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2-27 02:32: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人际交往心理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1篇

关键词:杜郎口;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成果

杜郎口中学——山东省聊城茌平县杜郎口镇,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中学。从1998年开始,土生土长的崔其升校长,带领一群农村教师,率领一批农村孩子,在远离城市、交通闭塞、条件简陋的农村中学里,制造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改革“奇迹”,国内外纷至沓来的高层领导、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怀着“朝圣”般的心,犹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齐聚杜郎口,参观学习的人数已达50余万人次。为什么杜郎口中学的高效课堂如此震撼?高效课堂究竟是什么形式?笔者就此从以下方面阐述。

一、高效课堂的教学成果

杜郎口中学始建于1968年11月。20世纪90年代,杜朗口中学几乎是茌平县最差的学校,曾经连续10年在县里考核羞居倒数之列,已被列入撤并学校的行列。1997年,土生土长的教师崔其升当上了校长,经反复调研和思考,于1998年从课堂评价标准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逐步取得成效、走向成功。2005年,杜朗口中学有410个学生参加中考,404个学生顺利升学,其中有287个学生报考了茌平县最好的茌平一中,考上了286人。几年来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国家教育部也多次派人来校进行调研,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各种荣誉称号接踵而来。如今被杜郎口中学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

二、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

高效课堂是对应于传统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围,很好地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

高效课堂立足于课堂,通过教学改革,实现“低耗高效”,找到了这个支点,就能破解教育的诸多困惑,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杜郎口的教学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学生是人,无论是优秀生还是差生,都要受到尊重。学生有生命,人的生命自有生命的存在价值和发展规律,生命的规律在于他要健康成长、和谐发展。关注生命,关注发展,真正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

教学要求,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一个人的积极性,变为几十个人的积极性,把学习变成学生自己的事情,课堂上人人参与,个个展示,体验成功,享受快乐。

教育目的定位为,教育不是把已有的知识储蓄到学生的头脑里,而是把学生的创造力诱发出来,学知识是为了长智慧。

培养出的学生应具有自主自信、自强不息的性格;勇敢有为、探索创新的精神;团结合作、服务奉献的品质。

三、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

杜郎口经过长期艰难探索,教改经验逐渐形成“型”,把他们旨在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改思路概括为“10+35”时间模式和“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

“10+35”时间模式是由改革最初的“0+45”修改而定的。目的是遏制和矫正教师的“讲”而出台的一项举措。

“10+35”时间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只允许讲10分钟,课堂35分钟是学生自主学习时间。

时间模式颠覆了传统课堂的“以讲带学”“被动接受”以及对教师的过分依赖现象,逼迫教师从“讲”中退出,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与评价。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不是简单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变“教师中心论”与“教学内容中心论”为以学生为本的“学生中心论”,是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1.立体式:目标任务三维立体式,任务落实到人、到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集体智慧。

2.大容量: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课堂活动多元,全体参与体验。

3.快节奏:单位时间内,紧扣目标任务,周密安排,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效果。

(二)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

1.预习: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程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2.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

3.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三)六个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1.预习交流、明确目标: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任务平均分配到小组,一般每组完成一项即可。

3.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本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

4.穿插巩固:各小组分别展示情况,对本组未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

5.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运行,使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默契,活跃了课堂,解决了大班额合作学习和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问题。

四、高效课堂的教室黑板

黑板是学生用笔来表达自己学习成果的平台,是建立自我反馈和知识训练及巩固的阵地,是产生自信,增强学习能力的神板。为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从2003年开始,杜郎口中学撤掉讲台搬掉讲桌,学生的课桌取消插秧式排放法,变为以小组为单位对桌而坐,自然形成了组别之间开展相互质疑、相互探究、相互融会、相互碰撞的活动。为了人人参与课堂活动,各班教室的黑板居多:前黑板、后黑板、北黑板、走廊黑板。通过在黑板上的展示,学生基本上能够当堂完成作业,经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批改,做到了学习的及时反馈、知识的及时强化和巩固;另外学生还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想写到黑板上,起到了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作用,因而也就拓宽了学生彼此之间的知识面;还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写字的机会。通过在黑板上书写,学生提高了硬笔书法水平,有效地解决了人们普遍担心的计算机时代学生不会写汉字的问题。

五、高效课堂的教学环境

在改革实践中,学校十分注意改善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种。软环境主要指语言、人际、管理等;硬环境主要指教学手段、设备技术等。

(一)软环境

教学语言的艺术化(包括板书、导语的准确精炼;文字的规范;体态语言恰到好处等)、师生关系的融洽化、课堂管理的科学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二)硬环境

校园展示牌:展示教师自己对教育的感悟。

教学楼走廊语录牌:展示学生自己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感悟。

教室内外的大黑板:是学生每天展示自己学习的重要载体。

学生双色预习本:预习笔记,小写作,为展示课深化学习做准备。

英语角、校园广播系统: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场所。

书法展示台:学生课外练习书法的场所。

教学楼门厅里的评课板、反思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杜郎口中学的校园环境朴实无华,带有几分乡土气息,但在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师生在这样的舞台演练着他们的本领,展示着他们的才华。

七、对高校教学的思考

(一)高校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发展,教育规模和学生数量不断扩大,学科建设日益完善,教学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高校管理体制日趋完善,培养了大批人才,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真正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这是我们高等教育取得成就的一面。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也面临一些问题,如培养的人才可能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一面:动手动脑能力不强,知识设计面窄等问题。

(二)从杜郎口中学汲取的高校教学经验

1.创造友好的学习氛围,大学生也需要快乐学习,快乐成长,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交流思想,交流学习,交流心得,始终创造一种课堂是交流的平台,是知识碰撞的殿堂的氛围,这样学生在课下会积极地去读书,去记笔记,以便在课堂上展现自己的劳动成果。况且,每个学生看的书种类繁多,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这样课上的交流就如同这个学科的小型研讨会,久而久之,学生不仅丰富了知识,而且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主动学习,怎样学习。

2.懂得尊重,尊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条件,作为高校,更应体现这一精神,高校的学生来自天南海北,五湖四海,不同的社会背景、成长经历塑造了他们不同的性格、求学态度。作为多元思想云集的高校,尊重每一种文化,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积极展现个性的自己,从而使校园呈现和谐的文化纷呈的殿堂,大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更懂得求真知,塑造有社会担当的品格和精神。

3.高校更应该注重启发精神,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和“三三六”模式所体现的就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启发,让学生变得主动,变得积极。高校的大学生不应该沉浸于网络,沉浸于对社会负面的过度思考,而应珍视现在这求学的机会,求学的环境,高校应该不断举行常态化的论坛和讲座,让大师的语言、神情、做学问的方法和精神去感染和启发大学生,激发他们求知问知论知的热情,真正使高校到处弥漫着学问和知识。

八、启示

专家学者评价说,杜郎口中学是中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统一的典范,给“迷茫”的中国教育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率先迈出的这一步,将推动中国教育一大步。它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值得倡导,真正让教育得到了回归——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意义在于实践,在于创新,希望我们的教育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王淮龙、韩金山,《课堂原生态》[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8

2.李炳亭,《杜郎口“旋风”》[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7

3.王耀华,《高师音乐教育学》[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第2篇

关键词:理工科新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0)08-182-02

人际交往通常是指人交换意见、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和需要的过程,是指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互相交往与相互用形成的人与人的直接心理联系。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交往和爱的需要是人在满足了生存和安全需要之后的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对于刚刚离开家庭、步人大学的新生来说,他们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新生们来到一个陌生的生活环境之后,既怀念昔日的亲情、友情,又渴望新的友谊。同时随着自身生理、心理的逐渐成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他们急需要参照其他人来审视自身对照外部世界,再加上孤独感的产生,这些都加强了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的渴求。

在理工科院校里,由于理工科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平时参与的活动不多,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机会;同时由于理工科学校男女比例偏高的原因,使得组织学生活动难度加大,于是理工科大学生少了很多特别是与异往的机会,因而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很多理工科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宁愿采取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的态度,这样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新生心理出现挫折感,如果不及时解决或者调整,会严重影响到理工科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生活的适应,甚至影响到新生的顺利成长、成才。

1增强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的人际关系网络。对于正处于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大学理工科新生来说,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但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际交往的能力体现了大学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

1.1人际交往的含义

人际交往也称作人际沟通,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及时的信息反馈、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等条件??。

1.2人际交往所受到的影响因素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们通常很重视开始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容貌、语言、神态等),这种心理称之为首因效应。首因效应要求在人际交往中一方面要给他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另一方面又要在以后的交往中纠正对他人第一印象的不全面的认识。同时,人际交往过程中还会受到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刻板效应等心理效应的影响。??

1.3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

人际交往与理工科大学生密不可离,贯穿他们大学四年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不仅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起点,也是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如果一个人没有处理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即使有过人的才智、高超的能力与强健的体魄,也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人才。近年来,由于理工科大学生学习繁重、性别比例差异等问题,许多理工科的高校学生因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犯罪、自杀的事件比例在不断上升。其中一年级新生出现这些心理问题的比例在不断增高。所以说,理工科大学新生的人际关系培养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开始,也是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2当前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现状以及原因

有研究表明,理工科院校的男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男性大学生在交往上显得更封闭,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同时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在交往场合往往表现出一定的人际交往的社会退缩倾向。理工科院校的男性大学生认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并且需要更多的运气成分。许多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交谈能力很一般,不善于有条理的向他人诉说自己的感受,很努力但却很难成为一位专注的倾听者,在不熟悉的对方面前常常表现得拘谨与沉默,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这些困扰导致理工科院校的新生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常常有意无意的伤害他人或是过分的羡慕别人以致心生妒忌,对于他人的关心回报的态度也常是冷漠、排斥、愚弄。理工科大学新生之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2.1理工科大学新生学习压力繁重

理工科新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学习的压力。理工科大学新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并且学习难度大,学习要求逻辑性强,除了理论还有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等。同时与中学阶段相比起来,理工科新生在学习环境和方法有很大差别。而且理工科学生考试压力也很大,那种“临时抱佛脚”、靠抄笔记、靠背功的做法显然是没有作用的,因此,理工科大学新生在大学里要承受更大的学习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使得新生没有更多的精力去扩大自己的交往圈,导致新生出现人际交往的问题。

2.2理工科大学新生更容易沉溺网络

由于专业设置的原因,理工科学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的频率很高。互联网作为新生的第四媒体具有极大的信息存储与传播量,经常使用网络会干扰同学们的深层思考,长期下去会使认知流于肤浅,认知的能力逐渐出现钝化。理工科大学生们在网上面对的是没有思想和感情的机器,无论网页再精彩,再生动,也是一种机器的世界,大学生如果长期上网,必然会引起情感的缺乏和冷淡,进而产生情绪的焦虑,因此而出现情感情绪的强烈冲突,甚至发生精神的崩溃。因此网络也严重的影响着理工科大学新生正常的人际社交。

2.3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

对于理工类院校的大学新生来说,由于存在专业设置的偏重性,学生对理工类专业课程比较重视,对人文学科的知识存在一些错误的看法,认为那些是“虚”的东西。因而理工科大学新生接触和进行文化艺术类活动的时间和机会很少,而这些活动有助于陶冶人的情操,塑造良好的性格。这也是造成理工科大学生人际关系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4理工科学生教育模式的缺失

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应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网络互动模式。但是目前很多理工科院校依然只重视专业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繁重的就业压力以及理工科学科的高度专业性使得部分理工科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智力教育,忽视了他们人格培养;家长由于受到多年的应试教育,只重视学生物质的满足,忽视了他们心理的成长。长期的心理忽视为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埋下了隐患。因此,理工科院校与学生家长应该积极配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变单一的教育模式,兼顾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发展,共同培养好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3优化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途径

3.1掌握学习方法,减轻学习压力

理工科大学生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激烈竞争,有一定的学习压力感是有必要的,它可以促使大学生不断学习,紧跟科技发展和时代的需要。但如果总是感觉到学习压力太大,又缺乏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将会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心理咨询应该注意结合学生实际,了解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理工科专业的教师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结合专业学习特点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因素,缓减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3.2巧用网络平台,扩大交际范围

很多理工科院校针对新生沉溺网络的状况,利用网络构筑了一张覆盖全校、辐射社会、延伸课外的立体的大学生心理网络预警系统。针对理工科大学新生在网络上流露出的心理状况,学校对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为新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以此跟踪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变化、心理困惑,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使得新生们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通过沟通与耐心疏导使得新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担任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或者其他学生工作,以扩大社交范围。

3.3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全面人才

提高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很重要。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于对学生基础人文知识的教授,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理工科院校有必要重新构建人文课程体系,并注重吸纳文人专业毕业的教师,以弥补自身教师人文素质缺失的不足。

3.4优化教育模式,促进健康成长

就理工科院校而言,培养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首先应形成互助与自助相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使学生有健康的交往心态。学校要基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来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在全校范围内开设面向全体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查,通过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来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点,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通过这些措施鼓励大学生之间的互助活动与相互交往,大学新生一般是18-20岁的青年人,容易受到身边朋友的影响,因此组建互助小组、学校组建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社团等,可以加强大学生之间的交流,把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些工作帮助理工科大学新生了解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咨询活动,同时对于自己出现的人际交往问题也能自我调适。

同时,理工科院校也需教育新生注重内外兼修。由于理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性,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外部形象不是很注意。而当学生在选择社会交往对象的同时,你也在别人的选择之中。人们常说教养体现于细节,而细节则展示素质。如果一个人衣着整洁大方、美观得体,举止文明且待人友善,谈吐自然而作风正派,他的身上会折射出文化底蕴与人文素养,别人也愿意与他交往。一个品德高尚、性情稳定、爱好广泛、待人热情的人在社会交往中一般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而如果一个人兴趣贫乏、孤陋寡闻、性格孤僻、生活单调的人,往往不受大家的欢迎。因此,理工科大学生要注意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总之,大学新生时期是大学生心趋于成熟的时期,人际交往是他们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自我的发展、心理的健康、信息的沟通、都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协调。做好理工科新生的人际交往教育,是理工科院校的基础性工作。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新生整个大学阶段,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国高校教育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各个理工科院校应该继续重视并加大对理工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性教育力度,使他们成为和谐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注释:

①魏俊桃,陈谊.浅议大学生的人际关系[J].临沧教育学报,2003(3).

②武文军,肖欢,万维佳.大学新生人际交往研究综述[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团体心理辅导 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46-02

1.引言

进入高校后的青年大学生,随着他们生活环境的变化、自身角色的转换和对社会发展、自我发展的要求的认识与理解,在心理上产生了强烈的交往意识和交往需求。但是,由于他们过去生活面较狭窄,社会经验不足,再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和较大的高考压力,他们的交往意识淡漠,缺乏基本的交往知识、交往经验和交往能力。人际交往困惑已成为目前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适应问题。虽然大学生群体的年龄特点使大学生内心渴望与人交往,但人际交往状况却不容乐观,并因此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1]。人际关系不良的大学生往往有着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5]。有研究表明,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训练,不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途径[6]。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知—行为集体治疗及情绪表达训练后,其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交往焦虑程度、一般焦虑程度、消极思维习惯等都有较为明显的改善[7]。

2.关于团体心理辅导

个别心理咨询在交往障碍咨询上虽有一定效果,但也存在着咨询周期长、效率低、咨询效果难以控制和巩固、经常出现反复现象等一系列问题。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学校心理辅导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为团体成员提供彼此观察、学习、交往的机会,促使个体进行深层次的探索,重新认识自我以及他人,产生新的观念、态度与行为,具有效率高、涉及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能够在短期内产生较好的干预效果[8]。在大学生中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是近些年来在我国高校发展起来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之一。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活动是以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运用团体动力学、精神分析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作指导,将有同质性问题的学生组织起来,在具有专业辅导经验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在自我探索中了解自己的问题,重新发现自我,了解他人;在互动中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经验,培养积极的交往意识和心态,从中产生新体验,形成新认识,积累新经验,学习新方法,养成新习惯,获得新技能;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经验应用到自己日常人际交往实践之中,在日常交往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交往能力。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在于: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宽松的活动空间和氛围,使他们在共同的交往情景中彼此了解,相互影响,相互关爱,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有关人际关系的心理活动,如人际态度、团体气氛、社会认知、模仿与暗示等,从中反映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与缺陷。同时,使参与者通过一系列的心理互动过程,促进自我探索,自我表露,自我认识,并尝试改变自己,学习新的人际交往知识和行为,产生新的体验,形成新的经验,达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目的,从而改善人际关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9]。

3.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

目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研究主要遵循如下的实验研究设计与实施程序:

3.1 实验设计类型

研究者主要采用的是对照组前后测实验设计,选择完全相同的两组大学生进行测试,一组作为进行实验处理的实验组,一组作为参照对象的控制组。在两组未进行实验之前都进行人际交往相关心理测试,对实验组进行处理后,最后两组再进行一次测试。还有研究者采用的是单组事前事后测定实验设计,即选取一组大学生被试,在没有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实验活动之前进行一次心理测定,实验处理之后再用相同的问卷进行一次测定,比较两次测定结果的差异。

3.2实验活动目的

不同研究者的实验活动总目标一致,即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具体实施的子目标上各有侧重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子目标:①让学生了解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交往心态和交往方式;促进学生发展正确的交往心态,学习成功交往的技术;②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知识,为正确交往提供理论支持;③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基本方式,形成新的体验和感受;④帮助学生改变自我心像,形成新的交往意识和交往心态;⑤将学习到的交往知识、感受和经验应用到日常交往实践活动之中,获得新的感受,积累新的交往经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⑥使学生学会关注和自助,学会尊重和理解,学会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

另有研究者将团体辅导目标分为如下几个单元,单元一:增加成员对团体性质、目标、进行方式和内容的认识;促进成员间的相互认识,消除陌生感和紧张情绪,营造团体融洽、开放的气氛;制定团体规范,形成团体意识。单元二:引导成员敞开自我、在分享中了解自己,加深对自己的认识;促进悦纳自我,帮助成员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增强成员的自信心。单元三:促使成员觉察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明确受人欢迎的人格特质以及自己的人际期待;引导成员对照自身的特质,增强交往意识,提高交往的主动性。单元四:引导成员了解非理性信念在人际关系中的影响;帮助成员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指导成员学习如何用理性信念替代非理性信念。单元五:带领成员练习有效的沟通技能,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互相解决各自面临的问题。单元六:向成员介绍人际相互作用理论的基本知识;引导成员学会分析自我心理状态;指导成员在不同情境中正确使用各种自我状态。单元七:引导成员练习并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技能,并将其带到日常生活中;促使成员学会合作,体验成功交往的快乐。单元八:巩固辅导成果[10]。

3.3 实验活动形式

实验活动主要采用的是结构式小组活动,在辅导老师的统一组织下,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具体单位,完成所有活动。

3.4 实验活动内容与程序

根据团体的总目标及每次活动的子目标,在一定的理论依据指导下,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对活动进行思考,在团体中分享感悟、讨论及行为演练,整个活动分次进行,每次1个主题,围绕主题安排具体活动内容。具体的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序列:①导入活动,设计活动促使团体成员进行初步的相识和交往。如采用“叠罗汉”活动进行名字的串联,帮助成员记住彼此的名字相关信息。②主体活动,主体活动是达到团体辅导目的的关键,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改善成员的人际交往心态、意识,强化积极自我和对他人的积极看法,并且通过辅导老师的指导和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可以采用提高自我认识能力的活动,还有具体的人际交往技能训练,如人际交往礼仪、人际交往中的互动言语训练等。③结束活动,结束活动主要是让成员在活动中巩固已经习得的新技能,并且对自己在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活动心得体会进行总结,以指导今后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实践。

3.5 实验活动的实施

实施步骤:(1)前测:主要采用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相关量表,如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交往焦虑量表(IAS)、羞怯量表、自尊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 (2)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根据相关文献自行设计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辅导计划,。团体性质一般为结构式,每次活动有不同的目标,包括相识、自我探索、澄清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信念、自信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采用游戏、讨论、个案分析、角色扮演、认知训练、行为训练等形式进行,每次活动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以行为演练为主; (3)后测:在最后一次活动后除了用心理量表进行测验之外,成员还可以填写团体活动自我评估表等测试问卷,,如《团体辅导过程成员自评量表》、《团体效果评估表》,写出自己的感受和建议等。

4.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实验效果评估

已经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以及提升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都有比较显著的效果。张改叶研究发现,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紧密联系大学生的实际,适合大学生的特点,时间相对集中,活动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寓教于乐,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活动中补充理论上的不足,在理论的指导下学习新的交往技能,形成新的交往经验,学员收获大,有利于他们发展[9]。刘倩倩等的研究发现,对大学生实施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大部分成员在以上方面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苦恼、交往焦虑、羞怯等交往问题有改善作用,同时也提升了成员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尤其是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方面有显著改善[11]。高海燕对大学新生实施干预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有效缩短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的时间,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由于参加辅导的成员处于同一心理发展水平,他们能在心灵的交流中找到真正的知音,同时学习模仿多个成员的适应行为,摆脱孤独无助的困扰[12]。张海文对贫困大学生实施干预结果发现,经过训练,实验组在羞怯、自尊、自信和感情与社交孤独方面比对等控制组的贫困生获得显著的改善,与不对等控制组的非贫困生没有显著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贫困生人际交往的有效形式。结果表明团体心理辅导后贫困大学生在羞怯、自信、感情与社交孤独、自尊方面获得了显著改善【13】。王慧等的研究也发现,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的成员在社会回避与苦恼、社会回避、焦虑以及自尊等方面均向积极的方向发展,且变化显著,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干预上具有积极的短期效果[8]。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通过团体内部人际的交互作用,促使团体的成员在互动的过程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性和助人行为,因此,对于人际关系辅导具有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团体是一个安全的多维人际互动环境,是一个模拟的社会,团体心理辅导为大学新生提供了一种特定的社会生活机会,他们在团体中可以放心地进行新行为演练。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使参与者学会倾听、接纳自我、赞美与欣赏他人,增强沟通技巧等。特别要指出的是,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相比,它能提供更为典型的社会现实环境。团体就像一个社会生活实验室,成员可自由观察、分析实验场所表现的资料,进而体验自己在社会环境中与人相处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成员还可相互学习、交流经验,获得直接、间接的劝告。此外,团体活动还有助于学习社交技巧,成员抱着改变的愿望去积极模仿适应行为,从而改善社交技能与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5.展望

国内近几年才开始进行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研究,虽然在已有研究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今后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放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发展。首先,是对实验中无关变量的控制,团体成员的参与动机、团体成员接受其它形式的心理辅导等作为无关变量会混淆干预效果,因此需要对被试进行严格的筛选,并对实验活动进程进行一定的控制。其次,是实验设计需要更加完善,已有的一些研究缺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使得研究不够严谨,另外对于实验效果的评估不应局限于近期效果的考察,可增加追踪调查的内容以评估其远期效果。最后,是可以进行不同人际团体心理辅导形式和活动的比较研究,筛选出最有效的辅导模式,以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57-59.

[2]凌苏新.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 2000 (5): 49.

[3]陈家麟.城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版), 1984 (4): 26.

[4]姚利民.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调查[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2000 (3): 49-51.

[5]吴守良.大学生社交能力的调查分析[M].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11).

[6]欧阳文珍.人际关系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3): 186-187.

[7]杨眉.青春期集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与实践——一种解决社交焦虑的模式[M].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

[8]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9]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4):288-290.

[10]王慧,孟婷婷,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7(11):1031-1032.

[11]刘倩倩,李辉.大学生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研究. 昆明大学学报,2006,17(3):63~65.

[12]高海燕.大学新生人际沟通的团体心理辅导.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7(5):39-40.

[13]张文海.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中国临床康复,2005(40):13-15.

作者简介:

汤芙蓉,女,1983年9月出生,汉族,毕业院校:西南大学,

第4篇

关键词:音乐疗法;心理障碍;心理健康;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J60文献标识码:A

一、音乐疗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治疗的本质意义

音乐在我国普遍大众的视界里,总是被理解为一门高深的艺术,或者是一项简单的娱乐活动。这样的认识导致了音乐成为个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东西,它的价值与意义也经常被大大忽视。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的老一辈音乐教育家黄友葵、喻宜宣、郎毓秀、周小燕等就从个人的留学经验中获知,音乐对于促进青年人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教育家先生:“重视音乐教育,提倡美育思想”的发展方针,及“音乐为一种助进文化之利器,共同研究至高尚之乐理,而养成创造新谱之人才,采西乐之特长,以补中乐之缺点,而使之以时进步,庶不负建设此会之初意也”。①可见今日之中国,音乐已经成为我国大学人文教育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由于中国的音乐教育发展在普及与传播方面一直存在专业领域与广大受众之间的隔膜和误解,人们大多把音乐仅仅当作一种技能,一门曲高和寡的艺术,却很少注重它在个人心理调节,乃至群体意识培养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音乐是声音的艺术,音乐和语言都是人们自我表达的媒体,在他们起源时就紧密相连,音乐帮助人们体会语言的节奏、音乐和韵律,提升了和人交往的能力。许多音乐活动需要参与者的合作、自律和遵守其规律,这便是大学生心理活动与音乐疗法的密切关系。音乐是一种乐音运动的形式,治疗是以特定的方式减缓病痛和改善健康的一门科学。将音乐这门艺术与治疗这门科学加以联系,有控制地让音乐来治疗和康复人的躯体疾患和精神障碍,保持或增进身体和心理健康,这便是音乐治疗。“音乐治疗是以音乐的实用为基础,按照系统的治疗程序应用音乐或音乐相关体验作为手段治疗疾病或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音乐治疗的本质意义是心理治疗。”②个体反应是音乐能运用于心理治疗的前提,音乐作为一种治疗工具能够促使人的社会化,沟通感情,发展感觉动力和启发认识活动。

二、音乐疗法对大学生个体心理障碍的改善

音乐对人类情感的表达是这门艺术的一个重要功能。笔者就从对身边大学生的了解开始,看看音乐对他们个人的心理状况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进而找到音乐在大学环境中发展传播的价值和方法。为此,笔者在学院开设的《声乐》专业课;《乐理、视唱练耳》音乐教育综合课;《声乐歌唱教育》公共选修课等多个音乐教育课程的授课时间里,于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进行了多次的访谈,集中就音乐疗法在个人学习生活中的作用这一话题展开讨论与实践。在访谈中,笔者发现,长期参与音乐训练和演出活动的大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有着鲜明的特点和优势,而这一切又都与他们关注、喜爱的音乐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音乐在他们生活和思想中扮演的角色给予我们许多教学与心理培养方面的启发,从而有利于提升音乐在整个校园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在众多有关音乐心理学的普及读本中,学者们对音乐治疗的作用和用途基本围绕以下五个方面加以阐述。它们分别是“情感表达、审美感受、娱乐体验、群体交流和教育影响”。③笔者展开的访谈中,具体了解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心理状况,使我欣喜的发现,学生经常在谈到一些问题时主动思考音乐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作用,如原先封闭自我,胆小怕事、不愿意和人交流、独来独往、少言寡语等同学。我们通过组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他们接触音乐、参与一系列的音乐讲座、聆听音乐欣赏、演唱歌曲、参加合唱等方式。直接使学生的情感发生变化,让学生在听一听、唱一唱、玩一玩、演一演、做一做中学习音乐,放松自我、与人交往,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学习兴趣、与人交流的能力,通过拓宽人际关系来获得自信和成长。笔者做过一个实验:曾为20位学生播放一段三分钟长的音乐片段(不向被访者透露任何音乐作品信息),由学生描述自己的内心感受。在没有时间限定的情况下,每个学生发言的时间都超过2分钟。他们尽力用语言表达了近乎相同的感受,而其他九位同学则尽量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觉,在发言中充满着独立意识和创造性。于是音乐的律动与个体的心理反应相似性与类比性就是人对音乐的知觉和体验。

音乐心理学研究表明,音乐情感体验会激起个体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叫音乐的生理激起,包括个体吸收系统、循环系统、肌肉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种物理的变化和化学的变化。在音乐活动中,随着审美体验的深入,音乐的情感变化,个体将会出现呼吸的急缓、心跳的快慢、脑电反射的强弱、肌肉运动的张弛、内分泌的多少等明显的生理变化。也就是说音乐情感体验所引起的心理反应,对个体音乐心理发展和生理技能的调节有良好的作用。笔者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以舒缓柔和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等民族乐曲和艺术歌曲中的《摇篮曲》。聆听这样的音乐,可以使人感觉轻松、舒畅、从而稳定情绪,改善了求助者的情绪等诸多问题症状,调节了心理。访谈中根据获得的信息,笔者通过分析发现,这些学生在叙述中表现出的一个共同特征是在感情方面的细腻和敏感。这使得他们在与人交往中更多的关注对方,并以一种相对不主动的方式与人疏远。因此,我们通过音乐的效用,“诱导”、“暗示”、“支持”、“共情”等方式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朝良性的方向发展。将治疗用的音乐划分为“欢乐”、“压抑”、“振奋”、“活泼”等等的情绪类别。根据要求,我们应用带有愉快的、悲伤的、欢乐的、悲怆的、忧郁的的等等情绪的音乐在此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诱导”以达到“宣泄”、“支持”、“共情”、“升华”、“成长”等目的。在GIM音乐引导想象,音乐与想象、歌曲讨论、音乐回忆等音乐心理治疗技术,为学生们建立与外界社会“能量交换”的自信心和能力。通过校内校外的艺术实践,做到走出去请进来,为学生们创造一个与外界交往的平台,在活动中与身边的人一起交流。从外界得到很多新的知识和帮助。从音乐中获得更多信息获得更为丰富的艺术体验,并从外界的反馈中肯定自我的价值。

音乐之所以能够表现情感,一方面是由于个体感情的变化引起个体内部的各种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呈现为一定的运动形态;另一方面又由于人的感情具有一种宣泄释放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外部表现是个体的表情动作。其中语言表情与音乐的关系最密切,它通过表情动作向音乐音调的移置和翻译,构成了音乐具有运动、情感表现性促使个体反应之间存在的沟通性。

三、音乐疗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和人际交往

音乐不只是一门艺术或一种专门的技能。在更多的情况下,它首先具备的是娱乐功能。对于大学生而言,音乐的娱乐性表现地非常突出。在我校组织的大学生活动中,音乐比赛或演出占有一定的比重。从“十佳歌手”比赛到“学生歌咏”比赛,我们都有意让学生们积极踊跃的参加。有趣的是,这些学生也能积极参与,频频获奖。然而,他们在舞台上希望表现的却不是刻意修饰模仿的声音和造型,而更加注重个性和原创力。当被问及对赛事评委的评判如何看待时,他们并不十分在意分数和结果,而更加强调自我表现是否充分,是否能够引起观众的互动。通过音乐自如地表达自我。值得欣慰的是,音乐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笔者发现,访谈的学生中除了学习更加努力,成绩优异外,更多的是从群体的交流协调方面阐述音乐治疗在他们心理方面的改变。学生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通过相互配合达到期望的演出效果。更加可喜可贺的是他们在2011年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以一曲女声手语表演唱《茉莉花》的演唱形式,赢得了三等奖。

让音乐艺术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这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理想。笔者发现,将音乐疗法运用到大学生人际交往之中,特别是心理因素的影响是显著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音乐疗法各面对大学生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作用分别指向了大学生教育本质的各个层面,对于我们推动大学生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具有启事意义。营建健康心理,和谐的校园氛围和学习环境有赖于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调节和引导,而音乐治疗正是大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育目的和行之有效的心理调节因素。它不再仅仅表现为单一的音乐表演和知识学习,而是转化为一种行为意识乃至思想观念融入大学生的点滴学习和生活之中。事实上,音乐疗法这样一种教育治疗功用,并且在大学校园中积极承担着艺术传播和大学生心理引导的作用。丰富的音乐活动不仅打开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大门,调节了他们生理和心理机制,还可能成为大学生终生志趣和成就。先生曾言:“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叫做业余活动。凡一个人用他的闲暇来做的事业,都是他的业余活动。古来成大学问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善用他的闲暇时间的。我们要想生活不苦痛或不堕落,只有多方发展业余的兴趣,使我们的精神有所寄托,使我们的剩余精力有所施展。你有了这种称心如意的活动,生活就不枯寂了,精神也就不烦闷了。”④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新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⑤音乐是一门独立聆听欣赏的艺术,同时也是促进人与人交往的媒介。大学生们从原先封闭自我,胆小怕事、不愿意和人交流、独来独往、少言寡语的阴影中走出来。是音乐架起了一座通往人际交往的桥梁,他们从丰富多彩的音乐中认识了自我,从群体的交流和协调中找到了自我,由于有着共同的协作目的,他们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又注重了整体的效果,他们在音乐治疗中体现出个体价值的所在,群体凝聚力的所在。

我们作为特殊教育的工作者,更要抓住“特教”二字。通过音乐疗法、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在征服心理疾病的斗争中,二者是坚不可摧的同盟军,在拯救人类精神危机的杀场上是并蒂开放的姊妹花,把音乐疗法与心理分析的深层次融合是一项开创性的科研项目。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在心理治疗中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由于音乐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它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减轻各种原因造成的身心压力,改善情绪,抒怀,针对不同的个体心理状态可以采取更加适合的形式去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将“我”真正放入音乐中,去唱“我”、表现“我”、创造“我”,让发自心灵的“我”、有血有肉的“我”放射出灵感的火花。让音乐疗法、心理治疗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融入人际交往,增进社会交往,让这特殊的纽带使更多的大学生们从音乐疗法中受益。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让我们从亲近音乐开始吧。

①参见《在北大音乐研究会演说词》,原载《北京大学日刊》第488号,1919年11月17日。

②张凯《音乐心理学》,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③这三个方面的考察内容参照了廖家骅的《音乐审美教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普凯元编著《人是怎样接受音乐的——谈音乐与心理》,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年版。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心理健康 对策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期间,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努力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完成大学阶段社会化的成长历程。但大学生正处在从不成熟到成熟并迅速向成人过渡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阶段,过渡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常常会使其产生种种内心矛盾和不良情绪体验。另一方面他们阅历还浅,涉世不深,在许多方面还不成熟,生活、学习上还有较大的依赖性。同时,随着科技的告高速发展,激烈的社会竞争也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生活的需要,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需要,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所以,本研究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这个角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其心理健康进行研究,以此来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是否影响其心理健康,也可引导大学生妥善地解决各种矛盾,对促进他们的心身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

1.自傲、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他们力图通过人际交往去认识世界,获得友谊,满足自己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各种需要。但是有的大学生在交往中自傲心理严重,过高地估计自己,总觉得自己优于别人。还有些大学生在为人处事中总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兴趣和需要,喜欢自吹自擂、固执己见,总是维护自己强烈的自尊心,固守自己的态度,坚持自己的意见,寸步不让他人,甚至在明知别人正确时,也不肯接受别人的意见。这种自傲,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交往心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影响。

2.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产生的一种自我体验,表现为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和品质,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担心失却他人尊重的心理状态。有关材料表明,某高校大学生中具有明显自卑感的学生占总人数的28%左右,有的自卑感还十分严重,甚至自暴自弃。自卑的学生常常缺乏自信,在社交场合表现拘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了很大的阻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

3.嫉妒心理

嫉妒是人际交往中,因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感情。嫉妒一旦出现便成了纷扰的源泉,不仅妨碍了他人的生活,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极大的心理不适。这是一种非常又害的心理现象,会严重的影响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也会对嫉妒者的人格及今后的人生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1.自傲、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矫治

自傲和以自我为中心是不良交往心理的特征之一,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学生要克服这种心理,就必须按以下三方面要求去做:

A.要平等相处,尊重他人

应当平等待人,善待他人,不过分苛求他人,使交往双方都有机会满足自己的需求。

B.要虚心听取和接受别人的意见

人际交往中不要唯我独尊,固执己见,要容许有不同意见,要能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和批评。

C.换个立场看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可借助心理咨询的“空椅子法”和“角色扮演法”来尝试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D.学会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

如倾听,以自我中心的人往往在倾听之前就已经关闭了耳朵,只听得见自己得声音。真正会倾听的人不仅用耳朵在听,更是用眼睛、用心灵在听;不仅能听懂语言所包含的意思,也能听懂弦外之音。

2.自卑心理的矫治

自卑是心理咨询中的常见问题,其实质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一个自卑的人往往过低评价自己的形象、能力和品质,总是拿自己的弱点和别人的有点比较,觉得自己事事不如人,从而丧失自信,悲观失望。严重的自卑心理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精神负担,所以,大学生应积极改善自卑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A.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建立自信的基础。

B.要正确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

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要学会正确同别人比较,正确看待别人;提高自己的自尊心,提高自我期望。

C.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平时和参加一些活动之前,不能消极地暗示自己,而要多分析自己得有利方面,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

D.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一个人在成长和前进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曲折和困难。因此,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和失败,要正确对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振作精神,要及时从挫折和失败的阴影中解脱出来,不要让这些成为自己精神上的负担,而要成为前进中的动力。

E.树立自信行为

因自卑而妨碍交往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应树立自信行为。如:锻炼自己能径直向对方走去;讲话时敢于盯住对方的眼睛等。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的必要条件。所以,大学生要从各方面锻炼自己,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使自己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3.嫉妒心理的自我调适

A.纠正认知偏差

嫉妒者往往会认为他人的成功和成就是对自己的利益侵占和威胁。实际上,别人的成功完全是通过自身努力来取得的,嫉妒者不应该把成功者的成就视为自身的失败,反而应该学会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并非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关键在于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B.注意的转移

可以通过参加有益意的活动,勤奋工作,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使自己的生活变得充实,没有时间去嫉妒他人。同时,可以通过转移关注点,从自身寻找自己的优点,已达到自身的心理平衡,来缓解和消除嫉妒心理。

参考文献

[1]谭先明,王玉昕.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广州: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2-20.

[2]郑莉君.对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探讨[J].内蒙古:内蒙古师大学报(哲社版),1997,(2):49-52.

[3]曹尧谦.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湖南: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5):151-153.

[4]罗建华,梁斌.试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云南: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3,(3):91-94.

[5]田文强.浙江大学生人际交往素质的调查分析[J].浙江:中国临床康复学校卫生,2005,36(9):50-52.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石家庄科技工程职业学院“德爱团队”于2013年6月1日至30日对石家庄市高校区1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得出结论:被调查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为30%~40%左右,其中有20%的大学生至少存在一类心理健康问题;有10%左右的大学生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不和谐、社会适应能力差。

随着社会的大变革,新出现的各种问题和矛盾,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致使大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表现

大学生常见的交往障碍主要表现在认知障碍、情感障碍、人格障碍等三个方面,具体行为表现为:

(一)学习持久紧张感与竞争的压力感。由于中学长时间的拼搏和竞争,进入大学后对这种学习已难以承受,总想轻松一下,但又不甘落伍,所以,始终被一种压力感困扰着。

(二)吸烟、酗酒的增多。吸烟、酗酒在大学生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尤其近几年,女生吸烟酗酒者逐年上升,扩大了大学生吸烟、酗酒的总比例。据我们对调查问卷的分析显示,大学生中男生抽烟和酗酒的比例分别为89%和18%,女生抽烟的比例为13%;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吸烟、酗酒比例的上升,不仅加大了家庭负担,也损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考试焦虑。大学生中很多人在应付各种考试时,会出现预感焦虑和期待不安等心理状态,有的甚至恐惧考试,以致不能自制。

(四)恋爱受挫与单相思。如今大学校园内,“禁止谈恋爱”已显得苍白无力,仿佛在校谈恋爱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时尚,被学生称为一门“必修课”,因而也就会出现因失恋、单相思引起的心理障碍。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因素

首先是家庭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由于一部分家长受自身素质水平的制约,教育子女方法不得当,导致这些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就表现出独立生活能力差,为人处事、与人沟通的能力差,长此以往形成了孤僻心理。还有一部分学生早年生活在缺少爱的家庭中,有的是父母不和,经常吵架。有的是父母离异,还有的忙于工作无暇顾及,由于长期缺乏亲人的关爱,导致自我封闭。

其次是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和较为宽松的管理模式,不仅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文化修养、行为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且更加重视和强调个人的兴趣和发展。再加上同学来自不同的省份和地区,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去适应全新的环境。但由于他们交往能力有限、交往方法不当,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导致失败,受交往失败的影响一些人把交往看成是一种负担,渐渐地使这些学生变得自我封闭或上网寻找慰藉,以此来弥补空虚。

(二)主观因素

首先是认知不当。主要包括自我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大学时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强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他们正处在确定人生之路的发展阶段,因而难以正确全面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不能正确与别人进行比较,有些学生常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较,越比越气馁,由此形成自卑心理。他人认知方面,由于受认知偏差的影响,大学生存在着主观性强的特点,容易对别人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影响人际间的正常交往。

其次是遭受挫折后归因不当。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在生活和学习中每个人都会遭遇挫折,但如果不能正确归因,挫折的消极影响就会变成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如有的大学生在他人面前发言屡遭失败和交往效果不如意,就埋怨自己天生不善交往,以致于以后再遇到类似场合就极力逃避。

三是过分自尊或嫉妒。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的大学生,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弱点或遭遇挫折后,往往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与人交往。另外,人们往往通过横向比较来确定自身的价值,当确定别人的价值超过自己时就认为别人的存在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并会把这种不满转化为对别人的嫉妒。轻微的嫉妒可使人产生积极的竞争行为,但严重的嫉妒会导致更多的敌意和仇视,以致于在人际交往中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三、克服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对策

(一)创建宽松的高校校园环境。宽松的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有良好的关系,必然要有接触,这种接触可以是个人间的交往,也可以是组织内、组织间的交往,这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努力,组建一些社团、组织,让大学生多接触同学,接触老师,接触社会,在广泛的人与人交往实践中锻炼自己,设身处地去体味人与人间的交往。

(二)充分发挥学校领导及教师的作用。大学生人际关系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因此高校的领导和教师应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认知,遭受挫折后归因合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设立心理咨询机构,帮助大学生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心理问题,使大学生拥有一种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轰振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

[2]何维林,李哲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J].中国健康教育,2004(8)

[3] 李全彩.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02(2)

[4] 骆风.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提高[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第7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 人际交往能力 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4-0205-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人际交往无处不在,人际交往状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寝室关系、同学关系以及今后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体现了个体的社会成熟度和社会适应度,决定着大学生的生存状态。近几年,贫困大学生已成为校园中心理障碍的高危群体,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着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人际交往能力的界定

人际交往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信息、情感、需要、态度等心理因素的传递与交流的过程,是一种直接的沟通方式,[1]人际交往能力是个体完成这些活动所具备的心理条件。[2]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Buhrmester认为人际交往能力包含五个维度,即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冲突管理和情感支持。[3]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福建闽江学院随机抽取800人作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集中施测,当场收回。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76份,回收率为97%,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有效问卷702份,其中贫困生样本491人。

(二)研究工具

采用《人际交往能力问卷》是美国心理学家Buhrmester在1988年编制的。该量表有40个测题,包含主动交往能力、适度拒绝能力、自我表露能力、冲突管理能力和情感支持能力5个维度,每个维度共有8个测题。采用5级评分制,数字越大,表明被试越擅长应对某种人际情境,身处情境时不安越低。国内学者魏源对该量表在中国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测表明,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个维度的α系数分别为0.85、0.66、0.78、0.76和0.88。[4]

(三)数据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完成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四、研究结果

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在各个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如表1所示,非贫困大学生各项得分均高于贫困大学生。

五、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特点

本研究说明,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的好坏能影响其人际交往能力水平。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比较,人际交往能力具备如下特点:

(一)主动交往能力较低,不善于和不认识的人建立初步人际关系

贫困大学生可能由于经济压力无法支付交往中的应酬费用,以及对自身形象的不自信,羞于与同学打交道,有的甚至脱离集体,独来独往,人际交往中较少发起主动交往。而人际交往能力是在人际交往实践中学习和积累来的,越少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提高。

(二)无法适当拒绝别人,对于别人提出的一些不合理要求不善于拒绝或不敢表现出不满

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封闭的心理,特别涉及自己经济生活和家庭的问题又过于敏感。经济地位低导致的自我心理地位低,使得贫困大学生在一些交往情境中采用顺从的态度,当别人提出不合理要求时,也不敢拒绝,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不愿自我表露,不愿向别人袒露自己心中秘密或一些不太情愿让人知道的事情

贫困大学生面临经济上贫困的压力,难免产生自卑与焦虑的心理偏差。除了要应对紧张的学习、考试、就业压力,还要面对学费和生活费的困扰,再加上现行公示制度让贫困生这一身份的暴露。尽管现阶段国家构建较完善的资助体系扶持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缓解经济上的压力,但贫困大学生仍无法彻底摆脱“贫困”的身份标签和巨大的心理障碍,以至于贫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不愿表露自己。

(四)不善于处理人际冲突,不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实现人际矛盾的解决,使事情变得更糟糕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群体,必然认识到人际交往能力对个体的重要性,渴望与人交往。但在交往中表现出矛盾的心理与行为:既希望主动交往,却因不愿暴露自己经济上或个人家庭的问题而对人际交往望而怯步;既希望得到同学的接纳和认可,却自我评价较低;既希望与同学建立健康稳定的人际关系,却又不愿意得到同学的同情与帮助。因此,在人际交往上投立防线保护自己,难免让其他同学感觉难以相处,因而导致的人际矛盾问题更是回避,从而难以解决。

(五)情感支持能力低,不能够给予需要情感支持的人一定情感支持

贫困大学生在封闭自我情感情况下是不可能在人际交往中较多地对别人提供情感支持,再加上长期社会支持系统相对于非贫困生来说薄弱,因而对情感支持的感受较少,也不知如何给予他人情感支持。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彭聘龄主编.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8篇

关键词: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调查;大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096-02

一、研究背景

人际交往效能感是指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能否与他人进行良好沟通,解决交往障碍,达成交往目的的信心、预期和自我评估。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反映了大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之前对自己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交往活动的判断,因此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预测人际交往状况[1]。根据谢晶等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包含六个因子:亲和效能、自我印象效能、利他效能、沟通效能、情绪控制效能、自我价值感[2]。

以往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研究主要关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结构以及人际交往效能感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尚且没有研究从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上的差异出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进行深入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方面的差异,并试图根据研究结果,寻求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途径和方法。由于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3],因此对人际交往效能感进行深入研究有较重大的实践价值。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选择

选取长江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326份,回收315份,有效回收309份,回收有效率94.8%。其中一年级77名,二年级73名,三年级81名,四年级78名;男生157名,女生152名;自然科学类106名,人文社会科学类117名,艺术类86名;农村185名,城市124名;独生子女215名,非独生子女94名。

(二)研究工具

采用谢晶编制的《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2]。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构思效度,内容效度,实证效度。问卷共36个题项,包含六个因子,每个因子包含6道题目。问卷采用6点式计分法,正向记分24道题,反向记分12道题。每道题要求被试进行自我评定,得分越高,效能感越强。

(三)研究程序

1.施测方式。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进行取样,量表为纸笔自陈式问卷,随机发放给长江大学在校学生,学生完成问卷后收回。

2.数据处理。将测评数据输入计算机后,应用SPSS11.5对数据进行t检验。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得分在性别(t=0.524,P>0.05)、年级(t=2.396,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t=1.932,P>0.05)、家庭来源(t=0.833,P>0.05)、学科分类(t=0.272,P>0.05)上差异不显著。这与谢莹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体得分在各个变量上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一致[4],与薛敏等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的结论也一致[5]。但是与谢晶认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性别、年级、学科类别上差异显著的结论不一致[1]。这种研究结果的差异可能是采用了不同区域的被试。由于人际交往效能感能够预测人际交往水平,那么根据大部分的研究结果可推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差异不大。

本研究发现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这几个因素上有差异,具体结果如下。

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效能上差异显著(t=5.567,P

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t=4.553,P

家庭来源不同的大学生在六个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边缘显著(t=3.779,P=0.053)。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生长环境不同而形成了与城市大学生的差异。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知识面窄,视野不够开阔,思想不够活跃,对都市文明不太习惯,而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则不然。大学更注重学生各方的综合能力,学习好也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一般人更愿意与城市学生交往,以便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8]。因此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的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但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信任感、同情心、利他性、谦逊性上优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因此在人际交往效能感上总体得分与其差异并不大。

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效能感的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t=4.166,P

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差异显著(t=2.574,P

四、结论及建议

通过本研究可以得出结论:一是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二是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显著。

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主客观因素上反映的情况,本研究诚恳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差异不大的情况,可采取一些大众化的措施。首先建议高校开设专门的人际交往学课程,帮助大学生构建人际交往的知识体系。其次可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人际交往团体辅导。团体辅导(group guidance或group counseling)是应用团体动力学,设计团体活动、课程、内容,用来预防及处理个体在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研究证实,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不仅可以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自信心[10]。已有研究发现,针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人际交往团体辅导效果显著[11]。

第二,针对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要多给予他们关注,提升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和判断。首先引导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到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做到既不清高,也不妄自菲薄,平等与人交往。其次优化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个性品质,加强品格修养,克服自卑、嫉妒等不良品质。再次要对他们进行情绪教育,培养他们准确知觉、理解和表达情绪的能力以及善用积极健康的情绪直面环境压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最后要帮助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熟练掌握交往技巧。高校可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有关交往技巧的讲座,同时鼓励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主动参与,在交往中逐渐掌握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效能感。

参考文献:

[1]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研究[J].心理研究,2008,(6).

[2]谢晶,张厚粲.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理论构念与测量[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3).

[3]Suzue,T.Association between interpersonal relation among high-school students and mental health[J]. Environ Health Prev Med,2010,(15).

[4]谢莹.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关系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

[5]薛敏,廖大凯,薛涛.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3).

[6]黎隽洁.影响人际交往的心理原因及其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2,(2).

[7]李珊,刘洋.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4).

[8]郑欣.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初探[J].山东电大学报,2002,(2).

[9]王军.工科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归因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