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4 11:45: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地域建筑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建筑,传统色彩,地域特性,环境,协调性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对比世界各地的建筑特点,我们可以发现建筑物在满足自身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其目的都在于取得和谐的艺术风格。设计者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或手段如异型钢结构,浇注异型模版等;又或者采用不同的建筑元素,如传统元素,宗教元素等,形成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艺术特色;但是无论那个设计者或者设计大师都的受制于地域性这一特点。俗话说“人有百样,物有不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每一个城市甚至每一个地区或区域都有各自的建筑特点,在建筑中都赋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如山区的建筑和平原的建筑;地震带活跃地带的建筑和非活跃地带的建筑;佛教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等等。这是很值得我们设计者深究的一点。那么在下文中我就主要简单分析一下地域差异对建筑的影响。
一.建筑特点离不开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历史环境、传统习俗和文化艺术。在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发展才形成各自不同的建筑风格。比如:在欧洲就存在着古希腊、古罗马、法国(哥特式)等建筑风格,在亚洲则有中国、日本、伊斯兰等建筑风格。
1、每一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需求与不同的地理优势,因此,在建筑设计时也就必须得综合考虑不同地区或者区域的需求特点和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优势,要考虑怎样既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又能利用当地的地理位置的优势,鱼与熊掌兼得。如高原的建筑必须考虑防风防寒、江苏沿海的建筑必须做到防潮防碱,海南的建筑必须注意防高温、抗台风,北京的建筑必须注重增日照、防风沙;山区大部分建筑会就地取材,用石头来建造,而到了平原地区则会烧制砖瓦来建造。到了地震的多发带则会优先选用木制的建材,虽然建筑方式与取材各不相同,但无疑都是当地的最明智的选择。
2、不同地区的文化的差异也是建筑风格差异的原因。最明显的应属伊斯兰教的标志建筑――清真寺。走到哪里我们一看到体量高大,屋顶陡峻,装修华丽,色彩浓重的清真寺,就会知道我们到了一个信奉真主的伊斯兰地域。同样,在世界各地看到中国式的亭台阁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主人或者建筑物的设计者是一个对中国文化具有深厚感情的人。
当然,大部分标志着地区文化特色的建筑物都会建在其文化的繁荣地,即使是曾经的繁荣。雅典的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中国的故宫等建筑无不是在向我们见证者一个个曾经伟大的文明。
虽然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导致建筑风格的迥异,但是却都创造出被世界人民所赞颂的不朽的美的象征。这证明不同的建筑方式与风格都能取得和谐的效果。地区的文化底蕴不会因为建筑需求的改变而被抹杀。
二.在世界信息传递快捷的今天,资源与信息的高度共享一方面促进了世界建筑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使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共享新的建筑技术和建筑材料,使得各个建筑流派、理论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而另一方面,地域建筑文化逐步受全球文化影响,其各自所具有“地方性”被建筑的“国际性”所取代。从文化互动角度看,明确或含蓄地接受外界的价值观念和物质文明或者强调民族和自身文化的价值,反对和抵制全球化进程都是暂时的,都是不能长久的。反之应积极面对全球化的现实语境,致力于传统文化观念和美学精神的现代转型与融合。使地域性特点搭上全球化的高速列车。建筑风格的快速发展是无法被阻止的。正如无法阻止历史的前进一样。
由当今的设计实践可以看出,全球化在某种程度上压抑了文化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反映在城市和建筑文化领域就是导致了不同城市中建筑的雷同和城市特色风貌的消逝。前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长帕金森认为:“全世界有一个很大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在趋向同一个模样,这是很遗憾的,因为我们生活中许多乐趣来自多样化和地方特色。”民族性与地域性更多地扎根在历史,很多场合下会带上一些封闭和保守的性格,以至于在迅速发展的洪流面前,被作为淘汰的对象而消失或削弱。但是,作为我们社会上的一员,总是需要有自己的归宿感与认同感的。因此,当技术进一步开始消蚀社会的凝聚力的时候,我们又会重新提出民族感与地域性的要求。只是赋予了了它新的内容。
三.在全球化的大时代背景环境下,地域建筑的更新包含保护、发展、创新多层内涵,这需要建筑设计人员不仅要融入全球文化发展的潮流中,积极汲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建筑文化,而且要保护优秀建筑文化遗产,发掘地方文化特色,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入传统的精华,导入现代生活的内容,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也就要求建筑师有着更为广泛的文化背景和掌握当代建筑发展的趋势。并使其与地域性建筑相融合,创造出符合时代的特色建筑。
建筑物必须要有地域特征的定位。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地理、生活习惯、经济水平、文化传承、等,现实中仍有许多在地域界限上无法跨越或模糊的地方。如高原与平原、沙漠与海滨、热带与寒带等。
基于此,新时期地域建筑文化,可以从建筑立意、规划布局、建筑设计三个关键环节上有机把握、灵活运用,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地域建筑文化目标。其具体表现为如下特点:
1、地域性:地域是建筑的经纬点和立身之地,建筑的构建必须符合地域特征构成的各种要素。如自然、地理、地貌、环境、气候、交通。在差别上有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山区与平原、盆地与丘陵等。建筑符号的运用,首先应考虑其地域的差别和适应性,并要在建筑符号上突出地域性特征。
2、民族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文化、礼仪、生活方式、文化活动,建筑作为为人服务、让人使用的工具,就必须尊重这种民族传统。
3、人群性:人群既是一个动态的群体,又是相对静止的群体。作为建筑,被人使用,为人服务,公众建筑、住宅建筑、单体建筑、群体建筑,都应充分考虑到功能适用,经济承载,方便生活,利于工作,满足需要。
4、景观性:满足使用需要是建筑的主要功能,也是基本功能、根本目的,此外,建筑还有愉悦性,透析出情调和韵味。北京的鸟巢在作为运动场馆的同事,也成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和国内外游人的观光项目之一。
5、科技性:在一定程度上说,建筑是衡量当时当地科技水平的标尺,也是观照科技成果运用情况的晴雨表,建筑与科技互融共生,相伴相随。作为21世纪新建筑,应充分利用新时代的科技成果和技术手段、措施、技艺。
6、谐调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建筑则是构成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呈现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筑与环境的谐调性。“建筑”当注重对“信息资源”的获取,而信息资源涵盖了物质资源、能量资源和生态资源,这为实现建筑与环境和谐提供了可能。
地域建筑的特点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是在不断创新、不断吸收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不固定的模式。对于建筑设计,我们只有创造性的发展地域文化才能使其保持原有的魅力。
我们应积极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更加合理地分析出地区的地域特性,用其长,避其短,设计出适合当代人与未来人的优秀建筑。
作者简介:李晓娟(1980―),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工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西南;地域建筑文化;聚落;动因
在诸多古代建筑论著及各类建筑著作中,民居建筑及聚落都不属于重点。并且由于西南地区距离汉文化的中心相对较远,所以在建筑文化方面相关的描述也比较少。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西南地区地域文化研究,开始从民居研究,通过一段时期的摸索,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的研究范畴才逐渐扩大,从简单的单体建筑研究逐渐向聚落、乡土建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
1文化学视域下的西南
西南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包含四川、广西及云南三省,从广义范畴来看,还包含贵州、及湖南、湖北的西部地区。而现代研究中,多数还是从广义范畴出发。四川广大地区及云贵高原地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发展,受长江流域、西北草原及黄河流域中游三大文化区的相互交融,各时期的民族融合等,造成了西南地区文化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及异质性的特点。而地区虽然从地缘关系上也属于西南,但由于的民族文化特质线性,族群单一,所以,不包含在西南地区内。所以,本研究中,对西南地区的定义主要包含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及重庆市
2西南地区建筑学的民居研究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相关学者对西南地区典型住宅开始研究,采用西方古典建筑学方法进行调研。刘敦桢在1941年在《西南古建筑调查概况》完成后,被普遍认为是西南民居甚至是中国民居研究的开始。而进入40年代后,刘志平在对四川、云南地区大量民居进行实际调查以后,著作《云南一颗印》,属于中国首篇民居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其后在1990年出版了《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是对民居研究的一个新的阶段,在全国建筑界内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进入80年代后,关于西南地区民居研究的发展速度较快:云南省设计院在1986年编写《云南民居》;朱良文等于1988年完成《云南白族民居》;启燊于1989年完成《四川藏族住宅》;陈谋德、王翠兰于1992年著作《云南民居续篇》;唐璞于1994年完成著作《山地住宅建筑》;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及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于1996年联合编写《四川民居》;季富政于2000年编写《中国羌族建筑》;孙大章于2004年作者《中国民居研究》;李先逵于2005年著作《干栏式苗居建筑》;罗德启于2008年著作《贵州民居》等。纵观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西南地区民居建筑的专著较多,也反映出我国在民居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较为丰硕,大量西南地区民居建筑著作也为西南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所以在本研究中,也应用到这些基础性的资料。
3文化学影响下的西南民居研究
文化热思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学术界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对于西南地区来说,从地理特征来看,其海拔自东向西逐渐升高。西南地区有诸多少数民族,是民族聚居区,在文化特征上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所以在我国民族文化研究中,西南地区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经过多年研究,西南地区文化研究从最开始的单一文化学研究,已经发展到现阶段的文化人类学、文化地理学及文化生态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且由以往各省份单独研究,转变为当前的大西南研究视角。所以,在西南建筑学研究中,也应该基于大西南的视角。在文化热思潮下,建筑学界也表现出了异常的敏感性。在文化热思潮下,西南文化研究热潮直接影响到居民建筑的研究:私心直于1992年编写《西南民族建筑研究》、杨大禹于1997年完成《云南少数民族住屋—形式与文化研究》、蒋高宸于1997年著作《云南民族住屋文化》等一大批著作完成,尽管这些著作都是从民族学角度对西南少数民族建筑进行相关的研究与讨论,但其还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研究的主线均为文化视角。
4从民居到聚落的地域建筑文化研究动因
民居建筑研究在文化热思潮的影响下,在民居文化纵深方向的研究已经很难满足探索的渴求,所以地域建筑文化逐渐从民居向聚落研究的角度发展。聚落是民居建筑的集合体,包含的文化信息更全面、复杂,数量更大。所以文化研究的内在动因方面,地域建筑从民居向聚落转变本身就属于一个动因。但是,如果仅仅依靠文化热,还无法实现研究方向的转变的全部动力,这其中也包含了建筑理论的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类聚居学导论》面世,对聚落的概念进行了阐述:聚落是乡村聚居类型中复合永久性聚居的方式。进入到90年代,人类环境科学的系统综合学科理念由吴良镛提出,其中指出了建筑概念从房子到聚落的延伸,在人居环境建筑理论中,聚落也真正成为一个重要组成。除此以外,民居到聚落研究的一个重要推动力还包含现代建筑设计实践,对于一个家庭而言,其生活空间载体就是住宅,但是对于人类生活来说,所有的活动也并非全部在家庭中进行。家庭与社区的互动、人与人的交往,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社会属性。当代建筑在信息时代文化快速传播中也呈现出系统化的特征,建筑内部功能逐渐增多,空间也更加复杂,建筑体量呈现出庞大化。所以在对现代建筑研究中,不能以之前民居建筑视角来对待,因为聚落更加的复杂与综合,与现代建筑功能发展更加吻合。从相关统计来看,从1994年开始,关于聚落研究的报道以及关注度都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这就表明了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聚落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方向。随着大量研究成果的出现,以及研究的深度增加,西南聚落研究方法及理论不断深入,并且研究也向着新的切入点发展,多角度、多学科的研究逐渐形成。并且在西南聚落研究中,也并非只局限于建筑学,其它学科也相互交叉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如历史学、社会学等对西南聚落都有影响。至此,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以聚落为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在研究过程中,又结合了诸多学科,使研究的深度、广度等都不断拓展。
5结语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经历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在西南地区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从单体居民建筑向人居环境中的聚落研究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多学科交叉影响的研究视野。但在实际研究中,还存在诸多研究角度比较孤立,片段性、分散型的研究结构表现相对突出;在聚落的研究方法及历史考证中,研究理论单一,在聚落课题研究中仍然占据着主流。对于西南各民族而言,其生活以聚落为外在表现,并且聚落中涵盖了诸多文化种类,由于文化元素比较多,在研究中极易出现混乱的现象。所以,建立一种系统的、整体的研究狂下,对各文化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清晰的梳理,并且使各文化与聚落之间的关系能够理清,这在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中是非常关键的。
作者:钟陈友
参考文献
[1]郑宏飞,张瀚.地域建筑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思考———以重庆地区为例[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12,04(15):35~37.
[2]钱锡栋,周俊.现代建筑的地域文化性实践———以象山商会大厦建筑设计为例[J].浙江建筑,2012,07(21):10~12+16.
[3]石健和.地域建筑文化理论实践的分析梳理建构[J].建筑学报,2002,05(14):9~10.
关键词:地域文化;建筑设计;传承
建筑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象征,除了在视觉上给予人们悦目美观的形象,其背后存在的意义与地域文化继承和发展之间有很大的联系。作为建筑师,应该创作出蕴含自己国家文化精髓、具有民族特色的新建筑,弘扬地域建筑文化,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目的。
1建筑文化传承的原则
传承文化就是要取传统文化之精华,去传统文化之糟粕。优秀的建筑文化会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和精神面貌,这种理念和精神面貌反过来也会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作为最本质的东西,是建筑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和特征。建筑文化传承应该注意三个原则。(1)结合性原则。建筑设计创作与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在这个过程中,把握地域文化特性,相应地结合当地文化、历史内涵、审美观念、人文环境等。结合并不是单一的照搬照抄,而是注意与时俱进,延续传统地域建筑文化,背向现代化的传统是自取灭亡的传统。重视利用地域文化的精神,挖掘传统文化的物质性技术文化特征,积极借鉴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并进行提炼、归纳,满足社会发展和地域的传承。(2)生态型原则。生态型原则是在创作地域文化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遵循地域发展的规律,保护地域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景观的有机生长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的连续性,并且注意原有地域自然与人文环境相协调,体现出人文景观的价值,从而打造出符合现代生活、安全、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3)再生原则。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包括保护、传承、创新等几个层面。面对新的创作环境和要求,在吸收传统建筑文化精华的基础上,保护优秀地域文化,同时放眼世界建筑文化,理性学习各个国家优秀的建筑文化。利用现代建筑技术及材料,将它们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创作中,不断增强原创能力符合现代生活的要求,创作具有中国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
2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
受地域气候、地形、地貌、以及民族信仰、习俗、爱好、以及的影响,社会结构和人文风貌各有各的特点。地域文化形成因素较多而且变化也大,加上各地匠人的工艺、技巧的差异,因而各地建筑及其特征就呈现出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面貌。比如苏州园林的设计,把空间隔断,利用缩景的技法给人一种以小见大的艺术感受,是最具代表性的古典园林和典范。它的民间性、地域性就显得更强烈、更明显,刺激了建筑师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的发挥。除了国内南北差异,还有中外差异,比如欧式建筑里的哥特式建筑,其特点是尖塔高耸、尖形拱门、大窗户及绘有圣经故事的彩色大玻璃。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营造出轻盈修长的飞天感。所以,作为建筑师在设计时应该深入研究当地历文化风情,创造出环境与人和谐的的建筑空间,弘扬优秀的建筑文化特色。
3地域建筑文化传承的内容
地域建筑文化根植于人们的生活当中,孕育了当地文化与特有的场所精神,①建筑特征是建筑的个性,不同的建筑各有差异。从不同的层次来看,其个性表现也会不一样,无论是历史文化还是技术手法,或是从审美层次上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②文化特征,建筑所蕴含的文化性,民族性,时代性等,对于同一类型的建筑物来说,其文化特征是有共性的。两者特征相互紧密联系,并共同依赖于同一载体之中。文化特征有三个层次,由表及里,由浅至深:a.浅层意义上主要包括平面布局、细部、色彩、装饰、结构构造和图案等,这些元素的相互碰撞具有较大视觉冲击力,是建筑创作中常运用的,一般称它为抄袭或叫模仿行为;b.中层次表现要经过摸索、综合,从符号、象征、寓意、手法上寻找可以作为典型代表性的特征;c.高层次理解文化表现,与上述文化特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需要通过对传统建筑的研究和探讨,找到一些从物质技术性升华到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符号、创作理念、深刻的文化内涵,从而创造出代表本地区的特色建筑。
4地域文化的作用
地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们观看建筑载体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接收设计者的思路、概念、以及设计中的相互关系等信息,使人们在回忆中增加对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认识,从而增强对家乡、对本民族、对祖国的热爱,提高民族亲和力、凝聚力和增进爱国主义情结;②通过地方建筑文化特征,有利于弘扬城市特色文化;③作为建筑师,通过建筑感受到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传承的必要性,例如有名的唐人区,它的入口地带都有一座中国古典特征的牌坊,在侨居国外的华人看到祖国的建筑形象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5建筑创作中,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
创作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要从现代建筑创作的需要出发。在建筑中重现代表当地的外观造型特征和建筑细部构件,使现代建筑造型具有传统地域风格,这只是对传统地域建筑造型的模仿。通过符号表达地域文化,结合新的建筑材料和技术可以组成城市空间环境。原则是“外来建筑本土化”,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文化,但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拒绝一切外来文化。在最终成果的表达的环节上,设计者还应该了解这些符号与地域建筑材料,技术之间的关系,考虑按建筑的不同的功能要求以及不同的限定条件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通过各种条件的限定反复调整和比较选择最终方案的形体,注重环保材料的运用,满足现代的功能需要。
6结束语
为了使我国创作的现代化新建筑作品具有中国的民族特色,作为建筑工作者,应深入挖掘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的精髓,坚持生态的设计创作原则,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延续优秀的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发现和挖掘其历史、文化、艺术和科研价值,为中国特色建筑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7).
[2]刁建新.文化传承与多元化建筑创作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关键词:传统; 现代; 融合; 发展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建筑行业在热火朝天的气氛中迅速改变着城市的面貌,到处都可看到用相同材料、相同手法构筑且外观相差不大的建筑,建筑理论界已经把地域性建筑创作当成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方向之一,地域性成了当代中国建筑师创作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苏州,在这个建筑传统文化,地域特征比较强烈的古城,处处充斥着传统与现代元素相磨合的紧张气息。
一、传统建筑文化影响下的苏州地域建筑
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地域性和时空性,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水平。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也包含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地域建筑不是个陌生的名词,从古典时期到现代主义建筑时期一直到后现代主义时期,地域主义一直顽强地与国际化的浪潮艰难的对抗着。虽然从来没有占据设计的主导市场,但也从来没有真正退出设计市场。在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之后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地域主义的思想发展了各种形式的理论,探讨了对于传统与地域文化的各个层面的继承与发展。
从封建时代的中后期到近代,苏州一直是区域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在传承了上千年深厚的吴文化影响下,处在沿海发达地区的苏州在长期的扬弃与更新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地域特征。苏州传统居住文化是中国南方水乡特色文化的典型代表,民居的整体布局、建筑形象、内部空间以及细部刻画无不体现着吴文化的影响。
由此可见,文化背景确实在影响着地域建筑的形式。这样的作用方式不论是隐秘的、内在的,还是清晰的、外露的,都将表达一个地域或城市的秩序和个性。如果因为城市与建筑设计方法的简单相似就失望地看待现代建筑,似乎有些过于悲观,即使是外表相似的城市,它们内部所隐藏的逻辑与美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作用下也是必然有所不同的。
二、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的融合与发展
传统性和现代性之间应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和建筑不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具有历史性、传统性,而是因为所传承下来的结构及其内涵特征具有恒久的意义。它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根植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中。轻易地将传统诠释为符号而流于建筑表面是肤浅的,而完全不顾传统的所谓创新,则属于个人意志,违背历史潮流。传统建筑元素在新的时代应有新的体现,而不能只是用现代材料去模仿过去的材料,也不能简单地模仿或抄袭古代的优秀建筑。
传统性应是对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历史脉络加以延续。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和精神,找出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探索传统技术与现代功能,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对于使传统建筑文化获得持续发展的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建筑创作应从尊重历史文脉的角度出发,延续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表现。发掘传统建筑语汇中的要素.加以提炼,并以现代的方式表达出来。
1.融合
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与意识形态的变化使得传统文化开始转型,全球化与对西方文化的崇拜使文化生活充满了躁动与不安,地域文化的轮廓越来越模糊,且内部结构也越来越混乱,这正是文化界普遍忧心忡忡且感到无能为力的最大问题。苏州传统的建筑文化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代社会受到了挑战,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及交流的国际化使苏州人性格中较封闭、保护的那一面逐渐打开,审美情趣也因此日渐开朗、拓展。
2.发展
不管外来文化对于地域的冲击有多大,新文化的发展脱离不了地域传统的基础。传统与现代化并非是截然对立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复杂而多层次的,传统不单只具有顽固性,还具有吸收新事物及现代成分而获得新生命的属性。因而对传统与现代不能截然对立地来理解。地域传统中有吸收现代的开放性要素。也有阻碍现代性发展的要素。不同地域文化吸收现代文化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使外来文化进入地域的过程天生就具有了不同的秩序与意义,也正是这样的一种融合赋予了地域传统发展与延续的活力。它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推进的。
三、从苏州新建筑的演变看苏州建筑地域化发展之路
近年来,不少建筑师适应时代潮流,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城市更新过程中续写着苏州古城的悠久历史,其中不乏优秀的现代建筑,它们不仅很好地体现了苏州的传统文化底蕴,而且也十分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笔者将从图书馆、苏州博物馆来阐述苏州地域建筑发展的三个阶段。
1.开创性的自发探索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浴火重生的苏州开始出现一些颇具影响的公共建筑。在这些建筑上,建筑师们得以抒发被压抑已久的创作热情,开始自觉地探索对苏州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问题。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刺绣研究所接待楼、工商银行饮马桥营业部和文物商店,这三个建筑分别代表着这一代建筑师的三个探索方向。曾被评为国家优秀设计金奖的刺绣研究所接待楼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空间形态,在造型上对传统形式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和提炼。对大范围保持古城风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比刺绣研究所接待楼迈出的一小步,工商银行饮马桥营业部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飞跃。不再有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其简洁的体型、富有韵律的窗墙、大虚大实的对比,以现代的构成手法描绘了古典粉墙与花窗的诗境。即使在20多年后的今天来看,她仍一个非常优秀的作品。
地处乐桥堍的文物商店是另一种尝试,力图以丰富的廊柱细部来唤起人们对传统的回忆,但是用混凝土和石材来模仿木构的结果是“味很浓但味不对”,粗壮的构件让人联想起北方的建筑,失去了苏州建筑的轻灵。但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这种尝试重新获得了生命力而以新的面貌出现。
2.多元化的自主创作阶段
20世纪80年代末~21世纪初,与国际社会日益频繁的交流使建筑师们接触到国外各种最新的建筑思潮,受当时最为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地域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和更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建筑传统和现代的问题。与此同时,随着苏州新区、工业园区的相继开发,城市建设范围逐渐从地域上远离了古城的束缚,建筑师赢得了更自由的创作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苏州的新建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繁荣。同在1987年落成的胥城大厦和开发大楼是苏州最早的两栋高层建筑,她们虽然地处古城范围以外,但不约而同地对高层建筑该如何体现苏州地域文化特征这一命题做出了出色的回答。胥城大厦的顶部造型是对古城墙的抽象表达,这种符号式的手法带有较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但其真正成功之处还是在于她透出的优雅的气质;而开发大楼通过黑白灰的色彩和坡屋檐的片断运用与一河之隔的古城产生了更直接的对话。符号和片断成了1990 年前后主流的建筑语言,被广泛运用在工业品商场、食品大楼、敬业大厦等一大批建筑上。随后的一部分建筑没有继续形式上的影射,而是通过空间上的处理寻求对传统建筑特征的再现。简洁的外事办公楼和层次丰富的苏州市建筑设计院业务楼从外观上看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但她们都在表皮和实体之间营造了一个内外交融的灰空间,室内外的绿化景观相互渗透,颇具传统廊檐的妙趣。到了2000年前后,一方面在新城区涌现的一幢幢高楼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另一方面在老城区,却出现了一股我称之为 “新苏州风”的折衷主义潮流,以图书馆、苏大理工试验楼、规划展示馆等为代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为呼应周边环境大多采用化整为零的体型,沿用坡屋顶造型,现代的立面构图,仍以混凝土结构为主,点缀以钢、铝、玻璃幕墙等现代材料,丰富的细部设计。这一组折衷建筑既有苏州的细腻又不失公共建筑应有的大气,与所处的传统环境取得良好协调,因此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3.内外交融带来的精品时代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境外设计开始逐渐进入中国。国内建筑师好好补了关于材料、构造和细部的一课,克服了原来本土建筑师惯有的重形式轻材料、重创意轻构造、重造型轻细部、重外观轻室内的弱点,素以精巧细腻著称的苏州从而迎来了现代建筑精品时代的回归。
苏州最早可称得上现代精品建筑的很可能只是一座厂房。随着大量欧美企业入驻园区和新区,大批以欧美标准为要求的工业建筑拔地而起。迅达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一个,模数化的立面构图赋予建筑理性的形式美,黑色光面花岗岩配以水平向铝合金百叶的设计彰显了公司精细严谨的形象,“呼吸式”双层铝合金外墙保证了建筑优秀的节能效果,集中的设备管沟使室内空间简洁有序。这些新手法、新材料、新技术的准确运用让人对于现代建筑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2006年,苏州迎来了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苏州博物馆。与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及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忠王府仅一墙之隔的苏州博物馆延续了传统的院落空间、传统的尺度、传统的黑白灰。所不同的是,新馆在形式与材料上作了大胆的突破,在现代几何造型中诠释着苏州坡屋顶的错落有致,以钢结构、玻璃和木色铝合金格栅演绎着传统木构体系的精致典雅,“以墙为纸,以石为绘”绘出了米芾山水画的诗情画意。独到的构思加上对每个风口、每个灯具、每块石头的精心设计注定了该建筑又将成为一个永恒的经典,以致新馆本身成为最大的展品引来了无数人的赞叹。
从图书馆到博物馆的一路走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师们对苏州优秀建筑传统的感情和敬意,也看到了他们超越传统的努力和决心;从地处不同区域的博物馆、新火车站和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来看,我们又看到了所谓“超越”的多重内涵。
技术的超越。从传统木结构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再到钢结构,从手工作业到械作业再到工厂化作业,历史上每一次材料和技术的进步都会给建筑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无论是博物馆精致的钢构架,还是科技文化艺术中心细腻的网状表皮,都是对新材料、新技术熟练运用的结果。技术的保障是现代优秀建筑的基本要素。
艺术的超越。苏州古典的亭台楼阁是木结构发展的一个极致,而基于现代材料和技术的现代建筑必然会发展出新的艺术表达。几何化是博物馆、新火车站和董氏义庄茶室的选择,而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和国际博览中心则采用了浪漫的曲线造型。他们都可以说是现代地域建筑艺术水平的杰出代表。
品质的超越。先进的技术能力和优秀的艺术水平相结合带来的是综合品质的超越,这就是我们对苏州未来的新地域建筑的期待。
四、结语
从苏州这个例子来看,在经济、技术、材料、生活方式乃至文化取向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历史上由于地域差别形成的人类社会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基础正在逐渐丧失,城市的同质化似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然而在可见的未来内,人们也不可能彻底放弃在传统建筑中找寻自身有别于他人的特色的努力,传统建筑文化仍将继续与现代建筑文化相磨合,并继续成为现代地域建筑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林熠.穿越历史的隧道一寻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J】.城市开发,2002(8):61―63.
[2]吕学军地域建筑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中外建筑,2001(3):97―98.
关键词:近代建筑;日式建筑;青岛
1日式建筑在青岛建造的历史背景
青岛的日式旧建筑主要集中在黄台路、馆陶路、陵县路等一带,这些都是日侨曾经聚集的区域。大批日侨的涌入,使得青岛人口分布聚集地域发生相应的改变。他们重新规划街道,修建房屋,开辟出新的日本居民聚集区,其中日侨聚集的一片重要的商贸居住区域被称为“新町”。此中包括以下要讲的三笠町———黄台路、叶樱町———馆陶路与若叶町———陵县路。1.1三笠町———黄台路。据史料记载:“黄台路原名叫小鲍岛街,它的建筑,80%以上是日本风格的单体小楼。”据青岛市文史专家鲁海考证:“黄台路上除了昭和海运公司、极东公司、大信公司、谦和洋行、冈野建筑事务所等少数机构以外,绝大部分是日本人住宅。”除此之外,黄台路最西端是日本高等女子学校。这些建筑代表了日本的建筑艺术风格,也记录了一段历史,因而黄台路被列为旧城风貌保护区日式建筑一条街。1.2叶樱町———馆陶路。叶樱町,因靠近码头、火车站和胶海关,在德租时期被规划为青岛的洋行区,当时名为凯撒街。作为青岛的金融贸易一条街,该街容纳了国内外多家大型银行、洋行、轮船公司等,是青岛金融经济发展的带头区域,被称为青岛的“华尔街”。1.3若叶町———陵县路。德租时期名为维礼街,日占后更名若叶町。不同于中野町繁荣的日常商贸活动,若叶町主要以日常居住为主,兼有从事建筑、运输等行业的日本商企。如长谷川公司、三和组、蛭子组的商事部和运输店、富信公司、泉商会、东映烟厂、以及沼田小儿科医院等。
2对日式建筑街区及日式单体建筑的研究分析
2.1黄台路日式建筑街区。通过对该街区建筑实景图片与文字记载资料的调研,结合实地调查情况对日式建筑的风格特点进行以下分析。建筑结构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风格含蓄优雅,建筑结构线条细腻,具有浓郁的东方气息。日式建筑注重细节设计,建筑一般是红瓦尖顶,但是尖顶又同中存异。在色彩上几乎都以瓦片原本的砖红色为主,少数建筑也有墨绿色檐壁作为装饰。在造型上变化复杂:有外尖内圆的,有尖顶中部带有转折的,有外檐下垂的,有外檐上挑的,有尖顶平削的,建筑外形上都保持着朴素、简练之美。除屋顶之外,日式建筑一般还采用严谨的几何线条进行外立面的装饰,材质有木质、砖砌等。除此之外,外立面或方形或圆形或三角形的开窗也是建筑外立面几何语言的一部分。通过现场调研发现这些住宅大多还在使用,少数已被拆除或改造,但是难以进入内部空间。通过零星的资料可以得知,在日式建筑的入口处,通常会设有一个水磨石的换鞋处。日式建筑除了细部、装饰与材料之外,形式与建制上大抵是以“蹋蹋米”为主的“脱靴空间”,基本上是一个平面开放的格局。虽然形式简单、空间单纯,但通过对内外空间不断的交流变换之中,可以看出其素华朴实及空间更替的实质。在黄台路上基本是以上述所讲的建筑形制为主,但是也有特例。现在作为公安局市北分局黄台路派出所的黄台路49号建筑外形就纯粹的以直线形为主,与其他的尖顶别墅相比,这座直线方块形的建筑还属少见。2.2陵县路沼田小儿科医院。在曾被老百姓称为“日本街”的陵县路,有一栋白墙建筑与众不同。经过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与历史资料的查阅得知这是旧时日本的小儿科医院———沼田小儿科医院。由非常狭窄的小院一角可以看出现在这里早已住着几户居民了。建筑立面以白墙为主,有局部的花岩进行装饰,窗洞也用红色漆面的木质进行装点。外立面局部有椭圆的弧形调和,在理性中多了几分感性与温情。2.3馆陶路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在馆陶路与广东路交叉口处,有一栋造型极具特色的建筑,它就是日本大连汽船株式会社青岛支店旧址。整栋建筑造型刻意建成船形,大楼沿两街交口处展开立面,三段式构图,基座采用粗糙的石块砌筑,主入口设在转角处,做弧形处理。门厅贯通两层,以两颗巨大的石柱支撑,两侧为同样体量的壁柱装饰,柱头为演化的科林斯式。转角处三层阳台与门厅连接,方柱支撑,弧形黑色铁质栏杆。檐口下方刻有石雕花饰,屋顶假五层为后来加盖,上开拱形气窗,墙面除三层采用拱形窗外,其余各层都采用的是平窗,外墙所用面砖做工精细。新加盖的建筑整体上更多的呈现出欧式风格,日本人原来建造的无论是建筑的山墙还是塔楼都是很有日式建筑风格特点的。
3结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建筑设计中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成为人们更加关注的地方。在青岛,无论是华美的德式和欧式建筑,还是质朴的日式建筑,都是历史馈赠给我们的礼物,我们都应该善待它们。在资料搜集和实地调研中,对日式旧建筑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希望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抽出更多的时间去那些现存的日式老建筑中走一走,用相机或者文字长久的记录下历史的印记,同时也希望本文能够为青岛日式旧建筑街道的保护与改造提供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青岛市史志办公室编.青岛市志•总目录[D].方志出版社,2001.
[2]宋连威.青岛城市老建筑[D].青岛出版社,2005,01.
有些人试图通过移植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某些技术手段与形态符号,而使建筑具有地域性。这样做既断送了地域建筑的内涵,又扭曲了传统建筑的原则。今天的地域建筑决不应该是“马头墙们的光大”。传统建筑亦没有必要现代起来,去干预今天的建筑实践,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价值体系,有着不同的职责以及相应的理论与实践的天地。而那种不具有历史进步性、低层次的、所谓的纯粹传统继承,只能是浮浅的标志。
建筑文化传统不应该是那些历史凝固了的、静态的、“死”了的物质,而应是各个时代建筑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洪流,它有时汹涌澎湃、有时平静地流淌、有时清澈透明、有时污泥浊水……,这些取决于历史河床所呈现的“地形”――即社会环境和主体(人)的素质。过去传统“流”的好与不好,已成为历史,传统在我们身上将怎样“流”下去,自然取决于我们为其开辟了怎样的“河床”,并注入了怎样的“新流”。
地域建筑的文脉不仅是纵向上的文化传承,更不是形态符号的延续,而应是前后(历史发展)、左右(与社会发展同步)、上下(适应自然条件)相关因素的综合把握与适宜的应对。
“一方水土生成一方的营建体”,地域建筑体系对不同因素的应对,如同生物一样反映着特定地域遗传信息的特质,其生成和生长规律与生物基因调控机制存在着“异适同构”现象。
不是所有的基因都是有用的,有些是不良基因,甚至演变为新生命体中的毒瘤。一些地区原生的建筑营建体系发展出某种特别的营建技术与形态表征,在其生长演化过程中变成某一特定区域里的最适者,即生物学中的“特化现象”。从进化的角度看,某一环境和时间下特化的最适者,可能在特定的阶段非常适应于那个环境(自然与社会)。但是,太适应、太特化的结果,也可能使其走人死胡同,一旦周围的环境状态发生了改变,过分特化的现象反而会因为无法改变而灭绝。所以,最为紧要的是对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基因”进行正确的识别与判断。如果导致地域建筑营建体系在演进过程中“患病”的基因能够被修正或替换,而健康基因能够被激活,并注入新的优势基因,地区建筑的营建体系就能得以良性发展。
关键词: 地域文化灾后重建
Abstract: the qinghai's yushu and facing the ancient town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rooted in yushu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local project design, based on regional culture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thinking and summarized. Put forward the reconstruction have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thinking, let the local regional cultur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to continu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 regional cultural r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项目背景
玉树州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距省会西宁800公里,东西长738公里,南北宽406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最高点6621米,年降雨量520毫米左右,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得40――60%。
玉树州首府结古镇,自古以来是青海西宁,四川康定,拉萨三地之间的贸易重镇。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里氏7.1级地震。受灾区域3万多平方公里,结古镇属于重灾区,大量房屋遭到严重损坏,面临灾后重建的需求。此次灾后重建采取原地重建,局部避让的建设方式,并提出建设高原生态旅游城市的重建总目标和规划原则。
新的城市规划为三河五片带状城市空间结构,我院本次设计区域为结古镇南部片区,片区总规划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
2.结古镇地域性价值概述
结古镇有浓厚的藏传佛教文化,绚烂多彩的民族艺术,特色的服饰和舞蹈,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玛尼堆、雄伟的当卡寺和文成公主庙等众多的文物古迹。
(1)建筑结构
结古镇运送材料成本较高,多为就地取材,所以以夯土,石材建筑为主,一般为2-3层楼房,倚山建房,以石砌墙,外墙光滑平整,朴实厚重,与四周的山水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具有非常强烈的本土民居特征和地域风貌。
但是这种建筑结构体系和用材方法在现代的建筑条件下来看是相对落后的,本地建筑多数采取这种用石块叠加的制作方法,对水平方向的抗弯,抗剪强度以及刚度不足,导致在地震中经受不起地震中横波的震动,以至坍塌。
结古镇藏族传统民居,喜欢用单体的形式,将所有功能的用房安排在同一栋建筑之内,比如起居室、储藏室、卧室、经堂按次序排放,形成围合或者半围合的院落空间,多数以平屋顶为主。
本土民居在立面上呈现下大上小的梯形,这是由于当地居民传统砌筑和夯筑墙体的技术有关,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向中间收分,外墙向内倾斜,以保证墙体的稳定性,而内墙仍然与地面垂直。
院落和院落之间紧密相连,几十户人家聚集在一起形成聚落的群居结构,这与藏族历史中诸部落之间的社会生活形态有关。
(2)建筑风格
结古镇民居除了外表有强烈的藏族地域感之外,还体现在其大门,窗户和屋顶的形式上。
色泽多以红、白、蓝、黄为主色调,这种色调的产生来源于藏族对生活和生产中的主要色系得延伸。大门门楣都安装梯形“巴苏”,并且适用于窗楣和檐口,起挡雨和装饰作用。窗花花式各异,图案不一,屋顶四角有翘起的小顶。
4. 玉树结古镇南部片区西杭扎南商住组团
西杭扎南商住组团项目位于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南部商住组团沿胜利路东西两侧布置,东临巴塘河景观带,北邻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地貌属巴塘河Ⅰ级阶地,地形地势相对北高南低,地面标高为3690~3694.4米。
项目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144377.47 m2,由A45、A47、A48、A26和A27五个地块组成,规划总建筑面积160849.75 m2,本工程由住宅、商业和相关居住配套用房组成。
灾区的重建工程,不仅仅是建几座楼房,而是要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地区的固有文化和居民对再建场所的认知感以及回归感。所以在设计中必须考虑地域性文化的特点,将其融汇于新建的建筑中,营造出一种本土自然、社会和居民和谐发展的环境。
传统建筑形式和空间的采用
在结古镇本土的建筑中,是以院落为主导的民居形式,院落结合在一起形成大小组团,这是种基于当地民族历史而形成的建筑生长方法。在原地重建的建筑项目设计中,当然不能抛弃这一传统的地域特色,应贯彻这种本土民居院落围合生长方式的建筑形态,并加以延伸。
西杭扎南商住团,舍弃现代建筑中行列式的呆板布局,采用本土建筑中围合和半围合的空间形式,延续本土民居中自然形成的空间结构,院落和院落相互连接,形成用现代手法演绎结古镇传统藏族聚落生活结构的形态。同时院落形成的组团之间构筑成街坊,一层为商铺,小区内所有街道均与城市主干道相连,形成连续的商业街,结合商业街景观缔造舒适精品的购物环境。用现代的城市规划和建筑思想使居住商业配套成为有机整体,在现有资源、地形地势与城市周边环境的融合、居住交通与空间模式的有机结合、居住特色与环境品质的塑造问题上进行了多方面思考,为居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生活品质。
在建筑细部处理中采用了逐层退台和出挑等手法,很多户型中设置了室外露台,给住户提供了多种休憩娱乐空间,让每一户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景观资源,以体现对居住者的人性化关怀,创造出一种唤起民众回归感和认知度的生活氛围。
(2)结古镇灾后重建中现代化的建筑手段的植入
在玉树地震中砖混结构的房屋有80%倒塌,玉树处于三江地震带板块,本项目设计为适应当地地质,采用了更为牢固的框架结构体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特征周期Tg=0.45。
项目在的节点设计中,引入了当地牧人的"人"字型帐房,用膜结构进行实现和点缀。将浓郁的草原风情带入组团,加深本地地域文化在建筑风格中的体现。
(3)和本地自然环境的融合
a装饰特点:组团中的建筑吸取了藏式建筑中“巴苏”的装饰特征,在门楣和窗檐上都有应用,上下相扣,逐层出挑,形成藏族民居有的装饰风格和效果,将商铺的门楣和居民的窗户处理成这样不同的进退变化层次,以丰富加强立面的主体效果和民族地域效果。
b色彩特点:建筑以灰、白、黄、红为主要基调,在局部构件如――屋檐、门窗等上进行色彩的变化,以达到片区总体的色彩的和谐,这样的色彩传承于藏族人民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对生活生产和宗教理解的提炼和应用。这样的色彩理解和运用,符合当地的审美需求和生活习惯。
c结构特点:许多史料中有藏式建筑 “屋皆平定”的记载,在结古镇的民居中,大多数为平定结构,所以本项目也采延续了平层屋顶的做法,让其与原本的建筑形态进行交汇融合。
d平面特点:尽量将辅助功能用房,卫生间、厨房及储藏室布置在建筑的西向和北向,主要功能房间如住宅卧室、起居室则布置在南向和东向,保证了上述功能房间高质量的室内舒适度和采光日照要求。
5.在灾后重建语境中建筑的发生和发展
(1)可以肯定的是灾后重建,不是简单的重复建造。无论是汶川或是玉树的灾后重建,都应该是建立在对该地区城市发展和建筑模式上的提升,以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为目标。
(2)玉树重建和汶川重建又有所不同,绝不能简单复制和套用汶川的模式。玉树所在特殊的高原地理位置,物资上和运输上都相对汶川不便。玉树居住区的科学安排和布置包括规划以及应对地质条件的相应措施,还有玉树强烈的本土藏区特色风貌,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的全景规划和思考。
(3)对于灾后重建城市的发展。玉树位于三省交汇地带,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当地居民的生活持续,都必须重新安排和设计。高原生态旅游城市是玉树的建设总规划和目标,除了在设计过程中,单体建筑的思考需要符合玉树本地民风特色之外,一种全新的旅游风貌总体特征也应当考虑在设计规划中。
(4)建筑的发生和发展,应带有传承和发展的设计思路,具体说就是人居环境系统的重新建造。将玉树本地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基础,生态和环境的保护,社会文化基础,人口数目和现有经济发展状况,从区域环境资源承受能力出发,进行整体科学的规划布局,再回馈到具体的建筑设计中。是为建设玉树进行建设,而不是为建筑进行建设。建筑的发生和发展都应该遵循这一轨迹。
6.总结――地域文化建筑在灾后重建中的营造
通过对玉树结古镇的灾后重建过程中,笔者总结了一些自己的设计心得:
从“建筑”到“建筑”
为什么是从“建筑”到“建筑”,两个建筑中一个指本土建筑,一个指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两种之间应该打双向的箭头符号。
因为建筑学不只是基于建造建筑本身,首先应从建筑学的视角中心审视地域建筑中的特点和营造方法,再回归到需要设计的建筑本身上,以挖掘本土建筑的特征风貌为目标,再在自己设计中加以表现和反馈,达到二者的互联互通,以寻求二者之间之于本土现代建筑的平衡点为主要的设计目标。
从“文化”到“建筑”
“文化”二字扎根于当地的历史和社会表现中,而建筑只是社会文化现有物中其中一个点。在建筑中常提到的地域性,代表的恰恰就是当地本土的文化在建筑上的体现。
建筑的外部特征和结构特点是可以从本土建筑中直接学习和应用的,但这只是所谓文脉中的表象。
更需要的是深层次地去了解植根于本土社会、文化、地理条件所形成的该地区建筑特征的缘由和规律。应从其他的角度和目光去思考和审视这一表现,将其融合为思想,再回归到自己所设计的建筑以及理论中。
从“地域”到“营造方法”
从地域的特征性,再到建筑师的思想,手法和作品这一过程,有对本土地域文化的继承,本土建筑风格的创新,或者对当地文脉的重塑。追根究底,是一种地域形式的营造方法,将本土的风格特征融入建筑师思想再通过建筑设计表达出来的一种手法。
应该对本土现有建筑的发展、来源,历程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建立一种综合的,整体的角度,去寻求一种植根于乡土文化之中最本质的思想和手法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建筑技术和手段高速发展的今天,多样性的建筑元素开始慢慢的趋同和融合,地域自然环境对建筑本身的影响力越来越弱,地域特色在现代化的设计手法中慢慢丧失其地位,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也随之下降。
而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根本,加强本土地域建筑、文化和现代建筑的联系为当务之急,对不同类型的建筑进行保护,传承,这些都是用建筑的手法对当地地域特色的延续和发扬,也是对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保护。
将现代技术创造建筑的手段屏蔽掉,去重新整理度量地域建筑的本质属性,回归地域建筑本身,弘扬其特性,在设计中摸索其规律是我们当务之急。
7.结论
在玉树结古镇扎南西杭商组团建筑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是一种从地域性去探索当地建筑文化思想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法探索到一种即延续本土文化的特征又和现代建筑设计接轨的一种建筑营造方法。
灾后重建的历程中,重点不是简单对建筑进行构筑,应该采用“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和复兴的本土地域文化让唤起当地民众回归感和认同感,建设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育林.地域性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2]李绍明.汶川大地震后羌区文化重建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9)
[3]李桦 宋兵 张文丽 曲潇然.藏式民居灾后重建设计研究――以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新寨村实施方案为例[J]. 建筑学报,2011.(4)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基本原则;地域环境;地域性原则;
一、民用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应考虑三种人的利益。(1)甲方,即建设单位的利益。(2)使用者的利益。使用者有时候是甲方,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使用者的职业各不相同,数量也不同。(3)施工单位的利益。这里面也包含了对施工企业施工的经济性及便捷性、安全性的考量。同时也要照顾到农民工、设备安装人员甚至包工头的利益及安全。
2、综合性设计原则。对建筑系统的研究,必须从它的功能、结构、要素、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地考察。每一个个体的分析结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和整体分析对比中去,按照比较的差异从新进行分析、修改、整合,使部分与整体达到高度的统一。
3、循环利用原则。建筑的循环利用原则包括再利用、再循环两方面内涵。再利用是指将各种建筑产品以初始形式多次加以利用。再循环主要包括对早期建筑的改造利用以及对照明设施、各类设备以及砖石构件的重复利用。
二、地域环境因素对民用建筑设计的影响
1、地理条件。地理因素在微观上反映着具体的建筑场所,对建筑的处理起着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场地性;地理因素在宏观上对某一地区的心里认知及场所意象有着一定的影响。这两个方面之间不可分割且相互融合,对艺术及技术的兼顾性进行体现。
2、气候条件.气候条件和建筑的地域特色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在很大程度上对地域性原则中建筑的发展方向及表现形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气候条件的决定性作用表现为合理的利用能源:对气候因素进行合理地处理,既要做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技术的依赖,还可以为业主提供良好的建筑环境。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平面布局、剖面、立面设计、景观设计和材料构建上。
三.民用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性原则
1、建筑综合形态的地域性原则. 建筑由于其体量巨大,在介入原有城市环境时要特别注意形体与场地环境的调和,一个符合场所特点的解决方案,可以将特殊的场所性上升为明显的地域性。继承式协调包括形体塑造、立面组织、颜色质地和轮廓线等方面的相似或相近处理,使建筑与周围建筑在风格上统一、在符号上共用、在构图上相容、在形体上互补从而达到协调。继承可以是整体上的继承,也可以是局部构图或细部元素的继承当建筑面临城市线性街道空间时,多在建筑底部较自由地运用一些传统的造型元素,形成连续的立面形象,提高场所的印象性,而主体部分以简洁的现代形式为主,并适当地作些后退或体量分解的处理,以减弱体量所带来的压迫感,突出底部的人性尺度及与街道的协调关系。
2、建筑平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1)标准层平面形式的选择与地域环境的隐形联系。平面设计除考虑基本功能外,还要对结构的可行性、经济性、施工的方便性等方面有所考虑。建筑标准层平面形态的构成主要分两种:简单几何形体构成,如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棱形、椭圆形等;由简单几何形变化组合构成,常用的有切割法(以直、曲线为“刀”来切割上述简单几何形,构成多种形态)、剪切法(几何形在“剪切”作用下错位)、平移法(几何形的一边或数边向外平移)、叠加法(相同或不同几何形错位相叠)。随时间的推移,建筑的造型虽然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特点,但平面的基本形式却逐渐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一些稳定的风格,比如“井”型、倒“丰”型、蛙形平面经久不衰,因为采用这些类型的平面形式每户的大小房间均可以获得自然采光和对流通风。(2)场地的相关因素与建筑平面的互动。基地现状对平面构思与外形创造的制约: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利用有限的用地竖向拓展空间,腾出更多的用地以创造外部空间和绿化环境。建筑的平面形状多受基地大小、形状、位置的影响。小块的方整地多适宜建造塔楼,窄条狭长场地适合建板式高层,地处十字路口、丁字路口、锐角交叉路口时,建筑平面要针对地形、地理位置的特点加以苦心经营,除满足功能要求外,对其形象的推敲要能在各方面争取良好的视觉效果。
3、建筑立面设计的地域性原则。(1)立面中建筑色彩运用的地域性表现.色彩是民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语言和因素,有序的建筑色彩搭配,不仅能带给人一种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感觉,而且也使城市独具个性。建筑作为城市中醒目的元素,其色彩的运用对城市意象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传统建筑也有着特征鲜明的色彩运用模式,并蕴涵着深刻的文化传统、伦理精神和审美取向。(2)立面细部元素及装饰工艺的地域性表现.从立面细部元素入手,传统地域建筑和民俗建筑细部元素的借鉴对建筑的整体艺术形象的创造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其建筑立面的细部元素可以表现历史传统中的某些回忆、片断,表达地域的精神特征。建筑装饰工艺的地域性表达也大有可为。尽管早期现代建筑的先驱曾激烈地反对建筑中的装饰,但装饰从来就是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得体的地域性装饰使建筑更有亲和力、更具人性。热带地区建筑的遮阳就常常结合装饰艺术成为地方建筑的重要特征:把水平遮阳板做成漏空隔片、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垂帘式遮阳板、漏空花格或金属网格的处理、采用装饰性的活动遮阳设施等。
4、建筑剖面设计的地域性表达。(1)剖面形式与地域气候的联系.建筑剖面设计与地域环境要素之间存在着隐性的联系,对地域气候环境和场所交往空间的关注,直接影响了剖面的外观形式。为使剖面设计有利于通风和遮阳,住宅采用半错层的方式交错布局,且每户形成一个朝东或朝西两层高的大花园阳台,构成居民生活、起居的重要空间。这些国外建筑师对建筑剖面设计的重视,表明建筑是如何适应地域气候环境、组织通风和气流、考虑日照和遮阳等问题的。而且在剖面设计中对景观视野的分析和因借也更直观。(2)剖面形式与当地传统建筑空间形式的联系.借用地方建筑定意义的空间模式是建筑地域性创作中常用的手法,因为这类空间一般在地区和民族中具有特定的心理意义。在高度上将城市空间划分出多种层次,人们在入口处看到的是正立面倾斜的阶梯,这里布置的城市小广场,可供人在此休息。同时,在这个小广场中,人们可以看到建筑螺旋形体的迂回上升,随着高度的变化,空间也在不断地变化,螺旋大厦与日本人潜意识中的“打破中心感”是相符的。
结束语
民用建筑设计需要的不仅仅是美观,更重要的是对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因此在民用建筑设计中地域性原则尤为重要。 把握民用建筑设计的地域性原则,使建筑更加人性化实用化,更好的融入环境,从而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包玉坤.浅谈现代房屋建筑设计[J].经营管理者,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