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1-29 06:05:2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城乡统筹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农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挣脱与疏离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文化的根基。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农业文明的现代境遇不容乐观: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村庄文化日益萎缩,农村文化发展趋向失却了特色内涵的、与城市趋同的复制工业文明之路。在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过程中,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资源日渐式微,不仅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农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在社会转型中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生发于农业社会的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不充分,因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二是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转变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使其失去了对农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疏离了农业文明的农村文化失去了发展特色,成了拥有现代化外壳的城市文化的翻版,城乡统筹成了城乡统一,不仅不能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反而会加重农民的文化匮乏和精神失落。“结果,维系传统村庄秩序的制度被破坏了,而现代的制度又生长不起来,农民合作不能达成,村庄共同体不能建立,在村民原子化的基础上,内生村庄秩序没有根基,村庄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也越来越不适合农民居住,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场所。”[2]伴随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建设以农业文明基础,反映现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农村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文明也需吸纳现念、科技革命成果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其现代转轨。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发展价值追求文化是人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下发展农村文化,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满足农民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对送来的文化消化不良,文化公共产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热情不高,文化发展中主体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与人的疏离问题,要渐次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个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和能力素质不高的制度根源,在城乡统筹下通过“以工哺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下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实现文化主体的回归。实现主体回归,关键要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提升主体的文化能力,从根本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首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
一、当前湖南省技能人才短缺状况
(一)湖南省技能人才供不应求
2008年,湖南当地私营企业用人需求环比下降8.57%,同比骤降17.11%,但是在这种对劳务人员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湖南省乡镇企业却急需高技能人才充实本土的各个产业,湖南的土地上堆满了需要上岗就业的人,但同时又缺乏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来为企业注入高效益血液,因此湖南省产生了就业压力与技能人才短缺的矛盾。
(二)各类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用工紧张情况
不可否认,企业用工紧张、招工不足的现象在湖南省一些地方,尤其是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不同程度的存在。据长沙职业介绍服务中心统计,在去年,企业登记的总空岗信息为19.23万个,介绍成功13.2万,岗位空缺数5.8万个。长沙市2582家规模以上企业缺口产业工人3万名。第三季度长沙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与分析表显示,制造业中需求大于求职缺口最大的前五位工种分别是,加工中心操作工、缝纫工、车工、机电产品装配工、针织工,这五个工种缺口达到1万余人。
(三)技术工人供不应求的局面普遍存在
随着湖南省产业升级和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要有技术、会操作的新型工人,而市场能够提供的只是“有力气,愿意干活”的普通工人。据长沙市劳务市场反馈,全年企业需要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3万人左右。问卷调查数据更是表明,有75.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技工,而只有2.6%的企业认为最缺的是普通工人。
(四)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一方面目前技术工人严重匮乏,另一方面现有的技术工人队伍中高级技工缺口严重,比例严重失调。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的比例达到40%左右。而湖南省高级工以上的技术工人占整个技术工人的比例不到6%,技工使用过程中以低代中、以中代高的现象非常普遍。另据长沙劳动社会保障局对1115名技术工人的调查,其中高级技师33人,技师51人,高级工56人,分别占技工总数的2.9%、4.6%、5.0%。熟练技术工人短缺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已成为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总之,据上述调查,尽管目前湖南省局部地区和行业的确出现了“招工难”,但并不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出现了逆转,紧缺的只是技术工人,尤其缺乏高技能人才。技能型人才继土地、能源、原材料等生产力要素之后,现已成为制约湖南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主要因素。
二、湖南省技能人才用工现状的调查
笔者对湖南省技能人才的使用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抽样对湖南省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县级地区进行了考察和统计。其中张家界的桑植县和岳阳的平江县属于国家贫困县,代表了湖南省贫困地区的用工现状,因当地经济水平各只发出30份问卷,全部收回;邵阳的武冈和岳阳的汨罗市属于发展中的地区,代表了湖南省一般水平的用工现状各发出50份问卷,全部收回;长沙城区和株洲城区代表了湖南发达地区的现状,各发出100份问卷,全部回收;另外为了对比起见,还特意向沿海发达地区的浙江温州和广州东莞发放各30份的问卷,全部收回。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依然不高。即使是在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比例也不超过85%,在湖南更是平均水平低于80%,而且对技能人才的应用和薪酬待遇也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度成正比。综上看出,即使以沿海地区85%的技工应用比例作为上限,也可以看出湖南省技能人才的应用空间还很大
三、湖南省乡镇企业技能人才紧缺的原因分析
(一)“轻视工人”的社会倾向
社会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仕途轻工匠,重专家轻技师的倾向,社会舆论、教育、价值导向出现偏离。
(二)忽视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普遍存在偏重学历教育、文凭教育,忽视了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的现象。一边是大专院校合并升格,不断扩招,毕业生却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另一边却是职高、技校大都处于不景气状态,有的甚至因招不到学生而停办。
(三)没有形成技能性人才的评价、激励机制
尽管现在技能人员资格实行“五级制”,即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但据调查,湖南省绝大多数企业尚未开展评聘工作,青年职工在技术上并没有晋级加薪的机会,于是,企业一线工人普遍没有钻研技术业务的上进心。
(四)城乡二元结构阻碍了民工中大批技术工人的产生
当前,务工农民已经成为湖南省产业工人的主要来源,长沙、株洲、岳阳等制造业相对发达地区的大部分企业50—70%以上员工是务工农民。由于历史和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等体制原因,进城务工农民一直被排斥在市民之外,与所在城市市民在福利待遇上存在重大差距,这一切使得民工一直无法作为产业工人在城市安家,更注重眼前的经济利益,缺乏长远打算,这阻碍了民工中技术工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法制环境不健全又加剧了企业普遍不愿承担工人培训的责任和成本,致使技术工人短缺成为必然。
(五)劳动输出使湖南省技能人才的流失严重
湖南目前已成为全国第二大劳务输出省份,人才的分流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湖南省技能型人才的潜在供给,使得湖南省技能人才短缺的情况更加明显。
关键词:差异度;TOPSIS法;城乡统筹;指标系统
统筹城乡发展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议中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以来,对于城乡统筹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大量专家学者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但是针对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差异度的研究还比较少见,并且在评价指标复权上要么采取主观复权,要么采用AHP法,致使评价结果很容易受到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本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充分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在评价方法上采用改进的TOPSIS法规避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客观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在城乡经济发展、城乡居民、城乡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通过差距的计算以求真实、客观、准确地反映城乡发展中的差异性。
2、系统性原则。城乡统筹发展中城乡差异度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现一定的层次性,各个指标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本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为总目标层,即城乡发展差异度;第二层为子目标层,即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城乡社会发展差异、城乡居民之间的差异;第三层是在第二层基础上的进一步细化;第四层是具体指标层。(表1)
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相关资料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便捷程度,使所有数据具有方便可靠的数据来源,对于难以获取的用相关的指标代替或者尽量舍弃。
(二)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城乡统筹发展城乡差异度评价指标体系中具体指标层指标值的确定:首先计算城乡之间相应指标的差异系数,然后转化为具体指标层的相对应指标的指标数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Xi代表城乡之间i指标的发展差异值,ai代表农村的i指标值,bi代表城市的i指标值,ai/bi(或者bi/ai)代表城乡之间的差异系数,所以Xi值越大代表针对i指标的城乡之间的差异越小,反之,则城乡之间的差距越大。
二、TOPSIS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一)TOPSIS法的基本原理。TOPSIS法是一种距离综合评价法,通过测度各指标评价值向量与评价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对评价对象进行评价排序。它的的优点在于利用标准化后的原始数据矩阵,找出评价对象的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并且测度与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相对距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实现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假定这个理想解,即以2020年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作为理想解,通过测度各年份指标值与理想解的距离,从而确定与完全意义上的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距离。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骤。假设有N个评价对象,每个评价对象有P个评价指标,P个评价指标对应的权重向量W=(w1,w2,…,wp),Xij表示第i个评价对象的第j个评价指标值。
STEP1:列出对N个评价对象的P个指标的数据矩阵A:
STEP2:指标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本文涉及的指标都属于效益化指标,即指标的数值越大,越靠近理想解,城乡差异越小。对A矩阵中数据进行规范化:
三、改进的TOPSIS法在重庆市城乡差异度评价中的应用
(一)子系统差异度的计算。城乡统筹发展的最理想的状况不是消灭农村,而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本文以重庆市1999~2007年的数据资料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城乡发展需要达到的目标为理想目标值,即引入指标评价的最理想解Z+=(0.9,0.995,0.95,…,0.99)。应用TOPSIS分别求取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各年份差异度,(各子系统的指标权重见表1)。
转贴于
Di+(经济)=(0.681,0.691,0.699,
0.742,0.722,0.557,0.655,0.676,0.619)
Di+(社会)=(0.417,0.428,0.568,
0.531,0.483,0.489,0.574,0.633,0.673)
Di+(居民)=(0.768,0.782,0.789,
0.815,0.842,0.848,0.845,0.859,0.878)
(二)城乡总体差异度计算。在城乡经济差异、居民差异、社会差异三个子系统的差异度基础上,差异度的最理想解为:(0,0,0),应用TOPSIS法计算城乡总体差异度:
Di+=(0.591,0.602,0.660,0.666,
0.600,0.648,0.663,0.698,0.705)
(三)数据结果分析
1、重庆城乡总体差异度比较大,并且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重庆市确立为城乡改革试验区之后,上升的趋势明显减缓,这与重庆市大城市带动大农村的背景条件下进行改革是相吻合。在2004年差异度出现了一个低谷,主要原因是由图1所示的经济差异度和社会发展差异度的降低造成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以及收入差距的减小也验证了这一点。(图1)
2、重庆市城乡居民的差异度总体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并且处于上升趋势。重庆市城镇居民尤其是主城区居民与农村居民在生活水平、贫富差距、人口素质等发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如果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城乡居民之间的综合差异度会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进而促使城乡综合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
3、重庆市城乡经济差异度处于较高水平,但是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以及城乡三次产业之间的合理转化,这种较高的差距水平将会逐渐减小。
4、城乡的社会发展水平在波动中上升,总体差异度仍然较高。虽然社会保障、养老、医疗等保险向农村发展,但是相对于城市的发展速度还是相当缓慢。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秦寿康.TOPSIS价值函数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3.
[2]张颖超,卢艳.基于改进的AHP—TOPSIS法的和谐社会综合评价研究[J].商业现代化,2008.
[3]陈鸿彬.城乡统筹发展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
[4]李岳云,陈勇,孙林.城乡统筹及其评价方法[J].农业技术经济,2004.1.
[5]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6]Hwang C L.Yoon K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1981.
[7]郭翔宇,颜华.城乡统筹发展—理论、机制、对策[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8]杨建涛.河南省城乡统筹发展测度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王丽娟.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思考[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土地产权变更的补偿与交易机制 农村土地流转与城乡统筹发展 土地流转合作社发展中农民利益保障问题的探讨 城镇化中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再思考 城乡统筹发展下的农村土地 浅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的保护 关于城乡统筹发展中土地流转与粮食补贴发放的研究与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与思考 论统筹城乡发展中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和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思考 浅谈农村土地流转的相关问题及思考 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法律思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农民利益保护研究 统筹城乡发展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党国英.股田制:不是农村方向[O/L].南方报业网.2007-07-27.
[11]史清华.农户家庭农地流转及形成根源 [J].农业经济导刊2004(01)
[12]张丁.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7(02)
[13]张良悦.土地保障、劳动力转移与土地的有效利用[R].第七届中国青年经济论坛论文2007.
[14]涂军平、黄贤金.区域农地流转与农产品商品化关系分析 [J].中国农村经济2007,(2).
[15]彭美玉 叶子龙 王成璋.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权力依附论 [J].华东经济管理2006(02)
[16]梅东海.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土地意识.中国农村观察 [J].2007,(1).
[17]蔡银莺、王晓霞.居民参与农地保护的认知程度及支付意愿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J].2007,(1).
[18]蔡P.农村发展与增加农民收入[M].北京: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2006.
[19]姚洋.土地、制度和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0]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21]克劳斯,丹宁格.促进增长与缓减贫困的土地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22]Wen,Guanzhong, 1995.The land Tenure System and its Saving and Ivestment Mechanism:The Case of modern china ,Asian Economic Journal 9(3 ),233-259.The Transaction of Land Secure Right ,Rural Labor Migration and Effective Use of Rural Land.
【论文关键词】民族地区;产业网络化发展;城乡统筹
城乡协调发展是现阶段我国关于城乡关系的现实选择和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是过去城乡一体化、城乡协调发展等等观点的一个延续和发展,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它强调应由政府来组织构建城乡互动发展机制,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乡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彻底解决城乡关系问题。因此,构建城乡互动发展机制是政府统筹城乡的核心内容。产业是城乡发展的基础,城乡产业网络化发展是建立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促进城乡互动发展的重要手段。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2010年末总人口618540人,其中,农业人口占67.3%,少数民族人口占21.6%,在2011年第十一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排名第八,这里的城乡融合度还很低,同时,具有民族地区共有的特点:汉族经济的发达与少数民族经济的极度落后并存,如何在整个民族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时统筹城乡,让广大民族地区农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分享到区域经济增长的成果,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论文以西昌市为例,探究民族地区产业网络化发展的途径,以促进民族地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视觉下城乡产业网络化发展的内涵
统筹城乡视觉下产业网络化发展,就是指各级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时,必须对农村和城市的产业结构统筹考虑,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联系,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格局,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产业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协调发展。通过产业网络化发展,形成城乡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有序化系统,在非空间层面上形成有机的产业链,在空间层面上形成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密集区,从而有力促进城乡互动发展,进而促进城乡统筹。因此,统筹城乡视觉下产业网络化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产业链、促进产业集群、扶持一体化,需要强化三次产业的内在联系、完善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特色优势鲜明的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
二、民族地区产业网络化发展的策略
(一)科学定位区域空间优势产业,优化城乡产业空间布局
在产业网络化发展中,三次产业应合理地布局在小城镇、乡村、城市,城乡之间应以产业为纽带形成有机的联系,各个产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应为城镇体系建设提业支撑,从而促使城镇体系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为实现城市和农村产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创造充分条件。因此,必须自然条件、区域文化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对区域空间进行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即实行空间功能分区,这也是实现差别化、特色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如对西昌市域可以做如下划分:①西昌城区及其邻近区域。该区域包括西昌城区、西郊乡、高枧乡、小庙乡,应进行现代服务业和居住为主的城市建设,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商贸等服务业,建成现代商贸区,增强人口集聚能力;②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及其邻近区域,具体包括:裕隆回族乡、高草回族乡、佑君镇、中坝乡、阿七乡、黄联关镇、黄水乡、洛古波乡、西溪乡、马道镇,该区域应依托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重点发展重工业并加快城镇建设,放宽人口进入的限制,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③成凉工业园区及其邻近区域。该区域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发展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的制造业、加工业,生态农业、旅游、休闲、商贸、服务等产业。具体包括:樟木菁乡、琅环乡、月华乡、礼州镇、兴胜乡、小庙乡、西乡乡、安宁镇、四合乡,该区域可以依托成凉工业园区发展对生态环境基本没有影响的制造业、加工业等轻工业,发展蔬菜种植业、畜牧业、观光农业、休闲业、物流业等,并加快城镇建设,增强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④山区。该区域属于彝族聚居区,自然条件较差,工业开发成本较高,因此,要限制工业开发,主要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生态农业、具有彝族文化特色的旅游业,同时注重保持生态环境质量,鼓励交通自然条件非常恶劣不适宜居住的乡的人口外迁。具体包括民胜乡、响水乡、开元乡、磨盘乡、荞地乡、银厂乡、白马乡、巴汝乡、马鞍山乡、安哈镇、大箐乡;⑤邛海泸山风景区。包括两部分:一是大兴乡、川兴镇非临海的区域,该区域主要依托邛海泸山风景区发展旅游业、观光农业和蔬菜种植业;二是邛海泸山风景区、海南乡、大兴乡、川兴镇临海的区域,该区域应尽可能维持自然原生态,完全避免城镇建设和工业开发,主要发展旅游业。
(二)完善产业园区建设
产业园区可以促使大量中小企业聚集在一起,围绕大中型企业形成互相衔接的产业链条,产生规模效益和产业集聚效应等,是区域工业化的主要途径。西昌市已建成了成凉工业园区、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但是目前还应从以下两方面进一步建设:
1.扩大园区规模及其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借鉴日本的工业园区实现城乡产业互动、韩国的“农村工业园区计划”和英国在远离城市的地区建立“农村发展区”等经验,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产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发展区, 扩大园区规模及其产业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城乡产业互动。
2.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做为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的准入条件。以工业园区作为手段和中介目标,以产业的集群式发展作为最终方向,形成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的良性互动,是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产业集群是一种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自发形成的聚集,而工业园区则是一种人为促成的集聚。如果考察一些发展得比较成功的工业园区,可以发现,园区内产业和企业呈集群发展状态是他们的共同特点。工业园区对产业的集群发展可能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园内企业通过彼此之间的联系或者与园外企业的联系,如专业化分工合作,技术创新传递交流,以及对本地资源需求的增加,使园内企业形成集群并根植于本地,同时带动园外企业以园区为中心形成外围群落。因此,西昌市在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中要将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做为准入条件,比如,经久工业园区和太和工业园区集中的企业应有利于形成矿业产业集群;成凉工业园区集中的企业应有利于形成绿色产业集群。
(三)整合城乡产业,形成主导城乡发展的共同板块
目前,绝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城乡产业过度发散。整合城乡产业的目的是催化本地优势产业聚集效应,放大优势产品的市场供应量,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区域内城乡已有的产业,按照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一般产业进行分类,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本地区资源主要向优势产业、支柱产业靠拢;二是从本地资源优势出发,按照市场层次的发展变化和社会需要的要求,加快本地产业分化和重组,形成产业新优势。
城乡产业整合应该坚持四个原则:一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扬长避短;二是城乡产业直接衔接,在区域内促进城乡三次产业的相互协作,实现农业的优势产品与城市、城镇的加工业直接对接,城市和城镇的教育、科技、信息等第三产业与农业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对接;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城乡产业整合的一般趋势是,中心城市把制造业分散到周边的城镇,实现自身产业结构高度优化,即从物质生产中心转向现代服务中心。在传统产业梯度转移的过程中,往往把污染型企业直接转移到小城镇。因此,民族地区城乡产业整合一定要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而严格按照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进行产业转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四是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发展“多乡一品”,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板块,为城市、城镇的发展提供农产品消费和生产原材料支持。
(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推动农业企业化发展,实现民族地区农业产业链的网络化
不同区域应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围绕区域性支柱产业,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灵活的产业化模式,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区域农业产业链的网络化。在这一过程中,西昌市政府应着重解决四个问题:
1.作好农业产业布局,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特色产业。
2.大力扶植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这些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特色农产品为原料、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辐射带动能力强。龙头企业的培育可以通过组建企业集团的方式进行。即政府制定政策引导一些优秀企业兼并重组本地的乡镇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优秀企业的带头作用,让优秀企业为本地乡镇企业提供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传播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帮助其提高档次,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龙头企业。此外,通过组建企业集团,还可以使优秀企业与西昌市的龙头企业之间形成比较紧密的网络化联系,建立一个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机制,努力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效应,充分发挥产业网络化对城乡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
3.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可以借鉴成都市的业主租赁模式、股份合作模式、村企合作模式、股份制合作摸式、“两股一改”模式和集体建设用地整理模式等创新西昌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4.注重人才培养和开发,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参与者是农民与农业企业,农民的农产品种植经营技能和农业企业的管理经营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因此,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智力支持必须从农民和企业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加强农村实用型人才培养,建设一支懂技术、懂管理的新型农民队伍;另一方面,就农业企业而言,全面实施企业发展人才战略,打破传统人才流动机制。针对农业企业在人才引进和开发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在工资待遇、社会福利、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和倾斜,为人才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强农业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从而提升农业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建立城乡产业网络化发展的资金支持机制
我国农村普遍存在发展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西昌市的农村缺乏发展资金显得更为突出。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借助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争取国家的政策性投入;②增加西昌市财政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投入;③充分发挥政府担保公司的作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④用国有资金组建现代农业投资公司一类的机构,增加城乡产业投资主体;⑤以政府信用为杠杆,引导基金、保险、信托等多种投资资金,吸收各种社会闲散资金,投向城乡产业项目;⑥在农村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和小额信贷互为补充、互相匹配、分工合理完整的农村金融体系,重点应加大对西昌市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力度,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农村的能力,引导农行、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国有银行投资农村,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包括中外资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落户西昌,引导培育农村民间资金互助社。
关键词:城乡文化统筹 问题 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4-224-02
一、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辽宁城乡统筹文化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辽宁在文化领域存在严重的“城乡二元结构”,这对于城乡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十分不利的。长期以来,城市文化日益发展,而农村文化却得不到明显改善,在文化发展水平上农村明显落后于城市,且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形成了“二元城乡文化结构”。这种文化领域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文化产品的供给滞后于城市,城乡之间知识、信息、文化的传播和拥有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农村的文化体系不断被边缘化。
2.城乡文化投入差距巨大。辽宁由于经济和历史原因,用于文化发展的资金一直偏少,而用于发展农村文化的资金的比例则更低。城市之中集中了绝大多数的高层次的文化人才、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在广大农村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十分匮乏。虽然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城乡文化各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农村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仍然严重不足,在辽宁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设施缺失、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薄弱、公共文化资源匮乏等现象十分明显。
3.城乡居民在文化结构差别很大。辽宁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城乡间的社会流动频繁,但是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长时间的接触中,仍然处于彼此“难融”的状态。这主要体现在:在文化休闲领域中,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水平较高,休闲内容多样,结构合理;而农村居民的文化休闲比较单一,看电视、唱歌、打台球、打麻将、打扑克等成为广大农村居民主要的休闲手段。一方面是城市文化的热闹非凡,另一方面是农村文化休闲生活的严重贫乏,这造成了城乡居民在思想行为领域的差异。
二、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问题分析
1.文化建设理念不到位。总体来说,社会各领域建设过程中,文化建设思路不清晰,尤其是农村文化建设不到位。一般情况下,辽宁社会建设发展中,各界人士更注重经济领域的成绩,着眼于辽宁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速度,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形象工程建设,而看不到文化对于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作用,这是与各级领导和社会大众的思想观念密切相关的,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最主要的,社会物质财富积累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的提升,是衡量社会进步的主要指标,这种思维使得辽宁城乡统筹发展中,文化发展远远不到位。
2.文化资源配置不合理。辽宁城乡文化资源在配置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城乡文化资源分布不平衡,二是农村文化机构设备质量相对城市有较大差距,三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奇缺。这种“城乡二元文化结构”体制下,辽宁文化事业资金投入长期向城市倾斜,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文化宫等公共文化设施及相应各类专业文化发展人才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广大农村地区文化资源十分缺乏。城乡文化发展资源的差距还体现在人才分配不均,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文化建设人才主要集中在辽宁城市地区,而广大农村地区文化建设队伍的水平较低且观念陈旧落后。
3.文化消费水平不均衡。辽宁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来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尤其在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着距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文化消费水平上,城市居民远高于农村;在消费结构上,城市居民文化消费更为丰富和合理。城市居民在恩格尔系数的测算中,文化消费的比重远高于农村居民。由于现代思想在城市中的影响更为明显,城市居民普遍重视文化消费,在工作之余常常有着主动的文化诉求,文化消费的水平相比较高,在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上,表现出丰富化、多样化的特点。而在辽宁广大农村地区,文化供给比较单一。
4.文化潜力挖掘不深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更倾向现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质,对亚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弱化。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辽宁大地每种文化都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如果不严格保护并充分发掘其潜力,优秀的文化将不能起到对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辽宁省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共有44个民族,少数民族有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活动和民族文化,这是一项有着很好开发前景的旅游文化资源。同时,辽宁自然环境优美,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名胜古迹和与众不同的发展历程,这也是一项重要的亟待宣传开发的旅游资源。这些文化潜力目前没有得到深入的挖掘。
三、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路径
1.明确目标。辽宁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根本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城乡文化的相互理解。城乡在经济生产方式上的迥异,使得各自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在享受的物质文化、具有的精神文化以及体验的制度文化等层面存在根本的差异。辽宁城乡文化融合的实现,必须使各类文化承担者具有相互理解性,打破群体之间的“文化敌视”。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以及共同的文化活动,创造城乡两类文化的载体的共存环境和条件,在一种无对立的氛围中实现文化的沟通和理解。(2)城乡文化的和谐并存。辽宁目前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越来越多的人们享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也反映了辽宁经济发展状况,但是并不意味着城市化率越高越好,也并不意味着城市文化一定优越于农村文化。城市文化和农村文化应该作为辽宁社会中的文化存在并存、和谐发展,在制定和实施文化发展政策时,应该重视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3)城乡文化的凝聚统一。辽宁是我国老工业重工业基地,辽宁作为一个整体在国家建设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改革开放、日新月异的新辽宁建设中,城乡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相通性的,脱离了某一方,另一方文化不可能独自进步和发展。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作为辽宁特有的文化特质在促进辽宁发展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2.推进策略。(1)文化审视。明确辽宁城乡统筹中的文化区隔影响因素以及城乡中优秀的需要保持的文化要素。辽宁城乡文化融合并不是文化特质的趋同,每种文化都有其生长的土壤和存在的依据,是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形成的。辽宁城市和农村的文化内容都是经过长期积淀演化发展而来,都是基于各自的生产生活实践而形成的。因此,城市和农村文化只要与各自的生产生活实践相符合,就是合理的。(2)文化调整。既然文化是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相一致的,就必须使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相适应。现代社会变迁的速度越来越快,辽宁城乡的文化发展路径要根据社会物质条件实际情况作出相应调整。辽宁城乡中一些落后的文化习惯应该被剔除,同时根据社会生产生活实际要建立起新的文化特质,用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要。辽宁城乡文化融合的总体思路是建立合适的文化特质,而不是盲目地建设。(3)文化激励。文化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惰性,一经形成就很难改变或者改变十分缓慢,从而经常表现为文化领域的发展落后于经济、政治领域,这就会对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起到减缓作用。因此,要有意识地促进文化的繁荣和进步。更新并转变观念,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利用经济对文化的扶植和鼓励作用,发挥政策对文化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大力发展各种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并深入到每个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3.消解区隔。(1)文化认同。城乡居民在对本身文化有着很强认同的前提下,对对方的文化要素中合理的成分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很难得的一种倾向,因为建立在自身文化背景下的文化习惯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对“外文化”群体的理解,认同对方的文化要素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使城乡居民间的交往更加地频繁,通过长时间的接触达到彼此的理解和认同,至少是一种非排斥的状态。(2)文化治理。这是一种对文化自身各层次要素的审视和修正。每种文化都有其滋养的沃土,都是建立在一种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环境中的。辽宁城乡文化特征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基础是各自的社会生产条件和环境,随着新辽宁的建设,辽宁大地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有了全新的面貌。在这样一种形势下,必须建立一种文化发展观,审时度势,适当地调整和发展文化,消解不适当的文化特质。(3)文化融合。辽宁城乡统筹的基础是文化间的理解和融合,这也是辽宁实现城乡统筹的深层次基础。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一种文化的相互认同和各自文化特质的治理,消解城乡文化的区隔条件,实现城乡居民的广泛性沟通和互动,打破城乡间看不见的“厚障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文化融合代表着社会的进步和发达程度,既是辽宁城乡统筹的目标,也是实现辽宁城乡统筹的保障。
4.实践保障。(1)促进城乡文化的相互交流。首先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城乡文化资源,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融合。辽宁各地在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时,应充分挖掘具有一定历史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吸引城市优势的人财物资源流向农村促进城乡文化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根据辽宁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坚持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并重,通过城乡互动、共建共荣的思路,将辽宁城乡文化事业发展纳入到统一部署、统一规划、统一发展的轨道,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新格局。(2)加快发展农村文化。辽宁各级政府要树立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的思想,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总量偏少、水准偏低、农村文化发展滞后的客观现实,坚持文化发展投入适当向农村倾斜的原则。引导机关、团体、城市居民开展各种形式的城乡结对共建活动,不断促进城市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影剧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重点支持文化站、科普室、图书室、健身室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3)统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文化领域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模式和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思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资金得不到有效保障,基层文化设施建设水平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文化生活极其单调。辽宁省各级政府应积极培育城乡文化市场,通过运用市场准入、资格认定、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和现代交通、通信等手段促进城乡文化市场双向对接,把城市文化资源与农村文化市场、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文化资源紧密联系起来,建立城乡文化双向交流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城乡一体的文化体系。
(本论文为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辽宁城乡统筹发展中文化融合问题”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12lslktzimks-04)
参考文献:
1.程志强.城乡统筹蓝皮书: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2.
2.赵岚.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文化互动机制[J].商业经济,2009(11)
关键词:重庆农村 保障制度 保障对象 路径选择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国家为保障收入过低而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贫困人群而建立的,旨在使贫困人群的基本生活得以保障的一种救济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救助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面对目前城乡低保制度的二元化在保障方面所表现出的城乡差异,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亟须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因此,建立完善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问题,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对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进行探讨。
一、重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
重庆市从2003年开始进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试点工作;2007年1月,开始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保障人数和保障标准逐年提高。当前,重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表现在:
(一)覆盖范围扩大,但仍显狭窄
随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低保覆盖面有较大幅度的扩展。截至2008年12月底,重庆农村低保人数为78万人,占农业人口的3.31%,比上年增加6.15万人,增长8.5%。但目前农村还需要低保政策扶持的贫困人口以及已确定为低保对象但还没有享受低保待遇的困难群众仍占很大比重,这对推进农村最低保障制度工作是一个大的挑战。
(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二元化拉大了城乡低保差距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政策规定和内容上都各不相同,明显表现为制度的二元化。城乡不同的保障标准及由此造成的实际补助的差别,使得城乡差距越拉越大。2009年城市低保标准是223.8元每人/月,实际补助是159元;而农村低保标准是98.1元每人/月,实际补助是59元,城乡差距分别是228%和269%。由于这种人为的制度安排,城乡低保差距被拉大,致使农村低保对象生活艰难,低保家庭除了维持日常生活支出外,基本无力购买日常耐用消费品。
(三)财政收入增加,但救济经费不足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国家财政收入增加,国家对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支持力度也大幅提高。但低保经费保障的力度远远小于经济增长发展所带来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幅度,加之区县政府在利用社会救济经费时往往先保障经济效果明显的其他项目,延迟对低保的补助,救济经费的滞后使得低保工作开展缓慢。
(四)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但基层办事缺乏科学性与公平性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保障贫困人口的最基本生存问题,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帮助他们尽早脱离贫困。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其工作量大且繁琐,加之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的难确定性,使得部分低保工作人员在完成工作时因缺乏相关低保法律的支撑,做事时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
二、重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低保对象和低保标准难确定性分析
家庭收入是农村各地区确定低保对象的唯一依据。农村家庭收入分为固定收入和非固定性收入,其中非固定性收入又分为隐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农村家庭收入构成存在着多样性和不稳定性,使家庭收入界定困难。同时,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导致各地区低保标准差异也较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实力雄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受财力限制的中西部地区,低保标准则相对较低。
(二)城乡二元化指导思想分析
城乡二元化思想使政策导向程度不同。1999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对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进行了改革,现已基本实现了统一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程度有很大提高,运行机制开始趋于成熟。与城市相比,针对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国家只是从政策层面提出全面建设的要求,却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规范。一些地方由于城乡二元思维定式,对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不科学,各地方各自制定制度,缺乏统一指导,使低保工作落实难度大,运作不规范。
(三)低保资金缺乏原因分析
目前,重庆各区县已普遍将低保资金列入了财政预算,有效地改善了低保资金的供给状况。由于各地财政状况参差不齐,在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安排时,因考虑地方经济发展效益优先的原则,最低保障资金排序前后不一,使得某些地区尤其贫困地区的低保资金供给也参差不齐。同时,低保资金筹集工作比较滞后,宣传、募集、资助的力度不足,使得部分社会救济经费在归到慈善机构后被分散利用。
(四)农村低保相关法制缺失分析
目前,有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没有专门规范农村低保工作的全国性文件和专门的法律法规。在低保工作开展方面,各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多是依据各地方政府自身制定的有关政策开展,操作程序不规范。且大多数地方的农村低保由民政部门下属的社会救灾救济科室来负责,没有专门的科室负责,由于缺乏制度性约束,工作中的随意性较大,造成工作中缺乏科学性和公平性。
三、建设重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一)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障对象和保障标准
按照重庆市规定,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才能享受差额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收入是核定能否成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唯一依据,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在核算家庭收入时须分类计算,对家庭固定收入采用逐项计算;对非固定性收入采用家计调查的方式。同时必须登门走访,反复核查,避免漏报、错保现象的发生,力求公平、公正。重庆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差异较大,在设定保障标准时也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科学地设定本地的保障标准。
(二)统筹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差距
重庆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城乡统筹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庆作为我国首个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首先应统筹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彻底摒弃城乡有别的传统观念,城乡统筹发展;结合不同区县的经济发展水平,以维持各地贫困居民最基本生活的物质需要为依据,因地制宜,科学实施。自2007年起,重庆已开始建立城乡统筹低保制度,将实行“工作机制城乡统筹、保障标准地区有别”的原则,农村困难群众将享受与当地城市困难群众一样的保障标准.
(三)拓宽低保资金筹措渠道,规范资金监管
最低生活保障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在有限的财政收入下,有效的资金筹措机制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的保证。重庆市目前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筹集以区县财政为主,市财政为辅,同时鼓励多渠道筹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对于低保资金的规范管理,应实行专项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同时,健全基层社会保障机构,设立专门的资金管理机构负责,确保低保资金的安全与合理使用。
(四)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法规
社会保障实质是一种法律保障,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在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时,由国家和社会按照法定的标准向其提供最低物质生活需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要有法可依。首先,通过国家立法,对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主体的权责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使其规范化、法律化。其次,建立健全有关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项目的规章制度,并使之与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接轨,真正做到城乡统筹。
四、结语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了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一种社会救济制度。它的最终目标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社会救济制度的延续和延伸,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是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维护社会秩序、繁荣经济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慧.重庆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2]公维才.我国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一体化探讨[J].山东
经济,2010(7).
[3]沈港.渝东南贫困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调查与思
考[J].农业经济,2008(10).
[4]周伟,杨凤,张志胜.城乡统筹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
设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09(8).
[5]谢昌君.重庆市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与统筹
对策[J].决策管理,2009(9).
[6]朱薇.重庆建立城乡统筹低保制度[N].东方城乡报,2007(11).
[7]张玉启,李彤,陈国惠,王卫卫.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
调查分析与政策研究――以对重庆市北碚区失地农民的调
查研究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
论文关键词:县域经济,二元税制,税收政策
“郡县治而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枢纽点和关键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切入点。“县域经济抓不好,区域协调发展就无从谈起”。为了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战略任务。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然而现行税收制度和管理体制存在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现行税收政策和管理体制
(一)城乡二元制的财税体制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严重桎梏
1.城乡二元税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2006年我国取消了农业税,使存在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但仍然保留了牧业税和对烟叶征收的农业特产税,城乡二元税收制度并未随着农业税的取消而终结,“搭车收费”的基础仍然存在,农民的非税负担仍有反弹的可能。
2.城乡二元公共产品分配制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农业税的取消,并不等于农民不承担税收负担。首先农民作为消费者,仍然要承担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流转税。如表一所示,2006年到2009年,农村居民作为消费者承担的三大流转税分别为5192.75亿元、6197.47亿元、7076.08亿元和9063.90亿元。
表一:2006-2008年农村居民作为消费者承担的流转税情况表单位:亿元
年份
农村居民消费
居民总消费
农村居民消费
占总消费比(%)
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和
消费税三大流转税合计
作为消费者农村居民负担的流转税
2006
21106.7
80476.9
26.23
19799.21
5192.75
2007
23912.6
93602.9
25.55
24259.23
6197.47
2008
27206.4
108392.2
25.10
28191.6
7076.08
2009
40210.0
125343.0
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