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20 05:13: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档案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价值的材料;文章从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教学档案的特点、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等几方面论述了对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论文关键词】教学档案规范化管理
高等学校教学档案是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学校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材料,其内容非常丰富。高校的教学档案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反映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记录,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故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
1系部教学档案的内容
(1)综合类:主要有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文件;学院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教学工作会议的记录、简报等材料;学院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以及教学工作的文件;教改项目的立项报告;教学工作的数据统计、分析资料;每学期评教评学的相关材料及教学检查的记录、总结。
(2)教学管理类:教师教学有关规程、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有关材料;教师教学任务安排及开课有关资料、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师资建设规划、实施情况,教师进修培训材料;学籍管理材料;学籍变更材料;课程安排表、学年校历。
(3)教学业务类:重点课程及一般课程建设的规划、实施方案、总结等有关材料;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进度计划、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志等有关资料;教材建设、教师自编或主编教材及使用教材的目录;教师制作的CAI课件等资料;优秀教师讲课的典型教案、教学模型、标本,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材料;教学实习有关材料;各种考试试卷及试卷分析材料;学生的毕业论文及评审意见;学生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有关资料,考研相关材料;教师业务档案;教学仪器设备材料等。
(4)教学研究类:各类教改项目及科研课题的立项申请书、实施计划、成果及总结以及获奖的申报材料和奖状;获院级以上的教学成果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教师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目录。
2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的客观反映和总结,故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属性外它又有自己的特点:
(1)内容广泛:一方面学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招生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办学领域不断拓宽,新学科、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得教学档案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另,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高校除了设置相应的德、智、体几方面的课程外,随着专业的增多,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差不断加强,使的教学内容多学科性越来越明显,与之相适应,档案材料也越来越丰富。
(2)材料来源较分散:高校教学档案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两级教务教学活动,即有上级和学校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又有主管教学的教务部门形成的关于教学改革、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学科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的材料,同时还有系部在日常教学中形成的教学档案。
(3)归档时间不同:文书档案是按年度归档,而教学档案是按学年度进行归档的,归档时间从上一年的9月1日到当年的8月31日。
(4)高校的教学档案统一按国家教委办公厅的《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进行。
3教学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材料收集较困难:因部分教学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足,认为教学科研成果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取得的,应该由自己来管理,担心材料会遗失,或担心档案部门立卷归档后自己利用不方便。故对上交档案材料有抵触情绪,使的收集起来,有一定困难。
(2)系一级的管理困难:由于系部无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故材料的收集、整理、移交都是由教学秘书兼着,由于有些教师不配合,就会造成资料的不完整和档案材料的不延续性。加上有些系部认为系部的主要工作是教学,对档案材料只要用时有就可以了,无须按什么规则整理归档,导致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使得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与关联性。
(3)资金紧缺:系部收集到的材料并不能马上移交,因经费不足有些系部连一个像样的档案柜都没有,故造成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后与移交前这一段时间无处可放,容易遗失而选成档案材料的遗失。
(4)人员紧缺:一般高校系部都无专职档案管理员,由教学秘书兼任,而教学秘书的主要精力在教学上,加上大部分没有受过档案专业培训,因而少有精力去将教学档案收集整理完整,这样将造成教学档案整理分类缺乏系统性、准确性,致使移交到档案馆的材料不规范,给今后的利用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4加强教学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1)从系部教学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各系部由于档案工作规范化程度低,管理不到位,系、教研室两级档案管理、存档部门职责不明,归档机制不健全,导致文件材料重复归档、不归档、漏归档现象较为普遍,亟需在科学划分系部档案类目的基础上,明确系、教研室档案的建档、存档和管理职责,加强对系、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教研室档案工作的指导与业务培训,定期开展对系部档案工作的督查,提高信息服务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加速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
(2)档案材料应当随时收集、随时整理档案工作应当形成一种周期性的自查、自评、整改和自建的长效机制,以此为档案管理日常运作机制提供质量上的监控与保证,避免把问题都积压到一件中心工作来临前仓促解决。
(3)完善档案制度建设,据《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和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统一的档案管理办法和分类体系,使档案分类走上统一化、标准化。
(4)归档要求:凡需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遵循教学文件材料的自然形成规律,保持归档材料之间的联系,据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原则进行系统整理;尽量采用原件,规格相对统一;一般用计算机打印,不能打印的则要求用碳素墨水或蓝黑墨水书写,字迹要工整,图文清晰,并装订成册,以利长期保存;教学档案材料一般要求长期保存。教学日历、教学任务书、课程安排表、学生实习有关材料、教学检查座谈记录、听课记录、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各种考试试卷、实验报告等则要求保存五年以上;教学档案管理人员应于每学期期末对本单位的教学档案进行及时的清理与归档。立卷人应按文件材料自然形成的规律和便于利用的要求,进行系统整理、组卷、并编页号、卷号(盒号),填写卷内目录、备考表,拟定案卷标题,注明密级和保管期限,并于每学年度结束后对所有教学档案进行汇总,装订后,按学年度排列进柜管理存档。
(5)收集工作必须贯彻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遵循教学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按归档范围分类收集;必须保证归档教学文件材料收集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系统性;所收集的教学文件材料按各大类的分别积累,进行预立卷,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6)利用现代办公技术,实现教学档案现代化的管理。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管理人员工作量不断增大,如果仍依靠长期沿袭的手工方式去处理日常教务工作和管理教学档案,就不可能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故利用现代办公手段,实现教务档案的电子化、网络化管理,有利于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必然带来了培养手段的迥异。而培养手段的合理性直接决定了培养目标的实现效果。对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来说,实现其培养目标必定要走“学院派”的常规培养路线。与其他高等教育的学科相同,培养手段通常是让培养对象从档案学的历史来源、基础学理入手,加之情报学、图书馆学、文书学等临近专业、学科和公共课程的研修后,使其档案学知识由浅入深地逐渐提高,最终达到具有一定档案文献、史料编研的能力,以此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和一定的学习年限,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程师”。对于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来说,实现其目标必定要走“职业派”的特殊路线。为了使“非档案学”专业的档案人员快速达到从业水平,对各单位的基础业务工作给予一定的支持,故培养手段往往侧重于实际工作的方式、方法,其课程设置也较为务实且针对性强。比如,“文书档案管理”、“科技档案管理”、“会计与声像档案管理”等。而宏观、学理性的课程,如“文书学”、“档案发展史”等则分量较轻,以此培养出档案行业中的“建筑工人”。
二、培养师资不同为了使培养手段更好地发挥作用
培养师资的选择就成为要仔细斟酌的一个问题。这就好比说,培养“建筑工程师”的人,其本身一定也是“建筑工程师”;而培养“建筑工人”的人,其本身也一定是“建筑工人”。而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培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较高的学理知识和文献、史料编研能力的档案行业的教育家、学者、教授、讲师等诸如此类的“学院派”人物。因为他们掌握着丰富的学术资源,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档案学动向,参与并编写相关的学术著作,具有很高的史料编研造诣。同理,档案专业的“在职教育”培养师资必定是具有丰富的档案管理实操经验,多年从事档案行业的监督指导人员,以及相关行政业务人员。因为他们常年接触基层单位档案工作,熟悉档案整编的实操流程,对于部分机构特殊的档案管理状况具有丰富的处置经验。总之,由于培训目标和培训手段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培训模式在师资来源选取上要有所差异。相同性质的师资培养相同性质的学员体现出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培养师资侧重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进一步反映出两种培养模式的本质差别。
三、培养周期不同
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和“在职教育”可以说是“道”与“术”的关系。所谓的“道”更侧重于理论,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全面,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研究与编研;所谓的“术”更侧重于实践,知识结构更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偏向于档案实际工作中的“收集、管理、借阅利用”。由于档案专业的“学历教育”与“在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训手段、培训师资的侧重不同,故在通常情况下,前者的培养周期要远高于后者。就前者而言,培训周期一般为几年(无论是本科阶段或是研究生阶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被培养者的知识体系建构,以及学科敏感性的养成;而对于后者来说,由于培训目标、手段较为有针对性,主要关注于档案日常工作中一些常见问题,故其培训周期可以精华至一周或十余天。
四、结语
一、加强意识,建立机构
档案工作首先要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把档案工作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深入持久地组织好《档案法》学习与宣传活动。结合实际,领导带头学,做贯彻落实《档案法》的带头人,通过学习与广泛宣传,使教职工能增强档案意识,形成人人重视档案,支持档案并自觉地维护学校档案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网络,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同志参与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配备一名专职档案员,学校各科(处)室都设有兼职档案员,建立综合档案室,从组织上保证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档案工作逐步实现规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证。各科(处)室做到职责明确,使归档有范围,立卷有标准,借阅有规定,保密有条例,库房管理有措施,开发利用有目标,这就在细节上保证了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综合档案室工作职责》、《档案人员工作职责》、《档案库房管理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档案室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制定,促使各科室人员都重视档案工作,认真研究落实本部门的档案工作任务,使学校档案工作保质保量限期完成。
三、强化业务,提高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在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必须要求档案员,真正做到“业务精通,爱档如珍,维护历史,兢兢业业,服务现实”理念。加强档案人员自身业务建设,一方面积极参加档案业务培训,学习档案专业知识理论,另一方面建立档案工作网络,选拔年纪轻、懂电脑且热爱档案事业、默默奉献的人担任学校专职档案管理员,运用现代化管理知识和先进技术设备,提高管理水平,使学校的档案工作跟上办公自动化步伐,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其他工作服务。因此,加强档案人员的业务能力培养,提高档案工作者素质,是加速档案科技进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关键。
四、稳定干部队伍,改善工作条件
要采取切实措施,建立一支有较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并保持相对稳定。专职档案干部属专业人员,与教学、科研、图书管理人员同等对待,按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或任命)工作。档案干部中的骨干,一般不要轻易调动。档案部门的经费,应列入学校预算,统筹解决。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对与本部门关系密切的归档材料、设备,从学校经费中给予支持。要为档案部门添置必要的设备,以便于开展工作。档案馆(室)的库房建设,应列入学校基本建设规划,逐步改善工作条件,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五、注重收集,加强管理
学校档案材料是领导正确决策、研究工作、处理重大问题的依据,搞好文件材料收集是确保档案材料齐全完整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直接反映本单位工作实绩的有力证明。学校文件材料收集能否齐全完整,一方面,要根据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要求,抓好上级单位发给本校的文件材料的传阅和归档,定期对文件材料进行清理检查,确保材料齐全;另一方面,强化文书管理,抓好学校活动所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使“帐外”材料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有请示没有批复或有批复没有请示等有联系的文件材料,档案人员应及时查询,保证这类文件材料的按时归档。利用复印的机会收集。档案人员在复印文件材料时,对有价值,需要归档的文件材料当即留下原件,以备日后归档。
教学档案管理是学校管理及发展的重要资料,它包含文字、图表、视屏等各种资料,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最真实、可靠的资料,教学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对学校有重要的意义,教学档案的科学、规范化管理能有效地推动中职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1.教学档案管理的工作内容
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主要是管理教学活动中的资料,包括教学类、管理类及综合类三种档案。第一,教学类档案,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课程的设计、规划、实施方案及实施的情况;教师教学的课程标准、课程安排、教学任务、教学进度、教学培训等;教师课件的设计、教学案例、教学模型;学生使用的教材管理、教师编辑教材的使用情况、考试试卷的来源、试卷的分析总结等。第二,管理类档案,主要有对教师教学情况的考察、教学评估材料的收集、教师教学档案的整理、学生课程表的安排、教师课程资料的准备、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教师进修材料的准备、学生学籍的管理等。第三,综合类档案,主要有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教学文件、教学计划、教学质量的考察、学校管理制度及学校的课程设置等。
2.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教学的重要后勤保障,对中职学校教学有重要的作用,教学档案的特点有:(1)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专业性高,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学校会设置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学科,由于各专业培养的人才不同,各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课程安排、学生使用的教材及教师的课程资料也不相同,各专业的教学档案也不相同,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很高的专业性。(2)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比较广泛,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相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文件的下达、学校本身的实验室、科研室、教学管理部门、学生服务部门、后勤部等许多部门都会给档案管理提供丰富的资料,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有广阔的资料来源。(3)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形式具有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存在多样性,因此,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资料也存在着多样性。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有文字、图表、电子稿、视屏光盘等多种形式,学校教学档案资料的多样性,也能真实、准确地反映出教学的多样性。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教学档案是学校形象的代表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来源于学校的发展、改革等过程,真实地记录了学校在教学、管理、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是学校形象的代表。通过学校的教学档案,可以明确地了解中职学校的发展、中职学校教学工作的情况;也能帮助学校总结教学经验,准确地定位中职学校的价值。同时,科学的教学档案能有效地提高中职学校的形象,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招生工作和学生的就业。
2.教学档案管理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记录着许多成功的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教学档案的合理运用能给教师教学指明方向,督促教师在学习成功经验的同时,不断地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监督部门
目前,在我国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中,缺乏专门的中职教学学校档案管理监督部门。中职学校的档案管理一般都是受相关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由于教育部门比较重视学校的教学工作,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检查不严格,忽视了教学档案对中职学校的重要性。
2.教学档案收集资料不全
由于中职学校的部分教学档案管理人员不是专业性人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重视档案资料的收集,在收集资料时经常丢三落四,不能有效地收集到完整的资料。有些档案管理人员对资料进行整理时,不注重资料的分类管理,将资料随便地放在一起,极大地降低了教育档案资料的完整性,造成了教学档案的不完整。
3.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工作没有强力的制度保证
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档案管理法中,没有专门的中职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使用的是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虽然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安排、学生就业等方面与高职学校相似,但中职学校在教学目标、教学管理、教学模式等方面同高职学校有很大的差别,中职学校采用高职学校的档案管理方式,有时根本不符合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导致教学档案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措施
1.加强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监督
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教学档案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能有序地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建议相关部门,将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看作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列入日常工作检查中,对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奖励档案管理工作优秀的管理人员,批评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
2.增强中职学校教学档案资料收集力度
中职学校要注意教学档案设备的更新,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时,要注意资料的健全度,以及档案资料的细节收集,积极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档案资料收集培训,不断地提高自身收集档案资料的专业能力。同时,中职学校要将先进的技术有效地运用在教学档案管理中,要严格注意教学档案资料的保密工作,做好档案室的防火、防盗工作,档案室的防火设备要齐全,档案管理人员要做好教学档案备份工作,确保档案室能有序正常地运行。
3.完善中职学校教学档案管理制度
中职学校要完善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结合高等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符合自身发展的档案管理制度,用严格的制度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同时,中职学校要加大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严格检查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中职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的严肃性。
4.加强档案宣传工作
教学档案管理在学校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职学校要充分地认识到教学档案的特殊价值,教学档案是一个成功的学校最宝贵的财富。因此,中职学校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力度,让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谨慎、严肃的心态面对教学档案,增强学校教师及其他职工的档案意识,让学校更多的教师了解档案、重视档案,营造一个关心档案、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环境。
五总结
1血站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血站档案管理是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必要保障。近年来,血液的临床使用量持续增加,与此同时血液采集及供给过程中涉及到的原始数据需求也日益强烈,若归档不及时、资料缺失严重,那么将直接影响到临床应用效果,而血站档案的规范化管理能够对献血者的基本资料、献血时间、献血量等进行详细的统计,为临床用血提供参考,同时助推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血站档案规范化管理能够确保输血纠纷各方合法权益的实现。近年来,由献血、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部分患者输血中会出现不良反应或感染某种血液传播疾病等,一旦发生医疗纠纷,血站档案记录将能够作为原始档案对各方责任进行判断。另外,血站档案管理能够为临床用血尤其是稀有型患者用血提供保障。当出现稀有血型患者输血时,可以从血站档案中查询相关血型记录,迅速确定合格的献血者,为患者的治疗争取时间。除此之外,我国《献血法》明确规定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能够享受双倍免费用血[2],凭献血证便能够享受用血报销,一旦献血证丢失,将无法补办。而通过血站档案查阅则能够查询到献血者的相关信息,为献血者提供便捷的服务。
2血站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意识薄弱
大部分血站档案管理部门在档案收集管理过程中,对档案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档案管理制度、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问题,对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这直接造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效率低、利用率低等现象。
2.2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血站档案管理普遍呈现出管理分散、信息资源整体性不强等特点,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造成的。部分血站尽管建立了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然而更多是沿用医疗机构档案管理模式,实用性不强。另外,部分采供血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责任意识不强,容易出现填写错误、资料填写不完善等现象,为档案使用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3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当前,大部分血站档案管理工作未纳入到行政预算中,血站对档案室设备及网络化建设等的投入不足,大部分还停留在传统的单机整理模式,不仅信息量少,而且制约了档案的综合利用与开发。一方面档案管理信息化设备价格较高,血站内部所投入的预备预留资金少,制约了采购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血站采购人员对信息设备了解不足,所采购的设备整体质量不高,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
2.4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网络信息化时代,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然而当前大部分血站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理论知识与管理水平有待提升[2],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甚至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相对混乱。
3血站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策略
3.1增强血站档案管理意识
血站档案管理关系着无偿献血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着献血者、用血者双方权益的顺利实现,血站内部工作人员要充分认识到血站档案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深入到血站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体会血站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3]。通过讲座、集体培训等向血站档案管理人员传达档案管理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提升其责任意识与道德意识,更好地投入到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中。
3.2建立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
血站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离不开领导的支持,相关领导要提升思想认识,结合血站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建立完善的血站档案管理制度,体现合格、安全、方便、保密等原则,与此同时要定期对档案管理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反馈,对存在的不足之处拟定整改计划,并认真及时予以改进提升,进一步加强档案长效管理,严格执行各类档案法规制度和管理要求,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档案信息,推动档案管理与业务发展的同步提升[4]。
3.3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基于当前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血站档案管理要与时俱进,从业务档案信息入手,加强血站档案的信息化建设,①要使用新的档案管理软件取代原有的单机版管理模式;②要加强三大数据库建设,即目录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建设[5];③做好档案开发利用,积极创建各类编译材料档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提升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为采供血工作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3.4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人才是确保血站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对血站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在招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时,要结合血站档案部门的工作实际,选取具有较高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的人员担任档案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与业务标准,并定期进行考核。另外可以组织参观优秀档案管理单位,使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弥补,确保档案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
4结语
新时期,社会对血站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血站档案的规范化管理直接关系到民生,关系着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更关系着临床用血的体验,因此,必须认识到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发挥血站的社会作用与价值。
作者:郑万森 袁远 韩秀彩 单位:潍坊市中心血站
[参考文献]
[1]冯海魂.浅析中小城市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2):111.
[2]曹志刚.襄阳市中心血站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做法与体会[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3,16(2):269-271.
[3]李建华,黄会武,杨雪松.研究新时期血站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创新发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5):164-165.
[4]郑克芬,ZHENGKefen.浅析血站电子档案管理采供血业务的安全性[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34(30):184-185.
1.1对人事档案工作的重视不够一直以来,由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内部性、保密性很强的工作,是一项并不引人注目、默默无闻的工作,因此,有些单位领导对人事档案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认为抓事业发展是硬指标,抓档案管理是软任务,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一是认为选人用人重在现实表现,档案没有多大的作用;二是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收存材料,只要“守好摊”,确保档案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就行了。没有把人事档案管理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来抓。同时,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人才流动日趋活跃,但在人才流动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对个人档案的作用认识不足,认为选用、用人重在笔试、面试环节,人事档案不外乎是个人简历而已,没有多大的作用。在这种思想下,就出现了有些单位只用人、而无档案,新招聘人员的人事档案还长期滞留在原单位或人才交流中心的现象,未能实行“档随人走”,而是“人档分离”“、有人无档”。
1.2档案管理不规范人事档案的收集工作一直是档案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由于需要入档的材料太多,加之有些单位、部门及干部、职工个人对其重视不够,因此不能及时将一些学籍档案、培训、考核、奖励等材料送交档案管理部门分类明细整理并归档,导致部分档案材料内容不完整,不能跟上个人经历的变化。另外,现在存档材料的纸张大小不一,以致原规格的档案盒存放不下。有的人的档案里出生年月、工作时间填写的不准确,档案中有多个年龄、工作时间前后不一致,有些人的档案中个人履历表填写不完整,有许多必填栏目空白,难以反映个人真实情况,有些人的档案材料填写时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有的还用复印件代替原件或用原珠笔填写等,这都严重影响了档案质量,给人事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困难。
1.3硬件设施不到位有的单位受办公条件的限制,没有专用的档案库房,档案室与办公室为一体,保管条件相对较差,既影响正常办公,又影响档案管理。有的单位档案室建设不标准、不规范,基础设施差,防火、防水、防虫、防霉等设备不配套,防盗设施也不具备,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这些情况对于档案的长期安全保管也造成了隐患。
1.4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明显滞后如今的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期,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用电子档案取代了纸质档案,并通过网络,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社会共享。同发达国家、先进地区的信息化档案管理相比,我们的档案管理手段和方法还是显得陈旧、落后。目前,大多数人事档案的管理基本上还是采取手工操作的传统管理模式,没有把一些先进的现代化管理技术应用到人事档案工作中,使档案工作者忙于日常繁杂、冗长的折、装、查、找的具体工作中,既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也不利于检索利用,阻碍了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管理。
2做好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和思考
2.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的素质要提高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一是应依照《人事档案工作条例》的规定,按规定配备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干部从事档案工作,保证档案员的素质。二是严把队伍的进口关,实行执业资格证书制度,凡从事人事档案工作的人必须经过考核,合格的发给档案执业资格证书,“准入”上岗;三是加强培训。从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等方面对档案人员进行综合培训,同时鼓励档案人员学习计算机、网络应用、信息管理等现代化管理知识,使之能够适应人事档案工作的素质要求。四是增强档案工作者的事业心、责任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繁杂、单调、艰苦细致的服务性工作,档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在组织人事部门的作用,在工作岗位上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做到“眼勤”“、手勤”、“腿勤”,立足岗位创业绩,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2.2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档案管理质量的最佳手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为提高档案现代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应建立人事档案信息数据库系统,实施人事档案的动态化管理。可以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数据库管理软件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转变成数据资料,比如把个人照片、基本信息、岗位变动、职务职称晋升、工资、奖惩、教育培训等动态信息转变成数据资料,实现人事档案纸质与数据格式并存,根据需要,通过屏幕查阅有关内容,同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创新,在档案的查阅、借阅、归档、检索等日常工作方面实行计算机操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人事信息和数据。
2.3推行人事档案科学化管理人事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就是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人事档案寿命的目的。推行科学化管理,是人事档案服务于人事制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推动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考虑如何推行人事档案的科学化管理:首先,档案管理人员应全面熟悉和了解《档案法》、《人事档案管理条例》、《档案整理工作细则》等有关法规条例,提高业务水平和规范管理能力;其次,要强化规范管理意识,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严格工作程序,做到人事档案管理流程规范、档案内容规范、科学分类规范。其次,要严格执行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即:查、借阅档案制度、收集归档制度、保管保密制度等,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第三,建立收集归档联系制度,及时全面地收集新的人事管理数据,不断充实档案材料内容。在日常工作中,应随时了解掌握和收集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的奖惩情况、教育培训情况等,一旦发生变化,及时的补充到档案和信息数据库中,为信息利用增添新鲜内容,这是住处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2.4提高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拓展其价值的开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领导层面的重视,在新时期,要充分开发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价值,通过分析人事档案的信息,对人才进行科学合理的归类、组合,并根据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建立相应的培训督导机制,深度挖掘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通过比较员工的纵向档案信息的变化,梳理出员工的个人工作变化轨迹,在此基础上落实员工的管理考核政策,实现档案管理价值的最大化。与此同时,还要学习优秀公司的先进人事档案管理策略,深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内涵,把人事管理同档案管理相互有机结合,促进内部员工组织关系的和谐顺畅发展。
3结束语
学校档案中,真实地记载了学校教学设备和设施的建设和采购信息,一旦出现设备和设施的故障,可以通过档案进行查询,为维修和养护奠定基础。同时,为日后学校的扩建和改建等提供参考价值。
2职业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现状
2.1学校的重视力度不够
我国档案管理的起步较晚而且发展的速度较慢,导致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力度不太够,经费和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材料不齐全或者无法完整的采集材料等现象发生。相关的部门未能及时上交资料,导致许多重要的资料流失;同事,由于经费的不足,导致管理设施较为落后且不齐全,无法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水平。
2.2管理设施和制度不完善
学校档案中大多是纸质的文件,因此对于管理的设施要求非常苛刻,通风、防潮、防霉和防火等条件都必须达到标准,一旦出现事故,将导致档案的全部流失和损坏;同时,我国职业教育学校,没有建立统一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导致,导致档案管理水平较为落后,无法为学校管理水平的发展提供帮助。
2.3管理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达标
职业学校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达标,严重地制约了档案管理水平的发展。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导致档案管理的水平较低,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对档案的管理和分类等各不相同,难以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的水平标准。同时,由于学校拨给的经费不足,档案管理人员的数量始终无法满足标准,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3加强职业教育学校档案管理的措施
档案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是维持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学校应当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水平,主要方法包括:
①学校高层管理人员应当将档案管理纳入学校的日常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校的员工;
②学校应当安排专门的人员对档案室进行管理和打扫,所有的人员应当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和职责;
③将学校档案管理水平作为相关部门的考核和评判内容;
④学校应当定期组织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3.2制定科学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科学和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是保障档案管理有条不紊发展的前提,主要方法包括:
①设立独立的档案管理室,严格按照防火、通风、防潮和防霉的条件进行打扫和布置,配齐管理设施和设备,确保管理水平达标;
②建立系统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每位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却把责任到人,出现突发事件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预后的管理。
3.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主要方法包括:
①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和培训,加强管理人员学习的能力,规范档案管理的水平;
②对于出现重大管理事故的员工,进行停岗培训,直到操作水平达标后方可上岗工作等。
3.4使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
学校应当配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为档案管理的长期发展提供基础,主要措施包括:
①使用信息化的管理操作系统,全面和科学地对档案进行保存和分类,能够快速地查询档案信息;
②配有完善的打印机、计算机等各项信息化设备,保障档案的快速录入和管理等。
4结论
1.很多高校在进行档案管理时没有更新思想观念
高校的档案信息管理是高校实现信息的时效性的基本途径,所以,高校在进行档案信息管理时,要不断地充实档案信息的内容,要用创新的观念。但是,有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没有充分地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思想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档案信息管理的步伐,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来管理档案信息,缺乏创新意识。有些高校档案信息管理人员没有高度认识到档案信息管理的意义所在,他们认为档案信息的管理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对学校的影响不大。有些高校虽然已经开发了档案管理的软件,但是软件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差。
2.高校教学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还需改善
有些高校的资金有限,在教学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导致了我国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用人工进行操作的情况比较多见,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没能运用到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中去,降低了教学档案的管理效率。还有一些高校虽然信息化管理设备齐全,但是信息化的设备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应用到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去。与此同时,有些高校的档案管理已经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信息化数据库,但是,却是各自为政的局面。
二、高校教学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1.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功能和模块
整个教学档案管理系统要以核心功能模块为主,要成立一个数据整合中心,实现对学生教学档案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将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数据库中的数据要包含学生详细的个人信息,同时还包括学生的档案和各种有效的资料。
2.要建设学生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平台
教学档案信息不仅仅要呈现在学校网站的主页上,同时,也要在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呈现出来,要确保信息的时效性,并将信息公开化,便于管理。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统一化管理,将管理的权利交予学院的领导,并将平台上的信息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整合。
3.要完善教学档案服务系统的建设
每一年,当新生报到时,学校都要对宿舍进行整体的安排,运用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住宿费的自动化管理,确保学生都办理了校园一卡通。可以将学生办理学生证和注册卡的信息进行准确的记录,防止有任何遗漏。对高校的教学档案服务进行评价可以采用信息化平台,学生可以在课下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自行选课,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对教学档案管理的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