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地质学专业

地质学专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09 02:56:2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质学专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地质学专业

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地质学;学生培养

一、独立学院地质学专业设置及就业情况概述

地学经过20多年的低谷,专业人才出现了严重的断层。自1992年以来我国在人才战略规划方面存在问题,对地质专业人才培养和地质工作认识不到位,“八五”、“九五”期间国内地质类大专院校招生规模减少,有的学校改名,学地质专业的毕业大学生没干本专业,从而造成人才供给不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面临着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巨大压力,这就更需要大量的地学人才奋战在该领域。而目前在我国的独立学院中只有十几所开设了地质学本科专业,人才的需求远远大于人才的供给,由此可见,地质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很好。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为例,该院2013届、2014届毕业生截止到当年6月30日的一次就业率均为100%(含考研出国学生),从就业单位分布来看,2013届、2014届毕业生在除国有、三资企业以外的企业就职的人数分别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61%、77 %。

二、独立学院地质专业毕业生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实践能力更强。与本科院校非地质专业毕业生相比,独立学院的地质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更为扎实。以江城学院为例,该院十分重视地质的野外实习,从大二开始就会安排地质认识实习的课程,暑期更会有二个月的秭归地质实习。从2013届、2014届地质专业毕业生来看,在与用人单位接触中,我们多次听闻用人单位评价我们地质专业毕业生上手能力快

2.学生情商更高。与一些211、985的本科生相比,独立学院地质的学生的情商更高,他们的社交能力更强,不仅仅拘泥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4届地质专业毕业生为例,企业评价他们年纪轻、干劲足、能迅速融入企业文化,可塑性强的优势尤为突出。

3.学历优势明显。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分析,在每周人才市场提供的几万个新职位中,专门提出招聘研究生学历的单位很少,而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达58%,要求大专以上的是22%,还有一部分没有明确学历要求。据北京大学2009年对高校毕业生起薪调查资料显示,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起薪有显著差异,其中专科毕业生为1307.4元,本科毕业生为1501.7元,硕士、博士分别为2995.9元和2983.9元。

(二)劣势分析

1.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观念有待转变。我校招就处曾针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2012届、2013届、2014届毕业生进行过一次就业意向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中看出,毕业生在就业中考虑得最多的是薪酬待遇,大多愿意去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期待的薪金大多在3000左右,就业意向城市只有少数人选择中西部地区。由此可见,独立学院外语专业毕业生对薪酬待遇、工作地域的期望值仍居高不下,就业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

2.学生选择地质学专业并非自愿,对地质行业缺乏兴趣,存在偏见。通过对武汉工程科技学院10级地质学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学生选择地质学专业并非是自己的真实意向,而是受家庭影响。父母或亲戚朋友从事地质行业,因此为他们选择了学校、专业。由于是非本人意愿,加之对地质学这个专业知之甚少,所以有很多学生对该专业并不感兴趣。

三、独立学院地质专业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培养途径探析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培养独立学院地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需要政府、高校、学生、企业和其他社会机构的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下面从高校的角度作一点探析。

(一)高校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降低就业期望近几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到了大众教育,大学生再不能把自己定位为社会精英,而应该定位为普通劳动者了。高校要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动员工作,要明确、坚定、反复地向毕业生传达这样一个信息:社会给每一个人的就业机会是均等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具备了哪些素质,做好了哪些准备。要引导大学生目光下移,扎根基层,走出盲目攀比的误区,踏实工作,持之以恒。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新传统的错误观念,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首先,培养他们对地质学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在讲授这个专业的入门课(地球科学概论或地质学基础之类的课)时,要把学生对该专业的兴趣培养起来。针对学生思想比较活跃,爱寻求刺激这些特点,适当加进一些与专业相对应的时尚事物。比如讲海水的地质作用时,可以联系一下当今比较时尚为青年人所青睐的冲浪运动,它就是利用了海水质点做圆周运动这个原理。讲地球的外部圈层时,可以联系到南北极出现的美丽的极光现象,以符合他们对新鲜事物的好奇这一心理。学生可以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应该有针对性,应该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发展要有所裨益。

第2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13-02

安全科学与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始,前人在学科发展[1][2]、课程建设[3][4]、教学方法[5]、人才培养[6-8]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工程地质学是安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四川师范大学在构建安全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体系过程中,工程地质学课程结构、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相对滞后,本文结合工程地质学课程及安全工程专业特点,探讨安全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措施。

1.工程地质学的特点

工程地质学以地质问题为研究对象,是工程科学、地质科学及环境科学相互渗透、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科学[9]。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工程地质学涉及建筑、矿山两大学科领域,涉及内容包括基础地质学、岩土工程性质、地质勘察与评价等,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1.1基础地质学特点。基础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10],涉及内容包括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资源、环境学等多门学科。当前很难为学生传授一种统一的思想来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地质问题,因此在讲授基础地质学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启发学生应用地质学基本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培养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的卓越工程师奠定基础。

1.2岩土工程性质特点。岩土工程性质是讨论岩土的成因类型、岩石矿物学特征、组成成分、结构和构造,他们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岩土工程分类以及不良性质的改善和处理等。不同矿物形成的岩体或土体其性质不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岩、土体的强度、变形及其渗流构成了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理论基础,是教学的核心内容。

1.3地质勘察与评价特点。工程地质勘察是为查明影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因素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9]。主要是对地质灾害、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地下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及矿山地质的勘察。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授工程地质勘察的通用方法,还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工程地质勘察与评价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1.4工程地质学课程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涉及基础地质学、岩土工程学、地质勘察学、土木工程学及煤矿地质学等相关学科领域内容,其研究对象具有复杂性,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课程内容广泛、知识点多、理论性强等特点,内容相对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研究内容特点,综合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理解掌握,以达到教学目的。

2.工程地质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规模工程建设、煤炭资源开发带来众多新的复杂的工程地质问题(如高边坡工程、深基坑工程、长隧道工程、深部煤炭开发、高温高压矿井等),安全生产存在众多隐患。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既能夯实理论基础,又具备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摆在本课程教学面前重要的问题。当前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内容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落后等问题影响课程教学质量。

2.1教学内容不合理。安全工程专业目前使用的教材为赵法锁教授等编写的“工程地质学”[11] ,主要参考书为李智毅教授编写的“工程地质学概论”[9]、李隽蓬教授编写的“土木工程地质”[12] 和胡绍祥教授编写的“矿山地质学”[13],使用教材重点突出基础地质、岩土及地质灾害内容。但未包含矿山工程中常见的工程地质问题,缺少与本校安全工程相适应的知识结构,很难让学生全面了解矿山工程地质的特点和问题。而“矿山地质学”则缺少与建筑安全相适应的知识构架。

2.2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工程地质学的教学依然采用课堂讲授辅以ppt演示的传统方式。且ppt未经过合理的开发,造成一些具体讲解的基本原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被忽略[14],教学效果不理想。

2.3教学模式落后。以往的工程地质学教学以“教师书本讲解――学生接受学习”为主。缺少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及不确定问题的探讨;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

3.工程地质学课程改革

由于“工程地质学”课程对安全工程本科生的培养立足于掌握基础地质、岩土工程性质及工程勘察的基础知识,初步具备分析建筑工程、矿山工程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因此,针对目前课程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结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思路和措施。

3.1优化教学模块,调整课程结构。将“工程地质学”课程内容分为基础理论模块和专业特色模块。基础理论模块包括基础地质学、岩土工程性质、工程地质勘察三篇内容,重在强化理论基础。专业特色模块兼有建筑、矿山特色,其中建筑特色选取地基工程、边坡工程及地下工程中与工程地质相关知识内容,重在面向建筑安全;矿山特色选取煤炭资源、煤矿工程与工程地质相关内容,重在面向矿山,培养学生初步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各模块的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工程地质学”课程模块分配表

3.2丰富教学手段,夯实基础知识。基础知识是进行生产和科研的基础,考虑到工程地质学课程特点,传统的单一教学方式讲解不便,学生听讲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调动课堂情绪;典型案例分析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自主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思维发散;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进行思想碰撞,总结归纳;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及科研思维。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结合达到夯实基础知识,提升专业素质,提高科研思维的效果。

3.3 “课上思考学习、线上交流学习”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客体”在教学课程中起到引导及监督作用。课堂上主要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出问题,学生分析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学习思路,由学生自主思路完成基本知识的学习,实现“课上思考学习”。如在讲解土的三相介质物质组成时,首先展示建筑倾倒照片,引出地基失稳工程地质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然后通过讲解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三相介质。

由于“课上思考学习”时间短、任务重,许多教学问题难以在课堂解决,而网络即时通讯软件可以使教师、学生互动交流且不受时间限制,为“线上交流学习”提供了条件。如2014年4月7日19时,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下海子煤矿透水事故,媒体关注,通过qq群即时与同学们讨论透水事故发生可能的水源、通道及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分析透水事故产生及预防措施,并实时跟踪事故情况,通过即时实例来完成知识的学习。

第3篇

工程地质学是水利工程、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学科的一门较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质科学,是以地学学科的理论为基础,应用数学、力学的知识和工程学科的技术与方法,来解决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质问题[2]。由于工程地质学涉及内容多,概念广,实践性很强,且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和机会,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学生既能牢固掌握工程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又具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解决工程地质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在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与实践经验,针对目前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内容多,授课学时少

根据国家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近些年来,多数院校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存在着向公共课倾斜的现象,这使得专业课学时被不断压缩。主要表现在课程学时少,尤其是实践教学环节。过去动辄几十学时乃至上百学时的课程,现在多为32~48学时。在多数煤炭院校中,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开设有基础地质学、矿物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具有一定的地学背景。即便如此,工程地质学课程仍涉及工程岩土学、工程动力地质作用、岩土工程勘察等方面的内容,这使得该课程教学内容繁杂,教师上课难度增大。在此情况下,如不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教师就无法很好地完成相关内容的讲授;同时学生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也将停留在较浅的感性认知阶段,不能理解机理性的问题,更不能深刻地认识该课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这势必对学生未来就业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方法单调

工程地质学课程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较多,同时该课程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单一的多媒体或板书授课模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之个别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而个别教师授课又完全脱离指定教材,这些都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此外,课程中涉及的一些教学内容,诸如崩塌、滑坡等灾害的形成机理及演化过程等比较抽象,单纯在PPT中以图片形式展示,不能很好地呈现,学生缺少感性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实践环节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张,教学资源的投入问题已经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具体到实践教学环节,主要体现两个方面:一方面野外实践场地或基地功能缺失,满足不了野外实践教学的需求;另一方面学生人数与设备台套数不成比例,同时也存在部分试验仪器无场地安放的尴尬局面,导致部分试验无法开出,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培养。此外,还存在实验教学方式和时间不灵活等问题。目前多数院校的室内实验都是教师准备好试验后,学生在制定的条件下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学生真正思考的较少,部分学生既不动脑也不动手,而是依靠同组其他同学来完成实验,这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容易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或丧失。

(四)考核方式单一

考核成绩比例分配不合理,多数院校该课程考核成绩都是由期末考试成绩(约占70%~80%)和平时成绩(占20%~30%)组成,而平时成绩又多以上课出勤率、课外作业以及实践环节表现等形式存在,其中上课出勤率占主导地位。这样难免会存在一些学生到课不听课,考前突击且考分很高的现象。此外,考核的内容也不够全面,多侧重于理论知识,往往忽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最终导致校内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不利于综合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提出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等几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改专业通识教学为行业特色教学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院校的特色优势。针对煤炭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具有地学背景这一特点,工程地质学课程教学可主要讲解三部分的内容,即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以及工程地质勘察等。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研究是该课程的基础,该部分主要讲授土的物质组成、物理力学性质以及岩土体的工程地质特性;工程动力地质作用研究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讲授学时应占总学时的一半以上。该部分主要讲授活断层和地震、斜坡、岩溶、泥石流及地下硐室的工程地质研究;工程地质勘察部分主要讲授工程地质测绘、勘探、试验以及长期观测等几种工程地质勘察方法。课程教学要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突出重点,同时也要注意前后所学课程内容上的衔接,避免重复。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单一的满堂灌为交互式教学

工程地质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其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对于工程地质现象的认识、判断能力和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紧扣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热点问题,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灵活组织课堂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取的知识较多地局限在抽象的经验上,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抽象的理论知识,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观察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在讲授滑坡、泥石流等内容时可采用flash动画或影像资料展示灾害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其防治措施;在讲授地震的工程地质研究内容时可结合典型的地震(512汶川大地震),讲解地震发生的机理及预警预防措施;在讲解地下硐室位置的工程地质论证时,可借助物理模型来分析地形、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对硐室位置的影响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引入不仅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同时也可节省一定的时间,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果。

鉴于该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可采取学生自学、教师课堂讲解和课外辅导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就工程地质学领域的热点问题,设置课堂辩论。通过教师布置论题学生收集资料学生课堂辩论教师讲解剖析的教学过程,改过去教学单行道(教师到学生)为双行道(教师到学生,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针对近期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设置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人类活动or自然条件的论题,让学生通过查阅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相关的资料,展开讨论与辩论,从而达到牢固掌握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相关知识的目的。此外,还可增加一些工程实例课,让学生尝试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利用最新发生的地震、滑坡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工程实例,探讨这些灾害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措施,从而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改被动式接受为主动式探索

在实施实践教学活动时,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实验教师的引导作用。在进行实验之前,指导教师可提出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并给出参考意见,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将原来的验证性实验改为设计性实验。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洞察力,培养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野外实践应有效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因此,在进行野外实践教学时地点应尽可能选择工程地质现象丰富的地方。对河南理工大学而言,可在市区北部的缝山针公园进行为期半天的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园区内原有采石场开挖形成的人工边坡讲解边坡的应力分布状态及变化特征,边坡变形破坏类型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同时还可结合该园区的生态恢复治理工程讲解边坡变形破坏的防治原则和措施。此外,可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和方向,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安排一些与工程地质有关的实践内容,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或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以及煤矸石堆积体稳定性分析等。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方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完善考核内容与方式,改重视理论考核为突出实践性考核

改变考核成绩的比例组成,将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提高10%~20%,弱化到课率在平时成绩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学生实践环节的综合表现。同时加大课堂表现方面的考核力度,就重点内容的一些问题进行课堂提问,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者每次加2分,答对的再加3分,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在考核内容上要增加一些综合能力的考核,不仅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设置一些案例分析题,考核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第4篇

关键词: 野外地质 教学指导书 教学模式 成绩考核 实习效果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技能培训是教学工作的核心。野外地质实习,是非地质专业的高职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也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野外地质实习不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而且是培养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环节[1],因此,野外地质实习在日工作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达到以下教学目的:加深学生对地质学习中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与掌握,让学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地质现象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区域综合调查的方法、步骤并了解其思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初步培养同学们的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野外实习,选点是关键

实习路线的选择直接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选一个好的实习路线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所选点的地质结构要比较典型,出露较好,且保存较完整,便于实习教学;(2)各种地质结构门类齐全;(3)各点间要避免无谓的重复;(4)离城镇尽可能近些,考虑交通条件较好的路线[2]。

指导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努力做到好中选优,已经选定了几处较理想的野外实习点,这些实习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淮南罗山实习路线。罗山南侧山余家村北的小山岗上,有一个完整的风化剖面,自上而下:A.土壤层:灰褐色;植被茂盛,厚5~25cm;B.过滤层:棕褐色,主要是黏土矿物组成;富含Fe,板结成块状,垂直节理发育,厚10~15cm;C.半风化层:土黄色,暗色矿物已风化,岩石结构尚保存,但已经疏松;D.基岩层:深灰色,为上太古界霍邱群角闪斜长片麻岩。基岩由角闪石和斜长石组成,风化过程中在HO、O、CO作用下,矿物被分解,K、Na、Ca、Mg等被淋滤,Al、Fe不活跃组分残留原地,分别形成黏土矿物和氧化物。如地处热带亚热带雨林气候带,黏土矿物、或铁的氧化物会进一步被水解,形成铝土矿、褐铁矿等矿产,是提炼铝、铁等金属的重要原料。淮南地处温带,这种情况较难出现。在这里学习让学生了解变质岩的特征,有利于学生观察和学习。

在实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为学生准备以实际知识为基础的几个问题,提出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对比、多总结、多做现场笔记,使学生在野外将观察与思考、观察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如罗山的地形地貌如何,其形成的原因,岩石的颜色结构,以及构造、层理是怎样形成的,等等。

二、野外实习教学指导书

为了保持野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外出实习前,实习指导老师必须认真编制好实践教学指导书,野外实习指导书是学生外出实习期间的行动指南,所有的外出实习必须严格按照实习指导书进行,才能有的放矢,达到野外实践教学目的,实习指导书必须将实习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写清楚,并根据实习点的地质构造和类型,提出若干问题,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思考,寻找答案。同时,还需将野外实习指导书在外出实习前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实习内容,明确实习目的、任务、野外实习的行为规范及实习成绩评定。此外,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做好笔记,搜集资料,以便以后撰写实习报告[3]。

三、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

1.野外实习的传统模式

野外实习教学一般采取“灌输式”,类似于“讲解—接受”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野外地质实习的教学方式。每到一个实习点,教师就把同学召集起来讲解,学生被动做笔录,实习结束后,整理实习笔记,编写报告,教师批阅评分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的拷贝,背离了野外实习的初衷和根本目标,导致有些同学在笔录时心不在焉,回来后东拼西凑,甚至抄袭其他同学的笔记应付了事,大大削弱了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

2.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我们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采用了探究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是以一般的知识掌握为目的,而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注重创设问题情境,通过探索、研究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既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很好的认知及验证,又可以激发其求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在实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在野外实习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应对某一问题(如罗山水库的形成与什么时候有关;舜耕山岩层走向近东西,岩层倒转直立,而八公山走向北西—南东,倾角一般

3.教学模式的效果

这样的教学模式既能活跃实习的气氛,又能集中大家的智慧,同时还能促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这样改变了“灌输式”教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增强了实习的效果,激发了学生对野外实习的兴趣,对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科研能力也大有裨益。而且对各实习小组实习任务完成情况的评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4]。

四、野外地质成绩考核

科学合理地评定野外实习成绩,是提高学生实习积极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根据野外实习的特点,采取富有专业特色的考核方法,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如岩石标本考核、典型地质现象的考核、综合地质能力考核、实习态度考核和书面考核等。这样,不但能及时了解野外实习的教学效果,针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与补救措施,而且能对学生的能力做出较为准确的评估,达到了促进学生重视野外实习,提高实习质量的目的。

总之,野外地质实习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复合性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环节,是实现学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通过野外地质实习,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在组织性、纪律性、协作性等各方面得到了锻炼,提高了他们的职业核心能力。在高等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深化的形势下,野外地质实习对提高职非地质学专业的学生全面素质,特别是提高综合业务素质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雪峰.石油高职院校非地学专业野外实习探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146.

[2]王冠民,陈世悦,吴智平,等.有关野外地质教学实习的经验点滴[J].中国地质教育,2008,(3):34-36.

第5篇

关键词:地质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

化学课是地质类专业中重要的基础课,化学课程学习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地质专业课程的学习。我们根据地质类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特点--将来大都会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如从事矿物资源查找、评价、开采等,那么学生在毕业时,就需要掌握利用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及地质遥感卫星技术等,借助对某地的构造、岩浆岩、地层、元素富集异常等方法及手段来分析,找出具有潜在工业价值的能源矿、非金属矿、金属矿等。所有这些都将会涉及到化学课程体系中的《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及《晶体化学》等知识。可知,地质类专业课程对化学知识的要求既有广大上的,也有深度上的,如何更好地把握好这两个度,值得每个化学工作者思索。

一、化学知识与地质类专业课程的关系

就地质类专业中的基础专业课---《普通地质学》来说,野外地质调查的任务是初步确定地质体的物质组成,然后对各种样品再进一步的实验验证,而当遇到地层古生物样品时,还要对其进行同位素年龄测定及化石鉴定等,当然,有时也会利用已知岩矿的各种参数及化学过程等来进行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可以合成出我们想要的物质,如金刚石、水晶及人工红宝石合成等,同时还有助于我们了解自然界的岩石、矿物及矿床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我们要做好这些,就需要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为前提,掌握一些化学分析仪器的使用,领悟一定的分析方法的技巧后,才能对岩石、矿物样品进行相关的岩石定量分析及岩矿鉴定开展工作。可见,化学知识对于地质类专业课程的学习是贯穿始终的,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二、地质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化学知识与地质专业知识有机衔接性较差

现在很多地质类院校所用的化学教材,大都强调其学科本身知识的系统性,讲的都是一些深奥的理论内容,却疏忽了化学知识对后续地质专业知识学习的联系。其实,在非化学专业中的化学课程教学当中,要同时兼顾本学科的知识的系统性和一定的深度与广度,又要结合地质类专业的特点,要做到让化学知识真正为地质专业课程服务,为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课堂教学手段缺乏多样性

在如今的化学教学课堂上,大多数教师仍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和记笔记,其主要的教学工具是黑板,缺少对多媒体的应用。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使得课堂上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不够,所以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3.化学课程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大多数地质类院校所选用的化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基础化学和无机化学。其特点是知识量大、知识点分散,但却没能做到与地质类专业课程知识的关联性,没有在化学中突出地质专业方面的特色,可以说现在还没有一本完全符合地质类专业特点的综合化学教材。

4.学生对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够

由于地质行业的艰苦性及行业特点,使大部分学生入学后往往只重视地质专业课的学习,对像化学这样的基础课程的学习不够积极,误认为化学课与地质专业课的学习的关系不大,可有可无。由于轻视心理的存在,学生对学习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够用心。再加上化学课程本身的教学特点:课程安排过于紧凑,教学内容偏多且与后续学习的地质专业课程联系不紧密,最终导致了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三、化学课程改革初步探究

1.加强化学知识与地质专业知识的有机衔接

化学课老师要了解所教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的特点,在紧扣学生所学地质专业的同时,注重化学知识于地质专业课的巧妙结合,同时化学老师不能仅仅认为会讲化学就够了,我们应充分了解地质行业或职业的需求,主动参与到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去;同时注意与各专业课教师的沟通,通过他们了解专业课所需的化学知识,协调处理好基础化学课与地质类专业课相关的教学内容,力求做到化学基础课对地质专业课程服务的全面性与可持续性等。

2.化学课堂应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多样

在化学课堂中,要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要以启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强化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灵活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学会掌握获取新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有目的为地质类专业课程打好基础。课堂上可采用诸如:引导式、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互动交流式等教学方法,既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把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紧密结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化学课堂教学,将原先静止的教学内容动态化。同时,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丰富课堂内容,使原先一些呆板的理论内容变得既生动又形象,不但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3.强化教材建设,建立地质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课程建设与改革。基础课程的改革也不例外,应按专业的类别开展研究,以任务、问题为中心,注重把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在一起,重新组合和建立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

优化教学内容,适时更新和精选教材,及时更新符合本校实际的新教材,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教材内容的部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删繁就简,进行整体优化,重新组合为《基础化学》教材,彰显出化学与地质知识方面的联系及应用。同时在讲授化学知识时,老师要结合本学科发展的最新成就,注重介绍化学知识在地质方面的最新应用成果,适时保障化学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实用性。

4.实施互动教学,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在化学课堂上,要尽量使课堂气氛活跃,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学生们对在地质类或具体生活中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感兴趣的特点,可以多联系实际,多从我们身边实际例子出发,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来猜,积极动员每位学生参与讨论,总之通过互动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对地质类专业中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初步探究,一方面有助于找到一条适合当今地质专业院校中基础化学课程的开设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通过对地质类院校中课程体系改革探究,力图为当今培养人才模式改革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文伟,黄体兰,周仁元.普通地质学[M].地质出版社,2007(7).

[2]胡宪.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研究,2011(2):211-212.

[3]林金书.高职农林类专业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5):168-171.

[4]吴荣新.地球化学课程在高校地质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探讨[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4):66-67.

[5]朱丽,贾向东,胡笳,包宏.工科类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z2):56-57.

第6篇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地质实践教学;秭归

中图分类号:G642.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30-03

一、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与专业设置

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1]。目前,实践教学在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实践教学改革已成为高校中的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2]。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新兴学科,以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空间信息科学(遥感、地理信息、卫星导航定位)的交叉为特色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基础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沿学科。它在国土规划、城市建设、资源勘察和管理、灾害预防与预报、地质环境研究、全球变化模拟、水体监测等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本专业基于计算机技术和遥感技术,应用地球科学和必要的数字化制图知识,通过对各类图像的数字处理和解译,快速、准确、大量地提取各种信息,建立数据库和数学模型,着重于研究并解决地质环境与自然灾害、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系统、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勘察、规划、管理和动态监测等问题[3]。2003年,我校开办该专业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学科定位主要以计算机科学为主、地学为辅。随着国际国内人才市场的需求的更新,并为了突出我校学生与其他学校本科生在专业上有特色性的差别,本专业在开办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更加突出了地学课程的地位。本专业培养方案的变化不仅在于学分数量的增加,更在于地学课程的具体化和专业化。如,由2007年的地质学基础课,分划成《普通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和《地史学》四门课程,从而能充分保证学生能受到专业、更扎实的地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训练;此外,在以往基础上,增加《矿物学》、《地质灾害风险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能丰富学生的视野、引发学生对专业应用的兴趣。在实践教学环节,三峡秭归地质实践教学课程建立在为期一周武汉周边地质认识实习基础之上,实习周期增加、实习内容增加,是本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实习课程。作者通过多年带课经历,对本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有些基本认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探讨。

二、实践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

中国地质大学秭归实习站坐落在距三峡大坝1Km的新秭归县城,是我校继周口店、北戴河之后的第三个教学实习基地。实习区位于扬子地台鄂黔台褶带与四川台向斜两个二级构造单元过渡区段的黄陵背斜内,结晶基底及盖层出露广泛,构造比较发育,岩石类型丰富,基础地质教学内容齐全。实习区(包括江北)距今18亿年前的古元古代到距今百万年前的新生代之间的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发育比较完整,出露较齐全,具有不同时代的地层、各种类型齐全的岩石以及路线尺度、露头尺度等各种类型的构造现象;实习区内崩塌(危岩体)、滑坡、泥石流、溶洞塌陷以及大型典型工程(如举世闻名的三峡工程、链子崖危岩体、新滩滑坡等)具有实例可看;区内具有典型的峡谷、岩溶等地貌类型,为地理学、地貌学、旅游、美术等专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教材;此外,实习站交通便利,生活环境良好,是一个集基础地质、工程地质、地球化学、旅游等几位一体的综合性野外实习基地[4]。

三、实践教学内容和阶段规划

为期一个月的秭归地质实习,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具备以下基本技能:掌握三大岩类的野外观察方法与描述内容,以及地层系统的建立原则;掌握野外褶皱、断层等构造现象的识别、观察与描述;掌握野外相关地质图件的绘制与要求;具备一定的资料综合分析和整理能力,独立完成实习报告的编写,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地质学基础。实习期间,教学形式多样,如室内教学、老师领教、学生半独立教学、学生独立填图、阶段性考试、报告编写、学术报告以及学生自由答辩等。整个实习可以分为六个阶段:

1.领教阶段。该阶段安排教学路线12条,学生由老师带领,采取老师讲解、学生记录观察的方式,主要使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掌握野外三大岩类以及褶皱、断裂构造的野外观察、识别与描述方法。主要路线安排如下:①实习区踏勘:主要向学生介绍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技能与要求,包括:地形图、罗盘和野外记录本等的正确使用;标本的采集与编号要求;另外,实地向学生介绍实习地自然地理和地质概况。②地层路线(含褶皱、断层内容)。翼家湾―九畹溪震旦系和寒武系地层路线:带学生观察震旦系与寒武系地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层间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以及层间劈理构造等;了解信手剖面图的绘制,并绘制翼家湾―九畹溪震旦系地层信手剖面图;九畹溪―链子崖地层、构造与灾害地质路线:带学生观察寒武系至二叠系地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层间褶皱构造(平卧褶皱)、九畹溪断层,观察认识新滩滑坡与链子崖危岩体;泗溪震旦系路线:带学生观察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关系;观察震旦系地层剖面,观察各组地层的岩性特征以及岩性组合特征;观察地层间的接触关系及其特征。③岩石路线。黄陵岩基茅坪复式单元岩浆岩路线:岩体类型为侵入岩,主要为兰陵溪岩体、中坝岩体、太平溪岩体、堰湾岩体和东岳庙岩体。主要观察岩体的岩性特征、脉体特征及其穿插关系等;黄陵岩基黄陵庙复式单元岩浆岩路线:岩体类型为侵入岩,主要为三斗坪岩体、青鱼背岩体和小滩头岩体。主要观察岩体的岩性特征与脉体特征等。④变质岩路线(含褶皱、断层内容):观察崆岭群区域变质岩岩性特点,了解区域变质作用和混合岩化作用的基本特点,观察变质岩区构造特点。⑤实测地层剖面路线:选择泗溪日月坪南华系莲沱组作为实测对象。让学生掌握实测地层剖面的基本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测地层剖面工作。

2.室内授课。①区域地质介绍(3学时):简述实习区区域地质特点、区内地质特征,概述构造运动与沉积发展史。②实测地层工作方法(2学时):介绍实测地层剖面的意义与工作方法,分工、注意事项;讲解实测地层剖面的后期资料整理、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与注意事项。③野外地质填图工作(3学时):介绍地质填图工作的意义与方法,实习区地质填图范围、填图单位与相关要求等。④实习报告的编写与附图的绘制(6学时):向学生介绍编写野外地质实习报告的意义、报告的格式、章节与相应内容、报告主要附图的绘制方法与要求等。

3.半独立阶段。选择高家溪震旦系地层作为填图单元,在老师的带领下,让学生掌握野外地质填图的基本方法并分组练习。

4.阶段性考试。安排一次室内闭卷考试,考查学生对前期路线教学阶段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促进学生对前期的实习内容有个全面的掌握、巩固和提高,并为后期的独立填图打下坚实的基础。

5.独立填图阶段。学生独立完成测区的填图工作,老师在填图区主要地段留守及时指导与解决学生遇到的各种问题。

6.报告编写阶段。学生按报告编写和图件绘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告的编写与装订。

7.自由答辩。在独立填图阶段结束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报名,自由选题,以PPT形式,汇报实习成果及其中存在的疑问等。

8.学术报告。在实习期间,老师选择与实习相关的内容,以PPT形式,开展相关教学内容或者科学研究的学术报告活动,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更多地了解地质实习的相关内容,激发学生对地质相关学科的兴趣。

四、实践教学效果

此次实习,学生在对理论的深层次理解、对专业的认识和对自我人格锻炼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收获。

1.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教学使学生对所学地质相关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实践性认识。在开展此次实习工作之前,学生已学过《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学》等课程,但平时对理论的理解仅停留于书本和课堂,缺乏对地质知识的直观认识。通过实践教学的学习,学生认为对课堂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实习也在学生脑中形成了基本的地质工作步骤、程序和规范。经过前期的野外观察实习,建立了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分析研究的方法,对我们以后的工作至关重要。

2.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加深。由于本专业相对我校其他专业而言较新,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尚且处于道听途说阶段,缺乏对专业的理解。通过此次实习,学生普遍认为所学的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明白了未来就业和继续深造的具体方向,更加积极地热爱和投入目前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中。

3.人格锻炼。野外实践教学中,具备独立填图环节,其具体实施过程是要求学生在没有老师带领的情况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面积约1.2km2的地质填图工作。工作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制订工作计划,分配工作任务,指定相应工作的负责人;遇到知识分歧时相互辩论,在老师的鼓励下,勇于创新,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见解;在野外遇到行动上的困难时,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形成一个有凝聚力的团队;在野外的生活上,学生艰苦朴素,能克服生活条件的困难;在需要当地老百姓帮助时,不再畏缩犹豫,能很好地跟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从挑战自我方面,除追求科学、追求真知的态度外,还要有不服输不气馁的态度,累了,再坚持一下就会有重大的发现;伤了痛了,忍耐一下,你就能成就一只队伍……

五、教学过程中的工作体会

1.踏勘阶段。踏勘是整个教学实习的最基础路线。在实习过程中,应教授学生开展地质工作的基本思维方法,即宏观――微观――宏观的工作模式。有的老师在领教过程中,只要遇到教学点,就让学生近距离观看,使得学生没有一个宏观的概念,没有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因此,在学生近距离接触教学点之前,让学生手持实习区地形地质图,使其明白其所处的地形位置、地质区域,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在观察描述结束后,再远距离观察,用宏观思维的方式思考,总结此教学点与其他教学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后再做总结,不能盲目灌输。踏勘时,要求教会学生熟练使用罗盘。有的学生没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不能熟练使用罗盘;可现场携带一块小黑板,将书本中阐述的岩层产状理论用图示的方式给学生演示并讲解;将小黑板作为岩层面,让学生模拟测量产状,并教给学生在不同图件(如平面图、剖面图)中正确的产状表达方式。

2.素描图的现场描绘。在野外,有的学生为了室内野簿的美观和整洁,遇到构造观察点时,不愿使用野簿方格子页面,而是采用随手的笔记本。这样做的后果是,学生的素描比例不协调,室内整理时图件失真。在这种情况下,应引导学生在现场使用野簿,教授其简单绘图方法,教其采用地形突变点作为绘图控制点、使其学会估算现场的实际距离或高度,以便接近真实地进行素描。

3.变质岩的教学观察。同岩浆岩的教学形式基本相同,但有所不同的是,某一教学点可见的变质岩岩性多样。在教学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可以以某一种岩性为例,讲述描述方法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集不同的标本,老师现场认可后,让学生回到室内,对野外标本进行观察和详细描述。

4.室内野簿检查。由于野外教学时间有限,学生在野外对教学内容的消化也是有限的;此外野簿检查结果可以作为实习平时成绩的依据。因此,需要在野外教学后,在当天下午或者晚上进行室内野簿的整理和消化。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告知学生野簿检查方式和具体时间。实践证明,在学生上交野簿前半小时以小组抽查的形式效果十分显著。

5.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第二天的教学。在当天野外教学结束时,现场总述教学内容,简要介绍第二天的教学内容,并对学生提出疑问。学生回到室内,复习理论知识,带着疑问参加第二天的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第二天野外实践的积极性非常高。

6.结合学生专业进行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明确野外地质实习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在野外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专业特征,讲述各教学内容在专业中的体现。此外,由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门较新的专业,相对本校其它地质专业而言,其在人才市场上的认可度还较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因此,有必要在此次重要实践教学过程中,结合专业进行适当引导。在进行矿物含量估计和岩性定名时,是否可以通过影像的解译快速和准确的实现呢?在地质灾害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在链子崖顶远距离观察对面的新滩滑坡,遥看就如一幅影像图,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根据滑坡的野外地貌特征,如何使用遥感影像快速解译滑坡并圈出边界呢?

以上仅仅是教学中几个简单的例子,但是,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例子,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应用方面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和了解,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建朝,薛春纪.实践教学是保证地学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地质教育,2004,(1):24-25.

[2]梁四海,万力,王旭升.实践教学在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贡献[J].中国地质教育,2006,(2):86-88.

[3]/

第7篇

【关键词】 采矿工程;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地理空间信息技术

1 引言

采矿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矿业工程学科的宽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能在金属、非金属、化工和能源等行业从事矿物安全高效开采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行政管理、文化教育、项目规划与设计、基建施工和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工作,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它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在本科的四年培养过程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设计等实践环节。武汉理工大学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采矿工程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发展的优势学科,拥有矿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经过5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本学科总体实力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已成为促进我国矿业工程领域技术进步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但是,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传统采矿工程工艺已经产生了巨大变化[2]。特别是随着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和渗透,它作为数字矿山的基础核心技术,由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遥感(RS)三部分组成,简称“3S”技术,已经在矿山开发的多个工艺环节得到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积极的效果[3]。因此,有必要对采矿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进行相应的调整优化,以适应生产的需要。

2 指导思想

以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为核心提升建设传统采矿工程专业,把采矿工程专业办成从事固体矿床开采的“大采矿”专业,培养“适应能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采矿工程“三强人才”。即在确保现有理论课时总体平衡的前提下,以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改革为核心,根据国家对采矿学科的要求和采矿科技发展状况,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大采矿”模式,对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整体优化和重组,课程中要充分反映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对采矿工程全过程的支撑作用。新的实践教学体系既要吸取先进采矿国家采矿专业课程体系优点,又要结合我国采矿业的实际情况,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兼顾我校另外与采矿工程关联度较高的一级学科——安全工程的发展,形成我校采矿工程明显的安全特色。

3 实践教学内容优化方案

3.1 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优化方案

GPS系统作为一个空基无线电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它利用空间卫星和对应的接收机为全球提供全天候高精度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共七个指标时空信息,地球表面和其上方任何地点都可以以无源方式接收并用于定位导航,主要由空间导航卫星、地面监控站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4]。国内外已经将GPS技术用于露天矿开采设备的跟踪、调度、控制,同时在矿山的高陡边帮、排土场等区域的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也得到了充分应用。以全球定位系统为核心,辅助全站仪和数字水准仪,搭建数字矿山智能导航与实时监测实验平台,对“矿山测量”、“矿山提升与运输”、“矿床露天开采”、“爆破工程”等课程的实践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智能化的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GPS定位系统及其配套软件,在基础层次上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矿山地形、开采进度及现状、井巷等工程测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测量数据的处理等;在更高级层次上,则通过矿山设备定位与跟踪实验、运输调度系统设计与优化实验、钻孔设备钻进导航实验,拓展并提高学生独立完成矿山设备调度、运输系统优化、安全监测与预警、开采量估算等能力。

3.2 基于遥感技术的优化方案

遥感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它是应用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收集地物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5]。国内外已经将遥感技术用于露天采矿活动的动态监测,可全面掌握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以遥感影像数据处理为核心,搭建矿山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实验平台,对“矿山测量”、“资源数字化技术”、“地质学”、“矿业技术经济学”、 “资源与环境” 等课程的实践内容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解译和模式识别,将其同PSInSAR、GPS和GIS进行有效集成,形成多源遥感数据矿区环境与灾害信息精准监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高光谱和高空间分辨率数据矿区植被退化、尾沙、废矿堆积等多参数遥感精准提取实验,GPS、PDA、RS和远程数据传输集成的矿区野外巡查系统开发综合实验,以及矿业扰动区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变化监测与预警综合实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重点是针对国家关注的矿产资源违法采矿和破坏性开采,以及由此造成的滑坡、崩塌、地面沉降、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和植被退化等生态环境破坏重大问题,培养学生对矿业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多源遥感精准监测技术与提取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预报预警实时化、自动化的思维,提高非法采矿监测和国家重点矿山管理的技术水平。

3.3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化方案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系统、地理数据和用户组成,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各种地理数据,提供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经济建设、城市规划以及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等任务所需要的各种地理信息的技术系统。国内外已经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用于矿山生产的安全开采及监测管理中。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结合虚拟仿真技术,搭建矿山虚拟与数字化拓展实验平台,对“资源数字化技术”、“岩体测试技术”、“爆破工程”、“矿山设计原理”等课程的实践内容进行优化设计,结合我校已经购买的SURPAC和3DMine软件,通过三维虚拟仿真环境,升华露天开采课程设计、地下开采设计、工程设计数字化训练、毕业设计等教学实践环节。要求其掌握矿山数字化和可视化的方法,建立矿山地质数据库、矿体块体模型和实体模型;达到拓展学生数字化设计能力、三维视景空间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矿山数字化意识目的。

4 实践教学相关措施

在利用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对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优化过程中,我们坚持围绕着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和成果意识,强化优势和突出特色来展开,并以此推动采矿工程专业的整体发展。

以学生创新项目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兴趣。结合我校每年设立的开设创新性设计实验、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等构建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教学观念的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以及实验技术和手段的改革和创新。

以不同层次实验类型布局强调实践教学侧重点。将实验分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在理论教学课时内进行,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按课群单独开实验课。课程设计提倡以实际系统为主,硬件设计和软件程序设计并重。

以教师队伍的建设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坚持主讲教师是实验教学的第一责任人的制度。主讲教师根据实验平台的建设实际,负责相关实验或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实验大纲的制订,并且承担至少一个班的实验教学任务;实验指导教师负责相关实验教学的实施,主讲教师和实验教师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

5 结束语

采矿工程专业属于应用型工科专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必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要求必须能切合生产需要,将新型科技手段同传统采矿问题进行交叉,不断革新采矿工程本科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使学生对矿山开采过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经营管理和工矿企业的安全环境检测与监测、安全监察与管理、安全设计与生产、安全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能力有整体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吴浩、袁艳斌、黄解军等. 复合型新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高校教育管理,2007,1(4):86-89

[2] 邵登陆、岳宗洪. 采矿系统工程的发展现状与新趋势[J]. 中国矿业,2008,17(9):99-102

[3] 吴立新、殷作如、钟亚平. 再论数字矿山:特征、框架与关键技术[J]. 煤炭学报,2003,28(1):1-7

[4] 刘基余. 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35

第8篇

1、网络营销专业。为实现企业总体经营目标所进行的,以互联网为基本手段营造网上经营环境的各种活动,是一个广义词,从目前的商业来讲网络营销更宽泛的涵盖网络的产品及投放互联网概念。

2、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计划培养具备初步的汽车设计能力并能从事汽车制造、检测、维修、营销、管理、服务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计算机技术在企事业单位中发展、应用的需要,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等常用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