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短文两篇教案

短文两篇教案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2-14 11:33:0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短文两篇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短文两篇教案

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思考有效教学指以较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较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采用最适合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方式,把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潜力、创造力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而有效教学应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充满活力的教学。

一、语文教学模式更新

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依据,以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作为主要教学手段,这种灌输式和绝对化的课堂教学阻碍了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极大地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改变教学方式,着力于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新的教学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

1.开放性

开放的语文教学,包括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空间的开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应是相等的,语文课堂理应向社会延伸,由封闭向开放转变。教学中必须坚持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观,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式”教学的对立面是“封闭式”教学,它强调语文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作用、开放的过程。学生是主动探索知识的“建构者”,而非模仿者。“开放式”的课堂呼唤教师从台上走到了学生中间,通过开放教师角色、开放学习空间、开放课堂形式,全方位为学生参与课堂创造有利条件,更好地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心理需要,使学生的个性飞扬。

2.自主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参与者。”有了自主才能诱发思维的火花,才能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要求:一是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是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进行思维的碰撞,学得更灵活、更主动。

3.创新性

传统课堂上的规矩颇多,例如发言必先举手、发言必站立、不许在老师讲话时插话,等等。行为上的循规蹈矩导致思维上的亦步亦趋,思想上的框框条条太多,必然束缚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有效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让创新走进课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创新设计中,我们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存在,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教师更要有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的火花,引发创新的潜质。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必须让创新走进课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在创新设计中,我们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存在,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教师更要有创新的意识,敢于打破常规思维,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途径,创造出各式各样新颖高效的教学方式。

4.愉悦性

语文教学要引入情感因素,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情绪的愉悦感、求知的满足感和学习的成功感,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内在需要和追求。愉悦式的语文课堂倡导教师善导学生充满愉悦地进入语文世界,在探索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地获取知识,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要打破课堂常规,让课堂上多一些民主,少一点“纪律”,让学生自觉参与,畅所欲言。愉悦式的课堂是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的课堂。

二、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的目标应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主动地学习而不应是以分数为目标的被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避免大而空。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既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又要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基础。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精心的组织安排,使展示的教材有新鲜感、新奇感,有吸引力,有感召力,能起到补充、完善、拓展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作用。教学设计要做好每节课在教学中要铺垫什么,思维向什么方向发展,以及还要做哪些渗透等,从而使教学内容优化创新,使课堂教学取得整体效果。

1.教师要善于营造宽松、民主、活跃、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活跃,学生兴致就高,教学效果就会好。学生会觉得听课既有收获,又是一种享受。在课堂上,教师要成为学生探求知识、获得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要唤起学生求知欲望。对学生的回答要进行积极评价,要以表扬、鼓励为主,客观公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这样,师生、生生之间形成的是和谐、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身心愉快,思想自由,从而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比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七课《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这两篇短文时,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点拨法”进行教学,即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中心问题认真思考,自主置疑,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教师要善于倾听,就势引导,充分尊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围绕《行道树》和《第一次真好》的思想内容,不少学生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堕落’这词用在行道树身上合适吗?”“第一次都好吗?我有些第一次就不好”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时候,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学生急于回答,而是参与学生的交流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才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出结论。有学生认为:“课文有些说法是矛盾的,作者第一次看见小鸟出生时是一团粉红肉球,竟然难过得吃不下饭,还说什么第一次真好。”对于第一次好与不好的问题,学生的争论非常激烈。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理解“第一次”并不是只有感觉舒服愉悦才是好,带给我们生活的新领域和人生阅历的“第一次”也是一种好,进而指导学生领悟“第一次真好”的内涵。这样,课堂上学生就会积极主动,思维活跃,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2.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案和学生学习的学案,上课做到言简意赅,精讲精练,少讲多练

教师在课堂上要面向全体学生,但也要在第一时间内确定出需要帮扶的对象,特别要关注那些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一旦发现他们的眼神、表情需要帮助,教师就要快速及时地走到他们面前,帮其“排忧解难”,也可以采取生帮生的方式解决困难。当堂检测题必须分层次,要有必做题,有选做题,甚至还有思考题。必做题是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题,只要是每个学生当堂完成了必做题,就实现了“堂堂清”。当有特殊情况不能做到“堂堂清”时,也要做到课后检测来反馈教学效果,查漏补缺,做到“日日清”。

3.善于利用“竞争激励法”

比如,我在教学中实施了“小组积分学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组积分学习法”即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积分竞争的学习方法,一般每组4~6人,分组时尽量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即在组合小组成员时让学习基础好的与基础差的搭配;思维活跃、反应较快的与反应较慢的搭配;爱发言的同学与不爱发言的组合在一起。只有分组合理、科学,让同学间的气质差异形成互补,从而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真正融入小组中。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学生简单的议论,而是每一位学生都担任一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激励者、记录者、检查者等,并轮流担任,角色互换。小组间可以多尝试采用注音比赛、书法比赛、古诗词背诵默写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竞赛来进行多元评价,让学生在达到目标后获得收获的喜悦。这种将合作、竞争的意识引入课堂中的学习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活力,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4.分层次设计作业

每个层次的作业布置都必须力求适量、精当,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基础训练题即可,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同时要求完成拓展型练习,逐渐向知识点的广度深度延伸。如人教版初中语文的同步练习《全效学习》作为课后作业可以这样布置,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知识清单”和“语言积累运用”部分,基础较好的学生要增加“课内语段精读”部分,成绩很好的优等生再增加 “中考拓展阅读”部分,这样就使学习基础不同的学生都完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对于完成分内作业确实有困难,连最基础的作业都不能完成的学生,允许他们先抄写课本上的古诗词或好句好段抵本次作业,之后再通过师帮生或生帮生的方式完成该做的作业。这样,学生对做作业就不会感到害怕或恐惧,在教师和家长的赞赏目光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就会逐渐提高。

三、加强自主学习的方法指导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就是为了不教。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学方法应用得当,可以保证学生正确地领会和系统地掌握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即会阅读、会思考、会检索、会调控。一是培养主动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而自主学习的基础是主动阅读能力的培养。大脑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然后进行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等思维活动从中提取、处理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二是培养自主的思考的能力。思考是学习的核心,阅读后遇到问题就要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就是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程度。教师要通过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教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学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认识事物

四、有效整合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