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27 09:57:3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志愿者申报材料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近年来,__市第一中学团委在上级团委和学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中学生志愿者活动为抓手,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在青年教工中广泛开展青年岗位能手、技术练兵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先后获得泰州市“五四红旗团委”、__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__市第一中学团委一直大胆探索素质教育的新形式,新思路,依托现有阵地,结合社会资源,延伸工作手臂,开展多种活动,为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认真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作为行动指南,强化组织建设,提高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在校党总支的关心下,校团委认真贯彻团中央关于开展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有关精神要求,周密部署,扎实推进,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我校团员工作的特点,召开了第十届团代会,及时调整了团组织班子,健全了团组织,各自分工明确,使各项工作的开展有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及时督促各班团支部进行换届选举,保持团支部班子的工作热情和活力。在健全各级团支部班子后,及时布置、落实团的各项活动,确保团组织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在做好团组织建设同时,校团委认真作好各项宣传工作,加固宣传阵地,思想教育深入基层。校团委充分利用和发挥班级板报、校报、视听课、讲座等载体,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等功能,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学生提供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的舞台。利用现有的网络媒体,建立团委工作论坛,创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
校团委还广泛开展主题实践( )活动。重温入团誓词,发挥共青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团员进一步明确权利和义务,增强团员意识,动员每位团员为团组织发展建言献策。校团委还充分利用本校高琴老师捐献骨髓这一事迹,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开展向优秀团员青年典型高琴老师学习的系列活动,各班团支部积极开展“向高琴老师学习”的主题班会,制定工作计划,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切实提高青年团员的思想意识
开展团干部结对“一帮一”活动。每一名团干部至少要结对帮扶一名团员青年。重点帮助解决团员青年在学习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思想上给予指导,生活上给予照顾,学习上给予鼓励,让团员感受到团组织、团干部的关心和帮助。
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建设,开展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团委始终注意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广大同学的思想政治素质,引导同学全面成才放在首位,充分利用广播站、黑板报、橱窗、宣传栏等舆论阵地对广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本学期以来,学校先后组织并开展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系列活动、收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活动、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高三年级“百米冲刺迎高考”誓师大会、“艰苦奋斗、民族精神”学习交流、“我为团旗添光彩”主题活动、“立足身边小事,践行八荣八耻”讨论交流活动等,真正做到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熏陶学生;用生动活泼的群体活动教育学生;用切实可行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在活动中,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达到“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优秀的自我”的德育目标。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团员的爱国热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学校非常注重依托德育基地——城北看守所、马洲书院、刘国钧故居、岳王庙、武警中队,以及实践基地——江山公司、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轴承厂,定期带领学生参观、学习。通过到江苏新世纪造船有限公司、江山公司等实践基地参观学习、去敬老 院义务劳动,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每年清明校团委都会组织高一团员去孤山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革命传统教育。为更好地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等成人教育,对此学校经常开展校外辅导员法制教育活动,多次聘请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科长顾明琪和公安局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队长等校外辅导员来校作报告。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为主要内容,着重宣传了《宪法》、《民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强化了广大师生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得到增强。
三、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弘扬文明新风,深入持久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我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特色。在校党总支领导下,校团委多次组织学生种植树木,营造优美校园,纯洁美好心灵。通过种树植绿实践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营造讲究卫生氛围。
我校是省重点中学,对外教育教学活动和友好往来频繁。卫生是一个学校的窗口,从这个窗口能够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所以培养团员树立环境意识,营造讲究卫生的氛围,能够充分展示当代员青年的精神面貌。因此,校团委将营造优美校园环境,纯洁美好心灵作为青年志愿者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利用黑板报、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环境污染的危害,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人与自然等知识,通过宣传,大家懂得了创造优良环境的重要性。
作为泰州市绿色学校的__市第一中学不断加强素质教育、弘扬文明新风,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是我校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在__市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校团委多次组织老师和学生团员进入街道社区,宣传创建知识,清洗胡张乱帖,清扫烟蒂纸屑,受到市民的普遍赞誉。学校还多次组织学生会成员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并进行义务劳动。我校现有侯劲松、苏婷等近30名教师网上报名参加文化辅导、绿色环保等方面的泰州青年志愿者活动。
一、建章立制,完善资助工作助困育人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1、在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中,明确资助工作助困育人的导向
广西各高校在制定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资助工作规章制度时、在设计资助申请条件时,在遵循国家资助政策的前提下,要结合本校实际和年度资助金额、资助项目、资助等级及涉及学生群体,依据不同的资助金额对受助学生开展不同内容的专业学习、感恩诚信、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从而达到在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形成人人学着践行感恩诚信理念的风气,鼓励他们自立自强、勤奋刻苦。在这过程中,要特别明确和紧紧围绕资助工作的目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扶,更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这一主线。
2、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本校学生实际,科学、客观认定贫困标准
贫困认定,是各高校开展资助工作的首要前提,为此,科学、客观的贫困认定是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开展的基础。鉴于当前学生在获取各种家庭经济困难证明的便捷性,各高校可尝试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佐证制度和随机走访制度,对于佐证制度,学校可要求学生提供相应的原始佐证材料用以甄别,例如,家庭突遭自然灾害的需提供受灾图片或受灾证明,低保户的需提供低保证复印件,并提供基层组织联系方式以便抽查等等,增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材料取证的难度和真实性;对于随机走访制度,则依据学生的申报材料,随机通过电话走访、实地考察等方式对材料进行核实,虽然此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但此种随机走访制度不仅可以起到核实材料的作用,更起到一种震慑和监督的作用,便于高校更顺利地开展科学、客观地贫困认定工作。
3、强化管理理念,加强各高校对各项资助工作实施过程的管理
对资助工作的管理,应当从认定材料、评定过程、资助金发放、资金管理等各方面多环节入手。结合课题组成员对广西部分高校资助工作现状的走访调研来看,广西高校尤其要特别注重对评定过程和资助金使用的管理。在资助评定工作中,各高校应注重对项目评定过程的监管,通过深入评定现场、座谈、评定结果审查、公示、随机走访等方式,把推荐层级、公示等工作环节是否严格执行政策,学生的反映作为督查的重点,确保评定程序的公正。对于学生使用奖金的监管,高校应通过张榜宣传、深入学生基层、个别访谈、集体座谈、相互监督等,指导和要求学生将奖金有效服务于学习和生活,一旦发现有学生不合理使用受助金的情况,给予及时帮助纠正和干预、教育甚至是收回,使家各种奖助学金真正发挥其本真的目的。
二、加强教育,构建资助工作助困育人精神资助体系
1、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诚信教育
广西高校要将学生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且在开展感恩诚信教育活动时,不能单纯采取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组织观看感恩类影片、听取感恩报告等方式,而应通过以下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一是在大局上营造整体氛围。各高校可结合校报、海报、广播、征文、文艺表演等各种形式在所有学生中普及诚信观念和感恩意识,形成“人人讲诚信,时时懂感恩”的校园氛围。二是加大正反面案例的宣传,树立典型,尤其是要特别注重反面例子的作用,让学生深刻体会由于缺乏感恩诚信而遭到社会的不认同的后果。三是搭建感恩诚信教育实践平台,提升感恩诚信教育的实效性,如组织学生帮扶社会或本校的困难人群,提升学生对感恩诚信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四是注重示范作用,引领学生的感恩诚信行为,这方面,需要家长、教师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社会典型,如对家长而言,家长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对自己的父母、孩子和周围的人,强化社会责任感,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作用。
2、采用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其成长和生活背景的特殊性,在心理健康方面或多或少会有着其他群体学生不同的特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注也往往会将侧重点放在心理方面,资助育人工作也不例外。为此,广西高校要借助新生心理健康普查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及普遍特点,有针对性地通过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活动,加强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帮助他们为压抑、自卑等不良情绪寻找到合情合理的宣泄和释放渠道,帮助他们减轻由于经济困扰而引发的精神负担,及时发现并解决这个特殊群体潜在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形成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育人之路。
三、构建平台,促成资助工作助困育人能力体系提升
1、努力拓展和开发勤工俭学岗位
勤工助学是各高校资助工作中培养学生通过劳动获取报酬自立自强精神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和了解社会职业岗位的途径,更能有效克服某些贫困生“等靠要”的被动受助思想。为此,广西各高校应大力拓展和开发能力提升型勤工俭学岗位,使勤工俭学成为学生能力锻炼提升的基地,在服务他人的同时切实提高受助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能力提升型勤工助学岗位是指能提供与所学专业相近的勤工俭学岗位,如与校外企事业达成勤工俭学岗位设置意向,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开展勤工俭学工作,培养他们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让他们体验职业环境、岗位职责,提前步入职场、适应职场。或者在校内充分开发能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岗位,培养上岗学生的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升他们的沟通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总之,能力提升型岗位的初衷就是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具体岗位锻炼,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岗位责任感,有助于提升其综合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达到帮助受助学生就业竞争能力提升的目的。
2、积极且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训练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除了经济贫困原因外,还有因多种因素造成的能力贫困和思想贫困,在这方面由于见识少、锻炼少等原因,与非贫困生比较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素质能力拓展专项训练,帮助贫困生提升某方面欠缺的能力。如针对不同专业群体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针对人际交往困难的贫困生群体,开展人际交往能力专项训练;针对办公软件和自动化技能较差的贫困生群体,开展专门的与就业市场接轨的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培养,帮助他们增加未来顺利步入职场的砝码;针对因心理调适等方面存在社会适应能力差的贫困生群体专门开展职场前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尽快地适应职场等。课题组在本校先后开展了心理辅导、外贸技能专项培训和办公自动化技能等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对受训学生做了不同对比,对比数据显示,经过专项技能培训后,受训学生的专项技能有所提升,较之其他未受训学生,他们更容易得到勤工俭学服务部门教师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3、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搭建综合素质锻炼平台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锻炼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为此,广西各高校应通过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参加有利于培养自己兴趣爱好和锻炼、培养综合素质培养和拓展的校园文化活动,帮助他们通过参加活动在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能力得到提升。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结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所学专业,免费为他们提供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或考证费用,如导游资格证、茶艺师资格证、调酒师资格证等,使他们毕业时获得“双证”甚至“多证”,增加求职择业砝码或扩大人生的宽度。
四、积极沟通,搭建资助工作助困育人资源体系整合平台
1、各高校要在校园内整合院内各部门力量,形成全院、全员育人的局面
各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助困育人工作时,要争取得到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努力构建学校党政领导班子统一领导的,学生工作处(含学生资助管理部门或中心)、教务科研处、招生就业处、院团委等多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全员参与资助育人工作的模式。首先,学院要下文要求全体教职工关注、关心和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成长成才工作,提高全院全员育人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其次,要结合学院实际,与教务部门和各院/系开展专业特征明显资助育人工作,在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中引导受助学生学会自立自强、感恩和诚信。第三,要充分发挥团委在第二课堂的辐射力,在团学活动中巧妙地荣誉感恩诚信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不知觉地受到教育。最后,要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门和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紧密联系,共同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方案,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心理教育和辅导结合起来,把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势利导地开展教育,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要拓宽资助渠道,形成多方支持、多种资助形式有机结合的局面。
针对广西高校接收社会资助数量不多、知名度不大的高职院校和非驻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渠道相对单一的事实,广西各学校应努力拓宽资助渠道,借助政府的力量和高校本身积极倡导全社会关心爱护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共同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模式。一是高校积极争取社会的资助资金,设立各种奖助学金,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资金资助。二是合理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使用效益,扩大各种奖金的受助面,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得尽得相应的奖金。三是,搭建获得各种社会实践机会的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各种勤工俭学或顶岗实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报酬的同时,接触社会、锻炼实践动手能力。
3、整合资源,在校园内开展可循环式发展的爱心传递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