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29 07:35: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初中音乐教学总结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课堂 教学 策略

一、强调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地位

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之前自行讲解的传统授课方法,要强化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加强自主学习和时间,强化合作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二、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与学生多交流和沟通,尽量和蔼亲切的面对学生,获得学生的尊重,认可和喜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在宽松愉悦的环境和心态下学习,能够强化学生的创造力,也有利于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勇于发问,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帮助每一位学生进步,可以在创新发展的环境下感受音乐的美好。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引导学生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氛围,能够推动学习内容的掌握,感受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另外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学习和鼓励,也能够加强音乐感受,享受音乐熏陶。

三、实行分组研究是学习模式

现在《音乐课程标准》要求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应该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搜集并整理有关资料,组内研究探讨形成结果。然后由各小组推选代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组内总结出来的看法,教师对结果进行评定。初中音乐课堂研究型模式的开展,提倡教师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锻炼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组织学生欣赏《青春舞曲》时,可以借机想学生提问,让学生总结中国民歌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歌词、曲调、演唱方法多方面思考总结并由小组讨论出最终答案。这样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加强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四、选择合适的音乐教学内容

音乐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够帮助人们通过音乐内容体味历史,加深理解和感悟。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能够记录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教师最先要了解学生对音乐的需要情况,在教学中只有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作品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涉及事物的理解和分析的程度,选择合适的音乐作品能够加强并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教学效果。再有,一般初中音乐教师都来自专业音乐学校,因为本身受过专业训练,所以在课程选择的时候容易趋于专业化,但过于专业的教学内容往往是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的。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选择音乐作品的时候应该分析学生的实际需求,找到学生的兴趣所在,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教学。所以,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选择合适的作品是极为关键的,教学内容往往决定了教学质量。

五、强化音乐教学和实际相结合

现在的初中音乐教材的内容基本都是一些经典曲目,不能够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接轨,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理解教材中的曲目意义,就感受不到歌曲的意境。面对新的课改环境,教师可以灵活使用音乐教材,重点挑选学生易于接受,感兴趣并且好理解的歌曲内容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太哦选课外的优秀歌曲结合教材中的同类型曲目加深学生的印象,争取实现教材和实际生活中音乐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应该分析现在学生喜欢热衷流行音乐的心理,采取积极地方法帮助音乐教学。教师应该在课程刚开始准备阶段,筛选一些适合学生欣赏的流行音乐,在课堂上和学生分析流行音乐中一些歌曲的形式,内容,唱法的特点,引导学生从流行音乐中吸收音乐知识,进一步引领学生提升个人音乐素养。

六、加强多媒体应用提升教学审美

音乐教学的根本是实现教学审美,利用音乐赏析提高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在新课改环境下,音乐教学的核心理念是 “以审美为核心”,这种思想要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要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实现教学的立体化,尽量生动灵活的将抽象的音乐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七、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精神体现

音乐鉴赏课程是最能够体现人文精神的一项教学内容,音乐鉴赏应该选择各个国家,各种风格,多个民族,不同特点的音乐进行,要突出音乐作品的文化背景和欣赏价值,满足人文教育需求,加强学生整体文化素质和音乐审美水平。比如,在学习民歌鉴赏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选择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歌曲,可以选择粗犷的西北音乐,或者内敛的江南曲调多种内容帮助学生赏析,引导学生在不同的音乐中体会不同的情感,提升欣赏能力,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生活态度和文化内涵,加强对学生的音乐熏陶培养。

八、完善教学评价和反思

初中音乐教师对教学课堂的思考和反思及评价是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规定中,对音乐课堂的多元性的过程评价尤为重视,学生的课上表现就是考核的关键内容。教学反思是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烦死能够帮助教师获得经验,加速提升。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经验和反思,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效果,这样才能够加强教学水平,提升自我能力,创造更好的教学效果。

九、结论

综上所述,音乐是初中课堂的一门重要课程,教师要随时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并完善。要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更换教学思路,结合多媒体等现代化工具,加强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实现音乐的作用,体现音乐教育的价值,加强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音乐能力的培养,为教育复合型人才做出基础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莹玲.探讨信息时代初中音乐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J].学园,2010,(12).

[2]肖迪.初中音乐实施开放性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2011,(5).

第2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学习活动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会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传统的音课堂教学模式中,初中音乐教师主要采用教师演唱,学生跟随的方式,进行歌曲教学活动,使得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而在新课程下,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歌曲所描绘出的意境,感受歌曲所蕴含的感情,以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彩云追月》这首民歌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与《彩云追月》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欣赏,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然后,适当讲解歌曲的风格、特点,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丰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

音乐教学不仅涉及到歌曲教唱、唱法技巧,而且涉及到乐器介绍、民歌特点等,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适当丰富音乐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2]。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大力挖掘音乐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民族乐器,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讲解与古筝、二胡、葫芦丝、洞箫、笛子等民族乐器有关的逸闻轶事,让学生了解与民族乐器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同时,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音乐教学资源,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不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树立起正确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有效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在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歌曲欣赏,来领会歌曲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3]。例如,在学习《拥军秧歌》这首民歌时,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播放歌曲,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和韵律,然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采用选取学生演唱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演唱,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

四、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

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一切教学内容都源于现实生活,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该重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加强音乐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以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演奏技能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可以适当引入节日庆典中的音乐、婚丧嫁娶时的音乐、咖啡厅、广告、舞蹈中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之间的紧密关系,促使学生热爱音乐、欣赏音乐,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4]。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该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执教能力,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让学生体验和领略音乐的魅力,促使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乐感;教学方式

乐感指的是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乐感的培养使得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并对其发表自己的鉴赏意见。然而乐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培养以及接受环境的熏陶才能逐渐形成。初中学习时期是学生心理逐步成熟的时期,在这期间所接受的学习内容将会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乐感,并通过探究音乐鉴赏课的新教学方法与模式,促进学生乐感的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目的。

一、培养初中生乐感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1.丰富音乐教学作品

音乐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选择丰富多彩的音乐教学作品,丰富学生的体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学生可通过聆听自己喜爱的音乐,以培养自身乐感。音乐教师抓住学生的喜好,尽量选择与学生的喜好相近的音乐作品,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进自身乐感的提高。比如,在听完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后,教师先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感受歌曲所描述的思想感情。然后演示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要求学生根据自身体验对其进行理解。

2.加大歌唱基础训练力度

音乐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内容丰富多彩。初中音乐教师应加大基础知识训练的教育力度,培养学生的音乐乐感。基础训练主要分为视唱训练与听觉训练。听觉训练需要从日常训练抓起,引导学生提高感受音乐的能力。与此同时,将视唱训练与听觉训练相互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深入指导教学。在教学初期,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特点,逐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使得学生在无形当中提高自身演唱经验。比如,在演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时,教师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视唱,在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旋律之后,再显示歌词进行完整歌唱。

3.进行课堂角色演唱

以往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充当着听众的角色,不能对音乐有深入的感知能力以及很难形成自我鉴赏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乐感和音乐鉴赏能力,就必须摆脱听众觉得的局限,对每一个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了解。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演唱,使得学生通过演唱展示自身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到的乐感。比如,在引导学生演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时,先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思想情感,并对每句歌词所包含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从而确保学生能将歌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演唱成功。再如,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先播放豫剧《孔雀东南飞》,然后再让学生课后通过互联网查阅或者书刊查阅的方式对该音乐作品进行深入了解有更多的了解,以便在下次课堂中能进行角色表演,加深对作品的感受。这样,学生就能身临其境地感受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有助于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二、乐感的培养与鉴赏课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在初中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几中措施,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乐感的培养。

1.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为培养学生的乐感以及鉴赏能力,舒适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是前提。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室布置得优雅且具有艺术感,比如,座位的安排以及乐器的摆放方面,尽量做到富有诗意;在具有视觉欣赏意义的位置处挂上音乐家的画像以及格言,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此同时,还可营造校内音乐学习环境,如课间通过校园广播播放一些有助于培养学生乐感的音乐,使得学生在轻松享受的同时,还能提高自身的乐感。有些学校运用这类音乐作为上下课铃声,使得学生们无形当中受到音乐的熏陶。

2.对比教学法的灵活运用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经常使用对比教学法,有助于促进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通过将同一音乐作品以不同的演绎形式展示给学生,指导学生通过对比,指出相应的优缺点以及不同之处,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其次,让学生对不同的音乐作品进行比较。在分析总结不同之处的同时,学生的乐感也得到进一步培养。比如,在鉴赏经典钢琴曲《梦中的婚礼》与《致爱丽丝》时,由于这两首曲子有着多方面的不同点,使得学生能够很容易的区分这两种音乐作品,提高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3.多媒体技术的引用

互联网已在人类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在教育界中多媒体技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是将图、文、形、声相互结合在一起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现代技术。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活跃了教学课堂气氛,也丰富了学生们的音乐感受,提高了音乐鉴赏能力,最终实现培养乐感的目标。

4.发现并挖掘学生的潜能

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音乐闪光点,并对其进行指导挖掘,促进学生潜能的全面发展。例如,学生喜爱雪域风情类的音乐,那么就可以通过提问他们为什么喜欢这类音乐,让学生们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展示他们对不同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通过从旁协助,分析雪域风情类音乐作品的优缺点,并最后做出归纳总结,使得学生掌握另一风格的音乐作品的历史,大大地拓宽了学生鉴赏音乐的范畴。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否定初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否则容易降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应根据结合初中生的喜悦爱好特点,增加学生多方面的音乐知识,进而增强初中生的乐感以及音乐鉴赏能力。

第4篇

一、情境教学的具体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实施情境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进行音乐理解的内化,进而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二、初中音乐课堂情境教学的实施策略

1.精心设计课堂导入,创设问题式情境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环节对一节课质量的好坏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如果一节课的开始就索然无味,学生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兴趣,而且初中生有着注意力涣散、自控能力差的性格特点,如果我们设计的导入语不够新颖、不够精彩,就很难使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课堂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新课上。而且,世界古代伟大教育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即学生的学习动机往往源于对某个问题的好奇和兴趣,因此,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应该利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点燃学生倾听音乐和学习音乐的欲望,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并为我们接下来的音乐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三年级第二单元《说唱天地》中“重整山河待后生”这首歌曲时,为了使学生以更好的方式了解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瑰宝说唱艺术的魅力,我并没有直入主题教学生学唱这首歌,而是对全班学生说:“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中央-11频道的《曲苑杂坛》这个节目,看过的同学还记得开场音乐是什么样的吗?(由我进行演唱示范)你们知道老师刚才唱的这段音乐属于哪种艺术形式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与这段音乐曲风相同的歌曲,你们认真听,然后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何种情绪。”这样,我们就借助引用电视节目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学生也会带着老师的问题仔细去聆听,听完之后,学生与其他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最终得出了这首歌表达的是时期沦陷区人民的苦难,歌颂了中国人民为雪国耻不怕流血牺牲、坚强不屈、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而且音乐旋律激愤洪亮、高亢悲壮,节奏自由,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

2.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直观式情境

传统初中音乐课堂中,教师因为深受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完全任凭教师的讲解完成音乐知识的传授,教学工具也仅仅局限在粉笔和黑板上,这样传统、枯燥的讲解往往只是片面、空洞、枯燥的,学生对歌曲内容理解不强,而且极易丧失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今,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即多媒体技术)开始受到各科教师的极力推崇和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集声音、视频、图文、图像、动画等于一身,具有声像具备、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等特点,可以将音乐教学内容以鲜艳的画面、美妙的声音、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创设直观的音乐教学情境,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力和领悟力,可谓一举两得。

比如,我们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大地――锦绣山川》时,因为这一单元的具体内容选取的是具有典型意义的赞颂祖国高原山川的音乐作品,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演唱《青藏高原》,并通过演唱《青藏高原》,结合欣赏《黄土高坡》体会青藏高原藏族、陕西汉族的不同音乐风格、感情气质。因此,在教学生学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我就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了有关青藏高原风光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以引发学生对《青藏高原》这首歌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欣赏《青藏高原》的音乐片段,让他们从歌曲的节奏、情绪、力度等对这首歌的节拍、曲式、风格等进行分析讨论,最终由教师对学生的谈论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就以一种直观、生动的方式对我国一些重要地方的风土人情有了大致了解,在正式学唱这首歌曲时,学生就能真正做到入情入境了。

3.利用角色扮演,创设体验式情境

音乐与表演是密不可分的,要想将音乐内容充分表达出来,我们必须通过有声有色的表演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好奇、好动、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初中音乐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将音乐内容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声音、技能等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必定会对教材中的角色产生亲切感,加深他们的内心体验,而且,因为运用了表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戏剧性,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们在学习初一年级六单元《银屏之歌》时,后面有一个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就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这个情景剧的故事情节用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个故事中的角色有女大学生、丹顶鹤、雷声、雨声、芦苇等,我在一旁进行精心帮助和指导,以使学生将这个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和事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地表演出来,这样,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对这个情景剧的故事情节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了由音乐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教学目的。

第5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情感教育;审美水平

一、初中音乐审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育中,对于学生以及教师来说只是一种放松的学习形式,没有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审美水平也没有真正的提高,使得学生对于音乐学习采取了十分不重视的态度,采用情感教育的方法从学生的情感出发,将学生的情感应用到恰当的教育体系之中,使得学生的个性发展更加的健康,人格发展的更加完整。

但是在实际的初中音乐教育体系中,初中的学校对于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没有采用正确的重视态度,在音乐课程安排的时候对于音乐学科不重视,设置的音乐课程数量十分的少,使得初中生的音乐学习无法形成完整的体系,多数的初中学校设置的音乐课程十分的随意、简单,使得初中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无法学会应用情感的方法,音乐教师设置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得到全面的支持。

另外,多数的初中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多数的初中音乐教师对于情感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不深,在进行初中音乐教学的时候没有重视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提高,没有对新兴的音乐教学形式进行研究,使得初中音乐课堂设置的教学内容十分的枯燥,无法激起学生的学生兴趣以及情感,就无法在音乐课堂教学的时候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不仅如此,初中的音乐教师在进行期末考核的时候选择的期末考核形式十分的简单,音乐教师不仅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放松学生的教育质量,在期末最后考核的时候也过度的简单,简单的给学生一个音乐成绩,对于学生的日常情感教育十分的忽视,对于学生日常的音乐学习形式也疏于评价,忽视了学生的日常音乐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以及感受。

二、情感教育在初中音乐审美教育中的应用措施

在初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院校对于音乐教育树立了正确的重视态度,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以及音乐审美有了正确的引导,在日常的音乐教育过程中优化音乐课堂的教育形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上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充分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大大的提高。

为此,初中的音乐教师应当对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对于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分析使得在课堂讲解的时候正确的为初中生选择音乐教学作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情感元素,调动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情感,不仅如此,初中的音乐教师可以组织音乐课堂的活动,使得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对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进行讨论和分析,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例如:初中的音乐教师在学习《黄河大合唱》这一首歌曲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先向学生介绍这首歌曲创作的背景,学生对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学生自然而言的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带入自己对于当时时代背景的情感,一些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的时候必然会产生情感的共鸣,初中的音乐教师在进行音乐教育的时候应当选择恰当的实际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注意力能够跟着初中的音乐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初中的音乐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利用乐器进行音乐作品的演奏,使得学生的音乐素养不断的提升。

其次,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音乐学习环境,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初中的音乐教师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情境,使得学生感受到音乐作品中传达出的情感,在音乐课堂内,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演奏音乐祖品使得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音乐作品中传达出的情感,并为学生营造出更好的音乐情感氛围,使得学生融入到音乐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思维不断带动音乐审美水平得提高,促进初中音乐教育的教育质量的提高。

最后,在音乐课堂上,初中的音乐教师应当使得学生充分的了解音乐课堂,在了解了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之后,学生对于音乐作品就有了反复欣赏的欲望,这样初中的音乐教师就能够更简单的带领学生投入到音乐学习之中,使得学生的心灵与音乐作品之间产生心理上的功名以及情感上的认同,并且,在学习音乐之后,初中生的审美水平以及情感素养大大提升,初中生能够将所学习到的音乐作品应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学生的情感便能够从多个角度感悟音乐作品的美之中,相应的初中生的情感素质水平也就大大的提高。

三、总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的音乐课程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初中的音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水平没有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提升,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音乐教育,初中的音乐教师可以从情感引导的角度出发对初中音乐课堂进行教育形式的改革,从情感的角度出发选择课堂教学的音乐作品,给学生更多的情感引导,使得初中生掌握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也使得学生的情感素质水平大大提升,审美水平以及生活态度都能够端正,从而心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39-01

传统的音乐课教学理念认为音乐课是一门技艺性的课程,所以音乐课的教学目标即为“帮助学生顺利地学会教材上规定的内容”。这种教学理念是十分陈旧、落后的。音乐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学习应当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通过不断创新,使学生在音乐课中真正能学有所思、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进行“情景化教学”

“情景化教学”已经逐渐走进了中小学各门课程的课堂。所谓“情景化教学”,指的是教师通过图片、视频、音乐等元素创造出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境,使得学生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春节序曲》的时候,教师可以首先通过电脑向同学们展示贴春联、包饺子、放鞭炮等等反应春节生活的视频以及全国各地欢度春节的照片,通过这一系列的展示在课堂上营造出浓浓的春节氛围。紧接着,教师再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畅谈大家在春节时候看到的一些趣事以及收获到的心得体会等,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意识。“情景化教学”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轻易地将音乐课堂的气氛推向。“情景化教学”拉近了音乐课堂与生活的距离,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结合在一起,达到“在生活中感受音乐,用音乐点缀生活”的效果。

二、运用相关音乐软件 培养学生独一无二的音乐个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了课堂之中,成为课堂教学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初中音乐课可以将课堂延伸至计算机教室,方便学生利用便捷的计算机来进行音乐学习。例如,教师可利用计算机向同学们播放初中音乐教材配套的视唱练视音频材料,这样必将使上课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同时很好地充实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同时,像“TT作曲家\Encore制谱软件”这样的音乐软件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大有裨益。学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操作使用这类软件,按照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进行旋律的简单创作。由于每个学生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个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迸发出无限的音乐火花。当然,教师应当注重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个性特长,有的学生擅长作词,有的学生擅长配舞,应当鼓励他们自由创新,让他们都能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分组进行研究型学习 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目前教育界所倡导的研究型学习,指的是由教师进行引导,提出一个与课堂内容相关的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然后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行收集资料,通过研究、讨论得出自己的研究结果,最后各个小组在课堂上汇报自己的研究成果,由老师来进行总结、评价。研究型学习的模式同样适用于初中音乐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就是为了不需要教,要提倡引导与启发,使学生加强自力锻炼,达到疑难能自决,是非能自辨,斗争能自奋,攻关能自勉的主动境界。这就要求教师合理利用研究型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青春舞曲》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布置各小组通过《青春舞曲》这首歌来分析中国民歌的特点。学生可通过书本、杂志、网络等多方面的途径来收集相关的资料,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出中国民歌的特点所在。研究型学习将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体,将问题抛向学生,一改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深度。

四、注重音乐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融合

音乐对于人的身心都有着良好的陶冶作用,教师应当注重音乐教学与德育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我国有很多宣扬爱国主义思想以及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等传统美德的歌曲,教师应当教学计划中安排适量的课程专门进行此类歌曲的欣赏与学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学习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美德。在进行课本歌曲学习的时候,教师也应当加强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歌曲中蕴藏的深厚的内涵,从而达到启迪和教化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当兵的人》这首歌曲的时候,教师就应抓住时机向学生们讲述中国军人坚强、英勇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如今的时代需要的是拥有社会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优秀素质于一体的新型人才,将音乐课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必能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智德兼备型人才。

总之,初中音乐课堂是初中学生成长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的重要阵地。音乐老师需要不断改善、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音乐个性和潜能,培养起学生的优秀道德情操,从而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进行艺术欣赏和自我提升的殿堂。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作用

首先,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可以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流行音乐的传播范围比较广,同时也是初中生接触比较多的音乐种类。将流行音乐引入到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

其次,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传统的音乐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民族歌曲或者是古典音乐,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这些乐曲中所包含的情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比较大的困难。

二、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现状

虽然,一些学校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流行音乐,但由于受到传统音乐教学思想的影响,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引入的流行音乐类型比较单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虽然,一些教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引入了流行音乐,也希望可以通过流行音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教师在选择流行音乐曲目时选择的局限性比较大,选择的一些曲面都不是学生喜爱的类型,难以实现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目的;

第二,教师的观念比较陈旧,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偏差。很多教师都对流行音乐存在偏见,认为流行音乐的不属于艺术。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会比较排斥流行音乐,无法将流行音乐和教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进而也就无法改变初中音乐教学的模式;

第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根本就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一个就是学生面临着较大的升学压力,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认为音乐属于副科,没有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三、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措施

第一,选择的流行音乐应具有一定的正能量。在初中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因此,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了流行音乐本身的教育意义,不能选择那些传播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低俗的流行音乐;

第二,在流行音乐选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充分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引入流行音乐的过程中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比较喜欢追星。虽然,现在大家对学生追星的看法不一,但不可否认,偶像的存在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欢的歌手的歌曲,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三,教师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度”。一方面是指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控制流行音乐所占的比例。因为,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并不意味着要完全采用流行音乐教学的方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进行一些其它歌曲种类的教学工作。因此,必须要控制好引入的流行音乐曲目的数量。另一方面是指在流行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公正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流行音乐曲目,将流行音乐曲目的优点和缺点都告知学生,让其可以客观地对待流行音乐;

第四,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流行音乐引入的方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某一个流行音乐曲目作为教学讲解的主要内容,也可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简而言之,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要求确定引入流行音乐的方式。

第五,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水平,正确认识流行音乐。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水平,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流行音乐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引入流行音乐。

第8篇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008-01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教学氛围,有效的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本文笔者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谈谈几点浅见。

一、从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激发入手,提高教学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涉及到哪一个领域,首先要培养兴趣,音乐欣赏也不例外。在现实中很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对流行音乐热衷痴迷,但是对课本上的音乐欣赏内容却不是很感兴趣。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在现代社会中对流行音乐接触比较多,但是对美声、民歌、戏剧、古典音乐等认识不足、理解肤浅,对各种音乐的内在价值不能充分认识。因此,在初中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要想有效的展开教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修养、审美层次和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快乐学习。那么,我们该如何激发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呢?首先,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主动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其次,音乐课堂形式要多样化,想方设法地让学生乐意学,喜欢参与到音乐探讨中去。此外,教师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文艺汇演等对各种风格的音乐进行介绍,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形式音乐的美感,在教学中对经典名曲的历史地位和艺术价值进行介绍,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这样,在有效的激发了学生音乐欣赏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音乐修养,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二、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要通过耳朵的聆听达到一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满足。就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来说,并不是让学生听就行,特需要我们教师去营造一些氛围、场景等等,这样才能达到欣赏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我们还应营造和谐、融洽、平等、愉快的课堂氛围,给学生驰骋想象的空间,试着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让学生在和谐、恰当的氛围中欣赏,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学会以审美的态度去听音乐,去感受音乐。例如在《长江两岸》民歌欣赏中,教师可以从具有民族风的一首流行歌曲中导入,让学生感受歌曲古典美和民族乐器的音色美,课堂气氛从开始就十分活泼。又如,歌剧《卡门》,音乐雄壮、有力。教师先放一段试听,引导学生: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的一个画面吗?我们把音乐和美术这两种艺术形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你们的想象才能。师点出有英武的斗牛士,也有高声喝彩的群众,画面呈现出一派热烈欢腾的情景……接着一步一步的跟着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讲讲所知道的关于斗牛的知识,然后再让学生示范,斗牛的动作等等,最后伴着音乐一起去感受斗牛场的氛围。这样,通过课堂氛围的营造,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学生的欣赏情绪高涨,教学落在实处。

三、注重传授学生欣赏的基本知识,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是最能深刻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艺术,它通过听觉直接和我们的心灵接触。而音乐与普通语言、概念不同,它是非概念性,的它的意义或内容是不确定的,不是约定俗成的。比起其他艺术形式,音乐更能深入人类的情感,影响人类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但就音乐欣赏来说,首先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其次对音乐有一个充分的认知也很重要,即音乐的基本知识,概括起来,一方面是关于乐理方面的知识,例如音阶和调式、旋律、节奏、拍子、速度及乐谱读法等。另一方面,力度和音色也是重要的音乐表现手段。此外,还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所属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艺术道路、创作个性以及具体作品的创作意图等。这些都是音乐欣赏的关键所在,有了这些知识,即使是很简略地知道一点,也会有助于更好地欣赏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前,我们还应注重教给学生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欣赏音乐的认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欣赏,提高音乐欣赏教学效率。

四、联系课堂内外,拓宽学生的学习面

课堂的教学是基础,课外的拓展是补充、是提高。《音乐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课程改革的今天,光靠课堂的教学早已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想引导学生学好音乐欣赏,就应做到课堂内外相结合,方多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内涵。从课内,首先用这堂课的主题音乐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音乐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从课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收集与课本欣赏课题相关的各种资料,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录下各种美妙的声音,配上自己的解说,制作成一个有关音乐专题的片断。这样,不仅有效的引导了学生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效率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总结: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既是一种艺术,也是一门学问,搞好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道远。教学中,我们教师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