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5-04 23:2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闻一多先生的事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事迹

第1篇

一、听读训练

《新课标》中对“听读训练”有这样的规定:听读记叙性的文章,听清楚所写的人和事;听读说明性的文章,抓住被说明事物特征;听读议论性的文章,听出作者的观点和理由。这指明了听读训练的标准。以《最后一次演讲》为例,要求学生听教师第一遍范读之后,说说这篇讲演稿表现了闻一多先生对李公朴烈士和爱国民主运动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特务又是怎样的感受。听读第二遍朗读以后,理清闻一多这篇讲演稿的思路。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感受这篇讲演稿的内容和语言特点。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作者对三拳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为把这大同小异的三拳写得精彩,作者做了精心设计,三拳三个落点,三拳三个比喻,三个比喻分别从味觉、视觉、听觉去形容郑屠被打后的情形,想象丰富,句式既整齐又富于变化。读后请学生谈感受,方方面面都可以。如果教师读得够味,学生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就会将自己最真切的感受说出来,类似的文章像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以其优美的意境调动学生听觉感受,唤起学生说的意识。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学生的听说意识,训练了听说能力。

二、听问训练

这是要求学生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或集体回答的常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运用它并不难。关键是如何调动学生听说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思考。如《看戏》第一段写“闷”:“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子也是静静的。”单写“没有风”,“闷”的意思也有了,为什么要写“古树是静静的”,还要写“树叶子也是静静的”?通过这样的听问训练可以促使学生仔仔细细的阅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揣摩作者精于遣词造句的语言艺术。再如《白杨礼赞》中,第一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紧扣标题,起笔有力,赞美之情破空而来,给人深刻印象,可课文第二段作者却宕开一笔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作用是什么?这样的训练,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听记训练

《新课标》对“听记训练”有这样的规定:听课、听报告,能做记录,不遗漏主要内容。凡是有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对当堂所学知识均能消化吸收。可时间一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尤其是关键词句的含义、文学常识知识等不能准确表述。为消除这种现象,我从初一起就要求学生记笔记。起初是我告诉学生该怎么记,记什么。训练到一定程度后,放手让学生记。由一周查一次到最后一月查一次,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抓住要点且有所创新。这样做既深化了听说训练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口头复述训练

对于一些篇幅较长,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适时地要求学生口头复述,这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系统、连贯的听说能力,大有好处。如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三个典型事例,在班中开展组与组之间复述三个故事的比赛。要求复述者注意复述的要求;听者则要注意复述中最精彩的语段和最明显的失误。通过这样的训练,既调动了学生听说训练的热情,又达到了学习、掌握典范语言的目的。

五、写作中的听说训练

写作教学中,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听说诱导,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又可促进听说能力的提高。

在写作教学中,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审题,明白写作与做人的关系。在写作中把各类文体的训练与热爱祖国、关心集体、讴歌改革开放、学习英模、陶冶情操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举国上下学习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时,向学生宣讲孔繁森的事迹,展出孔繁森事迹的图片,并结合应用文教学让学生写《给孔繁森同志夫人——王庆芝大妈的一封信》。其结果,学生的封封信里都洋溢着对孔繁森同志的无限崇敬和怀念的感情,纷纷表示要以孔繁森同志为楷模,以爱国奉献为己任,当好跨世纪的接班人。这样,使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思想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六、课外活动中进行听说训练

当前语文教学面对的学生富于开拓创新精神,面对的社会五彩缤纷、信息繁多,因而学生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为此,教师务必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关心、支持、参与他们的课外活动,从中有效地进行听说训练。例如,鼓励学生办好手抄报,引导他们以小报的形式来反映多彩的校园生活,探讨当代青年的使命,人生的价值,表彰先进,弘扬正气。再如,积极配合团委组织的演讲会、黑板报评比、一年一度的迎春文艺展等等,发挥各方面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从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第2篇

同样学陶瓷设计、毕业于英国威尔士大学卡迪夫艺术学院的何一沙,不像蔡塞尔所做的陶瓷作品充溢着工具主义的美感。何一沙要表现的是一个久远得仿佛坐时间机器都难以快速到达的时代与人物,她只不过是借“九歌”、“山鬼”乃至屈原的文化符号意义,来完成其艺术上的再创造与象征罢了。

正如也非常爱以屈原及其作品作为丹青原型的名画家傅抱石所说,画屈原及文学作品的形象及题材上有明显的程式化及因袭倾向,形象则多拟李龙眠、陈老莲,而题材则多袭“二湘”与“山鬼”等。在郑振铎、阿英、姜亮夫、汤炳正等专家提及的关于屈原及其作品的美术创作里,明显没提及西画,大约是这样表现的人太少,即便偶有涉猎,亦籍籍无名,只好付诸阙如。

如果有人想在表现屈原及其文学作品的画种上抢得先机的话,我觉得最合适的莫过于闻一多先生。很多人似乎搞忘了他留美时学过西洋油画,这样的才能后来完全废置不用,实在可惜。不过问题在于,就是他继续用油画表现屈原的话,或许会表现出一点惊世骇俗的东西亦未可知。因为他赞同另一位古典文学研究者孙次舟考证出的屈原是个同性恋的结论。

对屈原及其文学作品的美术表现形态及材质等略作考证,并不算多此一举。因为只有放置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更加窥看出何一沙这个“读《九歌》”画展的特殊性。何一沙的“楚辞图谱”系列水彩画甚至有很强的装饰感,不放过其间的轻盈俏皮,有点植物精灵的味道,但绝不是你一看就大叫起来的变形,如《石榴籽》等便是如此。而水彩画《山鬼》看上去不食人间烟火,稍有抽象变形,却别有可爱之处。但这可爱之处与不少画同题材的男画家眼光,还是略有不同,并不存在要去媚惑谁的意思。而《等待中的山鬼》则人形而狐媚,在短章小幅中显得那么独立苍茫,既有人的气象,也有非人间的神韵。

更加让人开眼的是,何一沙用陶与瓷的组合,完成了在材质上对屈原及美术作品表达的新拓展。何一沙的陶瓷并不以体积取胜,但乳白瓷的“山鬼”,配上粗厉的水墨陶形,运用符号的形似。来表达“山鬼”的孤独与困守。当然这些只是我们观者的解读,而作者的意旨可能是通过材质符号的摆放,产生一种装置感,其观念美术的意味,在现实与历史间游荡。而其中两件瓷版画,则是把设计与绘画,以及现实烧制的实际工艺结合起来,完成了更加有装饰意味的综合。在这种意义上看,何一沙是从偏旁杀人了蔡塞尔的领域。

传统绘画总是让人注意其人文味道,而忽略其独立的形式感。因为即便非常有名的画家,不背负一点忧国忧民的意涵在里面,自己就觉得不好意思向观众交差似的。传统绘画从技巧上已臻多样,但在画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事迹时,总是被历史的重担把有意味的艺术形式给“镇压”了,而何一沙在这方面得到了解放。倘使我们放弃审美上严重的路径依赖,我觉得你对美的拥抱,就像善处亲密关系的高手一样收放自如。

第3篇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细细品味这段文字,新的课程理念把音乐课程的实践性放到了突出的位置。都说音乐能舒展人的心灵,但是,光有感受欣赏,没有全身心地动口动手,那这种“舒展”就是有欠缺的,是脆弱的,是苍白无力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目光紧紧聚焦在“感受与欣赏”这一学习领域,而应鼓励学生动一动演一演。正所谓“一枝动,百枝摇”。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一展才能的“舞台”,促使学生主动投入,通过亲自实践,经历由不知到知道的过程,经历由不会到会的过程,经历由不能到能的过程。例如,在《苹果丰收》的教学中,先播放背景音乐《苹果丰收》,让学生仔细聆听感受乐曲情绪,想象丰收的场面;然后播放多媒体《丰收的果园》;最后,分小组在背景音乐的配合下参加表演,老师到各组进行指导。如此,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滋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作为一线音乐教师,不能在单纯领唱的圈圈里打转转,或者裹足不前。新版音乐教材在编写别强调要加强感受欣赏与表演创造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教师要尽可能地拓展学习方式的领域,尽可能地加强欣赏与表演的自然过渡。可想而知,由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必将引领学生步入更加馥郁的音乐王国,必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从被动接受到自主选择

当儿童被动地听被动地唱时,他的记忆一定不够“牢固”,难有长久的印象,也难以打动人心。“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点燃学生兴趣之火最好的办法无疑是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就小学音乐而言,应该从学生的童真童趣童心出发,让学生自主设计或选择一些趣味性生成性的音乐活动或情境。如果这样的“自主”能够在一定的铺垫酝酿之后悄然打开学生的兴趣之门或情感之门,说不定会有意料不到的惊喜或收获。例如,针对“音乐湖”中的音乐故事和封三的内容,无论是表情朗读也罢,“画外音”的讲述也罢,还是音乐历史知识的了解也罢,应该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如,有的孩子喜欢古典乐曲,有的则喜欢流行音乐,有的喜欢民谣,有的喜欢爵士……在合唱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唱准和唱好。比如,五音不全或处于变声期的孩子就不能强迫,但是,可以让这样的孩子做老小指挥小伴奏等。帕克•帕尔默说:“在每个教育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在学生自主选择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绝不能硬性地强迫学生。充分地放权,意味着一种民主平等氛围的生成,意味着一种令人舒服的温度的蔓延。当然,教师并非是清闲者,相反,教师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以便考虑并组织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

三从技能训练到情感体验

第4篇

关键词:中学语文,德育教育

黔南州选用的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就蕴涵着极其丰富的德育内容,选文不仅体现语文工具性,更凝结着古今中外熠熠生辉的思想精华,比如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崇高情感,勤劳朴实、诚实可信等传统美德,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等优良品质,教师要善于因文释道,使学生能从这些作品中接受熏陶,提高修养。

一、情感教育

1.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爱国主义从来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管子・牧民》“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②就提出了这个观点。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不同于政治课的说教和概念化,它以典型的人物形象、感人肺腑的事迹和优美动人的语言来感染学生。教师只要因势利导,自然能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提高民族自尊和自强不息的奋斗激情。诸如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等从不同角度歌颂祖国,激发学生爱国之情。而八年级上册的《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赵州桥、苏州园林等绮丽的风光。祖国壮丽的山河,欣欣向荣的面貌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

2.培养爱亲人、重友谊的情感

语文教材中不少篇章洋溢着浓郁的亲情氛围,语文不应当成为干瘪的说教,只有利用课文,结合学生自身实际,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让学生感受到骨肉亲情感人“母爱”的力量。《藤野先生》写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特别是当他在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恩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像《风筝》、《羚羊木雕》等课文均是很好的范文。

3.培养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感

经济的发展让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尤其是城内的一部分学生居住在环境幽雅的小区或者别墅,条件是好,但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生活空间,容易形成孤僻、压抑的心理。语文教材到处渗透着开导的良药。《人生寓言》告诉学生:人生有财富和不幸,生活有得有失;如何面对财富和不幸,关键是大家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困难中锻炼个人的意志。

二、美德教育

1.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许多人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传统已逐渐淡忘。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来说如何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优良作风显得尤为重要。不懂得节约、不懂得奋斗的人,将是一个平平庸庸、胸无大志的人。语文教材中,表现这方面美德的内容是很多的。如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在苦难中长大》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艰难,现在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通过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批判了贪图安逸的人生态度,倡导忧患意识,明白节俭的重要性,认识“要富日子穷过”的原则。

2.助人为乐和严已宽人的教育

关心他人、助人为乐,历来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培养青少年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也是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方面。如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告诉学生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道德情操和人生修养的教育

人的行为是社会行为,必然对社会产生影响。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行为结果对社会大多数人有利有益,这种行为就是道德的。人的心灵美实质上就是道德美。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道德具有历史性和社会性,但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作为历史发展到一定阶级的精神产品,并不全盘否定历史上所有的道德传统。事实上,历史上的道德伦理对学生社会主义道德情操的形成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孟子的“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语文教材的传统名篇中这些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中学生道德品质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然,培养社会主义道德情操更要发扬我们无产阶级革命先烈、前辈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传统和崇高品质,七年级《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就是很好的文本。除了中国传统革命英雄人物的影响,外国文学的选文中也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中英雄人物的思想言行,对学生施以良好的影响。教学时紧扣作品中的文字,剖析他们的崇高思想和英雄业绩,就能使学生的心中树立爱的丰碑,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

三、人生观教育

德育中要重视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形成中,各种语文信息中的美与丑、善与恶、健康与腐朽经常错综交织,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教师应帮助学生分清良莠,辨别精华与糟粕,在“分析”上多下功夫,并对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及时加以诊治,促其转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德育中必须注意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这种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应该包括诸如热爱生活,热爱人民,具有强烈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构建;包括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构建;包括吃苦耐劳,顽强勇敢,知难而进等品质在内的意志目标构建。

教材中不少体现积极的人生观的内容。《〈论语〉十则》通过用名言来激发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教育学生面对挫折和困难如何坚定自己的意志,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生观。总之,教材中到处渗透着优秀品德的光芒,只要利用好,学生自然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提高人生修养。

德育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内容,德育在教材中的体现也很多,只要恰当利用和引导,会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培养的学生不仅有更高的文化素养,也有更高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第5篇

我们的校歌是发动全体教师集体创作的。师生们履行校训,佩戴校徽,高唱校歌,有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

时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教育原则。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屹立在神秘的银色宝库一一乔治岛上,中国人民为南极勇士们的这一伟大壮举而振奋不已。学校请来了南极考察队的党支部委员给同学们报告英雄们的光辉业绩,随后又举行了“学习南极精神”?演讲会。?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前后,学校围绕着“我为亚运做贡献”、“弘扬亚运精神”等开展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亚运意识,发挥亚运精神,为振兴中华而拼搏。

活动是一种符合青少年心理、性格特征的动态教育。我们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甘肃、青海的名山大川去游览,或开展夏令营活动,使学生对这些美丽的山川名胜产生一种倾心的爱。学校还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组织他们参观兰州科学院、兰州大学、兰化公司的生产厂、刘家峡水电站和龙羊峡水电站,让他们了解祖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

体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这几年我们逐步探索出三条教育途径。

一是学校对优秀运动员采取鼓励政策。1986年,我校田径代表队主力运动员郎秀花选入国家青年女子垒球队,又于1987年到美国参加国际比赛。出赛前,校长和体育教师都先后写信鼓励她为国争光,并用她的事迹教育全校学生。二是由体育教研组编写了《中国现代体育简史》,作为体育室内课的爱国主义教材。三是从1979年开始,学校每年举行一次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象征性长跑。如1979年开展了“由兰州经西宁过唐古拉山口登上世界屋脊一一珠穆朗玛峰”的象征性长跑,198l年开始“从兰州到台湾”的象征性长跑,1985年开始“从兰州到香港”的象征性长跑,1989年开始从“兰州到北京亚运村”的象征性长跑,激励同学们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统一大业贡献力量。

学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情教育,陆续举办了“中国历代著名科学家”报告会,从祖冲之的圆周率讲到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认张衡的地震仪讲到李四光的第四纪冰川,从四大发明讲到人造通讯卫星上天,教育学生不能数典忘祖。

学校还举办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和事件”专题讲座。“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报告会,“一二,九”报告会,观看“老山英模报告团报告”录像等,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开展评论活动,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学校通过文学艺术的评价活动,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教育。l986年有一段时间,学生中流行歌曲特别盛行。于是,我给全校学生作了一个以谈音乐美为主的艺术报告,从《苏武牧羊》讲到《阿里山的姑娘》,从《鲜红的太阳永不落》讲到《十五的月亮》……。我们审定了40首富有爱国主义思想的古今中外的优秀歌曲,录制成《校园歌声》专辑。每天在校园播放,并提倡学生学唱。

挖掘教材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忱中学历史教材中有不少章节的史事记述,我们采用正反历史人物及其活动的比较和对照方法讲述,不仅使学生辨善恶、明爱憎,而且可以激发他们继承前辈的爱国主义传统,为民族兴旺,国家富强、祖国进步献身的精神。还如初中语文课本中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就是爱国民主志士的宣言书和绝命书。他那“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的视死如归的忠诚的爱国之心,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珍宝,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材。

开展军事训练,树立国防观念

军事训练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真刀真枪的刻苦训练,体验军人的生活、军人的感情和军人的追求,?从而树立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感情。我校从1985年夏开始了学生的军事训练。军训学生与部队官兵同吃、同注同练,不仅受到了正规的军事训练,而且受到了艰苦奋斗的教育,增强了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

形势教育也要以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命运,国家的安危进退为宗旨,使大家经常了解国家所处的环境,国家的发展变化,把自己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的方式要多样,要广开言路,平等对话,要置疑解难,点拨诱导。

第6篇

关键词:棒棒灯;社会特性;功能价值;保护传承

流传于文山州砚山县者腊乡、批洒、羊格等地的壮族舞蹈棒棒灯是滇东南壮族民间最具典型性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又称“龙眉登”通过资料查询和访问调查该舞蹈在滇东南地区只流传于文山州砚山县者腊乡、批洒、羊格等几个自然村里,极具保护和研究价值,如何将这一本土特色舞蹈艺术的传统文化底蕴、 表现形态传承下来,又能将这一本土舞蹈文化渗透在课堂中,使本土舞蹈课堂教学作为传承民间文化的一股旺盛的生命力, 是我们文山州舞蹈工作者一直追求的目标,棒棒灯无论是从社会特性,还是功能价值、表演形态,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走进课堂,本文也将就此做一浅述。

(一) 棒棒灯的社会特性

棒棒灯是文山州壮族祖先崇拜的集中体现,当地“棒棒灯”虽无严格的师承关系,举行活动时却有一套完整的仪式及表演体系,是一种集宗教祭祀、舞蹈、体育、娱乐为一体的艺术展现。反映了当地壮族先民的祭祀习俗和传统舞蹈的形式,它的内容涉及到当地壮族历史、生产、习俗、宗教、道德、伦理、民情等各方面,它是当地壮族人民劳动与生活的缩影和文化积淀,表演时完全是以壮族背景文化为依托,将壮族人民在田野乡间的娱神娱己的行为在舞蹈中上表现出来,便于以一种文化知识进入课堂。

(二)棒棒灯的表演形态

棒棒灯表演对活动场地的质地,面积大小,都没有严格要求 ,只要地面较为平整即可,整套舞蹈主要包括“牛头舞”“棒棒舞”和“手巾舞”,其中也穿插一些如“绣球舞”“貂鼠舞”的角色舞蹈。“牛头舞”其动作以抖、踢、跳、转为主,夹杂一些扑跌、跳跃、朝拜等技巧,舞姿勇猛而雄伟。棒棒舞是主要舞蹈,有其规范的套路和队形,以木棍的碰击声作为节奏,其动作舒展大方,具有活力。 “手巾舞”,舞时微摆双跨,双手持巾,作“∞”字舞动于胸前,胯旁或头顶,动作幅度不大但舞风生动柔和,一场好的棒棒灯的表演完能够完美表现壮家人民的历史风韵,再现壮家人的生产、生活的各种场面。

(三)棒棒灯的价值功能

1、棒棒灯的健身功能。棒棒灯表演时每人持两根一尺五寸长的花椒木棒,于胸前和头顶作云手“8”字反复转动敲击,或晃击,发出,“啪——啪——啪”的碰击声,随着清脆而又明亮的木棍碰击声,同时扭动腰肢让跨步左右摆动,伴随脚上的跳步、跃步、转身、弓步、蹲裆步等步伐形成规定的舞姿和队形。在舞蹈时要求膝关节尽量松弛,既柔和又富有弹性,与健身操的技术动作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是舞蹈动作和健身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典型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适中,利以走进课堂锻炼学生体魄。

2、棒棒灯的德育功能。壮族舞蹈棒棒灯是滇东南壮族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祭祀性的原生态风俗舞蹈,文山壮族深受道教文化影响,坚信水有源,树有根,人有祖,相信万物有灵,当地壮族的历史历程,英雄事迹、生产劳动等,不仅激活了壮族后人的民族情怀,还引导和强化壮族后人的道德责任和秩序意识,它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伦理道德和思想信念的形成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教育。

3、棒棒灯的美育功能。棒棒灯属于集体舞蹈的范畴,动作简单,节奏清晰明快,易于掌握是一种普及性的生活集体舞蹈的形式,它在愉悦人们身心,提高人们的审美,掌握礼仪,增进友谊和团结群体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闻一多先生说:“舞蹈是人情感最本质、最单纯的、最激烈的、最直接的表达”。当代教育中我们对学生的教育早已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提高智商仅仅是教育的一个目标,棒棒灯的表演就在于集体的配合,给每位参与的学生营造一个心理相融,良好合作的气氛,极大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及审美能力。

(四)棒棒灯的教育现状

目前文山州学校里的舞蹈教育课程里主要是藏、维、蒙等几种中华民族的传统舞种,对于壮族舞蹈的学习在教学中是很少涉及的,偶有接触也是通过剧目排练或者是当地的文艺演出,更别说是系统学习壮族舞蹈棒棒灯了,文山是壮族聚居的地方有着丰富的壮族舞蹈资源,可是却一样缺少壮族舞蹈教材,究其原因:

一是在教学观念上,地方课程建设的保护性还不够,对挖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重视不够。

二是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对云南的民族地域性舞蹈接触甚少,更缺少研究。

三是可利用的资源资料少,更缺乏系统、实用的教材。

(五)棒棒灯教育的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化建设的加速,文山州大量的壮族民间文化,面临着被现化的历史洪流所淹没的危险,这些文化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只有传承发展才能使它继续世代相承,学校具有传播文化的责任和传授知识的道义,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所长充分发挥学校的文化教育功能,更好地为维护民族文化命脉和民族本土资源服务,积极投入到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中来。

一、把本土文化遗产教育引入到学校教学体系别是本地高校中,合理设置相关课程,加强田野考察通过采风收集与整理素材。

二、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创造出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不断完善充实本土民间舞蹈教材。

三、强本土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素养和培训。

四、借鉴经验,努力配合政府非遗引导工作,加强各校间的交流摆脱盲目自我摸索的困境。

进入21世纪以来,众多的民间乡土舞蹈之所以倍受观众喜爱,这就说明了民间乡土舞蹈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深邃的艺术魅力,文山州壮族舞蹈棒棒灯如果能走进课堂,那么在进行艺术教育的同时,也将完成保护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云南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文山州砚山县资料卷.

[2]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文集 西苑出版社 2003.

第7篇

如何调整教学“引探”策略来适应学生,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其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其探究性学习的意识与能力,这是新课改实践者必须努力突破的“瓶颈”。一旦有所突破,就能达到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生成的理想境界,培育出真正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就会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享受到乐趣,尽情地释放无限的创造潜能。

那么怎样调整教学策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其探究能力,保证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外在氛围

(一)合理组建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创设和谐的教学气氛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你有一只苹果,我也有一只苹果,一交换仍然是一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一交换就会有两种思想。”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对于集思广益,加深对问题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小组合作探究不能流于形式,不能简单地认为让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讨论讨论就是探究了,这种认识是肤浅的,根本起不到共同解决问题的作用。学生学习小组要进行很好地安排和组织,体现互补性。班里的学生要根据学习情况合理搭配,酌情组合。一组之内,不能全是优生,也不能都是学困生。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者要合理协调,这样在探究讨论时可以让优生带动中等生、学困生,让他们得到不同程度地提高。学生个性的差异也要加以考虑,不同性格可以互补,以不至于探究活动开展起来一些组活跃,一些组沉闷。

平常,还要注意协调小组内同学之间关系,若有误会或纠纷,要引导他们及时排解,营造一种亲密和谐、团结进取的良好气氛。

学生分组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时,教师要走下讲台,巡回指导,也可以适时地介入某个组的讨论,和学生平等对话;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探究性学习中的组织、引导、点拨、激励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大胆质疑,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提出或生成问题;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收集证据,形成解释;学生进行成果展示。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课堂教学中,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而教师则是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者,一个好的问题情景,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起学生积极地思考。

问题情景创设可以有多种方法:

⑴联系自然环境与自然现象创设;

⑵联系日常生活现象创设;

⑶联系社会时事与新闻热点创设;

⑷利用师生生活体验与感受创设;

⑸利用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创设;

⑹借助历史典故以及各种小故事创设;

⑺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创设等。

要信任学生,用暗示、赞许的眼神、欣赏的话语来期待、激励和调动学生,相信学生能提出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要善待和注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允许学生提出没有意义,甚至毫无探究无价值的问题,不要轻易否定,更不能泼冷水,挫伤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要不断总结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途径。

二、引导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 ,让学生切实练好探究“内功”

引导学生有效地解读文本、练出具有深探能力的“内功”,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迈好了这一步,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发展才有望突破“瓶颈”,步入正规和有序,才具有将新课改推向深入发展的战略意义。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上对文本的解读居多,而学生的在合作探究中,相互质疑交流的内容,容易纠缠于借助工具书或有关资料就能解决的知识性问题,而课堂时间紧又往往急功近利,更易失之浅薄浮躁,大多不能展开活跃思维、启迪智慧的质疑思辩,从而有所探究和发现。

教师要指导学生静下心来,学会从诸多角度去潜心研读文本,仔细揣摩,找准深入探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大胆质疑,发散思维,就可逐步练好他们的探究“内功”。选取的诸多角度可以是:

1.揣摩题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选材特点。为表现同一中心,可以选取不同的题材。作者写作时手边的素材往往很多,他是经过反复斟酌,精心筛选而选定的。如大千世界之中,和人一样曾遭遇过不幸的事物很多,而《紫藤萝瀑布》的作者宗璞,要表现战胜不幸,在生命的长河中奋进的思想感情,为什么偏偏选写紫藤萝花,而不选写其他同样可以赋予这种象征意义的事物呢?比如梅花、青松、江河之类。循此深究下去,学生可以扪及作者的思想历程,发现其细腻的情愫;可以体会到选材的新颖,写作的别致,理解个性化表达和异曲同工之妙等。

2.探究意蕴。解读文本,不能撇开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试图表现什么,赞美什么,或讽刺、抨击什么等,有的较为含蓄深刻,则需要引导学生从立意方面入手去研读探究。如《变色龙》一文,情节简单,语言通俗易懂,学生初读会觉得作者写一只狗咬伤一工匠的手指,警官煞有介事地断案,似乎有些无聊,似乎只是在讽刺警官趋炎附势。如果结合俄国社会当时黑暗现实进行思索分析,学生就会发现作者的笔触是指向当时的沙俄专制制度的,小说表现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3.剖析结构。将不同的文本结构进行比较,学生可以发现和提出许多问题。将《邓稼先》与《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两文结构剖析比较后发现,同是叙写先进人物、典型事迹,而对众多事例的安排结构上,前者以小标题组织,后者按事例属性组织。学生就可探究下去,两种处理,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呢?是否可以互换呢?……

4.欣赏表现手法。如《爱莲说》中,周敦颐托物言志,盛赞莲之高洁,贬斥象征富贵的牡丹,可也提及陶渊明喜爱的,看似冲淡主题?而从表现手法方面去欣赏,学生就会探究领悟到正反对比和类比映衬的特点与作用。

5.分析人物。抓人物性格特点,作为思维发散点,可以引来许多探究点:人物各自是什么性格,怎样形成的?作者塑造这种性格有什么典型意义?如用这种眼光去读《故乡》,就文中的闰土、杨二嫂,学生会提出许多有探究价值的问题。

6.推敲情节安排。小说的情节多系作者为表现人物而虚构安排,如果让学生试将某些情节变更一下,特定性格的人物又该有哪些表现呢。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就有学生质疑探究:如果改写于勒在船上认出了菲利普夫妇,情节又该怎样发展?菲利普夫妇又该如何去刻画呢?这与原作相比高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