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民间投资政策措施

民间投资政策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9-04 16:12: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民间投资政策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民间投资政策措施

第1篇

二、认真研究*区情,审慎定位发展战略。*区的发展战略,所倡导提出的“(*)工业卫星城”、“中国*都”、“*西部休闲之都”、“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等多项称谓,历经多年,在与周边县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对比下,面临着区域发展特色不明显、优势渐次不再的困境,为此,当前时期,建议需要重新审视并筹划确立新的总体定位发展战略,现阶段,我区发展经济的总体思路宜为:以二产为主,三产为辅。

三、增进厂、区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优势互补。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铝*企业的生产经营及职工稳定等层面来看,在当前时期,厂、区都将面临着如何携手共度难关的重大课题。为此,建议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厂、区的良性互动关系,并从管理体制及工作机制上入手,促进厂、区之间的双向良性互动。

四、抢抓重大历史机遇,顺势而为调整结构。中央关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对于我区更为重要。为此,建议发改委、财政、建设、交通、国土资源、房管、金融等部门,着手筹划我区2009年~2010年的重大投资项目,重点在招商引资、产业结构升级转型、项目建设推进及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级等环节上,做好相关工作。

五、着力破解三产发展难题

以建设开放统一、竞争高效、业态新颖、结构合理的现代三产服务业体系为目标,加大对三产服务业的扶持引导力度。三产发展要充分与相关资源结合。通过发展生态旅游、体育、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事业,塑造宜居环境,增强城市的对外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吸引周边县市的民众到我区居住,增强人气,刺激消费。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一批既有利于提高消费档次和品味,又有利于提高税源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财政增收。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合理引导房地产开发与消费,通过采取把房地产业发展与城中村和旧城改造、扶贫搬迁和廉租房建设结合的方式来推进市场待销和滞销住房的市场销售,减少存量商品房的空置数量,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六、加大投资力度

出口、投资和消费是拉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目前我区经济外向型发展水平较低,人口规模较小,靠出口、消费拉动经济作用有限,投资则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着力扩大内需。这为我区加快振兴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有关精神,统一认识,坚定信心,精心谋划项目,加大投资力度,重点发展建筑机械、建筑安装、阀门、铝加工、铁路橡胶等行业有效扩大内需,积极应对挑战,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七、树立信心,抢抓机遇

中央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以及实施这些措施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十六字方针,对于克服当前的困难和保持长远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加强宣传,增强信心,抢抓机遇,保持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区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客观报道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宣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保持经济长期发展的优势和有利条件,广泛宣传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各项政策措施,主动引导社会预期,增强公众信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金融创新

不断改善金融环境,完善投资政策法规和担保体系,吸引更多的民间金融投资和银行贷款支持企业发展。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发展民间借贷。建立政府、银行与企业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政、银、企对接的互动平台,及时协调解决企业面临的资金困难,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建立担保业信用担保监管和服务平台,积极引导建立各类商业性或互担保机构。逐步建立和完善担保资金补充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形成担保资金稳步发展的长效机制。建议政府聘请金融专家来我区为促进金融业发展把脉问诊,并支招,通过举办金融知识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居民群众金融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为我区经济发展服务。

第2篇

【关键词】民间投资 持续发展 投资环境

东光县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实优惠政策,全方位为民间投资“松绑”,积极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发社会投资尤其是民间投资活力。

一、东光县民间投资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和省、市相^出台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指导下,东光县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深入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有效地促进了民间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截至2016年8月份,全县民间投资完成83.2亿元,同比增长14.01%,占全县固定资产比重为99.13%。

二、促进民间投资工作情况

(一)转变政府职能,打造优质高效投资环境

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模式。通过建立“一窗受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登记新模式,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对民间投资企业的发展放手放开放活,并加大对民间投资发展环境的督查力度。进一步清理和压缩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和规范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为民间投资创造公平合理的投资环境。

(二)拓宽投资领域,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互联网经济等作为民营资本投资的主领域,自2015年开始至2016年8月底,共吸引社会投资项目规模7.6亿元,实际已完成投资2.4亿元,包括:现代农业园区3个、粮食种植合作社3个、蔬菜种植基地7个、畜禽养殖场14个、生态观光休闲园5个等5类、32个区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向公共服务、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参与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领域投资。

(三)保护企业权利,引导民营企业创品牌

商标兴企专项行动是保证企业前进的稳定剂,按照“育龙头、扩规模、延链条、创品牌”的思路,引导企业打造自己的品牌形成拳头产品。一是大力普及商标法律知识,增强商标意识,引导企业重视发展软实力;二是积极搭建企业和各级商标管理机构的联络平台,指导申请人组织材料,尽力缩短办理注册商标用时。

(四)促进创新驱动,加快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东光县坚持落实国家、省、市政策与本地创新相结合,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目前,我县拥有“双创”基地两处,一处是筹资84万元,在原再就业市场基础上建设的集教育性、趣味性、知识性、商业性于一体的省级创业孵化基地;一处是扶植大学生通过“众筹”模式,创立的创业联盟,已被省、市有关部门认定为“示范性众创空间”,我县根据省、市相关政策文件的精神,对其奖补25万元。

三、东光县民间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普遍信心不足

当前下行的经济形势影响了企业扩大生产规模的愿望,我县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产品基本处于产业链低端,科技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部分企业将投资方向调整到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做实、做大项目的较少。此外,民营企业家对经济下行压力感受强烈,对经济和后市信心不足,使民营企业等待观望心态普遍存在,扩投资动力不足。

(二)投资创业渠道狭窄

虽然国家对民间投资进入各行业、各领域已全面放开,但细化规则和配套政策未能及时跟上,导致民间投资实际上很难进入传统垄断行业和领域。如我县民间在基础设施、市政工程、社会事业等投资领域受各种因素制约,一直进展缓慢。

(三)融资渠道不畅

民间企业资金来源主要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资金量少,资源不足。造成企业落户后,前期的基础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民间企业大都规模不大,信誉水平不高,难以获得银行对民间企业的信贷,需融资贷款时无担保要件,建设厂房及业务用房等企业建筑物产证照未办理到位前,因不能形成有效资产,无法用于抵押融资贷款,银行不予放贷。

四、鼓励东光县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进一步提振信心,推进产业转型发展

积极引导民间投资顺应国家政策大势,做好转型升级统筹规划,明确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转型路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围绕补短板、延伸产业链,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创新。支持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集团化、差异化发展。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推进新兴产业规模化。继续实施重点项目保姆式帮扶制度,促进企业加快发展,扶优培强骨干企业,支持企业走产学研之路。

(二)拓宽投资渠道,引导民间投资与政府鼓励类产业、项目对接

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的原则,对民间投资企业的发展放手放开放活,并加大对民间投资发展环境的督查力度。除国家明令禁入的领域外,所有竞争性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凡是政府承诺开放的区域,要创造条件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引导民间投资创业与政府鼓励类产业和项目对接,培育、打造新的优势产业。

(三)破解融资难题,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

一是广泛宣传融资活企的相关政策,引导企业通过股权、产权、商标专用权的资本化运作,盘活资产,加快企业发展;二是对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全力服务,帮助企业形成融资推介材料,做好融资准备;三是积极搭建银企平台,分批向银行及有关企业推荐信用度高、有融资需求的企业。今年以来共为23家企业办理了动产抵押,盘活资金达到13800万元。四是继续推进金融对外开放,继续吸引异地金融机构入驻东光开展业务,扩容投资平台,解决项目贷款难问题。让民间投资项目不因暂时的资金不足阻碍后续的发展。

第3篇

关键词:民间投资

2010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要求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但现实却是很多地方政府冷对民间投资,甚至宁愿借钱也不启用民间资本。如何走出这种困境,我们有必要做一个思考。

一、民间投资现状及分析

1、投资资金难

在我国,民间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靠自身积累。据数据显示,我国超一半以上的金融资源被用于国有经济部门,而用在民营企业的资金十分有限。这无疑反映了我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的现状。

由于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很难通过正规的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在直接融资方面,更是被拒之门外。民营经济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于银行支持力度不够,资本市场难以进入,社会中的贷款是很难流向民营企业的,即使民营企业有幸能够获得部分融资资金,但面临的融资成本也要比国有企业高很多。融资困难已成为当前民间投资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2、投资项目局限

民间投资在很多领域的发展仍然受限,特别是在铁路、金融、能源、市政公用事业等重要领域的进展甚微。据统计目前民间资本在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中只占13.6%,在金融业只占9.6%,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只占7.5%,至于在石油、电信、铁路等领域,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组整合的名义将民间投资挤出煤矿等领域;甚至很多地方政府出现了宁愿借钱建高铁也不愿意使用民营资本的奇怪现象。在很多领域,由于民间投资的规模所限,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只能靠关闭民营企业来完成。民间投资比重较大的行业仍然是制造业、房地产业、农业和其他一些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性不强的一般性竞争行业,在科学技术、金融保险、文教卫生体育等行业投资比重仍旧很低。

3、企业自身限制

民间投资自身条件也限制其发展,在我国,由于许多民营企业都是私人创立的,他们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士,同时也很少有人懂得管理,因此民营企业呈现出管理水平低、信息不灵、人才缺乏等弊端。除此之外,对于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国家一直以来也没有进行相应的制度规范,使得这种情况进一步恶化,严重的已经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二、拓宽民间资本的投资建议

1、解决融资难和拓宽融资渠道

若要使民间投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解决融资难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要结合中小企业的现实需求,建立健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通过融资担保公司对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风险进行监督和控制。建立面向民营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可以建立专门为民间企业融资的银行,除了抵押、质押贷款以外,良好的信誉也可使民间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当然要树信,企业必须培养高技术人才,提高民间企业投资者的素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民间企业的信用程度,而商业银行也要把支持民间投资作为信贷工作的重点,制定贷款政策和管理办法,增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意识。

2、拓宽投资项目,认真落实《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2010年7月印发的《意见》就相关行业和领域中存在的市场准入障碍,进一步明确和

细化了有关放宽市场准入的政策规定,从以下四个方面解决了民间投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障碍:第一,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第二,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第三,推动民营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和转型升级;第四,建立健全民间投资服务体系,加强服务和指导, 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环境。这一系列政策措施,对民间投资都是机遇,都有利于我国民营企业的未来发展。扩大民间投资的准入领域,为民间资本提供更大投资空间,开放更多投资领域,提供更多优质项目。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民间投资的长足发展。

3、加大政府的扶持和服务,提高民间投资的质量

政府投资要引导民间投资,在政府与民间投资的协同 发展中,政府要起到积极引导,抛砖引玉的作用,充分搞活全社会资本,让政府政策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在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基础上,政府应结合政府与民间投资的相应特点,强化后续管理,提高投资质量。发挥民间投资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政府或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培训,对企业的管理者进行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等全方位的培训。并且制定落实相关政策,鼓励高知识水平的专业人士到民营企业中进行实践和发展,给民营企业注入鲜活有力的新生力量。

4、进行立法,规范和保障民间投资行为。

目前,在中国投资领域和与之密切相关的融资领域,存在着法律空白。我国对民间投资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很不健全,必须把完善这方面法律规范摆上立法工作的议事日程。例如:温州管理科学研究院设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调研课题。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和论证,起草了《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建议稿。《民间投资促进法》立法建议稿有26条,对投资和民间投资做出了界定,立法目的是促进民间投资,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保障国民自由投资的权利,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国民拥有财产性收入,实现民富国强。

此外对以往出台的有关法律规范,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全面贯彻,如对反垄断法,不能停留在宣传上,而要落实在行动上,这对拓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意义重大。同时要加大打击力度,尽可能减少和克服侵害民间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确保民间投资者放心、放胆投资。

文献参考:

[1] 辜胜阻 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J].财经(2011):59.

[2] 潘劲松.关于我国民间投资政策的思考[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3):34-37.

第4篇

关键词:贵州 动漫产业 发展 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动漫产业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贵州动漫产业风生水起,崭露头角。但随之而来的政策体系、资金、内容创意以及专业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已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如何评判动漫产业的生存境遇,如何实现动漫产业的健康、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刚刚起步的贵州动漫产业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贵州动漫产业发展现状

出台相关政策措施。自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后,贵州省人民政府于2009年出台《关于推动我省动漫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贵阳市则推出《关于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不断制定和逐渐完善,贵州正形成有利于动漫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环境。

动漫产业园区建设发展迅速。2007年,贵州建立了全省唯一的贵阳数字动漫科技产业示范基地――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结束了贵州动漫企业散、小、弱和漂泊不定的历史。经过3年多的建设,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产业聚集不断加快,初步形成动漫创作、网络游戏、衍生产品生产等良性发展的产业链条及以动漫、游戏为主要内容的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格局。2009年,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目前,入园企业已达25家,几乎集中了全省动漫企业的精英,已形成集漫画设计与出版、动画设计与制作、手机游戏研发、网络增值服务、动漫教育培训等于一体的产业结构,产值从创办之初的644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2.4亿元。

动漫原创初显魅力。贵州动漫企业致力于作品原创研发,自主创新性正逐步增强。2008年,贵州熠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的《西岭雪》和贵州青年影视文化中心创作的《年夜饭》在央视黄金时段全集播出,《西岭雪》获中国动漫游戏行业2007年度“金手指”等7项大奖和动画类“五个一”优秀作品奖。在第14届国际动漫节暨第9届首尔推广计划上,贵州青年影视文化中心与丹麦动画艺术家共同制作的《森林小英雄》成功进入决赛。同时,该公司创作的《贵州的微笑》获2010年亚洲青年动漫大赛(简称亚青赛)平面组至尊大奖。2008年,在东京举办的第10届数字内容大赛上,遵义奇利动画公司创作的《苗王传》获日本2008 TBS Digicon6中国赛区金奖和2008年亚青赛最佳视觉奖。在2009年的亚青赛上,天授卡通公司制作的《红孩子》举行了图书首发仪式。贵州绘纹信息传媒有限公司制作的《蝉之歌》获2010年亚青赛入围网络作品,同时,该公司“基于Web3D的三维动画转换方法”、“增强型手机数字内容版权技术的实现方法”和“跨平台手机流媒体播放器”三项专利申请已获批复进入审核阶段。

以亚洲青年动漫大赛为平台,不断加强交流和合作。每年一届的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有力地促进了贵州动漫产业发展的氛围和市场的培育,使贵州融入了国际动漫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亚青赛已成为有效推动国内外交流与合作,进行招商引资的平台。贵州动漫产业的发展引起国际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

贵州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政策支持体系尚未建立。尽管贵州已出台一些鼓励和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文件和政策,但关于扶持和资助动漫原创作品创作、动漫软件开发及促进本土动漫产品出口等的具体政策和措施较为缺乏。另外,针对动漫企业的有关贷款、风险投资基金等资金扶持政策也急需加强。《2010年贵州文化工作要点》中虽将动漫、游戏、会展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列为扶持对象,但对动漫发展的配套措施仍较缺乏,亟待加大制定力度。可以说,贵州对动漫产业政策体系的建立还处于初始阶段。

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动漫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动漫产品制作成本高昂,目前动画的制作成本为每分钟一两万元,三维动画的成本更高,而播出价每集仅数十元到数百元,投入产出的巨大落差意味着动漫产业投资风险极高。2010年,财政部虽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但用于动漫市场监管、原创动漫扶持等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至今没有下发,导致政府对动漫产业发展资金的投入严重不足。因此,风险资金就成了动漫产业的重要融资途径。但银行贷款之类的风险资金,要求提供相应抵押物,对于刚起步的贵州动漫企业来说,几乎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融资发生困难,企业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如此投融资状况,对动漫产业的资本支持自然很难满足产业正常运作的需求。

动漫产品的原创能力、品牌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贵州动漫原创力、竞争力虽有大幅度提升,但也不能不看到,目前动漫作品的意旨理念不甚清晰、选题缺乏新意、故事内容老套、形象呆板不可爱,难以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动漫作品及其衍生产品制作手段较为单一、粗糙,技术含量较低。此外,贵州动漫产业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产品市场,其主要业务是为省外和国外公司打工,或来料加工、制作动漫产品。也没有自己设计的动漫衍生产品,如人物服饰、动漫玩具进入市场。

动漫人才短缺。据统计,截至2009年底,贵州省从事动漫设计、制作及培训等从业人员超过500人,其中不乏一些优秀创作人才,但数量太少,不足以支撑起整个贵州动漫产业的发展重任。由于贵州动漫产业起步晚,创业环境较差,待遇较低,导致不少优秀人才外流,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动漫人才的短缺。贵州动漫教育虽已经纳入高等教育,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等高校都开设有动画专业,但办学尚欠成熟,善创作、懂经营、会管理的动漫教师缺乏,以致本地培养的动漫人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贵州动漫产业发展策略思考

尽快建立政策支持体系,切实加大动漫产业扶持力度。目前,由贵州省信息产业厅、文化厅牵头建立了省动漫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制度,但全省动漫产业政策支持体系与动漫产业发展纲领尚在研究制定之中。眼下急需研究制定有关贵州动漫产业的发展战略、“十二五”发展规划、投融资政策等具体文件和政策,从而真正实现以政策导向为杠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支持贵州动漫产业尽快聚集产业要素,并在资金、税收、市场培育、市场监管、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对动漫企业给予实实在在的扶持。应当尽快落实对原创国产动画剧目的创作、拍摄、制作和动漫产品出口译制给予一定资金补贴等政策和具体实施办法;对动漫企业的营业税、增值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等实行差别税率,对动漫企业给予贴息贷款支持等应落到实处。此外,有关奖励优秀动漫作品和动漫人才的政策也应尽快落实执行。只有着手构建政策体系,打造有利于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才有可能尽快缩小贵州动漫产业与国内先进省市的差距。

建立和逐步完善投融资体系。为维持贵州动漫产业资本生态的稳定和平衡,有效解决资金瓶颈难题,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投融资体系。其一,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相关中介机构为动漫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探索银行、动漫企业、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基金四方合作的有效模式,并培育、发展风险投资基金。其二,建立产业支持基金。新兴的、有巨大增长潜力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是产业支持基金的投资重点。贵州众多的动漫企业都符合这些投资条件,因此,应大力发展各种产业基金,以扶持贵州动漫产业的初始发展。其三,贵州动漫产业刚起步,仅靠政府力量很难实现其可持续发展,寻求社会资金成为一条重要的筹资途径。应鼓励民间资本等通过参股等方式进入动漫产业,鼓励非公有资本平等投资和参与各类动漫产品的研发和创作生产,鼓励知识产权入股等。其四,在国内资本控股的前提下吸纳国外资金,从而形成多主体投资、多渠道开发的局面。

提升内容创意,开发衍生产品,完善动漫产业价值链。首先,应在内容创意上狠下工夫。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动漫资源。无论是各民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曲艺等民间叙事艺术,还是人生礼仪民俗、岁时节日民俗、服饰民俗、起居饮食民俗等文化,都可成为动漫创作的直接来源和生长点。此外,动漫内容创意也可从各民族的民俗、制度、民间信仰、文化模式、生态智慧等方面挖掘和创构适宜于动漫表达的题材和故事。

在全球化语境中,动漫内容创意还应有一种全球化的眼光与胸襟,应立足建构动漫沟通民族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生存与发展的强大能力。这方面,《狮子王》、《阿凡达》等好莱坞电影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启迪。

其次,成熟的动漫产业,从生产、销售及衍生产品开发,形成了一条完整、延伸的产业链。动漫产业超过70%的利润由衍生产品产生。对于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贵州动漫产业,目前还缺乏整体产业链的衔接。目前,贵州动漫企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播出环节,而电视台超低的节目播出费却使之面临巨大的亏损。同时,资金匮乏也使动漫形象的推广缺乏后劲,更遑论衍生产品的开发。鉴于此,务必充分认识并高度重视衍生产品开发对整个动漫产业链的作用和意义。同时,还应切实鼓励和支持图书、电影、电视、舞台剧、音像制品及动漫形象有关服饰、玩具、电子游戏等的开发,扶持企业运用各种方式开发出适销对路、群众喜爱的衍生产品,逐渐延伸和完善产业链条。

培育动漫人才。当前,动漫产业最紧缺的不是技术,而是创意、创作和经营等专业人才。贵州动漫业专业人员基本集中在动画加工制作领域,动漫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的高层次综合管理人才尤为紧缺。目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从贵州省科技计划相关专项资金和贵州省人才专项资金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动漫相关人才的培养、交流、引进和鼓励。二是优化贵州高校已有的动漫和软件技术等专业,为培养专门性、复合型动漫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三是通过培训现有动漫从业人员,切实提升艺术创意、生产制作、软件技术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以缓解动漫人才缺乏的现状。

加快动漫产业园区建设,培育品牌企业,打造知名产品和产业研发中心。贵阳数字内容产业园和一年一度的亚青赛,已成为引领贵州动漫产业起飞的两翼。前者在短短3年内迅速发展为以原创为龙头,集教育、培训、生产、制作、动漫产品交易、会展于一体的动漫产业集群,涌现出一批抢夺眼球的原创动画片。目前,园区企业正在制作开发3部大型网络游戏、6部系列动画片,它对贵州动漫产业发展起到了突出的示范作用和强大的辐射作用。贵州动漫产业应以此为契机,一方面,既要不断壮大现有动漫产业园,又要全力扶持诸如小河国际动漫城等新动漫基地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要进一步通过招商引进国际国内有成熟经验的企业,同时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并通过媒体宣传、国内外交流互动等手段扩大品牌企业影响,提高动漫产业国际国内市场占有率。此外,鼓励和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如贵州熠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贵州青年影视文化中心等)实施“走出去”战略,依托品牌输出管理、连锁经营、拓展市场,最终实现贵州动漫产业的良性运营和可持续、跨越式发展。(本文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贵州将文化产业发展为支柱产业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GZZB207)

第5篇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 中小企业融资 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机遇

经济处于全局性困难时,政策机遇显得特别珍贵。近年来,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实施的重大政策,一是中央政府投入四万亿资金刺激经济,二是实施了一系列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目前,各个地区对前一项政策都十分重视,想方设法争取项目和配套资金,以拉动地区经济增长。但是对中央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系列政策,则关注不够。事实上,抓好这个政策机遇,对地区经济同样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对地区经济的影响面更大、影响效果更深远。我们认为,各地政府,应该把抓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机遇,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如果在投融资问题上,一些地方重复前些年只关注大项目大企业、忽视中小企业的错误,将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可以说,能不能抓好这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机遇,也是对地方政府决策水平和敏锐性的一次重大考验。

一、关注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导向功能和杠杆效应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性难题。在我国,还与转轨的特殊历史背景有关。据最近理论界分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体制、政策原因,主要是:一缺乏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二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三缺乏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系统,四缺乏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专门银行、金融机构和融资渠道和工具,五缺乏担保再担保体系等等。

2008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了《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专门有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规划部署;去年 8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就是要从体制、机构和机制上全方位解决这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

第一,建立中小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

第二,推进融资体制改革、拓展融资渠道,包括加快创业板市场建设、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和渠道,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发行规模;

第三,在商业银行专门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国家对其信贷业务实行差异化监管政策;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国家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

第四,建立包括中央、地方财政出资和企业联合组建的、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再担保体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担保机构评级制度建设;

第五, 建立和增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

第六,搭建技术咨询、管理咨询、培训和开拓市场的平台等。

融资难,只是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一个问题。国务院常务会议,又进一步出台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与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等业务,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等(以上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2009年05月25日,中国政府网;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9年08月20日)。

中央政府的这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财政部、银监会、中央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相应措施的跟进,调动了各行业特别是银行业、证券业和广大中小企业的积极性。

到目前为止,中小企业的贷款增长速度有所提高,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出现了积极趋势。中央的一系列改革部署和政策措施,显示了导向功能和杠杆效应。

二、落实中小企业融资政策关系着地区发展的一系列战略利益

我国中小企业经济指标在全国的占比一直很高: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5%,出口创汇占68.3%,上缴税收占48.2%,社会消费额占58.9%,城镇就业占75%并占每年新增就业的80%以上(全国政协委员焦家良《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可作为国家拉动内需的重点措施》的提案第0488号,新华网2009-03-11 10:20:15)。

因此,抓好这次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政策机遇,关系到地方经济增长动力、就业岗位提供、民营经济成长和科技型企业发展等一系列战略利益。特别是,最近批评“国进民退”呼声渐高,地方政府更应该把这些事情做好。

在这方面,浙江等省已走在前面,其中,“地方政府给金融机构出考卷” 调动银行的积极性促进它们加快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步伐,就是一条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据报道,去年以来,地方政府给当地银行布置“打分考卷”,在多个省市甚至县一级流行开来。去年上半年,浙江省政府对2008年省内金融机构支持经济发展的情况进行了表彰,设立了金融机构特别贡献奖、信贷增量奖、支持浙江经济发展基本奖等奖项。强调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功能,既要看供给总量还要看配置结构,既要支持政府性大项目还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安徽、福建、湖南一些市也出台了类似的考评细则。年末贷款余额、贷款增长率,对小企业贷款余额、小企业贷款增长率,执行市政府有关配套文件和任务目标、不良贷款比例、当年增量存贷比是考核的基本指标。贷款余额、小企业融资服务、县域贷款余额、弱势群体贷款、重点项目信贷支持、三农信贷等则是加分考核指标。一些地方政府还将考核结果在辖区内通报并抄送各金融机构的上级机关,并根据银行年度贷款总额占比情况统筹调度可调度性财政资金存款。在银行看来,政府的“打分考卷”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政府机构的存款,大量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的项目都是银行争抢的大蛋糕,“与政府搞好关系,是拿下这些项目的前提”。(石贝贝银政合作浙江样本调查 政府考评信贷投向 银行响应导向不忘风险2009年06月15日 上海证券报)

三、如何抓好这次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机遇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系统性问题,需要集合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综合治理。地方政府,需要认真研究如何抓好这次政策机遇。

1.快用、用足和用好政策,对已出台的各项政策要迅速作出反应

第一,要尽快落实组建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的政策,目前担保行业面临的问题是,骨干担保机构担保放大倍数已达极限,一般商业担保机构参与中小企业融资支持的动力不足,担保机构的自我循环能力不强。各地应积极形成有效的补偿机制,一方面通过担保公司的盈利来补充,另一方面则需政府增加和补偿担保公司资本金。目前不仅迫切需要更多的担保机构支持,也需要政府成立信用度较高的再担保机构;

第二,中央“鼓励各地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按增量给予适度补助”, 许多省已经出台相应补偿办法,还应尽快出台相应细则,从技术上明确风险补偿的额度、使用规则、受益范围和管理方法;

第三,创业板有利于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链条,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各地应采取措施鼓励本地企业递交上市申报材料,争取更多企业通过上市初审;

第四,要用足“扩大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和集合债券的发行规模”的政策,集合债的发行由于交割量小、在二级市场频遭冷遇,各地应通过金融创新方式,为中小企业的信用升级。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要进一步引进各种投资主体,增加风险偏好者。

2.高度重视发展村镇银行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在北京举办的“变革、挑战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呼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除已关闭的民营企业外,很多中小民营企业至今还没有达到金融危机前的盈利水平,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发展资金受制于银行借贷。此前,全国工商联通过调研发现,70%以上的中小民营企业渴望得到贷款而得不到。不是这些企业没有资格,而是没有相应的贷款机构。国家应该放开金融领域的限制,多成立社区银行和乡镇银行,用以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国家必须建立大批的草根金融机构,用来服务于上述草根企业(黄孟复呼吁多建社区银行和乡镇银行,《财经网》2009年10月25日 09:44)。

早在去年6月12日,中国银监会印发《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通知。有专家指出,“如果从企业史的角度来看,这是自1935年以来,而不仅仅是1949年,中央政府第一次出台鼓励民间创办银行的文件”。2008年上半年,由于政府采取了坚决的银根紧缩政策,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不断倒闭。在这样的背景下压力最大的浙江、广东两省率先提出加快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浙江的小额贷款公司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试点。中央政府采取了积极推动的姿态。银监会这个《暂行规定》对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村镇银行进行了制度上的规范,可以被看成是金融开放的一个重要信号。当今中国民营资本的力量已大量集中于中小城市。很多年后,我们将发现,就如同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发生的事实一样,中国金融领域的改革竟也是从农村开始的(吴晓波 中国金融开放要从村镇开始? 英国《金融时报》2009年7月14日)。银监会认为,今后,地方城市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将成为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力军。显然,发展好村镇银行,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各地需要花大力气把这件事情做好。

3.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协调和合力

近一年来,一些地方银行系统已为“使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不再成为一个合规性的困难”做了大量工作,今后要进一步根据银监会的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按专业化经营强化服务中小企业的思路,完善信贷服务体系、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信贷投放;建立金融产品和信贷方式创新、信贷业务拓展的激励机制,完善信贷长效机制建设,确保中小企业信贷平均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刘明康,为中小企业解围减难要出手快出拳重 ,2009年6月6日中国金融网);

第二,银监会要求地方法人银行机构担当信贷服务主力军,我省除了要推进邮政储蓄银行扩大资产业务外,重点是推进村镇银行的发展和合理布局。去年5月央行和银监会联合了《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我省7月就开始试点,很快全省就有1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出现。今年6月12日中国银监会又印发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通知,这是1949年以来中央政府第一次出台鼓励民间创办银行的文件。江苏省应发挥前几年已对乡镇村进行了合并调整的优势,率先做好这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

第三,为盘活和规范民间资本,中央有关部门正在起草《放贷人条例》。为完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央行正在起草《征信管理条例》。江苏省应把握这些动向,做好相应工作。

有些地方财政部门,已对设立多层次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提供了大力支持。今后还需要根据中央“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的要求,逐步扩大省级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加快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经贸委应主要加快培育各类中小企业服务机构,建设服务平台、创业基地和信息服务网络,提高信息通报的权威性和利用效率。针对中小企业在创业和发展阶段对土地、厂房等生产要素的需求给予优惠政策支持。同时,全面清理并进一步减少、合并行政审批事项,为提供便捷服务。

4.中小企业努力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世界共性问题。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规模小、资产少,单笔借款数额小、笔数多,且手续繁琐,但程序手续一样。而且部分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存在财务报表不规范、数据失真、资料不全、不良贷款多等现象,在治理结构、资本金不足、信誉缺失等问题。金融机构出于经营成本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贷款和服务的积极性不高。中小企业也要正视这些问题,努力提高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这也是缓解融资难的一个重要条件。

总的政策扶持思路,就是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着眼全面发展相结合,坚持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推进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坚持改善外部环境与引导企业加强管理相结合,注重提高企业素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国金融改革:历史经验与转型模式》,王广谦、应展宇、江世银,金融体制改革与货币问题研究系列专著,丛书主编:王广谦

[2]《中国金融改革: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与经验》,2008年03月13日,09:15,来源:中国经济网

[3]《改革开放30年银行业发展纪实》,新华网,2008-11-

02 ,20:49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意见》,2008年12月5日, 新华网

第6篇

一、调整财政投资政策的内容和方向,尽可能放大财政投资政策的即期扩张效应及中长期的维持与推动效应。

正如买方市场条件下的需求不足,将是今后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任务一样,当前的政府(财政)投资拉动政策,是在我国特定条件下采取的一种特殊举措,不可能长此下去。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拉动”和“带动”,而不可能是包办或替代——对民间投资的替代。因此,如何放大财政投资政策的即期乘数效应,并为中长期投资需求的增长奠定基础,就成了衡量积极财政政策功效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有利于化解通货紧缩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必须适时调整扩张性财政投资政策的方向和内容。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可供考虑的举措主要有三:

——适当缩小国家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的直接(全额)投资规模,抽出部分财政投资资金,通过财政贴息、财政参股、财政担保等多种途径,以吸纳、带动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这样做,一则可收到放大财政政策“乘数效应”之利;二则可把近期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在必要而合理的规模上;三则还可为国家财政直接投资规模的逐步缩减,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择机转型创造条件。

——调整财政投资方向。去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将增发的1000亿元国债以及与之配套的1000亿元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基础设施建设,这对推动当年和近期的经济增长,无疑起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从中长期来看,过分强调不搞加工工业,特别是不投入技术装备工业和技术改造的做法,将对后续的经济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把财政政策的短期和中长期效应有机结合起来,须对财政投资方向进行适时调整。即除了继续进行国家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之外,还应有选择地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对关乎工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加工工业,特别是技术装备工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的投资需求,予以更大的财政支持。其中包括通过实行结构性的税收减免、投资抵免、加速折旧等政策措施,以定向支持企业的科技进步,促进那些具有旺盛活力与关联、带动效应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通过基础性的技术装备工业的升级换代,为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冲出由于实体经济不发达和低水平所造成的市场疲软、需求约束和通货紧缩陷阱而创造条件。这样做,不仅符合我国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方向,而且是缓解乃至消除通货紧缩压力的一项治本之策。

——发行专项建设国债,一方面减轻国家财政的债务压力,提高投资效果,同时可收到更好更大的政策扩张效应。所谓专项建设国债,简而言之,就是将此类国债的发行,以及项目投资、项目经营和还本付息等活动,建立在运用这些国债所形成的资产及其收益上,并最终以(国有)资产转让和经营收益,作为还本付息的财产基础和资金来源。这种做法,能收到刺激经济、减少财政债务负担、提高投资的资本化(资本金)程度、增加国有资产比重和控制力、优化经济和产业产品结构等多重功效。事实上,除了某些所谓“纯公共产品”之外,现有的许多财政性投资对象(如公路、铁路、机场等),都可考虑和试行这种投资形式。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政府就发行了大量的专项建设国债,用于满足某些公共事业、公共工程和大型项目的贷款需要,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采取积极措施,加大财政政策直接启动消费需求的力度。

去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投资需求起了明显的拉动作用,但对最终消费需求的提升作用还有待加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卖方市场——短缺经济条件下,我们一直习惯于把刺激经济的重点放在投资和生产上,亦即放在增加产品供给上,因为供给的“短边”约束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然而,在买方市场已初步形成的条件下,需要刺激的重点则是消费需求,有效需求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刺激投资和生产固然也是在提供需求,但这只是中间需求,它究竟能对经济增长发挥多大的作用,究竟能否提高经济效率,则取决于最终需求的状况。正是有鉴于此,近期就应适时加大直接启动我国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力度。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这方面的突出矛盾,就是广大干部职工的低收入、高支出预期,已成了扩大即期和中远期消费需求的一个严重障碍。理论和国内外的实践都充分表明,稳定人们的收支预期,尤其是增加对低收入者的补贴,不仅是在经济紧缩期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客观需要,而且其直接转化为即期消费需求的比例也最高、最快;定向增加对国家工薪阶层的住房补贴,不仅可以缓解现行低工资与住房货币化的尖锐矛盾,而且是使建筑业成为支柱产业的一个重要推力;社会保障制度的尽快建立,则是消除目前大多数人消费后顾之忧,消费心理不确定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然而,无论是改革收入分配体制,还是加快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步伐,都需要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在国家财政长期紧张的情况下,如何筹措这些资金,就成了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进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难点和焦点。从当前我国的现实出发,满足上述需要的筹资对策有:

——调整国家的现有预算安排。

改善低收入者的收入状况,提高工薪阶层的收入水平及其预期,充实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等,就财政支出属性而言,均属于经常性支出的范畴,因此如何扩大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来源,就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其中,可供考虑的一个办法就是调整现有的国家预算安排,即把近年来的经常性预算结余,不再转入建设性预算,而留作用以扩大经常性预算之需。这可称之为“调”。

——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挤”出一部分财政资金用来满足上述需求。

例如,配合市场化进程和政府职能转换,适当缩减政府的支出与投入范围;配合国企改革,逐步减少企业的亏损补贴;在价格持续走低的情况下,大力压缩各种形式的价格补贴;配合政府机构改革,以及支出制度的创新(如政府采购制度),逐步压缩行政事业费支出等等。

——通过对国有资产存量的有效利用,“变”(现)出一块资金来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健全。

例如,对大中型企业的“办社会”资产部分实行“”剥离“,一方面可减轻企业的经营压力,同时又间接增加了在职职工的社会保障来源。通过对中小企业国有资产的多种处置方式,也可变现出一部分资金来满足类似的需求。

三、从速推进费税体制改革,是持续扩大内需、遏制当前通货紧缩的一个重要环节。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看,这种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是,通过费税体制改革,切实减轻企业和农民的非税负担,以增加其可支配收入,为提高城乡市场主体的投资——消费能力奠定基础。

我国人口中的2/3居住在农村,农民理应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但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却从“七五”时期将近50%锐减至1997年的39%。其中,农民的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缓慢,购买力水平低下,可说是一个基础性的原因。而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则是“苛费猛于虎”,大量侵吞和蚕食了农村和农民的有限收入。有关资料表明,1998年,尽管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下降2.36%,但农民上缴的三提留、五统筹仍比上年增长了1.4%,加上各种摊派和罚款,比交纳的税金还多出13%。

至于各类企业所承受的各种非税负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此只列举三个数字就可见一斑:一是据初步统计,近年来企业上缴国家财政的资金,仅占各种收费摊派的1/3强;二是近两年取消不合理收费26710项,涉及金额每年985亿元,相当于全国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的两倍;三是在有些技术改造项目中,除按国家规定上缴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以外,还要交纳各种费用20多种,两者合计占总投资的30%以上!难怪不少企业扼腕长叹:不改造等死,改造找死。

第7篇

当前,浙江省经济和全国一样,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特别是融资难、投资难、创新难、盈利难等“四难”问题尤为突出,而且这些困难的长期存在甚至加剧,将会制约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政府、银行、企业必须加强联手,创新举措,克难攻坚,再上台阶。

着力破解“融资难”,努力保障民营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

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常态,也是世界性难题。2011年,浙江省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加剧,局部地区出现多起民营企业资金链断裂和企业主逃逸事件,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千方百计缓解企业融资难题。2011年四季度,全省各银行机构向总行申请追加中小企业贷款规模400多亿元,全年新增小企业贷款超过1800亿元。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短期内依然没得到根本改变。我们要以建设金融强省为目标,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探索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民间资本运用难“两难”问题的新路子。一要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按照中央“金融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工作要求,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投入,加大对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创新金融产品,重点保障有发展前景、资金周转暂时困难的小微企业,确保小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努力降低小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争取境内外金融机构来浙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业机构。“浙商系列”金融机构要发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示范作用。统筹小额贷款公司布局,有序扩大覆盖面。二要促进民间资本规范有序进入民营企业和实体经济。要从制度层面规范民间借贷,加快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和民间财富管理中心,谋划和争取温州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选择部分市县开展规范民间融资试点,引导社会资本加快扭转炒房、炒钱等过度投机倾向,尽快回到发展实体经济的轨道上来。严厉打击金融犯罪,切实防范金融经济风险。三要加快推进企业多渠道直接融资。大力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重点推动海洋经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及现代服务业等企业上市,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型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和并购重组。大力推广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中小企业集合票据,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扩大融资规模。

着力破解“投资难”,努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民间投资是浙江省经济最大的亮点和特色。2011年,浙江省民间投资规模达到8563亿元,占全省投资的比重为61.4%。但要看到,浙江省民间投资规模仅为山东、江苏的一半。实现稳中求进,扩大有效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是关键。今年,全省民间投资要争取突破1万亿元。国务院“非公经济36条”和“新36条”出台实施后,阻碍民间投资的“水泥墙”已经倒塌了,但是影响民间投资的“玻璃门”、“弹簧门”和“隔离栅”仍然存在。不少民营企业反映,看到政策,无法享受;看到空间,无法进入;看到机会,无法把握。推动民间投资再上台阶,关键在于解放思想、落实政策。各地各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努力破除民间投资政策障碍,进一步提振民间投资信心。一要放宽民间投资准入领域。坚持“非禁即入”原则,对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的产业和领域,要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进入;对预期有收益或通过收费补偿可以获取收益的基础性公共项目,要向民间资本全面开放;对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要优先向民间投资开放;对国有企业的重组改制,要创造条件鼓励民间投资积极参与。合理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政府投资尽可能退出民间投资愿意进入、可以采用市场化运作的项目。二要为民间投资构筑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今年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加快推进年,是“十二五”开发建设429平方公里的14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建设年,也是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青山湖科技城和113平方公里未来科技城的加快发展年。希望广大浙商和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努力为浙江建设新的经济增长极再立新功。三要创造更加宽松的民间投资方式。同时,要建立健全重点投资项目联系机制。做到“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班子、一抓到底”,形成“盯人、盯事、盯项目”的招商引资全程服务机制。从今年起,每一位省领导至少要联系1个重大项目。市县两级也要落实领导负责制。

着力破解“创新难”,努力推进民营企业转型升级

千难万难,创新最难。创新投入大,风险大,许多企业都不敢甚至不愿创新。目前,浙江省只有四分之一的规模以上企业开展了科技活动,企业高级职称人才比重不到事业单位的三分之一,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的比例仅列全国第17位。此外,由于创新型企业少,企业转型慢,“低散弱”的产业结构吸纳了大量普通劳动力。要清醒看到,创新是浙江省发展的一条“短腿”。创新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华山一条路”,也是政府和企业肩负的共同责任。破解“创新难”,必须始终坚持政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一要大力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要把有限的财政支持资金,主要投入到对转型升级、科学发展能起到直接支撑作用的科研项目和科研人才上,投入到创新型企业中。鼓励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建立创新团队,紧贴经济转型升级、瞄准技术前沿推进科技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着力突破一批共性、关键、核心技术,再创“浙江制造”新优势,加快向“浙江创造”迈进。二要大力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现在,一方面企业转型升级急需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大量研发成果被束之高阁。要以“转化实绩论英雄”,建立健全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创新完善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设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基金,推动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中试基地、成果转化基地、科技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要大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积极打造一批优秀人才、先进技术和资本集聚的创新载体,改革科技资源的配置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创造运用机制和科研、人才评价机制,努力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环境。今年,要奖励表彰一批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人员,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科技创新的氛围。

着力破解“盈利难”,努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这些年,浙江省工业企业的盈利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规模以上企业销售产值利润率从2003年的6.1%下降至2008年的3.4%,去年约为5.5%。从趋势看,能源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等将会持续攀升,浙江省企业将面临较长时期的生产成本上升压力,盈利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只有政企联手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破解“盈利难”谜局。对政府来说,一要继续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规范各类收费行为,加大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延长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期限。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政策,加快出口退税步伐。二要大力加强要素保障。千方百计做好煤电油运综合协调,特别是要抓好电力保障和有序用电,切实保障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三要努力降低物流成本。推进大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积极培育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业,实施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进一步降低企业产品流通成本。四要大力支持企业完善市场营销网络。深入开展“浙货万里行”活动,大力推进浙江名品中心、品牌连锁专卖网络建设,加快构筑全国浙商营销网络。支持一批有品牌优势和市场基础的企业,到境内外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提升市场话语权。对企业来说,要坚持以高附加值为目标导向,千方百计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努力提高盈利水平。一是向质量要效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要坚持以质取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敢于向全国全世界亮出自己的品牌,以品质扩大影响力,以品质提高附加值。二是向市场要效益。今后,需求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拓展市场也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民营企业特别是大企业,要努力保持品牌、技术等市场竞争优势,努力从营销环节获取更大的利益。中小企业要利用阿里巴巴、淘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义乌国际小商品城等专业市场,加强与大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合作,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市场。三是向管理要效益。要积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精细管理和成本管理,加快建设节约型企业,努力从管理环节获取更多的利益。

按照“四个到位”要求,努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我们要按照副主席“两个结合、五个相统一”和张德江副总理“扎根浙江”的重要指示,加强引导,加强服务,加强管理,加强考核,努力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阳光、空气、土壤、雨露和养分。

引导到位。一要强化实体经济导向。要积极营造鼓励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社会氛围,倡导企业坚守实业求发展,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进一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希望广大浙商以世界500强等国际著名企业为标杆,保持清醒头脑,静下心气,专心经营,把主业做专、做精、做实,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二要强化产业政策导向。要坚持“优、新、高、特”方向,大力支持企业增加产业转型升级投资,鼓励企业向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新型城市化、改善民生等重要领域投资兴业。三要强化总部经济导向。对于区位条件优越的地区和中心城市,支持省内民营企业把总部留在浙江,鼓励省外浙商把总部迁回浙江,着力把浙江打造成集“研发设计、运营管理、集成制造、营销服务”为一体的总部经济基地。

服务到位。一要以好的精神状态开展服务。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振奋精神。今年,将在各级政府和机关工作人员中开展“比、学、赶、创”活动,努力营造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氛围。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是本职,不服务、服务不到位就是失职”的意识,倡导雷厉风行的作风,经常对照“六戒六要”检查自身的工作和作风,不断提升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质量和效率。二要以好的方法改进服务。省委决定,今年要深化省级机关“双服务”和百组调研服务活动,选择一些热点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紧贴基层企业帮助排忧解难。三要以好的政策加强服务。去年底,省级部门陆续出台16个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政策,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并根据形势的新变化,制订实施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要因地制宜地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落实办法,搞成按图索骥的“路线图”。民营企业要办什么事,对照政策和实施办法就能明明白白,办起来简简单单。四要以好的制度保障服务。认真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工作要求,坚持市场优先和社会自治原则,能减则减,能快则快,能放则放。全面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效能监察等制度,简化行政流程,杜绝推诿扯皮,做到急事急办、要事快办、特事特办。

管理到位。坚持依法依规,要敢于动真格,该放的放到位,该管的也要管到位。一要加强市场管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针对消费者关心的制假售假问题、企业关注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以及群众高度关注的食品药品安全和物价上涨问题,及时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二要加强诚信管理。围绕“信用浙江”建设,加快建立健全社会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三要加强环境管理。对落后产能、劣质企业的容忍,就是对先进产能和优秀企业的不公。要把环境容量作为硬约束,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源头控制,强化对新建项目的环境评估和审查。狠抓节能减排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坚决取缔一批无证无照和不达标企业,加快转移过度依赖资源环境的加工制造环节,为好产业好企业腾出资源环境容量。

第8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筹资财务管理

一、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简述

1.德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德国,中小企业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传统领域,还包括一些自由职业领域。

为了更好的帮助中小企业,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行扶持。通过订立《反对限制竞争法》、《反垄断法》、《德国中小企业法》等法律条文使中小企业能参与平等竞争。除了订立相关法律,德国政府还不断强化其职能,加强宏观调控的力度和对经济的干预程度。为了便于管理中小企业,专门设置中小企业局并在各州也设立类似机构。同时,政府通过宽松的投资政策和各种补贴来扶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2.美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美国是高度垄断的发达国家,也是中小企业蓬勃发展的国家,成功的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对美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使中小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美国于1953年成立了小企业管理局。该管理局的主要工作有:对中小企业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与国家各级的中小委员会保持联系;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与政府其它机构进行协调;对中小企业问题及其政策的贯彻情况进行调查。除了建立相关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帮扶,美国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在财政方面,联邦政府不仅通过信贷计划对中小企业直接提供支持而且还以税收支出的形式给予间接地支持。

3.日本中小企业的发展

日本是发达国家中最后进入工业革命的国家,但日本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却是最重视的。不同的国家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位是不同的,在日本根据《中小企业基本法》中的规定。在工业、矿业、运输业中,经常雇佣在300人以内或资本额在1亿日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在批发业中从业人员100人以内,资本金3000万日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在零售与服务业中,雇员在50人以内或资本额在1000万日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是日本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很多大企业来说,中小企业不仅为其提供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更为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日本政府推出了多项措施:

⑴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同美国政府一样为了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日本设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厅”,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一系列的机构管理中小企业的发展。

⑵设立专门法律给予保护。日本在长期探索中小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颁布实施了近50多个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同时,政府还鼓励中小企业进行优化组合,实行企业间的合作,以减少企业破产的数量。

⑶日本政府规定,中小企业可以按最低利率在国家专业银行或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同时,日本政府还允许民间社团向中小企业提供无抵押贷款,而民间社团的放款基金则全由国家负责。

二、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策略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对德国、美国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小企业经验的探讨,结合我国实际,我们认为我国发展中小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我国大型企业的数目在逐渐减少,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逐渐突出。到2009年,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不含3130万个体工商户),按现行中小企业划分标准测算,中小企业达1023.1万户,超过企业总户数的99%。提供了近80%的城镇就业岗位,同时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缴税额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摒弃长期以来的“抓大放小”的惯性思维,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我国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在行动上推动中小企业的发展。

2.政府应当加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通过上述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经验的介绍,可以看出相关各国不约而同地通过政府干预来扶持中小企业。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为了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政府首先应当成立专门的中小企业事务管理机构,通过这一机构团结我国分散的中小企业,使中小企业形成联盟,共享资源。

其次,政府应当采取各项措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日本,政府通过制定政策使得中小企业可以以最低的利率在银行等金融结构获得贷款,并且政府通过向民间组织发放放款基金,鼓励民间组织向中小企业贷款,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借鉴这一经验,我国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降低中小企业在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的门槛。同时,政府应当大力支持发展民间小额贷款业务,发展和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融资租赁形式,积极为中小企业寻求多种融资渠道。

第三,政府应在税收上对中小企业给予一定优惠。这一政策主要针对初创期的中小企业及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新技术、新能源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小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在起步阶段不能得到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极有可能面临失败的结局。

3.加强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建设

“向管理要效益”是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当务之急。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关键是管理。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普遍重视生产管理和市场管理,而对财务管理重视不够。中小企业管理者应加强对企业预算、严格费用支出,确保预算指标实现;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内部财务漏洞出现,规范财务行为;加强财务分析,尤其是现金流的管理和分析,确保企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永杰.西方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经验及其借鉴[J].管理世界・双月刊,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