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人才工作思路

科技人才工作思路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11 12:42: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人才工作思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人才工作思路

第1篇

一、工作情况

(一)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根据区里提出工业立区的思路,今年我局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努力实施高新技术赶超战略。结合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状况,对重点科技型企业落实专人包靠,切实做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上半年,共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9家,经过近3个月材料组织,已通过市科技局和市财政局审查,并上报到省科技厅。同时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18项。

(二)强化创新体系建设。上半年,组织绿特空调、泰北环保、德创墨水和金通管业等7家企业申报了院士工作站和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织德创墨水和机械的5个产品进行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对全区去年鉴定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梳理,共组织申报省、市科技进步奖10项。

(三)积极申报争取和认真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围绕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筛选了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科技项目,分别申报了国家、省、市科技攻关、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火炬、新产品等计划项目。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8项,市级2项。目前已列入省级科技计划2项,争取无偿科技资金1020万元。国建高创申报的“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开发及产业化”列入了省自主创新专项,获得省无偿支持资金1000万元。”机械的“土壤高温灭菌杀虫机”项目已成功列入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争取到无偿科技资金20万元。国家级项目争取上,对雷诺特动力和三强集团申报的国家新产品计划积极跑省进京,做好汇报争取工作,通过努力,两个项目都通过了省科技厅的审核,顺利上报到科技部,并已经通过科技部的评审。

(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企业专利工作,与专利机构定期不定期地深入企业,指导专利工作,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截止到6月份完成专利申请27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6件;授权206件。

(五)机关建设工作进一步提高。认真开展了项目建设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严格按照区里的统一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工作项目,做出了服务承诺,中层以上干部全部包靠企业,及时了解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搞好科技服务。坚持“围绕科技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坚持制度,做好了机关党建工作,有1人被评为全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要求,积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认真学习纪检监察有关会议、讲话、政策精神,不断增强全体同志防腐倡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认真做好了招商引资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有关招商引资文件的要求,已完成任务1300万元。

上半年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对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化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促进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有待于进一步优化,科技政策支持力度不强。二是虽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少,但纳入省高新技术产业统计范围的产品数量少,造成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偏低,整体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人才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科技人才比较匮乏。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下半年,我们将以创新的精神、开拓的思路、务实的态度,研究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解决,踏踏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抓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争取立项工作。重点是做好国家新产品和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确保申报实施市级以上科技重点项目8项以上。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平台载体,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抓好已立项项目的实施管理及结题验收,确保出成果、出效益。

(二)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发展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和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着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积极帮助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企业做好申报认定工作。确保201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

(三)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着力提升现有产学研合作基地,拓宽合作领域。支持企业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平台,与高校共建技术研发机构,攻克关键技术难题,转化科技成果。积极牵线搭桥,引进企业急需的高素质科技创新型人才,帮助中小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增强技术创新能力。争取新建产学研基地2家。

(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和更高效率上整合利用科技资源,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程并发挥其支撑作用。确保新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市创新型试点企业2家。

第2篇

2020年*月*日和*月*日,我有幸参加了公司组织的田间观摩学习。经过这次活动,使我对目前公司农业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主要观摩了四坝滩农业发展公司的甜菜、小麦、茴香的作物生长及水利设施,;分场的统一经营地和百号基地及水利防洪设施。

通过这次的观摩学习,我感触颇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一、转变观念,创新工作思路

现代农业是应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过程。从过程上看,是实现农业的科学化、集约化、市场化和产业化;从结果上看,是实现农业的优质、高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发展现代农业有一个准确而清晰的认识,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以科技为本”逐步转变

为“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从以服务农业生产为主线逐步转变为农业生产 、农民生活 、农场生态为主,从以技术为主线逐步转变为以产品为主线的农技推广。要学习外来承包户的种植经验,种植产品要做到形式多样化、内容全程化,既搞好产前信息服务、技术培训、 农资供应,又要搞好产中技术指导和产后加工、营销服务,通过服务领域延伸,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

二、提高素质,培育职业农民

近几年,职工的科技素质虽然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特别是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向城市和非农业产业流动,农场劳动力结构急剧变化,农业劳动者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民科学综合素质显得尤为紧迫。因此,我们要加强农业科技学习,要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培养一大批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骨干,从本上改变农业科技落后状况。

三、拓展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范围 

农技推广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推广服务范围不再是孤立的“农业生产”,而是服务于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生态改善、农村文明的综合服务,推广对象不再是单纯的田间劳动者,而是面对农村从事各产业的全体农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上各环节的所有劳动者。围绕洱源“十一五”发展目标,要扶持各类示范园区、示范户、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社会力量,要立足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突出特色,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业化思路发展集约农业,延长产业链条,开展农产品加工、保鲜、储藏、运输、销售等服务。同时,加大推广农产品标准化技术指导和管理,行使监测检验职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机制,努力创建农业优质品牌,走向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能力,增加农民收入,使农业科技推广在龙头带基地、品牌兴产业、产业富农民中发挥应有作用。 

第3篇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按照“抓经济、靠科技,抓科技、促经济”的原则,坚持把科技创先的重点放在人才上,以加大投入为启动点,以技术创新为着力点,全面实施“科教兴镇”战略,网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效益型转变,科学技术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面将两年来我镇科技进步工作汇报如下:一、深化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识,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能否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科技进步程度。作为科技进步的行政推动力,不断强化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注重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两年来,我镇始终将科技工作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列入议事日程,调动班子成员积极性,发挥政府班子集体力量,明确主要领导、主要部门职责,做到科技与其他各项工作同部署一起抓。在发展实践中,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我镇农业土地资源有限,增收幅度不大;工业经济缺乏新的增长点,后劲不足;林业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面临这样的困难仅依靠量的扩张无法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科技和人才,坚持实施科技兴镇战略,走内涵发展之路。几年来,镇班子成员先后就我镇的重点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赋予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思路新的内涵。在处理关系镇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时,还注重发挥科技顾问团的重要作用,认真听取专家顾问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近两年来,先后科学地作出了加快农业综合开发进程,对集镇实施整体经营开发,规划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制定工业经济发展优惠政策,这些工作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二、认真落实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科教兴镇战略

1、以科学的发展观念部署科技工作。一是在研究确立全镇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坚持将“科教兴镇”贯穿于发展经济的全过程,确立了向科技要质量,以科技增效益,用科技求发展的工作思路。二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召开三次以上办公会议,专门听取科技工作汇报,研究部署科技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科技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三是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始终将科技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镇人民政府每年与分管领导落实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明确职责,强化落实,严格考核,形成了全镇抓科技的良好氛围。

2、以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我镇始终把科技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积极论证、严格筛选,认真实施。同时坚持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努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3、以企业和农村为重点加强科技示范推广。在科技向经济转化的过程中,我们坚持面向企业和农村,建立科技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创新示范,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狠抓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近年来,把先进的农业种植技术和农作物新品种传授和推广给农民,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的档次、科技含量和产量。如推广较为成熟的**片马铃薯、西红柿等项目。西红柿、马铃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03元。目前,全镇农业科技覆盖面达到90%以上,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9.1%,农业已开始由粗放型向科技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方向跨越。二是确立技术创新示范户,做好带头作用。如**村的三元杂仔猪生产基地,就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带动农民养殖的积极性。

4、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发展后劲。为了增加科技投入,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千方百计争取经费,保证科技工作的正常开展。一是镇人民政府每年坚持把科技三项费列入预算盘子,优先考虑,重点保证。两年来,我镇科技三项费均达到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二是制定优惠措施加快科技进步。如20xx、20xx年为了鼓励农民进行生猪养殖,在动物防疫方面就采取政府多头财政投入的措施,减轻村民的负担。

5、大力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围绕特色产业开发,采取综合与单项、骨干与普及、课堂与现场、项目与生产四结合的办法,开展科技培训,提高科技进步程度。一是建立科技人才库,大力实施乡村干部“素质工程”,编制了乡土人才登记册。同时,还采取组织科技人员到村组示范、参加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使现有人才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成为留得住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第4篇

要实现上述主要目标,必须围绕“三个核心”、突出“五个重点”,在具体工作中紧紧抓住“八项举措”:

(一)围绕“三个核心”

一是以招商引资为核心。项目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要以“科技招商”、“科技洽谈会”、“院校行”等科技活动为抓手,以成果转化、项目合作,化解难题为目标,引活水、拓源头,深入推进政产学研大联合,依托高校院所优质创新资源,不断挖掘、引进和培育科技项目进行高位嫁接,提高企业承担重大科技计划的能力。

二是以项目上争为核心。开展政策性资金项目上争是合理调配各类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要保障。按照“抓项目、聚人才、促创新、增绩效”的工作思路,摸清家底,对照政策要求,抓协调、促落实,认真做好科技项目上争工作,努力提升科技部门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

三是以科技园建设为核心。按照建设一流公益性孵化平台的要求,启动区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完善“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形成有利于企业快速成长的空间载体。加快推进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建设,引导企业改善研发条件,提高创新能力。

(二)突出“五个重点”

一是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健全区域创新体系、优化创新环境的有力抓手,要在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的基础上,稳步实施省创新型试点区工作方案,练好内功,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快提升带动全社会科技创新能力的大提升。

二是“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建设。以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为契机,高标准、大力度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营造激励创造、保护产权的浓厚氛围。全面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消“零”行动,争取实现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专利申请率达80%,其中大中型企业达到100%。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创建工作,增强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三是绩效管理机制建设。全面推行绩效管理,进一步细化分解考核指标,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以企业满意、群众满意为宗旨,以为经济发展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标准,要把提升区域创新体系的效能、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转化科技成果作为评判科技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尺。

四是科技民生工程建设。要把科技惠民富民、发展民生科技作为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巩固和扩大“农村科技超市”的工作成果,积极组织开展“科技进社区”活动,力争在新型城镇化、人口健康、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科技部门的独特作用。

五是扎实开展群众教育路线实践活动。党员干部都要把思想和行动自觉地统一到中央决策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上来,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全程参与教育实践活动,吃透文件精神,认真制定方案,查摆“”问题,从严抓好整改,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动真碰硬的大排查、触及灵魂的大检修,以作风转变更好服务群众,以效能提升优化发展环境,为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保障。

(三)紧紧抓住“八项举措”

1.明确科技招商方向

将招商引资工作作为2014年重点工作之一,将科技招商作为招商引资的首选目标,积极统一思想、广泛动员、主动谋划、加大力度、开拓创新,在全局上下掀起了科技招商的热潮。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科技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招商引资工作奖励办法,加大科技招商的宣传力度,创新工作思路,力争把引进先进技术,高科技人才、产业项目等招商引资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确定招商目标,“走出去、请进来”。5月份将牵头赴北京中关村组织高新技术投资推介会,争取把一些好的高新技术企业请到来落户发展。三是坚持以商招商,以诚招商、以情招商,抓好投资软环境建设。立足于企业现实的发展,全面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寻找技术靠山,技术依托,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从企业的发展需要出发,力求全过程、多角度、深层次地提供优质服务,为企业做好服务,创建优良的软环境,吸引外商。

2.扩容科技项目储备库

一是及时了解导向。以上级科技、人才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政策为主,每天到上级主管部门网站,获取项目信息,关注政策导向、及时了解政策变化、掌握项目申报信息,为项目上争早准备、早落实打好基础。二是深入研究政策。领导班子和重点职能科室负责人,必须研究政策,通过学深吃透政策,准确把握政策的扶持重点和关键环节,以政策研究的透彻性,提升申报项目与申报指南的贴合度。三是落实项目储备。在持续开展项目调研的前提下,建好全区科技项目分类储备库,按照科技项目的创新性和成熟度,精心遴选,分类指导。符合条件的及早分级上报,对前景好有基础的实行重点培育,努力形成每年建成一批、申报一批、培育一批的良性循环。

3.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快速启动区创业服务中心二期工程建设,积极打造区级科技园,为入驻企业提供业务帮办、信息咨询、质量检测、成果交易等服务,着力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发展前景广阔的科技型孵化企业,努力形成引进一批、孵化一批、成熟一批的良性循环。深层次开展产学研合作,继续加强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哈工大和南航等高等院校的科技合作,鼓励企业与院方共建产学研基地、研发中心和“校企联盟”,针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联合攻关,努力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有机衔接、深度融合。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指导企业在具备研发场地、研发设备、研发人员、研发经费、研发项目等五有的基本条件下,保障科技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

4.加大创新驱动投入力度

强化政府职能,落实财政科技预算安排,发挥地方政府在科技投入中的导向作用。按照《区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的要求,对2014年度符合奖励政策的镇街园区、企业、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落实国家支持企业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科技型企业贴息、补助、奖励和上争力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开展前瞻性、原创性产品研发,推动原始创新,加强集成创新。进一步加强政产学研金沟通合作,构建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金融紧密结合,发挥财政扶持资金、创投基金、产投基金的引领作用,创新金融服务科技的方式。

5.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工程

以争创“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县”为目标,抓好知识产权的宣传和专利业务培训工作。大力开展规上企业专利申请全覆盖行动,鼓励中小企业申请首件专利,奖励为中小企业提供有效服务的中介机构,以此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能力。加强专利中介机构的引进和培育,特别是要加快专利人的培养,组建知识产权托管中心,通过其为企业提供综合性、针对性、专业,有效提高全区知识产权创造能力、管理水平和专利文件质量。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的创造推进与维权保护工作力度,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核心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保护和应用。深入实施专利战略,量质并举,保持地位优势,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企业专利试点示范工作和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实施专利产业化项目,转化科技创新成果。

6.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

深入推进“英才计划”,组织开展“院士行”和“高端人才看”等活动,大力引进产业紧缺、企业急需的领军型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建设企业院士工作站,引导企业加强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进,建立新兴产业人才库,大力引进国内外智力,借“脑”发展。实施企业博士创新计划、青年骨干研发人才培养计划,引进培养一批企业博士硕士、高水平本科生等青年科技人才,让他们挑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研发大梁。推进产学研合作和支持在泰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设立相关专业,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培养一批高新技术应用人才、营销管理人才和经纪人才。通过邀请国内外新兴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组建新兴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搭建专家与企业家沟通交流的平台,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听诊搭脉”,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7.加强科普、防震减灾等民生工程建设

突出科学普及,着力推动科普繁荣。一是加强公共科普服务能力建设。以提升公众科学素质、开展就业再就业能力培训、科普惠农服务等活动为载体,放大“农村科技超市”效应,推进“科技进社区”工程,新建标准科普画廊15座,新建社区科普馆2座;二是积极开展各类科普活动。继续组织好科普宣传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之冬、科协会员日等中心重点活动,继续办好科普大学堂;三是大力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积极组织中小学参与市级以上各类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继续举办青少年暑期科普夏令营。

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目标责任管理,贯彻落实《泰州市防震减灾“十二五”专项规划》,建立健全“三网一员”管理网络,加强群测群防队伍建设,建成1个以上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创建1所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乡镇”活动,提高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率,推广地震应急桌面演练,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综合(桌面)演练,更新完善地震应急基础信息数据库。

第5篇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通过大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面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知识产权经济,努力构建内生与外源并重、自主与开放结合、渐进与跨越统一的区域型自主创新体系,为加快创新型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工作及目标

1.组织实施科技重大项目。提前征集影响我市经济、科技发展的重大科技研究项目,贮藏一批科研项目,为争取国家、省科技项目打好基础。围绕“一谷五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建设,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发、推广应用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通过一系列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形成、壮大一批新兴战略支撑产业,引领经济社会发展。

工作目标:积极做好中科公司承当的动力锂离子电池及隔膜资料研发与产业化”等3项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的组织实施工作;组织申报科技攻关、效果转化等各类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组织实施市级重大科技项目5项、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项目和科技效果转化资金项目30项。

2.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产业。以产业集聚区内骨干企业为重点,着力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做大做强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的培育工作,提前着手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调研、寻找符合条件的企业动员申报,对申报资料进行把关、指导,争取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胜利率。

限额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以上。工作目标:积极争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新乡新型电池特色产业基地”组织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8家。

3.全面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效果转化。围绕新资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特色机械装备等我市产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优先布局产业集聚区,引导创新要素向有条件的重点企业聚集,争取省级企业研发中心项目,谋划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全面推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工作目标:组织申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

4.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加快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乡村进度,大力实施专利战略,鼓励和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项目,不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前谋划今年专利申报工作,积极寻找新专利申报源,上门指导协助企业进行专利申报。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维护力度,积极开展专利执法,维护企业和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

其中发明专利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达20%以上。工作目标:年度专利申请总量继续坚持在1000件以上。

5.大力实施科技富民工程。不时提升全市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和效果转化能力,从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疫病防控、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入手征集项目,提前介入指导;积极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典型,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科技富民提供技术支持。

积极做好国家、省科技富民强县(试点)县的申报、推荐、争取和管理等相关工作。指导、督促新乡县实施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试点)项目。根据上级领导指示精神,工作目标:组织实施好农业科技效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同时。继续抓好无公害灭虫项目,争取项目组织实施面积达10万亩以上,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

6.组织开展多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开拓创新,从服务统筹城乡发展,协助农村、农民致富入手,创新科普模式,更大范围、更大限度提高科技普及面和普及率。树立大科普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科普工作联系会议制度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多渠道、多形式、多层面地组织开展科普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大力普及科学技术,不时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开展科技下乡集中活动12次以上,工作目标:组织开展好第十一届科技活动周活动。组织申报科普及适用技术传达工程项目10项。

7.注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科学制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大力倡议“柔性”人才管理理念,健全科技激励机制,完善选拔、使用高科技人才的各种利益导向机制,营造尊重知识和珍惜人才的浓厚社会氛围。

组织评审新乡市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科技进步奖。工作目标:组织推荐25个项目参与河南省科技进步奖评审。

三、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切实落实自主创新目标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监督、严格考核、科学管理,不时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科技意识,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科技工作局面。

2.加大投入。认真落实国家和省扶持自主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企业研究开发投入的税收激励;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政策,对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实行重奖。

第6篇

1疗养区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1.1观念保守很多人多年来一直认为,疗养院就是养老的地方,疗养院的主要业务就是康复保健,就是日常查体,疗养院在一般医疗学科建设方面很难与综合性治疗医院相竞争、抗衡,在接待方面比又不上宾馆。

1.2管理方法落后疗区原隶属二炮部队,转隶后很多的管理方法不相匹配,老的落后的方法一直延续至今。

1.3资金短缺,发展空间受限资金来源比较单调,上级拨款相对较少,而自身对外经营能力有限,因此没有能力保障疗区更大的发展。

2重构管理新模式,促进疗区的发展

对疗养区来说,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出路;没有发展,就要落后;没有发展,就要被淘汰出局。应切实理清工作思路,积极寻求疗养区快速发展的突破口。

2.1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新观念解放思想首先是要提供解放思想的环境,要定期收集不同的声音,进行分析综合,然后要统一思想,形成统一决议或主流意见。只要抓住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就能调动人、财、物各方面的积极因素。

2.2抓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好顶层主导作用,提高凝聚战斗力领导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带头树立真抓实干、争先创优、干事创业的良好形象,积极适应形势,主动迎接挑战,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确保疗养院建设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

2.3抓特色科室建设,发挥好带头作用,提高吸引力突出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疗养院在学科建设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疗养为基础,侧重亚健康状态和疾病康复状态人群研究,重点抓住疗养员这个稳定的研究对象,在预防、保健、康复这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寻求新方法、新技术的突破,不断提升疗养员整体健康水平。要扩大科室的自主决定权,选择有魄力、有威望的业务骨干作为科室带头人,把管理权、财权下放,在一定的监督机制下,放手让科室发展。达到“院有特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2.4抓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提高领头作用学科发展,人才是关键。①要稳定人才队伍,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待遇留人,既要为我所有,又要为我所用。②要加强骨干的培养,在学科带头人培养方面,要本着选贤任能、公平、公正的原则,大胆引进竞争机制,既考虑人才的技术特长,也要结合人才自身性格特点,安排发挥其专业特长的岗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力争人尽其才,才尽其用。③完善用人机制。重点科室领导要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对有专业技术特长的人才可实行聘任制、合同制。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要在晋职、晋级、住房、待遇等问题上予以相应的政策倾斜,积极做好“安心、暖心、舒心”工作。

2.5抓内涵质量建设,增强吸引力,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我们自2005年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的疗养院的目标,这是几代人的共同愿望,确立了“业务建设年”、“优质服务年”、“自主创新年”、“科技人才年”,一年一个脚步,一年一个台阶在努力奋斗着。

第7篇

总之,年,由于全市上下的努力,全市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年是着力实施**科技“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年,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向纵深推进“一个主题、九个重点”工作部署的关键年。是努力把**建设成为赣州都市工贸生态、宜居创业的新城区和江西综合实力强市的奋进之年。

年,我市科技工作的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主业,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科技的发明、发现、创新,成果的推广、转化、运应和专利的引进、消化、吸收为重点;以科技入驻主导产业、服务各行各业为主攻方向;通过科技引导、科技扶持、科技服务,着力开创全市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主要目标是:区域创新体系日趋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三大产业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科技服务主导产业的力度不断加大,科技支撑的作用日趋凸显。

具体做法是:四个围绕四个抓。即:围绕大科技理念抓宣传,围绕主导产业抓项目,围绕工作重心抓培训,围绕创新意识抓服务。

1、围绕大科技理念抓宣传。今年,我们要在营造科技氛围、强化科技理念、提高学科学用科学水平上下功夫。在科技宣传上从三方面进行努力:一是以科技活动周为中心,继续将送科技下乡入园、送特派员入企入村、送科技知识入户作为全年工作的着眼点,一以贯之。二是通过科技服务入园进社区,入乡进圩场,在全市营造浓厚的科技氛围。三是创办“**科技”月刊,通过媒体大力宣传国家、省、赣州市和我市的科技政策、措施宣传报道城市科技动态,传递科技信息等。

2、围绕主导产业抓项目。为使我市今年星火项目、社发项目或成果推广类项目有新的建树,国家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基金项目有新的亮点,高新技术、工业重点和农村基础建设项目有新的突破。我局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进行落实,紧紧围绕以甜柚为主的果业和生猪为主的畜牧业等两大在农业主导产业,以及矿产品加工、家俱、电子、服装、食品加工、化工等六大工业主导产业,找准切入点,狠抓项目建设。年内认真抓好科技入园工作。一是抓好城郊龙回至浮石四万亩精品甜柚基地示范项目,按照现代农业科技园建设的要求,建立3000亩核心示范园,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着力抓好甜柚种质资源建设示范,年内在资源圃2000m2网室内培育从华中农大和中柑所引进的20个国内外新品种,繁育已脱毒的苗木,并将本市20个品种资源送华中农大脱毒后进行品种资源的保护。整合资源重点抓好核心示范园新技术推广,在3000亩核心示范园区全面实施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园内点灯(专业灯)、树内挂螨(捕食螨)树上挂板(黄板)等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示范项目、梯上及全园种草水保工程示范项目、“猪、沼、果”配套建设示范项目。对出栏千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推广科技进行排污物处理,引进技术进行自然养猪法的试验示范。对园区技术指导,选派2名科技特派员,实行技术承包责任制,分户包干负责技术指导、培训和专业队的组建运行,确保甜柚标准化技术进园入户入脑。通过近2年的努力,将基地打造成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二是抓好科技入工业园。在工业园成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派驻2名科技人员到中心上班,负责全市“一园三区”内科技政策、信息宣传,民营科技企业的认证、科技项目的申报、科技人才的引进及专利引进利用,本级项目倾斜“一园三区”企业,从而使我市工业园区企业主增强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

第8篇

(一)****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进展

1.社会发展科技渐受重视,技术创新力度不断加强。**期间,我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不断加强,科技投入不断加大,支持领域全方位拓展,初步形成各领域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的局面。省科技厅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了《生物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服务业电子化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启动了《生态省建设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科技兴海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社会发展领域共计列入省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29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5项。积极参与国家的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争取国家科技计划项目76项,获得国家科技经费支持1.02亿元。国家级和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达到15个。

2.科技创新水平国内先进,支持社会发展作用明显。**时期,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形成了一些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技术学科,对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明显,科技发展进入全国先进水平。已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发明奖8项,占我省获奖总数的23%;获省级科学技术奖351项,占授奖项目总数的31%;社会发展领域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幅,**年约为112项。在资源环境科技、海洋科技、医药卫生科技、公共安全、服务业等领域中,城市生活垃圾流化床焚烧技术、垃圾焚烧尾气处理成套技术设备、水下GPS系统、深水网箱养殖、人体器官移植和多脏器联合移植技术、人工肝支持技术、非亲缘异基因骨髓移植临床研究治疗白血病、刮吸手术解剖法、视光学研究、大肠癌高危人群防治、台风及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突发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研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综合示范、信息化科技村镇建设示范等,具有国内领先或国内先进水平。

3.创新体系建设力度加大,科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时期,全省重视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实力较快增强,创新能力有了较大提高。目前,已在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建立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中试基地28个,省级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60个,区域创新服务中心6个,区域支柱产业攻关试点县(市、区)3个,科技兴海示范区和海洋科技园区11个,环保产业示范基地近20个。并重视通过科技创新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高素质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取得了一定成效。

4.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从全省总体上说,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视还不够。各级领导和政府有关部门尚未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在研究和部署科技工作中常把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放在附带的地位,有些地方甚至忽视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二是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管理体制不顺。我省大多数市、县(市、区)均未专设社会发展科技管理机构,部分市县甚至没有明确的分管机构,省市县联动机制不健全。三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除医疗、环保和海洋等领域以外,其他各领域的科技人才力量均较薄弱,特别是普遍缺少较具国内知名度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制约了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发展科技需求

**期间,我省面临的许多社会发展重大问题,都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和紧迫要求。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表现在高消耗、高浪费、高污染的生产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生态安全、食品安全、资源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急需加强工业、种养业和部分服务业的污染控制、污染治理与污染环境修复,灾害、矿山、工程与水土流失等退化生态修复,主要水系综合整治与酸雨、赤潮、城市热岛效应防控,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循环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科技攻关。

二是医药卫生越来越难以适应人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对高发、重大疾病缺乏相应的高效、特效药物,面对增加较快的疾病缺乏及时有效的应对手段,对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等的应对措施不多,出生缺陷率高居不下。因此加强对重大、高发、突发疾病预防控制和先进治疗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技术研究开发,加强生殖健康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医药创制技术和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开发,已成为社会发展科技发展的紧迫任务。

三是公共安全面临不少问题。重大气象灾害、洪涝灾害、地质灾害频发,未进行抗震设防的及水库诱发地震灾害存在严重的潜在威胁,交通事故快速增加,食品质量事故、火灾与爆炸等生产事故时有发生,灾害、事故造成的社会经济与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呈扩大趋势。“因此必须加强对本省高发、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及减灾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对食品安全、工矿生产安全、火灾与爆炸安全、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加强城市综合公共安全体系技术和防灾减灾综合技术保障体系的综合集成研究。

四是服务业科技创新不足。**经济结构中现代服务业短缺的问题正在逐渐暴露出来,并已影响到**制造业的发展后劲,而服务业是科技工作长期以来的一个薄弱环节,服务业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不足,又制约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期间,特别需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第三产业信息化技术、社会公共服务信息化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

五是海洋经济科技需进一步加强。目前,我省海洋经济技术开发还远不能适应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需求,需要在海洋工程技术装备、海洋交通技术装备、海水健康养殖、海洋生物资源利用、海洋环境资源保护与开发、海洋信息服务等多方面加强技术创新,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发展思路

(一)总体发展思路

1.**社会发展科技工作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落实“五个统筹”,按照有利于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省战略,有利于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有利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有利于社会发展相关产业科技进步的总体要求,加强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科技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社会发展科技跨越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科技强省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坚持突出重点与统筹协调相结合,坚持突出自主创新与加快成果转化相结合,坚持政府主导与多方面联动相结合,坚持研究开发与创新能力建设相结合,坚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的意识。

2.**社会发展领域科技的总体发展目标:以环境资源、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海洋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为重点,通过对各领域的科技攻关与科技示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科技人才培养,攻克100项左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100项左右重要高新技术和其它先进适用技术,建成一批国内领先或一流的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培养与引进30名以上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300名左右本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获得具有国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均比**期间增加一倍以上,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年均增加30%左右,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先进水平,若干重点领域的科技创新综合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若干专业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发展重点与主要任务

设想**期间,社会发展科技重点突出环境资源、公共安全、人口健康、海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5大重点领域,实施4大科技创新工程。同时在4大科技创新工程中进一步突出重点,设立7个科技攻关专项计划,加强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创建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以增强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1.实施4大科技创新工程

(1)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围绕建设生态省,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组织实施生态省和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工程。发展重点为:资源节约、替代、再生与循环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与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城镇人居环境建设共性关键技术;区域性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技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期间,本工程拟组织实施30-35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取得3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国内领先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与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及产品,在若干学科技术上形成国内一流的创新能力,在生态省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2)科技兴海创新工程。围绕“港、渔、景、油、涂、能”等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组织实施科技兴海创新工程。发展重点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海水综合利用与海水淡化技术;海洋工程与临港工业技术;海洋信息技术和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技术;海洋旅游相关技术。**期间,本工程组织实施20-25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攻克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产业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一批海洋高新技术,开发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洋产业产品,在若干海洋产业学科技术上形成国内领先的创新能力,对海洋产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

(3)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工程。围绕提高人口质量与健康水平,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和推进“平安**”建设与和谐社会构建,组织实施人口健康与公共安全科技创新工程。人口健康科技领域的发展重点:重大和高发疾病预防控制与治疗技术;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优生优育与人口控制新技术;中药现代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与化学药物合成新技术。公共安全科技领域的发展重点:重大自然灾害防灾减灾技术;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生产、交通与设施安全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期间,本工程组织实施40-50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取得20项以上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医药卫生技术,开发上市20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及较大国内外市场潜力的创新药品,促进医药卫生领域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保障人民健康。攻克15项以上具有**特色与先进水平的公共安全领域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的公共安全产品,形成整体先进、局部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对**公共安全的科技支持作用;

(4)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强化现代城市功能,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为目的,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工程。发展重点:现代物流技术与电子商务技术;教育、文化、旅游领域信息化技术;政府综合服务支撑平台技术;智能交通技术。**期间,本工程组织实施20-25项重大科技联合攻关项目,开发并推广应用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服务技术,在金融、物流、商贸、交通、旅游、教育、文化传媒、农村服务、政府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国内一流的服务业电子化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2.设立7个科技攻关专项

(1)水污染防治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专项。针对我省突出的水污染现状、水环境问题和水资源供需矛盾,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处理成本、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民生活与健康安全为目标,重点研究开发高耗水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工业与城镇污水高效处理关键技术,农业农村面源污染综合控制技术和水污染防治技术,流域水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管理技术和生态修复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湿地生态保护与保护性开发利用技术,工农业生产与生活高效节水技术,城市水循环利用技术与废水再生回用技术,区域性水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环境安全监测和预警技术,环境污染突发性事故应急处理与预警技术等。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重大或重点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建设10个以上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推广20项以上先进适用技术和研究成果。

(2)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专项。针对我省固体废物种类、数量不断增加,严重污染环境,大量浪费资源的问题和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重点研究开发重点行业的生态工业组织技术与固体废弃物减量化技术,工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旧产品的再利用技术和再资源化技术,畜牧业养殖废弃物无害化资源化处置技术,农作物秸杆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城镇和农村生活垃圾生态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废水污泥资源化处置关键技术,废旧水泥等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废弃物再资源化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控制技术,危险废物的无害化稳定化固定化技术等攻关研究。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重大关键技术,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有产业化前景的科研成果,推广20项先进适用技术和研究成果,使全省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的增长趋势明显逆转,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初步形成产业。

(3)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专项。针对海岛、海洋生活与生产淡水紧缺和海水水利水平低的现状,需加强海水淡化与海水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攻关,重点研究开发海水淡化用高性能膜材料与膜组器制备技术,海水淡化工程能量回收装置与高速离心高压泵制备技术,海水淡化成套工程装备和多联体耦合设备,移动式应急海水淡化技术及装置,海水淡化工程利用海洋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建立日产万吨级以上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研究开发海水直接利用与海水微盐水综合利用技术,海洋盐化工关键技术与海水矿物质资源提取利用技术。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研究开发5项以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利用关键技术,获得5项左右的发明专利,建立若干个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工程,继续保持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技术的国内领先优势。

(4)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技术专项。面对我省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地质灾害等主要自然灾害高发的客观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强对重大自然灾害预警和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重点研究开发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灾害评估、应急处理和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技术,突发性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灾情评估和应急处理技术,地震前兆异常识别、震灾预测评估和应急处理技术及水库诱发地震预测技术,高层建筑与重大工程项目选址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抗震设计技术及村镇民居抗震建设技术,库坝、堤塘等水利工程安全监测及突发险情的应急抢险技术,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指挥决策一体化技术系统。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攻克防灾减灾领域10项左右关键技术,基本建成具有“预测、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防灾减灾技术保障体系。

(5)重大与高发疾病防治技术专项。城市化、工业化、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导致疾病谱发生了改变,除老年病、慢性病等常见多发疾病外,出现了疾病变异和多种新发重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迫切需要加强研究开发我省重大疾病与高发疾病的防治技术。重点研究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重点传染病、人畜共患疾病、老年痴呆、重点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和高发疾病的早期筛查新技术新方法,预防控制关键技术,诊断治疗关键技术,微创和无创治疗技术,介入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生物治疗技术等。力争在器官移植、干细胞研究、传染病防治、血液安全等方面突破2-3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疾病防治技术,取得10项以上自主创新的、具有较强临床应用性的先进诊治技术重大成果。

(6)生物制药技术专项。生物制药是国际制药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我省需要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酶工程等生物工程技术,大力发展生物制药产业。重点研究开发基因重组及高效表达技术,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酶工程及蛋白质工程技术,生物大分子活性物质的修饰技术,发酵新工艺和分子育种技术,生化物质分离纯化及集成技术,单克隆抗体,疫苗和分子检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等。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创制5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药物,申请10项以上技术发明专利,培育3-5个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和生物制药产业链。

(7)中药现代化专项。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中药产业,提高中药材质量、中成药质量和中药制药装备技术水平,实现中药现代化,是中药产业发展的关键。要以完成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目标为主要内容,重点研究开发中药制药先进成套装备技术及连接件,元器件标准化技术,疗效确切的古方验方二次开发技术和中药新剂型技术,“浙八味”等大宗药材、竹资源、蚕桑资源、海洋资源的中药功能性食品开发技术,中药材良种选育和规范化种植技术等。通过专项的实施,5年内突破10项左右中药现代化关键技术,获得50个左右中药新药批文,申请30项以上国家发明专利,培育成10个以上中药和中药功能性食品著名品牌,培育3-5家中药制药装备制造先进企业,创建一批浙产名牌中药材。

3.创建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

围绕4大创新工程,在资源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技术、生态环境与污染治理技术、海洋养殖工程与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重大自然灾害防御和食品安全技术、重大疾病防治与公共卫生技术、中药现代化与新药创制技术等方面,通过深入调研和组织,逐步建立一批专业技术创新平台,增强本省社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以“统一规划、明确目标、分步实施、逐步完善”为工作思路,以“共建、联合、服务、创新”为宗旨,加强科技资源整合与技术集成,强化服务功能与技术创新,把平台建设成为行业技术服务的依托中心,行业技术发展与创新的龙头,主动设计与实施重大科技公共项目的有效载体,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重要基地。

同时,支持建设一批社会发展科技领域区域创新平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与试验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与民营科技机构的建设。

三、发展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对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加快科技强省建设、生态省建设、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和“平安**”建设,对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事业的能力,构建和谐社会,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利用广播电视、新闻报刊等传媒和科技会议、报告讲座、科普活动等各种宣传阵地,以各级党政领导和政府管理部门为重点,面向全社会广泛宣传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全省公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和政府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重要性,树立科技工作统筹协调发展的观念,营造推进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省科学技术厅要督促全省各地科技管理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的若干意见》(浙科发社〔2004〕43号)的精神,加强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省与各市建立必要的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协调制度,协调社会发展相关行业部门的科技工作,调动各类科技资源共同解决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定期召开全省社会发展科技工作会议,动员全社会关注、支持、参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各市科技主管部门一般应设立社会发展科技工作管理处室,并在市级科技计划体系中建立社会发展科技计划专项。社会发展科技工作列为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和创建科技强市、强县(市)的重要考评内容。

(三)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社会发展领域科技创新投入。完善社会发展科技投入机制,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和民间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各级政府和科技主管部门应主动调整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资源、环境、安全、健康等公共领域的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政府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投入社会发展科技的科研经费应达到本级科研经费投入总额的30%左右;对在本地区实施的国家、省各类社会发展科技项目,要安排一定的本级科技配套经费;进一步加强省、市、县联动,共同出资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强参与国家的社会发展领域重大科技活动,积极争取国家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获得国家对我省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更多支持。积极推动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对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投入。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和国际援助项目,积极引进外资投入我省社会发展科技产业。研究制定社会公益科技创新鼓励政策,鼓励更多的科技人才投入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活动。

(四)大力鼓励社会发展科技自主创新。坚持把推动科技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自主创新项目引导机制与经费投入机制。加强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指南的引导和重大项目主动设计的力度,推进社会发展领域共性关键科技问题的重点突破。政府科技经费要向自主创新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倾斜,更多地支持以研发活动(R&D)为起点的科技项目。切实落实知识产权保护法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创新成果获得自主知识产权,鼓励自主创新科技产品的标准化工作。建立有利于推动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计划项目绩效考核制度,对生态环境、公共安全、人口健康、公益服务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科技项目,应单独建立以社会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