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

跨文化传播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4-27 16:26:5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跨文化传播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跨文化传播论文

第1篇

关键词文化跨文化传播中国西部传播媒介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的一体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双重作用,长期被国内外感觉充满神秘的中国西部已经张开了迎接外来文化的双臂,迈开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双脚。尤其是中央政府确立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西部的对外开放和与各种外来文化的交流、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相对于内地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而言,中国西部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缓慢,封闭性、保守性更强。尽管在历史上以丝绸之路为纽带的西部文化曾经在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过重大影响,但自唐代以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内移,西部社会发展进入了全方位的衰退时期,在全国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地位迅速下降,到南宋,“我国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得以完全确立。”①自然状况不断恶化的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被忽视。加之海上交通的发达,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转向东南沿海,在东南部迅速崛起的一批工商业城市“成为具有全国意义或地区意义的经济中心”,②中华民族对外文化交流的出发点由陆路转向海路,肆虐的风沙、茫茫的戈壁和缓慢的驼队已经无法同现代的坚船利炮相抗衡。丝绸之路成了一条被废弃的老路,人们已经很少提起它。关注西部的人越来越少,广大西部内陆地区在外人的眼中一天天地神秘起来。以后,国家曾经有过几次对西部的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如50年代的支援大西北、60年代的大三线建设、60-70年代的城镇居民和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等,都有成千上万的“文化人”进入了西部。不论他们当时是因为何种原因来到西部的,客观上他们都将同时代的外界文明带入了西部,对西部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随着这些人的流动和媒体对他们的关注,也将西部文化中有特色的一些东西带给了内地、带给了世界。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次内地文化向西部落后地区的“突进”都有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甚至是特定的军事背景,都是在行政权利的干预下强行完成的文化交流过程,对身在其中的人们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行为。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欢送大会上家长和儿女抱头痛哭的场面至今在许多人脑海中记忆犹新,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个人,这样的文化交流都是付出了沉重代价的。参与其中的绝大多数人只是为了完成政治的任务,并没有主动的文化传播意识,也缺乏进步文化面对落后文化时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如果说。50年代的“支援大西北”还有一点以先进文化影响落后文化的意思,那么60-70年代的知识青年和城镇居民的“上山下乡”则是让其中的大多数人心怀被改造的自卑心理进入西部的。他们是被“改造”的对象,是“接受再教育”的对象,无论事实上他们所携带的文化同西部本地文化相比有多少进步之处,也无法在那种环境中发挥进步文化使者的作用。相反,他们中的许多人却被落后文化所影响、同化,以至于若干年后当他们返回曾培育了自己的进步文化环境时却感到了诸多的不适应和不理解。尽管有不少人出于各种原因对这几次内地人员和文化向西部的进入发表了许多的溢美、肯定之词,但留在事件亲历者心中的伤痕和遗留下来的诸多历史问题无可辩驳地反映了这种人为的、出于特定政治目的的、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失败。

对于西部地区众多的普通老百姓而言,他们在外来人口刚刚进入时确实有过一些新奇、兴奋,在外来人的身上、口中,他们第一次知道了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在连刷牙这样最普通的现代生活知识都令他们感到不可理解的时代,外来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等都同他们祖祖辈辈延续的传统生活方式形成了巨大反差,在西部百姓的心中造成了强烈的不平衡。绝大多数百姓面对外来人时根本没有充当“教育者”的自觉意识,所有的只是自惭形秽。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些“外来人”都来自“大地方”,来自于比自己的生活环境好得多的地方,眼下只是因为某种特殊的原因迫使这些人暂时受点苦而已,最终这些人还要回到那“天堂”般的地方去。无论是物质的东西还是精神的东西,凡是“外来人”带来的东西都令他们羡慕,都成了他们追求的具体目标,而这些感觉却同当时社会赋予他们的政治使命是尖锐对立的。在外来人的影响下,这些连温饱都还没有解决的“教育者”很快意识到,“外来人”到自己的家乡来是被迫“受苦”的,是不应该的。他们早已习惯了的贫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不应该强加于外来人,何况这种落后的生活也不应该继续伴随自己。外地人所描述的、所表现的现代文明生活才是西部百姓所应该追求的理想生活,但是严酷的自然和社会现实随时提醒他们,这种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面对落后他们只能听天由命。两种文化、两种生活之间的反差在极为贫困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环境中是无法协调和统一的。所以,当政治形势变化,外来人先后离开了西部或被西部文化同化以后,外来文化在西部曾经激起的涟漪又归于平静,西部的生活又回到原来的轨道。20多年以后,当年的许多知识青年回到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时惊讶地发现,同20年前相比,这儿的生活形态和文化氛围并无根本性的变化,西部文化仍然极为艰难又极为顽固地在自己既定的轨道上缓慢地行走。[page_break]当然,历史不会永远停留在某一点上,时、空的转换以及由此而引发的社会变化终于在20世纪的80年代以来显现了威力。从时间的长度说,只有短短20多年,而引发的社会变化、文化变换却是以前几十年、几百年都无法比拟的。在这20多年中外来文化同西部文化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冲撞、融合、同化,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以空前的速度把西部社会推向现代文明的十字路口。可以说,在西部的许多地方,人们真正认识外域文明、接受外来文化,是在最近的这一次文化交流过程中。这一次的文化交流,特别是外来文化的进入,之所以十分顺利,并对西部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基于以下的原因:

第2篇

[论文关键词]上海世博会;跨文化传播;价值;策略

一、引言

1851年英国政府耗用了4500吨钢材和30万块玻璃,在海德公园附近建成了一座梦幻般的水晶宫殿,里面陈列了当时令人瞩目的引擎、水力印刷机、纺织机械等。之后160天,这座宫殿共吸引了630万人次前来参观这个盛大的展览。这就是被后人公认为标志着工业时代到来的第一届“伦敦世界博览会”。158年后的今天,上海正积极地为举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而紧张筹备着。

经过一百多年的变迁,如今的世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展现人类在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成为一个世界超级沟通盛会,预计将会有“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参展并吸引7000万参观者”。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个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从1851年到今天的40多届世博会上,人们带着各自先进的展品和美好的愿望从世界各地汇聚到同一个地方进行交流,支撑着这个盛大聚会的原动力就是人类对于沟通的渴望。在持续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价值观念的人们在交流中互相认知,在沟通中取得理解,在理解中求得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共存。世界各国独特的文化汇聚于此,进行交流、沟通与协作,极大促进了全人类的跨文化交流,彰显了世博会的真正价值。对于中国而言,由于历史背景、社会文化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因素的迥然差异,中华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之间还存在着巨大的沟壑。中国驻英国大使傅莹曾经这样感慨:“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这堵墙太厚了。”这就直接反映了当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迫切性和艰巨性。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更好地推动人们互相沟通理解、实现和平共处呢?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跨文化交流与传播的新平台。

二、世博会跨文化传播的价值

(一)世博会是世界公认的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尤其是跨文化的传播,也就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借鉴、学习补充。在人类历史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了,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对外交流就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后来的丝绸之路的开通;鉴真东渡日本把中国古老的文明传播到了周边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了西方,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随着全球化浪潮的袭来,尤其是通讯和交通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可避免地要与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沟通和协作,跨文化传播在广度、深度和密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地步,人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关注与研究也随之日益加深。各类专著、论文及其他研究成果等都标志着我们对于跨文化传播的内涵、规律、意义及其影响已经有了深刻的认识。在全球化的今天,世博会是一次盛大的全球展览会,它用一个主题将几千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人类面临的问题,已经无可争辩地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跨文化传播平台。

(二)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

在当今高科技时代里,传统世博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是,越是全球化就越发凸显不同文化之间互相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世博会具有促进跨文化沟通与理解的价值,这也是世博会作为一个传统会展能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存在和发展的核心价值所在。不难想象,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展示各自丰富多彩的文化,这样的独特体验是无法用网络和屏幕来替代的。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一种国际通用语言,它跨越了文化之间的鸿沟,用共同的理念和主题以引起世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共鸣,对跨文化交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其独特的跨文化传播的巨大优势。世博会给了普通人一个独特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更好的沟通与合作。鉴于此,我们要利用全球聚焦中国这个历史机遇向世界准确地介绍中国,尤其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念,把这个传统告知世界,在互相尊重、交流和沟通中实现国际社会的理解与认同。

(三)世博会具有塑造国家形象和展现民族文化的价值

和奥运会一样,世博会也是打造和展示国家形象的一个难得的机遇。相关数据表明:“凡是举办过这两大活动的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都大大受益于此。”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更是改善国家形象、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众所周知,日本正是凭借多次举办世博会和奥运会使得国家经济和文化得到了复苏,大批日本企业也借此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世博会推动了日本重新确立其民族文化,也成为其确立大国地位的巨大动力。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设想未来城市生活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机会塑造并传达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和文化,塑造以人为本的国家形象,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勇气、自强不息的志气、厚德载物的大气”,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果。

三、世博会促进跨文化传播的规律

现代世博会蕴涵了丰富的展览、表演和互动等因素,具有不同于其他大型活动的鲜明特征:

1.文化性。一百多年来,世博会已经由最初展示先进工业产品演变为展示各国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成果的综合舞台,而世博会的核心价值直未变,这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这才是真正支撑起世博会的核心要素”l6j。历届世博会都有大量的文化活动,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文化活动预计总量更是达到2万场左右。举办期间,世博会将是全球文化活动的中心,各种不同文化在这里汇聚,经过交流、摩擦、沟通与渗透,最终达到理解、交融和共存。归根结底,世博会传播的核心内容还是文化。

2.长效性。世博会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型综合盛会。奥运会虽能吸引全世界人民目光的集中关注,但举办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时间较短。世博会的举办时间则长达半年之久,目标是“吸引7000万人次的中外观众,平均每天参观者的人数高达40万左右,其影响力和辐射面是空前巨大的”。与此同时,还会有大量来自全世界的记者参与新闻报道,我们更应该利用这个媒体集中且长期关注的时刻,围绕2010年上海世博会,从世博背景、世博理念、世博人物等不同角度挖掘上海和中国的文化,用灵活生动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历史传承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国家形象。

3.参与性。世博会与奥运会的最大区别莫过于奥运会是以观众被动观看比赛为核心,而世博会是以主动参与为核心的。参观者身临其境,切身体验,亲身感受。传播学的理论表明,人际传播的效果要远远好于其他媒体形式,而世博会正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亲身体验的人际传播形式来发挥其巨大影响力的。现代世博会重在参与、互动和交流,它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让参观者主动参与进来,从而深刻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增强了人们互相学习和交流的意识和积极性。

四、利用上海世博会有效推进跨文化传播的策略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理念是:“传承世界文明,弘扬民族文化”,这一理念与我国提倡的“请进来、走出去”的对外交往战略一脉相承。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有效地利用世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弘扬中华文化、推进跨文化交流与传播呢?

(一)增加对文化重要性的理解

世博会的交流实际上是文化及思想的交流,而文化则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政治、经济、外交等各个领域,这其中有共通、理解和包容,也有差异、误解和冲突。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其他一切方面相互理解的基础,相反,文化上的误解则会造成一切交往的障碍。相对于硬实力而言,软实力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被外来文化征服的人不会认为自己是那种文化的俘虏,反而会认为自己拥有了那种文化,这就是文化强大的渗透力。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她的《治国方略——应对变化中的世界》一书中说:“中国不会构成冷战时期苏联的那种挑战,因为中国没有那种可以用来推进自己权利而削弱别国的具有国际传染性的学说。”

这个学说就是思想观念,就是文化。可见,思想与文化对于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根本性的凝聚和推进作用,而世博会就提供了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契机。我们应该充分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一系列的展览、论坛、文艺表演活动准确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富而深刻的内涵,阐释中华民族追求和平的思想观念及价值观念,扩大中华民族文化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把传统文化转变为国家竞争力。

(二)增强文化差异意识,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协助各国做好参展工作

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人口、地理等各不相同,导致了每个国家都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比如说风俗习惯、语言表达、思维模式、宗教法律以及其核心的价值取向。但是,文化具有独特的多样性,不同的文化是可以相互沟通、相互渗透、相互借鉴的;文化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不同的文化应该互相尊重、相互补充。如果每个民族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评判标准等去进行对外交往,那么对异质文化就会产生不自觉的排斥。

因此,我们应该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克服文化的民族中心主义,既要消除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恐惧感,也要消除对异质文化的抗拒性,认同其他文化存在的价值。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舞台上,我们要面对有史以来最为多元的文化和观众,我们对于他们应该给予高度信任,同时也要增强自信,消除文化距离和文化震惊,正确理解参展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高效、准确地协助他们做好参展工作,这对于办好一届世博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却是一个极大的机遇。

(三)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在我国的对外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中国对外文化交往中存在着巨大的“逆差”。正如赵启正在2006年跨文化传播论坛上所言:200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图书版权多达4068种,而输出的只有14种;从英国进口的有2030种,输出的只有l6种。电影方面,从2000年到2004年中国进口的影片多达4332部,其中,美国几乎占到了一半,而我国出口的影片可以说屈指可数。在服装、动漫、电视剧等等各方面都存在严重“赤字”问题。《圣经》中黄金法则“treatothe~thewayyouwanttobefeated.”不仅基督徒熟悉,而且几乎是传遍了全世界。而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理念,比西方人的这个黄金法则要早几百年,却未能在世界上广泛流传。

这些事实和数据很清晰地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是不够的,与文化的内涵是不成正比的,我们还没有能够真正激活中华文化,没有诠释好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措施来增强中华文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可以通过定期在国外举办各种类型的中华文化展、论坛、文化节、文化年等系列活动;要增加媒体对文化活动的关注,给予更广泛的宣传和报道,推动一些优秀的文化艺术能广泛传播。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上的精彩绝伦的文艺表演,就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也同样是这样一个舞台,届时会有更多的文化活动,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展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巨大魅力,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提高中华文化的演绎力、创新力和表现力。

(四)跨越文化差异。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共赢

举办一届成功的世博会要涉及到与其他国家和组织的配合和协调,譬如世博会场馆设计方案的全球征集、志愿者的全球招募与培训等,这些都需要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密切的配合。世博会是一场国际盛会,我们只有与国际社会进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只有加强与国外文化机构的合作,了解海外观众的文化需求,敢于开放、勇于合作,才能吸引到优质的国际资源,才能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举办一次成功的世博会。

第3篇

    论文摘要:谬误译文对读者产生的误导显而易见。对英语的理解有误,对汉语知识和表达方法的掌握不足,都是可能产生谬误的原因.为了提高外国语言的学习效率,努力做到正确理解外国文化并认真传承本土文化,我们有必要对跨国文化传播中存在的误译现象进行分析,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当今流行的数字化生活、信息高速公路和各色各样的网络,将整个世界连成了一个“地球村”,通过英特网、卫星、有线电视等在全球传播的共享文化使国界失去了原有的含意。你可以在中国通过电脑阅读《纽约时报》或《时代杂志》,也可以在美国通过卫星电视观看我国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但是,在文化传播全球化过程中,西方一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利用实际可支配的更多资源和处于更有利的区域位置,使西方媒介强国与发展中国家文化在全球范围的相互输出不成比例。例如,2002年最强大的15个具有控制全球能力的媒介网络中,有14个公司的总部都设在美国。

    媒介理论家杰姆斯w.凯利(3ames w.   carey)对文化传播的概括在传播学界中的影响很大,他肯定了传播和现实之间的直接关系。凯利认为,传播是一个符号交互的程序,现实在这个程序中被创造、被维持、被修复、被改变。跨国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现实的相互传送,通过传播来促进各个不同文化之间的彼此理解和共存共荣。不同民族与国家的历史文明各有不同,风土人情与社会习俗也因地而异。但是,在网络传播迅猛发展而形成的“地球村”里,美国特别是好莱坞电影事业的高度发展、流行音乐的极大普及以及以商业为主导的电视节目的四处扩散,导致美国式大众或通俗文化影响无处不在。

    大众媒介使人们可以坐在家里就知道天下大事,文化因此而打破民族和国界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传播,人们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随之发生着变化。在受众影响力最大的大众媒介中,影视片首屈一指。影视片的译制成为一种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改革开放以来,译制片不仅活跃了国内影视文化市场,观众通过它们对异域风情和丰富多彩的外国文化也有所了解。麦克卢汉“媒介即是信息”的名言虽然有人认为是带有技术决定论的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影视文化的威力是巨大的。影视媒介以其特有的图像方式发射出的信息对受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是其它以文字为主的媒介所不能达到的。正因为如此,对引进影视片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由于译制力量不足导致质量低劣,特别是目前尚不能完全停止的盗版活动更加重了影片翻译中出现不少荒谬可笑之处。有的影片中甚至连最基本的常识和常用语都没有搞懂。例如,最近从影视网络上看到的《我的妈妈是间谍》这部影片,几乎每一句对话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这里只举几个具有过分错误的例子—

    单词方面的有:

    “犹太法师,,(rabbi)译为“瑞派,,;

    “恶心”(gross)译为“盖瑞斯,,;

   “职业”(career)译为“韩国”;

    “求婚”(propose)译为“故意,,;

    “间谍小说”(spy novel)译为“西班牙小说”;

    “怀疑”(suspicious)译为“敏感,,;

    “打扰”(disturbing)译为“怀疑”;

    “就是这样/仅此而已”(period)译为“经期”。

    词句方面的有:

    “他在谈论中用了‘我们,这个词,说的是复数形式,,("he used the word  `our’,  talking in plural")被译为“他用了几个小时在谈别的事情”;

    “我的女儿在编审他的书,,(my daughter is editing his book)被译为“我的女儿喜欢看小人书”;

      “我妈连碟片播放机/录像机都不会使用”(my mother can’ t program her vcr)被译为“我妈不是特工”;

    “你收到我的佛像了吗”(did you get my buddha?)被译为“你来做强盗的吗”;

    “子弹不是个好东西”(bullet is bad)被译为“你是个混蛋”等等。

    再如在《矮子当道》这部影片中,把“开车”(behind the wheel)译为“在车轮后面”,把“美国国税局”(irs)译为“航空公司”,把“不要误解我”(don’ t get me wrong)译为“别把我搞混了”,把电话地区号码((zip code)译为“链子的密码”等。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符号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跨文化传播活动,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映等值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映;译文质量的检验是建立在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理解的比较之上。只有在译文被译文读者理解的情况下,传播的目的才能达到。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做到向译文读者正确介绍他国文化,译者对译文的正确翻译与解释是举足轻重的。遗憾的是,除了众多译制影视片中出现的严重错误之外,不少书籍的翻译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其中包括一些专业书籍的翻译,造成汉译书籍也会使入“看不懂”的局面。下面以《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一书为例,试将其中的一些译个比较:

   原译文:“一则高度组织的消息没有高度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或选择性。”(第53页)(原文:a highlyorganized message does not have a high degree of randomness,  uncertainty,  or choice.)

    比较:在一则组织高度严谨的消息中,任意的、不确定的或可选性的成分不会很多。

    原译文:“香农和韦弗的另外一个主要贡献就是消息中包括了嫡和冗余的概念。为达到有效的传播,两者之间就应保持平衡,以抵消传播渠道中的噪音。”(第47页)(原文:other m句or contributions areshannon and weaver’ s concepts of a message composed of entropy and redundancy and the necessary balancebetween them for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while offsetting noise in a channel.)

    比较:香农和韦弗另外的主要贡献,是他们提出的有关消息中包含了嫡和冗余的概念,以及这两者之间需保持必要的平衡并消除传播渠道中的噪音以获得有效传播效果的说法。

    再来看李普曼的《公众舆论》“,经典著作中的两个例子:

    (a)原译文:“大人物—即使终其一生照例都是通过一种虚构的个性而广为人知。由此,一个老生常谈也不无道理:仆人眼里无英雄。在仆人和私人秘书看来,他们只有一点是真实的,那就是常常沉溺于自我虚构”(第6页)(原文:great men,  even during their lifetimes,  are usually known to the public onlythrough a fictional personality.  hence the modicum of truth in the old saying that no man is a hero to his valet.there is only a modicum of truth,  for the valet and the private secretary are often immersed in the fiction them-selves.)

    比较:(关于)大人物,甚至是当他们尚在人世之时,他们为人所知的一面通常是经过虚构化了的人物个性,这说明了“仆人眼里无英雄”这句老话中含有的真实性的成分很小,因为他们的仆人和私人秘书自己也往往被置于虚构化之中了。

    (b)原译文:“我们不得不从政治上去应付的这个世界,即产生于想像,也产生于见解,又产生于思想”(第23页)(原文:the world that we have to deal with politically is out of reach,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

    比较:我们必须以政治手段对付的这个世界,是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

    不难看出,谬误译文对读者产生的误导显而易见。对英语的理解有误,对汉语知识和表达方法的掌握不足,都是可能产生谬误的原因。

第4篇

耐克《恐惧斗室》广告只是近几年一系列“问题性洋广告”中的一个。此前,“丰田霸道”广告和立邦漆广告都因其带有“侮辱性”色彩而引起轩然大波。

2003年12月初,《汽车之友》杂志刊登一则日本丰田公司广告:一辆“霸道”汽车停在两只石狮之前,一只石狮抬起右爪做敬礼状,另一只石狮向下俯首,配图广告语为“霸道,你不得不尊敬”。广告背景看上去像是卢沟桥,石狮也疑似卢沟桥上的石狮。这则广告播出不久,观众声讨声四起。

无独有偶。2004年9月的《国际广告》杂志刊登了一则立邦漆广告,画面为中国古典式亭子,亭子的两根立柱上各盘绕一条龙,左立柱色彩黯淡,一条龙紧紧攀附在柱子上;右立柱色彩光鲜,但龙却蜷缩一团跌落到地上。其含义是:右立柱因为涂抹了立邦漆,连龙都滑落下来。

最终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耐克、丰田公司、盛世长城广告公司和《汽车之友》杂志先后向消费者道歉。

问题性洋广告中的文化冲突

跨文化交流与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的一种情境。由于文化的不同,交流者固有的背景、经历和假定的差异,都会使交流异常艰难,有时甚至根本无法开展。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不仅要谙熟本国的文化规则,还要了解消费国度的文化规则。知道这些规则,你才能够适当地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对方的期望。①

一般来说,跨国公司或国际性广告公司在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活动中多采取“创意标准化,表现当地化”的做法。分析国内各媒体已播发的洋广告,大致可分为原版广告和改进版广告两种文本。

1、原版广告

这类广告是仅将商品生产国的原版广告做语言文字翻译,创意、图象、音乐等要素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做不仅保持了广告的原汁原味,也充分体现了商品生产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质。这种设定和转换简单,但更需借助消费国文化建构。

2、本土化改进版广告

这类广告是公司总部根据对消费国的市场特点和消费文化的解读,委托当地广告公司设计出一种广告的模式,最终由两者根据当地的情况制作出本土化的广告。这类广告也包括将广告设计、制作、服务机构延伸到其他国家、在他国建立分支机构的跨国广告公司制作的广告。如2001年足球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期间,在中国各地电视台上播出的阿迪达斯公司的广告中,画面是两支由世界各国明星组成的足球队在进行激烈比赛,最后射门的任务是由中国的足球明星完成的,其实,在不同的国家播出的这则广告,都是由该国的足球明星完成最后射门动作的,而其余的广告画面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本土化的广告无疑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

广告的作用主要是凸显产品品质、吸引购买者的注意力。众所周知,广告是对生活的一种戏剧化“讲述”,它通过一些符号的组合,启发受众进行联想,从而达到推销商品的目的。其实在商业社会,广告创意求新求变无可厚非,但是跨文化广告传播中传播行为应入乡随俗,照顾本地受众心理,不能违道德、民族精神及人伦常理。如果忽视广告的社会性和它在不同语境下的文化涵义,就会产生文化上的冲突或文化逆差,产生负面作用,甚至是灾难性后果。

考察和分析问题性洋广告事件连连发生的原因,可以发现这些洋广告的突出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不符合广告国社会道德规范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广告主或广告策划制作者首先应受到广告消费国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广告传递的内容以及所采用的形式要符合伦理道德标准,否则将给消费国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2004年8月,耐克曾经被迫撤销其在澳大利亚播出的一则电视广告,广告中描绘几个少女试着讨好一名男性网球教练,当地群众抗议该片有涉及恋童癖的嫌疑。而耐克在700多个巴士站张贴的“詹姆斯和涂鸦”广告在新加坡这个极其讲求卫生的国家也激起了公众的反感。

在我国,广告传播要求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来认识,要从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的标准来衡量,要求广告的语言、画面、图像、文字等表现要素健康、高雅,摈弃一切低俗的东西。鉴于此,有些广告表现是不宜在我国播放的。②如在对将国旗设计成图案“穿”在身上这一点上,西方文化和亚洲(特别是东亚)文化有极大的差别。美国国旗向来是时尚促销者爱用的符号。麦当娜能穿着红色内裤、军靴,披着美国国旗,在“RocktheVote”宣传片中呼吁美国人关心国事去投选。但在亚洲国家,如在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七条规定:广告不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国歌。“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必须庄重及尊重的对待。任何商业的用途,包括在广告、印刷品上的使用,印成时尚装饰等都不允许。任何字样、图案都不得叠印在国旗上。③

二、不适应广告国文化背景和特征

不同的地区、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特征。这里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精神财富的总和。不同的国家、民族所体现的文化特征、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价值观念会有差异。④跨国公司进行跨文化广告传播,就必须要照顾到民族情绪,一定要结合一个国家的习俗、民情和习惯,这也是与当地消费者保持良好沟通的前提。否则商品在跨文化传播中将受到致命的打击。

从立邦漆这个广告策划的本意来讲,也许很有创意,但它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不应当拿龙来作文章。因为龙是中国的象征,中国人自誉为龙的传人。拿中华民族象征的东西来做广告,甚至滑落成一堆,将其任意解构,自然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

文化往往具有多重含义。“霸道”的广告通过戏剧性的、夸张的手法,让石狮子向丰田汽车致敬,强化了“霸道”这个品牌的霸气,试图塑造一个强势的产品形象,但恰恰相反,它引发了另外一种不安的联想: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古老符号,让石狮子向日本的汽车致敬,意味着要中国文化向日本的商业文明俯首称臣!而石狮子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卢沟桥,于是,霸道的广告就这样被“解读”,从而激发了广泛的愤怒情绪。在一些亚洲国家中,百姓对日本曾给他们带来的痛苦是一个至今还没解开的结,这一点跨国公司和广告传播者不应该忽视。丰田霸道广告失败的原因正是设计者忽略了这个“语境”,几年前轰动一时的赵薇“军旗装事件”也是如此。[page_break]树立跨文化广告传播的责任意识

对广告国本土文化的不尊重仅仅是跨文化广告传播受到批评的一个方面,事实上作为不同语境下的文化对话方式,还有更深层次的问题。有人指出,跨国公司及其广告运动作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能将西方人的价值观,以更有效的方式到达他们新的发展中国家的观众。入侵者穿过了别的国家的文化链,将自己的看法强加于入侵地,抑制了被侵略国的创造力并边缘化他们的文化。

文化对话是在文化发展的既定格局中展开的。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必然导致在文化对话中的强弱关系结构。科技的发展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为广告跨国传播提供了载体、工具、渠道和资金,文化全球化的理念和实践营造了广告跨国传播的总体文化氛围,而广告跨国传播又能通过无孔不入的信号轻而易举地将各种不同文化、不同国家、不同背景的人连结在传媒系统中,并通过多重传播与接受,将不同的思想、价值、判断重新整合为类象化的模式和价值认同,使世界趋于模式化、类象化,进而对文化全球化推波助澜。作为跨文化传播表征之一的跨国广告文化,更集中体现了这一复杂的文化现象。

在跨国传播和文化全球化的交互作用中,决非相互平等的融合与交流,始终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和非对称关系。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差异与差距,国家之间完全平等的对话并不可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显现着一种不平等关系,制造了一种特殊的知识话语权利,并在以经济和政治为后盾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愈演愈烈。跨国传播中的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它毕竟不是像可口可乐、麦当劳一样的简单功能的消费品,而是负载了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在一定意义上不乏文化渗透倾向和攻击性。这主要是由其传播的内容所体现的:其一,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阶段,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众消费社会,培育了与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相适应的消费主义的商业文化,并通过广告、运用媒体将这种理念潮水般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其二,发达国家在倾销商业文化的同时也在改变输入国人民原有的生活形态,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生活态度,甚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达到文化渗透与拆解作用。

只有在文化对话的关系结构中置入平等关系,尊重并制约对话,文化对话才是可能的。因而,在全球化语境中,面对西方世界的文化强势或霸权,中国广告界和媒介的确需要具有一种自觉的独立性。在不损害中国文化精神本质的前提下,扩大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和话语权。通过和国际社会的广泛交流和对话,使得中国的文化达到与其他文化平等对话的境地,借此对西方学界、实务界的固有思维定式产生影响和启迪,最终达到消解西方文化霸权和歧视之目的,从而在交流双方的文化共性和个性中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中国加入WTO后,广告市场已面临更大开放,随着外资对中国经济活动的介入程度与日俱增,外资的商品、服务、理念的推销广度和深度必将增大。在洋广告越来越多大趋势下,“问题洋广告”势必随之增加。现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已有近400家进入中国,在世界名牌排名前25位的品牌如“可口可乐”、“IBM”、“微软”、“耐克”等等,从产品到广告,市场上几乎随处可见。如果监管部门不能更有效地进行监管,“问题洋广告”还会出现。

那么该如何杜绝问题性洋广告的再次发生呢?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对洋广告内容的审核应通过两种形式来实现,即自律和他律。所谓自律就是自我审查,而他律则是在播出后政府有关部门对其依法进行处罚和管理。我们这里强调的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社会责任和道德,主体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跨国公司,另一个就是广告公司。当然,仅靠跨国公司或广告公司自律是不现实的,还应该形成良好的社会监督机制,规范产品市场和广告市场,及时发现和处理跨国公司广告宣传中的一些违规或有违社会道德规范的做法。广告播出机构在投放洋广告之前都要进行一次“灾难核对”,促使广告对他们制作或传播的信息内容负起更多的责任。据悉,广电总局将开始着手制定电视广告的审查标准,以杜绝有不良内容、不良含意的广告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和引导跨国广告行业在法律框架下合理、有序、健康地发展。

注释:

①[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②陈绚:《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2期。

第5篇

武术术语翻译不规范引起了翻译学界和武术学界的共同关注和持续研究。武术术语英译成为近年来硕士学位论文的重要选题,从跨文化传播、功能派理论、目的论、文化全球化语境、太极拳术语、翻译策略、翻译技巧与原则、保持民族文化特色等视角或策略成为研究课题。李特夫(2006)主张以“外尽其形,内显其理”为准则,注重音译的文化传真优势、语码混杂的文化共生特色、形象移植的文化整体韵味、图像附注的文化跨媒介传达等文化表现问题[11]。诸多学者从武术术语的跨文化交际翻译、拼音+汉字+英文注释翻译方法、“准、顺、活、全”武术谚语翻译标准、翻译文本、最佳近似度标准、翻译特征、武侠小说俄译、文化空缺词的零翻译等方面展开讨论。然而,总体而言,学术关注点仍局限在单纯翻译或更甚是空泛的“翻译原则”上,武术翻译研究力度和深度不足,对翻译实践未形成实际指导作用[12](佘丹,2010),武术翻译问题亟待解决。段红萍和刘祥清(2011)主张在社会实践中,武术翻译过程要经历武术翻译生产、传播和消费[13],与外语界翻译专家合作编写武术翻译书籍和教材。目前,武术特别是太极拳的译介实践工作早已开展,但武术的编译、出版和传播需要跨文化译介的机制和措施,学术界应深入探讨武术跨文化译介的实践探索、现状和系统,进入理论联系并指导实践的良性轨道。

在“我者”与“他者”分野的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武术国际传播面临着语境差异、文化误读、传媒选择等多种障碍。因此,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和对话,应在不同文化语境和多维对话模式中展开[14](王庆军方晓红,2010)。武术跨文化传播要注重个性,内容要具有兼容性,“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之间找准契合点”[15](刘沁,2010),应寻求文化共性,消除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ABC电视网络副总裁Dzodin(2007)指出,通过武术的跨文化传播,创意中国正借助武术建造连通世界的文化之桥[16]。另有学者基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和理论,对武术跨文化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跨文化影响因素、受众障碍、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北美的功夫电影等进行了探讨。李吉远(2012)认为,当前武术国际传播对塑造“国家形象”的战略思想尚未得到武术学术界与管理层的现实关注,要着重从技术和文化方面,上升武术跨文化传播为一种国家战略[17]。

目前,纵然武术国际交流实践频繁,但拘于语言交流的现实障碍,武术学界缺乏更多的对武术国际传播的实地访谈和问卷调查。不过,仍有学者做出了难能可贵的调研成果,季建成(2000)对英国武术爱好者的习武目的和练习模式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18]。季建成、邬燕红和王晓东(2006)对美国的武术练习者、运动员、教练员所做的问卷调研和统计分析表明,西方了解武术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功夫片和英特网等途径[19]。于翠兰和吴晓红(2005)则对在华留学生、外籍教师、企业外籍员工和社区外籍人士就武术国际传播的基本状况,做出了较为全面的调查分析[20]。刘雅媚和郭强(2007)调查国外民众,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结果表明中国武术在国际上已有较大知名度,但也存在着普及程度低,知晓渠道单一化等问题[21]。严志钢(2011)在加拿大开馆教拳,通过个人的实践经验和社会调查,总结出加拿大武术传播的社会习惯[22]。另外,罗玲娜(Roblitschka)(2006)、李艳君(2011)、孟涛和周庆杰等(2012)分别在德国、意大利、英国、美国等国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缺乏实证性和深度化的调研分析,武术国际传播研究难免流于表面化、对策性和自我揣测型。因此,武术调查和研究亦须推行“走出去”发展战略,对武术国际传播进行跨国家和跨文化的联合研究[23](朱东Theeboom等,2010),在突破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中顺利实现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持续化、规模化和机制化。

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评论

跨文化传播是通过对相关文化、社会和语言等变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际和传播结果进行预测的过程,是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对意义归因的象征性的互动过程[24]。武术跨文化传播是指在武术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对影响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差异(如“中国形象”和“自我东方化”等跨文化问题)进行全面的认识和分析,强化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自觉意识,深入关注武术传播者与接受者双方的跨文化理解与认同;采取长远、系统、双向、针对性强的武术国际传播战略,以实现武术在国际社会的文化身份认同。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非常注重武术国际传播的跨文化分析和实证实地调查研究,着眼于武术跨文化传播的质量、过程和反馈,致力于推动武术国际形象构筑及传播机制、武术跨文化译介机制与系统、武术跨文化传播理论构建与实践体系等现实课题。综观相关研究文献,国内外学者已就武术跨文化传播进行了积极有益的理论探讨,并取得了极具研究与实践价值的阶段性成果。但细致梳理和深入分析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相关研究,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跨文化的视角与理论已运用于武术国际传播研究,但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尚不系统深入。武术国际传播正遭遇文化误读的跨文化障碍。国内学者集中探讨了武术跨文化传播时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兼容、衔接、契合,乃至融合。然而,目前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尚显零碎,主观性较强,尚未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细致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挖掘;同时,研究仍未深入至文化纵深,未能通过跨文化的测量指标和理论概念进行调研和剖析。

(2)作为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首要议题,武术国际形象研究方兴未艾。国内外学者也研究了文化差异、文化身份、“自我东方化”等影响因素。总体而言,国内武术学界对武术国际形象的现实价值和影响因素已做了深入探讨,但面对李小龙和国内外功夫影视对武术国际艺术形象所做的生动刻画或偏差演绎。武术界未能在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中主动跟进,未能进一步深化武术国际形象这一课题的理论构成、形象构筑和实证调研。

(3)武术术语翻译研究过热,武术跨文化译介研究尚未拓展。武术翻译不规范引起了翻译学界和武术学界的共同关注和持续研究。虽然国内诸多学者对武术术语翻译的原则、标准、方法、文本等方面展开讨论,但是目前武术翻译研究力度和深度不足,对翻译实践未形成实际指导作用。翻译只是武术译介过程的开端,对于跨文化译介这一武术跨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此类研究未能延伸至武术译介的实践译介现状、涉及产业体系和对外传播成效[25],尚未能提出武术跨文化译介的可行机制和合理措施。

(4)武术国际传播实证研究不足,且缺乏系统的跨文化测量与分析。目前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系统性和全面性不够,尤其是实证性缺乏[26]。缺乏个案的受众群体的个体感知与传播效果。“武术国际化传播过程中忽略了反馈机制,造成武术的国际化传播基本上是一种单向传播”[27]。总体而言,目前武术国际传播实证研究有明显的顺便性、零星化和偶发性。调查内容仅限于基本的武术认知和传播途径。武术国际传播调查研究缺乏跨文化的测量与分析,更未能实现持续化、规模化和制度化的系统调研。针对武术国际传播的战略和个案,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力图突破描述和设想的现状窘境,着眼于文化传播的质量、过程和双向性,更注重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整合理论体系、微观文化剖析和实地实证调研,旨在凸显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系统性、深度性和科学性。

武术跨文化传播学研究走势

武术跨文化传播应立足于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高度。作为文化外交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武术成为中国国家形象之一,其跨文化的国际传播亟待提升。应该积极构建和完善跨学科的武术跨文化传播学,既需要武术传播学、跨文化传播学和营销学的理论整合,更必须建立在武术国际传播实践及其跨文化调研的实证研究基础上的研究。

1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构建与实践体系研究

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为武术国际传播开辟了新的理论视角和学科领域。基于跨文化传播视角,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应该把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引入到武术国际传播研究领域,整合跨文化传播学、武术传播学和营销学等理论,建立包括武术国际形象、武术跨文化译介、武术跨文化传播等概念在内的武术跨文化传播实践体系,探索、调查和验证武术跨文化传播的运行机制与影响评估,构建并完善跨学科的武术跨文化传播学。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还必须深入探讨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基本要素、模式和体系,提出理论设想,构建跨学科的武术跨文化传播学。整理、分析实地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数据,验证理论设想,完善理论构建,提出武术跨文化传播相关主题的战略规划和实践措施。

2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构筑及传播机制研究

作为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的首要议题,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构筑与传播至关重要。通过武术形象识别系统的理论探讨、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设计和武术国际形象的测量与调研,构筑最有益于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科学合理的武术国际形象。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构筑及传播机制主要研究武术形象识别系统理论构想、武术国际形象的跨文化设计方案、武术国际形象测量、武术国际形象传播机制等问题。

3武术跨文化译介机制与系统研究

武术跨文化译介是一个复杂细致的文化系统工程,其进度取决于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实际成效,但武术界必须积极探索和创新武术对外编译、出版、传播的运行机制和译介系统。武术跨文化译介机制与系统主要研究包括武术翻译的规模整理和系统研究、规范和统一武术翻译的可行方案、武术跨文化译介现状及问题分析、武术对外编译、出版、传播的运行机制和译介系统。

4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国际调研与实证研究

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所需的国际调研与实证研究是一种常态的、富有个性化的、深入至文化层面的调查研究。作为一种实证研究机制,武术国际传播的跨文化调研针对所选取的具代表性的样本地区,测量指标和调查手段会有所不同,但均要求调研测量能挖掘出受访者的文化深层感知信息。武术跨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将结合对境内外武术国际传播者的深度访谈和武术国际传播的个案剖析,从而保证武术国际形象和武术跨文化传播重点调研主题的测量信度与效度。武术跨文化传播课题研究应当提取适当的文化感知和传播影响的调研指标,科学设计调研提纲和问卷题目,实施境内外的实地调研。

第6篇

论文关键字:网络广告;跨文化传播;制约因素;文化策略

Glocal一词是“globaI”和“local”组合而成,前者指的是“全球化”,后者指的是“本土化”,两者是跨文化传播学中的两个术语,指的是两种传播策略,前者是以统一的形式或手段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物质和文化的交流,它是以人性文化的共通和趋同为基础的。本土化是在不同国家的历史和传统的背景下采取的传播策略。二者各自发挥作用,体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和区域差异,二者又可以合二为一,体现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融合。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跨文化传播的形式多种多样,网络广告便是其中的一种。网络广告是以数字代码为载体,采用先进的电子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通过因特网广泛传播,具有良好的交互功能的广告形式。网络广告传播的出现与发展,已经将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习俗的人们连接在“地球村”之中了,网络广告跨国传播方式充分展现了新媒体的文化推扩功能,网络广告成了跨文化传播的助推器,在跨国文化传播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从这个角度来讲,广告的传播需要传受双方共同文化基础的支持,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成了广告主顺利进行跨文化传播和广告正确解读网络广告的制约因素。本文基于网络广告的现状从文化的角度对网络跨文化广告传播中遇到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探索广告创作中应采取的文化策略。

一、网络广告的现状

网络广告较传统广告是一种超越,是因为现阶段网络广告作为一种全新的广告形式,具有了交互性、实时性、迅捷性、传播范围极大、受众数量可准确统计、信息承载量大等独特优点,已深受到各个国家及地区企业的重视和喜欢,它已可以与当今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的广告相抗衡。网络广告的发展趋势是很迅速的,2008年全球网络广告增长20%,它的发展较传统媒体广告的发展要快得多,其经济与文化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但网络广告目前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其中主要的是由于众多广告商在网络广告实践中忽略了广告受众所在的目标地的文化差异,导致受众对于网络广告的接受心理还存在障碍,进而导致广告的失败。

二、网络广告的文化内容和文化制约因素

网络广告的传播是基于网络,数字,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广告的内容是基于文化的。网络广告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所包含的内容有物质技术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广告文化中的物质文化是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体现互通共享原则。广告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具体的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分国籍、区域、种族的,人类能够共同创造和使用这些商品,也是跨国广告得以存在的共同基础。从这一层面来看,网络广告的物质文化具有大众性和国际性。

广告文化中的文化差异是一种现实,该差异体现在它所基于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广告文化中的制度文化在跨文化传播中凸现冲突与矛盾。在广告文化的跨文化传播中,由于各国政体、社会制度、社会组织结构方式的不同而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制度文化,在广告的跨文化传播中,当这种差异渗透其问时,会造成文化流动不平衡和传播障碍。

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广告文化中的精神文化,诸如哲学、宗教、法律道德、伦理、社会习俗、文学艺术等方面。例如,中国与西方国家比较,中国文化的价值观有深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既然文化差异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在跨文化传播中认知、理解、接受与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差异,就应该是必须采取的态度。

三、网络跨文化广告的文化策略

基于网络广告的文化制约因素,广告主在广告实践中要针对目标地的文化特征采用灵活的文化策略有选择地使用场景、意象及符号,让广告受众引发联想,进而达到真实效果与情感诉求,让消费者接受商品本身所投射出来的文化象征,进而创造消费文化。

一是坚持求同原则。广告应努力寻找不同文化中人类的共性,如爱、善、友谊、亲情等。具有跨文化包容力的广告能满足大多数受众的情感诉求,也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如人们对生命的追求是一个共性、永恒的主题,路易威登的网络广告,通过以“旅行”表现形式“引入”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主题,体现了共同的价值观。广告中的唯美、诗意、智慧、摆脱物质、藐视财富、回归生命本质的行动,这样的文化创意与东方文化有相近之处,所以易被中国受众所接受。

二是坚持存异原则。文化差异是一个极为敏感的话题,是跨文化传播中的主要“雷区”,典型的跨文化冲突大都来源于信息的错误传播。现就跨文化广告传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变量进行解释

1.语言和符号。语言和符号是文化的载体,广告语言本身就是充满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在把跨文化广告由~国语言翻译成它语言时,或使用特定的非语言符号,不仅仅是符码间的对应,而是深层结构的语义对应和功能对等。语言和符号还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如中国语言含蓄、委婉、意味深长,而西方人的语言活泼、幽默、夸张,这些都可能成为广告跨文化的传播的鸿沟。如IBM公司的广告Nobusinesstoosmall,noproblem toobig.(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语言夸张,体现了IBM产品的功效。

2.风俗习惯。尊重风俗习惯意味着广告信息不能触犯当地的禁忌,否则会招致负面效应乃至抵制。肯德基在中国的早餐文化中加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推出了粥类食品、“油条”和法风“烧饼”等,与传统的汉堡文化形成对比,这一差异在网络广告中得以表现,体现了广告对中西饮食习惯差异的尊重。

3.道德观念。人类道德虽有共性,但不同文化中判断道德与否的标准依然存在差异。西方人享受生活,注重个人感受,适度的性感在西方人眼中是美的、神圣的,这种审美观可以体现在Gucci凉鞋的广告词“Thesexyhigh—heeledsandalwithbraidedstraps。”其内涵为“性感的编带高跟凉鞋”,这则广告以性感作为卖点,具有很强的煽动性。而中国的文化伦理道德观念把“性话题”看得很隐秘,忌讳在公共媒体出现。

4.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价值观是文化的本质核心,也是维系一种文化长期存在的最稳定的保护层。如中国文化强调群体性,而西方人却坚持个人主义。

“JUSTDO JT(想做就做)”,这句看似与鞋子并无直接联系的广告语,体现了一种时尚、反叛和进取,这种充分展示个性的劲风创造了耐克在美国的销售神话。可以说,耐克广告把西方个人英雄主义发挥到了极致,它把品牌忠诚度演变成一种新的信仰。对比之下,肯德基在中国的网络广告中,“Win20O8——胜利中国”的符号从大众举手加油的“V”形手势获得灵感。因为“V”代表胜利(Victory),而双“V”组成的“W”则表示赢得胜利(W in),而由此引申出“团结”这一概念,这与当前高涨的民族互助情感相吻合。

三是坚持文化优势融合原则。可口可乐的网络广告在中国春节期间舞出中国龙,百事可乐以中国春联的形式展现可乐文化,创建了最具亲和力的本土化国际品牌,在该实践中,这种融合两种文化优势的原则很重要,这种体现目标地(中国)优势文化的广告易被中国广告受众所接受。中国的海尔(Haler)取英语中“higher”之音,迎合西方受众追求至上的文化价值,是坚持文化优势融合原则又一范例。

第7篇

【关键词】跨文化素养 培养策略 高职英语专业 网络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020-02

中国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往往注重语言能力而忽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除了语言能力外,尚未清醒地认识到有关别国的历史、政治、风俗习惯等非语言方面的知识所带来“文化逆差”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跨文化是与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网络国际化密切相关的。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随着世界各国的交往、合作越来越广泛,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文化本身,政治、经济合作以及民间交往均含有文化元素。文化上的相互理解,构成一切相互理解的基础。

一 背景与现状

中国开展各层次英语教学有许多年了,基于学生重语言能力忽视文化素养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许多学者意识到跨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据调查表明,中国对于大学生的跨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20多年来,发表的该领域论文数量越来越多,研究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大部分的研究均仅限于跨文化交际领域,重心仍然在语言的交际手段方面。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趋势正朝着意识培养、能力培养和跨文化教学手段方面发展。如1989年邓炎昌、刘润清的双语对照著作《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该书主要讨论了词语的文化内涵和非言语交际;1987年贾玉新的《跨文化交际学》,从文化与交际的角度出发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生动、深刻;1999年陈申的英文著作《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我们在外语教育中对文化教学的态度,又从国外对外文化教学态度的对比研究中创造性地提出外语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文化创造力等。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学仍然重视应试教育,轻视文化输入,特别是高职学院,由于入学门槛较低、学制较短、城乡教育差异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显现出“快餐”式教育特点,学生的文化素质,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客观所形成的文化环境造成了主观条件上的差异,对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有很大影响。当前针对如何运用网络资源,激发高职学生在课堂及课后进行自主跨文化素质的提升,将语言学家的习得理论用于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还是不够深入的。如今电视、网络是大学生获取跨文化相关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覆盖率越来越高,也给跨文化的学习与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跨文化素质的培养不仅具有教育意义且具有社会意义。

二 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在乔姆斯基“语言习得机制”论的基础上,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建立了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克拉申认为:“成人发展外语能力有两条性质截然不同、相互独立的途径。”而针对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形式主义语言学中语言符号系统与具体的社会交际以及具体语境相脱节的现象,以拉波夫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家通过对实际语言的调查得出的结论是脱离社会现实的语言研究即使不是误导性的也是非常片面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以形式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为理论指导,以语言习得等方面为主要教学和研究内容,同时从事语用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等应用语言学具体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文化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是一个社会长期以来形成并积累下来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跨文化在这些方面有着许多迥异性。虽然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但只重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作用是不全面的。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传播能力等能力的综合体。充分了解、学习和具备跨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利用,而且对于培养健康的身心有着积极的实际意义。

三 跨文化素质培养的策略

1.强化教师跨文化素质培养的理念

跨文化素质包括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语用与文化、非言语交际与文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隐蔽”文化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文化又含有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社会道德和民族特性等因素,跨文化在这些方面有着许多迥异性。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明确课程目标方面要求老师要有跨文化理念,在制定教学内容与进度时根据每章节的不同内容把相关的跨文化内容填写进去,使每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做到目的明确,在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有意识地强化跨文化部分的内容。

2.搭建校园网精品课程平台

几年中,我们已搭建了英语精读、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英语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等课程的教学和自主学习平台,其中外贸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口语、商务英语翻译成为省级精品课程。英语听说、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等课程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同时整合本专业各课程的教改成果和资源,建设课程网络平台,为教师在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方面提供了时空便利,扩展了教学手段,给跨文化素质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

3.成立实验班级

虽然语言是一种交际手段,但只重视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手段作用是不全面的。跨文化素养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等,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传播等能力的综合体。充分了解、学习和具备跨文化素质不仅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利用,而且对于培养健康的身心有积极的实际意义。在实施跨文化素质培养策略的研究中,我们把本校2011、2012级商务英语和应用英语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在听说读写译、外贸英语函电、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等课程中加大跨文化部分的内容,课前给学生布置思考题、课中提问、课后组成学习小组撰写小论文等,还建设了课程网络作业平台,学生定期上网完成规定的相关作业。

4.改革课程考核方法和手段

跨文化素质培养首先是意识的培养,进而是策略的制定、方法和手段的实施。高职教育学制短,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差。为解决这些难题,我们在每学期初都会制定各主干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考核方法及内容。把听说读写译、商务英语听说、外贸英语函电从传统的考试形式改为上机考试,在考试内容中加进了一定比例的跨文化内容。在英语国家概况和求职英语课程的考试中,对学生以小论文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考核,这样可以考核和检查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情况。此外,在期末考试中还加进了各课程的技能测试,其中除考核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外,重点考核的是学生把语言技能与跨文化内容相结合的情况。

四 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客观上受到学制、学时、教室的局限等影响,在主观上受到学生基础较差、学习自主性较差、生源区域性产生的差异性等影响。在研究过程中,由于不断建设校园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并丰富其内容,为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解决了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强化了网络和数字化教学,使教学资源得以丰富,同时有效教学策略的制定也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合作式学习,解决了学生基础较差、学习主动性差、生源区域性差异等问题,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资源丰富、实用性和操作性强的平台,加强了教师和学生在外语教学与语言学习中跨文化意识的学习、培养与渗入。

五 结束语

本研究从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素质培养的现状和美国语言学教授克拉申建立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出发,揭示克拉申假说在中国背景下的不完整性,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在与大量的目的语和母语接触中吸收语言材料,形成双语互动,从而造成了母语迁移现象及文化迁移现象。运用连接理论,强调语言知识和现实世界的相互作用;运用丰富而有趣的网络资源,激发处于隐性不自觉学习状态的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在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上建立显性连接,促使其建立跨文意识的培养、提高跨文化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从而实现跨文化素质的培养。

在现有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基础上,我们应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理论,利用网络教育教学手段并整合本专业各课程的教改成果和资源,更加丰富了跨文化意识、学习能力培养等内容,使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不局限于应用手段,更注重意识形态的建立与跨文化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扩展了横向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中外文学修养,以此帮助交际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还加强了网络教育理论研究,特别是网络学习理论及网络教学设计,引导了教师验证教育理论采用及教学手段实施的正确性,帮助改进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学质量,探寻运用网络环境对高职英语专业学生培养初步跨文化学习与交际能力及跨文化素质培养可操作性的有效策略进行了积极尝试。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第8篇

关键词:美剧 美国情景剧 《生活大爆炸》 中国影视剧

1 美剧在中国跨文化传播

1.1 发展历程

美剧(即美国电视剧的简称)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已经经历了不短的一段时间。1979 年中国引进的第一部美国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这部科幻题材电视剧让中国观众第一次感受到了美剧的魅力并引起轰动。1980 年另一部对中国观众意义非凡的美剧与大家在电视上见面了,这就是至今仍被许多人念念不忘的《加里森敢死队》。1990 年,上海电视台第一次引进家庭题材的情景喜剧《成长的烦恼》,成为经典之作。之后在中国观众心里扎根的作品《老友记》热播了十年,造就了最早的国内忠实的美剧迷。而在互联网时代,美剧更是乘着网络的顺风车,在中国迅猛传播开来。2006年年末,FOX公司推出了连续剧《越狱》,凭借着惊险的情节和细腻的感情刻画让该剧在中国网民中一炮而红,继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美剧热潮。如今风靡网络的美剧数不胜数:《吸血鬼日记》、《绯闻女孩》、《摩登家庭》、《生活大爆炸》、《行尸走肉》等等,从科幻到现实、从青春到中年,网罗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电视剧一上映便引起了受众的反响,而根据当时调查可以发现,这些美剧的更多的受众是城市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的青年人群,而且近年来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1.2 “美剧热”的原因

美剧的跨文化传播为什么会对中国受众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呢?我认为这与以下一些原因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近年来我国国民英语水平的提高,为美国电视剧甚至美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打下了语言基础。

其次,自上个世纪改革开放以来,留学热潮从未衰退。青年一代,对外国社会充满好奇。而美国,正是被誉为留学黄金选择的国度,几乎所有人都曾经有过一个“美国梦”。

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脑和互联网逐渐在国内普及,使用电脑、上网的人越来越多,这无疑为美剧的传播提供了技术支持。

最后,多年来美国好莱坞电影的强势传播力度,更是为中国社会接受美剧传播打下了最直接的文化基础。

2 美国情景喜剧的跨文化传播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喜欢美国情景喜剧,2007年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推出的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掀起了美国情景喜剧在中国传播的热潮。除了美剧在中国流行的几个原因之外,美国情景喜剧的流行原因与其独特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

2.1 内容为王

首先,“新、奇、特”是美国情景喜剧选题的最大特点。题材的选择都源于生活,但是又比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情景和细节。比如《生活大爆炸》的内容,其将科学生活化――经常将一些科学的专业性的内容科普化后,转化成笑点,由此把一种远离普通观众的职业拉近到屏幕前。

其次,作为一部喜剧片,人物性格的塑造更是关键中的关键。《生活大爆炸》在这一点上把握得很好――主要角色个个形象饱满,相互之间又反差极大,各走各的极端,但总体上又保持了一种神奇的平衡,人物之间不会突兀或不和谐。这种独特的人物塑造方式使他们给受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外,对话的幽默诙谐是除了肢体语言之外能使得场景鲜活搞笑的最有效手段。在《生活大爆炸》这部反映科学家生活的影片里,充满了大量幽默诙谐的对话,容易吸引观众。

2.2 跨文化角度

首先是东西方文化巨大差异所产生的距离美感带来的吸引。无论是科幻剧、还是情景喜剧,它们所展现的文化都与东方文化有巨大的差异,这种文化上的根本差异,满足了受众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

其次是美国情景喜剧展现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感情共通,减少了美国情景喜剧跨文化传播的障碍。《生活大爆炸》中美丽性感的普通女孩Penny与Leonard的情感发展无疑是主线。更为核心的还是四位个性完全不同的科学家之间既相互嫉妒、嘲笑,又互相照顾的情谊等等。这些感情不论是在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是共通的,容易被理解的。

另外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中美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需要与渴求了解美国。而美国情景喜剧又通过娱乐休闲的形式提供了了解美国社会生活的窗口,符合了时代的需求。

最后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崛起,美剧中的中国元素已变得层出不穷,不仅有中国菜、中国功夫等“经典元素”,连开口说中文的美剧明星也越来越多。这种中国元素、中国文化的频繁出现的现象,对美国情景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起到了非常有利的作用。

3 美国情景喜剧的跨文化传播对中国情景喜剧市场的影响

从美剧传入中国开始,中国电视剧市场就在悄悄的发生着变化,到美国情景喜剧在中国掀起“美剧热”,中国情景喜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爱情公寓》系列情景喜剧的出现。

《爱情公寓》系列情景喜剧可以说是中国情景喜剧的一次大胆尝试。与以往的家庭式的情景喜剧不同,《爱情公寓》剧中的人物没有血缘关系,而是讲述几个为生活打拼的年轻人通过合租公寓偶然碰在一起的故事。整部剧主要以剧中人物的生活琐事、情感经历发展为线索,可以说在选材上是中国情景喜剧的开天辟地之作。而它贴近年轻人生活,语言幽默犀利,剧中人物独特的性格刻画等特点使得该剧在青少年观众群中得到一致好评。许多观众甚至是因为对《爱情公寓》的喜爱才去看美国的情景喜剧的。这说明美国情景喜剧对中国情景喜剧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市场、中国受众对美国情景喜剧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并且将从中学习到的东西进行内化,生产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影视剧。

4 对中国影视剧的启示

中国影视剧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甚至迈出国门走向国际舞台,需要对现状做出一些改变。首先剧情应该从生活出发,不论是科幻类还是古装类的电视剧,其选材的根本出发点都应该是生活。其次,应该多一些原创作品,而不是一味的模仿抄袭。如赵宝刚导演的《奋斗》、《婚姻保卫战》,以及由文章主演和编剧的《裸婚时代》和最近两年很受欢迎的《北京爱情故事》、《北京青年》都是不错的原创佳作。中国影视剧想要得到良好的发展也应该从这些方面进行创作。

5 结论

美国情景喜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对中国影视剧市场形成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对我国情景喜剧的创作产生了影响,也对我国影视剧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跨文化传播其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观看外国电视剧那么简单,其背后所涉及的文化、政治问题、文化伦理性问题、文化冲突问题等等都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跨文化的真正意义是建立起独立自觉的文化主体,只有在两者独立而平等的沟通和对话的基础上,文化的多样性才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高焕.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为例[J].新闻世界,2009.

[2]王雅楠.从看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J].东南传播,2012(1)(总第89期).

[3]张牡霞.试析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J].消费导刊,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