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1 14:07: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职文化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校企文化融合是学校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指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创设一种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情境。一方面,高职要把行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育人的全方面和全过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与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职业规范相对接;另一方面,行业企业也在融合中吸收和借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行业企业文化毕竟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追求,营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借鉴学校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念和责任感,来整合弥补行业企业文化中偏重利益的价值取向,可以更加有利于行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接触和叠加,也不是在融合中厚此薄彼,而是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在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由学校文化包容创新行业企业文化,由行业企业文化吸纳借鉴学校文化,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拥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实现校企共赢、合作发展。
2校企文化融合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等五个方面。其中,前四项是职业素养的根基,后一项则是职业素养的表象。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影响职业素养养成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学生自身情况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校企文化融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2.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除要求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等基本道德品质外,不同行业企业对员工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等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它不能通过一门、两门课程或者几次活动就能形成,而是要通过职业实践和行业企业文化陶冶,使学生在熟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
2.2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性,营造良好的职业意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增强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等,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和工作热情,加快学生从“大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2.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
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对工作产生困惑甚至离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缺乏逐步了解、认同和自觉遵守职业习惯的养成过程。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步了解职业和行业特点,熟悉职业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
2.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变迁也更加频繁,每个从业者都会面临岗位纵向或横向的变换。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岗位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术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诸多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个人的职业素养。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增强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校企文化融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选择
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推进。横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纵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企业文化横向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校企文化横向融合中,要以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以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以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营造提升职业素养的文化氛围。
3.1.1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体现在对内能创设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全体成员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学校氛围。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点的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企业精神、经营宗旨、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精神文化,把行业企业所推崇的学习观、创新观、竞争观、人才观、服务观渗透到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使学校精神有机结合行业企业精神,二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3.1.2以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
物质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要紧密围绕自身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建设融合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物质基础。
(1)营造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将与学校深度合作的知名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引入校园,建成“企业文化长廊”或“企业形象展示区”,收集杰出校友的创业实例与奋斗格言进行“优秀校友风采”展示,让学生“悄声”体味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标准,感触可亲可近的典范、可学可赶的榜样,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2)以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核心建设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生产流程设计实践教学,注重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的训练中,不仅能初步掌握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能实现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接轨。
3.1.3以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
制度文化既能使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又能营造一种促进学生自然成长的理想化氛围。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中,校园文化要借鉴先进企业管理文化,如5s管理、ISO9000管理等,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将行业规范纳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制度文化的融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提供保障。
3.2将企业文化纵向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
3.2.1以课程体系开发为重点
各专业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注重吸收优秀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课堂。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归纳出专业对接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丰富的企业文化,突出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
3.2.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
校企要在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中实现文化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引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完整的生产过程,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平衡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的关系,实现教与练的融合和对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快速提高职业技能。
3.2.3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
教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纽带和使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抓手,采用学习进修、调研考察、企业锻炼、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2.4以校企文化活动为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方向、目标、要求、策略等等,保证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高职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校企文化活动的教育、激励、创新作用。例如,举办企业冠名的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评委或指导教师,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激情,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举办“企业家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技术骨干、创业先锋做客校园,搭建“润物细无声”的校企文化平台。其次,要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活动,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熟悉行业准则和规范,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
4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兼备了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英语专业无论是商务英语,还是旅游英语,归根结蒂都要将“英语”这一中心语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达到“够用”。首先,受学制所囿,教师总是希望在有限的两年或两年半时间内,将大量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一一灌输给学生。这样做不但收效甚微,反而会导致两个极端的后果:学生要么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对口就业的信心,要么只会纸上谈兵、匠气十足。无论走向哪个极端,都是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西方文化缺失的体现。其次,有些院校盲目追求实用主义,认为学生对于知识点和技能点只需知其然,不必知其所以然,造成学生在某一特定岗位上手很快,但一旦市场政策或行业标准发生调整,就很难胜任新的要求,这其实是摒弃了高职教育的高等性。对于英语专业学生而言,高等性的明显特质就是对西方文化的正确领悟、贯通和驾驭,就现行课程教学来看,西方文化的习得明显不足。此外,虽然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开设很普遍,但不同地区存在经济重心的差异性,至今尚无统一的、有效的西方文化运用能力考核实施标准,客观地限制了学生毕业后跨地区、跨行业就业的几率和质量。
2高职英语专业西方文化习得方法
2.1树立文化信心
高职教师的职责在于立德树人,立德是树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从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入手,在教学细节中垂范优质文化,帮助学生习得和传承。合格的职业人首先要自信,这是西方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也是英语专业高职学生敞开心胸接纳西方文化的前提。高职学生入学分数较低,并不意味着智商和情商不如本科生。本科院校培养目标多为理论研发或工程设计,强调逻辑思维。高职院校更关注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服务能力,注重形象思维。智能结构类型的不同,没有贵贱之分,因此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突破旧念,大力推行鼓励机制,为学生营造自信、乐观的心理氛围,使学生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他们也可以创造社会财富,成为行业精英。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延伸至文化认知方面。成功的西方文化习得应该是学生在沿袭中国优质文化的过程中正确、理性、适度地借鉴西方文化的精华,不骄不躁、不卑不亢,兼容互补、薪火相传。
2.2营造文化情境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针对高职学生,只有将其转化为具体课堂活动,才能实现习得。高职英语专业课程可分为公共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训练课和选修课。公共课属于中华人文博雅教育范畴,其余四类课程呈递进式结构,均由英语专业教师任教。根据高职的属性,学校通常不会开设西方文化理论课,学生西方文化的认知、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主要源于专业课教师的正确疏导。真实的涉外情景构建和丰富的学生活动开展是西方文化习得的有效载体。职业基础课可以选择电话交流技能、工作场所交流技能、国际贸易实务等教学内容;职业技术课可以选择客户沟通技能、工作文件写作、企业与社会等教学内容;职业技能训练课可以选择公众演示技能、求职技能、谈判技能等教学内容;选修课可以选择管理学基础和营销学基础等教学内容。上述每项教学内容都要以行动导向的学生参与作为保障,运用实时更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呈现,利用英文媒体培养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判断力[3]。每项课堂活动都执行量化考核,以检测学生的活学活用情况。学校还可以通过分层次的专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对跨文化交际兴趣,由点及面,保障文化精华传播活动有序进行。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愈加多样化。新媒体的出现,文化传播教育的覆盖面由原先的新闻出版、报纸杂志、广播影视、广告印刷等延伸到网络传播等各方面,随着微博、微信的出现,媒体处处存在,人人皆是“记者”,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文化传播教育模式的调整,开设新媒体专业的高校不再把培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主要方向,而应培养一种泛媒体人才,宽口径、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从社会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来看,文化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需立足于“大传播”基础之上,树立“文化艺术技术互动融合,学生跨专业跨年级协同实践,学生自主集成综合能力”的实践教学理念。作为专科层次的高职院校,文化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课程体系,应注重媒介特性和实用操作技能,按照岗位的职能及技能要求,以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着力提高学生岗位技能及动手能力。
二、建立学用一体化的立体式文化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担负着文化传承、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辐射、文化产业发展的社会责任。文化传播类专业学生在对各种媒体传播信息时,他们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受到课程体系、校园媒介资源和实践平台的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缺少一种较深层次的综合知识。高职院校要站在大文化大传播教育的高度,整合专业资源、打破固有樊篱、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将相近专业进行整合融通,科学合理地设置一些能够积淀底蕴、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通识类课程,完善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克服学用脱节现象,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建立学用一体化的立体式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文化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从人才培养计划着手,对学生不同学年的实训教学进行合理规划,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双向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对校、院两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精细组织和科学管理,保障文化传播类专业健康稳步发展。
(一)建立新的文化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注重文化艺术技术融合,围绕创意技术教育为主线,设计实施四层次教育课程,通过第一、第二课堂的融合互补,不断推进文化专业与数字媒体技术类专业的互动融合,致力于培养社会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意产业急需的文化技术一体化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不同教学阶段,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在大一大二时,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基本专业能力,在大二下学期和大三,要打破专业界限,突出团队形式的协同实践,集成学生的综合能力,重视创意创业团队的蕴育,充分发挥课堂外的互补功能。具体的做法是学校实现双导师制模式,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专业课程结合职业学院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可以通过“1+1”的形式进行,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时,开设摄影摄像基础、新闻写作、播音与主持、影视鉴赏、计算机基础、数字视频技术、舞蹈、钢琴等课程。这期间,根据专业性质,选取相关单位,组织学生进行参观学习,增强学生对文化传播类职业特点和相关能力要求的感性认识,并对未来职业的规划、岗位的要求和能力的培养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学制学分安排
在培养文化传播类学生时,在大一期间应按文化传播大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基础性通识类课程,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确保整个过程规范有序。到大二可二次选择专业,在课程设计上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在大传播理念下的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在第二学期至第五学期,学校可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通过对采编人员、活动策划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等人才的需求特点,开设相关可供选择的理论课程,保证学生可以根据将来自己对就业岗位的预期,选择合适的课程群来获取相应学分,这期间学生的培养方法采用灵活有弹性的学分制,课程学分主要来源于三个模块: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课外创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修满学分即可。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采访能力、执行能力和编辑能力等实践能力,在大学三年中,文化传播类专业连续开设实践课程,开展跨专业综合性系列实践活动,打破专业界限,按职场岗位需求匹配各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拉近学生与职场的距离,培养学生融合专业的创意创新综合能力和就业能力。课程内容强调跨学科专业融合、互动碰撞、协同实践,包括活动、晚会的策划与设计、影视广告、数字影视作品拍摄实践、多媒体交互教学系统设计与制作、影视作品配乐、音像制作与传播、MTV制作、手机铃声等。通过实践课程增强学生与职场衔接的综合能力,激发创新意识,蕴育创业团队,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比如影视作品制作时,可由艺术设计、数字媒体技术、音乐专业、写作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剧本创作、分镜头台本设计、三维动态捕捉、录音、配音、后期制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学生应按岗位需要匹配跨专业综合实践,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艺术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大一大二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文化传播的创意创业基本专业能力及创新创业意识,在大三毕业设计时学生可以选择“活动策划+毕业论文+作品设计”等多元化的毕业考核方式,毕业设计选题尽量采用应用性强的选题,实习单位和专业老师参与学生的选题设计和毕业考核。
(三)制定学校、企业、学院三方联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关键词: 高职英语教学文化导入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
我国新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除了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外,还应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从而增强人文教育。因此,高职英语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重视文化导入教学,逐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
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不高,绝大多数学生只有中学的英语水平,而且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词汇量比较小、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匮乏、应用语言的能力很差等。笔者在课后和学生们进行了交流,发现喜欢学习英语的学生不到50%,有些学生甚至对英语完全不感兴趣,只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三、四级考试而盲目地学习英语。这种状况不容乐观。英语学习兴趣的浓厚与否,会直接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高职学生英语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对于英语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学习动机。有些教师不了解高职学生的这一现状,就可能会竭尽全力地维护好课堂纪律,殚精竭虑地给学生灌输语法、词汇知识,出现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的现状。至于教学效果都无暇顾及,更别说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了。
二、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基础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知识及其表达方式,而且应当让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新的精神与理念,特别是了解和掌握与本国国情不同的他国事物、现象和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和完善学生的语言素质特别是语言应用能力。对于一种语言的习得,决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的了解。语言不但是文化重要而突出的组成部分,而且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还是文化的产物。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认识文化的过程。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在风俗习惯、、思维方式、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内涵的差异必然造成词义、句义、联想意思、比喻意义等语言现象的差异。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没能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许多高职学生在英语考试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让大家尴尬和困惑的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学生的语用失误频频,表现出的实际水平与其语言基础大相径庭。
(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人们学习外语通常出于两种动机:一种是受学习、工作或生存等客观需要的推动,被称为工具型动机(instrumental motivation);另一种是因对该语言或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民族及其文化充满好奇心,或者对语言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属综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两种动机,哪一种更能促进外语学习并无定论,但是如果学习者兼有两种动机,那么他的外语学习积极性必然最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英语在中国受到学生、老师和社会高度的重视既是因为各种英语测试,也是因为英语是一门世界通用的语言,掌握了英语就能获取更多的信息,了解更多的文化,与更多的人们进行交流。对于一些高职学生来说,他们本身的英语基础的确相对薄弱,但他们对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等人文知识却非常感兴趣。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很好地进行文化导入,加强背景文化知识的教学,通过让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节日、风俗等情况的方式,就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不自觉的快乐中,获得知识,完善认知结构,从而使英语学习成为一件身心愉悦的美事。
三、文化导入的方式和途径
(一)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
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着词汇量少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新词的词义、搭配等讲解往往十分重视,并会给出多种例句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单词,但对词汇文化内涵的讲解却往往缺乏重视。词汇包含的文化意义非常丰富,它们是一个民族的语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结晶,充分体现出这个语言群体的文化环境、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Sapir曾经说到:“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看成是该语言群体所关注的所有的思想、兴趣和工作的总汇。”由此可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对学生输入词汇的拼写和字面意义,又要让他们记住这些词汇的文化意义。比如:
1.掌握词汇的文化内涵。有些同一概念的词语在两种文化中可能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内涵,教师凡是遇到在英汉语言里具有不同文化内涵的词汇时,就应不失时机地提醒学生。如英语中的retire一词,虽然解释为“退休”,但它和汉语中“退休”一词所反映的文化价值观念却不同。英语retire略带贬义,意思是65岁退休后就意味着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成为被人可怜、看不起的人。而汉语中的退休是指劳动者经过了辛勤的付出,为社会作出了自身的贡献后进入休闲放松、享受生活的黄金时代。又如,猫头鹰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内涵意义不同。英语中有as wise as owl(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表明讲话人把猫头鹰作为智慧的象征,禽兽间的争斗要猫头鹰来做裁判,而中国人却视猫头鹰为不吉祥之兆,其差别大相径庭。为避免词语的不等值性所带来的交际窘迫,在初次学习这些词的时候就应当让学生对其特点加以了解。教师在教授词汇时,不能只传授它的基本含义,还应该传授词汇的文化内涵。
2.注意词汇的使用范围。例如:breakfast一词,在美国令人想到的可能是面包、牛奶、燕麦粥、咖啡等;在中国,却是大饼、油条、稀饭、馒头等。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一种语言里有的词在另一种语言里却没有对等的词,如:汉语里有“”、“铁饭碗”、“走后门”是英语里没有的。英语里同样有happie,coyboy等在汉语里没有的词汇。
(二)与交际有关的文化导入
随着当前各国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合作的广泛深入,外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也应随之改变,特别是针对高职类学生来说,也许他们的英语读写能力不如本科院校的学生,但他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却可以通过日常的教学活动得以突破,从而使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更具竞争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向学生导入与交际有关的文化知识:
1.与感谢、道歉等相关的日常用语。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与日常活动相关的句子,这些句子看似简单,但如果不恰当地使用,就会带来交际窘迫。第一,说道歉。英美人说“对不起”时常用“I am sorry./Pardon me./Excuse me.”,甚至不小心咳嗽也要说:“I am sorry./Excuse me.”而中国人说“对不起”的用法却不同,如中国人说:“Sorry,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但实际上自己英语水平并不差,因为中国人太谦虚了,英美人会认为中国人言不由衷。第二,见面打招呼。中国人一般在吃饭前后问:“吃过了吗?”路上遇见了,会问:“上哪去?”但是如果问英美人:“Have you had your meal(吃过饭了吗)?”英美人肯定表示不解:“你想请我吃饭吗?”,问“Where are you going?”就会被认为是干涉个人隐私,是不礼貌的行为,而英语的问候语则是:“Hi./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Good evening.”第三,称赞和谦辞。称赞语是交际的剂,它使交际得以在融洽的气氛中向前推进。英美人对于称赞往往只说声:“Thank you.”而中国人认为对别人的赞扬表示认同,太不谦虚了,中国人喜欢赞扬别人,贬低自己,对赞扬往往表示自谦。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提醒学生,让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中自编对话进行操练,做到学以致用,运用自如。
2.禁忌语与委婉语的使用。了解禁忌语及其相应的委婉语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在交际中会显得唐突粗鲁,极易引起尴尬或不快。如“poor(贫穷)”在英文中是一个可怕的字眼,它意味着生活困窘,也标示着社会地位低下,一般可以用needy,down on one’s luck,disadvantaged等词替代。又如,同样是指“肥胖”,fat会引起不快,plump则会使人联想起身材的丰满,而对于身体过瘦的女人用slender,slim(苗条)代替a skinny woman(骨瘦如柴的女人)会使人容易接受。对于疾病和死亡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其各自的委婉说法,英语中die会由go,pass away,be with the God等委婉语代替;一个人耳聋,不用deaf(聋子),而是用hard of hearing(耳背)来代替。不同国家的禁忌语和委婉语表达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理念,英语委婉语也已成为英语文化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是英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让学生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常识将有助于交际的成功开展。
(三)专题选修法
1.定期、限时开设文化课程或进行系列性的讲座。讲座作为传授知识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文化教学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有利于学习者进行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教师文化方面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性。但是,文化专题讲座提供给学生的大都是直接的经验,而且大量冗长的讲座往往会使学生感到厌倦,所以教师在设计讲座时应该力求简明扼要、生动有趣,将学生自己的文化体验与讲座内容结合起来,创造更多的体验式学习机会。
2.分学期开设选修课。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分学期开设“欧洲文化入门”、“英国概况”、“美国概况”等文化类课程。文化导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学、教育、艺术、哲学、政治、科技、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学生才能真正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多角度、立体的思维方式。
四、文化学习评价的方法
通过测试的方法来考查学生对于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情况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测试法中,作品集评价法是一种真实、可靠且综合性的文化测试和评价方法。它指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以学期、学年或阶段为单位)按照教师的要求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完成的一系列系统、有序的作业、研究报告、学习日记、测试等“文件”为基础,对学生付出的努力、进步的情况、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成就的多少进行评价。比如:在学期开始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商定作品集,包括的内容、各个作品的形式、评价的标准和时间计划。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内容和目标的确定,更加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更能督促自己竭尽全力去完成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目标。比如作品集内容可以是阅读文学作品,以泛读的方式大量接触英美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这些具有真实文化语境的语篇,学生能够了解西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历史文化背景等。在整个学期期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较高层次的指导,通过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及主要人物作本质性的分析,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增强对所学语言国社会、历史、价值观念等的认识,从而提高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期结束时,学生对学习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展示,可以是书面的形式,如论文、日记等,也可以是口头的,如演讲、表演等。教师将评价表发给学生,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此外,学生交换文件夹,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文件夹进行终评。根据学生对于文化知识、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各方面的掌握情况,给予等级评定,一般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这种评价方法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设计和控制教学活动,创造最佳的学习气氛。同时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法能刺激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完成任务,能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
五、结语
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文化导入必须寓于语言教学之中。在基础英语课教学上,教师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把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同时辅以第二课堂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既欣赏文化又学习和掌握语言技巧,以最终达到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以文化为切入点的英语教学模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它促使教师走出语言教学只教词汇和语法的误区,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重视文化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3]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作者:郑欣 单位:河南广播电视大
从高职院校的发展形成过程来看,有从中专升格而成的,有从成人高校转型而成的,有从普通高校分离出来的,还有私人或企业建立的。这些学校特点明显:首先,文化建设普遍比较滞后。由于生源基础和学校层次的限制,中专学校文化建设很难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由于管理的松散、教育教学模式的制约,成人高校很难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从高等院校分离出来的高职院校,在各个方面都与原学校有很大的差距;私立职业院校更关注学校的经济效益,往往忽视了学校的文化建设。其次,高职院校缺乏文化意识。高职院校往往比较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学习,对人文教育忽视较多。在大学生就业难、学校的生存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更是无暇顾及文化建设。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学校的文化底蕴明显不足,在文化建设上形式主义严重,普遍存在机械模仿、急功近利、盲目攀比等现象。具体而言: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关注招生规模飞学生就业等;只重视物质文化建设,忽视了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师资培训、教育教研、校园文化娱乐等方面投入较少;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存在偏差,将精神文化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政治教育与道德教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产生诸多问题固然有建校时间短、学校经费紧张、政府对高职院校投人不足等客观因素,但是更主要的还是高职院校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其内涵把握存在偏差等主观原因。
面对我国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基础薄弱、重视程度不够的实际情况.走体现高职特色的强校之路,成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高职院校的教育规律及当前存在的间题,针对问题对症下药。第一,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容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人文教育。高职教育不仅是一种职业技能教育,还包含着人文教育,而学校文化建设则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在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人文精神的渗透、对技术进行人文视野的处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客观要求。古人云:“师者,传道解惑授业也。”缺少了人文教育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只有从社会、文化甚至哲学的层面探讨技术的作用与价值,深人思考使用技术的目的与意义,才能使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人文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的培养与职业技能的学习犹如高职教育的两翼,要展翅高飞,缺一不可。在高职教育中,应正确地认识文化建设,既要抓好职业技能教育,又要抓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责任感、道德情操,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健康的心理;应将职业教育和人文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将人文教育贯穿到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其次,充分利用企业文化资源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高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各方面与企业衔接。这种衔接不仅仅是岗位技能的适应,更包含着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有了这种认同,技能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加人企业文化建设是发展的必然,在具体的实践中,可以采用两种途径。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到企业文化建设较好的大企业去实习,在实习中感受企业文化,以企业员工的身份感受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目标、领导管理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企业文化引人校园,拓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请企业家、专家给学生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讲座,让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再次,要因势利导,利用好娱乐性文化资源。随着市场化程度加深和消费主义盛行,娱乐文化逐步占据了大众文化的主流。娱乐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可以为不同层次的人群一92一所接受,可以引发人们的兴趣。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应该充分利用娱乐性文化的这一优势,深人浅出地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第二,应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制度就是生产力,良好的制度设计可以有效地规范人的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制度文化,促使事业健康发展。然而,由于建校时间比较短,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原因,这无疑制约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展。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制度文化建设成了各学校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加强学校制度建设中,首先要对制度的内涵、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制度不仅包括规章、条例等硬约束内容,还包括道德规范、道德评价、社会舆论等软约束;制度不仅可以规范人的行为,还可以使人在认识、理解、落实制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从而将制度内化为人的内心准则。通过制度建设对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方式、途径、目标等进行规范,并通过制度的执行对文化建设进行固化。
唯有如此,才能促进校园文化蓬勃发展。第三,应改善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教学质量,影响着学校的文化建设。但是,许多教师有知识没文化,缺少一种开阔的文化视野,只是将教学当成一种僵死的知识传输。因此,必须抓好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准人的门槛,还要对在校教师进行教育培训,从而提高教师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只有真正提高了教师的素质,才能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好各类人文课程。各高职院校应根据学校以及专业的具体情况开设各类人文课程。理工类专业应侧重人文培养,可以可开设中国文学、世界历史等课程,而文科类专业应加强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逻辑类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学校文化的整体推进。第四,应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在学校的建筑风格、各种场所的安排以及学校的标语警示牌的设置等硬性的文化氛围,还体现在教师文化修养、教育教学制度等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只有做到硬件与软件的统一,才能使校园文化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院校应对学校文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从制度建设、师资建设、硬软件建设、人文精神培养等方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西方教育管理;文化模式;高职教育改革
托尼布什教授所著的《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一书中根据教育管理在其目标、结构、环境、领导等四个方面的不同特征,将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出现的众多教育管理理论流派,归纳为六个大的理论模式,即正规模式,学院模式,政治模式,主观模式,模糊模式,文化模式。其中,文化模式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教育管理中所出现的注重主体价值观和信仰、强调培养组织成员凝聚力和形成组织文化的倾向,是一种反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在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方面新的倾向与趋势。尽管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学者的立场和观点不同,但是由于理论的跨文化、跨社会和跨越空间的特点,东西方之间在教育管理理论及面临问题上有共性的东西,也有共同的呼唤。
1 文化模式理论含义
文化模式可以被定义为:个体拥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倾向性对他们的行为及其对他人行为的看法都有很大的影响。在组织成员中所形成的规范成为组织的传统,在群体中进行交流和传递,并通过文化符号和仪式来进行强化。文化模式强调组织的非正式的方面,而不是强调官方的和正规的因素。文化模式关注的是组织中个体的价值观、信仰和行为规范,以及个体的认识如何与被认可的组织的认识观念相结合。
文化模式的主要特征是文化模式强调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和信仰,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价值观和信仰有时是隐藏在成员心中没有表露出来的。并且,在一些规模大,具有多元目标的组织中(例如大学,学院)成员不同的价值观和信仰形成了多种组织文化而不是唯一的共同的组织文化。群体之间相互竞争和分离,教师忠诚于自己的群体,该群体有自己的特点,在工作时间甚至是工作以外的时间接触多的东西从而会形成该群体在教学方式、纪律和课程等方面的群体观念。
文化的典型表达方式是仪式和典礼,用以支持和赞颂所认可的信仰和规范。学校尤其具有丰富的文化符号,如集会、授奖仪式、私人捐赠学校的崇拜仪式。仪式是文化模式的中心,文化符号是学校管理的关键部分,文化符号也是形成共享观念这一过程的中心。文化以以下三种形式为特征:概念的或语言的(语言的运用)、行为的(仪式、典礼、规则、支持机制、社会交往模型)、可见的或物质的(设备、仪器、纪念物、座右铭)。
2 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
不可否认,当代西方教育管理模式有其局限性、消极因素以及和我们在意识形态、教育理念上存在着差异,但是,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研究和实践的领域,其中符合国与国之间教育管理中的普遍规律和基本原理等精华的部分对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借鉴作用,尤其对我国的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深刻启示。
如何正确应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西方教育管理模式在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中的应用,首先要对支撑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即对托尼布什提出的六个模式的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组织成员对组织目标看法的一致程度;在教育机构中组织结构的效力和含义;机构与其外部环境的关系;教育机构中领导策略的恰当性。这四个分析标准论述了不同模式的差异性,据本文篇幅的有限性,仅就文化模式理论结合当今我国高职的实际情况,浅析我国高职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文化模式理论认为:一个学校的文化可以通过目标来表达。对目标的陈述以及组织成员以行动所表现的拥护等,都强化了组织的价值观和信仰。
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目标以及办学思想的确立,在教育变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前,我国很多高职类院校的办学思想以及办学目标通常具有“拿来主义”和“上级指定”的特点,“拿来主义”是指在发展本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时采用借用其他优秀学校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的做法,吸取优秀学校的办学经验,回到本学校以后将收集到的资料,信息拼凑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这种借用他人办学经验的做法,其吸取到的经验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因为它是许多教育工作者的智能结晶,但是,在强加到本学校的时候,常常面临着过于破碎与拼凑的缺点,并不能体现出组织自身强有力的文化特征,且不具有凝聚力。 转贴于
其实,在发展具有本学校特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的时候,我们认为应该采取“继承+平均化+成长”的理论。“继承”即是参考本学校以往的办学思想,办学目标,特别是那些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其过去的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更是具有明确目标和清晰的发展架构。“平均化”即是指在发展本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思想的时候,可以邀请教师,学者等代表,请他们先提出来自己的想法,在由学校予以内容分析并找出可实行的部分。“成长”即是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要建立在可成长,可发展的高度,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日后发展的方向。
(2)文化模式理论认为:结构是物质的或可见的组织文化。组织的价值观和信仰以学校所建立起来的角色模型和角色关系来表达。
我国在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突出的主旋律就是“放权”,包括扩大校长的办学权力、自主聘用教职工的权利和学校内部分配的自主权,这些“放权”措施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学校统得太死,管得过多,使得学校缺乏生机与活力的弊端而言,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着诸多并不适应或适合学校教育管理与教师劳动性质和特点的操作方案,并较为集中地反映在如何正确理解校长负责制,以及教师劳动贡献与收入联系简单化和主要依赖物质利益来调动教职工劳动积极性的方面。这是现阶段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实施校长负责制同教职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综合问题。依据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社会组织的个人负责制并不意味着组织的主管人员可以我行我素、独断专行,实行校长负责制体制下的校长也同样如此。即校长既要大胆坚决地行使决策权利和指挥权,又要善于发挥学校其他管理人员和教师集体的智慧,在广泛发扬民主的基础上形成集中和同意的管理。
②学校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和配套性问题。
在学校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应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通过教师奖励制度、荣誉制度等实施,建立起与以物质激励为主的结构工资制相配套的竟声奖励制度。在现阶段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应对那些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忠于职守、尽心尽责的教职工给予各种精神奖励,如授予荣誉称号,褒扬他们的业绩和精神,在日常工作中给予充分的尊重等,创设使教职工萌生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的校园氛围,使教职工劳动积极性的调动,不再局限于物质利益的动因,而是在基本物质利益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以精神力量作为提升教师劳动质量的动因。
(3)文化模式理论认为:外部环境是以价值观和信仰为主体形成的组织文化的来源。由于组织是开放的系统而不是封闭的系统,所以,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组织与外部环境进行成功联系的能力。托尼布什教授在书中提到“野生“环境中的管理,这是根据学生入学由居住的区域决定向家长选择转变的现象,形象地把组织划分为”野生“和”家养“两类,当学校在有招生的社区范围和明确的生源时,学校是“家养”的组织,但是由于环境的变化,学校不得不为了生存而进行生源的竞争,即时刻处在“野生”的组织中,所以,为了维持机构的生存,学校的管理者必须具有更强的理解力,技能和灵活性。校长和资深教师要多参加教育管理的培训,要跟得上教育管理发展的前沿,了解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从而会更好地促进学校。
(4)文化模式理论认为:组织的领导者为文化的巩固与发展负主要责任。校长的价值观和信仰建立在多年成功专业实践的基础上。人们也期望校长能够体现学校的文化,校长是学校文化的创建者。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高职学生往往处于生产、建设第一线,面临着较大的职业安全风险。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学生安全文化素养的现实需求。高职院校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与高职文化的集合体,是学校为维护广大师生的正当合法权益和保障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发展,通过对师生开展安全教育、健全校内安全设施、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等方式,努力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活动中减少和预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营造平安、和谐校园环境的一种文化现象[3]。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要利用文化从更深的层次影响师生员工的观念、道德、态度、情感和品行等,帮助他们树立安全第一和以人为本的安全价值观,形成“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理念,全面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和修养,加强他们的安全责任心和使命感,最终使其行为自觉满足安全健康的要求[4]。
2高职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庞杂而艰巨的任务,建设周期长,建设内容复杂。目前,其建设水平处于初始阶段,理论尚未成熟,实践也处于初步探索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其主要表现如下:1)文化积淀不够深厚。校园文化是灵魂,是学校软实力的体现,它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学风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内容。文化建构需要长期的沉淀、积累和提炼,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我国高职院校具有办学历史短但发展迅猛的特点,截至2010年底,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已达1100多所,高职在校学生800多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半壁江山”。在近20年的规模扩张中,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而对安全文化明显重视不够。高职院校目前学制为3年,大多采用“2+0.5+0.5”的教学模式,除去校外实习与实训的时间,学生真正的在校时间不足2年,在不长的时间内难以形成高度的文化认同感。2)资金投入不够到位。当前,高职院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招生就业、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安全工作处于边缘化地位。近年来,由于生源数量锐减,为了抢占生源市场,高职院校普遍重视招生工作,把招生视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在人、财、物方面都给予大力倾斜。而在安全工作方面,严格控制安全保卫日常经费支出,减少对人防、物防、技防等投入。同时,由于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领导常因不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犹豫不决。3)规划设计不够科学。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包括师生的安全意识养成、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安全理念和行为规范的形成,安全场所和设施建设,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常规安防和危机应急处理,传统性安全以及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等。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对安全文化建设缺少统筹,具有随意性、临时性特点。有些院校虽确定了长、中、短期战略目标和发展规划,但迫于招生、就业、师资等一系列即时性和关键性的显性问题,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往往沦为摆设。4)思想认识不够全面。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频发、多发,许多院校越来越认识到校园安全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安全管理措施,但思想认识比较片面。一是重物质,轻精神,文化建设未能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二是注重专业技能培养,忽略人文精神塑造,尤其对学生的安全素质培养不够;三是口头上重视,思想上麻痹。从表面看,领导对安全工作十分重视,逢会必讲安全,但这往往出于对责任追究的担心和预防,并非真正出于对“安全发展”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安全管理工作未能实现常态化、机制化。四是对安全文化建设的主体认识不清。部分师生认为安全工作是学校领导、保卫部门的工作职责,自己则是受保护的对象,对安全文化建设漠不关心。
3高职安全文化建设的途径探析
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是保证学生平安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学校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应从战略高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出发,以师生员工的安全素质提高为抓手,以安全文化建设为手段,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
3.1明晰安全文化建设任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校园安全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是积极的文明的大众文化。加强“文化管理”关键在于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积极构建安全文化体系,重视师生的安全知识、技能和意识培养,并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背景[5]。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领导尤其是校长的领导和引导作用。“对于建构和巩固学校文化,在组织内部和外界传递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信仰等方面,校长负有主要责任。重视维系和巩固学校组织的文化被认为是校长有效领导的主要特征。”[6]此外,还应努力提高其它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传达安全价值观念,并不断进行培育,以提高安全文化的建设效率。要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将安全思想、安全哲学融入到校园管理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和每位师生,做到“一岗双责”,并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切实树立安全文化建设“全校一盘棋”思想,远离“隧道视野”和“局部观念”。
3.2创新安全管理工作载体,打造安全精神文化安全精神是校园安全文化之魂,是判断一所学校是否真正形成校园安全文化的标杆。安全精神文化主要表现在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所共同信守的安全基本准则、安全价值标准和安全信念等,体现为师生员工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意识,包含着有关安全管理的经验和理论[7]。安全精神文化可有效激发师生的安全意识,在思想深处扎根并自觉付诸于实践。因此,高职院校要大力宣传学校的安全理念,以培养师生正确的安全观以及良好的安全素质为核心,利用一切媒介和手段传播安全文化,实现以“文”化人;要积极拓展安全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充分发挥网络等新型媒介的宣传作用;要大力推进校园可视化安全管理,健全安全标识和警示语,对师生起到直观感染并内化为自觉行动。高职院校还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安全管理载体,可从学生关心的安全知识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出发,积极推进安全教育进课堂,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等环节入手,全面加强安全文化课的建设。如镇江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在全校开设了《大学生安全教育———案例与分析》选修课,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加强安全教育,取得了明显的实效。
3.3提升安全文化管理硬件,建设安全物质设施安全物质是安全文化的载体和表层部分。安全物质文化往往能体现出学校领导对安全的认识和态度,反映出学校安全管理的理念和哲学,折射出安全行为文化的成效[8],它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卫生防疫设施、视频监控设施、消防设施、交通设施等,完备的物质安全硬件能为安全工作提供保障。当前,许多高职院校还存在着建筑安全布局不合理、安全防范设施建设不到位等情况,这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和挑战。因此,高职院校要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就必须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校园物防和技防设施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提高安全化的程度,逐步建立起覆盖校园重点要害部位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防盗报警系统、消防报警系统、交通安全系统等。通过校园安全管理硬件的提升,真正实现“物防、技防和人防”的相互补充与深度融合,从而体现安全物质文化的深刻内涵。
3.4构建特色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制度是安全文化实施的重要手段。制定和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旨在使安全工作的规则、章程、程序、方式、标准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种响应效果和约束作用[8]。通过安全文化制度建设,有利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高职院校应建立学校安全工作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健全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举措;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实行院系、部门自查与学校安全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建立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其周边安全;建立常见病、传染病预防机制,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建立师生管理机制,规范师生言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加强师生心理安全教育等。此外,还应针对本校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组织专家论证、评估,根据当前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总体形势,吸收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积极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有效健康的安全管理思想,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创新,不断提升安全工作实效性。
3.5发挥师生主体实践功能,规范安全行为文化安全行为是安全文化的主体和形式,是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9]。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行为同样如此。从国内外的统计分析资料来看,90%以上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表现为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强、安全习惯不良等。因此,高职院校应坚持将师生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强化安全理念渗透,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达到自觉以理念指导行为的良好风尚。师生员工是高职院校内最重要、最主要的群体,安全文化建设当然离不开这个主体。高职院校的安全文化建设应以师生为核心,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强化主体责任意识,提升他们参与治安、消防、交通等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结束语
关键词:校企合作 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校企合作作为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相结合的重要形式 ,其运作要求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多元化、系统化的高职校园文化体系。如何在校企合作的新形势背景下建设高职校园文化,提升学校校园文化水平,对高职院校的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1]
一、校企合作下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中国古代《大学》中,开章明义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强调大学要注意学生的德性教养、性情培养,要培养全面发展、至善至美的人。这是对大学教育宗旨的集中表述。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校园文化具有高校校园文化共有的特征,也具有与高校教育相适应的特殊性。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高职教育的大前提。必须在就业、职业、技术这几个大的前提和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以促进高职大学生的至善至美和全面发展。
当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重要标志。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它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在校企合作新形势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应研究如何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同的内涵。企业文化以效率和利益为重,以产品为核心,通过执行生产计划、实施生产、严格监督和考核等方式来体现,强调现实的经济效益,强调控制和权威,通过明确的奖惩加以保障;校园文化以知识技能传授为基础,以知识为核心,通过传授知识、技能训练、引导思考、质疑和解答问题等方式来体现,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强调民主和平等,保障方式虽要求遵循一定的制度,但主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教学活动本身的内在激励来实现。校园文化中揉进企业文化的内容,会使校企合作下的教育教学过程更加接近企业的特色,使学生能够预先体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关于经济、效益、监督与考核的真实氛围,认识自己将来所面临的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融实践与教学于一体,摸索出了一套示范性较强的工学一体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把校园文化建设融入到企业文化内容中,不断创新发展,满足当前企业技术更新、技能型高素质人才需求的现状。[2]
二、当前形势下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
今天的大学校园,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使得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相对贫乏,没有突出职业特色,重技术轻文化的倾向,和不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结果导致学生道德水准、人文素质、审美能力、人际交往、专业意识等的低下和不足,尤其是校企合作还未能真正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这些现状成为阻碍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如下: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方向、目标和要求不明确。高职院校由于面临着发展中的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一直是顾此失彼,思想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短期利益的追求上,没有从育人的根本目标和学院的长远发展上考虑问题,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目标和要求上出现缺失或者认识模糊,以至于办学者不知该怎样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想投入也不知该如何投入。一种是老校园文化的自然继承,没有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校园文化进行改造和提升,呈现出低层次的倾向;二是为拔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层次,盲目的与一般大学的校园文化片面等同起来,这都是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方向、要求和目标不明确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也使我国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得不到准确的定位。
2.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机制,合作无长效保障。部分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专业设置和课程建设仍不充分,校企双方的责权利缺乏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在资金建设、企业师资引进等方面没有长效机制做保障,校企合作共建校园文化方面没有专门的合作团队,大部分是学院团委老师指导学生出去寻找各种合作、赞助等,很难找到共同利益,没有长期合作基础,很多企业就只合作一次,下次再没音讯,这样,校企合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最终造成合作“流产”或断流。
3.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缺完整性,校企合作未能覆盖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没有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就办不出真正的职业教育。做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除了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之外,还要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让企业文化真正渗透到校园文化中来。高职院校提出必须从文化的层面上去更深地挖掘校企合作的意义,并从合作的内容到形式上有所体现。[3]
三、校企合作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高职院校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 “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高职校园文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开展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也为校企文化互融提供了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一些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二,校企合作下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示范者是教师与学校管理人员以及行业企业专家。具体的体现者是全校的师生员工及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为指导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聘请企业专家以“师徒式”的形式,进行手把手教学,边教学边生产,依托教学生产中心分“见习――实习――参与生产”三段进行递进式教学,在此过程中逐步融入严格的企业化的管理,让学生在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言传身教中逐步体会并融入到企业生产的氛围中。
第三,依托企业项目开发和项目创新,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我们作为高职院校,无法与企业从资金投入上进行比拼,因此我们要从技术开发或创新、人力资源投入作为切入点,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企业某些项目的开发和创新的人力资源。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校电子商务专业与企业成立联合培养基地,学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校企合作项目为依托,在本地形成了研究、培养、实践为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由校企双方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
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高职校园精神风貌和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是提高校园文化水平的关键,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教育的精髓和灵魂。
参考文献:
[1]施祖军,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方略