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施工图论文

施工图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29 09:46: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施工图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施工图论文

第1篇

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土木工程的长远发展,与当前主流的环保理念相结合,从而实现完善的工程施工体制,需要建立绿色的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一)绿色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含义分析

分析绿色施工技术以及期施工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绿色施工的基本含义。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绿色施工就是在保证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现代化的技术进行的工程施工。其中包括对周边资源的合理使用以及噪音、空气等污染指数的最低值为指标的施工理念。因此,绿色施工就是一种环保型施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施工项目之一。

(二)提倡绿色施工的意义分析

绿色施工理念的提出,对于传统的施工产业并非是一种强大的冲击。实际上,绿色施工有着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意义。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在传统的施工环境中,将绿色施工的理念引入,并且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与改进,从而既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又对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利用,对环境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因此,对于绿色施工而言,有以下方面的意义:

(1)绿色施工是未来施工的发展方向

由于目前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主流话题,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对于资源的合理利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程。因此,未来的建筑施工应该能够以合理利用资源为重点,并且降低对周边环境以及空气的污染与影响,从而在最大的限度内提高了施工的生产水平,并且满足了人们的基本需求。

(2)绿色施工是一种全新的理念,解决了长久以来发展与环境直接的矛盾

人类发展必然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但是由于发展初期的环保意识淡薄,人类为了满足生存而进行粗放式的开发,从而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绿色施工的理念引入,实际上就是在提醒人们,只有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生存的地方,才能够真正地发展。

(3)节约型施工不再只是一种口号,而是形成了一种理念与体系

绿色施工的提出,让粗放型施工的模式开始遭受到冲击。实际上,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的生活并非只是遭受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现在也逐步成为了主要的污染源之一。因此,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考虑周边环境以及生活质量而进行的粗放施工,必然会遭到排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现有经济,提倡绿色施工是一种必然。

(三)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绿色施工的理念不断深入,绿色施工的技术也开始得以发展,并且是在实际的生产与开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那么,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分析呢?首先,对施工的现有进行分析与归类,从而保证传统施工的基本模式。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现有施工技术中找寻基本的发展接口,从而实现传统施工与绿色施工的对接。传统的施工技术对于噪声的控制、运输材料的沙尘控制、水资源的防污染情况,甚至是包括光污染等都没有更好的防护体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尤其是目前一线城市雾霾严重,这与传统的粗放式施工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在这样的基本状态下,引入现代化的绿色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绿色施工技术形成完成体系之前,绿色施工只是一种理念,是为了能够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污染排放,合理使用周边资源。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施工技术开始有了初步的应用。其中对于噪声污染,建筑施工中引入先进的设备,并且制定了相关的绿色施工条例。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施工参考标准。这样,施工技术就得以在传统施工的基础上得以应用和发展。其次,在不同的环境中,应该采用不同的绿色施工技术。依托实际情况进行施工技术的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完善绿色施工的效果,从而保证了绿色施工技术的实用性。例如,在城市城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要充分考虑噪声污染以及光污染的现象。总之,很好地实现绿色施工,是非常重要的。最后,绿色施工在未来建设中的发展将更为顺利。改造世界、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与目标,在进行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生存居民的认可与支持。绿色施工技术在未来发展中,将会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从而保证了生产与发展的协同性。

二、土木工程中绿色施工的管理分析

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但是,如何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绿色施工,如何能够按照绿色施工的标准进行施工,就需要对绿色施工进行合理管理,从而保证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严格采用绿色施工技术,秉承绿色施工的理念。

(一)依托实际施工地形进行合理施工

在施工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施工的环境进行合理分析,从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地形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例如,施工场地有地下水或者是施工频临居民区。那么,在这样的场地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就必须注意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地下水的防污染问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污水排放的专有渠道,进行合理的污水排放;第二就是要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因为周边居民区会受到噪声的污染,从而影响居民生活。此外,光污染也应该考量在其中。因为夜晚的光辐射还是很严重的,因此需要将工作使用的灯安装灯罩,减少晚上的光污染。

(二)秉承环保理念节约用水用电

节约环保是永恒的话题,因此在进行绿色施工的过程中,依然需要秉承节能减排的理念,在使用水和电的过程中,保证安全和正常施工的前提下,一定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这样不仅仅是对能源的节约,更是能够在一定情况下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减少因为水和电造成的二次污染。总之,绿色施工的技术应用需要管理部门的监督执行,保证将绿色施工的理念应用到广大的施工队伍中,从而建立真正的绿色施工团队。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与设计的协作分析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计,两者应该能够实现协同的作用。因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施工环境和施工设计中存在一定的差异,造成无法实现合理化施工。因此,在施工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及时做出修改,并且进行及时的更正。对于绿色的土木工程施工理念而言,需要重点强化绿色的理念。在施工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先进行实地考察,明确施工环境的合理性,然后根据施工环境进行绿色施工的设计。

(一)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条件方面与设计的协作分析

施工设计很多时候凭借的是经验,因为对于施工的设计师而言,已经有过太多的设计经验,这些经验足以拿过来进行活学活用,从而保证了设计的进度。但是,在施工方面,一定要对施工条件进行实地考察,从而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受到设计的影响。因为在很多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一些突然的状况或者是环境的不合理设计,造成了在实际施工与设计施工有着很大的差异,这就造成了施工的阻碍,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施工进度。因此,为了能够实现两者的协作与统一,就一定要先对土木工程施工的条件进行提前调查,并且将施工环境可能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进行设计,从而在遇到突事件的时候,也能够合理地进行安排。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施工理念方面与设计的协作分析

如上文所阐述,针对现代的施工条件,更多的是需要采用绿色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方案。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设计方案中应该能尽量采用绿色施工的措施,从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顺利进行。由于现代化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快,造成了在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例如,在城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的噪声污染以及沙尘污染,都会对周边的人们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需要提前进行施工理念的设计,提倡绿色施工的设计理念,从而避免造成意外的损失。

四、强化土木工程质量控制的措施的必要性

建筑物筑建在哪个地域,当地的地矿环境好坏、气候情况等都是制约建筑工程质量的外部因素。而一般外部因素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作用都是无法改变的,例如,在我国四川或是云南多容易发生地震或是容易泥石流,那么这种恶劣的地质环境以及暴雨的冲刷就会给建筑物的筑建带来很大的局限性。每栋建筑物的筑起都是给人类遮风挡雨的,是给人们进行生活、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提供一个避风港的,如果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能承受起一定的负荷或是存在着质量隐患,那么人们的生活、学习、娱乐将不能正常运行,甚至可能因为工程质量问题而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我们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把控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和监理方首先要严格律己,再去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做到细致入微,这样才能将建筑工程质量把关工作做到实处,故而强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五、土木工程施工后需对工程进行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施工后,首先监理单位要求施工单位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质量自检工作,施工单位自检完毕后,监理单位再进行全面的复核,如果发现施工单位没有按照图纸严格作业的,将其详细的做好记录;若因为施工方的善意改动施工方案而给工程可能带来质量隐患的,监理单位不予验收签收;如果施工方是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作业的,监理方需连同建设方、施工方以及建设方一并对其工程进行验收确认。

五、结语

第2篇

根据目前的岩土施工现状来看,其中很多的企业在施工中存在很大问题无法有效的利用一些新技术来促进其发展,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缺乏专业技术比较强的人才,导致了企业的岩土施工技术仍然是延用传统的技术,无法提升施工的效率。面对上述情况,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将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尽快的应用到工程当中,以此来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此外,施工企业应不断的加强基础建设的水平,将人才培养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我国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一)不确定性

一般岩土工程的勘察报告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场地数据,因此造成了对场地岩土的性能了解的不够透彻;岩土的结构和性能的参数常常会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一定的变化,而岩土工程的施工恰恰又很容易对环境条件造成改变;若是相应的岩土结构发生变化,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岩土施工,为工程施工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二)区域性

岩土根据区域以及自然条件的不同,其性质也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性质的土应力应变关系都是不一样的,对施工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在施工的技术选择上,上海比较重视软土的,而重庆地区注重山区岩石的,这些都是由于区域性所造成的不同。

(三)隐蔽性

像锚杆等是岩土中的隐蔽施工,在运行中也同样是在隐蔽的环境下所进行的,问题不容易被发觉,一旦出现问题进行处理的难度也相对较大,同时对问题的解决程度也需要靠时间来验证。

(四)依赖性

随着科技的进步逐渐的出现了沉井施工技术、高压喷射注浆法等,使得我国的岩土施工技术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使得岩土工程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五)前导性

对于施工技术的研究,一般都是先对施工的效果进行分析,然后再计算理论和设计的方法,一些技术发展的十分迅速,但相应的计算理论和设计等仍在缓慢的进行。在这一点上充分说明了岩土工程施工有着一定的前导性。

三、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一)沉井施工技术

沉井施工技术也是沉箱施工,它具有很多的优势,主要包括:沉井施工技术对周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较小,施工所需场地也较小等。这些优势使得沉井施工技术比较容易被岩土施工企业所接受,在城市的建设中也就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应用。此外,沉井结构能够依照原本的设计来进行麦田,这样就能更好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将承载的面积扩大,以此提升了承载的水平,也正因如此,才被施工企业所广泛的应用。

(二)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岩土工程施工中,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目前已经成为了岩土施工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施工技术。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使得岩土工程的施工设备及材料等方面都得到了进步,由这些设备和材料所研发的新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工程中的常见技术,有着无噪音、无振动等特点,这些特点使施工技术比较适用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层施工。

(三)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

所谓喷射混凝土技术,就是将按照一定比例所调和好的料利用喷射机将材料喷射在受喷面上,最终使受喷面接触到拌合料之后凝结成混凝土,从而达到加固的作用。现代岩土工程施工中,喷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在深基坑支护等方面,将喷射混凝土技术与钢筋网结合在一起使用,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在进行喷射混凝土技术应用过程中,应对喷射材料的选择和配比上有较好的掌握,同时也要定时对设备进行保养,保证设备的使用性能。可以说喷射混凝土技术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促进岩土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的措施

现代的施工企业应在岩土工程施工新技术上将不断的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来作为大的前提,因为在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水平对整体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新技术的实施。这就要求岩土工程的施工企业应重视对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应重视对施工人员技术的培养,努力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此外,应依照新的标准和管理来对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和质检人员等进行培训,将对新技术的推广放到实际中来,使新技术的应用能够切实的提高岩土工程的质量。新技术的应用将给施工企业带来一定的发展和竞争优势,不仅能够在工期上有所减少,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长久以来将为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上的回报,使企业的效益得到不断的提高。作为岩石工程施工单位的领导应清楚的了解到新技术的应用为企业所带来的好处,积极的将施工新技术和新工艺应用到工程施工中来。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也能够提升我国岩土施工的质量以及水平,带动我国岩土工程施工的稳固发展。

五、未来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第3篇

通过资料提示和教师启发,学生一般在接到任务单以后,要对任务进行分析,其实就是把任务分解成更小的组成部分,并弄清要完成这些一个个小任务需要用到的旧知识有哪些和能学到哪些新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成试验准备工作的任务分析中,通过组内的查资料及讨论,他们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土的剪切试验教学的任务分析中,由各个小组进行讨论和查找有关学习资料,一部分学生先准备需要的所有操作仪器,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土的剪切试验的操作,再总结操作中用到的理论知识。另一部分学生是先学习可能在操作中用到的理论知识,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等。他们通过不同的分析思路来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二、学生完成任务

在完成试验准备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观看试验设备,要求各小组在这一环节中能认识切土刀、烘箱、凡士林、应变式制式直剪仪;位移计;天平、环刀等设备,并能熟悉每种设备的使用、养护和维修的相关内容;另外,每个小组要按要求取四个土样。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来完成任务。在土的剪切教学中,在学生自主或教师协作完成任务这一环节中,由各小组的讨论和小组现场操作,要求各小组在这一环节中能认识出各种仪器和它们的使用方法,并能阐述出每种仪器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完成土的剪切试验的操作过程等相关内容。阐述时,一般先由小组内相互讨论然后,每小组由一人来代表该小组成员的观点进行阐述。

三、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学生对完成任务的总结、归纳、反思与巩固的阶段。在学生完成相应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评价,评价先是由学生自评、,然后组内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再是各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和点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做到评价既公平又公正。土的直接剪切试验教学的讨论评价环节中,先由各小组内部评价再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对各小组完成的情况给出公平、公正的评价。

四、教学效果评价

第4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措施手段

引言

岩土工程勘察在快速的发展过程中,不论是在体制还是在勘察方法、计算机辅助软件、勘察报告编制等各方面工作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还在在不断优化中。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地基和基础以及地下工程的关系。由于地基土是因地而异的,在接受一项岩土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该工程的主要技术矛盾是什么,需要解决哪些主要技术间题。在对设计意图和设计要求以及建筑物荷载情况了如指掌的情况下,在岩土工程勘察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就基础及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给以充分的论证和分析,最终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岩土工程勘察才能提高勘察成果质量,才能有较大的市场。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这一方法的本质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地面的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分析其性质和规律,并藉以推断地下地质情况,为勘探、测试工作等其他勘察方法提供依据。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1.2勘探与取样。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但是,物探成果判释往往具多解性,方法的使用又受地形条件等的限制,其成果需用勘探工程来验证。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岩土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其中钻探工作使用最为广泛,可根据地层类别和勘察要求选用不同的钻探方法。当钻探方法难以查明地下地质情况时,可采用坑探方法。坑探工程的类型较多,应根据勘察要求选用。勘探工程一般都需要动用机械和动力设备,耗费人力、物力较多,有些勘探工程施工周期又较长,而且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时应具有经济观点,布置勘探工程需要以工程地质测绘和物探成果为依据,切避盲目性和随意性。

1.3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岩土工程问题分析评价提供所需的技术参数,包括岩土的物性指标、强度参数、固结变形特性参数、渗透性参数和应力、应变时间关系的参数等。原位测试一般都藉助于勘探工程进行,是详细勘察阶段主要的一种勘察方法。原位测试的优点是试样不脱离原来的环境,基本上在原位应力条件下进行试验所测定的岩土体尺寸大,能反映宏观结构对岩土性质的影响,代表性好。试验周期较短,效率高尤其对难以采样的岩土层仍能通过试验评定其工程性质。缺点是试验时的应力路径难以控制、边界条件也较复杂有些试验耗费人力、物力较多,不可能大量进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试验条件比较容易控制边界条件明确,应力应变条件可以控制等入可以大量取样。

1.4现场检验与监侧。现场检验与监测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现场检验的涵义,包括施工阶段对先前岩土工程勘察成果的验证核查以及岩土工程施工监理和质量控制。现场监朋则主要包含施工作用和各类荷载对岩土反应性状的监测、施工和运营中的结构物监测和对环境影响的监测等方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井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的问题

2.1勘察质量不高。目前许多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第一,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其次,是钻探、测试及取样不符合规范要求,现场勘察时,为了抢速度,钻探取样不执行规范,往往是2~3m才提一次钻,结果往往造成分层位置不准确,或漏掉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如薄的软弱透镜体,小裂隙等。此外取样时,有的不用取样器,而直接从岩芯管中取原状土样。更有甚的是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2.2勘察纲要编制不完整。部分单位勘察纲要内容不完整,甚至未经审核审定就施工。也没有勘探点平面布置图。个别单位甚至无勘察纲要。责任人签名或仪器编号填写不全。如室内土工试验、野外施工记录、静探试验记录缺责任者签名及试验日期,缺乏可追溯性,部分漏签、部分自动记录静探数据无责任人签名。不少单位对勘察原始资料的校审未真正落到实处少数单位原始资料归档制度不完善,有的原始资料缺失。

2.3忽视生态环境的论证。一些勘察单位对岩土工程设计、施工论证不足,其结果是导致灾难性后果。如建筑场地四面紧邻高层建筑物或马路,对于这种建筑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除了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定的一般要求进行外,还应重点论证工程施工及运营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但勘察报告中常常忽略这方面的工作,致使无法满足岩土工程施工及设计的要求。基坑开挖时使用的很多技术手段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反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三、强化岩土工程勘察的措施

3.1严格执行建设程序、规范市场行为、推行全程化监理科学的建设程序应当遵循“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不按原则办事,必然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一方面必须仰仗政府主管部门按国家的法律、法规,对项目招投标和实施过程中的行为主体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管理,另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工程监理全程化,采用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勘察质量和投资效益最大化。

3.2严格市场准入、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加强相关人员培训经过近年勘察设计资质换证,对勘察设计单位进行了一定的清理整顿,对规范市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的勘察资质门槛很低,尤其是打破行业壁垒后不同行业间的衔接过渡尚未完成,以高级工程师的数量来衡量技术水平不能如实反映勘察企业的技术实力。建议尽快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通过采用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质双重控制来规范勘察市场、促进勘察技术水平的提高。

3.3加强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认证,健全质量管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过程模式作为标准的结构。勘察设计企业应通过有效应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运用过程方法,采用PDCA循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的实施和管理,持续改进。提高勘察设计的能力,增加顾客的满意程度。:

3.4采用先进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在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避免勘探点布置的随意性,可使用克里格法。在岩土工程分析评价中,为提高精确度,可使用多道瞬态面波勘探技术和高密度点法。岩土工程勘测中,为了准确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使用回归分析。岩土工程勘测资料的整理中,为了保证成果的正确性,应使用计算机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袁明.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方案的优化设计[J].岩土工程界.2007.(04).

第5篇

1.1塑性收缩裂缝

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比较常见,通常,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自发的收缩现象,在收缩时受到钢筋等外部条件的限制时,其内部产生拉应力,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凝结时,骨料会出现下沉现象,钢筋的阻挡作用会抑制其下沉,产生沿钢筋方向的塑性收缩裂缝;接着,混凝土的体积会随着表层水分的蒸发而减小,发生缩水收缩。高温、多风的气候环境下容易出现塑性收缩裂缝,在混凝土没有完全凝固或者混凝土浇筑结束后,若没有对混凝土表面做覆盖工作,导致混凝土表面脱水,出现裂缝。塑性收缩裂缝容易在混凝土表面延伸,故其危害较大。

1.2温度裂缝

由于温度影响导致的混凝土裂缝比较常见,尤其在混凝土施工的后期阶段。温度裂缝具有深度、走向不确定的特点,在温差变化较大地区的混凝土结构中容易产生。

1.3干缩裂缝

在混凝土养护期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在外部条件的影响下,若表面失水较多,产生大的形变,而内部形变较小,导致拉应力的产生,进而出现干缩裂缝。

2水利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

2.1气候温度因素

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气候变化,施工过程存在较大的温差,例如夏日的日照,冬季的低温和内部存在的温差等,都会使得混凝土发生收缩膨胀现象。若混凝土处于硬化期,水泥能够释放出大量的热,并且在其内部出现一定的拉应力,在温度下降的情况下,拉应力逐渐增大。由于混凝土是脆性建筑材料,不具备高强度的抗拉能力,所以当拉应力超出其承载能力范围时,就会出现裂缝。

2.2材料因素

2.2.1水泥质量引起的裂缝水泥材料的质量和型号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时间和人力投入,选择质量没有保障的水泥材料,或者水泥型号不符合施工标准;在材料投入使用前,没有对材料进行抽样检查就直接投入使用。这样一来,会使一些质量不合格材料加入到工程建设中去,与施工标准要求相违背,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许多隐患,严重影响工程质量。2.2.2原材料的配合比不合理混凝土中的粗骨料石子粒径、含沙量、水灰比以及外加剂的添加量等配合比不当,影响结构强度,还会影响浇筑时的和易性和坍落度,导致裂缝的产生。2.2.3钢筋腐蚀引起的裂缝在自然环境下,如果混凝土没有按照标准搅拌和浇筑,而且构件的保护膜厚度不达标、防腐措施不当、钢筋周围氯离子含量较高等情况,会破坏钢筋表面的保护膜,导致钢筋锈蚀、膨胀,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钢筋锈蚀后,其承载能力下降,会引发其他形式的裂缝,而且这种纵向裂缝会不断恶化,可能诱发混凝土保护层脱落甚至钢筋锈断现象。

2.3施工工艺引起的裂缝

正确施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裂缝的产生,水利工程中,很多混凝土施工过程不规范,施工前期没有经过严格的地质勘察,施工过程不合理。例如,地基没有压实,而导致其承载力不够;混凝土浇筑过程不合理,使模板发生变形;长时间的搅拌混凝土导致其和易性降低;混凝土、外掺料的配比不符合施工要求,随意更改水灰比;混凝土振捣不够均匀、密实,降低结构承载力;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到位等等。

2.4监管工作不到位

施工现场杂乱无章,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施工行为,施工过程随意性强,责任落实不清,出现监管互相脱节、施工秩序混乱的现象,使施工现场存在许多质量安全隐患。

2.5后期养护工作不到位

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是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常水利工程施工都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容易受天气的影响,如果不采取一定的养护措施或者养护过程不合理,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较快,导致塑性变形,产生裂缝。

3水利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3.1针对气温影响采取有效措施

减轻温度应力能够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气温燃热的夏季,适当减少混凝土浇筑的厚度,通过浇筑面层散热;还可以在混凝土内部埋设冷水管,降低温度。浇筑混凝土时,采取措施避免阳光暴晒;气温急剧变化时,采取保温措施,减小温度差。

3.2优化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采购混凝土原材料时,不可一味追求价格低廉的材料,要以工程实际需求为依据,选择质量、型号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并且,在材料的储存过程中,做好防潮、防晒措施;根据施工需求严格控制水灰比,合理确定骨料级配和含泥量等,经过配比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使用。

3.3做好施工过程的监管工作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制定管理计划和措施,杜绝违规操作行为,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实行施工质量责任制,并将责任落实到位,在原材料、中间产品和工程质量管理的每一环节都有相应的负责人,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处理。

3.4优化施工操作

高水平的水利工程建设离不开科学的施工工艺,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以及构件的制作拼装过程中,确保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施工工艺。严格控制施工过程,确保支架、模板的强度满足工程标准需求,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支架、模板等进行严格检查,为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工作。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处理,不可抱有侥幸心理。

3.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要根据实际的施工需求,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后期的养护工作不仅能够降低裂缝产生的几率,同时提高混凝土的承载力与强韧度,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

4结束语

第6篇

鉴于高层建筑中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后浇带模板支撑系统只有保证独立性,才能保证后浇带施工取得积极效果。结合高层建筑施工后浇带施工实际,在后浇带的模板支撑系统施工中应把握以下原则:

1)后浇带的两侧支撑要保证足够的数量,之间距离应在1m之内。保证后浇带的两侧支撑有足够数量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后浇带支撑的力度满足要求,其间距的保留也是为了便于两侧支撑的拆除。这种方式不但有利于保证后浇带两侧不受影响,同时也提高了后浇带施工质量,为后浇带施工提供了可靠的支撑系统,保证了后浇带在施工过程中的模板可以循环利用,提高了后浇带的施工效率。

2)后浇带应选择正确的结构梁形式,便于后期拆除。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结构梁在拆除时不能一次全部拆除,需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部分保留,其中拆除时需要留有必要的支撑梁,保证后浇带施工能够得到正常开展,满足施工需要。

3)大体积的后浇带施工,应注意在两侧设置专用的支撑和模板。在特殊部位的后浇带施工,需要设置专门的模板并提高支撑力量,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后浇带施工将难以满足质量要求。为此,需要设置专门的模板和支撑。

2高层建筑中施工应对后浇带的性质进行认真区分

高层建筑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由于后浇带内部有数量不等的钢筋,对钢筋的处理关系到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只有根据后浇带的性质进行区别对待,才能保证后浇带施工取得积极效果。为此,我们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后浇带施工需要控制环境温度,避免两侧结构收缩。根据不同温度对后浇带内的钢筋进行有效处理,既关系到后浇带的整体质量,同时也关系到后浇带两侧结构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量。从后浇带的施工过程来看,结构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是关系到后浇带整体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控制好结构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才能保证后浇带的整体质量达标。为此,在处理后浇带内钢筋过程中,应重点控制两侧结构混凝土的收缩变形量,以此满足后浇带施工需要,为后浇带施工提供有力支持。

2)后浇带施工应注意控制沉降差。之所以设置沉降后浇带,除了提高后浇带质量的目的外,防止高层部分结构和裙房之间的沉降差过大也是重要因素。基于这一现实目的,沉降后浇带的设置和施工必须要保证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工程质量上达到高层施工需要,满足高层施工要求。从这一点来看,在设置沉降后浇带过程中,不但要从施工手段入手,同时还要控制后浇带的宽度,保证后浇带的整体施工质量满足实际需要。

3高层建筑施工加强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的防护

处理在高层建筑中施工时,对于后浇带浇筑前的防护工作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不能做到有效防护,不但会影响后浇带的整体施工质量,同时也会缩短后浇带的寿命,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

1)大体积后浇带,需要防止混凝土断裂的情况发生。后浇带是高层建筑施工的必要工序,浇筑是其重要过程,考虑到混凝土浇筑的重要性,以及浇筑容易受到外界干扰进而影响浇筑效果,在后浇带的浇筑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剂防裂,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满足实际要求。

2)后浇带两侧浇筑过程中,需要预留宽度50cm~10cm宽的企口。在后浇带两侧浇筑时,要做好企口的预留,并控制企口的宽度及尺寸,保证企口能够正常浇筑,同时还要在企口内部进行必要的砌筑处理,保证企口能够实现正常的浇筑功能,提高企口的功能性,满足后浇带施工需要。

3)后浇带端头和横向浇筑带,应保证水泥砂浆标号满足实际要求。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地下室底板是关键部位,必须保证其整体质量满足实际需要。基于这一认识,只有做好砌筑质量控制和砂浆标号控制,才能保证后浇带浇筑质量满足工程需要,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4结语

第7篇

关键字:公路企业文化;实施;途径

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趋势下,公路施工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探讨企业文化的建设之路。随着公路施工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管理已势在必行。所以,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大力加强公路施工企业文化建设,不仅可以对企业命运共同体的形成以及企业建设与改革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而且可以对企业转机建制、改革现有管理体制,引导员工的价值取向与行为规范以及弘扬企业精神都具有现实意义和重要的推动作用。公路施工企业应采取强有力措施和对策,初步建立起适应行业改革发展要求,具有明显行业特色的文化体系,在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力、提高公路施工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和谐一致、企业文化优势与竞争优势和谐一致、企业效益与企业形象和谐一致上有新的发展和新的进步的文化体系。

一、公路施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公路施工企业文化建设通过继承、借鉴、创新及自觉地实践和发展,努力建设一种即体现社会主义方向,又有公路施工行业和企业个性,融员工理想信念、价值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生活情趣、职工技能为一体的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对于凝聚和调动公路施工企业干部职工积极性,为实现公路施工企业质的飞跃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受多种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公路施工企业部分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念下降,信念淡化,道德滑坡,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倾向显露出来,还有的干部职工把企业改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领导者身上,评头论足企业改革的“病症”,市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淡薄,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缺少足够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诸如此类的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纠正,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快速、健康、稳步前进,势必贻误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文化体系设计

(一)让企业理念成为企业文化体系建设的核心

要想切实建立企业价值观体系,从企业所处的地位,环境,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其经营状况着手;通过大量的调研、分析,结合高级管理层本身对企业发展的考量;从企业发展众多的可能性中,确认企业的愿景;依据企业发展必须遵循的价值观,确立企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的,可以促进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以及长足发展的价值体系。特别是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理念,必须是无论社会环境和时间怎么样变化,都可以成立的。

(二)让行为文化铸起企业文化的血肉之躯

制定了新的企业理念,我们并不是把它形式化,停留在口号、标语层次。我们需要贯彻它,需要它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怎么样引导,规范企业员工的思想、行为?这就需要我们着力从几个方面落实下来:(1)、规章制度:企业理念能够落实,最重要的应该体现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使员工的行为能够体现出企业理念的要求。如员工行为规范、公共关系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危机管理规范、人际关系规范等。(2)、工作与决策:企业理念必须反映到企业的日常工作和决策中,企业领导应该以身作则,做员工效仿的榜样。(3)、典礼、仪式:必不可少的各类典礼和仪式可以有效推广企业理念,丰富生动地贯彻到各个方面。如企业各类会议、展览、庆典以及企业内部外部节日等。(4)、典范、英雄:为了实施和贯彻企业理念,需要有各个部门及员工学习的榜样,树立典范或优秀人物可以让所有的员工感受到切实的影响。(5)、传播途径、教育培训:要有效的传播企业理念,共享价值体系,也为了让员工切实参与到企业文化中,就需要建立畅通而多样化的途径。如内部网络、报刊、论坛、宣传阵地。并利用这些途径经常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

三、公路施工企业文化实施的措施

(一)从制度入手,让文化落地。虽然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最核心部分,但是理念只有转化到管理层面、行为层面,它才会体现出意义和价值,否则就是一纸空谈,流于形式。而要把理念转化到管理层面,就一定要把理念转化到制度上。我们绝不能把理念和制度分开来扯成两张皮,否则理念将永远是空中楼阁,无法落地。只有当我们的文化理念在各项制度的贯彻实施中得到体现,发挥出激励和约束作用时,大家才会真正用企业文化的理念去衡量我们的战略是否合适、管理是否得当、价值评价标准是否到位,企业文化对于推动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力量才会发挥出来。文化创新要取得突破,就一定要将理念层面转化到制度层面,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公路施工企业管理者必须具备创新思维

企业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在某种程度上说,观念决定一切,缺乏超前的理念和思维,就无从谈起创新。公路施工企业的管理者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和长远发展的规划者,首先应该营造一种整个企业“创新立企”的共识和一致行动的氛围,身体力行,用自己的领导魅力去感染职工,大力提倡现代公路施工企业创新机制的建立,在制度上实现企业文化和社会先进文化的接轨,达到企业文化和社会文化的良性互动,使企业文化真正体现社会文化的先进性,以先进的文化理念引导公路施工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目标。

(三)让广大员工成为文化的缔造者和实践者

在以往的文化创新中,我们组织开展了很多座谈会和访谈活动,可以说是用了各种舆论工具和形式去发动员工参与到文化创新中来。但是,我们没有去挖掘、获取真正来自一线员工内心的一些声音。而企业文化变革创新的思维和力量主要来自于一线的优秀员工,因为他们对企业文化的感受和体会是最深切的。当然,在界定理念层面的内容时,请一些专家帮我们出些主意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一线员工和基层管理者的看法和想法也非常重要。同时,企业文化不能被关在象牙塔里,必须走进凡尘市井。我们要号召广大员工群策群力,尤其要听取一线优秀员工的心声,把他们的智慧和思想精华凝聚起来。

(四)从软环境建设上确保企业文化有效落地

1.构建心理契约,建设信任环境。企业文化信任建设是建立在有效的管理沟通、体现人文关怀、贯彻人本理念基础上的,反映的是企业与员工在心理上达成的高度默契,围绕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能够真正做到上下同欲,官兵一致。心理契约的主体是员工在企业中的心理状态,而用于衡量员工在企业中心理状态的的三个基本概念是工作满意度、工作参与和组织承诺。构建心理契约,对员工来说,必须融入企业的文化。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一名员工如果能够很好地遵守这些原则,就能使自己的工作符合企业的长期目标,就能很快地融入企业,从而取得大的发展。

对企业来说,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意愿;要塑造有价值的远景,为员工描绘出企业与个人共同发展的远景,实际上就是确立了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前进方向与奋斗目标;要营造充满信任与亲情感的文化氛围,日本企业在80年代的突飞猛进,其中最为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在企业中营造充满信任与亲情感的文化氛围,让员工在企业中有平等感与责任感,心甘情愿地为企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忠诚与才能,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力量。

2.强化执行力,落实责任建设。战略确定之后,执行是关键。企业文化责任建设就是要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千方百计使企业文化“落地”,变成全体员工的具体行动。要规范战略制定,明晰业务流程。在企业战略制定时,必须保持严谨的态度,不能朝令夕改,以便执行者能坚定地按照该方向执行下去。同时,在庞大的业务工作中,要找出几条主线,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明晰企业的每一个工作流程,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把简单的东西量化,用流程来推动执行者的工作,让执行者通过该流程就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做,而不是事事靠领导来推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执行者优先配置执行资源,而不是抓不到工作重点,导致工作的低效率。

3.加强培训,提升员工的内在素质。要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水平,较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持续的职业化训练。要切实做好理论培训和实践锤炼。在不断学习和实践锻炼中逐步提高全体员工的素质。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人员提供培养锻炼条件,员工个人也要通过自学等形式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第8篇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缝;质量控制

1严格控制施工缝的留置位置正确

由于混凝土抗拉强度低,仅为抗压强度的7%~14%(平均约为10%)最合理,因此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施工规范中规定的“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墙应留垂直缝”比较片面,没有对混凝土构件作出统一规定,例如,混凝土楼梯如果说留水平缝或垂直缝都是不合适的。应规定为:使施工缝接缝面与结构的纵向轴线垂直。

(2)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浇筑数量大、整体性要求高,一般不应留施工缝。

(3)混凝土条型基础和独立柱基础也应一次浇筑完毕,不宜留施工缝。

(4)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一般不应留置施工缝。如设计没有规定,而施工时又必须分段浇筑混凝土时,应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并符合施工规范要求方可设置。但在同一设备机座的地脚螺栓之间,在重要机座之下和用轴连接传动的设备机座之间不得留置垂直缝。

(5)基础的薄壁或悬臂部位以及被孔洞削弱部位不应留置施工缝。

(6)施工规范规定:“和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施工缝应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大断面梁,没有具体规定端面尺寸,一般认为和板连接成整体的梁应和板同时浇筑,只有当梁的高度大于1m时,才允许将梁单独浇筑并按照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7)对简支梁作受力分析,在荷载作用下跨中的剪力较小,施工也比较方便,施工缝应留置在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

(8)浇筑圈梁时,由于砖墙的十字、丁字、转角墙垛、门窗洞、预留洞的上部以及圈梁与其他混凝土构件交接处,如带有雨篷、阳台、天沟板等的圈梁属于薄弱环节或关键部位,都应连续浇筑混凝土,除此之外的部位均可留置施工缝。

(9)楼梯的混凝土宜连接浇筑。若为多层楼梯,且上一层为现浇楼板而又未浇筑时,可留置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中间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缝面应斜向垂直于楼梯轴线方向。

(10)雨篷由于浇筑量少且属于悬壁构件,应一次浇筑混凝土完毕,不能留施工缝。

2正确处理施工缝,确保混凝土质量

(1)混凝土初凝以后,不能过早地在上面浇筑新的混凝土层,否则在振捣新浇筑的混凝土时,会破坏已初凝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和混凝土与钢筋的黏结,所以必须等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以上时,才能继续浇筑混凝土。

(2)重新浇筑混凝土之间应清除施工缝表面的水泥浆、垃圾、松动的砂石和软弱层,以及钢筋表面的油污、泥锈和砂浆等杂物;采用表面涂刷缓凝剂处理的垂直施工缝,应在拆模后即用钢丝刷或压力水清除表层水泥浆,使石子外露。由于水平施工缝前后层混凝土的结合是通过混凝土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接触面的摩擦力以及前后层混凝土的黏结力和接触面产生的咬合力来提高其抗剪能力的,因此施工缝表面要粗糙,这对前后层混凝土结合有利。所以,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其表面凿毛,然后把施工缝表面用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润湿,但低洼处不得有积水。

(3)在浇筑混凝土时,为防止水平施工缝处形成石子密集区而影响混凝土强度,宜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水平施工缝处先铺一层厚度为10~15mm的、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垂直施工缝处也应先刷一遍水泥浆(水泥:水=1∶0.4),然后开始浇筑混凝土。

(4)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在垂直施工缝处应补插钢筋,其直径一般为φ12~16mm,长度一般为500~600mm,间距为500mm左右,在台阶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上也应补插钢筋,光圆钢筋两端加弯钩。在水平施工缝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对地脚螺栓进行观察校正。

3根据设计部门的要求进行留置和处理复杂结构和重要结构的混凝土施工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