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中国地质论文

中国地质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02 08:08:4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中国地质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地质论文

第1篇

[关键字] 企业制度 改革 土地资产 处置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码] C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2)-11-38-1

土地资产一直与国有企业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作为稀缺资源,土地资产的价值已经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以往无偿进行划拨用地的方式,土地使用者不具备转让、出租以及抵押土地的权力,这样的限制已经无法顺应市场经济改革下的企业制度改革要求。所以,国有企业制度改革过程中土地处理成为了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相关政策规定在两种情况下,土地处理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主要是将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以及通过授权经营的方式来进行土地处理。这两种土地处理方式减轻了企业制度改革成本,但是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1改制企业的土地资产运作情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下,土地使用权从去无价转为有价,所以企业所拥有的国有资产也相应的不断增多,在企业体制改革过程中,针对不同性质土地,应该采用相应的土地处理方式。

1.1以出让的方式来获得得土地使用权

目前,大部分经济实力较强、日常运营效率较高的企业都会采用以出让的方式来获得土地使用权,企业不仅可以拥有土地出租、抵押以及转让的权力,还可以获得在企业使用土地的年限内土地增值收益。企业通过已出让方式获得的土地大部分属于企业生产与经营的用地。因此,通过出让方式而取得的土地,都应该将这部分资产计入股本。另外,与购买厂房以及设备一样,以这种方式获得的土地也相当于是购买生产资料。在土地使用年限期满后,国家有权无偿收回土地的使用权。

1.2行政划拨的土地处置方式

针对行政划拨的土地,国家相关部门给出了改制企业的土地处理三种方式:其一,企业补办土地出让手续,补缴土地出让的费用,将作为企业法人资产的土地作价入股;其二,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得土地使用权,每年向国家缴纳规定的土地租金;其三,国家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股本,入股改制企业。

1.3集体土地处理方式

集体土地的处理方式与行政划拨较为相似,主要有几下几种方式:第一,集体土地补办土地征用手续,土地国有化之后,再将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或者作价入股改制企业;第二,集体土地的自身所有权性质不变,土地资产看作是当地集体股份加入企业;第三,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地方政府交纳租赁费用,以租赁形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2我国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处理的问题

2.1授权经营土地处理问题

所谓授权经营的土地使用权,主要是指国家将规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在作价后授权给规定企业经营管理,这类企业主要是国家控股、国有独资或者是国家授权投资的企业机构。相关政策规定,授权经济的土地使用权可以在使用年限内,作价入股以及租赁,也可以在这类企业的直属、控股或是参股企业间进行依法转让,如果是改变原有用途,向这类企业以往的单位或者是个人进行转让时,应该向相关部门申报,审核通过后也无需缴纳土地出让金。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以下问题:

(1)授权经营的土地是否为有偿使用;

(2)授权经营的土地使用权如何处理;

(3)授权经营土地的使用期限。

2.2作价入股的土地使用权处理问题

国家将一定使用年期国有土地的使用权作价,并投资改制后的新企业,其后由新企业拥有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的土地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土地权的转让、出租与抵押。这类土地资产处理方式,企业无需缴纳出让金或者是租赁费用,所以对于改制企业而言压力较小。但是国家必须与企业共同承担风险,由于国家股的特殊性,在企业管理过程中难度较大,而且由于土地价值较高,所以国家股往往占据了企业股本大半,影响了企业效益与其他股东的审查积极性。

2.3非经营性质的土地使用权处理问题

国有企业的改制过程中,往往都是采取的整体改制,所以以往的非经营性质的资产以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也从原有企业剥离出来,这类主要是指原国有企业的学校、职工住宅、医院等福利性基础设施。但是在实际处理过程中,这类土地还是由新企业继续使用,但是新企业不具备土地使用权。

2.4土地价值认定问题

在企业改制过程中,会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企业整体资产进行评估,其中包括土地资产,但是这个价值认定往往与土地评估机构认定的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应缴纳土地出让金在转赠国家资本过程中数量不清的问题。

3企业改制过程中土地处理有效措施

3.1明确授权经营与作价入股的土地使用权权能

针对授权经营与作价入股这两种类型流转应该作出明确规定。我国相关政策主要解决了土地资产划拨到改制企业的问题,而对于土地使用权进入改制企业的资产后全能没有明确规定,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3.2改制企业的土地处理应该包括非经营性的资产

原国有企业所拥有的非经营性质的资产在企业改制后,已经剥离出来。但是大部分的改制企业还是拥有这些非经营性质资产的管理权力,在进行企业整体改制过程中,没有明确规定非经营性质土地使用权的归属问题,所以这部分土地并没有办理好土地使用权的变更,这部分土地有些甚至在使用初期就没有办理土地使用权登记。.

第2篇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技术;测量;勘探

中图分类号:P624 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1-0020-02

1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的先导作用,提前 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1.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人口分布、国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1.3 突出重点,拓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努力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1.4 创新科技,增强能力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没,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

1.5 立足国内,扩大合作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1.6 完善体制,理顺机制

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2 提高矿产勘查技术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2.1 地形及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的时间、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不同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2.2 地质填图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应按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标志层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2.3 水文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2.4 探矿工程

对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要求,矿芯及顶、底板 3~5m 范围内的岩石及标志层和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程规定或勘查设计的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钻孔(井)进出矿体应测顶角、方位角,丈量孔深。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应视矿床具体情况而定。砂钻严禁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终孔应测钻头内径。坑探工程应按坑探规程或设计要求进行。

2.5 采样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分别予以取样。煤质采样要根据不同煤类及其可能的工业用途、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砂矿样的淘洗、称重按有关规范执行。金属、非金属矿产样品加工应严格遵循切乔特公式,样品加工重量总损失率不大于5%。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内检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外检样亦编密码,附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外检。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3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准则及技术要求

3.1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一般遵循以下准则

3.1.1 相似类比准则。这是矿产预测首选的基本准则。因为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有相似的矿床产出,我们常用“地质类比法”找矿,其实质就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用这一理论指导找矿一般命中率较高。然而,进行找矿预测时,并没有完全相似的两处成矿地质条件,但也要比较两处相异条件,甚至要进行多个地区的比较。找矿经验表明,凡是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相似,属于同一成矿系列的矿床,一般有相似的矿化标志,可作为类比依据,预测找矿靶区或预测区与已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矿化标志相似,类比的准确性就较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就高,找矿效果就好。

3.1.2 求异准则。矿产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用已知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类比,可能发现相似的矿床。然而,对未知的矿床类型或尚未认识的新矿化类型来说,就要运用求异的准则,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的特殊性,预测可能发现另一种矿化类型或新类型矿床的产出。一般来说,-种新的矿床类型的出现,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建造组合,与周围地质环境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矿化标志,我们称之为“地质异常”。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不仅要注意与已知矿床类型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对比,还要注意“求异”。同一地质异常往往出现一组不同类型矿床组合,并伴随出现强弱和规模不等的物化探异常,查证这些异常发现了矿床,这就是“同中求异”。

3.1.3 综合预测的准则。进行综合预测,一是采用综合方法预测;二是要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前者应充分利用和综合分析测区内地质、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而且要求资料与矿产预测比例尺相一致,有人称之“尺度水平对等”,对于大比例尺矿产预测,要特别注意深部矿化的“指示信息”“、隐敝信息”和“新颖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应用综合方法预测,后者是指进行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元素预测。这是因为在预测区内往往有多种矿产共生和多种有益元素在同一矿化体产出。根据这一共生关系,以一种矿种为主的矿床出现,可能预示另一种甚至多种矿化的存在,这类地质现象在许多矿田、矿区范围内屡见不鲜。所以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坚持“综合预测”的准则。

3.2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方法技术要求

3.2.1 建立良好的资料基础。不言而喻,区域地质调查图件资料是进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重要基础资料。然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完成后,往往又做过更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新的矿产地勘查、科研和矿产开发,增加了许多新资料、新信息。因而,按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求,应采用最新资料,对地质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修编和预处理,以达到大比例尺矿产预测的精度要求。

3.2.2 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应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预测矿产,是现代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方法。这是因为它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和各式各样的找矿信息标志中概括出其中最重要特征及标志信息,用以类比预测。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内外部特征、时空变化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和矿化标志的高度综合和总结,将复杂的地质现象上升为成矿地质理论,并用图表或文字表达出来,使人们对同类或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一完整概念性认识。

4 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各类矿床发现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易宗旺,雷东军.浅谈地质找矿勘查技术原则与方法创新[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2)

第3篇

英文名称:地质学报(英文版)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英语

本:16开

国际刊号:1000-9515

国内刊号:11-2001/P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22

期刊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09)

SCI 科学引文索引(美)(2009)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Pж(AJ) 文摘杂志(俄)(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百期刊

联系方式

第4篇

英文名称:Chine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physics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长江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16开

国际刊号:1672-7940

国内刊号:42-1694/TV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第5篇

为了更好的深入地勘单位基层,了解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得到地勘单位及地勘从业人员的认可,学院在深化与地勘单位合作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尝试与探索。地勘单位拥有一大批高职、大专类直属院校,依托地勘单位“建站”合作模式主要是采取依托地勘单位下属院校建立学习中心,形成以学院为主导,以地勘单位下属院校为平台,地勘单位参与学生管理的合作形式,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优秀师资条件、地勘单位下属院校的教学资源和实习条件、地勘单位的管理约束能力进行有机的整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开展针对地勘行业从业人员的网络教育工作。

二、各展所长,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地勘行业的专业特点,专业技术人员的学习需求不仅是对于地质学等理论方面的学习,而且教学内容需要突出野外实践、设备操作、数据分析等具体环节,教学资源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采取依托地勘单位“建站”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整合高校、地勘单位以及地勘单位下属院校的各项资源,有效弥补高校在开展网络教育工作中在管理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不足,为培养地勘行业应用型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学资源建设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水平的基础,学院根据大学的优势学科专业和师资条件,在对目前地质勘查及地质工程相关领域人才需求情况及从业人员继续教育需求情况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聘请了相关领域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野外实践经历的教授专家,组成资源建设团队,负责相关专业教学资源的开发,丰富和完善工作。第一,地勘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需要、学历背景、进修和培训需求都有较深入的了解。学院在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资源策划阶段,与地勘单位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深入了解地勘人员的学习需求,使教学内容的编排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地勘单位下属院校拥有一批长期从事地质教育的教师,在地勘人才培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学院与“建站”院校合作,聘请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辅导和答疑工作,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快速掌握学习要点,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第三,实践教学环节是地勘人员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地域、学生规模等条件的限制,大学的实践教学资源很难面向网络教育学生开放,成为制约地勘行业网络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通过与地勘单位的“建站”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地勘单位下属院校的实习条件和实践教学资源,弥补大学网络教育中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培养地勘行业应用型专门人才创造条件。第四,地勘单位拥有一大批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为了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与地勘单位的合作实践中,学院逐步完善了网络学生论文的“双师型”指导模式,即由一名学校指派的指导教师和一名地勘单位具有相应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这一论文指导模式的实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根据各自工作岗位情况等条件进行选题,可以有效利用与工作有关的课题与资源,在顺利完成学业的同时,真正提高了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达到学院、单位、学生三赢的目的。

三、分工合作,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充分发挥学院的主导和监督作用,在教学大纲制定、教学组织、学习支持、课程考试、毕业论文等各个环节进行教学质量的把控。通过与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下属院校的合作,可以从多个渠道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收集的信息对课程资源进行不断改进,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好的满足教学需要。同时学院针对网络教育各个学习过程制定了相应的管理细则,形成了学习中心、学院、地勘单位三重保障的质量管理体系,既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又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从多角度进行质量保障。第二,工学矛盾始终是制约网络教育办学质量的瓶颈之一。为了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工学矛盾问题,让学生能够认真参与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学院与地勘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探讨,使地勘单位的相关部门参与到学生的教学计划制定和日常管理工作中,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创造条件,有效避免工学矛盾的产生,同时单位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督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有效保证了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第三,学习中心是开展网络教育工作的窗口和载体,站点的管理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了弥补地勘单位下属院校开展网络教育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提升站点的管理、教学、服务质量,提升网络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学院在与地勘单位下属院校的合作建站过程中,不仅在资源互补、改善办学条件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也在提升站点管理水平,促进办学水平提升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学院在教育部及各省市教委对网络教育的评估考核体系基础上,结合地勘行业的办学特点,制定了包含5大类40余项指标的站点评估考核体系,建立了定期教学检查制度和巡防制度,采取“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原则,采用日常考核与定期检查评估相结合的措施,对各个学习中心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量化指标体系,帮助各个站点发现管理及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督促相关站点进行整改,完善办学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从而达到了提升学习中心整体办学水平的目的。

四、结语

第6篇

为何选择地球化学专业

在高三同学们进行专业选择时,常常会被诸如什么专业好就业、什么专业有前途、什么专业有发展前景等等这样的问题所困扰。然而在我看来,专业没有冷热之分,所谓的冷门专业和热门专业只是大的社会环境背景下所导致的区别罢了。只有对所学专业有兴趣,才有动力去学好学精,从而谋求到更好的发展前途。就我所读的地球化学专业来说,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全国只有二十余所,每届毕业生总共才有三千余人,比起计算机、英语等专业,可以说是冷门专业。但是只要地球存在一天,地球化学就要存在一天,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地球科学是人类永恒的事业,我自己出于对旅游和地球奥秘的好奇,报考了国内地学教育的排头兵和国际地学界的知名学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作为一所以地质、资源等为特色的行业高校,在国内地学领域中可谓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在2012年的第三轮高校学科评估中,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连续三轮分别排名第一。所以,想要从事地质工作,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是最理性的选择。

课程安排和设置

搞地质曾经给人的印象是找矿、搞风水、上山下乡,其实这是很狭隘的理解。地质学其实涵盖了与地球(或者其他宇宙天体)有关的各个方面,它是一门很庞大的学科系统。

进入大学之后,我慢慢地了解到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专业拥有於崇文、张本仁、李曙光等院士,就连“嫦娥奔月”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也是我们专业的第一届校友。按照以往院士和每年的学生比例来算,平均2000人可以出一个院士。这也就更加激励了同学们钻研专业领域的动力。地质大学的学术氛围十分浓厚,在我所就读的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老师和同学们研究课题到深夜已经是屡见不鲜的情景了。每次走在校园的主干道上,看着路上行色匆匆的老师和同学,望着伴随学校成长的白杨,我愈加相信,简朴的地大,孕育了多少的地质人,又引领了多少的地质人啊!地大人始终践行着“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不断钻研,精深着地大的精深。在这里,我更加坚定了终生走地质之路的决心。

在专业课设置的方面,大一、大二期间学习内容主要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将来从事地质科研夯实理论基础,包括岩石学、结晶与矿物学、地史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构造地质学等课程。同时,专业课还设置了很多实习内容,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在结晶学实习课上,我们把小孩子玩的“积木”琢磨了大半个学期,睡觉的时候都在念叨晶型符号;在岩石学实习课上,我们拿一把小刀、一个放大镜观察三大岩类标本的结构和构造特征,若有几个很相像的标本的话,可够折腾大脑的;在晶体光学课上,我们利用偏光显微镜对岩石薄片进行观察鉴定,发现原来“石头也是有颜色的”。当老师站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地球的演化历史时,我们会觉得自己在做着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啊!人类的历史在地球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年华是如此短暂,何不充实度过?在雅安地震后的第二天,老师就为我们讲解了此次地震发生的机制原因。让我们意识到地质对人类社会是如何的重要!很多有名的教授都给我们本科生上课,教授们的知识渊博,待人宽厚,使我们受益匪浅。

本专业的实习和就业

野外是地质工作者的家园。中国地质大学在周口店和北戴河都建有教学实习基地。在大一的时候,我们前往北戴河进行了为期12天的地质认知实习,实习内容相对简单,但是为我们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理论基础。大二暑期的周口店实习更加充实紧张,在为期三十五天的酷暑里,我们每天带上地质三大件出野外,爬山是家常便饭,划分地层、测产状、记野簿、绘素描,回基地后,要补充野簿、上课,还要预习第二天的实习内容。实习结束之后,大家都被晒黑了,体重也减少了,但学到的东西很多,掌握了地质工作者应具备的地质基本技能,学会了合作交流,为自己以后的地质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尽管很多人不能理解我们为何要选择从事这一行业,我想说是兴趣与使命让我们越走越坚定。

大三以后,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方向深入学习。同时,若自己对科研感兴趣,可以跟随老师做课题。

时间就像是海绵里挤出来的水,大学的课余时间是十分充足的。如果利用好课余时间,多参加课余活动,对一个人的能力提升是很有帮助的。在大二时,我和同学申请到了两个国家大学生创新项目,开始了自己的创新之旅。在科研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写论文,如何制定可执行的方案。每天的生活虽然很繁忙,但当自己有所进步时,都会为自己感到高兴。同时,我也参加了不少比赛活动,获得了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北极特别奖等。总而言之,大学所提供的机会是非常多的,只要你做一名有心人,便会收获令人欣慰的惊喜。

第7篇

[关键词]山区公路;滑坡治理;抗滑桩;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5-0136-01

在二十一世纪国家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今天,国家正在大力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让山区的公路建设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尽管在山区公路建设时会提前进行选址和优化,同时也会对公路滑坡进行预测和考虑,但是,在进行工程建设施工中,还是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滑坡现象,而对这些滑坡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因为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破坏了山体原有的稳定性造成的,因为,一旦出现滑坡,要延缓工期,增加工程造价,如何有效的解决山区公路滑坡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如何快速有效的解决公路滑坡已经是施工人员和施工单位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之一。在当前的滑坡治理方案中,抗滑桩是应用的最为广泛,治理效果被普遍认为最好的一种治理山区公路滑坡的有效方式之一。该治理方式特别的适用于流速性强的公路滑坡。下面将以西部地区一公路位列,对如何治理公路滑坡进行综合分析。

一、工程概况

该山区公路处于西部地区,地质构造极为复杂,岩石碎体较多,地质变形严重,受制于地质条件的影响,施工工期较长,部分滑坡治理效果不理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在常年积累下,形成了山体滑坡,该滑坡位于下部地区一经济欠发达地区,并且是属于挖方路基。该山区公路的斜面高度在一百五十米以上,而斜坡的角度达到了六十度以上,在地下水以及常年降水的双重影响下,该山区公路出现了多次的特大规模的山体滑坡。公路检修和维护部门采取了削坡以及构建挡土墙等诸多处理方式进行治理,但是最后的无济于事,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该问题始终存在,对过往的车辆以及行人的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对该地段进行实地考察,翻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得出:下伏同向缓倾以及上腹残积层两种岩石构成,并且是节理发育,岩石层的厚度在两米上下不等,每一层之间的隔着一定厚度的土,其破体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种,坡积碎石土层,厚度大约在一米上下,强风化岩层,其厚度大约在二到十米不等,中风化岩层也整个地形的外表有一些少量的外露。其滑动的主要层面就是表层以及中层,其中主要以岩石夹杂泥土为主,并且是受雨水累计和子流水长期作用力的影响。

二、滑坡出现的原因

由于在山区公路建设时,通常是最先挖掘地基,而挖掘地基通常都是最先从路基的底部开始挖掘,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高陡的垂直坡面,最终造成破体的下部根基被挖空,承受能力受到严重威胁,在雨水的冲刷以及在山体水分的影响下,进而产生了底部小幅度滑坡,然后再慢慢的变成了整体的大规模山体滑坡。

三、滑坡产生的机理

根据对该滑坡的现场进行考察,分析出该滑坡的性质以及主要现状,最终总结出产生该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不科学的工程地质是其主要原因,在对滑坡的清理过程中,发现该滑坡的路线走向以及岩层形状大约在四十五度上下,同时更接近于层状岩,节理也十分的密集,岩石破碎程度较大,大气降水等都流入其中,形成了强大的膨胀力,进而降低了滑动面的摩擦力,最终造成了滑坡的出现。(2)出现滑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建设公路时,山体的路基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将山体的底部挖空后,其支撑力和稳定性的急剧减弱,最后造成山体滑坡,该原因为山体滑坡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四、治理滑坡的方案

治理工作组首先对滑坡的现场进行了多次的实地考察和分析,组织了一直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地质勘察人员、监理单位等多个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进行探讨分析,根据该滑坡的地质条件、造成原因、滑坡量、滑坡高度、稳定性等多种未来可以遇见的趋势进行分析,最后决定采取以下的措施进行治理:(1)筋混凝土抗滑桩处理措施。在前缘的坡脚小,根据滑坡的大体量程,近距离的设计抗滑桩对滑坡的物体进行控制。(2)对坡面进行斜载,降低整个滑坡的能量。对于已经较为松散的表皮坡面,采用人工和机器的形式进行全面的清理,将其全部清理掉。(3)完善和增设排水设施。该路段发生滑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山体的水分太多,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完善好排水设施,进行充分的排水是一项重要的治理方案。在整个山体的上方设立一条横向的水流沟,保障其上部的水流不向下流,这一减少了上部水量对下部的影响,然后再根据情况,从上部向下部设计垂直的水沟,将其分成多个排水区域。这样才能有效的保障整个边坡的稳定性。

五、总结

在经济总量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国内的基础设计建设正在以快速的步伐前进,建设山区公路一方面拉动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完善了农村、山区的出行交通,改善了农村面貌,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因此,在建设山区公路的过程中,应当对该路段的地质情况地理环境等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分析,让整个公路建设具备科学性。其别需要注意的是,面对容易发生上体滑坡的路段时,应当根据路段特点,设立好排水系统,在挖掘路基时注意保护山体自身的稳定性,尽量减少滑坡的处理,如果出现了滑坡,那么应当及时有效的采取诸如抗滑桩的治理方法进行科学治理。进而切实的推动山区公路建设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德权,廖陈林,李月文. 抗滑桩在山区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信息,2009,08:53-54.

[2]许学宽,冯兴法,胡新红. 抗滑桩的研究进展及在公路滑坡治理中的应用[J]. 西部探矿工程,2008,10:50-52.

[3]喻邦江,舒海明,鄢霞. h型组合抗滑桩在王家寨滑坡治理中的应用[A]. 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国土厅.2011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国土厅:,2011:4.

第8篇

廿二载讲坛春秋 谱写耀眼育人华章

“照教材讲述而没有新内容、新观点、新思想,这是‘念书’不是‘教书’。年年一样的教本,但应是年年不一样的教案。”颜丹平所教授的“地球科学概论”,是学校具有60多年历史的经典课程。多年来,他在传承前辈经典的同时,坚持及时和准确地将地球科学领域发表的重要论文、即时发生的重大事件渗透进课堂,他的教学内容每年、每课随时更新。

教学主张因人而宜,针对地质类与非地质类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颜丹平始终坚持灵活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在教学中,他采用大量图件、动画、小影片等,并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讨论,既生动形象易于理解,又便于学生记录,从而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和通俗。

在颜丹平的课堂上,他要求学生通过调查和研究,完成课后作业、小论文、报告等,经过教师修改后进行3分钟~ 5分钟简短的演讲,然后在学生间进行提问与讨论,教师进行点评,并将这种讨论计入学期考核,课堂演讲获得同学积极响应者可以获得加分,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与学习中来。

从1999年起,颜丹平与教学成员一起,开发完成《地球科学概论A》和《地球科学概论B》两套多媒体课件,教案采用了全新的思路,文、图、动画和电影短片相配合。经多年实践和不断补充修改,教案得到不断地完善和更新,每年更新率在10%以上。多媒体教案为东华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20余所兄弟院校所采用,也成为学校“地球科学概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在学术和教学之外,颜丹平更是一位亲人和朋友。他生活简朴,谦逊随和,淡泊名利,尊重学生,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关怀备至,倾注爱心,给予他们自由成长的空间。他办公室的门总是开着,随时欢迎学生去请教和讨论问题。已经毕业参加工作的2005级毕业生说:“有一次老师听到我的工作上遇到了一些挫折,连夜和我通电话询问情况,并和我一起认真分析,鼓励我继续努力……”

“千做万做学做真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是颜丹平教授最为推崇的一句话。他教过和指导过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数千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的已步入国外著名学府继续深造,也有的已成为科研机构的研究员、大学教授……

求实创新锐意进取 地学领域勇攀高峰

作为学校构造解析学方向的学科带头人,颜丹平始终站在学科前沿,为学科建设服务,以研究成果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他积极承担科研项目,1985年~2013年间,先后在北京西山、雪峰山―武陵山构造带、龙门山逆冲构造带、松潘―甘孜造山带等进行构造变形分析、盆地山脉关系、构造年代学和构造地球化学等科研工作。其中,在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中,作为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专家,第一时间奔赴灾后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工作,被九三学社北京市委评为2008年“抗震救灾赴一线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得时任总理的接见。

他注重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传承和创新,同时密切关注学科发展动态,强调野外工作中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于构造地质学研究来说,野外地质调查是关键,颜丹平踏勘了几千处华南和藏东的地质露头,掌握了多种造山带和沉积盆地的发育和演化特征。研究过程中,他始终强调实事求是,重视野外地质调查与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以及不同资料、不同方法的相互验证。他经常对学生说:“做学问,要实事求是,敢为人先,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威。”这是他对学术内涵的深刻领悟和恪守的准则。

目前,颜丹平已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3项,部级重大专项项目1项,合作项目6项;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2项,部级重点攻关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4个,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项目多项;已发表各类研究论文、专著和教材共100余篇/本,其中在国际SCI检索杂志30余篇,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15篇(2篇为摘要),SCI引用近690余次。

尽心当好政协委员 为国为民建言献策

1998年12月,颜丹平加入九三学社,2012年由校党委推荐被选为海淀区第九届政协委员,2013年担任北京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

颜丹平在政协工作中,从自身从事的构造地质教学和研究领域出发提交了《关于“科学规划和统筹协调地质―地理、生态和人文资源,建设北京西山综合休闲旅游区”的建议》的提案,以及《关于在海淀西山增设地质―地理科学景点和进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的建议》提案。为了加深民众对西山地质―地理景观的认识,扩大提案的影响,他还应海淀区政协邀请,专门为区政协常委会作了《北京西山地质成因》的专题报告。经过他的努力,提案交上去后,得到了北京市旅游委、海淀区政府和区科协的高度重视。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颜丹平还经常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如实反映社情民意。他多次抽出时间,在不同时间段对成府路至中关村五道口周边的道路进行实地考察,并到海淀交通支队调研,综合分析了造成五道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关于“综合治理和进一步改善成府路至中关村五道通状况”的建议》的提案,有针对性地提出三条可行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