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07 06:11: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分析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一、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1.大学生个人问题是不理性就业的内在因素
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仍欠缺,求职的主动性不够,依赖学校、依赖老师、依赖家长现象普遍存在,在招聘市场上,主动和用人单位沟通、表现自己的能力有限。一些大学期间品学兼优的学生却由于掌握的社会资源有限而在就业的过程中屡屡碰壁,从而产生自悲情绪,更加缺失主动出击精神。大多数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没有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不能脚踏实地,好高骛远,从而错失良机,影响了自己对就业岗位的选择,处于两难境地。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趋向功利性,工资高、环境好、无风险、社会认可度高的工作争相应聘,而环境较差、风险大、社会认可度低的工作却无人问津。再有部分大学生就业思想波动大,浮躁不定,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脆弱,表现出脆弱的自我控制能力,对自身的择业和就业以及学校整个就业工作造成不利影响。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的盲目性地方院校较之老牌本科院校,相当多的大学生在选择培训科目时盲目跟风,既浪费金钱又不能学以致用。还有部分毕业生在求职准备时容易产生投机心理,提供应聘材料不真实。部分学生上岗后频繁跳槽,根本不考虑给企业造成的损失,扰乱了企业正常的工作秩序,有损于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校声誉受损,甚至影响到其他同学就业。
2.社会前进发展当中高等学校教育水平相对滞后带来诸多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社会需求有限,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创业教育没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体现。职业规划缺失是导致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及创业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大学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而且大学生越是就业难,权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中国阶层的世袭趋势造成就业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制度缺失及救济缺乏,许多就业歧视往往发生在劳动者尚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之前,使得法律在面对就业歧视时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当然更谈不上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或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了。“就业难” “技工荒” “找工作难” “招人难”是就业结构供需矛盾问题,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每年的就业形势都日趋严峻。而现实是劳动力供给量大,但可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对有限。因此,用人单位的选择余地明显加大,而求职者却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
3.社会不良环境的外在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不公正状况
就业歧视现象比较多见,地方政府为了降低本地失业率,保护地方利益,往往擅自制订自我保护性政策和措施,比如优先就业政策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就业歧视政策,“户口”地方保护主义问题尤为突出。另外用人单位可以提高用工条件,降低工资待遇,尽量减少为劳动者提供参保的费用,使劳动者自身的利益越来越无法保障。民营企业在经济中处于弱势,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大多民营企业收入状况不佳,影响其对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其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足。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众多的低端产业难以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情况,还有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的最强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需求不足。
二、看重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
毕业生自身不能处理好求职期望与现实的矛盾。但许多毕业生对就业竞争压力认识不足,准备不充分,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承受能力较差,当求职期望与现实相背离时,他们极易产生消极心理,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这些不良因素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崇高的职业理想,培育奉献精神和注重人生价值实现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波及大学生就业。,一些学生过分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同时影响了人际交往,淡化了集体观念。
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校教师,教学中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与学生最关心的就业实际联系起来,很少开展专题性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就业指导和思想政治教育处于脱节状态。单一的智力追求是导致大学生奉献意识、责任意识、集体观念淡化[2]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上的认识是清楚的,但认知和行为相悖、人生观和价值观偏差,最终在现实冲突中放弃了理想而使自己的选择趋于功利化。就业指导的内容仅停留在收集、就业信息的层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多方面力量综合教育的结果,仅依靠理论课教师、辅导员远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思想。人文素质的教育都被相对边缘化导致出现物质化、功利化、诚信缺失等现象。就业压力与心理素质的失衡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顺利成长的必要条件,是事业成功的内在保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下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大学生就业。
三、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方法
1.重点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就业的先锋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就业思想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教学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更要实施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视像教学、社会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引导大学生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学会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就业观,帮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找准职业定位,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同时思想政治重点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主动把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敬业爱岗精神,树立遵纪守法、公平竞争等意识。
2.努力提高高校自身就业思想政治体系的建设
要引导大学生从自身也从社会出发,以国家大局为重,合理定位,纠正择业方向,确保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要通过就业形势分析、市场预测、政策导向以及就业素质引导等环节,提升系统教育的本领。高校中,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由辅导员担任。但是,一些辅导员对就业工作认识不足,在就业指导上缺乏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就业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因此,高校应进一步使辅导员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增强就业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时刻树立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将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既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也是高校德育与时俱进的一项重要选择。要设立激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实践。同时要加强创新创业队伍建设,配备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3.深入开展穿插融汇、贯穿始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将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倡导教师自觉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学、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的各个环节中,积极介绍本行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大力宣传行业人才成长成才业绩,激发大学生热爱所学专业。教师应经常用行业模范人物来感化学生,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强化奉献精神,增强大学生投身本专业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学校要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号召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在实践教育活动中,高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动大学生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逐步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和就业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教学实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知识、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理性的、高尚的、创新的大学文化精神引导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实现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自觉的人文精神是民族灵魂的守护神。将大学文化精神中的社会责任与就业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及未来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备的知识、能力与心理品质等的素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思想素质和帮助他们提高面对社会生活各种严峻挑战的综合能力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对策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数量随之急剧增加[1]:2002年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8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1万,2010年上升到630万,就业形势相当严峻。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相应的对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1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机械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造成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其次,伴随着行政事业单位机构的精简、办公系统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减少。
1.2 高校盲目扩招。大部分高校不顾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的需要,在扩招的过程中没有处理好各专业之间的招生比例、不同层次学校的招生关系、以及不同院校的招生比例问题,导致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扩招后面临硬件设施不足和经费短缺的问题,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致使学生总体素质下降,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从而导致大学生就业难[2]。
1.3 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就业指导与时代脱节。部分专业的教学内容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或相关领域的变革而做出相应调整,甚至用着上世纪90年代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代脱节,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其次,一些学校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方面相对薄弱,重理论而轻实践,缺乏实践的机会,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动手能力差,满腹经纶却没有一点实践能力。另外,就业指导部门缺乏与用人单位沟通联系,向用人单位介绍、推荐合适的毕业生,把毕业生输送到社会最需要、最能创造价值、产生最好效益的地方, 架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沟通的桥梁。
1.4 就业观念不合理,缺乏职业规划的概念。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各种不良观念也存在。一些毕业生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 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职业,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更不敢自己去创业,求安稳,求职一次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其次,大部分毕业生没有“生涯规划”概念, 没有进行过职业生涯设计,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抱佛脚”。这些不合理的职业意识都影响着大学生的顺利就业。
2.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2.1 大力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要继续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确保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促使人才合理配置,这才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所在。
2.2 紧跟时代,深化改革,加强学生的就业实力。随着社会的进步、技术的发展和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高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学、教材改革,更新知识内容,保证课程和教学安排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要求。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加大实习实训力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其次,为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机会,并参与指导,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不仅将帮助他们进一步认识自我,也能对今后意欲从事的职业有清晰的认识。
2.3 树立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及早树立职业理想,有了明确的职业目标,学生才可以合理地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明确要学习的知识和要培养的技能,加强这方面的实践。学校应帮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并进行职业测评,职业测评具有预测、诊断、评估个人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个性特征和动机需求的作用,有效地帮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为今后就业提供正确的指导。
2.4 采取措施,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大学生创业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必然选择。大学毕业生从就业走向创业,首先在思想观念上做出调整、改变保守和依赖思想,树立自救意识和使命意识,应脚踏实地, 不要斤斤计较于短期的报酬、岗位、职务、地区等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利的因素,应从培养自己的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长期效应着想。
2.5 鼓励大学生深入基层就业。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2009]03号),强调“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继续组织实施“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3]。当前农村基层的生活和工作条件虽然无法与城市相比,但是大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可以学到在学校无法掌握的实践经验,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当代大学生砺炼人生、磨练意志;养成求真务实、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良好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熟悉国情、了解民情,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使命,提高对祖国的责任意识。
3.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并将造成和引发更大更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改革高校教育体制,通过更加有效的机制使大学生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和利用,使人才培养和人才使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开创高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洪玲.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对策
1 大学生就业难深层原因分析
(1)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家庭与学生个人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就业困难。家庭对子女教育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投资日渐增大,对子女就业的期望自然伴随教育投资的增长而提高,这是一种客观反映。就学生及家长的主观愿望而言,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家长与大学生个人仍然始终对毕业后的就业抱着高期望值。当这种高期望值与现实中的就业岗位或机会存在落差时,大学生就可能陷入难以就业的处境。因此,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反差构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信息市场的不完善导致就业信息的不对称。
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是一个互动过程。在此过程中,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获得用人单位的信息,同时用人单位也要充分了解求职人的信息,二者是双向选择的过程。一方面,求职人员需要了解用人单位所需人才、薪资待遇、具体工作等实际情况;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则需要了解求职人员的真实信息,包括其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以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等。由于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存在就业信息不对称、不充分的缺陷,就业信息往往满足不了劳资双方的要求,这就会导致以下两种情况的发生:一是大学毕业生进入了不适合自己的企业,接受培训后没多久就跳槽,或者是根本适应不了该企业的工作环境而被淘汰,从而促使企业招生风险加大而很少敢招收毫无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二是一些毕业生缺乏对企业的了解,进入后发现“事与愿违”,但某些企业会依靠占有档案非法索取高额违约金,很多毕业生宁愿失业也不签这类单位。
(3)结构性矛盾,供求错位。
我国的大学生培养机制脱离社会实际需要:社会需要的人才大学不供应,非常短缺,而社会不需要的人才大学又拼命培养,导致过剩,因此,我国大学生的就业难题其实是一个结构性过剩问题。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许多高校仍在远离市场实际需求,根据自己的经验而非实际调查闭门造车,相关教材也过于陈旧,在这种状况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可能为社会所接受?高校教学质量的下降和无所不在的浮躁氛围,又加剧了结构性矛盾。现在,许多高校对教学的忽略程度令人难以置信。这些高校纷纷大兴土木,建造豪华校园,而对教学与科研的投入则非常吝啬,这种主次颠倒的做法在眼下极其普遍,许多高校以近乎暴发户的心态扩张,而对高校最核心的教学工作置之不理,培养出来的学生越来越远离社会的需要。实际上,很多大学生参加工作后,用人单位常常不得不对其进行二次培养,这无疑将加大用人单位的成本,令其头痛不已,渐渐失去对大学毕业生的兴趣,许多用人单位招生要求必须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也是基于这一苦衷。
(4)就业市场不规范是瓶颈。
目前,我国就业市场还存在着一些不公平与不规范的现象,就业市场发育不良对大学生的就业造成多方面的损害。在我国的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片面的人才观、用人观造成了学历崇拜与学历歧视并存,直接降低了大学毕业生与就业机会的有效匹配,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扭曲了正常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另一方面则是各种非正常现象的影响,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性,人际关系客观上在我国现阶段的就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业机会的不公平不仅表现在大学生之间,也表现在大学生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正是由于有关部门未能有效地维护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导致了本来应当最具就业竞争力的大学毕业生反而成了特殊的就业弱势群体,这是就业市场异化的直接结果。
3 扭转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理性思考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构性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生、市场、高校三者的协调与合作。
(1)政府: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做好宏观调控,给大学毕业生创造一个比较平等的竞争择业环境。
①政府应做好长远规划,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和区域差距,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问题。
②短时间内政府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当务之急应该是通过法律、政策等手段消除那些妨碍大学生就业的制度、政策壁垒,尤其是关于户口和流动问题,这虽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大学生涌向大城市就业难的现状,但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大量学生纷纷积压在大城市求职的状况。
③适当把资源向中小城镇倾斜,缩小城市和地区在政治资源上的差异,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向不发达地区、小城镇等地区移动,这样不仅能为小城镇带来人力资源,也能相应缓解大中城市的压力,促进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④维护公平竞争才是根本。政府部门应当尽快创造与维护就业市场的一体化与公平的就业环境,改变在大学生等特定群体就业方面所采取的相互分割、头痛医头的政策取向,将注意力、财力、行政强制力等转移到努力创造与维护公平的就业市场竞争环境上来。为此,一要禁止就业歧视与摒弃学历崇拜,代之以公平就业与能力优先;二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强化对劳动者就业的监管,消除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⑤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多数人总是指责大学生择业不够理性,期望值较高,却很少有人深层次地分析高期望值背后的原因。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安全感,常有后顾之忧,担心失业、生病以及其他状况后生活没有保障。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善、成熟,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和东西地区发展不平衡使社会保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故大学生在择业时心有余悸,不得不考虑社会保障这个很实际的问题,从而争相到条件好的大中城市和单位就业。要引导大学生到西部和农村去就业,改变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势在必行,特别要在西部和广大农村地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业有救济”的政策。如果真的做到这一点,“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农村去”的口号就不会只是一句空话,而会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⑥政府在宏观调控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协调学校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除了制定所谓的就业率指标外,更应该注重宏观上的规划和指导,合理引导高校的招生规模以及市场经济结构。
(2)大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
理念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行动,正确的行动才会有正确的结果。树立正确就业理念是大学生走好人生的第一步。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辩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小企业有重要岗位,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
①机不可失,早作决断。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②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在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
③高也成,低也就。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
④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一个人不可能终生从事一种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先落实个单位,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与已签单位的关系,并能够承受违约引发的责任。
(3)高校:改革教育模式,培养高层次人才。
①建立专业设置预测系统,改革教学方法。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分析工作,强化分析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状况,积极向教育、人事部门及高校提供市场信息,为高校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教育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提供依据。各高校要从教学、教师、教材入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社会和经济发展为着眼点,整合师资资源,提升高校专业设置的科学预测和规划能力,用就业率和学生综合适应能力两把尺子衡量高校的运行质量。
②高校营造活跃的学术环境和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间的壁垒,创设多学科相互交流的环境,鼓励学术风格多样化与个性化,形成师生在学术上自由讨论的氛围,不断地组织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使师生了解到最新科技信息,激发其创新意识,引导师生共同开展以课题为载体的科学研究,形成创新的整体合力。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现状;存在问题;有关因素;策略建议;就业前景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背景分析
我国大学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现象,且有可能越来越难的趋势。这个方面和国际经济形式近3年来连遭打击,一方面和中国经济结构体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关,更和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滞后有关。据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40万,这些高校学子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新的一年中,在高手如云的求职大军中,如何脱颖而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是每个毕业生都在思考的问题。在能力结构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用人单位的需求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人单位的劳动力需求行为基于“职位分析下的任职资格模型”在劳动力市场上通过价格机制选用合适的人才。
二、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特点分析
1.大学生认为和未来就业有关
调查中显示,认为你现在在就业中遇到的困难,有74.7%的同学认为“目前没有工作经验”是最大的障碍,有45.2%的同学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好,影响就业,30.5%的同学认为学校的档次影响了未来就业,32.6%的同学认为成绩水平和未来就业有关,还有21.2%的同学认为靠关系才能找到好工作。从这些资料里可以看出来,目前用人单位在招聘人才方面还存在着不少的矛盾,当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使不少学生认为“关系”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2.大学生的职业选择目标方面
首先,调查了大学生对择业的选择,首选在上海、背景、杭州等发达城市的占78.3%,首选在自己家乡的占41.2%,且绝大多数是女生,主动去边远地区的仅占0.3%.这个数字很低,这其实反映了大学生自己择业的期望值很高,而且比较实际。他们一方面希望能有一个较高工资收入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另外又关注单位和个人发展的前景。其次,对大学生就业的理想单位进行了解,结果发现,选择到外企就业的比例最高,约占36.2%,其实依次为国家机关27.2%,私营企业占18.6%,高等院校占10.6%,国有企业7.4%.从数据来看,目前的同学较多的倾向于去外企工作,国家机关,如公务员、高等院校、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传统就业单位也不在少数。另外,对大学生工资选择方面,27.2%的选择了1000-2000之间,3.3%的人选择了1000以下,选择2000以上的有69.5%。
3.大学生就业信息获取和就业途径
在调查中,有56.7%的学生认为“亲自到单位应聘”是就业最有效的途径,有46.8%的学生主要是“通过人才市场中介或者学校网站”,这说明大学生正在习惯于通过市场双向选择而求得职位。另外有相当比例的学生首选“依靠父母、亲戚关系”就业,占45.3%.有些学生选择了由学校推荐,有12.7%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网上择业多占比例有逐渐升高趋势,其作为一种就业的有效途径,正越来越被大学生青睐。
三、大学生就业难就业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高校的教育与社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严重脱节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3.大学生自身原因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
四、大学生就业难实施解决措施
1.稳定的就业环境
制定法规保护大学生就业的切身利益。例如国家规定最低薪酬,并且针对金融风暴的影响,更要创造稳定良好的就业环境。国家需要经过宏观调控,平衡中小城市与珠三角的人才竞争政府积极为毕业生到农村等基层单位工作创造条件。国家需要宏观调控,保证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与社会上有经验的工作者都能够平等的进入劳动力市场。逐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切实保证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双向选择中,达到“双赢”的目的。
2.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加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使他们是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以提高就业率为中心,加强就业指导,全面提高大学生服务水平。
3.平等对待大学生
创造没有歧视的就业环境。使得员工对企业有归属感,更好的为企业付出。从而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这不仅仅是企业给员工制造机会,同时也是企业谋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投资。企业应与时俱进培训员工,是因为大学生刚进入企业,对于业务都缺乏专业的能力,再加上本身刚步入社会,经验不足,所以企业要培训他们。同时也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实现自身价值,打造属于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满足社会对所需人才所应具备的素质。同时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4.培养责任意识
毕业生在求职前一定要准确把握自己的定位,在工作中积极肩负自身的责任,以呼唤人才市场的责任感与诚信,为自己的求职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做事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的跳槽。要有责任意识,对企业负责,对自己负责。在校期间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要根据自己兴趣、爱好、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等方面考虑,才能选择合适自己的就业方向,而不要乱投一通,导致人才资源浪费。
结论:大学生面对着残酷而严峻的就业压力,但并不是毫无出路可言,压力与机遇并存,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趋势,端正自己的择业观念与态度,更多的大学生会在此竞争之下有个更美好的前程。
参考文献
[1]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2]金鸿、陈和祥.略谈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J].职业教育研究,2009,5
[3]陈保红.浅谈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自我效能感的策略[J].当代教育科学,2009,7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策略
始于2007年4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在仅仅1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并最终到实体经济危机的蜕变。不仅如此,次贷危机从美国传染到全球,引发全球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并导致全球就业萎缩,中国的就业市场也受到冲击。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就业群体的大学生,其就业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及人们对高等教育价值的判断。尤其在当前金融危机波及面不断扩大、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社会整体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多重背景下,进一步明确当前大学毕业生所面临的就业形势,分析就业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
(一)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创新高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近的2009年《经济蓝皮书》预计,2008年年底有100万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2009年又将有近611万大学生面临就业,就业人数又创历史新高。加上受到金融危机影响,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大学生就业也被称为近30年以来最艰难的时期。
中国人自古就相信“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期望只要一朝金榜题名,便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且随着考试压力增大和受教育成本的直线攀升,许多普通家庭为培养一个大学生付出无数心力、财力,对孩子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改变自身命运,改善家庭条件有着很高的期望。因此,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不仅会直接威胁社会稳定,更会从根本上动摇整个社会对知识、对公平的信念,损害社会健康发展的根基。
(二)企业降低增量就业
大学生就业属于新的增量就业,宏观与微观经济环境变化对其影响很大。从某种程度上说,大学毕业生成为企业应对外部环境的“雇佣调节器”。这场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企业的首要决策是降低增量就业。
同时,为有效应对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企业也在不断地计算现有人员工作时间与新增人员替代选择的成本收益关系,这也会降低增量就业。因此,大学毕业生将会成为受冲击最大的就业群体。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的结构性矛盾凸显
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地区失衡:毕业生仍以流向大中城市、东南沿海发达地区和一些省会城市为主,而一些西部边远省区及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较少有人问津;学历失衡:劳动力市场对于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需求与学校培养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人才市场上,对研究生的需求仍然较大,本科生供需基本持平,专科生供大于求;学科专业失衡:当前的就业市场,文科专业的就业形势与理科相比不容乐观。
二、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策略
由于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自身及社会等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用人单位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发生转变,很多大学生在择业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标锁定在中小企业。然而,当前企业的内部管理还不很完善,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选人用人基本上没有导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在选人用人方面,大多是任人唯亲,多数企业是缺什么人就招聘什么人;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长期处于救火式的选人方式,没有人力资源规划;在组织架构设置及岗位的科学设定、岗位需求计划等方面都属空白,多数企业选人用人凭经验靠感觉、不科学。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但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影响了选择人才的成功率。
因此,首先,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改变唯经验论、唯学历论,摒弃用人歧视,鼓励人人都做贡献,人人竞相成才。其次,选人标准要合理。用人单位要根据自身规模、性质、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相关岗位说明书,细化岗位职责,按照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选人标准,确保招聘人员质与量。最后,确定科学招聘程序。要确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内容,在按程序进行考核后,择优录用。
(二)高校方面
1、学校专业设置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暴露出大学生自身所学与实际工作相差太远,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大为严重。当前,各高校甚至有些专业是受利益驱动而设置的,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并不能和社会的需要相吻合。此外,学校过分追求正规化和高级化,某些专业盲目扩招,不分办学层次,不考虑市场需要,急于求成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因此,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充分考虑目前市场需求的变化,根据行业和经济发展趋势,预测企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方向,面向市场需求设置和整合专业,做到用人单位需要什么人才,学校就培养什么人才,切实对学生、家长、社会负责任。
2、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与社会需求接轨。中国有些高校课程内容陈旧,“填鸭式”、“理论灌输式”等教学依然是现在高校的主要教学方式。而且,许多大学教育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为人处世方面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现代型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应加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力度,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突破传统的模式,按照学生能力形成的规律,通过“知识的掌握与深化-基本能力的形成-创新精神的培养”逐步实现由理论到实际的过渡,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质的协调发展。切实做到“课程设置模块化”、“课程内容实践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培养“零适应期”的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
3、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鼓励自主创业。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的课程设置多是选修课的范围,师资力量也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就业指导内容缺乏针对性,从整体上看该课程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就业指导还不够科学和系统,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而在目前金融危机下,高校尤其应高度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针对新时期人才需求的特点及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就业指导全程化、理性化、生活化、人性化。从内容上,加强以职业指导为基础的全方位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发展、完善个人的职业素质;从形式上,采取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的报告会、座谈会、专家讲座和企业参观等活动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活动中学到许多有关职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在职业观念更新,职业技巧获得,个人素质拓展,职业方向探索等一些方面,把握趋势,找准定位,衡量不足,排除障碍,帮助学生走出就业困境。
4、开放学校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国高校大多开放性不够,校企联系较少。高校应面对企、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积极转变办学观念,改变坐等企业上门要人的消极被动做法,走出校门与企业建立广泛而深入的联系,建立适合区情、企情、校情、学情的“产学合作”教育培养模式。进而形成以学校为主体,校企合作、自办产业、校校联办的多方位、立体的产学合作模式。坚持“面向市场办学、深化产教结合、培育优质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思想,积极为学生成人成才创造优越条件,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三)毕业生应理性应对职场风暴
1、改变就业观念积累职业发展资本。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获得就业是将来职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在就业环境不是很理想的条件下,大学生可先选择在报酬较低的企业就业,也可以从事灵活就业,包括临时就业、非全日制就业等,在就业过程关注个人的人力资本积累,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关键在于能否借此积累经验,为今后职业成功奠定基础。
2、挖掘人脉资源扩展求职渠道。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社会关系网络的使用已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典型行为特征。特别是在就业市场紧张的环境中,人脉关系资源的使用对于成功求职就显得格外重要。虽然在中国大学生使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选择父母的人数最多,但是由于专业上的联系,校友资源的挖掘应该更加充分。如果各个大学或学院能够注重校友资源的建设与维护,这将对大学生寻找工作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3、继续深造度过就业困难时期。从微观选择来看,大学生可以尝试继续深造以错过职场风暴的期。由于金融危机带有一定的周期性,在危机这一段时期内就业市场低迷,就业需求减少,工作岗位不理想。因此,大学生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一方面增加深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也能够避过劳动力市场不景气时期,期望在2-3年之后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
4、提升就业能力增强自身竞争力。对于大学生职业发展而言,自己唯一可控的就是自己的就业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与市场能力两个部分。在专业能力方面,以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为代表的态度型资产是大学生专业能力中的关键,以解决问题能力为代表的知识技能型资产是专业能力的基石。在市场能力方面,为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大学生必须要了解现在整个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的总体供求数量信息和结构信息,要了解职位具体的职责要求,要了解自己个人就业能力的水平,同时还必须改进自己的展示能力。
(四)国家的专项政策
国家的专项政策可从以下3个角度出发。一是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二是在短期内增加对大学生的需求。能够直接产生效果的措施就是政府机关、军队、武警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事业单位增加对毕业生的雇用量,也可以进一步增加西部地区和基层单位对大学生的需求。三是可考虑在短期内适当增加研究生招生总量,减少大学毕业生的供给,帮助大学生度过金融危机的困难时期。
三、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不是只关乎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事,更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系统工程,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当然,对于大学生而言,当务之急是将就业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正确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分析自身的不足,加强专项技能学习,提升综合素质,不断增强社会竞争力。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金融体系健全的过程逐步完成,相信中国将顺利度过本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并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
参考文献:
1、刘飞.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就业瓶颈分析[J].文教资料,2008(19).
2、陈洪玲.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1).
关键词 就业新形势 大学生就业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 我国的就业形势
1.1 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近几年,我国高校教育发展迅速,这直接导致了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程度。人口和人力资源数量的持续增长,本就是我国的一个特殊国情,正因为如此,就业问题就更为突出,加之城镇登记失业率也一直攀升,就业问题的解决已经是迫在眉睫。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态势下,广大的基层企业却招不到所需的人才,中小城市、西部地区、农村对于人才的需求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报告显示,大部分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这就导致了就业区域结构的畸形,这才落入了大学生“就业难”和中小企业“招工难”同时出现的怪圈。
1.2 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
上世纪末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对就业问题投以高度关注,将就业问题放在首位,党的十六大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可见国家对就业问题的关注度。政府除了计划安排就业以外,也提出了更多依靠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政策,拓展就业渠道,开阔就业门路。具体主要有以下措施,如大力扶植集体企业,鼓励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发展第三产业,组织就业活动等等。劳动部也就我国国情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就业制度,加强了对就业市场的监管,同时也是对广大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1.3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几点思考
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自由放任的经济并不相同,市场经济在市场调节的同时也需要政府在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公立大学的垄断地位在我国一直雷打不动,所以我国政府的大学生就业规划管理不但要继续执行下去,还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节以及管理,为大学生提供更多适合他们的岗位。其次,政府要引导大学生就业市场尽早走向成熟,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市场就业环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高校应将各专业的就业率公布,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对待业的大学生做好登记工作,全面培养大学生面对职场、面对社会的能力。
2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2.1 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下滑
经调查发现,部分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认可度下降,而且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较大问题,如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自我约束能力较低、回报社会的热情度低迷、没有实践力等等。另外,由于大学毕业生初次步入社会,对社会环境较为陌生,也使大学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的能力大大削弱。
2.2 大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随着就业机制的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针对性也越来越高,招生计划基本是依据社会需求制定的。高校每年的热门专业都有出入,这就导致了时差上造成的社会需求和就业人才数量之间的差额,进而导致了就业市场人才的过剩。事实上,在一种专业被多数大学生认可时,这一专业的就业市场需求就已经达到饱和了。
2.3 高校的人才供给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
现在我国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大多沿袭以前计划经济需求模式,已经滞后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才与市场之间的需求关系,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不满足社会的需求,而另外的大量“高材生”却是社会所不需要的。特别是在一些利益的驱动下,某些高校盲目地开设所谓的新热门专业,短短时间这些专业人数激增,出现了供过于求的社会现象,以至于造成国家与社会人才和资源的大量浪费。
2.4 用人单位的准入体制缺陷
如今大学毕业生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就很少接触社会,以及缺少独立面对社会竞争和挑战的机会。如此便导致了大多数毕业生面对就业压力显得无所适从,无法适应社会。面对这种极端的现实情况,多数的高校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来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不过在一些笔者的调查中,发现这一体系起到的作用却还有许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例如就业指导方式单一、从业人员自身的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认可度不高等等。
3 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对策
3.1 多方面拓展学生就业渠道
第一,面对如今的社会现实情况,高校应该按照录用毕业生的素质和要求来展开一系列的有针对性并且到位的求职指导和就业政策教育,还要在保证一次通过的就业率的同时,考虑到就业质量,尽早实现毕业生的职业分配。第二,高校在开展求职指导活动的同时,也要加快就业服务的建设,把现代化手段充分利用起来,给学生便利快捷的信息查询服务。要求做到从政策宣传、就业咨询以及到一系列的信息和查询,大学毕业生都可以在宿舍便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各个单位的信息和就业情况与需求。还有,高校应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开拓更广的空间。
3.2 做好正确的就业观念指导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思想要以大学生涯设计指导为契机。大一新生是职业生涯设计指导的侧重对象,内容主要是用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有效规划大学四年生活的方法,正确树立职业思想。不过我们教育体系的局限,学生在进入大学前普遍缺乏就业意识和就业思想,他们更加注重书本知识,并且在专业的选择上也是十分盲目与被动的。因此,在大学生刚入校们开始,就要引导他们树立目标,分析客观条件,科学制定未来人生的总目标与不同时期的具体目标,将大学生活和人生奋斗相融合。而高校也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科学的方式,让新生了解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与政策,帮助他们明确未来就业的主导方向,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努力方向,为之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生活并在人生道路上拼搏。
参考文献
[1] 邵际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职业时空,2010.6(1).
[2] 黄巍巍,蔡晓群.基于提升就业力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5).
那么党和政府是如何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呢?
加速推动高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大工作和政策力度,积极拓展就业领域,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更加充分;鼓励更多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和自主创业;加快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就业。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政府推出了“农村教师特岗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和“到村任职”等基层项目。配合农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启动实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研究制定符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政策和实施办法,鼓励涉农等专业毕业生到农技一线服务。要关心到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工作、成长和发展,完善服务期满有序流动的相关政策。鼓励应届高校毕业生、翌年毕业高职(专科)生及在校大学生入伍,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并做好退役高校毕业生有关后续服务工作。另外,国家对到基层、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就业,应征入伍,参加国家、地方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家庭困难的五类大学毕业生将分别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比如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中西部地区就业: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农村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由政府补偿学费,代偿助学贷款,退役后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总分加10分;积极聘用优秀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聘用期满,根据需要可以续聘或到其他岗位就业,就业后工龄与参与项目研究期间的工作时间合并计算;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对企业招用非本地户籍的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高校毕业生登记失业并自主创业的,如自筹资金不足,可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等等。
大力拓展新的就业领域。鼓励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各省市要因地制宜,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并实施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和城市社区服务的就业新项目,拓展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的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各类中小微企业、社会养老服务业、海外汉语教学等岗位就业。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各地高校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指导和推进创新创业工作。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快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认真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各地和高校开辟专门场地或依托大学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习和项目孵化,大力推动“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建设。并要落实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以及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地落户等优惠政策。要充分整合政府、学校、社会等多方资源,在资金、场地、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鼓励高校设立校级大学生自主创业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功能,为高校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项目展示、项目对接、优惠贷款等服务。
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优化信息服务。推动相关部门和高校充分发挥校园就业市场的主渠道和基础性作用,深入挖掘岗位信息,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招聘活动;加快网络市场平台建设,探索利用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就业信息;力争网上和现场招聘活动的场次和需求信息数量高于往年。鼓励高校组织各类协作体,联合开拓就业市场。加快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与重要行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县域城镇等人才需求的对接机制。各地各高校要在普遍开通就业信息网和使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基础上,积极推进毕业生信息和行业、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及时有效共享。
提升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咨询指导水平。提高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质量,结合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规划意识和求职技能。针对毕业生差异化就业需求,开展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就业咨询和指导。切实加强对研究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和就业指导。高校要加快建立职业发展咨询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咨询指导。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系统开展就业创业教育及相关研究工作,进一步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
强化高校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要求高校校级专职就业工作人员数量与应届毕业生人数比例不低于1∶500。建立和完善就业创业指导教师聘任、培养、使用、考核和激励制度。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发挥高校专业教师的作用,积极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学者、行业成功人士担任就业导师。要加大毕业生就业工作经费投入力度;统筹安排,充分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场地需要;有条件的地方要推进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建设。
利用多方资源促进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对困难毕业生开展有效就业援助。各省级工作部门和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制定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计划。创造条件为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经济补贴等帮助,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高校学生资助管理部门要重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
积极促进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各地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省级工作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出台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领域和岗位就业,大力开发农牧业技术、医疗卫生、治安管理以及双语教师、幼儿园教师等公共服务岗位。要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要根据少数民族毕业生特点,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就业技能培训。
推动高等教育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紧紧围绕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对接机制,超前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设置和培养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社会需求与就业的良性互动。探索联合培养机制,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等学校要积极推进“校地合作、校产合作、校企合作”,与地方政府、产业集群或产业园区、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着力加强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输送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舆论宣传工作,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关心青年学生成长,积极解决他们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强高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通过举办形势宣讲会、主题班会、先进典型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广大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切实转变就业观念,志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要大力宣传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作者简介:李玲丽(1986-),女,浙江桐乡人,上海电力学院数理学院,助教。(上海?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26-03
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始终困扰着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本人。2009年由美国引起的次贷危机演变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而由此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中小企业相继倒闭破产;跨国公司及外资企业减少甚至不招收大学应届毕业生。这无疑对本已十分严峻的国内就业形势产生了更加不利的影响。时至毕业生就业高峰期,为了缓解就业难问题,各级政府及高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手段和措施力保大学生能充分就业。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更对我国的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观的发展变化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我国的大学招生处于一个稳步上升的阶段。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但是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仍然是计划经济的状态,国家对于大学生毕业的分配采用统分统包的政策。这样以来,考上大学便意味着有了一份工作,一份保障。铁碗饭的概念根深蒂固。在当时的年代高学历是诱人的,它往往意味着高收入、高福利、高消费。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取消了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终生职业的观念被彻底打破。大学生就业开始进入市场,实行双向选择。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的前提下,外资企业在中国蓬勃发展,民营、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走向市场的大学毕业生要找一份工作相对还是容易的。就业去向开始多元化,许多大学生放弃了当公务员等相对稳定的工作,开始了自由化、个性化的就业之路。
1999年,中国开始实行扩招,使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开始向大众化转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从进入新世纪以来就变得越来越突出。高中升入大学的比率大大增加,研究生的比例也大幅度的提高。而相对而言市场所能提供的岗位却没有相应的增加,这便加大了大学生在就业阶段的困难。然而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国所特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的发展远远好于农村。其次,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四个直辖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较好,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再次,扩招带来的负面效果开始呈现。具体表现为:大学培养的人才质量不断下滑,研究生是放养式的培养,一个导师带几个甚至几十个学生,本科生则仍侧重于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造成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最后,“80后”、“90后”的大学毕业生从出生、成长等各个方面与60年代、7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着很大的不同,就业观点的差异也就不言而喻。工作稳定、收入高、福利好一度成为众多大学生的择业首选,而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新世纪大学生的就业观点变得更加理性。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分析
1.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出,毕业生最想去的是电力、石化等行业,这些行业的待遇相对较高,且工作较为稳定,属于国家重点发展的行业,其次的则是金融、证券等行业,这些行业周期性较强,易受到国际大环境的影响,因此行业的不确定性是很强的,但是从长远看,这些行业还是大有可为的。近几年由于公务员待遇提高及工作性质比较稳定,出现了考公热的现象。有些热门职位甚至达到了几千比一,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及高校的高度重视,考公热的背后,暴露出大学生片面的看待了公务员的性质,认为一旦考上便可以一劳永逸,这种不正确的观点导致许多大学生盲目的投入到公考大军中。综上所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呈多元化的趋势,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现阶段对于行业的选择方面还是做了一定的准备,能够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进行有机结合,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就业主管部门应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行业,进行合理的引导。
2.大学生对于专业对口的态度调查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不再过分的强调专业对口,在金融危机下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深入人心,大学毕业生普遍倾向于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经验在另做选择。
3.大学生就业途径的调查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参加学校及社会上的招聘会,是眼下大学生求职的首要途径。其次则是从网站、报纸、电视上搜集就业信息。学生们反馈来的消息认为:就社会跟学校招聘会相比,校内招聘会的求职成功率较高。原因很简单,一般来校进行招聘的企业,都是由校就业办沟通过的,确有用人需求,真实性容易得到保证,就算用人单位出现单方面悔约的事情,还会有学校出面进行协调。学生的利益容易得到保让。而社会上的招聘单位则鱼龙混杂,管理部门不可能对每次来招聘的用人单位进行资质审查,从而导致有损学生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4.工作地及期望薪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