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3 13:46: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清明的来源和风俗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普及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092-02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明的国家,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都来源于人民的社会生活,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对故人的思念,对家人浓浓的爱。虽然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略有不同,但却具有很强的内聚力,是举家、举国共度,与我们的历史文化是同脉相承的,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一、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
传统节日是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外在显示形式,它的文化内涵包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包含“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追求;包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包含“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博爱精神;包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勇于探索等丰富的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休戚相关的,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亲情的凝聚力是内涵中的核心。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现状
(一)西方节日大行其道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侵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情人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受到了大部分年轻人的追随和热捧,传统节日文化遭受到了边缘化。
1.不少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小学过度宣传西方节日。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和小学为了丰富校园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对西方节日的普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圣诞节来临之际,提早分配家长、学生任务,购买圣诞树及其装饰品,装扮校园和班级教室,整个校园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氛围中,有部分学校特意选择在圣诞节这一天举办校园亲子活动,营造着浓浓亲情共度节日,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被动地普及着西方节日,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圣诞节是可以和家人一起欢乐度过的,对来年的圣诞节充满了期待,间接推动了西方节日的盛行。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着几千年历史传承、讲究家庭和睦、注重家庭的传统节日文化却遭受到了冷遇,有年轻人甚至于不知道清明节是什么节日,具体是什么时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名人,为什么会有赛龙舟的纪念活动。
2.伴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商家大肆渲染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节日氛围吸引消费群体,在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这天,不少商家都是通宵达旦地营业,在商场里安排专人装扮成圣诞老人,派发圣诞礼物,还进行整点促销活动,以此来刺激消费者消费;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圣诞节期间就是购物季,几乎是商场里全年的最大优惠季。而对于中国传统的春节、中秋、端午节等节日,活动力度远不及西方节日期间,对于消费群体而言,商家的这种举动无疑加深了西方节日在他们心目中的印象。
(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缺失的原因调查
1.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减弱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氛围。随着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城镇化过程,我们所熟悉的宋代作者辛弃疾笔下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正成为我们的一种理想生活方式。身处高楼林立,灯红酒绿之中,我们的生活节奏变得紧凑起来,有人夸张的形容,我们不是在上班的路上就是正在上班,难得有闲暇的时间亲近自然,感受怡然山水的惬意。即使在传统节日,奔波劳累的我们也喜欢用待在家里的方式悄然度过,传统节日成了普通平凡的一天,而忽略了传统节日氛围的营造。
2.物质的富足让我们平淡地面对传统节日。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只有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上美味的食品,也只有在节日的时候才能够购买到相匹配的食品。那时的人们对中秋节印象深刻,期盼中秋的到来,一是这一天可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美味佳肴,二是这一天可以围坐在树下细细品尝香气四溢的月饼,听老一辈的人们讲述嫦娥奔月的古老故事。当下经济的快速增长,琳琅满目的食品令人们眼花缭乱,食品早已超出了食用的功能,转而增加了许多趣味性、美观性等,月饼等与传统节日紧密相连的食品也不是在特定节日才有出售,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喜好随时购买,再也不用期待节日才能一饱口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期盼。
3.交通通讯的发达让我们忽略了彼此的团聚。唐代诗人张九龄在《望月怀远》中描绘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对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期盼与亲人相聚的美好时光。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通讯便利,交通四通发达,高铁的建设让“才饮湘江水又食武昌鱼”变成了现实,一个电话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网络视频仿佛亲人就在眼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变得不那么重要。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空穴老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不知不觉失去了内心对传统节日的团聚的向心力,宅在自己独立的空间。
4.西方文化的侵入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思想观念。西方文化正通过语言、影视动漫、交流访问等形式让我们远离传统文化。经济社会的全球一体化进程,让英语成了国际通用语言,处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晋级评职称等不同阶段的人群,留学访问、对外交流合作等都需要学习英语,并在其中自然而然地感受西方文化和受到西方节日文化的熏陶。
5.中国传统节日是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是从小就知道的。不少人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传统节日是中国老祖宗流传下来的,祖祖辈辈都在过,并且世代沿袭,不需要进行额外的普及宣传和教育,人人都会熟悉和了解。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的年青一代,在父辈的操持下什么事情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过传统节日这样的事情自然也不例外,只需要时间一到回家就好,一直在被动地与家人度过传统节日,并没有深入地了解节日的文化底蕴和知晓节日日期。
三、传统节日文化普及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所折射出的精忠爱国、自强不息、和善有爱等文化精神,让中国传统节日及其文化内涵历经千年时代的洗礼而延续至今,蕴含强大的生命力。
(一)传统节日文化蕴含丰富的民族精神
承载每个中国人美好愿景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传统节日文化是这一追求的有力支持。
春节是全中华民族普天同庆的节日,人们在这个节日里欢聚一堂,共同表达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对新生活的良好祝愿。以春节为载体,人们的情感得到最大程度的认同和满足,中华儿女载歌载舞表达内心的喜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春节让中华民族各族儿女凝聚在一起,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强大的中华民族凝聚力。清明节祭祀扫墓,表达了对先祖的崇敬和缅怀之情,焕发出人们内心的同祖同宗,强烈的认同感和家族责任感。端午节蕴含的精忠爱国的思想,唤起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不同的传统节日共同唤起人们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唤起了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强烈认同,表现出强大的民族文化凝聚力,不管身在何地,这种民族凝聚力将各族儿女的心紧紧团结在一起,才有了落叶归根,故土难离,也更加激发了各族儿女强烈的爱国、爱家情怀,激发起民族强烈的进取心,国家才能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庭的团结向上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构成细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家庭和睦,而传统节日最注重的是家人的团结和睦,家人的相亲相爱,这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优良传统是一致的。一个只有懂得关爱家人的人才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热爱自己的民族和国家,从而进一步提高处于基础教育中的学生的道德品质,这认真践行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立德树人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我们应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普及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节日文化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
1.传统节日文化具有协调功能。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由来已久,是伴随着我国的农耕社会,是顺应自然规律而产生的,人们可以依据不同的传统节日协调安排自己的生活,张弛有度,较好地协调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平衡关系。
2.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传统节日文化讲求的是对自然的崇尚、是内心对至善的渴求、是对先贤圣人的尊崇、是对仁爱伦理道德的推崇。人们在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中,无形地接受和遵循着这些讲求,自觉地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约束。
3.传统节日文化具有纽带功能。传统节日文化在各地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有差异的,但在同一地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俗习惯是相类似的,该地区的人们以传统节日为纽带将情感联结在一起,保持共同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就中华民族而言,虽然炎黄子孙散布在世界各地,但传统节日的核心内涵是一样的,都有着对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华人心系祖国,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4.传统节日文化具有育人功能。传统节日文化以弘扬孝、礼、仁、智、信的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内容,注重尊老爱幼,注重对先贤对德高望重者的尊敬,注重家庭的和睦,注重亲朋好友间的和谐共处,这些基本注重要求潜移默化地对人具有教育功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基础教育阶段就应加强普及力度,让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顺应时展不断更新延续,展示中华民族良好的民族精神,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梦。
参考文献:
[1]张海英.中国传统节日与文化[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2]赵红,祁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7.
[3]王文章.弘扬传统节日文化现状与对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调研实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4]龚鹏程.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刘德斌,杨军,袁永锋,等.解说中国系列:节日情韵・中国传统节庆文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
[关键词]传统节日 节日符号 当代应用 符号传播 节日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060-02
我们所说的传统节日符号是指能够反映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特征的各种载体的符号,它包括视觉符号、听觉符号、味觉符号和精神符号等等。传统节日符号不仅是我国悠久古老的中华文明的缩影,同时还体现着绵延不绝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并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传统节日符号作为传统节日文化的载体,是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传播表达中的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信息中介。这些符号载体的传播方式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质和语言一致,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为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服务。传统节日符号作为一种信息中介更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当代社会广为应用,具有普遍性与广泛性。传统节日符号在当代可以以多种方式传播,在广阔的多样化传播媒介中使其应用空间扩展,甚至不受时空限制,打破种族、语言、地域的障碍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跨文化的传达,又体现了它的开放性与可译通性。
一、传统节日与符号的关系
我们丰富多彩、内蕴深厚的传统节日经过漫长历史的积淀,演化出了很多相应的传统节日符号。这些传统节日符号是重要的中国文化遗产,它有多种多样的符号载体。本文以传统节日符号的四种主要应用形式――视觉、听觉、味觉和精神为主,探讨传统节日与这四方面的代表符号之间的关系。
(一)视觉符号
传统节日的视觉符号负责完成传统节日文化的视觉传达。我们的传统节日视觉符号内容丰富多样,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价值和哲学内涵。它的表现形式覆盖范围最广,我们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看到视觉符号的影子,获取视觉符号的时间也是所有符号应用形式中最短的。文字、图画、色彩等都属于视觉符号的范畴,这些都是传统节日文化的视觉表现。在视觉符号的最终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熟悉亲切的形象,比如对联、中国结、年画、风筝、刺绣等。我们以对联、年画和风筝为例,分析视觉符号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应用形式。
1.对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等,这种艺术形式萌芽于魏晋时期,在宋元时期开始流行并在明清之际达到鼎盛。它既是汉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艺符号,同时也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一种节日文化表现形式。
对联通常在进入腊月之后贴于大门或大门两侧的墙壁上,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摘除。它通常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对仗工整,富含节庆祝福的寓意。人们在看到自家或其他人家张贴的对联时,会情不自禁地在心中默读对联上的文字,这些文字便会把富含春节喜庆的节日文化传达给过往的人们,完成它的传统节日文化的视觉传达。
2.年画
年画历史同样悠久,它是古代的一种寓意如意吉祥的象征性的平面装饰艺术形象。年画在产生初期的功能主要是辟邪和祈福,其精神来源可追溯至上古时代的神灵信仰和自然崇拜。清代是年画的全盛时期,康乾盛世的社会繁荣、通俗小说提供的丰富内容素材是其达到全盛的两大重要基础。
年画的文化结构相对稳定,作为节日装饰画,它的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在漫长历史时期里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当代它不仅是受到人们喜爱的节日视觉符号之一,也经高水平画家之手成为艺术收藏品,如杨柳青年画。即便在今天,它也在焕发着浓郁的春节文化气息,为当代生活绘上传统节日文化的色彩。
3.风筝
放风筝既是我国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体育活动,同时也是清明节踏青时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天空中飘飞的各种各样的风筝也成为了清明时节的节日景观。除此之外,放风筝在节日活动中的另一项重要民俗内涵便是“放晦气”,把不吉利的事情写在风筝上,当风筝飞起来后剪断引线,让风筝和上面的不祥不幸之事被风带走。我们在《红楼梦》第七十回便可看到贾宝玉、林黛玉一行人用此法甩晦气,清史记载慈禧太后也曾用过此法。如今人们在街头巷尾看到风筝便会想到清明节,它已成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符号。
(二)听觉符号
传统节日的听觉符号负责完成传统节日文化的听觉传达,它主要有节日戏曲和街头叫卖两种重要形式。往往在听到它们的瞬间,便开始在人们的记忆中有所沉淀,并日积月累地形成节日记忆,由此完成传统节日的听觉传达。
1.节日戏曲
戏曲与传统节日在很久以前便相互影响并彼此促进,它们之间的紧密联系往往体现在乡村中。首先,在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放下平日繁杂的劳务,聚集在一起看戏,形成一种节日气氛下稳固的戏曲环境;其次,在这种环境下,戏曲中传达出的民俗内容和节日气氛无形中使戏曲对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强大的吸附力;最后,戏曲喜庆的旋律、富有情趣的唱词和热闹精彩的场面经过一代代人传承下来,在一次次的表演中完成对传统节日气氛和文化内涵的听觉传达,富有民俗价值,是传神的听觉符号,也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街头叫卖
街头是城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它既有交通功能,同时也是重要的节日生活文化载体,也在完成着传统节日的听觉传达。它极具地方民俗特色,简短而不失风格,是一个城市充满韵味的节日文化记忆之一。
以老北京恭王府街头叫卖为例,在传统节日到来时,各种富有北京风情的叫卖声便会不绝于耳并传承至今。春节时有:“卖年画――儿嘞,卖对――子嘞!”“吃进嘴里是沙楞楞,您爱吃来我来盛,这桶是雪花酪,那桶是冰激凌。”元宵节时有:“筋道儿又化透了!”“大碗儿的元宵!”三月三的卖梨有:“买梨买那个肖梨肖儿,吃饱了就得往家捎儿。”……这些街头叫卖的商贩与百姓频繁互动,叫卖声有韵辙、悠长,富有音乐美感。街头叫卖这种宝贵的传统节日听觉符号值得我们关注并传承,是传统节日文化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听觉符号之一。
(三)味觉符号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是由很多节日因素组成的,其中传统节日的饮食风俗作为一种重要的味觉符号,不仅完成传统节日的味觉传达,而且还作为一种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传承至今。其中有很多至今仍受我们喜爱的传统节日食品,如饺子、粽子、腊八粥、月饼、元宵(汤圆)等。我们以粽子和月饼为例,探视传统节日味觉符号的当代应用。
1.粽子
我们广泛认为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其实在粽子产生的早期(春秋时期),它只是一种夏令食品,并同时用来祭祀龙神和水神。在当代,粽子是人们非常喜爱的节日食物之一,它又称“角粽”或“角黍”,用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也有用竹筒装米烤熟或煮熟的筒粽。
它的口感清凉可口,粘糯清香,配合不同口味的内馅(北方以枣为主,南方则有豆沙、咸肉、蛋黄等)完成了当代端午节的味觉符号传达。很多商家也在今天不断为传统粽子更新改良,推出了新的品种,比如星巴克的“星冰粽”、三全食品的“冰淇淋冰粽”等,都在用一种全新的味觉符号方式诠释传统节日,丰富了粽子的味觉符号形式。
2.月饼
我们最早可在唐代《洛中见闻》中找到唐僖宗赐进士月饼的记载,在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六中可看到南宋民间开始有互相赠送月饼以祝福团圆的民俗活动。月饼寓意团圆,象征血缘宗族团结和家庭团圆和睦,是汉族传统节日食品。当今也有很多商家推出各自创新的新品种月饼,如DQ的冰皮月饼、奶油月饼,哈根达斯的冰淇淋月饼等,都非常受当代消费者的欢迎。
(四)精神符号
传统节日的精神符号没有外在表现形式,是一种抽象的精神符号,在漫长的历史传承中得以延续至今,包括、节日禁忌、仪式和民俗等。它不仅在精神思想上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纯洁性,同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节日禁忌和仪式,我们可以探视传统节日精神符号的丰厚内涵。
1.节日禁忌
节日禁忌主要分为语言禁忌、行为禁忌和性别禁忌。言语禁忌一方面是符咒,即用咒语进行的巫术活动,另一方面是一些特殊节日场合下语言的代用或禁用。比如在春节期间不小心打碎了器物,不能直接说“碎了”,而是要说“岁(碎)岁(碎)平安”。行为禁忌是所有节日禁忌中最重要的内容。如在广西鹿寨,大年初一禁止扫地,又比如高山族在重要节日祭祀的时候不可以吃鱼等。性别禁忌的重要程度仅次于行为禁忌,我们所常说的“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就是例证。
节日禁忌中确实有一些不科学、不先进的因素,但其作为重要的传统节日精神符号,确实起到了维护传统节日气氛的重要作用,通过遵守一些节日禁忌,我们可以日积月累地对传统节日产生心理上的崇敬并拥护它。节日禁忌多种多样又意义深远,它构成了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长河,形成一种文化通则,使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精神传承。
2.节日仪式
节日仪式也是重要的传统节日精神符号之一,它有两个特点,即“仪式的传播性”和“传播的仪式性”。“仪式的传播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仪式可以对群体进行传播,二是它还具有精神传播时的大众性。媒体作为观察者直接展现节日仪式,反之节日仪式也在精神传播中影响节日仪式的内蕴。节日仪式在精神传播中不断地重塑、更新,保持了节日内涵的良性扬弃,使传统节日的精神符号成为强劲的纽带,把民众和传统节日紧密相连。
二、传统节日符号的当代创新
传统符号在当代的创新主要有基本原则和艺术创新两方面的内容。传统节日符号在当代创新的基本原则就是要保持节日内涵不变。在对传统节日符号进行创新时,不能改变传统节日的最核心的精神、思想,否则就会破坏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而失去传统节日符号的当代应用意义。
在艺术创新上,我们秉持着扬弃和删繁就简的原则,对于实在不适合当今文化需要的传统节日符号,我们可以舍弃或改进,去除繁冗复杂的符号形式以利于当代的应用传播。精简的节日符号可以给人清晰的印象,使人明确该符号所传达的准确意义,使传达内容一目了然,传达效果也最好。我们也可以提炼这些传统节日符号的当代时尚趣味,融合现代化的设计元素,使其保持新鲜活力,使人们接受,受到群众的欢迎。
三、传统节日符号的推广应用
传统符号在当代的推广应用,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
一是政策引导。国家应积极引导鼓励传统节日符号的创新研发,并支持、资助传统节日符号的推广应用。引导人们重视传统节日符号的研究和推广,可以设立奖项进行作品评选,也可以对相应的公司或团体进行资金支持。
二是媒介平台的构建。利用网络新媒体和传统宣传手段相结合的方式,为群众和开发者构建一个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充满活力的推广应用平台,并不断更新、完善平台的运营和传播方式,更好地为传统节日符号的推广应用服务。
三是促进相应文化产业的发展。用传统节日符号向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渗透,并构建以传统节日符号为中心的文化产业链,以创新为基础,形成其独有的市场优势。
传统节日符号在当代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它不仅负载着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并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还关系到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传统文化产业的振兴等重要问题。可以说在当代社会,以符号为载体进行传统节日的应用传播不仅重要而且可行,它不仅有现实的存在历史,还是传统节日在当代焕发新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刘勇.符号文化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J].中州学刊,2010(06).
作为文化旅游当中最为重要的民俗旅游,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兴起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民俗旅游已成为当前海南最热门的旅游项目之一。
海上丝绸之路以海路商贸为纽带把世界各地的文明与中国紧密连接在一起。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正式提出“丝路”行动方案,丝绸之路重新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三亚作为海丝的中继站、补给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现今还保留着许多与海上丝绸之路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如三亚凤凰镇穆斯林,其历史渊源与海上丝绸之路息息相关,回族传统婚礼入选第二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除了黎苗回族外,三亚码头地带还群居着D民。因生活区域、生活方式不同于陆地,形成独具特色的民俗特色,被称为海洋文化的一个“活化石”,其世代传唱的咸水歌入选第三批海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通过合理开发,巧妙组合,萃取海上丝路文化主题,打造具有特色的海上丝路文化旅游产品, 对于繁荣“一带一路”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三亚D家民俗旅游资源概述
受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影响,三亚人民的饮食文化、节庆仪式、等都镌刻着海洋文化印记,尤其是D家民俗里透着浓浓的海洋气息,成为三亚本土文化的一支亮丽奇葩。
(一)技艺文化
历史上D家人社会地位低微,以舟楫为宅亦为作业工具,船首劳作,中部船舱,船尾厨房。经过长时间的海上经验摸索,D家人通过分析海水冲击力,从延长渔船使用寿命、提高打渔效率角度出发,将渔船进行改造,船体由平头船、尖头船、公仔艇、风帆船、围网船、D家棚,一直演变到现在的鱼排。解放后,D家人陆续上岸,三亚南边海一带的D家人70年代初上岸,结束了几百年海上漂泊的生活。
(二)饮食文化
三亚D家人世代以“耕海”(捕捞、运输)为生,食材主要来自海洋, 因此三亚D家人饮食文化在食物种类、烹饪方式、烹调用具及饮食习惯上都带有明显的海洋文化特质。因旧时D家人上岸受限制,调味料来源困难,D家人烹制海产品主要是清水上锅煮或蒸,这种传统做法保留了海产品的鲜美。旧时D家人虽以打渔为主,但多数劳作成果都换成米粮,吃的主要是马鲛鱼和马友鱼。将马鲛鱼腌制晒干储存,或是制作成鱼饼、鱼丸。马友鱼更是成为逢年过节女婿送丈母娘最好的礼物。因常年与海搏与浪斗,长期在潮湿的环境中生活,三亚D家人还有自己独到的食补养生观念,喜饮由海马、海蛇等材料制成的D家酒,如鲨鱼翅燕窝酒强身健体,煲糖水补充能量,生育时食月子姜驱寒等。
(三)装饰文化
旧时D家人以唐装为主,上衣较宽大,作开襟式,且长可及膝,以蓝、黑、灰色为主色调,黑色是老人用,蓝色是妇女用,灰色是男人用。裤则短而肥大,方便劳作时把裤脚卷起裤头打结。D家人常年不穿鞋不穿袜,便于劳作。三亚D家女性多梳田螺状的发髻,戴刷有金黄色海棠油的筒式竹编斗笠,防风防雨。女性偏爱与海水一般颜色的玉器和翡翠,双耳上方别细链耳坠,下方悬吊翡翠环。上岸后D民则以岸上流行时装为主。
(四)节庆文化
D家人作为汉族一个特殊的群体,节日仪式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仍融入了D家特有的水文化烙印。其中,三亚D家人比较重视元宵节、端午节和清明节。
妈祖是海内外沿海地区华裔居民普遍信仰的海神。D家人历史上常年漂泊在海上,相传妈祖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因风浪迷失方向的D民渔船。D家人感恩妈祖,世代供奉妈祖,除信仰妈祖外,更信奉龙王、五龙公。D家人元宵节游神是最为隆重的仪式,早上到庙里将神像请(抬)出来,然后从三亚南边海路抬着神像一直巡游到三亚水产码头,之后下船游海。居民焚香祭拜,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平安如意。期间还叩拜龙井,感念600年来龙井井水的滋养之恩。现今,D家人还同时举办舞狮、咸水歌比赛等活动庆祝元宵节。
端午节也是D家人最隆重的节庆之一,端午活动内容丰富,有拔河、顶棍、抓水鸭、抱游猪等,其中“抓水鸭”是龙舟比赛结束后的一项大众活动,在比赛水域放上100~200只水鸭,让当日嘻龙水的人徒手去抓水鸭。
此外,D家人信仰祖先崇拜,出海前都要敬拜祖先,烧香燃烛,祈求得到保佑,心灵得以寄托。清明节对D家人也是相当重要的节日。虽然这存在着迷信成分,但凭借这样的传统仪式、依托对于稳定社会,促进D家团体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民俗一个重要内容,婚嫁习俗在D民风俗里独具特色。过去D民举办水上婚礼,新娘在出嫁前夕在自家船里唱哭嫁歌。因每句皆以“叹家姐”三字开头,D家人称其为“叹家姐”。母女对哭,感恩生养;姑嫂对哭,规劝婚后随夫孝敬公婆。忙碌又艰辛的海上生活,隆重的婚礼成为D家人聚会难得的休闲好时机,众人婚礼上彻夜围坐谈笑。上岸定居后婚礼也随之在陆上举办,在保留传统必要礼节外,又融入了现代年轻人流行的婚礼元素。
(五)演艺文化
三亚D家人在与水共生共存的岁月里,由于受到严峻的自然条件和有限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缺乏娱乐设施和与外人的交流机会,唱歌成为D家人大胆发泄内心真实情感,驱散寂寞的工具。因以“咸水歌”为主曲调,三亚“水上民歌”也称为“咸水歌”,并于2010年被列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三亚D家人喜庆、婚嫁、治丧、催眠时都吟唱咸水歌,婚礼时洞房仪式上,新郎新娘必须情歌对唱,陪嫁的男女友人也要陪同吟唱。三亚D家人擅作咸水歌,如三亚D家文化传承和保护发起人之一天涯区榆港社区郑石喜书记在不同时期作有《D家魂》《改革开放好》《龙井水甜又清》等不同曲目,曲调里不仅表现出D家人对现在生活的满足,也表达了对海洋的感恩。近年来,三亚D家人组建了咸水歌协会,经常组织咸水歌演唱会。
二、目前保护和开发现状
随着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民俗旅游再次受到重视,三亚D家人源于对海的感念,自觉性重新被燃起。三亚D家文化陈列馆于2015年9月28日在三亚天涯区正式开馆,向游客展示了不同时期的D家生活状况,馆藏中不少物品是D家人自发捐赠或是手工制作的,反映了三亚D家人的聪明才智以及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品格,更表达出D家人想把这种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到子孙后代的美好愿望。三亚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多届“D家文化节”,对深入挖掘D家民风民俗,传承和保护D家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D家人从事的工作从原来单纯的运输、捕捞业逐渐多样化,现在还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餐饮服务等行业,同时也有部分年事已高的D家人也面临着因快速变化的生活节奏和环境而难以适应的问题。原来渡口及渔船如今已被高楼、高端游艇所取代,现代文化冲击,使得传统文化个性逐步消失,朝着与当地趋同的方向发展,对D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严峻挑战。加之,三亚D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总体规划、欠缺专门的研究人员、缺少对外交流合作、开发模式单一等等,三亚D家文化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三、对策建议
(一)科学制定D家民俗旅游发展规划
由政府职能部门牵头建立D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协调组,对D家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编制导向性、可操作性强的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政策上给予相应倾斜,逐年投入配套资金,鼓励D民参与D家文化传承工作,挖掘和保护三亚D家历史文化,同时以某个区域为突破点,进行准确定位,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协调,加强对D家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加大对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建立培养机构或利用高校培养D家民俗文化传承、开发、研究、管理等人员,充分利用文化节、海上丝绸之路等系列活动,引进D家文化保护和传承专业人才;借助三亚D家陈列馆,建立传承基地,“老带新”传承D家传统文化,训练民间解说员;定期举办咸水歌培训班,在南海学校等挂牌成立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让咸水歌走进校园音乐课堂。
(三)注重对外营销,大力宣传D家民俗特色旅游项目和风物特产
以海上丝绸之路为切入点,通过互联网、旅游杂志以及节庆活动画册等多种手段,将D家文化与三亚自然风光结合,向外推广。邀请国内外制片人、知名人士在海南“三月三”、欢乐节、三亚兰花节等大型节日到三亚采风、拍摄专题片,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扩大影响力。继续举办三亚D家文化节,借论坛交流会契机宣传D家文化。
(四)突出民俗文化产品的多样性
把三亚D家文化与其他已经成熟的文化旅游品牌活动相比较相结合,营造民俗文化旅游大环境。
1.以D家人相对聚集的社区为主区域,建立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元素的文化广场、主题公园或D家文化村,将三亚市各类有关海丝之路和D家文化的活动落户于此,增强对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文化的展示,凸显三亚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历史地位以及三亚D家深厚的文化内涵。设立D家文化长廊,展出D家摄影作品。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及包装技术,采取合理的、具体的拯救措施,将D家传统渡口或D家吊脚楼进行相应包装与改造,鼓励D家聚居区穿着自己的服饰,重新古港口、古渔村、古船、D家棚。与游客互动体验拉网作业、织鱼网大赛等。
3.利用节日开展礼俗表演、竞技项目, 将水上婚礼与三亚婚庆旅游结合,推介策划水上婚礼,或与咸水歌一起制作成舞台剧,成为游客互动娱乐的体验性项目。
4.建设以D家文化为主题的购物街,推出各种具有特色的服饰、美食,举办D家美食沙滩狂欢节。让游客动手制作各种特色的D家器具、服装、饰品、食物或是海上丝绸之路纪念品等,设计并冠以“海上丝绸之路”或是“D家文化”活动的logo等。
四、结语
论文关键词:社会资本;职业院校;社会网络
办好一所职业学校靠什么?人们自然容易想到设施、财政和教师。会关心这所学校的教学设施是否先进和完备,会关心这所学校的财政状况能否足够开支以保证其正常运转,会关心这所学校的教师队伍是否数量足够和质量上乘。借用“资本”的话语来说,与此对应的就是一所学校所拥有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状况常常对一所职业学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诚然,这三种资本对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必要的。但仅仅依赖这三种资本肯定是不够的,如果没有社会资本作为必要的补充,则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很难发挥最大的作用,甚至在学校的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及人力资本方面存在某些不足的情况下,常常可以通过建构丰富的社会资本来加以弥补。那么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职业院校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对其发展的具体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职业院校应当如何建构社会资本?本文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为例对此进行一番探讨。
一、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
要回答“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的问题,有必要先来说明一下什么是社会资本。可要说明什么是“社会资本”,远非是一件容易的事。这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西方学界对此至少已有30多年的越来越烈的探讨,并且目前已经型塑出“一个多角度的观点”,从而不免显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二是这一西方提出的学术概念约十年前移植到中国语境后,肯定有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难免会使其意涵显现出要么附会而僵化,要么漂移而不定。笔者这里从学界代表性的研究人物之观点入手,说明什么是社会资本,进而说明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
(一)社会资本
第一位对社会资本概念进行相对系统分析的是当代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尔迪厄,1980年他在《临时笔记》一文首先对资本的形式进行了区分,提出资本的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并提出三种资本间的不同在于经济资本是可以立即并直接转换成金钱的,它是以财产权形式存在的;文化资本以作品、文凭、学衔为符号,以学位为制度化形式;而作为社会资本存在的资本是一种制度化关系网络,这种网络是集体性拥有的,它为每个成员提供支持,提供他们赢得声望的“凭证”。布尔迪将社会资本定义为:“与群体成员相联系的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的总和,它们可以为群体的每一个成员提供集体共有资本支持……”。在他看来,社会资本由社会义务或联系而组成,这种资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它是以高贵头衔的形式被制度化的。社会资本概念的最终确定要归功于科尔曼在上世纪80年代末对社会资本在人力资本创造中作用的应用性研究。他首次对社会资本做出了全面的界定,认为它是“一种责任与期望、信息渠道以及一套规范与有效的约束,它们能限制或者鼓励某些行为……”,并且“……社会组织构成社会资本,它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如果社会资本缺失,那么目标可能会无法实现,或者实现的代价会比较高昂……”。尽管这一界定仍存在着诸多的争论,但自此之后,社会资本概念开始形成完整的研究框架。不过,真正使社会资本概念引起广泛关注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帕特南自称他和他的同事花了20年时间就社会资本问题对意大利政府进行了调研,而他在这次调研的基础上写成的《使民主政治运转起来》于1993年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书中提到的社会资本概念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帕特南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例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组织效率。当然,不限于此,还有诸如福山、林南等一大批国外学者及中国学者都对社会资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如我国学者梁莹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提高社会效率和激发社会活力的“软资本”,信任、公民参与网络与规范是其基本形式和支柱性要素。
(二)学校社会资本
最早将社会资本引入教育领域并较有影响的是科尔曼与帕特南。(1)科尔曼曾从结构和关系的角度来看待教育中的社会资本。美国的天主教学校在资金来源、社会支持以及生源上都略逊于公立学校及其他私立学校,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育成就。在科尔曼看来,其原因在于天主教学校与学生分享了高水平的社会资本。天主教学校的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组成了一个共同体。共同体成员联系密切,创造了一个具有连续性的、能够起主导作用的价值体系,这些社会关系不仅包括代际之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孩子的父母之间的以及其他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关系。(2)帕特南在1995发表的《独自打保龄球:美国下降的社会资本》中,持续了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并以此为视角探讨了教育问题。帕特南认为,近年来,美国的教育质量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公立学校处于危机之中,这正是社会资本下降的结果。“共同体的参与对学校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习不仅受学校和家庭的影响,而且受更大范围的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规则和信任的影响。”“当教师、家长、校长之间具有一种高度信任的关系时,将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发展。”“家长和共同体的合作在推进学校教育改革中发挥着中心作用。”而在我国学界,尤其是教育学界,较早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系统研究与分析教育问题的主要有庄西真、盛冰等人。庄西真在2004年发表的《学校社会资本论》一文中认为,“学校不是孤立的行动个体,而是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种种关联的学校网络上的节点。能够通过这些关联获取学校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是学校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学校的社会资本”。盛冰则在《构建社会资本:当今学校改革的必由之路》中提出:“学校社会资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正因为如此,它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三)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
上述学者关于社会资本和学校社会资本的看法,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说明什么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不过,为了避免“生搬硬套”之嫌,笔者以为,若再借用黄炎培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提出的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可能有助于对此作出更为清晰的说明。1926年,黄炎培在《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征求同志意见》一文中写道:“(一)只从职业学校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二)只从教育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三)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功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因为“要是此方认为我是职业学校,与一般教育无关系,彼方认为我非职业学校,与职业教育无关系,范围越划越小,界限越分越严,不互助,不合作,就不讲别的,单讲职业教育,还希望发达吗?所以第一层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是不行的。”“怎样才使学生有出路呢?说几句联络职业界的空话是不够的。……最好使得职业界认做为我们而设的学校,是我们自家的学校,那就打成一片了。所以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也是不行的。”“国家政治清明,社会组织完备,经济制度稳固,尤之人身元气浑然,脉络贯通,百体从令,什么事业会好。反是,什么事业都不会好。所以提倡职业教育而单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还是不行的。”“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的沟通和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对外还须有最高的热诚,参与一切,有最大的度量,容纳一切。”这应当是作为兴办职业学校的实践家黄炎培用宏大的视野对如何兴旺职业学校形成的独特认识。联系上面关于社会资本及学校社会资本的看法,从中我们不难读到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之重要性。可以说,黄炎培的这篇文章是关于职业院校社会资本论的宣言书。它明示了办好职业院校最充足的功夫应当下在社会资本的建构或积聚上:与一般教育的平等相融,与职业界的互利合作,与整个社会运动相参与的热诚。换句话说,这些就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或职业院校的积极正面、有助于办学水平上升的社会资本。以黄炎培早在80多年之前的认识对照前面所引我国两位学者关于学校社会资本的看法,我们不难得出两点结论:一是认识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仍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如它不应仅限于“与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有种种关联”(即庄西真的观点),而应扩展到与职业界及整个社会之间的“种种关联”;二是职业院校的社会资本虽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一种无形的资源”,但它并不因此就为职业院校的“办学者所忽视”(即与盛冰的观点有点相左),因为职业教育的社会性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二、社会资本各要素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作用
与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不同,社会资本是把微观层次的个人选择与宏观层次的集体和社会选择结合在一起的资本形式,以社会网络为载体,以信任、合作、规范和文化认同为核心,具有社会结构资源的性质,有助于参与者更加有效地共同行动以追求共同的目标。社会资本主要包含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四个方面的内容,即社会网络以及蕴涵于其中的规范、信任、合作,它们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规范作用
规范是指一个共同体内一系列成文或不成文的准则与规定,它们用来具体指明哪一种行为或结果是要求的、禁止的或者允许的,以及如果这些准则没有被遵循的话而采取的那些制裁措施。规范对职业院校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行政性规范为职业院校发展提供制度保障。行政性规范是以国家的强制力量作为保证,由国家或政府制定的一系列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行为与关系的规则。行政性规范包括法律、法规和各种规章制度。其次,契约性规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规则。契约性规范是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达成的、相互之间都同意的一系列规则,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按照这种协议好的规则进行互动。再次,道德性规范为职业院校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道德性规范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信念和风俗习惯调节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率先垂范,教师敬岗爱业,学生尊师好学,这种良好的氛围使人感到了道德性规范的力量。
(二)信任作用
“所谓信任,是在一个社团中,成员对彼此常态、诚实、合作行为的期待,基础是社团成员共同拥有的规范以及个体在社团的角色。”“信用是整个社会的最大资本,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国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信用关系,也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社会资本也不可能形成,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都不可能提高。”多年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一直着力培养学生的公民信用意识、信用需求和信用观念。“思源基金”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效仿美国哈佛大学的助学模式,于2007年6月,在北仑企业家管理协会、清华大学EMBA宁波学员俱乐部等40多家企事业、协会的资助下创立的,实行的是借贷原则,凡是在校学生,家境贫困且表现良好都有权申请。而至于学生借的钱,什么时候还,全靠学生自觉。诚信是唯一的担保!借款的额度也没有上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向“思源基金”提出申请。如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没找着工作,或者经济紧张,可以和学校商量后另行制定还款计划。在当前大学生贷款诚信问题屡亮黄灯的情况下,没有法律约束力和硬性规定的思源基金却持续飘红。目前,已有150多人次以反哺的形式回馈基金50余万元。此外,受助学生的反哺还引发了社会与在校师生的关注,并掀起了大规模捐赠奖助学金的“壮举”,到2009年底,基金捐款额累计达600余万元,先后资助贫困学生547人。
(三)合作作用
合作是指不同的社会行动者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是一种使既有利于自己,又有益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职业教育主要是为企业培养人才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人们对此早有认识。不过,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更进一步。这主要体现在近年来他们总结出来的办学“三三模式”,即办学、育人、就业的三位合一,政府、学校、企业三方有机结合,建立互动合作机制,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正是合作作用的最好体现。2006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专门请来企业部门的负责人,为他们颁发该校的“校企合作年度奖”。获得“校企合作年度奖”的,是从送设备、设奖学金以及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的企业中选的。“年度奖”的奖金并不多,只有2000元,但学院执行院长苏志刚说,礼轻情义重,我们用这种方式向大力支持职教事业的企业表示最诚挚的谢意。而企业代表认为,社会急需各种高技能人才,企业出钱出力支持职业学校建设,正是回报社会的一种途径。
(四)社会网络作用
社会网络是指由共享某些相似特征的人(如共同地域、共同职业、共同兴趣爱好等)联结在一起的网络。社会网络可以通过一种非正式的协调机制,降低交易成本。社会参与网络对职业院校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为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早在2003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由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并联合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敏孚机械有限公司等16所中等职业技术(技工)学校和相关企业组建而成的浙江省综合性职业教育集团——浙江大港职业教育集团就宣告成立。按有关协议,集团的各成员学校可以共享实验设备、相关课程师资等教育资源,成员学校的学生报考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企业单位则具有优先挑选成员学校优秀毕业生的权利。与此同时,企业单位则应积极为集团成员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并负责消化集团成员学校的相关毕业生。
三、职业院校建构社会资本的策略
职业院校社会资本的建构应该通过对学校内外社会网络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使各种资源的投入与产出比最大化,从而达到组织所期待的目标。具体说来,学校社会资本的建构就是在各相关的显在和潜在行动者之间建立可重复的持续性的交换关系,同时,它依靠学校社会资本而不是组织的权威来促进行动者的合作和解决交换过程的冲突从而节约交易成本,在创造或者增加学校绩效的同时,再次使学校社会资本实现增值。
(一)确立共同愿景,建构职业院校的认知社会资本
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不少职业院校的发展是盲目的,这种盲目体现在校长办学理念模糊,教师、家长、学生对学校办学理念缺乏理解与认同。而要真正使相关利益各方能够理解与认同,这就需要校长在认真反思学校现有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格局的基础上,与所有成员共同制定学校的愿景。这应当是建构职业院校的认知社会资本的重要内容。学习型组织理论告诉我们,建立共同愿景是一项基础性的、至关重要的修炼。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是一个组织中各个成员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共同愿景是告诉单位的每一名员工“我们将成为什么”的前景,它与“只是告诉成员什么时间能达成什么具体目标”的战略目标相比,更有利于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员工的热情、干劲,调节员工之间的关系,使之形成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戮力同心的坚强集体。一个有效的愿景,应该是对组织成员的一种宏伟的承诺,使人们想念实现目标后的收益。它具备以下特征:能够让人们激情澎湃,觉得需要超越且又愿意为之而奋斗,觉得遥远却又折服。共同愿景是一种文化理念,也是一个单位创建的灵魂,它能唤起人们的希望。职业院校构建共同愿景要与校企文化有机结合,并形成一定的体系框架,如服务理念、奋斗目标等,这些理念的提炼和形成,将单位及个人的发展目标完美、有机地结合,将会极大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为了确立共同愿景,从2000年开始,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就开始对教师进行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培训,帮助教师了解职业教育的性质,高职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关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让教师理解服务区域经济、服务社会是职业教育的导向,让教师扎扎实实沉下去研究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从而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自身职业的价值,增强教师的专业角色意识,从而主动投入到职教课程、教学改革中。与此同时,学校领导积极帮助教师深刻理解学院的文化和核心价值,提高对学院的忠诚度,树立爱岗敬业、爱校爱生的精神,让教师切身体会职业的幸福感、成就感,享受教师的幸福人生。许多教师对学院执行院长苏志刚都有共同的看法,就是“跟着他工作很辛苦,但是不痛苦。”这种认同感无疑是职业院校发展重要的认知社会资本。
(二)学会借脑谋势,建构职业院校的关系社会资本
职业院校的关系社会资本是指其与家庭(家长、学生)、企(行)业、政府、社会(区)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以及学校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以信任、合作、互惠为特征的各种资源。“诚信办学,合作育人”,“校务公开,管理民主”等措施或手段都有助于积累学校的关系社会资本。如果说人力资本强调的是“个体”,把管理过程看做线性的过程,有多少“输入”就有多少“产出”;那么,社会资本则是从“关系”的视角来看待人,认为学校的管理过程是非线性的,有多少“输入”并不一定就有多少“产出”。仅就关系社会资本而言,一个校长的社会关系网络(包括其接触到的人、联系的程度、范围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校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就一所学校而言,包括学校与政府、企业、家庭、社区以及其他组织形成的关系网络。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指日常生活中的相互联系,还指通过创造关系或者由关系手段获得的资本,包括信任与可信度、规范与惩罚、义务与期望、互惠与合作等,体现的是社会联系的人格化方面。其中信任是最重要的社会资本。在一所学校中,共同体成员之间是否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表现为信任、合作、互惠的特征,标志着关系社会资本的强弱。
对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来说,作为全国重点建设的30多所高职院校中最年轻之一的一所,近年来之所以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与其主动地“借脑谋势”,并迅速地积累了较为雄厚的关系社会资本密切相关。当有人问及执行院长苏志刚的治校理念时,苏院长明确地回答:“八个字,专家治校,借脑谋势——让最先进的办学理念迅速成为学校办学的主导意识,在此基础上谋划学院发展大计。”1999年5月,在转制升格的关键阶段,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职业教育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由职教所为学院提供高职理论和教学方面的指导,促进学院教职工观念的转变及教学方法的转变,使专家的指导贯穿于学院发展的所有阶段。宁波籍中科院院士贺贤土应邀出任学院院长。贺贤土院士自担任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以来,一直热心学院的发展,关爱学生的成长。贺院长每次来校,不仅亲自为学院的师生们开设讲座,还邀请他的院士朋友们为师生带来前沿的、丰富的科学知识。教育部原职教司司长杨金土、原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潘懋元也欣然同意担任学院顾问。同时,学院邀请其他海内外专家、学者到学校开讲座、搞科研。另外,学院还于2002年12月28日在上海挂牌成立了从事高等职业教育研究、评估、咨询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的研究机构——大港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华东师大职教所、上海教科院职教所、厦门大学高教所等以技术入股形式参与中心的运作,共同承揽课题,进行科研开发,实现资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学院之所以在上海设立高职研发中心,就是想充分利用上海国际大都市拥有的资讯资源,获得第一手信息,通过研发中心这个平台,促进学院同上海高校、研究机构、相关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和合作,凝聚一批高职教育的专家,为学院的发展服务。同时,通过课题研究、咨询服务、成果推广,提高研发中心的造血功能,扩大学院的影响。
(三)改善组织结构,建构职业院校的制度社会资本
组织结构的“改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彻底的变革;另一种是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改善”,学校是通过前者还是通过后者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有时是一种困难的抉择。一方面,高职院校期望通过不断的组织变革,以期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面临的冲突;另一方面,变革活动的日益频繁,也使得组织中的个体感到变数的不断增加,人们对变革的反应有愈加冷淡和抗拒的倾向,同时变革成本的巨大及对组织大面积的震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是决策层所不想看到的。因而寻求通过一种“改善”的方式,通过在组织运行过程中,对组织结构进行持续不断的修正和改进,使其适应社会要求,符合高职院校办学特性和环境变化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