校园。通过讲述他们的感人琐事,来激励全体教职员工、感染全体教职员工,而校长也以教师为榜样,在工作和生活中时时鞭策自己。

坚持抓好、促进教师素质提升的“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青蓝工程”主要是针对刚走上教坛不久的青年教师,培养重点是提高教学基本功。在每学期,我们都要指导教师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做好“青蓝工程”结对活动。培养形式是,学校为每一位青年教师选配有经验、有能力的中青年教师担当师傅,建立“师徒协作”共同体,师傅帮助徒弟制定工作计划,每学期按计划开展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即用“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以优促新”等方式,带动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整体提高。通过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跟踪培训,即指导备课一听课一评课一总结等环节,促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获得整体提升。培养目标为让青年教师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组织程序与基本方法,引导青年教师养成学习、反思、总结、积累的良好习惯,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并融入团结、进取的教师队伍。“名师”是指教龄在几年以上,获得市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称号的教师。“名师工程”的培养重点是独立的研究能力,形成自己教学特色和风格,在本学科中起到引领作用,同时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尚、业务素质精良、开拓创新大胆的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形式为学校聘请名师、名家为导师,促进骨干教师的专业成长。每年学校为骨干教师提供外出学习、深造的机会,努力提高专业研究水平。采用名家讲座、强化听课、案例剖析、教研沙龙、同伴互助、外出学习、公开展示等形式,切实提升各层面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成熟程度。培养目标是,在教育教学和教科研活动过程中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实现自我超越。各学科涌现出一批成熟型教师,积极向区级、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靠拢,为骨干教师的成长提供适宜的土壤、广阔的舞台。

采取多种措施,大面积地提升全校教师水平。坚持以校本研训为基础,开展每周例会――“走近新课改”,即五分钟演讲活动;派出去、请进来,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聘请专家到校做专题培训。比如,组织教师到商丘兴华学校、山东莘县实验小学、杜郎口中学、郑州、泰安、济南去学习考察;邀请《中国教师报》的专家和菏泽市教研室领导等到校做讲座。外派学习培训人员回校之后,要做执教汇报课,学习汇报演讲或撰写学习心得等,并挂到学校QQ群或学校博客,供其他教师学习、借鉴,从而达到“以培促研”的目标。再就是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研讨交流和网络研修。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教师进行“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交流;参加国家、省、市的远程研修。经常定期、不定期地举行各种有针对性的研讨活动。“磨课”和“赛课”、“师徒同课异构”和“师徒同构异上”,以及“专题研讨”等培训交流活动的举办,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加强“三字”、“一画”、“一话”的训练与考核,强化教师的基本功。

二、奠基学生幸福的人生

坚持以“争当小绅士、小淑女”为切入点,深化养成教育。落实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展“一声问候,两个轻声,三处整洁,八个自觉”为内容的文明习惯活动。让学生从小事做起,用行动关爱他人,规范自己言行,让男孩彬彬有礼、女孩温文尔雅。为确保活动落到实处,首先召开全体师生会,讲解相关知识,并对教师进行礼仪培训:其次利用宣传栏介绍具体的内容,以及在国旗下呼吁同学们争当“小绅士、小淑女”;再次利用各班的班会主题课深入开展学习,建章立制,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选出在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作为班级的榜样,从而由“他律”逐步过渡到“自律”,并公布每周评比结果。把班级“小绅士、小淑女”张贴到教室外的小黑板,校级“小绅士、小淑女”张贴在校园宣传栏。

坚持以“读好书、写好字”活动为抓手,养成学习习惯。每个班都有班级图书角、流动图书车,学校把图书馆里的图书搬进每个教室,让图书和学生零距离接触,学生每天都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每天早晨开展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及读书展示活动,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这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还注重抓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根据不同的学段,要求中高年级学生练写一页钢笔字,低年级学生练写一页铅笔字。把每天练字二十分钟落实到课程表。在每次练字课上,学生随着“头正、身直、肩平、足安”、“一拳、一尺、一寸”写字歌的旋律,开始每天的练字活动,现在“写好字”已成为学校又一道靓丽的风景。

坚持以丰富活动为载体,提升各种习惯。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让学生充满阳光、让校园充满活力,学生在活动中激感,深化认识,强化各种习惯。首先是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开展韵律操、队形队列演练、拔河、踢毽子、跳绳和冬、春季体育运动会等体育单项和综合项目活动。每天充满活力的阳光体育一小时,学生们随着音乐的节拍,做着由学校音乐教师谱曲、语文教师填词、体育教师量身定做,节奏欢快、活力四射的韵律操,韵律操做完之后,各班进行富有本班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韵律操表演已成为前来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的领导与参观学习的老师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其次是丰富多彩的师生联欢。让整个校园充满歌声、掌声与笑声;书画展、手工制作展、艺术节等,都让学生感受到美、享受到艺术的熏陶。再次是独具特色的比赛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礼仪知识竞赛、普通话演讲比赛、“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比赛、“我的读书卡”评比等活动,有力地推进各种习惯养成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开辟课程改革“主阵地”

改革备课方式。教改的亮点之一就是改革备课方式,用教案本写教案已退出历史舞台,代替它的是导学案集体备课簿。在使用集体备课簿备课的过程中,我们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改进,现在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为分配任务一个人主备一集体研讨一个性修改一形成定案(资源共享)一教后反思。在集体备课、互帮互带的影响下,教师业务素质明显提升,一大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改革课堂教学。采用导学案进行“学为中心、自主互助”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当今在教育界存在“三大”教学法,即“尝试教学法”、“成功教学法”、“和谐教学法”。无论是哪种教改方法,改变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不要培养“书橱”,不要做知识的“搬运工”,所以在吸取各家所长及学习课改成功学校的经验之后,提出以体现学生自学、小组互助探究为特征的课改模式,即“先模仿后超越”,力求让“教室变成学室,让学问变成问学,让教学变成学教”,归根结底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第7篇

关键词:师徒结对;新教师;共同成长

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新课程的改革给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的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要求也更高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专业水平的策略、途径、方法很多,其中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师徒结对作为校本培训和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形式,已经被中小学校广泛采用。我校一直以来,都坚持 “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加快青年教师培养。多年来,这样的师徒结对,也造就了很多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才。

一、以爱为载体,开展新教师激“情”教育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教师只有满怀理想,才能点燃青春,激发智慧,创造佳绩。为此,激“情”应当成为青年教师踏上教育岗位的第一课。

1. 爱的情感体验,形成动力

初涉讲坛,新教师对教师职业充满着神圣感,对教育工作倾注着满腔热情。学校建立青年教师活动日制度,通过专家培训、同伴交流、领导鼓励,经常性地进行引导、激励,不断强化青年教师的成才观念和忧患意识。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热爱学生,这一条很重要。教师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

政治上信任,生活上关心,业务上大胆起用青年教师,用真切的人文关怀赢取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还着力建立和增进师徒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传统节庆日组织师徒联谊活动,期末评比、表彰优秀徒弟、优秀师傅。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学校总是有意识地强调师徒角色,强化师徒互动,以此增强师傅的责任感和徒弟的成才意识,密切师徒情感联系,形成师徒同生共长、荣辱与共的成才机制。

3. 确立新教师的成长目标

要求新教师根据所教学科和自身实际,设计自我,规划未来。学校在宏观上确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引领教师成长。根据教师的层次特点,学校设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成才途径和考量标准。

二、以教学为抓手,促进师徒共同发展

1. 通过课堂研讨,落实和深化教学主题

教学是师徒结对的中心环节,也是师徒结对实效性的可靠保证。确立了教学的主题后,就要着手开始课例的设计。师徒结对教学活动的基本模式为:采用“滚雪球”的方式上了研讨课。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反思、修改教学设计、再上课、再反思写心得这一系列的过程,教师在教学实际中都得到了锻炼,教学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

2. 学习理论,在共同研讨中相互交流

学习是进行教师专业培养的重要环节。由于新教师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所以在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前,指导教师要印发一些切合课堂内容的学习资料供新教师自学,从而提高新老师对教学的认识,促进新教师理论水平的提高。然后指导教师或学科组通过集体研讨,相互交流,集体备课,把相关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做充分准备。所以新教师无论是在上级组织的名师观摩课、专题讲座、学术报告,还是同级或本单位的集体备课、小组讨论、研究课等,都是他们最好的学习和反思的机会。广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创建富有建设性和发展性的教研“共同体”,随时随地相互学习,相互“碰撞”,相互鞭策,共同成长。

3. 撰写反思,在共同感悟中获得发展

美国学者波斯纳十分简洁地提出了教师成长的规律:“经验+反思=成长”,并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我们提出“不会反思的教师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教师”。因此,引导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我们要求上课的新教师写反思,听课的新教师写反思,指导教师也要有具体的指导效果反思。青年教师作为一种新生力量,他们思维敏捷,精力充沛,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这些独特的优势以及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对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来说无疑是一股强大的催生力量。

三、通过教师结对研究,引发问题的思考

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以来,效果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与教师对师徒结对的认识和投入态度的不同。一般来说师徒结对的态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 完成任务

大多数不成功的结对师徒,对于学校安排的基本认识是没有必要,基本态度是完成任务。只是将学校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上交的内容完成了,不论是指导的老师还是学习的老师都没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关心、去学习,效果就很一般,没有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2. 自觉关心

有许多老师在结对初期也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工作的,但是随着与被指导对象的接触和交往,师徒之间的情感发生了变化,指导老师开始积极主动地自觉关心被指导老师。主动了解新教师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新教师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并指导新教师积极开展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 共同成长

第8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视导制度 教学质量

一、校内教学视导现状分析

教学视导是指特定教育专业人员,针对学校或教师的教学措施进行系统性的视察与辅导,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过程。校内教学视导以导为主,以督为辅,科学规范指导,严谨善意督学,确保学校教学管理规定、措施的有效落实,总结推广教学工作先进经验,推动深层次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检查教师课堂教学、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召开师生座谈会等检查视导工作。校内教学视导制度是开展校内教学视导工作的依据,用以规范教学视导活动主体和对象的行为,减少机会主义,提高行为的可预见性,并通过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惩罚,以提高教学视导工作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校内教学视导制度的性质定位为教学行政监督,核心职能是监督与指导,两大任务是督教与督学,核心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职业学校校内教学视导工作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督不深导不力

从视导特点看,以前校内教学视导主要作为一种督促教师努力工作而进行的一般性检查,比如检查教案、听课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等活动。检查性大于鼓励性,未真正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往往是各系部、处室独立检查,教学视导督查覆盖面不全且深度不够,指导略显乏力,导致视导质量大打折扣。

(二)校内视导标准不健全

从视导标准看,已有省“三规范”标准,但针对本校教学管理特点、体现职教教学改革理念、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的校内教学视导标准尚需健全。

(三)校内教学视导不受重视

虽然校内视导机制较完善,校领导、教务、督导、教研室等职责分工明确,但是目标管理和教学监控工作还不到位。大多数教师只管上课,对研究完善校内教学视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学不感兴趣,对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知之甚少,造成校内教学视导工作可有可无,不受重视。

(四)校内视导方式待改进

重“督”轻“导”仍然是目前视导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听课评价反馈”是教学视导的常规做法,教学视导基本是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听课对教学质量进行评定,少数督导员无形中以管理者自居,没有认识到教学视导目的所在。如何与教师充分沟通,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探索改进以人为本的视导方式,是视导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校内教学视导制度建设

(一)统一认识,营造氛围

校内教学视导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取决于系部教学管理部门和全体教师对该项工作的认识程度。为此,学校每学期都召开校教学管理职能部门、系部和教研室负责人会议,认真分析研究学校教学视导工作,多次强调教学视导制度建设对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拟定、印发相关文件,组织严密,职责明确。由督导室牵头,在教务处、教科室、各专业系、教研室和教师的支持配合下,全校教学视导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二)创新机制,有效监控

构建“两线监控、三级管理、四维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认真总结提炼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亮点,汲取兄弟院校经验、做法,在学校教学管理框架下,以督导室为主导、教务处为主体,实施教务与督导“两线监控”,实行学校、系部和教研室三级管理组织机构,完善知识、技能、态度、素质四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见图1)。以视导过程掌握的信息为依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人员,以便有效督促、指导和改进教学工作,同时,为校领导提供全面及时的反馈信息。这种以专业化的视导代替走马观花式的视导,以指向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视导代替指向惩戒和绩效评鉴的视导,完善并创新了教学视导机制,为优化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三)完善制度,执行有力

1.完善校内教学督导制度

经过长期实践积淀,学校先后出台了《督导室工作职责》《教学督导工作制度》《教学督导暂行规定》《教学进程表管理制度》《教学业务档案管理制度》《教师聘任实施办法》《外聘教师管理暂行规定》《关于教案备写的规定》《关于任课教师调课的规定》《关于听课的规定》《教学常规值周检查考核办法》《系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考核评比办法》《教师教学工作量化考核办法》《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管理的规定》等督导相关制度,在制度执行过程中,适时优化调整,促进质量监控系统良好运行。

2.合理调整督导队伍成员

学校对教学督导成员推荐和聘任有明确规定,督导人员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外,还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认真踏实的工作态度,在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要有一定造诣,还要具备教学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这些都是教学督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但是,同时具备这些要求的教师常常承担繁重的教学或管理任务,因此,对教学督导成员综合素质考核应该建立在一个动态基础上,兼顾专业结构、年龄结构,选拔一批有工作热情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员。

3.严格执行督导听课制度

每学期第一周内,在全校范围内公布学期教学督导通知,成立校内督导听课组,同时,组织全校教师申报校级公开课并在学校办公系统公布公开课信息,推进听课评课活动。视导听课组按专业群划分成由校级领导、教学管理处室、系部教学主任和教研室主任等成员组成的教学视导小组,代表学校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指导、评估。通知中明确视导成员职责任务,各小组牵头人负责本组督导听课计划安排,主动联系本组校领导,组织相关视导成员,采用随机听课与指定听课相结合的方式,听课不限于本小组所辖专业系,可跨系听课;要求教学视导成员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填写《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每次视导活动后,各小组牵头人组织相关人员评课座谈活动,并如实记入《听课情况总体评价及相关情况记录表》;各组牵头人负责收集《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和《听课情况总体评价及相关情况记录表》等教学视导过程性材料,定期汇总到督导室。

三、校内教学视导制度建设成效

(一)更新教学视导理念

通过组织教学督导人员培训、活动和讨论,不断提升业务水平。首先,教学视导不能只靠经验,只有不断学习相应管理知识,才能正确应对视导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其次,教学督导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督导即服务”的意识,明晰工作实质是要通过督促和指导,达到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目的,“督”只是一种手段,引导和沟通才是工作的重心。对于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学督导人员不能只“居高临下”地告诉教师该怎么做,而应以自身较高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切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教学督导与教师的关系应是平等、融洽、合作、相互信任的关系。

(二)探索“师徒制”督导模式

通过实施校内“青蓝工程”,为教学督导教师和青年教师牵线搭桥,明确具体教学帮扶任务。以导促督,以导带新,导督相长。“青蓝工程”任务书规定了双方的权利义务,共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示范研究课活动。一是开设示范课。根据年轻教师所担任的课程,向他们推荐该课程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的老教师,授之以示范课;二是开设研究课。教学督导听课小组对年轻教师公开课开展研究活动,督导教师与年轻教师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就课堂教学活动共同探讨,论课堂教学得失,谈教书育人思考。在此过程中,“师傅”从微观层面入手,例如在制定课程标准、撰写授课计划、设计教案、制作课件、课堂实施、课外辅导和实验实训等环节,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手把手地传授给“徒弟”,师徒双方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充分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

(三)规范学校教学管理

将校内教学视导与省市三个规范管理视导检查有机融合,通过开展校内“三个规范”视导检查、自查自问等活动,总结教学管理经验、做法,提炼特色与亮点,查摆问题,整改优化,鞭策教学规范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视导过程就是评价、分析与改进的过程。在教学视导评价方面,以人为本,采用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旨归的评价策略。以自我评价为主要依据,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客观、真实地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教学考核主要依据,可以激发教师发展动机,促进其专业成长;以学生评价为重要参考,对于教师教育教学风格、亮点和不足,学生最有发言权,以问卷调查或座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教学视导工作的重要参考;以同行评价为补充参考,通过合作共事,教师对彼此间的德能勤绩了解较深,同行间开诚布公地进行互相评价,较为公平公正,既利于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利于查找不足,实现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周庆.不可忽视的教学视导制度[J].华夏教师,2012(4):70.

[2]钱国英.国外教育督导制度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3(4):103-106.

[3]张艳萍.国内外高校教育督导制度研究与借鉴[J].成功(教育),2012(11):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