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25 16:54: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问题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趋明显,并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情感困扰、学习压力等5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旨在探索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心理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训的力度。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部分学生甚至存在严重的心理疾患。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
一、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他们的心理发展水平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给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的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而造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际关系紧张。
交际困难已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因素。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长辈溺爱,常常任性自私,做事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周围人的立场和感受。而家长和老师的保护使得一些学生上大学后仍然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一些大学生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当他人的看法、想法等与自己不一致时,他们甚至采取“以牙还牙”、自我封闭等方式予以解决。交际困难,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则因没有倾述对象而使得有问题的学生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二)情感困扰。
大量案例表明,大学生因恋爱所造成的情感危机,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大学阶段,老师和家长在学生生活中所占份量越来越低,许多学生在心灵上感到迷茫,找不到真正的归宿,因此有些学生为摆脱孤独寂寞或是出于攀比的心理而急于谈恋爱,种种恋爱心理的不成熟导致大学生恋爱成功率较低,从而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使其陷入自卑、焦虑的消极情绪状态。
(三)学习压力大。
很多大学生对个人的成功和自身表现要求过高,过分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方方面面都很完美,都比别人略胜一筹,却往往忽略自我真实的内心感受和需求,无法从外在的成功中享受到快乐和喜悦。一旦发现别人比自己优秀便不能接受,继而感到压抑和自卑,诸多压力无从排解。
(四)就业和前途危机。
部分大学生在入学后,没有明确的生活和奋斗目标,不知道如何完善和发展自己,不愿尝试创造性的思维,终日随波逐流,无所事事。而另一部分大学生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在择业前表现得盲目乐观,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际水平,而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又缺乏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一旦就业失败就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焦虑等心理状况,最终导致心理疾患的形成。
(五)心理期望与家庭不符。
部分大学生读大学不只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更是为了“光耀门楣”,满足父母的期望,这种现象在强势父母与弱势子女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在择业时,这部分学生一方面要考虑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当自己的期望同父母的意愿相违背时,往往会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因此势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对策
大学生群体虽不是一个问题群体,但其所面临的特殊压力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确实值得关注。对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不应仅限于对有问题和困扰的个体,更应关注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大学生个体来说,要保持健康的心理,对不同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而各个高校也应做出相应的干预政策,更多地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拓宽交际范围,提高相处和交际能力。
在与同学相处时,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有效的协调与控制情绪,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友好、主动的与同学们进行沟通和交流。同时,要积极主动参加学院和学校组织的文体活动,掌握人际交往的技能和技巧,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在真诚、友善的基础上主动沟通交际,增加彼此的信任感,以提高相处和交际能力。
(二)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大学生要尽早设计明确的职业倾向,在对自己正确定位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另外,要正视理想与现实、专业与兴趣的冲突,要学会在现实中重新认识自己,找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分析自己,不要整日为了忧虑而忧虑,要学会未雨绸缪,利用有限的4年时间达到自己预设的目标。
(三)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因此大学生在找出自身差距的同时,更要找到自己发展的潜力,通过不断丰富自身的综合素质来适应时展的要求。要时常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善于从学习中寻找乐趣,并时常带着愉快、自信的心情微笑地面对每一天。当自己的学习、生活出现问题时,不要只顾着伤心、苦闷、彷徨,适当的时候来一点阿Q精神,继而保持自信乐观的态度,尽量减少挫折感,缓解外部环境带给自己的种种压力。
(四)改变观念,及时寻求心理帮助。
过去,由于历史文化等传统原因,对人的个性心理问题的关注、认识和研究不够,往往把心理问题神秘化,甚至把有心理障碍的人看作是不可理喻的邪恶之人或洪水猛兽,致使有心理疾患的人也不敢张扬、不能就医。大学生作为一个高学历群体,要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是一个人健康不可或缺的因素,有了心理疾患就像身体不适一样,应该及时去就医,以求得咨询、疏导,也就是说,对待心理问题要有一颗平常心。
(五)学校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氛围,建立良好的教育环境。
1、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
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许多高校已将其作为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专业机构。此外,学校应将其面向全体学生,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教育。同时各高校应经常举办大学生心理健康讲座,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以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时采取心理干预措施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2、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联系。
大学生数量庞大,而高校心理咨询机构人员有限,致使心理咨询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要建设一支素质较高、责任心强、专兼结合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以加大对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疏导的力度。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者应积极主动与学生联系,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并创造条件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全面反馈学生状态,以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2、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忽视。相当多的家长在子女考入大学后将更多的精力转移到提供经济支持上,而对子女的心理成长问题则关注不够。家庭教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大学阶段的家庭教育是以往各阶段家庭教育的延续,但又有其特殊性,这主要体现在对大学生的家庭教育主要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其内容是配合学校、社会进行综合素质培养。这就要求家长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观念,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其心理压力的调节和疏导工作。
社会现实的影响
市场经济中的激烈竞争在促进社会各方面飞速发展的同时亦造成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巨大的工作压力使人感到精神压抑、身心疲惫。改革开放给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亦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诸多矛盾,甚至切身感受到社会转型期的阵痛,这使得大学生人格弱点泛浮出来,形成心里疾患。
人的心理素质是伴随着人的成长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由于我们过去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此,加强高等教育中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只有心理素质提高了,大学生才能正视社会不良现象,才能变压力为动力,更好地争取和把握社会机遇。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
[关键词]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特长教育
艺体特长生作为中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面对升学压力和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危害他们身心健康,阻碍他们成材的最大精神疾病。能否处理好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成为中学艺体教师的首要研究问题。正确处理好艺体特长生的心理危机,让这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逐步的建立、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控、预警和危机干预运行机制,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与渗透无非是最好的途径。
一、中学艺体特长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焦虑、烦躁、自负、自卑等。艺体特长生的抗挫折能力普遍比较差,人际关系敏感,自控能力不强。目前解决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的手段与方法比较单一,主要是靠老师的一般谈话或学生的自我调节。音乐特长生心理问题典型特点是自负;美术特长生心理的典型特点是孤独、爱幻想;体育特长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易冲动。如何在特长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是摆在每一个从事特长教育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应借助两种手段来走进学生的生活:一是艺术特长生如何通过作品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二是体育特长生如何通过体育比赛培养坚忍不拔的品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
二、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艺体特长的发展让大多数文化成绩一般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自由与机遇,但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也同时增加了更多的烦恼与心理负荷,他们往往有强健的体魄、超人的艺术天分和足够的智慧,但由于独生子女因素、父母离异因素、文化课水平不高因素以及社会就业压力因素等导致艺体特长学生缺乏足够的信心,不能对自己的意志进行磨练,吃苦耐劳、团结协作、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加之青少年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的辨别能力比较差,而他们所擅长的体育、艺术能力与普通学生有着较大的差异,频繁的与他们所不熟悉的社会进行过早的交往,当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们往往联想到自己与文化课学生的差异、与他们所崇拜的艺体明星的差距、实现他们人生价值的困难等等实际的的问题,从而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碍,严重者会表现出心理疾患的症状。这样的艺体特长生在学习中经常会发生逃学、厌学、离家出走等现象,极个别的甚至会有自杀或杀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2.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伴随着心理、生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艺体特长教学又要求学生突出个性的发展,展示自身强于其他普通同学的优势,客观上造成了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方面和正确认识自己方面,特长生容易强调自我或封闭自我。虽然是个别学生发生高度危机的心理问题,但是对艺体特长生整体的震动是巨大的,就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艺体特长生的群体性的心理危机也的确存在,因此及时跟踪研究并提出切实的解决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的办法就尤为重要。三、中学艺体特长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策略
1.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成人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不同,中学生心理问题,多指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心理困惑,出现回避不了的矛盾,出现了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时所表现的一种情绪状态。成人心理危机是指个体遇到重大应激,既不能回避,又无法通过常规途径解决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正好处于这两者之间,中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艺体特长生都遇到,并且他们本身就是中学残酷的文化课学习竞争中的失败者,挫败感极强,而他们的年龄又接近成人,并且由于特长专业本身的特点,他们过早的可以通过比赛、演出、画展等活动接触到社会,较正常的中学生面临升学、就业的压力大。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倾诉,大多数特长生的心理经常冲动、压抑、矛盾,内心渴望释放,他们有倾诉、述说的需求,当有时因为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原因造成他们不满足于一般的聊天,觉得聊天是在浪费时间或没有用处,因此教师在实施减压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把握,时机的把握和敏感问题的把握。
2.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是伴随着他们的成长而出现的,它是学生成长中的一般问题,不是心理障碍,也不是心理疾病,处理好了,可以提高特长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成为他们进步的动力,处理不好,才会形成心理危机。因此应该先让学生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确立自信心,快乐的面对困难,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比如对学习应该注重过程胜于对待结果,正确的对待考试,正确的面对挫折,学会自我鼓励、自我支持、自我暗示。在心理指导人士的选择上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尽量避免一些兼职或退居二线的老教师,选择年轻的,与学生年龄接近的,代沟小的教师,避免呵护式的开导,以免引起学生的反感。
3.在面对艺体特长生的心理问题时,教师应以教育为主,通过讲课、辅导和心理训练等形式,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在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利用比赛、演出、画展等活动刺激学生的积极向上的情绪,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战胜心理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解决一个适度的问题。首先,是适度的期望。对一些比赛、演出、画展等活动教师对学生的高期望是正常的,但是对有心理问题的特长学生应该持鼓励的态度,当一个教师对一个已经出现焦虑的特长生提出高要求时,只会使这个学生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他可能认为反正去比赛也不一定有好的结果,索性就不去了。在另一个方面说,可能一些本来术科能力非常强的同学由于师长的高期望值而导致比赛或演出活动中表现失常。其次,教师要把握一个适度要求。学生需要正常的休息和正常的放松,整天一味的练琴、练画、跑步或练习某个专项是不合理的,应适度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使学生摆脱抑郁的情绪,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强迫性人格。
4.除采用常规的谈心、讲课、辅导等形式,充分利用艺体活动来促进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结合艺体教育的小课多,师生面对面机会多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德育观念,切实解决学生遇到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和特长学生谈心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的琐事来渗透心理暗示。通过这些小事让学生感到老师谈心的真诚,加强学生对特长教师的信任。
总之,正确处理好艺体特长生的心理危机,让这些学生心理健康,学校要逐步的建立、完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监控、预警和危机干预运行机制,而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与渗透无非是最好的途径。
参考文献:
[1]王桂平,陈会昌.中学生面临学习应激的应对方式与控制点、自尊心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6).
[2]孙轻骑,周建红.重点高中生的心理状态与高考成绩的相关性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9(1).
在学校的健康工作的进行中,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象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与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社会因素都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已有的心理健康干预研究则证明,要从学生自身、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三个维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学校心育环境营造,多学科渗透,开设心育课程,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等多途径进行效果更为理想。但我们现有师资的实际情况是,能够配备心理专业背景出身的专职心理教师的学校极少,大多数学校的心理教师都是中途改行的兼职,而教师整体的心理健康知识也极为有限。因此以往的这些研究成果在推广上会受到学校教师心理专业素质的限制,这大大降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为了更科学、更有效地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所以我校决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课题同时开展。2007年6月我校与华北煤炭医学院申报立项了《心理干预活动对改善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验研究》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于2009年12月顺利结题。2011年我校又与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系共同申报立项了《小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与干预研究》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于2014年7月顺利结题。两个课题的研究都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低年级(一至三)采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家长版)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情绪等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在169份有效(11份无效)问卷中,筛查出12名小学生可能存在行为问题。高年级(四至六)采用华东师大周步成心理健康诊断量表MHT对其情绪、行为进行评定,在228名学生中有效问卷215份,其中35人可能存在一项或多项心理健康问题,总分检出率为15.82%。其次,根据前测数据对筛选出来的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实验。对二年级部分行为问题较多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团体辅导,共进行了6周。主题由团体意识、注意力训练、愉快情绪和悦纳自我等方面组成。四、五年级也分别对心理健康指数较低的部分学生开展了团体心理健康干预实验,分别进行了8周和6周。通过课题的开展,我校学生在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情绪管理、人际交往、合作意识、团队精神、集中注意力等方面都有了改进,提升了学生的自信心、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课题主持人还完成两篇心理论文《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相关因素统计分析》、《谈小学4-6年级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分析》并在《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上发表。
2丰富多彩的心育活动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1完善心育设施,打造“爱心小屋”
最初的心理咨询室十分简陋,只有两把椅子和一张茶几,也没有其他的相关设施。几年来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对心理咨询室进行了扩建改造。划分了办公区、咨询区、阅读区和情绪疏导区四大区域,添置了沙盘、沙具陈列架、宣泄人、团体辅导箱等设施设备,安装了心理测评软件,力争做大做强学校心理咨询室,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走进“心语小屋”这里是面谈咨询的主要机构,重点是解决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心理困扰;设有“心语”热线,主要是针对部分不愿面谈的学生建设的,同时也对家长开通,解答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困惑或难题;设有“心语”邮箱、信箱,部分学生更愿意以信件的形式进行交流,也可回避部分学生的尴尬。
2.2健全心育网络,加强培训
学校倡导“让心灵的天空一片蔚蓝”的教育理念,提出给师生以绿色人文关怀,树立“人人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保护学生绿色心理环境,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学校健全了心育网络,成立了心理教育领导小组和研究小组,完善了交互的立体的心育网络,打开了全面铺开、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成效的保障。因此,学校重视并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和辐射工作。学校积极邀请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高志华、张郢、王岩等教授对学校老师进行讲座指导,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班级设置男、女两名心理健康联络员,称为“心语大使”,每两周一次定期培训,指导他们在学生中发现、识别心理困扰,并能对一些轻微的困扰予以简单干预;对部分学生予以引见介绍来咨询,并负责在各个班级内宣传有关心理知识,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得力助手。
2.3利用“阳光心语”广播站,传递心语,播洒阳光
多年来,我校的“阳光心语”广播站,一直成为孩子们的知心伙伴。广播站里的“阳光使者”每天忙得不亦乐乎,正是他们,架起了一座学生间心灵沟通的桥梁。“阳光心语”里的“心语传递”、“我谈我心”、“校园拾贝”、“成长烦恼”等专题栏目深受学生的喜爱。它们像一阵和风,更像一场细雨,抚慰滋养着学生的心灵。另外,把心理的问题以书信的形式写给“阳光使者”,针对学生的来信,有些涉及学生隐私,就采用回信的形式,直接回复。有些不涉及隐私,反映的是一些共性化的心理倾向,就利用广播站这一阵地进行专门的辅导。以期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指导他们以健康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
2.4发挥《春蕾》校报以及手抄报、黑板报的宣传功能
我们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校报的编辑,我们还引导更多的学生撰写“心育小论文”,让他们成为小报“匿名”的主人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郁闷与苦恼。我们更因地制宜地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的宣传效应,加大对学生心理教育宣传的力度,取得了良好的实效。
2.5开展相关的心育活动的主题班、队会
各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写心灵日记,设立心语本;学生和老师说悄悄话,班级设立“心语箱”;开展“我自信,我能行”、“不经风雨怎见彩虹”、“挫折是一道坎”等班队主题活动。
2.6家校结合
除了常规的各年级家长会、每学期开展“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心理教育指导外,我们还举办了“家长日”开放活动,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参与学习,亲子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融洽度,而且还积极开发了“家长”这一有效的教育资源。我校多次聘请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心理系的高志华老师,来我校通过视频直播就《家庭中如何进行心理疏导》等主题进行讲座,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同时指导家长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孩子的潜能、动机和能力,来创建健康家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健康地发展。
2.7开设心理活动课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看到学习心理有障碍的学生较多,我们除了按照课程设置由班主任完成每学期的4节心理健康活动课外,为了让学生学习心理有更健康的发展,我校聘请了50名河北联合大学心理学院的大学生作为我们的课外辅导员,来校深入课堂进行心理活动课的辅导,给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这些心理教育活动课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2.8创设安全和谐氛围,培育健康心理
在经济生活中,不论是还是居民都与银行要发生往来关系,把钱存入银行既能生息又安全,缺钱要找银行借钱,以应周转之需,许多经济往来中的银钱交割收付,也要通过银行办理汇兑和结算。银行通过经营存款、贷款和支付结算业务获取收益,实现利润目标,并在社会资金循环周转中执行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发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交易费用,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福利增长的作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易方式多样化,市场体系不断延伸,银行业务品种增加,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推动着学科的发展和深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商业银行经营管》、《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相继形成独立的领域。通讯技术和机的发展及其广泛,银行业务管理手段的现代化迅速提高,有力地推动着银行功能的发展和业务范围的扩大,《银行信贷管理》作为一门专业课程与金融专业的许多课程的边界越来越难于划分清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织状态,即便是银行信贷管理的理论、和也变得复杂起来,“一张企业资产负债表起家”的知识结构不够用了,现代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取代了“拿起算盘放下笔”的手工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不是能取代银行信贷管理,商业银行是不是21世纪的恐龙?直接融资能否代替间接融资?银行信贷管理要实行何种发展战略?怎样评价金融改革绩效?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如何、从何创新发展?等等,就成为银行信贷管理面对的并且需要作出回答的问题。
一、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关系问题
商业银行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其他中间业务的盈利性金融企业。它的基本特征是:信用中介、创造存款货币、经营货币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研究银行自身资产负债配置的“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为对象,以资产负债管理、计划和决策管理、市场营销管理、财务管理的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学科。风险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贯穿于“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目标的全过程。
信贷资金是商业银行以信用方式筹集和分配的资金。信贷资金来源主要是各种存款、金融债券发行、借入资金和自身积累资金。信贷资金运用主要是对各部门、各企业和个人发放的贷款、证券投资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部门、居民部门之间借贷关系的管理理论、体制、机制和业务技术的学问。虽然信贷业务作为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信贷管理属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范畴,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的对象是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而银行信贷管理是研究银行与企业、居民的信贷关系,重在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切入点是企业、居民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对象和内容相比具有独立性,两者虽有相联系的一面,更有重要的区别,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仍然是两个独立的领域。
银行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信贷作为经济范畴,在经济理论上有三种互相联系而范围宽窄不同的定义,一是把信贷定义为信用,亦即借贷行为,属于宽范围;二是定义为银行信用,亦即银行存贷款等信用业务活动的总称,为中宽范围;三是定义为银行贷款,专指以银行为主体的货币资金贷放行为。三种定义的相互关系可以图示如下:
银行信贷管理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可以划分为宏观层次的信贷管理和微观层次的信贷管理。信贷宏观管理研究中央银行货币供应调控与商业银行信贷调节的关系,信贷微观管理研究商业银行与经济部门企业居民之间的融资关系,共同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过程。宏观信贷管理与微观信贷管理关系图示如下:
二、中介和市场的关系问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多样化,基金投资工具和市场的迅速增加与扩大,推动金融机构的发展和功能的改变,出现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的萎缩和竞争力下降,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社会融资功能迅猛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以微观金融资源配置为研究对象,研究居民、企业利用金融工具,从事经营决策,寻找规避风险、收益最大化的方法和技术的金融功能观理论应运而生,博迪和默顿在《金融学》(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认为,由于证券设计的日益发展和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和广泛应用,21世纪金融将从不透明的机构向透明的市场发展,中介正在向市场过渡,标准化的金融市场最终将取代金融中介,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的间接融资功能将衰退。极端观点甚至宣称商业银行将是21世纪的“恐龙”。基金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存款,证券将取代传统金融机构的贷款,将取代机构。照此推断下去,作为商业银行基本金融工具的信贷,也将为市场的基金和证券所取替。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发展史说明,中介和市场,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一种动态互补、互动的螺旋式向上发展过程。因为,“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在发达的经济中,市场和中介之间存在共生的关系。在市场中运作要求对人力资本的大量投资,中介有助于获得更广泛的参与,并使个人和企业享受市场的好处。这是中介可能造就市场途径的唯一例子,反过来,市场对金融机构也有价值,因为市场允许中介对在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套利。因此市场使中介更容易的生存”。金融中介通过创新金融产品、扩大交易量和创造标准化的市场推动市场的发展,中介是金融商品的供给者。市场在中介不断创新商品和扩大交易量的同时,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潜在收益并反作用于中介,为中介创新活动提供需求,中介和市场是相伴而生的。尽管20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交易以几何级数递增,包括西方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企业的融资顺序仍然是贷款融资——债券融资——股票融资,而不是颠倒过来,是为实证。
从最极端的纯理论推理,基金取代银行存款,证券取代银行贷款,网络取代机构,至少需要具备:(1)基金能够取代货币发挥所有职能;(2)所有企业和居民都能够进入市场筹资和融资;(3)全社会的储蓄都是资本储蓄,不再存在货币储蓄;(4)一切基金都是开放式基金;(5)网络覆盖社会的任何一个经济主体,否则,市场取代中介是不可能的。这些条件即使在发达国家包括“金融功能理论”的产生地美国都不具备,更何况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就更是遥远的理想了!
“由于市场和中介两者都不像理论所说的精确方式那样运作,因此,在提出有关改革金融系统政策时,小心谨慎会做得更好”。由此可见,银行信贷管理仍然是金融理论和金融管理的重要课题。
三、信贷资金运动与银行信贷管理战略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是对信贷资金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规范交易双方信贷行为,界定各自的权利、义务、责任,达到交易双方追求的各自利益目标。因此,银行信贷管理必须按照客观经济的要求选择信贷制度、管理体制和交易机制,这是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益,发挥信贷优化资金配置杠杆作用的根本所在。
信贷资金是参与借贷交易的资金,从价值运动形态上表现为一种特殊的价值运动形态。信贷资金按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信贷资金“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并在执行职能以后,流回到原来的支付者手中。”(《资本论》第三卷384页)“这个运动——以偿还为条件的付出——一般说是贷或借的运动,即货币或商品的只是有条件的让渡这种独特形式的运动。”(同上书390页)并指出信贷资金“不过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被转让:第一,它过一定时期流回到它的起点;第二,它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流回,流回时,已经实现它的能够生产剩余价值的那种使用价值。”(同上书384页)由此可见,信贷资金运动是一个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贷款发放由银行支付给企业或居民,这是第一重支付,借款者使用贷款进行投资或消费(实业投资或证券投资),发挥资金的职能,这是第二重支付。信贷资金在完成投资或消费职能之后,投资者收回投资,消费者取得预期收入这是第一重归流,然后借款者按照借款合约归还银行贷款本金和利息,这是第二重归流。从第一重支付到第二重归流是信贷资金的循环,信贷资金循环的持续运动构成周转过程。所谓信贷资金的良性循环就是实现这种不间断的运动。信贷资金的价值特殊运动过程具有显著的特点和要求,一是,以偿还为条件,以收取利息为要求的价值运动;二是,以履行资金职能,实现价值增殖为基础的价值运动;三是,诚信为本的价值运动,信任、信誉、信实是资金交易秩序的基石。要求加强企业的信用建设,建立健全个人信用体系,健全各类中介机构的信用体系,强化政府信用的导向作用。
信贷资金运动在二重支付和二重归流中充满着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在第一重支付阶段客观上存在事前的信息不对称,极易发生逆向选择行为;在第二重归流阶段更存在事后信息不对称,产生道德风险。克服信贷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性,防范信贷资金使用方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行为,构成银行信贷管理制度安排的重中之重。所以提高银行信贷的效率和效益,必须实行“两个轮子”并行的管理制度建设战略,一是建立以发展为中心,优化增量,获取规模效益和范围效益的“贷款营销制度”,二是建立以处理不良贷款为重点,盘活存量,化解存量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风险处置制度”。
四、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演进的评价问题
银行信贷管理制度是国家经济金融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经济金融制度决定着相适应的信贷管理制度,经济金融制度的变化必然引起信贷制度的重新安排,以适应经济金融发展的需求。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年)到现在的半个多世纪,国家的经济管理制度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1949——1979年)——计划商品经济体制(1979—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1992——现在)的三个发展阶段,与之相适应,银行信贷管理也发生了从计划信贷的“资金供给制”模式向市场信贷的“资金交易制”模式的渐变过程
1949——1979三十年间,按照苏联银行制度模式建立起来的金融制度,是一种国家完全垄断、中央集权的计划金融制度。最本质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单一的国家银行。人民银行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现金出纳和货币发行中心;信用集中于银行,取消商业信用,银行是唯一的融资中介;银行信贷与货币发行合一于一身,银行发放贷款不受存款约束,具有无限扩张贷款的能力。这种金融制度是计划经济制度实行包产、商业包销、物资统配、财务统管体制的支柱,否则,计划经济制度就不可能建立起来顺利运转。在国家垄断信用的银行制度下,银行信贷管理实行按照国家计划的“实物贷款”办法,对工业企业按产值计划贷款,商业批发企业按进货计划贷款,商业零售企业按库存计划贷款,农副产品收购按实际需要发放贷款,物资供销企业按物资调拨计划贷款,银行信贷管理是典型的“资金供给制”。市场、交易、价格、利润等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成为异已力量,计划、分配机制代替市场、交易机制,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既不反映成本,也不能调节供求,更不能发挥引导资金流向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了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为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与之相应,中国金融制度也以渐进方式实行了市场化取向的改革,经过20多年的艰苦曲折的努力,金融制度已经实现了银行体制的三次制度性分离和金融市场体系框架的建立,初步形成间接调控体系、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和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制度架构。1984年建立中央银行体制,从制度上实现了信贷和发行职能的分离,为建立商业银行“以存定贷”的内在经营约束机制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操作机制,奠定了制度基础。1994年组建政策性银行,实行商业金融与政策金融分离,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企业制度改革,建立市场金融的微观基础,奠定了组织制度基础。1999年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优良金融资产与不良金融资产分离,构建信用证券化和风险防范机制,为提高银行经营效率、竞争力,迈出了重要步伐。1991年以来建立了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在内的金融市场体系。
银行信贷管理在制度变革过程中,按照资金交易商品化、市场化的方向,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信贷管理制度在十个方面实现了突破①,从制度上构建了按商业信贷原则管理信贷的初步框架。试列如下:
——信贷管理思想:从重贷轻存转向存款立行;从重物资保证忽视周转向注重资金周转转变;从重保证资金供应转向重视资金使用效益。
——信贷管理目标:从“守计划把口子”转向按市场供求决定,实现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
——信贷管理原则:从传统的计划性、物资保证性、偿还性传统“三性”原则,转向“区别对待,择优扶持”和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的新“三性”管理原则。
——信贷资金管理体制:从“统存统贷”的指标管理转向“以存定贷”,再向“差额控制”,最终实行“实存实贷”的资金管理。
——信贷范围逐步扩大:从超定额流动资金的狭小范围,扩大到固定资产领域的技术改造;从生产流通领域扩大到消费领域;从公有制扩大到多种所有制经济。
——信贷对象:从单一的实物经济扩大到票据和证券经济。
——信贷种类:从按贷款标的物的资金性质划分贷款种类,转向按期限划分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
——信贷管理机制:从计划机制转向市场机制;从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手段;更多利用利率杠杆作用。
——信贷方式:从单一的信用贷款走向包括抵押、质押、第三方担保在内的多种贷款方式;从行政管理走向依法管理;从分配贷款转向营销贷款。
——信贷风险控制标准:从“一逾两呆”转向国际接轨的“五级”分类标准。
渐进式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路径依赖”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在银行信贷管理上表现出明显的“双轨制”特征,一方面是传统“资金供给制”的运行机制在弱化,市场经济的“资金借贷制”运行机制在成长,另一方面新旧体制的矛盾和磨擦又无时不在碰撞,有时甚至还会出现戏剧性的体制回归,进两步退一步近似一种常态。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与运行机制转变滞后于体制变革,引起新体制和旧机制的矛盾相联系,这是重机构分合轻机制转变,形式先于的改革思维形成的不能不付出的成本。
五、经济后转轨时期的银行信贷管理创新
21世纪的头20年(2000—2020年),中国经济进入新的时期,根据建设全面小康的发展战略目标,经济体制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后转轨阶段。在后转轨阶段,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集约效益型经济增长方式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外开放的步伐更加骄健。随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市场开放,我国在WTO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真实体现。在整个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变革与挑战共存,开放与发展共进。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金融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当前,金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要求与现行金融机制的矛盾,金融机构的经营理念滞后,服务意识缺乏,产品创新不足,体制机制约束的问题,在经济体制后转轨时期进一步显现。因此,中国银行业的产权改革,公司治理结构的建立,经营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的转变,不良贷款的处理,风险防范体系的建设,成为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
在经济金融体制进入后转轨时期,银行信贷管理面对全新的经营环境,信贷市场是完全竞争性市场,竞争者既有国际的大银行,又有国内众多的大、中、小银行和证券、保险机构,监管者的国际化监管规则和全程风险监管。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信贷管理中的市场定位、贷款结构、产品创新、贷款营销、人本服务、技术安全、扁平化管理等等问题,既是银行信贷管理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课题,也是银行信贷管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银行信贷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都是依一定的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做出的选择,两者必须相互适应,达到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均衡。经济学常识告诉人们,经济金融结构和发展水平永远都处于变化状态,因此,银行信贷制度、体制、机制和支持技术的效率,总是随着条件和环境的变化而递减,这种现象在制度经济学称之为“制度的生命周期”,制度的有效性在于它的发展和调整的永恒性。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决策者,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从实际出发,根据变化了的客观情况,做出及时灵敏的反应,对不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调整重新安排,使之在新的条件下达到制度供给与需求均衡,保持制度的有效性。因此,要力求从理论、观点和方法论上把握十条原则:
1.信贷管理的对象:信贷管理在于发现市场、研制产品、营销贷款、创造收益,为达到信贷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经营管理目标,研究信贷管理制度和体制、运行机制和支持技术的理论、原则、方法与技术。
2.信贷管理涉及的对象: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涉及、居民部门的资金循环、融资结构、财务收支,构成银行与企业、居民的融资关系;同时,又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相联系,构成货币政策与信贷政策的传导体系。信贷管理研究的单一性与涉及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银行信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
3.信贷资金交易费用(成本)与资金需求和供给:存款和贷款是商业银行向企业、居民部门提供的信贷服务,通过存贷款的利率差获得收益。因此,合理的资金交易费用(成本)对信贷的需求和供给产生重要,进而影响经济总产出和国民福利的提高。所以,银行信贷管理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市场化的信贷定价机制,确定合理的“价格”水平,资金盈余的企业和居民才会把钱存入银行,资金短缺的企业和居民才会向银行贷款,形成有效的信贷需求机制,促进信贷发展和经济增长,反之,必然引起信贷萎缩,经济发展受阻。
4.信贷营销与市场定位:在金融组织机构多元化的信贷市场上,有众多的供给者与需求者,形成复杂的供给和需求结构,企业规模的大、中、小差别,资金需求的性质和数量各异,个人财务收支水平不同,高端客户和一般客户的需求也千差万别,而且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形成资金的需求结构又各不相同。信贷市场的层次结构和空间结构差别,要求商业银行的信贷营销必须进行准确的市场定位,根据需求对象的特点,设计产品,创新营销方式和手段,才能扩大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经营效益。
5.信贷服务与管理结构创新:随着银行信贷管理理念的转变,经营范围的扩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市场竞争不断加剧,银行信贷管理必将发生从单一业务平台管理向综合业务平台管理、网点经营向经营、同质向品牌、标准件服务向个性化服务、无偿服务向收费服务方向嬗变。研究银行信贷管理需要具有前瞻性的发展观念。只有慎时度势,顺势而变,才能不断提高制度、体制、机制的贡献率。
6.信贷管理与货币政策传导: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的增加或减少是通过商业银行信用量的伸缩来实现的,商业银行信贷是信用货币创造的闸门。商业银行信贷经营机构的设置和经营权限的划分,直接影响信贷资金的流动方向和数量,信贷管理体制又成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载体。因此,建立合理的与经济金融运行需求相适应的信贷管理体制,不仅是银行信贷提高效率的题中之义,也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必然要求。
7.贷款风险控制与创新和发展: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和逆向选择、道德风险的存在,贷款风险的控制和防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信贷管理创新的功能,又在于发现市场潜在收益,规避风险,推动发展,创新又是贷款风险防范的内在动力。由于贷款风险的客观性,不能消灭只能防范和控制,消灭贷款风险等于放弃效益、效率和发展机会。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必须建立在创新发展机制之上,才能提高信贷管理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
8.银行信贷管理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切经济关系都表现为信用关系,银行信贷管理制度、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社会信用环境的净化,社会信用缺失是银行信贷风险滋生最深刻的社会原因。因此,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与防范,必须与企业信用建设,个人信用体系和各类中介机构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配合,夯实银行信贷管理与风险防范的社会信用基础,创造实施银行信贷制度和管理体制的条件,提高银行信贷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9.银行信贷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贷制度由人来进行管理操作,管理者的素质、能力、积极性不同,管理制度管理体制的实施效果大不一样,优秀的管理者具有发挥制度的效益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的能力。银行信贷管理必须十分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关键在于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建立激励与约束;权力与责任,利益与贡献对称的管理机制,这是银行信贷管理最重要的保证条件,也是管理决策者必须掌握的一门。
论文关键词:理想,体育,学校体育
多年的学校体育教学使我感到,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体育教学在一些学校成为可有可无的“小课”或“花瓶”,有的学校甚至把达标等同于体育,使体育仅仅局限于达标训练,而体育的精神意义和体育的崇高境界却被淡化和遗忘了。这无疑使学校体育走进了死胡同。因此体育论文,有必要重新审视学校体育,呼吁理想的学校体育。
一、理想的学校体育应能体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种精神,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断地追求卓越,挑战自我,才能做出非凡的成就,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在体育教学中,鼓励学生向“更快、更高、更强”冲击,鼓励学生不断进取向上,在某种意义上比形成某些体育技能、获得某些体育成绩更重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二、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养成坚韧不拔的品质。近些年来,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体育在现代教育中呈现萎缩状况。而由于独生子女的“独”体育论文,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经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断、自控力、坚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难得有培养的氛围和机会,孩子从小被喂娇了、抱懒了、惯坏了,有的成了“胖墩”,有的成了“豆芽”,还有的成了“药罐子”等。这与时展对人的强健体魄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唯有进行强有力的体育运动,让学生心智“苦”,筋骨“劳”,不断体验欢快与痛苦、成功与失败,其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会得以养成,也才能承担起“天降大任”。学校体育必须承担起磨炼学生意志的使命与责任。
三、理想的学校体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体育论文,使体育活动成为德性养成的重要途径。体育运动能培养个体的合作意志,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也要让他们学会合作。要引导学生成立自由组合的体育兴趣小组,鼓励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指导学生进行对抗团体竞赛时,要鼓励学生敢打敢拼,更要鼓励学生默契配合,反对个人英雄主义。
四、理想的学校体育应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处在激烈变化的时期,他们同时又身处纷杂的社会环境及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中,极易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指导体育论文,养成健全的人格,是现代教育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和使命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如何做到既让学生勇于争光、勇于拼搏,又让学生正确对待名次、成绩,做到胜利了不骄傲、失败了不气馁,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理想的学校体育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发现自我,享受自我。在学校,体育课往往是学生们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这不仅因为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从事自己深爱的游戏与活动,更因为体育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最头痛、最讨厌上体育课。事实上,每个学生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体育论文,尊重这些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是现代学校体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更要紧密结合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有针对性地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潜能,张扬自己的个性。要组织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体育活动,在体育项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体育课堂上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只有充满乐趣的体育教学,才能赢得学生的欢迎,才能收到真正的实效。
l、体制原因。一是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的"拔改贷",即国有企业的资金由直接拔款改为贷款,试图通过资金有偿使用来解决资金使用的效益问题,"拔改贷。从其初衷来看,本无可厚非,但这一改革措施(即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事实上使银行由"统管"逐步"演变成"统包"。国有企业来自财政的资本金投入萎缩,又不能通过其他渠道自筹资本,自有资本金的增长又受到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得不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统计标明,改革后国有企业流动资金中来源于银行贷款的部分逐年上升,1978年为57.5%,1980年为61.4%,1985年为67.1%,1990年为73.3%,1994年为90%。
2、政府原因。政府职能转换缓慢,政企不分,国有商业银行自不完备,地方政府非理性地干预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决策,倒逼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若干有悖于经营原则的无效或低效贷款,强化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信贷资金"供给制";是导致国有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直接原因之一,
3、国有企业原因。国有企业由于受粗放式经营增长方式的影响,在生产经营上片面追求产值、追求速度,而忽视市场需求的研究,忽视产品质量的提高,致使产品积压,经营不善,造成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在企业沉淀、呆滞,加上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导致企业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不能如期偿还银行的贷款,这是比较直观的原因。从深层考察,转轨时期国有企业控制权与融资结构的错位则是问题的根源之一。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看。他们的作法是,企业内部人、企业股东(或所有者)、企业债权人三者对企业生产和发展决策权、控制权的相互制衡,形成。"三权鼎立"的控制权结构安排,对于维护协调有关方面利益,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营,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我国,国有企业远未形成如此控制权结构,致使国有企业的控制权结构与融资结构呈现非对称性。
4、国有商业银行原因。
第一,从贷款投放环节看,在我国传统体制下乃至现在,确实存在着政府决策银行贷款的问题,政府强令银行贷款的现象确实时有发生。但政府强令贷款也好,政府干预或决策也好银行也都同意货款了。虽然有些贷款银行可能迫于无奈,考虑与政府的关系,考虑今后业务发展需要政府支持怕不同意贷款今后业务不好开展,甚至个别的考虑怕丢官,明知不行也同意贷款了,结果形成了不良信贷资产。但是不可否认,有打些贷款投放时银行态度也很积极,也认为可以发放贷款,未经详细论证便匆匆决策发放贷款,而后来事实证明决策失误,形成不良信贷资产也就在所难免了,更不排除社会上不正之风对银行机体的侵蚀,“人情贷软”、"关系贷款"所引致的不良信贷资产的存在。上述种种,政府干预也好,"人情贷款"也好,银行经营决策失误也好,均可以归入银行缺少健全的信贷约束机制的范畴。因此,可以说银行缺乏健全的信贷风险约束机制,决策失误,是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最大的、最种耍的因素。
第二、从贷款使用环节来看,即使排除贷款决策失误的影响,即在贷款决策正确的条件下,在贷款运用过程中也是存在着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极大风险的。这里,既有宏观大环境的影响,也有企业因素的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在贷款使用这一环节中,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也与银行有直接重要关系。这主要体现在银行对信贷业务"重贷经管"、"重贷轻帮"和"重发展轻完善"等几个方面上。
1、重贷轻管。贷款发完,只等收本收息,忽视对企业用款全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缺乏对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和健全对不良信贷资产的预警预报机制,只有贷款到期收不上来时,才发现问题,结果失去了转化和控制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良机。
2、重贷轻帮。银行的功能仅仅局限于为企业提供融资及围绕信贷所进行的结算服务,没有发挥银行联系面广泛、信息灵通、经济咨询力量较强的优势,帮助贷款企业调整经营方向;协助企业发展生产、创造效益;如开展经济咨询、财务顾问、投资理财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各种服务把握企业经营脉搏,特别是投入精力,参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结果不能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控制不良信贷资产的形成。
3、"重发展,轻完善"。银行从自身发展考虑,偏重于布网点、增机构,扩大信贷规模,忽视了信贷资产的质最管理,加之业务发展快,队伍扩大迅速,部分人员素质差,为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埋下了隐患。因此可以说在贷欺使用环节中,银行缺乏管理、监督、参与、帮助的机制;没有充分认识银行和企业兴衰共存的关系,则是引致不良信贷资产形成的又一重要因素。
第三、在贷款回收环节中,企业、政府和其他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拖欠银行贷款,这是形成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外部原因和客观环境。从主观上分析,银行自身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银行信贷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贷款的发放与回收工作脱节,没有建立严格的信贷考核和奖惩制度,收货工作缺乏力度。(2)银行没有抓住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约有利时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原则,投入较大的力量,通过各种途径和媒体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银行债权人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和的相应机制:没有取得政府、企业和有关部门对银行收货工作的支持。(3)银行游离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活动之外,没有发挥金融部门对企业的参谋、桥梁和纽带作用;(4)银行没有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给逃债、转帐提供了可乘之机。(5)银行之间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没有建立相互支持、相互依托的相关机制,不仅为企业拖欠还债和相互占用资金培植了土壤,而且加剧了银行间的矛盾。因此可以说,在贷款回收环节。银行缺乏应有的管理机制、良好的保护氛围、强烈的参与意识;合理法律手段的运用和银行间的合作机制,是形成不良信贷资产的重要因素。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着出,银行自身的不足或缺陷存在于信贷资金运用的每一个环节它是不良信贷资产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和主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5、改革不配套,法制不健全。企业赖债被诉诸法律,作为最大债权
人的银行往是胜诉而赔钱。有的利息收不到,有的本金收不回,有的还例赔进去了诉讼费和其它费用。而债务人丝毫不受损,法人代表并没有压力,处之泰然。对个别确实需要核销的呆帐,银行又难以核销。按照《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贷款本应实行有效财产抵押,但对过去信用贷款和手续不完善部分的贷款补办手续,有的企业不理解、埋怨、抵触、造成银行反倒求助于企业,工作难度大。对新发生的贷款实行抵押,既使处于主动的银行也由于各种原因在某些手续不齐的贷款上不敢"下斩",加之抵押又要经工商、房产、土地等部门过户,又因收费太高而使抵押"搁浅",难以落实。
二、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对策
1、改革现行的投资管理体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形成,客观上要求抛弃传统的集权投资管理模式,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建立按照价值规律和讲求经济效益以及责、权、利相结合的投资管理体制。严格规范国家投资决策行为,属于宏观的战略决策,国家权力适当扩大,属于微观项目,决策权相应缩小。因此,投资决策权应适当分散,建立分层次决策体系,逐步实现分级管理,责权相结合的方式,改变目前项目过于集中的状况,赋予地方、部门和企业一定的投资决策权。国家在宏观经济上制订科学的产业政策,指导投资发展战略、行业规划及市场需求等,对企业投资无疑有极大的作用。防止盲目和粗糙的决策,有利于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2、财税体制改革要为银行和企业营造宽松环境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价值调控。而财税与银行信贷是影响和制约价值创造、价值分配、价值流通、价值增值的两大外部因素。两者各有分工,互为补充、互相协调,互相制约,作为一个整体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作用。企业是国家宏观调控的落脚点。税收增则信贷减,反之亦然。要解决这个问题,掌握的尺度应该是:银行收得回本息,财政收得上税,企业有积累并能自我发展。要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认为新的财税体制要面对企业银行的历史包袱,为银行和企业营造宽松环境。·同时要推动企业改革和银行商业化进程,促进新财税制度的完善。具体讲要进一步降低企业所得税率。亚洲四小龙成功的奥妙就在于企业有自我积累,有造血功能。因小龙的企业所得税较低,台湾所得税为20%;新加坡为10%;香港为15%;我国企业所得税为33%,与亚洲四小龙比仍偏高,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基本持平。降低所得税率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使国家收入减少一块,但税赋的确定应该符合我国国情,用一定的时间放水养鱼,培养企业创造新的财源是必要的。
3、完善国家有关法制建设,切实保障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为了尽快适应市场调节机制,要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信用关系,把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纳入法制轨道,保障银行贷款的安全性。要加快制定《信贷法》,《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管理法》等与之相关的法规。通过金融法规,界定市场调节的程度,规范财政与银行、企业与银行的信用关系,保证银行信贷向合理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贷款风险,提高银行经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建立起以信贷资金来源制约信贷资金运用的机制
在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收支管理中,只有贷款规模而没有资金来源,甚至不顾资金承受能力,强行发放贷款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严重的根源之一是信贷部门只负责资金的筹措,贷款是否合理却管不着,所以,要真正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就必须坚持以信贷资金来源制约信贷资金运用的原则,要协调信贷管理与资金管理,使资金的所承受能力与抵御贷款风险损失的可能相匹配,坚决杜绝资金跟着计划走、计划跟着贷款走的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实现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5、建立起贷款项目备选库制度和后评估制度
国有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的过程中,要改变以往就项目评估项目、坐等计划评估的做法,把项目评估工作与项目推荐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争取项目评估的主动性。实施项目备选库制度,其基础工作是要搞好项目库的建设,主动与政府综合计划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系,通过及早介入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了解拟建项目的规划立项情况,掌握项目发展变化动态,将一些具备基本条件的项目通过预评估列入项目备选库。由于列入备选库的项目,已经经过了初选和预评估,在正式评估时,可以节约评估时间,提高项目评估的工作效率;加强和完善后评估制度,项目后评估是相对于贷款项目决策实施前的评估而言的,即在项目实施或建成投产后,根据项目实际运行情况,将项目实施过程或投产后的数据与项目决策依据--项目评估时的数据进行比较,判别当初预测生决策的正确程度及偏差度,分析成因,以总结有益的经验或教训,在此基础上对原决策作出必要的调整,以使项目获得最优的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后评估,可以掌握项目系统复杂的动态变化,使项目管理真正为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并且,通过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和教训,可以为今后同类项目的评审和决策提供参照系,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提高项目评估质量和贷款管理质量。
6、建立起贷款风险责任制体系
以往的贷款管理中,责任不清是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低劣的一个重要原因。国有商业银行要加强信贷管理,就必须明确贷款风险的责任与义务相对应。在具体的操作中,将贷款风险责任管理以责任系数方式量化分解到贷款管理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按项目类别和各级信贷管理人员所负责任大小确定不同责任系数,将决策责任和管理责任落实到各有关责任人头上,并按贷款实施效果和分散的责任系数进行奖罚,真正做到责、权、利挂钩。经办行每年对本行贷款风险和质量进行一次检查评价,评价结果经过经办行审计部门审计后,报上级行进一步审查,对风险度超标的行,责令其限期完成风险转化任务。并且实行压缩逾期和贷款回收目标责任制,分解任务,层层下达,落实到人,分阶段进行考核,调动经办行收货积极性。
7、坚持贷款集体审批制度,实行审货分离
集体审批贷款是实行审货分离的一个好办法,它能有效地扼制住"人情"贷款的发生。最主要的是运用了集体的智慧对信贷员提交上来的贷款申请和调查情况进行质疑式的提问,逐个排除风险,从最大限度上防范风险贷款的产生。
8、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对贷款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对贷款实行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跟踪检查的"三查"制度,是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对贷款实行三查",实际上是对贷款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是保证贷款高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必须坚持下去。
9、建立贷款公证制度
贷款公证制度,是以法治贷的一项有力措施,对贷款合同进行公证,在法律手续上是对借款单位的一种制约。在法律观念上,加强了借款单位对贷款的法律认同。在法律程序上,如发现贷款有风险时,可以免去等阶段,直接进入执行阶段,由公证部门通知法院下令追缴,在时间上争取了主动权。
10、扩大抵押贷款比重,加强对借款单位约束力。
实行抵押贷款,是对银行贷款确立物的保证,是银行贷款避免风险"的最佳途径。目前,我们应加紧贯彻落实《担保法》,对各项贷款尽量办理抵押,扩大抵押贷款比重。对贷款实行抵押办法,将加强对借款单位的还贷约束力,保证贷款如期收回。
11、完善贷款操作程序,建立核保制度。
为了把贷款风险压缩到最低程度,应加紧完善贷款操作程序,建立对借款单位的保证单位进行的核保制度是一种较好的办法。
12、建立贷款低压保险制度,降低和转化贷款风险
为了尽量降低和转移贷款风险,还应对所有办理贷款的非证券类贷款低压物要求其一律到保险公司进行投保,以防止因其一时损毁造成的还贷难。对此类贷款在具体操作时,还应提交保险公司的保险单,作为办理低压贷款的比不可少的凭据。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转移风险。
资料来源:
《金融市场》1996年5期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及对策陶云生
《四川国际金融》1996年7期提高信贷管理质量张兴江
《投资与金融》1996年2期优化信贷资产运作策略谈
薪酬是劳动力价格的支付形式,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同时又是人力资本竞争的价格表现。薪酬分为经济性报酬(也称为外在薪酬,extrinsic compensation)和非经济性报酬(也称为内在薪酬,intrinsic compensation)。经济性报酬,包括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其中直接薪酬包括基本薪酬、绩效薪酬、各种激励性薪酬和各种延期支付薪酬。间接薪酬包括各种员工保护项目、各种非工作薪酬和服务与津贴。非经济性报酬,主要包括工作保障、身份标志,给员工更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晋升、对突出工作成绩的承认、培训机会,弹性工作时间和优越的办公条件,是一种内在的报酬。
员工的心理收人是指员工个人对企业及其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种感受,属于非经济性报酬的范围。员工希望通过工作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和承认,从每一次成功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所谓的心理收人就是人们常常说的人文关怀。无视心理收人的企业,只把员工看成是金钱的奴隶,实际上是在贿赂其员工,将员工的忠诚度和奉献精神逐渐抹杀殆尽,企业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过多地看重物质激励因素而忽视了员工的心理因素的作用,不仅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带来如下一些负面的影响:
(一)影响企业产值
人文关怀在大多数的企业中还是极其缺乏的。多数企业领导从没有仔细去想过,怎么样去真正关心自己的员工,他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一个企业如果内部人际关系非常复杂,不团结,许多员工不愿意在钩心斗角的环境中上班,即使工作,积极性也不高,这些必然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收人和产值。这些都是提高企业产值很重要的一部分。
(二)工资成本增加
企业为争取或留住某些优秀的人才不得不增加工资开支,导致企业的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工资是企业的很大一笔开支,尤其在一些服务性行业里所占比例更高,如果仅用工资这唯一的杠杆来解决员工的激励问题,必将会引起工资成本的大幅提高。
(三)情感缺失
缺少感情联系的纽带和必要的信任基础,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只是雇用与被雇用、工作与报酬的关系,会导致企业与员工之间形成一种对立的局面,很难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以及培育员工的主人翁地位。
(四)价值观偏向
忽视了员工的心理报酬,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正常的价值观体系。导致企业中人性化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没有了,大家只是看钱干活,多给钱多干活,少给钱少干活,不给钱不干活。
(五)管理难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