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循证护理论文

循证护理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12-04 07:13:5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循证护理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循证护理论文

第1篇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外科患者118例进行分析。随机将11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2.5岁;对照组58例患者中男34例,女24例,年龄23~70岁,平均年龄42.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循证护理方法实施循证护理的内容包括:①在医院外科的住院病房中成立专门的循证小组,小组成员的工作是首先找到患者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并发症情况。②循证小组成员通过查阅患者病情的相关临床病例和参考文献,针对患者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法。③对患者的病情要进行密切的观察其变化,并且在对其护理时要采取无菌操作,严格执行医院的感染管理制度。在患者的饮食方面要指导患者食用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④在患者的心理指导方面,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最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控,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1.2.2常规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的内容包括:①给予患者常规查房以及输液护理。②对入院后的患者的病情和心理情况进行干预,然后根据不同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③在护理时要对患者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给患者实时的关心,让患者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温暖,使患者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在整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等方面的指标均低于实施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情感、角色、认知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第2篇

路政巡查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制止损害公路路产的各种违法行为,是一种路线巡查。该功能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公路的安全和交通的有效畅通。在本系统设计中,路政巡查是重点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实现:一是信息的采集功能,通过C/S架构实现;二是信息的管理,通过B/S架构实现。通过该系统,用户在路政日常巡查中发现的各种信息及现场案件处理情况等都可以实现实时的传入,以便路政管理者及时进行案件的总结、查询以及对外公示。

2系统功能设计

2.1公路养护管理主要功能设计

在本系统中,公路养护管理主要功能设计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信息有效传达设计。在该系统设计中,为使公路信息得到有效的传达,建立了应急处置平台,通过呼叫中心系统实现信息的传递。同时,在系统工作中,还会自动将电话录音等有关信息进行相应的记录,将短信内容加以保留。并且,在该功能设计中,出于方便查阅的考虑,还会保留传真副本。第二,公路监测与接报管理设计。在公路监测设计中,主要功能通过日常监测实现。在监测内容方面,既包括对公路的气象监测,还包括对公路实时路况的监测,同时,还要能够及时监测公路的视频信息。通过公路监测,及时了解最新的事件信息和公路情况,然后通过电话、传真等多种接报方式进行接报管理,完成事件信息的采集处理,做出事件预警。第三,公路预警及相应管理设计。该设计主要包括评估突发事件等级对预警信息加以分类、启动预警信号、制定有效预警方案,最后解除预警情报。应急工作小组会及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预警的等级评估,进行预警分类,确定预警级别。然后,通过系统的信息有效传达设计功能以电话、传真等形式启动预警信号,并制定相对应的预警方案。最后,根据预警方案,系统会自动显示任务单位及任务人员等详细的任务划分,并可以打印出相关人员的联系方式等详细的任务内容。当任务完成、确定预警信息安全后,系统会对预警信息加以解除,同时通过信息有效传达设计功能对任务人员进行通知。第四,事件处理功能设计。该设计功能同公路预警及相应管理设计类似,不同的一点是该功能设计是对突发事件进行评估和分类、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方案,最后确定事件安全后加以解除。第五,应急后续处理功能设计。每当结束一项应急处理行动,就必须撤销相应决策,各参与机构应该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善后工作中,主要进行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一方面是补偿工作,一方面是整改工作。在补偿工作中,主要检查应急行动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或是装备损失,制定赔偿方案,并协同保险机构做好伤亡理赔。在整改工作中,主要是对应急行动进行总结,提出优化意见。

2.2路政巡查主要功能设计

第3篇

【关键词】 循证护理;实践;现状及困境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73-01

循证护理实践是综合相关的最佳证据、护理经验、个人、家庭及社会的的取向与价值观成为新的护理知识[1-2],起源于1970年。1997年香港建立亚洲第一个循证护理中心,2004年上海与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合作建设。循证护理实践是将科研结论与临床专业知识和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在实施过程中激发团队精神和协作气氛,注重终末评价和质量保证,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节约卫生资源。

1应用现状

1.1 在临床疾病护理方面

自从我国临床护理开展循证护理实践以来,在不同科室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病种提供循证护理实践。以往常见病的护理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对照组,而循证组中通过循证护理实践采用步骤为:1)成立循证护理小组;2)发现并解决临床中的健康问题,防止并发症发生;3)查阅资料,寻找循证支持;4)选出最佳证据,指导护理实践;5)效果评价。在临床实践中对有争议的问题,应用循证护理实践,对问题作循证研究,对查询的文献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临床实用性进行了认真评价后得出结论,不仅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能给患者带来最大利益,尽量减少对患者的危害,而且避免了增加额外费用。循证护理实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果和临床经验与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循证护理实践使护理人员以最科学的方法制订完整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

1.2在健康教育方面

运用循证护理实践,可以针对健康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建立专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找,通过分析与评鉴,结合专家经验和患者意愿,拿出最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

同时循证护理实践提倡个性化、从患者利益出发,进行更符合患者实际需要的护理,在护理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意愿和价值观,促进了健康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1.3在护理教育方面

循证护理实践思想为临床护理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一方面,对教师来讲,不但有利于提高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信息,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对学生来讲,打破了被动接受的传统学习观念,对自己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可以通过文献检索及系统评价而得出结论。循证护理实践在实习护生临床实习的应用中,可通过通过循证护理实践知识的培训、专题讲座。实习期间,不定期展开讨论,要求每个学生提出1~2个循证护理实践问题,分小组进行实证文献检索,在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对实证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行评审,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所需,制定相应护理计划,通过动态评审方法监测实施护理计划的效果;提出存在的问题,培养实习护生调查性研究的能力和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专业理论和技能。循证护理实践教学打破了教科书是完全正确的、标准的这一观念,通过循证方法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同时增加了循证护理实践基础知识和方法等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1.4在护理管理方面

强调科学证据的循证管理思想,对科学决策、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着积极意义,同时必须注意管理决策与临床决策间的差异,通过循证管理最终达到提高卫生服务效率和质量的目的。护理管理者须致力于引导护理人员进入循证护理实践领域,并为循证实践提供相应行政支持,具体职责表现为:1)制定并实施人员培训计划,引导循证理念在临床的普及,形成循证中心;2)改善文献查阅和科研条件,如图书资料、数据库、网络资源的建设;3)鼓励创新,支持并推广研究结果真正应用于临床实践;4)组织人员编制循证护理实践指南,并定期更新,着实促进护理研究结果对临床实践的指导;5)改革临床护理质量的评价标准,勇于突破传统;6)促进临床实践、护理科研及教学的互动与沟通,教学、科研成果推动临床护理实践的开展。

2困境

实施循证护理面临的困境是:护理科研质量不高;护士缺编,日常工作压力大,再教育空间小;护士学历偏低,缺乏计算机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研究人员还比较缺乏。

2.1观念滞后

循证护理以实证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临床经验和患者的需求,制定护理决策[3]。循证护理的开展能够有效地促进护理的科学研究及护理专业的发展,利用决策的科学性,节约资源,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循证护理要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实施及开展虽从微观专题开始,但从宏观角度分析,开展循证护理一直被看作是一项从观念更新到临床思维方式改变的系统工程。因此,开展循证护理必须首先获得医院管理层和决策者对循证护理的认同和积极支持,这是在临床实践中实施循证护理的关键所在。

第4篇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用批判性思维寻求最佳护理行为、实施全面护理质量改进程序、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服务等。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的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地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步兴起。如在加拿大渥太华的一项研究应用模式(OMRU),旨在针对压疮问题为临床护理决策提供实证;英国的McInnes等系统地提出了治疗腿部压疮的RCN循证护理指南;美国的Rasmussen应用循证护理实践模式成功地探索了胸痛的最佳管理方法。

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循证护理,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运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的护理。它包含了3个要素:(1)可利用的最适宜的护理研究依据。(2)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3)病人的实际情况、价值观和愿望。这3个要素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以研究指导实践、以研究带动实践的观念,护理学科才能进步。

循证护理的实践程序

循证护理模式包括4个连续的过程:循证问题(evidencetriggered)、循证支持(evidencesupported)、循证观察(evidenceobserved)、循证应用(evidencebased)。从护理长远发展的角度而言,循证护理模式比全面质量改进(totalqualityimprove-ment)的模式意义更深远。EBN模式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权威的资料来源收集实证资料,寻找最佳的护理行为,再用批判性的眼光来评价它能否取得最佳成效,或者是否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如此循环,不断地上升,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循证护理对护理学发展的影响

1·循征护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是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护理理念是护理专业的价值观和专业信念,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内在动力[1]。传统护理是以个人经验为主,强调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临床经验为指导。而循证护理是以客观证据为主,强调以临床护理经验为基础,以最佳证据为指导。循证护理理念融入现代护理是护理学发展的需要,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循证意识,不仅注重护理技术的提高,更应通过客观证据发现并提出病人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利用循证护理的现有成果,积极开展循证护理的应用研究,为病人健康服务提供最佳和有利可行的“证据”。循证护理是一种观念,应渗透到护理的各个领域。传统护理阻碍了以科学为基础进行护理决策的行为方式,护理人员只有树立了循证护理理念和意识,才能在护理实践中,始终学习循证护理基础理论,改变个人习惯和行为,投身于循证护理临床研究,用最有力、最可靠的护理证据为病人提供最佳的健康服务。

2.循证护理充实、丰富并促进现代护理理论的成熟与发展。护理学是以自已独特的理论体系与模式,作为护理实践的基础和指导思想。循证护理是现代护理领域新兴发展的临床护理模式,具有广阔的外延,所提供的实证是科研结果、专家经验以及病人意见的综合体,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动态性,并注重终末质量评审,它的诞生为临床确认和解决健康问题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并促进现代护理理论的发展。

3.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循证护理将护理研究和护理实践有机结合,使护理真正成为一门以研究为基础的专业,证明了护理对健康保健的独特贡献,并支持护理人员寻求进一步的专业权威和自治。循证护理以护理研究为依据,为临床实践制订指南,改变了临床护士以经验和直觉为主的习惯和行为。加拿大多伦多医院的Simp-son强调,护理研究者与实践者应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护理人员参与循证护理有利于:(1)鼓励护士参与医疗干预。(2)发现护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3)发展并使用标准语言来描述问题、干预和结果。将护理问题与循证护理有机结合,可在医护合作问题上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对疼痛、脱水、失禁、生活状况改变、移动障碍、知识缺乏、焦虑、皮肤完整性受损等问题的处理。我国的护理实践活动具有丰富的经验,开展“实证为基础的护理”,对这些宝贵经验进行科学的整理、系统的应用,对提高护理学术水平、临床护理质量、护理实践的科学性、护理服务的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循证护理使护理管理发生变革。21世纪的医院,无论从组织、经营、服务方法和范围均将发生重大变革,传统的临床护理管理,仅凭经验去应对,远远不能满足服务对象和时代要求,循证护理注重以“实证为依据”的科学管理,管理者必须接受循证护理继续管理教育,系统进行循证护理管理理论、信息、方法、科研、教育等学科的学习,用循证护理管理理论指导临床护理管理实践[2]。英国利物浦大学的Caine和Kenrick护理管理者促进循证护理的角色研究中,通过对临床护理管理者在预算分配、目标和政策制订等方面的调查表明,临床护理管理者如果试图用职位和组织权威来促进循证护理的实践必将面临着失败。

5·循证护理使现代护理教育面临新挑战。

(1)护理教育理念的挑战。循证护理教育不同于传统的护理教育模式,它的兴起促使护理教育者本身需要反思。首先,在护理教学中向学生传授的知识里,有多少是有确切的基础研究和质量可靠的随机对照试验或系统分析的结论?其次,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循证的临床思维方法,主动研究性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将传授护理实践中的临床经验与循证护理和临床证据结合起来,培养护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观;第三,学校护理教师应积极主动接受循证护理教育,尽快掌握本专业领域中最新的科学论证,传授给护生,要求护理教师首先应树立循证护理教育理念,有责任在护理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临床护理问题从循证护理中来,回循证护理找答案”的科学思维态度与方法,这样才有助于护生良好思维方式的建立,在教与学的决策中,应使学生转变观念,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实证,积极思考,勇于探讨,在将来的护理实践中不断改进护理质量。

(2)护理教育实践的挑战。循证护理要求临床护理工作者运用循证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对护理对象实施“以问题为基础”的护理。护理对象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其文化、教育、经历、宗教、语言及生活等方面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面对不同国家、不同医院管理方式和服务理念,人际交往惯例的差异,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在思维和行动上实现一元到多元的转换[3]。现代护理教育者理应在这种日趋多元化,日趋全球化的格局下,搭建多元化护理教育平台,对护生进行多元化护理(transculturainursing,TCN)理论教育,形成多元化护理教学与实践体系[4]。培养学生多元文化价值观、态度和行为,从护理角度出发,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们的历史背景、生活方式、习俗禁忌、、饮食习惯、健康观念、医疗卫生保健制度及常用护理手段[5]予以循证护理科学证据,实施多元化护理,使循证护理与多元化护理在护理实践中得以应用,摆脱旧的护理观念,成为人类健康维护、教育、组织和实践方面的专家,从而有利于促进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第5篇

[关键词] 循证护理;中小型医院;应用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a)-120-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地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及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的过程[1]。它是近年来国内迅速兴起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与工作模式,可以针对在护理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实践和理论问题,通过进行实证文献检索,得到与临床护理决策相关的证据,从而寻找到最佳的护理行为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实施,再用批判性的眼光来实施评价,并通过一定方式进行交流或推广,最终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但在推广循证护理的过程中,由于军队中、小医院硬件与自身环境等不足,循证问题提出的限制、循证支持来源的不足、循证观察的制约、循证应用的局限这些困境[2]也同样存在。如何开拓性做好这项工作, 笔者现结合实践作探讨如下:

1掌握实施循证护理的做法

常规护理程序的 5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 评价)规范了护士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步骤。结合“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3],护理人员在实施循证过程中着重应考虑的核心问题是:最新最佳证据、提供照护的临床情景、患者的要求和偏好、专业人员的判断,并以此将循证护理分为4个步骤:证据生成、证据综合、证据传播和证据应用。该模式中每一个组成部分均相互影响,达到促进整体健康的目的。

1.1证据生成

即通过评估,针对具体患者提出具体问题。这是健康教育程序第1步,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收集患者健康学习需求资料的过程[4]。对特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因此,责任护士要做好以下方面资料的收集。

1.1.1 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患者其他特殊状况等,可通过会谈法获得。

1.1.2 患者心理和社会状态,可通过心理评定量表结合临床观察获得。

1.1.3 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需求: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基本检查治疗和护理等,可通过会谈法获得。

1.1.4 患者对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知识:可进行常规出院指导及自我护理需求的特殊征询获得。

1.2 证据综合

提出临床问题后,责任护士根据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提出问题,围绕问题确立健康教育内容,并应用计算机网络检索有关文献,查阅与收集各种具有权威性的护理专业杂志的临床科研类文章,进行证据综合性确认。

1.3 证据传播

对资料的可靠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评论,通过评价获得最佳研究实证。

1.4 证据应用

首先将获得到的健康教育内容与临床专业知识及护理经验相结合应用于患者。可采用图片、录像、以及讲解等各种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预防保健知识更进一步熟悉。临床实践实施后做出评价,可通过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饮食习惯、健康保健知识等来评价循证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另外,还需了解患者的满意度是否提高,总结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开展循证护理要注意的问题

2.1 确认主要健康问题是前提

在循证护理步骤中首位是收集服务对象原始资料,梳理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这需要首先确认“问题”是否是患者当前或近期潜在性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借助护理手段能否缓解或解决。“问题”存在与否、是否突出决定着护理措施的正确选择及最终期望结果的评估。就循证护理而言,是提供检索和从中有针对性地选择护理方案的前提。

2.2正确判定相关因素是关键

为进一步明确患者健康问题(护理诊断),往往需要附加引起该“问题”的原因或相关因素,以此说明导致“问题”的最直接因素,使“问题”定位明确、局限。如:睡眠型态紊乱:与环境噪音有关;恐惧:与手术及预后有关;生活自理缺陷:与关节强直有关等,事实上每一个“问题”针对不同患者都会有不同的相关因素。而此“因素”与之紧密相关的“问题”相比更具体、更具有个体针对性,故提示在寻求循证护理支持时,优选最佳护理路径服务于患者应重点考虑引起患者健康问题的最直接因素,使措施实施的定位符合患者个体的意愿,特别是在开展科学规范的床旁循证护理时,使总结出的护理经验更具有借鉴价值和推广意义。

2.3科学寻觅最佳证据是切入点

临床常能看到定位高、措施全、内容雷同的护理计划,很少顾及患者的个体意愿和感受,事实上这是一种阻碍我国护理专业发展思维模式的误区,是制约我国整体护理向更高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循证护理则倡导当前最佳证据、患者的意愿与个人临床经验有机结合的理念,当前提供护理措施的最佳证据的重要性,更强调措施选择与当前最佳证据的吻合性,将效果和患者感受做为能够推广并使广大护理人员能重复借鉴的依据。

2.4落实床旁循证护理是目标

循证护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证据、应用最佳证据的护理实践过程。面对着临床健康问题相同、相关因素接近的患病群体,也会因年龄、民族、文化背景、教育经历、治疗方案的不同而存在护理措施选择上的差异。循证护理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了一条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思维模式和精细化解决问题的路径-床旁循证护理。

2.5 要注意充分利用信息网

常用的循证资源数据库包括:Cochrane图书馆的系统评价数据库(http//省略)、英国医学杂志社出版的《临床证据(Clinical Evidence)》数据库(省略/products/elinical/clinicalevidence.cfm)、美国国立指南库(National Guideline Clearinghouse,NGC)(guidelines.gov)、英国指南库(his.ox.ac.uk/guidelines)、加拿大指南库(CMA Infobase)(mdm.ca.cpg―snew/cpgs)、JBI循证实践中心数据库(joannabriggs.edu.au)等。检索原始研究论文可通过MEDLINE、CINAHL、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军队医院内部的军卫网络对数据的搜集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讨论

3.1循证护理能提高健康教育的科学性

长期以来,护理实践活动多靠经验的积累和总结,86%的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但仍停留于经验式地解决问题[5]。健康教育也往往按照护士的临床经验和书本的理论知识来进行,不免带有一些不确定性和经验性,循证护理可以针对健康教育中的疑难问题,建立专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找,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有价值的研究证据,通过分析与评鉴,结合专家经验和患者的意愿,拿出最科学的健康教育方案,这对于军队中、小医院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特别有益。

3.2循证护理能促进健康教育对象的参与性

在医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及医学模式迅速转变的今天,医护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医疗护理要以患者为中心,了解并满足患者的潜在需求[6]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循征护理提倡的是个性化、主张在护理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意愿和价值观。因此,护士在健康教育过程中应鼓励教育对象主动参与到健康教育中来,优先考虑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让教育对象参与健康教育计划及决策的全过程,使健康教育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

3.3循证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能激发护士学习的积极性

在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 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尤其是管理人员,使之能调动护士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积极性。护士要充分利用最新的信息资源,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同时提高发现、解决及处理患者实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而这恰恰是具有较低学历的护理队伍所欠缺的[7]。军队中小医院尤其应注意。

3.4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密切了医、护、患的关系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的影响下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循证护理使护士以最新、最科学的方法实施治疗,加强医护间的协调,避免传统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使临床护理人员能够独立、科学的思维、决策和行动,同时循证护理要求告知患者有哪些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及这些诊疗方法的作用及价格,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选择,把患者的主观意愿、感受作为直接的、重要的证据,护理人员会更加关注患者的主观感觉,关心和体贴患者,由于患者的参与,密切了护患关系,推动建立医、护、患密切合作的“诊治联盟”,从而为患者提供最新、最科学、最有效、最经济的诊疗护理方案,也能提高护理实践的科学性,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护理理论的发展,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雁,李晓玲.循证护理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8.

[2]王小俊.基层医院开展循证护理困境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3):268-269.

[3]PearsonA,WiechulaR,CourtA et al. The JBI model of evidence-based healthcare[J].JBI Reports,2005,3(8):207-215.

[4]赛小珍,柳晓静,刘勤朴.护理程序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61.

[5]嵇艳,崔焱.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构成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28):6.

[6] 徐芬.首注健康教育负责制在急诊输液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5,4(5):389.

第6篇

 

主要栏目

辟有专题讲座、论著、基础护理、专科研究、循证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护理管理、护理教育、调查分析、护理见闻、经验介绍、康复与社区服务、院内感染与监控、技术与革新、国际交流、个案护理、信息和短篇报道等栏目。 

投稿须知1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其它文章一般2000字左右。

2 文题 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避免使用非公认公知的外文缩略语。不使用标点符号。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 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写在题名下,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做更改;作者单位名称、邮政编码写在姓名下。作者应是:⑴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⑵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⑶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上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以上三条均需具备。作者中若有外籍作者,应附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

4 摘要 论著须附中、英文摘要,篇幅250字左右,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其它论文须附中文摘要,篇幅200字左右。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应包括文题、全部作者姓名(汉语拼音)、第一作者工作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

5 关键词 每篇文章需标引2~5个关键词,并按重要程度排序。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

第7篇

参考文献

[1]王亚波,胡建儿.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1):117-132

[2]刘娴.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护理体会[J].临床医学工程,2012,1(5):813-814

[3]张英,牟宗玲.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11,13(9):58—59.

[4]WHO,安全血液和血液制品,2002:166-167.

[5]陈义柱,闫根兴.湖州市无偿献血反应调查分析.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9,10(8)781-782.

[6]宋洪修,献血者体重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12,25(3)268-269.

[7]杨晓芬,赵凤绵.献血前水的摄入可减弱不良反应.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2005,28(1)

[8]迈克尔.沃德(英).高山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6-28.

[9]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2.

[10]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44-145.

[11]温贤秀,张义辉.优质护理临床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

[12]李映兰.护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

[13]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66-367.

参考文献:

[1]李丽华,梁宇,黄双丽.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7A):71-72.

[2]陆秀花,王新宇,潘岩,等.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2008(3):97-99.

[3]赵世莉.多种教学方法在国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8):125-127.

[4]李平.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问题[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7,16(3):141-142.

[5]王国权,范静,郭庆玲.几种临床护理教学方法介绍[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06,22(4):280-281

参考文献:

[1]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

[2]高明凤.以人为本护理服务中的“小事”不容忽视[J].临床护理杂志,2003,2:328.

[3]邵玉琴,宋静波,雍晓荣.实施标准化服务强化人文关怀[J].吉林医学,2004,25(3):7374.

[4]张菊明.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及应对[J].天津护理,2005,13(1):41.

[5]赵晓青基层医院儿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2):127-128.

第8篇

1.中医学的知识本体解析及启示              

2.医药认知模式创新与中医学发展                 

3.气候因素对中医学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4.师承教育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探讨 

5.论中西医学的差异与中医学的发展 

6.中医学在当展的思考 

7.浅谈中医学中的全科医学观念 

8.病机的主体地位及其构建过程是中医学的核心内涵 

9.创新辨证论治 发展现代中医学——对现代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再思考 

10.实施中医学专业认证 推动专业建设与发展 

11.中医学相关的道、阴阳、五行学说的共性、进步和局限浅析 

12.生存·发展·创新——对20世纪中医学发展道路的反思 

13.西医院校护理专业《中医学》教学探讨  

14.转化医学在中医学的应用探讨 

15.论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 

16.情景教学在中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7.中医学与取象比类 

18.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优先出

19.试论中医学的构建与发展 

20.中医学的科学性与现代化 

21.循证医学时代中医学如何发展 

22.关于中医学的几点哲学思考——兼与西医学比较 

23.明代中医学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概述 

24.中医学证候量化诊断研究现状与思考 

25.“体质”是系统生物学与中医学的最佳结合点 

26.从中医学传统的文化特点探讨中医教育模式 

27.PBL教学法在中医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优

28.论中医学的生态化建构原理 

29.建立符合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

30.论中医学的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31.对中医学专业认证实践的认识与体会  

32.转化中医学:一种沟通中医基础与临床的研究策略 

33.科学基金促进我国中医学事业的发展——近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中医学项目统计分析 

34.浅谈中医学对衰老的认识 

35.试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与当前学科地位 

36.论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37.中医学视角下城市物质空间的生命要素探析 

38.探索中医复杂性之路——浅谈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在中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39.考探中医学导引术的历史内容与现代进展 

40.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思路 

41.交融渗透 相得益彰——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42.关于中医学学科建设的医史学思考 

43.中医学“卓越医生”胜任力特征模型的构建 

44.中医学的科学定位 

45.中医学教育开展PBL教学之短长 

46.重构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四次浪潮的先导工程 

47.初议中医学是复杂性科学——中医标准化预备研究之二 

48.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与其现代化刍议 

49.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 

50.从中医思维方式探讨中医学的发展 

51.论模糊数学与中医学 

52.复杂网络理论及其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53.我国中医学期刊引用网络分析——基于CMSCI(2004-2012)年度数据 

54.中医学的特点、特色和优势 

55.中医学为何要现代化——中医学现代化再拷问 

56.中医学与复杂性科学 

57.试论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58.客观唯心思辨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重新认识中医学的“阴阳五行”

59.从地方性知识的视域看中医学 

60.瑜伽与中医学探究 

61.学科交叉研究领域知识源流可视化分析——以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为例 

62.中医学的科学定位——科学、哲学、人、中医、名实  

63.Medline发表中医学相关论文的趋势分析 

64.量子中医学、中医学、西医学的异同 

65.调治亚健康状态是中医学在21世纪对人类的新贡献 

66.红外热成像技术在中医学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67.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之研讨 

68.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特色 

69.取象比类——中医学隐喻形成的过程与方法 

70.专业兴趣与培养潜质在自主招生中的意义研究——以中医学专业为例 

71.中医学现代传承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72.中医学:健康时代及其顶层设计 

73.论中医学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完美统一 

74.我国中医学学科交叉领域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75.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76.基于CSCD统计的2015年中医学研究述评 

77.发展中医学的战略思路  

78.本刊对论文中医学伦理学及知情同意的说明  

79.浅谈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用法 

80.中医学学术争鸣论文的审读与修改 

81.医学科技论文中医学名词的统一及用语规范 

82.护理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3.谈中医学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思路——我校十年来中医内科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与思考 

84.医学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使用 

85.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6.中医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全过程管理机制的运行探索 

87.谈中医学论文中关于引用古代文献记载问题 

88.探讨病案专业论文中医学名词的规范应用 

89.重视医学论文中医学术语的规范化 

90.中医学五年制本科毕业论文指导体会 

91.从管理干预谈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 

92.中医学期刊论文语句字数分析 

93.中医学期刊论文作者数分析 

94.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95.中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形成过程客观影响因素的探讨 

96.中医学博士学位论文质量评价的管理干预研究 

97.中医学期刊临床论文的审读评价 

98.中医学期刊论文引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