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2-06-04 20:34:2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校园文化发展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校园文化发展论文

第1篇

摘要:学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也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交往,传承文明,传播先进文化、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生活理念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校园;体育文化;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K82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97-01

1 校田体育文化现状

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开展中,很多学生未能参与到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来,教学方法也过于传统,不注重创新,忽视教学过程。满足不了学生对的体育活动的需求。不仅如此,现在还有很多的中小学(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乡村及偏远山区),没有配备专职的体育教师,其中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及教学能力的参差不齐也是一个主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过分集中,体育设施建设和体育经费的投资比例的偏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体育活动的需要,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还任重而道远。

2 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作用

2.1 校园体育文化对在校学生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健身价值,主要体现在:改善和提高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这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头脑始终保持清醒和思维敏捷;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娱乐的价值。在校园里,繁忙、紧张的学习,常使学生感到焦虑和疲劳,而松弛情绪,消除疲劳的最佳方法就是从事体育活动。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不管是竞技项目还是休闲项目,普遍都带有娱乐色彩。全身心的投入到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中来不仅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享受生活乐趣的目的,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和谐健康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交流情感的价值。学校生人格社会化形成的主要场所,对其人格的影响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方式以及校园体育文化的环境和氛围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为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学校之间,甚至学校和社会之间提供了一个共同交流的场所。通过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不仅让学生与学生与教师之间彼此交流情感,还增进了友谊,培养学生的意志,不畏艰难险阻、勇于创新、自强不息的思想品质。

校园体育文化具有社会价值。体育运动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无论是作为手段,还是作为内容,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服从团队和裁判的规则意识,挑战生理极限的挑战精神,这些都是现代人最重要的文化素质。校园体育文化有利于培养师生顽强拼搏、永攀高峰的精神品质,有利于弘扬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社会风尚,有利于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妥善处理人际关系。

2.2 校园体育文化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延续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许多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很强的健身价值,而且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娱乐、教育功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多样,在不同的学校里,通过结合自己的客观实际条件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内容,不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无限的乐趣,愉悦其身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些体育活动中来,而且还将民族优秀体育文化教育渗透到中学生体育教育之中,这使得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延续。但应注意的是改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同时应尊重备民族的宗教信仰,实施时教育学生遵守民族习惯。

3 建设校园体育文化并促其发展的途径

3.1 在校园里开展“体育活动日”

首先可以采用“体育活动日”形式,集中利用一段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各项体育活动。除体育锻炼、表演、比赛、宣传教育等内容外,还可以开展专题讲座、体育知识竞赛、图片资料展览等活动。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活动。

3.2 丰富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内容

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的是全校性活动,有的是分班级活动或兴趣小组活动,这些都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其活动内容除了例行的体操和眼保健操外,还可以增加舞蹈、简便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等等活动,既可以完成体能锻炼的目的,又活丰富了课间和课外活动的内容。体育课是校园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利用体育课的时间,加强体育文化的宣传,传授学生体育文化的知识,进而推动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3.3 注重日常教育

把校园体育文化体现在校园生活与每个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首先是通过校园体育文化宣传,利用标语、板报、广播等宣传媒体,宣传校园体育文化,其次是校园体育文化的渗透,这是指学校的任何领域均要渗透一些关于体育文化的元素。例如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有与体育相关的雕塑、建筑等,既点缀了校园环境,又让学生在其浓重的氛围下有所领悟,从潜意识里受到熏陶。

3.4 增加配备体育设施和器材等

学校体育文化要不仅仅停留在意识上,在物质上也要给予保证。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活动场地或空间,以及相关的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这些是校园体育文化开展的物质保证,没有这些硬件设施,对于开展校园体育文化来说,等于是空谈。当然,这里还有学校投入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这些问题终会解决。

3.5 校领导的重视和体育教师的积极参与

学校领导阶层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方向,只有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校园体育文化才会顺利的开展。体育教师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好坏的中介,要协调好上层领导和学生学习之间的工作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谢恩杰:中外校园体育文化研究状况综述[J]。文化研究。

[2]龚德贵: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101-102。

[3]芦毅恒:中学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J]。体育世界,2009-08。

第2篇

高等职业教育,如果希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占据有利地位,最为重要的就是把质量作为办学中最为重要的。质量管理属于高职院校当中最为重要的层面,所以,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质量管理需要从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的诸多细节加以深入。想要保证质量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加以控制,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效果,只有从多个因素加以控制,从招生到毕业的整个流程都进行控制,才能保证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全面质量管理,需要有对应的质量标准,这样才能达到对应的评价。教学质量标准,就是从教学的目的出发,为了达到具体的效果的优劣,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高职院校需要从整个教学活动当中进行质量评价,教学的全部内容都在范畴之中。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当中,具体内容、整个过程、具体环节都应该有对应的质量标准,并把这个当做评价的具体尺度,想要质量管理有效执行,需要有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有明确的评价体系,以保证最终执行效果。

二、大力实施民主管理和法制管理

教育管理的现代化进程,并不仅仅存在于表面,而是需要向着深层次不断深入。教育管理体制如何,直接决定了最终教育管理现代化的进程能否实现。希望教育现代化进程更为快速,需要坚持教育管理民主化的方针,不断深入教育体制改革,让教育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更为顺畅。对于教育管理来说,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越多,那么人力的治理在整个管理过程当中往往中超过法律治理的效果,如果人力治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情感层面的判断会超过理性的整体决策,最终造成判断的偏差,让整个教育决策出现失误,对于新时代的教育管理者来说,需要更为理性地评价事物,不能够仅仅从情感加以判断,这样无法获得科学的决策。所有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应该坚持“精简、高效、科学、民主”的原则,将学校内部的各种制度逐渐健全。传统的教学管理,都是把管理者放在主导层面,教职工往往属于被动状态,只是服从命令的状态,日常教学缺乏主动性。现代化的高等院校的管理,需要从理论层面而言,让教职工积极参与到管理当中,强化民主管理的作用。具体实践,不应该形式单一,而是需要采取多个方式、手段。不管是教代会还是学术委员会,都是基本的组织形式,让教职工积极性提升,融入院校的日常管理,让整个民主决策的渠道保证一定的顺畅。教师流动制度需要与人才市场有效衔接,让学校能够自主选择教师,教师也可以在学校当中流动。让分配和奖励制度不断改革变化,采取各种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提高管理者素质

教育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是不一样的,教育管理面向人展开,整个对象和活动的过程都是围绕人的发展而开展。教育过程当中,教育者自身的教育热情怎么样,教育能力如何,院校的办学质量好不好,各种因素都会受到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的影响,管理者素质的高低在整个过程当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状态的出现,现代化的管理者,其坚持的管理的理念,不仅仅是整个学校进行管理的思想,也会成为学院人员行为开展的指引。不管以怎么样的形式出现,无论是现代技术装备还是规范条文,都与管理者的思维模式息息相关。如果学校的管理者无法有效改变较为传统的思想,无法确定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如果还是用封闭的思维去进行管理,去开展日常的决策,那么再先进的设备也不能够达到效果,无法促进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某种程度上来说,还会影响师生之间的积极性,让兴趣全无。所以,教育管理当中的主体就是教育管理者,一定要改变自身的思维模式,让知识的架构更为完善,让整体的素质不断提升,最终达到整个教育管理的需要。(本文来自于《职业教育》杂志。《职业教育》杂志简介详见.)

四、强化现代化技术手段

第3篇

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0.4,就是说,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源消费就增长0.4个百分点。据此,中国在考虑长期发展战略的时候,曾设想到2020年以前能源弹性系数为0.5,但由于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率大大超过了经济增长率,去年和前年的能源弹性系数已经分别上升到1.32和1.6。这是中国进入重化工业阶段的标志。

一、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呈逆转趋势

90年代初,在工业产出中,轻重工业基本上各占一半,但是重工业比重去年以上升到67.5%,今年前7个月又进一步上升到69%。由于重工业单位产出的能耗是轻工业的4倍,工业化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必然会带来能源消耗强度的上升。这一点与其他工业先行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消费特点没有什么不同。

然而,世界工业化国家的历史经验证明,在各国进入到重工业阶段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都出现了从以煤为主向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的转变。由于石油和天然气被称为“清洁能源”,热值高而有害气体排放少,虽然在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会加速,但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却不会随着能耗的上升而显著增强。

反观中国今年来的情况,进入重工业阶段后却没有出现能源结构的转换,从石油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看,1999年为24.6%2004年却下降到22.7%。虽然从2000年以来原油进口量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长,到去年以超过1.2亿吨,但由于同期国内原油产量的增速明显下降,石油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仍然下降了。那么能源消费结构的这种逆转,是暂时的还是反映了一个长期趋势呢?我认为是个长期趋势。因为,主要有两个因素将长期限制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

首先是世界资源的不可能性,中国是一个石油资源稀缺国家,根据目前预测,中国在未来石油的最大年产量只能在2亿吨左右。从国际比较看,在工业化完成阶段,按桶计算的石油消费量,美国为人均28桶,日本和韩国为人均17桶,中国目前只有1.7桶,仅相当于美国的1/16,日本和韩国的1/10。

美国是世界上消耗能源最多的国家,日本和韩国却是工业化国家中能源利用效率最高的国家。如果按日韩的石油消费水平计算,到2030年中国基本上完成工业化的时候,每年的石油总消费量就要增加到36亿吨,这意味着将有34亿吨石油需要依靠进口。但是,世界石油资源并不丰裕,目前每年世界全部的石油生产量约为45亿吨,其中可贸易的量为22-23亿吨。即使今后世界石油产量和贸易量还会增长,相对于中国的巨大需求,仍然是远远不够的。

日本和韩国也没有什么石油资源,是依赖世界资源完成从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向以石油为主转换的。但由于从人口看它们是中小国家,虽然人均石油进口量很高,可石油需求总量却不大。而中国是人口大国,没有可能依靠世界资源完成这个转换。2003年中国原油加成品油进口已达1.2亿吨,2004年又上升到1.5亿吨,已经把世界当年新增石油贸易量的40%拿到了中国,许多人甚至把油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归结到中国的需求。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挡住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总消费中的比重下降,这已经充分说明了中国依赖世界资源转换能源消费结构的困难。

其次,中国大量进口石油还可能导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冲突,使进口石油的增长受到严重限制。事实上,在目前的世界石油可贸易量中,超过2/3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所占有。2004年,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为6.4亿吨,欧盟为6.2亿吨,日本超过2亿吨。如果中国的石油进口超过了国际石油贸易的新增量,就会影响到发达国家已经占有的国际石油贸易份额,从而引发同发达国家的石油矛盾。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石油进口量肯定还会上升,但是进口达到一定规模,不仅有经济的可能性问题,还有政治和军事安全问题。

由于石油是现代工业的基础,控制了石油就可以控制一个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在大国的国力较量中,石油就成为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较量中的焦点。美国自2001年以来已经对阿富汗和伊拉克进行了军事占领,目前又在中亚一些国家不断策动“”,还以反海盗为名,在马六甲海峡建立了军事存在。通过这些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美国近年来的军事部署是围绕中东和中亚石油资源区进行的。如果中国的石油需求高度依赖从这一地区进口,不仅未来的经济安全度难以预测,甚至政治上的独立都会受到威胁。因此,依赖海外资源实现能源结构转换,即便经济上可行,政治上也不安全。

所以,从长期看,中国的工业化将很难实现与其他工业化国家同样的能源结构转换。由于中国的煤炭资源相对于石油比较丰富,在未来发展中,中国必将更多地依靠煤炭来支持,因此,煤炭在能源消费比重中的持续上升和石油消费比重的下降,将会是一个长期趋势。

二、未来10年中国环境将持续恶化

如果中国在进入重工业阶段后的能源结构是以煤为主,就将面临日益艰巨的环境挑战,因为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是在以煤为基础的能源结构上完成工业化的,而在目前的中国,燃煤所导致的有害气体排放,已经占到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的65%--90%,每年排放总量约8000万吨。

如果按2000年以来中国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和石油消费比重下降的情况来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90亿吨标准煤,而煤炭消费的比重将不得不上升,且占全部能源消费的75%,折合煤炭产量就是近95亿吨,由煤炭燃烧所排放的有害气体按目前的环保水平来推算,也要达到近4亿吨,即比目前增加5倍,这当然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有人说,既然能源消耗与环境灾难是因为进入重工业阶段所产生的,那么中国是否可以绕开这个阶段呢?由于重工业化还带来了其他许多诸如资源与投入等方面的问题,目前许多人正在争论中国是否应该走重工业道路。

中国进入重工业阶段的原因是由于在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上,已经引发了居民对住房和汽车等新一代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而这些耐用消费品都必须以重工业来支撑。所以,中国应不应该、走不走重工业道路的问题,实际上是在未来中国居民应不应该提高消费档次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本来就不应该有争论。因为这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否则中国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搞现代化还有什么意义?

也有人举出香港、新加坡等地区和国家的例子,说明本国的重工业产品需求可以通过国际交换来满足。但是与石油的情况一样,对于只有几百万乃至几千万人口的小经济体来说,通过国际分工与交换,的确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使本国经济发展绕开重工业阶段,可是对中国这样有着巨大人口的经济体来说就不可能。石油不可能,钢铁、化工和机械都不可能。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走过重工业阶段才行。如此,能源的消费就减不下来。

也有人说,中国不是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吗?走“循环经济”的路子是否可以大幅度减少能源需求呢?例如,用废钢铁就可以减少90%以上的能源消耗和有害气体排放。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循环经济是对已经加工使用资源的回收与再利用,因此发展大规模的循环经济,必须是大量社会产平已经到了使用寿命的终结期才有可能。这就是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可以很发达,而在发展中国家却规模有限的原因。

在目前的中国,以钢材消费来说,房地产占了一半多,机械工业占了20%,汽车工业占了5%,而从2004年看,城市房屋建筑面积中有60%以上是近5年建造的,社会汽车和机械保有量中,也有近60%是只使用了5年的。如果房屋的平均使用年限为50年,汽车和机械的使用年限为15年,那么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都不会有大量报废的钢铁进入可回收期。其他有色金属和塑料的情况与钢铁是一样的。所以,至少在未来10内,我们不能指望依靠发展循环经济来实现大规模节能。

有研究表明,以大气环境来说,目前的环境容量空间只剩下25%,如果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还要继续上升,可能用不了多少年就会达到环境容量的极限。如果中国不可能绕开重化工道路,国际资源又不能支撑中国实现从以煤为主向以油为主的能源结构转换,则中国的工业化就必须选择新的道路。我们现在经常说中国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前的含义是指要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然而从能源和环境的制约关系看,这个“新”字更应该是指中国必须走上一条世界各国从未走过的技术道路,即必须在新的能源与原材料基础上完成工业化建设。因此,中国的新兴工业化道路,不仅对自己的过去是“新”,对世界来说也是新的。

正因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是前无古人的工业化,因此中国在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上必然充满了各种困难,肯定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而在成功地转向新的工业化道路前,则必须继续依靠传统能源和原材料,即必须在传统工业化道路上继续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至少在未来10年,中国的环境由于煤炭燃烧比重上升,会持续恶化。我们对此必须有前瞻性,必须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以使中国经济能依靠煤炭,在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走出足够长的时间。

三、建设节约型社会重在生产而不在消费

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使中国社会各界深感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性。节约资源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生产,二是消费。从生产方面节约资源,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从消费方面节约资源,则要求人们减少对各种产品的消费。这两个方面,哪个应该成为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呢?我认为是生产而不是消费。

从消费入手,无疑于是在提倡清心寡欲的生活,这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相抵触。日本是发达国家中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国家,是节约型社会的典型代表,但这并不排斥日本每千人的轿车拥有率超过600台。当然还是要培养居民的节约意识,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节约的习惯。

有人说,为什么不可以用税收等经济手段限制对大型住宅和大排量汽车的需求呢?由于税收是价格的组成部分,加大对消耗资源多的消费品税收,当然能抑制对这类产品的需求。但是,如果市场价格已经可以反映出资源的稀缺程度,消费者自然可以从自己的收入水平和与产品价格对比中做出理性选择。例如最近由于汽油涨价,许多消费者认为如果每升价格超过4.5元,就会放弃买车的打算,或者选择小排量车型。所以,只要市场价格机制是有效的,政府就没有必要通过干预价格形成来影响消费。

还有人提出为了节约资源使用,应通过税收等手段提高资源的价格,这个观点我不同意。以中国自身的资源禀赋不足以实现现代化,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世界资源与市场体系之中,如果中国对世界资源的需求增加,则世界资源产品市场的边际价格就会上升,等于所有从世界市场进口资源的国家都在共同分担这个价格上升水平,中国的负担就小得多。但是,如果中国在国内单独拉高资源价格,等于在自动放弃充分利用国际便宜资源的好处。同理,如果因为印度等其他国家对世界市场的资源需求度上升,中国也要为其分担资源产品价格上升的结果。所以,只要资源价格是正确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中国就没有必要主动拉升国内价格。

中国目前在生产中浪费随处可见,其原因主要在于使用中的设备技术落后,企业规模过小,在钢铁、水泥、电力、机械、建筑等许多生产领域,每单位实物产出量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水平都大大高出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节约潜力。所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绝不仅仅是个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个物质基础问题,要通过立法和经济手段,强制报废一批落后的生产设备,采用财政补贴和国家对贷款贴息的办法,以及加速折旧的办法,支持企业尽快淘汰和更新设备。还要严格限制企业所使用设备的技术水平与规模水平,大力提成规模经济。

四、生产节约的重点是“增量”节约

生产节约可分成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新资源,“增量”节约就是指如何提高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效率,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存量节约是指已经被加工成产品的资源,如何回收与再利用,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说的“循环经济”。

发展增量节约与存量节约,都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大量才力,在财政和社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也需要选择重点。而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看,至少在未来10年内,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增量节约方面。因为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一定的社会产品积累,才有较大空间。以钢铁为例,建设工业化国家一般可以用两个钢铁指标来衡量,一个是钢铁生产能力的人均占有量,一个是人均钢铁蓄积量。从工业发达国家看,当基本上完成工业化时,人均钢铁生产能力大约为700公斤到1吨,人均蓄积量则在10吨左右。

当人均钢铁蓄积量达到10吨,钢铁的生产能力就会逐步衰退,这是因为在工业化完成阶段,居民对物质产品的消费已经基本上满足,消费开始转向服务业领域,钢铁工业主要是负担居民对原有产品更新的要求。而更新产品是以新顶旧,被淘汰和报废的产品,如汽车和房屋建筑,都包含着大量金属材料,而在报废的金属产品中,金属回收率一般都可以达到80%,这就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发达国家的钢铁工业之所以电炉炼钢占到全部钢产量的80%,就是因为发达国家的炉料是以废钢为主。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的限制,直到去年人均钢产量也刚过200公斤,人均钢铁蓄积量只有1.5吨,所以,目前铁矿砂炼钢仍要占到粗钢产量的85%,其余15%用废钢炼钢,其中还有60%的废钢是靠进口。

所以,生产节约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对增量资源的使用效率方面。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已经很大,例如从金属蓄积量来看,目前已经等同于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空间很大,现在就开始起步了。

五、最应节约的是土地和水:

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警惕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

生产的节约就是要节约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由于各国生产要素的天然禀赋条件不同,在生产中各类生产要素使用的密集程度不同。国际贸易的存在,对某些国内稀缺的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贸易方式获得,但是,有些生产要素不能通过贸易,例如土地和水资源,所以,不可贸易的资源才是经济发展中真正难以逾越的瓶颈。

中国虽然号称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平原面积只有不到1000平方米,工业化过程中必须留足农业用地。因此,节约土地是比节约其他可贸易资源更为重要和紧迫的问题,同时也是以较少生产要素投入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最重要的途径。发达国家的实践说明,一国的财富形态约有2/3是房地产,食品吃了就没有了,衣服穿旧了就得扔,汽车也是减值的耐用品,只有房地产是可以保存财富的最主要形态。

对中国来说,由于土地资源极为稀缺,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很容易使中国经济走入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歧途。例如,中国近年来新建的许多建筑容积率都很低,以城市“毛容积率”来说,即城市建筑物面积与城市建成区面积之比,全国平均只有0.5,最高的上海也不到0.8,而东经为2,香港为1.6,台北为1.2,即便在珠三角、长三角这些土地资源已经极度紧张的地区,在大城市中心区内,五六层的建筑物也随处可见。

我最近到浙江的一个城市,听说这里的土地开发都已经碰到“红线”,但在最近城市改造后新建的房屋中,大多还是6层左右的建筑。今年国家给浙江审批的土地利用指标只有23万亩,其中还有40%是给中央项目预留的,分到一个地级市只有2-3万亩,再分到县只有不到1000亩,这是造成今年浙江投资增长率猛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福建、广东和上海也面临着同样情况。以至于有人说中国经济增长的区域格局正在变脸,出现了东冷西热的局面。

第4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民族高中

一、将科学发展观渐入校园文化之中

中国注重中学的校园文化并不断探索改进的历史是从上世纪末进入期的;而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中国正式开展大规模的校园文化构建,根据不同的方向对以往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大量改进,并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一些鲜有成效的做法。而新世纪开始以后,中国高校的校园文化构建又向前迈了一大步,全国更加重视这方面的投入,对我国高校教育的未来方向不断明确,最后获得了很不错的成果,在实战中积累了不少极端和不利情况的经验和解决方案[1]。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高校都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融入日常教学工作中,引导校园文化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指导师生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和对待科学发展观,让改革新思想占据学生头脑,为今后实践中国未来社会主义道路树立正确的三观,并学会以集体利益为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中心思想,进而构建和谐积极的校园文化。

二、如何将科学发展科学观渐入民族学院校园文化之中

2.1 建立合理的校园文化制度

随着中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崛起,民族学院也开始在科学指导观上走上正轨。目前许多民族高中在建设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文化时,首先会完成建立公正校园制度的建立。任何民族高中校园制度不仅是约束学生行为的隐形枷锁,也能从思想上让学生领悟道德伦理的范畴,弄清楚对与错、该与不该的区别所在,使民族学院校园生活文化紊而不乱的规划执行。而在如今由于网络的飞速发展,民族高中的学生们也在这种趋势中接触到不同文化的洗礼,在这种情况下,校园制度要不断更新和改善,使制度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新的制度依旧要能对学生行为、学习生活起到相应的管理作用,并且不同条例之间要给出明确的规范,不能模棱两可[2]。

2.2 建立积极的精神文化

我们强调将科学发展观深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主打战是将科学发展观能与精神文化联系起来。所谓精神文化就是除开物质、制度等其他活动学习所带来的影响,它是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灵魂层面的产物,它代表着一所民族高中的治学精神和办学信仰,当然也是我们今天所谈论校园文化的终极目标。精神文化的存在影响着一所高校师生的学术氛围,它不可察觉又无处不在,它的形成来源于历代前辈教授的辛苦积累,也正在受当前师生学习态度而改变。建设积极向上、不停求索的精神文化不仅能影响全校师生的价值观、伦理道德、思维性格还能体现出一所培养未来人才民族高中的追求目标与教学理想,使我们民族学校的学子能在大学甚至今后的人生都能很好的融入到中国这个大社会中去。创造一种优良向上的精神文化可以使我们民族高中得到大众的赞誉,从而能在同等高中中,获得引领者的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精神文化加强高校师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激励格物致知的求学兴趣,养成积极向上、努力进取完善自我的学习态度,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到所有人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内心新生强大无敌的精神后盾,使我们高中能迅速得到发展。

三、发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影响民族学子的人生规划

一直以来,任何学校除了重视将科学发展观灌输到平常的教学工作中也同时注重自我本身特色文化的建设和展示。一般高中都会在办学目标和基本理念上突出自身的特色文化建设。而我们作为一所民族高中,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与地方民主特色接轨,不仅可以将科学发展观渗透到校园文化中,还可以影响校园周边民族树立国家意识、民族意识以及正确的。为此,将科学发展观实践到校园文化中不仅可以构建积极向上、和谐求索的气氛,也能带动周边民族文化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运用同时也使民族高中师生更注重非脑力文化以外的课外生活。现在许多高等院校都在号召和开展社会实践之类的活动,学生参与其中学到的就不仅仅是知识,更有能力的提升和视野的开阔。并且民族高校也可以多开展一些与地方特色相符合的研究性学习、技术生活课程,使之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校园文化相互影响,覆盖校园中的每一个文化角落[3]。另外,现在高中的活动多种多样、形势不一,就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宣传也能通过团委和学生组织以走访寝室、班级、学院的多重“走访”模式给全校师生留下深刻印象,如此一来,文化格局和思维模式更能为学生所接受、也在不同层面上提高了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总结的能力。

四、结束语

积极向上的文化元素能够使民族学院的文化品质高速发展,而随着科学发展观对校园文化不断影响,势必会使对学校工作学习起到积极作用。正是因为这种影响,民族高中也会在无形中优良和谐的校风与学习氛围,师生都会在这种影响中快乐学习工作,构建全面和谐化校园。高等教育与科学发展观的结合势必会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将民族院校文化魅力的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姚海霞.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1年01期

第5篇

    论文摘要:校园文化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培养师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共同的价值追求具有引导凝聚作用,对于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兴旺与繁荣是大学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实现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它是生长发展在高等教育环境中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是高校师生员工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起来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有鲜明特色的一种团体思想意识和精神氛围。是维系高校师生员工的一种精神力量。 

一、校园文化的特征 

要了解校园文化的特征,首先要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精英部分。以大学师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空间,以校园精神为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文化特征,还形成了以下四大特征。 

(一)传承与创新 

大学校园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是知识的继承、文明的传播、思想的融合。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一经形成,在校园内可以继承、发展,并且向校园外辐射。大学精神遵循着继承和发扬传统精神,又贯穿着时代精神遵循创新的发展规律。 

(二)融合与交流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形成于大学传统、文化发展、社会运转三种力量互动中。大学传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校园文化继承的依据,是校园文化相对稳定的因素;文化发展,社会运转是校园文化发展关键和变动因素。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加快,各种思想相互激荡,各种文化相互交融,我国高校同全球高校交流频繁,对高校校园文化学习、借鉴、交流提供了机遇。 

(三)高雅与多元 

大学教师和青年大学生是创建高校校园文化的主体,在校园文化价值取向上格调高雅,理性自觉,大学教师和学生都是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在接受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科技等方面统领社会前沿,走在时代前列,良好的学术氛围,宽松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呈现出高雅和多元的特征。 

(四)丰富和多样 

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等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们都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表现出来。校园文化的载体是丰富和多样的。通过物质的、制度的、行为方式的形式表现出来,既有教学措施、规章制度、校园景观,又有校园传媒、课外活动、学生社团等。 

二、校园文化的作用 

(一)导向作用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是指在具体环境和社会发展阶段中将人们事业心和成功欲转化为明确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人生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全校师生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共同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贡献的影响作用,它是指高校校园文化可以通过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师生员工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文明的行为准则,使师生员工向着社会期望和要求的方向发展,符合学校确定的奋斗目标。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高校师生员工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其次是对每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起导向作用,帮助师生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潮流。这种导向作用通过校园环境、精神风貌、整体布局、学术氛围、校规校纪等文化要素来实现的,每一位师生具体的参考和借鉴,接受社会公认,符合时展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二)凝聚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凝聚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团队现有成员的团结和合作,对团队新成员的转化与融合。当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精神与价值观念为学校师生员工所认同后,就会形成一种感召力和较强的合力,激发全校成员为实现发展目标顽强拼搏,奋发进取的情感,内化成一种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巨大合力,使每位师生员工认识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地位,从而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使全体师生员工筑成一道坚不可摧的精神长城,对全校师生员工形成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同时大学精神是共同创造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灵魂。 

(三)激励作用 

当代校园文化的激励作用是指校园文化具有使全体师生员工从内心产生出高昂斗志、奋发进取、振奋精神、朝气蓬勃的精神作用、激发全体成员的使命感、责任感、持久的驱动力。从而形成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良好风气,形成你追我赶、万马奔腾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在遭遇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在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怕难。大学校园文化为师生员工树 

立崇高理想,确立坚定信念,追求远大目标提供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 

(四)规范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规范作用是指校园文化对师生员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规范约束作用,它借助高校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根据社会行为方式,将大学师生员工的言行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期望的轨道上来,它创造适宜的精神气候和融洽的学术氛围,形成一种有效的道德力量和“软约束”,以消除心理和情绪上的自扰和相互摩擦,减少内耗,协调人际关系,使每个人的才干得到充分发挥。校园文化通过一系列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实现规范作用。制度文化是指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体制机制,严密科学的校规校纪,严格的管理制度,浓厚的文化氛围。学校采用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来要求全体师生员工,他们的一切活动都统一到学校目标上来。 

(五)辐射作用 

高校是社会组织系统中的重要细胞。在开放的社会系统中,高校和地方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不仅在校内产生重要影响,并且形成辐射。校园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发挥理论阵地和学科前沿优势,引领时代思维方向。大学通过直接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宣传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如哲学、文学艺术、思想道德建设等。其次是创新思维、新理念去影响人的精神风貌,带动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近年来,全国高校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技文化等“三下乡”活动,“两支一扶”活动等,都将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作用。 

(六)创新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作用是指所蕴含的创新因素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创新思维、创新潜能、创新方法的萌动和开发。校园文化本身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充满生动鲜活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非智力因素,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一定文化熏陶、文化底蕴。大学的校园文化不仅要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更重要的是创新知识成果,不断创造科技文化的前沿课题。只有这样才能承担高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培养大批既有实践能力,又有创新精神的大批高级人才,为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七)娱乐调节作用 

娱乐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活跃师生员工的生活,调节紧张、单调乏味的工作节奏,增添生活的乐趣,校园文化在娱乐同时,还能提高师生员工的艺术责任和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师生员工的人文修养和道德情操。寓教于乐是校园文化的鲜明特色,它有利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身心健康,提高人们愉悦感,因此要充分发挥娱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段建国,孟根龙.构建大学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2. 

[2] 曹叔亮.大学精神视野中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第6篇

论文关键词:高校 流行语 校园文化 研究

论文摘要:高校校园流行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现象。校园流行语的发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生活行为方式,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思维。通过研究校园流行语这一语言现象,深刻认知校园流行语对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真正使校园流行语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高校校园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大学校园里盛行的一种语言形式,是在大学生这一特定群体中广泛流传和口头使用的语言。当前,校园流行语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准则、审美倾向、行为方式、思维模式构造的重要参数。校园流行语是校园生活的即时反映,更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它生动地体现着校园文化的浸染和渗透,高校校园流行语正逐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语言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而校园流行语就是形象反映大学校园生活的一面镜子。校园流行语以幽默风趣、新颖别致、简洁明快、形象传神等特征为大学生所喜爱,虽然校园流行语有时也夹杂愤世嫉俗、消沉粗俗的成分在里面,但总体而言,校园流行语这种校园流行时尚的确给原本单纯严谨的校园文化生活带来了新鲜感,注入了新活力,也给新时期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内容,提供了新手段和教育途径。

一、校园流行语体现着校园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校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在校大学生思想开放、紧跟时代,追求新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获取信息渠道的无限畅通充分体现了校园生活的弹性化和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大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和更广阔的空间去实践自己的意愿,去摸索自己的前进方向,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在此期间出现的校园流行语覆盖了大学生活的众多方面,并为广大同学所喜爱和接纳,成为了大学生突显时尚和个性的标志,他们认为,能否创造或熟练使用流行语是他们在校园这个特定环境中彰显自我价值的重要方式。透过各式各样的校园流行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在校大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校园流行语关联着大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与塑造

校园流行语是指某一时间段在校园青年群体中产生并流行,并以鲜活的形式表达特殊含义的词语。通过对近几年校园流行语的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校园流行语一般都存在时间短暂,可以说一定阶段或一个时期的校园流行语涉及所在时期社会重大事件、问题、现象以及大学生群体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能够生动地反映出大学生群体的心态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是当今社会青年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文化诉求——校园流行语带来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新时期大学生的价值观念、自我认知以及对社会的表态。从积极的方面讲,校园流行语体现了大学生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勇于创新和追求自身价值的个性特征,积极的校园流行语对青年大学生起到了引导和激励作用,充分表现了当代大学生在流行文化冲击下主流价值取向的提升。从消极方面讲,很多校园流行语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和规范性,盲目追求个性和感官的新鲜与刺激,明显充斥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倾向,甚至存在消极阴暗和粗鄙肮脏的一面,诱使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流行化”和“低俗化”。

三、校园流行语促进着青年时尚文化的培育与拓展

青年时尚文化是一种新兴文化,是大学生展示青春的一种方式,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文化能够反映一个群体的普遍思想状况,甚至是塑造其个人品质、生活态度和人生理想的重要社会化机制。从青年时尚文化的现实状况来看,校园流行语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和最具典型的代表。校园流行语的形成和密集使用正是青年时尚文化的培育和拓展的过程,也是时尚文化对校园文化渗透并逐步同化的过程。反过来讲,青年时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流行语的盛行和发展。基于这种相互影响机制,大学青年时尚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助于我们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基本状况,探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

校园流行语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校园流行语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意义来看,它对充实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言语氛围,调节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导向,缓解学习和竞争压力等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校园流行语所折射出来的一些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培养有着很多不利影响。以校园流行语为代表的大学青年时尚文化现象给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和挑战。对此,我们需客观承认大学校园流行语的存在,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以时尚形式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发展。

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校发展方向的引领者,更大的价值应该在于深入大学生的内心,成为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并愿意不断用自己的智慧、行为为其创新、拓展。为此,在校大学生也应该从一定的思想高度上正确了解青年时尚文化,正确认识校园流行语现象,努力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积极营造健康和谐的校园言语环境,以积极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校园的生活和学习中来,为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积极有效的作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涛流行语与社会时尚文化[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2]周运来,高校校园文化传承与发展,长沙:岳麓书社,2009

[3]郑欣,流行语:双重视野下的语言现象研究,青年研究,1999(10)

[4]韩希明,关于校园流行语的观察与思考,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5]祝西莹,从大学校园流行语浅析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第7篇

【关键词】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基本要求

自1986年4月上海交大第12届学代会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以来,特别是1990年4月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召开后,它就频频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一再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但目前阐述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文献并不多,本文尝试探讨和归纳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眼的几个基本要求。

1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的要求

1.1 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业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能否始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育人系统工程,也是对大学生施行教育的基础工程,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始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偏离的方向和要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最基本的原则要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点对医学院校而言,也不例外,而且对于专业技术背景比较浓厚的医学院校来说,显得尤应值得重视。

1.2 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展示载体和组成部分,应该最鲜明最直观地体现一所高校独特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反之,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着眼于提炼学校的历史底蕴、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服务于学校发展理念的落实。建设和形成适合自身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医学院校而言,不管各校的校情如何,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学校的发展始终脱离不了医学学科的发展,浓厚的医学色彩应是体现在医学院校的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元素,这一点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是要求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必然要带上浓厚的医学文化色彩。

1.3 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求规划者和建设者自觉认识和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比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时间来积累和“发酵”,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不能一蹴而就;又如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物质,但是文化建设又远远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建设,因此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的时候就不能只看弄了几件看得见的实物,而更应该看重精神层面所取得的成效。对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特别要注意把校园文化的构建植根于我国深厚的医药文化之中,使之形之有依、成之有源,这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保持其合理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保证。

1.4 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

这是建设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在指导思想上的独特要求。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医学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归结到一点就是它所直面的是人的生命,守护和保障的是人的最高利益。医学本质是一种“仁术”,正所谓“医乃仁术”也。医学的神圣性源于它守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神圣使命,医务工作者树立关爱生命的观念不仅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也是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的重要内容,更应该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医学院校独特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

2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的要求

从文化形态上来说,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面[2],按这一划分方法,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也有这4个层面的要求。

2.1 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指的是高校教学、科研、生活、校园环境美化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医学院校来说,要营造良好而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校园规划、校园建筑建造等方面体现更强的医学文化意味,让人一进到校园里面就感受到强烈的医学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学楼、宿舍楼等公共场所悬挂一些医学名人的画像和名言,或者树立一些医学名人的塑像,这些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可以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举个例子,在我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可以见到李时珍的塑像,这往往成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留影的必选背景物,成了学校作为医学院校的标志物。可见,它是有文化意义的,它可以不动声色地使学生们接受医学文化的感染,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指高校的教学科研规章制度、学生行为准则等组织管理方面的规定的总和,它反映了高校的管理特点,对学生发挥着引导、纪律训导的作用。对医学院校而言,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来影响学生,着眼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工作操守和职业意识。

2.3 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指高校的历史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价值推崇等方面的因素,它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反映的是高校独特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形成学校品牌和社会形象的核心内容。对医学院校来说,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家园认同感以及对医学的专业认同感,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之后,都能以校为荣,以学医为荣。

2.4 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指高校行政组织者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同质倾向,是校园文化在师生的行为中的集中表现,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于培养学生关爱弱者、乐于施善的行为习惯,其目标就是要达到学生的言行举止让人觉得“看上去像个医务工作者”,并逐渐具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特征。

3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功能上的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弄虚工程,而应该立足于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地体现出它的功能来,对医学院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上的要求需着眼于以下几点:

3.1 校园文化建设要成为医学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常规性系统工程,需要创造多种条件和因素,而且校园的和谐必然是一种动态的状态,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特别需要保持和维护的保障机制。校园文化作为协调师生行为、统合思想认识的软性力量,可以无处不在地影响人、引领人、教育人,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和谐[3]。

3.2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要成为体现和凸显医学院校学科特色的重要载体

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扩招政策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各高校的办学特色模糊,如何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塑构和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成了各高校培养和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200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批权限下放,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整合自身资源跨越学校的分类科域,开办非医学专业。目前,开设非医学专业并设置非医学专业院系,已成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普遍现象。但很多医学院校在开设新专业的时候对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其结果往往不能如愿以尝地突出自身的优势,而是在大办新专业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褪失了自己的特点,毫无办学特色。有一种观点认为医学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有一个先天不足,就是学科过于单一。事实上,鲜明的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恰恰是医学院校安身立命之所在。要培养和增强医学院校的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关键不在于其开设了多少专业,而在于把优势学科做大做强。

校园文化作为生动展示高校特色的载体和高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和塑构医学院校办学特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调动各种资源,提炼办学历史、确立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这既是医学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校园文化应该发挥的功能。

3.3 校园文化要成为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医学被简单化理解为生物医学,医学被完全归到自然科学中去,医术被理解为价值中性的技术活,治病救人被等同于修理机器,医学的人学色彩很大程度上被遗忘和祛除了。这也是医学生日后成为医务工作者缺乏对病人的人性关怀的重要原因。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发挥对专业教育的不足进行补充的作用,解决专业课程不能解决的“技术为谁”的价值观问题。文化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化人”,医学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让医学生牢固树立向善向仁、治病是为了救人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4 校校园文化要成为向社会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要辐射源

高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也是我国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益频繁,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日益扩大。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应该成为一个最推崇生命和健康的地方,而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该服务于此,应该体现生命和健康的显扬,并通过影响社会成为向社会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要辐射源。

参考文献

[1] 陈秀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第8篇

一、对学校文化的新认识

学校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学校是否有生命力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们在抓实抓好常规管理的基础上,重点强化了学校的文化建设,而学校文化建设中以“三风一训”为核心的内在精神文化是居主要地位的,就我镇目前的实际而言,一些学校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刻意追求校园环境的豪华漂亮,轻视并忽略对自身学校文化内涵的表达,过于强调“一草一木都能言,一室一物皆育人”,这种偏重形式的环境文化给人以浅表而缺乏更多精神追求的感受,缺少升华后的厚重感。学校文化必须与学校自身的文化特点,自身的精神文化协调统一,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予以表达,方能体现出深沉的魅力,提升学校的气质和形象。优秀的学校文化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它体现为一种氛围、一种理想、一种特色、―种品质、一种形象,会给师生深远影响。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塑造不同的精神品格和价值取向,良好的浓郁的校园文化对师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新形势下,学校的品牌化趋势愈加明显,学校要在水平和质量的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用现代化的设计树立学校形象,形成独具特色而底蕴丰厚的优质校园文化环境。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新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确立了“在继承学校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为信托,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构建具有传承性、先进性和特色性的学校文化,并以此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新目标。具体体现在:

----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最大限度地继承以往学校文化发展中的要素,保持优良的文化传统。

----学校文化建设要踏着时展的节拍,以先进思想理念和价值观引领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的文化建设要从学校自身的校情和条件出发,充分利用和发展现有的现代教育特色优势。

----对学校发展中优良文化传统进行全面的梳理、概括和提升,在现代教育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内涵,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经验。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核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校本课程建设,开展以“自主、求实、合作、创新”为核心价值观的学校文化建设研究。

----以性格、特长等优势互补为原则,探索学生、教师、家长之间建立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机制,推进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

三、学校文化建设的新探索

在新的目标引领下,我们对文化助推学校发展进行了一些有效的探索:

1.以塑造校园精神文化为核心,加强校园思想文化建设,建设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要坚持改革与创新,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要持之以恒地加强管理,在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育设施、促使学校达到净化、绿化的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刻理解学校文化的意义和内涵,不断总结、凸显学校特色。

2.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的,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学习型校园、节约型校园”的创建活动,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加强学校美化、绿化、净化、香化工作,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求豪华奢侈,但求品位高雅。力求突出特色和个性,将本地域的文化元素注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突出人文和科学精神,从学校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理念出发,从公众需求出发,注重挖掘学校的优势项目,构筑学校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平台,为广大师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陶冶师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师生文明程度,辐射社会,示范家庭,积极推动整个社会精神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