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水稻调查报告

水稻调查报告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03 09:26: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水稻调查报告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水稻调查报告

第1篇

2009年8月17日,农业部批准了两种水稻、一种玉米的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虽然颁布安全证书并不等于商业化,但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种植却早在湖北、湖南等地悄悄进行。“绿色和平”2005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湖北省的孝感、咸宁、江夏等地区已有大规模转基因水稻种植。

中国老百姓的主粮都是经由祖祖辈辈几千年检验过来的放心粮,而年仅二十岁的美国制造――“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失灵的转基因

在印度的新德里,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Jairam Ramesh)称,应该谨慎处理转基因作物技术。并宣布暂时冻结孟山都和Mayhco的BT brinjal茄子商业化种植,BT brinjal茄子是印度引入的第一个转基因食品作物。

事情源于在印度的古吉拉特地区四个地区(安雷利Amreli,包纳加尔Bhavnagar,朱纳格尔Junagarh和拉杰科特Rajkot)的Bt棉品种被发现吸引红铃虫,这是一种袭击棉田的主要害虫。

孟山都最终承认,因为害虫已经对抗虫蛋白产生抗体,该公司的Bt棉品种未能抑制古吉拉特4个地区的害虫。

转基因棉花的广泛种植使得主要的害虫棉铃虫销声匿迹,但是结果却导致另一种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害虫盲蝽蟓急剧增加。美国《科学》杂志5月13日也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吴孔明等人对中国北方作物的一项为期10年的研究,研究发现Bt棉(即转Bt基因棉)种植地原本处于次要地位的害虫盲蝽蟓急剧增加,取代棉铃虫成为主要害虫。

在《科学》杂志的最新论文中,杜文、王翔、吴孔明等人措辞谨慎地指出,盲蝽蟓的暴发与Bt棉的广泛种植存在“相关_生”。而研究涉及的北方六省中,不单是棉花,大豆、玉米、花生、小麦也都遭受棉铃虫的严重危害。

2008年中国棉花盲蝽发生面积390万公顷,产量损失S万吨,分别是2000年的3.9倍和6.2倍,两者均创20年来的新高。盲蝽虫害的加重,直接导致了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大幅度增加,2000年棉田防治盲蝽施药不足1次,而近年来上升到6~7次,严重地区达15~20次。

转基因或存利益链

2009年7月,投入资金约240亿元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该项目与大飞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项目一起,成为中国今后10~15年国家中长期重大科研项目。而在深圳电视台“22度观察”节目中,清华大学客座教授熊蕾曾表示,国家对转基因的专项投入为240亿元,对非转基因项目的投入仅为19亿元。熊蕾教授的说法得到支持转基因水稻的农业部首席科学家黎志康的承认。

对于农业科学家们对转基因研究的特别热情,在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举办的“当代科技与社会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的田松教授曾提出如下质疑:

“这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我们怎么能够相信,科学家不会被巨大的利益冲昏头脑,欺骗公众?大家不妨自问一下,如果你有可能从中获得几千万的经费,你是否会夸大自己的研究意义和价值呢,是否会夸大对自己有利的证据,而掩饰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而作为国家转基因管理“智囊团”的安委会,也充盈着转基因的“热情”。负责发放转基因安全证书的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承担着在中国对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的重大职责。每一项转基因技术的农业推广,都必须经过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领取安全证书五个阶段,前两个阶段由安委会实行报告制管理,后三个阶段则必须报安委会审批,只有安委会一致通过,才能报农业部批复。

据“绿色和平”统计并被社会各界广泛引用的数据显示,在最初的安委会委员中,生物技术专家占61%,占据绝对多数。后来2006年的改选,大比例改变人员组成结构,增加了卫生与食品安全、宏观政策、经济贸易与科技管理领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检测、标准化方面专家。但最新一次又恢复原有面目。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院长郑风田透露,在目前58名委员中,2/3是转基因科学家,里面涉及的多人是正在申请专利或申请通过者,环保和食品安全方面的成员则非常少。

是教授,还是商人?

华中农业大学“孟山都奖学金评定委员会”主任、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主要研究者张启发教授是舆论关注的焦点。他曾在中国科协年会的开幕式上大声叫喊:“转基因食品是评价最透彻,管理最严格的食品”,又在今年6月高调宣布“转基因水稻最迟S年上中国人的餐桌”。张教授是转基因安委会成员,是转基因水稻研发者。而令张启发深陷舆论漩涡的还是2005年的“转基因大米非法流出事件”,当时媒体披露,张教授在擅自扩大制种的植物基因公司任CEO。

“根据种子公司和农民所提供的数据,我们综合估计湖北2004年最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2005年,售出的种子达4.7万~5.8万斤,种植面积23500亩~29000亩,将产转基因大米11750吨~14500吨,这些转基因稻米已经从湖北流到广州、中山、顺德、珠海等城市。”

“绿色和平”2005年4月13日公布的调查报告――《非法转基因水稻污染中国大米》一石击起千层浪,对于13亿老百姓来说,焦点在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目前还无法保证却已在市场上流通。

转基因种子是哪里来的呢?源头被指向了华中农大,根据绿色和平组织当时调查,张启发研发出“抗虫汕优63”(也就是“Bt汕优63”)种子,并出任了一家名叫武汉科尼植物基因有限公司(下称“科尼公司”)的CEO,科尼公司委托湖北松滋种子公司(下称“松滋种子”)来进行制种,而华中农大也有一个公司卖“抗虫汕优63”种子。

转基因水稻提前进入商业化种植,最终被湖北省政府证实,并彻底铲除上万亩转基因水稻。2005年8月,湖北省农业厅宣布对三家擅自扩大制种的公司开出罚单,其中包括科尼公司、武汉禾盛种衣剂有限责任公司和华中农大新技术研发公司。2006年1月,该厅又向全省通知,禁止销售未经农业部批准的转基因作物种子。

在2005年的转基因大米非法流出事件中,张教授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4年后,他成立了中国首个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团队。

除了张启发教授外,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转基因水稻(抗白叶枯病转基因水稻)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申请者贾世荣也兼有学者与商人的背景,贾教授是民营股份制企业深圳创世纪转基因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和董事。

第2篇

关键词耕层;土壤质量;调查评价;酸化;浙江丽水;莲都区

中图分类号S1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8-0285-01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产资料之一,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耕地的生产功能。目前,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我国的耕地面积逐年减少,耕地质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保护耕地资源迫在眉睫,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1]。近年来,为了改善耕地质量,多个地区实施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丽水市莲都区各乡镇也开展了耕地质量调查,通过摸清全区土壤基本情况,可为科学、合理指导农民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项目区基本情况

莲都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瓯江中游,古为处州府治,今为丽水市人民政府驻地,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浙南闽北交通枢纽。区境介于北纬28°06′~28°44′和东经119°38′~120°08′。东与青田县毗邻,南与云和县、景宁畲族自治县接壤,西与松阳县相连,西北与武义县交界,东北与缙云县连接。土地总面积15.02万hm2。地形属浙南中山区,以丘陵山地为主,间有小块河谷平原。地势具有盆地格局,四周高山环抱,峰峦连绵高峻,海拔1 000 m以上山峰有30余座。地形大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地形分为河谷平原、丘陵、山地3种。境内河流皆属瓯江水系,大溪干流在莲都境内长46 km,河道落差43 m,流域面积1 373.65 km2。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2~18 ℃,年平均降水量1 471.1 mm,无霜期255 d。

1.2土样采集

选择水阁街道、碧湖镇、联城镇、富岭乡、仙渡乡5个测土配方示范乡镇开展典型区域耕层质量调查。每个乡镇采集20个土样,共采集100个土样。每个土样取15个点混合制成,采样深度为0~20 cm,采用GPS定位,记录经纬度[2],取样时间是水稻收割后的10—11月。

1.3分析化验方法

土壤养分的化验分析方法参照浙江省土肥站编制的测土配方施肥管理与技术执行,土壤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NY/T 1121.2—2006),土壤有机质含量采用H2SO4-K2Cr2O7氧化容量法(NY/T 1121.6-2006),土壤容重采用环刀法(NY/T 1121.4-2006)[1]。

2结果与分析

2.1有效耕层厚度

调查表明,莲都区耕层土壤有效耕层厚度平均为18 cm,其中最小值14 cm,最大值26 cm。有效耕层厚度是土壤条件的基本特征,适合水稻生长的最低耕层深度在15 cm以上,莲都区农田有效耕层厚度能较好地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3]。

2.2 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反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与结构的优劣,是土壤紧实程度的重要指标,水稻根系生长适宜的土壤容重范围为0.9~1.3 g/cm3。莲都区农田为种植多年的基本农田,熟化程度高,耕层土壤容重平均为1.19 g/cm3,最大1.39 g/cm3,最小1.02 g/cm3,可见当地土壤纳雨保墒保肥能力好。

2.3土壤pH值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形成过程中各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土壤很多化学性质特别是盐基状况的综合反映,可影响土壤生物化学及营养物质的有效性、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生长发育等。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将直接影响土壤中营养元素及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抑制。调查表明,莲都区耕层土壤pH值最低为4.4,最高为5.6,平均为4.9,属于强酸性土壤,会导致土壤贫瘠化,还会引起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活化,不仅会影响作物产量,而且会降低农产品品质[4]。

2.4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植物的养分来源和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质积累和矿化是土壤与生态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环节,与土壤的发生演变、肥力水平和许多属性密切相关。通过对莲都区5个乡镇100个水稻土耕层土样分析测定,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为7.1~80.0 g/kg,平均值为23.05 g/kg,属于中等水平,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3结论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表明莲都区的农田大多属于种植多年的基本农田,熟化程度较高,有效耕层厚度较深,土壤容重适宜,土壤有机质属于中等状况,但土壤pH值偏低,酸化现象严重,对农作物的生长有不利的影响。

4参考文献

[1] 刘祥.定西市安定区耕地土壤质量调查报告[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0(1):32-33.

[2] 王华,黄宇,阳柏苏,等.中亚热带红壤地区稻-稻-草轮作系统稻田土壤质量评价[J].生态学报,2005,25(12):3271-3281.

第3篇

关键词小麦;灰飞虱;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5.1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188-01

灰飞虱是近年来淮安市楚州区小麦上的常见害虫,已同麦蚜虫一样成为麦田的常规害虫,灰飞虱对小麦的危害表现为3种[1-2]:一是直接刺吸危害,造成小麦千粒重下降,空秕粒增多,严重时造成“冒穿”倒伏,如2008、2009年小麦生长后期出现的成摊枯死现象,造成大面积减产;二是间接危害,通过灰飞虱传毒引起小麦病毒病,如小麦条纹叶枯病和小麦丛矮病,小麦丛矮病一般在冬前或早春开始发病,病株生长停滞,分蘖增多,叶色浓厚,最后逐步死亡,小麦条纹叶枯病症状同水稻条纹叶枯病症状相似,一般在抽穗以后表现症状,心叶发黄,叶脉出现黄绿相间的条纹,抽出的穗子颜色淡黄,无法灌浆;三是通过灰飞虱排泄蜜露造成煤污,俗称“煤黑穗”,小麦穗子发黑,品质下降,如2009年水稻后期灰飞虱大发生,许多麦穗发黑,表面有一层霉层即为飞虱危害形成。

多年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是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兼治麦田灰飞虱,防治药剂和时机大多不恰当,再加上“治虫控病”和“治麦田,保秧田”的策略,防治效果多不理想。近年来,由于气候及播种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麦田稻飞虱的发生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构成直接威胁,如何最大限度地控制其种群密度和危害程度,已成为小麦生产上亟需解决的问题。

1麦田灰飞虱发生特点

灰飞虱在完整的稻桩上越冬,冬季和春季其数量平稳;4月下旬,越冬代灰飞虱羽化,大量繁殖,危害加剧;5月上旬,进入低龄若虫发生高峰期,达到最高虫量;5月下旬至6月上旬羽化成1代成虫,小麦黄熟前至收获完毕为其迁出期。

由于当地粳稻均为直播且生育期较长等,小麦播期也相对较迟,免耕麦和稻套麦面积较大,这类田块免少耕,越冬代灰飞虱的死亡率较低。据淮安市楚州区植保站的调查数据显示:2006―2011年1代灰飞虱的虫口密度分别为371.7、543.6、571.5、984.6、1 116.0、1 051.2头/m2,呈逐年上升趋势,个别灰飞虱发生严重田块虫口密度甚至达3 600~4 500头/m2。

2麦田灰飞虱的防治时机

越冬若虫往往在稻桩基部和土缝中栖息,位置隐蔽,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麦抽穗扬花的“药肥混喷”时期,越冬代往往已羽化成成虫甚至进入产卵期,不是防治的最佳时机。5月上旬后期至5月中旬前期(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此时大部分卵已经孵化,栖息部位上升,接触药液的几率增加,虫龄结构以低龄为主,抗性最差,是麦田灰飞虱最为有利的防治适期。

3麦田灰飞虱的防治药剂与方法

根据综合使用效果、使用的简便程度来看,以往使用的吡虫啉、噻嗪酮及其复配剂、敌敌畏等都不是理想的药剂。2011年进行吡蚜酮防治麦田灰飞虱的试验,结果显示:在联盟村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360 g/hm2,对水600 kg/hm2,防效达81.82%[3],若加有机硅15包/hm2,防效可达90.91%;在利民村用25%吡蚜酮悬浮剂360 g/hm2,加有机硅15包/hm2,于4月28日用药1次,药后6 d平均虫量仅为159.75头/m2,常规防治田的平均虫口密度达846.00头/m2,用药2次(间隔7 d)的田块最终平均虫量压低至60.03头/m2,而常规防治田的平均虫口密度高达2 007头/m2。

吡蚜酮因其毒理的特殊性,不仅对1代灰飞虱的防效较好,对成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还可起到保护天敌的作用,是防治麦田灰飞虱的有效药剂[4-5],所以应遵循“治麦田,保当代,控虫源”的策略,重点在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大面积使用吡蚜酮加有机硅,但吡蚜酮用量不得低于300 g/hm2。也可使用10%唏啶虫胺乳油450 mL/hm2进行防治,可以大幅度压低麦田灰飞虱虫量,防治时注意加大用水量,以便让药液充分接触到虫体增加药效,控制麦田灰飞虱的种群数量,从而显著减轻1代灰飞虱对小麦的危害,进而减轻稻田和玉米田的防治压力[6-9]。

4参考文献

[1] 朱桂梅,潘以楼,何东兵,等.吡蚜酮种子处理对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J].江西农业学报,2011(1):100-102.

[2] 朱桂梅,何东兵,杨敬辉,等.吡蚜酮对镇江地区小麦田灰飞虱种群的活性及防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1(1):153-154.

[3] 张守成,徐加健,潘宁,等.吡蚜酮等杀虫剂防治麦田灰飞虱效果简报[J].上海农业科技,2010(3):91,134.

[4] 刘宝法,冯长德,张维根,等.麦田灰飞虱发生与药剂防治调查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134.

[5] 郭吉山,周晓燕,朱训永,等.25%吡蚜酮粉剂对小麦田灰飞虱药效试验[J].湖北植保,2009(4):35-36.

[6] 沈静,吴文军,黄越.25%吡蚜酮对麦田灰飞虱防效探究[J].农业装备技术,2009(2):29-30.

[7] 化占勇,周君,方利民,等.复配制剂50%敌・仲EC对小麦灰飞虱的防效试验[J].上海农业科技,2011(3):131-132.

第4篇

为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农规发[2021]1号)和《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统筹利用撂荒地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实施意见》(闽农综[2021]20号)精神,进一步加强对耕地抛荒的治理,摸清撂荒地底数,引导农户复垦复耕、统筹利用,有效减少撂荒地存量、遏制增量,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全面摸清耕地撂荒基本情况

(一)开展全面调查摸底。

从2021年3月开始,由各乡镇开展为期2个月的撂荒地情况调查,以村为单位,对全镇所有建制村(包括自然村、组等)连续2年及2年以上未种植农作物的可耕作耕地(指农户承包耕地和集体所有未发包的耕地)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做到逐户清查、逐块核对。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户、位置、面积、类型、撂荒原因、农户复耕计划等,进行逐项登记造册。

(二)建立统筹利用撂荒地工作台账。

按照“村有清单、乡(镇)有台账、县(市、区)有总账”的要求,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见附件)。4月25日前村级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清单、乡(镇)建立撂荒地基本情况和统筹利用信息台账、县级建立总账,有关情况汇总到各设区市农业农村局。要加强撂荒地台账的动态管理,乡(镇)村两级要实时更新台账清单,有关变化情况要及时报送县农业农村局。

二、有序推进撂荒地利用

(三)分类利用撂荒地。

各乡镇要针对耕地撂荒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4月25日前各乡镇要制定统筹利用撂荒地的具体方案。对立地条件较好的撂荒地要尽快组织复耕,优先用于粮食生产。对立地条件差的撂荒地,要根据立地条件,宜粮则粮、宜特则特,发展粮食、特色水果、中药材等。对确不适宜耕种的撂荒地,可按有关政策规定和规划要求,用于设施农业用地等。对暂不耕种的冬闲田,应种植绿肥等养地作物,提高耕地质量。

三、引导支持撂荒地复耕发展农业生产

(四)鼓励支持农民复耕种粮。

发挥政策导向作用,鼓励各地对撂荒地复垦种植水稻、甘薯、马铃薯、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经营主体给予奖补。加大对规模种粮补贴力度,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向种粮面积30亩以上的经管主体倾斜,并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五)加快改善撂荒地耕作条件。

我县将所有符合条件的撂荒地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鼓励整乡整村整流域建设,相对集中连片的优先重点建设,及时复垦、改造、提升。注重分类完善,对偏远山垄田,加大机耕路、排水沟等设施建设,对零散耕地,加大小块拼大块格田化平整,提升宜机化水平,对缺水旱地,加快建设小型水源、机井、喷灌、滴灌、管灌等高效节水设施,对受污染耕地,加强监测监管,加快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做好安全利用。

(六)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

针对山区特点,大力推广中小型适用农机具,对适宜山区及特色农业生产的农机具购置给予补贴。加快发展面向小农户和粮食生产薄弱环节的托管服务,推行粮食代耕代种代防代收代烘,推广“滴滴农机”服务模式,降低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

(七)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推进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引导长期外出务工、家中无劳动力的农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出租(转包)、入股等方式流转经营权,防止耕地撂荒。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指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书面流转合同,将防止撂荒要求纳入流转合同内容,对撂荒连续2年以上的,承包方在合理期限内不解除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的,发包方有权要求终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

(八)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能力。

用好中央财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按照先服务后补助方式,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产业联合体、专业服务公司、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服务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和功能,面向外出务工和无力耕种的农户开展全程式、菜单式托管服务。加大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实行资金补助,推动服务组织改善承接条件,提升服务能力。

四、加强组织领导

(九)压实工作责任。

各乡镇要充分认识遏制耕地撂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乡镇要组建工作专班,抽调精干人员,推动工作落实;村主要负责人要具体抓落实,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

点,确保如期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并因地制宜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5月10日前各乡镇将耕地据荒基本情况调查报告报送农业农村局。调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基本情况、撂荒原因分析、复耕计划安排、推进复耕主要政策举措、工作建议等。

(十)加强考核监测。

将撂荒地调查工作列入年度延伸绩效考核,统筹利用撂荒地情况纳入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考核。加强耕地撂荒情况跟踪监测和督促检查,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对耕地撂荒调查走过场,没有如实摸清情况的地方进行通报约谈,并责令限期整改。

第5篇

其实,无论国内国外,人的感觉都不会有太大区别。毕竟人的天性是喜欢精白细软,不喜欢粗黑糙硬。多数人总觉得白米精白面才是天经地义,吃顺口了,从心底里很不想改变。即便白细软主食的害处有大量研究证据,人们却视而不见,或者假装不知道;只要有一个传说,吃粗粮杂粮不好,随便有个理由,人们就乐得继续白细软了。

女性吃粗粮影响怀孕?

这些理由当中,大概“降低女性怀孕机会”的说法最容易被人们关注。据《每日邮报》报道,一项在250名美国育龄女性中进行的为期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吃高纤维的食品,如全麦面包或者意大利面,可能会影响到女性的内分泌。摄入这类食品越多,体内的女性激素水平就越低,而且还会导致排卵停止率升高,也就是说仍有月经但卵巢不排卵。

虽然这项研究听起来很科学,能够证明在受访者当中,吃大量全谷类食品之后,女性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略有下降,排卵数量略有减少,但研究中受访者的人数还很少,而且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生育能力。

因为就在30年前,我国女性的平均雌激素和胆固醇水平很低,甚至低到美国女性水平的一半(据《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因为营养不良而月经次数偏少、性成熟年龄延迟的女性也很常见,但那时候我国的生育率却比现在高得多,多数家庭都生好几个孩子,而且很多女性除了生育还要再做两三次流产。

2009年的一项调查报告表明,20年前我国育龄夫妇的不育率仅有3%,而如今已经高达10%以上,可是那时候人们所吃的粗杂粮比现在要多。

反过来说,过高的雌激素并不是什么好事,它会增加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随着生活的富裕,精白细软食物和动物性食物的增加,女性的癌症危险也在不断上升。

吃粗粮会引起月经紊乱?

还有一些女性问,因为减肥而不吃主食或用薯类、杂粮粥替代主食之后,发生了月经紊乱。她们的父母相信,不吃白米饭,月经就不能恢复正常,是否真有这样的规律。

假如天下女性必须天天吃白米饭才能正常来月经,那么除了中国南方、日本、韩国和东南亚之外,恐怕其他地区的女人都很难月经正常了。因为南美人多以玉米为主食,根本不吃米饭;非洲和欧美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也不吃白米饭。最要紧的是,我们的祖先根本没有白米饭这种食品,因为两千年前没有碾米机,水稻并不是第一位的主食,而且只能吃糙米,或者粗粗地舂一下,以半糙米的形式来吃。要是不吃白米饭女性生殖功能就不正常的话,中华民族是怎样延续下来的?

因为减肥而月经不调的女性,需要反思的是每日能量是否太少,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否严重不足,而不是考虑是否天天吃白米饭。把白米饭换成糙米,或者换成薯类、粗粮和杂豆,同时供应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微量营养素,人可以一辈子不吃白米白面而活得很好,甚至更有精神体能更好,女性也完全可以保持正常的生育能力。

儿童不能吃粗粮?

另一个广为传播的说法,就是儿童不能吃粗杂粮,必须白细软的食物。有些医生说,因为粗杂粮里有膳食纤维和植酸,会妨碍矿物质的吸收利用,引起贫血缺锌之类问题。

其实,适当吃一些粗粮杂粮,能让儿童的牙齿得到更好的发育,也能够得到更多的营养成分。这是因为,粗杂粮食材的营养价值要比精白米精白面高得多,特别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通常高达精白米的3倍以上。

尽管粮食在精制之前的确植酸含量高一些,但是它的矿物质总量也更多,能弥补吸收率降低带来的损失。

另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是,吃粗粮引起营养不良的担心,主要是在吃不上动物性食品的情况下,纯素食当中的铁、锌利用率,的确是比较低的,除非经过发酵处理。但是,只要能够吃上鱼肉等动物性食品,就不必产生这种担心。这是因为,鱼肉中的微量元素利用率很高,植酸、单宁和膳食纤维并不会妨碍血红素铁的吸收。

所以,有鱼吃有肉吃的孩子,是不必担心因为吃点粗杂粮而发生贫血缺锌问题的。只要把粗杂粮烹调得略软一些,或者和白米白面混合食用,孩子就能享受到它们的美味和营养。

吃粗杂粮好处多

事实上,吃粗杂粮对现代人还有个重要的好处,那就是预防肥胖。西方研究证明,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量多,则肥胖危险小;而且日常摄入全谷类食物的数量越多,随着年龄增加而发胖的危险就越小。

据媒体报道,为了遏制美国日益严重的儿童肥胖问题,美国联邦新法案规定,今后凡是供应美国儿童的学校午餐,粮食类食品当中,至少一半以上必须为全谷类。这项法案在2012年7月1日生效。

所谓的“全谷”,和中国人所说的粗杂粮意思很像。就是没有经过精白处理的粮食种子。比如说,白米不属于全谷,而黑米、紫米、红米和淡黄褐色或淡绿色的糙米(玄米)同样属于稻谷,但没有去掉谷皮和谷胚,就属于全谷。日常能吃到的全谷物还包括小米、大黄米、燕麦、全小麦、大麦、高粱、荞麦等很多种。

此外,红小豆、绿豆、芸豆、干蚕豆、干豌豆等富含淀粉的豆子,也被纳入到“粗杂粮”当中。它们的营养价值都非常高,不仅纤维和矿物质特别丰富,所含蛋白质也要比大米高两倍。

中国古人所讲的“五谷”之中,包括了小米、大黄米、豆子、水稻和小麦,而且那时候并没有那么精白的米和面。大多数人能天天吃上精白米精白面,从发达国家来说也不超过100年时间,从我国来说只有30年时间。

第6篇

关键词 粮棉油高产创建;成效;优势;措施;经验;江苏南通;通州区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30-03

南通市通州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南濒长江,东临黄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是著名的“渔米之乡”。通州全区总人口124.6万人,总面积1 526 km2,全区土地平坦,耕层深厚,适耕性强,是江苏省粮油生产主要县(市、区)之一。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和省农委的部署和要求,充分结合当地实际,强化组织领导,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增效创建工作,全面普及高产增效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总产有望实现“十连增”。

1 通州区粮棉油高产创建情况

由表1~5可知,水稻创建由2010年3个万亩示范区,发展到2013年创建3个部级、3个省级(其中石港镇为整镇创建)水稻万亩示范片,辐射带动显著增强,辐射面积由开始的3 025.80 hm2扩展到近6 343.28 hm2;小麦创建由2009年的1个万亩示范片,面积1 142.07 hm2,发展到2012年2个部级、2个省级小麦万亩示范片,辐射面积扩展到近2 789.21 hm2;油菜创建由2009年二甲镇1个万亩示范片,面积833.33 hm2,发展到2012年2个部级万亩示范片,辐射面积扩展到2 171.20 hm2;2012年新增2个部级玉米万亩示范片,示范片面积1 472.20 hm2(由于区划调整,原通州区产棉大镇三余镇被划为滨海新区,自2013年开始停止实施棉花高产创建)。

2 创建成效

2012年通州区在粮食生产方面再获殊荣,首次实现全年稻麦生产吨粮县目标,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粮油高产增效创建工作得到了部、省、市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的一致肯定,特别是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自2009年以来一直被省评为a级万亩片,2010年、2011年连续2年通州区油菜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位列全省第1名,2009年、2012年产量位列全省第2名。农业部在2013年3月召开长江中下游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动员会上,将通州区作为全省唯一承担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成熟技术集成推广攻关试点县区。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通过缩棉扩粮及土地复垦等措施,粮食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粮食总产实现较大幅度增产。2010年全区粮食生产面积7.82万hm2,2011年7.88万hm2,2012年达7.94万hm2。粮食总产由2010年的50.57万t增加到2012年的52.75万t,粮食商品量由2010年的25.47万t上升到2012年的27.52万t,粮食人均占有量从2010年的405.73 kg/hm2增加到2012年的421.11 kg/hm2。2013年经测产验收,通州区小麦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7 603.5 kg/hm2,超过目标产量103.5 kg/hm2,超过全区平均产量1 798.5 kg/hm2(全区平均产量预计5 805 kg/hm2,统计局数据)。油菜万亩示范片平均产量3 957 kg/hm2,超过目标产量657 kg/hm2,超过全区平均产量657 kg/hm2(全区平均产量预计3 300 kg/hm2)。粮油高产创建实现了示范基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协调一致、全面发展。

3 创建优势

3.1 区域生态优势

通州区处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季风性显著。年均温15 ℃,年均日照时数2 000~2 200 h,年均降水量1 000~1 100 mm,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区域农业生产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三麦、油菜等传统农作物。其中石港镇水稻面积、二甲镇油菜面积分别约占全区的1/7。

3.2 技术优势

多年来,通州区始终坚持把保证粮食总量充足和安全有效供给作为农业生产的底线,全面协调好粮食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发展高效农业的关系,认真落实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力促粮食稳产高产。积极构建粮食生产科技创新机制,拥有完备的粮食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和试验示范基地,先后多次承担粮食三项工程、万亩高产增效创建、水稻商品化育供秧等部、省级项目。创建了一批水稻产量12 t/hm2、小麦产量7.5 t/hm2的超高产典型。全面推广重大病虫害预警防控机制、粮食生产与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和健全专业化服务组织,通州区的南通天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荣获“全国百强专业化服务组织”称号。全面推广重大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秸秆机械化还田等专业化服务

促进了粮食生产连年高产稳产。

3.3 品种优势

2013年上半年全区推广优质小麦扬麦13、扬麦16、扬麦20等高产稳产品种,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油菜重点推广了秦优10号、秦优7号、宁杂19号等高产、优质双低品种。据调查,这3个主推品种占全区油菜总面积的60%以上。水稻推广了南粳45、南粳9108、镇稻14、南粳5055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这些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区水稻面积65%以上,为秋熟粮食高产稳产打好基础。

4 创建措施

4.1 加强组织领导,促进责任落实

为推进高产增效创建工作顺利开展,通州区自2009年开始每年都出台《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示范片项目实施方案》,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并编制日程安排表,确保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乡镇、村组,落到实处。专门成立项目实施领导组和专家组,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技术专家指导制、目标任务考核制。项目工作领导组由区政府分管农业副区长任组长,由区农委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负责做好项目区综合协调、组织管理、检查督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区作栽站、种子站、植保站、土肥站、科教站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高产增效创建工作方案制定、示范片技术指导、工作方案落实、病虫害预测预报及技术指导、统一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质量建设、种子质量监督与抽检、科技入户、农民培训规划等工作。项目技术专家组由区农委具有高级农艺师以上资格的人员担任组长,其他人员为主体技术力量,负责示范片方案制定、技术攻关、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项目实施镇也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组和技术组,切实加强领导力量[1-2],明确责任,落实“定人、定点、定责、定效,包面积、包技术、包产量、包病虫防治”的责任制,确保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落实到位,实现高产创建责任到人、责任到田,上下合力,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区农委将高产创建工作列入对实施镇的重点考核对象,工作落实到位,对建设卓有成效的给予工作考核加分及奖励,对于创建工作中重要环节落实有误、目标产量未能完成的给予不同程度的扣分及批评。

4.2 突出主体技术,建立技术体系

加强示范片主体技术推广,确保技术覆盖率100%,水稻上示范推广环保节能的秸秆还田技术,建立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水稻地方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充分发挥优势稻区的水稻生产潜力。在抓好合理播(栽)、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病虫草害防治三大主体技术的同时,水稻生产重点围绕“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水稻标准化机插育秧、宽行窄株栽插、节水调优灌溉等技术,小麦生产重点围绕“弱筋小麦高产优质调控技术”,推广以弱筋品质为目标的降氮前移施肥、合理化调化控、抗逆应变等技术,玉米生产重点围绕适期早播、化学调控、适期晚收等技术[3-4]。4.3 紧抓科技培训,技术落实到户

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各关键生育期,由区、镇农业技术人员共同组织发动,采取现场观摩、集中培训、田间指导、印发技术资料、喇叭广播、出黑板报等方式,广泛开展高产栽培技术培训,把水稻、棉花、小麦、油菜品种特性、高产栽培、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先进实用技术送到每家每户。在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水稻、棉花、小麦、油菜生长发育进程,及时开展田间会商,进行实地指导和讲解,提高广大农户对相关技术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能力。将示范片的村组干部、种植能手、种植大户等作为重点培训对象,发挥他们在新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4.4 强化物资配备,实行专业化服务

为了鼓励示范片农户的种植积极性,确保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取得成效,对示范片特别是对核心方进行物化补贴。示范片内严格实行“五有五统一”专业化服务。稻谷收购上主要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合作社与农户通过合同与农户形成订单种植,公司与专业合作社形成订单收购,此种生产与收购方式,不但提高了农户售价,同时提高了稻米的品质,推进了公司品牌大米的生产,建成优势产销链,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三盈。

4.5 抓好标牌制作,完善档案建立

为扩大社会影响,接受社会监督,通州区在每个高产万亩创建示范方田头都竖立了创建标牌,按照省项目建设要求统一标牌的尺寸、统一标牌的图案、字体和颜色,标明示范方建设的地点、面积规模、产量目标、种植品种、关键技术、指导专家、技术负责人、实施单位、工作责任人等。同时通州

区每个万亩示范片均安排专人详细记录示范片基本情况、技术推广、专家培训、作物生育阶段进程、田管措施及苗情产量情况,建立数据库,物资配送及机械补贴均建立补贴清册。

4.6 规范资金投入,强化资金效应

项目经费使用建立单独账户坚持专账管理,保证资金使用规范专款专用,确保公平、公正,杜绝任何项目资金挤占、套用、挪用现象。项目资金严格按照项目资金投入要求和实施合同里的项目资金及使用预算明细进行补贴,采取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的办法,建立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项目资金管理运行机制,具体支出由区财政局把关,由区财政局、农业委员会领导组统一监管,对拨付的项目资金及运转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资金落到实处,大大提高了示范区农户对高产栽培技术的规范应用,项目建设卓有成效,示范区产量目标超额完成。

5 主要亮点与经验

5.1 主要亮点

结合南通市水稻全程专业化基地试点建设,通州区在石港、骑岸、十总、西亭、平潮、金沙等镇高产创建万亩片内建立了20个规模大的集中育秧示范点,21个高标准百亩核心方,面积230 hm2,通过农技部门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联动,实现了育供秧、机栽插、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收割、订单收购等的一条龙服务,解决了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同时产量、效益均有提高,专业合作社得到一定扶持,专业服务社服务内容得以完善、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万亩创建连续几年对专业合作社的扶持,有效推进了通州区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并拓宽了其发展经营模式,2013年通州区天泰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加成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均超过66.67 hm2,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提高品质与效益。

结合农业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方案,组织实施好长江中下游地区油菜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工作,2013年4月17日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专门以文件形式向各油菜生产镇印发了《通州区油菜增产模式攻关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各油菜生产镇生产特点和增产潜力,集成推广适宜不同生产区域、不同种植方式的成熟技术模式,重点推广了2套增产模式。一是旱作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二甲、川姜、张芝山、先锋、金沙、东社等镇,主要种植模式为大豆—油菜、花生—油菜、玉米—油菜,一年两熟。二是水旱轮作地区油菜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十总、骑岸、兴仁、兴东、石港等镇,主要种植模式为水稻—油菜,一年两熟。

5.2 建设经验

一是强化部门间联动。农技与行政部门联动,通过行政推进创建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技术到位率。农技与农机部门联动,充分利用农机补贴、农机三项工程等政策扶持,农机与农艺结合,加大机插秧与秸秆还田在示范片的覆盖率。技术部门间联动,改变以往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科教相分离的局面,由种子站负责示范区种子质量监督与抽检,土肥站负责肥料测土配方施肥与耕地质量建设、植保站负责病虫害综合防治、科教站负责示范片科技入户、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充分整合了技术资源,同时在农委富民大厅安排专人值班,给农户解疑答难。二是搞好配套服务。强化专业化服务,示范片内严格实行“五有五统一”专业化服务,物资准备充足,及时配送到户到田。技术人员做好肥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指导工作,百亩核心方内一律由专业化服务社实行全程专业化服务。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在各关键生育期组织现场观摩、集中培训、田间指导等技术服务,提高示范片农户对技术接受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加强订单与产业化服务,通过订单不仅可以增加农户种植效益,同时有效推进品牌大米和高品质棉产业的建立。

6 参考文献

[1] 李立秋,孙昊.高产创建的目标和机制[j].农业科技管理,2010,29 (4):30-31.

[2] 张长生,孔巍,张佳,等.关于高产创建项目工作的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0(5):11-14.

第7篇

一 汉水下游平原垸田农业区

长江中游地区所习称的"垸田"(也称"院田")就是下游地区所说的"圩田","垸"与"圩"都是指堤岸。嘉靖《沔阳志》卷8 《河防》谓"沔居泽中",地势低下,"江溢则没东南,汉溢则没西北,江汉并溢则洞庭沔湖汇为巨壑","故民田必因地高下修堤防障之,大者轮广数十里,小者十余里,谓之'院'。"乾隆《湖北安襄郧道水利集案》卷下《禀制宪晏各属水利岁修事例》云:

自京山以下,次潜江,次天门,次沔阳,地形愈洼,众水汇归,南北两岸夹河筑堤。其州县民人纠约邻伴,自行筑堤捍水保护田庐,谓之"垸"。各垸之田,少者数百亩、千余亩,亦多有至万余亩者。

因此,所谓"垸田"就是筑围堤、防御洪涝的水利田,堤垸实是垸田的标志,其功用主要是防御洪水。(注:当然,为了有效地防御洪涝,仅仅筑起堤垸是不够的,还要开挖排灌渠系、兴建引排涵洞、并保留蓄涝湖泊。因此,张国雄先生给垸田下的定义是:"两湖平原河湖交错的水乡地区一种四周以堤防环绕、具备排灌工程设施的高产水利田。"参阅梅莉、张国雄、 晏昌贵著《两湖平原开发探源》, 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87~91页。)

张国雄博士对两湖平原垸田的兴起与发展作了详尽细致的研究。(注:参阅前揭《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第四章"垸田的开发",第87~134页。)他认为:两湖地区垸田的兴起,大致在南宋晚期, 不迟于13世纪中期的南宋端平、嘉熙年间(注:这一看法最初是石泉先生提出的(见所编《中国历史地理专题讲义》,武汉大学历史系1981年油印本,第174页),张国雄对此作了详尽的考证,见石泉、 张国雄《江汉平原的垸田兴起于何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1期。)。 南宋晚期与元代江汉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西部的江陵、荆门一带。明朝前朝,随着移民的大规模迁入,江汉平原的广大湖滩河滨很快得到开发。嘉靖《沔阳志》记沔阳州垸田之开发云:

明兴,江汉既平,民稍垦田修堤,是时法禁明白,人力齐一,堤防坚厚,湖河深广,又垸少地旷,水至即漫衍,有所停泄。……故自洪武迄成化初,水患颇宁。其后佃民估客日益萃聚,闲田@①土,易于购致,稍稍垦辟,岁月浸久,因攘为业。又湖田未尝税亩,或田连数十里而租不数斛,客民利之,多濒河为堤以自固,家富力强则又增修之。

洪武至成化初(1368~约1468年)是汉水下游平原垸田的初兴阶段;成化至正德中(1469~1521年),垸田发展十分迅速,形成了垸田兴建以来的第一次。嘉靖以后,由于移民继续大批移入,垸田增长速度更快,其分布也进一步向沼泽化的湖区和淤塞河港扩展。在明清之际的动乱中,垸田受到破坏,绝大部分堤垸均被废弃;康熙、雍正年间(1662~1735年),垸田逐步恢复,并在数量与规模上超过了明代。乾隆时期,垸田兴筑再次掀起,垸田实际上已臻于饱和;嘉庆、道光以后,垸田围垦恶性膨胀,或"随淤随筑","凡湖渠泽薮有为泥沙填淤者,即争垦筑垸"(注:光绪《汉川图记征实》第3册,"堤垸"。 );或竭湖造田,湖泊渐次被垦为桑田。

汉水下游平原的垸田主要集中在沔阳、景陵(天门)、潜江、监利、汉川和汉阳、应城、云梦等州县,其中沔阳、潜江、监利、天门、汉川地势低洼,湖泊相连,垸田开发最早也最为密集。 嘉靖《沔阳志》卷6《堤防》录嘉靖三年(1524年)知州储洵疏谓江水若自监利车木堤冲塌,"不惟其县受害,而沔阳后@②茅埠凡一十六村、熊家@③潭凡四十余院、税粮八千余石高低淹没,尺寸不堪耕种";若潜江排沙头、班家湾、新开便河及沔阳石牌铺等处水口冲塌,"每遇襄汉水发,则潜江、景陵二县,沔阳深江西范凡二十七村、莲河柘树凡七十余院、税粮一万五千余石亦无尺土耕种",则到嘉靖初,沔阳州至少已有110 余垸(注:光绪《沔阳州志》卷3《堤防志》也称嘉靖中,沔阳垸田 "百有余区"。诸堤之名难以详考,除嘉靖《沔阳志》所及之熊家、@③潭、莲河、柘树等院外,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11沔阳州"山川"栏记有百石湖堤,堤内皆田,也当为垸田。)。潜江县在成化、正德时己有48垸,到万历间增至百余垸(注:康熙《潜江县志》卷3 "乡区"记载明成化间潜江县有5乡1坊48垸,万历《湖广总志》卷32《水利志》录有潜江37个"旧垸"、9 个"新垸"之名,张国雄认为它们很可能就是正德以前的48垸,并根据有关调查资料复原了明早、中期潜江境内垸田的分布情况(参阅前揭《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第105~106页,"图4-1",其中可能有个别失误,如江@④院、车老院,据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 6荆州府"山川"栏,并"边临襄江";而张国雄先生将之置于潜江东南境,可能有误。)。监利县在成化间由知县焦钦主持一次即修建堤垸25处(注: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6 荆州府"山川"栏"监利"县下。),"田之名垸者,星罗棋布。"(注:康熙《监利县志》卷尾,刘鸿浩:《重筑吴家lóu@⑤堤记》。)景陵县在宣德中(1426~1435年)也己出现垸田。嘉靖《湖广图经志书》卷11沔阳州"山川"下记景陵县有古堤二,"一在县东北,长五里,以防义河水势,宣德间知县杨安修。一在县东北,上下有lóu@⑤,一名穴河,一名红花。遇旱则贮湖水以灌田,泛则开lóu@⑤以防潦,水势高则不开,成化间知县姜绾重修,弘治间川襄洞庭水泛冲滔,知县周瑞重筑以杀水势,民甚利焉。"此二堤虽不以垸为称,但由其功能来看,显然是垸堤。

汉川县垸田之出现似较沔阳、潜江、监利为晚,嘉靖《汉阳府志》与《湖广图经志书》所记汉阳府农田水利多为陂堰,垸堤较少(注:《汉阳府志》卷2《方域志》记汉阳县有谭家院、东西杨树堤、 李家堤、莲花堤、青草堤、山嘴堤、柘林堤、洲家堤、万家堤、郑家堤等,无以判断其是否为堤垸。)。汉川堤垸之大兴大约是在隆庆(1567~1572年)、万历(1573~1619年)年间。白鱼垸原为汉江南河分流的一个支汊,"隆庆时,白鱼垸淤阜成陆,障堤成垸。"细鱼垸"本湖渠,明万历年间因淤筑垸。"(注:光绪《汉川图记征实》,第3册。 )南河垸"隆庆间民人于湖渚障堤为垸,延袤八十余里。"(注:同治《汉川县志》卷7《山川》。)天启四年(1624年),汉川县同时兴建了教子台、 太实、永固3垸(注:同治《汉川县志》卷9《堤防》。)。尽管如此,汉川堤垸的数量与规模看来都远远比不上沔阳、监利等州县。

清代堤垸之分布更为广泛,凡可资利用的河湖沼泽都渐次被围垦。汉水下游平原垸田分布最为密集的仍然是沔阳、潜江、监利、天门、汉川5州县。乾隆年间,沔阳州共有1368垸, 支河港汉与湖地多被"垦为阡陌,且各修堤垸障之,尽占水道。"(注:乾隆《沔阳州志》卷《赋役志》、 光绪《沔阳州志》卷2 《山川》。 )潜江县在康熙三十年(1691年)已有156垸(注:光绪《潜江县志》卷10《河防志》。这156垸中,有的沿袭明末而来,有的则属新筑,如猎塌湖、东西白湖、张蓼湖、枝江湖等等,都是康熙年间淤垫为垸田的,见康熙《潜江县志》卷3 《山川》。),到乾隆间,增加到160 余垸(注:乾隆《湖北安襄郧道水利集案》卷下,《制宪鄂奏移驻厅员分汛管堤》。)。监利县,据咸丰年间(1851~1861年)的统计,共有498 垸,"人稠地狭,绝少旷土。"(注:光绪《荆州府志》卷20《堤防志》;光绪《潜江县志》卷8 《风俗》。)天门县(即明代景县)菜子、老鹳、岳港、龙潜、上帐、下帐等湖在乾隆年间相继淤为平田,全县共有109 垸(注:乾隆《天门县志》卷1《地理志》,卷6《水利志》。);后来较深的杨桑、高台湖也"大半淤塞",到光绪间(1875~1908年),天门县垸田增加到200 余座(注:《襄堤成案》卷1, 《职员蒋元鸿等呈请督抚宪札饬钟潜二主勘估等修溃口不得观望协帮禀》。)。汉川县在康熙年间有35座官垸、8座民垸,乾隆年间民垸增加到265座(注:光绪《汉川图记征实》,第4册。)。

除以上5州县外,汉阳、应城、荆门也有部分堤垸。 光绪《汉阳县志》卷2《营建略》"堤防"称:汉阳县于康熙五十年筑永丰堤, "外距群湖,置石闸蓄泄内湖诸水。而蔡店迤南卑洼处亦有汉水旁溢忧,随建芭芒堤,作后障,是为修堤圩田之始。"在应城县南境与汉川县交界处,有郭家垸,始筑于万历二年(1574年),因常受yún@⑥水之害,屡废屡修(注:光绪《应城县志》卷2《建置志》"水利"。)。 荆门州的垸田主要集中在濒临汉水的沙洋一带。在沙洋西南的青村堤下,有彭家垸、南湾垸、小@⑦垸、浩曾垸、王家垸、庄家垸等等(注:同治《荆门直隶州志》卷2《建置志》"堤防"。)。

以垸田为主要特征的汉水下游平原农业区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麦类及黍、粟等杂粮也占有较大比重。这首先从农业用地的结构方面表现出来。明清有关记载中常把耕地分为田、地、山塘四类,其中"田"专指水田,"地"专指旱地,"山"指山林牧业用地,"塘"包括湖荡、陂塘,其实并非耕地,而是一种水利设施,可用于蓄水灌溉和养鱼。田、地、山、塘在全部农业用地中所占的比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水稻、旱地作物生产以及林牧业、渔业(捕捞养殖业)在当地农业经济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嘉靖《靖阳府志》卷5 记载了不同年份汉阳府及所属汉阳、汉川二县的耕地状况,我们以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为例计算出表1。

表1

明代汉阳府农业用地的结构

府县

面积 百分比 面积 百分比 面积 百分比 面积 百分比

汉阳府 2730顷 76.34 674顷 18.85  62顷  1.73 110顷  3.08

汉阳县 2005顷 74.23 570顷 21.10  53顷  1.96  73顷  2.70

汉川县 725顷 84.40 104顷 12.11

1顷  0.12  29顷  3.38

说明:(1)资料来源:嘉靖《汉阳府志》卷5《食货志》。(2 )原记载中田地山塘各项面积记至亩、分、厘,表中仅取其约数。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汉阳、汉川二县之和与汉阳府总计数并不相符。

龚胜生博士曾经对清代两湖地区的耕地结构作过细致的分析(注: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69页。),我们根据他的计算,撷取汉水下游地区部分州县的情况列出表2。

表2 清代汉水下游部分州县农业用地的结构

州县

农业地的构成(%)

汉阳县

31.0

26.9

37.5

4.6

汉川县

40.3

24.9

5.8

29.0

沔阳州

75.9

13.1

11.0

潜江县

90.3

9.7

监利县

46.5

53.5

京山县

40.5

33.6

21.8

4.1

钟祥县

31.1

二 汉水中游以旱作为主的水旱兼作农业区

本节所说的汉水中游农业区,包括随枣走廊、襄宜平原与南阳盆地3个地理单元, 虽然随枣走廊在自然地理的意义上基本属于汉水下游地区,但考虑到其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更与汉水中游的襄宜平原接近(特别是随州与枣阳),所以我们将它归入汉水中游农业区。

汉水中游农业经济区最重要的特征是水旱兼作、而以旱作农业为主,稻作农业在地区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由随枣走廊而襄宜平原、而南阳盆地逐渐减少,旱作农业所占的比重则相应地递增。这首先从各州县载籍耕地的结构中反映出来,在本区最东端的安陆县,据龚胜生博士的计算,载籍耕地中水田所占的比重为64.8%,旱地占23.7%,山林占3. 9%,湖塘占7.5%,水田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 而在本区西端的光化县,则是旱地占据着绝对优势。据正德《光化县志》卷1《田赋》 记载,正德七年(1512年),光化县共有官民田地湖荡688顷,其中水田72 顷,占总数的10.7%;地615顷,占总数的89.39%;湖荡81亩,占总数的0.12%。到清朝后期,光化县水田的比重有所增加,大约占全部农业用地的24.0%(旱地占75.9%,湖塘占0.1%)。在南漳县, 水田所占的比重为9.9%,旱地则占90.1%(注:此处安陆、光化、 南潭三县清代水旱田地的比重均据前揭龚胜生《清代两湖农业地理》表8 "清代两湖州县耕地结构表",第61~64页。)。南阳盆地的水田面积更少。盆地内生产条件最好的南阳县,在清末仅有稻田100顷,占全县可耕熟田的0.31%。这些稻田都分布在南阳县西当境低山中, 靠泉水灌溉(注:光绪《南阳县志》卷9《沟渠》。)。到解放初的1953年, 南阳专区的水田只有437163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4%。邓县、 新野的水田占全县播种面积均只有0.02%(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汉江工作队:《汉江流域地理调查》附表24,"汉江流域各县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统计表(1953年)"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

地方志中有关物产的记载也加强了我们的这种认识。道光《安陆县志》与同治《随州志》有关物产的记载均将"稻之属"列于首位,其下才分别是麦之属、豆之属等;而《襄阳府志》及各县志中则一般将稻、麦并列于"谷品"下,不再将稻单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水稻地位的变化。乾隆《襄阳府志》卷6 《风俗物产》下总论襄属各州县物产状况云:

襄郡居楚北上游,地势颇高,水田少而旱地多,襄麦较下游诸郡独胜,以界连豫境,作面食佳。稻以光化六股泉产者为上,枣阳香稻亦不减也。

在襄阳府各州县中,以宜城县种水稻最多。 光绪《襄阳府志》卷9《建置志四》"水利"栏称:"宜城三面临水,汉水绕其东南,蛮水饶其西南,地势平衍,为一郡稻米之乡。"但宜城的水稻种植也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同治《宜城县志》卷3《食货志》"物产"栏称:

宜境山泽原隰参半,有宜稻者,有宜麦菽杂粮者。初夏麦熟,民多食@⑨,即大麦仁也。小麦不充常餐,恒储以市。宜稻之乡,自二渠废后,惟恃陂塘,偶值夏旱,即难有秋。一遇岁歉,多食蜀秫,或食荞麦,且有杂有野蔬者。

显然,宜城县在木渠、长渠湮废后,水稻种植受到水源的限制而大幅度减少。枣阳县东南部赂属于yún@⑥水流域,陂堰较多,水稻种植较广;其西北境则"重冈九十九间,原田每每恒苦旱干",以旱地作物为主(注:国民《枣阳县志》卷14《食货志》"农业"。)。至于南漳、襄阳、谷城、均州、光化以及属于郧阳府的保康县,则主要是在水源充足便于灌溉的河流谷地间有水稻种植,面积不大。南漳、保康二县的稻田集中在较为宽广的漳水、沮水和蛮水谷地,各水"岸侧暨支流均有平畴产稻","所产稻谷仅足供城市平坝之用,山农饔饔以包谷杂粮为主。"(注:国民《南潭县志》卷6《建置志二》"水利"; 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8 《民食》。)襄阳县的稻谷产地主要有峪山、黄龙荡与张家山三处,谷城县与均州的水稻则集中在南、北河下游及其它山溪性河流谷地,光化县水田大都在汉水南岸沟溪两侧,汉水北岸的丘陵岗地几乎没有稻田存在(注:同治《襄阳县志》卷3 《食货志》"物产";同治《谷城县志》卷2《水利》;光绪《均州志》卷6《赋役志》"物产";光绪《光化县志》卷3"物产"。)。

南阳盆地在汉代曾是著名的稻米产区,但自六朝起,水稻种植即呈现出逐渐减少的趋势(虽然在唐宋时期曾有反复),到元代,文献中已见不到关于南阳地区种植水稻的记载,估计当时南阳地区即使有水稻种植,面积也不会很大。明朝中期,丘浚曾说荆襄唐邓有水陆之田,"可水耕之地,则引水立堰,募南人耕之"(注:《明经世文编》卷72,丘浚:《屯田·荆襄唐邓之田》。)。开发水田,需要募南人经营,说明水稻种植技术在当地已失传,这当然是水稻生产大幅度减少的结果。王士性《广志绎》卷3"江北四省·河南"下记载,"确山南多稻田, 近楚俗,北乃旱地,渐见风尘"。确山今属驻马店地区,唐白河流域大片田地都在确山一线以北,显然,其水稻生产已微不足道。嘉靖年间邓州水利屡复屡坏,致使地方官员考虑"不如听其种旱田之愈"(注:《天下郡国利病书》卷53,河南四"南阳府"。)。在明代后期和清前期地方志关于物产的记载中,水稻的地位已很不重要。如嘉靖《邓州志》卷10《赋役志》"物产"栏的记载是:"多粟、多麦、多菽、多脂麻,有黍、有稻、有稷、有荞。"顺治《邓州志》的记载与此相同。清中后期的一些地方志,干脆就没有水稻或者是间有水稻了。乾隆时人萧韶相《召父陂》诗云:"南阳草莽已连阡,水到空闻召父贤。鹦鹉不知香稻少,秋声犹集废塘边。"(注:见乾隆《续河南通志》卷75,《艺文志》。)正是南阳农业沧桑巨变的写照。虽然在一些水源条件好的滨水地带还"间种jīng@⑩稻"(注:光绪《南阳县志》卷2 《疆域志》"风俗"。),但总的说来,南阳盆地在明清时期已基本上成为较单纯的旱作农业区。

总之,汉水中游农业经济区虽然在总体上看是水旱兼作,但水稻种植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中安陆、随州、枣阳、宜城四州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大,在当地农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也较高;南漳、襄阳、保康、谷城等县已较少,光化、均州、新野、南阳、邓州、淅川诸州县更少,至于南阳北部诸县的水稻种植更是微不足道。同时,历明清两代,汉水中游各地的水稻种植面积还在持续下降。这种农业布局和演变趋势显然与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环境变迁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汉水中游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5~16℃,5~9月或6~9月平均气温均大于22℃,1 月平均气温2~3℃,7月平均气温28~29℃。年均降雨量700~850毫米。 一般说来,这样的气候条件是比较适合水稻生产的(注:前揭《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第五章"气候",第36~45页。)。但是,我们知道,明清时期正是我国著名的小冰期,年均气温比现代低得多,降雨量也要相应减少(注: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72年第1期;《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 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14页。)。年均气温与降雨量的降低,势必要影响到对水热条件都有较高要求的水稻种植。

但是,地理条件的变化并非决定性因素,导致汉水中游地区水田面积减少的最直接的原因应当是水利的废驰。汉水中游地区降雨集中, 7、8、9三个月的雨量常占年降雨量50%以上,春、秋则常发生干旱,特别是5月底为插秧季节,却正当少雨时期;同时, 丘陵岗地的落差较大,平原地带多沙质土壤,地表水不易自然保存,因此,稻作生产必须仰赖于蓄水灌溉,水利事业的兴衰也就决定着稻作农业甚至是地区经济的兴衰。又因为溪流含沙量大,土性疏松,蓄水陂堰易于淤浅;遇有洪水,堰堤又极易被冲毁。喜靖《邓州志》卷11《陂堰志》称:"(邓州)壤土沙涸,而强为堤筑,则易坏。"光绪《南阳县志》也指出:"(南阳诸水》依冈环注,随地可渠,然水流迅急,多沙易淤善徙……故县境陂堰名天下,其实难久而易淤。"所以,水利工程必须常加维修整治,稍加懈怠,就可能淤塞湮废。可是,汉水中游地区的农田水利并没有象汉水下游和荆江堤防那样的重要性,不足以引起政府的关注;虽然在一些勤政的地方官的提倡与主持下,部分州县的水利工程得到一定程度和整治与维修,但大多没有延续性,更未能形成制度。因此,就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地区而言,官府对于农田水利实际上是极不重视的。这是农田水利废驰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农田水利的衰败还有更为复杂的社会经济原因。顺治《邓州志》卷11《陂堰志》云:

天启以后,陂堰为豪强兼并,民间失其利,闸口淤塞,尽成旱田,讼益众。崇祯七八年后,陂堰尽荒,福府岁收租,至有被累死者。皇清十五年来,陂堰尽荒。

此言明末清初水利废驰之原因有三:一是为豪强兼并,民失其利;二是陂堰租税太重,业主不堪负担;三是战乱破坏,人口流散。光绪《南阳县志》卷9《沟渠》云:

凡农治田,人三十亩,水田则减三之一,而所收倍。蓄泄以时,不忧水旱。自明季陂堰失修,河深渠高,水不能至。旧农多宛徙,新籍者率来自秦晋,昧水利;或富连阡陌,不亲田事;佃农迁徙不恒,虽欲修不自主。又兴陂,动连数十村落,议龃龉多不合。旧陂废久,疑所用,则颇盗其堤堰土石,或境堙平之。

在社会稳定的情况下,南阳水利仍多失修的原因有数端:其一是迁入的人口多来自陕西、山西,不知水利;其二是业主不亲农事,不问水利之有无;其三是"亲田事"的佃户迁徙无常,不能也无力兴建水利;其四是水利工程动辄牵涉到几个乃至十数个村落,村落之间很难合作。此数端相结合,农田水利的衰败自是必然(注:明清时期汉水中游地区农田水利事业的普遍衰退与汉水下游平垸田的高度发展形成鲜明的对照,其原因何在,颇值得探讨,限于篇幅,这里不拟展开充分讨论。除了正文简略提到的几点外,我还注意到黄宗智先生关于宋代以后太湖汉域水利事业之衰败原因的分析,其中颇有与汉水中游地区相类似者。请参阅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42页。)。

在旱地作物结构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玉米(包谷、玉蜀黍、玉高粱)和棉花种植的推广。玉米大约在清初开始进入汉水中游地区,到乾隆、嘉庆、道光时期逐渐推广,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乾隆十八年(1753年)湖广总督开泰在奏折中说:

楚省所属产有包谷一种,即京中所谓玉米者,民间每于山头崖侧、地角田边零星布种。其性易生,兼耐旱涝。二三月间种后,止须锄去野草,便自生发,无庸灌溉。六七月间结包,即可煮食;俟其包实坚老,收获碾碎可以拌米作饭作粥,并为汤饼之用,颇有香味,力田之家籍以佐米粮之不足。约略每一株结五六包至二三包不等,以每包百粒计之,收成不啻百倍,是以近年以来种植者日益加多。……现据襄阳府、随州、东湖县禀覆,各称可买二三千石、四五千石不等,尚有数处未经覆到,核其大势,如二万石内外。(注:《宫中档乾隆朝奏折》,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十二日,湖广总督开泰奏。)

稍后成书的乾隆《襄阳府志》卷6 "物产"栏述襄阳府粮食作物在麦、稻之外,"又有秫,一名玉高粱,俗名包谷,最耐旱。近时南漳、谷城、均州山地多产之,遂为贫民所常食。"显然,玉米种植已比较普遍,但面积不大,主要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岗地,在平原地区则主要是于"地角田边零星布种"。乾喜年间,虽然玉米的种植面积有所扩大,但主要是在新开垦的山地,原有的"熟地"较少有改种者。因此,就汉水中游地区而言,山地较多的州县如南漳、保康、谷城、均州、光化、枣阳、淅川、裕州等,玉米种植也较多(注:同治《南潭县志》卷6 "物产";《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同治《谷城县志》卷2"物产";光绪《光化县志》卷3"物产";民国《枣阳县志》卷6《舆地志》"物产"。)。

棉花于明代前期已在汉水中游地区普遍种植。天顺《襄阳郡志》卷1"土产"栏中已记有棉花(写作"绵花"),万历《襄阳府志》卷4"物产"仍之,且增加了绵布。同书卷12《食货五》"万历岁贡数"条记载:"南京库折绵花绒米,共五千石,每石折绵花绒十斤,共五万斤。"说明襄阳府棉花产量已相当可观。乾隆《襄阳府志》卷6 "物产"将木棉与绵布列为全郡之"通产"。在襄阳府所属各州县中,枣阳产棉多且优。其所产棉布远销陕西(注:民国《枣阳县志》卷6 《舆地志》"物产"。)。

宜城也是重要的产棉县。同治《宜城县志》卷3 《食货志》"物产"称:"邑少丝麻,惟恃木棉,乡野亦多种者。当岁晚务闲,闾阎争事纺织。"在随州,民户广种木棉,"人习为布,秋熟后贾贩鳞集,随民多恃此以为生计。"(注:同治《随州志》卷13"物产"。)在南阳,张履祥《南园先生全集》卷43《近古录》引钱懋登《厚语》载:

南阳李义卿,文达公之曾大父也。家有广地千亩,岁植棉花,收后载往湖湘间货之。是时价颇贱,停于邸舍。越三月,适临江三商议值,三百两交易讫。

文中所说的"文达公"即李贤,据《明史》卷167本传, 是宣德八年(1433年)进士,成化二年(1566年)59岁时故去,其曾大父李义卿不会是晚于永乐年间的人。因此,可以认为在明朝初年南阳即有较大面积的棉花种植。嘉靖《邓州志》卷10《赋役志》"物产"栏中记有布、绵花,顺治《邓州志》与嘉庆《南阳府志》均仍之。光绪《南阳县志》卷2 《疆域志》"物产"栏称南阳县"惟丝棉麻靛漆玉颇著。"但南阳地区的棉花种植远远赶不上襄阳地区广泛。在1953年的调查中,南阳地区的棉花种植南积占播种面积的4.33%,其中最高的邓县占6.65%,新野县占5.66%;而襄阳地区的棉花种植面积则占总播面积的11.62 %,其中枣阳县多达24.92%,宜城县为12.49%,襄阳县为11.31 %(注:前揭《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附表25,"汉江流域各县1953年各种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统计表"。)。这虽然是后来的情形,但考虑到作物种植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可以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中后期的情况。

三 汉水上游农业经济区

汉水自丹江口以上为上游,是一个多山的地区,但有不少山间盆地散布其间。在陕西境内有汉中、西乡、安康、汉阴、商州--丹凤等盆地;在湖北境内有郧县、郧西、房县、均州等盆地。这些盆地,或因断层而生,或因侵蚀而成,成因不一,但同样都有广泛的新生代地层分布,易受侵蚀,故每造成平原、岗地和低矮的丘陵,在地貌上和四周矗立的山地形成明显的对照。由于土壤和水资源条件较好,这些河谷山间盆地经济开发较早,水田在耕地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在经济上成为上游地区最重要的农业中心;而周围的山地(即所谓的"秦巴山区")则直到明清时期才得到逐步开发,作物种植以旱地作物为主,经济发展水平与河谷盆地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汉水上游地区实际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农业经济区域,即水旱兼作的河谷盆地和以旱作为主的秦巴山地。

1 河谷盆地水旱兼作区

汉中等盆地的土壤、水热条件与汉水中游地区比较接近,但由于水利事业较发达,所以水稻种植一直比较普遍。汉中盆地的灌溉水利起源甚早,很多地方志常将一些水利事业的起源远推至西汉时期,当非无因。到宋代,汉中地区已形成较系统的堰渠。《宋史》卷95《河渠志五》称:"光元府褒斜谷口,古有六堰,浇溉民田,顷亩浩瀚。每春首,随食水户田亩多寡,均出夫力修葺。"其中山河堰"灌溉甚广,世传为汉萧何所作,嘉yòu@(11)中,提举常平史zhào@(12)奏上堰法,获降敕书,刻石堰上。中兴以来,户口凋疏,堰事荒废,累曾修葺,旋即决坏。乾道七年,遂委御诸军统制吴拱经理,发卒万人助役,尽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复见古迹,并用水工准法修定。凡溉南郑、褒城田二十三万余亩,昔之瘠薄,今为膏腴。"明清时期,以山河堰、五门堰、杨填堰等为主的许多堰渠仍在发挥作用,还新修、改建了不少堰渠。据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20《水利》的记载统计,清中期汉中府南郑、褒城、城固、洋县4县共有堰63处,灌田17万余亩。 在汉中盆地西端的沔县,有12 堰,灌田17970亩;在汉水支流牧马河谷的西乡盆地,在41堰,灌田7740亩。

安康盆地和汉阴盆地的水利远赶不上汉中发达。"汉阴有月河一道,纳观音、仙溪、龙王沟、板峪各水,引水作渠数十道,灌田二万二千余亩。"(注:《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 嘉庆《汉阴厅志》卷2 《疆域志》境内共有灌溉河渠20余处,灌田二万余亩,与此大略相近。)"安康惟恒口引恒河、傅家河、南沟作千工堰、大济堰、南沟等堰,灌田六七千亩。余引黄洋河、观音河作渠,灌田无几"。但在黄洋河、坝河上游的平利县,山间坪坝发育,其大贵坪、丰口南、曾家坝、白土关、上下坝等18坝,"大者广一二里,长七八里,引水作渠,灌田约四五万亩。""这些堰渠大都是乾隆、嘉庆至道光中兴修的。光绪《续修平利县志》卷4"堰渠"下称:乾隆二十年旧《志》中仅有丰口坝、 狮子坝等处小堰渠6处,至道光中,"凡傍山小田能引水灌溉之处, 均由乡民自行修浚。"

丹江横穿商丹盆地,河谷宽广,乾隆《直隶商州志》卷2 称:"丹水自胭脂关东流,过说法洞,绕(商)州城南,又东至张村铺、商洛镇、龙驹寨,经流二百里,两岸随地皆可开渠。"《三省边防备览》卷 8云:"商州城外及东南各村,其平旷之处,与安康之恒口、汉阴之月河相似溪涧之水足资灌溉,而湖北武(昌)黄(州)、安徽潜(山)六(安)流徙之人,著籍其间,用南方渠堰之法,以收水利,稻田数万。"

郧县盆地河谷甚宽,两岸均属丘陵,其水利以武阳、盛水二堰最为著名。但因为地近河南,客民多来自秦豫,对于开发水利不甚重视。堵河上游的竹溪盆地"川原平旷,溪流潆回,水田一带,风景绝似江乡。"房县东北境"平原@(13)@(13)溪流清漪,间有小阜,而锦畦锈塍,风景绝佳。"(注:《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同治 《房县志》卷2记堰池51处,"或七八百石种,或五六百石种,或百余石种, 皆系顺河之大小闸以灌之也。"其中最大的@(14)解堰灌田近二万亩。

除了这些较宽广的盆地外,山间狭小的平坝上也尽可能地利用水源以资灌溉。郧阳府郧西县处万山丛中,而天河、夹河(金钱河)河谷间有平坝,农民"或掘地而为塘,或筑堤而为堰,以予三农之用,虽曰瘠壤,而亦得为膏腴也。"(注:同治《郧西县志》卷6《水利志》。 )汉中府留坝厅,"本无水利。近年以来,川楚徙居之民,就溪河两岸地稍平衍者筑堤障水,开作水田。又垒石溪河中,导小渠以资灌溉。""各渠大者灌百余亩,小者灌数十亩、十数亩不等。"(注:嘉庆《汉南续修郡志》卷20《水利》。)(今镇巴县)处大巴山中,"山大林深,然过一高山,即有一田坪。星子山之东为楮河,厅西为九军三坝,南为渔肚坝、平落盐场,西南为仁村、黎坝,均为水田,宜稻。九军坝产稻最美,其粒重于他处。渔肚坝、楮河、平落盐场周围各数十里,俗称'万石平落,五千盐场'。"(注: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

汉中等较大盆地的水利事业自有其悠久的历史传统,而山间小盆地(平坝)农田水利的兴修显然与川楚等南方移民的进入有着密切的关系。前引《三省边防备览》与嘉庆《汉南续修郡志》中关于商州和留坝水利的兴修与川、楚、皖移民的关系即可见出一斑。人口来源结构的变化显然给土地的利用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水利事业的发展,使稻作生产的规模得以扩大。据彭雨新、张建民先生不完全的统计,在清中期,处于汉中盆地的南郑、城固、沔县、褒城、洋县五县水田面积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43.3%、21.2%、26.4%、8.5%、8.1%(注:参阅前揭彭雨新、张建民:《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第282页,表5-7"部分州县水浇田地比例参考"。 著作者指出:由于各种记载悬殊甚大,这一统计数据仅能供作参考。 )。 在1953年的调查中,以上五县水田和水浇地在总耕地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38.7%、35.55%、19.5%、37.3%、21.21%,汉中市为64.65 %,西乡县为27.69%(注:前揭《汉江流域地理调查报告》附表24, "汉江流域各县土地利用率和水旱地比例统计表"。)。由于这些县还包括盆地周围的大片山区,因此,实际上盆地内水田所占有的比重也明显比其他县高。许多地方志记载中都称这些州县的水田居十分之一。在前揭1953年的调查中,上述五县水田所占的比重分别是16.9%、5.12%、7.5 %、12.23%、11.06%(注:需要说明的是,水田面积并不等于水稻种植面积,尽管绝大部分水田被用于种植水稻,但仍有不可忽略的部分水田被用来种植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

在条件优越的汉中盆地,至迟到清中后期,水田已较广泛地推广了稻麦复种制。《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云:

(汉中)水田夏秋两收,秋收稻谷,中岁乡斗常三石(京斗六石);夏收城(固)、洋(县)浇冬水之麦亩一石二三斗,他无冬水者,乡斗亩六七斗为常。稻收后即犁而点麦,麦收后又犁而栽身秧,从不见其加粪,恃土力之厚耳。

民国《续修南郑县志》卷3 《风土志》称:县境主要种植以稻麦为大宗,水稻"除南北深山及北境高原不能引水灌溉外,余皆产之。产量沃田每亩约二石至二石五斗。"大小麦则"于水田收稻后种之",腴地每亩五斗至八斗。

汉中盆地内的旱地"以麦为正庄稼,麦收后种豆、种粟、种高粱、糁子。上地曰金地、银地,岁收麦亩一石二三斗,秋收杂粮七八斗。"(注:《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西乡、汉阴、商州、郧县、竹溪等小盆地内的情形大致相同。

汉水上游河谷盆地所种植的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棉花等。烟草之种植大约始于清初,到嘉庆间,汉中盆地的烟草种植已经相当普遍。严如煜说:"汉川民有田地数十亩之家,必栽烟草数亩",每亩可摘三四百jīn@(15),卖青蚨十千以外(注:《三省边防备览》卷8 《民食》。)。 岳震川《赐葛堂文集》卷4《府志·食货论》称:"城固@(16)水以北,沃土腴田,尽植烟苗,盛夏晴霁,弥望绿野,皆此物也。当其收时,连云充栋。"棉花种植的推广则与两湖籍移民的进入有密切关系(注:汉水上游河谷盆地棉花种植始于元代,同治《房县志》卷11"物产"录元人熊涧谷《木棉诗》可证。唯在明代乃至清代前期种植面积都不大。直至乾隆年间,随着两湖及赣皖移民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植棉技术,棉花种植才逐渐推广。乾隆二十三年《续商州志》卷8 称:棉花,"近来植者渐广。"这正是南方移民逐渐进入商州地区的同时,光绪《洵阳县志》卷14《艺文》录竹枝词云:"洵河大半楚人家,夜夜篝灯纺手车。宝庆女儿夸手段,明年多种木棉花。"更证明了两湖籍移民与汉水上游地区棉花种植之间的关系。),因此,商丹、房县、竹溪、安康等两湖籍移民分布较广泛的盆地内棉花种植也较早。到嘉庆道光间,西乡、汉中盆地的棉花种植也逐渐扩大。嘉庆《续修汉南郡志》卷27《艺文》称:"近年汉南知种木棉,秋收之际,白英满畦,亦兴利之一端也。"但汉水上游棉花生产在国民以前一直不占重要地位,所产不敷本境之用,仰赖下游输入(注:成书于光绪三十二年的仇继恒《陕境汉江流域贸易表》在"入境货物"中记录了大宗棉布,说明陕南棉织品不敷本境使用。)。

2 秦巴山地旱作杂粮区

在河谷山间盆地的四周是广褒的秦巴山地。 秦岭海拔高度一般约2500米,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其南坡坡长而缓,形成波状山地,有"九岭十八坡"之说。大巴山平均高度2000米左右,其北坡为变质岩和石灰岩山地,土层瘠薄。由于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里,秦巴山区都是丛山密林,除少数山间通道外,鲜有人迹。直到明中期,特别是清中期以后,随着外来移民的大量进入,秦巴山区才逐渐得到开发。到嘉庆、道光年间,秦巴山地的丛山密林中,到处都有客民的足迹,崇山峻岭,无不开辟垦殖。同治《房县志》卷4《赋役》云:

房居万山中,林木阴森,刚卤交错。自国初以来,日渐开垦,小民择高陵大阜,凡可树艺处,几至无地不毛。

土地资源条件较差的竹山县,"幅员宽广,昔时土浮于人,又山多田少,水田十之一,旱地十之九。近则五方聚处,渐至人浮于土,木拔道通,虽高岩峻岭,皆成禾稼。"(注:同治《竹山县志》卷7 《风俗》。 )大巴山深处的砖坪厅处川陕交界地带,海拔大都在1500 米左右,"弥望皆崇山峻岭,民居落落如晨星。自yǎn@(17)山毕公(沅)巡抚陕西,廉得南山中多隙地,谋于方伯、观察暨郡太守,招集开垦,俾无旷土。数年间,四方之已襁负而来者,不绝如缕。由是启之辟之,昔之黄茅白苇,今则绿壤青畴矣"(注:乾隆《兴安府志》卷26《艺文志》,曹希昆:《新设砖坪厅县丞衙门记》。)。到道光初年,砖坪厅"境内皆山,开垦无遗,即山坳石隙,无不遍及"(注:卢绅:《秦疆治略》。)。秦岭南坡西安府、汉中府、兴安府与商州四府交界的地区,在清初还是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约自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四川湖广等省之人陆续前来开垦荒田,久而益众,处处俱成村落。"所以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设五郎厅(后改为宁陕厅)。到嘉庆二十年(1815年),"屈指建治方三十二年,昔之鹿豕与游、上巢下窟者,今则市廛鳞接、百堵皆兴矣;昔之林木阴翳、荆榛塞路者,今则木拔道通、阡陌纵横矣。"(注:道光《宁陕厅志》卷4《艺文》。 )佛坪是秦岭山区开发最晚的地方,道光四年(1824年)才设厅立治。至迟到嘉道之际,秦巴山区已经得到普遍的开发。

在流民大规模移垦之前,秦巴山地低山丘陵地带的作物种植以黍、稷、荞等杂粮为主,高寒山地则只有零星的燕麦、苦荞等作物。移民进入后,除在河谷与山间平坝大力发展水利事业、扩大水田面积外,在低山丘陵地带主要是推广玉米种植,而在中高山区则广泛种植马铃薯。

萧正洪先生的研究表明:陕南最早种植玉米的确切记载,见于康熙二十二年(1681年)《西乡县志》,但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前,只有西乡、石泉、山阳、洋县、略阳、镇安等6县有玉米种植; 到乾隆三十年(1765年)前后,山区的玉米种植面积终于超过粟谷杂粮,跃居旱作物的首位(注:参阅萧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1989年第 1期。)。道光《石泉县志》卷4《事宜附录》云:

乾隆三十年以前,秋收以粟谷为大庄,与山外无异。其后,川楚人多,遍山漫谷皆包谷矣。

鄂西北山区玉米的普遍种植当比南山地稍早。同治《房县志》卷11"物产"栏称:"(包谷)自乾隆十七年大收数岁,山农恃为命,家家种植。七八月清暖则倍收,山乡甚赖其利;间或歉收,则合邑粮价为之增贵。"说明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前,鄂西北山区已普遍种植上玉米。无论是鄂西北,还是陕南,在清中期以后,玉米都已成为山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严如煜《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云:

数十年前,山内秋收以粟谷为大庄。粟利不及包谷,近日遍山漫谷皆包谷矣。包谷高至丈许,一株常二三包。山民大米不耐饥,而包谷能果腹,蒸饭作馍,酿酒饲猪,均取于此,与大麦相当,秋成视包谷,以其厚薄,定岁丰歉。

郧阳府各属"崇山峻岭,平畴水田十居一二,山农所恃以为饔餐者,麦也,荞也,粟也,总以玉黍为主。至稻麦,惟士官与市廛之民得以食之。"在商州各属,"镇安、山阳寸趾皆山,绝少水利;商南商雒间有水田,然亦不多。故商自本州而外,属城四邑,民食皆以包谷杂粮为正庄稼。"兴安府七邑水田计"不逮南(郑)、城(固)一邑之多,山民全资包谷杂粮。"汉中府属留坝、定远、凤县、略阳、洋县等,也"均以包谷杂粮为正庄稼。"(注:《三省边防备览》卷8《民食》。 )在南郑县,盆地四周的山区也多产玉米,其产量每亩约三斗至五斗(注:民国《续修南郑县志》卷3《风土志》"物产"。)。

马铃薯(洋芋)在秦巴山地的推广,比玉米要迟一些,大约是在嘉庆年间,童兆荣《童温处公遗书》卷3 《陈报各属山民灾歉请筹拨籽种口食银两禀》云:

查洋芋一种,不知始自何时,询之土人,佥称嘉庆教匪乱后,各省客民来山开垦,其种渐繁。高山地气阴寒,麦豆包谷不甚相宜,惟洋芋种少获多,不费耘锄,不烦粪壅,山民赖此以供朝夕。其他燕麦、苦荞,偶一带种,以其收成不大,皆恃以洋芋为主。

光绪《续修平利县志》卷9 《土产志》"洋芋"条下称:"旧《志》未载。相传杨侯遇春剿贼于此,军中采以供食,山中居民始知兴种,故俗又称为杨芋。或云,乾隆间杨口仕广东,自外洋购归。"看来乾隆间山中已有种植,嘉庆以后才全面推广。

山区的作物种植呈现出典型的垂直分布的特征。在河谷和山间平坝,尽可能地利用一切条件,兴修渠堰,开发水田,种植水稻;在低山丘陵地带,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在中高山地带,则只能种植洋芋和部分杂粮。道光《石泉县志》卷2 《田赋志》"物产"栏称:"五谷不尽种。水田种稻,坡地种包谷,麦豆则间种焉。"又说:"石邑水田十仅有二,稻谷无多,高山随便播种,更难概论,惟坡地须酌种麦。"道光《紫阳县志》卷3《食货志》"树艺"栏也说:浅山低坡,尽种包谷、 麻、豆;山顶老林之旁,负谷麻豆清风不能成,则种荞麦、燕麦、洋芋、红苕。道光《宁陕厅志》卷1《风俗》谓:"其日用常食以包谷为主,老林中杂以洋芋、苦荞,低山亦种豆、麦、高梁,至稻田惟近溪靠水,筑成阡陌,不过山地中十分之一。"但在道光以后,由于山区人口压力越来越大,而地力下降,产出减少,所以高产的洋芋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光绪《定远厅志》卷5《地理志》"风俗"云:"高山之民, 尤赖洋芋为生活。道光前惟种高山,近则高下俱种。"

要言之,汉水上游地区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依次形成三个大致清淅的作物分布区域:河谷盆地和山间平坝是传统的主要农业区,以种植水稻和麦类作物为主,玉米等杂粮也占有一定的比重,普遍实行稻麦复种或麦--杂粮一年二熟制:低山丘陵地带乃是在乾隆以后逐渐形成的、以玉米为主要作物的种植区域,以一熟制为主,间有实行麦--玉米(或粟谷、洋芋)二熟制者;中高山地则是嘉庆以后开辟的、以种植马铃薯、苦荞为主的区域,普遍实行一熟制(注:参阅萧正洪:《清代陕南种植业的盛衰及其原因》,《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1989年第1期。)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队的左半部右加巢

@②原字为原字为法的左半右加又下加丰

@③原字为法的左半部右加旱

@④原字为法的左半部右加义

@⑤原字为豆右加划的右半部

@⑥原字为法的左半部右加员

@⑦原字为土右加台

@⑧原字为禾右加占

@⑨原字为米右加见

@⑩原字为禾右加杭的右半部

@(11)原字为社的左半部右加右

第8篇

关键词:甜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B

1 引言

福建嘉利得食品有限公司落户尤溪经济开发区城西园,年消耗甜玉米3500t,年需建立2000hm2的玉米原料基地。往年原料都得从广东、广西、海南运来,很远,成本高,为了解决原料问题,通过新品种引进推广种植,发展本地种植玉米。该项目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建立33.33hm2甜玉米高产示范基地,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全县10乡镇2000hm2种植,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下面以尤溪县种植甜玉米华珍的过程来对如何种植优质高产的甜玉米进行具体的分析。

2 尤溪县华珍甜玉米培育

2.1 华珍甜玉米的特点

华珍是浙江勿望农集团(浙江省种子公司)从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引进的甜玉米杂交组合,在浙江省各地试种,表现适应性强,长势旺,整齐度好,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合鲜食加工,特别是华珍与一般甜玉米品种相比较,具有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果穗品质好,商品性好。华珍果穗和籽粒大,甜脆可口,皮薄无渣,既适于鲜食,又符合加工要求,有较大的生产应用价值;二是丰产、稳产性好。华珍甜玉米克服了一般进口品种栽培技术要求高的缺点,适应性强,比较适合浙江省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农户的栽培技术水平,所以从一开始就能被农民和企业所接受。2004年1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浙江省玉米产区春、秋季种植。

2.2 实施条件

本项目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区实施,严格按照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项目科技措施实施。

2.3 栽培技术概要

(1)推广优质高产华珍甜玉米新品种。

(2)示范种植地选择中仙乡的上仙、华仙、中仙3个村田段集中连片,排灌方便,无污染的稻田33.33hm2。

(3)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组织现场观摩,为优质高产示范推广打下基础。

(4)选择合理的施肥比例及实施“烟后作-甜玉米”轮作方式,科学安排茬口,优化集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实现优质高产高效。

2.4 技术支撑

尤溪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是以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为宗旨,集农业科研、试验、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县级全民农业科研机构。它立足本县农业发展,长期承担着省、市、县农业水稻新品种(组合)的试验、示范、推广,有着较好的技术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先后开展农业科技攻关项目20项,有5项科技成果获得县级以上奖励,为尤溪县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显著成绩。

2.5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5.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农民耕作较粗放、科技素质不高,稻作新品种少、栽培技术较落后是制约项目区再生稻产量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推广先进耕作技术,稳定和增强粮食和特色产品的品质优势,培育市场核心竞争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开展高山“烟后作—甜玉米”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新技术,引导和组织农民进行科学生产,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全面提升特色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构建培育区域农业特色产品和主导产业,做优做活农业,可进一步推动高优农业发展,推动农业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化,促进粮食、特色蔬菜产量的提高和质量提升,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种植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示范推动作用。因此,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5.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实施“烟后作-甜玉米”轮作方式,科学安排茬口安排,甜玉米生产上,要求选用高产组合推广,集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和关键技术并举,实现高产、低耗。推广应用甜玉米生产的耕作制度、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使生产出的甜玉米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要求。农民生产积极性高。因此,该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玉米是尤溪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长期以来,尤溪县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为发展玉米生产奠定了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而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变化,对甜玉米的需求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要满足,而且讲求质量上优质。所以,生产无污染、安全、优质、高营养的鲜食玉米,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已是今后甜玉米生产的必然方向。另外,从种玉米的经济效益上看也是十分可观的。但近年来,由于种子市场的放开和农民片面追求产量而忽视了玉米品质,越区种植现象较普遍,甜玉米生产中品种杂、多,生产水平低,农药用量大,采收不及时等问题,导致甜玉米品质下降,产量也不高。因此,适应市场需求,选种优良品种,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从而全面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农牧结合,提高综合效益,已是大势所趋。

2012年,在尤溪县中仙乡建立超甜玉米新品种华珍高产栽培示范基地33.33hm2,开展技术培训1300人次。通过基地的示范作用,将进一步加强甜玉米新品种辐射和新技术推广力度,全面、均衡提升全县玉米产业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发展能力,带动农户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项目区成为率先应用各种新技术、新成果综合配套措施的科技示范区,其科技贡献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并为全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

3 优质培育技术

植物研究

通过上述尤溪县对甜玉米华珍的培育研究,可以总结以下培育甜玉米中的几个关键点。

(1)选择良种。甜玉米的选种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土壤条件、气候以及对市场的需求来进行适宜的选种。如果是进行加工则适宜选择普甜玉米,水果食用的适宜选择超甜玉米,而多穗型玉米适宜用作蔬菜食用。

(2)处理种子。在播种之前要对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这样不但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还可以防止病虫危害,具体的方法有药剂拌种和晒种等。

(3)选地隔离。通过生物学的了解,我们知道甜玉米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但是如果甜玉米和普通玉米串粉,就会影响玉米的受精,也就不能获得正常的甜玉米,因此要在选地的时候进行适当的隔离,要求在400m以内的范围内不种植其他品种的玉米,也可以通过一些自然的障碍物对其隔离,主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即可。

(4)精整土地。在播种之前要对土地进行精细的整理,耕平耙匀,要保证土地的肥沃性和疏松性。

(5)肥床育苗。在选择了肥沃并且疏松的土壤之后进行适宜的肥料使用,可以保证苗木不被虫害等威胁,还可以保证幼苗的茁壮成长。

(6)施足底肥。甜玉米的生长周期相对普通玉米较短,而且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需要的肥料数量也较多,重施基苗肥和攻蒲肥,突出早施肥,早培管,增加磷钾肥,最好使用农家肥,缺少时还可以施以一定的复合肥,以保证玉米的绿色性。

(7)合理密植。甜玉米要进行适应的密植,这样可以保证幼苗能够吸收足够的养料,保证其自身的正常生长。

(8)加强管理。在培育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适当的管理,秋玉米栽培, 前期要沟灌抗旱, 吐丝后要保持土壤疏松、潮湿。在玉米的幼穗分化期、开花授粉期和灌浆期要注意做好防旱工作, 以免干旱影响果穗外观和产量。肥料病虫害等的防治措施要能够保证,但要做到安全用药,华珍甜玉米作为鲜食玉米,是直接采鲜食用的, 因此病虫防治上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后期发现严重虫害,可采取人工捉虫加以防治。

(9)适时采收。在玉米达到一定的成熟状态后,就可以进行采收,子粒充分成熟饱满、有光泽时采收,但是最好成熟一批采收一批,这样可以避免过早或过迟收获,确保玉米的品质和产量。

4 总结

经过上述对尤溪县种植华珍甜玉米品种的实例研究,可以很清楚地了解栽培甜玉米的过程,只有在栽培的过程中保证每一步的正确实施,才能确保最后收获高产优质的甜玉米。在进行甜玉米的栽培过程中,保证播种过程的正确时机与步骤,保证肥料施用的准确与合理,保证人工管理的有效性,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甜玉米的高产优质。总而言之,甜玉米的高产优质栽培离不开人工的管理,每一步都要确保人工实施的正确性,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品种的优质,获得最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 郑建初,盛 婧,汤日圣,等.南京和安庆地区高温发生规律及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07(3):1~4.

[2] 杨晓春,林瑞坤,吴振海.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科技,2006(2):68~69.

[3] 陈宝奎,陈洪存.高温热害对水稻结实率影响的调查报告[J].北方水稻,2007(2):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