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5-28 12:09: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栽培技术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从良种选用、适时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玉米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
玉米又名玉蜀黍、大蜀黍、棒子、苞米、苞谷、玉菱、玉麦、六谷、芦黍和珍珠米等,属禾本科玉米属植物。玉米的代谢能为14.06MJ/kg(谷实类饲料中最高),无氮浸出物高达72%(消化率可达90%),粗脂肪含量在3.5%~4.5%,还含较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玉米在我国的播种面积很大,分布很广,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山区及其他旱谷地区人们的主食之一。为了进一步推进遵义市农业结构调整进程,加快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积极做好旱地宽厢宽带高效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实行科学合理分带粮经作物间套栽培,对确保稳定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因地制宜选用优质高产良种
宽厢宽带玉米种植宜选用紧凑型品种,如遵玉8号、临奥1号、掖单13号等品种;间套经济作物品种,可选用辣椒、花生、蔬菜、薯类或1年生药材等矮生型作物(植物)为宜。
2适时播种,精细培育壮苗
玉米采取配制营养土肥球育苗,辣椒等间套经济作物品种的肥床稀播育苗。玉米育苗肥球制作方法:在播种前10d,每公顷备足过筛肥沃细土或岩窝泥7500kg、腐烂粪渣肥7500kg、磷肥(普钙)225kg、硫酸钾18.75kg、锌肥18.75kg,将各种肥料和细土混合拌匀后,用适量清粪水拌湿堆积薄膜覆盖发酵,待播种时用手捏团做成重量为0.25kg左右的肥球,每球用手指打孔播1粒种,整齐摆放在备好的茶盘式苗床上。然后再用过筛细土撒盖床上肥球和填满球与球之间缝隙,盖土厚度以不见肥球露面为宜,再用喷雾器喷清水浇透床面细土,拱架盖膜保温培育壮苗。
2.1播期在海拔900m以下地区,玉米宜在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辣椒、马铃薯宜在元月上中旬播种;花生以4月中下旬播种为宜。
2.2苗床管理
2.2.1温度管理。玉米播种出苗后,苗床内温度以22~25℃为宜。若遇高温天气,要及时揭膜进行两头通风,以降低温度,防高温烧苗。晚上盖膜密封保温。
2.2.2水分管理。一般保持床面细土湿润不干白,若床面细土干白,要及时喷洒清水或无渣清粪水(需浇透),保持床面湿润,确保出苗整齐健壮,以利于玉米苗后期生长。
3开厢分带,确保合理密度
玉米移栽时,在深翻细碎整平土壤的基础上,采取2.64m开厢,在厢内拉绳掏沟或打(窝)移栽玉米2行,间距33.3cm,株距0.55~0.66m,确保玉米40500~45000株/hm2,预留带2.31m内套种辣椒、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3~4行(套种时必须留足玉米两边空行50~60cm,以防玉米后期遮阴影响),窝距0.66~0.77m,达到每公顷45000~60000窝。
4适龄拉绳移栽
玉米移栽叶龄以2.5~3叶移栽为宜,并认真做到按大小苗分级,单株定向移栽,实行小苗、弱苗偏管,促进幼苗均匀一致。套种各种经济作物品种,仍必须实行拉绳定距,规格点播或移栽,提高大田种植的规范化。
5平衡配方施肥
重施底肥,早追提苗肥,适时适量追施壮秆拔节肥及穗粒肥。玉米移栽底肥,每公顷施四元素专用复合肥375~450kg,磷肥(普钙)300~375kg,锌肥15kg。
5.1施肥方法复合肥深施窝底泥肥拌匀,盖泥栽苗或沟栽丢入苗与苗之间空隙处,肥料不能直接与苗根接触,以防“烧苗”、死苗,造成缺窝断行,其他肥料均可混合放入15000~22500kg/hm2清粪水中淋窝施用。5.2大田追肥期玉米在大田期一般追肥2~3次,第1次追肥于栽后15~20d内及时用尿素120~150kg/hm2对入清粪水中追淋提苗肥。第2次追肥于11~13叶大喇叭口时期,看苗适量追施拔节壮秆肥,同时挖行培土上厢。第3次追肥于抽胸吐丝期,用尿素10~15kg/hm2追施背包穗粒肥,促使穗大粒多粒重。套种经济作物施肥,均可根据不同作物品种的需肥要求和特点,灵活掌握使用,但仍必须做到重施底肥,早追提苗肥,后期看苗追肥,确保不脱肥为宜。
6及时防治虫病
要随时认真做好田间观察预测,针对不同品种的不同病虫发生情况,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对症用药并及时防治。
参考文献
[1]宋碧,曾永德,左乾勇,等.不同玉米品种萌芽期抗旱性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2005,33(1):17-19.
[2]张德平,古雁滨,尹迪信,等.平衡施肥在玉米生产中的增产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1):58-59.
[3]宋庆昇.山区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5):74-76.
[4]左明玉.旱地不同覆盖物对玉米生产的保水效应[J].贵州农业科学,2004,32(3):62-63.
[5]张书华,周开芳,石小燕,等.玉米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3,31(S):68-70.
生产有机生姜应在已通过有机转换的种植区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疏松、有机质丰富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且前3年未种过姜科作物。前茬作物为茄科、薯芋类作物及粘重涝洼地不宜作为姜田。鲜姜目标产量为30t/hm2以上,其产量结构为种植10.5万株/hm2,平均单株根茎鲜重300~500g,有机肥施用量为氮(N)345~360kg/hm2,磷(P2O5)150~195kg/hm2、钾(K2O)360~390kg/hm2。
2主要生育阶段及栽培技术措施
2.1发芽期
2.1.1培育壮芽。春分前后,选择晴天把姜种平铺于背风向阳平地的晒垫上,晾晒1~2d,傍晚收进室内防冻,中午避免强光直射曝晒过度,勿使种姜失水干缩。晒后置于室内堆放2~3d,下垫干草,上盖草帘,温度保持在11~16℃,促进养分分解。于室内放置一煤炉,隔一定距离在四周垫一圈草垫,选择肥大丰满、皮色光亮、质地硬且无病的姜块装入编织袋内扎口,堆放于草垫上成圆桶形,加盖草帘保温。控制炉火使姜种温度达22~25℃,定期翻堆,使姜种受热均匀,连续约15d可生成适播幼芽。壮芽标准:芽长0.5~1.0cm,洁白、鲜亮、肥壮、顶部纯圆,芽基部突起而尚未发根。
2.1.2播前准备。深耕土壤20~25cm,头耙前撒生石灰粉750kg/hm2,充分耙碎,整平田面。按东西向或南北向做畦,畦面宽120cm,沟宽40cm,沟深20cm,畦长不超过15m,沟沟相通,中沟和围沟应比畦沟稍深。在畦上按行距40cm开3行种植沟,深约13cm。选择位于种姜上部和外侧的姜块作种块,每块姜种应在50g以上,保留1个矮壮芽,其余芽全部抹去,用草木灰蘸伤口,置于室内1~2d后播种,约需用种块3t/hm2。
2.1.3播种盖肥。谷雨前后选择晴暖天气播种。按株距17cm将种块水平按入播种沟内,使姜芽与沟内土面相平,姜芽按同一方向与播种沟垂直。用火土灰22.5t/hm2盖种,再盖腐熟牛栏粪26.25t/hm2,最后覆土3~6cm,约在5月上中旬可出苗。
2.2幼苗期(5月中旬至大暑左右)
幼苗期以主茎生长和发根为主,管理上应升温促根,除草遮荫保湿,主攻目标是培育健壮苗。整个苗期应搞好清沟排水,做到沟沟相通,雨停沟干。出苗后苗高10~15cm时,用腐熟猪尿水26.25t/hm2淋施蔸边作提苗肥。当杂草幼苗达4cm左右时,用稻草5.25t/hm2覆盖压草,并盖土保湿。夏至后追施壮苗肥,用腐熟猪尿水30t/hm2淋施蔸边。当姜苗生长到“三股杈”期(主茎加2个分枝),在覆盖的稻草上加盖腐熟堆肥或牛栏粪22.50t/hm2,并培土覆盖形成高垄。
2.3发棵期(大暑——白露)
主攻目标是加强水肥,促使植株健壮分枝达15~25个,枝叶茂盛,防止植株脱肥早衰。7~8月正是枝叶旺盛生长期,遇旱应及时灌溉,于傍晚土温降低时灌水,深度不宜超过地下茎的高度,第2天清晨排干。立秋前后,重施发棵肥,用氨基酸有机肥(南京农大研制,含有机质43%,全N7.6%,氨基酸态N5.3%,P2O51.6%,K2O2.4%)900kg/hm2点施于姜苗侧旁,培土深盖加高土层10~13cm,将姜行培成龟背形,不使姜块外露。约8月下旬植株群体进入封行期。
2.4根茎膨大期(白露——立冬)
9月中旬后气温渐转凉和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累积,主攻目标是加强肥水管控,养根保苗,促使植株生长稳健,维持较大叶面积,促进根茎膨大,获得丰产。9月初根据植株长势,补施孙姜肥,用氨基酸有机肥225~300kg/hm2溶于50倍水淋施蔸边。生长后期最忌渍水,必须清沟沥水防渍。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方法同前)。收获嫩姜一般在秋分前后开始,采收越早产量越低,具体收获期根据加工要求而定。收鲜姜可在11月上中旬后,待地上部茎叶开始枯黄、根茎充分膨大老熟时进行。
3病虫害防治
3.1病害防治
姜炭疽病和姜瘟病主要发生在6~8月份,发病初期可用等量式波尔多液喷施,间隔10~15d连续喷雾2~3次。姜瘟病严重时应及时挖除病株及带菌土壤,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在病窝内撒250~500g生石灰,用无菌土封填。姜斑点病一般在7~8月份发生,可用石硫合剂500~800倍液喷防。
3.2虫害防治
蓟马为害在5~6月份,可在姜田内放置蓝色粘板诱捕。姜螟发生在5~7月份,可用振频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成虫,幼虫可找到虫口剥开茎杆捕杀。小地老虎在6~7月和10~11月有2个发生盛期,可用黑光灯诱杀成虫,清晨人工捕捉幼虫。蚜虫为害在6~8月份,可用黄色粘板诱捕。虫害严重时可用苦参碱、茶皂素、除虫菊等植物源生物杀虫剂防治。
论文摘要介绍了豫南大别山区板粟丰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栽植、抚育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以供板粟种植户参考。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是栗属的一个种,原产我国。它是重要的干果,富含糖、淀粉、蛋白质和多种矿物元素,鲜食、炒食、作菜肴、加工罐头、栗粉、栗面等均可。据有关资料报道,在20世纪80年代信阳外贸出口商品中,茶叶达到150t,板栗达到3298.26t,曾经和信阳毛尖茶享有同等声誉。然而近几年来,由于经营管理滞后、品种老化等原因,板栗产业发展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萎缩的现象,信阳板栗生产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危机。并非板栗本身产量低,而是栽培管理技术、立地条件等原因所致。只要品种选择得当,立地条件适宜,栽培管理技术跟上,板栗获得丰产是可能的。
1生长特性
板粟于3月底至4月初萌芽,4月上旬展叶,5月底至6月初开花,6月中旬栗蒲形成。8月下旬坚果开始发育,果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是8月下旬至10月上旬,9月中旬至10月上旬果实成熟,11月中下旬落叶,落叶后至翌年3月中旬为休眠期。嫁接板栗3~4年投产,7~8年后进入盛果期,40~50年后产量逐年下降。在密植栽培的情况下,2年投产,4~5年进入盛果期,20~30年产量下降。而散生板栗,百年以上仍可大量结果。
2丰产栽培技术
2.1选地
板栗为喜光树种,光照充足则花芽分化、开花授粉和果实发育较好。栗园应建在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并远离废水污染源和固体废弃物的地方,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林业生产区域,在信阳各县区大部山地都适宜种植。板栗对土壤要求不严,除砂土和重黏土外均能生长。一般选海拔≤500m,坡度≤25°,坡向为南坡、东南坡,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石质和砂质土壤为好。
2.2整地
平原区采用全垦加大穴整地,穴长、宽各80cm,深60~80cm。丘陵缓坡地可沿等高线环状挖植树槽,槽宽100cm,深70cm;山坡地按等高线水平梯田整地,栽植穴上下错落呈“品”字型,穴间距4~5m。
2.3栽植
冬季苗木落叶后至翌年萌芽前,一般于12月中旬至3月中旬栽植。将苗木根系舒展放入穴内,封土提苗,踩实,浇透水,上覆1层土。根颈要略高出地面,保证根系舒展、苗正,栽植深度超出原苗圃土痕5cm左右。回填土壤时,每穴施腐熟厩肥30~50kg、钙镁磷肥0.5kg,与表土拌匀施入。有条件的地方,在根部覆草。及时检查成活情况,发现死苗,立即补种。
2.4抚育管理
2.4.1除草松土。板栗极怕荒芜,每年除草3~4次,第1次在5月中旬,第2次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第3次在果实采收前进行,注意除草宜浅勿深。每2年在秋末或冬初进行深翻扩穴和刨树盘,深度40cm左右,以改良土壤,促进根系生长。在板栗未郁蔽前可以套种黄豆、花生、油菜、绿肥等多种农作物,以耕代抚,增加前期收入。也可以用草甘膦除草,一般用10%草甘膦11.25kg/hm2对水750kg,在5月初或7月选择无风天气喷施,要避开板栗苗,喷后6h内下雨要重喷。
2.4.2施肥。板栗喜氮、磷、钾、钙、镁、锰等肥料和矿物元素,不论幼树或成林树均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生长旺、结果差的栗园应多施磷钾肥。氮、磷、钾和硼肥按比例充分供应是减少空蒲的关键。据报道,成年树每产100kg坚果要消耗2.10kg氮、0.76kg磷、1.28kg钾,其比例为1∶0.36∶0.61。板栗最重要的2次施肥时期是早春和6月初。早春施肥以氮肥为主,配以磷钾肥,是为了促进春梢生长和雌花分化发育。6月初施肥以磷钾肥为主,配以氮肥,是为了促进果实生长和混合芽的分化发育。在冬季深翻时每株施入有机肥25kg和钙镁磷肥2kg,对生长结果十分有利。在花期用0.1%的硼砂喷施或1%的硼砂涂干,对提高坐果率效果良好。2.5整形修剪
2.5.1整形。栽植当年定干。苗木高度保留60~80cm,距上端芽1cm以上处剪截,剪口做到平滑不劈不裂。剪口下保留4~6个饱满芽。板栗树形以自然圆头形、自然开心形和疏散分层形为主。板栗结果主要是在枝条顶端1~3个芽抽生的结果枝,结果部位外移,常形成平面或表层结果,树冠内膛枝少,结果性差,产量不高。因此,要通过整形、修剪控制树势,促进结果母枝形成。
2.5.2修剪。分冬剪和夏剪。冬剪以1~2月最为适宜。夏剪从4月中旬至8月下旬,进行抹芽、摘心、控梢、剪除徒长枝等。冬剪为主,夏剪为辅。修剪顺序为先大枝,后小枝,先上部后下部,先内后外。
(1)营养生长期。在苗木定干基础上,以整开培养树冠为主,定植后3~5年内以整开为主。培养主侧枝夏季以摘心为主,当新梢长到30cm时摘心,以促使下部抽生分枝。对掌状结果枝组采用见五截二、见三截一的修剪方法,达到树形紧凑,呈自然开心形或半圆头形,树形开张,有利于早期丰产。
(2)初果期。合理安排骨干枝,适量结果。对生过密和交叉、重叠的枝条进行疏除,使枝梢健壮,分布均匀,树冠开张。树高控制在5m为宜。
(3)盛果期。对结果母枝不能短截,可将其着生部位以下的部分雄花枝、营养枝删去,促进营养集中在结果母枝上,使其多抽结果枝。但结果母枝不能太多,一般占总枝数的50%左右,过多应部分短截,促进重发新枝形成下年的结果母枝,以避免大小年。
(4)衰老期。对衰老树或内膛空虚的树,可把一些生长弱、结果差的大枝压缩修剪,进行更新复壮。
2.6病虫害防治
板栗病虫害较多,危害大的有栗干枯病、栗瘿蜂、栗实象甲等。准确做好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综合治理,及时防治,保证栗林的正常生长,使被害果率低于5%。栗干枯病又称胴枝病、疫病,危害枝干和枝条。发病时,树枝上出现红褐色汁液,有酒精味。此病多从伤口侵入。防治上用1∶1∶125波尔多液浸渍苗木30min消毒,防止病菌传播;伤口及时消毒;发病树及时烧毁或深埋。栗瘿蜂主要为害新梢,被害芽形成虫瘿,影响枝芽生长。于5~6月成虫羽化前剪除虫瘿枝烧毁;羽化后用80%敌敌畏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2000倍液喷洒树冠防治;也可利用天敌寄生蜂杀虫。
论文摘要:从品种选择、种苗繁育、造林、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泡桐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广大林农提供指导。
泡桐属玄参科泡桐属,为我国特产树种,具有很强的速生性,在海拔1200m以下的山地、丘陵、岗地、平原生长良好,在年降雨量400~500mm的地方也能正常生长,但在山脊和强风口不适宜造林,是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泡桐用途广泛,其木材具有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材质松软、密度较低等特点,是生产胶合板、拼板、集成板等的优良材料,也是造纸的良材,泡桐还可以用于制作乐器,也可入药。近年来,泡桐已成为太湖县造林的首选树种。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品种选择
所选品种要求通过相关机构鉴定或认可,如苏桐3号、9501等新品种。
2种苗繁殖
2.1埋根育苗
2.1.1根种的选择。选择优良树种当年的新根,在晴天将根挖出地面,修去须根,除去破皮、破口、有病虫害的根,剪成长11~13cm,粗0.8~1.0cm的小段,在阳光下翻晒至两头收缩变小为宜,收回屋内摊放,备用。
2.1.2苗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耕作层超过50cm、pH值6.5~7.5、含盐量0.1%以下、质地透气性好、肥力中等以上、靠近水源的壤土和砂壤土为宜。
2.1.3苗床整地。床宽以0.8~1.0m为宜,不需要精耕细作,只要求圃地干爽,靠床边按2行拨槽,槽深15cm,进行条播。
2.1.4育苗时间。在立冬后至立夏前均可,但以立春后为宜。
2.1.5下种及管理。苗圃地作成拨槽后,将已剪好晒干的根种按株距0.4~0.6m平放,在其上铺2cm的细土,后用芽前除草剂和草甘磷喷雾。1个月后,经常查看苗情。为达到出苗一致,在出苗30%左右时抹去已出苗,让其重新出苗。在苗子基本出齐后,根据苗情分株施肥。苗木生长旺盛时叶片较大,应剪去叶片,留叶柄。在7月中下旬,苗高未达到1.5m,再酌情追肥,以尿素加复合肥为好,发现锈叶枯黄的苗子,速喷代森锌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要求喷透。如有虫害加喷80%敌敌畏1000倍液或40%毒死蜱1000倍液。发现少数苗徒长时,及时用多效唑喷透苗心,7d喷1次,连喷3次。注意排水,如造成水涝24h,大部分苗子可死亡;也要防旱,在根种下地后如遇较长时间干旱,埋根处要用水浇透或用水灌溉后及时排出明水。
2.2种子育苗
选择籽粒饱满的优良母树在农历9~10月种子成熟时采收,晒干留至翌年惊蛰前后育苗。种子育苗与埋根育苗不同的是:苗床要精耕细作,并撒施复合肥1125kg/hm2,种子用冷水浸泡24h后拌干沙撒播为好,一般保证9~27万粒/hm2(用种量为1.50~2.25kg/hm2),撒种后上铺稻草保湿保温,1个月内芽出齐,清除稻草,拔除杂草,在苗长至30cm左右时,看苗情追肥,间苗保持4.5~6.0万株/hm2,苗子长势不旺时及时追施尿素,不要普遍追肥以防徒长、大苗压小苗、出苗率低。其他与埋根育苗相同。
3造林技术
要求带状整地,松土层厚度50~70cm。挖大穴80cm×80cm×70cm,并于宕内施基肥,一般使用鸡粪肥20kg埋于大宕底层,上铺15cm表土,再在上面栽苗。栽苗株行距5m×5m,栽390株/hm2。
4抚育管理
泡桐栽植成活后的第2年,在树液开始流动前距地面约1~2cm处锯掉,待重新萌芽,这样长成的树干通直。在未成林前,松土除草,施肥。一般造林后的3年内均进行抚育,前2年内于5月、9月抚育2次,第3年抚育1次。
5常见病虫害防治
5.1虫害防治
5.1.1泡桐叶甲。又名泡桐桐金花虫、泡桐二星龟甲,属鞘翅目叶甲科,成虫、幼虫为害泡桐叶片,啃食叶表皮及叶肉,残留叶脉,使叶呈网眼状,随后叶片变黄干枯。成虫羽化后,常和幼虫同时发生,危害甚烈,常把叶片啃光,树叶焦黄,造成大量落叶。防治方法:①人工捕捉;②幼虫或成虫发生为害时可喷90%敌百虫原药800倍液;③在树冠投影,挖宽约20cm、深15~20cm、长30~50cm的弧形沟2~3条,施入3%的呋喃丹颗粒剂,并浇水,然后用土将沟填平。胸径5cm以下的泡桐,每株用药20g;胸径5~10cm的泡桐,每株用药50g;胸径为11~20cm的泡桐,每株用药100g;胸径20cm以上的泡桐,每株用药200~300g。5.1.2蒲瑞大袋蛾。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枝梢上的虫囊内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陆续化蛹,5月下旬成虫陆续羽化,卵产于雌虫袋囊内。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遇到寄主后即吐丝做囊,背负行走取食,幼虫为害至11月时封闭囊口。防治方法:①避免大面积营造该虫喜食的寄主纯林,农桐间作时营造其不喜食的杨树、柳树作防护林带;②冬春人工摘除袋囊;③在幼虫发生期,大树可在基干部位打孔,注入50%氧化乐果2~4mL。
5.2病害防治
1.1土壤环境的选择高山杜鹃在自然界所处的高山冷凉环境造就了它赖以生存的富含腐殖质、渗透性好土壤环境。因此,在选择种植的土壤环境时,也要刻意选择腐殖质丰富、透气性好的沙壤土或者沙性土壤。如果土壤粘性太大,则不适合种植高山杜鹃。但是稍带粘性的土壤,可通过向土壤里掺杂河沙或者珍珠岩来改善土壤孔隙。当然,如果是盆花生产,则有专业的高山杜鹃或者凤梨生产用的基质土可以用来进行生产。在选择基质土时,选择纤维较粗长的为宜。一般大盆花生产用的基质土,平均粒径不宜小于20mm。另外,高山杜鹃喜欢酸性土壤,最合适的pH值为4.5-5.5,如果土壤pH过高,可利用经过粉碎的煤矸石或者硫磺矿进行改良。
1.2对地形的选择好的地形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气候带来的制约。在平地上,想找到大片适合高山杜鹃渗水性要求的土地,是很困难的。但是如果生产地形是一定角度的缓坡,雨水在流经植物根系的时候不会长时间聚集,这样杜鹃就不会因为根系呼吸不畅而导致根系长势不好或者发生真菌病害。
2田间管理
2.1移栽上盆和换盆高山杜鹃根系喜欢透水性好,利于呼吸的土壤环境,因此如果是家庭养护,建议用陶盆或者瓦盆这一类渗水性和透气性较好的盆。如果是大批量生产,陶盆不宜运输,且容易损坏,因此建议盆底有足够多透水孔的塑料盆。高山杜鹃都是浅根系的植物,没有主根,根系分布一般只存在于地表50cm以上。因此选用盆的时候,一定不要选用过深的盆。一般选用的盆以高度不大于盆径为宜。否则不但浪费花土,而且盆底层因为没有根系活动,容易积水并导致细菌滋生,导致病害。换盆前,先用3000-5000倍的高锰酸钾对花盆浸泡5min进行消毒。换盆时将老盆轻轻的退去,然后先在新盆底部垫厚度约3cm的花土,将花放在新盆正中,然后向盆与花的空隙填入花土,并轻轻按压,不可用劲将盆土按的太紧实,避免新根生长困难和呼吸不畅。填入的花土的高度以超过原根系顶层1cm为宜,不可将根系埋的过深。换土完毕后将盆花放置在阴凉的环境,并浇透水。一周以后就会有新根长出。
2.2浇水杜鹃浇水以雨水、河水、湖水、池塘中的水、养鱼水为最好。禁用碱水、井水和自来水。实在要用,把井水温度处理和空气温度相似,自来水要脱氯气,放数日挥发掉再用。碱水加硫酸调整pH。浇水量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有不同,休眠期要少,隆德4-6月杜鹃开花,生长旺盛要多浇,晴天一天浇一次水,个别傍晚还要补水。雨季注意排水,7-8月每时都得检查,盆干就得浇水,同时叶片喷水,冬季上午浇水,夏季早晨浇水,春秋除中午外,其他时间均可浇。在室内加温的温室,2-3d浇一次,不加温的4-5d浇一次,3月下旬,温度升高,花芽开始膨大,叶芽也萌动了,水量适当增加。
2.3施肥施肥有基肥、长效的蹄、甲片、骨粉、饼肥、粪干等,在上盆或换盆时和土壤混合使用。追施肥用人粪尿和化肥、速效性肥料。杜鹃不同生长阶段要施不同的肥。开花前多施磷肥,促使开花,花开的大,花瓣厚,色泽好,花期长,10d施一次,施2-3次。开花期停止施肥。开花后,为了恢复树势,促使抽梢长叶,施氮肥,高温季节(7-8月)停止生长,不宜施肥。秋季进室内前是孕蕾期,多施磷肥,7-10d一次,冬季休眠期停止施肥。施肥应掌握的原则:肥料要充分腐熟,勤施薄肥,禁止把肥施在叶上,晴天施,盆土干时施,傍晚施,次日早浇水。
2.4修剪为了保持杜鹃花树形的美观,每年要修剪过多徒长枝和弱枝。一般在杜鹃小苗生长到7-8cm高的时候,就要去除顶端,促使其萌发更多的侧枝。一般经过这一次修剪以后,大部分幼苗能长出3个以上的分枝。然后下一年春天在顶芽伸长之前,去除每个枝条顶端的芽,促使其萌发更多的侧枝,这样到第三年的时候,杜鹃就可以长成有六七个以上的侧枝、株型丰满的盆花了。在这以后,大部分杜鹃不再修剪,但是为了杜鹃长势更加茁壮,株型更加好看,建议每年开花以后,要去除那些在底层因为见不着光而长势较弱、下垂严重的枝条,避免营养浪费。
2.5打残花高山杜鹃每年花期过后会有残花留在枝头顶端,如果条件合适或者经过了昆虫授粉,那么这些残花就会逐渐发育为种子。如果不需要做杂交或者留种,那么建议把残花打掉。因为每年四五月花期过后,枝头就开始有新枝长出。但是如果有密集的种子长出,就会消耗很多营养,导致新枝生长不良甚至长不出来。因此,打残花是一件比较重要的工作。
3繁殖方法
一般有:种子繁殖、扦插和嫁接繁殖。由于这3种方法繁育的种苗变异性大、成活率低,我们不常用,所以不详细介绍,隆德通常采用的是组培苗。
4常见病虫害防治
杜鹃常见的病害有茎腐病、叶肿病、叶斑病和褐斑病,象甲虫。
4.1叶肿病症状:发病叶片正面初为淡黄色半透明的圆形斑,后为黄色,下陷;叶背面淡红色,肥厚肿大,随后隆起呈瘿瘤,瘿瘤表面有厚厚灰白色的粉层,如饼干状,叶枯黄早落。严重时叶柄病斑连片,畸形肥厚。嫩梢发病时,顶端产生肉质莲状叶,或为瘤状叶,后干缩为囊状。花瓣感病后,异常肥厚,呈不规则的瘿瘤。花芽受害成为肉质变厚变硬。发病规律:病害一年发生两次,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以春末夏初最常见,3-5月较严重。温度较低,月平均气温在15-20℃,相对湿度为80%以上,阴雨连绵,阳光不足,植株生长柔嫩,病害容易流行。防治方法:在发病前尤其是在抽梢展叶时可喷洒1∶1∶200的波尔多液,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发芽前可喷施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200的波尔多液2-3次,通常隔7-10d喷1次;发病后可喷洒65%-8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3-4次,隔7-10d喷1次。
4.2叶斑病症状:发病叶片上会出现椭圆型、长条形浅红褐色或黑色病斑,周围有褪绿圈,后扩大呈不规则大斑块,病斑上产生黑点。一般在杜鹃的下层光照不足的老叶片上容易发生,但是严重时新叶也会发生,并出现干枯和掉落现象。发病规律: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雨传播侵染寄主。杜鹃叶斑病夏季高温容易发病,但在温室中四季都可发生。连作、过度密植、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均有利于发病。防治措施:于5-8月喷施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20%粉锈宁4000倍液、50%代森锰锌500倍液,隔10d喷1次,共喷7-8次,能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展。为防止叶片黄化,还可增施硫酸亚铁。
论文摘要三白西瓜属于晚熟品种,生长时间长,植株生长势强,果实个大。威县采用露地直播方式栽培,三白西瓜在普通西瓜收获后的9月下旬(中秋节前后)上市。在三白西瓜的栽培中,应注意地块选择、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工作,以有效地获得三白西瓜种植的优质、高产。
三白西瓜,即西瓜白皮、白瓤、白籽。三白西瓜皮如玉、瓤如脂、籽如珠,是河北省威县的特产。该西瓜除具有普通西瓜的特性外,还富含18种氨基酸,并且铁、钾、硒含量高,具有清嗓利喉、生津止渴、通肺润腑、清肠健胃等药用价值。笔者根据多年的种植经验,总结出一套较为成熟的三白西瓜无公害栽培技术。
1地块准备
1.1选择地块
种植三白西瓜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砂质壤土,并且附近无污染源,前茬作物以玉米、谷子、小麦茬为好,忌用花生、豆类和蔬菜作西瓜的前茬。非嫁接栽培时,需轮作7~8a。
1.2整地施肥
三白西瓜属于大果型果实,需肥量较大。生产无公害的三白西瓜,应增加基肥的用量,基肥以土杂肥为主的,减少追肥的次数和用量。播种前深翻的同时,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75t/hm2,过磷酸钙600~750kg/hm2和硫酸钾300kg/hm2,或草木灰600~750kg/hm2。有机肥2/3撒施、1/3施入瓜沟,将肥料与土壤混和均匀,化肥全部施入瓜沟内。
1.3做畦
河北省中南部种植西瓜多采用平畦,畦面做成大小畦,小畦畦宽60cm,小畦内开沟播种,紧邻小畦做成宽1.3m的大畦,大畦作为瓜蔓爬用。做好畦后,播种前2~3d浇水洇地,待播。
2播种准备
2.1选种
三白西瓜一般为自留种,播种前,要选择表面光洁、大小均匀、籽粒饱满、成熟度高、纯度高的种子。
2.2种子处理
将种子放入55℃的温水中,迅速搅拌10~15min,当水温降至40℃左右时停止搅拌,继续浸泡4~6h,洗净种子表面粘液,将处理好的西瓜种子用湿布包好后放在28~30℃的条件下催芽,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2.3播种时间
河北省中南部在4月下旬至5月初,当10cm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
2.4播种方法
三白西瓜是大果型的,栽植密度较小,一般6000株/hm2左右,株距80cm,行距是200cm。播种时按预定的株行距,开深3~4cm,长约13cm的播种沟,每沟按等距平放4粒种子,播后覆土。
3田间管理
3.1苗期管理
西瓜幼苗期需水量较少,土壤墒情好时开花坐果前不再浇水,干旱时可采用开沟暗浇的方法,浇水要小量少次,并且选择上午浇水;当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开始间苗,共间苗3次。第四至五片真叶展平时定苗。定苗前后地面覆盖率低,易滋生杂草,应勤除草。通过中耕,保持土壤墒情,提高地温。
3.2伸蔓期
从第四至第五片真叶团棵到留果节位雌花开放为伸蔓期。西瓜团棵后,为促进西瓜植株营养器官迅速形成,在伸蔓初期结合浇水追施速效氮肥75kg/hm2,如施入西瓜王、康兴西瓜冲施肥,追饼肥750~1050kg/hm2或复合肥150~600kg/hm2。施肥时在瓜沟一侧离瓜根10cm远处开沟或挖穴施入。伸蔓前期要促进植株形成强大的营养体系,为坐果打基础,伸蔓后期要控制植株营养生长,可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如“中垦、康兴”等促花促果。
3.3结果期
结果期根据果实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及形态特征又分为座果期、果实膨大期和果实成熟期。
3.3.1座果期。为了防止疯殃、落花、化瓜,一般不浇水施肥。
3.3.2果实膨大期。果实迅速生长期,需水需肥量最大。从果实褪毛开始浇第一次水,以后每隔3~5d浇1次水,如此连浇2~3次,瓜畦的小畦和大畦都要浇,水量要大,每次浇水一定要浇足浇透。在浇水的同时追施膨瓜肥1次,膨瓜肥以速效肥浇水冲施为主,如西瓜王150kg/hm2或康兴西瓜冲施肥150kg/hm2,促进果实膨大。
3.3.3果实成熟期。水分供应要均衡,防止忽干忽湿而造成果实开裂。采收前7d停止浇水,促进果实内含物的转化,提高果实品质。
4植株调整
4.1整枝,打杈,压蔓
三白西瓜坐果前要及时抹杈,除保留坐果节位瓜杈以外,其他全部抹除,坐果后应减少抹杈次数或不抹杈;三白西瓜多采用双蔓整枝,每行瓜秧双蔓顺着一个方向生长。第一次压蔓应在蔓长40~50cm时进行,以后每隔5~6节压蔓1次,一般压3次即可。压蔓时要使各条瓜蔓在田间均匀分布,主蔓、侧蔓都要压。结果处前后2节不能压,结果处前要轻压,以免影响瓜的发育;结果处后重压可促进果实发育;西瓜在定个后,蔓叶铺满地面时可进行摘心。
4.2选瓜,留瓜
三白西瓜一般每株选留1个果实,多选择主蔓上第二至第三雌花坐果,果实基本位于离植株根部2/3畦宽处,同时在侧蔓第二至第三雌花选留1个瓜。待西瓜果实生长至鸡蛋大小,开始褪毛时,说明果实基本已定,可从主、侧蔓上选留的果实中选择1个长势较强、果型端正的瓜留下,另外1个除去。
4.3垫瓜,翻瓜
西瓜果实生长至拳头大时,把果实下边的土垫高,拍成斜坡状,并把果实顺直在斜坡上,也可用草圈垫瓜。垫瓜可防止积水烂瓜,也可减少病虫害;果实定个后,每隔3~5d,将果实翻动1次,使果实着色均匀。翻动时,按同一个方向轻轻翻动,每次转动角度不要太大,不超过30°,注意不要扯断果稍和果柄,翻瓜要在下午进行。
4.4晒瓜,盖瓜
果实幼小时,果皮表面含有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因此要晒瓜促进果实生长发育;当果实接近成熟时,日照强度增大,为了防止日灼,要用杂草或瓜叶盖瓜。
5病虫害防治
露地栽培的三白西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枯萎病、病毒病、白粉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棉铃虫等。生产上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的使用要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使用绿色生物农药,果实采收前15d停止用药。5.1病害
5.1.1炭疽病。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并实行5a轮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雨季要注意排水。地面铺地膜、草圈等防止瓜果直接接触地面。初期发现病株时,及时摘除病蔓、病叶,可喷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
5.1.2白粉病。进行土壤消毒,实施轮作种植;合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抵抗能力;及时摘除病叶,集中烧毁,以防病菌传播蔓延。发病初期可喷施25%粉锈宁2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35%瑞毒铜500倍液等,效果显著。
5.1.3病毒病。种子处理,铲除田边杂草,合理施肥和用水,培育壮苗、壮秧,田间及时消灭蚜虫。发病初期开始喷施500倍液的病毒必克、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植病灵Ⅱ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d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5.1.4枯萎病。种子处理,用种子重量0.4%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实行轮作,采用西瓜配方施肥,重施基肥,施腐熟的有机肥;畦面铺盖地膜、草圈、麦秸等垫瓜手段。
5.2虫害
5.2.1蚜虫。瓜蚜繁殖快,密集为害,防治重点为苗期和结瓜期。播种前彻底清除前茬和杂草,露地栽培播种时可铺银灰膜避蚜。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的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注意药剂喷到叶背。
5.2.2红蜘蛛。铲除田边杂草,清除枯枝老叶,消灭越冬虫源和早春寄主。药剂防治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要在零星发生时及时防治。
5.2.3棉铃虫。通过冬耕和播前精耕细耙杀死部分虫蛹,利用其趋光性设黑光灯诱杀成虫。药剂防治可用1.8%的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或用BT乳剂1000倍喷雾。
6采收
三白西瓜从播种到收获为85~95d,产量为45t/hm2左右,一般单瓜重7.5kg,最大单瓜重12kg以上。
采收标准:果实成熟根据生理发育时间和形态特征进行综合辨别。果实成熟时,果柄茸毛大部分消失,蒂部向里凹陷,果皮表面光滑发亮、纹理清晰,用手指弹果实,声音混浊、沉重,发出“嘭嘭”响声。另外,一手托瓜,一首轻拍上部,手心感到颤动为熟瓜的标志。
采收时用剪刀将果柄从基部剪断,每个果保留一段绿色的果柄。最佳采收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14时。
7分级,贮藏
7.1分级
三白西瓜收获后,应按果实的果形、色泽、新鲜洁净度、发育情况、有无外伤、有无病虫害进行分级。分级标准:一级果果实端正,色泽鲜亮,新鲜洁净,无外伤,无病虫害,纵长36~39cm,横长27~29cm,重量9~12kg;二级果果实端正,新鲜洁净,无外伤,无病虫害,纵长32~35cm,横长24~26cm,重量7.5~9kg;三级果果形稍差,色泽稍差,无外伤,无病虫害,纵长28~31cm,横长20~23cm,重量6~7.5kg。分级后包装,装箱。
论文摘要从选种、选地、深耕、整地、起畦、合理密植等方面介绍了海南省花生栽培技术。
花生是海南省的主要食用油料作物之一,一般1年种植2造,分春种和秋种,一般以春种为主,整个春种的生育期为115~125d,秋种110d左右。根据海南省产区特点,栽培上要求全苗、壮苗、早分枝、多分枝,从而促进花芽增生,为花多、花齐、针多打下基础,花生进入营养生长阶段,要防止徒长倒伏,开花后保护好叶片。
1选种
选择优良丰产的优质品种是关键的栽培技术之一,目前比较适合海南种植的优质丰产品种有汕油523、湛油12-1、粤油551等。这些品种属连续分枝和连续开花型,一般有二次侧枝,极少有第3次侧枝,主茎高度与第1对侧枝长度较接近;叶色多为浅绿、叶片较大;花期较短,开花结荚集中;成熟较一致,饱果率高,成熟后荚果不易脱落,收获省工。其生长在肥力高、促水性良好、疏松透气的轻质沙壤土上时,所结的荚果表面光洁,壳薄籽粒饱满,品质好、产量高,一般产量为3750~4500kg/hm2。
2选地
花生虽然适应性很强,能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种植,但选地时宜选择交通方便,排灌系统良好的土壤,且以轻沙土壤为适宜,因为有一定肥力又较疏松的沙土壤,通气性、透水性良好,能保证果针顺利入土,为生产高产优质花生创造良好的条件。
3深耕
花生结荚一般在30cm的耕作层中,经多年种植花生的经验证明,深耕的同时结合施入优质腐熟的有机肥,能改善并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有利于花生根系的生长,提高根系的吸水、吸肥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从而使花生获得较大的增产。
4整地、起畦、合理密植
种植花生要提前整地,因提前整地能使土壤有一段较长的时间沉实和晒白风化,以达到种植花生“上松下实”的整地要求,提早整地能保持土壤温度,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还有利于增施有机肥和石灰等。在深耕改良土壤的基础上,宜进行精耕细作,三熟制水田地区,在前造作物收获后立即犁田、晒白,播种前,再进行二犁二耙,务求做到地平、地整、地细、地碎、地松和地润才播种,冬闲田及旱坡地也应提前在冬季整地,犁耙细碎平整,待春雨来时播种。花生田一般采用畦作,因畦作利于提高表土温度,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土壤冲刷利于中耕除草和培土,还有利于下针结荚和收获。畦作方式:畦宽1.5~1.8m,畦高12~18cm,畦面宜造成龟背形,株行距一般13cm×24cm,用种量187.5~225kg/hm2。全田要开好三级排灌沟。
5晒种
晒种也是种植花生不可缺少的一个技术环节,即在播种前要带壳晒种,晒种可加速种子的代谢活动,提高种子的渗透性,增强种子的吸水力,促进种子萌发从而提高出苗率。切记:晒种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晒1d为宜。
6适期播种
6.1春种花生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播种,此时土温高于气温,幼苗地下部生长快,根系发达,有利于地上部生长健壮;分枝早生快发,枝壮节密。适期播种能延长花生营养生长期,使植株积累较多养分,减缓叶片的衰落,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从而达到果多果饱。
6.2秋种花生应在立秋前后播种,此时播种能使植株早生封行,减轻花生中后期雨水对畦面的直接冲刷,减少水土流失,以利于花生下针结荚。
7施肥
花生种植前,在犁地整地时施入混合沤熟肥(磷肥300kg/hm2和有机肥1.5万kg/hm2混合沤熟),并结合撒施石灰1125kg/hm2,草木灰1500kg/hm2。施入充足的有机肥能使花生前期早生快发,中前期保持叶片不易早衰,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给植株创造更多的有机质,从而增加产量。第1次追肥:在主茎有5~6片真叶时施入,一般施尿素37.5kg/hm2,此时施肥能促使幼苗生长整齐、一致。第2次追肥:在初花期施入,一般施尿素75kg/hm2,此时施肥能使花生叶片青绿而厚,有利于花齐、针多。花生结荚后期,应在叶片上喷施云大-120,以提高叶片的活力,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8水分管理
8.1播种至出苗阶段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8.2齐苗至开花阶段该期需水量不多,土壤水分以最大持水量的50%~60%较适宜。
8.3开花至结果阶段该期植株生长发育最为迅速,耗水量大,适宜土壤水分为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最大不宜超过80%。
8.4结荚至成熟阶段该期植株逐渐衰老,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逐渐减弱,为促使荚果及时成熟,提高饱果率,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
9中耕除草与培土
中耕除草与培土是种植花生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第1次中耕应在2片子叶露出地面时进行,此时苗小茎嫩,中耕不宜过度深耕;第2次中耕应在第2对侧枝果针长出时进行,此时掘松土埋窝,培土迎针,为以后果针顺利入土结荚创造有利条件。
10病虫害防治
花生发生的主要虫害有大蟋蟀、金龟子、斜纹夜蛾、蚜虫、蓟马、卷叶虫等;病害有锈病、叶斑病、花生丛枝病等。
10.1虫害防治
10.1.1大蟋蟀和金龟子。在播种前施10%丙线磷颗粒15~60kg/hm2,以炒熟的花生搅拌适量好年冬诱杀成虫。
10.1.2斜纹夜蛾。在斜纹夜蛾3龄前用8%锐劲特或48%乐斯本进行喷雾。
10.1.3蚜虫和蓟马。应及时用10%吡虫啉1500倍进行喷杀。
10.1.4卷叶虫。可选用8%锐劲特1500倍进行喷杀。
10.2病害防治
10.2.1锈病。用50%胶体硫150倍或可杀得2000倍进行防治。
10.2.2叶斑病。花生丛枝病为病毒性病害,一般为蚜虫带病毒进行传播,因此在防治时,应消灭田间的蚜虫,进行田园清洁,消除田园周围的杂草,田间发现病残株时应及时拔除,以免引起病毒传播,减少病害。
10.2.3花生丛枝病。选用抗(耐)病高产良种,适时播种,加强检查,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及早喷药除虫控病。
11适期收获
适期收获是花生丰产优质的重要环节,收获期应根据花生的成熟特征、生育情况和气候条件来确定。采收果实前,一般的鉴定方法是在太阳落山时,花生的叶片不会闭合为成熟期,此时花生整个植株的生长力已减退,叶片的光合作用降低,植株的顶端已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变黄,基部叶片已大量脱落,是采摘果实的时期。
参考文献
[1]王光平,陈景锋.秋花生种植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9):13.
[2]杜开恒,庄运光.春花生丰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2):13.
论文摘要介绍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培育壮苗、大田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油菜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1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杂交、高产、抗倒、耐渍良种,目前主推油菜品种有德油6号、德油8号、蓉油4号、秦油七号、秦油十号、浙双6号等。
2培育壮苗
2.1选择苗床,适期播种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并且1~2年未种植油菜或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苗床与大田比1∶(5~6)为宜。育苗移栽最佳播期为9月10~20日育苗,适宜苗龄30~40d。也可按早栽早播、迟栽迟播的原则分期播种。采用撒播方式,均匀播种,播后拍实畦面,使种子与土壤密接。杂交油菜大田用种量1.05~1.50kg/hm2。
2.2苗床合理施肥,少量多次
秧地平整后苗床用腐熟人畜粪15t/hm2、过磷酸钙300kg/hm2、尿素67.5kg/hm2均匀撒施作基肥。施肥后整做苗床,苗床宽1.5~1.7m,播种前浇1次透水。播种后如遇干旱天气,可覆盖少量碎稻草,并浇水保湿,争取早出苗、早齐苗。四叶期前看苗施肥1~2次,每次用稀薄沼气液7500kg/hm2或尿素45~60kg/hm2对水1500kg泼浇,四叶期后控制肥水。移栽前4~5d施好起身肥,苗床浇施尿素112.5kg/hm2。
2.3早间苗,稀定苗
出苗后要进行间苗,第1次间苗在齐苗后第1片真叶期进行,做到苗不挤苗;第2次间苗在第2片真叶时进行,做到苗不搭叶;3叶1心时定苗,留苗120株/m2左右。
2.4化学调控,防病治虫
油菜化控很重要,当油菜秧苗三叶期时喷施150mg/kg多效唑溶液,可促使油菜秧苗矮壮,根颈粗壮,绿叶多,叶色深。喷雾时要选择阴天或晴天无风下午喷施,做到细雾匀喷,避免重喷或漏喷。二至四叶期注意蚜虫和菜青虫的防治,可用敌杀死、乐果乳油、吡虫啉等喷雾。
2.5分级分批移栽
移栽时先拔大苗、壮苗,做到带肥、带药、带土移栽,避免秧苗损伤。另外,加强对弱小苗的施肥管理,促苗升级。
3大田移栽
3.1栽前精心准备
在大田栽前要开沟,特别是水稻田和河滩地要开好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含水量。坚持晴天爽田移栽,如遇雨天田地烂,应先开沟排水,不要冒雨抢种。同时要杀灭田间老草,移栽前3~4d,大田用10%草甘膦7500mL/hm2或41%农达2250~3000mL/hm2或20%克无踪2250mL/hm2对水675kg均匀喷施。
3.2适期早栽,适度稀植
适时早栽有利于迅速活棵,发根长叶,积累营养物质,促进冬发,增强抗寒能力,保证壮苗越冬。适宜秧龄为35d左右,宜在11月上旬前移栽完。移栽行株距40cm×20cm左右,大田栽12万株/hm2以上,迟栽植或肥力差的田块栽植15万株/hm2。
3.3严把移栽质量关
在拔秧起苗、定植时应力求减少对叶片和根系的损伤,多带护根泥土,使新生根系生长速度快,油菜苗活棵恢复生长的时间短。定植前如苗床干硬,要在起苗前一天浇水,使苗床湿润土壤膨松,便于起苗。移栽时要求边起苗,边移栽,边浇定根肥水;要求每行都要栽直,根要栽正,每棵要栽稳。
3.4科学施肥,浇好定根水
油菜移栽前,大田用土杂肥22.5~30.0t/hm2作基肥。移栽时,用45%氮磷钾复合肥300~375kg/hm2,过磷酸钙105~150kg/hm2,硼砂10.5~15.0kg/hm2拌适量细土压在根边,栽后当天或次日用稀沼气液浇施,及时供给养分,以促进根系生长,使油菜苗早活棵。
4田间管理
4.1追施提苗肥
移栽油菜成活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一般用稀薄腐熟的沼气液15t/hm2或尿素112.5kg/hm2对水浇施,以利幼苗在寒冻来临前迅速生长,达到壮苗越冬。
4.2重施腊肥,防冻保苗
腊肥是油菜进入越冬期施用的肥料,腊肥以农家有机肥料为主,如猪、鸡等粪肥,用15t/hm2以上,铺于行间,达到防冻保暖的目的。此外结合增施钾肥、培土壅根等也可有效地减轻冻害。天气冻害严重时,要覆盖稻草保持土壤墒情,可有效地预防、减轻冻害,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具体方法:大田用干稻草4500~5250kg/hm2,均匀铺盖在畦面的株行间。
4.3补施花薹肥
3月上旬大田用尿素105~150kg/hm2对水浇施,促进抽薹,4月上旬看苗补施花肥;同时在蕾薹期或初花期用浓度为0.2%~0.4%的硼砂溶液叶面喷施,防止花而不实。
4.4排水防渍
春后要及时清沟理水,排水防渍,以促进油菜根系生长,防止下部叶片过早枯死,提高油菜抗病能力。
5病虫害防治
油菜病害主要有菌核病、霜霉病(龙头病)等。可在3月下旬油菜初花期用70%甲基托布津1.5kg/hm2或40%菌核净450g/hm2或80%多菌灵超微粉2.25kg/hm2对水喷施,隔7~10d治1次,连续防治2次。虫害主要有蚜虫、青虫、潜叶蝇等,发生时可用吡虫啉、毒死蜱、乐果乳油等药剂防治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