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呼吸的作用

呼吸的作用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1-09 15:59:5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呼吸的作用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呼吸的作用

第1篇

1、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水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一项生命活动。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呼吸作用是一种酶促氧化反应。虽名为氧化反应,不论有无氧气参与,都可称作呼吸作用。有氧气参与时的呼吸作用,称之为有氧呼吸;没氧气参与的反应,则称为无氧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程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评讲和练习,但效果却不甚理想。

我认为原因可能有2个,一是学生虽掌握基础知识,但还不能熟练运

用。二是缺少实题感悟,不知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题。以上问题的解

决都需要教师精选例题,利用典型例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并及时选择配

套的练习进行变式训练,及时进行巩固,深化。下面就以光合作用和呼

吸作用中的一些难点为例讲讲例题的选择。

一、曲线中各点所代表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关系的分析

在解题时经常遇到分析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且大都都是在

曲线图上。如下图:哪些点表示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大多数学生都能说出是c,。这源于教师对这部分内容的反复强

调。如学生能真正弄懂原因,那教师立即进行变式训练:如下图: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是D,H。但很多学生可能都会说是E

点。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比较两个图的纵坐标的含义有什么不

同?CD段上升的原因?DE段下降的原因?

从“CD段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罩内二氧化碳浓度增加。DE

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罩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可知,D点时应该

是光合速率增大至与呼吸速率相等。

这时,还可进行再次变式训练,如下图:

该图中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的点是哪些?该题中纵坐标与上图的

区别是由二氧化碳改为氧气。上图弄懂的学生能很轻松的得出是B,C

点。

这样通过3个图形的分析,学生应该对这个问题有较好的掌握。

二、光合作用中午休现象的分析

学生常会遇到下图:e点的形成原因?教师对这一问题强调较多,大

多数学生都能答出“气孔关闭”。这时,教师可再继续研究:

是否是所有植物都有午休现象?什么情况下会没有?

出示下图:

春季的某一晴天 盛夏的某一晴天

由上图可知,盛夏季节有午休现象。由此进一步深入分析,午休的

原因是由于温度过高,植物防止丢失大量水分,从而关闭气孔。进而分

析气孔的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影响光合作用。这时,教师可以选

择例题进行这一知识点运用的训练。如下题:

(2011·广东理综,26)观赏植物蝴蝶兰可通过改变C02吸收方式以适

应环境变化。长期干旱条件下。蝴蝶兰在夜间吸收C02并贮存在细胞

中。

1.依图1分析,长期干旱条件下的蝴蝶兰在0~4时_____(填“有”或“无”)

ATP和[H]的合成,原因是_____;此时段_____(填“有”

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_____

2.10—16时无明显C02吸收的直接原因是_____。

该题中可以看出蝴蝶兰在干旱时有午休现象,原因由于缺水。缺水

时气孔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但由于夜间吸收了二氧化碳,所以

在10~16时是有光合作用的。

三、一段时间内,植物有机物的合成及消耗分析

在题目中,除了比较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大小,还会让学生分析

有机物的变化量。如下图:

一昼夜后,该植物有机物的量的变化?这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教师

需分析到位,先比较24时与0时的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得出24时二

氧化碳浓度下降,说明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多于呼吸作用产生的

二氧化碳。从而得出答案:增加。分析完这条题目后,教师应立即进行变

式训练:

一昼夜,植物有机物量的变化?教师可指导学生分析纵坐标含义的

变化。在弄懂上题后,能轻松得到该题的答案:减少。

四、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

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还有一类题目较为常见,就是光合速率

和呼吸速率的测定实验。该实验需学生始终记住植物时刻都进行呼吸

作用,而光合作用只在光下才进行。所以,若用植物研究呼吸作用,装置

需放在黑暗条件下。而在光下,由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

用,所以学生一定要理解并牢记实验测得的数据应表示的是净光合速

率。在理论分析后,一定要及时进行例题训练:

(2010·扬州市第一次调研)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强度。某中

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强度测试的研究课

题。设计了如下装置。请你利用下列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

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I.实验步骤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刻度。

(3)实验操作30分钟后,记录甲、乙装置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Ⅱ.实验分析: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 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

少1 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是_____g/小时。白天光照15

小时,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影响)

本题较全面的考查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1),(2)两小

题考查学生基础的实验操作。第(3)题则较难,需学生能理解乙装置的

作用:用于校正由于气体膨胀而造成的误差。第Ⅱ题则更难,需要学生

会处理校正的数据,并还考查学生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有机物

的计算”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方案

探究式教学,对训练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高动手能力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为目标,使学生通过再发现的步骤进行学习的方法。它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式教学,接受式学习关注的是过去和结果,而探究式学习关注的是过程和未来。

“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初中生物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呼吸作用虽然简单,但对于刚刚接触生物的初中生来说却有些问题,而且还牵扯初三的化学知识。现象与产物,学生难以接受。但应用探究式教学却很好的克服了学生存在的理解问题,快乐的接受相对复杂的知识。将探究式教学方式渗透到生物学教学中,有助于生物教学的顺利实施,下面是我的一点体会:

一、创设探究活动情境,为学生提出合理的问题做好铺垫

学生的探究活动毕竟不同于科学家的真正的科学研究,探究活动主要围绕课本知识开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建议。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就使学生学习方式产生了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效果。为了让学生的探究过程能够顺利进行,教师准备了部分资料供作参考,使学生对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研究中需要的实验用具、实验方法、资料来源等有所了解,也使教师的教学建议能够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作出假设

由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长处或爱好选择探究的方法,他们首先需要初步了解所学的内容,提出他们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选择能够更好地理解、表达“植物呼吸作用”的学习手段。这一阶段,实际就是探究活动的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和准备检验假设的阶段。

三、制定计划并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目的对选择的实验方法进行可行性讨论,当学生缺乏信心或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鼓励、帮助、引导他们,和他们一起商讨确定实验方案。对于如何实施,教师要给予适当指导。进行探究实验,需要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和对实验的结果的预测、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查阅资料的,不能仅仅拥有资料,还要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反映自己对资料内容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为什么做,为进一步的学习活动作好了准备。

四、多种途径收集证据

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是探究活动的关键之一,是学生获得科学发现的基础,教师要创设适当的实验条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研究性活动。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讨论,以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对教师提供的实验资料,学生肯定会模仿,教师要说明提倡创造性的模仿和参照,实验设计中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变化。对占有的各种资料要有自己的见解,努力从中发现问题的要点。

五、交流探究结果得出结论

由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在课前就开始了,课堂上主要进行交流,展示、检验、分析探究结果,得出相关的结论,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

具体过程:生物体是怎样获得能量的?生物体内的呼吸作用是怎样进行的?请同学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大家一起交流对“植物的呼吸作用”的认识。

(1)展示学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结构的提纲。展示学生制作的“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结构的提纲,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作用”的内容有概括的了解,有利于针对有关内容展开讨论。

(2)展示学生的实验设计并操作完成实验。课堂上演示的主要的学生实验如下:①通过实验装置蜡烛的熄灭,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②实验石灰水变浑浊,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③通过在密闭环境中温度计示数的增大证明呼吸作用释放热量。在学生展示、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明确表达:为什么这么做―实验目的;怎么做的―实验方法、材料、条件;发现了什么―结果怎样?其他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中,注意体验:知道―怎么知道―知道什么。

在讨论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目的、实验条件、实验方法、实验材料和实验步骤等的合理性,以及是否设置了对照实验,学生由此可以推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论的科学性。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说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实验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各实验的特点,分别说明哪些问题。例如,哪个实验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哪个实验能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了水?有没有实验能够说明呼吸作用有能量产生?同时,针对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例如进行有氧呼吸时二氧化碳和水是在细胞的什么部位产生的?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时,酒精和二氧化碳是在哪里产生的?能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生物的无氧呼吸还能产生其它产物?

(3)展示学生查阅的有关资料。展示学生查阅收集的有关资料,既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又是在告诉学生,科学研究是复杂的工作,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是前人长期的科学研究的结果。

利用这些资料,还可以进一步讨论什么是呼吸作用,说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与区别。举例说明植物、动物及其它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说明呼吸作用与生物生命活动的密切联系,补充和丰富学生的有关方面的知识,使认知水平进一步提高。

第4篇

关键词:歌唱 歌唱呼吸 情感表达

歌唱的艺术恰巧也是呼吸的艺术,明白了呼吸的重要性,正确的呼吸方法在歌唱训练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也是声乐学习成功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美妙的歌声需要呼吸的巧妙运用。就美声唱法而言,美声属于技巧性很强的歌唱,非常注重呼吸的基础问题,呼吸也在美声歌唱中一直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呼吸在声乐艺术技巧领域中,是形成演唱个性的重要因素。由于歌唱者的技巧掌握程度,方法理念不同,演唱中呼吸的应用不同,情感表现也大为不同。惟有对歌唱呼吸技巧的充分掌握和理解,才可以让演唱者最能挖掘出自身最动听婉约的声音,让整个歌唱充满魅力,也只有正确掌握了科学呼吸方法的歌唱家,依靠气息的支持来歌唱,才可以自如地歌唱。所以声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发声训练掌握科学的发声和呼吸方法,掌握呼吸控制的方法。从而领会正确的歌唱呼吸技巧,提高歌唱水平。

一、歌唱中呼吸的概念

(一)什么是呼吸

呼吸是指人体吸入空气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人的呼吸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外呼吸、气体在体内的流动以及内呼吸。从歌唱器官来说,呼吸涉及到的器官主要有:发声器官、共鸣器官、构语器官和呼吸器官四个部分。只有四个部分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发生的稳定和优美。

(二)自然呼吸与歌唱呼吸的区别

歌唱呼吸对歌唱是非常重要的,歌唱呼吸区别于一般的呼吸,是一种对技巧要求很高的呼吸活动。从呼吸方式上讲,日常呼吸是人类的下意识活动,气息也比较轻柔,而歌唱呼吸是人有意识的呼吸活动,气息也更重。

歌唱呼吸是生活呼吸的延伸,必须以正常呼吸为基础,也必须达到呼吸起到的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的生理反应。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在歌唱中的呼吸动力与生活中的呼吸是相同的。但是歌唱所需气息量比生活呼吸更大,并且歌唱呼吸的节奏等要根据演唱歌曲及情感表达的需要不断变化。歌唱呼吸是一种有目的,有情感表达,融入复杂技巧的特殊的呼吸活动。一个歌唱者的歌唱水平和歌唱呼吸技巧有很大的相关性。

二、呼吸在歌唱中的意义

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就被认可我国古代就有“善歌者必先调其气”的说法,这充分说明我国的歌唱艺术家自古以来就知道呼吸是歌唱的重要环节,是歌唱的基础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国外的歌唱表演者同样也注重呼吸在歌唱中的作用,在意大利歌剧表演领域就有“谁懂得呼吸,谁就懂得歌唱”的说法。因此,呼吸在歌唱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是美声唱法还是歌剧等古典唱法都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三、呼吸对情感表现的影响分析

(一)对歌唱音准的影响

歌唱的音准主要受到呼吸的控制。呼吸的技巧高低直接影响歌唱者对音准的控制。以下几点原因会影响呼吸的音准水平:第一、发声时气息过深容易造成声音的音调过低,比如《大漠之夜》中,男低音很容易因为追求声音的浑厚而加深声音的气息,造成歌唱的音调过于低沉。第二、发声时气息吸得太浅,容易出现抬高喉头和挤压舌根的情况,使发音器官过于紧张,使气息对声音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出现跑调的现象,比如混声合唱《大漠之夜》中,有一个高音区男高音的乐句:2-3-4-3-2-3-1-7,因为音区过高,导致演唱者在演唱中为了维持高音区而放弃音准。第三、音不准产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气息拉力不够,演唱者过度重视声音向下的拉力,却忽视了头腔软腭部位的抬起和放下,造成了向上的拉力比向下的拉力明显偏弱,出现了偏离的音。

(二)对歌唱中音乐表情的影响

音乐表情是歌唱中演唱者处理情感,表达情怀的主要方式,音乐表情主要包括音量的强弱变化、装饰音的多少变化等要素。然而这些歌唱技巧的熟练运用都是必须建立在歌唱中呼吸的熟练应用上。譬如部分歌曲要充分的表达感情,就必须在某一些音节上用渐强或渐弱的方式处理歌唱,在演唱这类歌曲时,歌唱者就必须全程吸着唱,使气息下沉,并且通过气息的拉升改变音乐表情,只有这样才能将音乐表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另外,歌唱者在乐句上行或者下行的过程中,还是各种演唱方式和音乐表情的表达,都需要控制呼吸。同时,歌唱的呼吸,要根据音乐表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三)对情感表现的影响

歌唱呼吸和情感表达有密切的联系,呼吸作为演唱的基础,而情感又作为呼吸的前提,只有二者完美配合才能使演唱者和听众产生共鸣,才能起到艺术表现的完美效果。首先,在歌唱者在歌唱时会随着歌曲的情感变化,得到情感的诠释,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控制呼吸,使得呼吸在歌唱中得到自然发展。其次,歌唱者的情感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呼吸的直接影响,同时,也是由呼吸作为支撑的。所以有人将呼吸称为情感的化身。

呼吸对歌唱者在演唱中的情感表达是至关重要的――歌唱者的情感表达必须通过气息的变化来表达,而气息又与情感的变化关系密切。情感的表达,一部分是用音色来体现,另一部分则是用气息的变化体现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揣摩笑声、哭声等情感变化时的气息变化,形成经验应用于歌唱表演中。通过生活经验的艺术化,更好的表达歌曲情感,而这些机能也是建立在歌唱呼吸基础上的,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情感和呼吸的联系是相互配合、依存的。

1.笑声。运用笑声可以锻炼歌唱者对腹部气息的控制,锻炼歌唱者在歌唱中表达喜悦的情感。在歌唱中,笑声必须富有光彩,并且有恰到好处的位置,并且气息要跳跃,有弹性。比如在唱《玛依拉》这首哈萨克族歌曲时,就可以用类似笑声的气息表达情感。

2.哈欠。哈欠式的呼吸在歌唱中也有重要的应用,此类呼吸要向哈欠一样深沉,用来表达豪迈、悲壮的音乐感情。在深呼吸的同时,咽喉部要保持紧张,维持声音的立体感

3.歌唱时,自由的深呼吸最好的实例是拖长声音的叹息或哭泣时的气息运用。一般在表达悲伤、哀怨等情感时运用较多,例如:新疆民歌《冰山上的来客》。

四、结语

歌唱过程中蕴涵着丰富的情感表达。如果把正确的、合理气息,恰当的与作品本身的情感元素协调地结合在一起的话,就可以很好地诠释作品的内容,使听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更能使演唱者更好的融入到作品中,也就达到了歌唱者有感情演唱的目的。人类情感是复杂丰富的,所有在艺术中对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所有呼吸的应用也必须是富有技术含量的。歌唱情感的表达与歌唱呼吸的变化密不可分,我们必须在歌唱中熟练运用呼吸的变化才能准确的表达歌唱情感。希望我们的声音能够插上翅膀,让美妙的歌声遨游在宇宙间,遨游在无边际的旷野中。

参考文献:

[1]陈哲.浅谈歌唱的呼吸与发声[J].大舞台,2011,(06).

[2]许刚.浅谈歌唱的技巧[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李艳艳.管乐演奏与声乐演唱的对比分析及相互影响[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1).

[4]尹兆旭.歌唱艺术的情感表现及其与歌唱技巧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5]李光伟.试论情感表现在歌唱艺术中的魅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05).

第5篇

论文关键词:交替呼吸途径,细胞色素途径,异戊二烯,光合作用

 

尽管只有部分植物种类都能释放异戊二烯,但异戊二烯是植物向大气中释放的最主要的挥发性化合物[1]。异戊二烯的释放对植物自身起着重要的保护作用,可降低高温和强光等环境因素对植物造成的氧化压力。并且,异戊二烯在植物开花等生理学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

异戊二烯的释放很早就被发现受到了光照的诱导,表明了异戊二烯的释放依赖于光合作用。此后,利用同位素等技术证实了植物合成异戊二烯的底物和能量均来自于是光合作用,并通过叶绿体中的甲基苏糖醇磷酸酯(MEP)途径合成[3]。

随着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光合作用的运行并不仅依赖于光合作用自身,也需要其他代谢路径的配合。最近的研究发现,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呼吸作用在光照下会明显上升;呼吸作用的运行能够优化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也能为叶绿体的早期发育提供部分能量和底物[4~7]。因此,从理论上讲,如果异戊二烯的释放依赖于光合作用,那么它也可能受到了呼吸作用的调节。遗憾的是,目前关于呼吸作用是否能够影响异戊二烯释放的研究仍然较少,这限制了人们对植物异戊二烯释放机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在高等植物中生物论文,呼吸电子传递中的电子流主要通过细胞色素途径(cytochrome pathway) 传递;同时,植物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也具有另一条呼吸途径–––交替呼吸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交替途径的存在可以使得电子从呼吸电子传递链的泛醌处分支,绕过呼吸链中的复合物III和复合物IV,直接将氧还原成水[8]。最近的研究发现,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途径均在优化光合作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9]。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呼吸作用对光合作用调节的研究多集中于非异戊二烯释放的植物种类中,使得人们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异戊二烯释放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缺少了解。基于此,本研究在杨树(典型的异戊二烯释放型植物)叶片中调查了呼吸作用对异戊二烯释放、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探讨了呼吸作用对异戊二烯释放可能的调节机理。相信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人们对植物异戊二烯释放内在机理的认识,对进一步了解植物代谢途径之间的相互联系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植物材料与处理

多年生的白杨树(36.056°N, 103.440° E, 海拔1542米)在夏季清晨切取向阴生长的枝条,立刻将茎部浸入蒸馏水中并转至培养室(光照1000 lux,温度30°C),使其在培养室中适应环境2小时左右,从相同位置选取大小一致且完全伸展的叶片作为实验材料。

将枝条切下的叶片放置于盛有缓冲液((50 mM HEPES-KOH pH 7.2, 0.5 mM CaSO4 和20 mM NaHCO3)的培养皿中,进行真空渗透1小时。第一组叶片缓冲液中含有1 mM SHAM (水杨基氧肟酸);第二组叶片缓冲液中含有0.5 mM KCN (氰化钾);第三组叶片缓冲液中同时含有1 mM SHAM和0.5 mM KCN龙源期刊。以不含抑制剂的缓冲液处理作为对照。渗透结束后,将叶片从培养皿中取出,清洗并吸去叶片表面残余的缓冲液。将叶柄浸入上述缓冲液中,并将叶片置于持续的光照下 (40000 lux),分别在光照1、2、3和4小时后取样测定参数。

2叶片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异戊二烯释放的检测

叶片光合作用通过使用英国PP Systems的TPS-2光合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使用德国PAM叶绿素荧光仪测量:在上述光照强度下,当光合作用达到稳态时得到荧光参数Fs;再给叶片一个饱和脉冲光后得到PSII中心关闭时光下最大荧光参数Fm',通过公式(Fm'-Fs)/Fm'得到该作用光下PSII的实际光合效率(ФPSII)。利用远红光脉冲得到荧光参数Fo', 分别依据公式(Fm'-Fo')/Fm'和(Fm'-Fs)/(Fm'-Fo')计算该光照强度下PSII的光合效率(Fv'/ F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异戊二烯释放的检测依据Zeidler和Lichtenthaler描述的方法进行[10]。实验结果为至少3次测量的平均值。

3叶片呼吸参数的测定

叶片称重后切成小块并放置于测量杯中。依据Bingham和Farrar的方法使用Clark型氧电极 (中国科学院植物生理与生态研究所制)测量和计算总呼吸、交替呼吸途径和细胞色素途径的最大容量[11]。实验结果为至少3次测量的平均值。

2 结果分析

2.1光照对杨树叶片呼吸的影响

在光照1小时后,叶片总呼吸速率为0.41 μmolO2 g-1FW min-1。持续的光照诱导了总呼吸速率的增加,在光照4小时后,总呼吸速率达到了0.63 μmolO2 g-1FW min-1,增加了1.5倍。细胞色素途径和交替呼吸途径容量也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光照4小时过程中,细胞色素途径增加幅度较小,增加了1.3倍;交替呼吸途径容量增加幅度最大,增加了2.4倍(图.1)。

图.1 光照对总呼吸(total respiration)、交替呼吸途径容量(alternative pathwaycapacity)和细胞色素途径(cytochtome pathway capacity)的影响。

Fig. 1. The effect of illumination on the total respiration, capacities of the alternative and cytochrome respiratorypathways of poplar leaves.

2.2光照和呼吸抑制剂对异戊二烯释放的影响

黑暗下的叶片没有检测到异戊二烯的释放。当叶片置于1小时的光照下,我们检测到了叶片异戊二烯的释放,且异戊二烯的释放水平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为了研究呼吸及不同的呼吸途径是否会对光照下异戊二烯的释放造成影响,在光照前,我们分别用1.0 mM SHAM (水杨基氧肟酸,交替呼吸途径抑制剂)和0.5 mM KCN (氰化钾生物论文,细胞色素途径抑制剂) 处理了杨树叶片,这些呼吸抑制剂的浓度已被报道不会对光合作用等其他代谢造成影响 [7] [9]。实验结果表明,1 mM SHAM和0.5 mM KCN分别能够对交替呼吸途径和细胞色素途径造成大约66%和68%的抑制;而1mM SHAM和0.5mM KCN复合处理能够抑制大约85%的总呼吸。且抑制率在光照4小时内基本保持稳定(表.1)。

 

 

 

抑制率(%)

1 2 3 4 (hours)

1 mM SHAM对交替途径抑制率

63.3%

67.6%

65.3%

66.7%

0.5 mM KCN对细胞色素途径抑制率

70.2%

66.8%

63.9%

72.5%

1 mM SHAM和0.5 mM KCN对总呼吸抑制率

84.3%

87.6%

第6篇

1心理因素引起的失眠

心理因素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病人常因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累年加重而思虑过多或者抑郁造成失眠,这些人本身对失眠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常常是“越怕失眠越失眠”,不良暗示往往是导致失眠直到失眠经久不愈的重要原因。

2环境因素引起的失眠

睡眠环境的突然改变,尤其是在多人病房,病人极易产生不适应感。

3疾病与药物因素引起的失眠

呼吸内科病人本身具有呼吸困难、哮喘、频繁咳嗽、心悸等症状,都能影响睡眠。但是又不宜服用或不能服用巴比妥类对呼吸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这也是呼吸内科病人失眠较难改善的原因。失眠的中医辨证分型。①肝郁化火型:心烦不能入睡,烦躁易怒,胸闷胁痛,头痛面红,目赤口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②痰热内扰型:睡眠不安,心烦懊恼,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或滑数。③阴虚火旺型:心烦不寐,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红苔少,脉细数。④心脾两虚型:多梦易醒,或朦胧不实,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乏力,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⑤心虚胆怯型:夜寐多梦,易惊心悸胆怯,舌淡苔薄,脉弦细。

4方法与资料

第7篇

方法:先部分调查问卷,价格认可的收入层次,然后分组对比,取2-8岁的儿童260人,平均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各130人。并对疫苗组所有接种儿童进行随防3周,监测不良反应,住院治疗情况、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

结果:接种23价肺炎多糖疫苗是目前预防2~8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保护率达61.7%~72.38%[1]。

关键词:23价肺炎多糖疫苗 儿童 下呼吸道感染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059

Study on prevention of pneumococcal vaccine in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Liang Huipeng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nalysis of 23-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for the prevention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confirme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23 price pneumococcus vaccine.

Methods:Contrastively, the children of 2-8 years old 260 peopl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wo groups, each 130 people. And the vaccine group all vaccinated children were followed for 3 weeks, monitoring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hospitalization, medical cost.

Result:Of inoculation 23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is the prevention of 2 ~8 years old children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the most economic method protection rate of 61.7% ~72.38%[1].

Keywords:23 valent pneumococcal polysaccharide vaccine Children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062-01

肺炎球菌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主要引起肺炎、脑膜炎、中耳炎和败血症等疾病,我国每年有250万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并造成12.5万人死亡,(以50岁以上和1岁以下人群为主)[2],各个年龄段的人都会被感染,儿童是感染的高危人群。肺炎球菌至今仍为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因,同时也是细菌性脑膜炎第2位的病因[3]。当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肺炎是危及6岁以下儿童健康各生命的重要原因,肺炎球茵广泛存在,当儿童的免疫力下降时,就会入侵,轻者会引起中耳炎、鼻炎,严重的则会造成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等,而儿科的临床医生平时多用一些抗生素及激素进行治疗,故造成耐药性呈逐年升高,使社会成本不断增加。作者以2011年6月~2013年6月接种此疫苗的2~8岁儿童为对象,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对23价肺炎疫苗在预防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成本效益及副反应等进行研究分析,为本地方今后在2~8岁儿童中推广接种国产23价肺炎多糖疫苗提供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采用的疫苗,为国产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产地: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商品名为惠益康,剂量0.5ml/支。

1.2 研究对象。2011年6月~2013年6月符合接种此疫苗且家长自愿参加这项研究的260例2~8岁的儿童,家长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存档,此次研究选取的监测点分布在本县群众基础相对较好的5个镇卫生院接种门诊及县CDC门诊。

1.3 质量控制。所有参加研究的接种门诊及接种人员经过实地考察和集中培训,接种每1例儿童都要填写预先设计好的调查报告表,包括性别、年龄、家庭收入、居住环境、近6个月下呼吸道感染史(LRTIS)、抗生素使用情况、及住院治疗等10多个项目,并由专人负责收集与录入数据库,项目组负责人定期对各监测接种点进行督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1.4 260例中,男158人,女102人,男女比为1.54:1,年龄2~3岁52例,3~4岁77例,4~5岁49例,6~8岁82例,疫苗组与对照组每组130例,一组接种疫苗,另一组无接种此疫苗,第一组接疫苗都是首次应用此疫苗。

2 操作方法

观察员负责在表上记录疫苗组在接种23价肺炎疫苗后30分钟、第2天、第4天、第6天、14天的儿童局部和全身反应在。并对儿童们进行追踪观察1年,每6个月随访1次,登记疫苗组与对照组患下呼吸道感染的时间、数量、密度与频率、程度、治疗方法与费用等。一般较轻度的呼吸道感染只用口服抗生素;中度的可在门诊肌注及静滴一些抗生素,重度的要儿科住院治疗。

3 结果

3.1 接种前以流病学调查问卷和选择接种对象,摸清当前23价疫苗的价格能否让各阶层收入的接受能力及接种后不良反应与效益成本等因素,共调查2~8岁的人群138人,其中资料完整者136人,应答率为98.60%,男96人,女40人,男女之比为1:0.417,23价疫苗接种组68人(男36人,女32人);家庭月收入2000元/月25人(35.70%);农村31人(42.3%)、城镇39人(55.7%);分析显示影响接种23价疫苗的主要因素为家庭收入为主。

3.2 随访:实施按种疫苗后,在观察期内没完成随访有5例,其中疫苗组2例,对照组3例,这5位儿童都是搬离了辖区而失访。

接种后不良反应分析为:在接种的130例儿童中,接种后30分钟无不良反应,10小时后有6例出现接种部位疼痛,4例发热(低于38度),3例皮疹,以上的无需进行处理。一天后退热致正常体温,皮疹的2天后退却。3后天正常,出现疼痛的儿童经家长轻微热敷后第6回访时不良反应全部消失。

3.3 两组呼吸道感染比较得:疫苗组130例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有12例(0.092%),支气管炎9例(0.69%),肺炎4例(0.31%);对照组130例中,上呼吸道感染的有45例(0.346%),支气管炎28例(0.215%),肺炎的12例(0.092%)。两组儿童,发生肺炎球菌感染性疾病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4 两组在患病的轻、中、重及住院治疗所花的时间、费用以及心理健康等把所致精神方面的损害。研究证实23价多糖肺炎疫苗能有效减省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各发病程度,对儿童的保护率高达68.23%,详见表1。疫苗组与对照组下呼吸道感染程度与住院治疗比较。

4 讨论

下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因肺炎球菌对儿童免疫力低下所致。目前,肺炎仍是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年超过150万儿童因肺炎失去生命,其中98%在发展中国家。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的结果发现,肺炎是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儿童肺炎链球菌性疾病防治技术指南(2009年版)》指出,肺炎链球菌是我国5岁以下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首要病原菌,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由定植菌导致自体感染,细菌可播散到鼻窦或中耳导致感染,吸入下呼吸道导致肺炎,而且可侵入与外界环境无直接相通的、原本无菌的部位和组织导致感染,包括菌血症、心包炎、菌血症性肺炎、脑膜炎等更严重的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性疾病(IPD)。由于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CV23)3所含的荚膜多糖抗原是非T淋巴细胞依赖性抗原,能有效刺激小儿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保护性抗体,并具有免疫记忆,能覆盖23种经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在接种后2-3周内,均能产生抵抗所有或大部分肺炎球菌的保护性抗体。23价肺炎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肺炎,已经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及地区应用14年以上,接种后保护率可达92%,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功效可维持5年[4]。

疫苗接种是防治肺炎链球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推广儿童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是有效防治肺炎链球菌性疾病和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通过130名本地儿童接种23价肺炎疫苗的监测研究及监床对照分析,说明今后在当地开展对2~8岁的儿童接种此设苗预防下呼吸道感染是可行的,经济而科学的。

参考文献

[1] 于李军.肺炎球菌疫苗在预防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作用研究《按摩与康复医学》2011年.第3期.37-38

[2] 张云.肺炎球菌性肺炎及其疫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1):78

第8篇

关键词: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呼吸监护患者;满意度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整体护理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呼吸监护患者病程长、康复训练难度大、卧床时间长、易产生并发症,所引起的心理、康复等问题对患者的预后有直接的影响,而有效的健康教育对患者的功能恢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1]。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传统的医院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他们希望通过更方便、快捷、轻松的方式获取更多的健康教育指导[2]。于是,为了能更好地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我科于2014年7月利用微信平台在原有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强化对呼吸监护患者的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呼吸监护患者100例,其中男47例,女53例,年龄l6~91岁。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和观察组(n=50,采用微信平台辅助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观察组50例,男24例,女26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干预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仅接受责任护士给予的常规健康教育,其健康教育方式为责任护士在患者床边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1.2.2观察组 患者在接收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增加由责任护士的微信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

1.2.2.1目标人群的选择 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研究对象,向患者说明微信的作用(微信是快速与人联系的一种手机新型语音工具,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与好友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优于短信、彩信等方式的联系,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及本次研究的目的、意义、参与自愿性、需要时间、保密性和无害性,并征得患者同意,根据患者或其家属的手机号码将其加为好友,建立呼吸监护患者朋友圈。

1.2.2.2资料库的建立 建立本科室常规健康教育及专科疾病健康教育的资料库,其中常规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医院环境、检查的注意事项、药物相关知识等。专科疾病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专科功能锻炼、专科饮食、理疗的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由科室责任组长、护士长查看相关文献及相关专科书籍后制定并交由医生审核后存人资料库。

1.2.2.3微信的发送 微信发送者是从科室选出的高年资、丰富临床经验、高度责任心、有良好沟通能力的2名责任组组长担任。观察组通过口头及书面的形式并配合微信进行健康教育,采用专科健康教育内容与常规健康教育内容相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宣教。①信息的发送分为人院组、康复组、出院组;②每d下午16时按分组的病员进行信息的发送,如有患者提问,则会尽快答疑;③患者可以在手机上及时收到微信,并可以通过微信的语音功能与责任护士进行对话。

1.3评价方法 制定专门的评价量表,评价内容包括药物指导、功能锻炼、问题反馈及解决、检查及治疗的相关知识等共计16个问题,由责任组长在患者出院时进行发放,评估结果有满意、不满意。

2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满意率比较,见表1。

3讨论

医院的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有效的沟通帮助患者和患者家属学习到恢复健康以及保持健康的有关知识,促进患者养成良好健康行为习惯的医疗行为。健康教育作为护理人员的工作之一,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健康教育在医疗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属于护理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护理人员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有效与患者实施沟通,是现在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往的健康教育,主要通过口头教育以及宣传资料进行教育,对患者灌输的知识多,但是得到反馈的却很少,沟通效果不理想,并且护理人员对于知识层面的掌握不全面,语言沟通能力以及讲解时机等存在差异,对沟通效果造成影响。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类支持多人语音、快速发送图片和文字的手机聊天软件,不但将图、视频、文以及音等集合在一起,并且具有互动的特性,属于实现消息覆盖最大化的主要媒介。为了对以往的健康教育模式存在的缺陷进行弥补,我们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微信平台,按照患者的实际需求,通过微信以文字、视频、语音以及图片等方式将教育信息传达到患者。通过手机发送微信:①运用复制粘贴的功能输入文字,简便、快捷,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在接受责任护士口头健康宣教的同时,发送的图片直观、简捷,易于理解,尤其对年老理解力差的患者,可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②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彰显护理工作的体贴和细微之处,在患者生日和节日送去祝福,使患者获得温暖,提高患者满意度;③加强护患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出院后的患者,碰到疑问或困难时发送微信文字或图片,可给予指导及解决;④使健康教育的内容更加精细,口头的宣教多较简单、粗糙,且在疼痛或疲惫时,讲解未引起患者足够的重视,不能注意倾听,达不到宣教的效果[3];⑤起到护理干预的作用,尤其是年老患者或依从性差的患者,通过翻看微信,适时提醒哪些是正确的方法应加以坚持,哪些是错误的方法应及时纠正;⑥除患者外还必须有家属参与健康教育,以保证康复计划的全面实施[4]。因此,还可以邀请家属进入朋友圈,接受健康教育以便有效配合以确保健康教育实施的准确性及有效性。

综上所述,搭建现代化服务平台,创新工作模式,已是大势所趋,通过创新的健康教育模式与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相结合,可以使呼吸监护患者全方位、全程地接受健康教育。但目前在运用过程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微信平台对手机版本有所要求,须是智能手机方可使用,年龄层次及受教育程度也会制约其使用微信的能力。当然,随着信息化进程及不断的摸索总结,相信在微信健康教育平台的发展上还会有更大的突破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君叶,刘均娥,穆红.住院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377-379.

[2]杜静,秦震声,成茜,等.应用飞信搭建健康教育平台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3,18(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