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教育教学

小学教育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1-28 12:56: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小学教育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小学教育教学

第1篇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的教育教育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资源的缺乏和教学管理制度的滞后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目前,大多数学校都是通过学习成绩来作为一个学生的衡量标准,充分暴露出应试教育的弊端,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课程设置等方面都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这就对教学资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新课程改革形势背景下,很多学校普遍由于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而导致教育资源比较缺乏,此外,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过于统一化和刚性化,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基本忽视,学生的学科成绩被作为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评定依据,而且教师评优、加薪和晋升都与学生成绩挂钩,教学评价太过形式化,造成教育教学管理质量的价值评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偏激,对小学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起到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2.注重文化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是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逐步由人才专业知识向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型,但是,我国的很多小学教育仍然主要是以文化教育为主导,注重文化课的学习,注重学生智育的培养,忽视对素质教育的培养,在课堂教学缺乏与素质教育相匹配的科目,这是与学校培养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的人才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3.落后的教学管理观念和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又一主要问题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可是,很多学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理念,管理观念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落后的管理观念导致教育管理手段和方式无法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二、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对策研究

针对在教育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如下几条策略来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进行提高:

1.创新性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首要任务

管理理念在小学教育理念里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管理思想的创新是教育思想观念创新的开始,在一个科学的、创新的管理理念的引导下,能够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指明方向和道路,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学校的发展潜力在很大程度是由创新的教育管理机制来决定的,管理创新是建立在教育研究和办学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坚持创新的、可持续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能够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学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优势,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有非常大的作用。

2.注重教师综合素质和管理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是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重要内容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和引导者,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创造性的影响的,通过教师进修培训进行继续教育,使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教师实施因材施教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和发挥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此外,管理人员是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应该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组建一支具备科学现代、创新观念、知识丰富、能力突出的管理人员队伍,是教学管理工作能够高效进行的重要保障,这些对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都是相当重要的。

三、结语

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实施策略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实施,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显得异常重要,教师应意识到教学对象之间的差异性,真正做到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十分关键,教师不仅需帮助他们掌握文化知识,还应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帮助他们塑造健康人格和高尚品质,使其成为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一、教师管理意识的提升与转变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想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首先应从教师着手积极提升与转变自身的教学管理意识,“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和最好形容。从古至今,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业解惑”,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通过提升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从文化知识传授和人格培养两个方面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目前对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对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仅是文化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者,更关键的是可以满足现阶段对教育教学管理的需求,把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管理意识当作重点,并可以不遗余力的投身其中,从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在平常的教育教学中和教师接触最多的人是学生,肩负着管理他们的重任,所以说教师的管理水平与教学水平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当小学教师在进行讲课、批改作业与考试时,应时刻谨记自己不但肩负着知识传播的重任,还要清楚教学管理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价值和重要性。通过教师教育教学管理意识的提升与转变,进而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

二、教学管理需要全校师生团结

改善教学效果是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最终目的,提升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全校师生的团结合作和共同努力。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成功的教学管理需要整合校内外的各种力量和有力因素,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只有全部成员主动参与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才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管理质量。当前在小学教育共同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为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比如,部分家长不愿意主动配合教师共同管理孩子,他们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之后,学校就应肩负着全面教育和教学责任,如果教育不好应该由学校负责。而且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民的责任意识和整体素质有待提升,这也不利于教学管理策略的顺利实施。因此,为充分发挥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作用,社会各界力量和人士应团结合作,全身心的辅助教学管理活动的开展。做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先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重视,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和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建立联系,在相互了解的前提下共同管理。而且学校内部应建设和完善监督孩子读,为教学管理提供科学的、适当的改进意见,并确保落实建议。

三、构建优美的人性化教学环境

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环境是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知识的有效保障,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尽量改善教学环境,并不是不切实际的瞎干蛮干。要想构建一个优美的人性化教学环境,促使学习处于平稳、健康的发展状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不断吸收和运用多个方面的力量,为小学生构建一个和谐、融洽、舒适的教学环境;其二,增强安全保护措施,让学校的正常教育活动和教学管理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确保师生安全;其三,学生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购置和完善教学用品,并简单各种器材和教具的使用情况,使其在教学中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师的地位比较突出,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教师应采用人性化的教学手段和管理模式,让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而且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适当对学生“减负”,在布置作业时应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在考试中不以成绩为唯一评价标准,而是应关注他们在平常学习中的态度、技巧、方法、努力程度和进步情况等。如此,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压力较小,教师也能够和他们成为亦师亦友的关系,真正实现教学环境的人性化。

四、总结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一定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高度重视,高质量的教学管理并不是通过硬性制度,而是管理手段的人性化和科学化。如此,小学教师才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平等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国义.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5,03:11-12.

[2]宋喜民.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5,33:88.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教育管理方法探究

一、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

(一)教育方法陈旧

虽然我国近几年一直在提倡新课改,以此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但是真正适用且落实下来的并不多。基于每个学校的教学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不一样,学校的教育管理方针也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小学教育管理还是用成绩这一唯一的尺度来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那么教师为了成绩有所提高,采用的基本都是“提耳灌输”式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术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式虽然能较快的传授知识但是却无形中压制了学生自主学习、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培养发散性思维及创新精神。这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是亟待解决的问题[1]。

(二)家校教育观念不统一

小学生还不能够独立学习,因此需要别人的引导,学校和家庭在这其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这一点经常被忽视。一方面虽然学校的教育目标就是教书育人,会制定一些措施或者方案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一些家长不清楚或者不理解学校或者教师在教育管理上的一些做法,只要自己的孩子受点委屈或者不满,家长就和学校产生矛盾。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难上加难。另一方面有些学生家长把孩子的教育责任全权交给学校,自己却从来不参与其中,最后只看成绩如何。这两种现象都是两方教育并没有在学生的教育教学方面达成一致,没有明确自己在其中的角色及作用,这样必将造成小学教育教学某个环节的缺失。

(三)师资力量不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岗位所需人才紧缺。教育也是如此,随着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家长都想办法把学生转到条件较好的城区学校,而向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人数越来越少,学生人数少,配置的教师也就少了。但是小学所有的课程的开设不能因为学生人数的多少而变化,这就会出现课多教师少的现状,无奈一些教师就会“身兼数职”,语文、美术、科学……不是自己专业的课程教师也要硬着头皮去上课。所以说随着教育资源的整合,一些专业教师人才出现缺口。虽然还有一大批以前的教育工作者,但是顺应教育发展的新型教师还是需要大量培养[2]。

二、完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教育管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显然,现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法并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教育事业,所以学校可以结合自己学校发展现状探索适合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例如首先应该从教学硬件上改善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且有利于向学生展示出更加多元化的教育信息,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其次,在教育教学的考查中还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考查。因为通过实践得到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往往更加深刻,也更容易发现问题,也可以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小学教育教学并不能只局限于教室里,还应该多开展课本外的户外活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的整体质量。总之,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完善教育管理就是为了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目的。

(二)增进学校与家庭的联合教育,弥补教育管理漏洞

对于小学生的教育管理仅凭学校单方面是无法完成的,因为虽然说小学是小学生脱离家庭,开始走向学校的初始阶段,一天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但是在这个阶段家庭和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是同等重要的。因此家长与学校的及时沟通,教育观念达成一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学校应该积极开展与学生家长联系的活动,增进两者之间的联系,这样学校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可以因材施教;家长也可以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便于回家指导教育。教育管理永远都是家校双方合力的结果,只有家长的积极配合,两方共同努力,共同承担起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责任。这样不仅可以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也可以发现对方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方法的完善与提升[3]。

(三)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促进教师转变角色

教师是与学生直接接触的知识传播者与启蒙者,一个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因此加强小学教师的能力培养,提高其整体素养对促进小学教学教育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国家可以提高小学教师的准入门槛,致力于培养高质量的教学人才,并且提高小学教师的待遇,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特别是学校可以联合开展教师的定期学习与创新教学方法交流,开展自查与自我提升工作,促进教师转变自身角色,切实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自己只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组织者。学生与家长可以起到辅助监督的作用,积极反馈教师存在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不断发现问题并不断提升。结合多方的共同努力,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四)和谐校园有助于教育管理

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正是一张白纸,学校不仅要引导他们学习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文明礼仪、审美鉴赏。和谐、健康的校园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快乐成长,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建立和谐的校园,应该注重两个方面:一是优美的、干净的、舒适的校园环境。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心身愉悦,爱校如家,这便于学生的养成教育;第二是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精髓通过悬挂古诗、书法作品、水墨画等等方式渗透到小学生的思想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总之,不管是硬件上的建设还是软件上的建设,只要符合小学生的成长,在教育管理上就应该重视起来。

第4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教学管理 依法治校

一、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1.坚持依法治校,让管理有章可循,有制度可查,规范办学行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领导的工作就是服务的工作。要真心实意地把教职工当做学校的主人,有事要多与教师商量,听取民意,以便正确决策。充分发挥教代会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凡是学校内与教职工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改革方案,规章制度,教职工奖惩办法等,都经教代会审议并通过。发扬民主,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有利于校长将学校的良好意图转化为教职工的意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协同力。

2.以人为本,师资是教育的脊梁,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学永恒的主题。学校应该成为师资队伍成长提高的基地,校长最大的贡献就是带出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对此,针对不同年龄,提出分层要求。如备课,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整理形成教学理论。

抓住青年教师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抓住了学校的未来,抓住了教育的未来,为使青年教师尽快成熟起来,成为学校的青年骨干教师,以致成为名师,必须通过三条渠道,落实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一是名师出高徒。通过建立全方位的带教网络,层层带教,使青年教师干有方向、学有榜样。特别对一些持续发展有望的青年骨干教师推行“导师带教”制。加大中、青年教师培养力度,要有切实培养计划,详细记载培养过程。二是舞台出英雄。千方百计创造机会,搭建大、中、小各种舞台,让青年教师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组织全体教师进行教学大比武、举行公开课、优质课评比等教学活动。三是氛围出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合适的校园土壤,丰富的校园养分,让青年教师在优化的环境里迅速成长。

二、深入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

学校工作要切切实实以教学为中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课堂教学都是学校育人工作中一项最经常、占用时间最多、涉及面最大、内容最广泛的活动。课堂教学犹如一日之餐,实施素质教育,正餐要吃好,不能只拿零食补。因此,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排除干扰,咬定青山,自始至终,突出教学工作的地位。课堂教学时,坚决反对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形式化,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漫无边际,使教学抓不住教材重难点,要求教师平时课堂教学要有新意,不要总是老一套。在课堂教学上,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推进研究性学习,建立新型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大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彼此相互讨论交流,重视合作方式的学习。为抓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授课水平和教学效率,我们对教学常规检查、质量检测、校本研究、骨干及课改典型教师的培养、教师的基本功、各种教学活动及竞赛活动等常规性的内容进行有效实施。

如何评价一所好的学校,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学校,必须有好的声誉,而好的声誉,首要的是孩子在学校里学得好,学得有出息,毕业时能较容易地进入声誉同样较好的高一级学校。老百姓评价一所好学校的标准,无疑是一条比铁还硬的定则。教育家们认为,好的学校,起码有三条:一、学生上课聚精会神,气氛活跃;二、课外活动龙腾虎跃;三、学校管理井井有条。

校长要“沉”下去,走近教师,走近学生,走进课堂,走进教材。要经常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听课、评课,指导性评课必须一课一评,要有指导性意见,经常翻阅教师的备课和学生的作业,在备课上提倡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与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教案设计与讲课要尽最大努力相符,经常召开不同形式的师生座谈会,利用适当场合与教师个别谈话,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要倾听教师对教学管理的意见或建议以及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要求。

要经常参加学校里的教研活动,一起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方法,商讨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根本的转变,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是自然的自发的过程,也不可能通过一两次学习就能完成,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校长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通过典型事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同时,校长要保持教师的角色,教好一门课。要经常带头上示范课,自加压力,努力做到学有专长,教有特色,这样,更有利于指导教学工作。

三、抓好基础教育,创学校特色

基础和特色好比两个翅膀,只有两个翅膀都硬了,学校才会腾飞。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提出高大远的要求,必定会拔苗助长。目前,成人写字水平不高就是因为小时基础没打好。夯实基础,就是围绕“身体锻炼好,行为习惯好,文化基础好”这三个方面,分解出许多具体要求进行训练。针对学校班容量大,学生浮躁等情况,当今,尤其要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一抓到底。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不能放松,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不能放松。在任何时候,都要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如果在小学阶段,应该读的没有读,应该看的没有看,应该做的没有做,那将是学生终身的缺失,终身的遗憾。我们要为学生的终身负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写字、学会读书、学会唱歌、学会做操、学会扫地、学会负责、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讲究科学,要按照规律办学,掌握和遵循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与青少年身心发展相适应的基本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人云亦云,不赶时髦,扎扎实实做好基础,为学校特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付鹏飞.《农村素质教育教学探索》,2011年6月

[2]张怀远.《小学教育教学之我见》,2009年12月

[3]蒋德志.《如何抓好农村小学学校管理》,2007年5月

第5篇

1.教育教学管理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主要从教师教学观念出发,要求其在教学中坚持以小学生的需要为前提而设置科学的课堂教学方案。有关文献指出,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不仅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且重视教师的课前备课方案。教师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进行优化教育教学管理,秉承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观念。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应尊重学生的发展需要,以学生的特长、爱好作为培养适合学生最优发展的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上积极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利用教学方案中设置的有趣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消除其对学习的恐惧感,为学习树立自信心,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师的课堂教学。“以人为本”这一观点对于加强学生的课后练习重新进行审视,以往的课后练习仅仅针对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忽视了学生课外知识的普及。例如,语文学科中有关于尊老爱幼的教学内容,教师于课后布置的练习可增添“你在家里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尊老爱幼”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自行寻找问题的答案,拓宽课外知识的领域。此外,教师应定期总结自己“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管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反思,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修正并改进教学方案,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2.教育教学管理应注重师生交流

教师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促使教育教学的管理与学生的学习达到双赢。教学是一个连贯、完整的程序,如同计算机应用程序,实践的过程应符合程序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程序的编排者,于课前、课中、课后等阶段与学生进行沟通协同,与各位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用眼睛去素描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为学生的困惑提出建议,让学生及时纠正学习方法。教师应秉承一视同仁的教育理念,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督促,让其明白应始终保持虚心学习的心态;对于成绩较差且学习能力有待于提高的学生应给予安慰及鼓励,加强课后的辅导工作,贯彻“三心”的教学理念,即“细心、耐心、恒心”。回顾分析传统教育管理中课堂上的教学,教师仅仅旨在完成本次课时的任务,缺乏与学生的必要沟通,一味向学生灌输课前准备的教学内容,没有及时了解学生的课上接受难易程度,这就导致了教师教学质量止步不前。新课程的决策富有人性化,提倡教师于课前、课中及课后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语言的交流中实现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同一时间发生、有机结合的过程,互相积极交流能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对构建和谐的教学课堂具有促进作用,且同时实现了教与学双向发展的进程。

3.课堂回归自然的教育教学管理

人是自然发展的产物,加强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能拓宽精神领域,对于小学教育阶段具有辅助教学的作用。因小学生年纪小,对世间万物怀有好奇的心态,向往一切美好的景观或事物,而大自然这一临近人类内心世界的公共场所为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提供了条件。例如,小学教学普及自然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向学生讲解教材内容时可结合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进行授课,课前准备小型的盆栽、动物标本,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仙花盆栽及蝴蝶标本。在课堂上,教师利用这些辅助教学“工具”进行阐述,形象而生动的语言结合教学“工具”充分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不仅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良好习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重视学生课后的活动,教师可定期为学生开展一些与课内知识有紧密联系的课外活动。例如小学语文《小白杨》一文,西北地区的教师完成课上授课内容后,借助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可安排学生在课后对生活中的白杨树进行观察,亲身体会白杨树高、挺拔、色白的外形特征,实现从课上教学向自然回归的目的。研究证实,提升学生对自然界的认知度是其锻炼写作能力的基础,为学生提高景物写作水平奠定基础。

二、结语

第6篇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过程中,由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队伍素质低,还是采用以成绩评定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将成绩作为唯一标准,使得学生仅仅关注成绩,而对于自身的综合能力以及综合素养都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二)老师缺乏对于学生心智的研究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特殊阶段,心智很不成熟,心理素质都比较差,但是老师往往对于学生的这些心智方面的问题不怎么关注,而且往往是遵循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导致老师在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着盲目性、实用性以及针对性的问题,教学过程极为枯燥无味,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提升,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能力提升。

二、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创新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从以上问题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老师在实际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由于自身问题直接影响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质量与水平。因此,当下的关键性工作便是要进一步提高老师队伍的素质与水平,尤其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优秀教师队伍,这才是确保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新时期的素质教育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同样也对于老师的综合素质与水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要进一步对于自身的能力进行锻炼,进一步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技术手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不断提升老师自身的人格魅力,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健康顺利开展。

(二)构建良好教学环境

众所周知,教学环境对于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心情以及学习情绪,影响到学生学习水平与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说是,教学环境是决定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性条件。老师必须要联合学校有关部门,对于学生学习所必需的设备进行改进,配备一些高档的教学设备,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学生学习。另外,老师还需要进一确保课堂的学习秩序,这也是创造良好教学环境的重要举措。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自觉地维护本班级的正常课堂秩序,重视教室的合理布置,注重班级风气的塑造,这样可以进一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学生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改变传统教育教学观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家大力发展素质教育,老师必须要对于素质教育的实质内涵有着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有深刻了解了素质教育的实质,才可以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规范自己,对于陈旧的思想进行抛弃,改变传统的那种呆板的教学理念以及方法,以培养孩子全面进步与发展为目标,使得老师的自身各项工作可以得到顺利开展。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不仅仅指的是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德智体美全面进步与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及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与发展。另外,老师再不应该将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审视学生,而必须要根据新课改的需要,建立起更加完善的评价与衡量标准,从而确保学生评价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第7篇

一、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些学校具有悠久的历史,整个学校的氛围已固化,一些教师在一直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这已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学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都不到位,管理体制很不健全,很多工作都“无章可循”,已成为学校快速发展的瓶颈,甚至成为学校健康发展的绊脚石。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必须要以“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科学育人”的思想为宗旨,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那不是你能管得了的,教育教学管理水平。当前,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活动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四方面: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当前的小学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专职教师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音乐、体育教师严重不足,从而就导致许多教师存在“教非所学”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提升,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深入贯彻落实:其次是学科结构不合理。目前,小学教师的学历进修主要通过函授、电大和自学等渠道进行,且取得的学历中有三分之二以上是文科专业,这种重层次轻专业的倾向,使得小学教师学科结构失衡的问题十分突出。其次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偏大,特别是一些小学教学点,教师队伍老龄化趋势令人担忧。由于编制的硬性规定,新教师难以充实进来,致使需要年青教师的地方,教师的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再次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当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教师不配套,往往是一个教师教两个互不相关的学科,如体育教师教外语、语文教师教物理等。在一些学校,课程是按规定开设了,但教师不能保证,课表形同虚设。

(二)应试教育观念仍然存在

传统的管理理念以及思维模式仍然影响着师生,仍然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纵观目前小学课堂的现状,不少学校应试教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教学内容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目标、方法、理念和学生发展的不协调,师生关系和评价方式不和谐;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法、教师与教材、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等等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背离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而且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阻碍了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强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对策

如何有效强化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完善专职教师结构

纵观当前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专职教师结构不合理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断完善专职教师结构是很有必要的,从而对教师的专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手段,而且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优化专职教师结构,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贯彻落实素质教育。

(二)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

要求教师对新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以及关键内容进行充分学习,逐步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严格遵守新课改中提出的要求,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这里所指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从整体上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与此同时,教师结合新课程理念建立起相应的学生评价以及考核体系也是很有必要的,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能够将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唯一参考指标。

(三)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基本职能,培养人才,关键在于教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专业机构,学校教师队伍要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必须拥有宽广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和良好的能力,而这些品质的形成有赖于长期且严格的学历教育并通过相应的职称级别得以体现;此外,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一个老中青搭配合理、交流合作频繁,善于从对方吸收各种教法精髓的教学梯队。从实践层面看,优化教师结构,吸引优秀学子,培养精英人才,是学校发展的共同经验。一流的学校总是拥有一流的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所有学校的共同追求;除此之外,强化对教师的考核也是很有必要的,学校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教师评鉴体系,建立起一套科学且合理的考核机制,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师的工作水平。倘若有不符合标准的教师,要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指出,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如果还是不能够胜任岗位,就应该进行调岗。也就是说,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是需要依靠教学质量管理思想作为指导的。

小学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问题,需要教师高度重视。我们不但要制订出一套合理、科学、规范化的制度,更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波动,调动社会的各种力量,在情感和心理上进行思考管理。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我国小学教育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福英.小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于慧三.论小学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和措施[J].华章,2013(33).

[3]田景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探究[J].才智,2013(16).

第8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教育教学;优势;应用

一、引言

根据人的身心发展阶段特点来说,小学生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不够稳定,容易被外在事物所吸引,自制力不强,意志力也较差;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更多的是对画面、形象和机械知识有所记忆,而且多是无意识记;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且多与学生本身的感性经验相联系。所以在进行教学时,单纯靠书写和讲述无法顺利达成教学目标,也很难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改善这种情况。多媒体技术就是把声音、图像、文本、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到一起的技术,有效的多媒体教学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视觉印象,从而提高学生对某部分知识的记忆,因此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优势

一是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过去进行小学教学多是依靠教师讲述和在黑板上书写,教学模式单一,且枯燥无味,不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用多媒体技术,选择合适的视频、动画、图片、音乐等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在学习《静夜思》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虚拟的李白作诗时的景象,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学习《图形》时,将不同图形之间的变换做成动态的过程,以此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二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依然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只在回答问题时有存在感,没有体现出新课改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借助多媒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学生对于课堂的参与程度,让学生亲身体验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比如使用多媒体播放符合教学内容的短片,由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从中学习到和领悟到的知识,再由教师进行评价和指正,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是加强学生的认知,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视觉、听觉等,特别是因为小学生阶段抽象思维不发达,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将需要教学的抽象内容转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多媒体片段,让学生在多种感官上受到刺激,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帮助学生加强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多媒体还可以扩宽学生的视野,学习不同地区、国家等的理论、技术、风俗等。

四是方便教学,多媒体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具体和有序的进行教材知识内容的传授,进行教学内容的演示和直观展示,而且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收集大量的相关资料,丰富讲课内容的同时降低备课难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是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收集多样化的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用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欢乐、悲伤、爱国等,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使学生通过观赏视频、动画、图片等,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教学中去,增加感官刺激,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三、多媒体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要借助多媒体,结合课程需要讲述的内容和教材,以及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大量应用图片、动画、音乐等进行知识的演示和展示,从而将需要学生理解的知识从抽象转为具体,将所学内容变得直观,并富有吸引力,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创设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

(2)降低知识迁移难度

知识的迁移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一般小学生对于不同课堂知识的迁移存在困难。而多媒体的使用可以用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知识的盘点、总结和整理,利用媒体帮助学生进行操作和联系,形成丰富多彩的图片,投放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降低学习的难度;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梳理教学中的重难点,提高学习效率。

(3)提供交流平台

多媒体作为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可以向学生展示课堂所学的所有内容,同时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延伸。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可以将教学内容变成动态的或静止的画面,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直面教学重难点,并对知识形成系统的和整体的印象,提出其中存在疑问的地方,向教师进行询问或自由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得到答案。所以多媒体相当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将教师从课堂的领导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作者,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的交流和解决,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增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促进教学知识共享

小学教育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教学工作具有较大的重复性和琐碎性,但多数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师可以通过多年教学积累的经验、教案设计、教学活动开展、教学方法优化等资料,建立相关的信息数据库,与其他教师和学校进行资源共享,分享精彩课件和课堂教学案例,从而促进班级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教学的相互进步,促进小学教育教学的整体发展。

(5)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应用

学校可以借助多媒体形成系统的监控系统,保证学校安全和教学秩序;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帮助教师和管理人员等更好的安排工作,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同时网络系统的使用还可以使教师吸收和引进其他学校、地区和国家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加强与其他地区的教学沟通,从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多媒體的使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方便教学,因此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加强对多媒体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降低知识迁移的难度,为师生之间交流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知识共享等,从而提高小学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琼.多媒体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